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一点心得

2024-04-26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一点心得(精选14篇)

篇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一点心得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一点心得

在教学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是怎样让学生高效地获得新知,在数学方面获取新知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最有效呢?著名教育家赞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一、用爱心为学生搭建求知的桥梁

1、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

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抓住学生的心里特征,积极给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下多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对数学课的看法,及时调整自己教学方法。

2、注重学生求知的过程,让学生有的放矢

让学生在课堂上去体验成功的快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从而去获取新知,放手让学生去学数学。

3、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

在数学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好的形式,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给自己的同桌讲讲,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的数学结果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对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身受益;反之,从小忽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发展形成恶习,将贻误终身。那么数学课上,要注意培养学生哪些好的习惯呢?

1、独立思考习惯。

发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遇到问题要善于主动思考,养成认真钻研,耐心细致的习惯,这样才能就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合作交流习惯。

经过同学们对数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疑问,在小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采纳别人的意见,形成更深刻的认识,这个过程就是合作交流,这是共同共同进步的过程,对学生发展受益无穷。

3、质疑习惯。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能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由别人来帮助解答;第二,发现别人不正确的地方,矫正别人的错误观点,学生开始学着提问题时可能提

出的问题太大、太空,或提出的问题没有针对性,随着这种习惯的养成,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也就会不断提高,逐渐形成。

4、自我管理习惯。

小学生虽然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差,但是责任心强,有集体荣誉感,我们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小组长具体负责管理好他们的小组,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上课纪律最好,回答问题、交流合作最积极。在小组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主动、定期找组长交流意见,提出建议,对管理较好的小组要及时表扬,对较差的小组教师要给组长使加一定的压力,让组长觉得自己的小组管理不好是由于自己的不负责或无能,这样促使小组长更认真的干好自己的管理工作。

三、评价让学生更心悦诚服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不管哪种学习方式,都离不开正确的评价,只有评价得当,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学习的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因为我们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班内学生一般又比较多,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五六十人,所以应选择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来评价学生。

1、课堂提问评价。

课堂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可以用举手指累计各组回答问题的次数。对回答问题过程可以分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可能有不少不足和偏面的地方,但只要回答合理,对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就让学生举起一个手指。学生经过回答、讨论,对问题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可再设计回答问题的第二阶段,再找一些较差的学生回答,如果回答正确,加分,如果回答不正确,小组减分。下课时可以比一比哪个组是优胜组。这样,就能形成了组内互帮互助,组间展开竞争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组内合作的习惯。

2、对作业评价。

我们批改作业,一般只打对、错号,很少打分,因为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但这样也往往不能调动学生认真做作业的积极性,培养不出学生认真对待作业的习惯。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作业以组为单位量化,每组基础分为100分,做完作业后,小组间互查,每错一题最多减5分,如果组内全部成员都没有错题,得分就是100分,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组间竞争,组内互助的做作业氛围,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总之,教学的策略有千条万条,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去摸索,去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之路。

篇2: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一点心得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对于思维活跃的小学生而言,往往一开始还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时间一长,再想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就难了,这样导致教学的效率一直不高。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对词语教学既有兴趣又有效率呢?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我接触到了一种新的词语教学方法,它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教给学生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课堂上,老师把学习词义的主动权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把自己掌握的词语教给其他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路者,他教给学生的只是自学的方法,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而且这些作业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在预习时,学生使用工具书把课文中自己不知道的新词的词义摘抄到词语本上,而对自己已掌握的词语则不用再重复掌握。这一人性化的作业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任务。学生们因为转化了角色,由本来被动听讲的学生变成了可以主动发问的小老师,所以学习的兴致非常高。

在这种良好竞争的环境中,许多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都变的学习主动了,他们敢于发言,敢于向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挑战,他们的预习作业往往也做的比学习好的学生更认真、更积极、更主动。

篇3:烷烃命名教学的一点心得

有机化合物最基本的命名方法有四种, 分别为有机化合物的俗名、普通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一、有机化合物的俗名

有机化合物的俗名, 即根据化合物的来源、性质或制法等来命名有机化合物。和学生一起回顾有机化学发展史, 指出在有机化学发展的早期, 有机化合物很少, 人们对它们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表面。如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甲酸俗称蚁酸, 就是在蒸馏蚂蚁时得到的, 乙醇俗称酒精, 就是人们在酿酒过程中发现的, 这是根据它们的来源进行命名的;而2, 3 - 二羟基丁二酸俗称酒石酸, 就是人们在酿酒时发现它的钾盐坚硬如石, 称其为酒石, 其酸化物就称为酒石酸, 这是根据化合物的性质来进行命名的。讲述了有机化合物的俗名是根据其来源和性质来命名后, 再让学生仔细回想自己所熟悉的尽可能多的根据俗名来命名的有机化合物, 如甲烷又称沼气, 是因为植物在池沼里发生腐烂而产生的; 乙酸又称冰醋酸, 是因为在16℃乙酸结晶像冰, 等等。

二、普通命名法

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 有机化合物的数目越来越庞大, 俗名已远不能满足命名的需要, 因此制定了根据构造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命名的方法, 这就是普通命名法。那时发现的有机化合物相对比较简单, 人们把含有1 ~ 10 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 采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天干名称表示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 而更多碳原子数目的有机化合物则用数字十一、十二等表示, 在数字后再加上有机化合物的类名, 便构成了普通命名法的名称[3]。如CH3CH3称为乙烷, CH3 ( CH2) 10CH3称为十二烷, CH3OH称为甲醇, CH3 ( CH2) 9CHOH称为十一醇。同时, 引入正、异、新、伯、仲、叔、季来命名碳链异构体。官能团在链端的直链有机化合物或直链烃称为正某某或正某烃, 一般不产生误解时 “正” 字可省略, 如CH3CH2CH2CH3称为 ( 正) 丁烷, CH3CH2CH2CH2OH称为 ( 正) 丁醇。官能团位于一端而另一端有 ( CH3) 2CH - 结构或具有 ( CH3) 2CH -末端结构并没有其他支链的直链烃称为异某某或异某烃, 如 ( CH3) 2CHCH3称为异丁烷, ( CH3) 2CH CH2OH称为异丁醇。链端具有 ( CH3) 3C - 结构的含五或六个碳原子的饱和烃或官能团类化合物则命名为新某烃或新某某, 如 ( CH3) 3CCH3称为新戊烷, ( CH3) 3CCH2OH称为新戊醇。伯、仲、叔、季碳则分别是指这个碳与一个、两个、 三个或四个碳相连, 如CH3CH2CH2CH3结构中有两个伯碳和两个仲碳, ( CH3) 2CHCH3结构中三个伯碳和一个叔碳, 而 ( CH3) 3C - 结构中就只有三个伯碳和一个季碳。这时及时引出烃基的概念, 指出烃基是指烃分子碳原子上去掉一个氢原子生成的基团, 普通命名法也常用于烃基的命名, 并让学生牢记常见的一价烃基, 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新戊基、苯基、苄基、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乙炔基等。最后指出, 普通命名法只能适用于少数在结构上比较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对于新出现的一些结构相对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可以采用衍生物命名法作为补充命名。

三、衍生物命名法

该命名法也是根据分子构造进行命名的方法, 它是把单官能团化合物或碳原子数目最少的烃作为母体, 连接它的其他原子或基团当作母体的取代基进行命名, 取代基按次序规则从小到大依次列出。这时可以简单地讲解一下次序规则, 并让学生对前面提到的常见一价烃基进行排序, 然后指出前面讲的 ( CH3) 3CCH3 ( 新戊烷) 就可命名为四甲基甲烷。但必须着重强调, 对于结构复杂的化合物, 该命名法并不适用, 目前在书刊中已很少应用, 并分别举下面的化合物让学生依次进行命名:

通过查阅教材, 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给出例1 的名称为三甲基甲烷, 例2的名称为三甲基乙基甲烷, 但例3、例4 和例5 的命名花费的时间明显较长, 最终给出例3 的名称为二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例4 的名称为二叔丁基甲烷, 例5 的名称为叔丁基叔戊基甲烷[4]。学生命名困难的原因一个是化合物结构相对更复杂, 另一个就是对于次序规则还没熟练掌握, 这时就可以及时强调次序规则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然后再举下面的例6 让学生可以用上述三种命名法之一进行命名, 从而引入系统命名法。

四、系统命名法

上述例6 学生短时间内肯定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答案, 这时就引入系统命名法, 并指出该方法是中国根据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 ( IUPAC) 的命名原则, 在充分考虑了中国的文字特点和普通命名法中的基本名称后制定的一种命名法则[5]。并着重指出: 根据一个化合物的系统名称只能有一个化合物的结构; 根据一个化合物的结构也只能有一个化合物的系统名称; 系统命名法是目前最统一和完善的命名法, 必须严格遵守各种命名规则, 即使最小的标点符号等也不得变动或忽略[6]。接着详细阐述系统命名法及它的各种基本原则:

1. 直链烷烃的系统命名

和普通命名法相对比, 直链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基本与其相同, 只是某烷前面不需再加 “正”字[7], 如普通命名法中的 “正己烷” 在系统命名法中就可命名为 “己烷”, 普通命名法中直链烷烃C12H26命名为十二烷, 系统命名法中其名称不变。

2. 含有支链的烷烃的系统命名

对于带有支链的烷烃, 可以把它看作为直链烷烃上有取代基的衍生物, 名称中包含取代基和母体两部分, 取代基这一部分在前, 母体这一部分在后。系统命名法中, 取代基仍沿用普通命名法中的相应名称, 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等。

3. 主碳链的选择

有支链的烷烃, 选择最长的连续碳链作为烷烃分子的主碳链, 按其碳原子数目称其为 “某烷”, 如果烷烃分子中存在几种等长碳链可供选择时, 应选择含有较多取代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4. 主链的编号

对于主链, 从靠近取代基一端开始, 对主链碳原子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 这样就会使取代基的编号最小。

5. 书写名称的规则

有支链的烷烃, 书写命名时必须把取代基写在前面, 再把母体写在后面;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的位次, 写在取代基前面, 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应加一短线 “ - ”; 如有好几种取代基时, 表示这几种取代基的阿拉伯数字之间必须加一个 “, ”号; 如果有几个相同的取代基时, 则可以将其名称合并在一起, 取代基的数目则用汉字表示, 并写在这个取代基的名称和位次之间, 同时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也应加一短线“- ”; 有几种不同取代基进行书写时, 名称的先后顺序应按 “次序规则” 排列, 把较优基团列在后面。这时把次序规则再简单地给学生们讲述一遍, 内容如下: 将各取代基里与母体相连的原子按照原子序数大小进行排列, 其中原子序数大的则为较优基团, 比如Cl > O >C > H; 假如两个原子是同位素, 如D和H, 则把质量高的作为较优基团, 即D > H; 假如各取代基里与母体连接的第一个原子相同时, 则依次比较与该第一个原子连接的第二个原子, 仍然按照原子序数排列, 假若第二个原子也相同, 则依次比较第三个原子, 依次类推, 直到排出所有取代基的顺序[8]。

系统命名法各种规则讲述完后, 总结为四个 “最”字: 即最长的碳链、最多的取代基、最小的系数、最小的排序。依照这四个最字, 让学生再次对例3 ~例6 进行系统命名, 他们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出正确答案。

最后指出, 烷烃的英文系统命名, 取代基是按其字首的英文字母先后顺序排列, 具体可参考相关专业书籍。另外, 必须强调, 虽然系统命名法优点明确, 知道了化合物的名称可写出它的构造式, 根据构造式可以写出它的名称, 但它的缺点是结构复杂的化合物名称太长、太烦琐, 使用不便, 因此其他命名法也经常使用[9]。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命名法的学习当中,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的重要性, 对他们学习后面官能团类化合物的命名有很大的帮助。

摘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中基本而又很重要的内容, 但有机化合物的数目庞大、种类繁多, 掌握有机化合物最常用的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就显得很重要。本文就是介绍如何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认识到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的重要性。

关键词: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命名,普通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参考文献

[1][6]薛思佳.有机化学学习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2]贾宏斌.有机化合物命名的若干问题讨论[J].大学化学, 2011, 26 (1) :73—76.

[3][4][5]邓苏鲁.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7]陆涛.有机化学 (第7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8]汪小兰.有机化学 (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篇4: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点心得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中,教师中心意识所造成的教学专制漠视了师生人格平等,尊卑之别隔断了师生心灵之间的情感纽带,严重遏制了学生的独特个性、志趣和思维,将学生异化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新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追求一种充满爱、富有人本主义倾向的师生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师生关系反映了两者在地位上的平等性,有利于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同时使学生成为课堂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人。

二、开展语文多元教学

由于小学语文教材比其它教材含有更丰富的情感特质、审美潜能和文化因素,而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又可以将语言文学转化为更直观、更形象的画面和音响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观系统,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这样就更有利于让学生感受美的形象,受到美的熏陶,把握美的真谛,并可以高效、便捷地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

三、教师“自悟”,提升自我。

教学结束后,教师都有很多的感慨,在提倡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我们教师也要自悟求提高。善于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闪光之处,更要分析自己不足之处,分析知识点讲解是否到位,课堂设计是否合理,课堂活动组织是否恰当,学生的兴趣是否被调动起来,学生对你的教学是否满意,今后怎样改进,怎样弥补?教师通过这样的反思,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今后教学的提高,有助于教师真正走出疲劳教学的误区,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遵循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的基本规律,进而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反映客观现实的思维形式。小学阶段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思维形成的关键所在,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逻辑思维训练。

五、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因此,教师要重新确立语文教育资源观。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发现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激活生成。

学生的发言、发问、争论、错误都可能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甚至放弃原先设计的教学资源,使用好这些生成资源,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天早读课上,教室里书声朗朗,突然有同学惊叫:“大树倒了!”学生们都十分惊奇,立刻走到窗前,有的说树为什么就倒了呢?有的说树倒了多可惜啊!我们听不见鸟儿唧唧喳喳的欢叫声,看不见绿色的枝叶,闻不到树木的清香了;有的说树倒得很快,可是一棵树苗长成材需要20年的时间,就这样连根拔起,真是太可惜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达,就要让学生把对事物的观察、判断、分析,以自己的语言和积淀及真实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观点认识。学生们各抒己见,这就成了教师指导学生习作的最好切入点。

篇5: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一点心得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文字题目的理解、阅读能力比较差,不能有效的去理解、分析题意,更谈不上怎么样去解决问题啦。因此在这一问题的教学上确实让人头痛,对此我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改进,尽力找出让学生简单而又好记的判断和分析方法,下面我就在教学中的几个教学方法与大家分享。

在一年级的应用题中我认真查看对照发现不外乎主要是三种类型的题目。一是有关部分与整体类的,往往有一个“共”字;二是有关比多少的问题,都会出现一个“比”字;三是有关剩余类的,一般会出现一个“剩”字。因此我在复习这三类应用题的解决方法时抓住“共”、“比”、“剩”这三个字进行教学。

一、凡是看到有一个“共”字,可能是要求一共是多少,或是知道一共求部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有很多学生难以判断是哪一类,到底是用加法还是用减法。为此我要求那些难以分清的学生抓住只要在题目中看到有一个“共”字就看“共”字后面的标点符号。如果是问号说明是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如果是其它的标点符号说明一共是已知的,求的是部分,用减法。

二、凡是看到有一个“比”字,就是要求谁比谁多或少多少;知道多的求少的;知道少的求多的等这三类。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是看到有个“多”字就用加法,看到有个“少”就用减法。为此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看到有“比”字的这一类题中首先要知道比的双方是谁,再看看比的双方谁多谁少,这一点学生们基本上都能知道,最后就是判断解题方法了。如果是多的未知就用加法,否则就用减法。

三、凡是看到有一个“剩”字,一般是求剩下的,但也有求原来的或是求用去的等。对此我要求学生们当看到题目中有一个“剩”字时,首先去找哪个是原来的量,看看原来的量是否已知,如果是已知就用减法,否则就是用加法。

篇6: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言语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积累,谈一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创设情境开展竞赛、电教手段等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我采用了电教手段——用课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实物直接感知观察的基础,以课件情景为补充将孩子们喜爱的情感,为后面进一步体会感情打下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辩。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讨论、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见解,使小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还记得我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的很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最后,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二、读与练同行,促进言语表达。练的形式可以多样,比如《九色鹿》一课,我就设计了这样的读写点,让学生帮国王写一份告示,召告天下百姓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这正好与开头的皇榜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希望通过想通过让孩子站在国王的角度写这个皇榜,让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得到提升。这里的练笔设计,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成功地完成了读者角色与文本角色的心理对接,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言作者未言,言自我欲言,此刻的练笔设计是有声胜无声,促进了学生的言语表达。

三、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背诵十分重视,但在现代人眼中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是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从中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第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言语文字的优美。如我在教学《万年牢》一文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先谈谈课题后的疑问,此时学生的兴趣很大,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内心所想:有的说:“万年牢”是说某种东西特别牢、耐用;有的说可能是有人犯了错误,要坐一万年的牢狱,就叫“万年牢”„„同学们听着伙伴们的回答都把猜测的目光投向我。面对个个天真活泼、求知欲很强的孩子,我因势利导地说:“你们刚才的想法都好。那么课文中的‘万年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后就知道了。”当学生第一次读完课文,’没有找出明显的答案时,学习兴趣有些低落,于是我又向学生提出:“‘万年牢’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面对

这个易解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又一次高涨,很快地找出答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万年牢”的不同含义,组内交流之后在班级汇报。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交流体会三处“万年牢”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又如;我在《鸟的天堂》一课教学结束时,其中一位学生提出了“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了就离开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时是早晨,怎能看到众鸟纷飞的情景呢?又怎能说这儿的确是鸟的天堂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这个问题,我又让学生通过读书,查阅大量的资料相互交流,最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深化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主题。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让学生读代替教师讲,能更好地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四、引导自主合作,提高阅读质量。学生是学习和教学的中心,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的积极性。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有很大的改进,如教师在课堂上改教师讲为引导学生读书、看书,课堂上重视学生质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但都因给的时间短,没有真正放手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学习的效果。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化特征、心里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即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后进生的“达标”学习,有利于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分工合理、内容恰当。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每个成员在小组里都要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因此,选取合作的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具有合作的价值,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评估性。科学的评价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关键,为下一次开展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给达标者予以鼓励性的评价,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其体会到自己的进步,消除后进生的自卑感,使其增强自信心。实施评价时,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要评价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要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要关注他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言语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积累,谈一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创设情境开展竞赛、电教手段等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我采用了电教手段——用课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实物直接感知观察的基础,以课件情景为补充将孩子们喜爱的情感,为后面进一步体会感情打下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辩。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讨论、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见解,使小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还记得我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的很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最后,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二、读与练同行,促进言语表达。练的形式可以多样,比如《九色鹿》一课,我就设计了这样的读写点,让学生帮国王写一份告示,召告天下百姓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这正好与开头的皇榜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希望通过想通过让孩子站在国王的角度写这个皇榜,让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得到提升。这里的练笔设计,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成功地完成了读者角色与文本角色的心理对接,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言作者未言,言自我欲言,此刻的练笔设计是有声胜无声,促进了学生的言语表达。

三、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背诵十分重视,但在现代人眼中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是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从中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第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言语文字的优美。如我在教学《万年牢》一文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先谈谈课题后的疑问,此时学生的兴趣很大,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内心所想:有的说:“万年牢”是说某种东西特别牢、耐用;有的说可能是有人犯了错误,要坐一万年的牢狱,就叫“万年牢”„„同学们听着伙伴们的回答都把猜测的目光投向我。面对个个天真活泼、求知欲很强的孩子,我因势利导地说:“你们刚才的想法都好。那么课文中的‘万年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后就知道了。”当学生第一次读完课文,’没有找出明显的答案时,学习兴趣有些低落,于是我又向学生提出:“‘万年牢’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面对这个易解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又一次高涨,很快地找出答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万年牢”的不同含义,组内交流之后在班级汇报。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交流体会三处“万年牢”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又如;我在《鸟的天堂》一课教学结束时,其中一位学生提出了“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了就离开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时是早晨,怎能看到众鸟纷飞的情景呢?又怎能说这儿的确是鸟的天堂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这个问题,我又让学生通过读书,查阅大量的资料相互交流,最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深化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主题。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让学生读代替教师讲,能更好地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四、引导自主合作,提高阅读质量。学生是学习和教学的中心,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的积极性。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有很大的改进,如教师在课堂上改教师讲为引导学生读书、看书,课堂上重视学生质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但都因给的时间短,没有真正放手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学习的效果。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化特征、心里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即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后进生的“达标”学习,有利于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分工合理、内容恰当。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每个成员在小组里都要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因此,选取合作的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具有合作的价值,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评估性。科学的评价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关键,为下一次开展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给达标者予以鼓励性的评价,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其体会到自己的进步,消除后进生的自卑感,使其增强自信心。实施评价时,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要评价

篇7: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一点心得

新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在许多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热热闹闹,教师无可奈何;学生夸夸其谈,教师无言以对„„”,这些都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掩盖了真实的教学结果。

随着课改的深入,老师们都已经意识到,“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和自己的反思,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做了这样的实践:

一、注意强化问题情境,营造宽松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因此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或提供一定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和提出。平等、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土壤和阳光,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把情感活动和感知活动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探究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求知欲往往是从“?”开始的。一个好的数学问题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探究热情,从而使其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如在《分数的认识》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创设氛围,引出课题。大屏幕出示:两个小朋友分苹果。要求:问每个小朋友得到了多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然后提示课题。引导质疑,自主探究。师:看着“分数”这个数学新名词,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学生会提出:如什么是分数?分数是指一个数吗?分数应该怎样表述?怎样表示分数?分数有什么用?„„

(1)师:今天我们采用自学加小组讨论的方法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同学们围绕刚才我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先自学课本,然后小组讨论,解决问题。(2)学生自学讨论,教师指导。(3)组织全班交流、汇报。最后师问:在自学的过程中你们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吗?

像这般:问题由学生提出,方法由学生寻找,规律由学生发现、总结的学习方式能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目标,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这正体现了新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话动形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话动形式并不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传递接受式)的纵向结构。即激发学生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的程序;而是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横向结构。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一学生答、众学生听”为“学生自己的学、自己的示范、自己尝试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话动”和“学生相互间问答、学生小组讨论、全班集体同步学习”的各种组合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每一个程序,让上、中、下三类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全部学习过程。这种教学新模式,强调因材施教,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强调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结合.;注意反馈和矫正的环节在教学中的作用;强调以多种教学渠道把单一的技能训练与综合能力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注重学生整体索质的提高,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师范专业素质、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结构。

三、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理解过程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动手,学生们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创造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游戏。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如,教学“认识图形”时,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长方体、正方体角的特征、边的特征,通过相互交流、补充,就能较完整地归纳出长方形、正方体的特点。然后我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拿一拿、摸一摸、猜一猜,进行多次的练习,整堂课气氛十分活跃,通过游戏,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学生们学得很开心,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不但学得快,而且记得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加强合作与交流,让课堂充满活力

“1+1>2”的整体性原理,揭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那什么时候进行合作与交流?怎样合作、交流才自然、有效?这是困扰我们教学的难题。我们来看一个《认识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教学片段,我是这样设计的:

1.用阴影部分或直线上的点表示下列各分数:

有1/5,2/5,5/5,1/2,2/2。

2.汇报、点评。为什么这样表示?从图中看,有什么区别?

3.每个人拿出一张圆纸片,用圆的阴影部分表示5/4。(学生操作,因为一个圆无法表示,所以想不出来。)再提示:你们同桌之间可以合作一下,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4.汇报5/4的意义。(教师指名一名学生回答,还有很多学生举着手。)那你们前后四位同学一起交流一下吧!

这里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两次合作的机会。当材料有限,需要资源共享时;当问题有难度或提出问题有很多人举手,需要共同讨论时的合作交流才会引起共鸣,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情流动。

五、注重教研意识的培养,学会思考,开展自主学习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联系。在自主学习中,更多的是靠孩子的觉悟和反思,当一个人只有觉醒了,才能真正的自主。而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我们帮助学生回顾自己学习数学的过程,检查数学学习的行为、情感体验和数学学习策略,检验学习结果,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予以评判,认清自己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间题,学会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心理,从而获得研究数学学习的一些方法,养成教育研究的习惯。在理论学习之后,配之以大量的观摩教学,再组织学生试讲,让学生经历“学习”“模仿”“反思”的过程,鼓励学生谈感想,谈设计思路,通过创设互相借鉴、研讨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六、知识学习与减轻负担之间的关系;

老师是天底下最无私的人,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习好,但有的老师只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减轻课业负担和学生的情感态度对学习的作用。

我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做的,老师决不做;作业时,能说的不写,能少写的不多写,能简写的就不要教条。如,作业多时,书写就简单点,计算题只写答案,但要求自己做,不能抄。为避免抄袭,先采取小组检查,错题进行更正;然后再抽样检查,即挑一个有代表性的题,当堂测试,对了,就视为是自己做的;错的,就有可能是抄袭的或还不会,老师视情况给予警告或讲解。这样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可学习效果并没降低,学生也乐学。

我总是想办法把学习变成追蝴蝶一样的快乐游戏,把数学课堂变成学生表演的舞台。

如,口算练习时,一个一个说叫开火车;抽查测试时,有时让做对的同学当检查员,检查其他同学,检查员就会有一种自豪感;有时由老师亲自检查,做对的同学可以列队站在座位外边休息,这叫“大浪淘沙”等等。

这些做法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也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学生乐学数学,也促进了数学的学习。

【1】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

【3】易良斌.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篇8: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一点心得

体育单招是部分体育专业单独招生的简称, 是指经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部分院校可以对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行单独招生的一种高考办法。体育单招是针对高水平运动员而组织的考试形式。其文化考试部分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统一命题, 对文化成绩的要求相对较低。在职业体育运动学校学习的适龄学生绝大多数要通过这一考试继续学业。因为体育单招数学考试涉及的知识点甚广, 所以多年来职业体育运动学校一直采用的是适用于普通中学的人教版数学教材。在人教版改版之前, 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 能够较全面地接触到各部分知识点, 尽管如此, 在高三复习阶段, 教师仍需要根据单招的题型和难易程度整合复习资料, 降低教材难度, 编写难易程度适度的练习题。而改版后的新教材, 更是与单招难以匹配, 其中, 编排在选修中的圆锥曲线、排列组合等内容, 学生在高一、高二这两年已经不再能接触到。这无疑加大了高三复习的难度。那么, 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如何取舍各知识点的内容和难易程度, 这成为教师安排复习的首要任务。下面笔者就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有关函数的复习安排。

体育单招数学考试函数部分要分知识点和解题技巧两方面来复习。

一方面是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这方面的复习是针对数学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而设定的。他们通常具备初中水平的计算能力, 会解方程和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 会多项式的运算, 会乘方和开方运算等。

体育单招数学考试中, 函数极其基本性质 (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反函数等) 部分的分值约占全卷的8%~10%。在初高中阶段涉及到的初等函数中, 二次函数与其他初等函数的复合比较多见。因此, 体育单招数学函数部分的复习要从初等函数及其基本性质谈起, 将初中阶段的二次函数的复习作为复习的重难点。从历年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 二次函数比高中阶段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更不易掌握。抽象函数的基本性质是普通高中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从2006年到2013年的单招试卷来看, 只在2007年出现过一次有关抽象函数奇偶性的选择题, 因此抽象函数可针对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单独讲解, 不做课堂全面讲授。

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习题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鉴于这方面的复习, 针对数学能力较好的学生, 在题型的选择上以填空题为主, 主要锻炼学生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和运算来解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是解题技巧的掌握。这部分的复习是针对数学能力不太好的学生设定的。他们通常会代数计算, 但不太会解方程和不等式。

说到数学解题技巧, 往往包含了多种数学思想的应用、各知识点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应用。这些技巧的掌握过程是一个美妙的过程, 基础好的学生在这里能够享受到数学之美的熏陶。但很遗憾, 这样的过程不适用于学习时间少的高水平运动员。本文中所说的解题技巧主要是指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是一种从基本概念出发, 利用各选项的特点代入特殊值到题目的函数中计算, 通过排除法找出正确选项的技巧。

体育单招数学考试中, 函数及其基本性质 (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反函数等) 所涉及的题型多为选择题和填空题。如, 2006年一个选择题、两个填空题;2007年、2008年、2012年和2013年均是一个选择题和一个填空题;2009年到2011年均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显然, 在了解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尽可能多地掌握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有助于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提高得分。当然,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存在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逻辑推理不够清晰, 学习的过程缺少美妙的享受等不足之处, 是我们面对升学分数不得不放弃的地方。

篇9:舞蹈教学的一点心得

一、压腿

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两手扶在左腿膝盖上。两腿伸直,挺腰,同时一定要收髋,上体前屈,向前向下做振压腿的动作,逐渐加大力量,然后换腿做。

二、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首先要全身放松,然后双脚打开于肩同宽,不需要太大,但腿一定要伸直。头部试着穿插过双手中间。

三、胸部练习

上身向前含胸低头,阔胸双肩向后夹起,仰头。

四、腰部练习

注意呼吸,腰一定要正。注意含胸时,切忌松散。

五、推腳背组合

在孩子们的脚背训练中,要注意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六、压胯练习

双手扶膝,双腿吸起来,并拢双腿膝盖向旁打开,向旁压。注意膝盖用力下压,腰立直。

七、大踢腿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

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通过大踢腿练习,可使舞蹈演员腿部肌肉柔韧、有力而富有弹性,并可增强腿、腰、背等的控制能力。

八、劈腿跳

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伸直膝盖,绷直脚背,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劈腿跳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

九、劈腿

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1)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腿不动,向后仰。(2)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后上半身趴在地,手臂向前。趴胯1~2分钟。(3)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的竖叉。重复动作。

十、小跳组合

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

十一、教前桥,先让学生练倒立,倒立熟练之后再进行前桥的练习

技巧主要是通过力度、幅度、速度来体现。要把情感与气韵融在一起,让动作的力度、幅度、速度都随感而变,顺情而化。

学生的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只片面追求舞蹈感觉必定会跳不好舞蹈,所以,在平时的舞蹈教学中,我会时刻告诉孩子们应该紧紧抓住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抓住舞蹈的灵魂和情感。以上就是我平时舞蹈基本功教学的一点心得。

篇10:如何当好小学班主任的一点心得

我觉得一位好的班主任应该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朋友式的关系。

本期,我当六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刚到此班的时候,我感觉什么都没有头绪,看到学生时,觉得学生很没有能力,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好。于是我就思考,肯定是我的方法不对,于是我把班上的所有工作细致化,分工落实到人,班委也明确责任。在第二周星期五,班上工作就走上正轨,如每天早晚的清洁,不再需要老师去安排,而同学们自觉根据轮次表去认真打扫,中午吃饭该哪一组到食堂去提饭,学生自觉知道,而且很有秩序的排队在教室里打饭,也不需要谁去监督。要充分信任学生。也不要小瞧他们的能力。在布置高效课堂班级文化建设,和小组文化建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我提前一周把工作布置下去,让各组充分发挥组内每个组员的特长,他们自己设计组名,组徽,组训,组规,组歌。到开班会时,就让每个组在班上展示,结果让我大放光彩,学生真不简单,他们的智慧和力量都是无穷的,只是我们做老师没有很好去挖掘。

班主任不要歧视差生,大肆夸大他们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绩差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自信,他们害怕老师。但是我走进教室的第一节课,我是这样对同学们说的:“同学们本期有我主持你们班上的工作,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我很爱我们班上的每一位学生,你们都很可爱,我希望在第一周里,每个同学都能把你们的优点或者特长在老师的面前展示一点,行吗?你们不要害怕,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是你自己没有发现而已。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行的,加油哟!”通过这样一番讲话,我感觉我和学生的距离顿时拉近了很多,师生关系不在那么陌生了。同时我还告诉同学们,我愿意成为你们知心姐姐,如果大家信任我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什么时候我的手机都为你们开着的。只要你愿意告诉我,我都会帮助你们的。于是我把我的手机号码告诉了大家。这一告诉我的手机一到下午和晚上可没有停过,有问作业的,有给我诉说心事的,有问候我吃饭了吗,在干嘛的?还有给我讲班上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事等等。

身教重于言教,我班有一位同学,第六节课,我去上课时他的座位突然是空着的,于是我问同学们,大家说他肚子疼,回家去了,于是我主动给他家里去了电话,同时告诉同学们有事应该向老师请假,让我知道你的去向。在以后的上课时间我有意制造机会当面向同学们请假。如:同学们我的笔忘了拿,在办公室放着的,特向你们请假10秒钟,可以吗?征得同学们同意了,我方可离开教室。其实办公室就在教室的隔壁。还有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我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我需要离开一会时都要给他们请假。这样经过几次我这样的教育,同学们现在基本上养成了有事要向我请假的习惯了。

篇11: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点心得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9 更新时间:2014-11-17

【字体:小大】

【内容提要】从教育部2000年10月提出要在全国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至今已14年,信息技术的全面开展,提高了全国青少年的信息素养,信息时代使每个孩子都触手可及好的教育,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好奇心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几方面谈谈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信息技术教学同样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是三年级才接触计算机,虽然有了2年的学习经历,但是对于计算机,他们才处于一年级的状态。所以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教学中要遵循这一原则,把握学生对于计算机的陌生、好奇这样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针对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环节、情景,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他特别强调兴趣的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感情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事实上,只有感兴趣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去观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较,综合出新的成果。也就是说强烈的兴趣是敢于冒险、敢于闯天下、敢于参与竞争的支撑,是创新思维的营养。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动力和基础,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培养。入情入境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问,通过想和问,一点一点激发创新兴趣。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需要对学生的好奇心给予正确的引导 黑格尔说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事业都不会成功。”所有个人行为的动力,都要通过他的头脑,转变为他的愿望,才能使之付诸行动。如果一个学生仅仅记住了平时学习中的各种操作方法,而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发现新问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学习老师讲的知识,只记忆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好奇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小学生,每发现一个新的事物或知识时都总想一探究竟。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如在教学WORD艺术字的插入时,我有意在一篇文档中做了一个醒目的艺术字标题,学生看见了都想知道怎么做出这种效果,这时,我并不急于交给他们方法,而只是告诉他们这样的字体叫“艺术字”看那些同学先找到艺术字的插入方法。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己进行探索,看着他们找到了方法,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我也为他们高兴不已。

三、信息技术教学应当让学生有敢于质疑的精神

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前辈谓学贵为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如果不善于疑,学生就不会有真正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也只是被动的机械式学习,缺乏创新精神,这种质疑能力直接影响整个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影响民族的未来。新的课程理念要求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导作用,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兴趣,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要把引导学生质疑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保证有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质疑。教学中我们能发现课堂上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学生不敢主动提问。学生对于刚刚获得的知识,往往会萌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有些学生尽管心中存疑,却不敢提问,一是担心提出的问题被同学取笑;二是担心提出的问题如果不是新课的要点怕被老师责怪和批评。久而久之,当疑问越积越多,就对课产生了畏难情绪。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积极鼓励、引导。对于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的质量如何都应给予鼓励,对于提了错误问题的学生也不能批评,而要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给予积极的鼓励,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我一直从事的是WORD教学。一次,学生们要完成语文老师布置的设计“修改错别字”题单,课堂上一个学生就提出,应该设计一个能将同学们写的错字(用五笔和拼音都打不出来的字)输入的功能,而不用其他的图片来替代就好了。这是多么好的想法啊,我告诉他,你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将这一意见提供给设计者,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用上新增这一功能的WORD,而这一功能我认为应该由你的名字来命名。

篇12:音乐课教学的一点心得

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音乐课堂教学是美育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它既能充实学生的文化生活,又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可直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受,也是培养学生表现力和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因此,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是能够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 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依据学 生好动、好玩、好奇的特点,精心恰当的选择教法。将这些教法运 用于教学中,能够把学生的兴奋点和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让他们在精神愉悦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感 受音乐、学习音乐,发挥他们主动参与中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无限的想象、联想和广阔的空间。

篇1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一点心得

一、了解后进生“差”的原因

学生英语基础差原因很多, 必须事先调查原因, 对症下药。在我接触的差生中, 有些是因为聪明但贪玩拉下的, 那我就帮助他订好学习计划, 然后严格要求, 培养其端正的学习态度;受单亲家庭的影响导致成绩下降的也很多, 那我就多给予关爱, 真诚的谈心, 引导其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有的是粗心大意, 笔下误的错误较多, 那就要多单独指导,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的甚至是因为受家长的影响, 有些家长认为小学英语不重要, 只要孩子语文和数学学好就行了, 学生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 就产生了英语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 这就需要及时和家长谈话沟通转变其思想。。。。。。后进生差的原因各不相同, 这就需要教师不辞辛苦查找因素, 对症下药, 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会轻松很多。

二、“一帮一”结对

小学英语教师由于教的班级较多, 不可能对每个后进生都面面俱到。那么可以充分利用优生资源进行“一帮一”结对、教师适时指导的方法。这样既可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又使优生的英语在补差的过程中得到巩固, 也可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精心准备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真可谓一举三得。

三、适时提问, 及时夸奖, 及时奖励

在课堂教学中, 后进生由于基础差, 总是默默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很少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把握机会, 把在其能力范围内的简单问题留给他们。如果答错了, 不能马上否认, 要委婉纠正。但如果答对了, 一定要及时赞扬, 竖起大拇指“Great!Good job!”。另外, 不要吝啬你的小熊贴, 请他们到讲台上, 在他们的额头上或衣服上贴上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小熊贴, 让他们在大家的鼓掌中走下讲台, 这样做会给他们无法估量的学习英语的勇气和信心。

四、请后进生当助手

在学习中, 后进生总是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习惯于被人忽视。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教师可以多创造机会让后进生得到大家的认可。比如, 可以请后进生做老师的帮手, 帮忙上课前去办公室拿录音机, 插上插头, 下课及时拔下插头拿到办公室;可以请他们做课代表的助手, 帮忙收作业, 送作业:也可以请他们早读时管纪律等等。这些措施都可以让后进生有被重视的感觉,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五、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态度

在“转差”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事先了解每个后进生的性格, 根据其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态度。比如, 有些自尊心特别强, 易起逆反心理的, 需要多说“好话”, 多夸奖;有些是嘻嘻哈哈, 自控力差的, 需要“以严相待”;有些是胆小怕老师的, 那就要温和亲切, 缓和他们的“恐师症”。

六、后进生作业批语的技巧性

教师都喜欢字体工整干净正确率高的优生作业, 大笔一挥:“Great!Very good!”等等。但是在对优生的作业赏心悦目的同时, 也千万别忘了慎重对待后进生的作业批语。不要放过其哪怕一丁点的进步, 要多写肯定的批语, 但还要把握住“度”, 不然被学生发现你的“小聪明”会适得其反。例如, 对字迹很工整但正确率不高的作业, 我们可以给批语:“哇, 好漂亮的字!要是再仔细点提高正确率就更棒了!有信心吗?”面对这样的鼓励, 他一定会在心里默默的回答你:“有!”有些是作业基本正确但字体不够工整的, 我们可以这样写批语:“做的真棒!要是再写上一手漂亮的字该多完美!”

在抄袭的作业上可以这样写批语:“真可惜, 这么聪明的脑袋你不用, 反而借用别人的, 好浪费噢!下次你怎么打算呢?”

七、眼神的魅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眼神传达着心灵的心声。学生能敏感地感受到你的眼神中所蕴涵的意义。你的肯定, 你的否定, 你的热情, 你的冷淡, 你的支持, 你的真诚, 你的嗔怪, 都会在一瞬间产生很大的效应。不要忘记, 有时你的一个眼神甚至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八、约定

周惠的约定, 相信大家都耳详能熟, 但你知道吗, 我们也能把它用在帮助和鼓励后进生中。我经常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和他们进行约定, 我们约定好在某个阶段达到某个水平老师就会有物质上的小奖励。我通常采取这样的约定:达到约定, 可以领取两份盖着“奖”字的学习用品, 达不到约定的送老师一份。这个效果很好, 我的办公室经常有后进生进出:老师, 我要和你约定, 这单元测试我要达到多少多少分, 或我这星期举手发言达到多少多少次, 表演对话多少多少次等等。“好啊!”我总是爽快的答应着。虽然每次的约定大都以我的“失败”后进生的成功而告终, 虽然我经常要“破点小财”, 但我很开心能经常“小阴谋得逞”。

九、拒绝听见

如果后进生能在适当的场合说上几句流利的英语, 那无疑是给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莫大信心, 也激发了不少的兴趣。我从一开始就要求他们把所学的英语应用起来。我经常对他们说要学会“拒绝听见”, 也就是说, 当别人向你借东西或有什么建议等等, 只要能用上我们学过的英语但却用汉语的, 你就“拒绝听见”, 不予回答。学生们都挺配合的, 这就迫使后进生不断的向别人请教, 英语水平自然有所提高。一次, 两名后进生在我的办公室订正作业, 其中一个没带橡皮 (该生经常忘带东西) , 就向

另一个说:“Excuse me, can I use your eraser?” (打扰

了, 我能用一下你的橡皮吗?) 还没等对方回答, 一旁的班主任惊叫到:“某某, 你的英语竟然讲得这么棒?!”该生红着脸挠着头说:“Thank you!”一旁是惊讶的班主任和自豪的我。

篇14:关于朗读教学的一点心得

关键词:朗读教学;方式方法;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42-02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非常洗练的概括了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从教以来我一直以这八个字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自认为所学知识足以教他们了,自己的言行举止足以感染他们。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在教学上总觉得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学生课堂上朗读课文的积极性不高,气氛有些沉闷,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啊,我自认为学生和我是很亲近的,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了?新课标对中学生的阅读朗读部分提出这样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从这几个方面的要求可以看出朗读教学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根据文体,根据人物性格特点,从语音、语调、停顿和感情等方面进行教学,比如在教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时候,让学生把握诗人那种革命家的豪情壮志,用一种慷慨激昂的语调去读,去品北国风光的壮美,去感悟作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情怀。在教李清照《武陵春》的时候,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词人此时境况,国破家亡,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怀,那种“欲语泪先流”的悲恸应该用悲伤低沉的语调去吟诵。在教授《范进中举》的时候,根据人物的特点,让学生分组讨论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的话该用一种怎样的语速、感情基调去读,学生基本上能把这样一个贪婪、趋炎附势的小人模仿的淋漓尽致。至于文言断句自不必说了,根据文言虚词的位置,根据句子的结构学生读的还是像模像样的,可是目前课堂上的表现真是让我困惑:是不是一贯的做法已经激不起他们的兴趣了,还是他们此时的心态已经不屑于读书了呢?这可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兴趣减弱了,那么他们就会对语文的学习失去热情,那将地基不牢,何谈学好其他学科。就在我困惑不解的时候,我市恰好开展小学语文专题研讨会,单位派我们中学教师参加,两天的研讨让我获益匪浅,让我明白了,朗读教学还有其他的方式。

一、精炼朗读,做好示范

课标提出师生角色要改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一言堂的权威模式,在这次听课中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老先生带来了《爱如茉莉》这一篇课文,曾听别人戏谑说他“装狗像狗,装猫像猫”足见其功底。在文中读母女对话的时候,于老师和学生配合,扮演妈妈的角色按常理非他莫属,可是当学生读不准女儿的口气的时候,于老师干脆变换角色,充当女儿。带着稚嫩的童声和温情问道:“妈妈,你爱爸爸吗?”又问道:“妈,那你说真爱像什么?”让在场的老师都听的入迷,不仅读的好,这种放下身段的做法更让人折服,这就是“大家”。由此我想到,作为老师我们要反复诵读课文,像丁建华,像央视播音员靠拢。如果学生听我们读课文时有如沐春风的感觉,那么他们怎么会觉得无趣呢。上海著名的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在现场说他能用二十种语气说“请进来”三个字,可见要想感染学生,一定要在朗读上费点心力。

二、精心设计,编排曲目

朗读的方式可以从我国传统的曲艺中获得灵感,比如改编成相声,相声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节目,一捧哏一逗哏常常会让人捧腹,记忆深刻。一些情节生动的课文我们可以改编。例如《包公审驴》中的一段我们改成相声的段子让两个学生来读。一天,王五牵着驴驮了木炭到小市镇上,(是个勤快人。)/他把驴拴在市镇门口外的树上,自己背了一袋木炭去卖。(太大意了吧!)/等卖完木炭回来,他大吃一惊。驴还是拴在树上,驴背上的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辔头,(有什么不对吗?)/可是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奇了怪了。)/这是怎么回事?(谁知道!)/难道我的驴这么一会儿就病成这个样子了!(不可能,太玄了!)/王五惊慌失措,东奔西走,到处寻找,(那能不找吗,多重要的物件啊!)/可是,自己的驴还是踪影全无。王五又气又恨,懊恼极了,(真够悲催的!)/他想了想,把这头瘦驴牵去告官,(是个办法。)/可是不知道被告是谁,(是个难题。)/最后决定告这头瘦弱的驴。(他还真能想的出来。)括号内的句子是加进去的部分,两个学生合作朗读,自然就能够把文段读的生动有趣。还可以用话剧式朗读,比如大家熟悉的《变色龙》这一课,围绕着狗的主人是谁,警官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脸色,我们可以截取其中的一部分,让学生表演朗读,比如把文中奥楚蔑洛夫第一次变色的部分改成如下方式:(路人甲):“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奥楚蔑洛夫):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舞台提醒:转向赫留金)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改编以后就好像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一样,这样的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其他几次变色照样可以采用这样的模式。相声和话剧好处在于能够不失真的把人物的语言表现出来,用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表演激情。

三、吟诵品味,激发兴趣

如果有人问我哪种文章最好教,我认为文言文最好教。课标上要求初中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这一标准课本上所选的文章都不是很难。只要能掌握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方法,学习文言文就没问题了,何须大费周折。容易教的内容,也应该是容易学的呀,可是费时费力最多的是在文言的教学中。今日听了全国知名语文教研专家朱文君的小古文教学茅塞顿开。文章是大家熟悉的《伊索寓言》中的狐狸与葡萄的故事,只不过是文言文的形式。内容是: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万紫千红,累累可爱,垂涎久之。奈无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颐。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责生诽,无所不至。乃口是心非,自慰曰:“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此如时间卑鄙之辈,见人才德出众,自顾万不能到此地步,反诋毁交加,假意清高。噫,是谓拂人之性,违心之谈也。看到此文,心想文章短小,理解不难,看她到底有什么高明之处。起先朱老师也是从语音、语气和断句开始教起,待初读扫除文字障碍和断句问题后,她的朗读开始变化。分别用老狐狸和小狐狸的腔调去读,读出了老狐狸的老奸巨猾,读出了小狐狸的诡计多端,并让学生模仿。更有创意的是在读“垂涎久之”的时候故意把之的声音拖长,体现狐狸垂涎三尺的样子,真是让人惊奇。更令人嗔目结舌的是她竟然用类似佛经的音调把这篇四字一句有韵味有节奏的小古文唱了出来。唉,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如此朗读教法怎么不会让人有“原来古文如此有趣”的感慨呢。我想如果我的学生听了这堂课,得对我下“逐师令”了。

朗读教学的方法可以多式多样,无论何种文体只要钻进去,从文本,从学生的角度去揣摩,便会深入浅出设计出相应的朗读方案。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方式都要忠于语文,语文必须姓语,在前加更多的修饰便是多余。

上一篇:北京宣言(2004中国预防滋滋病宣传公益基金国际公益论坛)下一篇:土地殿村村委主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