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环境下军队医学图书馆发展策略

2024-04-07

新信息环境下军队医学图书馆发展策略(精选8篇)

篇1:新信息环境下军队医学图书馆发展策略

新信息环境下军队医学图书馆发展策略

阐述了新信息环境下文献信息的产生、传输和利用所产生的`本质变化,分析了新信息环境的变化对图书馆学科和图书馆行业发展的影响,指出军队医学图书馆在发展定位上,要从主要面向医疗、科研和教学的文献信息保障转变到发挥医学文献信息研究在卫生政策与管理、医学科技创新、疾病控制与预防3个领域的支撑作用,提出了新信息环境下军队医学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作 者:郝继英 陈锐 张莉莉 HAO Ji-ying CHEN Rui ZHANG Li-li 作者单位: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北京,100039刊 名: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年,卷(期):200918(4)分类号:G250.7 R-05关键词:医学图书馆 新信息环境 发展策略

篇2:新信息环境下军队医学图书馆发展策略

论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策略

使用调查表和实地走访等方法,从电子资源、信息素质教育、信息服务内容、参考咨询服务及图书馆网站建设等方面入手,结合宁波地区7所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现状,基于网络环境提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策略和途径.

作 者:吴昊 WU Hao 作者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浙江宁波,315100刊 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年,卷(期):9(3)分类号:G258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信息服务 发展模式

篇3:新信息环境下军队医学图书馆发展策略

1 军队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 军队院校都非常重视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信息资源规模有了明显提高。但从实践中看, 由于技术、人员、标准、制度等方面的原因, 军队院校图书馆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方面问题, 影响并制约着信息资源建设的长远发展。

1.1 馆际间共享共建缺乏统筹规划。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非常好的物质条件, 使馆际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为必然。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困难重重, 目前各军校图书馆在文献分类、著录和计算机网络规划等方面, 只考虑从本馆的需求出发, 没有统一的规范和统一的技术标准, 缺乏统一的馆际互借、联机编目、联合采购等功能, 使一些应该开展的基础工作未能开展起来, 给馆际协作和资源共享造成了很大困难。

1.2 馆藏特色信息资源不够突出。

特色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充分展示其个性, 提高其信息服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目前, 一些军队院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 不考虑采集的信息资源是否符合本校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需要, 在特色馆藏资源开发建设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普遍。

1.3 各馆之间缺乏有效地分工协作。

为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 各图书馆在进行网络信息建设时, 必须统一规划、分工协作, 才能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但军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 不能充分发挥院校协作中心作用, 各图书馆在对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转换时, 不能实现馆际之间的协作和共享, 造成网上信息的冗余与浪费, 同时也加剧了重复建设的成本投入, 降低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效益。

1.4 信息资源受多种不安全因素侵扰。

军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共享过程中, 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的不稳定性和自身存在的诸多漏洞, 以及人为的有意或无意破坏, 使网络信息资源随时都会受到网络上各种不安全因素的侵扰, 有可能造成信息资源的丢失、篡改, 计算机系统的崩溃甚至网络的瘫痪, 就会影响用户利用信息资源效率。

1.5 信息资源采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采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资源建设的质量。网络环境下, 要求长期从事文献采集和整序的图书馆工作人员, 不仅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 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 还要对本校专业设置及重点学科有所了解, 具备与本校学科专业相应的专业知识, 才能为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提供可靠文献保障。然而, 目前情况下, 一些军队图书馆采集人员由于在计算机、网络和外语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以及军事专业知识的欠缺, 导致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质量的下降。

1.6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 尽管各军队院校都重视图书馆工作, 不断增加文献购置经费的投入, 加快文献资源建设速度。但在购买数字资源及计算机网络硬件设施方面, 经费投入还存在明显不足, 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 同时也加剧了文献需求同文献提供之间的矛盾, 从而导致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力不从心。

2 军队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针对军队院校图书馆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需要从加快资源数字化转化, 完善网络化平台, 打造特色资源, 增强馆际合作以及提高馆员素质等多方面入手, 弥补不足和漏洞, 才能加快军队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步伐。

2.1 加快馆藏资源数字化转换。

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是现代图书馆基本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从注重馆藏图书量向注重数字化信息资源转变。传统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偏重于纸质文献, 读者多次借阅后必然会出现破损, 文献使用、保存周期不长, 同时保存纸质文献还要占用很大的空间, 极易造成资源的浪费。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 图书馆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将馆藏文献中特别有价值的印刷文献转化为扫描版或电子文献, 实现文献资源数字化, 以解决传统馆藏资源利用率低, 保存周期短的难题。

2.2 加强图书馆网络化系统建设。

各馆要根据经费和用户需求情况, 加强图书馆专用服务器、存储设备, 以及计算机、刻录机、扫描仪等网络硬件设备的采购, 积极改善设施设备条件, 使硬件更“硬”;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软件, 或利用军队院校自身技术资源, 自主开发各种图书管理应用软件;要积极引进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化文献, 以充实馆藏, 方便用户查阅, 不断提高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化技术含量。

2.3 精心打造馆藏特色信息资源。

特色化是军队院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配置信息资源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各军队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传统馆藏优势, 开发网上资源, 建立与本馆实体相衔接的特色数据库, 为实现网上资源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打下基础。要优先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数字化馆藏资源, 在保证本校重点学科数字化资源需求的前提下, 积极建设本校特色专题数据库, 如本校硕、博研究生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重点学科和专业论文数据库等, 不断加强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建设。

2.4 完善馆际间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虚拟化和特色化建设, 为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打下了基础。军队院校图书馆必须放弃“大而全”、“小而全”的馆藏信息资源建设观念, 树立信息共享观念、效益观念和全局观念, 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与协商, 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机构, 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统一标准、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 制定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规划, 完善共建共享的法律保障体系, 努力克服馆际之间条块分割、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

2.5 努力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

军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是推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根本保证。图书馆可根据人员的具体情况, 结合工作需要, 通过送出去学、请进人来教、走出去看、俯下身子认真学等多种途径, 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不断调整改善图书馆工作人员知识结构。要利用军队院校招聘军队非现职文职人员的契机, 把那些学历高、专业对口、热爱军队、热爱图书管理事业的优秀人员纳入图书管理队伍。通过培养与引入相结合的方式, 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3 军队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应把握的几点要求

军队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除注重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外, 还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点要求, 才能促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3.1 要注重整合各种信息资源。

军队院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的并存。只有系统地、连续地从馆内与馆外、军内与军外收集和积累各种信息资源, 才能不断充实图书馆的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 发挥信息资源的有效作用。

3.2 要注重优化信息资源结构。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不论是在内容上、数量上, 还是组织形式上, 都是对馆藏文献信息不断充实的过程。所以, 应以网络信息获取为补充, 实现馆藏文献信息的数字化、电子化, 与印刷型文献相辅相成、衔接互补, 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强大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才能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

3.3 要注重开展多样化服务。

图书馆信息服务是军队院校图书馆存在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体现。要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 唯一的方法是开展多样性服务。军队院校图书馆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 应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办法, 积极开展网上流通服务、检索服务、电子文献提供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网络导航服务等, 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3.4 要注重增强信息利用效益。

网络信息资源不论从馆藏体系上考虑, 还是从需求上考虑, 其落脚点都是要实现用户的有效利用。所以, 应针对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工作的特点及时进行用户需求调查, 积极探索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使网络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何翠华.南开大学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7 (1) .

[2]杨菊枝.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及其运行模式[J].图书馆建设, 2004 (4) .

[3]周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探析[J].情报探索, 2005 (4) .

[4]黄勃.高等学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数字资源产权保护[J].实践研究, 2007 (2) .

篇4:新信息环境下军队医学图书馆发展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策略

县级公共图书馆在资金、硬件和馆藏资源无法与国家级和大城市省级、市级图书馆相比。存在先天不足。同时受制于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很难以与发达地区的图书馆相比。可谓后天不足。基层图书馆一直面临发展的困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服务的普及,一方面提高了信息服务的效率和文献资料的利用率。同时倒逼信息文献服务机构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进行改革。尤其是作为社会基层提供文献信息公共服务的县级图书馆日益面临发展的危机。面临信息化、全球化的冲击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制约。县级公共图书馆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满足人民对文献信息资料的需要,实现公共服务的优质化,从而在信息时代继续发展下去。

县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化危为机,除了解决资金、硬件、管理、人员素质等具有共性的制约因素之外,在信息环境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突出自身特色,合理定位,迎接信息化的挑战。

一、针对区域内读者需求,提供地域性、个性化特色服务

首先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素质,有针对性地打造馆藏特色,体现地域特色。尽量在全球化背景下保留地域特点。这也是信息环境下,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根本。合理划分国家图书馆、省级、市级图书馆、县级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职能。结合本地人口数量、文化教育程度,服务范围,做出合理的定位。一是从馆藏资源地域特色入手、一是从读者的个性化需要着手,将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县域阅读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地方文化、文献保存中心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参考政府、学者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在调查问卷基础上了解人民群众日常的阅读需要与兴趣。做到与大专院校等科研机构的图书馆有所区别。多提供一些通俗类、应用型、人文类的文献资源。

结合地域文化和地方史志文献,打造一个本地区的文献资料库。尤其是一些区划文化丛书和对地方微观历史文献的整理。这些民间的、微观的历史信息多数为大型的图书馆所忽略,确是很好的地方文献,与本地的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更能体现基层的社会视角和民心趣味。一般的本地读者也往往对这些文献资料更感兴趣。

结合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多为青少年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教育类的书籍。同时对于读者利用图书馆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标、兼顾增长知识的现实需求要多加注意。在配置图书资源时,根据这一需求合理购置、收集文献资源。

在此基础上,县级图书馆要加强与本县教育局、学校、工会、妇联、共青团、基层村社组织合作,建立一个有着广大读者群参与共建与使用的公共图书馆。信息网络环境下的一大特色就是网民的参与。县级公共图书馆也应该调动读者群的参与意识。发动读者丰富和扩充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立村社分馆或流动图书馆。加强图书流动性。第二,推进面向公众的乡镇图书馆和面向中小学生的乡镇学校图书馆的融合”

二、在自动化基础上,坚持以人文本,提升用户体验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现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公共服务要以人为本作为服务的出发点,公共图书馆也要以读者为本。继续坚持免费开放政策。以保障公众的阅读权利为目标,以激发普通公众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满足多样化阅读需要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在信息环境下,注重提高读者这一用户的文献查阅、阅读、使用经验,并根据读者的反馈,不断提高用户体验的感受。

建立图书馆网站和在线检索、借阅、预约系统。方面读者24小时在线查阅读书馆资源、在线预约。县级图书馆普遍缺乏网络环境转型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在网站建设、设计方面存在不足。如“网站发布的信息基本上以文本信息为主,图像信息、动画信息较少…打开一个网站,感觉就像在读一本旧书,没有插图,没有声音,没有活泼的色彩,给人的感觉是呆板无趣。”这些是需要改变的地方。信息环境下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首要是构建一个信息服务窗口——图书馆网站。在设计、建设网站时,注意图书馆网站的美观。同时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项目,如书目查询、阅读排行、新书推荐、图书预约、推荐书籍、论坛、留言板。

作为信息网络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主要用户的个人体验。在提高公共服务时,要围绕读者的用户体验。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推动。

首先,要提供给读者有用的文献信息,这就需要对馆藏文献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整理、分类、筛选、标识。清理、淘汰不符合时代和读者需要的文献资料。信息环境下,信息爆炸,更新迅速。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在提高信息服务时,保证提供的文献信息准确、新鲜。如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信息特点,还是提供海量、无序、陈旧的文献信息供读者使用,很快会让读者产生反感、失望的情绪,从而放弃使用縣级公共图书馆。其次,要方便读者查找、使用文献资料。县级公共图书馆和馆室设计和书籍陈列、标识,在线检索等方面,要尽量简洁,便于读者使用。如县级图书馆可以设计一些小册子,介绍图书馆的地理位置、交通路线、开馆时间、预约方式、在线检索方式。在设计图书馆网站时尽量做到方便使用、简洁有效。同时,认真对待读者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改进。可以设置读者信箱和馆长信箱,随时接受读者反馈信息。及时回复、满足读者合理合情要求。同时,提高在线咨询和服务,帮助读者解决问题。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注重读者的用户体验,就是用互联网的思维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满足信息环境下,读者的信息使用需要。

三、整合网络资源与馆藏资源电子化

搭建图书馆网络信息共享平台。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功能发挥与服务效益实现的基础。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整理、分类本馆资源的基础上,也要同时收集、整理网络上的公共、免费资源。如网络上的免费电子书、音像制品、文献资料数据库。在国家、地方财政投入有限的现实情况下,县级公共图书馆要大力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性的特点,构建自己的电子资源数据库。提供公共平台,供读者上传、下载电子资源。同时,对具有馆藏特色的纸质文献进行扫描,转化为电子版,制作电子图书,数字期刊等,方便读者下载、使用。

利用国家、省市组织建设的信息资源建设项目。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等重大工程,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服务的水平。加强与同地区、同级公共图书馆交换信息资源。尤其是利用本馆特色地方文献数据库、馆藏书目数据库、馆藏珍惜善本等资源与其他图书馆交流信息,不断丰富馆藏资源。

总之,公共图书馆要明确自身在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要上承担的基本责任和使命。县级公共图书馆应该提供有特色的公共服务,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在信息环境下,县级图书馆应该保持特色,提高读者阅读体验,不断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数据共享平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郜向荣、 郭卫宁等,基层图书馆生存状态忧思录[J],图书馆,2005(1).

篇5:新信息环境下军队医学图书馆发展策略

一、高校图书馆所处环境的变化

图书馆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前的图书馆面临着两方面的压力, 一方面, 传统的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信息资源的唯一拥有者和提供者;另一方面, 网络的攻城掠地的速度仍在加快。

(一) 读者及其信息需求与阅读行为的变化

1、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

阅读进入了“休闲时代”。消费时代享乐的平面化、意义的深度消失和纷乱场景的拼贴意识, 深深影响了人们的阅读方式。网络阅读、手机阅读把人们的阅读习惯带入了浅尝辄止, 思维越发简单化。阅读过程随意性强, 浏览泛读代替了精读, “浅阅读”成为了大多数年轻人习惯的一种方式。在浅阅读过程中, 只追求短暂的快感与持久的浮躁, 精神滋养的目的无法达到。

2、网络阅读主流化是一种趋势, 用户学习、科研等行为E化

文本的电子化、网络化带来了一种新型阅读方式——网络阅读。在网络和电子文本部分取代纸质文本之后, 阅读的涵义就不仅仅是文字的阅读, 还包括图像和声音的接受。有人预言, 人类正逐渐走进一种全新的读书时代, 那就是“读网时代”。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 互联网阅读率为36.5%, 图书阅读率为34.7%, 网络阅读首次超过图书阅读。文化评论家王干认为, 网络阅读取代传统阅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网络阅读的主流化是一种趋势。

(二) 文献生产、发行的变化

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起头并进, 数字出版日受重视, 异军突起。据《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国民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不断变化等, 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在2007年至2008年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与传统出版产业相比, 数字出版产业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07年,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收入超过360亿元, 比2006年增长了70.15%。随着技术与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数字出版发展的进程会更加快速。亚马逊的数字图书服务和蓝登书屋的低价按需出售服务的出现, 也减少了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三) 信息服务商的扩张与渗透

1、GOOGLE对图书馆的影响

如今的图书馆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网络资源呈指数级增长, 搜索引擎大行其道, 以Google为代表的新兴信息网关冲击着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中心的地位。2003年, OCLC在《2003年OCLC环境扫描》报告中指出:作为一种社会功能, 图书馆可能会一直存在下去, 但作为一种组织机构形态, 却未必。新信息环境的形成, 使图书馆行业与其他信息服务行业的界限日渐模糊, 这既给图书馆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也给图书馆带来莫大的冲击。2005年底, OCLC又推出《对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的认知:给OCLC成员的报告》。统计数据表明, 84%的用户使用搜索引擎开始信息检索, 1%的人从图书馆网页上开始信息的检索。Google正在不断向图书或知识服务方向延伸, 结合其自身优势, 相当数量的图书馆读者被吸引到它身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中心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编目工作意义消失, 馆藏利用率逐渐下降, 读者大量流失, Google以及功能代替图书馆员, 成为人们信息检索的首选, 这一巨大变化引起了很多业内人士对图书馆存在价值的思考。

2、世纪超星公司的读秀知识库、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的学科导航等的出现对图书馆的影响

通过读秀知识库检索阅读图书信息量全、资源丰富、检索速度快、准确率高、检索结果多、远程传递方便快捷, 揭示信息丰富。这些优势吸引了更多读者通过网络在读秀知识库上检索阅读所需图书, 减少了到馆次数, 使纸质资源利用率逐渐降低。

(四) 图书馆内部的变革

1、图书馆业务外包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外包业务逐渐由原来简单的采访扩大到更多的范畴, 包括图书采购之前的信息服务和采购之后的加工服务。据安徽儒林董事长余伯成介绍, 1998年之后, 图书馆业务外包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外包服务的范畴也扩大了很多。根据儒林自己的客户需求统计, 最初要求儒林提供后期加工服务的客户只有10%, 2004年达到50%, 2006年已增至80%。由此可见, 图书馆业务外包已经成为客观的发展趋势, 由图书馆外包业务催生出的服务产业会越来越繁荣, 一个新的产业链条将日趋成熟和完善。

2、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有升有降

新信息环境下, 文本的网络化、数字化, 带来的是更多的读者通过互联网获取所需资源, 使用搜索引擎检索查找各类信息, 足不出户的完成学习、研究活动。根据近几年的数据统计和几大高校之间的交流沟通, 我们发现纸质文献利用率在不断下降, 到馆人数不断下滑, 随之而来的电子资源的利用率逐渐上升, 这已经成为大多数图书馆共同存在的一个现象。

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 信息交流与服务体系也面临重组, 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和信息中介地位正在逐渐丧失。

二、高校图书馆未来几大发展方向

面临正在变化的教育环境, 高校图书馆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 对图书馆功能进行重新审视, 对馆员角色进行新的定位, 为读者提供附加值更高的服务。

(一) 发挥物理图书馆作用, 重新认识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 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但是到图书馆的读者越来越少, 如何发挥物理图书馆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J.Huff提出21世纪作为场所的物理图书馆的的三大功能是:“环境、存贮、圣殿”。通过充分发挥其信息交流和文化娱乐功能, 达到其环境育人之目的。在德州大学的图书馆里有大量电脑、一个咖啡店、舒适的环境、24小时技术帮助, 但是没有书, 却得到了大家的欢迎。在美国图书馆开展了“九月计划”, 其主旨是集体、自由、平等、公开地表达和交流思想。这正说明了图书馆不仅是保存资源和传播中心, 还是大家思想交流的理想空间, 是图书馆贴近读者生活的一种有效措施。

(二) 创建泛在化知识环境

鳕鱼岬会议提出了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目标和研究方向是数字图书馆要协同N S F/A C P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 创建“无所不在的知识环境”, 这意味着数字图书馆将被无所不在的知识环境 (UKE) 所取代, 或者说DL将逐步走向或融入UKE。“泛在知识环境”这个概念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提出的。泛在知识环境是更加普遍的、无所不在的全面的数字环境, 构建图书馆知识社区将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用户生产、获取、交流、共享信息与知识的微观环境, 知识社区将成为图书馆未来的新型信息空间和发展趋势。

(三) 积极参与和推动开放存取 (Open Access)

开放存取是90年代末, 国际科技界、学术界、信息传播界为解决学术期刊危机问题, 构建一个真正服务于科学研究的学术交流体系, 推动科研成果利用网络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积极参与和推动开放存取是缩小数字鸿沟的需要, 开放存取在缩小数字鸿沟和提高研究效率和研究公平方面体现出重大的社会价值。首先, 开展开放存取的宣传活动, 以讲座、展览、网站专题等形式, 使科研工作者不仅作为开放存取的使用者, 还成为这种模式的出版者, 推动开放存取的发展。其次, 鼓励作者在开放存取期刊上发表文章, 加大支持力度。另外图书馆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经验、优势, 积极参与机构知识库的建设。

(四) 借助WEB2.0, 推动图书馆2.0

新技术是推动图书馆乃至各种知识集合的进步升级的动力。互联网2.0更强调受众体验和用户价值, 它的核心是U G C, 即用户创造内容。它为用户带来了真正的个性化、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B l o g (博客/网志) 、w i k i (维基百科) 、RSS (新闻聚合) 、Facebook (网络社区) 等新技术的引进更新了图书馆服务的新技术与新观念, 使图书馆界进入了“图书馆2.0”时代。图书馆2.0强调以用户为中心, 强调用户参与, 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知识服务、保持开放性。结合现代技术, 进一步推进图书馆2.0的实现。

三、结语

我们认识到, 要在历史的洪流和变化的环境中继续生存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必须应需而动, 面对挑战, 主动出击, 提倡创新, 以实际行动巩固自己的地位。我们坚信, 不论网络技术如何发展, 图书馆都将存在下去, 图书馆的明天更美好。

摘要:时代在变, 技术在迅速发展, 那么处于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在新的信息环境下,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正在改变着人们学习与生活的方式, 而互联网和Google等搜索引擎的发展则让很多人质疑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从分析目前高校图书馆所处环境的变化出发, 探索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走向, 以对图书馆当前工作发挥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走向,初探

参考文献

[1]赵维森.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学术论坛.2003 (3) .

[2]蔡淑恩.OCLC的全球信息服务[EB/OL].[2006-04-11].http://www.cal is.edu.cn/huiyizi liao/meeting/breport/OCLC.ppt.

[3]夏四平, 王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图书馆未来的变革与突破.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S2)

[4]张泽梅.图书馆未来之路—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图书馆学刊.2001 (S1) .

篇6:新信息环境下军队医学图书馆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信息需求 资源建设 文献传递

中图分类号:G2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4-091-003

A Survey of Users' Information Needs in Colleges under New Information Surrounding

Qiao Dongmin(Library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Gansu,730070)

Yu Liping(Gansu Radio&TV University, Lanzhou,Gansu,730030)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user's behavior of using library resources i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By the survey, concerned information needs, library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information serves, this paper found the differences of information need among user of different layers and different subjects. Then, proposed some advices about college library meet user's information needs in the aspects of information serves and resources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ollege library;information needs;resources construction;document delivery

CLC number:G252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4-091-003

图书馆因读者的需求而存在,图书馆服务的本质就是在知识集合与信息需求之间架起桥梁,如果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读者之间不能形成合理的对接,就会造成馆藏资源和用户时间及精力的巨大浪费。只有了解用户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认知、需要和期望,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购置和信息服务的提供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为此,我们对西北师范大学的教师和研究生进行了调查,以问卷调查和座谈两种方式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97份(其中文学和历史专业合计43份),回收率为98.5%。

1 用户信息利用方式的变化

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对用户信息利用的方式产生了变革。以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2007、2008年馆藏资源利用情况为例(见图1)。2008年图书、报刊阅览人数分别为1161886和144931人次,分别比2007年同比增长4.07%和19.5%;电子文献阅览、主页点击分别为98759和705309人次,分别比2007年同比增长45.9%和45.8%。可见,与纸质文献利用相比,数字资源和网络需求涨势更为迅猛。

在回收的197份调查表中,在获取学术信息的众多途径中,把本校图书馆排在第一位的有81位,占被调查人数的41.7%,而且调查显示(见表1),教师、研究生对文献信息利用过程中,电子资源所占的比例超过50%的占到72.6%,也就是说,学术研究中,首选通过网络利用本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的用户占到30%;把网络查询(搜索引擎、相关学术论坛、熟悉的网站)排在第一位的有45位,占被调查人数的23%。这说明,学术研究中,首选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的用户占到53%。

在日常的学习和科研中,用户往往会将两者结合使用,只是使用的偏重有所不同。调查发现,以图书馆资源为主,配合使用搜索引擎的用户占54%;而以搜索引擎为主,配合使用图书馆资源的用户占42%。用户在选择学术资源时更为偏重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这与图书馆资源的权威性和高质量是相关的。虽然网络资源更为丰富,可较之图书馆资源,其质量良莠不齐。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对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高校图书馆面对的用户是多层次的,主要有科研人员、教师和学生,而学生当中又分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不同层次的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是不同的。[1]下面以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2008年资源利用情况为例进行分析。

2.1 外借纸质图书的读者分布

图2 2008全校外借文献资源的读者分布

如图2所示,2008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三类读者外借图书的总量为444586册。其中教师:9120册,占外借图书总量的2.0%;研究生:77620册,占外借图书总量的17.3%;本科生:357846册次,占外借图书总量的79.6%。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围绕专业课程学习已知的系统性知识,其需求主要集中在馆藏纸质文献方面,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大学生对图书馆新书太少的抱怨声不绝于耳。和纸质资源相比,他们对数字资源的利用就很少,三年级以下的本科生几乎很少用到数据库,更不用说外文数据库了,这是由他们学习阶段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2.2 数字资源所占的比例分布

表1 教师、研究生文献信息利用过程中

数字资源所占的比例

如表1所示,教师、研究生文献信息利用过程中,数字资源所占的比例超过50%的占到72.6%,超过80%的占到32.6%。由此可见,数字资源在教师、研究生学术研究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表2 不同学科教师、研究生对馆藏资源建设的倾向性

从表2可以看出,在图书馆经费有所增长的前提下,64.7%的用户倾向加大数字资源的购买力度。

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是从事科研工作的主体,他们对学科前沿、尖端、专业性强的专题、专门化学术信息有着更进一步的需求,特别是由于学术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需要,他们渴望从网络上及时、广泛地获取最新的学术信息,整体对数据库尤其是外文数据库有很大的需求。

2.3 不同学科群体信息需求的差异性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文史专业的师生对数字资源的态度和其他专业是有很大区别的,在他们文献信息利用过程中,数字资源所占的比例低于50%的占到54%。在图书馆经费有所增长的前提下,58.3%的用户希望纸质资源占的比例大一些。和文史专业的师生座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纸质资源,尤其是对图书的依赖性。

关于数据库的购买问题,在与院系的师生不断地交流反馈中,我们感知到理科院系的师生对数据库的渴望性,尤其是对外文数据库的需求比一般的文科院系要强烈得多,这一点可从ELESVIER和数据库商提供的试用数据库(如WILEY,Springer)的下载统计数据中得到验证。

而这一切的调查分析结果和周欣平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变革与方向中》报告中所指出的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科学、医学和职业学科图书馆变成无纸的学习和信息空间,而文科和国际区域研究等学科仍保持传统图书馆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

2.4 馆藏资源建设方面的启示

不同的用户群体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有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图书馆站在整体的高度上,深入调查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用户的信息需求,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科信息需求的特点,制定不同的采访政策,确定文献类型的入藏标准,按照不同类型与类别分别规划入藏对象的比例,如图书和期刊、印刷型文献与非印刷型文献之间的比例。

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可以考虑加大理科院系所需数据库的投入;对文学、历史等专业加强纸质资源的建设,多采购一些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丛书,纸质资源方面形成保障体系;对纸质和数字资源需求倾向不明显的一些学科,如经济学、语言学,可以综合考虑,根据每年书、刊的出版、发行情况,数字资源的利用等情况决定不同的采访政策。

纸质资源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逐步积累的工程,需要长年稳定经费的支持,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它做为师生消遣娱乐、提高人文修养、学习研究的基础阵地和保障,具有数字资源无法取代的优势。但同时,随着数字资源的快速增长,人们在学习、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对数字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剧。为此,图书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处理好资源建设的结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经费的使用效益,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

3 资源、服务利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分析

3.1 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障碍分析

西北师范大学作为西部地区的普通高校,受经费限制,对数据库的资金投入和“985”、“211”高校不可同日而语,拥有的数据库数量极为有限。但是,在回答“如果您没有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这一问题时,26.7%的用户选择的是“不了解图书馆有哪些数据库”,29.3%的用户选择的是“不知道怎样利用各类数据库查找文献”。这说明我校教师、研究生用户群体对图书馆购买的数字资源了解不够,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宣传、推广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

数字资源的价格很高,尤其是外文数字资源,用户使用的检索次数越多,资源利用率越高,平均使用成本就越低。因此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是每个图书馆一贯追求的目标。推广出去,宣传到位,让更多的校园用户知道图书馆有什么资源,每个资源怎样使用,每种资源能检索到什么资料,这样才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实现购买数字资源的目的。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数字资源的宣传与推广力度

3.2 信息服务推广中的障碍分析

表3 文献传递服务

表4 文献传递的数量

注:这里的文献传递量是通过我馆文献传递系统实现的数量,和用户通过读秀和CASHL自主实现的文献传递的数量无关。

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传递系统是其自行开发的,用户只需通过一卡通或借书证号就可以登录系统,索取自己需求的文献。工作人员按不同的需求,依次从资源合作共享单位的数据库资源、NSTL、CASHL或CALIS文理中心查找,找到后将结果上传到该系统。用户下次登录系统即可看到自己需求的处理情况,操作方便、反馈速度也很快。因为经费所限,图书馆购买的外刊及数据库数量都很有限,为了鼓励广大师生进行科研和学术研究,图书馆特拿出专项资金,对潜心从事科研的学校师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文献传递费用进行补贴,并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如当年发表SCI论文者年度文献传递费用减免等。

文献传递系统对用户来说完全可以实现足不出户获取原文;图书馆在这方面的补贴、优惠的幅度也很大。但从表3可以看出,了解这一服务的师生并不是太多,只有33.3%,用过的只有19.5%。至于对纸质资源情有独衷的文学和历史专业的师生,对这一服务了解和利用的情况更差,了解的只有20%,用过的只有8%。

没有需求不用可以,但必须了解,只有这样,需要的时候才可能想到去用。但在回答“您觉得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能弥补现有馆藏资源不足的缺憾吗?”这一问题时,25.6%的用户的回答是不了解。

这说明文献传递的宣传工作很不到位,许多有需求的用户对这一服务根本就不了解。一些有需求的用户为了索取原文,常常到其它院校托熟人帮忙,甚至千里迢迢去外地,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要想让这一服务深入人心,图书馆必须加大文献传递宣传的力度,且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必须落实在行动中,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提高文献传递的服务水平。

3.3 应对措施

针对资源,我们可以和各院系、科研单位联系,请他们在各学院主页上添加对图书馆主页的链接,使师生对图书馆主页的访问成为他们的习惯;透明图书馆资源采购计划,加强和院系的沟通,使师生对于资源的采购都有发言权,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都能得到及时反馈,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图书馆对他们需求的关注。

教育培训上,可将新入校的研究生纳入新生入馆教育的培训范围中,培训内容重点放在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和图书馆针对他们提供的一些服务上,使他们有需求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图书馆;定期举办图书馆“1小时讲座”,将时间和主题安排发布在图书馆和校网主页上,使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将数据库培训课件、师生关注的一些专题课件和一些视频教学片在主页上进行发布,供读者随时下载使用。

针对文献传递,可每年选定一个月为文献传递宣传月,宣传月实现文献传递全免费服务。同时,以文献传递为主题举办专题讲座,详细介绍图书馆文献传递系统及其优惠政策,对CASHL和读秀提供的自主文献传递和相关优惠政策也进行详细介绍,提高用户自我服务的能力。针对不同阶段的资源和服务提供情况,写出相应的宣传材料,这些宣传材料除了在网上发布外,还可以通过群发邮件的方式发给读者。

4 结语

高校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科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图书情报的服务质量。专业的差异决定了各专业对情报的需求不尽相同。尽量按需服务才能使图书馆经费的效益实现最大化,“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理念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孙娇,赵莉.提高普通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数量的策略[J].图书馆学刊,2009,(1).

篇7:新信息环境下军队医学图书馆发展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个性化服务,信息服务,医学图书馆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构成、信息资源的来源、获取途径和信息服务的内容及方式, 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同时, 用户的信息需求逐渐向内容个性化、载体多样化, 获得手段网络化的方向发展[1]。面对新形势, 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转变服务理念, 主动为医教研人员快速、全面、准确地提供医学信息服务, 是医学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因此, 个性化信息服务为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及资源有效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以用户利用信息的需求为核心, 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出发, 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以满足用户个性需求。

1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实质及实现途径

1.1 内涵实质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指图书馆在数字信息环境下, 主要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 获取并分析各个用户的信息使用习惯、偏好、背景和要求, 主动为用户提供充分满足其个性信息需要的一种集成信息服务[2]。个性化服务包括个性化和主动性两个方面。个性化的实质是对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服务策略, 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主动性的实质是系统自动按照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个性化主动服务使用户通过尽可能小的努力获得尽可能好的服务。

1.2 实现途径

实现个性化服务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对用户个性、兴趣爱好, 使用习惯和特定需求的分析而主动地向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和服务, 如个性化信息推送、信息服务定制等。二是根据用户的知识结构、阅读倾向、信息需求和行为方式等特点激励用户的需求, 帮助用户有效检索和获取信息, 使他们能在对信息有效利用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所以说, 个性化信息服务能有效满足用户的个体特定信息需求, 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2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基于各种平台、异构方式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相继问世, 数字化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主体。所以在网络环境下,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应对信息资源多样化的重要措施, 也是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医学图书馆实施个性化信息服务, 对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发掘服务潜力、改善服务环境、培养学科馆员、树立图书馆形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评价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个性化信息服务实施的过程既是图书馆员有针对性地满足用户个性化文献需求的过程, 也是图书馆提高信息服务工作整体水平、增强综合实力, 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过程。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施, 为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医学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

3.1 扩充信息资源, 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

丰富的资源优势是个性化信息服务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在数字化时代, 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数据库资源。医学图书馆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建立馆藏, 围绕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及发展的需要, 建立自己的馆藏特色数据库。在购进纸本图书期刊的同时, 增加电子版书刊的购入, 不断扩大电子资源, 提高数字资源的收藏、转化、处理、发布的能力, 加大馆藏资源数字转化力度。根据医学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适时引进权威性和时效性强, 具有专业特色的中、外文数据库。利用外部资源, 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 拓展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空间和服务能力, 即突破传统的馆藏建设模式, 以网络为依托, 建立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的新的馆藏模式[3], 最大限度地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以满足用户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个性化定制服务是构建融多种学科最新技术为一体的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 为不同的用户构筑特定的信息获取渠道, 建立用户需求模型[4]。通过用户定制获取用户个人信息, 了解和推测用户需求, 向其推送感兴趣的信息, 让用户根据需要进行定制, 定制内容包括资源、服务、方式、工具等方面。以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的满意度。个性化定制服务能适应用户多样化需求, 针对具体用户特点提供专一的服务, 将各类型专业信息资源和学科馆员的专业化服务提供给相关用户, 以提高知识服务的效率, 根据用户定制自己的需要的数字信息, 数字图书馆则定期自动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如:My library、My gateway、My Update等。

3.2 建立学科导航系统实行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学科导航系统是利用现有的网络自动搜索技术, 将网上信息按照学科专业或主题目录形式组织起来并进行分类、整理、利用超文本技术使信息相互链接, 形成专题书目和电子期刊, 使用户能按类别浏览、方便地获取某一主题的相关信息。从本质上讲, 学科导航系统类似于专业性的搜索引擎, 与一般搜索引擎相比, 其学科专业性更强, 信息组织有序化程度更高, 因而更具系统性和易用性, 能较好地满足医学学科领域的用户对特定信息的需求。其优点在于针对医学用户的专业兴趣, 将网上资源以目录或索引方式组织起来提供给用户, 提高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武汉大学图书馆已开发了18个学科导航系统。每一个学科的资源又按类型分类, 是一种很好的网络信息整合方式。

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是根据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和提供检索的要求, 图书馆员综合用户所研究的方向、学科、专业、当前科研人员文献检索的内容以及其研究领域科研的方向, 将资源库中最新信息在指定时间内及时通知用户的一种服务。信息推送服务是基于推送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5], 它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凭借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 由预先设计好的智能软件完成的全自动化的推送服务;另一类是借助电子邮箱并依赖于人工参与的推送服务。医学图书馆的信息推送服务借助对网上资源进行搜索、发现、组织、加工、整理的信息处理系统, 为用户提供网络资源导航、网络信息检索、全文数据库镜像推送、专题追踪、科技论坛等一系列知识服务, 使用户实现知识获取的网络化。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开发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系统", 既能按照用户的定制要求提供资源, 又能跟踪和学习用户行为, 自动采集用户兴趣并动态跟踪用户兴趣的变化, 从中分析出用户的新要求, 并进行新的推荐。

4 个性化服务主要应用模式及功能

4.1 主要应用模式--个人图书馆

个人图书馆 (My Library) 是近年来国内外许多高校图书馆相继研发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美国图书馆界早在1998年就开始研发"My Library"项目, 现在美国已有近40所大学开通了该项目服务, 如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馆开发的My Library@Cornell。在我国也有许多图书馆开通了类似"My Library"的服务项目, 如: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的"My Library"等, 是当前开发应用较为完善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系统。用户可以向某一网站申请一个帐号, 提交自己的检索策略形成自己描述文件, 网站就会通过软件将检索到的或更多的新信息自动发送到提出请求的个人帐号中。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我的链接 (My Links) 和我的更新 (My updates) 。My Links用于用户搜索整理数字化资源提供的个人使用的信息, My Updates是图书馆所到的资源及时通知到用户的一种工具。用户可利用它将新收到的信息资源组织到自己的My Links中。

4.2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功能

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环境和服务, 针对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服务策略, 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6]。其主要功能: (1) 定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 包括本馆所有的网络版和光盘版数据库、电子期刊; (2) 书签功能, 用户可以在任何机器上访问; (3) 推送最新信息功能; (4) 智能代理和帮助检索功能; (5) 搜索引擎链接; (6) 相关图书馆链接; (7) 定制Web页面样式; (8) 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5 结语

个性化服务是一种开发性服务, 能比较好地满足医学用户的个性需求, 其针对性和有效性都比较强, 是一种最能发挥图书馆信息优势的服务方式。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实现现代化图书馆的根本目的[7], 是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重要举措, 也是衡量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孟笑梅, 王玲, 魏虹.医院图书馆读者调查需求实证分析[J].医学信息, 2008, 21 (8) :1313-1316.

[2]陈晶.论医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7, 28 (3) :269-270.

[3]李向玲.21世纪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8, 17 (6) :4-6.

[4]肖慧.医院图书馆服务的新举措--个性化信息服务[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7, 28 (6) :596-598.

[5]石健.数字图书馆知识个性化服务技术的探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9, 18 (6) :33-34.

[6]闫蓓, 杨华成, 朱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模式探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8, 17 (3) :45-47.

篇8:新信息环境下军队医学图书馆发展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服务创新

引言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其特征为: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价值化(value)。此时军队院校图书馆面临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信息资源数字化数量聚增、网络资源丰富多样、资源检索的便利化和对有效资源使用准确化,以传统的信息传递服务为中心的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在军队院校转型时期,为适应军队院校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图书馆应高效提供所需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便捷、迅速、安全的创新服务,是军队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之一。

一、大数据环境下军队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现状

目前,各大军校图书馆都拥有自己的创新服务。以装甲兵工程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为我馆)为例,他们有着特色资源建设、阅读推广以及微信订阅号推荐阅读等多样化的服务。

1图书馆提供特色资源服务

如我馆有着传统的文献资源推送服务,是以学院读者需求而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学院学科建设为重点的特色文献资源和特色数据。如今,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利用各种数据挖掘技术,广泛收集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筛选、排序和整合,建立起适应本院教学、科研相适应的具有鲜明特色、动态发展的军事特色信息资源,并及时推送到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和学员的中,便于参考使用。

2图书馆提供阅读推广服务

如我馆自2010年开始,一直坚持着读书月阅读推荐活动的开展。每年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推广阅读。主要以学员和教师对阅读感兴趣的方式方法来举办,其中包括“换书集市”、“特色讲座”、“影视欣赏”、“摄影展览”、“知识竞赛”、“放飞梦想”、“微信阅读”等主题推广阅读。

其中“换书集市”活动颇为读者的喜爱。“换书集市”已经连续三年坚持举办,在此次活动中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的书籍在所提供的和交换后的书籍中换取自己喜欢和有需求的书籍,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提供给读者一个书籍交流的机会,更加放大了书籍价值,方便更多的读者阅读。另外一个活动“微信阅读”,也一直在坚持开展。刚开始这项活动仅仅在地一次读书月活动中进行,内容主要是在大数据中筛选出热门、最新的优秀的图书、文章、诗词和著名文学欣赏等推荐给读者,反响很良好。同时将原有“只在工作日发布”更改为“每日不停发”的原则天天发布推送,节省了许多查找资源的时间和精力,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资源。

二、大数据环境下军队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面临的困难

随着各项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在服务创新上面也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以上是我馆近些年的服务创新内容。虽然被广大教员、学员喜爱和关注,并不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同时也面臨着很多困难,其中互联网的不普及是最主要的阻碍之一。

1信息资源传递困难

在军队院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由于网络的局限性,信息资源传递变成为了主要问题,资源并不能及时、顺利的被广大读者所搜集和使用起来。这对于资源的推广有着很大的阻力,不但创造了资源发布没有读者发现、收集使用和读者查找信息资源限于网络不许可而找不到的怪圈,从而让信息资源失去了时效性和准确性,使读者失去在我馆中查找信息资源的耐心。

2信息资源使用不方便

现如今大数据环境下,信息资源的传递和使用均需要互联网络的支持。但面对军队院校这个特殊环境的时候,为安全起见互联网已然成为了一种奢侈的环境基础,在信息资源推送的上大打折扣,面对广大的学员主体大多是徒劳无功的。源源不断地信息推送,真正能被接收到的寥寥无几,更何况是被加以利用和使用。

三、大数据环境下军队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

为适应如今大数据环境下,军队院校这个领域中,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服务创新,我馆需提供更多的、多元化的信息资源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1开展参考咨询创新服务

在大数据环境下,各大高校图书馆在不断的变化,呈现出新的服务特征。主要表现在图书馆结合本校特点服务对象更加精细,服务场所不断增加,同时对馆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了。

(一)我馆参考咨询服务现状

我馆的参考咨询模式仅仅处于对于读者检索和使用资源中存在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帮助读者正确使用文献检索的方式阶段。这种参考咨询服务范围过于单一、范围狭窄,但通过亲身的接触可以有真实的咨询体验感觉,给读者有交流和亲和的感觉。

(二)创新参考咨询服务对策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读者对参考咨询服务要求更高,更具多样化。这样

的需求促使我馆馆员在参考咨询服务方面不仅仅局限于帮助读者解决在查阅资料方面的问题。馆员需要通过大量阅读、扩充知识面,综合资源解读、分析后给读提供建议性的推送资源服务,使读者不限于简单的查询阅读。通过馆员的建议性推送,读者会得到需求方面更广泛的信息资源,不仅多方面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从而提升资源的使用价值。

2创建电子阅览室分散化

电子阅览室已经成为图书馆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必不可少的。在军队院校也是一样的,为了保障读者能够方便快捷的查找资源,分为内网和外网。内网就是图书馆的网络,主要负责查找图书馆内部的信息资源,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

(一)我馆电子阅览室的现状

其中我馆内网主要以查询功能为主,集中在流通部,方便读者查找纸质资源。外网电子阅览室,专门给读者提供集中上互联网查找信息资源的阅览室。为了确保安全保密,其中内网和外网是在不在同一个区域,是相互独立分开的。

(二)创新电子阅览室分散化对策

所谓电子阅览室分散化,是指查询资源服务分散化。如今面对大量资源源源不断地涌进图书馆,单一的查询资源已经不能够满足读者需求,读者在面对这浩大的信息资源,希望通过对比去挑选出适合自己需求的资源,而以往在一个地点检索、多个地点查找,浪费时间的同时浪费资源的高效选择使用等。

如上海图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里均有这样的电子阅览方式。在图书馆每个可以阅览资源的地方附近会放置1至2台查询机器,节省时间的同时方便读者就近查找资源,大大提高了资源的使用率。

我馆可借鉴于这个服务方式,增加图书馆内查询机器,并分散在图书馆各个阅览室,方便读者查询资源提供便捷服务,方便读者就近查询,节省时间的同时提高资源使用率,改善读者在查阅资源时的舒适度。

3加大图书馆微服务

大数据的来临也是微时代的到来。在大数据的前提中,“微”实物创造的新的时代特色,90%是关于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音乐等。这些数据远远大于储存在各个数据库中的结构化数据,他们主要以“精”、“短”、“小”为主要特征,传递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是信息资源推送的新途径。

(一)我馆微服务现状

在大数据环境下,微服务是多样化在互联网、移动通讯成为数据传递的。互联网是最基础的条件,也是军队院校无法完全给予的条件之一。经过对一些军队院校的调查,其中有些院校图书馆已经开放了免费无线互联网服务,确保读者在图书馆内使用互联网功能。

我馆现在还不能提供免费无线互联网这项服务,但是在微服务方面创新展开。目前,我馆已经开展微信阅读推广服务,开通“晓月无声(PINAFORE)”和“工图读书吧(bedspread)”两个微信公共账号。“晓月无声”是关于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动态与情报,分享科研方法、经验与工具,提供信息素质教育与相关理论、技术等;“工图读书吧”是关于当日重大新闻、经典中英文书籍、文章、诗歌和摄影等阅读文献推送,分享给读者当日国内外新闻、经典语录和旅行摄影经验,给读者多方面的阅读视角。

(二)深化开创微服务对策

在我馆开展的微信推送服务之余,其实还有很多微服务可以丰富读者的阅读。我馆可以根据情况开展相关领域的其他服务,如开通图书馆微博,选出经典阅读文献,创建的微博与读者互动,读者可以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发布读后感来增加阅读的推广服务,增加读者与图书馆、读者与读者的互动,提高阅读推广服务。

4开展学科化服务创新

在大数据环境下,学科化服务体现出信息资源价值的重要性和快速性。准确、快速的提供资源让读者在查找资源时,省时省力。学科化服务主要表现在学科馆员依托于图书馆各种信息资源,以用户需求为目标,收集、整理和提供学科知识内容的服务,是多方位的服务模式。

(一)我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现状

学科服务分为三种等级的服务。包括:初级学科化服务、中级学科化服务和高级学科化服务。对于刚刚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学校,可以以初级学科服务为主,学习和熟悉学科服务的方式和方法。图书馆可根据院校的各系建立联络服务,提供专业图书、期刊的推荐服务工作,介绍专业网络的资源和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等。在熟悉学科服务的方式以后,可逐渐向中级学习服务发展。图书馆可以提供专题信息检索和处理,制定专题资料汇编,提供专业文献远程传递等服务。高级专业学科服务要求具有专业信息分析和预测能力的专业学科服务馆员。具有定题跟踪、信息编译、开发学科专题知识库的服务能力,同时具有课题查新服的能力,帮助教员和科研人员提高科研课题的资源需求和加快课题研究。

我馆目前还处于初级学科化服务中,仅限于对读者推送专业性的期刊和推广特色数据库服务,其他方面还比较薄弱。

(二)开展学科化服务创新对策

在处于初级学科化服务中基础上,我馆可进一步展开学科化服务,主动与各系、科研室提供专业信息检索和处理服务,专题数据库建设服务,还可根据课程的需求安排、针对专业的信息需求,提供专业的信息检索服务,让读者在学习的同时利用专业的信息检索提高对检索信息资源的效率和质量。

5创办真人图书馆活动

(一)军校真人图书馆现状

真人图书馆Human Library理念来源1993年的丹麦“停止暴力”团体。2008年,美籍华人曾蕾教授在“图书馆2.0中文论坛”博客平台上,向国内图书馆界介绍了真人图书馆活动。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创办国内首个真人图书馆活动

鲜悦(LivingLibrary)。真人图书馆服务主要包括更加侧重隐性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精益化。

军队院校图书馆如今也有这样的活动。以国防大学图书馆开展的“周六讲坛”为特色资源的真人图书馆为军队院校首例。充分说明军队院校图书馆在这方面是有创新发展空间的。真人图书馆是以人为资源,在对人的知识挖掘基础上提供的信息服务,资源的好坏以及存量决定了信息服务的质量。因此,真人图书馆要具备适宜的组织结构、优质的真人库人力资源保障,知识脉络清晰的存储数据库。

(二)创办真人图书馆对策

快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下,信息资源已经全面的快速并传播着。面临这样的环境,军队院校总是与外隔绝或者延迟信息的传播,新的信息资源会让军队院校与时俱进。我馆可根据本校特征举办真人图书馆相关活动,活动可邀请本校专业性强的教员、毕业后优秀干部等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参与者人數在30人左右,保证活真人图书馆开展的质量,提高读者对真人图书馆的理解和吸收,增加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结束语

上一篇:陈绍平述职报告下一篇:北朝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