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操作与综合实训一

2024-05-16

物流操作与综合实训一(共5篇)

篇1:物流操作与综合实训一

一、公司简介

浙江东宇物流有限公司于2001年注册成立,总部位于浙江省义乌市篁园路112号,其前身为义乌东宇货物运输有限公司,系浙江省道路货运三级资质企业和通过ISO9001—2000认证企业,注册资金1750万元。

浙江东宇物流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世界著名的小商品城--浙江省义乌市,下设办公室、财务部、业务部、企管部四个职能部门。

涉及多方面领域,其中包括地区的广泛,上海、兰州、昆明、贵阳、杭州、乌鲁木齐、拉萨等地设有30家子公司、分公司,配备人员充足。

二、公司运作模式

1.行包快运:行包快运专列是指按照旅客列车运输方式组织,使用专用货车编组,利用行包基地和客运、货运站场、设备,整列装载包裹等小件货物的列车,分为跨铁路局和局管内的行包专列,当前共开行14对,我公司经营X243艮山门(杭州)-昆明东,X208/205艮山门(杭州)-乌鲁木齐。

行包快运的优点:时效性、安全性、便利性、标准性和准确性。

2.五定班列:指在主要城市、港口、口岸间铁路干线上组织开行的“定点(装车地点)、定线(固定运行线)、定车次、定时(固定到发时间)、定价(运输价格)”的快速货物列车。

五定班列的优点:定点:装车站和卸车站固定;定线:运输线固定;定车次:班列车次固定;定时:货物发到时间固定;定价:全程运输价格固定。

3.汽运直达:可以直接将货物从客户指定的地点运往指定的目的地。汽运直达的优点:中间环节少,可以门对门运输,适合近距离运输。

三、公司发展历史及不同时期历史特点

浙江东宇物流有限公司于2001年注册成立,总部位于浙江省义乌市篁园路112号,其前身为义乌东宇货物运输有限公司,系浙江省道路货运三级资质企业和通过ISO9001—2000认证企业,注册资金1750万元。

东宇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物流运作,依托铁道部X208、S243次行包专列,以铁路、公路货运运输为主,综合发展集仓储、配送、再包装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公司现有分支机构二十余个,员工近1000余人,各类运输车辆100辆,仓储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年货运量超100万吨。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秉承和发扬“团结、务实、诚信、开拓”的公司精神基础上,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坚持“安全快捷,诚信高效”的质量方针,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和肯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发展。

公司从未满足于现有的成绩,结合市场经济发展与企业现状,进行市场预测,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利用现有营销网络,逐步扩大市场销售份额;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对客户的超值服务。东宇人相信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下,浙江东宇物流有限公司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一定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公司关于绿色物流及标准化成功经验

1.绿色运输,东宇物流有限公司可以对运输线路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

缩短运输路线,提高车辆装载率等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绿色仓储,仓库的选址要合理,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仓储布局要科学,使仓库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仓储面积利用的最大化,减少仓储成本。

3.绿色包装,货运的包装可以提高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有效控制资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

五、小组个人总结

1.陈玲娟:

在此次实训中,我查找了一家物流公司—浙江省东宇物流有限公司。浙江省东宇物流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具有三级货运资质的大型专业物流公司,自1998年承包铁道部X8/5浙江杭州、温州、义乌、上海——乌鲁木齐铁路行包专线。

在这次实训中我也知道了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构成: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 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它的目的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

2.陈婷:

我在这次实训中负责查找物流公司的资料,并把它们整理完。

在这次实训我看到了我国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迅猛增长,交通设施及工具、仓储设施、商业网点、配送体系和信息技术、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均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东部地区及东南沿海的物流“硬件”在许多方面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虽然我国物流业发展仍相对落后,但是内地的物流前景十分有憧憬,随着物流公司的发展电子商务也渐渐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又推进着物流的前进。我国物流企业与国外同行业相比,不论是技术装备还是管理水平,虽近些年有很大发展但仍有很大差距,概括起来有一下几个方面:对现代物流理念上的差距,企业规模方面的差距,社会需求方面的差距,管理体制方面的差距,专业手段方面的差距,专门人才方面的差距。

3.董明君:

在这次实训中我主要负责分析浙江东宇物流企业物流运作模式。

从东宇的物流运作模式中,让我感受到了该企业在运作模式上的不断创新。尤其是行包快运,它的优点是:时效性、安全性、便利性、标准性和准确性。还有五定班列,其五定是:定点(装车地点)、定线(固定运行线)、定车次、定时(固定到发时间)、定价(运输价格),这是一种十分出色的运作模式。最后,还有一种是汽运直达,在这种模式中可以让中间环节少,可以门对门运输,适合近距离运输。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我觉得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的有机整合模式是一种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对于未来的物流行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一定会有

很大的帮助。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主要商业运作模式,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又为电子商务的实现提供了现实保障,与电子商务整合,将成为第三方物流主要运作模式之一。到时候,我国的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就会呈现一种非常良好的状况。

4.刘洋洋:

我在此次实训作业中主要负责对小组成员作业的整合、修改、校对与排版。编辑整个文档是个细致活儿,大伙的文档中有不少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多余现象,以及在网络搜索资料时留下的痕迹,这些错误小点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往往贬低了整个实训作业的质量。因此我的工作任务是简单的,工作意义是巨大的。

此次实训大大提高了我对浙江义乌物流企业运作模式的认识与肯定。通过实训我才知道原来现在义乌的物流企业也是运作一体化,效率集中高效化,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绿色物流化。

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在这个提倡绿色环保,节能消费,低碳出行的社会又极大提高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低碳环保,从你我做起。

5.楼晓丽:

我在此次实训中我主要写了几点对东宇物流有限公司的建议。近几年现代中国物流业发展状况表明,中国物流运作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当今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也带动了物流公司的迅速崛起。现代物流是一门新兴科学和新兴服务产业,其重要特征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现代的中国物流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许多优秀企业结合实际,勇于创新,走出了具有企业特色的现代物流发展之路。有的同时成了供应链方案提供商;有的向综合化或专业化方向发展,突出个性化服务;有的则将物流地产、物流市场与物流运作紧密结合。

现代化物流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将有效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内物流业持续发展,加快流通现代化、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企业及产业结构调整,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中国物流企业一是做大,通过资产兼并重组和相对松散的连锁加盟方式,把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广覆盖、低成本服务网络,提供基础性、标准化的功能性服务。二是做专,锁定某一专门行业或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整合的个性定制服务。

6.汪莹:

在本次实训中,针对浙江东宇物流有限公司位于世界著名的小商品城--浙江省义乌市,下设办公室、财务部、业务部、企管部四个职能部门,在上海、兰州、昆明、贵阳、杭州、乌鲁木齐、拉萨等地设有30家子公司、分公司,运输服务网络遍及全国多个大中城市,公司现有员工1000余人,注册资金41000万。浙江东宇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铁路行包运输为主,集铁路、公路运输、航空及国际海运货代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

在这次作业中负责浙江东宇物流有限公司的物流标准化的成功方面的了解、剖析。了解了物流领域物流标准化的含义、标准、要求。对该领域有一定的了解。

篇2:物流操作与综合实训一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性和专业性很强的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理论、工作流程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运用技术的能力(职业面向岗位主要任务的完成是一个“技术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结合),即应具有全面的职业能力。因此,高等职业学校需要开设一些综合课程来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生产服务问题的能力。

在高职设立“综合实训课程”应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训为主要教学环节,将职业技能和能力培养所涉及的学科知识,技术理论、劳动过程知识、操作技能有机结合,作为一个整体按计划有步骤地分段进行。这种综合化整体式的实训课程是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中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一种课程类型。高职院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区别于中职与本科教学,有其特殊要求和内容,其开发实践与理论研究都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尚没有统一标准和成熟模式,需结合各专业教学实际和行业发展要求进行有效研究与探索。

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示范性特色课程之一,是工学结合、校企共同开发的一门重点课程。本文结合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教学经验和实际,通过有效利用现有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和条件,紧密结合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探索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步骤与开发方法。

1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步骤

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其他课程开发一样有其通用步骤:

(1)分析企业典型性、规范化岗位作业要求与作业内容,确定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

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发现,即使是国内一流、区域领先的物流企业,企业规范化岗位作业培训课程至今仍然是相当欠缺的,其需求是大量而紧迫的。作为物流专业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在这个方面有所作为,起到服务行业、引领行业的作用。在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过程中,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物流行业龙头企业的众多岗位中,首先选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重要岗位、关键岗位、主体工种岗位;而后,选准这些岗位中与质量、安全、设备、效益紧密相关,又是上岗人员所欠缺的知识、技能、素质,作为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重点课题(内容)进行开发。

(2)分析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经营管理的迫切需要,确定岗位能力要求。

企业面向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要不断开发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并进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设备升级,加强现代化经营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参加市场竞争。高职综合实训课程开发调研人员必须主动地、及时地了解把握和分析这方面的需求信息,并针对企业这方面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职工在知识能力方面的现有情况,确定岗位能力要求。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基本途径和常规机制,课程开发团队一直坚持与国内一流、区域领先的物流企业保持深度合作,跟踪物流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及时地把企业新业务、新技术(设备)、新理念动态融入到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就业上岗能力。例如:在生产物流实训中与企业联合开发全真ERP实训软件;在WMS操作系统中融入最新FRID技术;在物流信息技术培训模块中增设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模块,保持综合实训技术与企业需求同步并适当领先;与大型港口物流企业联合开发国际物流业务综合实训模拟软件,保持实训业务的全真性、先进性。

职业技术学院这类专业实训课程开发为企业之急需,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效果。即实训课程开发要坚持面向行业、服务行业、提升行业的原则和要求。

(3)分析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学生知识技能现状,设计综合实训项目和实训目标。

实训课程开发必须按照企业岗位技能素质要求,同时结合学生知识技能现状的多样性,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素质实训。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坚持“因岗施教、因材施教、岗材结合”的原则:“岗”就是企业的职业岗位,“材”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素质方面的基础和职业倾向,坚持这两方面的结合,来确定综合实训的教学内容体系。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分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和国际物流、网购物流服务与管理4个专业方向,各个专业方向的综合实训既有基础通用实训模块,也有各方向的实训模块,坚持了课程开发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满足学生不同的职业倾向和专业爱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满足物流企业不同岗位的用工需求。

(4)关注行业企业产品技术与服务发展趋势,及时更新课程实训内容。

企业不仅有现实的需求,还有潜在的需求。企业既要看到当前市场的现实需求,更要关注未来潜在市场的需求变化,坚持发展创新,企业才能在动态变化的市场中进行竞争。因此,面向企业需要的综合实训课程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要及时跟踪行业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新业务的出现,及时更新课程实训内容。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内容开发坚持了课程开发的动态性与发展性原则:及时跟踪物流行业发展趋势、新业务,开发了物流金融业务实训模块,开发了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全真实训软件;开发了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这些新技能的培养适应了企业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要,同时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2 开发综合实训课程的方法

结合国内外实践实训教学(含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的实践,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行业特点,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2.1 选择移植法

选择移植法是指将国内外其他职业院校相关或相近专业现有的比较成功的综合实训课程(内容、模式、方法),有选择地加以调整后移植过来,开发成本专业综合实训课程。

所谓有选择地加以调整移植,不是原封不动地套用(那就不是开发),而是按需要调整内容的范围、程度,选择需要的部分,并在适当调整补充。这种方法较多用于有计划地补缺、拓宽、更新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训课程。

2.2 能力中心法

职业院校开展综合实训课程(企业开展继续工程教育)时,需要开设具有行业、企业特殊性的,实用的、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内容。这类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不是单纯采用移植法所能解决的,还应采用能力中心法确定实训内容。

这种方法以课程要求达到提高某种工作能力(技能)的目标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选择、确定直接为之服务的内容。包括:与掌握、提高该项工作能力直接有关的专业知识、相关知识、操作要求、工作流程、方法常规、技能训练、职业道德等。若要提高对某项新产品(新服务)技术改造的能力,还需选择新知识、新技术、和有关科学技术发展动态趋势的内容进行实训。

2.3 任务分析法

这是欧美流行的一种编制职业培训课程的方法。可以参照运用这种方法来确定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项目和内容。具体做法是按照以下顺序逐步分解: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完成每项任务的操作步骤(流程)—完成每一操作步骤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而后,对各项任务每个操作步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分解。这也是一种以能力(技能)为中心选定实训课程内容的方法,但是它是在岗位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再确定能力(技能)点的。

通过对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步骤与开发方法的综合分析,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实践和专业特点,基本形成一个结论: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应以物流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项目作为“综合实训课程”的核心。工作项目指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中分析和整理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工作任务。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围绕着工作项目(具体工作任务)展开。将完成此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术性学科知识(任务完成需要的多门学科知识对其进行整理和组合)、工作过程知识(工作程序、组织方式、工具设备的性能等方面的知识和要求编入实训)和实践操作技能(完成任务需要的设备、工种通用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作为课程训练重点)进行有机的组合,组成一个案例化的教学单元,每一个教学单元都有不同的工作项目,不同的教学单元构成不同模块。通过设计模块系列构成一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构建一种基于工作流程的“以工作项目为核心的模块式”综合实训课程。

摘要: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职业能力,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开发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是尚无统一标准和成熟模式,需结合各专业教学实际和行业发展要求进行有效研究与探索。文章基于行动导向,结合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经验,对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步骤与开发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综合实训课程,课程开发步骤,课程开发方法

参考文献

[1]梁琦.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实训课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46.

[2]赵浩兴.校企联合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1(4):68.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4]汤百智,范庆林,刘文慧.对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110.

篇3:物流操作与综合实训一

【关键词】《农事操作与管理》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24-02

2006年,农林工程系高职植保专业开设《农事操作与管理》实训课以来,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学生普遍反映效果很好,但是,在实训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因此,我们老师分析问题,走访了企业和毕业生,积极探索《农事操作与管理》课程实训改革的方向。切入点是以专业岗位、人才培养方案、植保工种技能点等为依据,开发综合实训项目。

一、《农事操作与管理》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实训教学缺少指导教材

由于缺少相关教学指导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主性和随意性较大,缺乏实训教学考核的统一尺度等。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无教材指导,课前无法预习,学习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学生的惰性就会逐渐生成,甚至产生一些错误的思维定式,以为是老师在强迫学生给学校劳动等。如对除草、挖土等重复操作、任务重的项目,往往产生较大抵触情绪[1]。

2.实践教学方法机械

无论什么教学实训几乎都是一个程序:讲解→示范→操作→报告,仅仅是内容不同而已。机械型的实践教学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3.实践教学时间固化与实训计划内容矛盾

因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如田间档案记载”项目实训要在出苗、分蘖、拔节、开花等时期进行4次记载才能完成。在1次课堂实训不能很好地完成。作物生长的不可完全掌控性,使得项目提前或延误时常发生。实践教学时间的固定化使计划不能圆满完成。

二、《农事操作与管理》实训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

1.综合实训项目的确定

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基于植保专业的就业前景,以培养就业岗位群的核心技能为目标,组织选取内容,重点围绕春夏季、秋冬季作物、蔬菜、花卉、果树、园林树木等植物生长与管理的技术要求展开编写。每个模块由20个训练项目组成一个综合训练体系,主要包括“大田作物、园艺作物、园林作物生产与管理的春夏季和秋冬季专业技能综合训练体系”等,每个训练模块在重新整合实验和实习内容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系统设计年际间相对稳定的综合训练项目。由于植物的生长和外界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息息相关,所以大田作物、园艺作物、园林作物春夏季和秋冬季训练项目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2.综合实训项目的构成

在综合实训项目内容设计上,以“植物保护岗位群”为例可选择“病害标本识别”、“虫害标本识别”、“作物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预测预报”“作物病原菌的鉴定”等几个子项目;再如“作物生产岗位群”可选择“作物保护地播种”、“中耕培土”、“施肥、灌溉、排水”、“大田作物测产与收获”等几个子项目,等等,依次类推。

在每个实训子项目中,要明确实训任务。以“病害标本识别”为例,学生应当能学会识别“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不同作物病害标本”等任务。针对每个任务,学生应当能选择正确的方法实施。如识别“小麦生产上主要病害标本”,即学会了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锈病等后,就要能够提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综合防治的措施。这样,就把以前所学的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病虫害预测预报、农药等课程中的相关单项技能加以综合应用,培养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每个训练子项目通过目的要求、材料及用具、内容及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考核标准、实训报告等六个要素呈现。

3.实训子项目的特点

在内容及操作步骤安排上,重点强调生产的主要环节,增强技术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严格要求操作的规范性,这对学生毕业后从事农业行业,进入市场经济是十分有益的,并与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目标相呼应。

三、《农事操作与管理》实训教学计划的制定

学期计划的制定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为使学生实训技能综合素养以及环境友好意识等在专业实训过程中能得到循序渐进的训练和提高[2],具体制定要符合以下几个要求:分清间断型、连续型、拓展型三种类型子项目,其在每个学期实训计划中开设的比例为3:1:1。老师根据校历教学周数,编制间断型子项目的实训计划;连续型项目计划由学生团队确定;拓展型项目可根据农业生产发展和校外基地条件统筹安排。

(1)间断型实训子项目

间断性实训子项目是一次实训课在2学时内可以完成的项目。具体内容包括:作物(蔬菜)生产计划的拟定;种子质量检测(发芽率测定);施基肥、整地;种子处理与种子播种;病、虫、杂草标本识别;农田杂草调查与防除;蔬菜穴盘育苗;作物(蔬菜)移栽定植;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农资销售模拟;蔬菜嫁接;蔬菜整枝;果树修剪;中耕;培土等项目。

(2)连续型实训子项目

连续性实训项目则按照作物生长发育进程进行,在课余时间、节假日完成。具体内容有:①徐州地区作物品种调查,作物生产资料的准备;②病虫害标本采集与制作;③测土配方施肥技术;④追肥、灌溉与排水;⑤田间档案记载;⑥作物收获与贮藏等。

(3)拓展型实训子项目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不再单纯局限于粮食、蔬菜生产,因此,在本实训课程中,增设了花卉方面的训练项目,放眼大农业,拓宽专业范围,以增强学生对设施农业、花卉和园林等方面的生产技能。主要内容有:①植树;②苗木修剪;③草坪养护;④扦插繁殖;⑤盆花养护等。

四、《农事操作与管理》实训教学配套制度的建立

1.组队拟定项目

在开始授课时就要向学生全面介绍本学期的实训内容,任务和时间安排、授课方法,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二是采取随机区组法组建团队。具体方法是:指导老师选取成绩好、感召力和指导能力强的4位女生作为团队队长,由她们点兵,先从男生开始,一轮只能点一个,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双向意向。男生点兵后再点女兵。这样,组建的团队男女比例、成绩层次、劳动能力等差异很小,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三是团队讨论,选题,编制项目计划书。

2.训前项目统筹

在实训前指导老师碰头,上报系部,统筹实训项目,通知实训基地,根据各班级的计划做好实习工具、场地、实验室等安排,并上报教务处购置实习材料。

3.严格登记制度

目前,实训场所管理人员对各种劳动工具如铁锨、耧耙等统一建帐管理,学生使用实行登记制度,实训结束后及时归还,由管理人员消除记录。

较大型的常规仪器和烘箱、天平、水分测定仪、酸度计、解剖镜等由实训员专人管理。学生取得实训员同意在实验室可直接使用。常用工具如剪子、镊子、放大镜、解剖针等以学生团队为单位进行管理,学期实训结束,办理归还手续,由实验员验收,损坏、丢失均按《实训室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办法》处理。

4.开放实训场地

根据实训的需要,现学校建立了专为学生进行农事操作服务的1亩大田、3栋日光温室,一栋塑料大棚。实训场地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进行种植、观察、记载等操作。教学实训田、塑料大棚由专人(吴平)负责;3栋日光温室由课题老师(刘飞)负责。

5.材料集中采购

实训所需的材料由学校提供,通过实训老师在前一个学期末向教务处申报,学校假期集体采购,少量或易损耗的生产资料由实训员在实训前3天准备。

参考文献:

[1]李文红,王胜永.《农业类专业实践课程建设的探索》[J].职教论坛,2007(20):31-33.

[2]马红梅,侯志安,徐仲玉等.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5):112-115.

作者简介:

篇4:物流操作与综合实训一

依托物流实训基地,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从2006年开设了本门课程,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指导思想,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及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模拟公司”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将从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和实施条件三个方面探讨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的新思路和新做法,以期为高职物流综合实训乃至教学改革提供指导和借鉴。

1 “模拟公司”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模拟公司”起源于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F·巴斯的早期商业教学理念,这是一种在商业赞助和真实公司指导和帮助下建立的教学和培训公司,使受训人员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进行模拟商业活动的培训模式[1]。它是通过提供仿真的业务活动环境,为受训者的模拟职业行为建立劳动组织关系,促使受训者在模拟经营活动过程中了解和弄清各环节之间的联系,熟悉市场机制,学习商贸规则。模拟时,除货物是虚拟的,其它如票据、操作方法、核算方式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和运作。可见,“模拟公司”不失为一种极好的实践教学模式。

“模拟公司”在运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能力本位”思想的两项基本原则,即行为导向原则和职业性原则。所谓行为导向原则,即创造教与学师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通过自主的协作式学习方式,反复练习,从而形成符合真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2]。所谓职业性原则,即要求实训目标和就业目标高度一致,使学生在课程中所训练的职业技能在今后就业中可以得到充分运用和发挥。这两项原则的关键点是注重职业能力的实践培养和职业经验的直接获取。遵循上述两项基本原则,“模拟公司”的基本主张是:边学边用,以用促学;行不言之教,读无字之书;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效果[2]。其教育哲学思想恰好符合了“工学结合,学以致用”的高职教育理论的要求。

2 物流综合实训“模拟公司”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物流综合实训课程是一个集教学、控制与评价为一体的综合实训系统,涉及面广、运作过程长,需要精心组织、多方协作。以下结合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从准备、运行、监控、考核等四个方面阐述构建“模拟公司”教学模式的思路和实施过程。

2.1 周密细致地准备

(1)机构及职责:

①建立实训指导机构。根据实训教学要求,成立一个由行业专家和校内专任教师组成的实训指导小组,负责实训项目选择、实训过程设计和业务指导等。②建立实训协调机构。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一个由实训指导老师、班长、学习委员及两名助手组成的模拟公司控制中心。它是模拟公司的协调中心,也是实训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中心,负责协调公司内外部的各项商务活动,同时还负责对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工作。

(2)公司组建:

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参加实训的班级成立一个模拟物流公司。模拟物流公司下设经理室、市场营销部、仓储部、配送部、信息部和财务部等若干部门,各部门又对应设置经理,营销员,保管员、系统操作员、出纳、会计等若干岗位(见图1)。实训指导老师担任总经理,并配备一名秘书和一名办公室主任(这两位学生同时也在小组内兼职)。各个部门由6至8名学生组成,组长为部门经理。在实训开始前,首先由实训指导小组根据实训要求为模拟公司命名、确定公司经营范围;其次由总经理(实训指导老师)指定每个部门经理人选,并指示各部门需招聘的员工岗位;再次各部门经理面向全班同学进行招聘。在招聘过程中,各部门经理事先准备好招聘广告,而应聘者则拟定好个人简历,逐一填写应聘表。应聘者投递简历后,由总经理和部门经理对应聘者进行模拟面试,经讨论后确定各个部门的人员录用;最后,举行新进员工的入社仪式,至此,模拟物流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完成。

(3)项目准备:

“模拟公司”实训的基本要求是一个物流公司至少承担一个独立的物流项目,进而模拟整个物流业务过程。因此,模拟物流公司建立之后,实训指导教师要准备好多个物流项目可供选择。在项目选择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①真实性,即所选项目最好是模拟公司仿真对象(即当地的挂钩公司)的实际项目,并且是已实施完成的项目,它可以作为一个质量标准,检验学生的工作成果。②典型性,即所选项目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好是能体现出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物流项目,如物流快递业务、物流仓储配送业务等。③适应性,即项目的难易程度要恰当,既要考虑学生现有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又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

2.2 灵活有序地运行

“模拟公司”训练系统是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中,真实感受到市场变化,模拟物流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模拟训练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项目发布:实训指导教师代表物流服务需求方即模拟客户(如某连锁超市、某生产型企业)制作物流服务招标书,并发布招标公告。

(2)项目承接:模拟公司市场营销部业务员按照招标公告的要求,组织项目的研究,设计出投标项目的宣传策略,制作投标书,并与模拟客户签订物流服务合同。

(3)初始信息录入:模拟公司信息部信息员在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里录入合同客户、部门、设备、人员等初始数据,建立企业基本信息。

(4)接受订单:市场营销部业务员通过供应链管理软件平台接收到模拟客户所下的仓储配送服务订单,填写提/到货通知单。

(5)派车提货:配送部调度员根据提/到货通知单派车到模拟客户指定的地点提货。

(6)到货验收:货物到达后,由仓储部检验员在验货区运用无线射频(RF)终端等设备实施验收,判定到库货品是否合格,在送货单和验收单据上签字确认;并传递检验单据给信息部门,录入信息,最后市场营销部确认提/到货通知单执行完成。

(7)入库操作:仓储部理货员通过软件平台安排入库货品的库区货位,利用手动液压搬运车、托盘、半自动堆垛机等物流设备完成入库操作,并利用无线射频(RF)系统和软件平台确认入库。

(8)货物盘点:仓储部门经理、理货员和财务部会计组成盘点小组,运用软件平台和无线射频(RF)系统完成初盘、复盘和监盘操作,并传递盘点结果单据给信息部录入信息。同时还进行部分货品的移库进、调拨等操作。

(9)订单处理:市场营销部利用软件平台对已执行完成的提/到货通知单进行处理,将其转换成出库单、运输单。

(10)拣货配货:配送部配货员利用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软件平台和托盘等物流设备进行拣货、配货操作。

(11)配送调度:配送部调度员通过GPS/GIS系统为生成的运输单确定配送路线、班次、产生舱单。

(12)出库配载:配送部验货员依据舱单利用无线射频(RF)系统进行验货,理货员利用手动液压搬运车、出入货台等设备配载货物上车。

(13)到货确认:配送部调度员利用GPS/GIS系统和软件平台进行发车确认及到货确认。

(14)财务核算:财务部出纳员、会计员利用软件平台获取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及时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并同时通过模拟银行完成对外货款、税费的结算工作。一个实训周期结束后进行对账、结账与会计报表编制工作。

(15)客户投诉的处理:实训指导教师代表模拟客户设置若干个投诉事件,向模拟公司提出赔偿要求。模拟公司市场营销部客服人员就赔偿条件与模拟客户进行商讨,最终确立赔偿方法与赔偿金额。

上述流程中各部门所有实训任务的布置都是以召开公司会议的方式层层传达。各部门经理向总经理负责,并根据公司会议纪要的精神召开各部门的会议,

传达实训要求和任务,并将会议记录抄送一份给总经理。为了保证各部门会议的质量,总经理需要不定期出席各部门会议,并给予一定指导。

2.3 及时有效地监控

在物流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训指导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对实训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由于“模拟公司”实训任务较多,这对指导老师的掌控力是一个考验。为此,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控制点:公司会议、各部门会议、任务执行结果、个别学生交谈和实训评价表。通过以上几个控制点,教师就可以发现某小组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偏,并给予正确指导。

2.4 客观公正地考核

为了正确评估实训项目的完成质量,就必须开展实训效果考核与评价,它是物流综合实训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保证评估的全面性和公正性,评价方式采用四级评分制,即第一级由学生个人进行自我评价;第二级由部门经理对本部门职员进行绩效评审;第三级由班级模拟控制中心主任通过召开评议会议,对各部门经理和各部门绩效进行评审;第四级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各部门和全体学生进行综合绩效评审。另外,为保证“模拟公司”实训的真实性,评价内容上应引入职场考核标准,除了对每项工作完成的成果进行评价之外,还应结合职场特点,将员工考勤、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执行能力等综合素质指标纳入到考核范围内。表1是实训指导教师和班级模拟公司控制中心对各部门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考核表,分别从组织、设计、合作和演示等四个方面对部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表1中最终的评价意见可作为部门评估的依据和总结。

3 “模拟公司”实训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

与其他教学模式一样,物流综合实训“模拟公司”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是

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要求。

3.1 恰当的时间安排

由于物流综合实训要完成一个物流项目的全部过程,涉及面广、流程复杂,是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次大检验,所以,对于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学生来说,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第16-18周为宜。而对于采用“2.5+0.5”模式的学生来说,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课时要求以50-60学时为宜。

3.2 完善的前置课程

物流综合实训充分反映了真实职场中各类典型的物流活动,为了顺利完成实训项目,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前导课程的设置至关重要。因此,在“模拟公司”实训之前,学生至少应修过以下三类课程:①经管类课程,包括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统计技术、基础会计等;②专业类课程,包括采购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货运代理等;③实训类课程,包括ERP沙盘模拟实训、仓储岗位实训、运输岗位实训、采购岗位实训等。学生在大学一、二学年就必须完成上述课程的学习,在综合“模拟公司”里,他们才能做到温故知新,学以致用。

3.3 完备的教学条件

“模拟公司”就是模拟真实状态的工作环境,其布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最终学习效果,所以环境布置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实训条件的建设。

3.3.1 实训环境的场地建设

物流综合实训室设计布局时,应仿照真实第三方物流公司工作环境,考虑物流活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按照物流业务流程将场地划分为收货理货区、仓储区、拣选区、流通加工区、发货区、叉车管理区和超市销售区等多个区域,力图将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贯穿起来,体现出真实企业环境下的物流特点。

3.3.2 实训环境的软硬件建设

整个实训场所需要提供必备的物流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使学生能够边“做”边“学”,反复进行物流技术的操练。主要硬件和软件设备包括:①条形码设备、无线射频RF系统;②托盘、手动液压托盘车、托盘货架、流利货架;③电子标签分拣系统;④流通加工生产线;⑤辊道式输送链;⑥POS机等。主要软件包括:①GPS/GIS系统;②PLC控制系统;③仓储管理系统;④供应链管理软件;⑤上/下位工控软件等。

3.4 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由于实训涉及到多个学科、多个职业岗位和多个工作环节,综合性强,需要一批专业理论扎实、工作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强的指导教师。实训指导教师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业课教师组成,每个实训指导小组中,至少要有1-2名企业兼职教师。而担任实训课程的校内专任教师,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物流职业资格证书,且具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同时还必须具有指导与本专业多个岗位相关工作的能力。另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能力对于实训指导教师也有着更高的要求,除了能够完成基本商务文档的撰写外,还需要掌握条码打印、RF射频以及电子标签拣选等先进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4 结语

本文以物流综合实训教学过程为主线,从宏观教学框架、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实训评估体系等方面全面地阐述了如何有效实施“模拟公司”这一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创设一种直观的、模拟仿真的工作场景,让学生模拟职业岗位角色,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的操作流程和方式方法具体行事,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提高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实践证明,基于“模拟公司”的物流综合实训模式能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间的差距,有效提升学生未来就业能力,对我国高职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立立.基于“模拟公司”教学理念的英语专业实训课程设计[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87-90.

[2]张梁平.“商务模拟公司”培训模式特色探析[J].商业时代.理论,2005,(11):36-37.

篇5:物流操作与综合实训一

1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改革

现代物流的趋势是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 通过数字技术服务物流业是物流管理的趋势。结合本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经验, 物流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一) 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计划设置为素质教育、技能训练、综合模拟及实训实习四个环节。一是依据人才培养标准进行文化理论课程学习;二是依据物流管理类别实施物流专业的学习与实践, 掌握物流管理程序、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三是依据物流企业业务需要设置岗位综合模拟, 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四是依据就业诉求, 培养应用能力、职业素养等。

(二) 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

课程教学要以课程学习与企业岗位相衔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亟需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通过模拟网络系统平台将实训中心设置为物流管理市场化, 使用数据信息办理物流公司业务和原始票据, 构建虚拟网络背景下物流管理生产在线平台, 通过在线平台驱动区域物流交易、包括单据的使用、软件操作、技能提高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物流企业实践中, 培养师徒制, 意向合约, 签订服务年限, 招之能用, 用之能行, 行之有效的机制, 特别是劳动观念和职业素养的塑造。

(三) 物流管理校企共建对接机制

学院在教学中与设置与企业岗位相对接, 建立校企共建资源库, 对学生实训学院应调整计划由第五个学期提前到第一学期结束, 每一学期结合课程与课程相关的企业岗位设计, 通过顶岗实习, 将课程所学知识、与就业相衔接, 使学生尽快融入企业员工角色, 保证毕业、就业无缝对接。通过校企共建机制的实施, 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岗位相链接的操作系统。

2 物流管理课程构建与教学的创新

(一) 物流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设置

物流管理专业亟需人才, 尤其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应从业务操作员和业务主管来加强培养, 部门经理需要拓展培养, 对物流管理筹划及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物流管理操作员的业务, 包括对货物仓储的配送方式、货单的调度实施、国际货运单证处理、物流货物信息录入;业务主管侧使用网络管理系统进行分析物流管理筹划等。毕业生初入职场面对的是操作员的基础工作, 经过多年历练才进入业务主管、部门经理, 负责仓储配送部、物流运输业务部、企业信息管理部工作。

(二)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与实施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 涵盖物流管理业务中的任务及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实施, 从实践课程体系的组成来说, 第一阶段培养学生岗位的职业技能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第二阶段培养学生物流业务技能综合应用能力。第三阶段企业顶岗实习, 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职业道德。

3 物流专业综合实训中心建设的构建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的相关文件, 加快发展高职教育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

(一) 完善物流管理实训中心建设, 建立仿真型物流管理公司

针对现有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考量实训实习模式、基地建设软件、岗位环境、岗位职责等设计实训沙盘、提升企业文化等。改善校内实训条件, 拓展校外实训建设。促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平台以信息化物流业务流程为支撑、学训一体化模式的人才培养机制,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使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相融合、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相衔接, 打造物流管理专业信息化、规范化, 实现融技能培训、服务社会等多功能的综合实训中心。

(二) 实现校企物流资源共建、资源共享, 健全物流管理实训中心建设配套制度

考虑物流管理专业业务的特殊性, 校内生产实训的方式:一是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员工培训,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动态数据库, 实现校内物流管理软件的科学、规范, 开发仿真生产的交易和操作模拟平台。二是实现校内实训与物流公司的无缝对接, 使用云计算机软件, 研发物流管理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宏观上, 国家应在物流业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上给予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政策支持, 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指导下, 物流业的发展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会出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物流管理综合实训中心的建设才会真正的发挥实效, 用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义生.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物流科技, 2009 (11) .

[2]江利民, 谢远光.高职学院专业实验室建设标准的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1) .

上一篇:开封海洋馆作文600字下一篇: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