标准件和常用件教案

2024-05-14

标准件和常用件教案(精选6篇)

篇1:标准件和常用件教案

第七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一、本章重点:

1.内、外螺纹的规定画法及内外螺纹旋合的画法; 2.螺纹的代号含义及标注;

3.单个圆柱齿轮的画法和两圆柱齿轮啮合的画法 4.键、滚动轴承、弹簧的画法。

二、本章难点:

1.螺栓、双头螺柱、螺钉的连接画法; 2.圆柱齿轮啮合的画法; 3.普通平键的连接画法;

三、本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各种螺纹连接件的画法、单个圆柱齿轮和两圆柱齿轮啮合的画法、普通平键的连接画法、轴承的画法和弹簧的画法。

四、本章内容:

标准件:用量很大的零件如:螺栓、螺母、螺钉、垫圈、键等,为了便于成批或大量生产,国家有关部门对这类零件的结构和尺寸等都作了规定,成为标准化、系列化的零件。

常用件:如同标准件一样,它们只是结构和尺寸虽没有完全标准化,但它们用量大,结构典型,并有标准参数,如:齿轮、弹簧等。

§7—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一、螺纹

1.螺纹的形成和结构

(1)螺纹的形成:圆柱面上一点绕圆柱的轴线作等速旋转运动的同时又沿一条直线作等速直线运动,这复合运动的轨迹就是螺旋线。

(2)螺纹的结构:螺纹的凸起部分称为牙顶,沟槽部分称为牙底。为了螺纹在安装时,防止端部损坏,在螺纹的起始处加工成锥形的倒角或球形的倒圆。在螺纹的结束处有收尾或退刀槽。

2.螺纹的结构要素

(1)牙型:由三角形。梯形、锯齿形和方形等。

(2)公称直径:是代表螺纹的规格尺寸的直径,一般是指螺纹的大径。用d(外螺纹)或D(内螺纹)表示。

(3)线数:螺纹有单线和多线之分,沿一条螺旋线形成的螺纹,称为单线螺纹;沿两条或两条以上螺旋线所形成的螺纹称为多线螺纹。用n表示。

(4)螺距和导程:螺问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称为螺距,用p表示。同一条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称为导程,用s表示。对于单线螺纹,导程与螺距相等,即s=p。多线螺纹s=n×p.(5)旋向:螺纹的旋向有左旋和右旋之分。顺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是右旋螺纹;逆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是左旋螺纹。

内、外螺纹连接时,以上要素须相同,才可旋合在一起。

螺纹的三要素:牙型、直径和螺距是决定螺纹最基本的要素。三要素符合国家标准的称为标准螺纹;牙型符合标准,而直径或螺距不符合标准的,称为特殊螺纹,牙型不符合标准的,如方牙螺纹,称为非标准螺纹。3.螺纹的种类

连接螺纹:三角形牙型的普通螺纹。

传动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型螺纹和方型螺纹。

4.螺纹的规定画法

(1)外螺纹的画法:大径粗实线,小径细实线,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中表示大径的圆用粗实线画,表示小径的圆用细实线画3/4圈,倒角的圆咳省略不画,如下图。

外螺纹的画法

(2)内螺纹的画法:内螺纹一般才用剖视图,画法如下图。

内螺纹的画法

(3)非标准螺纹的画法:对于标准螺纹只需注明代号,不必画出牙型,而非标准螺纹,如方牙螺纹,则需要在零件图上作局部剖视表示牙型,或在图形附近画出螺纹的局部放大图。

(4)内、外螺纹连接画法:如下图。

螺纹连接画法

(5)其它规定画法:对于不穿通的螺纹、钻孔深度与螺纹深度分别画出,钻孔深度一般应比螺纹深度深0.5D(D为螺孔大径)。

5.螺纹的代号及标注

(1)普通螺纹:普通螺纹的牙型代号为“M”,其直径、螺距可查表得知。

普通螺纹的标注格式:

例如:M10×1LH-5g6g-S M——螺纹代号(普通螺纹)10——公称直径10mm 1——螺距1mm(细牙螺蚊标螺距,粗牙螺纹不标)LH——旋向左旋(右旋不标注)5g——中径公差带代号(5g)6g——顶径公差带代号(6 g)S——旋合长度代号(短旋合长度)

螺纹的旋合长度有三种表示法:L—长旋合长度;N—中等旋和长度;S—短旋合长度。一般中等旋合长度不表注。内外螺纹旋合在一起时,标注中的公差带代号用斜线分开。

如:M10×6H/6g 当中径和顶径的公差带代号相同时,只标注一个。

(2)管螺纹:管螺纹只注牙型符号、尺寸代号和旋向。标注格式为:

G1(右旋不标注)G——管螺纹代号 1——尺寸代号1英寸

管螺纹的尺寸代号不是螺纹的大径,而是管子孔径的近似值,管螺纹的大径、小径和螺距咳查表。

(3)梯形螺纹与锯齿形螺纹:梯形螺纹的代号为“Tr”,锯齿形螺纹的代号为“S”。标注格式为:

Tr40×14(p7)LH-8e-L Tr40——梯形螺纹,公称直径40mm 14(p7)——导程14mm螺距mm LH——左旋

8e——中径公差带代号 L——长旋合长度

如果是单线只标注螺距,右旋不标注,中等旋合长度不标注。

二、螺纹紧固件 1.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及标记

P150 2.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P152 3.螺纹紧固件连接的画法

P153

§7—2 键连接与销连接

一、键连接

键连接就是用键将轮子与轴连接在一起转动,起传递扭矩的作用。

1.键的形式及标记

键是标准件,画图时可根据有关标准查得相应的尺寸及结构。

普通平键的型式和尺寸

(1)普通平键的形式有A、B、C三种,标记时A型平键省略“A”,而B型和C型应写出“B”或“C”字。

例如:b=18mm,h=11mm,L=100mm的圆头普通平键,标记为:

键 18×100

GB/T1096—1979(2)半圆键的形式和尺寸

(3)楔键有普通楔键和钩头楔键两种。普通钩头楔键有A型(圆头)B型(方头)C型(单圆头)三种。钩头楔键只有一种。

2.键连接画法(1)普通平键:普通平键的两侧面为工作面,因此连接时,平键的两侧面与轴和轮毂键槽侧面之间相互接触,没有间隙,只画一条线。而键与轮毂的键槽顶面之间是非工作面,不接触,应留有间隙,画两条线。

(2)半圆键:半圆键一般用在载荷不大的传动轴上,它的连接情况与普通平键相似。

(3)楔键:楔键顶面是1:100的斜度装配是沿轴向将键打入键槽内,直至打紧为止,因此,它的上、下面为工作面,两侧面为非工作面,但画图时侧面不留间隙。

二、花键连接

花键是将键直接做在轴上和轮孔内,与它们成为一体。花键的连接是将花键轴装在花键孔内。它可以传递较大的扭矩,且连接可靠。

1.矩形花键的画法

(1)花键轴的画法(外花键)

外花键的画法

(2)花键孔的画法(内花键)

(3)花键连接画法

内花键的画法

花键连接画法

2.矩形花键标注

Z—D×d×b

Z—齿数

D—大径

d—小径

b—键宽

三、销连接

销常用来连接和固定零件,或在装配时起定位作用。

§7—3

齿

齿轮广泛应用于机器或部件中,它可以将一个轴的转动传递给另一个轴,可以实现减速、增速、变向和换向等动作。

(1)圆柱齿轮:用于两平行轴之间的传动;

(2)圆锥齿轮:用于两相交轴之间的传动;

(3)蜗轮蜗杆:用于两交叉轴之间的传动。

一、圆柱齿轮

1.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代号(1)齿顶圆:齿轮上最大的圆。其直径用da表示;

(2)齿根圆:通过轮齿根部的圆。其直径用df表示;

(3)节圆和分度圆:节圆是两齿轮啮合接触点所形成的圆。用d’表示。分度圆是加工齿轮时,作为齿轮轮齿分度的圆。用d表示。对于标准齿轮来说,节圆直径和分度圆直径相等。

(4)齿高、齿顶高、齿根高: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称为齿高,用h表示。齿顶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称为齿顶高,用ha表示。齿根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称为齿根高,用hf表示。

(5)齿距、齿厚、齿槽宽:齿距p表示,齿厚s表示,齿槽宽e表示,标准齿轮s=e,p=s+e.(6)模数:p/π=m m称为齿轮的模数。模数是设计和制造齿轮的重要参数,模数愈大,轮齿就愈大;模数愈小,轮齿就愈小。

(7)压力角:用α表示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一般为20˚。两齿轮相互啮合,压力角和模数必须相等。

(8)传动比:主动齿轮的转数n1与从动齿轮的转数n2之比,以i表示.。i= n1/ n2,i>1减速

2.几何尺寸计算 3.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1)单个圆柱齿轮的画法

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2)圆柱齿轮啮合画法

圆柱齿轮啮合的规定画法 4.齿轮齿条啮合的画法

当齿轮的直径无穷大时,其齿轮中的各圆的曲线都成了直线,齿轮就成了齿条。

二、圆锥齿轮

圆锥齿轮是将轮齿加工在圆锥面上,因而轮齿沿圆锥素线方向大小不同,模数和分度圆也随之而变化,为了设计和制造方便,国家标准规定以大端参数为准。

1.直齿圆锥齿轮各部分的名称代号及尺寸计算(1)圆锥齿轮各部分的名称代号

(2)圆锥齿轮各部分的尺寸计算

2.圆锥齿轮的画法(1)单个圆锥齿轮的画法

(2)两圆锥齿轮啮合画法

单个圆锥齿轮的画法

三、蜗杆蜗轮

蜗杆蜗轮传动,主要用在两轴线垂直交叉的场合,蜗杆为主动,用于减速,蜗杆的齿数,就是其杆上螺旋线的头数,常用的为单线或双线,此时,蜗杆转一圈,蜗轮只转一个齿轮或两个齿。因此可得到较大的传动比。

1.蜗杆蜗轮的主要参数及各部分尺寸 2.单个蜗杆、蜗轮的画法

单个蜗杆、蜗轮的画法

3.蜗杆、蜗轮啮合画法

§7—4 滚动轴承

轴承是支承旋转轴并承受轴上载荷的不件。

一、滚动轴承的结构与类型

1.滚动轴承的结构:

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及保持架组成。

2.滚动轴承的种类:

(1)按滚动体形状分有球轴承和滚子轴承两大类;

(2)按滚动体的排列形式可分为单列和双列滚动轴承;

(3)按轴承所承受的载荷方向不同可分为向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推力轴承(只承受轴向载荷),向心推力轴承(即承受径向载荷,又承受轴向载荷)三种。

二、滚动轴承的代号及标记

滚动轴承的代号组成:由七位数字表示,从右到左第一、二位数表示轴承的内径(当代号<04时,00、01、02、03分别表示轴承内径d=10mm,12mm,15mm,17mm当代号>40~99时,数字乘5,即为轴承内径);第三位表示轴承外径系列;第四位数表示轴承类型;第五、六位数表示轴承结构特性;第七位表示轴承宽度系列。

轴承代号举例

208 表示轴承内径d=8×5=40mm,直径系列“2”轻窄系列,表示类型“0”深沟球轴承。

三、滚动轴承的画法 滚动轴承是标准件,一般不需要画零件图,在装配图中,可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简化画法来绘制。P173。

§7—5

弹簧是一种常用件,应用很广,它可以用来减震、夹紧、储存能量和测力等。它的特点是当外力解除以后能立即恢复原状。

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关系

二、弹簧的规定画法

1.单个弹簧的画法

(1)在平行螺旋弹簧轴线的视图上,各圈的轮廓线画成直线。

(2)有效圈数在四圈以上的弹簧,可只画出两端的1~2圈(不含支承圈),中间用通过弹簧钢丝中心的点画线连起来。

(3)在图样上当弹簧的旋向不作规定时,螺旋弹簧一律画成右旋。左旋弹簧应加注“左”字。

2.装配图中的弹簧的画法

(1)螺旋弹簧被剖切时,允许只画簧丝剖面,当簧丝直径等于或小于2mm时,其剖面可全涂黑,或采用示意画法。

(2)弹簧后面被挡住的零件轮廓,按不可见处理不必画出,可见轮廓线只画到弹簧钢丝的剖面轮廓或中心线上。

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图步骤

三、弹簧的零件工作图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标准件和常用件,这些零件是特殊的零件、部件,对于它们的学习我们要注意每一种零、部件的功能、结构,确定它们的机械要素的基本参数有哪些;国家标准对该零、部件的画法作了怎样的规定,标注作了怎样的规定。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能画、会标注、会根据要求查阅有关手册进行选用。

篇2:标准件和常用件教案

机械设备中,除一般零件外,还经常使用螺栓、螺母、垫圈、键、销、轴承、齿轮、弹簧等标准件和常用件,国家标准对这些被大量使用的零(组)件的结构、尺寸等各个方面都已标准化,这些零(组)件称为标准件;有的已将部分重要参数标准化,系列化,这些零(组)件称为常用件,以利于设计、制造和使用,

在组织设计和生产时,应根据需要尽量选用这些标准件和常用件。在设计中选用这些标准件或常用件时,只需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画法和标注方法示意即可。 右图显示的所有零件分解情况的减速器内部零件的轴测图中,所示键和轴承是标准件,齿轮为常用件,其它零件如传动齿轮轴等则属一般零件。

篇3:标准件和常用件教案

1.螺纹的应用

在机器设备中, 螺纹应用广泛,主要用于连接两个以上零件或传递运动和动力,

2.螺纹的形成

螺纹是指在圆柱表面或圆锥表面上沿着螺旋线形成的、具有相同剖面的连续凸起和沟槽。一动点绕圆柱面圆周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同时沿轴线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就形成了螺旋线。刀具沿螺旋线方向对圆柱体切割就形成了螺纹。

3.螺纹的加工方法

螺纹的加工方法很多,主要有车削、搓丝等方法,右上图所示为用车削的方法加工内外螺纹。单击播放动画按钮可观看螺纹车削加工录象片。

螺纹的工艺结构主要有倒角、螺纹退刀槽和螺尾。

加工螺纹时,必须在螺纹外端面上加工倒角。

倒角有利内外螺纹连接时容易,并且在搬运过程中不容易伤害人手。

车制螺纹时,车刀车到一定长度后退出工件,刀具退出工件时,工件尾部所车的牙型不完整,这一部分称为螺尾。

有时为了方便螺纹的加工,满足设计要求,在螺尾部分加工出退刀槽,使这部分的结构更为合理。螺尾在视图表达时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画出。

(三)螺纹的五要素

螺纹分内螺纹和外螺纹。加工在圆柱(圆锥)外表面的螺纹叫外螺纹,加工在圆柱管(圆锥管)内表面的螺纹叫内螺纹。内外螺纹连接时,螺纹的要素必须一致。螺纹的结构要素包括牙型、直径、线数、螺距(导程)、和旋向。

1. 牙型 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面上,螺纹的轮廓形状,称为螺纹牙型。它有三角形、梯形、锯齿形和方形等。不同的螺纹牙形,有不同的用途。

普通螺纹的牙形为三角形。普通螺纹和英寸制管螺纹一般用来连接零件,称为连接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和矩形螺纹一般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称为传动螺纹。

2.直径

螺纹的最大直径,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的直径。

小径(D1,d1)螺纹的最小直径,与外螺纹牙底或内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的直径。内外螺纹的小径分别用D1和d1表示

大径(D,d)

外螺纹大径(d)亦称为顶径;内螺纹大径(D)亦称为底径。

中径(D2,d2)一个假想圆柱的直径。该圆柱的母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的地方(见右图)。此假想圆柱称为中径圆柱,中径圆柱的母线称为中径线。

3.线数 指同一圆柱面或圆锥面上螺纹的条数,记为n。通常多线螺纹使用在精密仪器仪表中或需要快速 旋入的场合。

4.螺距(ph)和导程(p) 螺距是螺 纹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导程是同一线螺纹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对于单线螺纹有p=ph,对于多线螺纹有p=ph/n。

5.旋向 螺纹分右旋和左旋两种。如下图所示,顺时钟旋转时旋入的螺纹,称为右旋螺纹;逆时钟旋转时旋入的螺纹,称为左旋螺纹。工程上常用右旋螺纹,但一些比较重要的安全场合如液化汽罐就可能用到左旋螺纹。

当内外螺纹旋合时,只有螺纹的五要素完全相同时才能互相旋合。改变上述五要数中的任何一项,就会得到不同规格和尺寸的螺纹。国家标准对有些螺纹(如普通螺纹、梯形螺纹)的牙型、直径和螺距都作了规定,凡是这三项符合标准的,称为标准螺纹。而牙型合标准,直径或螺距不符合标准的螺纹称为特殊螺纹。牙型不符合标准的螺纹叫非标准螺纹,如方牙螺纹。

(四)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1.外螺纹的规定画法:螺纹终止线画粗实线。螺纹顶径(大径)画粗实线,在反映为圆的投影上,底径只画约3/4圈细实线,且原来的倒角在该视图上的投影圆不画。在与轴线平行的投影面上,表示底径的细实线应画入倒角部分,小径通常画成大径的0.85倍。

外螺纹的剖视画法:在剖视部分,螺纹终止线只画到底径处。剖面线应画到顶径粗实线处。见右图。

2.内螺纹的规定画法:剖视表示时,顶径(小径)用粗实线表示,底径(大径)用细实线表示,在反映为圆的投影图上大径圆只画约

§8.1 螺纹紧固件

(一)螺纹的应用和形成

1.螺纹的应用

在机器设备中, 螺纹应用广泛,主要用于连接两个以上零件或传递运动和动力。

2.螺纹的形成

螺纹是指在圆柱表面或圆锥表面上沿着螺旋线形成的、具有相同剖面的连续凸起和沟槽。一动点绕圆柱面圆周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同时沿轴线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就形成了螺旋线。刀具沿螺旋线方向对圆柱体切割就形成了螺纹。

3.螺纹的加工方法

螺纹的加工方法很多,主要有车削、搓丝等方法,右上图所示为用车削的方法加工内外螺纹。单击播放动画按钮可观看螺纹车削加工录象片。

螺纹的工艺结构主要有倒角、螺纹退刀槽和螺尾。

加工螺纹时,必须在螺纹外端面上加工倒角。

倒角有利内外螺纹连接时容易,并且在搬运过程中不容易伤害人手。

车制螺纹时,车刀车到一定长度后退出工件,刀具退出工件时,工件尾部所车的牙型不完整,这一部分称为螺尾。

有时为了方便螺纹的加工,满足设计要求,在螺尾部分加工出退刀槽,使这部分的结构更为合理。螺尾在视图表达时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画出。

(三)螺纹的五要素

螺纹分内螺纹和外螺纹。加工在圆柱(圆锥)外表面的螺纹叫外螺纹,加工在圆柱管(圆锥管)内表面的螺纹叫内螺纹。内外螺纹连接时,螺纹的要素必须一致。螺纹的结构要素包括牙型、直径、线数、螺距(导程)、和旋向。

1. 牙型 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面上,螺纹的轮廓形状,称为螺纹牙型。它有三角形、梯形、锯齿形和方形等。不同的螺纹牙形,有不同的用途。

普通螺纹的牙形为三角形。普通螺纹和英寸制管螺纹一般用来连接零件,称为连接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和矩形螺纹一般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称为传动螺纹。

2.直径

螺纹的最大直径,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的直径。

小径(D1,d1)螺纹的最小直径,与外螺纹牙底或内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的直径。内外螺纹的小径分别用D1和d1表示

大径(D,d)

外螺纹大径(d)亦称为顶径;内螺纹大径(D)亦称为底径。

中径(D2,d2)一个假想圆柱的直径。该圆柱的母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的地方(见右图)。此假想圆柱称为中径圆柱,中径圆柱的母线称为中径线。

3.线数 指同一圆柱面或圆锥面上螺纹的条数,记为n。通常多线螺纹使用在精密仪器仪表中或需要快速 旋入的场合。

4.螺距(ph)和导程(p) 螺距是螺 纹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导程是同一线螺纹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对于单线螺纹有p=ph,对于多线螺纹有p=ph/n。

5.旋向 螺纹分右旋和左旋两种。如下图所示,顺时钟旋转时旋入的螺纹,称为右旋螺纹;逆时钟旋转时旋入的螺纹,称为左旋螺纹。工程上常用右旋螺纹,但一些比较重要的安全场合如液化汽罐就可能用到左旋螺纹。

当内外螺纹旋合时,只有螺纹的五要素完全相同时才能互相旋合。改变上述五要数中的任何一项,就会得到不同规格和尺寸的螺纹。国家标准对有些螺纹(如普通螺纹、梯形螺纹)的牙型、直径和螺距都作了规定,凡是这三项符合标准的,称为标准螺纹。而牙型合标准,直径或螺距不符合标准的螺纹称为特殊螺纹。牙型不符合标准的螺纹叫非标准螺纹,如方牙螺纹。

(四)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1.外螺纹的规定画法:螺纹终止线画粗实线。螺纹顶径(大径)画粗实线,在反映为圆的投影上,底径只画约3/4圈细实线,且原来的倒角在该视图上的投影圆不画。在与轴线平行的投影面上,表示底径的细实线应画入倒角部分,小径通常画成大径的0.85倍。

外螺纹的剖视画法:在剖视部分,螺纹终止线只画到底径处。剖面线应画到顶径粗实线处。见右图。

2.内螺纹的规定画法:剖视表示时,顶径(小径)用粗实线表示,底径(大径)用细实线表示,在反映为圆的投影图上大径圆只画约

3/4圈细实线,并且细实线不能画入倒角,剖面线画到小径粗实线止,倒角圆不画。

在不剖表示时,不通孔内螺纹要画出有钻头形成的120°锥顶角,但尺寸标注时该角度不用标注,螺纹终止线画粗实线。钻孔深度应比螺孔深度大0.5d。

3.螺纹连接的规定画法:如下图所示,以剖视图表达内、外螺纹连接时,其旋合部分应按外螺纹绘制,其余仍按各自的画法表示,

应该注意的是:表示大、小径的粗实线和细实线应分别对齐,而与倒角的大小无关。

螺孔与螺孔、螺孔与光孔相惯时,其交线应画在牙顶(小径)处。见右图。

4.常用螺纹的类型及标注

螺纹采用规定画法后,在图样上反映不出螺纹的要素和类型,这些需要用标注方法表示。螺纹的标记由螺纹代号、螺纹公差带代号和螺纹旋合长度代号三部分内容组成。其格式是:

公差带代号由表示公差带代大小的公差带等级数字和表示位置的字母(内螺纹用大写字母,外螺纹用小写字母)组成,如6H,6g等。当中径与顶径公差带代号相同时。则只注一个代号,如M10x1-6H。

螺纹旋合长度代号规定为短(S)、中(N)、长(L)三种。其中中等旋合长度其代号“N”不必标注。 下表是常用螺纹类型和标注方法。

用途螺纹种类牙型及符号类型标注示例说明 连接螺纹管螺纹

Rp

Rc

R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圆锥内螺纹: Rc3/4

圆锥外螺纹: R3/4

圆柱内螺纹: Rp3/4-LH

(1) 内外螺纹均只有一种公差带

(2) 右旋螺纹不需要标注,左旋螺纹要加注“LH”用途螺纹种类牙型及符号标注示例说明 传动螺纹梯形螺纹

符号:TrTr40x14(p7)LH-8e-L

Tr:螺纹特征代号

40:公称直径

14:导程

p7:螺距

LH:旋向(左旋)

8e:中径公差带代号

L:旋合长度代号

符号:BB60x14(p7)LH

B:螺纹特征代号

60:公称直径

14:导程

p7:(螺距)

LH:旋向

篇4:标准件和常用件教案

1、标准:GB/T 28053-2011 呼吸器用复合气瓶

主要检测指标:原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复丝拉伸强度、水压爆破试验、疲劳试验、高低温试验、热循环试验、跌落试验、枪击试验和火烧试验。

2、标准:GB/T 24160-2009 车用压缩天然气钢质内胆环向缠绕气瓶

主要检测指标:原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复丝拉伸强度、水压爆破试验、常温压力循环试验、极限温度压力循环试验、加速应力破裂试验、枪击试验、火烧试验、裂纹容限试验、酸环境试验、未爆先漏试验和高温蠕变试验。

3、标准:GB/T 35544-2017 车用压缩氢气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

主要检测指标:原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复丝拉伸强度、水压爆破试验、常温压力循环试验、极限温度压力循环试验、加速应力破裂试验、枪击试验、火烧试验、裂纹容限试验、环境试验、跌落试验、氢气循环试验、耐久性试验和使用性能试验。

篇5:标准件和常用件教案

授课时间: 第14周 星期四 1、2节 2学时 授课章节: 第六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法 重 点: 静脉输液的方法和操作要点 难 点: 静脉输液的方法和操作要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多媒体 学时分配:

第六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法.................................................................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一、概念..............................................................................2min

二、输液的目的..................................................................3min

三、常用溶液......................................................................3min

四、输液方法......................................................................5min

五、输液故障的排除法......................................................5min

六、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27min 第二节

静脉输血法.........................................................................一、概念................................................................................2min

二、输血的目的....................................................................3min

三、血液制品的种类..........................................................5min

四、输血前准备....................................................................5min

五、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30min 教学内容:

第六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法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一、概念: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原理将大量无菌溶液、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二、输液的目的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常用于脱水、酸碱代谢紊乱患者。

2、补充营养、供给热量。

3、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4、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三、常用溶液

1、晶体溶液:如葡萄糖、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高渗溶液。

2、胶体溶液:如右旋糖酐、代血浆、浓缩白蛋白、水解蛋白。

3、静脉高营养液:如氨基酸、脂肪乳。

四、输液方法

1)药液的准备 2)输液器的准备 3)病人的准备 4)进行排气 5)消毒皮肤 6)穿刺固定 7)调速 8)整理

五、输液故障的排除法

1、溶液不滴

(1)针头滑出血管外:另选血管重新穿刺。(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调整针头位置或肢体位置。(3)压力过低:提高输液瓶或放底肢体位置。(4)针头阻塞:更换针头重新穿刺。(5)静脉痉挛:局部热敷即可解除。

2、茂菲滴管内液面过高。(于教室内示范处理方法)

3、茂菲滴管内液面过底。(于教室内示范处理方法)

4、输液过程中,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检查衔接处是否松动,必要时更 换输液器。

六、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1、发热反应

【原因】因输入致热引起:如消毒不彻底、药品不纯等。【症状】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处理】

(1)输液前认真查药,严格无菌操作(2)反应轻者可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3)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检查原因

(4)对症处理,对高热者行物理降温,遵医嘱给药治疗

2、急性肺水肿 【原因】

(1)输液速度过快、量过多,致心负荷过重引起。(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症状】

患者突然出现R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听肺部满肺湿罗音,心律快且节律不齐。【处理】

(1)注意控制输液速度、输液量。

(2)出现上诉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并紧急处理。(3)给高流量氧气吸入。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咳、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3、静脉炎 【原因】

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 【症状】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处理】

(1)严格无菌操作,注意按计划更换输液部位。(2)停止输液,并行50%硫酸镁湿热敷。(3)理疗,中药治疗。

4、空气栓塞 【原因】

(1)排气未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

(2)加压输液时无人守护,输完液后及时拔针。

(3)症状: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之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 紫绀,有频死感,听诊心前区有持续水泡声。【处理】

(1)输液前查药,排尽空气。

(2)加强巡视,输完后及时拔管,加压输液时加强守护(专人守护)。(3)如出现上诉症状;立即让患者取头抵足高位。(4)高流量吸氧。

(5)可行中心静脉导管排气。

(6)严密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第二节

静脉输血法

一、概念

1、静脉输血: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2、成分输血:将血液成分进行分离,加工成各种血液制品,根据治疗 需要针对性地输注有关血液成分。

3、自体输血:收集病人自身血液再回输给同一病人的方法。

二、输血的目的

1、补充血容量

2、增加血红蛋白、促进携氧功能、纠正贫血

3、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

4、输入抗体、补体

5、增加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

6、促进骨髓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三、血液制品的种类 【全血】

1、新鲜血:适用于血液病患者。

2、库存血: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成分血】

1、血浆

2、红细胞

3、白细胞浓缩悬液

4、血小板浓缩悬液

5、各种凝血制剂 【其他血液制品】

1、白蛋白液

2、纤维蛋白原

3、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剂

四、输血前准备

1、备血:抽血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取血:“三查、八对”

3、取血后:勿摇、勿加温。库血于室温内放15—20分钟后再输。

4、环境:安全、光线充足

五、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1、发热反应:(常见的)【原因】

(1)主要由致热原引起,如保养液或输血用具北致热原污染;违反无菌操作原 则而造成污染等。(2)多次输血。【症状】

初起畏寒、寒战,继之体温升至39℃以上,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有的 病人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皮肤潮红等症状。【护理】

(1)暂停输血,给等渗盐水滴注。(2)对症处理。

(3)按医嘱得抗过敏药、退热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2、过敏反应 【原因】

(1)病人过敏体质。

(2)献血员在献血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症状】

(1)轻者:皮肤搔痒、荨麻疹、轻度血管性血肿。(2)重者:呼吸困难,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护理】

(1)轻者:减慢输血速度,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2)对症处理。

(3)据医嘱给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

3、溶血反应(最严重的)【原因】

(1)输入异型血(2)输入了变质血(3)Rh因子所致溶血 【症状】

有轻有重,轻者和发热反应类似,严重者在输入10—15ml血时即可出现症状,死亡率高,临床上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腰背部激烈疼痛

第二阶段:出现血红蛋白尿、黄胆 第三阶段:少尿、无尿至肾衰 【护理】

(1)加强责任心、严格查对制度

(2)出现症状后,立即停止输血并化验(3)给氧,遵医嘱给药

(4)双腰封闭,肾区热敷,保护肾脏(5)静脉给NaHCO3,碱化尿液(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7)换血疗法(8)抗感染

4、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1)肺水肿(2)出血倾向

(3)枸掾酸钠中毒反应 课后小结:本次课按计划完成。重点介绍了静脉输液与输血的方法和操作要点 思考练习:

1、输血前需要查对哪些内容?

2、静脉输液的方法和操作要点?

参考资料:

1、基础护理学 主编 李小寒、尚少梅 人民卫生出版社

2、护理学基础 主编 殷磊 人民卫生出版社

3、常用护理技术 主编 阳爱云 湖南科技出版社

篇6:标准件和常用件教案

知识目标:了解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能力目标:初步具有运用幼儿园教学方法理论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教案、PPT、幼儿园教学录像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思考】: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哪些?

分析小结:目前在幼儿园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教具、实物,图书,挂图、照片,录像、录音、唱片、电视、电影、多媒体课件,以及自制教具等。

二、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思考】:某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幼儿始终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容易分散,你认为原因有哪些?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所致。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活动法、直观法、口授法三大类。

(一)活动法 【理论研讨】

含义:这是一种以幼儿的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常用的活动法主要是实验法、游戏法和操作练习法。

1、游戏法(1)含义。(2)运用游戏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2、实验法(1)含义。(2)运用实验法要应注意的问题。

3、操作练习法(1)含义。(2)运用操作练习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案例分析】

(1)视频呈现:《好听的声音》(2)案例讨论:在上述活动组织中,教师采取了什么方法组织教学?教师在运用此方法时注意了哪些问题?

(3)归纳小结:

(二)直观法 【理论研讨】

含义:直观法是一种让幼儿直接感知认识对象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常用的直观法主要有观察法、参观法、演示和示范。

1、观察法(1)含义。(2)运用观察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2、演示和示范(1)含义。(2)运用演示和示范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案例分析】

(1)视频呈现:《快乐的小蜜蜂》

(2)案例分析:教师在此活动中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教师在运用此方法时注意了哪些问题?(3)归纳小结。

(三)口授法 【理论研讨】

口授法是一种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幼儿园常用的口授法有谈话与讨论、讲解与讲述等。

1、谈话法(1)含义。(2)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2、讲解与讲述法(1)含义。(2)运用讲解与讲述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录像分析】

(1)录像播放:《小小消防员》

(2)录像分析:教师在哪些环节运用了什么方法?(3)归纳小结。

三、作业练习

(一)练习内容:运用所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认识“水的三态”。

(二)练习要求:过程详细;手段和方法的运用科学合理。

上一篇:院长年终述职报告下一篇:三转三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