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

2024-05-15

网络时代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通用8篇)

篇1:网络时代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

网络时代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

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交往很诱人。网络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让许多学生渐渐在网络中迷失方向。如果缺乏及时、必要的上网引导,难免会使他们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从而影响学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网络时代怎么当好班主任,是值得每一位班主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网络时代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综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网络上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刚好迎合学生天生好奇及生性单纯的心理特征,在这样一个虚拟的世界中,他们可能无拘无束放纵情感,尽情挥洒自己,不需要为虚拟世界里的对和错承担任何的责任。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对网络的依赖。网络世界往往比现实世界自由,容易使学生放纵自己,不关心现实生活。而回到现实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无奈之感。

2、网络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在网络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由传统的课堂向网络延伸。一些学生在获取网络信息的同时,也受到网上“虚拟游戏”的侵害,暴利的场面、诱人的画面往往弄得学生精神恍惚,整日无精打采,以至学习成绩不断下降,渐渐地影响了学生们的价值取向,极易使他们形成不健康的行为方式。

二、网络时代,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

1、认识网络。

有的班主任说我又不是微机老师,网络了解不了解的有什么必要呢?试问,一个不通晓网络知识的班主任何以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评头论足?当今时代是网络的时代,学生们早已投向了网络的洪流,网络中有“鲜花”也有“毒草”,学生稍不留神就会误中其毒。如果我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了解网络,就很难帮助学生走出网络“雷区”。班主任认识了网络,深入了解了网络世界,就能识别学生的行为,使学生远离“毒草”,避免学生深陷网络不能自拔。另外,班主任通晓网络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发挥网络巨大的教育功能,让网络成为提高教学的催化剂。

2、认清利弊。

网络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学生走进网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所以让学生真正地认识网络是我们班主任的首要工作。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让学生认识网络,在班会上我们可以把一个个学生由于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而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例讲给学生听,使学生们深刻感受网络游戏的危害。我们还要告诉学生网上交友聊天都是在“背靠背”的情况下进行,易使自己产生说谎、虚拟的心理反映,与网友见面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因此,网上交友不慎极易使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同时,向学生讲清网络的虚拟性、复杂性和“网上垃圾”的严重危害性,使学生能对网络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提高自我抑制能力。在展示了网络的种种危害后,我们还应指出网络既有弊又有利,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开阔视野,在 2

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辅导自己的学习

3、做学生上网的引路者

网络的隐蔽性和自由性,冲击了人们的责任感,网上的不良信息对于青少年的危害特别大。许多学生上网的目的就在于打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一开始就因其华丽的外表,交互式的操作、不断晋级的吸引使许多青少年青睐有加。网络游戏成了一种精神鸦片,严重影响着许多学生。特别是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又比较强,有时在同学的劝说下接触网络游戏,就开始迷恋于此,还经常交流游戏心得。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得不到他人肯定,就开始在网络游戏中重新对自我定位,假如游戏打得不错,也觉得是一种自我安慰,此类情况在许多学校里都真实地存在着。作为班主任,这时候必须要及时站出来,讲清网络游戏的危害性,引导学生离开网络游戏,重新回归到学习中来。要及时向学生推荐和正确引导学生浏览有利于学习、健康的优秀网站。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教师”。学生在课堂上深刻地认识了网络这把双刃剑后,才能利用网络真正为自己服务。

4、做好家校联系的沟通者

成功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紧密配合,只有家校的教育步调一致,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对于许多同学沉迷网络的情况,我与家长多次联系,共同商讨对策,最终达成共识:在校由老师监控,周末要求这些同学都要回家,使他们在家长陪护下使用家里的电脑上网,并做好引导、记录。在多方面的努力下,这些活泼、开朗的孩子,课余不再沉迷于网络

聊天、网络游戏,渐渐回归到正常的学习中来。

网络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也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也成为学生学习和娱乐的一部分,但对于学生上网一味采取“堵”的消极管理方式是行不通的,应重视利用网络的教育“牵引”功能。网络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信息和网络积极认同,通过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信息技术氛围,开展具有信息时代特色的班主任工作,来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和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篇2:网络时代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

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史秋秋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态,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而且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的全面影响,也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江泽民总书记在2000年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在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舆论宣传,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这些论述对于我们认识网络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网络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领域、新阵地

网络作为继广播、报纸、电视之后的新兴媒体,不仅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而且成为思想文化交流的一个新的领域。网络的物理空间为人们创造了虚拟的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每一个网络终端既是一个利用、采集、发布、传输信息的主体,又是整个网络世界中的一个细胞。网络成为人们思想交汇、情感碰撞、信息传播、情绪宣泄的平台。无论从形式,还是从量与质的规定性来说,网络都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新阵地。网络发展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各种思想政治文化渗透交织,各种信息真假难辨,工作形态从有形扩展到无形,工作范围从有限发展到无限,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不断扩大,阵地不断延伸,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

北京市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加强对互联网上的主旋律宣传和思想引导。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九家市属新闻单位联合组建了专业新闻网站-千龙网,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首都各高校和学生自办的思想教育网站,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学生业余党校参与建设的“红色网站”,利用互联网宣传马克思主义,被誉为“交流思想的园地、党建宣传的窗口”;《中国教育报》、《北京青年报》等以《红色网站的启示》为题,报道了首都高校积极开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设立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及时登载中央和市委的重要指示和精神,发布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研究动态、研究成果以及其他各种信息,逐步建立起在网上交流思想政治工作信息,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动态的平台。中关村管委会通过网络开展党建工作,增加了党建工作的科技含量;联想集团等企业通过局域网开通对话室,与职工沟通思想;北京电信公司、北京开关厂、北京医药经济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在占领互联网思想阵地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为总结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今年3月底,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召开了由50余家基层会员单位参加的“网络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介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知识,5家基层会员单位作了现场演示,推动了基层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二、网络发展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满足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合理需求。网络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实现这一根本目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途径。

网络发展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网络的发展,为人们拓宽视野、更好地了解世界,在世界范围内吸纳优秀的文化遗产,以宽广的眼界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人们自觉学习新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时,网络的发展为加强对外宣传,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前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互联网上同时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刊登了克林顿与北京大学的学生对话的内容,充分展示了中国年轻一代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展示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坚定的报国之志。

网络发展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供了有利手段。互联网为反击西方敌对势力对华的无端攻击以及打击邪恶势力,弘扬主旋律,提供了方便。美国动辄以世界霸主的姿态,对中国的人权状况横加指责,中国方面针锋相对,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发表了美国的人权状况,对美国践踏人权的事实作了深刻的剖析,既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同时,使民众认清了美国对华外交方面打人权牌的险恶用心。法轮功邪教组织曾用互联网传播李宏志所谓的“经文”,妖言惑众,阻止党和政府依

篇3:网络时代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时代下统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 统计工作涉及的内容更加全面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很多传统上无法纳入统计工作范围的内容可以被包括在统计之中。网络技术的发达加深了世界范围内的交流, 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 使统计工作可以包括的地理范围不断地扩大。同样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使很多信息得以及时的传播, 增加了信息的时效性, 这也间接的促进了统计工作的范围。总之, 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 统计已经涉及到了从宏观到微观, 从集体到个体的方方面面。

(二) 统计工作的速度更加快捷

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的加快了我们生活的节奏, 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统计工作的速度。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量传统意义上的统计工具, 使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传播都变得更加的迅速。此外, 利用网络系统还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播与监控, 使进行实时统计成为可能。

(三) 统计工作与网络资源密不可分

网络技术的便利性, 可以使同样的信息同时在不同的地理空间内被不同的人使用利用,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从而使不同类型不同目的的统计工作得以实施。

二、网络代下统计工作的发展机遇

(一) 网络时代为统计工作提供了高效的信息搜集、处理能力

在网络时代, 统计工作员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在网上开展所需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然后使用计算机技术, 对收集到的初始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得到所需要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大量的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方便的获取, 同时利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大量复杂的运算可以在几秒之内完成, 而且准确率极高, 这些都使得提及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 信息网络技术与统计工作的结合促使信息质量进一步提高

网络时代的到来, 出现了更多的信息来源渠道与信息处理技术, 提高了信息时效性和适用性。信息的时效性指信息可以再短时间内及时的传递给信息的需求者。网络即时传输技术的发展, 使统计信息在进行电子化编辑之后, 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即时的传播出去。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 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适用性是指信息能够在实际上为信息的使用者在制定决策时提供帮助。利用网络技术, 可以进行一些非常规的特殊调查, 为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如企业可以为了满足特定目客户群的要求而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 从而为产品设计或者是销售决策提供直接的依据。

三、网络时代下统计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一) 提高统计工作从业人员的素质

人力资源是当今社会最宝贵的资源, 虽然技术的进步取代了很多传统意义上的人的劳动范围, 但同时也创造出了新的工作岗位。技术只是一种工具, 任何工作的完成还是与人息息相关的。提高从事统计工作的工作人员的素质, 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同时, 网络时代, 技术日新月异, 更新换代的速度快, 因此有必要对从事统计工作的工作人员定期的提供基本的技术与管理培训, 不断更新其知识和技能, 提高他们在网络环境下的工作能力。

(二) 提高安全意识

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提高了我们工作的效率, 改变了我们工作的方式, 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但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风险, 尤其是安全风险。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分析、传输虽然快捷、便利, 但也使信息暴露在各种安全隐患之下, 信息随时可能丢失或者被窃取、篡改。因此再利用网络技术从事统计工作时必须对安全问题进行关注, 提高安全意识。首先, 要在从信息收集、整理到分析、传输整个过程中加强安全防护, 对数据要进行必要的备份和加密等处理。其次, 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 对不同的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

(三) 营造信息化氛围

因为统计是一项涉及到很多不同种类的利益相关者的活动, 因此想要顺利的完成统计工作, 不仅要对其直接工作者进行必要的软硬件资源的配备, 而且还必须取得其他利益相关者群体的理解与支持。首先领导要全力支持, 要从国家层面对统计工作的信息化进行支持。其次, 要对全社会进行统计工作信息化的宣传, 使所有人都意识到统计工作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氛围, 从而提高人们在实际统计工作过程中的配合程度。

(四) 优化服务质量

统计信息的质量水平, 不仅关系到统计工作部门的工作绩效, 而且与信息使用者的战略制定密切相关, 很多时候是决策制定的主要依据。因此统计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 优化其服务质量。

摘要:网络技术已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时代的主流, 影响着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统计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 也必将受到网络技术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急需要对网络技术对统计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与探讨。笔者从网络技术对统计工作带来的挑战为出发点, 进一步研究了网络技术为统计工作带来的机遇与发展。最后对在网络时代下如何开展统计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网络时代,统计,信息化

参考文献

[1]杨占花.网络时代对统计工作现状的思考.现代经济信息, 2012 (3) :190-191.

[2]姜林康.网络时代下统计工作的新机遇.商场现代化, 2007 (4) :352-353.

篇4:网络时代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

摘 要:21世纪是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渗透。同样,这也给企业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文章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研究认为:网络技术为党建工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和平等和谐的交流平台,有助于加大企业党建工作思想宣传的力度;针对网络技术带来的虚假信息传播,加剧党建水平的高低差异化问题,提出应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发展新媒体,积极完善企业党建工作的监督运行机制,加强党建工作者自身的道德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网络时代党建工作水平。

关键词:网络时代;企业党建;问题;策略

一、网络时代给企业党建带来机遇和挑战

(一)网络资讯为党建工作提供丰富题材

网络在企业党建中的应用能极大程度上丰富企业党建的资源,增加了企业党建的活动内容。网络中每天更新大量的时效资讯及信息,企业党建工作者只要掌握了网络的使用方法,就能通过网络搜索党建工作中所需要的资源和信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二)网络为企业党建提供一个平等和谐的交流平台

在以往传统的企业党建中,党员职工只知一味服从,不敢谏言。有可能造成党建工作者专断的情况。网络企业党建提供了一个匿名的发言环境,调动了企业党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使党建工作更加的人性化。同时网络的便捷性也大大提高了中央精神的传达效率,使党建资源实现了共享。

(三)加大了企业党建工作思想宣传的力度

新时期的企业党建工作可以运用网络广泛的覆盖性更好地宣传自己的方针和理念,进一步扩大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巩固了自己的执政地位。广大人民群众也可通过网络更加及时全面的了解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这些便利条件是传统的党建工作无法企及的。

(四)网络虚假信息传播带来弊端

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政治信息的垄断性,消除了政治信息的国界性[1]。但同时,网络上大家的发言也存在虚拟和匿名的情况,各大网民群众朋友在网络上畅所欲言,没有一丝顾忌的对党的政策方针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即评论的真实性有待考究。这对于党组织在收集民众意见的时候形成了一定的困难,无法确保网络上评价的真实可靠度。

(五)网络技术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网络党建工作发展存在差异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造成了我国网络的普及率在地区上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教育程度不高,网络使用覆盖面也不高。导致网络党建工作的开展收到了一定的阻碍,使得广大农村党建工作者运用网络反映自身利益和需求的能力受到限制。如果仅仅依靠网络民意来制定党的政策及方针难免会出现不全面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党制定政策提出了挑战。

二、网络时代中应该如何正确有效的加强党建工作

(一)积极推进企业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党建工作者应当顺应时代及科技的发展,将网络的进步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其次,党建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深入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中保持自我坚定的政治修养和政治觉悟。

(二)充分利用发展中的新媒体

如今手机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人们每天都在频繁的使用手机软件[2]。网络党建工作中可以利用各种手机软件编辑推送信息,发送给网络党建工作者,加大党建思想的宣传力度。同时可在网络上建立党建博客,在博客内详细的介绍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且设置留言板,欢迎广大人民群众与党建工作者交流意见,有利于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建立系统、全面的企业党建信息库

网络本身是个巨大的资料库,在企业党建中,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企业党建信息库。信息库内包含党建工作的所有文字资料以及图片影像资料。方便企业党建人员随时随地了解党的思想方针及建设动向,推进党建工作的积极开展。

(四)积极完善企业党建工作的监督运行机制

企业网络党建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监督机制是重中之重。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中,有时难免出现一些偏差及失误。因此在企业党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便是强有力的监督机制。网络世界十分复杂,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鱼龙混杂。监督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并且制止不良信息的传播,确保党建工作顺利进行。

(五)加强党建工作者自身的道德素质教育

在企业网络党建工作中,广大人民群众是基本参与者。因此党建工作者自身的道德素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社会中,除了那些对我们有益的信息资讯之外,也充斥着大量的不健康信息,不利于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虽然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控制,但不良思想的传播却是客观存在的,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传统的传播方式无法比拟的。这时,党建工作者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加强对党建工作者的熏陶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动摇,在繁复的网络世界上去芜存菁,推进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结束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传统企业党建带来了挑战,也给传统企业党建带来了机遇。合理地发挥网络在企业党建中的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地改进企业党建的方式方法,给企业党建注入新的活力,保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邓欣欣.关于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几点看法[J].改革与开放,2011(16):51.

篇5:MOOC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

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MOOC(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引发了全球教育的一场重大变革,教师的角色、教学能力、信息素养和教学方式等面临着一系列变化和挑战。

1.教学方式面临挑战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而MOOC彻底颠覆了教与学的主从关系,学生首先观看相关的视频和材料,提出疑难问题并在MOOC上贴出,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安排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和网络共同主导这样一种全新“双主”关系,得到了很多人的接受和推崇。它提供了整体学习和个体学习相兼顾的教学形式,在保证厂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促进了个性化学习。这种教学形式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来的T作流程,备课的重点从研究教学内容转移到研究学生及其提/l{的问题并着重解决问题上来,同时需要对网上、课堂的学习内容与组织都要熟悉,否则将很难突破课堂时空的困境。

2.教师角色面临挑战

传统的教育方式多为知识传授型,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主要的角色就是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在MOOC背景下,传统的教师群体将会出现分化、分流,具体表现为教师的角色更加多元化、专业化。优秀的教师可以集中精力于优质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的录制与更新下作,而大部分教师则变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辅导者、课堂交流的组织者、实验教学以及实践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角色,而基本不再承担传统的课堂讲授活动。

3.教师地位和作用面临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技术越来越有替代教师部分教育功能的作用,、例如,在MOOC技术的支持下,我们能够以丰富多样的大数据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与轨迹,教师通过平台提供的分析报告和研究数据可以全面跟踪、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特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并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获得更好的个性化学习体验,而这些是以往教师个人所难以企及的。而且在MOOC课程里,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测验,这样可以使教师更加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教学能力需与时俱进

MOOC学习的多样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等特点,使得MOOC的设计和教学必须满足学习者的个别化需求,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自主性、开放性、反思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备高超的教学设计能力之外,还需具有整合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能力。MOOC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授课。MOOC的视频课程往往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增强了教与学的互动,注重知识传授过程的信息反馈,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不仅要合理地利用和分配时间,精心设计问题与答案,及时通过信息反馈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还需要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潜心于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教师的困境

在传统教育的未来被人们忧虑之时,有人抛出了更让教师焦虑的观点:“这场教育革命就是革传统教师的命。”[2]这样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哗众取宠。对在线教育的形式特点等加以分析会发现,它的确使教师面临着深度的困境。

(一)面对教学对象:数字移民、数字难民遭遇数字原住民

著名学习软件设计家马克·普林斯基(Marc Prensky)于2001年提出了“数字原生代”和“数字移民”的概念,以体现当代人与其前人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巨大差异。数字原生代定义为19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习惯快速接受大量信息、喜欢多任务同时进行、愿意先图表后文字、喜欢随机获取信息、喜欢玩游戏而不是严肃的工作、在与人合作时表现最好、在即时满足和频繁奖励中成长。数字原生代喜欢的特点是即时性、互动性、虚拟性、参与性和控制性。[3]

这些“数字原生代”,他们仿佛数字化王国里的原住民,天生适应数字化时代。而绝大多数教师,学习成长于非数字时代,通过艰苦的继续学习适应新技术,他们好比数字时代的移民,天生与数字时代有着隔膜和距离,有些教师甚至可以称为数字难民,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非常无奈。

让移民和难民去教育原住民,教原住民如何更好地去适应本土社会,这确实有些荒谬。马克·普林斯基(Marc Prensky)考虑的主要是教育系统面对媒体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问题,而这正是现实的写照,教师面临着基于身份和成长背景的一大困境。

(二)面对教学环境:翻转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回家完成作业,交给教师,教师批改讲评。在线教育却普遍翻转了这套程式,学生在家里、宿舍里上网学习课程,到学校或论坛小组里去做作业,参与讨论,接受教师或同学的辅导。

哈佛大学Eric Mazur博士实验的翻转课堂程式是这样的:(1)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收听广播、阅读相关文章或完成一些之前学过的知识的习题来为上课做准备。(2)在接触课程内容之后,学生被要求对其学到的知识进行评价并把有疑惑的地方提出来。(3)学生登录类似于Facebook的社交工具,贴出他们的问题。(4)辅导教师在课前对问题进行分类、组织,然后针对不同的问题整理安排课堂内容及可能出现的情况。辅导教师不用准备那些学生已经理解了的内容。(5)在课堂上,教师利用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提出问题由学生们一起讨论得出问题答案,找到问题解决方法。教师的角色就是听学生的讨论对话,在必要的时候参与个人或小组讨论。[4]

翻转的课堂迫使教师完全更改其原来的工作程序,备课的重点从研究教学内容转移到研究学生及其提出的问题并着重解决问题,线上、线下的学习与组织都要熟稔。如果教师不能从观念到行为都实现转变,将无法突破这课堂时空的困境。

(三)面对教学评价:技术欲取教师而代之

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反馈,引导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出鉴定,给社会选择提供依据,是教师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现在,支撑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的计算机云技术可以轻松地代替教师完成教学的评价,而且要远远好于教师人力工作的效果。

如果说教师的反馈是及时的,机器的反馈却是即时的。教师给学生一次测验的机会,机器却允许学生多次参加测验,然后取最高分。给作业打分是教师的专利,在线教育由于学生数量动辄十万以上,Coursera的教授安排另外的5名学生给1名学生的书面作业打分,学生有了评价的机会,并能在评价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最神奇的应该是数据挖掘技术,学生在线上的所有学习信息、学习动作包括学习习惯、选择偏好等都被记录为数据,通过对庞大纷杂的全部数据的分析,在线学习的平台能准确诊断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准确预测他的下一个行为,因而能提供极富针对性的学习材料,提供最佳学习方法建议,甚至能修改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修改学习界面让学生有更愉快的个性化学习体验。这是人力无法企及的。

机器能比教师做得更好,教师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除了留下每个知识领域的顶尖教师提供教学内容外,绝大多数教师似乎都可以下课了。广大的教师群体,又一次被技术围困。

(四)面对自我:成为革命的对象

无论可汗学院,还是Coursera、Udacity、edX以及其他在线教育平台,课程都是由名校名师或顶尖优秀人才主持,内容丰富、前沿、权威,学习形式灵活、互动性强、富有吸引力,付出极低的费用就可以获得证书甚至学分。试想,如果没有语言障碍,如果没有现实社会对学习经历和文凭的刻板要求,谁还愿意坐在一个教室听教师讲课,而不去线上体验更加精彩的课程,获取更加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不难发现,这场教育革命首先是扑向教师,传统的教师将受到最大的冲击。如果不能呈现自己独特的价值,教育变革大潮将带走一切精彩,遗留传统教师独自在荒芜的岸边。

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教师的工作是繁重的,现在又面临着知识技术的转型升级、新工作方式的探索和转变,教师将如何承受这变革之重?他们在时间上、精力上、心理上都将遭遇极大的困境。

三、教师的出路

分析在线教育带给教师的困境,技术的进步是根本原因。正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成为可能。云计算平台能够承受几十万成百上千万学生同时在线学习,并对他们的学习过程及学习行为进行记录、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反馈与指导。正是互联网技术web2.0的成熟并逐步迈向web3.0,使学生的线上协作、交流讨论成为可能,使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便捷及时。正是各种软件的发展,使课程视频的制作越来越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网上视频不仅富有吸引力,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反复观看,学生不用再在风雨中赶课了,不用为跟不上进度而焦急苦恼了,于是技术翻转了课堂。云计算支持的数据挖掘技术在分析学生、评价学生、反馈引导学生上对传统教师形成了超越之势。技术还在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在传统教学工作中已疲惫不堪的教师只能艰难地往数字时代移民,如果跟不上技术进步的速度,在知识领域又不处于领先地位,被新的教育革命所淘汰的命运或许无法避免。

技术进步带来的教育变革迫使教师必须认真思考自身面临的困境,寻求突困的工具、途径与方法。

(一)突困的工具:观念与技术

1.转变观念,主动迎接新的教育革命

面对困境,教师要转变观念,主动迎接新的教育革命,只要不固步自封,就有出路。据AP(Academic Partnership)首席学术官查尔斯·格林(Charles Green)估计,现在有1/3到1/4的大学教师从事在线教学。尽管参与率很高,但是教师和教育机构对在线教育的价值、合法性、学习成果的看法仍然以负面为主。事实上,在那些从来没有教过在线课程的教职人员中,超过80%的人认为,在线课程不如面对面的授课。如果这样固步自封,查尔斯·格林(Charles Green)认为高等教育将日趋瓦解。[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庄秀丽也坦率地指出,就应用技术相关的专业而言,学校在应用技术课程开设层面的知识更新速度,远落后于行业发展中从业者的知识水平,更不用说科学研究了。知识的陈旧,实践的滞后,怎么能挖掘出引领性的研究问题?[6]检讨现状,变革观念,才有出路。

2.技术围困了教师,技术也是教师突困的利器

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认为在线免费教育服务不会使教师们失业,相反,利用这种服务的教师比以往感到更加有自主权。例如,除了视频教程,电脑上也有能够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练习题。正如其他的在线教学系统一样,可汗学院的软件能够使教师看到学生哪儿做错了,哪儿出了什么问题,以及他们的学生花费了多长时间来解决问题。有了这些信息,教师上课的时候完全知道他们的学生了解到了什么,他们的学生对于哪个概念还存在疑惑。在第72届全国学校董事会协会会议上,萨尔曼·可汗对参与者说:“它解放了教室,教师们的创造力被激发出来。”[7]

的确,面对技术,教师应该克服隔膜感,化敌为友,为我所用。MOOC对教师来说是威胁也是机遇。某领域最知名最优秀的教授在线开办MOOC课程,难道不是最好的学习观摩机会吗?MOOC上丰沛的教学资源,可以化为源源不绝的教学素材,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丰富、更互动、更开放。通过计算机智能系统,教师能从课堂上获取比之前更多的信息。数据挖掘技术的成果使学生受益,也同样可以使教师受益。教师能准确地知道他们的学生在做什么,没有做什么,从而工作将更主动而富有效率。

(二)突困的途径:转变工作方式,从细节练起

转变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教师以导学、助学为工作重点。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其中道理教师们也能深刻领会。现在在线教育的大潮已经漫过来,教师的转变要真正落实在行动上了。行动上急于求成,贪大贪全,容易被困难击退,如果从细节开始,会转变得更顺畅,更彻底。

1.积极尝试线上教学

试着给自己一个新的课堂环境——面前只有聚光灯和摄像头,以及各种互联网工具,除此之外空空如也,试着对想象中的学生侃侃而谈,传递自己的微笑和情感,这也是有趣的职业体验。

2.熟悉视频课程制作

现在有不少课程视频制作软件,有些需要专业的成套设备,有些则简单易用,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软件尝试从微课开始录制。可汗学院不就是这样出世的吗?或许在教师的探索中,新的教学模式就诞生了。

现在的在线教学视频与以往长时间单一的讲授不同,往往被分割为8-12分钟的碎片,期间还可能暂停两次进行随堂测验。网站除了视频,还会给注册学生布置作业,增加互动、互助、行为评价和诱导等许多新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几乎不逊于真实课堂的体验,并提供期末考试。教师在参与在线课程制作时要留意这些特点及优势:碎片化的在线视频增加用户黏性,基于兴趣课程的互动模式具有号召力。

3.重视学生的问题

在翻转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作用比以往更重要,因为这时的教师要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如果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对课前在家学到的内容提出问题的机会,这些教师将会发现学生们提出了一些在普通的课堂中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现的新的问题。同时,教师也需要在课堂上适当地设问,这些设问应该能纠正学生的误解,并使之能深度应用他们自学到的知识。

对参与在线教育的教师而言,解决学生的问题和适时适当地设问都不是容易的事。这需要教师真正了解教学内容,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恰恰是在线教育最重要的环节。

4.习惯与学生互动

在线教育的核心是互动,网络教育是一种全新的、互动式的、融入了很多网络游戏因素的新模式。数字原生代喜欢的特点就是即时性、互动性、虚拟性、参与性和控制性。因此教师要有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沟通、互动的心理准备。

网上教学,呈现的方式非常重要。要达到直接、人性化的交流效果,就需要加入音频、视频,融入多媒体,设计更多的交流互动,从而让学生感觉亲切、直接、有参与感。网络时代,必须运用科技辅助教学,也需要营造一个让学生体验的环境,好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效果息息相关。[8]教育行业对认知领域研究很多,对情感领域知之甚少。在线教育时代,教师要致力于探索怎样通过互动影响学习者的情感,使之有好的学习体验。

(三)突困的方法:提升自我,练就知识技能的独特性

要想不被淘汰就要使自己不可被替代。教师面临的淘汰危险一是来自技术,二是来自同行。教师能做技术所不能的事,就不会被技术所淘汰。教师能保有自己独特的知识、技能或价值,那就不会被优秀的同行所淘汰。

做在线教育,教师需要提升教育技术的使用水平,但其实也不必迷失在技术里,技术可以借助专业人员的力量。如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服务公司Academic Partnerships International(API)及其母公司Academic Partnerships(AP),是一个专为世界知名大学创建网络校园的国际学术合作机构。AP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可为高等院校开发并运行网络虚拟大学,并通过自己的网络及渠道采取各种数字营销办法帮助学校在全球招生,并为学生及教师提供全流程支持服务,直至学生顺利毕业。

教师还是更应该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美国2012年最具影响力的MOOC的模式就是证明。这些机构的创始人大部分是名教授,他们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是国际顶尖教授,他们使MOOC部分解决了过去网络教学大规模授课教学品质差的问题,因此大受欢迎。

无论技术发展得多么智能化,人性化,机器始终有别于人类。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是机器所不能代劳的。教师要明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价值。

个人知识的独特性将是教师之间的核心竞争力,教师应该更注重个人知识的管理,提升知识创新的能力,使自己具备不可被替代的知识、技能或价值,并以开放的心态关注最新的变化,关注最新的革命。这将是教师保持不落伍的基本对策。

参考文献:

[1]崔娟(译).高等教育面临的危机[EB/OL].http://eqilai.com/i/17970,2013-3-28.[2]王铁军,徐子沛:教育革命就是革传统教师的命[J].中国远程教育,2013(1).[3]Marc Prensky.Digital Natives,Digital Immigrants[J].MCB University Press,Vol.9 No.6,December 2001.[4]崔娟(译).回应对翻转学习常见的五种批评[EB/OL].http://eqilai.com/i/17970,2013-03-29.[5]Charles Green.拒绝变化,高等教育将日渐瓦解[J].中国远程教育,2013(2).[6]庄秀丽.十年教育经验:技术不应漠视教育的规律[EB/OL].http://,2013-03-26.[8]徐毅斐.现在,如何做未来教育[EB/OL].http://blog.pamakids.com,2013-03-30.(责任编辑

于小艳)(责任编辑:高教探索)MOOC让传统老师的角色变得很危险全球MOOC的学习者达到了900多万,每年以两到三万的数字增加。而中国MOOC学习者有近百万,其中20%的中国学习者是中学生,比例达到了20%。

篇6:电信网络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电信网络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江苏省邮电管理局政策法规处)薛兴华

一、公用电信网发展状况

近几年是我国通信发展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作为中国第一电信运营商的国家邮电公用电信网,其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基础网络更加完善、网络技术不断提高、移动通信快速发展、信息网络初具规模。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国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到今年4月达到1.16亿门,中国电信网络规模路居世界第二位。全国城乡电话用户总数达到825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恨户,居世界第三位。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8.2%。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6.5%。无线寻呼用户达到3600万户。数据通信终端用户达到36万户。

网络技术层次进一步提高。全国县以上城市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全国长途传输数字化比重达到99%;局用交换机程控化比重达到99.7%。全国建成317个扩大的C3本地网;长途电话网等级结构由四级向两级演变、调整已基本完成,长途二级网络架构已基本形成;模拟有线传输干线设备已全部退网,覆盖所有省会城市的大容量、高速率数字干线传输已基本形成。 2. 5Gb/sSDH传输技术已普遍在干线网上采用; 国产ATM宽带交换机已上网试运行;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省会城市和主要经济发达地区、直联与准直联相结合的7号信令网,省会以上城市的数字同步网设备和配套的监控系统已投入运行,省内二级同步网的系统建设和联网运行工作全部完成。

移动通信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全国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600万户,其中GSM网容量达到1500万户。GSM数字网覆盖全国304个地市和1731个县市,有24个省(区、市)实现县以上城市全覆盖,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31家运营公司开通自动漫游。完成了800兆CDMA中国电信长城网在4个城市的试验工作。280兆高速寻呼网在26个省会以上城市联网运行。

信息通信网络初具规模。数据通信总容量达到46万个端口,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覆盖全部地市以上城市和90%县市及部分乡镇,*中继宽带业务网已开通并提供服务。与相关部门联合建设了国家金融数据骨干网,合作开通了“中国商品交易中心”、“国中网”、“地震网”等多个数据通信专网,积极向社会提供多媒体通信服务和计算机公众信息服务,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联网省市已达到22个,全国大部分地市以上的“168”已基本实现联网。“160”实现了近100个台的数据库联网。智能网已向社会开放了300、800等业务。

二、网络技术优化促进业务市场增长

近几年,世界电信发展呈现出业务市场全球化、三网融合信息化以及电信网络向综合化、智能化、宽带化、个人化发展的三大趋势,面对电信业务市场的新需求和因特网对传统基础电信网的挑战,国家电信公用网已经敏感地意识到竞争的压力和加快基础电信网建设的必要性。中国电信已提出面向2010年的前瞻性发展策略和远景目标。

按照新规划,“九五”期间,我国长途交换网将加快本地网建设,取消C4网,较发达城市在充分考虑交换网安全的同时,将严格控制交换机种类,采用两个或多个本地网合用长途交换机的方式保证网络安全。到2010年,我国长途电话交换网将形成整个平面的无线动态网或分高低平面实施的动态选路网;除传统的普通语音业务外,还将在全国范围内便捷优质地提供各种智能业务及窄带ISDN业务,具备优越的网络性能和服务指标,并可按业务类型提供不同业务质量。

长途传输网建设形成以SDH传输系统为基础,结合ATM的双层基础平台结构,SDH传输网除了为语音业务提供传输通道,还将为高速数据业务提供路径,而ATM层则提供高速数据业务的传输和调度。

在局所布局方面,电话交换网将向大容量、少局数的方向发展。中等城市本地电话交换网络的建设将以提高县(市)端局连接能力,发展下级模块或接入节点为组织原则以实现中、远期的目标过渡。*中继网络将由目前向用户提供PVC业务,传输速率2Mbps发展为提供SVC业务,用户速率也将进一步提高到45Mbps,而数据通信将提供622Mbps甚至更高速率下的多种应用。

“九五”期间,我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上的业务主要有多媒体信息检索及应用系统两类。2000年以后,多媒体业务将向宽带化发展,在“九五”期间以窄带业务为主的基础上,将增加宽带业务,主要有:宽带多媒体信息检索、VOD、电子医疗、高速局域网互连、电子购物、远程教育、宽带会议电视及可视电话等。与此同时,我国电信业务市场将加速发展,宽带业务除向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业务外,将下入一同收入家庭。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市宽带业务的普及率将达4%,全网忙时总业务量为10000Gbps,其中长途业务量1000Gbps。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加快,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传送语音信息,因特网可以提供各种高速数据、多媒体通信、图像通信、视频点播等新业务。由于微处理器能力不断增强,以及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普及,交换能力不足的矛盾在我国已得到缓解,而用户接入问题已成为制约因素。传统方式大量铺设铜线,普通双绞线仅能传送300-3400Hz频带内的模拟信号,或利用Modem,传送数字信号, 这已远远不能满足多媒体通信业务的带宽需要。以数字图像业务为例,MPEG-Ⅰ数字图像需1.132Mbps的传输速率,MPEGⅡ数字图像需要高达4~8Mbps的传输速率。

现在低速率的传统双绞线接入方式很难实现宽带业务的需求,制约了公用电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的过渡。

最近,北京市话局面对不断出现的电信新业务、新功能的需求,通过提升网络技术层次,赢得集团大宗电信用户,并选择华为公司的C&C08交换机、SDH传输设备、通信电源等一整套设备建设疚集团用户网。这种网络可以为大用户提供丰富的Centrex业务、ISDN业务以及主叫号码显示、秘书台、校园卡等多种新业务,并能实现与现有的各种通信网络互联互通,通过30B+D与Internet相连,通过PHI接口与PSPDN相连,提供64Kbps到2Mbps通路与DDN网相连。

首先集团用户网建设两个局,与现有汇接局、端局用七号信令连接,通过灵活的组网方式用20多个远端模块覆盖5A级写字楼、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首期交换设备总容量近6万端口。

三、网络信息产业发展特征更加明显

全球信息化的推进对现代通信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信息产业特征更加明显,其特征有:一是行业融合趋势。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社会正快速进入一个数字化的世界,所有的通信方式语音、图像、视频和数据,都能够实现数字化。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和信息行业的融合、兼并以及互相渗透,使得行业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二是Internet和企业Intranet的强大需求对电信网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E-mail、Telenet、FTP成为人们新的通信工具, 电子商务成为商业活动的新途径。三是多媒

体服务将成为下世纪的主要信息服务。所有的多媒体应用都需要大量带宽和高速处理能力,信息高速公路目标就是谋略将现有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合一,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任何人提供无缝隙的多媒体、智能化综合通信业务,实现全球一网、每人一号的个人多媒体通信。

国家公用电信网已具备完善的信息基础平台,主要包括数据网、光纤传送网、ATM网、SDH网和光纤接入网。各地地方信息服务网和数据库的发展已成为本地电子信息资源的集散地、电子信息资源商用化的主渠道和Internet服务本地化的核心网。

经过几年的发展,支撑电信网的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日趋成熟,网络交换机技术发展和变化更加明确。当前中国电信发展目标是建设多媒体网络平台和移动通信网。移动通信又是重中之重,特别是蜂窝移动电话业务,它是实现未来个人通信的关键,而移动网中的交换机则是该网的核心。与传统的程控数字交换机相比,移动网交换机更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主要体现在处理能力和数据库访问速度。由于用户的移动性,电话号码与交换机设备硬件接口间无对应关系,呼叫控制、接续控制和移动性控制各功能与移动业务无关。它要支持任何类型的接入技术,编号计划与网络也无关系。为保证通信质量和安全,移动网交换机需要更多的处理来完成接续,为确保实时性,要求采用大容量的数据库。

目前,智能网是在现有的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基础上,保留硬件,叠加一个七号信令网和数据库,向广大用户提供各种智能业务。这些业务中除了800号、900号、信用卡、专用虚拟网、通用号码业务、传真存储转发、电子信箱、可视图文、语音信箱、主被叫分摊付费等。例如虚拟交换机,也称集中交换业务,能省去小交换机的设备及维护等工作,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使不同地点的分支机构经虚拟交换机实现内部通信,不受地域条件的限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像和高速数据业务逐渐增加。 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应用越来越多,发展方向十分明确。为实现窄带 (N-ISDN)和今后的宽带(B_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需要配备相适应的交换机。而目前的N-ISDN可在现有交换体贴 进行功能扩展,更新软件版本,增加多种综合业务的交换处理能力。下一步将发展宽逞交换机,以适用B-ISDN的建立。异步转移模式(ATM)的交换机已确定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风的唯一交换方式,是网络宽带业务的发展方向。

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需求,推进电信网向信息网过渡,宽带多媒体数字通信骨干风的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电信网要向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宽带多媒体网的建设已势在必行。我国正在加快宽带网建设步伐,许多省市今年开始建设覆盖全地区的宽带多媒体网,以满足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并在此平台上着手建设*中继、宽带多媒体通信、交互式视频和视像点播等业务系统。

作为发展方向的宽带多媒体网的优势在于能够传输双向动态式图像,为可视电话、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多种业务的.发展提供广阔市场。无论是从技术条件,还是从潜在市场需求看,选择宽带业务为切入点,既能体现公用电信网络的水平,又可以解决社会上的一些实际问题。宽带多媒体网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一方面宽带业务面向特定的用户群,需要社会的广泛支持,另一方面网络建设与市场开发需要统筹规划,加快实施。

1998年公用电信网发展的目标是:加快基础网的建设,对网络进行扩容优化,提高上网速率。宽带多媒体网是对中国电信现有网络的充实和完善,加快宽带接入网的建设步伐,不仅能满足目前的通信需求,也为未来的图像通信等多媒体业务的发展作好技术准备。

四、网络生活和网络电话的影响日趋增大

网络的普及率对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因特网相对于封闭网络来讲费率低廉,传播能力快速,能直接利用电脑,打破原有媒体运作模式和商品行销方式,上网已成为传统电话、书信之外的新兴信息传递方式。据统计,到1998年2月,全世界因特网用户已达1.13亿。

个人电脑、网络电脑、简式电脑、网络电视等等,可以协助网络进入家庭生活,提高网络普及率还是要靠应用。因特网服务广泛,单项型应用很难带动普及率,网络应用相互联系十分密切。有应用,才有普及,有普及,才有应用,使用量大,成本才会低,成本低,使用量才会大。电话公司的话务市场大于网络市场,网络则对话务量提出挑战。当网络市场大于话务市场时,网络就会为电话公司提供新的机遇。

推广网络结合WWW网站图形声音动画能力,加上电脑储存信息容量远大于传媒媒体,有电脑运算能力作后盾,网络广告可达全球,很有吸引力。在一定程度推广之后,除了电脑、网络等特定销售领域之外,网络广告仍然无法与传统媒体竞争,主要输在形象广告能力不足,难以对特定层面进行网络广告、促销,除了在阅读人数、时数、单位成本占优势之外,相比于传统媒体,因为制作成本小,内容不够细致,设定阅读者身份、范围上也不够精神,网络广告潜力还没有开发出来。

发展仅一年多的网络电话,最近又发生革新。许多公司相继开发出不再经PC发话及收话端利用一般电话机即可使用超低价国际电话,语音品质接近普通电话,不再有声音延迟。目前,不仅ISP业务已经开始运营网络电话,有线电视业者也有意借此技术正式向电信业进军,网络电话带来的革命性冲击已经使得各国际电话公司大为紧张。全球十大网络电话公司中的六家最近在一起共同研究“电话对电话”的网络电话新趋势。

因特网是20世纪末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全球信息网(WWW)是第二次,现在,网络电话带来的第三次革命已经来临,影响深远。根据美国IDG集雾的统计资料,目前全球有近百万人使用网络电话。

Internet的国际接续近乎免费,使用网络电话只须支付市内电话费及较少的网络月租费,这将对国际电话公司业务市场提出严峻挑战。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和我国台湾),有线电视是十分重要的地方媒体。虽然某些法令规定不准跨业经营电信业,但两大网络结合已是国际趋势。有线电视可以从地区性Web站做起,使得地方信息与Internet结合, 网络电话将是有线电视业进入电信业的一项关键性技术。

网络电话发展已不再限于电脑专家专用。它的通讯品质已达到一般电话的标准。

网络电话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发展的全球新一代电话系统。

从根本上讲,网际电话是一项价格便宜、效率更高的技术,它有力地表明了电信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久前还被人们视为业余无线电技术的一种高技术翻版而拒绝考虑的因特网电话,现在已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

现在人们只需通过普通电话机就可以在万维网上打电话,而不必通过个计算机是对传统技术的重大突破。自AT&T公司100多年前发明电话以来,其基本设计原理一直没有发生改变。因特网的效率高得多,电话通过铜制电话线传输,到距离最的近的电话公司,公司有一台连通计算机把话音转换成计算机语言,并把它分解成若干片段或信息包。被压缩的信息包被输入因特网或数据网络,并与电子邮

件等其它传输业务共享线路。因特网电话比常规电话更为便宜。

据美国(财富)杂志的一项调查,发现40%以上的电信公司打算到1999年把部分电话或传真业务转移到因特网上。

推动因特网电话业务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因特网的基础技术是免费提供给公众的。因特网在使用高峰时会受到通信堵塞的困扰。当网络超载时,现使拥有快速接入系统的用户也会陷入困境。万维网的开发出最新版本以后,将能够为电话呼叫等传输业务提供更大的优先权。现在国际上正在开发几年以后可以交付使用的高速网络等二代因特网,以解决因容量不足而引起的堵塞现象。

五、电信网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先导和重要基础设施的中国电信公用网,当前重要的是推动电信基础风的网络信息化进程。社会信息化,首先要求通信网络的信息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已形成一个规模巨大、通信能力强、覆盖面广的现代通信网、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通信网向信息网转变,已成为通信网发展的新趋势。电信风向信息网发展是社会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通信网走向跨世纪的必然选择和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其发展方向如下:

1.建设和完善基础网。通信网的发展渐进的、建设、完善基础网,就是为整个电信网向信息网过渡奠定基础。现在许多地方满足用户拨打电话的管线建设已基本解决因此,当前重点要抓好第二主线进家庭问题,第二主线进家庭和电脑结合,就很好地解决了电话与电脑占线的矛盾。在本地网内部,要充分调剂运用网上设备,提高网络容量和传输速率。建设基础网,涉及到网络能力的扩容,以及网上用户的发展工作。

2.加快接入网建设。用户接入网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是连接用户和网络通信的最直接的网络。过去,由于接入网的线路以铜线为主,无法承载宽带业务。现在铜线接入网已成为信息化的“瓶颈”,从战略角度出发,要大力发展光纤接入网,着力做好光纤到路边、到大楼、到生活区的工作。

3.加快宽带多媒体数字通信骨干网的建设,实现网上信息多样化,服务深层化。多媒体的扩容和公路的拓宽,其作用十分明显:一是用户进入公路的路面宽敞了,传输速度就快;二是每条路宽敞了,路与路之间的车辆行驶也就方便了;三是从货源到大路的路面拓宽后,用户的货出门的速度也就加快了。因此,当前必须“拓宽路面”满足“车辆”奔跑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大胆对新业务进行试验,逐步实现推广。

总之,从电信网向信息网演变是个渐变的过程,又是一个必然过程。它还涉及到技术人才的培养,消费者消费意识的转变等的问题。

4.信息风要面向大众化

在加快信息上网时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打破部门条块分割的封闭状况,以更多更佳的信息吸引信息消费者。关键要面向大众化。

(1)面向大众化,加快市场化。网络经营者和信源单位积极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积极发展网上信息向用户开放,实行社会共享是十分重要的方面。要加快信息产业市场化,以保护上网信源单位的利益,吸引更多的信息上网,促进信息的开发加工,利用市场机制推动信息化的发展。在市场化进程中,要重视信息的开发加工,以高质量、高价值的信息吸引消费者。

(2)开拓信息市场,引导用户上网。公用通信信息传输部门,已建立了覆盖全国和全省的庞大的现代化信息传输网络,又是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者、经营者,已经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开拓信息源市场上要鼓励更多的信息源单位上网,帮助其开发信息,丰富网上的信息,也要进一步发展信息消费者,吸引更多的用户上网访问。

目前,在拓展市场工作上宣传不够。因此,要在各种媒体上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公用网络平台有整体的带动作用,邮电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快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层次、技术、传输速率等方面的发展,加快与全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的联网,开放更多的业务,以网络促业务的发展。

(3)突出特色,创建名牌。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必须突出特色,走名牌之路。创网络名牌,关键在网上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政府的推动作用十分重要,既要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还要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积极引导和进行示范。

篇7:网络时代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

摘要:

人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希望。而助力于孩子成才的基础——教育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代在前行,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时代让我们应接不暇。我们都知道,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事情,对幼儿教育而言更是如此,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越来越多的“低头族”的出现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幼儿园而言,可以借力于家庭委员会的力量,在新的形势下应对网络时代的冲击与影响,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

一、恰当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巨大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祖国的栋梁,在未来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这个过程也是十分复杂的。教育不是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就放任不管,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家长的诸多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发展。现代社会网络的确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这难道比孩子的未来还重要吗?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接受教育就够了,他们却忽视了在孩子幼儿园呆的时间肯定不如在家的时间长久,因此要想为义务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与家庭就应该携手共同努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孩子能够茁壮成长,这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而恰当的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强大助推力,对孩子健康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委员会,家校合力应对时代挑战

当人们意识到网络对于家庭教育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之后,我们便着手寻找最恰当的应对方式了。对幼儿园来说,家庭委员会便是家长和学校合作的有效渠道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委员会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家长委员会,顾名思义,就是由家长代表成立的组织,作为与幼儿园沟通的桥梁,与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通过这样一个合作平台,幼儿园可以和家长共同交流,找出应对这一问题的最佳方式。家庭委员会作为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平等讨论以及与幼儿园老师沟通的过程,明确低头族对于家庭教育的危害,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三、家校合力,做网络时代合格的父母

教育合力的发挥,一直以来都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很多家长也许能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恰当,却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在当今时代,幼儿园可以充分发挥家庭委员会的作用,助力于他们转型为合格的父母。

当今时代,很多家长虽然看似陪着孩子,但却总是情不自禁地刷微博、朋友圈或者网购、玩游戏等。有调查数据显示,近七成父母在陪孩子时玩手机,有的还把电子产品作为孩子的“电子保姆”,以便自己腾出时间做别的事情,有的甚至直接拿他来当哄孩子哭闹的工具。这些方式在洛克的《教育漫话》中都是严厉禁止的。且不说别的,家长在陪孩子时如果玩手机,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孩子玩手机不但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因为长期保持固定姿势不动,影响脊柱发育,而后期的恶性反应更是不言而喻了。面对这些严峻的挑战,家长要自己转变自己的理念,另一方面幼儿园的家庭委员会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召开讲座等的方式,告诫父母成为低头族不仅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还对孩子的未来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

在幼儿园中,老师都会教导孩子不要沉迷于手机,当孩子回到家中看到父母玩时就会很迷惑,对他们正确的价值观的影响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玩手机是很正常的。所以有一天当他向父母提出玩手机的要求却被父母拒绝时,他会产生很强烈的不平衡感,在这个时候就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父母的权威也就会大大削弱。在家庭里,陪同不等于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首先可以在观念方面给家长的转型提供帮助,共同实现促进孩子成人成才的心愿梦想。

无论做什么事,最关键的是要防微杜渐,为了帮助大家改掉这个坏习惯,戒掉手机瘾,还孩子们一个健康、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幼儿园应该借助家庭委员会的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助力于高效的家庭教育。比如说,幼儿园可以帮助家长制定《家庭手机使用公约》,可以结合全家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出一个《家庭手机使用公约》,规定好回家后手机存放的固定地方、在家里手机可以使用的时间(例如每天晚上几点之后),以及违约的处罚等等,请孩子来监督。这样一个小小的合约不仅可以帮助家长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还可以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明确的规则意识,对于未来遵守法律法规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逐步找回专属于父母的权威。

孩子的世界毕竟是天真简单的,家长在放下手机之后,从去幼儿园接上孩子就要身体力行,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平时可以寻找一些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比如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倾听故事;一起唱唱跳跳;一起游戏一起打球;或者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坐在沙滩上听海浪的声音,讲解大自然的知识。再或者是可以和孩子一起爬山、一起观察等等。当我们放下手机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充满精彩和惊喜的,只不过之前都被我们忽视了。

在恰当的家庭教育的环境中,家长可以放慢脚步陪伴孩子成长,我们可以发现和体会孩子进步的喜悦,不会再缺席他的任何一场仪式,而通过记录这些感受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乐趣。通过家庭委员会的方式,家长可以分享自己的一些成功经验,老师也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瞬间,共同发挥自己的力量尽心地灌溉我们的花朵,我们的希望。

总之,通过努力相信父母回到家后,能够尽量不再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如果确有工作需要,父母也最好要“错峰换挡”,能把不必要看手机的时间拿来多和孩子沟通与互动,多方面的努力帮助家长转型为新时代最合格的父母。

四、合理地使用手机,为家庭教育献力

人们都知道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对网络而言也是如此。网络时代的确容易让人们沉沦,但上面也有很多的教育资源,课堂和家庭的教育空间毕竟有限,而网络空间却可以给人们的想象力插上腾飞的翅膀。因此不管是对幼儿园来说还是家长来说,都不能对手机完全的敬而远之。在家长委员会上,教师可以和家长共同观看一些教育视频,共同为孩子的成长积累经验。而在进行家庭教育而非过程中,家长也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积极意义的片段塑造他们的价值观。而这个度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来把握,不能让学生完全沉浸其中,而是应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五、小结

篇8:网络时代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优势

(一) 丰富了德育工作资源

网络是世界性的信息传播工具, 它给人们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便利条件, 尤其是给学校德育获取国外一些先进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带来了便利条件。通过互联网, 学校德育可以获取大量的正反面的德育材料, 为学校德育的开展丰富了资源。互联网的资源共享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得到扩充和丰富,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方式更加灵活, 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 便捷了德育工作形式

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就是快捷, 它能很短的时间内了解大量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因此, 网络时代德育不在局限于传统德育说教方式, 而是一种全新的学生参与式的方式。这客观上要求学校的德育在内容、形式、方式方法以及手段等诸多方面加以创新, 以适应网上德育工作的需要。

(三) 拓展了德育工作内容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资源不仅快捷与方便, 而且十分丰富。一台储存信息量大的电脑可以容纳上千本图书所拥有的信息量, 学生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即可以阅读大量的图书文字信息, 克服了传统的到图书馆节约图书效率低下学习方式。因此, 网络时代丰富了学校德育工资的内容。

(四) 拓宽了德育工作途径

首先, 德育工作者可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德育教学。传统的德育教学主要是教师讲, 学生听, 所采用教学的手段只有黑板、粉笔与教学挂图, 条件好的学校可以用幻灯进行教学演示。在网络环境下, 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进行的实际需要, 把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 德育教学融图片、资料、画面、视频等为一体,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其次, 德育工作者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加强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QQ及时与学生教学思想沟通,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心中的烦恼。再次, 德育工作者可利用手机短信增进德育效果。德育中, 教师应重视德育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方法。无论何时, 当学生向老师发出提问或是问候的短信, 教师都要给予重视, 可以密切师生联系, 增进师生感情。

(五) 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 由于网络是虚拟的, 因而人与人交流可以敞开心扉, 毫无顾忌地说出心里的话。因此, 学生在与德育教师进行交流时, 所涉及的一些敏感话题, 如与性有关的心理、生理问题, 他们可以坦然面对,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会大大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网络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一) 容易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中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确立时期, 德育教育稍有不慎, 就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 也给青少年学生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在互联网上有很多不健康的信息, 这些不健康的信息对于正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青年学生来说是及其不利的。再加上西方一直利用互联网宣传西方文化, 旨在影响我国青少年的价值判断和理想信仰。这对学校德育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学校德育必须积极应对。

(二) 容易导致青少年人际关系的障碍

网络中人们的交往主要是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人们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 而缺乏有感情的人际交往, 这种情况长期发展, 必然会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使人行为主体冷漠, 人际关系淡漠, 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等心理障碍。

(三) 容易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增多

首先, 因沉迷于上网而导致犯罪。上网尤其是泡网吧是一种消费行为, 作为没有经济收入的青少年来说, 只能把各种经济负担转嫁给父母, 当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或父母不能满足其要求时, 这些小“网民”便铤而走险, 或偷或抢, 导致犯罪。其次, 因网恋而导致犯罪。青少年长期泡网吧, 沉迷在虚拟世界, 同父母交流, 参加日常社会交流活动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 回到现实生活中时, 或离群索居, 孤独感加剧, 或情绪浮躁, 容易冲动, 性格和精神状态都会发生变化。第三, 因网络游戏暴力倾向导致犯罪。网络游戏设置了许多通过“杀人获得金钱或装备”的情节, 因长时间沉迷于游戏的打杀, 不知不觉将虚拟世界的暴力转移至现实。

(四) 容易影响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德育效果的真实性

在网络环境下它使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显着增强, 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传统的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 受到挑战和冲击, 其约束力明显下降, 为青少年弱化道德责任提供了可能。一些道德意志薄弱的青少年, 极易利用这一特征放纵自我, 塑造虚拟自我, 在网上寻求自我表现和满足本能需要的场所。另外, 通过网络, 学生走进这个“虚拟实在”的空间与德育工作者对话, 学生有可能隐藏了真实的自我, 德育工作者看不到他们内心的变化, 无法辨别其真假, 因而, 通过网络进行德育容易影响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德育效果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刘艺红:《高校网络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4。

上一篇:实验室工作总结范本下一篇:国土所国土资源安全监察工作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