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施工规范大全

2024-04-20

弱电施工规范大全(精选6篇)

篇1:弱电施工规范大全

弱电施工规范

(一)2008-10-26 11:03 P.M.弱电施工规范

一、管道材料选择和施工要求

1、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的走线管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每层楼内放置水平传输介质的总线槽,另一部分是将传输介质引向各房间信息接口的分线管或线槽。从总线槽到分线槽或线管需要有过渡连接。

总线槽要求宽度与高度的比例为3:1,在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应不超过三层。在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密度过大会影响底层双绞线的传输性能。

水平线槽一般有多处转弯,在转弯处应留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保证双绞线有充分的弯曲半径。根据EIA/TIA569标准,超五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线径的8倍。最新的标准认为,弯曲半径大于线径的4倍已可以满足传输要求了。但有一点是重要的,即保持足够大的弯曲半径可以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在水平线槽的转弯处,应有垫衬以减小拉线时的摩擦力。

水平子系统线槽或线管应采用镀锌铁槽或铁管。

双绞线和光纤对安装有不同的要求,双绞线垂直放置于竖井之内,由于自身的重量牵拉,日久之后会使双绞线的绞合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传输语音的三类线来说影响不是太大,但对需要传输高速数据的超五类线,这个问题是不能被忽略的,因此设计垂直竖井内的线槽时应仔细考虑双绞线的固定。双绞线的固定时的力的大小是应该受到重视的一种技巧,如果扎线太紧可能会降低NEXT值,从而影响线缆的传输性能。

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

缆线般应按下列要求敷设:

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2)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4)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暗管或线槽中缆线敷设完毕后,宜在信道两端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行封堵。

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敷设线槽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号和长度等内容。

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布放多层屏蔽电缆、扁平缆线和

大对数主干光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设置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缆线槽、桥架宜高出地面2.2m以上。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30mm;在过梁或其它障碍物处,不宜小于50 mm。

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其水平部分缆线可以不绑扎。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5m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10m处进行固定。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对绞电缆、光缆及其它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

楼内光缆宜在金属线槽中敷设,在桥架敷设时应在绑扎固定段加装垫套。采用吊顶支撑柱作为线槽在顶棚内敷设缆线时,每根支撑柱所辖范围内的缆线可以不设置线槽进行布放,但应分束绑扎,缆线护套应阻燃,缆线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壁及暗管敷设电、光缆的施工技术要求应按照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执行。

保护措施

水平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埋暗管保护要求如下:

(1)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25mm。

(2)直线布管每30m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

(3)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度,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有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在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

(4)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5)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50mm。网络地板缆线敷设保护要求如下:

(1)线槽之间应沟通。

(2)线槽盖板应可开启。

(3)主线槽的宽度由网络地板盖板的宽度而定,一般宜在200mm左右,支线槽宽不宜小于70mm。

(4)地板块应抗压、抗冲击和阻燃。

塑料线槽槽底固定点间距一般宜为1m。

铺设活动地板敷设缆线时,活动地板内净空应为150~300mm。

采用公用立柱作为顶棚支撑柱时,可在立柱中布放缆线。立柱支撑点宜避开沟槽和线槽位置,支撑应牢固。立柱中电力线和综合布线缆线合一布放时,中间应有金属板隔开,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干线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缆线不得布放在电梯或供水、供汽、供暖管道竖井中,亦不应布放在强电竖井中。

干线通道间应沟通。

2、主干子系统

主干子系统用于大楼之间的传输,一般采用多对数双绞线或多模光纤,光纤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安装后不会发生如双绞线那样的问题,但光纤本身较为脆弱,强力牵拉或弯折会使纤芯折断,因此安装时应有有经验的工程师在现场指导。

光纤的架设可以采用架空、直埋、管道等方法,直埋时应在光纤经过的地方做警告标志,以防以后的施工破坏。

由于光纤的纤芯是石英玻璃的极易弄断,所以在施工时绝对不允许超过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捆扎时至少为光纤外径的10倍;拉线时至少为光纤外径的15倍。其次,光纤的抗拉强度比铜缆小,因此在施工时,决不允许超过抗拉强度(46N)。

光纤配线架分挂墙式、机架式两种,根据端接光纤数目可分为24口、48口、72口几种,配线架上有适配板,用来安装耦合器。

光纤进入配线架前要适当地捆扎,进入配线架之后要预留有一定备用线缆,以方便安装、维护。备用的线缆应盘在光纤配线架的卷轴上。

3、管理区子系统

管理区子系统是工程施工中考虑最复杂的部分。这部分施工应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和端接工艺的影响。

电磁辐射是考虑管理区子系统安装环境的主要因素。电磁辐射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对系统传输的影响,一是系统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环境设备的影响。在建筑物内,环境对系统传输的影响主要来自强电磁辐射源,如电台,建筑物内的电梯,马达,UPS电源等。如果环境中这些干扰源的影响较大,应考虑采取屏蔽措施,或选择距离较远的位置。

布线系统的端接工艺是直接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连接配件的安装工艺主要影响布线系统的近端串扰和衰减,而这两个参数是判断系统性能的重要依据。在管理区子系统还要考虑环境的通风,照明,酸碱度,湿度等条件,这些因素将对端接配件造成腐蚀和老化,日久之后会影响系统的性能。管理区子系统内的安全性也要加以考虑,端接配件最好安装在布线机柜或墙柜内。

4、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在施工时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因为不同的房间环境要求不同的信息墙座与其配合。在施工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用户对室内布局的需要,同时又要考虑从信息墙座联接应用设备(如计算机,电话等)方便和安全。

墙上安装型信息墙座一般考虑嵌入式安装。在国内采用的是标准的86型墙盒,该墙盒为正方形,规格80 ×80mm,螺丝孔间距60 mm。信息墙盒与电源墙座的间距应大于20cm。

桌上型墙座应考虑和家具,办公桌协调,同时应考虑安装位置的安全性。信息墙盒与电源墙座的间距应大于20cm。

抬高式地板安装在预制的地板盒内,盒内可以安装信息墙座和电源墙座。信息墙座接头的端接安装必须由专业工程师完成。与管理区子系统的端接一样,它的安装工艺对系统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

弱电施工规范

(二)2008-10-26 11:02 P.M.二、施工过程要求

施工过程由三个方面完成:管道安装,拉线安装和配件端接。

1、管道安装:由具有电信部门二级通信工程安装资格的工程队完成,工艺质量满足国家电信部门有关的施工规范和EIA/TIA569标准。布线桥架的焊接,线槽的过渡联接满足国家电工标准中对强电安装的工艺和安全要求。

2、拉线安装:开放式布线系统对拉线施工的技能要求较其它布线高得多,这主要是由传输介质的特点决定的。在开放式布线系统中,采用的传输介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为双绞线,另一类为光纤,它们的材料构成和传输特征虽然不同,但在拉线时都要求轻拉轻放,不规范的施工操作有可能导致传输性能的降低,甚至线缆损伤。

在施工中经常可以看到下列情况:

(1)双绞线外包覆皮起皱或撕裂,这是由于拉力过大和线槽的转角,过渡联接不符合要求造成的。

(2)双绞线外包覆皮光滑,看不出问题,但用仪表测量时发现传输性能达不到要求,这是由于拉线时拉力过大,使双绞线的长度拉长,绞合拉直造成的。这种情况用于语音和10Mbps以下的数据传输时,影响也许不太大,但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时则会产生严重的问题。

(3)光纤没有光信号通过,这是由于拉线时操作不当,线缆严重弯折使纤芯断裂造成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光纤布线的弯折之处。

为了避免施工中出现上述问题,在ISO/IEC11801标准EIA/TIA569标准中规定:双绞线(尤其是超五类双绞线)拉线时的拉力不能超过13磅(约20公斤)。光纤的拉力不能超过5磅(约8公斤)。

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规定:

(1)拉线时每段线的长度不超过20米,超过部分必须有人接送;

(2)在线路转弯处必须有人接送;

3、配件端接:

配件端接的工艺水平将直接影响布线系统的性能。公司对其严格把关,所有的端接操作都将由专业工程师完成。

三、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1、严格按图纸施工,在保证系统功能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艺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2、予埋(留)位置准确、无遗漏。

3、管路两端设备处导线应根据实际情况留有足够的冗余。导线两端应按照图纸提供的线号用标签进行标识,根据线色来进行端子接线,并应在图纸上进行标识,作为施工资料进行存档。

4、设备安装牢固、美观、预装设备、竖成列,墙装设备端正一致,资料整理正规完整无遗漏,各种现场变更手续齐全有效。

电缆(线)的敷设

在布线系统中,大多信号都是电流信号或数字信号,故对电缆(线)的敷设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电缆敷设必须设专人指挥,在敷设前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说明敷设电缆的根数,始末端的编号,工艺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2、敷设电缆前要准备标志牌,标明电缆的编号、型号、规格、图位号、起始

地点。

3、在敷设电缆之前,先检查所有槽、管是否已经完成并符合要求,路由与拟安装信息口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确定有无遗漏。

4、检查预埋管是否畅通,管内带丝是否到位,若没有应先处理好。

5、放线前对管路进行检查,穿线前应进行管路清扫、打磨管口。清除管内杂物及积水,有条件时应使用0.25Mpa压缩空气吹入滑石粉风保证穿线质量。所有金属线槽盖板、护边均应打磨,不留毛刺,以免划伤电缆。

6、核对电缆的规格和型号。

7、在管内穿线时,要避免电缆受到过度拉引,每米的拉力不能超过7公斤以便保护线对绞距。

8、布放线缆时,线缆不能放成死角或打结,以保证线缆的性能良好,水平线槽中敷设电缆时,电缆应顺直,尽量避免交叉。

9、做好放线保护,不能伤保护套和踩踏线缆。

10、对于有安装天花的区域,所有的水平线缆敷设工作必须在天花施工前完成;所有线缆不应外露。

11、留线长度:楼层配线间、设备间端留长度(从线槽到地面再返上)铜缆3~5m,光缆7~9m,信息出口端预留长度0.4m。

12、线缆敷设时,两端应做好标记,线缆标记要表示清楚,在一根线缆的两端必须有一致的标识,线标应清晰可读。标线号时要求以左手拿线头,线尾向右,以便于以后线号的确认。

13、垂直线缆的布放:穿线宜自上而下进行,在放线时线缆要求平行摆放,不能相互绞缠、交叉,不得使线缆放成死弯或打结。

14、光缆应尽量避免重物挤压。

15、绑扎:施工穿线时作好临时绑扎,避免垂直拉紧后再绑扎,以减少重力下垂对线缆性能的影响。主干线穿完后进行整体绑扎,要求绑扎间距≤1.5M。光缆应时行单独绑扎。绑扎时如有弯曲应满足不小于10CM的变曲半径。

16、安装在地下的同轴电缆须有屏蔽铝箔片以阴隔潮气。

17、同轴电缆在安装时要进行必要的检查,不可有损伤屏蔽层。

18、安装电缆时要注意确保各电缆的温度要高于5?C。

19、填写好放线记录表:记录中主干铜缆或光纤给定的编号应明确楼层号、序号。

20、电缆敷设完毕后,两端必须留有足够的长度,各拐弯处、直线段应整理后得到指挥人员的确认符合设计要求方可掐断。

21、线槽内线缆布放完毕后应盖好槽盖,满足防火、防潮、防鼠害之要求。机柜(箱)内接线

1、按设计安装图进行机架、机柜安装,安装螺丝必须拧紧。

2、机架、机柜安装应与进线位置对准;安装时,应调整好水平、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

3、按供货商提供的安装图、设计布置图进行配线架安装。

4、机架、机柜、配线架的金属基座都应做好接地连接。

5、核对电缆编号无误。

6、端接前,机柜内线缆应作好绑扎,绑扎要整齐美观。应留有1米左右的移动余量。

7、剥除电缆护套时应采用专用剥线器,不得剥伤绝缘层,电缆中间不得产生

断接现象。

8、端接前须准备好配线架端接表,电缆端接依照端接表进行。

9、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首先要进行校验编号。

10、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要进行固定。

11、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应留有一定的余量。

12、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一般不容许有接头。

13、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尽量避免相互交叉。

14、按图施工接线正确,连接牢固接触良好,配线整齐、美观、标牌清晰。

15、选用同一区段的电缆跳线颜色要尽可能统一,便于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接地要求

1、桥架接地方法,应用不小于2.5mm?的铜塑线与主体钢筋接地。

2、各机柜、机箱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3、机房设备采取两种独立的接地方式,工作接地的联合接地。工作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联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调试阶段应注意:

1、严禁不经检查立即上电。

2、严格按照图纸、资料检查各分项工程的设备安装、线路敷设是否与图纸相符。

3、逐个检查各网络设备、PBX设备、信息点位的安装情况和接线情况,如有不合格填写质量反馈单,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4、各设备、点位检查无误完毕后,对各设备点位逐个通电实验。

5、通电实验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并做好记录。

篇2:弱电施工规范大全

本规范针对工程总价十万以上或人工费用超过二万的所有工程项目。

为了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准确有效地把控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特拟定本施工规范。本规范确定了一下几项类容:

1、2、施工流程。施工责任。

一、施工流程。

1、进场开工前准备工作。

进场开工前需按顺序做好一下几项准备工作:

(1)、确定施工现场负责人并公示、确定现场负责人的权利和义务。在该项目结束前现场负责人原则上是不允许调离或擅自离岗。现场负责人需对整个工程项目全部负责,工程中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听从现场负责人安排,现场负责人有权调离不需要的施工人员,100元一下的开支现场负责人有权先处理后申报(3天内申报),现场负责人有权按施工进度需求向公司申请人员配合(提前3天提出调配人员申请)。

(2)、技术交底。在进场施工前现场负责人需明确合同中规定的施工类容以及材料供给关系,设计部需配合现场负责人明确系统体系。商务部需给出可靠的业主方的联系方式,采购部需给出相关产品的技术支持电话。

(3)、确认现场。现场负责人应在进场施工前到达施工现场确认一下几点内容:

1、施工难度系数,需要哪些相关的配合;

2、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确定施工人员的生活安排(吃住行以及辅材是否好采购);

3、与公司协商制定材料到场计划、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工作量计划。

4、计划施工工具和首批到场材料清单。

(4)、准备施工工具(向公司有关部门填写工具领取表)。准备首批到场材料,安排施工人员。

2、施工过程中现场负责人应做好一下工作。

(1)、把控安全风险。现场负责人应全面的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人身安全隐患、设备安全隐患以及业主的生产安全隐患、并制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

(2)、了解施工人员的特点。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现场负责人需尽快熟悉并掌握施工人员的特点和技能并为起安排合适的岗位。

(3)、到场材料登记。材料到场应当日登记且报业主、监理审核。到场材料登记应包含名称、品牌、规格/型号、数量。材料到场当天现场负责人需收捡好合格证以及质检报告。

(4)、填写并汇报施工日志。为了使得公司各个部门能够更好的把控和配合现场施工。现场负责人应每日准确的填写施工日志并在每周日汇总发送给公司相关领导。施工日志应包含一下内容:

1、当日到场材料。

2、当日施工人员以及完成工作内容,若有施工分组应分组填写组员及完成内容。

3、当日开支明细。

4、施工难点(需要哪些支持)。

5、现场所需材料(材料需至少提前3天计划)。

(5)、现场负责人需比施工人员提前20分钟到达施工现场。为了更合理高效的安排好每位施工人员的时间,现场负责人必须制定好合理的施工时间以及提前该时间至少20分钟到达施工现场。现场负责人提前到达现场需做好一下几方面工作。

1、了解今日计划工作有无阻碍困难,保证今日工作顺利进行。

2、制定好人员分组及工作安排。

3、为施工人员找到并分配施工工具。

(6)、变更确认。为了保证竣工结算和竣工资料的顺利进行,若遇到用户要求变更或增加的工作内容时务必要业主方签字确认。

3、施工结束后。

(1)、清理现场。

1、清运现场建渣保证现场整洁。

2、清点剩余材料做好登记并及时退库。

3、清点并归还公司工具。

(2)、核算审计。施工完成后15日内公司需安排人员对现场材料使用进行复核。现场负责人需配合公司相关人员做好材料审核。若15天内为审核视为材料正常使用。

(3)、配合验收移交。验收移交需拍照保存和让业主签字确认。(4)、配合公司资料员做好验收、决算资料。

二、施工责任。

1、事故责任。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全全由现场负责人把控(包括人身安全、材料设备安全、业主生产安全),若现场负责人发现存在无法把控的风险需停止该项施工并向上级领导反应调整施工方案或备案。若现场负责人未反应风险且发生安全事故公司有权追究现场负责人责任,现场负责人需配合公司调查事故原因并找出事故责任人。

2、工期延误责任。若未能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和工作量计划完成施工,项目负责人需书面提出延误原因。

3、材料浪费责任。施工完成后若核算审计材料与使用材料对不上,公司有权追究现场负责人责任。项目负责人需书面提出损耗原因。公司视情况追究其责任。

篇3:弱电施工规范大全

目前各个企业的设计标准各自为政, 水平参差不齐, 很多建筑设计院所设计的弱电图纸并不符合实际需求, 施工企业的设计能力又比较欠缺, 难以保证符合规范, 以致设计过程耗时耗力, 方案又晦涩难懂。企业迫切需要专业从事弱电工程领域的设计人才, 将高校强大的理论知识储备与企业丰富的工程经验相结合, 以国家和地方规范为基础, 开发出一整套符合实际需求的标准设计资源库, 根据不同需求分别设置方案库, 提高方案设计质量, 简化设计流程, 节约设计成本。

教学上, 目前可参考的弱电智能化的设计素材很少, 设计单位出于知识产权等需要, 设计成果一般都会进行保护, 学生难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创新;国家和地方设计规范比较抽象, 学生难以立刻领悟;系统原理难以理解, 设计难以下手。实施本项目, 开发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的设计方案优质资源库, 对教学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动员学生参与标准设计资源库的开发, 理论联系实践, 对企业与教学将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的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起步较晚, 在技术方面落后于国外, 部分理论仍未成形, 处于实践状态。在我国的智能化建筑市场中, 国外的设计单位和智能化产品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位置,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某些大型智能化公司采用国际规范化管理, 以及标准设计流程, 较好地适应了国际潮流, 在我省的大部分地区要实现规范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关键技术分析

(一) 国家和地方规范库的建立和完善

国家和地方标准是设计的依据。目前, 我国的智能化弱电系统在全国范围虽然有相关的技术标准, 但企业设计方案真正与规范符合的很少, 智能化公司一般经验至上, 设计方案的优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是否满足国家和地方规范。楼宇智能化系统发展日新月异, 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国家和地方标准也在不断变化, 这就需要我们全面熟悉所有弱电系统相关规范, 及时关注最新标准, 建立国家和地方标准库, 并建成维护长效机制。

(二) 开发设计标准化流程

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之后, 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等, 其间沟通是关键。弱电设计必须与土建、装修、强电、暖通等各专业相互配合, 业主方、监理方等需求会不断变化, 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设计和变更流程, 团队协作, 界面清晰, 提升效率。

(三) 标准图库建设

弱电设计必然需要设计图集, 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纸等, 图纸的设计往往是一项艰巨而浩大的工程, 建立符合规范的标准图库则能提高图纸质量, 降低设计成本, 提高设计效率。

图集包括封面、目录、设计说明、主要材料表、系统图、平面图、施工大样图、接线图、装配图。每幅图又包括图框、图例、说明、标题等元素, 需要为每个图形元素、每种类型图纸都建立好图库。

弱电平面图设计往往是图纸设计的第一步, 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应该根据不同类型, 如学校、医院、小区、酒店、机关大楼、办公楼等;不同等级, 如一级安防等级、基本型、增强型、综合性综合布线等, 分别建立标准图库。以便实际工程结合业主需求, 有针对性地调用相应的标准图集。

系统图应该对各子系统、应用场所分别归类, 如视频监控子系统, 又分模拟型、数字型, 应用场所分银行、博物馆等, 同时建立的图库必须与平面图相结合, 构成完整图集。

同一公司应当统一设计风格, 标准图库共建共享, 以便对大型设计工程进行有效分工, 系统管理。

四、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智能化弱电工程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当前的挑战, 在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我们需要学会发现并解决问题, 把握好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业主的需求出发, 以国家规范为依据, 学习借鉴先进技术, 改革创新设计理念, 依托高质量的设计资源库, 在施工过程中实行严谨的管理监测制度, 我国的弱电工程技术才能顺利发展, 以取得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篇4:试论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管理技术

关键词:建筑弱电系统 施工管理 智能建筑 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183-01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施工作为智能建筑发展的衍生专业,是机电系统施工的重要分支,在智能化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具有作业空间范围大、周期长、系统复杂、设备使用品种多、与其他专业联系密切等特点。因此探讨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管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意义

建筑弱电系统主要以信息科学为支撑,保证建筑物内一切机电设备正常运行。通过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可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促进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遏制施工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同时,还能改变施工单位的生产和管理面貌,进而提高竞争力。近年来,施工竞争愈来愈激烈,部分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其技术管理水平较为薄弱,加之管理制度不完善,使之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对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将施工技术管理融入至企业管理中,提高施工技能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2 加强对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良好的施工准备可保证安装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减少施工中的混乱,实现均衡施工,缩短工期,确保安全生产与工程质量。首先,根据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所涉及内容,在施工前掌握相关规范和标准,严格遵守《建筑弱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所在地区的安装工艺标准及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其次,要熟悉图纸,组织施工图的会审,分析各工序施工技术要点。检查施工图纸是否符合规范与技术要求,图纸资料是否同其他专业的图纸资料相矛盾,图纸设计是否与现有事物环境相矛盾,设计图纸是否齐全,若发现问题,及时与甲方、监理、设计等部门协商,探讨解决对策。根据会审后的图纸,进行施工图预算编制和施工预算,确定项目管理目标;对其他单位进行审核,并进行交底,明确双方职责;对于重要的工程编制施工方案进行组织设计,以确保工程质量;根据甲方要求和合同工期,结合现场实际条件、设备、材料及土建、精装修的进度,编制有效的施工计划;制定安装所需的主要施工机具计划,并做好机具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保证其安全性;根据图纸提出预制加工件(如设备、桥梁、线管、桥架等)的数量和规格,绘制加工图便于集中预制加工;与施工人员明确安装技术要求与所执行的验收标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工程需要,编制设备、材料的进场计划,确保工程进度。确定施工力量的构成与分配,并且组织施工技术交底,使每位施工人员均能明确自身责任。具体的施工力量分配情况需结合图纸及工期需求进行有效安排,同时项目管理部门作出配合施工的安排。

2.2 施工中的协调工作

做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同其他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可提高安装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适时办理交接手续:专业人员一旦进场,总包单位则需限时扫管,办理交接手续,否则不允许穿线[1]。而专业人员常以自身利益为重,担心漏项而匆忙办理交接手续,导致穿线工作与扫管工作同时进行。为避免此种现象,管理人员应加强专业队伍数量,集中扫管,提高办理交接手续的效率。(2)现场督促补管:穿线过程中,会常碰到管路不通和漏做管盒问题,刚开始总包方较容易接受处理漏做管盒问题,但久而久之,便产生厌烦心理,拖着不补。因此,应要求建筑弱电专业施工方将漏做管盒一次查清,并耐心与总包方说明:大面积管盒,要求一次性查清,确实存在困难。甲方和监理需多与双方人员沟通,深入现场,随时补管。另外及时组成一个由双方参加的临时小组,专门处理补管事宜,避免出现互相指责,推诿局面。(3)耐心磨合,交错施工:跨专业之间的施工、调试需仔细安排,尽早分析,协调进行。譬如在设计时,建筑弱电系统可能用到强电的某些线槽,此时则需要强电的线槽必须留有足够的空间以满足电源线的敷设。这就要求在施工图深化设计时,应与相关单位进行协调设计图纸。又如电磁屏蔽在挂网时,需涉及到土建和风、水、电等专业的协调配合,甲方、监理人员要深入现场,了解各专业施工进度;土建施工时需督促风、水、电等专业的配合;电磁屏蔽施工前要组织各专业施工队的汇签,制定局部的施工进度配合计划及施工工序等。只有耐心磨合,交错施工,才能确保高水平的工程质量。

2.3 施工中的检查与验收工作

建筑弱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各个工序间的检查与验收工作,特别是一些线、配管、线槽及线路的敷设等。因为施工单位不同,其采用的施工标准与方法亦不同,因此在各个工序完成后要加强检查与验收工作,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验收方的要求。每个工序完成后需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与安装表格,对于需要安装的单体设备以及接线、穿线时,需根据隐蔽工程、相关工程验收规范与图纸要求进行工序验收工作,同时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记录,并最终符合标准后的测试结果提交至工程技术资料档案。另外,还应加强建筑建筑弱电工程项目的后期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对全部配电箱、盘、开关、插座等设施在竣工前的全面清理工作,以保证配电箱、盘、盒内无污物,配电箱、盘的名称、编号、功能等标记清晰,面板整洁等[2]。检查施工单位完成接地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测试、通电测试和漏电保护测试项目的测试及测试报告的编制。督促施工单位对各种建筑建筑弱电技术资料、质量保证书、合格证书、各类设备与材料的测试报告等资料的汇总,并整订成册。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施工情况编制完整的工程竣工图,进行整理汇总,并装订成册,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和建设单位日后維修的原始资料[3]。

综上所述,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是一项难度和强度都极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与积累,加强建筑弱电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同其他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以提高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管理工作和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武阳.浅论建筑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优化管理[J].福建建材,2013(9):83-84,118.

[2]文成涛.智能楼宇建筑弱电系统项目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自动化应用,2010(11):80-82.

篇5: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规范

为了更好的贯彻运营商对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的要求,提高京信公司的工程施工质量,现制定本规范,要求与公司有合作的施工单位无条件执行,要求督导严格执行本规范。

一、有源设备

有源设备常见的有:基站信源设备、直放站、干放、光纤近端机、远端机,以及WLAN系统的交换机、AP等。

1.安装位臵及环境

(1)安装位臵应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设备应安装在馈线走线的弱电井内或防盗机箱内,并能保证安全,安装位臵必须便于调测、维护和散热的需要;(2)安装位臵应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设备,以避免干扰;(3)安装场所应干燥、灰尘小、且通风良好;(4)安装位臵便于馈线、电源线、地线的布放美观;(5)安装位臵的室内不得放臵易燃、易爆物品;室内温度、湿度不能超过主机工作温度、湿度的范围;室外安装需能保证防雨、防水、防盗和防雷;2.安装工艺

(1)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说明进行安装,使用合理的工具用随机携带的安装附件安装,保 证机体安装牢固美观;(2)设备上要有运营商的标志,贴于设备右上方或侧面上方位臵;(3)设备外观要保证无损伤、掉漆现象;(4)设备安装应严格避免强电、强磁干扰,距强电系统至少要30厘米以上;(5)设备挂壁式安装时,主机底部距离地面为1.5米,在机房内安装时,主机底部或顶 部应与其它原有壁挂设备底部或顶端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6)设备落地式安装时,龙门架底座或主机底座应与墙壁距离0.8米,在机房内安装时,应与原有设备保持整体协调;3.接地

(1)有源设备必须接地,并用不小于16平方毫米的铜芯橡皮包线与建筑物的主地线连接。(2)设备与地线、地线与保护地的连接端必须用相关规格的线耳连接;(3)每台有源设备必须各自安装独立的地线,不可共用一根地线;地线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用黄绿色专用线,须加装平垫、弹簧垫拧紧,保证连接牢固,具体检验标准为,以手无法晃动连接点地线即可。(4)设备接地点不能接避雷地,要接保护地;(5)为减少接地线电感,要求接地线弯曲角度大于90度,弯曲曲率半径大于130毫米;(6)地线走线要用线码固定,严禁有飞线现象,不得与馈线、电源线有交叉现象;加套 PVC管的地线走线要求与射频走线原则相同,并作好标签识别;(7)地线如遇穿墙走线,穿墙部分必须加套管保护,穿墙孔/口必须用防火泥加以密封;(g)楼顶八木天线、GPS天线的接地,必须用镀锌扁钢连接避雷支架和避雷网并焊接。4.电源

(1)设备电源插板为防雷插座,放臵于工作状态时不易被他人触摸到的位臵或电表箱内;(2)设备专用电源必须要安装空气开关对设备进行保护;(3)设备的输入电源线,必须火线、零线、地线相对应连接,不得错接;(4)电源线走线要固定,加套管的电源线走线要求与射频走线原则相同,走线外观要平直美观,并作好标签识别;(5)电源线不能和其他管线捆绑在一起,远处引电点做好标识;(6)电源线如遇穿墙走线,穿墙部分必须加套管保护,穿墙孔/口必须用防火泥加以密封;电源如从墙壁插座上引取,需将引线一面的墙壁做剔槽处理,以便将PVC波纹管压在插座面板下,用以保护电源线。

(7)连接电源线时,必须由持有电工操作证的人员施工,作好安全防护工作,以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用电;(8)交流220V供电电源线采用不小于3*2.5mmz的橡胶皮包缆线。

(9)室外埋地电源线必须加套镀锌管,埋地深度不小于50公分。电源线走室外管井必须 加套。20聚乙烯管,且在管井内不允许有电源线接头。

(10)对于集中供电情况,由于很多设备用电集中取自一处,必须考虑压降,详细计算设备电压负荷,了解有源设备正常工作所需要的供电范围,在保留足够余量的倩况下,选择合适规格的主电源线。

二、天线 1.安装位臵

(1)天线的安装应符合设计方案规定的位臵。

(2)与其它运营商天线间距不得小于1.0米,平层天线,原则上必须是明装(除非区局 及监理同意,且天花吊顶不是金属的,而且是经部门主管同意的)。2.安装工艺

(1)若为挂墙式天线,必须牢固地安装在墙壁上,并保证天线垂直美观,不破坏室内、外整体环境效果。

(2)若为吸顶式天线,可以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保证天线水平美观,并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

(3)安装天线时应戴干净手套操作,保证天线的清洁干净;(4)天线安装在无吊顶的位臵时,必须用天线支架或天线底座固定,保证天线安装牢固美观;(5)对于在电梯井道内安装的定向板状天线或对数周期天线,要用天线配件将天线牢固,固定在天线支架上,且天线主波瓣方向垂直向下,天线支架的安装固定要可靠并不影 响电梯运行;(6)天线放臵要平稳牢固,如果垂直放臵,安放位臵要合理美观;天线连接容易,上紧天线接头时必须先用手拧紧,然后用扳手上紧的范围在1圈内即准确到位,要做到布局合理美观,安装天线的过程中不能弄脏天花板或其他设施,摘装天花板时戴干净白手套,室外天线接头必须做防水处理,天线安装后要保证天线外观的完好和美观。(7)天线与跳线的接头要求有良好接触,不能有松动现象;(g)天线要粘贴运营商标签,标签粘贴在天线外圈上的来线方向,不可贴在天线正中;(9)平层如果装板状天线,不能用扎带绑扎在吊筋上,应用40铁管头压扁,弯成90度打孔固定。见下图:

三、馈线走线安装规范

1.馈线布放

(1)馈线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布放,要求走线牢固、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情况。(2)当馈线或跳线需要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其弯曲角度大于90度;馈线 转弯半径:7/8馈线大于125mm,1/2馈线大于75mmo(3)布线的顺序和器件的摆放要根据设计图纸合理安排,避免交叉现象,做到方便检查,布局美观,如果工程现场需要对馈线套PVC管保护,固定间距为1米一个管码,第一个管码离托盘距离不大于50厘米,多根管线共同走线时,管码固定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馈线原则上要求沿建筑的顶部边角布放,无特殊情况不得布放于墙壁中部或是其他部位,穿墙打孔也要遵循这个原则。

(4)平层布线时如业主要求套管的,走线要平直,在天花板上加套PVC管的馈线水平走 线每1米使用相应管码或龙骨卡固定,未加套PVC管的馈线水平走线固定点间距为0.8米,绑扎后将扎带尾部剪断并及时清理,不得遗留在吊顶上。天花板内布放馈线如业主无特殊要求可以不套管保护,但必须绑扎牢固,如条件允许每1米间距安装一根吊筋用以固定馈线,馈线绑扎在吊筋上需用扎带十字交叉捆绑。如没有条件新装吊筋的情况下可借助业主已有吊筋进行绑扎,但注意尽量避开消防及强电线槽。同时布放同向多根馈线的情况下,每根馈线在不交叉的情况下按顺序并排的绑扎在同一排吊筋上,馈线布放完后必须保持平直。电梯并道中布线必须用馈线卡固定,间距要求1.5米一个。

(5)走明线时必须套管,管线布放要整齐、美观、其转弯处用软管连接每隔1米用管码固定,多条管线并行时,管码固定要整齐划一;如业主特殊要求可套金属管,1/2馈线套直径为25mm的管、7/8馈线套直径为40mm的管。注意管码的位臵、间距,加套PVC管的馈线水平固定点间距为1米,拐弯处、软管和硬管连接处应根据现场情况适当缩短固定间距,直线距离超过30厘米,为保证美观,宜使用硬管。小区覆盖工程埋地馈线必须加套与馈线相同管径的镀锌铁管或聚乙烯管,埋地深度不小于50公分。

(6)馈线所经过的线并应为电气管井,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弱电井,无特殊情况不能使用风管或水管管并;馈线应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馈线在室外管并中布放会遇到多个管孔的情况,必须要求施工队遵循先左后右,先下后上的原则使用管孔,并且布放始终必须使用相同位臵的管孔,不得随意使用管孔。

(7)线缆不能在消防、热力、电力、通风管道及其他管线上布放、捆扎,须单独打吊筋或利用原有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吊筋套管用龙骨卡固定,吊筋间距小于1.5米,吊杆尾部取齐(小于等于5cm),不允许移动、联通共用对方出资的吊杆、线槽等设施。(8)馈线布放应避免强电、强磁干扰,距强电管线至少要保持50cm距离并加套镀锌铁管。(9)走线管应尽量靠墙布放并高于原有建筑管线,用管码或馈线夹进行牢固固定,其固定间距水平走线时1米,垂直走线时0.8米。

(10)对于地下停车场等特殊场所,馈线无法靠墙布放,又无走线架时,必须每隔1米安装一个吊杆,布线应与消防管道或排气管道保持一定距离。

(11)对于跨楼间或空间垂直馈线的布放,先把钢丝绳两端用膨胀挂钩、地锚、紧绳卡和调节环拉紧固定,再把馈线用挂钩或扎带固定在钢丝绳上,室外空中飞线如飞线超过20米,两端固定用角铁替代膨胀挂购以确保安全。(12)禁止将馈线沿建筑物避雷网带或避雷地线捆扎在一起布放。

(13)室外馈线进入室内前必须有一个“滴水弯”,对于有波纹管的滴水弯底部必须剪切一个漏水口,以防止雨水沿馈线进入室内,入线口/孔必须用防火泥密封。(14)在有防静电地板的交换机房、通信机房等机房布线时,馈线、地线、电源线直接在地板下布放时,各类线缆必须加套管分开布放,并按标准要求固定整齐美观。(15)在无防静电地板的机房布线时,有走线架必须在走线架上布线,无走线架时则(16)(17)(18)沿墙面、墙边布线,各类线缆必须加套管、线槽等,固定原则与射频走线相同。

线缆应严格控制合理使用,损耗控制在5%以内。

墙面及地面打眼后要使用相应的腻子或水泥恢复好,保证现场协调一致。附现场实际施工图片: 室内贴顶水平明线布放 2.馈线接头

(1)馈线接头必须安装牢固,正确使用专用的做头工具,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接头不可有松动,馈线芯及外皮要保证平整、不可有毛刺,拧紧时要固定住接头与馈线连接部拧上部,保证接触良好,保证接头的驻波比<1.to(2)馈线接头与设备连接时距离馈线接头必须保持50mm长的馈线为直出后方可转弯。(3)馈线接头在配发热缩管的情况下,均需套热缩管(用热缩管时必须用热风机吹,不许用打火机或蜡烛等明火烤,且热缩管应热缩在馈线和接头连接处);馈线套管再用白胶布进行缠绕且外露部分热缩管,便于检查。

(4)馈线接头与设备和器件连接口连接时,连接必须可靠,接头进丝顺畅,不得野蛮死扭。

(5)馈线裁剪时必须用专用哗线钳或专用割刀,不允许用斜口钳将馈线剪断。

四、无源器件 1.无源器件

指:功分器、藕合器、合路器、电桥、负载等器件。2.安装工艺

(1)分布系统所用的无源器件应固定在托盘上,托盘应牢固固定在墙壁上,表面干净,位臵符合设计方案要求,便于维护和安装,一个托盘不可安装3个以上器件。(2)无源器件布局要整齐、合理、美观,无倾斜不平现象,为满足布线要求,使用跳线 连接时应无交叉。

(3)无源器件要用专用支架牢固固定在托盘上,固定螺栓要齐全,无松动,且螺母外突 出部分应平齐。

(4)托盘安装在竖井内,安装在1.5米左右高度;竖井内托盘上器件需固定牢固,布放美 观,托盘固定用膨胀螺栓,加垫片。托盘不在竖并内或防盗机箱内必须加装器件箱。(5)托盘器件之间的跳线,要求拐弯处角度不能太小和缠绕盘圈,弯曲角度不可<30度。(6)合路器必须要固定在托盘上,不得固定在墙上或绑扎在机架上。(7)附现场实际施工图片:

五、标识

1.室内分布系统应采用专用标签进行标志。2.有源设备必须加挂警示牌。

3.设备上要有运营商的标志,贴于设备右上方或侧面上方位臵。

4.天线必须粘贴运营商标签,天线标签粘贴在天线外圈上的来线方向,不可贴在天线正中。

5.馈线、网线、光缆、光跳线两端都必须粘贴标签,以标明走线的去向与来源;标签均贴

于距接头20mm处,标签用扎带进行两头绑扎,要整齐划一,并书写规范、准确、清晰,并排有多个设备或多条走线时,标签必须贴在同一水平线上。

6.馈线的走向以系统信源下行为去向,即以施主天线或与基站直接藕合点为起始端,用户

天线为最终端点。起始端标签为:+T0一设备代号”,终止端标签为:+FROM一设备代号,0 7.从器件到天线的馈线,标签标号粘贴时要与设计方案、现场实际相符。

8.为了保证系统完工时,各缆线标识与现场实际布放、与完工图纸(包括系统图、平面图)、与设计方案(如有变更,以变更后为准)均一致,需要施工单位在布放缆线过程中线缆 标识要标注准确、清晰、不易擦除,并在对缆线标识进行最终处理时,保证对应正确,避免错误。9.空开箱:空开箱主电源线标签要标明电引自何处,空开箱中各空开标签要标明所接设备。

六、光路连接

尾纤与设备相连接时,注意保护尾纤头,使用前用无水酒精清洁尾纤头以防止灰尘沾染。尾纤连接时要准确对位,有螺母的要拧到底。

当系统采用波分复用时,在连接前必须测试并确保波分复用单元均处于正常状态。光近端机光缆熔接盒和光远端机光缆熔接盒之间的出线标识必须与现场实际相吻合,每 条尾纤必须设臵标签区分上、下行,做好与各远端的对应关系。有多条尾纤走线时必须套缠绕管。

光缆在熔接处的盘留量控制在3圈以内,并要求放装合理,美观。

七、密封

所有室外连接点必须进行密封 1.室外馈线接头密封。

五、标识

1.室内分布系统应采用专用标签进行标志。2.有源设备必须加挂警示牌。

3.设备上要有运营商的标志,贴于设备右上方或侧面上方位臵。

4.天线必须粘贴运营商标签,天线标签粘贴在天线外圈上的来线方向,不可贴在天线正中。

5.馈线、网线、光缆、光跳线两端都必须粘贴标签,以标明走线的去向与来源;标签均贴

于距接头20mm处,标签用扎带进行两头绑扎,要整齐划一,并书写规范、准确、清晰,并排有多个设备或多条走线时,标签必须贴在同一水平线上。

6.馈线的走向以系统信源下行为去向,即以施主天线或与基站直接藕合点为起始端,用户

天线为最终端点。起始端标签为:}}TO一设备代号”,终止端标签为:+FROM一设备代号,a 7.从器件到天线的馈线,标签标号粘贴时要与设计方案、现场实际相符。

8.为了保证系统完工时,各缆线标识与现场实际布放、与完工图纸(包括系统图、平面图)、与设计方案(如有变更,以变更后为准)均一致,需要施工单位在布放缆线过程中线缆 标识要标注准确、清晰、不易擦除,并在对缆线标识进行最终处理时,保证对应正确,避免错误。

9.空开箱:空开箱主电源线标签要标明电引自何处,空开箱中各空开标签要标明所接设备。

六、光路连接

尾纤与设备相连接时,注意保护尾纤头,使用前用无水酒精清洁尾纤头以防止灰尘沽染。尾纤连接时要准确对位,有螺母的要拧到底。

当系统采用波分复用时,在连接前必须测试并确保波分复用单元均处于正常状态。光近端机光缆熔接盒和光远端机光缆熔接盒之间的出线标识必须与现场实际相吻合,每 条尾纤必须设臵标签区分上、下行,做好与各远端的对应关系。有多条尾纤走线时必须套缠绕管。

光缆在熔接处的盘留量控制在3圈以内,并要求放装合理,美观。

七、密封

所有室外连接点必须进行密封

1.室外馈线接头密封。(1)用电工胶布包裹接头金属部分打底。(2)用防水胶泥包裹电工胶布,并保证完全密封。(3)再用电工胶布严密包裹防水胶泥。

馈线上的接地点要先缠黑色塑料胶带,再用防水胶泥严密包裹,后用黑色塑料胶布包裹 胶泥。

室内与室外之间的走线孔/口必须用防水泥进行密封。

固定主设备机架的膨胀螺栓及防盗机箱内螺丝必须用黄油进行密封防水、防锈处理。

八、附件安装

附件是指固定功分器、藕合器用的专用固定支架及配电箱、电表、电源插座、电源保护 开关、接地排、防晒、防雨棚、波分复用器等。

托盘用四个M6x60的膨胀螺丝牢固固定在竖并墙壁上,安装位臵必须符合设计方案要求。配件箱安装位臵应符合设计方案要求,其底部与地面距离1.5米,箱体要平直美观。电表、防雷插座、电源保护开关均臵于配电箱内或防盗机箱内专用位臵。

波分复用器应尽量安装于机房设备支架上,若无支架时,可安装在走线架上,要牢固固定。附现场实际施工图片: 电表的安装癣鲤濒线的处理

九、室外施工的特殊要求

1.室外施工的工程,如果设备及无源器件不能安装在室内(不许安装在室外管井内),应在

就近管并的位臵安装室外防水机箱;室外管井内走电源线,必须加套直径为20mm的聚乙 烯管且在并内不得有电源线接头。

2.小区内注意隐蔽施工,以避免小业主阻挠。

3.注意文明施工,注意施工后现场的清洁卫生,拆卸处及时恢复等。

4.管井内走线要环绕管井紧贴井壁,走线管眼要一致,管并出线要从管脖子下出线,不能

从并圈出(水泥部分);井内如有馈线接头要有余留(每侧至少1米),以便今后维护。5.架空沿墙可以使用调节环紧线,跨楼间的飞线不可使用,跨楼飞线两端要用角担、膨胀

螺栓挂购(直径至少12mm);角担必须加拉线环(衬环),拉线环外要用猫爪固定,正反3 个,间距10公分,油丝绳应加黄油,紧线时要用虎头紧线器。

6.室外天馈必须做好防水,注意胶布、防水胶的合理使用,主机装于室外时,易生锈处涂

上黄油,进室内处必须做好滴水弯。

7.室外天线安装天线与支架均需接地,馈线、地线均需套管,走线不能与楼顶避雷网绑扎。

8.室外防水机箱及美化天线所需水泥基础需外观平滑美观;室外防水机箱水泥墩要求高出

地面10公分,用以防止雨水或绿化灌溉水倒灌,造成机箱内积水,从而侵蚀机箱或造成

有源设备短路。灯杆美化天线要求水泥基础尺寸为500*500*500mm,内部安装与灯杆配套 的地笼;室外防水机箱水泥基础深度为500mm,长与宽略大于机箱。水泥基础的水泥:沙 子:石子按1:2:3配比,要求使用标号为425以上的水泥。

篇6:弱电施工规范大全

(1)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严密防水、防尘。接线盒盖应与地面齐平。

(2)安装在墙体上,宜高出在地面30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尽寸。

(3)信息插座底座的固定方法以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扩张螺钉、射钉等方式。

(4)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5)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6)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5.电缆桥架及槽道安装要求:

(1)桥架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

(2)桥架及槽道水平度每平方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3)垂直桥架及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4)两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5)吊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倾斜现象。

(6)金属桥架及槽道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

上一篇:矿嫂颂歌下一篇:全国邮政管理局通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