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一个目标,让你的生命燃烧

2024-05-10

给自己一个目标,让你的生命燃烧(共3篇)

篇1:给自己一个目标,让你的生命燃烧

给自己一个目标,让你的生命燃烧

近些年来,随着就读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大学生度过大学四年的方式、理念以及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场经济、大学扩大招生、就业困难、电脑的普及、网络信息爆炸、手机短信和E-mail所带来的青少年交往模式的深刻变化以及我们所处的大众消费社会和后现代知识状态等等,所有这些新情况,都给我国的大学教育带来机遇,但同时也带来挑战甚至困扰。这就是2006年秋季进入大学的上千万大学生走进大学校门时相关的时代背景。

就我个人的有限观察,我提出几点想法,和年轻的读者共同探讨怎样度过大学四年的生活。

一、要有远大目标。我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我们最初接触到香港大学生时,我向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读书为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理想?对这些问题,他们觉得很奇怪,很难回答,读书不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吗?我当时认为这就是大陆学生与港台学生最大的区别。我们的学生虽穷,但我们有理想;港台学生有钱,但没有理想。从那时到现在,时光过去了20年,如果我拿当年的问题来问大陆大学生,我想他们的回答就会和当年香港大学生一个样。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是理想。可我总觉得工作是职业,是饭碗,而理想是精神,是人活着的原动因。找个好工作是很困难,可是要说这就是理想,那也太可怜了,也太平庸了。因为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好歹总能找到一份工作的。所以,我觉得,随处都能感觉到的就业压力,掩盖着我国年轻一代理想的丧失。而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你就永远飞不起来,也体验不了做人的尊严。有两句诗写得好:“给自己一个目标,让你的生命燃烧。”理想指的是远大的目标,而且与人类的未来连在一起。有了理想,才会有正确的价值观。我记得斯大林曾经说过:伟大的抱负产生伟大的精力。这话讲得很好啊,如果没有大的抱负,你的大学四年在实质上将是无精打采和萎靡不振的。

二、要带着问题学,并且以自学为主。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因为他的头脑只是老师的跑马场。剧作家曹禺曾经说,在读大学期间,他虽然缺课很多,但他尊重老师,而钱钟书虽然很少缺课,却看不起老师。这话说明,他们二位都是以自学为主,而且对老师的授课持有一种批评和质疑的求真态度。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学生选课以作业少、阅读量小,拿高分为标准,其实,学术水平差的老师才轻易给你打高分。“高分低能”的现象与学生

对待分数的态度很有关系。毛主席曾在1964年春节指示中号召学生不要跟着分数转,而要自己主动去学习。能主动去学习的学生是头脑中随时都有问题的学生。带着问题就能主动地去学习,因为正是那些问题才可以使你日夜渴望学习。钱钟书先生说他学外语的动因是因为少年时代为林纾译的西方小说深深吸引,因而渴望了解外文原著是怎样写的。虽然在他学好了外语,并且阅读了那些西方原著,而且还发现西方小说原著远没有林纾的译本精彩,但最初的问题却成就了一位大学者。我说以自学为主,并不是否定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很重要,但并非都很理想。与美国等国家的大学生相比较,我们有不少学生听课不做笔记,不喜欢上课发言,发言不愿意说自己的看法(因为得要有根据),经常是去网上找资料,而老师每次课布置的阅读书目数量太少。

三、青年成长的过程是文化社会建构的,而非自然生长。大学四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可是成长的真相是怎么样的呢?前两年我曾经指导过一篇不错的硕士论文,题目是《知识女性在婚恋中的成长》。作者在论文中引用一项西方学者观察与研究成果,大意是说,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通常所设想的那样,沿着一个目标前进的直线过程,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排除你的内心肯定不认可的机会和可能性。用我们自己的经验来印证,也觉得这话深有道理。这就是说,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危机,往往并不因为我们没有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上前进,而是在于不会拒绝,或者拒绝时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老舍《骆驼祥子》描写了城市平民祥子的悲剧。祥子的悲剧自有社会根源,但从他个人方面来看,则是他不能拒绝虎妞的诱惑,而其中的原因又在于他那小生产者占便宜的思想。我们从观察一个人不能拒绝诱惑,或在诱惑面前的患得患失,往往可以窥见他很深的灵魂和灵魂深处的弱点和污点,而这正是一个人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可能,拒绝一次,你就会朝理想前进一步。然而,还有比拒绝诱惑更难的,那就是对社会的习俗的拒绝。冯至在1937年一篇译序里深有感触地说:“青年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的生气,而社会的习俗却是腐旧的。人每每为了无谓的喧嚣,忘却了生命的根蒂。只在人生的表面上永远滑下去,只是隐瞒和欺骗,而欺骗和隐瞒的工具就是社会的习俗。”他说,谁若是要真正地生活,就必须脱离现成的习俗,自己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

四、两种文化要平衡。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的后备军,在经历了学位教育之后,很快就要成为知识分子了。然而读者可能不了解,知识分子有两种,而你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其中的一种。英国科学家兼作家斯诺在20世纪中叶写过一本叫《两

种文化》的名著,他警告说整个西方社会的智力生活已经日益分裂为两个极端的集团,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特别是最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二者之间有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还互相憎恨和厌恶,都荒谬地歪曲了对方的形象。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截然不同,甚至在思想方面也难以找到很多共同的基础。斯诺还指出,纯粹科学家和应用科学家之间的鸿沟也很大。纯粹科学家同工程师之间经常发生误会,他们的行为往往很不一样:工程师必须生活在有组织的共同体中,不管他们内心多么乖谬,都要向世界显示出一副遵守纪律的面孔。纯粹科学家则不然,他们根据统计在政治上左倾的比例,仍超过其他专业。工程师就不是这样,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保守派,他们专心致志于创造,现有的社会秩序对他们来说已经够好了。据斯诺观察,在他那个时代,文学知识分子代表、说出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和预言了非科学文化的情绪,他们不作任何决策,但他们的话却渗透到那些决策者的头脑之中。尽管这样,文学文化也在不断衰退,而且被年轻的科学家看不起。因为他们轻而易举就可以找到舒适的工作,而那些英语或历史专业的同行却要少挣近一倍的收入。这种情况,在文学边缘化的今天,已经更盛了。我请了一些优秀诗人来课上朗诵,我的理工科学生们则评论说他们一个个看上去都很落魄,很不以为然。两种文化必须有必要的平衡,你的大学四年生活,每天都要面对这种平衡。而这种平衡将决定你能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篇2:给自己一个目标,让你的生命燃烧

高考一百天,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高考一百天,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

今天,2014年2月26日,距离2014年高考仅有一百天,我们十八岁。十八岁,是人生最好的年华,十八岁,意味着成年,意味着独立,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我们必须着手努力创造自己的生活。意味着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来把握自己的人生。

蓦然回首,十二年寒窗苦读,四千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铸就了我们必胜的信念与坚不可摧的意志。书海的沉浮已不再让我们动容,风雨的磨砺只会让我们愈挫愈勇,我们的目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坚定执着,我们的思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成熟饱满,我们的心灵从来没有如此激荡燃烧。

我们不会忘记,自己的倔强,自己的轻敌,自己的大意,自己伤痕累累的过去。我们不会忘记,三年来的辛苦,三年的苦与乐,忧与爱。我们不会忘记,爸爸妈妈为我四处奔走接我们送我们辅导的身影,我们不会忘记在高手如云强手如林中杀出重围,时间磨去我的焦躁,光阴积淀了我的沉稳,而这最后一百天,我们会加倍珍惜。

同学们,我们更不会忘记彼此,风雨拼搏十几年,距离我们期盼的大学只有一百天了。为了这个理想,我们披星戴月、寒暑不停,我们阅读过可以摞成山的书籍,做完了满天飞的试卷;我们有过成绩上升的喜悦。也曾有过成绩滑坡的泪花;阳光彩虹,风风雨雨,我们一起走过。十二年寒窗苦读,我们拖着疲惫的双腿走到了今天,但我们仍然不能停下。因为今天,我们面临着高考,我们即将进入最后的冲刺。高考这座神圣的龙门,只等我们逆流而上,纵身一跃!

老师们,我们不会忘记,课堂上的海阔天空,课后的悉心辅导,我不会忘记,你疲惫的双眼,你消瘦的脸颊,你的腰椎间盘突出和无法痊愈的肩周炎。

百日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历史的车轮又一次驶到人生奋战的前线。应对高考,我们伏案苦读;研究对策,老师们挑灯夜战。放眼未来,我们志在必得;着手现实,我们信心百倍。

哪怕以生命做笔,用热血为墨,我们也要写出辉煌人生的第一个篇章。

鲜红的终点在前方真真切切,成功从来没有如此贴近我们年轻的生命,在未来的一百天里,受太阳之光华,乘春风之快意,御天地之灵气,是强者必可脱颖而出,是胜者必可力压群雄。

一百天,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

一百天,我们将用青春证明,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篇3:给自己一个目标

中国有句至理名言人人尽知——功夫不负有心人。为什么不说“功夫不负努力人”、“功夫不负勤奋人”、“功夫不负聪明人”,而偏偏要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何谓有心人?从职业成长的角度说,就是心中有明确目标,并且为了目标能够锲而不舍的人。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学生都通过了严格的入学考试,在相同的条件下学习、训练,取得相同的毕业资格。但是,在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为什么也存在着天壤之别?哈佛大学对一届毕业生做了一个调查,发现他们毕业后的发展之所以出现巨大差距,在于毕业时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目标规划:60%的人没有目标,27%的人有目标但不明确,10%的人有明确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明确的长期目标。25年后,没有目标的那60%,与没有上过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人没有区别;有目标但目标不明确的人,也没有取得明显成就,却总是抱怨社会不给自己机会;有明确短期目标的人,成为所在行业的骨干能手;而具有明确长期目标的那3%,则成为所在领域的领袖人物。

每个营销人员都希望取得事业的成功,但多数人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成功。实际上,成功就是实现自己渴望的目标。当一个人选择了营销作为自己的职业之时,首先要树立“目标决定人生”的理念,牢记“天大地大不如目标大”。

制定三维目标

所谓三维目标,也就是包括生活目标、工作目标、学习目标。

生活目标,就是你希望自己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当月、当季度、当年,你希望能够给自己和家人奉献什么商品?

工作目标,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确定的生活目标,需要自己在当月、当季度、当年完成多少工作指标?

学习目标,就是为了避免“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死亡陷阱,必须进行的知识更新,包括参加几次专业培训、精读几本书。

现在,就开始制定你的计划吧。

时段目标

为了具体执行目标,首先将目标细分为三个时间段:

每周目标:时间以周、日为单位,能在1周内完成的目标。

月度目标:时间以月为单位,能在30天之内完成的目标。

年度目标:时间以年为单位,是你准备在1年内要完成的目标。

营销人员要完成的工作目标,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结果类,即在某个考核基点结束时必须完成的目标,包括销量、销售额等;二是过程类,即为了实现结果所需要的过程指标,包括市场拓展、客户管理、信息管理、品牌管理、促销效果等;三是控制类,即必须超过或低于的指标,包括回款率、销售费用等。

目标原则

在制定目标时,需要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1.目标要量化

在制定目标时,必须将目标量化为具体的数字,包括时间、金额等。实际上,只有量化的目标才可以进行客观的测量和考核,没有量化的目标不具备约束性。

2.目标要可行

目标必须是建立在现有资源基础上,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数字指标。如果目标脱离实际搞“大跃进”,结果必然是进一步退两步。在制定目标时,可以列出一个清单,实现目标后给自己带来的主要益处是什么,经常回顾这些益处可以成为你的动力,鼓舞你不断向前。

3.目标要有弹性

目标是在现有资源利用基础上,对未来的一种预期。对未来的认识总存在着信息的不完备性,这就要求量化的目标应当是一个适当的范围,可以分为必达目标、争取目标、努力目标。

4.目标要公开

将自己的目标形成正式文字,并将目标告诉家人、朋友、同事,以对自己形成压力。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敢做,就是对自己缺乏信心。

在确立目标时,问自己两个问题:到达那里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到达那里我将得到什么?将你的答案写下来,以便你能不断地检查、修改、回顾。

目标措施

为了制定准确的目标,需要采取以下三个措施:

1.按步骤来

确保你的每一个步骤都符合逻辑,把计划贴在墙上,早晨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它,晚上也要看看。另外缩写一份,夹在你的笔记本或钱夹里,这样你便随时随地都能得到提醒。

2.从头行动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人们很多时候还没开始就放弃了目标,他们说:“这太过分了,这太难取得了”。惟一的方法就是循序渐进,在一定时间只确立一步,然后踏踏实实地完成。

3.动态调整

你是否还在轨道上?你是否需要改变方向或增添新的步骤?问问你自己:“取得了什么进展?下一次能有什么不同的、有效的办法?”评估你所遇到的挫折和障碍,学到了什么教训?这样来改进你下一次目标的确定。

许多营销人员也制定了目标,但效果不佳,问题就出在措施不当上。对此需要不断自我审问:“对目标,我知道吗?我想到了吗?我做到了吗?我做好了吗”——我们不能停留在“知道”,还必须在工作中时刻“想到”,并切实“做到”,一定要“做好”。

提高效率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好以下9个细节,可以大大提高时间效率:

一是将你的闹钟比平时设定提前30分钟。这样1个月下来你比别人多出多少时间?1年呢?但记住,不要将闹钟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

二是晚上睡觉前把衣服整理好,这样你就不必在第二天早上醒来后,迷迷糊糊地用几分钟的时间去想穿什么衣服。

三是设定多长时间完成日常事务,这样可以保证你准时。比如从早晨起床到穿戴好出门,需要用多长时间?从出门到上班地点,需要多长时间?进入柜台完成准备工作,需要多长时间?

四是为可能出现的意想不到的情况预留出些时间。如果早上9点开始工作,从出门到工作地点骑自行车需要20分钟,要经过3个红绿灯,一切正常可以在8点40分出门,但是你需要至少提前10分钟,以备各种可能的意外,如交通突然拥挤等。

五是提前计划好你的吃饭问题。什么时间吃饭人少?吃什么?错开吃饭高峰,节省挑选时间。

六是不要因为看电视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电视是人生最大的垃圾,如果每天看3小时电视,将浪费一生1/8的时光。因此,对电视节目一定要有选择地看,选择一些对自己有用的节目,看完就立刻关掉。

七是宿舍管理有条不紊,保证每样东西都放置到该放的地方,养成物归其位的习惯,这样可以省下大量寻找时间。

八是不要做一个空想家。生活中增添点空想是令人愉快的,但是万不可滞留在空想状态不能自拔,浪费大量时间。

九是学会说“不”。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会拒绝他人提出的某些要求,否则,大量时间会被别人牵制,而无法做对自己最有用的事情。■

上一篇:装饰工程挂靠协议书下一篇:德语应聘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