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语文园地五教案

2024-05-17

221语文园地五教案(通用11篇)

篇1:221语文园地五教案

221语文园地五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从偏旁认字。

2、积累词语,读背儿歌。

3、进行口语交际。

4、展示积累的词语。

5、通过认、读、记、说、做完成学习。

6、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兴趣。重难点、关键

1、学习形声字。

2、积累词语,读背儿歌。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几个学过的字: 轮 路 期

2、读一读,说说它们与什么有关。

3、再出几个未学的字。铁 裙 疼

4、说说它们与什么有关。

5、今天我们就根据偏旁来学习新字。

二、出示“我的发现”的内容 出示:

1、钢 铜 铁 钉(1)找它们的特点。(2)再写几个“”字旁的字。(3)读、认、组词。

2、再出示:被裙裤袄(1)读一读,讲讲特点。(2)再写几个与“”旁有关的字。(3)读、认、组词。

3、再出示:病疼痛疯(1)读一读,讲讲特点。(2)写几个与“”旁有关的字。(3)读、认、组词。

三、出示生字卡片测读。

一、拓展认其它偏旁的字。

二、小结。

四、作业: 读熟生字。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几样实物

2、填空:

一()蛋糕 一()扫把 一()红领巾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填上恰当的词。

二、出示“我会填”的内容 一只()一个()一把()一块()一条()一盘()

三、要求填空(小鸟)(人)()

一只(小鸡)一个(故事)一把()(狐狸)(书包)()()()()

一块()一条()一盘()()()()

四、拓展练习()()()

一枝()一粒()一位()()()()()()()

一座()一排()一棵()()()()

五、小黑板出示“我会读”的内容

1、读词。

2、认词。

3、讲讲大致意思。

六、学习“读读背背”的内容

1、自由读儿歌。

2、个别读、集体读。

3、讲讲诗中故事

七、作业

熟读“我会认”的词语。第三课时

一、导入

1、“合作”是什么意思?

2、现在要看一段有关合作的录象,看看讲讲他们是怎样合作的。

3、看录象。

二、口语交际

1、个别讲录象内容。

2、教师归纳。

3、组成小组讲讲自己与别人合作的事。

4、推选一个人上台讲。

5、评比。

三、小结

合作会让你的的力量增加一倍,大家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合作。

四、作业 与人合作做一件事和物。第四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举行才艺表演,看看谁展示的词语丰富。

二、展示台

1、展示词语。

(1)出示卡片:有关团结的词语。(2)要求组成小组讲,看哪一组讲的多。(3)汇报。(4)评比。

2、展示谚语。

(1)出示卡片:收集谚语。(2)组成小组讲,看哪一组讲的多。(3)展示。(4)评比。

三、小结

多积累词语会让我们出口成章,令我们的语言生动起来,大家积累词语。

四、作业

读一读今天上课讲的词语。

篇2:221语文园地五教案

1、识记生字方法:换偏旁,变新字识记;相同偏旁的字归类识记;

2、同音字辨析运用。

3、学习查字典方法。

4、学习歇后语,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

5、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具:

课件、课本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识记生字方法:换偏旁,变新字识记;相同偏旁的字归类识记;

教学准备: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课本63页,你们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吗?

二、趣味识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1、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出示生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3、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4、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5、男女同学合作读

6、说说你的发现:你发现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有什么特点吗?

(左边的偏旁代表这字义,右边的跟字音有关,韵母都是ao)

你还发现了什么?这三句像一个字谜,谜底都是“包”字。

小结:在平时生活中,从人们的说话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四、我的发现(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读,你有什么发现?

2、说一说你的发现。

3、小结:相同偏旁的字是一排。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提手字旁的字大多和手动作有关;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动作有关。

五、当堂训练:背诵《趣味识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同音字辨析运用。

2、学习查字典方法。

3、学习歇后语,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

二、选一选,填一填(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读一读,看一看;这两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清——青在——再

2、请学生读,观察,再说出来。

3、选一选,再填一填。同桌互相检查。

三、查字典(第二次“先学后教”)

1、查页码:比一比谁最快?

2、查字方法:

小组活动:学生自查字典,问询查到字的方法,交流归纳查字典快捷的两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3、学习查字典的两种方法,分小组为单位练习,互帮互学。

4、比赛:查字典,我第一。

四、日积月累:(第三次“先学后教”)

1、自读歇后语,你发现了什么?

(歇后语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2、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3、语境运用练习。

4、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

五、当堂训练:1、背诵歇后语。2、查字典训练。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来读一个有趣的故事——《狐狸和乌鸦》。

二、自读故事(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读一读,自己没有读清楚的地方多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观察图:图上画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二、感悟故事:(第二次“先学后教”)

1、思考:狐狸一共和乌鸦说了几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2、小组讨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为什么?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为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三、拓展训练:课后找写小动物智慧的故事读一读,回到班上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篇3:语文园地五(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字义猜偏旁,进一步把领悟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认识9个生字。

2.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出词语意思。

3.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4.了解汉字“左短右长”“右短左长”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5.背诵积累古诗《江雪》。

6.阅读《刻舟求剑》,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读准词语,学习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学会自己借助拼音阅读短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能根据字义猜偏旁,进一步把领悟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认识9个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五”。

二、学和用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出示:

(1)

1.读一读,找规律。

读一读这些词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版块呈现3组有形近字组成的词语,要求同学们根据词语的意思,结合字形特点,选择对应的汉字。(板书:形近字)

“蜜”字是虫字底,右边虫字旁的字是“蜂”,所以“蜜——蜂”。

“锋”是金字旁,与金属有关,左边与金属有关的是“刀”,所以“刀——锋”。

“幕”是巾字底,与布有关,开幕就是拉开幕布,所以“开——幕”。

“墓”就是墓地的意思,扫墓就是在碑墓前举行纪念活动,以表示对亡人的崇敬与怀念之情,所以“扫——墓”。

本组剩余的只有“爱——慕”。

做饭需要火,所以“炒——饭”。

(2—9)

写字需要手,所以“抄——写”。

2.离开词语,你还认识这些字宝宝吗?

读生字,识记生字。

①注意读准后鼻音“峰、蜂、锋”,平舌音“扫”,翘舌音“炒、抄、吵”等。

②识记生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峰、蜂、锋、炒、抄、吵、墓、墓、暮”等。

形近字比较:峰-蜂-锋;炒-抄-吵;墓-墓-暮。

③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锋利

先锋

蜜蜂

甜蜜

蜂巢

开幕

幕布

扫地

打扫

扫墓

墓地

羡慕

爱慕抄写

摘抄

炒菜

炒饭

3.练一练,学运用。

(晴)天

事(情)

(清)

眼(睛)

(蜻)蜓

4.我拓展,我积累。

具有相同部件的生字,还有很多,比如:“披”和“坡”,披衣服应该用手披,所以是提手旁,山坡是指高地,所以是“土”字旁。

【设计意图:通过从火车票上识字,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三、课堂小结

本次学习园地,学会从火车票上认识生字词语,会在生活中识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出词语意思。

2.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3.了解汉字“左短右长”“右短左长”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五”。

二、学和用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不言不语

只言片语

三言两语

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

少言寡语

自言自语

甜言蜜语

先读一读词语,再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如“不言不语”中有两个“不”,可以猜出词义是不说话,闷声不响。

“只言片语”中有“只”“片”可以猜出词义是个别的词句,零星片段的话语。

“三言两语”中有“三”“两”,可见不多,词义是几句话,形容话很少。

“千言万语”里边有“千”有“万”,可以猜出词义是形容说的话很多。

“豪言壮语”中“豪”是豪迈的意思,“壮”是雄壮的意思,可以猜出词语的意思是气魄很大的话。

“少言寡语”中“少”“寡”都是不多,可以猜出词语是指平时说话不多。

“自言自语”中有两个“自”,可以猜出词义是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甜言蜜语”里边有“甜”“蜜”,可以猜出词义是像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的动听的话。

2.练一练,学运用。

(1)

(2-7)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我一个人(自言自语):“妈妈,你啥时候回来,我有(千言万语)想要对你说。”

(2)他是个(少言寡语)的人,同学们讨论问题时,他总是(一言不发)。

3.我拓展,我积累。

我还知道带有“言、语”的成语:(板书:带有“言、语”的成语)

花言巧语

风言风语

胡言乱语

冷言冷语

甘言美语

能言快语

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仿照例子在括号中加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天空飘着()气球。

()池塘开满()荷花。

先把例子读明白,例子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形容词,因此填空的时候也必须是形容词,然后考虑,形容天空、气球、池塘、荷花的哪些词语比较合适,就填哪些词语。

(蓝蓝的)天空飘着(五颜六色的)气球。

(大大的)池塘开满(美丽的)荷花。

【设计意图:根据表示事物的词语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块三:书写提示

1.读一读,找规律。

有的字左边长,右边短,有的字左边短,右边长。

“忙、如”这两个字是左边长,右边短。“观、呼”两个字是左边短,右边长。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左右部分均匀分布在竖中线的两侧。

2.练一练,写一写。(板书:左边长,右边短,有的字左边短,右边长。)

三、课堂小结

本次学习园地,会用词语说比喻句,会在语境中理解词意。学会了带颜色的词语。

(8-10)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积累古诗《江雪》。

2.阅读《刻舟求剑》,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五”。

二、学和用

板块四:日积月累

出示: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1)

独钓寒江雪。

1.拼拼读读

(1)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诗读通顺。注意读准平舌音“踪、蓑”,翘舌音“舟”,前鼻音“寒”后鼻音的字“径、翁”。

(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读读想想

(1)再读词语,想一想这首诗是写哪个季节的?

这首诗写的是冬天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的情景。(板书:冬景图)

(2)

这首诗中你能读懂哪个词语?同桌之间相互说说。

①绝:绝迹。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千山:虚指所有的山。万径:虚指所有的路。②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

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词语的意思,只要能说出大致意思即可。

3.读出韵味

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诗主要是从意境来看,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4.熟读成诵。

(1)反复诵读,想象故事描绘的画面,说说自己从这首诗里看到的景物有哪些?

比如,千山、万径、孤舟、蓑笠翁、寒江、雪等。

(2)借助这些关键词,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2-4)

5.延伸阅读: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柳宗元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板块四:我爱阅读

1.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短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听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理解词语:

船舷:船的两旁。

宝剑:是用优质的材料和独特的铸造方法锻造出的剑,剑刃锋利,吹毛即断,杀人不沾血。

不慌不忙:不慌张,不忙乱。

4.读了短文,你知道了什么?

《刻舟求剑》讲述了一个佩带宝剑的人乘船过江时,剑掉入江中,他却不着急下水寻找,而是在船上做记号,打算等船靠岸后再从做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在不停变化的,不知变通的行为是十分愚蠢的。(板书:《刻舟求剑》事物在变化

不知变通是愚蠢的)

【设计意图:阅读短文,能够自己读通顺,读明白其中意思,使学生爱上阅读。】

三、课堂小结

本次学习园地,积累了很多的好词佳句,认识了不同的家乡。

(5-9)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形近字

带有“言、语”的成语

左边长,右边短,有的字左边短,右边长。

《刻舟求剑》事物是在变化

不知变通是愚蠢的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本练习的“学与用”和“写字提示”都有写字教学方面的涉及。所以我加大了识词、写字在教学中的分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到心中有数,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教师范写,学生临摹,这样在写字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把“眼”中字变成“心”中字。同时再展评激趣,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2.本课积累了一些词语、古诗、故事,学生做到了读通、读出韵味,读出节奏。

篇4:《语文园地五》教案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

2、能理解并积累含“笑”字的词语,并选词演一演;能发现“教诲、寻找”这类词语的特点,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3、能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4、熟读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

5、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能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厂字头、穴宝盖所代表的意义,能理解并积累含“笑”字的词语。

2、能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3、能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片,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正音。

3、分两组出示生字卡片,请同学们找找这些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相同的偏旁“厂”和“穴”)

4、课件出示古代汉字及相应图片,教师讲解“厂”和“穴”所表示的含义以及部首名称。(“厂”表示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人可居住。“宀”表示洞上面盖着的东西,一撇一捺表示洞口,引导学生感悟“穴”字象形的特点。带穴宝盖的字多与洞穴有关。)

二、词语积累

(一)笑得不一样

1、(播放剪辑视频)这些都是不同的笑,场合不同时笑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样。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些笑都叫什么名字吧!

2、出示9个关于笑的词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理解词意。理解每一种笑是什么样的。(播放视频,一边放一边讲解,一一对应)

4、读一读。教师读词语,全班学生来演一演,看谁反应最快,演得最像。

5、拓展: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笑”的词语。(苦笑、笑嘻嘻、笑盈盈)

(二)我的发现

1、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2、师:“寻找”这个词中的“寻”是找的意思,那么“寻”和“找”是同义词,它们组成的词“寻找”的意思和单个字的意思差不多。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指导: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词的意思也与单个字的意思差不多。)

3、举例,验证猜想。观察剩下的5个词语,验证这个规律。

4、师:你们还能说说结构类似的词语吗。(如叫喊、道路、跳跃、寒冷等)

5、小结:我们还学过很多这种类型的词语,两个字表示同一个意思,它们组成的词也和它们的意思差不多,掌握了这个规律,更加有利于我们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三、句子朗读

1、出示3句带加点字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2、加点的部分,应该怎样读出相应的语气呢?

教师指导:“连蹦带跳”读出欢快、兴奋的感觉,声音洪亮,语速较快,带动作读;

“难为情”读出勉强、愧疚的感觉,声音低,语速慢;

“和颜悦色”读出和蔼、平易近人的感觉。

3、指导读句子。分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

4、教师小结:朗读人物说的话,可根据前面的提示语,读出恰当的语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弟子规》(节选)

1、播放《弟子规》朗读视频,初步感受《弟子规》(节选)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教师简单介绍《弟子规》,其中“弟子”是指学生。“规”是指行为准则。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本第69页《弟子规》(节选),把不理解、不会读的地方画出来。

4、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分小组比赛朗读。

5、教师讲解《弟子规》(节选)的内容。

提示学生:前两行讲的是怎样穿戴和放置衣物。意思是:帽子要戴正,纽扣要扣好,袜子要穿好,鞋带要系紧;衣服、帽子、鞋袜等要放到固定的地方,不要随意乱放,以免弄脏、弄乱了。

后两行讲的是要注重德学才艺。意思是:如果发现自己在品德、学问、才能、技艺等方面不及别人,就要勉励自己,奋发图强;至于穿着打扮、饮食方面不如别人,则不要悲伤难过。

6、学生自由背诵。全班齐背。

二、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读故事,读完思考:这个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分段指名读。

3、小组讨论这个短文的故事内容,主要人物、事件有哪些。

4、分角色朗读短文。分四个角色:老奶奶、大儿子、小儿子、老爷爷。

5、思考:老爷爷说的话有没有道理?(指名说)

这个故事说明事物的“好”和“坏”是相对的,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不一样,甚至相反。

教学反思

篇5:语文园地五教案

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口语交际:

一、披文入境 理解生命

1.激情导入:生命是宝贵的,却又是短暂的。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当你为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喝彩时,当你被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震撼时,当你为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动时,你对生命的意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围绕“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畅所欲言。

2.提问:你怎样看待生命?

二、唤起记忆 感悟生命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提示本课的一些话题:

(1)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2)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3)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学生可以参考资料中的某一方面来谈,也可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另选角度来谈。)

4.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三、畅谈生命

1.你们想说些什么?想怎么说?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

2.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3.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没听明白的可以提问,语言说清楚。

4.评一评,谁说得最好?说说你们的理由。

5.你们从他们的发言中得到了那些感受启发呢?

四、深化生命

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2. 学生齐读,深化对生命的看法。

习作

一、谈话激情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对生命又有了新的认识。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口语交际中哪些同学的哪些内容、观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把这些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是一篇佳作了。这节课就让我们尽情地抒写我们的情怀吧。

二、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3.结合本组课文,探究本组课文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特点。(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梳理,归纳得出:这些课文都是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中引发思考,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4.鼓励学生在作文中用上这一表达方法。

三、试写初稿

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修改定稿

完成初稿后,请学生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赏评佳作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3.誊写作文。

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1)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丁玲

(2)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3)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

(4)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5)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4.鼓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

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篇6:语文园地五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归类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2.学习乐府诗《游子吟》,领会诗的大意。体验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父母对自己的爱。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父母。

3.展示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教学重点:

学会感悟诗歌的含义,选择典型材料进行习作。教学难点: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作文时表达真情实感。

一、我的发现

1我们的汉字最有趣,有的字就像孙悟空一样,会变化意思。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你能够理解带点的字的意思吗?

2指导学生读句子。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明亮的月光,照在静静的原野上。弟弟把零用钱都花光了。

3组织小学生讨论,练习句子理解字的意思。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在第一个句子里,“光”是“只、单”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里,是“光线”的意思;第三个句子里,是“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的意思。)

4拓展练习:此外,“光”还有多个意思,(出示小黑板)(1)景物:如,风光;(2)光彩;荣誉:为国增光;(3)比喻好处:沾光;(4)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5)明亮;光明;(6)光滑;光溜:这种纸很光;(7)身体露着:光着头。谁能根据其中的一个意思来说一句话呢?比一比谁聪明。

5下面我们理解第二组句子。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纸,展开来读。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赶车人把鞭子一抽,马儿就飞跑起来。

6组织小学生讨论,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在第一个句子里,“抽”是“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来”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里,是“(植物)长出”的意思;在第三个句子里,是“打”的意思。

7拓展练习:关于“抽”字,还有一些其他的意思。如“抽”还有:(1)从中取出一部分:抽查;(2)吸:抽烟;(3)收缩:这件衣服刚洗了一次,就抽了不少。谁能根据其中的一个意思来说一句话呢?比一比谁聪明。

8我们再来读一读上面的句子,看自己能否发现这些特点。你能否仿照例子说一些类似的句子呢?(让学生试着说一说。)

(预设:如第一组:“妈妈不光为我做饭洗衣服,还教我读书。”“明亮的灯光,洒在我的作业本上。”“我很快就把饭吃光了。” 第二组:“爸爸从书架上抽出了那本他最珍爱的书。”“小麦抽穗了。”“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谁能正确地读一读下面短文中的字。(1)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检查。

(3)教师抽查本班学生认读情况。(指明学生读,开火车读等)

2比一比谁聪明,谁能说说认识的字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认识的字基本上是带“木”字的形声字。

3看一看谁细心,谁能说说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桐、桑、棕、橡”是后鼻音,“桑、棕”是平舌音)4赛一赛,谁读的准。

5自由读韵文。比一比谁先会背诵。

6说一说你在读韵文的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关于树木的常识。

(二)读读背背。1出示古诗课件。

2教师点拨提示:乐府诗《游子吟》,诗的大意是,孩子要离开母亲远行,母亲一针一线仔细地为他缝制衣衫,针脚缝得密密的,担心他不能早日归来。母亲的关怀就像春天的阳光,哺育了小草,这样无私的母爱,做子女的如何能报答得尽? 3自由读诗句。

4说一说对诗句意思的大致了解。5练习背诵诗句。

6拓展延伸: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三、展示台。

1激发情趣,启发谈话。

我们班级里有很多小能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今天我就给大家一个机会,让每一个人都展示自己风采。你可以朗读,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还可以展示自己画的图画,还可以唱歌或表演舞蹈等等。我们先分小组展示,大家可以在小组内演一演。

2分小组展示。每个活动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让学生在全班汇报之前进行组内“演练”。

3组织交流,展示风采。(1)学生展示。(2)其他学生评价。

(3)教师参与评价。注意要以鼓励为主,同时巧妙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争取做得更好。

篇7:五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1.学会找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2.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介绍书。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点

1.学会把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到句子中。

2.增加积累。

教学难点

学会找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语文园地里面包含着丰富的知识。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丰富的营养吧。

板书:语文园地八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1)

我们都喜欢读课外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到有趣的课外书呢?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找到课外书的?

板书:找课外书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2)

①找和课文有关的课外书,读了一个故事,找整本书来读。如学了《美丽的鹿角》,就可以找《伊索寓言》等。

②读了整本书,找同类书来读。如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还可以读布封的《动物素描》。

③别人推荐的书。比如,同桌向我推荐《安徒生童话》。

师总结: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对我们来说会受益匪浅。

板书:由一个故事到整本书

由一本书到一类书

读别人推荐的书

5.词句段运用。(出示课件3)

(1)读一读,你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照样子说一说。

①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

②思考,这几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③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比喻修辞方法的作用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4)

师:这三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第一句话把书比喻成“长生果”;第二句话把书比喻成“营养品”;第三句话把书比喻成“朋友”。这三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体现出书的重要性,引导我们去读书,爱读书。

示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出示课件5)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

书是我最好的伙伴。

(2)想一想:下面的句子主要讲了什么?把他们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读一读,再抄写下来。(出示课件6)

①读句子,弄清楚每句话的意思。

②根据意思排列这几句话的顺序,使之形成一段完整、连贯的话。

生读句子,排列句子(出示课件7,8)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什么?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师:我们认真读这段话可以发现,这段话介绍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一个是由外到内,一个是由内到外。它告诉我们,只有先吸取营养,脑子里的东西才会变得有价值。

6.书写提示。(出示课件9)

书写指导:我们在写字的时候,用笔要刚劲有力,学习欧阳询在点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尽量把字写得平整端庄。

7.日积月累

学习《观书有感》两首诗。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朗读这两首诗。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10)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3)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出示课件11)

其二: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出示课件12)

(4)学生读读背背。

(5)当堂测试背诵。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怎样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来读,知道了比喻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还进行了写字指导,积累了古诗,可以说受益匪浅。

篇8:小学语文《园地五》教案

一、教材说明

这个语文园地里有五项练习,包括复习同偏旁的字、读词语、比较形近字、读句说句和读儿歌。

二、教学建议

第一项“我会认”,是复习学过的带“讠、亻、口”的三组字。通过归类认读加深记忆。为此要让每个同学独立练习,忘了的字查查生字表,读完之后想想每组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然后再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读读问问,老师可用三组卡片变序抽检。

第二项“我会读”,内容是学过的字组成的词。这些词在口语中常用,多读几遍有利于巩固生字,积累词语。可以四人小组的形式互相读读。横向读、竖向读,让学生自己变换读法,读得有兴趣。读前老师要提示读准字音,读后要注意检查,纠正不准的读音。

第三项“比比写写”,需区别六组形近字再写下来。有四组是一笔之差,有两组字形差别在两笔以上,要引导学生仔细辨认,学习深辨细究,把字看清楚。比较时要从音形义三个方面清楚地说出每组两个字的不同。如:“日”,读rì,红日、生日的“日”;“白”读bái,白云、雪白的“白”。“白”比“日”多一撇。或“白”去掉一撇就是“日”。先同桌的两人你说一组,我说一组,互相说说、互相补充,再全班交流。比较清楚后再写一写。提醒学生写字时要把不同的地方记住,字要写正确。

如“马”第一笔是“”不带“钩”,“鸟”第二笔是“”与“马”不同,里面还有一点。要借助田字格把字写匀称,没把握的同学可再看看课文中的范字。

第四项“读读说说”,要求通过读句,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这三个语气词都可用在问句里,“吗”一般用于是非问句,只需别人作肯定、否定的回答;“呢”用于特指的问句,需对方说出具体的答案;“吧”用于推测、估量的问句,回答也只需肯定或否定。这些用法只供教师判断学生用词说句合适不合适,对于学生则只要求通过读句来培养语感,学着说一说。教学时先指导学生明白题目要求,再读三句话,启发学生想想三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导读出问句的`语气。然后分组练读学说。最后检查说句的情况。

第五项“我会读”,内容是一首儿歌。这首儿歌想象丰富,形象地描绘出白云的姿态,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与第12课《雨点儿》有一定的联系。儿歌中“站、躺、凉、肥、才”没学过,“着”是多音字,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轻声的读法。朗读中可启发学生想象自己在看白云,与白云谈话,力求把儿歌的韵味读出来。儿歌的内容不必讲,要通过读来感知了解。

三、教学时间

篇9:五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

2.拓展学习内容,读背古诗,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重点难点

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激发其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祖国的西部幅员辽阔,山河壮美,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茫茫无垠的戈壁……学习了本组课文,同学们对祖国的西部有了哪些了解呢?结合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读着一篇篇优美的课文,我们好像跟随作者走进了神秘的西部,触摸到了边疆建设者那火热的心,感受到了蒙汉之间浓浓的民族情。在课文《草原》《白杨》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呢?让我们一起回顾有关语句。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从这些语句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文中这样的语句还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自读勾画,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小结:这样的表达方式也可以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中,它能使文章含而不露、寓意深刻,令人读后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学习本组课文,你还有别的收获吗?和同学交流一下。

二、日积月累

导入:回顾课文内容,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或秀丽或雄奇的画面,给西部风光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追溯历史,唐代诗人刘禹锡也曾用豪迈的语气在诗句中抒写西部黄河及淘金者的生活,寄托浪漫的理想。自由诵读诗文《浪淘沙》,看看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怀的。

1.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2.尝试理解。

3.学生质疑,解疑。

如果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浪淘”,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浪淘风簸自天涯”,写黄河波涛汹涌,来自天边。“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一直走到银河那里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O和织女的家了。

4.背诵诗文。

过渡:这首《浪淘沙》共有九首,这是其中一首。老师还找到了另外有名的两首,你能把它们读好吗?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三、趣味语文

1.谈话导入:汉语言文字魅力无穷,在许多场合,不同的组合、不同的用法能产生神奇的魔力。不仅读来妙趣横生,还能起死回生呢!下面我们来欣赏教材上一则有趣的语文故事,看看有趣在哪里?(学生读故事,交流感受:断句不同,仍成佳句。)

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语文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2.趣味小作业:

一家人宴请宾客。席中,觥筹交错,宾主尽欢。可到了薄暮归家时分,却下起了雨。客人因道路泥泞,不得不留下。主人可不乐意,怎么办?他便提笔写了一副对联,想让客人看了主动回家。这副对联是: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由于对联没有标点,不同的读法会产生不同的意思。你猜猜,客人都走了吗?请加上标点来说明理由。

小练习:

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某家有少女人才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3.小结。

篇10:五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引导学生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一词多义,能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多义词,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板块二

积累古诗,读中感受诗情

1、导入:文章能借物抒情,古诗也能托物言志。下面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读中体会:诗人要借助蝉来抒发自己怎样的情怀?

2、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读懂诗意。

(2)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强调:(ruí)、藉(jiè)。

(3)粗知诗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①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②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补充资料,释疑。

课件出示:

垂:在诗中指蝉的触须。因为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叫“”,蝉头部伸出的触须与其有些相似。

流响:指的是蝉连续不断的鸣叫声。

藉:凭借的意思。

3、读出诗情。

(1)学生练读,男女生读。

(2)介绍诗人,体会诗情。

①资料补充。

课件出示:

虞世南,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唐太宗评价他:“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虞世南的人品、才学都是一流。

②交流:诗人借蝉表达什么感情?

语文要素

③联系本单元课文的写法,体会诗人借蝉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和情操的写法。

4、背诵积累。

(1)回顾内容,指导背诵。诗的前两句写了蝉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形象——“垂”;习性——“饮清露”;声音——“流响”。后两句抒发的是诗人高洁的志向。

(2)学生借助插图,练习背诵。

(3)同桌互背古诗。

(4)拓展延伸: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也寄托着自己的情感。像这类托物言志的诗歌叫咏物诗。这类诗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示:

(一)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三)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篇11:二年级 语文 语文园地五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猩 鹤 鸽 羚 蚯 蚓 螃 蟹 蚕”九个生字。2.词语分类,看看归纳同一类词语。区别词语的意思。3.区别词语的意思。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4.积累国学。

5.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学习快乐读书吧。【教学重点】

1.认识“猩 鹤”等九个生字

2.词语分类,看看归纳同一类词语。区分词语的意思,灵活运用 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词语分类,归纳同一类词语,区分词语的意思。灵活运用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动物园游玩,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小明和妈妈看见了哪些动物。

二、认字识字。(出示课件2)

xīng hè gē líng qiū yǐn páng xiè cán 猩 鹤 鸽 羚 蚯 蚓 螃 蟹 蚕 1.学生齐读词语。2.开火车读词语。3.去掉拼音读词。

4.读句子,巩固认字。(出示课件3)

森林里,要召开运动大会。鸽子把消息传送给猩猩,白鹤,羚羊,螃蟹。蚯蚓听到消息也从泥土里钻出来了,蚕赶紧吐丝制作运动会的旗帜。

5.动物分类。(出示课件)

同学们动物界中分好多种类!将你知道的说一说。

(哺乳动物 昆虫 两栖动物 鸟类 爬行动物等)按照动物的类别分类:哺乳动物,昆虫,鸟类,两栖动物 哺乳动物:狮子 猩猩 羚羊 鸟类:白鹤 鸽子

昆虫:蚯蚓 蝴蝶 蚕 两栖动物: 螃蟹 海龟。

6.学生练习。(试着分类)(出示课件)麻雀 蜻蜓 老虎 青蛙

三、字词句运用。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出示课件)得意 满意 愿意

(1)看到我主动给老人让座,爸爸露出了()的笑容。(2)妈妈很()接受老师的邀请,去参加中队活动。

(3)李林的风筝飞得很高,他()极了,在草地上跑得更欢了。学生试着填写。(1.满意 2.愿意 3.得意)汇报交流。(出示课件7)提示:满意:是指符合心意,或者是意愿得到满足。第一句我让座的行为得到了爸爸的认可,所以爸爸很满意,露出了笑容。

愿意:本意是情愿,同意,应允和希望的意思。第二句中是妈妈接受老师的邀请去参加中队活动。

得意:指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或者是骄傲自满的意思。本句是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区别:首先在词性上来说,得意是贬义词而满意是褒义词。愿意属于中性词。2.大家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三个词的理解。(出示课件)(1)当你们回答问题回答对的时候,老师会对你露出()微笑。预设:老师会对我们露出满意地微笑。为什么不能用得意的微笑呢?(因为得意说的是自身的感觉)

(2)小明()地告诉妈妈,这次考试他考了第一。预设:得意地告诉妈妈。为什么不能用满意?

(因为小明有炫耀的意思)

(3)你()和我一块玩乒乓球? 预设:愿意。(有希望的意思)

3.句子中重点词语的阅读。(出示课件)

(1)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问题预设:句中加点词反映了小马什么样的心情? 提示:说明小马很高兴,活泼。

朗读指导:用轻松,愉快的口气来读这句话,表现出小马快乐的心情。(2)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问题预设:句中加点的词语反映了小马怎样的心情?(出示课件)预设:说明小马有点不好意思。

朗读指导:用犹豫的、不好意思的语气来读,读的时候语速要慢一些。(3)他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出示课件)问题预设:从加点的字里,我们得到了什么信息? 预设:他一定是很累,累得都喘起气来。

朗读指导:我们要读出“累”的感觉,读的时候语速可以快一些。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好,看来是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同时也把握住了句子表达的情感。希望我们在今后的朗读中用到今天的朗读方法,就是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根据重点词语去判断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四、我的发现。1.边读边品

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六个词语,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组成词语的两个字的意思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示:朗读了词语,我们会发现这几个词语中,组成词语的两个字的意思相同或相近。(出示课件)

收拾:“收”和“拾”都有整理东西的意思。寻找:“寻”和“找”都有找的意思。

伙伴:“伙”和“伴”都有伙同、作伴的意思。街巷:“街”和“巷”都是指街道。

骄傲:“骄”和“傲”都有自满、自高自大的意思。奔跑:“奔”和“跑”的意思相同,都是急走的意思。

(出示课件13)归纳总结:读了这些词语,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组成方式,那就是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字可以组成一个词,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

追赶 跳跃 飞翔 打击 疯狂 温暖 弯曲等

五、朗读“日积月累”的内容。1.借助拼音朗读。

2.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3.小组同学在朗读的过程中,讨论每句话的意思。4.汇报交流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出示课件)

帽子要戴正,纽扣要系好,袜子和鞋子也都要穿得服帖。

放置帽子和衣服,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到处乱丢,以致于弄乱弄脏。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警惕,勉励自己要奋发图强。

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4.学生读读背背。5.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六、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

有一位老奶奶,天气好的时候,她忧心,天气不好的时候,她也忧心,可是后来,她变了,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好天气和坏天气》去看一看吧。(出示课件17)

人物形象,通过课件展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

1.默读这篇文章,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2.读第二自然段。(出示课件)

(1)大儿子是干什么的?他喜欢什么天气?(2)看到勤快的儿子,老奶奶是什么心情?

(大儿子做蜜饯的,他喜欢晴天,看到勤快的儿子,老奶奶很高兴。)3.读第三自然段。(出示课件)

二儿子是干什么的?他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二儿子是做雨伞的,他喜欢下雨的天气。)

4.老奶奶为什么哭?从中你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20)(下雨天担心大儿子,大晴天担心二儿子,老奶奶认为无论是下雨天还是大晴天都是坏天气,说明她很爱自己的孩子,同时,她也是个非常悲观的人。)

5.读最后一自然段。

朗读老爷爷的话,你觉得老爷爷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老爷爷是个乐观的人。)

6.在文中找出老奶奶的哭的原因,再找出老爷爷说的话,你认为老爷爷说的话有道理还是老奶奶的有道理?你有什么启发?(出示课件22)

预设:我觉得老爷爷的话有道理,无论什么事都有两面性,就是说,事情都有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我们不能只看到坏的方面而忽略好的方面,我觉得看事情既要看到坏的方面,更要看到好的方面,要有乐观的心态。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中的一部分内容,我们还认识了悲观的老奶奶、乐观的老爷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还明白了做人要乐观的道理,希望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多多积累,不断地充实自己。

上一篇: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口算下一篇:为自己等一地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