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2024-05-05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通用9篇)

篇1: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附件

2保定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示范校评估标准

注:

1、此评估标准总分为400分。得分在350分以上的为省级示范校;得分在350分以下,在265分以上的为市级示范校

2、评估时的检查方式为:听取汇报、查阅档案、课堂教学观察、专业知识考察、统计骨干教师人数(名师、骨干教师、教学标兵、师德标兵的人数)等方式。

篇2: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读起《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使我回味起自己在往日教学中的点滴,思考着我作为一名教师合格了吗?回顾我的教学生活,金钱、地位、荣誉都好像离我很遥远,有的只是日常的面对学生和琐碎而繁杂的工作。然而我却越来越喜欢这个职业,正是因为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的原因吧。所以,我想说,是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让我爱上了教师这份职业。我们深深地理解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试想,把一个幼稚、天然的自然人,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社会人,是何等的不容易!教师的职业的确是伟大而又神圣的。我们每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培养我们成长起来的那些教师,他们的确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从精神、灵魂上培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还因为教师是经师,又是人师。教师是人中楷模,教师职业要求他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事事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和模范。

篇3: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一、当前中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 专业实践能力不足

经过近20年来的不断努力, 中职学校教师的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专业理论知识比较丰富, 绝大部分教师已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符合“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实践条件限制、教师与企业联系较少、缺乏有效技能操作指导等因素, 许多中职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已不能适应学校教学和企业职业岗位的需要, 对所教专业与相关职业的关系、所教专业涉及的职业资格及其标准不甚了解, 对学校毕业生对口单位的用人标准和岗位职责等情况也不甚了解, 更无法有效开展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情境设计。

(二) 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无论是早期从普通中学转任的老教师, 还是近几年从高等院校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 他们语言表达、板书等方面的教学基本功普遍较扎实。但由于接受专业培训、同行之间的教研交流较少等原因, 许多中职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依然比较传统, 教学中不能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学情, 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来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许多中职教师仍然习惯采用传统讲授法, 而不善于运用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 来有效实施教学;同时许多中职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教学、结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运用多元评价方法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三) 德育工作能力较弱

部分中职教师功利主义倾向比较明显, 内心浮躁, 不能正确理解职业教育工作的意义, 也就无法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并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不能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学生德育工作能力弱, 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

二、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以校本教研促教师发展

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 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 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 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 既注重实际问题, 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总之, 校本教研是由教师反思、同伴交流、专业支持三大因素构成的一种新的教研制度。

由此可见,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以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为研究活动, 可以在专家的引导和指导下, 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究, 达到解决困惑的目的,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 以企业实践促教师发展

通过企业实践, 帮助教师了解学校毕业生对口单位的用人标准、岗位职责等情况;学会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并能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 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促进专业发展。

(三) 以学科竞赛促教师发展

学科竞赛包括指导学生参加包括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内的各级各类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和教师本人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学科专业技能竞赛让中职学生有机会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才艺技能, 展示自己独特、精致、创新的成果, 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考核与职业竞技水平的极高要求, 必然需要教师拓展专业领域知识, 需要提升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 要求教师加强对专业技能、科技和人文知识的学习, 关注职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变化, 必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而教师本人参加学科专业技能竞赛, 对教师的成长更有直接而明显的作用。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对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极高要求, 必然要求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反思、参与教学研讨、掌握专业技能, 从而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 以教育科研促教师发展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和知识为武器, 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 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教育科研作为实践探索活动, 要求教师通过活动、探索、研究, 创新发展课程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从而提高教育水平;同时, 通过教育科研, 自觉提升自己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样就能从整体上全方位地推动教师职业专业化, 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职教师的教育科研包括课题研究、反思性教学研究、教研沙龙等形式。

(五) 以专业培训促教师发展

专业培训是中职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科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专业培训包括国家、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学科专业带头人培训、班主任培训、职业资格技能培训等, 它通过有针对性的、较系统的集中培训, 能用最短的时间快速、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 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教师在培训中, 不但可以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理念, 同时可以结合自已的教育教学体验, 不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专业发展。

(六) 以课程建设促教师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要求至少实现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是要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要求准确定位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 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二是要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求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 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三是要重视教材建设。要求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 鼓励教师自行编写、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四是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要高度重视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 中职教师参加任教课程的建设, 对熟悉所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所教课程的理论实践体系及课程标准、掌握学生专业学习认知特点和技术技能形成的过程及特点、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等方面必然有显著的帮助, 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一)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制度的保障

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 不是一朝一夕的, 至少需要3至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没有有效的制度保障, 教师无法明确目标, 自然没有专业发展的需求。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包括教师的基本制度和学校制订的有关管理制度, 教师的基本制度是国家、省、市分层制订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如《教师法》,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等;学校制定的有关管理制度包括教师任用制度、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制度、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教师的奖励与激励制度等等。

(二)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

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专业、不同职业岗位和教学岗位的教师都有不同的专业发展需求, 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 应关注并尊重教师的专业发展个性需求, 这样不但能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同时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三) 中职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应有充分的认识

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要面临许多困难, 明确的目标、充分认识自身专业发展需求是中职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中职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识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自身专业发展内涵。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认识有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把握自身专业发展的情况和专业发展努力的方向。二是明确自已的专业发展目标。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有助于教师克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是中职教师发展的有力支撑。三是清晰专业发展对个人社会地位确立的意义。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个体专业发展对个人社会地位的影响作用, 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有助于教师个人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 更有助于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四) 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与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中职教师应关注学生职业道德、个人修养和行为、职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但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 更要有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和职业岗位的需求。

(五) 重视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

当前中职学校因为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中职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下降、家长社会对教师要求较高等诸多原因, 迫使教师只能长时间超负荷地工作, 许多教师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经调查, 中职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烦躁忧郁、爱发脾气、心身劳累、职业倦怠、自卑气馁、心情郁闷、讨厌学生、冷漠无情、人际关系障碍、精神抑郁不振等。教师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专业发展, 如果不重视这些心理健康因素,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疏导, 势必影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出发, 分析当前中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并对症提出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教师,专业标准,专业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篇4: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关键词】幼儿教师 专业标准 策略

【课题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NGJGH2014151)的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5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47-01

幼儿园教师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和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幼儿园教师当前的教育实践为背景,以提升教師专业素质、促进幼儿快乐生活和有效发展为目标,以树立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为基本点,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和方向性指引。[1]本文从发展专业意识、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支持等方面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提出若干合理化建议。

一、创设环境,加强管理,强化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幼儿园方面,要建构起适宜的文化环境来提高教师发展意识、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追求。一是创建适宜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幼儿园对教师进行发展评价是激励教师成长的动力和潜能,评价信息要多元化,评价标准要有差异性,评价过程要充分体现群体参与;二是搭建多元展示平台。幼儿园应尽可能创设更多的机会、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氛围和平台,让教师在他人的评价中认识到建构专业自我的重要性;三是采取个性化管理。幼儿园要建立起有助于幼儿教师主动提升自己专业素质的工作机制,实施个性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自主的专业进修培训、自选研究项目等,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四是有效的奖励机制。幼儿园要制定适合本园实际的岗位津贴制度、教职工等级评估制度、教职工月工资工作实绩奖励制度等。

幼儿教师方面,要树立自我专业意识。教师自我专业意识的觉醒才是教师生命发展的内在动力,所以幼儿教师要树立起自我专业意识,为使自己进一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制定适合科学、明确的专业发展规划,进而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发展的成就感,同时提高自我发展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二、理论联系实际,完善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

《专业标准》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师应树立“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理念,但是幼儿教师科学的专业理念的生成应由教师出于自我发展的需要,主动寻找适当的途径和方式进行,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一是在理论学习中树立四个专业理念,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之余,要强化对幼儿教育教学、《专业标准》以及幼儿教师规范等理论的学习,树立自身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并在理论的学习中找到与教育实践的良好的结合点,在理论学习中通过不断对比反思,发现自身在教育和保育能力上的不足,树立能力为重与终身学习的理念;二是在实践运用中践行四个专业理念。在教育和保育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履行自身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以幼儿为主体,在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施教,提升保教能力水平。[2]同时,还应强化专业能力,践行能力为重理念,不断学习先进的幼教理论,借鉴幼儿教育改革中优秀的做法和经验,不断充实自身理论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三、多方重视,多元培训,增强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方面要建立多元教研策略。首先“以人为本”,关注教师需要,确立适宜的研究问题,选择适宜的教研方式,搭建深入对话平台,促进研究的深度开展。其次成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鼓励教师科研学习的制度,营造学习型研讨文化,有助于教师提高专业能力。三是构建师徒结对模式,既可让新教师尽快获得专业成长,也可以使师徒双方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共同提高教学智慧。四是建立与高校的合作,幼儿园要积极争取建立高校—幼儿园的伙伴关系,要注重高校学术知识和幼儿园知识相结合,帮助幼儿教师学习和发展知识,使之知识和能力有大的提高。[3]

教师方面要增强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教师专业发展是其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更新。教师要主动丰富和建构专业知识,寻求提升专业能力的多种途径,例如通过教育专著、教材和教参、网络资料、远程专家咨询等多种途径充实教育理论,还要通过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复杂过程,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

四、增加投入,多方协作,提供充分的专业发展支持

幼儿教育需要全社会积极支持和配合才能获得发展,必须做好政策制定、环境创设和人文关怀工作,给予幼儿教师充分的发展支持。

政府方面要完善保障机制,强化教师培训。政府要建构灵活的、全面的、多层次的培训方式。要结合培训对象当地的教育实际开设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并加强各区域幼教的交流与融合,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训体系,注重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幼儿园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尤其注重幼儿教师坚定的教育信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培育,并注重幼儿教师的自主学习,加强幼教集体的经验交流和课题的研究探讨。

幼儿园方面要增加文化支援和学习机会。幼儿园要营造积极和谐的组织文化氛围,注重管理的民主化和人性化,赋予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提供给教师更多参与决策的机会,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和专业发展环境,克服工作压力,降低职业倦怠。同时,要引进幼教专家力量开展指导,并为幼儿教师创造更多的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提供给他们更多对比、参考的机会,保持其竞争意识和教学热情,激发教师教学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刘占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说明[N]中国教育报,2011 .12 —14.

[2]赵军海.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李红霞.大学与幼儿园伙伴协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作者简介:

篇5: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解读学习收获

我学习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在学习中,我仔细研读,静心体会,通过学习,使我在收获了许多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少的启发。

一、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教师首先要热爱中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小学生,尊重中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小学生,做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要的是长期的坚持,需要爱心的呵护。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党把这个光荣的使命交给了我们,家长们把孩子放心地送到我们手中,我们怎能辜负这份责任与希望,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脚踏实地的行动,积极地投入到教育这份伟大的事业中。

二、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一颗赤诚火热的爱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说:“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站在国家的高度,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对人民负责,认真地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本职工作。我们所教育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其父母的宝贝,是一个个正在成长需要教育需要爱护的人,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教育他们。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安全,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同需求。

三、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研究与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好终身学习的典范。

四、教师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与行为习惯,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总之,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在思想上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大的进步,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教育事业的信心,我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认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学习不断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快乐的发展。

篇6: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Gpzxyj

作为一名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一名26年教龄的中年教师,我在最近有幸学习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发展》,感受颇深,也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真所谓教到老,学到老。教育,为的是世界的未来;教师,是构造未来世界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工作好坏,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我想在我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全面的了解每一位学生,把握好教材,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合理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地管理并指导学生学习。

主要观点记录

教师专业标准是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所以如果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专业发展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提升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一、教师专业标准的实行背景。

1.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的职业,不同于其余的行业。

2.教师专业保准是合格到的标准。

3.为教师的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提供了目标参照。

4.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比准。

5.在教师录用等过程中需要这样的一句。

6专业标准在四大标准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二、研制的思路:在结合自己本国的实际和国外经验的前提下制定的。

三、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这些基本理念的认识,通过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学习,我在思想受到了一定的启发,感受良多,现将自己学习后的点滴认识与学员交流:

一、在我的教学中,我首先要以学生为本,老师只是扮演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我们先要教会学生的应该是学习方法,课堂上要多采取游戏等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习。学生身心全面的和谐发展。以学生为本,以师德为先,以能力为重,以终身学习为典范。所谓的以学生为本,是指要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回想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本人还是很注重以学生为本的。在教学上,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力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生欲望,从而很好地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在工作中,师德为先,要富有爱心,耐心,细心,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给予学生精心的教育培养,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告诉我们要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实现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今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坚持以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在数学与美术课堂教学中,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及时对学生进行自强自立教育,使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学会独立思考,不可以过度依赖大人。根据教学内容,我还对学生进行了诚实守信教育,鼓励学生做错事要勇于承认错误,不要隐瞒错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另外,我还结合平时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了了努力学习,与人合作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让他们懂得与人合作的乐趣,懂得做什么事都要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

三、平时多读书,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把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实践反思,形成教育经验。

以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学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做为一名资深年长的教师,我总是把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当成首要任务,不仅在工作之余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自学,还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进行各种各样的业务能力培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在学中求进步,在进步中求知识,是我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四、坚持终身学习。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要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文化素养。

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了解社会和教育变革,了解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树立终身学习的典范。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并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教学变化,除了平时的业务学习,我利用网络平台,开通个人博客,加大与教师队伍的沟通交流,为自己开拓自己的视野做了较多的准备。平时积极撰写教学随笔,教学教育论文,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7: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柏城中学 迟晓楠 审核人 陈宗喜

|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曾经听别人说:教育是良心活,要凭良心做教育。我想起了刚刚学习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谈谈我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标准》在“基本理念”中突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是与时俱进的理念。生本、师德、能力、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最强因。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称赞教师是“春蚕”、“蜡烛”、“园丁”。但我认为,新时期的教师,不能做“春蚕”和“蜡烛”,应该是: 从学习的视角,教育即学习,教师应该称为“学师”。

从培养学生的行为、道德品质的视角,教师应该称为“人师”。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视角,教师应该称为“天使”。

从“服务型”教育的视角,教师应该是“学生成长的服务者”

其次,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内容由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组成,从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提出60余条具体要求。我们应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1、“专业理念与师德”这个维度覆盖了“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中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个人的修养和行为”等四个领域,具体要求有18条。“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要求我们教师要处理好个人与国家、职业、专业成长、社会以及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对中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关爱+重视+保护”;“尊重+平等+维护”;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信任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领域要求教师要按照儿童的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强调了应该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保护并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求知欲,最起码给学生留点空白,用差异性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在“个人的修养和行为”方面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五个标准:第一标准是要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等;第二个标准是要有亲和力、热情开朗;第三个标准是要会调节情绪,具有平和的心态;第四个标准是要求教师要有勤于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第五个标准是要求教师应该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要文明礼貌。

2、专业知识这个维度覆盖了四个领域: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基本要求共有18条。前三者受制于后一个领域,但这4个领域需要通过2个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把它们串联起来。在中学阶段,学科知识在本阶段教育的作用很大,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要,而差异性、学生观、教学设计能力是当今中学教师专业知识迫切需要的组成部分。

3、专业能力方面覆盖了六个领域:教学设计能力、学科教学实施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能力、多元评价能力。基本要求共有25条。《标准》从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第一,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处处体现“学生为本”的理念。第二,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尽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如要求教师“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于教学中”等。第三,关注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独特性。第四,十分强调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第五,重视培养教师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再次,用行动践行理念。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无论是新的教育理念还是师德修炼,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专业能力,都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学问,教育理念、师德修养是一辈子都要不断修炼的课程;专业知识是与时俱进的,学生不同,时代不同,对我们的教学行为提出的要求不同;专业能力更是一门高技巧的学问,他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用行动去实践,用智慧去反思,用自己的专业和心智去践行。我相信,只有用心付出,坚定信念,努力学习,我们定能用实际行动践行新的教学理念,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不辱历史赋予“教师”这个职业的使命。

篇8: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本研究旨在运用 《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这一教师素质结构中的主要能力包括 “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 “沟通与合作能力”与 “反思与发展能力”七个维度的具体划分, 研究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更有效的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从而不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一、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专业能力缺乏灵活性、创造性, 教师的教育实践行为是专业能力的体现, 有了理念还需要掌握最新全面的专业知识, 掌握了理念与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并不断积累、反思, 最终能够达到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新发展。

( 一) 环境创设和利用能力。在调查研究的结果中显示有部分幼儿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材料和资源支持有限, 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 不能很好地利用教学资源; 还有部分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资源运用能力较差, 不能很好地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

( 二) 反思与发展能力。在研究结果中显示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和学历及专业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高学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好, 能够意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所以教学反思能力较强; 部分教师由于工作任务对于通过哪些途径进行教学反思存在困惑, 反思能力有待提高。

( 三) 沟通与合作能力。部分幼儿教师在整合教育资源, 与家长、社区进行沟通合作方面能力不够, 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师与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会有分歧, 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需要更多支持。

( 四) 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方面。《纲要》指出,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 支持幼儿的活动与发展。部分幼儿教师对幼儿自主游戏引导不到位, 对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不能体现, 游戏组织形式主要还是不能积极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形式和材料。

( 五) 一日生活的保育与教育能力。保教结合是幼儿园教育中最基本的原则, 在现实生活中, 教师和保育员工作态度不一致, 分工有分歧。教师主要负责教学、保育员主要负责生活、保教很难融合一体。《专业标准》指出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 对幼儿保育知识是必须掌握并能在工作中运用的, 教师还需要在观念上进行调整和转变。

( 六) 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方面。《专业标准》倡导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 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教师意识到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 但是在教育中支持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较为欠缺。教师的教育理念问题存在问题, 对各个领域的内涵和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 对教学方法的实施上存在困惑。

( 七) 激励与评价能力。由于大多数幼儿园班级人数比较多, 所以教师在专业教学活动中很难根据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提出评价和激励。幼儿园在激励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制度不完善, 专业发展评价制度缺乏; 忽视教师专业发展文化氛围的创建, 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缺乏专业支持。

二、培养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对策

( 一) 幼儿教师职前教育以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为依据开设课程建设。针对 《专业标准》的各种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模拟实验基地的建立, 教学评价进行都始终要围绕社会需求, 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 让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能, 为入职后专业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加强教师专业理想与信念的培养, 重视学生师德的培养, 让学生有明确的职业认同感; 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 增强教师的人文素养; 让幼儿教师成为真正的支持者、引导者。

( 二) 通过园所文化建设坚定教师的教育信念。建设积极的园所文化对教师沟通与合作能力发展发挥重要影响, 营造积极的幼儿园园风以及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影响着整个园所的工作和学习氛围, 教师在整体积极的大环境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会促进教师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发展。

( 三) 幼儿教师自身要增强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幼儿教师要主动丰富和建构自身专业知识, 增强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主动学习《专业标准》的标准, 明确对幼儿教师的基本专业知识的要求, 学习理论知识建构自身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 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反思, 并寻求专业指导; 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

( 四) 幼儿园提供专业发展支持。幼儿园要提供支持要求教师学习 《专业标准》, 让教师对照标准的要求对自我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并按照 《专业标准》的要求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还需要加大培训力度, 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培训学习, 特别应注重教育理论知识与幼儿园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建立积极的激励与考评制度, 以更好的对幼儿进行评价, 并通过激励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指导思想与基本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 2012.

[2]刘占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 2012 (11) .

[3]李季湄, 夏如波.《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 2012.

篇9: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一、关注科学教师培养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

与文学和艺术相比,科学产生较晚。科学学科进入现代教育系统更晚。科学学科进入基础教育系统比进入高等教育系统的时间滞后。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学科地位相对低下,科学教师素质不高,这在各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国家发展需要科技人才,尤其是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不能忽视。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认识到并关注科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甚至将其列入国家的竞争力计划。2006年1月31日,美国前总统布什在年度国情咨文中提出实施《提高美国竞争力计划》(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计划》明确指出,“鼓励中小学学生学习更多、更大难度的数学和科学课程,以提高竞争力”。但是,这需要更多和更加优秀的科学教师来实现,因此美国将“在今后5年内培训7万名高中教师,以从事数学和科学的大学预科(AP)课程教学。在今后8年吸引3万名数学与科学专业人员到中小学兼职任教。”为此,美国愿意在下一年度的经费预算中“为这些项目增加共计3.8亿美元联邦拨款”。

美国将科学教师的培养及其专业素质的提升列入国家竞争力计划,并设专项资助。这预示着科学教师未来专业发展将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必然朝着高层次专业化的方向迈进。事实证明,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受重视程度与国家的综合实力密切相关,通常国家经济实力越强,越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于是,规范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科学教师入职和不断发展提供必要的评价依据,成为许多国家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制定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规范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专业与非专业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职业的专业标准。如果没有专业标准,就意味着该职业入职无专业要求,至少没有统一的可供遴选的专业标准,往往会造成该职业从业人员素质没有保障,该职业社会地位低下。这一职业的专业化就会沦为空谈。只有以标准为基础培养和评价专业人员,才能真正提升职业的专业地位,促进就职人员的专业化发展。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是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起点和重点。因为没有标准就无法判断哪些人员有资格成为科学教师,现任的科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否达标。教师专业发展标准问题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问题。

1998年11月,美国全国科学教师协会(the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NSTA)和科学教师教育促进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Teachers in Science,AETS)联合出台了《科学教师培养标准》(Standards for Science Teacher Preparation)。这是美国第一份全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标准。该标准经过试用,美国学校和教师发现其不适用于教学实践。问题在于,标准设计的范围过于宽泛,但是每一部分的内涵都不十分的清晰,各种培训和评估项目无法将其改造为评价的标准。于是该标准在实行5年后,即2003年美国修订并出台了新的《科学教师培养标准》。

美国2003版的全国《科学教师培养标准》共分为10个部分:内容、科学的本质、通过探究进行教学、科学情景、教育学、科学课程、科学教学的社会情景、评价、教学环境和专业实践。显然,就10个部分内容的设计而言,标准并非按照达标的等级进行设定,而是从学科内容和教育学两个方面出发,以问题域作为标准内部结构划分的基准;10个组成部分彼此相互联系,互相支撑,以非线性结构共同组成标准整体。

美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研制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化运动。2002年,澳大利亚全国科学标准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Standards Committee)与科学教师协会(Australian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ASTA)联合发布《高度胜任的科学教师全国专业发展标准》(National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Highly Accomplished Teachers of Science)。澳大利亚在借鉴美国的标准的基础上,将本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定位在培养“高度胜任”科学教师的目标上,而不仅仅是“合格”。澳大利亚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标准具体分为3个部分11项标准:“A.专业知识:科学知识与科学课程知识(标准1);科学教学知识与科学教学评价知识(标准2);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学生是如何学科学的知识(标准3)。B.专业实践:设计协调一致的教学项目(标准4);创造和管理教学环境(标准5);使学生从事科学探究(标准6);拓展学生对科学(学科)主要思想的理解(标准7);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进行决策的能力(标准8);评价和监测学生学习(标准9)。C.专业属性:分析、评价并重新定义教学实践(标准10);对科学教学的专业贡献(标准11)”。

三、构建合理的标准研发机制还科学教师专业发展话语权

美国和澳大利亚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之所以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以致“教师教育评估委员会”将《科学教师培养标准》改编为评价标准用于评估培训机构的培训效果,其成功的重要因之一素在于构建了良好的标准研发机制。《标准》研制是由美国“全国科学教师协会”与“促进科学教师教育协会”联袂而成,遍邀商业界、科技界和教育界,乃至教师参与;而且明确要在科学家、教育家和教师之间搭建合作的平台。事实上,跨领域间的合作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范围内的广泛重视。就科学教育而言,联合国曾召开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与教育家衔接的国际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非常关注科学教师培养的问题,认为世界上普遍存在科学教师培养低级化倾向,应该改变科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并努力为科学教育家与科学家之间建立广泛联系,寻求建立两者之间的连接的机制。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就制定了今后两年科学教育家与科学家对话和交流以及相互衔接的国际论坛计划。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科学教师专业化标准研制工作机制的建设,尤其是研制主体的广泛性和科学性问题。与美国相比,澳大利亚的科学教师标准制定过程更加强调科学教师的主体地位,突出科学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和科学教师参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决策权。澳大利亚号称“科学教师制定自己的专业标准”,还科学教师专业发展话语权。

这种标准研发和制定机制的构建,为研发后研发国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具有儒家文化传统的中国,教师始终处于被动专业发展的困境。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标准研制过程中如何获得话语权,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确立合理的专业发展地位,的确是一件比标准研制本身还要重要的事情。因为良好的机制是研究工作成功的保障。科学教师乃至其他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是否符合国情,是否与本国的教学实践相契合,是否能够成功有效地指导本国科学及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赖于一线教师的参与和教育决策者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更有赖于合理可行的研发机制的构建。

作者单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上一篇:古代诗歌四首飞下一篇:桂林理工大学java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