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分苹果教案

2024-05-06

二年级分苹果教案(通用12篇)

篇1:二年级分苹果教案

分苹果

一、情景导入(2分钟)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给你出示的这幅图你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课件)生:我从图上看到有12个苹果,有四个盘子。师:你观察的非常仔细,那我们需要做什么呢? 生:分一分苹果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二小节《分苹果》(掲题:分苹果)(课件)

二、探求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3分钟)

师:在分苹果之前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他的盘子里分得苹果多,你的盘子里分的苹果少,你愿不愿意? 生:不愿意。

师:怎么使大家都满意呢?

生:每个盘子里分的苹果数一样多

师::要想每个盘子分的苹果数一样多,在数学王国里,这种分法叫什么? 生: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谁能根据这幅图用平均分的方法提个数学问题呢?

生:我提的数学问题是:平均每个盘子分几个苹果?(课件)师:会提问题的孩子就会解决问题。

2、用学具摆一摆(8分钟)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圆片或小棒代替苹果分一分,别忘了,用什么方法分?(课件)(平均分)那好,现在开始摆一摆吧!把你的答案写在书上。A:请摆完的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同桌之间说一说)B:谁愿意说一说?

生:我是这样分的:我是一个一个分的,我先每个盘子摆一个,在每个盘子放两个,直到分完为止,每个盘子分到3个苹果;(课件演示)师:看来你分的很仔细,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我是这样分的:我是3个3个分的,一共12个苹果,平均每个盘子里放三个。口诀是:三四十二。(课件演示)

师:用乘法口诀来帮助我们解决平均分的问题,这个办法好,值得大家学习。那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位同学分的有什么不同? 生:他是一个一个分的,而她是三个三个分的。师:那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呢?

生:我认为第二种方法好,(为什么?)因为它分的快。师:这是你的想法。

师:为什么他直接在每个盘子上放3个苹果?

生:他用乘法口诀三四十二

师:是呀,运用乘法口诀来解决平均分的问题是比较方便的。(大大表扬三个三个分的同学)二年二班的同学真是善于动脑筋的好孩子!

3、解决第二个问题(5分钟)

师:那好,老师提高难度,看看聪明的你能不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要分12个苹果,结果是每盘2个,能放几盘呢?请同学们还是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吧!摆完的同学把答案写在书上。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答案?

生:我把12个苹果,2个苹果为一份,一共分成了6份有6个2。我的口诀是:二六十二(我是2个2个分的)

师:又用乘法口诀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叫做学以致用。师:谁能再说一遍?

师:看起来,同学们都能够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不同的问题,真不简单。

师:现在我们看一下,它告诉我们什么了?(课件)生1:告诉我们一共有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求每个盘子放几个? 生2:告诉我们一共有12个苹果,每个盘子分2个,可以放几个盘子?

师(小结):一个求的是平均分完的结果,而另一个求的是平均可以分几份。(板书:结果 份数)

解决平均分的问题比较好的方法就是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乘法口诀。(课件)师:还可以怎样平均分?(穿插)小练习题(2分钟)三:应用巩固

1、第1题(3分钟)

师:请同学们帮帮小熊吧,它刚从树上摘下这么多的苹果要放进袋子里,怎样分呢?聪明的你一定能帮助它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会找同学说一说你的答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师:如果每袋装4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2、第2题(3分钟)

师:小松鼠看到大家这么热心也来凑热闹,看看它在干什么呢?你们也来帮帮它吧!

3、第3小题(3分钟)

师:小兔子在议论什么呢?谁来说一说?(有6只小兔子,每只小兔背4根胡萝卜,问:需要几只小兔才能运走?)师:同学们解决这么多的难题真了不起!做一做操放松一下吧!同学们每排都站的很整齐!做操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解答)

4、第4小题(4分钟)

师: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平均分”的问题?在咱们学校生活中有吗?做操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

生:做操的方阵有3排,每排8个学生,一共有多少个学生?请在草稿本上列式计算。

生:共有24个学生(3×8=24,三八二十四)。师:还可以排成什么样的队形? 生:排成3列,每列8个学生。

生:排成4排,每排6个学生。4×6=24,**二十四。生:排成4列,每列6个学生。

生:排成2列,每列12个学生。(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把4列并成2列,每列就变成了12人。

师:真聪明,只要动脑筋,每个同学都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三、小节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师:你知道生活中什么地方也要用上平均分?

板书:

分苹果(平均分)12个苹果

(1)平均分成6份,每个盘子分几个苹果?(2)2个苹果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苹果?

篇2:二年级分苹果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苹果、分橘子》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苹果、分橘子》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第2~4页“分苹果”、“分橘子”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显示20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结论:可以放4盘;    B、用除法算式算:20÷5=4,所以可以放4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20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20÷5=4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20÷5=4    竖式:4    5丿20    20    0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4 ……商:“4”表示分4盘。    除数…… 5丿20 ……被除数:“20”表示有20个苹果。    “5”表示每盘 20 ……商和除数的乘积:“20”表示需20个苹果。    放5个苹果。0 ……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说明:“丿”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第2页 “试一试”的`八道小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2、体会平均分后有时会出现余数。    (1)课件显示14个橘子画面。    (2)组织小组讨论:有14个橘子,如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    请每个同学用代表橘子的圆片实际分一分,再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    (3)进行全班交流。指名回答;投影显示学生的圆片图,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进一步认识余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4÷4=3(盘)……2(个)    3  4丿1 4    1 2    2     答:可以放3盘,还剩2个。    引导学生认识竖式中:“14”表示把14个橘子拿去分,“4”表示每盘放4个,“3”表示放了3盘(强调单位“盘”),“12”表示3盘共12个(4×3=12)。“2”表示放了3盘后还剩下2个(强调单位:“个”),说明“2”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2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    3、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页试一试”。    (2)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学生独立完成第4页“算一算,想一想”    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第4页“练一练”第1、2、3、4题。    四、总结

 

篇3:二年级分苹果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2.通过独立操作与合作交流,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3.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表达、思考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验分东西的方法的多样性。

教具:

圆片

教学过程:

(一)激活自主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兴趣。师:看,谁来了? 生:智慧老爷爷。

师:智慧老爷爷不但来看同学们,还给同学们带来了礼物(师把12个苹果卡片很整齐地贴在黑板上),智慧老爷爷要求: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咱们班最爱吃苹果的四个同学。怎么分?

师:你怎么分得这么快?

生:我用“三四十二”的乘法口诀,知道每一个同学分得三个苹果。

师:用乘法口诀来帮助我们解决平均分的问题,这个办法好,值得大家学习。嘿,老师刚把话说完,机灵狗不服气了,他说:“这不就是昨天学过的平均分吗,我这里有一个难题,你们敢和我挑战吗?”师边讲边把机灵狗贴在智慧老爷爷的旁边,机灵狗的问题是:“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这样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生:可以分6 盘。用12小棒代替苹果,每次取走2根,取了6次就全部分完。生:我是想到“二六十二这句乘法口诀,知道可以分6盘。” 师:(小结)机灵狗提出的新问题,实际上也是平均分,因为每盘放的苹果是同样多的。所以,平均分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二)提供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1.小熊分苹果

师:小熊最佩服智慧老爷爷了,因此他向智慧老爷爷学习,把家中吃不完的10个苹果拿来了,他要分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投影出示:(1)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2)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或动手操作,教师指定一名学生把答案填写在投影卡片上,再展示,并请他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提倡并鼓励学生尝试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2.小松鼠分松果

师:小熊回到动物王国后,夸同学们聪明,已经学会分东西了!可小松鼠听了,又不服气了,他给我们送来难题,你们能猜测到是什么难题吗?[出示小松鼠采松果的挂图,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然后投影出示:(1)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2)有六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让学生独立解答,把结果填写在书上的方框内。培养他们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汇报交流时,用乘法口诀计算松果共有18个的,给予表扬;进而还会用乘法口诀解决平均分问题的,给予肯定和鼓励。] 3.小兔运萝卜

师:同学们,动物王国里的孩子们可佩服你们啦!开始向同学们学习,看看:这六只小兔子用课余时间,帮助农民伯伯在收萝卜呢!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拔到12根萝卜。唉,他们怎么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那是什么难题呀?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三)活动延伸,检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 “平均分”的问题?在咱们学校生活中有吗?师:做操的方阵有3排,每排8个学生,一共有多少个学生?请在草稿本上列式计算。生:共有24个学生(3×8=24,三八二十四)。师:还可以排成什么样的队形? 生:排成3列,每列8个学生。

生:排成4排,每排6个学生。4×6=24,**二十四。生:排成4 列,每列6个学生。

生:排成2列,每列12个学生。(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把4列,每列6人,并成2列,每列就变成了12人。

师:真聪明,只要动脑筋,每个同学都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四)赋予学生总结评价权利。师: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

篇4:二年级分苹果教案

分苹果

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

教具:苹果实物、盘子、课件。学具:小圆片。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星星幼儿园又到分水果的时间了,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 看来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别多。不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水果之王——苹果。谁来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苹果?

你们来帮幼儿园的老师算一算,如果每5个放一盘,20个可以放几盘?出示1。对话平台 玩中学

1.想一想、算一算。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20个苹果,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

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20÷5=4可以列竖式计算,试着算一算。给同桌讲一讲竖式中每一步所表达的含义。3.试一试。

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完成第2页试一试中的4题。4.想一想、摆一摆。

通过动手实际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1)如果每盘放6个呢,怎样列式?出示2。(2)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3)汇报分的结果。5.试一试。

由具体到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

(1)小组内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表示,了解每一步的含义。(2)交待写法,指名余数及单位名称的写法。20÷6=3(盘)——2(个)

(3)你能试着算一算,你的计算结果对吗? 学中做

1.课件演示第3页试一试的第1题。2.完成试一试(2)。

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1。(2)完成练一练2。

分草莓

教学目标 1. 2.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上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试商方法。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切入举偶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同学们,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画的是什么水果?(草莓)对,一共有55个草莓。请你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 想一想。说一说。

先利用以有的经验估一估,再算一算。

(1)看图说图意。(2)指名汇报。(3)怎样列式?

(4)估一估,每盘放几个,你是怎样估计的? 2. 试一试,算一算。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掌握试商方法。

(1)说一说你是怎样估一估的。

(2)想一想你估计的对不对,讲给你的同桌听。(3)议一议:为什么商是6? 学中做 1. 试一试。

完成第4页的试一试。2. 练一练。

篇5:二年级分苹果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难点:进一步体验平均分

四、教学策略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准备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帮淘气分一分苹果好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引出教学内容,将问题形象化,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二)自主探究 出示“分苹果”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

从这幅图当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按份数分,每份有几个(1)布置任务活动

任务要求:用五角星代替客人,圆圈代替苹果,将苹果公平的分给客人。(2)学生活动,画一画

学生在算术本上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3)反馈交流

方法一:1个1个分,分了4次,最后每人分4个苹果。方法二:2个2个分,分了2次,最后每人分4个苹果。

方法三: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分,分了1次,最后每人分4个苹果。3.按每份4个分,求份数(1)问题情境

可是这些客人都吃饱了才过来,大家又不想浪费,打算把这些苹果带到福利院中去送给老爷爷老奶奶。(2)分析数学关系

苹果总共有12个,每4个装一袋,需要几个袋子?(3)学生活动,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4)交流反馈

每4个放一堆,一共分了三堆,说明要3个袋子。【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过程、结果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3.比较,发现异同点

(1)相同点:都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每份4个。(2)不同点:

①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②总共12个苹果,每份4个,可以分3份。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分问题的两种不同情境,使学生初步感受“等分除”和“包含除”,为以后的除法做铺垫。】

(三)巩固与练习1.小兔子搬萝卜 2.圈一圈,填一填

(四)总结提升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七、板书设计 分苹果

分成3堆,每堆4个

12个苹果 分的结果相同

篇6:数学二年级下册分苹果试题

1.判断。

2.先求商,再按要求把算式填在方框里。

26÷372÷827÷637÷5

30÷933÷627÷549÷7

3.填空。

÷()=______(束)……______(朵)

()÷()=______(朵)……______(朵)

4.看图计算。

23÷3=______(个)……______(个)

23÷7=______(盘)……______(个)

5.看图填空。

○○○○○○○○○○○○○○

14÷3=______(堆)……______(个);

14÷4=______(个)……______(个)

参考答案

1.×

2.72÷849÷726÷327÷537÷527÷630÷933÷6

3.17,4,4,1

17,4,4,1

4.7,2

3,2

5.4,2,3,2。

篇7:二年级分苹果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

初步体会有余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第一次分一分活动 抽象出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

3、通过第二次分一分活动 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重点、难点:抽象出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 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 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同学们 笑笑家来了客人

笑笑拿出20个苹果来招待客人 每盘放5个

可以放几盘?请你帮助笑笑分一分

2、学生独立思考 动手操作分一分

3、通过实际操作 说说分的过程

(学生可以动手实践 具体分一分 感知分的过程 同桌讨论)

4、教师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 注意写竖式对应

从而理解每一步的含义)试一试:学生用竖式计算 看看谁的书写格式掌握的好

每盘放6个苹果 20个可以放几盘?

1、让学生亲手分一分 看谁分的对 并向全班说一说(学生动手分)

2、学生自主探究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

(通过分一分和列竖式计算发现了什么?)试一试:

第一题:学生观察连环画 说说连环画的意思 淘气为什么错了 笑笑对了

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第二题:指名4名学生核实 其他下面做

做完后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练一练:

第一题:要求学生每列为一组 一组一组的算

有表内除法求商推想出有余数除法的商

第二题:学生练习竖式的书写格式 体会求商的方法

有困难的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小结::略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 联系生活的问题 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 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

教具:小棒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今天小熊遇到了一道难题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

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二、建立数学模型

1、同学们估一估

每个盘子里大约放几个?

2、同桌将准备好的55个小棒分成8份看看每份是几根 还剩几根?并判断估计的对不对

3、学生探索试商方法

4、根据估一估、分一分小组之间讨论商是几 可以怎样解决

三、试一试:让学生想一想在填写

四、练一练: 一题:通过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试商方法

二题:练习试商及竖式的写法 小组交流

五、拓展练习

1、森林医生:学生先自己找初错的/////并改正过来 在同桌交流

2、练一练5题:学生独立解答 全班交流

小结: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满意?

二年级数学下册《租船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发展运用意识

2、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发展运用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具: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情境图 21个同学去划船 每只坐4人 至少租几只船?

二、建立数学模型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你认为怎样租最合理?用小棒摆一摆 并演示

2、列式计算:

21÷4=5(只)......1(人)

三、巩固练习试一试

1、教师帮助学生弄明白题的意思 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并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四、练一练(3、4题)

想让学生看懂题意

然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再列式计算 再全班交流

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除法竖式

2、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经验

3、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熟练的试商

2、运用有余数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出示小黑板:()里最大能填几?

()×5<24 6×()<34 7×()<48()×8<46()×9<70()×4<30

二、共同学习完成2、3题

1、这是除法算式基本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4、5题:

1、有余数除法的运用 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6题:

1、鼓励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再分类

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完成能够学生的合作意识

完成7题:

1、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

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及要解决的问题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三、思考问题:

1、学生先观察题意

并独立思考在同桌或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然后在全班交流

篇8:二年级分苹果教案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本第2页~第3页 “分苹果”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ppt,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ppt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18÷6=3 竖式:

6丿1 8 8

0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商:“3”表示分3盘。

除数…… 6丿18 ……被除数:“18”表示有18个苹果。“6”表示每盘 ……商和除数的乘积:“18”表示需18个苹果。放6个苹果。

0

……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说明:“丿

表示横式中的“÷”。练习:第2页 “填一填,说一说”的习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3题。

篇9:二年级分苹果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学会两种方式进行平均分:(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2)把一些东西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了几份。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实物,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难点: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实物投影图片或挂图:(1)“分苹果”主题图;(2)“试一试”中的第1、2、3、4题。

学生:每人准备24个学具水果、6个小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数学故事会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师:二年级2班要举行一次数学故事会,大家都准备了有趣的数学故事,邀请了老师,还买了水果。

出示“分苹果”主题图(只要出示12个水果,不出示盘子),引导学生观察,数出苹果数为12个。

师:这些苹果该怎样装盘呢?

1、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看法。个别说,其余听。

2、学生倾听与思考

1、以故事会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注意力集中在“平均分”上。

2、在倾听与思考中明确学习主题——两种方式的平均分。

二、故事会准备——分苹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集体交流与筛选归纳

(1)策略之一:先规定盘子数再分。

①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盘6个。

②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4个。

③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盘3个。

④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6个盘子里,每盘2个。

(2)策略之二:先规定每盘的苹果数再分。

①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分成6盘。

② 每个盘子里放3个,可以分成4盘。

③ 每个盘子里放4个,可以分成3盘。

④ 每个盘子里放6个,可以分成2盘。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水果,取出12个,在桌子上摆一摆,分一分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分苹果的过程。

以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如何在小组活动中倾听与表达;在合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看法。通过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给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机会,以此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思考、提问,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故事会采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1、数学故事之一——小熊装苹果。

(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1题的图片。(2)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

问题举例:

① 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

② 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③ 如果有2个袋子,每袋装几个?

④ 如果有4个袋子,每袋要装几个,还剩几个?

……

2、数学故事之二——小松鼠装松果。

(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2题的图片。

(2)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

问题举例:

① 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② 每个篮子装3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③ 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④ 有9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

3、数学故事之三——小兔背萝卜

① 如果6只小兔都背萝卜,平均每只小兔背2根。

② 如果每只小兔背3根萝卜,需要4只小兔才能运走。

……

3、数学故事之四——排队做操。

(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4题的图片。

(2)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排?

① 可以采用的办法:用学具摆、用笔在纸上画、想乘法口诀等。

② 可能会产生以下不同的排法:

③ 每排4人,排6排;

④ 每排6人,排4排;

⑤ 每排3人,排8排;

每排2人,排12排;

每排12人,排2排。

1、学生观察后个别讲故事:小熊摘了10个红红绿绿的大苹果,它要装进口袋里背回去。

2、当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后,全班其余学生通过用学具装、摆、或用铅笔圈、连,或请学过的乘法口诀帮忙等,尽快找到答案,然后举手抢答。

1、学生观察后讲故事:小松鼠真能干,它从松树上摘下了18个松果。它想把这些松果装到篮子里运回家去。

2、此次活动在小组内进行。各小组成员思考后抢提问题,再思考或操作探索后抢答问题。

四、故事会延伸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今天的故事会不仅是内容精彩,故事会上还处处充满着挑战,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你愿意把观察到的生活中“平均分”的数学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听吗?

让学生感到数学问题就在身边。

五、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引导学生谈体会,从“平均分的两种典型方式”、“分实物的多种操作途径”等方面交流感想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

分一分,填一填:把18个圆形。(辅差)1、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2、平均分成6份,每份()个。3、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份。

4、平均分成5份,还剩()个。(培优)5、每7个分一份,分成了()份,还剩(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篇10:二年级分苹果教案

师:(出示牛顿在苹果树下沉思的幻灯片)发挥你的想象,你认为牛顿在树下想 什么?

生 1:我认为,牛顿是在想怎样把树上够不着的苹果全都摘下来。 生 2:我认为,牛顿是在想苹果摘下来以后,怎么运回家? 生 3:牛顿在想苹果熟了为什么往地下掉,而不向天上飞? „„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牛顿,共同学习《苹果落地》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试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课文读通顺? 生 1: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认字表、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 生 2:还可以看上下文猜一猜。

生 3:读课文时,要看准了再读,不能随便添字,漏字,读不好的地方要多读几 遍。

(2)检查初读情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后,开始讨论汇报:自己读明白了 什么?

生 1:我知道了牛顿是世界的科学家,他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 生 2:牛顿遇到好奇的问题善于观察和思考,我以后要向牛顿学习。 „„

2.自主识字,合作交流

(1)现在,老师已经给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一套生字卡片。请你们先想一想: 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小组中的每一个同学都能把这些生字读准。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教师巡回,了解各小组活动的情况。 (3)检查生字:老师可指名读生字卡片,也可检查学习小组认读生字的整体情 况,教师及时评价。

(4)做游戏巩固生字。

具体操作:黑板上画有一棵苹果树,树上贴着许多苹果,苹果的背面藏着生字, 学生抢着读生字并组词。

(在识字过程中,“秘”和“密”在口头组词时有难度,教师应适当点拨,拓宽 学生思路,除“秘密”外,“秘”还可以组“秘书”、“秘方”、“秘诀“等。 “密”可以组“密码”、“密切”、“严密”等。)

三、读好课文,深化感悟

1.认识了生字,我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请自由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生 1:苹果成熟后落到地上,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牛顿为什么感到好奇? 生 2:在牛顿以前,为什么没有人研究苹果落地的原因? 生 3:老师,我不明白“自言自语”“习以为常”是什么意思? „„

3.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集中大家的智慧想办法解决。 4.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5.看了牛顿的表现,对你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对好奇的问题或现象,多观 察,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四、自问自答

1.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 1:地球有吸引力,是不是地球内部有一块巨大的磁铁? 生 2:如果地球没有吸引力,我们会飞走吗?

生 3:地球有吸引力,为什么不会把太阳、月亮和星星吸过来? „„

篇11:二年级上册 分一分教案(共)

教学内容:P27、28 教学目标:

1、理解重复取走的含义。

2、将等量划分的行为用“连续减去相同数”的算式表示。

3、知道“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意义。

4、学会和身边的朋友分享快乐和成功。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单

教学重点:知道“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意义 教学难点:知道“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现在是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小丁丁和小巧带来了许多的橙子,他们挑选了12个橙子,准备装袋送给小朋友一起分享,但是呢,他们想请小朋友们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二、新授:

1、装袋

4个橙子装一袋,12个橙子能装几袋?

你们是怎样装的?把过程告诉大家,好吗?

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集体反馈 板书: 装了()袋 12里减去()个4 12-()=8 12=3×4 小结:我们重复取走的数量是4,4个4个拿出来,取了3次,也就是12里面有3个4。(板书课题:分一分)2、15粒糖,每3粒一堆,可以分几堆?(借助圈一圈)同位之间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集体反馈

三、练习与巩固

1、这里有12颗星星,老师也想把它们分一分,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单第一题 集体反馈示范学生作业 2、2、18个,可以怎么分呢?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反馈

3、用3米长的钢卷尺去量18米长的彩绳,需要量几次? 学生思考,猜一猜 验证

四、本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重复取走相同的数量,取了几次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可以用乘法来思考。

机动:小兔每次跳2格,8格要跳几次?

0 跳了()次,8里有()2, 8=()×()

教学反思: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这节课的教学,我结合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动手操作并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篇12:二年级分苹果教案

1、认识12个生字。

2、会写“奶”“始”“吵”等8个生字。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8个生字的书写

2、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字词卡片。(教师)

2、自学生字词,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引出新课。

1、板书课题“狐狸分奶酪”,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狐假虎威》的故事,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认为狐狸有什么特点?

3、今天,我们走进一篇新的课文,看看狐狸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二、随文识字,初步感知。

1、再次齐读课题,提问:课题中有一个我们的生字朋友,它是谁?(奶)

2、有哪位同学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奶”字?

注意:“奶”字对比记忆,重点强调。

3、细讲“奶”字(左右结构注意事项、宽窄),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结识了课题中的生字朋友,我们再去课文中找一找还有哪些生字新朋友吧。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标画出生字。

7、白板出示生字、词语,加拼音指名领读

去拼音,开火车读

指名同学领读,抽查点名读,字词过关。

8、把生字朋友送回到课文中,你们能把课文读好吗?指名同学读。

9、小组交流课文大致将了什么内容。派代表举手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同学分别读第一自然段。提问: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同学用自己的话说故事背景)

2、提问:本段有没有你不太理解的词语。

3、教师讲解“拌嘴”。

4、指导朗读:“高兴极了”重读。教师示范。

(指名同学,多次练习)

(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指名同学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二、三、四自然段讲了什么。

(指名同学回答,及时点评、奖励)

2、指导朗读: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这部分课文,同桌相互练习。指名同学朗读,及时点评。

(三)学习第五到八自然段

1、指名同学朗读五到八自然段,提问这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2、用你自己的话说说狐狸是怎么分奶酪的,小熊哥俩满意吗?从课文中找一找。

3、你认为狐狸分奶酪的办法合理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分?

(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4、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成员边读边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查生字和词语的认读。

2、指名同学朗读课文。

二、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上节课没有讲完的要求会写的生字:急、咬、第、公等。

(根据教学实际随机调控)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组织学生自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5、组织全班展示。

三、总结提问,引出下文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八个自然段,谁能告诉老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哪些内容呢?用你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九到十一自然段。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指名同学说)

3、小组讨论:“你可真会分”是在夸狐狸吗?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4、狐狸是分奶酪的,为什么最后小熊却没吃到奶酪呢?

5、思考:狐狸说的话你同意吗?“我分得很公平,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

7、如果你是小熊你会对狐狸说什么?

8、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9、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狐狸和小熊说嘛?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指名同学回答,教师适时点评、引导)

10、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四、回顾课文,尝试复述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引导学生回顾每一部分的内容,指名同学回答

3、课件出示每一部分相对应的画面

4、同桌相互练习尝试复述课文。

5、指名同学,比一比,看看谁复述得准确,及时评价给予奖励。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

2、课后请把这个故事讲给伙伴听

上一篇:党支部全年鉴定及意见下一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