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情况

2024-05-13

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情况(精选7篇)

篇1: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情况

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情况的评语

近些年,由于市场大潮的冲击,由于教育的上的失误,有的人道德滑坡,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道德评价标准失衡。遵守社会公德在一些人眼里变得不值得重视,甚至会认为讲公德吃亏;自私自利的行为变得不臭,甚至认为是当今社会做人的行为准则。社会上产生这种胡涂观念的人不少,也影响了儿童青少年。

我们一起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自古以来,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社会公德要求来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促进社会进步。一旦社会公德被破坏,必然导致人们行为失范、社会混乱,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老百姓。遵守社会公德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如果认为讲公德吃亏,大家都只顾自己,吃亏的将是所有的人,也包括自己。比如,在一个居民小区里,你也乱倒垃圾,我也乱倒垃圾,弄得臭气熏天,蚊蝇孳生,闻臭味的是所有的住户,带着细菌、病毒的蚊蝇也不会选择窗户。如果大家都保护环境卫生,受益的是每家每户;如果有一家只顾自己,这家就成了害群之马。此外,我们还应想到,一个人如果从小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社会,不顾他人,这个人能在社会上立足吗?哪个群体里欢迎这样的人?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对自私自利都嗤之以鼻。在学校里,自私自利的学生在班集体中处境十分尴尬。对于个人来说,是否讲社会公德,关系到他是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能获得满意的社会角色地位,从而必然影响他的身心发展和事业发展。因此,必须教育孩子从小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育孩子遵守社会公德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育孩子努力做到“五爱”。

所有的家长,对“五爱”并不陌生。从50年代开始,一代又一代的中小学生都接受过以“五爱”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五爱”表述为:“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再一次重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而且要求:“五爱”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包括在“家庭内部和邻里之间”也要体现出来。这说明对孩子进行“五爱”教育是所有的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在本书中对“五爱”的教育内容分别立题进行了阐述。家长在对孩子进行“五爱”教育中应该注意:

把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结合起来。

“五爱”,突出的是一个“爱”字,有了爱才会在言行中表现出公德品质。可是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建立在大量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基础之上,正所谓“知之深,爱之切”。比如爱祖国的教育,离不开祖国的大好河山,离不开祖国的悠久历史,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家长在教育中,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切身感受充满感情地讲给孩子,而且要鼓励孩子知道得更多,认识得更深。

(二)“五爱”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在教育中要重视这种联系,提高教育实效。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畅谈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祖国统一、大京九铁路、三峡工程、航天事业成就时,“五爱”的内容都渗透在里边。只要家长在交谈中加以点拨,孩子的认识就会提高,情感也会加深。

孩子年龄不同,教育内容和形式应有区别。

小学中年级以下的孩子,需要直观、形象、生动的教育。中年级以后的学生喜欢走得更远,接触实际更多,而且开始对“字书”感兴趣。中学生感情越来越丰富,渴望实践,对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有偏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式。

教育孩子遵守公共生活规则。

公共生活规则是社会生活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德要求。只要培养起公德意识,做到并不难,而许多人走上邪路往往是从不讲公德开始的。

爱护公共财物。

从小培养孩子要像爱护自己的东西一样对待公共财物。教育孩子在外边要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文物古迹,不乱写乱刻。跟孩子一起外出时,对那些破坏文物的现象要表示义愤,进行分析批评,不能无动于衷。教育孩子在学校要爱护桌椅、教学器械、体育器材,积极参加维修桌椅等劳动。

遵守公共秩序。

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纪律。在影剧院、体育场、公园、图书馆、商店、公共电汽车上,一定按规定办事,不为个人利益破坏规定。尤其是看到有人破坏规定时,不要出于从众心理也跟着去做,应该劝阻那些违规的人。

维护公共场所卫生,保护环境。

现在,有些人不讲公德,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烟头,乱泼脏水,甚至公然破坏环卫设施。要教育孩子分清是非,绝不能做这种不文明、不道德的事情。当发现孩子出现这方面缺点时,及时指出并立即纠正。教育并支持孩子积极参加大扫除和保护环境的各种公益活动,有机会时跟孩子一起参加,对孩子最有教育作用。

关心公益事业。

关心公益事业的最基本表现是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出于单纯和善良的动机,而不是为了受表扬。社会上许多助人为乐的人都是不留姓名的,应教育孩子向他们学习。

公益事业有固定性和非固定性的。像“希望工程”、社会福利活动、“春蕾计划”(救助失学儿童)等是相对固定的公益事业;像为得病的人募捐、支援灾民、救助遭受不幸的家庭等是非固定的公益事业。家庭要与孩子一起为公益事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以我们的善良与同情心熏陶孩子,使他们从小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如果认为公益事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将会给孩子心里埋下不良的种子。

家长们都期望年轻一代成为文明、善良、有高尚公德的人,而实现期望是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亦称“公共道德”或“公德”,也即列宁所说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列宁选集》第3卷第247页)。它是人们为了维护公共生活、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社会公德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根据生活实践和共同生活的客观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公德同个人私德相对,前者指同集体、组织、阶级以至整个社会、民族、国家有关的道德;后者则指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道德以及个人的品德、作风、习惯等。两者虽有区别,但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紧密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无阶级的社会里,社会公德为人们所公认,并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来维护和调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内部没有根本对立的利益冲突,社会公德有可能成为全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并为全体人民所接受。在我国,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基本的社会公德。我国宪法还明确规定,遵守社会公德是一切公民的义务,违反社会公德,轻的要进行批评教育;重的如破坏公共秩序、扰乱社会治安的要绳之以法。

篇2: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情况

孙庆安,中共党员,辉县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该同志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理论,思想上忠于党,热爱祖国。工作中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生活中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致富不忘本,积极回报社会。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扶贫济困,特别是资助辍学青少年重返校园活动中,能够慷慨解囊,带头捐助,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社会,三十年如一日,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新乡市建委“先进工作者”、辉县市“五一劳动奖章”、“辉县市文明市民”等荣誉。

在抗击非典中,该同志看到全国“非典”疫情漫延,危及人民生命健康,举国倾力投入到抗击“非典”战役中的感人场面,看到白衣战士为国为党忘我工作、不怕牺牲,站在抗击“非典”的最危险、最前线的感人事迹后,在凌晨六点多钟,通知支部成员开会研究抗击“非典”的措施办法和具体方案,并于当天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除支持物资外,将20000元现金和慰问信及时送到了市抗击“非典”现场办公指挥部。时任市长王可明当即指示要大力宣传这种忧国忧民,慷慨解囊,奉献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但该同志一再坚持不张扬不报道的思想,他说:“人家在抗击非典前线,命都不顾,我们做这么一小点事算个啥”。这就是该同志不图名利、默默奉献的真实写照。

2008年5月,发生在四川的大地震同样牵动了该同志的心,地震

破坏巨大,人员伤亡惨重,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社会各界乃至全世界的痛心,该同志以个人和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进行了两次大捐助,累计捐款86000余元,分别将捐款寄往北京“红十字”会和我市民政部门,以表示对受灾地区父老乡亲的慰问,支持四川人民重建家园。这就是一个普通党员回报社会的滚烫红心,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听党的话,跟党走,党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一誓言。

该同志常常无私帮助困难群体,95年的一天,该同志在新桥村遇到了一个叫王吉贞的中年人坐在路边抱头痛哭,经询问得知,他是一个赶车拉粪的社会底层人员,收入微薄,全家人全靠一天拉粪收入的几元钱生活,头一天晚上他拉粪用的小驴车被盗,失去了劳动生产工具,不知所措,束手无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孙庆安同志马上想方设法筹集了2000元钱,为王吉贞购置了一套小驴车,挽救了这个无助的家庭。新桥村的郭长生,孙子患了败血症,当孙庆安同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不加多想当即给予10000元的救助……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不计其数,孙庆安同志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不求回报,无私奉献。

每当该同志听到或看到一些学生,因家庭贫困与大学失之交臂,就惋惜不已。该同志深感知识和人才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下定决心不让贫困家庭的子女失去上学的机会,他时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就是“人人献出一份爱,这个世界会更美好”。1996年,在他经济收入微薄的情况下,就以个人的力量,支助了拍石头乡横岭小学学生赵永亮和长垣县佘家乡学生连小瑞。从1998年起,该同志坚持不懈、默默无闻 的做出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善事,支助了许多贫困大学生重圆大学梦。他每年都主动与市团委、市总工会联系,不惜代价,不畏山高路远,组织人员到贫困生家中了解情况,选出真正贫困的大学生进行全额全程支助,创立了我市支助贫困大学生全学制的支助先例。在支助过程中,他利用每年暑假寒假的时间,与全体受支助学生相聚公司,相互交流大学生活、学习情况、学习经验,交流每门课程学习成绩,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使受支助的学生互相学习、促进交流。在每次交流活动中,该同志总是语重心长的嘱咐大家要珍惜在大学的时光,刻苦钻研学业,不要忘记党和社会对年青人的期望,将来要用自己的知识财富,成就一番辉惶的事业,报效党和社会,报答家庭和父母……自98年至今,该同志共支助贫困大学生51名,平均每人1万余元,十多年过去了,已有29名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他们的感恩之情像清澈甜美的流水一样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源源不断的涌来。2011年5月4日,由市总工会组织,市人大、市政协、市妇联、市团委、市教育局、市电视台等单位领导参加,在公司组织了毕业大学生归来恳谈会,大学生为表感谢之情,给该同志赠送了“助学义举薄云天”的匾幅,参会的各位领导也充分肯定了该同志助学圆梦献爱心的义举。

篇3:尹建敏:热心公益事业的女企业家

2001年, 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感召, 尹建敏第一次踏上兰州这块陌生的土地。

在这之前, 她曾就职于老家的辽宁丹东电力安装公司, 后因家庭原因远走他乡, 上世纪80年代末南下广州创业, 期间打过工、开过饭店、做过贸易生意, 几近艰难但她积累到了人生的第一笔财富。

至今, 她仍然清晰记得当年第一次涉足这片土地时的情形。为尽快了解甘肃的环境, 找到适合投资的项目, 她租了一辆小轿车, 拿着地图, 从甘肃到青海, 沿着公路转了一大圈儿。那一次的途中见闻, 让她几度潸然泪下。“农民穿的破破烂烂, 午饭就是蹲在墙角吃洋芋, 居住条件差就不说了, 连吃饱穿暖都成问题, 好多孩子都没有衣服穿, 不得不待在家里的炕上。”她没有想到还有这样贫瘠的地方。

尹建敏说, 她成长在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年代, 所受教的文化就是一个人应该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去做好事, 去帮助别人, 去服务社会, 只有如此人生才真正有意义, 自己才会更快乐。

因此, 看到那样的贫瘠, 她抑制不住地泪如雨下, 当即就下了决心, 她要留在这里, 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她深信, 扎根西部的创业路程, 可以实现她的人生价值, 可以施展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抱负。

当记者见到尹建敏的时候, 她已经实现了自己当年的抱负。

经过她的不懈努力, 2001年兰州市红古区鑫源天然气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当时仅有5名工作人员, 其发展的每一步无比艰辛;到2003年12月工程开工建设, 一年后通气运营使公司走上正轨;到目前固定资产2.3亿元, 年销售上亿元。

15年中, 鑫源在当地不断扩大就业渠道, 提供就业岗位, 为政府分忧解难。成立党组织、团组织、工会, 让每一个员工有信仰、有组织。从工资到福利发放, 让每位员工找到他们满意的幸福指数。

投桃报李

别人说, 尹建敏15年扎根奉献于这片土地实属不易, 但是, 尹建敏说, 她其实是被这片土地所滋养的人。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一定要想到, 企业的财富不是你的。企业走到今天, 不是我个人的能力, 只是我在西北的定位和决策选对了, 但是企业最终能发展起来是得益于政府、员工和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 尤其是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接纳了你。”尹建敏说, 这是这些年她深刻的体会。

十几年前, 她在甘肃刚刚起步的时候, 项目在建中就遭遇了资金链断裂。百般无奈之下, 她敲开了当时主抓金融的兰州市副市长的办公室。当时, 她并不认识这位副市长, 怕被秘书拒之门外, 她选择直接敲门。令她没有想到的是, 主管领导在听了她的诉求后, 当着她的面就拨通了银行主管的电话。之后不到一个月, 用在建项目做抵押, 尹建敏申请到了1000多万元的贷款。

尹建敏一直说, 正是政府当年的雪中送炭, 才成就了企业的今时今日。而在企业的成长壮大过程中, 所受到的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支持远不止这些。

她所从事的天然气行业, 是每天为千家万户老百姓和工业生产企业做服务。而十几年中, 建成调压站9座, 阀室、阀井2座, 建成民和至海石湾至连城铝厂输配管道30KM、平安至花庄至红古天然气输配管道20KM;海石湾及窑街城区中压管网35.32KM, 小区庭院管65.43KM;发展居民用户19658户, 锅炉、餐饮、商业用户442家;建成日压缩5万标方天然气汽车加气母站1座、日压缩3万标方天然气汽车加气子站1座;固定资产2.3亿元, 年销售上亿元。她说, 没有老百姓的认可, 企业不会有这样持久的生命力。

投桃报李, 感恩、回报的最好方式, 首先就是诚信, 对社会诚信、对政府诚信、对员工诚信。

在她的理解中, 企业对政府守诚信, 可不单是如实纳税这么简单。“对政府做到诚信, 一个是企业在当地发展, 一定要遵纪守法;一个是, 项目在建设和投产, 必须对政府负责任, 不能半途而废;再一个, 是税收上, 真正优秀的企业家是该想怎么把企业做得更好, 创收创税为政府和国家上缴更多的利润, 而不是挖空心思琢磨怎么逃税避税。”她说, 这是企业对政府支持应该保持的起码底线。

感恩、孝道、责任, 是尹建敏为企业员工确立的行为理念。十几年来, 鑫源从初创时期的5名员工, 发展到了现在的300多名员工, 每一个员工都听过尹建敏的“家教课”。几十年来, 东奔西跑不管如何抽不开身, 她都坚持要为新入职员工讲上这么一堂课,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以身作则把这种理念深深根植于员工的心里。

她说, 这是她对员工的诚信。她认为, 企业在发展中一定要对员工诚信, 首先, 是把员工看成企业的主人;其次, 便是教会员工怎么做人做事, 引导员工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敢于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最后, 才是培养员工在企业里做一个尽职尽责、有担当的职员。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 离不开一方百姓, 这是不能忘的。那么, 企业有能力的时候, 就有义务承担社会责任, 为社会分忧。有些事情政府做不到的, 又是老百姓需要的, 我们企业就应该去做好。”尹建敏看来, 除了做信得过的产品服务, 常怀感恩之心, “达则兼济天下”是企业对所在的这片土地应该保持的一种真诚和用心。

而秉承“感恩、孝道、责任”的企业文化, 回归农业, 造血扶贫, 2014年她又开始注资农业发展, 成立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将天然气公司利润的工商资本全部反哺投资农业, 以工业反哺农业, 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直接参与项目生产建设中, 解决返乡农民工、农村剩余劳动力200名, 带动1.3万农户从中受益, 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保证农民每月收入稳定。

尹建敏说:“给我5年时间, 我要让附近的农民, 年收入翻番, 衣食住行全面改善……给他们钱, 不如帮他们致富。”

一个懂生活的女人

每天早上6时40分准时起床, 尹建敏多年来的习惯好像很难改变。一年365天, 在公司她是雷厉风行的董事长, 可是在家, 她又蜕变成了一枚女子, 一大早起来洗漱、收拾屋子……平常而简单。

若是有旁人惊讶, 这么忙的一位董事长还花时间做这些小事, 她会一脸笑意地解释:“在家, 丈夫是最大, 我实在不擅长做饭, 所以其他事情要很仔细做好。”

她是个爱美的女人。没事照着镜子, 换换衣服, 出门带上自己喜欢的珠子, 那就是舒服。说起自己那些漂亮衣服, 她是浓烈的, 甚至会禁不住手舞足蹈, 周围人都说她不像一个55岁的心态。

但是, 真正知道她经历的人, 又说, 她是个“硬骨头”。

据说, 当年刚来兰州之时, 她认定, 西气东输的项目已经开始进行, 天然气属于环保新能源, 发展前景一定好。于是, 本想利用“抄批文”, 促成现在的红古区天然气项目, 但是, 当时一股脑的往上冲, 没想到, 她被中间人狠骗了160多万元, 中间人从此了无音讯。

她呢, 当时就发誓, 在哪里摔倒, 就要在哪儿爬起来, 认栽但不能认输。之后的一年中, 她自己做标书, 自学能源天然气知识, 自己去现场查看, 所有事情亲力亲为。

在她的生活中, 竟然很少有饭局。有闲的时候, 她还是最喜欢闷头收拾家里, 喜欢琢磨书画, 捯饬石头, 经常将自己收藏的书法铺展开来, 看了又看, 感悟其中的真谛。

她修行佛道多年, 手腕上总是一串珠子, 辗转各地佛堂布施是保持了多年的生活习惯。

然而, 在生活上很随意、感性的她, 在很多事情上, 又有一种极致的理性。她是当年政府“西部大开发战略”引来的投资者, 但是她说, 政商关系应该是君子之交, 没有饭局上的觥筹交错, 并不代表就没有情义。她是年销售额几亿元的企业老总, 但是她说, 这些财富不该属于她个人。她是敬老、助学、扶贫志愿者队伍的队长, 但是她说, 行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她将诚信看做是对政府、职员、父老乡亲的承诺, 但是她说, 自己才是一诺千金的最大受益者。

篇4:谭荣根:热心华人社会慈善事业

发现人生的意义

1955年,香港成立狮子会分会时,谭荣根才刚刚出生不久。小时候家境并不宽裕的谭荣根,从15岁开始便开始边上学边打工,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从小艰苦环境的磨砺,造就了他坚韧不拔、不怕困难的精神,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生活所迫,谭荣根最终还是没能完成学业,而是早早地辍学投身到了社会工作中。自1977年起,他经营多元化本地和外地航空公司销售总代理,先后为多家世界知名航空公司担任地区性客、货运销售总代理。

谭荣根与狮子会结缘始于1981年,这一年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三十而立的他不仅事业、爱情双丰收,并通过加入港澳狮子会(303区)金马伦山狮子会,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那个时候在香港,作为一个狮子会会员带一个狮子会的徽章感觉是非常荣耀的,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谭荣根说。刚刚加入狮子会的时候,他并没有想到,这是一个社会服务组织,而在亲身参与到狮子会服务社会的活动中去之后,他逐步得到了启发,慢慢找寻到了服务社会的意义,并立志投身于其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动中国狮子会的发展

身为华人的谭荣根一直热心华人社会的慈善事业,并致力于协助将狮子会拓展至中国。2002年,狮子会在广州与深圳成立。在谭荣根的推动下,中国大陆已经在北京、西安、杭州、深圳等多个城市成立了狮子会,会员人数过万。在过去10年中,中国狮子会为社会做了很多很有意义的工作,内容涵盖帮助孤儿、残疾人,支持教育事业等诸多方面。尤其令他感动的是,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狮友”反应迅速。汶川大地震后,狮子会会员开了三天三夜的车,来到汶川协助救灾,并通过总会筹集到七八百万美元,用于灾后重建:而在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狮友”是第一批到达灾区的非政府组织救援队。

谭荣根服务狮子会30多年来,先后担任过国际狮子总会总监、国际理事,国际狮子总会第二副会长、第一副会长等职务,参与和经历了狮子会各大型活动项目。但是,说起他加入狮子会之后最难忘的经历,还是发生在中国。1997年8月27日,在谭荣根的努力下,国际狮子会与中国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了第一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协议。截止到目前已经为中国520万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了复明手术,让他们重见光明。“这当中,有快乐有悲伤,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这些人、这些事,直到现在都始终让我难以忘怀。”我相信

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慈善服务团体的第一个华人总会长,谭荣根坦言,一方面感到很兴奋,说明无论是在国际性政府组织还是非政府组织当中,华人越来越受重视了;另一方面,他也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因为身为一个领导人,领导才能至关重要,如何能够把全世界的“狮友”们团结凝聚在一起,是谭荣根上任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而他的愿望是把华人的优点带到世界,把狮子会的慈善理念传播到中国。对此,他提出一个口号,叫做“我的狮子会,我的家”。期望用中国人重视家庭的观念,感染全世界“狮友”。“让他们在狮子会中的感觉就像到了自己的家里面一样,而“狮友”们就是他们的家人。希望他们可以一直留在这里,长期为狮子会工作。

作为总会长,谭荣根提出的另一个口号是,“我相信”。身为一个航运业商人,他说狮子会就像当初人类看到鸟儿在天空飞翔,受到启发,通过各种途径尝试,战胜各种困难,最终发明飞机,证明人即使没有翅膀,也可以在天空中遨游一样。“从信念到坚持,我觉得非常重要。尤其对狮子会会员来说,只有你相信,你才会用心去把它做好。只要相信我们对社会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很多事情我们就可以战胜困难。”

在谭荣根看来,实现“相信”有三个元素,第一要有勇气去接受挑战;第二要有自己的承诺,把一件事情由梦想变为真实:第三要有行动,没有行动的话,还是在梦想里面。“当你相信的时候,你就有一种动力,不单单是可以把自己鼓动起来,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还可以感动别人,启发别人来参与,去共同把这个事情做好。我觉得,这对于狮子会会员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动力。”

上任后,谭荣根号召全世界狮子会的“狮友”在世界各地为保护地球做努力,目标是种100万棵树。截止到目前,世界“狮友”们已经种下了700万棵树。“他们相信努力会发生改变,并身体力行地去做,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谭荣根认为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他接下来的计划和日程也排得满满的。“我还会更加努力,不单单只是代表华人去为服务社会做更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身为狮子会的总会长,帮助全世界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做更多,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篇5: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情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姐妹:

大家好,我叫田金香,今天能够站在这里给大家讲讲我的故事,我感到万分荣幸。我今年64岁,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教师,能够投身公益事业,得益于我的家庭,正是家人用无私的爱不断给予我前进的动力,才成就了我的今天。

我的家庭幸福美满,老婆婆今年96岁高龄,但依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老母亲86岁,除了有点耳聋,身体也很硬朗;老伴与我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一双儿女事业有成,孝顺有加,赢得了周围人们的羡慕和赞美。自98年起,我家已连续十年荣获县“十星级文明家庭”荣誉称号,被乡亲邻里视为典范。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我爱我的家人,更要感谢我的家人。刚刚退休时,我一度很难适应离岗后的休闲生活,一股莫名的失落感油然而生。但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开始利用自己擅长文艺这个优势,自愿发挥余热,投入到社区公益事业的建设中来。我决心利用文化事业继续宣传党的政策,在党和基层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万事开头难,要想凭一己之力组织开展文化健身活动,谈何容易。为此,我经常不辞劳苦的奔走于街道、社区之间,终于黄天不负苦心人,我成功的在社区组织起了合唱队、舞蹈队和街头健身的秧歌队,使得社区天天有活动、四季有歌声。由于表现突出,2007年我受果园街道之邀,成为了果园街道云声艺术团副团长。当了副团长之后,我更是感觉自己肩上的担 1

子重了,也就更加丝毫不敢怠慢了。为了排练出优质的节目,我经常早出晚归,总是第一个到排练场,最后一个才离开。为了让队员们始终保持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我还要经常不断地为队员们做思想工作。队员们经常开玩笑地跟我说:您就像妈妈,您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有您在我们心里踏实。每当听到这些,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但也有人不解:“你都退休了,还管这么多事,图个啥?”我就笑着告诉他:“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发挥余热,其乐无穷。”

随着文化活动的日益丰富,艺术团演出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创建国家生态县”、“迎奥运倒计时100天”、“庆祝改革开放30年”等活动中,我们以快板、舞蹈、表演唱等形式,既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又唱出了和谐,舞出了幸福。社区居民们在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中,不仅提高了政治文化素养,而且身心得到锻炼,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在各级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帮助和悉心辅导下,我们艺术团的演艺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2007年舞蹈“欢天喜地”获得北京市第十届舞蹈大赛二等奖;2008年我们的合唱队作为远郊区县的代表参加了北京市“首都治安志愿者奥运安保出征仪式”,合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受到市政法委有关领导的好评;同年,大型舞蹈“雪山欢歌”喜获第四届华北五省市(区)舞蹈大赛银奖,受到县委宣传部的嘉奖;而且,团里十几个节目几度走进“密云檀州大舞台”,为全县人民送去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食

粮。成绩的取得不光是我个人的功劳,还要归功于我的家人和所有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的人们。正是有了家人的支持、组织的信任、领导的关怀、朋友的帮助,才更加增强了我做公益事业的信心和力量。

除此之外,我还是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履职期间,我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解决了密西花园社区的早餐供应问题、雨水管道铺设问题和果园路乱设摊位、脏乱一条街的老大难问题。我还被供电公司、自来水公司聘为行风监督员。几年来,我为自己能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一点点实实在在的工作而感到欣慰,感到满足。付出并快乐着,无私的奉献和无悔的付出让我这个已经退休8年的老教育工作者,心灵更加纯洁、美好,生活更加充实、幸福。

朋友们,小草虽小,却能铺成辽阔无垠的大草原,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样能创造美好的明天。目前,我县正在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所以朋友们,请亮出你的真诚,让我们把奉献写在生命的旗帜上,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篇6: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情况

立白集团长期以来关爱民生、匡助教育、周济孤贫,以高度的社会责任心,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关心弱势群体,为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捐款,受到政府、民众和社会舆论的广泛赞誉。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立白集团十分注重环境保护,以先进的技术装备、规范的管理,严格执行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及污水、粉尘、废气、噪音等处理规定。多年来,立白致力于环保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三废排放,努力实现人、企业、环境、社会和谐共处,其番禺生产基地严格实施清洁生产、环保生产、节约生产和循环生产,经政府有关部门严格评估后,被定为“广东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

除此外,热心公益慈善事业也是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立白十分注重企业的慈善事业。在汶川大地震时,立白积极参与广州市委统战部发起的捐款捐物活动,帮助灾区重建,努力实践着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此外,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提高他们自主生存、创富的能力,积极参与周边教育事业的慈善救助,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习,掌握未来的生存技能。再如已经连续3年施行的“立白爱心助学广西行”,帮助了广西多个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改善学习条件,帮助孩子们实现更多的梦想等。

篇7: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记陇南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长李红新

李红新,男,现年40岁,大专学历,工程师。2000年8月,为实现陇南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他惠眼识途投资创办陇南宏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经营广告宣传和文化娱乐。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陇南宏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立足陇南,服务社会,竭力为客户打造个性独特、具有市场影响力和扩张力的广告品牌形象,积极支持和配合当地政府开展社会公益事业广告宣传,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当地政府的一致好评,公司的规模和业务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成为陇南广告行业实力较强的企业。多次获得省、市多项奖励和荣誉,2001年至2003年连续三年被省、市工商管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和“甘肃优秀企业”称号,2004年被甘肃省广告协会授予2002年—2003年“广告行业文明单位”,2005年被甘肃省精神文明办公室、甘肃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甘肃省公益广告活动“先进个人”,2008年被共青团甘肃省委评为:“抗震救灾优秀青年”,陇南第三届 “优秀青年”,2010入选中国好人榜、“感动陇南”十大新闻人物。

李红新常说:“做公益事业,是一生的事情。”他常想,自己作为一名志愿者,在作好协会的同时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为社会作一些公益事业,也是自己对社会的一份回报和贡献。几年来,他始终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结合社会热点开展环保、城市建设、卫生等方面的公益宣传。他在承担陇南移动、陇南电信路牌广告发布过程中建议由该公司提供30%的广告位进行公益广告宣传,由他的公司在价格上给予优惠。广告发布后得到了公众的好评,通过大胆的尝试,更加增强了他搞好公益广告的信心,先后在多次承担较大的广告业务中,都成功地运作了公益广告宣传;尤其是在策划、承办“陇南第五届运动会”广告期间,结合商业广告的运作做了大量的公益宣传。

2002年秋季,他得到了一个信息:武都县政府为确保城区交通安全,拟将城区街道公路的车行道和人行道隔离,但由于缺少资金而搁浅。凭着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他感到这是难得的商机,也是为社会作公益广告很好的平台,于是,他找到有关部门毛遂自荐,反复推介自己的设想:由宏新广告公司负责寻找赞助单位,制作宣传赞助单位和公益广告的宣传牌作为街道隔离栏。这一想法得到了有关部门支持,他便马不停蹄地四处拉赞助、筹划运作,完成了整个项目的制作、设置任务(这次运作筹措赞助资金14.3万元,其中:公益广告部分占到总资金的25%),既实现了车行道和人行道的隔离,解决了交通安全问题,又布置了大量的公益广告,还美化了市容市貌,这一举措令同行们刮目相看。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使人们不知所措,他便带领职工配合卫生部门,查找资料,自筹资金0.6万元,制作抗击非典的公益广告,为稳定社会,抗击非典的伟大战役增砖添瓦。同年又与武都消防大队联合并投资1.2万元在居民社区设立了,以“预防火灾、人人有责”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李红新同志时刻关心公益事业,念念不望公益宣传。有一次,他在接送自己的孩子上学时,目睹了一场交通事故,回家后思来想去,为了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结合自己开拓的交通设施业务之长,设计《中小学校道路口交通安全提示标志》图稿和方案,走访有关交通管理部门,协调设置标志标牌事宜,由于经费紧张他又多方奔走寻找赞助单位筹措资金3.6万元,解决中小学校道路口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同年又免费为康县、文县

等地设计中小学校道路口交通安全提示标志,并在他的努力下完成了交通安全提示标志的设置,受到有关学校、家长的一致好评。

2004年,时逢武都撤县建区、陇南撤地设市,他又积极响应政府倡议,与其他传媒广告一道,自酬资金2.3万元承担起部分相关的公益宣传任务。2005年他的公司投资2.3万元在武都区繁华地段、立交桥等地设立有关环保、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财物等内容的公益广告牌26处。2006年,为了配合政府在武都区户外广告整治活动中积极献言献策,为加强武都区广告整治活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地震发生时,正在兰州出差的他,当得知陇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地震灾害,灾区告急,无数房屋被毁,许多“设施”被破坏,很多人无家可归,他毅然放下手中的生意,迅速赶回。在自己公司遭受严重损失,家人还住在帐篷的情况下率先捐款并动员身边朋友捐款捐物,在他的倡导下,大家积极响应。组织好第一批食品、蓬布等灾区急需物资后即可送到武都汉林乡林河和唐坪村受灾群众手中,在与受灾群众交谈中,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在回到家中后,灾区的情景身影仍然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于是他主动与共青团取得联系,讲述了想组建陇南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抗震救灾活动,团市委张书记听了他的想法后即可同意并委托他积极开展。得到团市委的认可后他顾不上休息立即召集杨会生、吕生林、刘瑞、司海军等好友,大家纷纷出钱出物在武都搭建了陇南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站。作为陇南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的积极倡议者,作为自己企业和家中都受灾的他,积极主动组织在我市开展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活动。并展开了志愿者招募工作,作为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的倡导者,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在武都、文县城区,掀起了一场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的热潮。在抗震救灾中,他凭着对受灾群众的无限热诚,以顽强的毅力始终坚持战斗在抗灾一线。短短的几天时间,志愿者人数达到了2431人。陇南志愿者的大旗在他的高举下,处处飘扬,凡是需要帮助的地方,总有青年志愿者身影。

大难之时显真情。在他的精心组织和带领下,陇南青年志愿者先后在社区宣传、消毒防疫、医疗看护、交通疏导、搬运救灾物资、清理卫生、拆除危房、为受灾群众分发水、方便食品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先后发放抗震、防病宣传资料12000多份,在群众生活密集的区域清除垃圾、消毒、灭蚊蝇等疾病防治工作累计达12.6万平米;帮助群众拆除危房30多间,搭建帐篷100多处,修建临时厕所6处,搬运救灾物资400多吨;为了支援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派遣交通、治安协管1200多人次,医护人员30多名,社区调查统计工作人员500多人次;60多人次帮助农村夏粮抢收小麦、油菜10余亩5000多公斤;积极主动与市外的志愿者衔接,为他们提供接待、向导等服务,免费提供车辆组织物资。组织志愿者捐助方便面、矿泉水、蓬布、面粉、大米、药品、被褥、衣物等灾区急需物资价值达10多万元;自筹资金近2万元,及时送往灾区最为严重的武都汉林、马街、黄坪、文县碧口、中庙等乡镇村社,慰问、支援受灾群众;并组织陇南籍大学生开展支农和假期义务支教等活动。他所做的这些工作,受到了省、市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好评,受到了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同志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

李红新常常告诉其他志愿者:“帮助弱势群体,用我们的关怀和支持让他们走出困境,是我们志愿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从事志愿者事业一个重要的价值所在。”

为响应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李红新积极走访、协调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学校,了解他们的主要服务需求,为开展关爱活动做着各项前期准备。在李红新的积极努力下,陇南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青春助力、志愿关爱农民工子女帮扶活动”于2010年6月1日在陇南市实验小学正式启动。在活动当天,现场为校方和农民工子女发放了书籍、文体用品,并组织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112名农民工子女建立了帮扶结对关系。李红新说:“开展此项活动目的,就是要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志愿者行动中来,为困难农民工子女解决生活、学习及成长中遇到的难题,让农民工子女和城市的孩子一样,拥有同样的阳光和雨露、拥有一样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志愿者协会成立3年多来,李红新作为协会的常务理事长,始终把志愿者事业放在第一位,积极组织和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积极奔走呼吁。两年间先后组织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空穴老人”、“进城务工子女”等大小系列活动130多次。在他的努力下,先后为陇南灾后贫困群众、玉树灾区、武都区5岁重疾患者“小燕英”等倡议社会各界捐款捐物达10多万元。

2010年8月8日和8月12日,甘南州舟曲县和我市成县黄渚镇相继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灾害和暴洪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再次遭受了重大损失。灾难无情人有情,李红新带领志愿者们再一次投身到了抗洪抢险的大军之中。李红新带领我市青年志愿者再次用实际行动在救灾一线生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他们的行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李红新由于多年来忙于工作,生活没有规律,肠胃一直不好,灾难发生时他正在医院治疗,想到许多受灾群众急需帮助,李红新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家人朋友的劝阻,又一次组织带领志愿者深入灾区开展各项服务。为了支援舟曲人民抗洪救灾,他组织开展了长达15天的宣传、招募、文艺演出、前线救援、募捐等各种形式为一体的“陇南甘南一家亲,两地人民心连心”的大型救灾活动,并组织物资、带领志愿者亲赴舟曲进行志愿服务,他们的行动让受灾的舟曲群众深受感动。在支援舟曲志愿服务发起之后,李红新又马不停蹄的组织志愿者开赴成县灾区开展志愿服务,在黄渚灾区随处可见身着桔红色服装不停忙碌的志愿者的身影。

这次两地灾区救援活动中,李红新带领志愿者为灾区募集了近11万元的物资,在救灾期间组织成立了抗洪抢险、物资搬运、后勤保障等7个志愿者服务大队,30多个志愿服务分队,先后承担开展了宣传、消毒防疫、医疗看护、交通疏导、搬运救灾物资、清理卫生、为受灾群众分发水、方便食品等工作,为两地的抗洪救灾做出了巨大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

上一篇:表达难过无奈的伤感说说心情下一篇:清明节祭奠烈士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