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体镇乡镇财政建设

2024-04-25

俄体镇乡镇财政建设(精选4篇)

篇1:俄体镇乡镇财政建设

俄体镇人大调研报告

俄体镇乡镇财政建设

调 研 报 告

一、乡镇财政体制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旗财政大力推进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依法理财。以强化财政监督为重点,努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运行分税制乡镇财政体制,明确划分了乡镇财政收支范围,改变了过去乡镇财权与事权不分的状况,强化了乡镇财政管理。俄体镇坚持从健全制度入手,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及加强政府采购管理等制度,狠抓支出改革和管理,尽量节约支出。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理财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逐渐淡出农业税收征管的同时,落实民生政策、发放涉农补贴、服务“三农”发展的职责逐步增强,乡镇财政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

二、乡镇财政业务开展情况

近年来,俄体镇不断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大力开辟乡级财源,加强收支管理,使乡镇财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提高思想认识,全面推进乡镇财政工作,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向乡直部门和村级组织延伸

牢固树立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是财政管理基石的观念,充分认识加强“双基”工作的重要性,深入调查研究,梳理相关工作,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基层财政工作的指导考核,培训提高基层人员业务能力,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实际困难,有力地推动了乡镇财政各项工作的开展。

乡镇财政所充分发挥政策熟、业务精、力量强等优势,将乡所有乡直部门的财务纳入财政统管,取消乡直部门的会计和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变过去各自为政、多途管理为财政所统一管理。成立了“村账乡代管”办公室,安排3名财政干部专门负责村账乡代管工作,帮助村级组织建立村民理财小组,制定财务收支计划,审核村级财务收支的执行情况,做好村账务、财务“双代管”和村级债权债务的化解工作,促进了村级财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强化对涉农专项资金监管,乡镇财政由资金管理向资产、债务管理延伸,乡镇财政监督向用款单位、具体项目等全程监督延伸

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主动参与土地出让金、改田造地资金等专项资金检查,以查促管,规范管理。建立完善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做到支出有据可依,财务核算规范透明,审批制度约束有力。积极推行“村账乡管”试点,强化村级财务监督,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

乡镇财政不仅对财政资金进行管理,而且建章立制,对乡直部门的大额固定资产进行了登记和监管,防止资产流失。乡镇财政会同有关部门对乡村债权债务进行了全面清理审核,建立了乡村债权债务档案或台账,及时制止新债,定期盘活资产,清收债权,对化解的乡村债务逐笔登记,定期上报,实现了乡村债权债务实时信息化监控。

针对每年都有大量资金投向农村、监督难以到位的情况,通过改革,乡镇财政实行了全方位监督。一是乡镇财政从项目的论证、立项、申报,再到工程的验收、资金的拨付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确保了专项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提高了项目资金的效益。二是对各类涉农专项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及其他项目资金,设立专账和专户,实行专人管理和负责,保障专款专用。

3、规范预算管理

进一步完善乡镇预决算制度,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增强预算约束力,解决预算编制随意、执行不严肃问题。加强乡镇非税收入监管,实施以预算内外资金统管为主要内容的乡镇财政综合预算,管好用好乡镇政府性资金。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不断强化税源管理,定期协调部门收入征管工作,搞好协税护税,努力做大蛋糕。建立了协护税办公室,承担起全办事处的协护税工作,在收入应收尽收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

4、做好民生服务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向保运转、保民生、保农业农村发展延伸

根据服务三农、改善民生对财政工作的新要求,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充分利用乡镇财政贴近农村、直接服务农村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基层财政的公共服务水平,实行“一卡通”服务方式,将各项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把国家的涉农补贴、家电下乡等各项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对乡镇财政预算指标的控制和财务核算的监管,规范乡镇收支行为,优化乡镇支出结构,保证民生等重点支出。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努力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土地流转等问题,理顺农村经济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三、当前乡镇财政建设工作面临的问题

1、工作量加大,人员不足,工作难度增加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越来越多,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都要落实到户到人,农户一般要得到多项补贴,这些最终都要靠财政所来落实,加上“村财乡代理”,乡镇财政所的工作量成倍甚至几倍、十几倍地增加。由于乡镇财政处于财政管理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项目多,补贴兑付工作程序和标准要求较高,致使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比税改前增加两倍,乡镇财政人员不堪重负。由于涉农补贴涉及到农民个人的直接利益,发放工作做不好,影响较大,发钱比收钱还难。同时,会计核算业务也大量增加,一名财政干部甚至要管理几个账户,在专业人员短缺的情况下,不得不外聘财政所会计,加之会计核算行政干预仍然较多,也人为地造成工作难度的增大。

2、经费短缺,办公条件差

随着财政所工作量的大幅度增长,需要的办公经费开支也相应增长,例如下乡所需的交通工具开支,需要印刷大量的分户补贴清册,需要大量增加计算机的纸张、墨粉消耗等,而这些都是乡财政正常经费预算难以保证的。乡镇财政所自身没有经费预算,支出靠上级补助,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经费短缺问题突出。同时,乡镇财政所办公、住宅条件较差,长期无人关注乡镇财政自身建设,经费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财政干部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四、对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和资金监管工作的政策意见和建议

基于实际调查和分析,结合我办事处乡镇财政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职能。

1、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

要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使乡镇财政工作有章可循。

逐步清理并减少配套资金要求,控制乡村债务增长。各类建设要求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的项目多、配套比例大,建议上级减少对建设项目的资金配套要求,减轻乡村支出压力,给乡镇财政控制债务留出空间。

2、加大公示力度,健全公开机制

公开是保证一切工作“阳光操作”的必要前提。创新乡镇涉农财政资金公开方式,全面接受社会监督,要在深化现行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常规公开形式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形式。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页等,实现从中央到乡、到村的自上而下的全节点公开,把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的资金流程,分配过程和发放过程全面公开,把资金的安排、项目规划审批、政策规定等内容向社会公布,使乡镇涉农财政资金更加透明阳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建议减少资金下拨的环节、程序,缩短资金到位的时间,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资金的下拨与资金信息公开结合起来,减少政策落实到位的时间差,最大限度地消除群众对党对政府的误解。

3、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科学合理决策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的投放,对于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项目要特别慎重,尽量避免决策失误,盘活资源,突出重点进行监管,突出监管效果,有效打压基层找关系、跑项目的时间和空间,多给乡镇在项目资金上的自主权。对于涉农财政项目资金的投放,建议减少和取消区乡政府的项目匹配资金,从而减轻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对乡镇涉农财政资金项目,建议通过统一部门审批,避免多部门、多渠道审批和管理,对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减少运作成本,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安全。

篇2:俄体镇乡镇财政建设

(一)---残疾秀女锦绣人生 其实她不叫秀女,是因为她懂得的科技知识多,致富点子多,村里人都这么叫她。她叫孔玉溪,八年前嫁到团结村,村里人对她的尊敬不因她的能干,而是因她永不停息的探索和追求,一步一步向前走,找到适应自己的致富路。

她的家里有五口人,两个孩子,一个小叔子。她是家里的‚智多星‛。一年的活计都由她来安排,家里的地少,两个大男人不能都在家种地。因为小叔子会电焊技术,她打发小叔子到城市打工,一月挣3000到5000元。家里陪嫁羊由男人管理。

种地时节,她拄着拐杖给羊添草添料,吃剩的桔秆一只手一点一点堆起来,由于腿有残疾,下蹲不容易,堆起来的桔杆等男人回来捆扎,拿到屋后的空地上。陪嫁来的羊由最初的10只发展到如今的120多只,八年的时间她不只是改变了男人家贫困的生活,而且还改造好两个男人。

男人家父母双亡,只有兄弟两个。由于给父母看病,家里欠下许多债,两个二十来岁的男人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今天与这个人赌一场,明天与那个人干一架。在村里,两个男人成了最讨厌的人。自从她来到男人家里,一改过去的作风,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小叔子也最听她的话。可问起她刚来那会儿,孔玉溪说:‚没那么倔强的。好话说了一百八十遍就是不听。后来,我带着孩子回了娘家。这才使小叔子有了转变。‛

熟知小叔子的人都知道,他出去打工不挣钱,挣了钱也都挥霍一空。兄弟两个一个不管一个,只有年底时才聚在一起,年初又都各自谋生路。孔玉溪刚嫁来,小叔子就拿着贺礼钱去赌,孔玉溪不管自己还是新婚人,就去了牌桌旁将小叔子拉回家。由于孔玉溪在众人面前没给小叔子面子,小叔子与孔玉溪翻了脸。孔玉溪一直没有吱声,等第二天小叔子气消了,才与小叔子进行了一次长谈。谈话中,孔玉溪知道小叔子也有上进心,可没有主心骨。‚你信得过嫂子,以后你听嫂子的。‛就这样,小叔子慢慢回归了天性,变得勤快、懂事。

今年,小叔子为嫂子买了一件羊绒衫,说是与对象一起买的。听了好消息的孔玉溪高兴极了。她觉得,自己残疾了,可让残疾的心灵恢复健康是自己一生的一大幸事。

俄体镇精神文明建设典型材料

(二)---再访返乡创业农民工

年复一年,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否成功?他们的创业前景如何,政府又如何扶持这些创业者。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日前走访了创业农民工。

返乡四年,创业资产过五十万

金平是最早返乡创业的青年。外出六年学习塑钢窗制作技术。返乡后,金平创办了俄体镇第一家塑钢窗小厂。四年前,俄体镇新农村建设步伐缓慢,做塑钢窗的农户只有十几家。金平实行电话预约服务。只要农户做塑钢窗,就拉上工具,来到农户家。早出晚归,直到做完所有的活计。2008年,随着返乡农民的增多,农民也开始了家居规划,做塑钢窗的农户开始增多。金平小厂又雇了两个做塑钢手艺的工人,每月给予1600元钱的报酬。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场所,自己也渐渐扩大经营,收入日渐增多。2009年是金平事业发展最好的一年。就在这一年里,国家出台扩大内需政策,镇建设新农村项目一个接一个,金平塑钢窗也装到了各家各户。这一年里,金平的固定资产达到了五六十万元,年挣十万元。说起创业的前景,金平一脸自信。

政府扶持搞起了舍饲养殖业

2008年底,外出三年的张小义回到了俄体镇团结村。带着打工挣来的钱以及学来的养殖技术,回家花了15000元钱买了大小五十二只绒山羊。春季,张小义仅羊绒一项就收入4319元。几个月时间就收回三分之一的投入,这更增强了张小义发展养殖业的信心。2009年5月,科右前旗委大力发展舍饲肉羊养殖,俄体镇也出台优惠政策扶持肉羊养殖产业。张小义变卖手中的绒山羊,并在镇26000元的扶持下,购买了小尾寒羊和萨福克杂交肉羊品种,每只1300元。新引进的肉羊品种生长快,育肥周期短,羔羊抵御寒冷能力强。对饲草料要求不高,适合当地养殖。张小义经过半年养殖,如今已经进入接羔期。羔羊成活率达到90%以上。预计到明年秋就可返本增值。

在镇扶持下,部分农民工根据自己资金多少买了肉羊品种进行经营。总体看,他们的回流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不仅自己起步致富,也给外出务工的农民树起了榜样。镇的扶持也使得一些散养户转换养殖品种,渐渐走上舍饲养殖的新路子。

兄弟齐上阵,扎根新农村

身有一技的明志两兄弟,返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中的资金,自主创业。

不同的是哥哥明志臵办五尺锯、鼓风机等木工所需工具,创办了山村里的第一个实木家俱小店。弟弟明杰购入农机配件,为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提供技术服务。哥哥八年前离开家乡到阿里河打工。一边打工一边学木工手艺。虽然挣钱不多,但在8年前,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意识到,将来的农村也会像城市一样,家家会装修,家家要有新变化。

学徒期间,明志认真细致学习,钻研木工制作技巧。他将传统的木工制作与现代的潮流结合在一起。每每给他人做家具都要征求主人意见,然后再配上自己的想法,找到共同点后,再精心策划施工,每每得到主人家的赞赏。经过七年的打拼,明志的手艺有了很大的进步。第八年,明志带着梦想来到了辽阳。在辽阳的日子里,明志每天工作都在十个小时以上。在城市锻炼了一年多,外加金融危机的影响,明志觉得自己回乡创业的时机已经成熟。

经过一年多的试做,明志制作家俱技术渐渐得到乡亲们的认可。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家居装修也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种时尚。明志也在家俱制作行业中挣到一万多元钱。

弟弟明杰到伊尔施麦场干活,不经意间与康麦音打起了交道,康麦音是一种小型小麦收割机。在驾驶康麦音的时候,明杰总是直愣愣的。农场主不知道明杰在干什么,其实明杰是在琢磨康麦音的作用机理。尽管明杰只上了小学四年级,但天生喜欢机器的他一看就会。发生什么故障请教师傅的同时,自己也整天用旧的康麦音机器拆了装,装了拆。六年的打工生活,明杰不仅挣到了钱,还免费学会了修理技术。返乡后的明杰为村民修理四轮车、三轮车、摩托车。并为村民提供更换机油、清洗化油器等服务。每项服务只收三至五元钱,对有困难的村民他只收本钱。由于他修理车辆讲信誉,技术水平高,收费低,前来修理的村民越来越多。不仅服务本村二百多户村民,而且十里八村的农户也来光顾。

小兄弟俩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他们也从外出务工农民变成了店老板。尽管店不大,但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收入。方便村民的同时,自己也走上了创业增收路。

据调查,在俄体镇47%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已经收到了创业后的第一桶金,24%的创业农民工正在走向自己预定的目标,10%的农民工已经完成了初期创业积累,正在或已经扩大自己的创业范围。还有19%的创业农民工由于选择创业项目缺乏实地考察论证依据,再加上金融市场的影响,已经转产或中途停业。俄体镇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有针对就业、创业指导,拓宽他们的就业、创业渠道。尤其在流动资金方面,将小额担保贷款面向农民工,个人最高借款5万元,帮助返乡农民工安心就业。

俄体镇精神文明建设典型材料

(三)---‚缝吧‛,用我的工作去美丽更多的人

李香最近开了个‚缝吧‛,这下可火了。不仅俄体镇所在地的人们都到她那里缝补、做衣服。就连十里八村的农民也都在赶集的日子来到小店,有翻新羽绒服的,有做棉裤的,也有做衣服的……

李香也许不是最早一批外出务工的农民,但却是勇敢的回乡创业者。

八年前,李香到浙江制衣厂打工。每一道制衣工序她都认真完成。八年的时间,李香不仅学会了做羽绒服,还学会做各种棉服。其它的手工制作如:换拉链、修补丁、逢衣服等活计都做得精细。2009年9月,李香回到俄体镇开办了第一家‚缝吧‛。开办这样的小店用钱不多,只需购买一台缝纫机,一个电汽熨斗,一些布料和针头线脑,投入只有千余元钱。经过月余的经营,‚缝吧‛的生意特别好。李香把投入的资金挣了回来,还稍有剩余。‚没想到人们真都这样想的,以前不流行的衣物拿来改一下,变成流行的样子。又可以穿一阵子。‛说这话时,正巧有位上班族,抱来一堆衣物,要求店主就势改成流行时装。‚我们整天上班,穿得赶时潮力所不及。有了‘缝吧’就好了,什么时候都可以穿时兴衣服。‛ 第二个月,李香看到人们穿脏的羽绒衣服没有地方去洗,只能用专用洗液自己洗,费事还洗不好。考虑到清洗行业有发展潜力,李香又购臵一台清洗衣物的机器,专门用来清洗羽绒服等难洗的衣物。李香的小店集做衣、清洗功能一体,满足了农民的需要。

篇3:俄体镇乡镇财政建设

1 理清思路、科学规划, 明确重点镇发展定位

该县李庄镇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 先后被确定为临沂市优先发展重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 为李庄镇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为此, 该县按照省、市部署要求, 着力推进李庄重点镇建设, 倾力打造百亿级家电产业园, 努力把李庄镇建设成为“郯城县域次中心”、“临沂中心城区卫星城”。聘请同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 对李庄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和修编, 完成了《小城镇总体规划》、《李庄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济园区规划》以及各项专项规划。李庄镇的小城镇规划总体定位为“一城四园, 十大社区”的主体框架。一城即:镇驻地至刘道口村之间10平方千米开发建设李庄北部新城, 打造一片功能完善、建筑时尚的城市化聚集区。四园即:百亿家电产业园、新型建材产业园、万亩花卉品种园、万亩杞柳生态园。十大社区以沂河滨河区域为主线, 多点启动, 辐射带动周边村庄连片开发。“一城四园十区”规划, 重点体现核心区的城市化功能, 十大新农村社区的带动功能, 生态园、花卉园的美化环境功能, 家电园、建材园的经济和就业安置功能。通过规划, 确定了镇域空间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 解决了工业的持续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问题, 解决了公路与城镇布局的协调发展问题。

2 优化结构、培植特色, 强力推进重点产业快速发展

李庄镇把大力培植有特色、有潜力的支柱型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通过科学调整, 李庄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特色产业发展迅猛。目前, 该镇初步形成“家电主导, 建材兴市;南部柳绿, 北部花红”的产业化经济格局。一年来, 该镇累计实现镇域生产总值25.77亿元, 同比增长21%, 农民人均纯收入9 750元, 同比增长17.1%, 实现招商引资10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 012万元, 增长158%, 圆满完成了年度倍增计划。

2.1 家电产业初具规模

目前, 该镇已引进重点项目63个, 计划总投资177亿元, 到位资金29亿元。星科电子、丰收电器等24家企业已投产达效;侨兴能源、帝龙新材等30家入园项目正加快建设。近期, 又引进了沂达国际商贸物流城、万城商业广场、诺亚方舟水上项目、佩爱特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 (即:PET) 等总投资过百亿元的大项目。

2.2 建材产业迅速发展

新型建材是李庄镇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为适应产业升级需要, 2012年在家电产业园南部规划建设了10平方千米的百亿新型建材产业园, 目前, 园区已拥有华星铝业、百诺建材等6家建材企业, 其中, 新引进的宜华木业项目, 总投资达50亿元。

2.3 杞柳产业稳中有增

杞柳是李庄镇传统的支柱产业, 目前, 基地面积已扩大到3万亩, 全镇有9 000多户、3.2万人依靠种柳编柳致富。今年杞柳行情稳中有升, 每亩杞柳年纯收入可达5 000元以上, 是种粮效益的三四倍。现在全镇柳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50家, 其中具有自营出口权企业12家, 年产值达2.4亿元。2012年以来, 已有美国、德国、荷兰等多位外商前来考察、洽谈, 并通过广交会、京交会, 签订柳制品出口订单1 500多万美元。去年, 李庄镇杞柳产业实现外贸出口1 100万美元, 同比增长17.4%。 (1亩≈666.7m2)

2.4花卉产业转型升级

李庄镇青山、八里屯、唐庄等地已拥有海棠基地1万亩, 去年10月份, 又启动了南部白马河流域海棠 (市花) 品种繁育基地的开发建设。现已成功流转土地8 000亩, 并与70多家投资大户签订了花卉种植协议, 有力地保障了明年春季的海棠品种园区开发。全镇海棠已拥有西府、垂丝、冬红、北美、绚丽等五大系列30多个品种, 一些名贵的品种已经打入北京、上海等主流市场。

2.5 基地品牌建设再上台阶

以品质提升品牌、以品牌拉动市场, 李庄镇已发展道口甜瓜、凌庄蔬菜、蔡村香菇、青山花卉、沂河鲜桃5大品牌化农业生产基地, 目前, 全镇已流转土地3.5万亩, 占全部耕地总面积的30%, 获批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3 000亩, 注册农产品商标5个, 其中, 2个已通过无公害认证, 1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先后被市授予“省级食用菌生产先进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3 完善配套、增强功能, 努力提升重点镇建设水平

3.1 稳步推进驻地核心区改造

李庄嘉园、碧水湾、机关公寓三大驻地生活区建设进展顺利, 北部10平方千米的新城花园社区与驻地开发实现对接, 2012年累计完成公寓楼房建设1 100套, 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 安置住户1 026家。全镇新增建成区面积1.8平方千米, 新增城镇人口5 267人, 城镇化率达45.89%。同时, 该县按照“色彩明快的现代简约风格”加快实施小城镇改貌, 通过平改坡、立面貌等形式, 完成沿街楼房改造2 900米、2.32万平方米。

3.2 完善小城镇基础配套

新修、整修道路32千米, 硬化改造株沙路、海棠路、古园路等17条主要道路, 配套桥涵29座, 开挖排水沟13.6千米, 路边栽种各类绿化苗木56 400株, 安装景观路灯820盏, 新建垃圾中转站2所, 垃圾池120余处, 安放垃圾箱660多个。借临沂实施东线供水送气工程之机, 启动了20千米自来水管网工程, 完成了30千米中低压燃气管网入地工程, 总投资1.5亿元的110千伏变电站也已建成使用。去年以来, 用于李庄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2亿元以上。在城镇管理上, 创新了环卫保洁市场化、物业化模式, 通过面向市场竞拍保洁权, 将“政府不好管理、个人管理不好”的环卫工作, 承包给专业的物业公司, 实现了环卫保洁工作长效规范, 李庄镇城乡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4 加大投入、严格管理, 努力推进新型社区建设

4.1 着力建设10个新型农村社区

在设计上, 有五加二、四加一的多层住宅, 有两层的连体房、小康楼, 有老年公寓;在布局上, 沿沂河、沭河、白马河、国道, 形成条带, 连片开发;在建设上, 采用节能新技术, 新建建筑主要采用外墙保温和隔热断桥中空玻璃等节能措施;在供暖上, 因地制宜, 分别采用了天然气、地源热泵、太阳能加燃气壁挂炉等供热方式;在管理上, 按照“气上楼、水治污、环卫保洁市场化”标准配套进行。截至目前, 全镇已完成社区楼建设66栋, 小康楼1 120栋, 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

4.2 完善社区公共服务配套

今年, 在青山社区、李庄嘉园、郯城四中等地新建成3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投资5 700万元, 完成了于泉、青山、唐庄、沙墩等8所小学的教学楼建设。全镇9所重点学校经改造顺利升级, 教育学习环境不断优化, 师资水平、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郯城四中、沙墩中学、李庄中心小学等3所学校建设相继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投资330万元完成了李庄镇驻地郯城第二人民医院升级改造建设, 为农村社区配套建设了3处医疗服务中心和5处花园式小学、幼儿园。

5 加强领导、扩权强镇, 全力保障重点镇建设顺利推进

5.1 机构改革落实到位

郯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扩权强镇工作, 全面落实“扩权强镇”政策。2012年7月, 李庄镇行政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按照公开选拔、优中选优的原则, 为各机构配齐配强了8名副科级副职, 并通过优化组合, 对各机构岗位人员进行了调整。

5.2 权限下放到位

郯城县直有关部门一次性下放了46项管理权限, 并在李庄镇设立行政大厅服务窗口, 实现了行政审批服务前移。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 落实了财政税收激励机制, 对李庄镇上交的财政税收县级留成部分全部返还, 用于助推重点镇建设, 并优先将全县70%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李庄镇项目开发。

5.3 四个平台建设到位

建立综合执法平台, 成立综合执法大队, 配备执法巡逻车, 规范上岗;建立便民服务平台, 在李庄镇政府门前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土地储备平台, 成立李庄镇土地储备中心;建立投融资平台, 李庄镇政府独资5 000万元, 注册临沂三和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并投入运营。

6 通过调研, 对推进我县重点镇建设的建议

(1) 科学规划, 促进重点镇建设上水平。重点镇建设总体规划要立足现实, 着眼长远, 坚持高标准规划, 高质量建设, 高水平管理, 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重点镇建设上层次。基础设施是实现重点镇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3) 加大管理力度, 促进重点镇建设上特色。

篇4:俄体镇乡镇财政建设

1 诸暨市镇乡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现状

诸暨市全市总面积2 311 km2, 辖3个街道, 24个镇乡, 468个行政村, 总人口106.67万人。2009年, 全市镇乡 (街道) 农技队伍共有在编人员165人, 其中专职或兼职从事农技工作的133人, 包括农科员23人, 蚕桑辅导员17人, 茶叶辅导员12人, 动物卫生监督员63人, 农机员18人。另32名属农技人员编制的人员, 已提任镇乡班子成员, 或脱离农技工作, 转岗从事工业、城建等工作。近几年来, 诸暨市镇乡农技推广队伍得到一定的发展, 整体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 在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促使农业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 提升农业转型速度, 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做出了较大贡献。

2 存在的问题

2.1 队伍严重老化, 整体素质不高

全市镇乡农技人员中, 35岁以下的仅5人, 占3%;35~45岁的28人, 占17%;46~55岁的53人, 占32.1%;55岁以上79人, 占47.9%。农技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 年轻技术人员断档, 没有形成合理的梯队。在岗农技人员中, 中专及以下学历的达94人, 占57%。高学历人员十分奇缺, 高素质的人才严重匮乏, 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很不合理, 人员整体水平与农技推广工作发展不相适应。

2.2 人员知识断层, 专业技术落伍

目前, 现有的镇乡农技推广人员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 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诸暨市已对农业的种植结构进行较大的调整, 农业种植变成了多种经济作物种植, 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已由原来的粮棉油技术改变为多种经济作物技术的需求。面对现代农业发展, 镇乡农技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专业技术滞后, 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农业多样化发展。

2.3 人员配置不平衡, 岗位编制不合理

镇乡之间农技人员分布极不平衡, 最多的乡镇在编17人, 最少的仅3人。除畜牧线因刚完成畜牧兽医体制改革, 人员配备还比较均衡, 其他的都是配置较弱, 如农机线有13个镇乡 (街道) 无专业农机员, 特产线有9个镇乡没有专业人员, 粮油线有6个镇乡出现空缺, 全市各镇乡没有水产类专业人员, 也没有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人员。一些乡镇出现“在编不在岗”或“在岗不在编”问题, 全市镇乡 (街道) 现有165名在编人员中, 32人已完全脱离农技岗位, 占19.4%。在岗的133人中, 仅畜牧线有23人专职从事本职工作, 其余110人均有兼职。有的镇乡农技人员空缺后, 用林业、文化线等人员充任农技员, 其不懂业务, 影响工作;有的乡镇让林技员负责粮食生产;有的被乡镇政府随意抽去从事计划生育、征地、选举等其他工作。全市镇乡仅有的几个特产线高级农艺师, 工作在街道, 无相应产业, 从事非农工作, 作用得不到发挥, 这些不合理的配置使本来有限的农技推广力量显得更加薄弱。

2.4 人员待遇较差, 推广队伍不稳

镇乡农技人员待遇很低, 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可以保障推广人员工资, 但是“有钱养兵, 没钱打仗”;而经济条件不好的乡镇, 农技推广人员的工资都不能保障, 既“没钱打仗”, 又“没钱养兵”。有的乡镇级甚至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现象。再加上农技推广人员职称 (职务) 晋升难, 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镇乡农技推广工作条件差、待遇低、职称评聘难 (尤其是聘任) , 是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1]。这样就难于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 即使进来也留不住, 使得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

2.5 经费保障不力, 推广工作受限

目前, 诸暨市财政支出方向、结构不合理, 导致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影响和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正常运转, 既无法引进新技术, 也无法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同时, 由于经费的影响, 在农技推广过程中缺乏必要有效的信息传播、技术培训以及交通工具, 影响推广工作效率,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继续教育机制也无法建立, 从而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老化现象十分严重。

3 对策

3.1 健全组织建设, 解决好镇乡农技推广队伍岗位问题

要科学设置农技推广机构, 对现有镇乡农技机构进行整合, 建立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中心[4]。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为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内设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业务上接受市农业局的指导。要明确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公益性定位, 就是具体承担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 农民技术培训, 农业资源使用监测, 农业公共信息服务;畜牧业生产、动物免疫检疫、疫情报送、防疫智能化信息录入、防治处置等公益性职能。在保持农技队伍编制不变的基础上, 将现有农技人员分为专职、兼职、转岗三类管理, 对人员重新进行定岗。一是组建专职责任农技队伍。服务中心应设专职主任, 负责全面工作, 同时根据产业规模和镇乡类型, 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二是现已转岗人员保留农技干部编制, 根据镇乡需要, 不再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三是其他农技干部为兼职农技人员, 实行分线联片工作制度。人员配备由农业局提出方案, 各镇乡街道确定人员, 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

3.2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镇乡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

要针对镇乡农技推广人员需要的知识, 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 建立和完善农技推广人员继续教育机制, 采取异地培训、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 借用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力量, 每年组织选派技术骨干进行定量在职培训, 开展专业知识集中培训, 努力培养一批“全科医生”式的基层农技干部。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在不影响农技推广工作的前提下, 对全体农技推广人员进行短期脱产轮训, 培训的开展主要是以当前农业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继续教育, 做到活学活用, 帮助农技推广人员更新知识, 改善知识结构, 提高服务本领。

3.3 选拔充实农技人员, 不断优化镇乡农技推广队伍结构

农技推广人员的补充, 应由市农业局提出方案, 要通过人事部门公开招聘的方式, 选拔优秀人才专职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招收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 弥补基层高学历专业人才的不足, 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要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农业公共服务工作, 引导支持大学生“村官”学习农业知识, 开展农业公共服务, 对表现好的选拔聘用到乡镇农业公共服务队伍中。

3.4 加大支持力度, 加强镇乡农技推广队伍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经费保障。市财政要加大对基层农业公共服务的经费投入, 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后, 农业公共体系人员经费、工作经费要全额列入市财政预算, 建议原为差额拨款的农技人员调整为全额拨款[5]。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不能全部承担的动物防疫、检疫等公益性服务,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落实。二是加强政策保障。要结合实际, 深入调查研究, 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 重点明确机构性质、职能定位、人员配备、经费保障、责任落实、考核奖励等政策, 推进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三是加强组织保障。建议政府成立由市长为组长, 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 人事、编制、财政、农口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具体实施方案, 各镇乡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切实加强对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 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5 建立激励机制, 调动镇乡农技推广队伍工作积极性

一是改善基层服务工作条件。要切实加强基础建设, 努力改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的条件, 重点加强服务场所、示范基地建设及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等的配备, 做到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示范有现场、进村入户有工具, 确保为“三农”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二是建立农技推广人员奖励制度, 对工作成绩显著的农技推广人员要实行奖励,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社会地位, 增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荣誉感。三是提供农技推广人才发展途径。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打破学历、论文、外语等限制, 确立以业绩为主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审机制, 解决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技术职称 (职务) 晋升难的问题, 鼓励优秀专业技术推广人才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摘要: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是农技推广成败的关键。介绍了诸暨市镇乡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现状, 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 以期为镇乡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镇乡,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浙江诸暨

参考文献

[1]石会娟, 宗义湘, 赵邦宏.新形势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调查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 2007, 26 (1) :76-79.

[2]呼志华.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初探[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3) :24-34.

[3]胡秉瑞.海原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6) :109-110.

[4]杜小凤, 吴传万, 王伟中, 等.浅议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06, 18 (4) :193-195.

上一篇:洒满阳光的记忆800字作文下一篇: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报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