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免费

2024-05-09

二年级美术免费(精选8篇)

篇1:二年级美术免费

1、大雁有22只,鹅比大雁少9只,鸭比大雁多19只,鸭和鹅各有多少只?

22-9=13(只)22+19=41(只)

答:鸭有41只,鹅有13只。

2、小红有28张画片,小明比她多26张,小明和小红共有多少张?

28+26=54(张)54+28=82(张)

答:小明和小红共有82张。

3、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果园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4×8+12=44(棵)

答:果园一共有44棵果树。

4、笼子里装了5只兔子,它们一共有多少只脚?

4×5=20(只)

答:它们一共有多20只脚。

5、小红有28张画片,她比晓明多6张,小明有多少张?两人一共有多少张?

28-6=22(张)22+28=50(张)

答:小明有22张两人。一共有50张。

★ 如何快速提高数学成绩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竞赛题

★ 高二怎样提高数学成绩

★ 提高数学成绩的四大技巧

★ 考研数学复习建议 提高数学成绩

★ 考研数学 如何通过做题来提高成绩

★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怎么学?

★ 怎样提高生物成绩

★ 提高英语成绩方法

★ 怎样提高生物成绩

篇2:二年级美术免费

2、二(1)班有男生28人,有女生24人,二(2)班比二(1)班多3人,二(2)班有多少人?

3、一根铁丝用去一半后,再用去剩下的一半,这时剩下9米,原来这根铁丝多长?

4、妈妈把18块糖分给笑笑和她的2个好朋友,平均每人分得多少颗?

5、小张今年17岁,小玲今年20岁。当他们岁数和是59时,他们两人各是多少岁?

6、张大娘家养了一些鸡和兔,共有8个头,22条腿,问张大娘养了几只鸡?几只兔?

7、一条河堤长60米,要在河堤的两边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从头到尾一共要种多少棵

8、在一条长28米小路的一边种树,每隔4米种一棵,两头都要种,一共要种多少棵?

9、有4盆黄花、5盆红花,每盆都开6多花,一共开了几朵花?

篇3:浅谈小学二年级的美术素质教育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与教师的引导有很大关系。它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 与小学二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 是以儿童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两方面, 我们来看一下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 即儿童的欣赏兴趣可以被强烈的色彩刺激激起,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孩子们感到欣慰和喜悦。如蓝蓝的天, 白白的云彩, 绿荫荫的小草, 青青的山, 美丽的花朵, 秀色可餐的果实。如果我们把彩色图片和黑白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 他们首先会选择彩色图片。

1、在美术欣赏过程中, 孩子们经

常忽视整体而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 或者忽视其它的而注意整体。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二年级儿童在观看扇子上的一幅绘画作品时, 他们可能会绘画中色彩艳丽的颜色所吸引, 可能会忘记了扇子的存在。又比如他们在欣赏某种美丽的工艺品时, 他们首先注重的是上面美丽的颜色和图案, 很少首先去看工艺品的内容。

2、儿童在他们的美术欣赏过程中,

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凭第一印象来欣赏美术作品, 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 无意识属性强。不会去仔细琢磨作品内涵, 粗略领会、激动片刻就会心满意足, 在较长的时间, 对作品的感受能力几乎不会内持续增长。

3、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 儿童

对作品进行评判是依据自己的见闻认识、生活经验、及其由画面产生的联想。他们对反映儿童自己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者小伙伴的优秀美术作品特别容易接受, 而且会经常以此作为自己依照的范本。例如, 农村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农村红砖绿瓦的房子、用树枝圈起的篱笆、好看的各种各样的鹅卵石和树叶也是一种美丽, 因此就会对反映农村面貌的作品容易理解。而城市的儿童就对表现城市面貌的美术作品感受容易, 如明亮的大厦高楼, 整洁、光亮的柏油路, 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他们就会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

4、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

记忆, 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 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 就需要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 这样才能使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深刻。在实际美术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运用音乐伴奏来渲染气氛, 强化儿童的记忆。

二、小学二年级美术欣赏教学的编排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 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专题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 是一种课堂教学的方式, 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教师要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 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 让学生初步了解教学内容, 如欣赏一个中国建筑, 就要讲一讲有关这个建筑的历史, 加以民族精神的深化, 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 感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 引导学生了解伟大祖国灿烂的建筑文化, 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

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专题欣赏教学, 它们包括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以此来调节二年级小学生的注意, 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 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 鼓励他们积极讨论, 各抒己见, 踊跃发言。

随堂欣赏课。它是指包括创作、塑造、图案、写生、手工制作在绘画和工艺课业中所穿插进行的欣赏。在教学过程中, 这种欣赏方法运用得非常多, 如为了使二年级小学生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 可引导学生对素描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又如在每一次教学中都要安排范图以及相关的一些资料, 教师要擅于指导二年级小学生进行观看, 并仔细讲解, 告诉他们到底作品好在哪里、美在哪里。达到了这些要求, 随堂欣赏的教学过程就完成了。

现场欣赏。在较长时间内, 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就是现场欣赏。这种美术欣赏形式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完成的, 例如:组织儿童访问画家、工艺美术家、雕塑家、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博物馆中陈列的美术作品等。

对于条件稍差的农村, 关于欣赏课的内容教师应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可以就地取才。可以到当地的风景区、古文物建筑区带学生去参观, 并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 增加孩子们的民族的尊严与自豪感。

三、优化小学二年级美术课堂教学

小学美术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导入、新授、实践、作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使学生在艺术的渲染中打开思路, 让学生身临其境, 其乐无穷, 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美术教师应根据美术课的特点、二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及其他们的具体情况,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实现好的师生互动。教师要对教材和教学对象非常了解, 挖掘潜在内容, 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 只有这样,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因此, 恰当、灵活的教学方法也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关键。教学方法要有直观性、趣味性、审美性, 更要富有启发性,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参与, 从而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教师多元化的素养在美术教学中非常必要。课堂是一个社会群体,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点, 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习惯。整个班级就是一个面, 而师生交流就像一条线, 这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空间。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多种素养, 使自己能够从多种思维的角度出发, 启发学生的思维。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已经普及。美术教师应利用电化教学手段, 使学生有更高涨的学习热情, 这有利于优化课堂效果, 迸发出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挖掘学生的潜能, 优化小学二年级美术课堂。

另外, 新的课程改革赋予我们美术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 教师应该创造亲切的课堂气氛, 在与学生交流中, 不断地使用鼓励, 表扬的语言, 对学生的思考加以肯定, 这样做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作, 实践欲望。

参考文献

篇4:二年级美术《吊饰》教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不同种类的吊饰,能利用不同的媒材通过点、线、面、色彩、装饰等艺术形式,折、剪、貼等手法,小组合作设计制作小吊饰。

教学难点:能创造性地设计并制作一个平面或立体的吊饰,造型新颖美观。

教学资源:⑴教师:电脑设备、课件、彩色纸、剪刀、胶水、绳子、中国结、民间吊饰实物。⑵学生:自己搜集来的小吊饰、彩色纸、剪刀、胶水或双面胶带、橡皮泥、绳子、水彩笔、树叶等材料。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前我在黑板上挂出各种吊饰,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并提出问题: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我们为什么要挂它们?这样使学生了解吊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吊饰与生活的关系。然后我又以猜谜语的形式来问大家:“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我们来猜猜它们叫什么?”最后我揭示谜底,出示课题。这样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我问:“它们为什么叫做吊饰,而不叫坐饰、摆饰呢?”这样一问,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吊饰的概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什么叫做吊饰。

二、分步讲授新课

1.吊饰的结构。欣赏课题(教师所做的吊饰)。分析吊饰的结构。

老师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来启发学生吊饰的主要部分称之为主体部分。然后又根据吊饰的概念引出悬挂部分和装饰部分。

2.吊饰的制作步骤。⑴看吊饰问:如果让你做,你先做哪部分?学生能够知道应先做主体部分。⑵和学生共同探究主体部分的制作。①学生思考并回答吊饰的主体部分可以是什么形状。平面形:三角形、正方形、心形、动物外形等;立体形:圆柱、圆锥等(师板书);②主体部分可以采用什么方式制作?师引导并板书,学生思考并回答;③探究装饰部分和悬挂部分的制作。师生共同探讨在什么部位装饰及怎样装饰。悬挂部分可以有几种悬挂方式。

3.欣赏联想。欣赏课件学生的作品,启发联想。

三、小组合作,愉快表现

两人或四人分工合作制作一个你们喜欢的吊饰。讨论一下制作的材料和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悬挂、主体、装饰部分的具体设计,进行分工合作)。教师提出要求:①安全方面;②卫生方面。教师提出建议:师生合作开店——吊饰坊,学生的作品送到店里。师将作品粘贴在黑板上(播放音乐:喜洋洋)。

四、交流展示,教学评价

学生作为顾客选出自己最想买的吊饰,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提出改进意见。作者说明创作意图。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课堂延伸

欣赏课件。感受其他材料制作的吊饰。要求学生回家找一找身边的材料,试着用其他材料做吊饰,做好后可以送到店里来。

六、板书设计(略)

篇5:二年级美术免费

1、初步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弄清“余数”概念。

难点:理解余数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学具;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国庆节,飞行大队举行了一次飞行表演(课件演示)

师:飞行员叔叔的表演精彩吗?

师:飞行员员除了有强健的身体,还有渊博的文化知识,他们知道二(3)班的同学个个

都非常聪明,出了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

二、自主探究

出示第一个问题。

同学们能独立列式计算吗?

教师指名列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

出示第二个问题。

请同学们用小棒表示飞机摆一摆,看看可以分成几组?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出示第三个问题。

请同学们把15根小棒分成5组,看看每组有几架飞机?

教师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出示第四小题。

请同学们继续用小棒来摆一

摆,老师看看谁能出色的完成这个任务。

完成后,教师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交代写法,帮助学生认识余数。交代读法。

议一议:

剩下的3架飞机还能再分吗?余数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实践应用

今天,飞行员叔叔出的四道难题,同学们完成得非常好,同学们能不能用解答这四道题的方法来解答其它的题呢?

出示第一道练习题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在课堂练习本上。

出示第二道练习题

篇6:二年级美术免费

2、图书馆里有90本书,第一次借出35本,第二次借出的与第一次同样多,还剩多少本?

3、商店里有42个汽车玩具,卖出18个,还剩多少个?又运来44个,现在有多少个?

4、校园里种月季花34棵,串红19棵,美人蕉47棵,一共种了多少棵花?

5、、商店里有电视机64台,收音机比电视机少14台,收音机有多少台?

6、妈妈拿了100元去购物,买苹果用去55元,买橘子用去27元,(1)妈妈用了多少元?(2)妈妈还剩多少元?

7、姊姊的存钱桶里有51元,再放进多少元,存钱桶里就有78元?

8、篮子里原来有68个鸡蛋,拿走一些后,篮子里还剩47个,请问:拿走了多少个鸡蛋?

9、孙桥小学去年买桌椅50套,今年又买了58套,今年比去年多买了多少套?

篇7:二年级美术免费

12-6=6(岁)30+6=36(岁)答:妈妈36岁。

2、会议室里有单人椅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8×2=16(人)16+30=46(人)答:一共能坐46人。

3、有40人要过河,租8条小船(每条小船限乘4人)和1条大船(每条大船限乘6人)够坐吗?

8×4+6=38(人)38<40答:不够坐。

4、小明买一支钢笔花了8元,买书包的钱是买钢笔的6倍,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6×8=48(元)48+8=56(元)答:一共花了56元钱。

5、小李有43张邮票,小生的邮票比小李多9张,小英的邮票比小生少14张。

(1)小生有邮票多少张?

43+9=52(张)答:小生有邮票52张。

(2)小英有邮票多少张?

52-14=38(张)答:小英有邮票38张。

(3)他们三人一共有邮票多少张?

篇8:二年级美术免费

1.知识与技能:有趣的数字学生能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想象变化与装饰。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创造美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将想象转化为表现有趣的数字。

二、教学重点

把握数字的特点与学会数字的装饰方法。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想象变化。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激趣

1.任老师很高兴见到大家, 所以打算送给大家一首歌谣, 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教师出示课件Flash)

2.你们觉得怎么样呀? (好玩、有趣)

这些数字真可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趣的数字。 (贴出课题《有趣的数字》)

(二) 欣赏

1.师:看, 这些有趣的数字, 来到了我们的教室, 我们打个招呼吧。 (出示有数字的课件)

生:8、9、6…

老师指着数字让学生一个个辨认。

小结:这些数字跟我们平时见到的相同吗? (不同)

师:哪些地方变得不同呀?

生:画了颜色, 画了花纹, 变成雪人还有树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这些数字呀, 加了颜色、加了花纹、变了形状, 变成一个个有趣的数字。那么想知道这些有趣的数字是怎样变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 举例示范

师: (展示数字8) 瞧, 这是数字几? (8)

师:大家觉得数字8像什么呢?

生:熊猫、雪人……

师: (示范过程) 我觉得这个8呀, 长得有点像我最喜欢的雪人, 所以你们看仔细哦, 老师是怎么把数字8变成雪人的。我先给它长上两只大眼睛……

师:大功告成, 转眼之间, 8就变成了雪人, 多有趣呀, 谁能说一说, 老师是怎么变的呢? (给它画了眼睛, 涂了颜色……)

(老师找机会点拨, 加一加和变一变) 加一加就会发生变化, 还可以加什么呢?加点花纹和颜色也会变得不一样哦!

师展示把数字8进行变化的图片, (图片上数字8变成动物、变成糖葫芦、变成雪人、变成仙人掌的……) 让学生明白, 只要我展开想象, 就可以把数字变得更加有趣!

小结:要变出这些有趣可爱的数字呀, 我们可以加花纹, 涂颜色, 还可以改变外形来装扮它。

相信你们也有很多不错的创意, 我们一起动手试试吧!

五、作业点评

通过展评, 总结学习的经验。

1.以展评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2.课后拓展:试着用同样的方式来改一改字母。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方式多角度评价, 使学生的创作成果受到不同程度的肯定, 让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再加上拓展活动, 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 学会学以致用。

六、教学反思

《有趣的数字》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特征, 对数字进行变形, 并用绘画表现方法表现数字的特点, 使数字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上一篇:小学参考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下一篇:《游子吟》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