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观察日记

2024-05-13

葡萄观察日记(共14篇)

篇1:葡萄观察日记

制作葡萄酒科技实验

崇实小学南校四(4)班 覃浩原

中秋节到了,葡萄成熟了,爸爸带回来一大箱葡萄,一串串的,像一串串紫水晶珠子,非常漂亮,吃起来甜甜的,美味极了。但是一大箱有20多斤,怎么也吃不完,妈妈平时最爱吃葡萄酒,一瓶葡萄酒要几百元,我们全家决定制作葡萄酒。

(1)制作篇

我们先到网上查找好制作葡萄酒的资料,然后就开始准备材料,准备的材料有:

1、一个大玻璃罐子;

2、20斤葡萄;

3、两个盆;

4、晾葡萄的架子。

5、3斤白糖;

6、纱布

准备完材料就可以开始做了,制作方法:

1、洗葡萄:洗葡萄时注意要用手提着葡萄枝用水冲洗,不要用手摸葡萄粒,也不能把葡萄皮上的白霜洗掉。

2、晾葡萄:把洗好的葡萄晾在阳台上和架上,晾干。

3、挤葡萄:把晾干的葡萄果肉从葡萄皮里挤出来,再一起放进大玻璃酒罐子里面。

4、放糖:把3斤白糖也放进酒罐子。

5、摇均匀:放完白糖后摇酒罐子,把糖和葡萄摇均匀。

6、封闭:把上面的步骤做完以后,把玻璃罐子盖子盖紧,封闭起来。

7、发酵:发酵一共用了24天时间。发酵时要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情就是每天摇晃一次酒罐子,把浮在上面的葡萄皮摇下去。第二件事情是每天把玻璃罐子盖子拧开放气一次,拧开的时候,耳朵可以听见气嗖嗖地冒出来,手可以感到气的冲击,鼻子可以味道酒的气味。第三件事情就是每天观察发酵的变化情况并且把它记录在观察日记本上。

8、取酒:发酵完成了,葡萄变成了酒,就要取酒,用毛线把纱布绑在酒罐子口上,把酒取出来,倒在盆里,然后把酒渣子也取出来。

9、二次发酵:酒取出来了,把酒罐子洗干净,然后再把酒放进酒罐子里面。让葡萄酒第二次发酵。第二次发酵的时间是7天,下面会沉下来一层白色的像粉笔灰一样的渣子,只有一点点非常细的气泡。酒的颜色变亮了。

10、装瓶:把酒装进葡萄酒瓶,我开始想用漏斗装,后来爸爸想到了一个特别好的办法,把葡萄酒倒进烧水壶里,利用烧水壶壶嘴小的特点,直接把葡萄酒倒进酒瓶,真是太方便了。

我的葡萄酒制作好了,尝一尝,香甜美味,太好喝了,制作葡萄酒真有趣!

(2)发酵观察篇

在发酵期间,我观察仔细地观察了变化过程。

1、第一天到第三天的变化:当天罐子里面装着的还是葡萄肉粒和葡萄皮,第二天开始,下面就有一层液体,液体的颜色比较浑浊,有时会冒出来细小的白色气泡。第三天,葡萄肉粒和葡萄皮浮在液体上,你把酒罐子摇一摇,葡萄肉粒和葡萄皮会和液体混在一起,但是过了半个小时一看,葡萄肉粒和葡萄皮又浮在上面去了,液体的颜色变成了淡淡的紫色,气泡变多了,液体变多了,有5厘米高,葡萄肉粒也染成了淡淡的紫色,放气时,可以闻到明显的酒气。

2、第四天到第十六天的变化:(1)酒气越来越浓。(2)气泡一天比一天多,一天比一天大。气泡的速度也越来越快。(3)拧开罐子,气的冲击力一天比一天大,到了第八天,只要把盖子拧开,气体就会自己把盖子冲起来。(4)液体越来越多,到了第十五天有16厘米高。液体的紫色越来越深。(5)葡萄果肉到了十五天开始慢慢变成了米白色的粉末。摇一摇,葡萄籽和粉末就会沉到最下面,液体在中间,葡萄皮还是浮在上面。

3、第十七天到第二十五天的变化:(1)气泡慢慢变少。到第二十四天,只有一点点小小的气泡了,妈妈说没有气泡了说明发酵基本上完成,可以取酒了。(2)葡萄籽和果肉粉末越来越多,都沉在下面。(3)液体到了第二十天有18厘米,以后就不增加了。(4)拧开罐子,气的冲击力一天比一天小,到了第二十四天,只有一点点力。(5)酒的的紫色看不出来变化。

(3)科技实验篇

为什么葡萄会变成酒?资料上说是因为葡萄皮上的白霜是天然酵母。白霜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要加糖呢?发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做了一些实验来研究它。

按照制作葡萄酒的方法分4组实验: 第一组:葡萄皮(有霜)、葡萄肉、白砂糖 第二组:葡萄皮(无霜)、葡萄肉、白砂糖 第三组:葡萄皮(有霜)、葡萄肉、不加白砂糖 第四组:葡萄肉、白砂糖 实验的结果:

第一组:葡萄皮(有霜)、葡萄肉、白砂糖,成功变化成了葡萄酒。

第二组:葡萄皮(无霜)、葡萄肉、白砂糖,没有变化成葡萄酒,有些酸气,也有点酒气,没有腐烂。第三组:葡萄皮(有霜)、葡萄肉、不加白砂糖,成功变化成了葡萄酒,但酒味很淡。

第四组:葡萄肉、白砂糖,没有变化成葡萄酒,腐烂。看来葡萄皮上的白霜真的有发酵的作用,制作葡萄酒真的不能少了葡萄皮上的白霜。而白砂糖跟酒味大小有关系,加糖就酒气重,不加糖酒气淡。

(4)科技运用篇

葡萄皮上既然有天然酵母,能做葡萄酒,那能不能做成其他水果的酒呢?

我用苹果和梨子做了实验,我把苹果、梨子弄成小块小块的,加上有霜的葡萄皮和糖,结果真的做成了苹果酒和梨子酒。妈妈帮我找了武陵源管食品的管理局检查,真的能吃而且非常健康。

而且,现在超市里还没有这样的苹果酒和梨子酒。这个是我的发明创造。发明创造其实很简单的吗。我的这个发明要是申请专利还可以卖钱,科学实验真的太好玩了!

我的观察记录

冲洗葡萄

晾葡萄 加糖 把糖摇均匀 观察

记录

变化

(一):开始变色

变化

(二):气泡

变化

(三):变成葡萄酒了

绑纱布,准备取酒

取酒

取酒

二次发酵 装瓶 我的成果

利用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制作梨子酒,切梨子

利用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制作苹果酒

篇2:葡萄观察日记

去年夏天,葡萄藤爬满了花园的顶棚,爸爸经常在下面看书、乘凉。秋天的时候,葡萄藤上结出了青青的葡萄,葡萄快熟的时候,就被小鸟吃光了。到了冬天,葡萄树的叶子干枯了,掉光了,爸爸觉得它很丑,就把葡萄藤砍了,只剩下两个树枝,就像弹弓。

今年春天,葡萄树又吐出了新芽,现在长到两尺长了,叶子的边缘像荷叶那样圆圆的,还有几个小尖尖。先长出来的叶子是绿绿的,新长的嫩芽是浅红浅红的。藤的一边是叶片,一边是触须,可以顺着竹竿向上爬。我摸了摸它的叶子,有细毛、很粗糙。我闻了闻,叶子上有股薄荷的味道。

篇3:葡萄观察日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梅州市平远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小儿冬季腹泻患儿, 根据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制定《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确诊病例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 其中男44例, 女40例, 6个月至1岁50例, 1~2岁34例。发热57例, 呕吐54例, 轻型74例, 重型10例。对照组84例, 其中男45例, 女39例, 6个月至1岁52例, 1~2岁38例。发热61例, 呕吐60例, 轻型77例, 重型7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以及治疗前腹泻次数、脱水程度等一般资料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包括肠黏膜保护剂、补液、支持治疗及微生态治疗等。如有细菌感染, 同时加用敏感抗菌素治疗、营养支持, 指导饮食等。治疗组加用葡萄糖酸锌片口服 (20 mg/d)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10060911) , 剂量:年龄<6个月, 每日口服70 mg (相当于元素锌每日10 mg) ;年龄≥6个月, 每日口服140 mg (相当于元素锌每日20 mg) , 分3次口服, 10 d为一疗程。

1.3 疗效标准

根据《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的疗效标准分为3级。显效:治疗72 h内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内大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无效:治疗72 h内大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 甚至恶化[1]。同时在患者临床治愈后随访3~6个月, 期间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性状变稀烂为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两组比较行t检验;率的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60例, 有效18例, 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51例, 有效14例, 总有效率77.38%,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126, P<0.05) 。

2.2 临床症状改善

两组患儿呕吐消失、腹泻消失、大便常规恢复、纠正脱水时间、住院天数,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3 再次腹泻发生

治疗组患儿1个月、2个月、3个月再次发生腹泻的例数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冬季腹泻又叫小儿秋季腹泻, 多发于秋冬季节, 在我国南方于每年9月至次年3月为多发季节。其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 病毒直接侵袭小肠黏膜, 使具有吸收功能和富含双糖酶的小肠绒毛顶端破坏, 呈斑点状病灶, 引起吸收功能障碍和双糖酶不足及活性减低, 最终导致未吸收肠液和食物中不全糖类滞留肠腔内, 继发小肠渗透压增高和微绒毛上皮细胞钠转运功能障碍, 造成大量水样泻[2]。同时破坏了肠道内环境, 使肠内厌氧菌大量减少, 破坏肠道微生态系统, 导致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与拮抗作用失衡, 促使腹泻加重, 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3]。

锌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是人体内各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激活因子, 直接参与糖的氧化功能、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对促进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修复, 改善刷状缘酶的活性有重要作用[4]。因此锌对小肠的结构与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有资料表明, 急性腹泻的婴儿血清中锌浓度较健康婴儿下降13.1%, 腹泻3周后血清锌浓度进一步下降 (3.1 mmol/L) [5]。锌缺乏影响肠黏膜修复, 导致病情迁延不愈, 从而出现锌缺乏和腹泻之间的恶性循环。目前已明确腹泻病补锌治疗可明显改善腹泻的临床症状和缩短病情, 并能降低未来2~3个月内腹泻的复发率。在国外已经有许多这方面的研究, 2006年意大利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中使用锌剂连续治疗急性腹泻, 结果表明, 锌剂组腹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平均腹泻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6]。一般认为补充锌剂后, 激发和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功能, 使机体维持T杀伤细胞活性, 抗体形成增多, 加强了对感染源的清除。同时补充锌剂后促进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刷状缘酶的活性改善, 利于维持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 改善肠道对水、电解质的吸收, 有利于缓解患儿腹泻症状, 缩短病程[7]。补充锌剂后可降低儿童对腹泻的易感性, 还能预防其2~3个月内复发。本研究表明在小儿冬季腹泻的治疗中, 按照WHO推荐剂量 (20 mg/d, 疗程为10 d) 加入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 能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其疗效确切, 并且可以预防3个月内患儿再次发生腹泻。而且葡萄糖酸锌药源广泛, 价格低廉, 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 13 (6) :381-384.

[2]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48, 255.

[3]Moller JC, Thielsen B, Schaible TF, et al, Value of myocardial hypoxia markers (creatinie Kinase and its MB-frartion, Tropomin-T, QTintervals) and serum crealinine for the retrospective diagnosis of perimatal asphyxia[J].Biol Neonate, 1998, 73:367.

[4]苗健, 高琦, 许思来.微量元素与相关性疾病[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112-114.

[5]Baqui AH, Black RE, Fischer Walker CL, et al.Zinc supplementation and serum zinc during diarrhea[J].Ingian J Pediatr, 2006, 73 (6) :493-497.

[6]Passariello A, Castaldo A, Russo S, et al.Zinc in the treatment of paediatric acute diarrhea:First clinical trial performed in an industrialised country[J].Dig Liver Dis, 2006, 38 (10) :A94-95.

篇4:葡萄观察日记

关键词:欧美杂交葡萄;沂蒙山区;引种表现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2002402中图分类号:S663.1文献标识码:B

临沂市位于沂蒙山区,是山东省果树生产重点产区之一,果园面积9万 hm2,葡萄总面积3 689 hm2。近年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入10余个欧美杂交种类葡萄新品种,旨在丰富本地的葡萄品种,调整品种构成,促进临沂葡萄产业良性发展,经临沭县卓越有机农作物种植合作社、费县青龙山葡萄专业合作社、平邑县沂蒙人家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单位栽培筛选,黑色甜菜、金手指、先锋、夏黑等4个品种颇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现将其中的黑色甜菜和夏黑的引种表现简介如下,供生产中引种参考。

1黑色甜菜(Black Beet)

黑色甜菜葡萄是日本最新推出的特早熟巨大粒品种,由日本熊本县河野隆夫氏用先锋做父本与藤稔杂交育成,2004年命名认定。该品种抗病强,抗逆性强,丰产易种。

1.1植物学特征与果实特性

该品种新梢直立、粗壮,梢尖附带淡红色。幼叶前端淡红色,具茸毛,成龄叶片大、五角形、5裂,叶面暗绿色,叶缘锯齿锐,双侧直,叶裂刻深、开张,上裂刻多有重叠,上表面暗绿色,叶柄淡红色,下叶脉茸毛从疏到密,下主脉上茸毛较密。1年生枝条粗壮,表皮暗褐色,横截面椭圆形,表面有细槽。两性花,果穗较大,圆锥形带岐肩,平均穗重550 g,最大1 250 g,果粒着生中等紧密。果梗粗壮,长度适中,果粒特大,短椭圆形,平均粒重18 g,最大33 g。果皮青黑至紫黑色,果皮厚,果粉多,果皮与果肉易分离,着色漂亮,肉质硬脆。多汁美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6%~17%、酸0.75%,无涩味,味清爽。每果粒含种子数少,果实较耐贮运。

1.2生长结果特性及栽培要点

该品种根系发达,生长势极强健,在当地采用篱架整形。因长势旺,要提早重摘心,控制旺长。定植当年留两条主蔓,冬剪时宜采用中短梢修剪,当主蔓长到60~80 cm时摘心,并去顶端副梢留冬芽,其余副梢均留1片叶摘心。始果期早,丰产性强,第2年每667 m2可产果500~750 kg,第3年产1 000~1 500 kg,第4年产2 100~2 600 kg。在沂蒙山区7月上中旬果实成熟上市,比巨峰早熟30 d,为早熟特大粒无核品种。

2夏黑(Summer Black)

别名黑夏、夏黑无核,欧美杂交种,三倍体品种。由日本山梨县果树试验场用巨峰×二倍体无核白杂交育成,1997年8月获得品种登记,1998年引入我国。

2.1植物学特征与果实特性

夏黑葡萄嫩梢绿黄色,成熟新梢红褐色;幼叶浅绿色,叶背密生茸毛,成叶大,多为4裂,叶缘锯齿钝;冬芽大而饱满。果穗大多圆锥形,部

分为双歧肩圆锥形,当地平均穗重430 g,平均单粒重3.5 g。用膨大素处理后,果穗呈圆筒形或圆锥形,果粒着生紧密,穗形整齐,穗重600~900 g,最大穗1 60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3%,最高达22%,味浓甜,草莓香味,品质极佳。个别穗有1~2粒有核果。

2.2生长结果特性及栽培要点

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旺,花芽分化好,萌芽率高,结果枝率高,芽眼萌发率85%,成枝率95%,每个结果枝平均着生1.5个花序。隐芽萌发枝结实力强,丰产性强,栽后第4年667 m2产量可达2 500~3 000 kg,但为了生产优质葡萄,一般控制在1 250~1 500 kg。若产量太高成熟期推后,影响着色和花芽分化。夏黑葡萄从萌芽至果实完熟只需100~105 d,在沂蒙山区7月上中旬成熟,属早熟无核品种。该品种抗病性强,果实成熟后不裂果、不落粒。

在栽培上,选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建园,篱架栽培,南北行向。采用自然扇形整枝,行距1.7 m,株距0.8 m,667 m2栽500株,果蔓摘心时留足12片功能叶,以确保足够的营养面积。冬剪时,每667 m2留结果枝组1 500~1 800个,一般树势以短梢修剪为主,强枝可中梢修剪。夏剪时做好抹芽、绑蔓、去卷须、处理副梢等工作。成龄园(4年生以上)每667 m2产量控制在1 250~1 500 kg,适时疏花序、掐穗尖、疏果粒等。疏花时,强壮果枝留两穗,中庸枝留1穗,预备枝及弱枝不留花序,每667 m2留3 500~4 000穗,每穗留粒50~80粒。葡萄新梢必须摘心,这样可节省新梢生长所需的大量养分,促进叶片增厚和花芽饱满。

篇5:观察葡萄树日记200字

我家的院子里种了一棵葡萄树。

春天来了,葡萄架上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一片生机。夏天到了,葡萄架越长越茂盛,手掌似的叶子你挤着我,我挤着你,远远看去像一个绿绿的凉亭。葡萄叶下长着细细的弯弯的藤,嫩绿的藤是葡萄“脚”,缠绕着树干往上爬,葡萄叶下结着一串一串的葡萄,绿绿的葡萄像一颗颗珍珠。秋天到了,葡萄熟了,有的葡萄一半红一半绿,有的葡萄变成了紫色像一颗颗晶莹的宝石。我摘了一串,洗了洗一吃,又酸又甜清新爽口非常好吃。冬天到了,树叶落了下来,下了一场大雪把葡萄架变成了银白色的,它要在棉被下休息,为来年的丰收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爱你——葡萄树!

篇6:六年级观察葡萄日记500字

春天,春风吹绿大地、柔和的太阳光洒在冬天里光秃秃的枝干上的时候,枝干上又重新生长起郁郁葱葱的叶子来。不久,就会发出米粒般的葡萄。

夏天,葡萄长成了一串串的,看一眼就想尝一尝它的滋味。可是葡萄还没成熟,每一颗都只有一粒豌豆大小,它又酸又涩,一点而也不好吃。当炎热的太阳照在大地上,葡萄棚底下就成了的游戏场所。你可以在底下打扑克,聊天,感觉是那么的凉爽。

当秋天来到时,葡萄上面铺着一层银灰色的粉末,等待已久的葡萄就成熟了。那诱人的一串串葡萄,像一颗颗珍珠,紫如丁香,绿如翡翠。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美丽极了!摘一颗,剥掉它紫色的外衣,放进嘴里,咬一口,又酸又甜的汁水流了出来,真是好吃!让你吃一大盘都不会吃腻。

当雪花纷飞的冬天来临,葡萄的叶子虽然已经掉光了,但是它藤子里储存着大量营养,仍然维持着它坚强的生命。当你想起美味可口的葡萄时,你一定会倍加爱护它、照顾它,直到春天来临。

篇7:摘葡萄日记

早晨8点钟时我和章星月一起去马鞍山不到的地方去摘葡萄,我们乘着车到了目的地。不久,我们拿着剪刀和篮子开始剪。妈妈说,不要剪青的,青的很酸:要剪紫的,越是紫的,越是甜。那里的葡萄有大的,有小的,形状十分百怪。有的许多连在一起像在拍全家福;:有的合在一起,像许多没见面的姐妹;有的围成一团,好像在说悄悄话;还有的排着队伍,像去郊游。

葡萄园里还有一口水井,那户人家说,这井里的水十分干净,是从地下灌上来的。这时,有一群鹅向我们走来,我们顿时呆了,便边跑边叫。

我们摘了一会儿,便拿出一串葡萄来吃。那时葡萄可甜可甜了,特别是小葡萄。后来,妈妈去算价钱,我和章星月一起在井边玩起水来,泼来泼去,凉爽极了。

后来,我们脑子里起了一个坏念头――拿石头来砸鹅。我们拿起石头来砸,把鹅砸的边飞边叫。刚算完价钱的妈妈忙来阻止我。

后来,我们提了三箱葡萄回家。回家的路上,我们说说笑笑。然后我提议一起吃午饭。

篇8: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06例, 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且都符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颁布的《骨关节炎诊疗指南 (草案) 》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260例, 其中女178例, 男82例;年龄最小35岁, 最大78岁, 平均年龄51.6岁;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18年, 平均6.1年;单关节型[2]131例, 少关节型86例, 多关节型43例。对照组146例, 其中女91例, 男55例;年龄40岁~70岁, 平均年龄49.8岁;病程最短6个月, 最长20年, 平均5.8年;单关节型48例, 少关节型59例, 多关节型39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1次2片 (15 mg) , 1 d

1次, 钙尔奇D片1次1片, 1 d 1次, 饭后服用, 8周为1个疗程。

1.2.2 治疗组口服美洛昔康片1次2片 (15 mg) , 1 d

1次, 钙尔奇D片1次1片, 1 d 1次。加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浙江诚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次1片 (0.24 g) , 1 d 3次。2组治疗中同时配合理疗, 适当休息。

1.3 疗效评判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 功能恢复正常, 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功能部分恢复;好转:症状、体征、功能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功能治疗前后无任何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1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骨关节炎 (OA) 是一种关节软骨进行性消失, 骨质过度增生, 临床出现慢性关节疼痛、僵硬、肥大及活动受限的常见风湿病。一般认为其与衰老、创伤、炎症、肥胖、代谢障碍和遗传等因素有关, 关节劳损为发病的基础。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其患病率随着年龄而增加,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治疗OA[2,3]的药物可分为两大类: (1) 快作用缓解症状药:此类药物具有迅速镇痛和改善症状的作用, 但不影响OA病理和病变结构, 包括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等。 (2) 慢作用缓解症状药和软骨保护剂:此类药物能减缓或逆转OA软骨降解, 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干扰OA病理过程, 一般见效慢, 但停药后疗效可持续一段时间, 如透明质酸、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OA最理想的药物是既能减轻关节疼痛又能延缓关节结构破坏进展的病程改善药, 硫酸氨基葡萄糖即具备此作用, 硫酸氨基葡萄糖是关节软骨中氨基葡萄糖的主要成分, 外源性氨基葡萄糖可选择性地作用于关节软骨和骨, 刺激软骨细胞产生有正常多聚体结构的蛋白多糖和透明质酸, 补充软骨基质的丢失成分, 反馈性促进软骨细胞功能。抑制胶原酶和磷脂酶A2对关节软骨的破坏, 防止损伤细胞产生超氧化物自由基, 防止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对软骨的损害, 抑制炎症过程, 延缓OA的发展, 缓解疼痛, 改善关节活动。临床用药盐酸氨基葡萄糖比硫酸氨基葡萄糖更经济实惠, 一般疗程4周~12周, 1年可重复2~3个疗程, 延缓OA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孟学.风湿科主治医生376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6:495-496.

[2]吴东海, 王国春.实用临床风湿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561-572.

篇9:葡萄观察日记

【关键词】红提葡萄;日光温棚;促早栽培;物候期

1 红提葡萄日光温棚促早栽培物候期的观察结果

从表1可见,以灵武市千亩设施园艺基地的红提葡萄温棚为例,升温时间为当年11月底或12月初,升温30~40d后萌芽,即12月底或次年1月上旬;新梢生长期为1月中旬至3月上旬;开花坐果期为3月中旬至下旬,一般持续10~15d;坐果后第一次膨大期至硬核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硬核期过后,果实开始着色并伴随第二次膨大,时间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进入成熟采摘期;采摘后7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枝蔓成熟期;9月底至10月份进入落叶期,落叶期间气温在0~7℃时为休眠时间;至11月底或12月初休眠结束,开始下一年的升温管理。

由表2可以看出,红提葡萄温棚促早栽培升温后20d树液开始流动,30~40d开始萌芽;就同一株而言,新梢生长有2次高峰,第一次即花前或开花时,新梢生长量达到最大,第二次即采摘结束后新梢的副梢生长达到另一个高峰。新梢达到3~5cm左右时可见果穗,达到10~12片叶时开花,花期一般为10~15d,谢花后即坐果,至硬核期(果粒直径0.6~1.0cm) 时幼果完成第一次膨大,硬核期果实生长速度减缓,于浆果形成后,伴随着色进入第二次膨大期,直至果粒果面90%着色达到成熟。

从表1、表2可以看到,红提葡萄物候期的早晚与地区、年份、营养状况和设施有关,其全年的生长期约260d左右,果实发育期为110d左右。

2 红提葡萄日光温棚促早栽培物候期的表现特点

2.1 枝梢生长期长

红提葡萄日光温棚促早栽培从萌芽(当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至停长(9月下旬),枝梢生长期约260d左右,时间长、生长量大、管理费工费时。

2.2 花期短,气候条件不良

红提葡萄日光温棚促早栽培从开花至坐果只有10~15d的时间,且由于溫室是一个小环境气候,人为控制不准确,造成棚内温度忽冷忽热,高温会出现“焦花”现象,影响花粉发育;低温(20℃以下)和棚内湿度过大则会出现滴水浸花,导致柱头分泌物流失或被冲淡,从而使坐果率降低。

2.3 生长期长,休眠短,养分积累少

红提葡萄日光温棚促早栽培休眠期较露地栽培时间短,树体养分积累相对少,要利用冬芽结果,因此必须保证扣棚时芽体饱满。

3 根据物候期的特点制定栽培管理措施

3.1 摘心

从物候期的观察结果可以看出枝梢生长期长,因此管理费工费时、劳动投入较大,而合理的修剪可以降低投入与产出比。

发育枝留7~9片叶摘心,发出的顶部副梢每次留3片叶摘心,其余副梢留2片叶摘心,并将这2片叶叶腋内的芽生长点扣除;结果枝留10~12片叶摘心,顶部副梢每次留4片叶摘心,花穗以下的全部疏除,其余副梢留2片叶摘心,并将这2片叶叶腋内的芽生长点扣除。同时还要注意疏除细弱枝和多余的发育枝,保持适当的枝量并及时掐除卷须。

3.2 提高坐果率

花前喷施螯合氨基酸锌叶面肥,每隔7d喷1次,连续喷施2次;花期加喷0.2%速乐硼1~2次;花前10~12叶摘心,花期不浇水,严格控制棚内温湿度,适时通风排湿,并合理地疏花序。

3.3 肥水管理

升温前,结合灌水株施复合肥与磷酸二铵的等量混合肥50g;新梢10cm左右时冲施尿素,棚施25kg;开花前7d左右,株施二铵50g,并灌水;花期不施肥,不浇水;坐果后每株施入氮磷钾(15∶15∶15)复合肥50g,随即灌水;成熟前,每株施入高钾肥50g,并灌水;采摘后,结合灌水株施氮磷钾复合肥60g,养分回流后及时进行清理性修剪。秋季施足基肥,以保证树体养分积累。

参考文献

[1]刘惠英,何建川,潘志勇等.设施葡萄栽培技术要点[J].宁夏农林科技,2009,50(4):87-89.

篇10:摘葡萄日记

一进入葡萄园,我就被眼前一片绿绿紫紫的葡萄吸引住了。园长规定在所摘的葡萄当中,谁摘的葡萄串分量最大,谁就可以获得五斤葡萄作为奖励,并且获赠一瓶葡萄酒。听到这么诱人的奖励信息,我更是按耐不住了。

摘葡萄之前,我们都要去拿一个大竹筐,然后就开始摘葡萄。我先去了吐鲁番葡萄区,那里的葡萄多是绿色的,我以为还没有成熟,其实是成熟了的。顺势摘了几串个头偏大的葡萄以后,我又去了紫葡萄区。那里的紫葡萄个头很大,最大的葡萄居然都像个乒乓球那么大了。我顺势摘下那颗最大的葡萄,然后把一大串葡萄摘进筐里。当天气温很高,不过在葡萄架下却很凉爽,不时有威风吹过,清凉无比。我看着满筐葡萄,不觉口水直流,趁周围没人注意,顺势拿了一两颗就往嘴里丢,连皮带肉一块咽下,只吐出葡萄籽粒。

篇11:葡萄的日记

下班后,我拿出冰箱里的那串葡萄,用凉开水清冼后,独自坐在桌前慢慢品尝。我拿起第一颗葡萄,放入囗中轻轻咬下去,那酸的葡萄皮强烈刺激着嘴、眼、鼻,咬破葡萄皮后,便渐渐感到甜美多汁,葡萄肉充满口腔,香美的滋味好像到了肺腑,而且,甜到了心窝。

这吃葡萄的滋昧像生活,刚开始的滋味不正像人们刚步入社会时所要品尝的艰辛,后面的滋味不正是艰辛之后成功的喜悦。一颗葡萄吃完后,唇齿留香,慢慢回味,便忍不住再吃一颗。如此一颗颗吃下去,就如同生活一直在继续。

一串葡萄有大有小、有酸有甜。吃到甜的葡萄,我会一个接一个吃;吃到酸的葡萄,我便有些害怕,不想再吃了。但又一想,或许,下一个是甜的,于是,我鼓起勇气试一下,果然,吃到了一颗很甜很甜的葡萄,这与生活是一致的。那就是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有勇于冒险的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斗志。当困难克服了,险境过去了,艰辛过后,最大收获往往是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篇12:摘葡萄日记

我还在葡萄园里看见了各种各样的蝴蝶,有白色的,黄色的,红褐色的,还有黄底黑点的。我试着想抓几只,可费了半天劲,一只一也没有抓着。

虽然今天很累,但真是快乐的一天啊。

★ 摘葡萄英语日记

★ 小学生日记之摘葡萄

★ 摘葡萄呀!作文

★ 摘葡萄作文欣赏

★ 摘葡萄暑假作文

★ 摘葡萄作文650字

★ 一次摘葡萄作文

★ 摘葡萄100字作文

★ 摘葡萄作文二年级

篇13:葡萄观察日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1月—12月儿童健康体检发现120例贫血患者, 血红蛋白 (Hb) 在70~110 g/L之间, 符合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诊断标准, 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男67例, 女53例;6个月~1岁78例, 1岁~2岁42例;轻度贫血88例, 中度贫血32例。其中慢性腹泻18例, 辅食添加差22例, 经常呼吸道感染13例。随机分为2组, 每组60例。

1.2 6个月~2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分度标准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110~90 g/L;中度贫血:血红蛋白90~60 g/L;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30 g/L;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 g/L。且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80 f L,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 <28 pg,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每次给予口服葡萄糖酸亚铁糖浆10 mg/kg, 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亚铁片剂, 每次10 mg/kg, 每日3次。2组均于两餐之间口服。服药第5~7天检查末梢血网织红细胞数量, 满4周检查末梢血血红蛋白含量;服药2个月后再复查1次。同时服用维生素C, 告知用药过程中避免与牛奶、茶、咖啡、抗酸药等同时服用。

1.4 疗效判定标准

患儿临床贫血症状、体征消失, 用药4周血红蛋白>110 g/L为显效;用药4周血红蛋白较治疗前上升, 仍<110 g/L, 继续给药1个月血红蛋白>110 g/L为有效;血红蛋白没有上升或上升不明显, 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60例, 显效47例, 有效12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60例, 显效48例, 有效10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7%。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有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 对照组有32例出现上述症状。

2.3 依从性观察

观察组坚持服药4周以上55例, 坚持服药2个月以上42例, 其中2例因不良反应较重而改用其他方法治疗。对照组坚持服药4周以上49例, 坚持服药2个月以上20例, 其中5例因不良反应较重而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3 讨论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 当体内铁缺乏时, 血红蛋白的含量和生理活性降低, 引起携氧功能明显降低, 从而影响大脑中营养素和氧的供应。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 免疫功能下降, 容易引起疲劳无力、烦躁哭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年长儿可以自诉眼前发黑、头晕、耳鸣等。

目前,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营养缺乏性疾病已明显减少, 但缺铁性贫血在儿科仍为常见, 对患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必须积极防治。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应从胎儿期开始, 如果孕期母亲患有严重贫血, 或胎儿早产、双胎都可以造成新生儿储存铁含量减少而导致贫血。应提倡母乳喂养, 无论母乳或人工喂养婴儿, 均应及时添加富含铁剂且铁吸收率较高的食物, 如精肉、血、鱼、内脏, 注意合理搭配饮食。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大多由于未能及时添加含铁、蛋白质、维生素C丰富的辅食或吸收不良, 导致缺铁而造成的[1]。6个月以上的婴儿由于胎儿期从母体获得的储备铁已消耗殆尽, 从饮食中得到的铁剂含量较少, 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因而很容易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尤其慢性腹泻病患儿更容易发生。较大儿童应改正偏食、挑食、厌食的坏习惯, 食谱要广, 适当多食含铁较多、营养丰富的食物。

缺铁性贫血是年幼儿童的常见病, 该病起病缓慢, 临床症状不典型, 常易被家长忽视, 多在体检中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被发现。缺铁性贫血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损害婴幼儿智力发育和正常行为的发展, 对于治疗较晚的患儿, 即使贫血纠正, 但形体发育、智力发育都会受到影响[2], 一旦确诊, 就应积极治疗。贫血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补铁应坚持少量、长期的原则, 加大服药量易引起铁中毒;牛奶和碱性物质可影响铁吸收, 应避免同时服用;体内血红蛋白数值正常后不能立即停药, 应继续服用6周~8周以补充体内的储存铁, 防止贫血复发。

葡萄糖酸亚铁属于有机酸葡萄糖酸的亚铁盐, 铁的含量较低, 但易于吸收, 且对肠胃的刺激性小。本组结果表明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口感好, 患儿容易接受, 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依从性好, 能保证服药疗程, 充分补充体内储存铁, 减少贫血复发机会,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建琴.琥珀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J].医护论坛, 2009, 16 (6) :196-197.

篇14:葡萄观察日记

【关键词】 持续性异位妊娠;高渗葡萄糖;局部注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64-02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95%左右[1],治疗以手术为主。在众多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为已婚未育或未婚未育的妇女,对于她们而言,保留患側生殖器官从而保留生育能力是迫切要求。但是保守性手术无论是通过开腹还是微创即腹腔镜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这一并发症。如何有效地预防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后PEP的发生已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鉴于经阴道局部注射高渗性葡萄糖治疗异位妊娠[2]的报道,现特对在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性手术后输卵管局部注射高渗葡萄糖的疗效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行异位妊娠保守手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00例,年龄介于17-41岁,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异位妊娠且有手术指征,将其随机分成A组、B组各50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保守手术指征 有生育要求;生命体征平稳或已纠正休克;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破裂口小。

1.3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准备同一般腹部手术,麻醉方式视开腹或腹腔镜而定,根据患者病灶部位及病变情况选择术式。①妊娠包块位于壶腹部及峡部的患者选择开窗清除术,方法是在病灶表面最突出的地方作与包块等长的纵向小切口,分离取出妊娠物及血凝块,尽量取净管腔内绒毛并冲洗干净。②妊娠包块位于伞部或近伞端的患者选择挤压清除术,方法是把妊娠产物及血凝块从伞端挤出并进行管腔冲洗,止血。取出妊娠物后A组患侧输卵管残腔及系膜内局部注射50%的葡萄糖液10mL,B组不注射任何药物。监测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血β-HCG值,嘱出院后每周回院检测血β-HCG1次,直至正常。

1.4 PEP诊断标准 血β-HCG术后升高、血β-HCG术后3d下降小于20%,或血β-HCG术后2周下降小于10%,或合并有腹痛,B超示患侧输卵管有包块等[1]

1.5 疗效判定 术后血β-HCG值降低至正常表示治愈。

1.6 观察指标 监测术后第1、3、5天及出院后血β-HCG值,由此判断是否发生PEP这一并发症,从而计算2组术后PEP发生率。

1.7 统计学方法 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PEP发生率 A组发生PEP1例(2.00%),B组发生PEP3例(6.00%),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药物不良反应 A组及B组均无不良反应。

3 讨 论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增加,且患者年龄越来越小,那就意味着需为这一群体的未来考虑即尽量保留生育能力。对于这一类患者,治疗以保守性手术为主,除传统的开腹手术外,近年更多患者选择创伤小的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性手术,但是术后PEP的发生并不因此减少,据报道经剖腹保守性手术的发生率为3%-5%[3],经腹腔镜同类手术的发生率为3%-20%[4]。输卵管保守性手术保留了输卵管,但术后残余滋养细胞有可能继续生长,继而发生PEP[1],预防PEP发生的关键是手术操作,而经研究若同时在清除妊娠物后局部注射药物于输卵管病变处对预防PEP也是有作用的。

以往甲氨蝶呤是治疗异位妊娠及预防PEP的首选,其治疗机制是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但是甲氨蝶呤属于化疗药物,具有较大毒性,用后需待药物完全代谢后才能再次怀孕,而且近年来甲氨蝶呤应用出现不少不良反应,使用前需对病人作知情告知,影响临床使用。选择高渗葡萄糖则利用其脱水性和渗压性使绒毛细胞发生坏死、溶解,从而达到促进残留妊娠物的吸收以及排出的目的,输卵管病变处局部注射高渗葡萄糖预防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PEP的临床疗效与甲氨蝶呤相当,而高渗性葡萄糖为单纯葡萄糖,容易在体内被代解,作用不持久,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减少药物毒性对患者的伤害,对患者近期再次怀孕无影响,相比之下更具优势。

在本研究中A组术后PEP的发生率优于B组,说明高渗葡萄糖注入输卵管内用于预防保守性手术PEP具有一定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高渗葡萄糖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临床疗效好,对患者影响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9-110,31,35.

[2] 柳蕴.经阴道局部注射高渗性葡萄糖治疗异位妊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6,(10).

[3] Vermesh M,Silva PD,Rose GF,et al.Management of unrupure ectopic gestation by hnear salpingostomy:a prospective,randomized,clinic trial of laparoscopy versus laparotomy[J].Obstet Gynecol,1989,73:400-403.

上一篇:手机营销策划下一篇:湖北高考英语新题型完成句子归纳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