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

2024-04-11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精选8篇)

篇1: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

研究历史就是研究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没有历史,文化,就没有民族,反之,没有民族就没有历史和文化,三者相辅相成。欲了解历史精神,必了解其变化和持久,在永恒中有变化翻新,在变化中有连绵持续的精神。我们感觉是中国人,不仅仅是我们出生在中国,有中国国籍,更重要的是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一种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这些在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骨子里去了,何时提都不过时。

所以说要灭亡一个国家首先要灭亡其历史,改造一个民族,首先要改造其历史。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记忆,其也变成了行尸走肉。所以要了解历史,尊重历史。

研究历史,从现在找问题,从过去找答案。

中国为什么能从乱到治,从治到乱,直到现在的大治,因为有前赴后继的士君子,维持着这种精神,有一群历史文化涵养的人,怀抱理想,救国图存,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个人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毕业,不要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国家,社会,家庭乃至人类也是尽到教育的责任。

“因此中国今天的教育风气,小学生第一目标在进中学,中学生第一目标在进大学,大学生第一目标在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如此便成了一种赛跑式的教育,这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机会比赛”。

而中国传统儒家教育传统是,人人皆可尧舜禹,即道德人格之尊严,使每个人感觉到都站在平等地位上,都尽自由地可能有成功,可能得满足。

所以在国民教育之外,要注重培养每个人的人文精神,尊师重道,道,事物的规律,基本准则,无所贵贱,无所高下,人人平等。所以现在骂人不讲道理是对人的最大侮辱。

“中国这五十年来的教育,似乎只是教小孩子读书识字,教青年人谋求职业,不是在教整个的人生,不感得需要一个超乎一切的最高中心,共同尊崇的最高对象。如此般的社会,哪能不各有距离,又哪能从其内心深处获得互相沟通?试问这样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又如何得团结凝聚?”

振聋发聩啊。“当前的最大问题,仍在如何重建这一个“道”,即重新发扬我们的历史文化。重新提示出我们一向所看重的“人格尊严”和“道德精神”。

总之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需要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凝聚力和居安思危的远见。

何谓中国历史精神,道德精神是也,一种几千年来形成的道德精神。正如作者说的那样,历史事件是一种远从过去、透过现在而直达将来的,有它一贯的一种历史精神。

吾辈人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坚持文化自信!

摘录:

伊尹圣之任者也,伯夷圣之清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人处社会,总不外此三态度。一是积极向前,负责,领导奋斗,这就如伊尹。一是甚么事都不管,躲在一旁,与人不相闻问,只求一身干净,这就如伯夷。还有一种态度,在人群中,既不像伯夷般避在一旁,也不像伊尹般积极尽向前,只是一味随和,但在随和中也不失却他自己,这就如柳下惠。以上所举“任”“清”“和”三项,乃是每一人处世处群所离不开的三态度。在此三种态度中,能达到一理想境界的,则都得称圣人。只有孔子,他一人可以兼做伯夷、伊尹、柳下惠三种人格,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因孔子能合此三德,随时随宜而活用,故孔子独被尊为“大圣”,为“百世师。

中国军人之伟大。因为中国军人里面最主要的骨干还是文人,他们都有极深的文化陶冶,道德修养,并兼多方面的智识,以及政治头脑,外交风度,种种配合,决不仅是一个专能临阵杀敌的勇将。

然而正为此故,我们胜到了,能适可而止;失败了,能不屈不挠,再图复兴。这可证明中国人的理智能用在胜利时,情感能用在失败时。所谓“胜不骄,败不馁”,这是一种最好的国防心理,亦是一种最深沉、最强韧的和平精神。中华民族能维持这几千年,决不是偶然。

春天来到,绿草如茵,弱柳如绵,桃李竞艳,芳菲满目。千红万紫,美不胜收。一般游春人,赏心乐事,流连忘返。但哪有人会在此际却去欣赏松柏。一到夏天,众木茂盛,枝叶扶苏,生气蓬勃,郁郁葱葱。那时的人,也不会独去注意松柏身上。待到秋季,霜露已降,梧桐叶落。但一方面可爱的是果实累累,另一方面可爱的还是绚烂绯红。人们的兴趣,还不会转移到松柏。

直要到严冬已届,冰天雪地,众丼尽枯群木皆落。那时候,天地间肃杀之气已达极端,一切摧败无遗,惟有松柏苍翠,挺立在寒风苦雨中,而生气盎然,因此使人知生命之无尽,而转移心情以待阳和之重来。此事说来易知,而实不易知。孔子所说“……然后知……”三字,便蕴藏着尤穷深义,耐人深省。其中义蕴,确是大堪玩味,大堪探究。但等待说出来,则又是人人皆知。紧要者乃要在此人人皆知中,教我们去作无穷玩味,无穷探究,此其所以为圣人之言。我们千万莫平淡视之,让它轻易忽过。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求其能动又能安。所以今天而后,中国只要上轨道,中国人一定该把力量打向落后的内地去。若我们自己在鄙视自己人,中国将永不得安宁。纵使没有外患,依然仍会有内忧。

人生文化最高意义和价值所在,就是在永恒中,有日新万变;日新万变中,认识其永恒持续的精神。”历史生命和文化生命都有两个特征——变化和持续。到个人的人生上,也是变化和持续共存。孔子说:“贤哉回也,吾见其进,未见其止。”颜渊每日进步,没有停下来。人无完人,若是每日进步,不断完善自己,终将遇见更好的自己。正是书中所说“苟日新,日日新,日新其德,作新民。

篇2: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书评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6月,169页,ISBN7-108-01529-

3【摘要】 “若一民族文化之评价,与其历史之悠久博大成正比,则我华夏文化,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①钱穆先生如是说。钱穆先生自局势动荡的三十年代开始,一直站在维护中国文化的立场上,从中国的历史著眼,肯定中华民族文化的地位,反击“西化”论者贬低本族文化的论点。始终致力于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全面考察,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特质,强调中国文化的长处和价值,以重振民族的信心。

【关键字】文化、爱国主义、责任感、创新

自“九一八事变”开始,国内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史学界带来了强烈的思想冲击。钱穆先生也逐渐改变了治学的方向,把治学重心由“考史”转为“著史”。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在讲稿的基础上写成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就是其中之一。本书由钱穆先生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讲汇集而成,应东北沦陷后教育部要求开“中国通史”课程的要求,以通史和文化为其总题,分政治、社会、经济、学术、人物与地理六个分题,并以文化这一总线索贯穿始终。通读此书,不难看出钱穆先生深厚的历史修为和文化底蕴。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思想深度,以及蕴含其中的学术价值和人文价值,都具有极大的参考、借鉴意义。由于钱穆先生本身就是一位具有强烈民族优患意识和历史文化意识的学者,更为此书注入了潜在的人格魅力。

一. 形式和内容

1.内容全面具体,详略有当

本书虽然仅仅八讲,却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并时刻穿插着对中西历史文化,发展背景,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对比介绍,并在每一讲中都详略有当的阐明钱穆先生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表现钱穆先生的人格精神和思想情怀。

2.逻辑清晰,层层递进

本书开宗明义,以“中国历史文化大义”贯穿始终,总讲题为如何研究中国史,并在全书的每一讲都始终渗透着文化这一总主题。不仅如此,作者在前一讲中提出的问提,还会在后几讲中有进一步的补充和拓展。如作者在第一讲中提出注意研究历史的特殊性,变异性,和传统性,那么在后几讲中我们就会看到作者有进一步的补充阐释。全书在每一讲中都遵循着提出问题、阐释问题、概括总结、提出方法这一总的行文思路,清晰易懂。运用演绎法,归纳法等,条分缕析、层次分明、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并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考的空间。

3.恰当的运用表现手法

作者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用的比喻新颖独特,使得晦涩的问题变得形象具体,浅显易懂。

②如作者以“西洋历史如一部剧,中国历史像一首诗” 这一比喻来说明西洋历史和中国历史

③一个是划分开来,各有起讫,另一个则是前后相承,不可分割。而以“七巧板”的板块移

动规律来比喻历史文化变迁须有步骤,有选择则更是巧妙。作者还常用设问手法,以给予读者更多思考的空间。对比的手法更是贯穿始终,中西文化、地理、经济、习俗传统、宗教等的对比,历史人物之间的对比,不同的历史名词,命题的对比,借此辅助作者更好的解释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而举例论证方法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的议论紧凑严密。

二. 思想价值

1.宣扬爱国主义传统,彰显民族精神,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作者在第一讲和附录中就说道:“每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应该知道些关于他们自己本国的历史”④“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我想惟一的起码条件,他应该诚心爱护中国。这不是空

⑤空洞洞的爱,他应该对中国国家民族传统精神传统文化有所认识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认识

历史,不至于盲目崇拜其他民族的文化,导致民族虚无主义的泛滥,才能看清祖国的未来。作者指出,甚至远在欧美各地的华侨,都能赤手空拳,凭他们的一份智慧技巧和劳力血汗,争取生存,甚至头角峥嵘,这说明我们中国国民不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已经我们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者借此启示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作者提出:“中国历史所以能经历如许大灾难大衰乱,而仍然绵延不断,隐隐中主宰此历史维持此命脉

⑥者正在此等不得志不成功和无表现的人物身上”“甚至许多无表现无作为的人物,便知今

天的天下兴亡,我们也是在责难逃。”作者列举了如此多的人物、史实,就是为了说明,即使不得志、不成功、无表现,我们每一个国民也有责任承担起祖国复兴的重担。

2.弘扬民族文化,争取文化认同,重建文化自信

此书中作者强调各个历史都有它的独特性,都有它存在的独特价值。为了证明中国文化的独创性,作者列举了中国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全国皆兵、军人不干政的军事制度,赋税制度、盐铁官卖、节制资本、调节物价的经济制度,地方自治,藩属统治制度,科举考试制度等历史上先进的制度,呼吁国民认同、尊重并重视我们的民族文化并以此为骄傲。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作者认为那些说“中国一切都落后,在现代世界潮流下,一切

⑦历史人物传统政制,都不值得再谈了”的观点是必须否认的。作者更强调说“世界上唯有

⑧中国人无地域偏见,无民族偏见,而能高揭一文化大理想来融通各地域,调和各人群”。

作者以坚定的语气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既以强大的融合力延续了数千年,它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是无法被取代和轻视的,中华民族的国民重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

3.拒绝全盘西化,坚持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强烈呼吁近代的中国人,不必因为一时科学落后,就全面否定本民族文化,全盘西化,我们的文化是坚韧性最大,持续力最强,推拓力最大,融化力最强的文化,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借鉴意义。作者提出“我们要重新创建新历史、新文化,也决不能遽尔推翻一切原

⑨有的旧历史、旧传统,以为只盲目全部学习他人,便可重新创造自己”“我们偏要勉强学

步,则所谓落后,便真成为落后,而无法追上了。故中国今后最要急起直追者,却不是追随西方,乃在能追随中国古人那一种自创自辟的精神。”⑩说明我们不必全然抄袭模仿西方,可以采人之长,补己之短,采取扬弃的文化交流方式,在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亦不能将自己的优良文化传统一笔抹杀。作者还借经济史上之种种发明,如钞票,近代山西票号之信托制度等金融措施,来增长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启示我们可以在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思想上,自己因地制宜,别有建树。作者更是以身作则,给读者示范了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实例。作者一反西方规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根据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根据中国社会之最特殊之处,根据中国社会中同时有士、农、工、商之四民,称中国社会为“四民社会”。又根据社会中士的地位之变动将中国社会再细加划分为“游士社会”“士族社会”“门第社会”“白衣举子社会”“科举社会”,作者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是一味抄袭,牵强比附。为后继者做了好榜样。作者强调,任何一文化系统,必有其优点与长处,当然也必有其劣点与短处,不能说专对自己寻瑕求玷便是好。要保留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却粗取精,去伪存真,采取扬弃的态度,在继承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之处,进行文化创新。作者对“西化论”和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作了坚决批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振兴提供了有理论参考价值的新方案。

4.呼吁历史学者和历史教育者树立使命感

1)对历史教育者

作者呼吁广大历史教育者“应该澄清当前流行的一套空洞浅薄乃至于荒谬的一切历史叙述。我们应该设法叫我们中国人知道真正的中国史,好让他们由真正的知道,而发生真正的情感。”11作者衷心希望“全国史地教育界同仁,固当益自奋励,肩此重担。而在提倡史地教育的行政长官,以及关心此问题的爱国学人,则希望不断地给与我们以鼓励与助力,乃至于给与我们以宽容与期待,莫要把此事业看轻易了”。12

2)对历史学者

作者呼吁更多的历史学者致力于先生历史研究和史学著作的创作。“旧史翻新的工作,我们也没有人认真去做。我们前一辈的未尽责任,将这些任务都卸给我们。我们如再不尽责,这也是一时代悲剧,总该有人来负起此责任的。13”并进一步之处史学学者的责任是指出中国历史以往之动态,即其民族文化精神之表现。作者希望史学学者能够从现在做起,不再犹豫和迟疑,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树立弘扬中国历史的使命感。作者对历史研究的现状充满忧虑,“目下由于写的人少,看的人也少,史学变成独家冷门货,无可选择,也无从评价。这须要有人多写,多比较,自然可望不断有更好的新货新花样出来。”14呼吁更过的人热心于史学,贡献一生精力来研究中国历史,希望能为中国新史学号召起一批自告奋勇的义勇军。

3)钱穆先生的学术建议

钱穆先生提出了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历史学术问题给予广大的历史学者们以参考和借鉴,并衷心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得到重视并最终得以解决。如在第二讲中提出的“就清代之藩属统治言,亦尚有中国传统美意在,实在还值得今天我们来再行研讨”“可见中国历史上的兵役制度,直到今天,亦仍有现代性世界性之意义,而值得再加研究”15的建议;还有在第三讲中提出的“鄙意若要研究中国社会史,除正史外,最要材料,若能用中国的地方志与家谱配合参究,必然可能有许多宝贵的发现。所以特地在此提出,请诸位有志作此项研究者注意。”16的建议。给予学者们提供参考。除此之外,作者还在治学态度上对历史学者们进行启示,“昔人治史,先从一方面再转别方面,久之各方面俱到。今治国史,苟能于政治制度上,或于食货经济上,先事寻求。事实可以范围理论,而理论不足以改变事实。超越事实

空言理论,则理论尽可有千百样不同,而事实则只此事实。此乃所谓历史,虽千头万绪,不胜浩繁,须虚心耐烦以求认识。”17其实历史学者要有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有怀疑精神,敢于否定权威,实事求是,不懈的追求历史真相。

三. 缺陷

1.一些极端观点有失偏颇

1)作者的民族本位文化观虽有反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侵略的一面, 但亦有对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面。如作者在第四讲中谈到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太过于侧重工商业,而忽

18略了农业,这实是一大纰谬”就不免有些极端。

2)作者在对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对中西文化之异的宏观把握有些地方有失偏颇,有的归纳和总结仅仅停留在中西文化的表层现象上, 没有找到它们的根本差异之所在。而他强烈的民族本位文化立场又导致了他对中西文化时代差异的忽视。

3)作者对西方哲学历史认识思想没有作系统的研究和借鉴, 这使他的人文历史认识思想陈旧落后,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其中还不乏矛盾和混乱之处

2.不可避免的时代和思想局限性

1)由于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厚爱, 使他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过分倾向于理想化, 为此他要求人们应全面地认同传统、肯定传统、回归传统, 因而对传统文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 对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惰性缺乏自觉的、深刻的理性分析。造成了片面性。

2)钱穆先生将西方学术文化视为一种物质性的文化,是低于中国道德精神性文化的,“他把道德的终极人文价值视为道德在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决定力量, 实际却是贬低了科学与物质经济力量在人类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终走向了唯道德主义”。19因此对西方学术文化思想很少吸收,且常作贬低。反映了他思想的时代和民族局限性与保守性。

钱穆先生在时局动荡之时,为弘扬民族文化,鼓舞国民爱国精神,增强国民文化自信,谱写了这一“以史为经,以文为纬”的伟大篇章,尽管由于时代和思想局限性,还存在许多不足,然而,只是给予我们的坚持爱国主义,弘扬民族历史文化的启迪,就足以让我们受益终生。①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台北﹕商务印书馆,1995),上册,页1。

②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3页。

③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42页。

④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页。

⑤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61页。

⑥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10页。

⑦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31页。

⑧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22页。

⑨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36页。

⑩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74页。11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67页。12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69页。13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4页。14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5页。15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29页。16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51页。17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54页。

18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59页

篇3: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

关键词: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爱国主义,民族文化,责任感

一、作者简介

钱穆 (1895-1990) , 生于江苏无锡。名思嵘, 字宾四, 1912年改名为穆。钱穆先生没有上过大学, 也没有出国留洋深造, 他是自学成才, 先是在无锡、苏州等地做了十几年的乡村小学老师、中学教师, 然后经推荐, 走向大学讲台成为大学教授。194年, 钱穆先生只身前往香港, 白手起家, 创办新亚书院, 1967年移居台湾。1990年逝世于台北, 享年95岁。

钱穆先生学识渊博。按现代学科门类分, 他的治学范围广及史学与历史学、哲学与思想史、文化学与文化史、政治学与制度史等, 在人文学科中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按中国传统的分类法, 其学问兼及经、史、子、集四部, 所以有人把他称为“我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最后一位读书人”他以中国传统史学为本, 吸取西方史学思想和方法建设中国近现代新史学, 他的以儒家文化为本位的民族文化生命史学体系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二、作品简介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钱穆先生根据1961年在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的八次讲演稿修改汇集而成的, 是钱穆讲述他史学理论和治史方法的主要著作之一。作品从通史和文化史总题及 政治史、社 会史、经济 史、学术史 、历史人物 、历史地理等六个分题, 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意与方法。从这本书中我们尤其清楚地看到, 钱穆先生对祖国传统文化充满推崇。他认为, 相比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的宇宙观、人生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文化精神、历史走向等方面所具有无法比拟的特殊性。并且, 他一改以往认为中国历史发展落后于西方, 甚至什么都不如西方的“民族虚无主义的传统说法。我在阅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时, 经常体会到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学到钱先生的治史态度和方法, 此书是一本既有史学学术价值又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好书。

三、作品特点

本书内容全面具体, 详略有当, 虽然仅仅八讲, 却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 并时刻穿插对中西历史文化、发展背景、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对比介绍, 并在每一讲中都详略得当地阐明钱穆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 表现钱穆先生的人格精神和思想情怀。

本书以“中国历史文化大义”贯穿始终, 总讲题为如何研究中国史, 并在全书的每一讲都始终渗透文化这一总主题。全书在每一讲中都遵循提出问题、阐释问题、概括总结、提出方法这一总的行文思路, 清晰易懂。运用演绎法、归纳法等, 条分缕析、层次分明、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并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

钱穆先生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用得比喻新颖独特, 使得晦涩的问题变得形象具体, 浅显易懂。如钱穆先生以“西洋历史如一部剧, 中国历史像一首诗”这一比喻说明西洋历史和中国历史一个是划分开来, 各有起讫的, 另一个则是前后相承, 不可分割的。以“七巧板”的板块移动规律比喻历史文化变迁须有步骤, 有选择则更是巧妙。对比手法贯穿始终, 中西文化、地理、经济、习俗传统、宗教等的对比, 历史人物之间的对比, 不同的历史名词, 命题的对比, 借此辅助钱穆先生更好地宣扬本书内容和思想。

四、作品的思想价值

1.宣扬爱国主义 传统 , 彰显民族精神 , 强调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钱穆先生在第一讲和附录中就说道:“每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应该知道些关于他们自己本国的历史。”“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我想惟一的起码条件, 他应该诚心爱护中国。”这不是空空洞洞的爱, 而是对中国国家民族传统精神传统文化有所认识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历史, 不至于盲目崇拜其他民族的文化, 导致民族虚无主义的泛滥, 才能看清祖国的未来。钱穆先生启示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钱穆先生提出:“中国历史所以能经历如许大灾难大衰乱, 而仍然绵延不断, 隐隐中主宰此历史维持此命脉者正在此等不得志不成功和无表现的人物身上。”钱穆先生列举了如此多的人物、史实, 就是为了说明, 即使不得志、不成功、无表现, 每一个国民有责任承担起祖国复兴的重担。

2.弘 扬民族文化 , 争取文化认同 , 重建文化自信 。

此书中钱穆先生强调各个历史都有它的独特性, 都有它存在的独特价值。为了证明中国文化的独创性, 钱穆先生列举了中国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赋税制度、节制资本、调节物价的经济制度, 科举考试制度等历史上曾先进的制度, 呼吁国民认同、尊重并重视我们的民族文化并以此为骄傲。钱穆先生认为那些说“中国一切都落后, 在现代世界潮流下, 一切历史人物传统政制, 都不值得再谈了”的观点是必须否认的。钱穆先生更强调:“世界上唯有中国人无地域偏见, 无民族偏见, 而能高揭一文化大理想来融通各地域, 调和各人群。”钱穆先生以坚定的语气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以强大的融合力延续了数千年, 它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是无法被取代和轻视的, 中华民族的国民重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

3.拒绝全盘西化 , 坚持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

钱穆先生强烈呼吁近代的中国人, 不必因为一时科学落后, 就全面否定本民族文化, 全盘西化, 我们的文化是坚韧性最大、持续力最强、推拓力最强、融化力最强的文化, 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借鉴意义。钱穆先生提出:“我们要重新创建新历史、新文化, 也决不能遽尔推翻一切原有的旧历史、旧传统, 以为只盲目全部学习他人, 便可重新创造自己。”说明我们不必全然抄袭模仿西方, 可以采人之长, 补己之短, 采取扬弃的文化交流方式, 在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亦不能将优良文化传统一笔抹杀。钱穆先生一反西方规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 创造性地提出看法。钱穆先生强调, 任何一文化系统, 必有其优点与长处, 当然也必有其劣点与短处, 不能说专对自己寻瑕求玷便是好。要保留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却粗取精, 去伪存真, 采取扬弃的态度, 在继承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之处, 进行文化创新。钱穆先生对“西化论”和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作了坚决批判,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振兴提供了有理论参考价值的新方案。

五、局限性与值得商榷和推敲的地方

1.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执著、厚爱 , 钱穆先生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过于倾向于理想化, 为此他要求人们应全面地认同传统、肯定传统、回归传统, 因而对传统文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 造成了片面性。

2. 钱穆先生将西方学术文化视为一种物质性的文化 , 是低于中国道德精神性文化的, 对西方学术文化思想很少吸收且常作贬低。这反映了他思想的时代和民族局限性与保守性

六、结语

在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上, 钱穆先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守大成的人物出现, 往往被当成守旧者形象的代表, 但是现在许多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钱穆先生是旧中有新, 是老树发新芽。他研究古书古籍, 并不是想回到旧时代, 而是想从中找到一条线索, 为中国近百年的求新活动提供历史的依据。他是从旧的立场出发, 寻找新的路子。他实际上是在理旧萌新。

钱穆先生是一位学者, 但并不是一位仅仅埋首书斋的学者, 他的学问有着强烈的经世意识和以天下为使命的责任感, 这在他的作品中有着极强烈的表现。他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强烈关注, 他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都在这部作品里表露无遗。我在阅读时, 经常深深地被感动, 激起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同时也学到了钱穆先生治史的态度和方法, 所以认为此书是一本既有史学学术价值又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好书。

参考文献

篇4: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

关键词: 历史研究 中国文化 中国哲学 整体观

一、引言

《中国历史研究法》全书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语言生动。全书分为八讲,最先是讲如何研究通史,一开篇就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史这个问题,最后讲如何研究文化史。其实文化史必然是一部通史,而一部通史则最好应以文化为主要内容。其间更分政治、社会、经济、学术、人物与地理之六分题,每一分题,各有主要内容,以文化为共通对象与共通骨干。在每个章节内,都基本上遵循“提出问题——解释问题——阐明观点——中西对比立论观点——阐释方法和呼应论点”这样的思路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读者醍醐灌顶。此书有助于帮助读者提高对中国历史的认识,理解整体史观的重要性,从而促使更多人思考中国历史研究中整体观的由来和根源。

二、中国历史研究中整体观根源

(一)中国古代哲学注重整体观。

钱穆先生提出“中国人当知道些中国史”,因为历史讲了人的本源和来历,知道中国史,才算是中国人,才算明白中国人的特异性、真实性和优良性。由此可见,学史的目的是了解人和人性。因此,了解古代史和现代社会并不矛盾,历史的借鉴指导意义始终存在。

中国古代哲人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不把人和世界对立起来。中国古代哲学起源于巫史,在经历了“绝地天通”、“武王克商”等历史事件之后,天命神学信仰体系开始动摇,最终崩溃。中国哲学萌芽有几个代表性事件,叔兴论“吉凶”,史伯论“和同”,伯阳父论“地震”及史墨论“陪贰”等,这些史官、大夫们摈弃旧式巫史的神秘论,开始理性地阐释自然和社会现象。此后,占天卜地和宗教神学等方式渐渐被抛弃,这些新式哲人慢慢打破了由巫史垄断的神坛和政坛,促使中国文化从宗教母体中分离,诞生了一种新的文化样式——中国哲学思想。由于宗教天命观念坍塌之后迫切需要一种较为全面和圆满的解释系统来支撑彷徨的内心世界,因此就不难理解中国哲人提出的“推天道以明人事”,“推天道”的目的是要为“人事”给出说明,其核心在于人事。中国哲学带有鲜明的入世特征,这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了中国哲人饱含忧患的意识,以至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中国文人的自觉使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为中国文人的学术理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仰观象于天,俯察理于地,观鸟兽之父与地之宜”等观念深入人心。由此可见,中国人以整体观看待世界,把人和天看做一体,并把万物看做阴阳交合。中国哲人怎样看待世界,就会怎样对待人与自然,也就会怎样看待历史。

(二)中国历代朝代结构呈现整体观。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频繁。各朝创建者考虑的头等大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通常,名称来由有五种: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创建者原有爵位或卦号;宗族关系;创建者政权统治区域或吉祥的寓意。俗语云: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中国人觉得朝代变了只是皇帝换了,国没有变。这种整体观鲜明地体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年代歌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钱穆先生提出:“中国史和西洋史有何不同。西洋史是可分割的可以把历史上每一时期划断。而中国史则是先后相承不可分割的,五千年一贯下来,永远是一部中国史,通体是一部中国史。”“西洋历史如一本剧,中国历史像一首诗。诗之衔接,一句句地连续下去,中间并非没有变,但一首诗总是浑涵一气,和戏剧有不同。”

由此可见,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有本质区别,中国史一脉相承,历史和文化都没有断裂,改朝换代仅仅只是改变了国号,变换了统治者,主体是没有改变的,所以中国史是先后相承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观,中国历代文人践行整体观。

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强调整体、统一、和谐,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时期的“万物一体”论,都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这种观念浸透在中国文人的骨子里,体现在诸子百家的作品当中。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国哲学体系把天看做万物的本源和主宰,天地、万物和人是一个齐同的统一体。不论是儒家的“天”还是道家的“道”,都强调整个自然界、整个社会的统一,也就是天地、万物和人的统一和完整。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整体观以儒学为主,诸子百家为辅,兼容佛教与道教精华于一体。由此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强调某一家或某个代表人物,因为只强调某一家或某个人而不谈整体观,都是片面的,都不能反映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也不符合中国人看待世界的视角。再有,中国传统文人一直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强调个人、家庭、国家和天下的统一,要想国泰民安,必须把自己的智慧及所学用于个人修养、家庭管理和国家治理,这种把自己融入天下,又把天下融入自己的胸怀一直被中国文人践行至今,成为中国文人及知识分子的一个显著特征。

三、结语

其一,以整体观方法论与形象整体思维为基础的中国哲学方法,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指导方法。中华文明历经磨难却得以绵延数千年而不断,与它的指导是分不开的。其二,中国历史的沿革和发展与西方历史不同,我们的历史是整体无断层的发展,朝代的变化只是国号的变化,其主体一脉相承,这是理解中国历史要首先明确的前提条件。其三,中国历史是整体,是因为中国文化是整体,任何只强调某一家的学说都不全面,中国传统哲学培养出了中国传统文人,中国传统文人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文化。“修齐治平”的价值观促使他们把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融入社会,又把天道、人民和自然融入自身,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来看待个人和历史。

最后,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给了我们一些现实意义的启示。中国学术传统讲究融会贯通,不鼓励分裂地看待问题,不论是言论还是观点,都需要有纵览全局的整体观。而且要认识到文化体现在历史事件和人身上,可以说文化即人生,研究人和历史离不开研究文化。再有,在历史研究中,我们不但要注意分辨细节和异同,还要从大处着眼,以小见大,综合整体地考量问题。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孙通海.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老子.道德经[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篇5: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书中,钱穆先生选取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他认为这五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朝代,基本上代表了中国的发展进程。同时选取了他认为最为重要、不可不讲的,最能见得失的四个范围来分析:首先是政府的组织,即政府职权的分配;

第二讲考试选举制度;

第三讲赋税制度;

第四讲国防和兵役制度。

书不厚,仅180多页,读罢,仿佛重游了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该书给予我们的,是一面镜子,读起来体会很多。

启迪之一:看问题时要用联系的观点

贯穿全书,钱穆先生的一个观点是:任何一项政治制度,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若仅以当前的标准来评价和看待历史,必然有失公允,得出偏激的结论。这里有一个知识点: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

所谓“历史意见”,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须知道在此制度实施时期之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时代意见,即后世者在自己的时代背景下对历史制度做出的评价。钱先生一再强调历史意见的重要性,全书从序言到总论,十多处呼吁大家不要随便摈弃很多中国优秀的社会体制,而随便盖以“专制黑暗”四个字妄加否定。

没有一项制度是一二十年、一两百年不变的。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科举制,科举制经过唐、元、明、清的发展和演变,直到清末1905年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一项制度存在1000多年肯定有他旺盛的生命力和合理性。英国、德国也曾参考了科举制度。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整个社会就会七拱八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在座的各位都是亲历者和参与者,希望大家都能客观理性的评判。

启迪之二:研究事物时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钱穆先生在书中写到,“政治是文化中重要一机构,决不会随随便便无端产生出某一制度的。”所谓“不会随随便便无端产生”,也就是说事物的产生必有其因果和依据。例如,汉代的兵役制度规定男子23岁起开始服兵役。有谁知道为什么是23岁呢?这是由当时的农业经济所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汉代耕作主要依靠人力来完成,生产力不发达,无法实现多产。过早的让男子服兵役会减少农业上的劳动力。二是遵循农业耕种规律,壮丁劳作三年后便会有一年的积蓄用来照顾家人,即“三年耕,有一年之蓄。”所以汉代男子20成丁受田,可以独立谋生,23岁才被要求为国服役。这一制度不仅是经济的考虑,也是一种道德的考量。所以只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将事物看得透彻,才会更好地理解其精妙奥义,思虑周全、未雨绸缪。

启迪之三:评判事物时要有变化的眼光

钱穆先生在谈汉代的赋税制度时着重分析了公私分税的发展。公私分税,即针对耕地的田赋征作政府公费,而针对山林池泽的商税则专供皇帝私用。最初公私分税的设立绝不是出于皇帝的私心自肥,因为封建社会初期的耕地相对非耕地而言更多,归国家所有的田税便是大宗,而归皇帝私有的商税只占小头。始料未及的是,战国之后盐铁之利迅速膨胀,这意味着皇帝将国家大部分收入纳入了囊中,这一转变是开始制定制度时所不曾预料的。所以要认识到事物是时刻发展变化的,不能将一时当作一世来笼统评价,而是要将眼光放长远些,根据事物的变化积极调整我们的认知。

对历史怀着温情与敬意,增加文化自信

中国历代的政治得失,很难用三言两语来概括。钱穆先生在书中还有许多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如他指出“中央威信如何能建立,这就是辛亥革命以来政治上的一个大问题。我们若拿不出一个为全国人民共尊共信的东西来,做工作自会感觉到困难。”我们党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点,树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一穷二白迈向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迈向文明富强。我想只有大众对自身文化与历史都心怀“温情与敬意”,我们国家才能拥有向前发展的更加强大的内在动力。

再与大家分享一个让我非常感动的事儿:有一个青年才俊,今年31岁,他在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但是他毅然决然的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没有选择留在国外发展?“我对中国有信心”。我又问,那为什么不留在北上广深大城市而回到四川呢?“在我心中成都就是大城市,我愿意参与和见证它变得强大”。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持人铸魂二班的王旭同学。

最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进口博览会上的话作为今天的结束语——经历五千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

篇6:钱穆《国史大纲》优秀读后感

这本书是一本简要的中国通史,与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不同。说起历史教科书是怎么样的,大家恐怕都不会陌生。以分阶段的社会进化史为纵线,阶级斗争为轴线,从政治辐射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条目虽然清晰,但文字干枯发涩,千篇 一律。然后我们学生就死记硬背,不质疑书本,没有独立思考。这根本不是学历史,这是把意识形态强行灌输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去。这样死记硬背却没有对历史的反思,即使将整本课本都背的滚瓜烂熟,也不知道中国是怎样形成,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落后下去的。像义和团运动那部分,书上只说这场运动是如何爱国,如何轰轰烈烈,一点没提那些团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残忍。爱国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理性对待就容易变成民粹主义,只知帝国主义罪恶,不知我们怎么给了帝国主义罪恶的口实。而该书有简有繁,概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重点描写了各朝的经济、政治制度及思想状况,重点的重点是以上的种种造成的影响。整本书都突出了他深入理解本民族传统与文化的个性与特性的主张。这本书写出了中国曾经的强盛和病态。和强盛一样,《国史大纲》一书也特别突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种种弊病,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等方面的某些病态的、不合常理的东西,如书中提到的中唐以后中央与地方统治上的冲突与弊端等。

对于书的结构,钱穆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从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梳理社会的变化。经济是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样的论述在宏观层面还可以,但到了微观层面就容易纠缠不清。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来说,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基础变动不大,但政治制度却有了不少的变化,书中把它归结为这样一条线索,秦之前家国不分,王室即是政权,大臣皆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权逐渐分开的过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为朝廷领袖是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门下执行中书封驳,读后颇有点君主立宪的错觉;从宋开始君主集权加剧,但丞相仍然是公认的领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废宰相直领六部,王室和政权又合二为一,所以先生才会借助顾炎武说出“我朝政事崩坏皆从太祖废宰相始”的话来。反过来,专制的政府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间经济的生长,否则在明一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出于同一原因,专制的政权用八股文钳制人民思想,从此思想界再无出现大师的可能。明朝的历史表明,政治经济文化谁决定谁这个问题远不像结论表明的那样清晰。对此,先生持有的似乎是一种混合的观点,在某一具体时期,重点论述其中的某一部分,战国时期以思想流变为核心,两汉以制度变化为核心,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思想和经济变化为核心。在特定时期某一部分会占主要地位,影响其他两部分,形成那个时期的主要风貌。

钱穆先生是主张改良的,认为革命是一种极端,是矫枉过正。这个观点我是不太赞同的,因为所谓的革命,必然发生争斗,那么这样的争斗必然是双方的,钱先生的这种想法有点不符合现实,就拿我们党与国党的斗争,如果不革命,那么我们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吗?显然不能。而且如果只有一方赞成和平解决问题,而另一方不赞同,那么如果和平一方不去斗争,那么他的结局只能是被非和平一方所灭。

革命是否正确,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社会的持续进步不能单靠革命的带动,则是确定无疑的。小布什有句名言,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将政治家关进了笼子,我现在是站在笼子里给你们说话。成熟政治的产生有赖于社会理性的共识,找到病根再抓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说,钱穆先生理性积极的态度是可贵的。

据了解《国史大纲》是37年抗战时,钱穆先生恐怕一旦战争失败,中国会彻底消亡,于是抱着写最后一部中国人的历史资料的悲壮心情进行写作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他的高傲的民族主义情绪。

《国史大纲》整本书是一个感情的蕴含物,它传递了钱穆先生对中国以及中华民族的希望。这一点在所有的历史著作里都是可贵的。一部饱含感情的的书远比一部生硬的书有趣味、有意义。《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明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他在本书的《引论》中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文化观与方法。他指出:研究历史、撰写历史的目的在于:(1)能将我国民族以文化演进的真相明白示人,为一般有志认识中国以往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种种演变的人们提供必要的知识;(2)应能在旧史统贯中映照出现今中国种种复杂难解的问题,为一般有志革新现实的人所必备参考。我对这两种目的不能很好的理解,但也知道钱穆先生用心良苦,一方面积极探索救国源泉,回到历史中反思;另一方面又把弊端列出,供世人参考。他还指出,国人不能懒于寻找自己救国的方法,不能一味学习甚至沿袭他人;他还特别强调中国历史的特殊性,指出要在实际基础上以中国的历史为指导研究中国现状并寻找出路。

篇7: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

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其《国史大纲》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之一。1949年秋,任香港亚洲文商学院院长;1950年,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90年去世,是当代中国声名赫赫的一位文化宗师。

在《国史大纲》的引论中,钱穆说:唯藉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唯对现实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浓厚之爱情,必须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经之历史有深厚之认识。余英时认为钱穆毕生以抉发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为治学宗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历史的人总是好旧的,所以女人嫁给历史学家肯定是不会错的。钱穆在北京教书时,中式的长袍已经成了一种落伍的标志。但是钱穆看到好友陈寅恪穿长袍,他也改穿长袍,并把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时,钱穆以这样最直接的方式宣布自己将坚决捍卫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毅力的。

钱穆在燕京大学的时候,作为一所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大学,燕大的水电费催缴单都是用英文写的,对此,大家也觉得很正常。但是钱穆不干了,他每个月接到水电缴费单后都把它扔到一边。后来学校派人来质问这个老赖,钱穆告诉来人:我是学校聘用的一个国文教师,不必要认识英文。为什么你们在中国办学校要用英文发通知?

钱穆在中学执教时有一段时间兼过英文课,他的英文水平看懂水电单绰绰有余,他的理由无非是外国人在中国办学校就得用中文,这种行为是一种保护民族文化的本能。为此,他不惜当刺头儿。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燕大校长司徒雷登与教师的宴会上,钱穆大胆直言,批评燕大各楼的起名问题,说入校门即见M楼、S楼,不伦不类,既然在中国,就应该起个中国名字才是。司徒雷登最终接受了钱穆的建议,事后,他按照各楼美国捐建者名字的汉译,将M楼改为穆楼,S楼改为适楼,办公楼命名为贝公楼。有人跟钱穆开玩笑说:正是因为你的提议,学校以你的名字来命名一座楼,与胡适各分各占一楼,你真是荣幸啊!新中国成立后,燕大并入北大,北大搬到了燕大的校园,现在北大校园的未名湖,就是当年钱穆起的名。

在钱穆的心目中,一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髓首推其历史,他认为一个国民只有充分了解本国的国史,才能建立起对国家民族的信仰。

钱穆欣赏顾炎武的观点,认为亡国与亡天下有着本质的区别,亡国不过是改朝换代,而亡天下则意味着一国精神文化的消亡,这才是最可怕的。

1950年秋,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期间历经坎坷与打击,艰辛难为外人道也。彼时已经功成名就的钱穆完全可以不用去自讨苦吃,但他看到许多流亡到香港的青年人彷徨无着,失去精神支柱,觉得自己应该尽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经世救国的责任,借由在百年殖民之地上办校之机,倡导中国文化,让流亡者别忘了要做中国人。

1986年6月9日,九十二岁高龄的钱穆在台湾自己的寓所素书楼讲完最后一课,从此告别杏坛,他给自己的学生留下了最后赠言: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毫无疑问,钱穆心中的中国正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中国。

1990年8月30日晨,风雨之日,钱穆于台北杭州南路新迁寓所去世,享年96岁,身后留下一千四百万言的著作。1992年,钱穆魂兮归来,归葬太湖水滨。而他留在岭南的足迹,也被历史一路仔细搜集,成为后人阅读钱穆时一个绕不过去的章节。苏轼 临江仙 送钱穆父 阅读答案

钱穆的学生余英时在他逝世后写下了这样的挽联:

一生为故国招魂,当时捣麝成尘,未学斋中香不散。

万里曾家山入梦,此日骑鲸渡海,素书楼外月初寒。

(节选自《名人传记》2014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学生余英时认为,作为一代文化宗师的钱穆是以阐述和发挥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为毕生治学宗旨的。

B.女人嫁给历史学家肯定是不会错的一句看似闲笔,且有明显戏谑意味,但活跃了文章气氛,也自然引出了关于钱穆的.轶事。

C.在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时,钱穆总是非常直接地宣布自己坚决捍卫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毅力。

D.钱穆同意顾炎武的观点,认为亡天下远比亡国要可怕,因为亡天下意味着一国精神文化的消亡。

E.钱穆创办新亚书院时,已然功成名就,之所以要自讨苦吃,是要倡导中国文化,进而可以获得在殖民地香港办校的机会。

(2)全文以哪些具体事例来表现钱穆先生一生奉行保护民族文化的思想? (6分)

(3)有人说余英时的挽联非常准确地概括了钱穆先生一生的治学和情怀,试进行简单分析。(6分)

(4)结合全文,联系现实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钱穆捍卫民族文化的思想及行为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2、(1)参考答案:D项3分,B项2分,E项1分,A、C不得分。

答案解析:A项错误,遗漏了原文及其现代意义等信息。C项错误,原文是钱穆以这样最直接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宣布。E项钱穆之所以在香港这个殖民地上办学,不仅仅是尽自己的责任,根本原因是借办校之机,倡导中国文化,让青年人具有精神支柱,别忘了要做中国人。

(2)参考答案:1、钱穆坚持一生穿中式长袍;2、钱穆在燕大教书时,不读英文的水电费催缴单;3、认为燕大各楼名字应该用中文,并为北大未名湖起名。4、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倡导中国文化,让流亡者别忘了要做中国人。(3点即可得6分)

(3)参考答案:上联写钱穆平生治学宗旨及书斋岁月,希望通过历史研究,重铸民族精神,重新发扬广大民族灿烂文化;下联写钱穆前半生之选择及心怀故土乡魂的深情,表现了钱穆先生一生奔走大陆、香港、台湾,却始终不忘故土家园的情怀。这样一副挽联,是对钱穆一生最为深情和较为准确的概括。(上下两联的分析各3分,共6分)

(4)参考答案: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以下答案任选一个即可,如两方面都谈到,酌情给分。

①钱穆的思想和观点值得肯定。在当时的世界形势下,捍卫自己的民族文化,体现的是经世救国的责任心。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潮流中,我们应该坚守和捍卫本民族文化,比如穿中式服装,起名要用汉字,过中国传统节日等,这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例如,现在有些企业喜欢为自己的产品起外国名字,这就是一种丧失本民族文化的体现。

②钱穆的思想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他的思想和行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但世界在发展,文化也要有交流发展,我们要用更开阔的视野、更宽广的胸怀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吸取外来文化和文明的精华。比如他坚持使用汉字,现在英语成为世界性语言,完全不懂不看英语也不行。

★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阅读答案

★ 《中国人的忍》阅读答案

★ 《出师表》阅读训练及答案

★ 臭氧阅读训练及答案

★ 诺贝尔阅读训练答案

★ 《梁书》阅读训练及答案

★ 《暗香》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

★ 臭氧阅读训练及答案

★ 榜样阅读训练及答案

篇8:读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一、《中国文化史导论》的成书背景

自鸦片战争以来, 中西文化的剧烈冲突就一直困扰着中国人, 特别是富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中国几代知识分子。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 中国文化何去何从?怎样去评价中西文化的优劣短长?这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十分关注的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把传统文化看成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现代化的障碍, 认为中国要实现近代化, 就必需要与传统决裂, 全盘西方化。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中国学术界西化思潮相当严重。钱穆曾指出, 中国人自己看轻自己的文化传统, 自己对本民族的文化失去信心, 是中国文化的最大危机, 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最大隐忧和最大病害。而这种自卑媚外的文化心态, 又障蔽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

抗日战争爆发后, 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促使了人们对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注。在作者看来, 要拯救国家, 凝聚力量抵抗侵略, 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弘扬民族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并通过研究民族文化去寻找抗战救国的精神武器。

抗战时期钱穆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是以弘扬中国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作者在中国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思潮中, 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 这对于培育当时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凝聚民族向心力, 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国文化史导论》的主要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章。弁言部分主要从地理、政治、经济、历史观、人生观等方面论述了中西方文化不同;第一章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作用;第二章论述了中国的国家凝成与民族融和, 划分了四个历史时期探讨中国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章描述了中国古代观念与古代生活, 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的民族观念、宗教观念、国家观念、人道观念及农耕与游牧生活的消涨;第四章描述了古代学术与古代文学;第五章文治政府之创建, 分析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结构;第六章论述了社会主义与经济政策;第七章论述了新民族与新宗教的再融合, 指出中国文化史里的吸收、融合和扩大的发展规律;第八章论述了中国古代文艺美术与个性伸展;第九章主要论述了宗教再澄清、民族再融合与社会文化再普及与再深入;第十章探讨了中西接触与文化更新。

三、中国民族与中国

在本书第二章“国家凝成与民族融和”中, 作者认为, 中国民族在古代最初是由多个族系所组成的, 在经过了长期的接触和交往逐渐成为一个统一体。作者把中国民族比作一个大水系, 这个水系是由一个大的主干 (汉族) 在每一段中纳入许多支流小水 (少数民族) 而汇成一个大流 (中国民族) 的。作者把中国民族统一与融和这一过程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即上古至先秦时期、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元末时期、满洲入关至现代时期。在上古至先秦时期, 中国民族的主干是华夏, 在这段时期中又纳入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部族, 这些部族与华夏融和形成一个更大的中国民族。此时的中国民族即为秦汉时代的中国人。在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中国民族又纳入了匈奴、鲜卑、氐、羌等诸族, 进一步融成更大的中国民族, 即隋唐时代的中国人。在隋唐至元末时期, 中国民族中又纳入了契丹、女真以及蒙古等族的新成员, 成为明代的中国人。在满洲入关至现代时期, 中国民族继续融入满洲、羌、藏、回部、苗、瑶等族。在这个时期, 作者认为中国民族还将继续融和, 并且这一趋势是中国另一全盛时期的先兆。作者还提出:“中国文化乃由中国民族所独创。‘民族’与‘国家’在中国历史上, 是‘早已融凝为一的’”。“中国人很早便知以一民族二创建一国家的道理, 正因为中国民族不断在扩展中, 因此中国的国家亦随之而扩展。”“其实中国民族常在不断吸收, 不断融合和不断扩大与更新中。但同时他的主干大流, 永远存在, 而且极明显的存在, 并不为他继续不断地所容纳的新流所吞灭或冲散。我们可以说, 中国民族是禀有坚强的持续性, 而同时又具有伟大的同化力的。这大半要归功于其民族之德行与其文化之内涵”。作者始终将中华民族看成一个整体, 而这个整体是具有很强的持续性与伟大的同化力的。这种“持续性”与“同化力”是通过“民族之德性与其文化之内涵”把各个民族团结、凝聚在一起。因此, 作者的中华民族观不仅体现出其应对当时民族危机的努力, 而且也有益于我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构建。

四、民族融合思想

本书的第九章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民族融合思想。“现在中国境内尚有蒙族、藏族等未经十分融化净尽的民族界限, 这是因为天然的地理环境所限, 一般日常生活太悬异之故。其他如回族、藏族、苗族也都或先或后的在朝向民族融和的方向走去。”“只要地理上不是有辽远的隔阂, 或是济之以近代的交通, 那么民族融合也一定很顺利进行的。”作者认为中国民族的巨大同化现象是不断进行的, 而且这种同化力最终也会把中国的少数民族融合成为一个中国民族。少数民族的差异性会随着地理距离的缩小与交通便利而逐渐消亡, 融为中国民族之中。但是, 少数民族的文化真的会消亡吗?作者显然忽视了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 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世界确立自己的位置, 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 和其他文化一起, 取长补短, 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作者的民族融合思想忽视了各民族的文化自觉与主体性。在现今多样化的社会中, 这种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思想显然不能适应中国的国情。

五、中国文化

作者在本书中所论及的中国文化多由汉族所创造, 几乎很少言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文化到底指什么?作者认为中国文化是由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与西方相比更有绵延性。由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 因此其在中国文化的认知难免受到传统历史观的局限。笔者认为,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化, 不仅仅包括汉族所创造的传统文化, 也应该包括各少数所创造的文化。今天, 中国文化也不仅仅包括优秀的传统文化, 也应该包括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现代文化。

六、中西方文化比较

作者在书中从地理、政治、经济、人生观、宗教观等方面进行了中西方文化比较, 并指出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 它们各自具有其平等的、独特的价值。从这种文化发展的多元观出发, 钱穆极力反对用西方的概念、术语去硬套中国的学术思想, 反对以西方文化的一元发展模式来衡量和取舍中国文化, 力主站在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立场上, 用中国人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和研究中国文化。因此他在本书中强调说:“我们要想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 我们先应该习得中国人的观点, 再循之推寻。否则若从另一观点来观察和批评中国史和中国文化, 则终必有搔不着痛痒之苦。”在这里, 实际上涉及到了如何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和比较中西文化的方法问题。在更注意不同文化的民族性和发展特殊性的今天, 钱穆这一以民族特殊性为前提来研究传统文化的方法, 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是其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代表著作。本书虽专论中国文化史, 实际上兼论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在中国经济腾飞之际, 本书有益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此外, 对于中华民族向何处去得问题, 本书至少给我们一种提示, 即任何时候都不可割裂传统, 不能脱离历史与实际去研究问题。

注释

1[1][3][4][5][6][7]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22;21;23;23;185;186.

2[2]清朝人把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都叫回部, 这个回部实际上不是回族, 是维吾尔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相关文章:

钱穆是怎样做小学教师的?04-16

上一篇:市扶贫开发统计工作事迹材料下一篇:辽东学院兼职组织员岗位职责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