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茶业形势与展望

2024-05-03

四川茶业形势与展望(精选7篇)

篇1:四川茶业形势与展望

四川茶业形势与展望

茶叶是四川的主要特产之一,传统出口创汇产品,四川也是全国主产茶区之一,茶业经济是我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盆周茶区和丘陵茶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一、四川茶业发展现状

全省现有产茶县120多个,重点产茶县30多个。主要分布在盆周山区、盆地丘陵区和坝区,面积分别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69%、25.7%和5.3%,产量分别占47%、46%和7%。据业务统计,至2004年,全省茶园总面积为13.98万公顷,茶叶总产量为8.6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2.9万吨,占33.72%,茶叶总产值12.01亿元。并呈显出以下发展特点:

(一)稳定发展,持续增产增收

近几年,川茶面积增幅较大,产量、产值都逐年增长。1999—2004年六年间,全省茶园面积增加了72.72%,年均增长14.5%,达到13.98万公顷,居全国第四位,西部第二位,投产茶园面积8.73万公顷;茶叶总产量增加了87.78%,年均增长17.55%,达到8.6万吨,居全国第六位;名优茶产量增加了116.67%,年均增长19.44%;茶叶总产值增加了98.36%,年均增长19.67%,其中名优茶产值增加了115.38%,年均增长23.07%。

(二)良种繁育推广,明显加快

各级政府及茶农对茶树良种重要性的认识显著提高,自觉推广和应用无性系茶树良种。通过建设名山、峨眉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2000年至2004年全省无性系茶苗达到近30亿株,近五年全省共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4.0万公顷,达到5.0万公顷,使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由14%上升到40.1%。

(三)产品质量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

通过大力推广良种及无公害生产技术、机制名优茶技术等系列重大技术,茶叶质量得以不断提高,产品结构得以不断优化。全省拥有名优茶加工机械7500余台套,名优茶机制率达到65%以上,名优茶比重由1998年的23.44%提高到2004年的33.72%,名优茶产值占茶叶总产值的比重从29.4%提高到46.63%。

(四)茶叶安全生产意识,明显增强

到2004年底,全省有60多家茶叶企业的产品获得了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5.4万公顷茶园通过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名山县、峨眉山市、洪雅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全省有23家企业的43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全省有25家企业的1330公顷茶园获得了有机认证。2002年至2004年,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连续三年抽查检测,我省包括绿茶、花茶、边茶等在内的茶叶产品,无公害茶叶产品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五)产业化经营,有新进展

竹叶青、绿昌茗、叙府、龙都、仙芝竹尖、茗山茶业等一批龙头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能力不断增强。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竹叶青茶叶公司,通过实施“竹叶青”名牌战略,走产业化之路,“竹叶青”品牌已成为中国茶叶十大名牌之一。森林茶业、林湖茶业、瑞云茶业、佛泉茶业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看好茶叶产业,不断加盟,成为川茶产业化发展的生力军。2004年,全省销售额5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1千万元以上的有10家。

(六)茶叶出口,快速恢复性增长

随着我省茶叶龙头企业的壮大、茶叶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我省绿茶出口迎来了未有的大好形势,实现快速恢复性增长。据海关统计,2004年全省茶叶出口创汇118.6万美元,较上年增长1.63倍;据对竹叶青、绿昌茗、茗山茶业等茶叶企业和宜宾、乐山、雅安等主产茶区的不完全业务统计,全省出口茶叶(包括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约6000吨。

二、春茶生产情况与今年茶叶生产形势

据最近调查了解和统计分析,今年全省茶叶生产开局良好,春茶生产实现了产量增加、购销两旺、农民增收的喜人局面,茶叶生产总体态势看好。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茶区开园推迟

由于今年季节推迟,加之春季气候低温、多雨、日照较少,川西、川南、川东北各茶区开园较晚,较往年推迟10-15天,川南茶区新茶上市由二月上旬推迟到二月中下旬。随着这部分新茶园的逐步投产,(二)名优茶产量增加

近几年来,各地按照茶叶优势区划,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结合实施退耕还林、茶叶产业化经营、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等一系列工程,进行品种结构调整,选择生态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设基地,大力推广选用优质早生无性系良种,如名山131、福鼎大白、福选9号、乌牛早、平阳特早等优良品种,茶园基地建设发展迅速。全省茶园面积由2000年的121.6万亩增加到2004年的209.7万亩,四年增加80多万亩,投产茶园面积也由90万亩增加到131万亩,增加41万亩。今年虽然受气候影响,单产略有下降,但投产茶园面积较上年新增加9万亩,春茶总产量达到4.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0.3万吨,增产7.1%,其中,今年春茶名优茶产量达到3.2万吨,增加0.3万吨,增产10.3%,呈现了名优茶快速增长的势头。

(三)名优茶整体质量提高

各地农业部门连续开展了以机制名优茶技术为重点的培训、示范、推广、应用,茶叶企业抓住名优茶市场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投入,更新改造设备,推进了名优茶机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机制名优茶的发展。目前,全省拥有各类名优茶加工机械8000余台(套),名优茶机制率达到了70%以上,川西茶区达到了85%以上。一些企业通过探索,引进、改造了名优茶加工设备,如乐山的竹叶青公司从日本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名优茶分选、整形、提香成套设备,仙芝竹尖、叙府、绿昌茗、花秋、佛泉、茗山茶业等企业设计装备了名优茶加工流水线作业设备,使名优茶质量较往年明显提高。

(四)购销两旺,农民增收

由于川茶在全国开园较早,质量高,并形成了批量生产,2月中下旬开始,省外各路客商即云集我省各主产区采购,源源不断发往省外市场。据调查,生产的各类名优茶约有60%销往省外。茶叶鲜叶价格稳中有升,维持在较高价格水平的时间长,标准独芽鲜叶价格每公斤较上年提高5-8元。全省春茶总产值达

8.7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增长20.83%,其中春茶名优茶总产值达到7.0亿元, 增加1.4增长23.33%。茶农通过销售鲜叶,获得了较好收益,实现了增产增收。

由于投产茶园面积增加、价格上升,预计2005年全省茶叶总产量可达到9.0万吨,比上年增产0.4万吨,增产4.65%;茶叶总产值可达到14.0亿元, 比上年增加2.0亿元,增长16.67%,全面实现增产增收。

三、今年抓的几项主要工作:

(一)创建出口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围绕省政府提出的资源性产品出口,变资源优势为商品、经济优势,2005年,四川省农业厅启动了创建出口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计划,即围绕具有出口创汇能力的茶叶龙头企业,选择生态好、管理规范、安全生产水平较高的茶区,建设30万亩出口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为增加产品出口、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做好基础工作。把出口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成为产品档次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产业化链条延长,农民收入增加的示范窗口。

(二)继续抓好无性系良种、机制名优茶、标准化生产等技术的培训、示范、推广。

(三)继续抓好联系、服务基地、龙头企业。

(四)继续抓好茶叶地方标准的制订。

但是,我省茶业的发展仍存在着不少困难、问题和差距,例如,茶农科技素质低,经营管理水平低,经营规模小,加工龙头企业实力不强,知名品牌少,直接出口量小,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待提高、投入严重不足等。

三、对策与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我省茶业的地域生态、生产规模、品种品质、加工技术等优势,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采取如下对策措施:一是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要按照最适生态原则,适度调整布局,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优势产业带,实行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二是培育竞争主体,促进产业化经营。要培育、扶持市场竞争主体,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经营,实现我省茶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三是完善质量标准、质量监测体系,实施标准化生产。要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要围绕提高茶业的科技含量,重点要继续抓好良繁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推广名优茶机制技术和机采、机剪、机耕技术,加大培训、示范力度,通过对广大生产者、经营者特别茶农的不断培训、示范,全面提高川茶产业的生产、经营水平。五是加快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产业的市场体系。要在优势产业带的集中产区规划建设产地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帮助茶叶企业开拓销区市场建立健全市场信息体系网络,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增强先进营销理念,提高营销水平。六是扩大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茶是我国的“国饮”,国内对茶叶的消费潜力巨大。近年来,全国绿茶出口实现了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为四川绿茶出口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要发挥川茶原料量大质优、价廉物美的优势,大量生产符合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需求的高中低档优质绿茶。到2010年,力争川茶出口量占到全省茶叶总产量的30%左右。七是大力弘扬茶文化,为我省茶业的新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充分开发、利用四川茶文化资源,开展富有特色的茶文化活动,促进茶消费,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八是加大领导和投入力度,保障茶业经济发展。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是茶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其中,各级财政的引导性投入至关重要。为此,茶区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茶业发展,并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积极争取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支持。要争取把茶业纳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就业的整体战略进行规划部署,列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的范畴来抓,及时研究解决茶业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四、几点建议:

(一)应尽快修改、完善、发布《全国优势茶叶产区区划》,并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实施。

(二)争取培训、示范、推广经费投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

(三)加大对龙头企业的联系、服务力度,推进产业化进程,促进产业发展。如为龙头企业创立《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创造便利等。

篇2:四川奶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1 四川奶业发展回顾

1.1 奶牛数量发展迅速, 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20世纪80年代至90代初, 我省奶牛数量相对稳定, 年存栏2.5万头左右, 90年代后期至2000年增长较快, 从1996年的2.48万头增长到2000年的5.21万头, 养殖数量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翻了一翻, 年均增长26.5%。到2001年以后, 奶牛养殖数量增长开始加快, 2008年奶牛存栏21.10万头, 比2000年增长3.05倍, 年均增长38.12%, 其中2001年和2003年增长最快, 分别比上年增长44.15%和50.83%。全省牛奶产量从2001年开始大幅度增加, 2008年的牛奶产量达到70.54万吨, 比2000年增长了145.19%。全省奶牛单产水平得到提高, 305天产奶量由2002年的3950千克提高到2008年的4201千克, 提高6.3%。

1.2 奶牛养殖相对集中, 小区规模饲养发展较快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奶牛养殖主要分布在成都、自贡等大中城市郊区, 以国有农垦奶牛场为主。九十年代后期农垦奶牛场开始逐步退出奶牛养殖, 农户开始涉足奶牛养殖, 养殖规模小而分散。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出现了农户小区规模养殖和集约化、现代化牧场共同发展的局面。目前全省奶牛养殖主要分布在成都、绵阳、南充、眉山、达州、雅安、巴中、西昌等大中城市郊区, 养殖数量达16万多头, 占全省养殖数量的80%左右。全省养殖2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所占比重达到25%以上, 机械化挤奶牛比例达到35%以上。

1.3 乳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乳品加工快速发展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外乳品企业进入国内市场, 各种奶制品的生产和供应促进了人们对奶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 城乡居民对乳制品需求日益增长, 牛奶已经从奢侈品转变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 (鲜乳、乳粉、酸乳) 消费量由1992年的9.23千克增加至2007年的24.87千克, 增长了179%。农村居民乳制品消费从无到有, 1992年农村居民鲜乳和乳制品消费量为1.16千克, 2007年达到了3.52千克, 比1992年增长了203%, 而同期肉类和蛋类仅分别增长了40.90%和63.89%。2008年尽管遭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 但我省奶制品消费潜力仍很强劲, 尤其是成都市场奶制品的消费能力很强, 已经占到食品消费的6.1%, 位于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第6位。

乳品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促进了我省乳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伊利、蒙牛、光明、维维、妙士、娃哈哈等国内品牌企业纷纷在川投资建厂, 抢占奶源。菊乐、华西和新希望等本地企业也扩建生产线, 提高牛奶加工能力, 应对乳品市场的激烈竞争。目前全省乳制品加工企业达到60多家, 乳品加工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5000多吨, 比2001年增长了8倍。

2 主要问题

我省奶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布局不合理、加工能力过剩、养殖水平低、企业与奶农关系不协调、原料乳供应不稳定、市场竞争无序、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成为制约我省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2.1 奶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和布局

奶源基地建设滞后于乳品加工业的发展, 乳品加工企业盲目发展, 重复建设严重, 产能过剩, 导致恶性竞争, 奶源争夺激烈, 原料奶价格异常波动。

2.2 奶业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 没有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合理分配的产业化链条。在奶源紧张时, 企业纷纷抢购, 在奶源过剩时, 又实行压级压价甚至拒收, 奶牛养殖户利益得不到保护。奶牛养殖数量起伏较大, 原奶供应得不到保障。

2.3 奶牛生产水平较低

在奶牛快速发展过程中, 存在只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由于奶牛繁殖周期长, 各地纷纷到省外购买了大量的低产荷斯坦2~3代杂交牛, 导致全省低产奶牛比例占到50%~60%, 而且奶牛群体结构不合理, 能繁母牛比例不到55%。奶牛养殖方式落后, 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较低, 全省养殖5头以下奶牛数量所占比重达到45%左右, 散养模式仍居主导地位, 养殖水平低下, 精饲料饲喂量过大, 优质青粗料供应严重不足, 导致奶牛单产水平仍然较低。

2.4 加工企业品种单一

乳品加工企业之间产品趋同, 靠打价格战争取市场, 营养价值较高的巴氏奶、常温奶、酸奶长期在低价位运行。同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企业压低原奶收购价或大量用奶粉生产复原乳, 使奶业进入恶性循环。随着原材料及运输成本的不断上升, 产品价格不断下降, 导致乳品加工企业利润不断下降甚至亏损。

3 奶业发展前景

2008年, 中国乳业遭遇金融海啸与“三聚氰胺”事件的双重危机, 整个行业一度深陷泥潭。随着国家重拳监管、企业积极自救, 如今风波渐息。但是, 经此一劫, 中国乳企有的重整旗鼓, 有的止步不前, 有的销声匿迹, 原有格局被颠覆, 新的行业格局正在形成中。从未来发展看, 我国乳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目前我国人均奶类消费与发达国家消费水平仍存在着巨大差距, 也远远低于世界和亚洲平均水平。在未来五至十年, 消费人群的继续扩大和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将促进我国乳品需求的持续扩张。

当前世界奶业逐渐从增加奶牛头数转向提高母牛单产水平方向发展。我国乳业发展经过近两年的市场洗礼, 将低质低效的奶牛淘汰掉, 把饲养条件差、管理水平低的奶户淘汰掉, 为我国乳业实现资源整合, 推进奶业升级, 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奶业战略转变提供了机遇。近几年, 由于国家有关奶业扶持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 原料奶价格涨幅明显, 养殖效益下滑的状况逐步得到缓解, 我省奶牛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2008年奶产量同比增长9.21%。

4 对策建议

4.1 认真落实国家扶持政策, 促进奶业持续稳定发展

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农业部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文件精神, 加强国家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 加大奶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扩大奶牛良种补贴实施范围, 实施后备母牛补贴制度, 完善奶牛重大疫病防治和扑杀政策, 扶持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 对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进行补贴, 加大对奶农的信贷支持, 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

4.2 加强奶牛良繁体系建设, 推进奶业生产方式转变

加强奶牛良种繁育, 加大良种推广力度, 优化奶牛群体结构, 不断提高奶牛单产水平。根据全国奶牛品种改良计划, 制定和实施四川奶牛品种改良计划, 推动全省良种登记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等基础工作的开展。建立和完善县乡奶牛技术推广体系, 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 提高服务水平。

加快我省奶牛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标准化改造, 改善饲养和防疫条件, 提高机械化挤奶比例, 全面推广玉米青贮饲料的生产和使用, 推广奶牛全混合日粮 (TMR) 技术, 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 实行统一良种、统一防疫、统一操作规范, 降低养殖成本, 提高生产水平。坚持生产发展和防疫保护并重的方针, 加强奶牛疫病的防控。

4.3 合理布局, 协调发展

认真执行《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 严格加工企业的行业准入, 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合理配置原料和加工产能。奶源基地建设要结合乳品加工企业产能和分布以及饲草饲料资源供给情况, 发展奶牛生产, 促进奶源基地与加工企业协调发展。同时加工企业要结合当地情况, 发展与当地气候特征相适应的奶牛品种, 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奶源基地。除发展荷斯坦奶牛外, 可发展娟姗牛、西门塔尔牛和奶水牛等品种,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乳制品。

4.4 发展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组织, 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

篇3:我国氯碱工业形势回顾与展望

摘 要:介绍了我国氯碱工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耗氯化工产品的开发应用情况。目前我国氯碱工业的产品结构由以碱为主转向以氯为主。因此,就如何合理开发生产氯衍生产品,搞好氯碱平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氯碱工业;现状;氯衍生物;开发

1 我国氯碱工业的发展现状

(1)生产能力:氯碱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近年来,由于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各氯碱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纷纷扩大烧碱装置规模,从1999年开始,掀起了一轮烧碱扩建高潮,到2000年其生产能力已从1998年的6 860 kt/a增至8 000 kt/a,目前我国烧碱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达到8 620 kt/a,居世界第2位。如此快速的增长,使国内烧碱市场趋于饱和状态,而且这种扩建热潮目前还在继续,齐鲁石化公司氯碱厂正在扩建的200 kt/a的离子膜装置,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再建400 kt/a的装置,其他的一些厂家的计划项目估计还有700 kt/a,如果这些计划项目得以实施,我国的烧碱生产能力将达到近10 000 kt/a。

(2)产量: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近年来烧碱的产量也不断增加,2002年全国烧碱产量达8 089 kt,为历史最高纪录,与2001年的7 135.2 kt相比,增长幅度为13.4%。目前烧碱的生产方法几乎全部采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这样,每生产1 t烧碱则联产0.88 t氯气。随着离子膜法新装置的建成,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水银法已停止生产,苛化法的产量也相当少,我国目前烧碱的主要生产方法是隔膜法和离子膜法。

2 我国氯碱工业存在的问题

(1)规模、技术问题:近几年,我国的氯碱生产工艺虽然有了较大变化,采用先进生产工艺的生产装置逐年增加,但是,总的来说,生产工艺与国外相比相对落后,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生产成本普遍偏高。目前我国的烧碱生产中,电解法产量已占总产量的99.3%,苛化法仅占0.7%。在电解法烧碱中,隔膜法烧碱产量占74.0%,离子膜法烧碱所占比例占到25.9%,水银法烧碱下降仅为0.1%。

(2)氯与碱平衡问题:氯与碱的平衡是氯碱工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有烧碱过剩需要出口,却需要大量进口氯产品的国家,估计今后这种氯与碱的供求不平衡还将会继续进一步扩大。显然,氯产品的发展是今后氯碱工业所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成为企业今后主要的效益增长点,也是氯碱生产中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氯产品的生产与发展对氯碱行业的氯碱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氯碱工业目前已开始由建国初期的以碱为主的产品结构转向以氯为主的产品结构的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国内氯产品市场呈现出需求旺盛而国内生产供应不足的现象,为数不少的氯产品全部或大量从国外进口。因此,如何合理开发生产氯产品,搞好氯碱平衡是当前需深入研究和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3)氯产品的结构问题:目前我国的氯产品主要有无机氯产品和有机氯产品。我国氯产品开发与生产最近几年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还相当大。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有机氯产品所占比例小,但这并不说明我国有机氯产品需求少,事实上,我国这几年进口的有机氯产品占国内总用氯量的20%以上。造成我国有机氯产品大量进口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原料路线及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规模小,产品成本高和质量差,竞争不过进口产品。

3 我国耗氯化工产品的开发应用现状

我国氯碱企业先后从发达国家引进多项高新科技,使我国的氯碱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从世界知名公司引进的先进离子膜法制碱技术,迅速发展离子膜法电解工艺,正在不断改造和转换原有的水银法和隔膜法工艺。近几年我国的不少氯碱企业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大力发展有机氯产品,逐步取代以煤焦、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路线,加大科技投入,研发高科技精细化工氯产品。可发展的含氯产品,如:高分子化合物及氯化聚合物(聚氯乙烯、氯化橡胶、聚偏二氯乙烯及其共聚物、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环氧化合物(环氧氯丙烷)、光气系列产品(光气、双光气、三光气)、甲烷氯化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含氯中间体(氯苯和硝基氯苯、氯乙酸、氯化苄、氯乙酰氯、氯化亚砜)等,努力发展含氯产品,这既有利于氯碱平衡,又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我国发展耗氯精细化工产品的建议

(1)原料基础和技术条件:耗氯有机精细化学品的发展必须同石油化工的发展紧密相连,反过来也可以说,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为耗氯的精细化工产品提供了充足、廉价的有机原料。石油化工丰富的乙烯、丙烯、苯、甲苯、丁二烯等有机原料为发展精细化工创造了便利条件。例如:生产氯丁橡胶和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的工艺路线都是采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丁二烯、乙烯作原料进行直接氯化为主的。我国有部分氯碱企业和国外的一些大的氯碱企业一样,氯碱企业和石化企业是连在一起的,实现了氯碱和石化产品一体化,这样,这些企业与国内的一些氯碱企业比,就有了得天独厚的充足的发展耗氯有机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基础。同时,精细化工产品的技术密集性和产品的功能性、专用性,决定了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必须以技术开发为基础,并不断吸收国外高新技术。我国凡是与大型石化企业相连的氯碱企业,因在发展石化企业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雄厚的技术积累,为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准备了技术条件。耗氯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和发展必须坚持将基本有机原料和技术手段相互结合,最终形成产品的产业化和系列化,使产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站住脚根,并不断拓展应用领域,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搞好技术开发:耗氯精细化工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其技术开发周期长,科研投入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由于精细化工产品的技术垄断性极强,所以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不能忽视国外的新技术发展状况,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技术开发。国外各大精细化工企业为了取得技术的垄断和技术的领先,在科研的资金投入上一般占销售收入的5%~10%。许多精细化工产品的技术被世界少数几家公司垄断,在这些产品未进入衰退期前,一般只销售产品,不会转让核心技术的,比如市场前景看好的氯化聚氯乙烯产品,其生产技术被美、日、德等国的公司垄断,并建立了完整的应用体系。而且高附加值的氯化聚丙烯、氯化橡胶等精细化工产品的核心技术也基本被垄断。在国内的企业中,以山东潍坊亚星集团发展氯化聚乙烯为例,在抓住机遇,买断国外公司氯化聚乙烯生产技术以后,亚星以氯化聚乙烯为核心,通过不断的技术开发,形成了具有企业核心技术的产品体系,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虽然许多精细化工产品在国内也能够生产,但产量低、成本高、性能差,只能应用于低档领域,市场形象不佳,其关键问题在于没有掌握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技术开发投入力度不够。只有经过技术创新,不断赋予产品新的性能,将潜在的市场需求变为现实需求,潜在的客户变为真的客户,耗氯精细化工产品的发展才能步入良性循环。

(3)应用开发和市场开发:产品的技术开发固然重要,但产品的应用开发和市场开发的作用也不容低估。应用开发的目的在于确保产品的特定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使用户能够接受该产品,并用于自己的领域。市场开发主要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应用过程中的情况及时反馈,以便进一步改善产品性能和开发新牌号产品。在开发费用上,应用开发和市场开发所投入的费用占总开发费用的50%以上。如果氯碱企业在发展精细化工产品时,不重视应用开发和市场开发,将难以打开产品市场,若是打不开市场,产量低下,必然导致产品成本高。因此,在开发耗氯精细化工产品的同时,产品的应用开发和市场开发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王欣荣.漂白粉及其生产技术 [J].氯碱工业,2003,03.

[2]费红丽,刘云风.国内盐水精制工艺的技术进展及应用 [J].氯碱工业,2003,12.

[3]费红丽.国内氯碱行业盐水精制工艺状况(2000~2003年)调查报告(续完) [J].氯碱工业,2005,03.

[4]朱云,郭淑仙.膜电解硫酸钠再生酸的实验研究 [J].中国工程科学,2005,04.

[5]杨达,靳惠娟.3,5-二氯苯甲酰氯的制备[J].河北化工,2006,03.

篇4:四川动物血防工作回顾与展望

“十一五”期间,全省血防工作紧紧围绕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防治策略,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增强保障能力、落实各项措施,全省血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四川在全国七个重流行省中率先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1.1 领导重视,工作推进有力

一是各级政府把血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采取中央、省、市、县共同筹资的办法,把血防经费列入预算,逐步增加防治投入,“十一五”期间,全省动物血防经费投入共计620万元。二是建立了血防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省政府与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每年签订血防目标管理责任书,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及时将任务进行分解、落实,与各血防市(州)畜牧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1.2 突出重点,控制传染源

一是在重疫区采取“两查两治”;轻疫区采取“一治一查”;阻断区做好监测巩固工作。2006~2010年全省共普查家畜61.9619万头,超额完成了普查家畜的目标任务。二是加强血防技术培训。及时举办了动物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培训班,采取分级培训的原则,对市、县、乡三级动物血防技术人员共计5863人进行了培训,提高了防治水平,稳定了基层血防队伍。三是加强督导。在血吸虫病防治期间,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分管领导和负责血防工作的人员多次深入眉山、乐山、德阳、凉山、雅安等地的血防重疫区县,检查指导血防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了全省动物血吸虫病查治任务的全面完成。

1.3 积极研究探索,提高科学防控水平

2005~2009年,四川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进行“家畜血吸虫病快速诊断与防制新技术研究”课题,研究缓释剂治疗血吸虫病试验,该课题于2010年获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2010年,参与农业部牵头的“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防控技术推广”课题,研究试点传染源控制新技术、传染源管理、水改旱、家畜圈养、养鱼灭螺等技术。这些课题研究为四川的血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1.4 坚持人畜同步防治,形成控制合力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和动物疫控中心主动与卫生、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密切配合,抓好部门间和区域间联防协作,使动物血吸虫病的查、治、防工作与卫生部门同步,“十一五”期间同步完成了23个县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的考核验收工作。加强部门配合,完成了省级和国家血防春查工作。2008年四川省率先在全国7个重疫省中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特别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血吸虫病疫情没有反弹,是非常不容易的。

1.5 加强血防重点项目工作,加强综合治理

一是组建项目建设机构。各项目县均成立了血防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技术指导组。二是层层召开会议,规范项目管理。每次项目下达之后,从省到市、县、乡层层召开项目工作会议。对如何规范建设好项目进行认真安排部署,并签定目标责任书。三是举办项目培训,统一建设标准。四是在项目管理中,严格实行“五制”。即目标责任制、县级报账制、公示制、督查制及招投标制。五是规范项目档案资料的管理。六是规范验收程序,完成项目验收任务。全省63个流行县中,31个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32个县达到传播控制标准,血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 展望未来,争创“十二五”血防新佳绩

按照《四川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2010~2015年)》,全省2015年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具体目标:一是进一步降低人畜感染率。到2015年底,全省所有流行县无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例和家畜。二是加大家畜传染源管理力度。到2015年底,36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县,以行政村为单位,有螺地带禁牧覆盖率达到100%,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家畜圈养普及率达到95%,其他地区力争达到100%。

2.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任务落实

2.1.1 完善机制, 落实责任。

各地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和目标管理。流行区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增强做好血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政府在血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县级政府的领导作用,把血防“十二五”规划目标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目标,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防治工作规划和措施,积极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障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政策措施、职责任务到位,加快推进血防传播阻断进程。血防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不能掉以轻心,要不断巩固防控成果。工作基础差一些的地区要投入更大的力量,迎头赶上。

2.1.2 整合资源, 保障投入。

要加大资源统筹整合力度,把血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推广等相结合,在规划和资金安排上要抓住重点地区,针对突出问题,实施好整县整乡整村推进,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努力做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巩固一片。

2.1.3 强化督查, 保证效果。

各级政府要加强血防工作的督查和指导,省、市、县级要组织行政、专家督导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下级进行督导,帮助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2.2 进一步加强传染源控制力度

各地要进一步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落实各项传染源控制措施。要加大家畜传染源管理力度。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结合当地实际,划定有螺地带和安全放牧区,设立警示标志,制定家畜圈养和禁牧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安排落实经费,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抓好落实。要加强家畜查治工作。还要加强外来耕牛检疫工作,杜绝外疫传入。

2.3 进一步落实综合治理措施

加大血防重点项目的实施力度。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对项目建设的要求,继续加强项目的管理与实施,按期完成项目建设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项目的作用。建议国家继续对血防疫区整村、整乡、整县、整市推进项目建设,巩固血防达标成果。

2.4 进一步提高专业防治质量

篇5:四川茶业形势与展望

2013年的世界经济依然处于温和复苏时期,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增速也处于调整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在不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中国2013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比2012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2014年全球贸易形势会有所好转,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1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4.5%,但低于过去20年5.4%的平均增速,中国对外贸易的外部环境会继续改善,但依然面临许多挑战。

一、2014年全球贸易形势展望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在2013年上半年的经济复苏势头较弱,使得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只有2.1%,直到2013年下半年世界经济才呈现较明显的复苏迹象,中国、美国和欧元区国家的经济逐渐稳步回升,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显著高于2013年。受发达国家需求减弱和新兴国家增速放缓的影响,2013年世界总出口增长率从2012年的3.1%减小到2013年的2.3%,使得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还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随着欧洲和美国等传统消费大国的进一步复苏,全球贸易形势在2014年将会有所改善,2014年全球出口增长率将明显高于最近两年的水平,这一良好势头有望延续到后续几年。

尽管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有望加快,但世界贸易形势仍然面临许多风险。全球经济的复苏力度依然不够强劲,发达国家难以在短期内突破现有发展瓶颈,美国即将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给新兴经济体带来难以估量的不确定性,这会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给贸易形势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除此以外,主要发达国家的失业率较高,而新兴国家制造业部门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在上述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势必抬头,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全球贸易的复苏。

二、2014年中国贸易发展形势

从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角度看,2014年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可能为负数。2009年净出口贡献率一度达到-37.4%,除了2010年回升到4.0%外,最近三年的贡献率均为负数,2014年同样也存在净出口负贡献这一现象。净出口负贡献只是说明当年的净出口增量少于上年,这只是表明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减弱,而不是外需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自2014起的最近几年,中国出口会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但进口增速可能会更快,进口对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会日益凸显。随着国内制造业产业机构升级的推进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兴起,中国出口制造业的产品结构会逐渐升级,同时由于中国又不断面临贸易顺差推动的通货膨胀压力,进出口平衡会成为外贸政策的主要方向,这势必导致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进口将主要从弥补国内生产要素缺口、培育内需和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等角度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动力支持。

考虑到出口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在这里需要对中国的出口形势给予特别关注。如表1所示,中国对全球出口的增速从2007年的25.7%快速滑落到2013年的7.9%,2014年1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增速有回升的趋势,中国出口目的国的结构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中国对香港的出口增速在2010以后几年相对较平稳,对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速则出现大幅下滑,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对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出口增速则维持在较高水平。预计在2014年及未来几年内,来自新兴国家的需求将成为中国出口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的主要出口品将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稳步转换。中国在2012年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国,在2013年又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头号贸易大国。但是同美国和德国相比,中国的贸易总额虽然领先,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明显低于这两个贸易大国,美国和德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品,而中国的出口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中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本积累进程的推进,中国将逐步迈向更高层次的出口结构,但是出口商品升级过程依然相对比较漫长。

三、2014年中国贸易的挑战和机遇

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是中国贸易2014年面临的最主要挑战。首先,随着中国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被削弱,与此同时,拉美和东盟等地区的国家正在不断抢占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中国沿海城市的制造商不得不将工厂迁往成本较低的内陆地区或者柬埔寨和越南等成本较低的国家。其次,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在2014年都处于经济发展挑战期,进口需求的增长幅度必然有限,中国出口企业在巩固既有市场份份额和开拓市场方面都有不小的压力。再次,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贸易保护主义在巨大的失业压力面前势必抬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也会随之增加。最后,人民币升值压力将给中国贸易盈余带来空前的压力,人民币升值会减少进口,这有助于拉动国内消费,但是出口成本的上升将显著削弱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的出口部门依然具有一些其他国家地区难以比拟的优势。首先,中国高素质的工人和成熟的产业配套是中国出口企业强大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中国的出口优势主要体现在制造业的加工组装环节,尽管这些传统优势正在遭遇挑战,但短时期内中国的配套优势很难被超越,其他新兴国家在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水平也无法在短期内赶超中国。其次,随着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进程的加快,中国将会继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出口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贸出口产业纷纷向土地、能源、劳动力等生产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西部地区的外贸总量开始稳步增加。最后,中国同新兴市场国家存在产业互补性,这会产生新的外需,进而会带动中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在欧美市场日渐饱和的同时,经济增速快于发达国家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购买力逐渐提升,与此同时,人口众多的新兴市场国家为中国产品扩大市场提供了可能性。

篇6:当前我国外贸形势与展望

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38 667.6亿美元, 增长6.2%, 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7.9%、4.3%。我国外贸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出口占全球份额从10.5%提高到11%左右。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外贸中低速增长将呈常态化, 发展的结构、动力、空间等问题和矛盾凸显, 酝酿一些深层次、趋势性变化,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优势之变

原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如劳动力、土地、电力、环保等成本已远超周边发展中国家, 逼近韩国和日本;原材料、资金等成本甚至高于发达国家。外贸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 高新技术和品牌产品出口存在短板。2012年, 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比重不足30%;拥有自主品牌的出口企业仅占总数的20%左右。外贸成本持续上涨, 迫切需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

(二) 动力之变

吸收外商投资、开展加工贸易曾是我国外贸起步、发展的主要动力。从2000~2010年, 外资企业外贸增加值占全国外贸增加值的比重为54.6%;加工贸易出口增加值占全国出口增加值比重为45.4%。近年来, 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由看重要素成本和政策优势向市场和软环境优势转变, 由最初把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制造基地向最终销售地转变。外商投资中制造业比重由十年前的70%左右降到目前的44%, 外资企业中的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占比逐年下降, 2012年分别为49.9%和42.1%, 较金融危机前 (2008年) 分别回落5.4和5.2个百分点, 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对我国外贸增长的直接作用减弱。

(三) 市场之变

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转变, 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仍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 但周边国家和新兴市场成为我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2012年对美国、欧盟、日本出口8 374.3亿美元, 增长1.2%, 占出口总额的40.9%;对东盟的出口增长20.1%, 占比由2011年的8.9%上升至10%;对俄罗斯、南非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13.2%、14.7%。

(四) 主体之变

2012年, 东南沿海地区出口放缓, 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和上海出口分别增长5.1%、3.8%和-1.4%,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的重庆、河南、安徽、四川的出口分别增长94.5%、54.3%、56.6%和32.5%。中西部地区对出口的贡献度不断扩大。2012年中西部地区出口占全国14.1%, 出口增加值占全国增加值的29.3%, 比2011年提高2.3个百分点。但中西部地区出口基数小, 尚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外贸的整体走势。

(五) 政策之变

国内舆论环境逐渐从鼓励出口变成促进贸易平衡, 甚至更加强调进口, 外贸政策取向也由鼓励出口向扩大进口转变。人民币升值加速, 仅2005年汇改以来, 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超过20%, 出口退税中地方分担部分大幅增加, 而促进出口的有力政策出台困难。这些政策性因素相互叠加,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贸的增长。

(六) 环境之变

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曾广受国外欢迎, 是其满足消费需求、抑制通胀的重要手段。现在中国产品频遭贸易摩擦, 多次受到国外政府和社会的有意抵制。国外频繁动用反倾销、反补贴、特保, 甚至安全审查等多种手段, 将贸易与我金融体制、汇率体制、发展规划、自主创新等宏观政策挂钩, 针对我采取贸易保护的范围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装备制造、信息产业、新能源和汽车、环保领域的中高端产品延伸。2012年我国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案件77起, 涉案金额277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11.6%和369.5%。

二、2013年外贸发展展望

(一) 2013年外贸增长预测

2013年, 我国外贸环境总体将有所改变, 趋势性、结构性变化将继续深度发展。对外贸增长前景判断可分为乐观和审慎两种观点。

较为乐观的是上海万得信息技术公司 (Wind资讯) , 该公司综合国内30多家投行机构预测数据显示, 2013年全年进出口增长为9%左右, 其中出口增长约9.1%, 进口增长约9%, 高于2012年, 但难以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双位数增长。

各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和企业预测进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综合各省市预测数据, 2013年全国进出口总额增长约5%。企业反馈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个判断。2012年的秋季广交会到会客商和成交额同比分别下降10%和14%, 表明2013年初的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对浙江宁波和义乌、江苏南通、深圳等地的中小型企业调查显示, 有近47%的企业预期2013年一季度出口会下降, 有60%的企业认为对欧洲出口将下降, 大多数企业预期对其他市场的出口将与2012年持平。

我们分析, 2013年外贸发展会好于去年, 上半年困难依然较大, 下半年会有所恢复, 但整体增幅难以有大的提高。

(二) 影响2013年外贸发展的主要因素

有利因素:一是全球贸易和投资触底反弹, 有望达到或接近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3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1.5%、发展中国家增长5.6%。世贸组织预测2013年全球贸易增长4.5%, 其中发达国家出口增长3.3%, 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5.7%, 超过2012年的2.5%、1.5%和3.5%。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全球跨国投资流量2013年和2014年分别达到1.8万亿和1.9亿美元, 有望接近危机前的水平。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逐步回暖, 有利于我国外贸的发展。

二是我国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定, 企业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增强。今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坚定企业信心。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调结构、稳市场、树品牌的专项扶持政策陆续到位, 政策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我国民营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二次创新”优势日渐凸显, 在专业化设计、特色产品加工、国际营销等方面培育竞争优势。一些开放区域、产业集聚区和中小企业在培育出口特色基地、建设海外营销网络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和发展基础。

不利因素:一是世界经济持续低迷, 外需增长的动力不足。主要发达经济体面临财政、金融、就业等困境远未消除, 美国经济虽有好转, 但欧盟、日本面临衰退,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恢复实体经济的作用有限。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受发达经济体增长低迷的影响, 经济增速有所下滑。调查显示, 76%的企业认为外需不稳是影响出口最主要的因素。

二是汇率升值预期加重, 严重制约对外贸易发展。目前, 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全球流动性过剩, 跨境资本流入, 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走高, 造成人民币升值预期加重。2013年1月,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已升至6.21。兴业银行实证研究表明,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出口有为期4个月的领先性。有效汇率居高不下, 将制约未来数月的出口。

三是订单和投资转移步伐加快, 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增大。2012年以来, 我国出口不仅遭遇美欧“再工业化”, 部分跨国公司投资回流, 还受国内综合成本上升影响, 国外订单向其他低成本国家转移现象增多。据纺织商会了解, 纺织服装出口中大约有20%的订单转向东南亚国家。另据宁波市对部分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 2012年第四季度有30.2%的企业反映与其长期合作的客户有订单转移现象, 较上季上升6.4个百分点, 其中50%的纺织服装企业出现订单转移, 比上季上升了13.2个百分点。

三、政策建议

(一) 研究解决出口退税“超基数”分担问题

对现行由地方财政负担的“超基数”7.5% (约600亿元) 改有中央财政负担, 这不仅是地方减困、促进出口增长的强心剂, 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一招, 有助于企业扩大异地采购出口, 优化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二) 力保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希望有关部门厘清贸易、货币投放、通货膨胀、汇率之间的传导关系, 加强金融、信贷、外汇等政策协调,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减少外贸发展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三) 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

创新海关保税监管模式, 推动诚信和信用分级监管试点, 精简海关报关查验和出口检验检疫的环节和费用, 鼓励商业银行开展贸易融资及出口信用保险的金融创新。

(四) 完善进口促进政策

探索国营贸易管理体制改革, 放开一些产品的进口, 为中小企业开展进口贸易创造条件。调整进口关税结构, 鼓励进口技术升级所需的关键设备、核心技术以及国内急需的重要消费品。

(五) 加大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倾斜力度

篇7:中国低碳经济形势与展望

摘 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依靠着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打开了我国快速发展的腾飞局势。而今天,中国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日益面临着挑战,以提高能源等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为核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已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本文结合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以我国目前的低碳发展形势为依托,展望中国未来的低碳发展路。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气候变化 经济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兴起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发等大量事实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将触及粮食、水资源、能源、生态以及公共安全,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威胁的今天,我们正在没有选择的走向“低碳经济”。

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也就是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统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加之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既面临机遇,更需要迎接挑战。

二、中国面对的低碳经济的挑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低碳之路”与发达国家表现出很大不同。发达国家多数已经在上世纪完成了国家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其当前的任务主要是减少碳排放量,保护国家的能源安全,实现经济的新增长。而中国要在此基础上,还要承担着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工业化的任务,减少贫困,同时要兼顾能源安全和碳排放的减少。

1.人口的增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而这也毋庸置疑的成为影响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其碳的排放量的基数就很可能大过了其他国家的几倍。人口的压力为中国低碳目标的实现带来巨大的挑战。

2.工业化水平

中国近年来的发展让全世界有目共睹,而这也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的焦点。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经济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中很大部分都是靠着传统企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传统企业的发展又多是依赖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资源型发展方式带动的。显而易见,这样的粗放型增长和低碳经济的要求是相悖的。亟待我们提高的工业化水平,成为制约我国低碳发展的又一障碍。

3.科学技术水平

21世纪是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技术进步对于中国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会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的过度浪费,有利于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讲,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必然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那么也必然会带动我国经济对能源的进一步需求。如此看来,技术的进步会带来双重效果,在降低能源利用的同时,也加剧了能源总量的消耗。

三、中国低碳发展的路径

1.要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框架和规划

从中国实际情况看,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必须高度重视向低碳经济转型。因此,有必要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视野,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国家和政府应该体现出超前的领导作用,积极号召广大的人民,尤其是企业参与到低碳环保的活动中来。应倡导建立企业相互学习的机制,让企业相互之间促进节能减排的学习与应用,使低碳参与化,平民化,体系化。

2.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途径

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面对“低碳”这个新生的事物,我们同样可以采取“试点”的方法。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以上海和保定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希望从这两个城市的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中,总结出可行模式,陆续向全国推广。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进一步考虑按照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特点,选择试点区,为在全国建设低碳社会、低碳城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低碳产业尤其可以在电力、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行业先行试点,选择作为中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寻求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对于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最大的公共物品,单靠一个国家是无法完成减碳任务的。国外在低碳社区、低碳城市等领域有很多先进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开展国际合作。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体系中来,参与全世界的碳市场,促进碳交易机制在中国的发展。同時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提高我们的技术创新水平,积极要求我国的企业达到国际上的标准。届时,中国也可以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参与到这些国际标准的制度中来。

中国选择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符合了全球对气候和环境的要求。中国能否迅速走上这条新兴的发展路子,完全取决于中国的政策方针制定和各种有效措施的实施。我们能够,也应该积极应对低碳经济,实现由高能耗到低碳发展的跨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索尼亚•拉巴特,罗得尼R.怀特.碳金融.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2] 王长胜.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上一篇:局外人下一篇:楚营小学经费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