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家风征文

2024-05-17

寻找最美家风征文(精选6篇)

篇1:寻找最美家风征文

我出生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头镇一户农村家庭,在我成长过程中父母经常教导我,“人家待你好,你得记住,不能认为是理所当然。”第一次聆听了妈妈的教诲,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感天动地,就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做人道理。妈妈的一言一行在我小小的内心里播撒着与人为善、知恩图报的种子,简简单单的做人道理,也伴随我一路走来。父母对长辈的孝顺可是全村出了名。在我看来,家风是一本无字的书,言传身教是重要的传承渠道。家风是敦亲睦邻的一剂良方,母亲是维系家族孝道的核心力量。

父母这代人从小接受过严格、正统的`家庭教育,他们虽然没有给我多少物质财富,但他们朴实的作风和宽厚的胸怀一直令我们耳濡目染,是今生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在我看来,家风是育苗的土壤,我们子孙后代在它的庇护下茁壮成长。

我上初中时,有一次期中考试完,回家后,母亲从我怏怏不乐的神情中觉察了我考试的失利,但她只是淡淡地问了声:“考得怎么样?”当得知我的化学尤其差时,母亲翻箱倒柜找出她的化学书,轻轻地拂去封面上的灰尘,一页一页地陪着我温习,唠叨着学习化学的方法,我一一点头接受。

我上高中时,家境贫困,每周母亲为我准备好一罐腌菜,是我一星期的下饭菜。在学校吃饭时我带上饭盒到食堂打上一碗米饭,回到寝室,然后打开腌菜罐。一天,我照例在寝室中吃饭,班里有名的两个“阔佬”进来了,当他俩瞧见我的腌菜罐时,不禁放声大笑。那笑声怪怪的,其中一人竟将腌菜罐像球一样向空中抛起……我的脸由白变红,内心由窘迫变成愤怒,随着咣当一声,腌菜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我仅存的一点自尊也被践踏得烟消云散,忍无可忍的我挥动拳头和他们扭成一团……当我鼻青脸肿地回家把一切告诉母亲时,母亲却生气地打了我一巴掌,比起打架所受的伤,这一巴掌实在微不足道,但从未掉过泪的我却止不住汹涌的泪水……片刻,我哽咽着抬起头,竟发现母亲也哭了。母亲忙将泪水拭去,“孩子,妈何尝不心疼你,但你要明白咱家的难处,你现在吃腌菜,就是为了以后不再吃。如果现在你连这点苦、这点气都受不了,那你就得一辈子吃腌菜!……”那天,母亲说的每一个字都牢牢地刻在了我心里。从此,我还是捧着腌菜罐去上学。面对那些惊诧的目光,我已不在意,更不自卑,因为我心里,有那一罐罐腌菜里母亲对我的殷殷期盼和浓浓的爱……

后来我考上烟台师范学院。刚来大学时,一个室友感冒卧床不起,我告诉他:“买饭打水我就包了!你好好吃药打针,其余的不用管!”室友非常感动,后来和我也成为最好的朋友。除了帮助身边的人,对于陌生人我也会出手相助:帮助陌生人撑伞,搀扶老奶奶穿过人行横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发现,当我帮助、回报他人时,内心也会感到无比的舒畅、快乐。

走上教育教学岗位以后,我以深深感恩的心来珍惜岗位。感恩是我做人的根本,是做事的基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基本良知。从参加工作时教学经验的空白到现在有点工作技能基础,离不开学校给我的锻炼平台。熟悉工作进入角色,离不开领导的鼓励和同事的帮助。在工作中的培训机会、实践机会、评职称等,都离不开领导的培养,离不开学校这个工作舞台。

感恩,是一条人生基本的准则,是一种人生质量的体现,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础。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就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就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事情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就能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就能正视错误,互相帮助。 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家风是祖辈留给我们赖以生存的一张网,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捞起晶莹的品格。家风是一口无言的井,需要我们饮水思源,默默为之守候。

与人为善,领悟懂得感恩。我庆幸我有这样一个有着好家风的美丽朴素的家庭。

篇2:寻找最美家风征文

梁婕,上圯学校八(2)班学生,从上初中开始就担任班长,以身作则,在学校这个大集体里她倍受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爱,在班级这个小集体里她倍感光荣和任重。

梁婕同学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人们都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梁婕心地善良、追求纯真、无私无邪。在学校,她对待同学,总爱伸出援手,真诚付出,助人为乐。班级有一个与她邻居的同学,学习很不认真且粗心,常常把课本忘在家里,或落在学校。她知道后总是把课本让给同学,或是赶紧做完作业把课本借给同学使用,这种无私的精神感动了这位粗心的同学,促使他改变不认真和粗心的毛病,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对于后进生,她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梁婕同学有一颗执著的与同学共同进步的责任心。“向上”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力量源泉。从咿呀学语起,她的父母就教育她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接受老师有目的地启发和教导,她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于是,她不仅事事争先,事事以身作则,而且,心系班集体,心系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学校每周都要进行文明班评比,她向全班同学倡议,力争周周拿到文明班级。和班上其他同学一起想方设法提出了许多创建文明的建议,并主动带头一一执行,对做得不够好的同学细心指导督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梁婕同学自从当上班长那天起,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一份重任。她亲自管着教室钥匙,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提前进教室,她总是比其他同学提前到校,放学后最后一个离开,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常年坚持,从没有失误过。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她总是积极相应,热心组织、动员、鼓励同学勇于参加,大胆表现,并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赢得多项荣誉。有些同学怕劳动,她就抢着干最脏最重最累的活儿,从不偷懒,绝不会拿出班长的架势指挥别人干这干那,同学们在她的精神感召下,个个奋勇争先,因此,学校布置下来的劳动任务,班上干得很好,也最快完成任务。课后,同学们休息,我们常常看到她和组长们忙着收发作业本,如果她发现哪位同学没交作业,立即找他谈话。同学犯纪律了,她及时指出。同学遇到难题,她便耐心辅导。她帮助同学从来都是出自真诚、尽心尽力的,与同学相处很友善很热情。她团结每一个同学,得到所有同学的喜欢。

篇3:美的寻找最美消防员

2013年6月17日晚, “寻找最美消防员”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1套播出。美的中央空调与美的变频空调联合全程赞助“寻找最美消防员”公益活动。

“寻找最美消防员”活动把一个日夜工作在危险边缘的群体展示出来, 充分弘扬全国17万消防官兵的执着坚守、无惧生死、勇于奉献、保民平安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 以期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消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关注消防安全的良好氛围。

作为国内中央空调的领军企业, 美的中央空调不仅致力于科技的突破、产品的创新, 而且始终以关爱社会为己任, 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竭诚奉献的精神, 为社会有需要的群体伸出援手, 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截止到2012年底, 美的集团为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赠近6亿元, 并获得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 在“第七届中华慈善奖”中获“最具爱心捐赠企业”等称号, 行善义举遍及教育、文体、民生、赈灾、慈善等领域。

篇4:好家风带出“最美家庭”

一块桦树皮成了传家宝

方秀云从未见过公公,当年杨靖宇将军离开家参加革命时,方秀云的丈夫马从云还不到两岁,小姑子马锦云也才出生5天。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他的名字是离开河南确山县老家到东北后改的。杨靖宇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艰苦环境中与侵华日军血战8年,1940年2月23日,将军孤身被围,战至最后壮烈殉国,敌人为了炫耀战绩,竟割下将军的头颅示众。

1950年,黑龙江省委决定在松花江边建一座东北烈士纪念馆,并决定将杨靖宇将军的事迹作为纪念馆中最为重要的陈列内容,他们历经种种曲折才找到杨靖宇将军的头颅,经过重新更换防腐剂,准备将其陈列在主要展厅的中心。

就在纪念馆筹备期间,一个重要问题摆上了黑龙江省委的议事日程,那就是陈列杨靖宇将军遗骸时,必须搞清这位抗日英雄的简历。由于战争年代黑龙江省委的许多机密档案无法保存,直到开馆前夕,甚至连杨靖宇的真正出生地都没有搞清楚。

于是,黑龙江省委派出以省委常委陈雷为首的调查组,跨越安徽、河南两省,历经波折,最后才找到了将军的老家河南确山县,见到了将军的一对儿女马从云、马锦云。

从远方的客人那里听说朝思暮想的父亲没了,马从云和家人抱头痛哭。经过组织再三动员,马从云到了开封工农速成学校读书,后来到郑州铁路局当了一名火车司机,带着妻子在城市定居下来。而已经出嫁的马锦云,直到1986年去世,终生守在父亲的故居。

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殉国18周年纪念日,方秀云和丈夫带着当时的三个孩子去东北祭奠杨靖宇,并专门从将军就义的那棵树旁,带回了与他生前所吃的一模一样的桦树皮和野草根。从此,那块桦树皮和野草根成了马家的传家宝。

1964年,马从云在江苏镇江因公牺牲,年仅37岁。临终前他嘱咐家人:“咱是烈属,是抗日英雄的后代,咱家可不能出孬种。”

不为人知的特殊身份

上世纪70年代,每年冬天,方秀云总是买一车白菜存起来,靠着一日三顿白菜度过整个冬天。马继民小时候,曾经有一次对母亲大发牢骚:“闻到白菜帮子味儿,我都想吐,我们家为什么总吃白菜呀?我要吃肉!”

面对儿子的抱怨,方秀云从箱子里取出那块珍藏的桦树皮,教训儿子道:“你爷爷当年靠桦树皮充饥打日本鬼子,你现在的生活比爷爷那时强多了。你是英雄的后代,不准在生活方面和别人家攀比!”

生活中,方秀云处处以烈士的后代严格要求孩子,而对外,她从不提自家的烈属身份。1977年,方秀云想让儿子参军,征兵一开始,她便第一个给继志报了名,可等来等去,等到的结果是体检不过关,说继志腿有毛病。

生性倔犟的方秀云领着继志找到了负责接兵的负责人,对他说:“继志,蹦一蹦,让他们看看,咱的腿啥毛病也没有。”为了让儿子当兵,方秀云颠着小脚整整跑了13次,但她从不说儿子是杨靖宇的孙子。

参军后的马继志,主动请战参加了1979年对越南自卫反击战,荣立了三等功,至今腰上还有伤疤。复员后,马继志成了一名火车司机。

1982年,马继民高中毕业,踏着哥哥的足迹参了军,被分到南海舰队服役。临行前,方秀云嘱咐儿子:“二毛,还是那句话,记住爷爷,是在心里记。千万不要说出口,四处张扬。你说了,人家肯定要照顾你,那样的话,你就不是爷爷的好孙子了!”

带着母亲的殷殷嘱托,马继民在部队表现得十分出色,却没有人知道他的特殊身份。4年后,他和二哥一样,悄无声息地回家做了一名工人。

良好家风带出“最美家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马家的后代们也在经受着思想上的冲击和物质上的诱惑。看着身边许多人住上了大房子,开上了私家车,他们的内心也会起波澜。

方秀云能感受到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在家庭聚会上,她总要拿出那块珍藏的桦树皮,告诫孩子们:“社会变化快,外面的好东西越来越多,你们如果做了对不起爷爷的事,也就对不住他老人家所吃的苦!”

近年来,郑州、北京等地有很多商家找到马继民,提出只要他以杨靖宇孙子的名义露露面,就可以得到不菲的报酬,也会拥有自己的大房子、车子。因为心头牢记母亲的嘱托,马继民都婉言谢绝了。他对邀请他的人这样说:“对不起,我不能拿爷爷的名声换钱!”

几年前,马继民由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变成了吉林省靖宇县的县长助理,曾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也一度打破了这个家庭原有的平静。

其实,马继民当时对去东北赴任县长助理有很大顾虑。方秀云为此专门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她说,如果对方是商业行为,是利用英雄后代进行炒作,就坚决不能去,因为稍一不慎,就会给爷爷的形象抹黑。如果只是为当地百姓谋福利,那倒可以尽绵薄之力,因为那里是爷爷当年为之奋斗、牺牲过的地方!

经过和靖宇县领导认真沟通,马继民提出自己赴任的前提是不要一分钱工资,不要任何待遇,双方达成一致观点。

马继民临行前方秀云送出门外,只说了一句话:“孩子,到那边要好好为人民服务!”顿时,马继民的眼泪刷地就下来了。他知道80多岁的老母惦记着什么,珍视着什么。他只能一遍遍地向母亲保证:“妈,放心吧,我绝不给爷爷抹黑!”马继民赴任后,工作出色,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夸赞。

篇5:寻找最美家庭征文

家是幸福的港湾,家是力量的源泉,平凡的家庭生活往往能折射出人性最美好的光芒。

传承好的家风,必然能影响、促进形成好的政风和社会风气。挖掘身边“最美家庭”的感人故事,展示良好的家风、家训,弘扬家庭美德,如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的生动故事;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良好家风;邻里友善、守望和睦的感人故事。

表达出每个“警嫂”的心声

李娜 (厦门市首届“十佳警嫂”):我本来只是一名普通的新闻工作者,但在结婚了之后,我又多了一个身份,叫做“警嫂”。结婚到现在,和他一起走过了7个年头,这其中的酸甜苦辣真是冷暖自知。我只是所有平凡“警嫂”中的一份子,我只是把每个“警嫂”的心声表达出来而已,我希望,社会能够安宁、和谐,每个家庭都能够幸福,所有的警察能够平安、健康。

感恩、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

赵菁,最美家庭的获得者。 她在获奖时说:“ 我和爱人都是厦门海关缉私局的普通民警。11月,爱人审讯犯人时突然晕倒在看守所,经诊断他患有“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随后又因并发症而引起的眼底出血粘连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落。虽然上天给了我们这么沉重的打击,但是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温暖的社会大家庭里,从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感受到了真情、真爱,也学会感恩、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

和孩子共度生命历程

汪如全(福建省“最美家庭”获得者): 教育孩子的过程是父母二次成长的.过程,是和孩子共度生命历程的过程,也是享受天伦之乐的过程。科学教子虽然讲究的是科学,但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你全身心投入,只要你孜孜不倦追求,只要你切实能严格要求自己,只要你能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你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你的孩子肯定能健康快乐成长。

用心陪伴我们的父母、祖辈

洪婕(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获得者):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然而我却认为,我们和父母、祖辈的缘分不是目送,也不是“等我长大、有钱、有时间了”再孝顺父母长辈的承诺,而是今生今世不断地陪伴他们,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篇6:寻找身边最美的老师征文

雷锋叔叔的一生虽是短暂的,却又是伟大的,不仅令人称颂,更值得人们纪念、学习。他一生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件件都令我们感动、学习。最美司机吴斌叔叔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二十四位乘客的生命,说明了美可以温暖天与地,美是份传承。

还有最美儿子陈斌强。他是一位教师。因为他母亲患了晚期的老年痴呆症,已经完全没有意识了。虽然这样,但陈斌强依然照顾着他亲爱的母亲,帮她洗澡、洗脸,把她扶去上厕所,喂饭给她吃,因为他要给孩子们读书,所以他一连五年骑着电瓶车绑着妈妈去上班,任劳任怨,但他一点也不在乎。

在我身边,就有一位最美老师。我刚跨进中学大门那会,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气味,让我感觉教室的气氛都是凝固的。忽然有一个轻盈的身影从教室外走了进来,接着一位长着黑亮短发的女教师站在讲台上:“我姓陈,是你们的班主任。”

哦,她就是我们的新班主任!简洁的介绍,亲切的话语,和蔼的笑容,睿智的眼神,瞬间,空气流动了,暖暖地流淌在我的心间。一次午休,我们伏在课桌上睡觉,蓦地外面下起雨,阵阵凉风吹进教室,吹乱陈老师的头发,也吹乱了同学们的衣裳。陈老师轻轻地走到窗户边,悄悄地关上一扇扇窗。

啊,陈老师,您是怕吵醒我们,怕我们受凉感冒呀!老师,您是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老师,您是园丁,用自己的心血浇灌祖国的花朵;老师,您是我们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跋涉在知识的殿堂里!这也是美,是无法比拟的美。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寻找最美家风征文】相关文章:

寻找最美家风演讲稿05-28

寻找最美少年05-23

寻找最美寝室05-24

寻找最美医生05-16

寻找身边最美人物05-25

寻找最美医生范文06-03

寻找最美少年范文06-03

寻找身边最美人物07-23

寻找身边最美教师07-23

寻找最美乡村老师07-23

上一篇:景区导游词下一篇:寿宴主持人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