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的控制论方法

2024-05-13

软件测试的控制论方法(共10篇)

篇1:软件测试的控制论方法

浅谈地坪漆附着力控制的测试方法

在地坪漆施工使用之前,施工人员都会对涂料的附着力进行试验,避免不合格地坪漆产品的施工应用。但是由于施工方、气候条件、工人熟练程度、固化保养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涂装完成后,涂膜附着力可能并没有达到原先设计要求,有些甚至在腐蚀介质中完全脱落,出现整张涂层的剥离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对施工完成后的涂层进行附着力试验,控制施工质量。

如今用于施工现场检测附着力的方法,较为常用的有四种:Elcometer附着力、小刀附着力试验、胶带附着力试验和划格法试验:

Elcometer是所列举四种方法中最客观的一种方法,不仅可检测涂料与基料的附着力,还可测定涂层之间的层间附着力。这个试验是将一铅制试验拉头粘在涂层上,采用有刻度的机械拉力试验机将拉头拉脱,从标尺刻度读出拉去的拉力。对于每一种地坪漆都有规定的拉开法测定数值,一般要求大于2Mpa,双组分环氧类地坪漆可以大于4Mpa。

小刀试验是采用锐利的小刀用于切割涂层,将涂层切透达到基体,切成彼此垂直的两个切口,然后采用小刀片力图将涂层与基体分开或将涂层与两个切口相交的各层彼此分开。若容易剥离和分开,说明附着力不好。

划格法是以专用划格器刻划涂膜深至基体,形成网格状,查看试验涂层的切割表面,并与说明和附图进行对比定级。例如: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格脱落为0级;在切口交叉处涂层有少许薄片分离,但划格区受影响明显不超过5%为1级;切口边缘或交叉处涂层脱落明显大于5%,但受影响不大于15%为2级;以此类推,0级附着力最佳,一般超过1级在地坪漆中认为附着力达不到要求。

胶带附着力试验法有两种:一是在涂膜内划X,划透至基体,然后拉开,以0~5标尺定性评价附着力;二是在涂抹的每一个方向划6~7个刀口透达基体形成网格状,在网格上粘贴压敏胶带,然后扯去,按描述及说明比照评价附着力。粘贴越紧且被拔除的涂膜越少,附着力越好。

在测试时,最好选定不同的的试验部位重复进行试验。以所得的最低值作为合格的判定值。检测后的涂膜。采用手工刷涂的方式进行补涂,一定要达到原先要求的涂膜。

篇2:软件测试的控制论方法

田 伟 马 娟

摘要 目的探讨病案书写质量控制软件中的统计学方法应用;方法根据数据性质定义不同变量类型的统计指标,将统计指标、统计范围、统计内容、统计方法、统计报表及图形等统计学知识在病案书写质量控制软件中应用;结果统计学方法应用到病案书写质量控制软件使评审工作更加标准化;结论在病案书写质量控制软件中应用统计学方法促进了医院病案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病案;质量控制;统计学方法

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201 1版)》和《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lJ(2011版)》在病案书写质量评估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规范对病案书写质量也有相应规定。如何提高病案书写质量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为评审病案质量主观性强,统计评分结果方法简单。病案质量评审缺陷问题的阐述一般是粗分类的缺陷发生比例,资料类型一般为二分类是否存在缺陷[1-3],能发现一定的问题,但统计指标、统计内容、统计报表内容明显匮乏。我院运用计算机软件评审病案质量使评审工作更加标准化,更具客观性和公正性,统计指标、统计范围、统计内容、统计方法、统计报表内容非常丰富,对医院病案管理和临床医护人员规范书写病案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资料与方法

原始资料性质不同,通过其产生统计指标的分析方法也会有很大差别。统计数据是统计变量的具体表现。变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 分类变量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一个名称。如“科室”就是一个分类变量。

1.2 顺序变量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这类变量的具体表现就是顺序数据。如“病案质量评分的等级(甲级、乙级、丙级)”就是个顺序变量。

1.3数值型变量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这类变量的具体表现就是数值型数据,称变量值。根据其取值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离散变量可以取有限值,而且可以一一列举,如病案评分标准中病案首页手术操作名称错填每错填一项扣5分就是离散变量;连续变量可以取无穷多个值,其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如病案评分标准入院记录中专科检查记录内容有欠缺专家可酌情扣(0—2)分就是连续变量。结果

病案评分权重值为100分,根据所得权重分值划分病案等级:大于等于9O分为甲级病案;小于9O分大于等于75分为乙级病案;小于75分为丙级病案。

病案书写质量控制软件中统计指标、统计范围、统计内容、统计方法、统计报表内容非常丰富,提供的统计分析报表及图形形式如下:

2.1 住院病案质量统计报表 内容为在某个时间段按科别统计病案总数、评审份数、平均分值、抽检率、各级别病案份数、平均分及百分比。统计的主要指标有科别、病案总数、评审份数、平均分值、抽检[4][3]

率、甲级(份数、平均分、百分比)、乙级、丙级、单项否决乙级(份数、百分比)、单项否决丙级。该报表的统计时间范围可以按日报、月报、季报、年报或自定义一个时间段进行统计。统计内容可以按科室、病室选择一个或多个科室或病室进行统计。

2.2 住院病案质量缺陷原因简表 内容为在某个时间段分别按科别、病案级别统计病案份数及具体缺陷原因。统计的主要指标有科别、病案级别、份数、缺陷原因。该报表的统计时间范围与住院病案质量统计报表相同。统计内容可以按全院、科室、病室选择一个或多个科室或病室进行统计。统计的病案级别可以按甲级、乙级、丙级、单项否决乙级、单项否决丙级进行统计。

2.3病案缺陷原因详表一 内容为在某个时间段分别按科别、病案级别统计病案份数、病案号、主要负责的医师、护士等相关信息。统计的主要指标有科别、病案级别、病例份数、病案号、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质控医师、质控护士、入院时间。该报表的统计时间范围、统计内容、病案级别的选择与住院病案质量缺陷原因简表相同。

2.4 病案缺陷原因详表二 内容为在某个时间段分别按科别、病案级别、缺陷原因统计病案份数、病案号、主要负责的医师、护士等相关信息。统计的主要指标有科别、病案级别、缺陷原因、病例份数、病案号、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质控医师、质控护士、入院时间。该报表的统计时间范围、统计内容、病案级别的选择与住院病案质量缺陷原因简表相同。

2.5 医师病案质量报表 内容为在某个时间段分别按科别、主要负责的医生级别统计病案总数、评审份数、平均分值、抽检率、各级别病案份数、平均分及百分比。统计的主要指标有科别、医师级别、医师姓名、病案总数、评审份数、平均分值、抽检率、甲级(份数、平均分、百分比)、乙级、丙级、单项否决乙级(份数、百分比)、单项否决丙级。该报表的统计时间范围与住院病案质量统计报表相同。统计内容先按科室、病室选择一个或多个科室或病室,然后在相应科室或病室按级别选择关注的一名或多名医师。

2.6 医师病案缺陷报表 内容为在某个时间段分别按科别、主要负责的医师级别、医师姓名统计病案缺陷份数、病案缺陷具体原因及出现次数。统计的主要指标有科别、医师级别、医师姓名、病案缺陷份数、病案缺陷原因和次数。该报表的统计时间范围、统计内容与医师病案质量报表相同。

2.7 病案质量纵向对比分析对同一科室或病室基期和报告期病案质量的对比分析图形。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科室或病室、任意定义基期和报告期的时间范围、可以选择关注的病案级别分别绘制相应的统计图形。图表类型包括面积图、条形图、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等。图形的颜色可以自行定义。

2.8 病案质量横向对比是对同一时期不同科室或病室病案质量的对比分析图形。根据需要定义对比的科室或病室、任意定义时间范围、可以选择关注的病案级别分别绘制相应的统计图形。图表类型和图形的颜色与病案质量纵向对比分析相同。讨论

目前,病案书写质量控制软件在全省约有几十家医院使用。该软件支持多个评审标准,用户能自行维护和修改评审标准,适合不同规模,不同级别的医院使用。使用该系统后,用户普遍反映良好。病案书写质量控制软件中统计指标、统计范围、统计内容、统计方法、统计报表内容灵活、多样,提供了丰富而详

实的统计分析报表和对比图形,能反映出大到整个医院、科室,小到每位医师负责的每份病案质量状况和缺陷原因。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的增多,给医务人员书写病案提出了新的挑战。病案的缺陷原因反馈到临床后能起到指导医护人员规范书写病案的作用。

统计学方法应用到病案书写质量控制软件后,使评审工作更加标准化,更具客观性和公正性。促进了医院病案质量的提高,减少了医疗纠纷。

[5]

参考文献

[1] 张颉.从病案书写质量的缺陷谈医疗纠纷的防范[J].实用全科医学,2008,6(1):94—95.

[2] 张澄宇。死亡病案的书写质量分析和质控方法[J].中国病案,2008,9(6):12—13.

[3] 季聪华,金明兰,毛威,等.病案质量监控的统计分析方法[J].中国病案,2009(8):10—12.

[4] 吕军,徐占波.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6—7.

篇3:浅析软件测试的控制论方法

1 软件测试概念及方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了软件的规模,同时软件的质量和性能又是社会人士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软件测试在软件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就显得格外重要。

1.1 软件测试的基础概念

所谓的软件测试,主要是对软件质量、性能以及可靠性加以保证,这种关键技术,通过一定的人工控制和自动手段的利用,对软件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检验,并从根本上发现该软件是否存在一定的产品故障。

1.2 软件测试的方法

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主要有静态测试方法和动态测试方法两种。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往往还存在随机测试方法、排错性测试方法、单元测试方法、组装测试方法。同时也存在确认测试方法和功能性测试方法。静所谓的态测试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主要是对程序特性进行分析的一种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真正实现对软件运行的测试。而动态测试主要是对计算机运行被测试程序的直接性测试,所以动态测试常称为程序测试。

2 软件控制论的相关理论

软件控制论主要是对软件工程问题的解决,其控制的问题主要为软件问题,被控对象主要为被测软件,其相应的控制器,在某种程度上主要是软件测试策略,就其实质性而言,背侧软件和软件测试策略,往往逐渐的形成一个主要的闭环反馈系统。一般情况下,控制器的模型、可行性的控制策略以及性能指标往往是解决最优控制问题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3 软件测试对受控马尔科夫链方法的应用

马尔科夫链主要是对数学分析方法的采用,对随机过程进行研究的一般图式。适用于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而受控马尔科夫链主要是由五个元素来描述的,如(1)所示 :

系统所有可能状态的空间集用S表示,系统所有可能状态的决策集用A表示,而则表示系统状态下Y的决策。

一般而言,对系统的转移方程Q而言,在实际的决定过程中,主要的转移状态往往是以代价向转移,在经过转移之后,系统将会进入新的状态,进而对进的决策进行选择,保持循环决策。

被测软件常用于受控马尔科夫链模型进行描述,加入仅仅测试单步执行,时间域相对离散。则令;…,所表示的含义则是t时刻被测物体存在j个缺陷,则如(3)所示。

若将剔除缺陷的代价进行忽略,按照以上的假设,检查到并剔除所有缺陷步数,其测试总代价的期望值则为式(8):

其状态的转移图1所示,主要是表示t时刻状态下所采的决策而花费的代价,就其实质性而言主要是随机变量。

受控马尔科夫链方法的控制器方程则为 :

代价的假设主要是一个相对有技术性的测量,采取的决策时发现软件概率最大的决策。就其实质性而言,无论是但软件模块还是单软件系统,随机测试方法远远不及自适应测试方法。

4 结语

篇4:粉盒品质控制项目与测试方法

设计功能品质控制

1.开盒力测试

开盒力是指消费者打开粉盒的力度,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打开带有前钮、卡笋、按钮结构粉盒的力,用推力表示;另一种是打开无前钮类、盖底直接卡合粉盒的力,用拉力表示。一般,开盒力主要取决于配合钩子的过盈配合量,配合钩子的角度是影响开盒力的重要因素,当然开盒力也与粉盒的材质有相当大的关系。

测试仪器:推(拉)力机。

测试方法:将粉盒固定在推(拉)力机的平台上,以一定速度施力,直至粉盒打开,此时的数值即为开盒力。不同地区和国家对开盒力的要求也不 同,欧美地区要求拉力以2.94~11.76N为宜,推力以4.90~19.60N为宜;而亚洲人用力相对较小,拉力以1.96~9.80N为宜,推力以2.94~4.90为宜。

2.跌落测试

一般情况下,根据粉盒的材质或大小设定跌落高度,硬性、易碎材质的粉盒,以70cm高度垂直跌落至坚硬地面且无部件分离和破裂现象为合格(粉盒打开视为正常现象)。跌落测试与产品及模具设计有密切关系,要注意避免产生应力;部件的牢固度则与所选材质有关。

由于塑胶材质的粉盒性能会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因此,此类材质的粉盒在进行跌落测试之前应先进行温湿度循环,即先在高温(55±5℃)环境下放置至少16小时,再在低温(-20±1℃)环境下放置至少16小时,最后在室温(21±2℃)环境下放置8小时。

3.抗压测试

抗压测试主要检测粉盒在关盒状态下的抗压能力,与所选材质的韧性和产品结构有关。

测试方法:粉盒经温湿度循环后,将一块直径为20mm的平板固定在推力机的作用头上,将另一块直径为20mm的平板固定在推力机的中心位置,然后将粉盒正面朝上居中置于推力机上,最后推力机以100mm/min的速度施加压力到规定值,以粉盒到达规定负载时没有破损为合格。

4.后钮(绞链)强度

后钮(绞链)强度是指粉盒在打开状态时,后钮部位能够承受的最大力度,与后钮钉周围的塑胶厚度、应力有较大关系。

测试方法:粉盒经温湿度循环后,将其打开并固定在固定装置上,并置于推力机的平台上(如图1所示),然后推力机以100mm/min的速度冲击粉盒后钮,直至粉盒后钮破裂,此时的数值即为后钮(绞链)强度。

5.后钮(绞链)松紧度

后钮(绞链)松紧度是指粉盒打开时后钮部位的顺畅程度,以及镜盖能否在使用角度内停留。其与粉盒后钮钉的直径、材质,以及部件组装针孔大小有直接关系。从设计上应考虑钉与孔的过盈量,以保证后钮(绞链)松紧度适宜。

测试方法:将粉盒在实验室温度下放置8小时后置于水平检测台上,打开镜盖,并停留在45°的角度,以镜盖在规定时间内不关盒为合格;再将粉盒模拟开盒200次,观察粉盒后钮钉是否存在移位、磨出粉末等不良现象。

6.部件组装牢固度

部件组装牢固度是指两件式组装(超音焊接或卡合)的粉盒经运输及消费者使用后,仍能保持正常状态。

测试方法:粉盒经温湿度循环后,将粉盒其中一个部件固定在拉力机的平台上,另一个部件用吸盘、无弹性细绳或胶带固定在拉力机的钩子上,然后以165mm/min的速度使拉力机平台下降,直至粉盒达到所需拉力或部件分离。

因结构因素而无法采用上述方法测试的粉盒,可将其从1m高处自由跌落至坚硬地面1~3次,以验证其部件组装牢固度是否足够。

装饰性能品质控制

为了达到吸引消费者眼球的目的,大多数中高档粉盒会使用不同的工艺进行装饰,常见工艺有印刷、电镀、烫金等,这些工艺的性能测试备受包装企业的关注。

1.装饰附着性

装饰附着性是为了确保装饰层经运输和使用后不会发生退色现象。

测试方法:将完成装饰的粉盒放置24小时后,用6齿梳子划出25个1mm2的小方格,将测试胶带(3M或NICHIBAN)平贴于小方格上,抚平并停留1min,再将测试胶带以45°~90°的角度大力拉起,以剥离面积小于规定值(根据所选材质和工艺的不同而定)为合格。

剥离面积的计算方法:1个小方格剥离,即剥离面积为1/25(4%);3个小方格剥离,即剥离面积为3/25(12%),以此类推。

2.耐磨损测试

耐磨损测试是指模拟随机的摩擦现象以及发生在消费者手提包中的机械振动现象。

测试方法:将粉盒放入滚筒(如图2所示)中,按每个粉盒加入20±0.5g铁质填充物的比例,将滚筒动作时间设置为5min,完成动作后取出粉盒,用细小水流将其表面清洗干净,再用软纸巾擦拭干净,然后小心地将测试胶带贴在装饰部位,并用手指压平,1min后将测试胶带以45°~90°的角度大力拉起,将剥离程度与规定剥离限度的样品进行比较,剥离程度小于预定限度为合格。

3.耐光测试

耐光测试是指将粉盒暴露在模拟辐射光源下或存放在展示柜的日光灯反射光源下,粉盒的颜色变化不超过规定的颜色要求。

测试方法:将粉盒置于耐光测试设备(设备结构如图3所示)中24小时,与未经耐光测试的粉盒进行比较,其颜色变化不能超过预定限度为合格。

4.气味测试

使用表面装饰涂料、油墨等材料的粉盒,一旦固化不彻底,容易在热作用下产生难闻气味。

测试方法:将烤箱温度设定为37±2℃,然后将粉盒放入一个5L的密闭玻璃容器(或适合产品尺寸的容器)内,盖紧盖子,在烤箱中放置24小时后,从烤箱中拿出粉盒,并立即打开盖子,尽可能快地闻气味,通常是与以前同类产品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气味在可接受范围内即可。

抵御物流环境的品质控制

物流环境是在粉盒开发设计阶段普遍被忽略的因素,如果粉盒结构设计强度与运输包装材料的抗环境冲击力小于物流环境因素的作用力,粉盒就会受到破坏;反之,可能会导致粉盒过度包装。为了达到实际操作上的平衡点,建议根据物流环境因素来分析。

物流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运输过程中的跌落冲击,陆(空)运过程中的振动,存储时的堆叠,长距离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温湿度和压力变化等;二是高低温环境对粉盒尤其是塑胶粉盒性能产生的影响。

根据上述物流环境因素,给合实际案例,可将以下几项测试项目作为开发新产品的参考依据。

1.温度测试

测试方法:以出口欧美市场、采用海运时最高温度为57.3℃为例,在该运输温度条件下,产品的基本性能(如部件组装牢固度等)是否下降。

2.振动测试

测试仪器:振动测试仪、带有水平侧边的振动平台、满足旋转或垂直水平负载运动的机构、可调整速度/频率的振动发动机。

测试方法:将产品包装箱以正常的运输方位置于振动平台上,并将振动速度设定在250rpm或等同的9.8m/s2加速,持续振动1小时;在没有测试仪器的情况下,可进行模拟运输测试,以江浙沪公路状况为例,要保证不低于200公里的运输路程。

3.跌落测试

测试仪器:跌落测试仪。

测试方法:从0.76m高处跌落至坚硬地面,分别对产品包装箱的底平面、顶平面、长侧面、短侧面、胶黏结处的底角、短底边进行跌落测试。

4.产品变量测试

从粉盒成品下线到消费者实际使用,受各种物流环境因素的影响,粉盒相应的功能性品质会产生一定变化,我们称之为“变量”。

测试方法:在温度为60℃、湿度为70%的环境下,在面积为0.25m2测试平台上放满粉盒测试样品,并在10kg的重量下加压48小时。

实际上,对粉盒品质控制项目的选择,一般都会按照不同的结构和加工工艺来确定。总之,包装企业应以消费者的舒适度为宗旨,对粉盒进行合理的品质控制,并确定相应的品质控制项目,这样才能找到粉盒品质和成本之间的平衡点。

篇5:软件测试的控制论方法

(2)保证实验法。该实验对产品的要求高,需要时间长,是对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系统进行检测的有效性实验。

(3)现场测试法。该实验简单明了,需要的试验设备比较少,不仅降低了厂家的生产成本,而且还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检测结果。

对于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应该注意的基本事项:

对实验地点的选择。在进行试验场地选择的时候,要全面的思考问题,考虑到环境问题,不同的环境对于其可靠性的强弱是不同的,多种环境既要综合考虑又要区分开,作比较。

选择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产品其性能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使是在同一环境下,在对他们进行可靠性检测的时候,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要选择不同性能,不同类型的产品来做试验进行区分,当然在不考虑经济问题的情况下,选择的电器产品的种类一定要丰富,越全面越好,根据它们的工作情况做出可靠性程度的结论。

选择不同的实验环境。对于一个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来说,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程度的可靠性。那么,这就需要再做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将同一个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状态作比较,将产品在恶劣的环境的状态与在温和下的状态分离出来做比较,期间要注意实验结果的客观性,以便更好地维护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产品的可靠性。

篇6:软件测试的控制论方法

航天器测试控制语言设计与实现方法研究

提出以航天器测试系统监控管理软件为运行环境的结构化航天器测试控制语言的语句定义和采用专用编译器、解释器实现的.一种方法,可作为研制测试语言和在测试系统监控管理运行软件环境中增强测试序列管理和功能的设计参考.

作 者:王宪文 WANG Xianwen 作者单位: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刊 名:航天器工程 ISTIC英文刊名:SPACECRAFT ENGINEERING年,卷(期):16(2)分类号:V525 TP31关键词:航天器 测试控制语言 研究

篇7:软件测试的学习方法

2. 应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

应当把软件测试贯穿到整个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而不应该把软件测试看作是其过程中的一个独立阶段。因为在软件开发的每一环节都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其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软件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软件所涉及问题的复杂性、软件开发各个阶段工作的多样性,以及各层次工作人员的配合关系等。所以要坚持软件开发各阶段的技术评审,把错误克服在早期,从而减少成本,提高软件质量。

3.对测试用例要有正确的态度:第一,测试用例应当由测试输入数据和预期输出结果这两部分组成;第二,在设计测试用例时,不仅要考虑合理的输入条件,更要注意不合理的输入条件。因为软件投入实际运行中,往往不遵守正常的使用方法,却进行了一些甚至大量的意外输入导致软件一时半时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就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轻则输出错误的结果,重则瘫痪失效!因此常用一些不合理的输入条件来发现更多的鲜为人知的软件缺陷。

4.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软件测试也不例外,一定要充分注意软件测试中的群集现象,也可以认为是“80-20原则”。不要以为发现几个错误并且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就不需要测试了。反而这里是错误群集的地方,对这段程序要重点测试,以提高测试投资的效益。

5.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以避免发生疏漏或者重复无效的工作。

6.应当对每一个测试结果进行全面检查。一定要全面地、仔细地检查测试结果,但常常被人们忽略,导致许多错误被遗漏。

7.妥善保存测试用例、测试计划、测试报告和最终分析报告,以备回归测试及维护之用。

篇8:软件测试的控制论方法

在首都国际机场T3C航站楼这样的大型电力监控管理系统中,使用动态模拟屏可以提高监管的实时性和自动化程度,方便值班人员的日常监控和事故情况下的正确判断、即时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1概述

首都国际机场T3C航站楼的供电系统规模很大,由一个10kV开闭站、6个柴油发电机房和22个变电室组成。这些开闭站、变电室和发电机房的地理位置分散,相距较远。

T3C电力监控管理系统在每个变电室安装有监控计算机前端机。前端机通过现场控制总线连接PLC、RTU等各种终端监控设备,实时采集每个回路的断路器等变配电设备的运行/故障状态、电压电流等运行参数。

在T3C的电工总值班室,设有T3C电力监控管理系统的工程师主站。该主站配备有9m×3m的大型动态模拟显示屏。模拟屏以配电系统主接线形式,动态、实时地显示该工程师主站所辖各个开闭站、变电室、发电机房的主要变配电设备的运行/故障状态和主要运行参数。

由于T3C的模拟屏需要实时显示的信息量相当大,因此设一台专用的模拟屏监控计算机对其进行控制。计算机内插有多串口卡进行串口扩展。模拟屏监控计算机一方面从前端机获取实时信息,同时又通过这些RS-485串行通信口和工业现场控制总线去控制模拟屏上的指示灯和LED数显表,从而保证模拟屏上所显示的状态和参数既与实际状况一致,又和工程师主站的电力监控管理服务器上所显示的状态和参数完全相同并同步刷新。

2系统设计与分析

2.1系统结构及模拟屏的控制原理

T3C航站楼电力监控管理系统是建立在T3C航站楼地面运行网这个统一的IP通信平台上的一个虚拟子网。工程师主站的电力监控管理服务器、前端机和模拟屏监控计算机都通过地面运行网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模拟屏监控计算机从开闭站、变电室的前端机以及监控柴油发电机组运行的服务器获取各种主要配电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和运行参数。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后通过串口和现场控制总线发送到模拟屏的控制器,实现模拟屏显示状况的实时同步刷新。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模拟屏的控制器采用工业智能遥信控制器TZTD-YX和工业智能遥测控制器TZTD-YC,控制器以MCS-51单片机为核心,具有较强的数学逻辑运算能力及非线性校正等功能。其中,TZTD-YX结合DAP-LED双色指示灯使用,可以显示红色、绿色、黄色三种状态,分别表示设备的合闸、分闸、故障状态;TZTD-YC结合LED数显表使用,可以显示工业现场的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素等各种工业参数。控制器与模拟屏监控计算机之间通过RS-485接口进行通信,采用N81码,即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无校验,通信波特率为19.2Kbps。采用Modbus-RTU通信规约,支持06/10功能码,信息帧结构为:

每个TZTD-YX可驱动12个共阳型DAP-LED双色指示灯(字母编号LEDA-LEDL);每个TZTD-YC支持5位数据显示,显示范围-9999~+99999。

控制器的寄存器有2个字节的地址空间,分别对应不同内容。

TZTD-YX控制器的0000H用于控制显示故障位状态(断路器故障信号),0001H用于控制显示工作位状态(断路器分合信号)。寄存器地址与内容对照表为:

根据上述对照表和信息帧的格式,当我们要实现控制任务:控制器地址为01,LEDA-LEDD为红色,而当LEDE-LEDL为绿色时,主机应发送的数据为:

2.2关于组态软件

T3C航站楼电力监控管理系统采用JZN03组态软件作为监控平台。

JZN03组态软件是针对中高端的自动化应用开发的,专门设计了设备数据表,能对数据进行批量处理;可多线程同时处理多个通信设备,通信速度和稳定性倍受赞誉。

JZN03采用设备数据表+设备驱动程序的方式实现与外部设备的通信,如图2所示。

设备数据表是系统提供的一块数组内存,大小为1000×1024,用来存放与外部设备进行交换的数据。设备驱动程序用来读取外部设备中的数据,放入设备数据表中的指定位置,如果发现设备数据表中的数据被修改,就把被修改的数据发送到外部设备。该组态软件提供了丰富的设备驱动程序,以适应不同通信协议的设备。

在模拟屏的监控中,主要用到的有MB_RTU、MB_RTU/TCP和FMTCP三种驱动程序。其中,MB_RTU负责模拟屏监控计算机与模拟屏控制器之间的通信;MB_RTU/TCP负责与发电机房终端设备的通信;FMTCP负责驱动工程师主站服务器和变电室前端机间的交换数据。

2.3 JZN03组态软件对模拟屏的控制

如上所述,模拟屏监控计算机的组态软件中装有三个驱动程序:FMTCP、MB_RTU/TCP和MB_RTU。它们应定义或设置的设备数据表及各项参数分别为:

基于FMTCP驱动读数据时,对于所有与前端机通信的设备应按图3所示的界面逐个进行参数和数据的定义。其中,远方服务器的端口号和IP应设置为子站前端机的端口号和IP;设备号与前端机的相同,起始地址为0,长度设置和前端机一致。当某一台前端机监控的所有的设备都定义完成时,在模拟屏监控计算机的组态软件中将自动生成相应的远程设备表。这样就能保证系统运行时采集到的所有数据和前端机及工程师主站服务器的完全一致,并同步刷新。

接下来,采用MB_RTU驱动将数据发送到模拟屏。模拟屏的控制器应定义为只写设备。根据控制器所连接的模拟屏监控计算机的串口号(如图4所示),设置控制器的通信端口参数。控制器的站号按控制器的地址设置。

采用10功能码写批量寄存器,数据格式为字处理,无符号整数,首地址和起始地址都为0,长度2个字。图5显示了以控制器1为例的设备数据表定义方法。

完成设备数据表的定义后,在FMTCP设备表上定义需要显示在模拟屏上的状态点DI变量。同样在MB_RTU输出设备数据表上定义相应的DO变量,参照模拟屏控制器寄存器的地址对照表,将这些DO变量地址分别与模拟屏上对应各个LED双色灯的地址保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MODBUS通信规约在高低字节上是取反的,所以在设置DO变量地址位号时需要将高低字节也取反。以对应LEDA工作位的DO变量为例,需要设置单元号为1,位号为.8,而不是.0。使用相似的方法定义遥测量,AI为输入量,AO为输出量,发送到模拟屏,AO量用取反高低字节的处理方式。

最后,用变量传送功能将要显示的DI/AI变量对应传送给相应的DO/AO变量,这样就实现了对模拟屏的动态显示的控制。

3结束语

用模拟屏监控计算机通过组态软件控制模拟屏的实时动态显示,解决了将不同前端机采集的设备状态数据集中显示到一个模拟屏上的通信问题,节省了二次开发通信控制程序的成本。同时,实现了模拟屏上显示的状态和参数与电力监控管理服务器工作站上所显示的状态和参数同步刷新。提高了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几个月的运行表明,采用这种技术监控的模拟屏运行稳定,反应快速,显示效果良好,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满足了首都国际机场T3C航站楼电力监控管理系统的要求。

摘要:文章以首都国际机场侯机用T3C航站楼电力监控管理系统的动态模拟屏为例,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组态软件进行模拟屏实时显示的控制原理和实现方法。

篇9:软件测试的控制论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PWM;LED;节能

1.引言

LED因体积小、功耗低、使用寿命长、高亮度、低热量、环保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照明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节省电能,有时并不希望LED以高亮的形式点亮,因此本文提出利用PWM来调控LED的亮度。

2.PWM的基本原理

PWM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固定电压的直流源开关频率,从而改变LED两端的电压,进而达到控制要求的一种调速方法。在脉宽调速系统中,按照一定的频率来接通和断开电源,并根据需改变一个周期内“接通”和“断开”的时间,过改变LED两端平均电压的大小,从而控制LED的亮度。简单来讲,就是在一定频率的方波中,利用PWM调整高电平和低电平的占空比来控制LED的亮度。比如用低电平点亮LED灯,我们可以把一个频率周期分为10个时间等份,如果方波中的高低电平比是9:1,此时LED较暗;如果高低电平的占空比是5:5,此时LED是一个中间亮度;如果高低电平的占空比是1:9,此时LED较亮;如果高低电平的占空比为0:10,此时全为低电平,LED最亮;如果高低电平的占空比为10:0,此时全为高电平,LED全灭。

3.PWM信号的软件实现方法

实现对LED亮度控制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单片机产生占空比可控的PWM信号。PWM信号的产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软件的方法,另一种是硬件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利用单片机产生PWM信号的软件实现方法。软件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计数器T0产生一定频率的低电平信号点亮LED,利用定时器/计数器T1产生一定频率的高电平信号关闭LED,同时外接两个独立按键配合T1来控制产生高电平的频率,从而达到高低电平可调的信号,实现从单片机的的P0口输出不同占空比的脉冲波形,达到调节LED亮度。软件实现方法如下: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Add_key = P3^2;

sbit Sub_key = P3^3;

uchar pwm = 0x7f;

uchar count = 0;

void Delay(uint t)

{

uint i,j;

for(i=0;i

for(j=0;j<120;j++);

}

void Init(void)

{

TMOD = 0x21;

TH0 = (65536-1000)/256;

TL0 = (65536-1000)%256;

TH1 = pwm;

TL1 = pwm;

EA = 1;

ET0 = 1;

ET1 = 1;

TR0 = 1;

}

void main(void)

{

Init();

while(1)

{

do

{

if(pwm!=0xff)

{

pwm++;

Delay(10);

}

}

while(Add_key==0);

do

{

if(pwm!=0x00)

{

pwm--; Delay(10);

}

}

while(Sub_key==0);

}

}

void TimeT0() interrupt 1

{

TH0 = (65536-1000)/256;

TL0 = (65536-1000)%256;

P0 = 0x00;

TR1 = 1;

}

void TimeT1() interrupt 3 using 0

{

TR1 = 0;

TH0 =PWM;

P0 = 0xff;

}

根据上述程序,搭建实验电路进行调整,通过示波器观测到单片机的P0输山信号如图1、图2所示。表明本程序完全可行,能够有效获得所需的PWM信号。

4.结论

通过单片机来调节LED的亮度,相对于其他用硬件或者硬软结合的方法实现对LED亮度的调节,采用单片机产生PWM纯软件的方法来实现对LED亮度调节,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低的成本,能够充分发挥单片机的效能,对于简易亮度控制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秀忠.单片机应用技术[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彭伟.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李光飞.单片机C程序设计实例指导[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鲁刚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分院教师,主要从事应用电子技术方面的研究。

篇10:常见的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一、等价类划分

1)确定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代表对程序的有效输入;无效等价类代表的是其他不正确的任何输入。如果需要,我们还可以将一个等价类划分为更小的一些等价类。

比如,规格说明规定了“请输入书籍的数量(1~99)以及书籍的类型(硬皮、软皮或活页)”。它们对应的等价类分别如下:

书籍数量

书籍类型

2)生成测试用例

1.为每个等价类设置编号。

2.编写测试用例,尽可能多的覆盖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测试用例覆盖。测试用例及其覆盖的有效等价类如下:

3.编写测试用例,覆盖一个且仅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都被测试用例所覆盖。测试用例及其覆盖的无效等价类如下:

用单个的测试用例覆盖无效等价类,是因为有些输入的错误检查可能会屏蔽或取代其他输入的错误检查。比如②⑦,也许程序提示“非法的书籍数量”后,就不会执行对书籍类型的检查了。

二、边界值分析

经验证明,考虑了边界条件的测试用例比其他没有考虑边界条件的测试用例,具有更高的测试回报率。所谓边界条件,是指输入和输出等价类中恰好处在边界、或超过边界、或在边界以下的状态。

上例中的书籍数量范围是1~99,那么应该针对0,1和99,100的情况分别设计测试用例。

从定义可以看出,等价划分只关注输入空间(输入等价类)的不同,边界值分析还需要从输出空间(输出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

举例来说:

某个程序按月计算个人所得税的速算扣除数,且最小金额是0,最大金额是13,505。使用边界值分析法,应该设计测试用例测试速算扣除数结果为0和13505的情况。此外,还应观察是否可能设计出导致速算扣除数为负数,或者超过13505的测试用例。

边界值分析法和等价划分重要的区别是,等价划分是从等价类中挑选任意一个元素作为测试数据;边界值分析法考察正处于等价划分边界或在边界附近的状态。

三、因果图

边界值分析和等价划分的缺点是,未对输入条件的组合情况、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行分析。

1)因果图的基本关系

    恒等(Identify):若a为1,则b为1;否则b为0。

    非(NOT):若a为1,则b为0;否则b为1。

    或(OR):若a或b或c为1,则d为1;否则d为0。

    与(AND):若a和b和c都为1,则d为1;否则d为0。

2)因果图的约束条件

1、对于输入条件的约束有E、I、O、R四种:

    异(E):E必须总为真,而a、b最多只有一个为1。

    或(I):I为真时,a、b和c中至少有一个必须为1。

    唯一(O):a、b中,有且仅有一个必须为1。

    要求(R):如果a为1,b也必须为1。

2、对于输出结果的约束只有M一种:

屏蔽(M):如果结果a为0,则b强制为0。

一、假设有一规格说明:

“第一列中的字符必须是‘A’或‘B’,第二列中的字符必须是一个数字。在这种情况下,对文件进行更新。如果第一个字符不正确,产生提示信息X12。如果第二个字符不是数字,产生提示信息X13。”

(1)将规格说明分解为可执行的片段,确定“因”和“果”,为每个“因”和“果”都赋予唯一的编号。“因”是条件,是指一个明确的输入条件等价类。“果”是动作,是指一个输出或系统转换(输入对程序或系统状态的延续影响)。

(2)分析规格说明的语义,转换为因果图。原因①和原因②不可能同时成立,为因果图添加对应的约束条件,得到右图。

因果图和添加了约束条件后的因果图

(3)将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每一列代表一个测试用例。

判定表

(4)将判定表中的列转换为测试用例。

二、将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的思路(以上述的例子来说明)

1.选择一个“果”作为当前状态。例:71。

2.对因果图回溯,找出导致该“果”为1的所有因的组合(需要考虑到约束条件)。例:001,000。

3.在判定表中为每个“因”的组合生成一列。例:(列3)和(列4)。

4.对于每种“因”的组合,判断所有其他“果”的状态,并放置在对应的每一列中。例:已得在001,000两种组合下结点71的结果为1。判断在“因”为001的组合下,得到70和72的结果为0。判断在“因”为000的组合下,得到70的结果为0,72的结果为1。将“果”的状态填入其对应的列。

对因果图进行回溯时,需要做到以下考虑:

1.当回溯经过一个结果为1的OR结点时,不要将OR结点的1个以上的输入同时设为1。

2.当回溯经过一个结果为0的AND结点时,应列举出导致该结果为0的所有输入情况的组合。然而,当该AND结点的一个输入条件为0时,其他输入有一个或更多的1,则不必考虑其他输入为1的所有情况。

3.当回溯经过一个结果为0的AND结点时,所有输入皆为0的这一种情况应当列举出来。

找出因果图中,所有导致输出状态为0的输入条件

(1)根据上述第c)条思路,我们只需列出使得结点⑤和结点⑥皆为0的情况。结点①②③④的取值状态为:

0,0,0,0(5=0,6=0)

(2)根据第b)条思路,对于结点⑤为1而结点⑥为0的情况,应该列出导致⑥为0的所有输入情况组合。同时,只需列出一种使得⑤为1的情况即可,不需要列出⑤为1时的所有输入情况组合。又根据第a)条思路,当结点⑤为1时,我们不应将结点①和②同时设为1。于是,得到结点①②③④的取值状态:

1,0,0,0(5=1,6=0)

1,0,0,1(5=1,6=0)

1,0,1,0(5=1,6=0)

同样的,对于⑤为0而⑥为1的情况,也只需要列出⑥为1的一种情况即可(尽管在本例中也只有这一种)。

0,0,1,1(5=0,6=1)

因果图有助于用一个系统的方法选择出高效的测试用例集。它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可以指出规格说明的不完整性和二义性。但通常它不能生成全部应该被确定的有效测试用例。

注意:因果图方法没有充分考虑边界条件。建议,最好是单独考虑边界值分析。这不意味着我们要为此增加相应多的测试用例,而是在由因果图生成测试用例时,可以将边界条件分析一并考虑进去。最好的结果是既满足了两方面的目标,又不需要增加新的测试用例。

四、错误推测

错误猜测是一项依赖于直觉的非正规的过程,其基本思想是人们利用直觉和经验猜测可能犯得错误或错误易发情况的清单,然后编写测试用例来暴露这些错误。

上一篇:银行岗位调动申请报告下一篇:求职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