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做好环保工作

2024-04-09

企业如何做好环保工作(精选8篇)

篇1:企业如何做好环保工作

企业应如何做好环保工作、应对环保督察?

环保监察时一般会检查内容:

1、企业生产情况

  企业所属行业及主要产品

上个月的产品及产能,各条线是否存在运营。企业是否违法建设,是否环评一致。有无新增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

2、企业环保落实情况

 项目是否依法履行环评手续,查看环评文件及环评批复等。(环保执法人员或督察人员来企业或环保局查看环评文件),校核项目现场污染治理措施是否和环评大体一致),环评文件(环评公参)是否涉及造假。(注意!两高环保司法解释对环保造假的处罚: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或其人员,故意提供虚假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情节严重的,或者严重不负责任,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存在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第二百三十一条的规定,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或者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定罪处罚。)

 查看项目的性质、生产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采用的污染治理的措施等是否与环评及批复文件一致。环评批复五年后项目才开工建设的,是否重新报批环评。

 检查项目投运后,是否进行了环保竣工验收。环保竣工验收手续是否完备。企业是否存在污染治理设施未经环保部门验收就投入生产的。

 生产车间:超或原料涉酸、碱、及其他易腐蚀性的车间地面是否做防腐处理,并定期进行保养。生产过程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场。

 检查排污许可证申领、排污申报执行、排污费缴纳执行 注:【各项污染及治理情况现场检查】企业无相关排污环节的(如环节对地下水影响等),可不检查。

环保监察执法到企业现场主要检查这几个方面: 环保监察执法到企业现场主要检查这几个方面:

1、企业不能有阻挠环境监察

 两高环保司法解释:第四条,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的犯罪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 阻挠环境监督检查或者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尚不构成妨害公务等犯罪的;

2、企业环保问题投诉

 根据各级环保等部门收到的群众来点来信投诉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环保问题投诉。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环保问题,解决大家之所及。有无偷排废气、废水、违法处置转移(危险)固废;噪声是否扰民。污染治理设施是否简陋老旧,能否做到达标排放问题?

3、排污检查

 两高环保司法解释:第八条: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含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物,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4、废气污染检查

随着党和国家、人民群众对雾霾的关注,废气这块是日益重视,同时也是各级环保督察的第一要点。废气不但做到达标排放,同时尽可能的对污染物减量化和上污染治理措施。检查废气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历史运行情况、处理能力及处理量。锅炉、石化、化工等燃烧产生的废气检查(如涉及资料做细)

 检查化工、石化等企业连续产生可燃性有机废气是否合理的处理方法,采取回收利用或焚烧方式处理,间歇产生可燃性有机废气采用焚烧、吸附或组合工艺处理是否合理。

 检查锅炉燃烧设备的审验手续及性能指标、检查燃烧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查二氧化硫的控制、检查氮氧化物的控制。

    工艺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源

检查废气、粉尘和恶臭排放是否符合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检查可燃性气体的回收利用情况;

检查可散发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运输、装卸、贮存的环保防护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设施

      除尘、脱硫、脱硝、其他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 废气排放口

检查排污者是否在禁止设置新建排气筒的区域内新建排气筒; 检查排气筒高度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 检查废气排气筒道上是否设置采样孔和采样监测平台

检查排气口是否按要求规范设置(高度、采样口、标志牌等),有要求的废气是否按照环保部门安装和实用在线监控设施。

无组织排放源

1)对于无组织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烟尘的排放点,有条件做到有组织排放的,检查排污单位是否进行了整治,实行有组织排放;

2)检查煤场、料场、货物的扬尘和建筑生产过程中的扬尘、是否按要求采取了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或设置防扬尘设备; 3)在企业边界进行监测,检查无组织排放是否符合相关环保标准的要求。

污水污染治理督察

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历史运行情况、处理能力及处理水量、废水的分质管理、处理效果、污泥处理、处置。是否建立废水设施运营台账(污水处理设施开关键时间、每日的废水进出水量、水质,加药及维修记录。)

污水排放口监察

检查污水排放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规定、检查排污者的污水排放口数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检查是否按照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设置了监测采样点、检查是否设置了规范的便于测量流量、流速的测流段。总排污口须设置环保标志牌等。是否按要求设置在线监控、监测设备。

排水量复核

1、有流量计和污染源监控设备的,检查运行记录;

2、有给水量装置的或有上水消耗凭证的,根据耗水量计算排水量;

3、无计量数及有效的用水量凭证的,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手册给出的同类企业用水排水系统数进行估算。

排放水质

1、检查排放废水水质是够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2、检查监测仪器、仪表、设备的型号和规格以及检定、校验情况。

检查采用的监测分析方法和水质监测记录。如有必要可进行现场监测或采样。检查雨污、污污分流情况,检查排污单位是否实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

污水污染治理督察

1、水污染源环境监察

2、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历史运行情况、处理能力及处理水量、废水的分质管理、处理效果、污泥处理、处置。是否建立废水设施运营台账(污水处理设施开关键时间、每日的废水进出水量、水质,加药及维修记录。)

污水排放口监察

1、检查污水排放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规定、检查排污者的污水排放口数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2、检查是否按照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设置了监测采样点、检查是否设置了规范的便于测量流量、流速的测流段。总排污口须设置环保标志牌等。是否按要求设置在线监控、监测设备。

排水量复核

1、有流量计和污染源监控设备的,检查运行记录;

2、有给水量装置的或有上水消耗凭证的,根据耗水量计算排水量;

3、无计量数及有效的用水量凭证的,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手册给出的同类企业用水排水系统数进行估算。

排放水质

1、检查排放废水水质是够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2、检查监测仪器、仪表、设备的型号和规格以及检定、校验情况。

3、检查采用的监测分析方法和水质监测记录。如有必要可进行现场监测或采样。

4、检查雨污、污污分流情况,检查排污单位是否实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

事故废水应急处置设施

1、检查排污企业的事故废水应急处置设施是否完备,是否可以保障对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

2、生的废水实施截留、贮存及处理。

违法违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 第七十五条: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产整顿。

除前款规定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或者私设暗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私设暗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提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停产整顿。

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依照前款规定采取措施、给予处罚。

固体废物污染源现场检査 督察固体废物来源

1、检查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理化性质、产生方式。

2、根据新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GB5085检查生产中危险废物的种类及数量

固体废物贮存与处理处置

1、检查排污者是否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假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2、检查固体废物贮存设施或贮存场是否设置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设施;

3、对于临时性固体废物贮存、堆放场所;

4、4、对于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理处置;

5、检查排污者是否向江河、胡博、运河、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倾倒废弃物的地点倾倒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转移

1、检查固体废物转移的情况

2、检查转移危险废物的,是否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经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商经接受地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检查是否设置了固废及危废标志牌。

检查污泥处置合同、污泥运输磅称记录等,判断污泥产生量是否合理。

噪声污染源现场检査

是否按照环评文件或环评批复要求设置污染治理设施,噪声是否达标。

地下水污染现场检査

1、场地污水处理设施(单元)、涉重环节、固废(危废)堆放场所、化学品堆放场所等是否逬行防渗漏、放腐措施。

2、有地下水的污染的,治理措施是否到位。

地下水污染现场检査

1、检查应急预案编、评、备、落实情况,附应急演练中情况文字、图片及相关资料。

2、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的初期雨水池(如化工、电镀、印染、涉重等行业)和应急事故池等。3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名称、数量、有效期等)。对生态环境现场检査(涉生态类)地下水污染现场检査

查办、转办、督办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投诉、举报的这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是简单罚款可以了事的。

检查企业是否存在环保造假(注意!两高环保司法解释对环保造假的处罚),从重处罚!

(一)修改参数或者监测数据的;

(二)干扰采样,致使监测数据严重失真的;

(三)其他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行为。

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从事环境监测设施维护、运营的人员实施或者参与实施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等行为的,应当从重处罚。企业应牢记:

① 建设单位未经环保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拆除、闲置、关闭污染处理设施、场所。

② 不得违反排污口设置规定、私设暗管、私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③ 在禁止建设区域内违法建设,同时项目建设要符规划。

切记:企业思想上重视,懂法、守法,及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多学习先进经验,污染治理到位,平时环境管理跟上。就不会怕环保督察时出现问题。做到环保和项目可持续发展。

篇2:企业如何做好环保工作

一、环保监察时一般会检查以下内容:

1、企业生产情况

①企业所属行业及主要产品

②上个月的产品及产能,各条线是否存在运营。企业主是否违法建设,是否环评一致。有无新增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

2、企业环保落实情况

①项目是否依法履行环评手续,查看环评文件及环评批复等。(环保执法人员或督察人员来企业或环保局查看环评文件),校核项目现场污染治理措施是否和环评大体一致),环评文件是否涉及造假。

②查看项目的性质、生产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采用的污染治理的措施等是否与环评及批复文件一致。环评批复五年后项目才开工建设的,是否重新报批环评。

检查项目投运后,是否进行了环保竣工验收。环保竣工验收手续是否完备。企业是否存在污染治理设施未经环保部门验收就投入生产的

生产车间:超或原料涉酸、碱、及其他易腐蚀性的车间地面是否做防腐处理,并定期进行保养。生产过程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场。

检查排污许可证申领、排污申报执行、排污费缴纳执行。注:【各项污染及治理情况现场检查】企业无相关排污环节的(如无环节对地下水影响等),可不检查。

二、环保监察执法到企业现场主要检查这几个方面:

1、企业不能有阻挠环境监察

两高环保司法解释:第四条,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的犯罪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2、企业环保问题投诉

根据各级环保等部门收到的群众来点来信投诉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环保问题投诉。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环保问题,解决大家之所及。有无偷排废气、废水、违法处置转移(危险)固废;噪声是否扰民。污染治理设施是否简陋老旧,能否做到达标排放问题?

3、排污检查

两高环保司法解释:第八条: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含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物,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4、废气污染检查

随着党和国家、人民群众对雾霾的关注,废气这块是日益重视,同时也是各级环保督察的第一要点。废气不但做到达标排放,同时尽可能的对污染物减量化和上污染治理措施。检查废气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历史运行情况、处理能力及处理量。

①锅炉、石化、化工等燃烧产生的废气检查

检查化工、石化等企业连续产生可燃性有机废气是否合理的处理方法,采取回收利用或焚烧方式处理,间歇产生可燃性有机废气采用焚烧、吸附或组合工艺处理是否合理。

检查锅炉燃烧设备的审验手续及性能指标、检查燃烧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查二氧化硫的控制、检查氮氧化物的控制。

②工艺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源

检查废气、粉尘和恶臭排放是否符合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检查可燃性气体的回收利用情况;检查可散发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运输、装卸、贮存的环保防护措施;

③大气污染防治设施

除尘、脱硫、脱销、其他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④废气排放口

检查排污者是否在禁止设置新建排气筒的区域内新建排气筒; 检查排气筒高度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 检查废气排气筒道上是否设置采样孔和采样监测平台; 检查排气口是否按要求规范设置(高度、采样口、标志牌等),有要求的废气是否按照环保部门安装和实用在线监控设施。无组织排放源

1)对于无组织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烟尘的排放点,有条件做到有组织排放的,检查排污单位是否进行了整治,实行有组织排放;

2)检查煤场、料场、货物的扬尘和建筑生产过程中的扬尘、是否按要求采取了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或设置防扬尘设备;

3)在企业边界进行监测,检查无组织排放是否符合相关环保标准的要求。

5、污水污染治理督察 ①水污染源环境监察

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历史运行情况、处理能力及处理水量、废水的分质管理、处理效果、污泥处理、处置。是否建立废水设施运营台账(污水处理设施开关键时间、每日的废水进出水量、水质,加药及维修记录。)②污水排放口监察

检查污水排放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规定、检查排污者的污水排放口数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检查是否按照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设置了监测采样点、检查是否设置了规范的便于测量流量、流速的测流段。总排污口须设置环保标志牌等。是否按要求设置在线监控、监测设备。

③排水量复核

有流量计和污染源监控设备的,检查运行记录;

有给水量装置的或有上水消耗凭证的,根据耗水量计算排水量; 无计量数及有效的用水量凭证的,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手册给出的同类企业用水排水系统数进行估算。

④排放水质

检查排放废水水质是够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检查监测仪器、仪表、设备的型号和规格以及检定、校验情况。检查采用的监测分析方法和水质监测记录。如有必要可进行现场监测或采样。检查雨污、污污分流情况,检查排污单位是否实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

⑤事故废水应急处置设施

检查排污企业的事故废水应急处置设施是否完备,是否可以保障对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产生的废水实施截留、贮存及处理。

违法违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第七十五条: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产整顿。

除前款规定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或者私设暗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私设暗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提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停产整顿。

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依照前款规定采取措施、给予处罚。

6、固体废物污染源现场检査 ①督察固体废物来源 1)检查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理化性质、产生方式。2)根据新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GB5085检查生产中危险废物的种类及数量

②固体废物贮存与处理处置

1)检查排污者是否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假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2)检查固体废物贮存设施或贮存场是否设置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设施

对于临时性固体废物贮存、堆放场所 对于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理处置

检查排污者是否向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倾倒废弃物的地点倾倒固体废物。

③固体废物转移

1)检查固体废物转移的情况

2)检查转移危险废物的,是否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经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商经接受地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

检查是否设置了固废及危废标志牌。

检查污泥处置合同、污泥运输磅称记录等,判断污泥产生量是否合理。

7、噪声污染源现场检査

是否按照环评文件或环评批复要求设置污染治理设施,噪声是否达标。

8、地下水污染现场检査

场地污水处理设施(单元)、涉重环节、固废(危废)堆放场所、化学品堆放场所等是否逬行防渗漏、放腐措施。

有地下水的污染的,治理措施是否到位。

9、地下水污染现场检査

检查应急预案编、评、备、落实情况,附应急演练中情况文字、图片及相关资料。

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的初期雨水池(如化工、电镀、印染、涉重等行业)和应急事故池等。

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名称、数量、有效期等)。

10、对生态环境现场检査(涉生态类,不多介绍)

11、地下水污染现场检査

查办、转办、督办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投诉、举报的这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是简单罚款可以了事的。

12、检查企业是否存在环保造假(注意!两高环保司法解释对环保造假的处罚),从重处罚!

(一)修改参数或者监测数据的;

(二)干扰采样,致使监测数据严重失真的;

(三)其他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行为。

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从事环境监测设施维护、运营的人员实施或者参与实施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等行为的,应当从重处罚。

13、其他企业应牢记:

①建设单位未经环保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拆除、闲置、关闭污染处理设施、场所。

②不得违反排污口设置规定、私设暗管、私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篇3:如何做好企业环保档案管理工作

一、增强档案意识, 争取领导对企业环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当前, 企业档案意识不强、企业档案法制观念淡薄是企业存在的一种普遍问题, 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 需要大力宣传, 认真学习, 全面理解和把握法律法规对企业环保档案赋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明确各级领导和环保档案管理者的法律责任, 增强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企业环保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环保档案事业的发展, 将环保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 同中心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纳入各部门的职责范围, 力争使各个部门直至每个人都来关心和支持档案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责任制, 把环保档案治理目标分解到环境监察、监测、法规、自然保护、污染控制等各个环节, 加强领导, 狠抓落实, 努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管, 分管领导具体管, 部门协同合力管, 发动群众一起管的环保档案管理运行机制。当前, 要针对企业环保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的特点, 认真及时地研究环保档案资料收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积极探索环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形式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进一步完善各项考核责任制度, 定期检查, 奖优罚劣, 夯实基础。

二、加大资金投入, 为数字化环保档案管理构建科学完善的平台

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平台, 需要相应的硬件设施建设, 这是实现环保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保证。因此, 企业环保部门首先要投入物力和财力, 狠抓数字化信息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的采购;其次, 要选用合理的软件系统, 建立标准、安全、通用的软件平台;再次, 要按照国家、行业颁布的各类标准以及国际和国内通用的网络传输协议和格式、数据加工等标准原则与要求建立数据库, 实现对信息资料的保存与备份。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资金投入, 因此, 企业环保部门一定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为实现企业环保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尤其是在大量的环保电子文件产生以后, 软件平台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企业环保部门可以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适合自己单位的软件, 也可以选用当地档案局推荐的档案管理软件, 这都是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当然, 从节约成本的角度来看, 最佳的办法应该是大家都采用统一的通用的软件系统, 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开发, 也能克服兼容性等问题, 也能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有利条件。

三、着力开发利用, 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 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面对企业环保档案管理存在的新问题, 要转变观念, 开拓进取, 牢固树立企业环保档案的价值观、信息观、服务观, 积极做好企业环保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以便为企业科学管理、技术改造、提高经效益、研究企业发展、塑造企业形象等将提供有效的服务。要努力实现由重保管、重安全向重开发、重利用转变, 由过去的被动调阅向主动服务转变, 做到在服务中发展, 在发展中提高。做好档案环境法规和管理制度的档案编研, 为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服务。要利用档案, 开展环保技术研究和推广, 为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供档案技术支持, 努力探索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经营决策、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前景预测、生产经营服务的新路子, 努力开创企业环保档案工作新局面。

四、加强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企业环保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环保部门要加强本部门档案机构建设, 保障环保档案管理职能到位。机构与人员的配备要以能履行本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为原则。首先, 各企业环保部门要配备专职档案人员, 并保持环保档案管理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其次, 要全面提高企业环保档案干部素质, 建立一支精通业务的高素质环保档案干部队伍。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 对环保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继续教育, 提高环保档案干部的综合管理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掌握环保档案业务的工作方法和规律。再次, 掌握相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 并掌握计算机、缩微、复印、网络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工作原理, 并能进行熟练地操作。

参考文献

[1] .陈红.环保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问题与对策[J].魅力中国, 2008.21

篇4:谈如何做好企业的环保管理

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

企业管理者不仅担负着生产领导者的责任,同时也是环境保护的责任人,要在环境保护方面对国家、社会、当地居民负责。企业的环保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企业的管理者切实行动起来,对企业的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实行统一领导,才能有效的协调和组织企业各级人员和各个部门的力量,真正将环保工作落到实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确保环境保护在企业决策中的影响力。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新产品开发、固定资产投资等重大决策时,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标准等,同时尽可能的考虑到环境保护发展的趋势,消除企业的生产活动及由产品或服务体系带来的潜在环境影响。(2)促使环境管理与生产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形成污染源,所以一个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能保护在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推动和控制环境策划的实施。

2.设置工业企业环保机构,建立分工负责的环境综合管理体系

目前相当多的企业没有设置环保部门,而是将环保管理职能赋予其他科室,较多的设置在安全科,有的也设置在综合科、生产科、基建办、行政科等,不论设置在哪一科室,环境管理多为该科的兼管工作和职能。实践证明,环境管理无专职科室负责,只能保持在应付门面的一般管理水平。其原因在于监管科室的领导忙于主要业务管理,无暇研究如何加强环境管理,加之不熟悉环保业务,问津乏术;其次监管科室在配置环境管理人员时不但定员偏少,而且还要监管其他工作,名为专职,实为兼职,基层环境管理力量薄弱,环保工作就很难取得突破。因此,设立专职环保机构势在必行,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必须懂得环保业务,工作认真负责,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致力于控制和防治工业污染,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监督、规划、协调等职能作用。

环境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且与生产、技术、设备、动力、物资、基建、行政、安全、卫生等各项业务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所以,环境管理必须是各部门的综合管理,单凭环保部门的力量是管不好的。因此,要建立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体系,明确其他科室和各个车间对各自的业务管理及各自的环保职责,工业污染来自生产上使用的设备、工艺、原材料、燃料等,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时,同时实施有关环境管理,可以事半功倍。实施综合管理,各科室分工负责管好环境是开展环保工作的重要措施。

3.环保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企业要在国家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标准等基础上,结合自己生产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管理制度,制度要详细全面,对每个生产环节都要有约束,明确各级人员应负的责任,各级岗位人员认真履行自己岗位的环境管理职责,对操作环节和运行环节可能造成的污染要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实行规范管理,对同一作业制定同一的标准,严格要求各部门认真执行。

4.加强现场管理,加大环保危险识别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企业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各级人员的职责,建立了环境管理制度,并不是你的职责就履行好了,尤其是工业企业,在生产运行当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发生新的变化,就可能造成新的环境危害因素,因此,企业在运行中要每年组织一次环境危害因素的识别,根据每年识别的危害因素重新制定削减措施,要求操作人员执行新的饿环境因素评价措施。对于重大的环境危害因素,各级领导要带头抓治理,要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要求、整改期限等,要求立即整改的必须立即整改,企业的环保专职机构要做好监督和复查工作。对于可能产生的重大危害事故,企业要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员工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全体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作战能力,避免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另外,企业要加强现场管理,对生产现场经常进行检查,对查出的环保隐患,要求按照隐患“五定”原则进行整改,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5.制定好企业的环保目标

企业要制定好环保目标,分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在制定环保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把治理污染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在制定企业环境保护长远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工业的合理布局及生产结构,严格控制新的污染产生。从调整生产布局和经济结构着眼,从节约和利用自然资源入手,一切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产品,使其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采用激素先进、效率高和经济合理的净化处理设施替代效率低、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的净化处理设施。(2)把治理污染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结合起来。结合技术改造,最大限度的把“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中,这是防止工业污染的根本途径。(3)把治理污染与企业设备更新和大修结合起来。采用无污染、少污染、低噪声、节约资源能源的新型设备替代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能源的陈旧设备。(4)把治理污染与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结合起来。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实现“三废”资源化,这是防止工业污染的必由之路。综合利用“三废”是挖掘企业内部资源潜力的生财聚财之道,也是企业自力更生、防止污染、改善环境的有效办法。

6.加大环保资金投入,改造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

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展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不能只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工作,最终将被市场淘汰,因此每个企业要放眼未来,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得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断的改革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加大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将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但能使企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保护了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7.加强环保培训,增强各级人员的环保意识

企业职工是环境保护的直接受益者,也是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制造者和受害者。职工自身的环境意识、环境知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环境管理。提高广大职工的环境意识,是做好企业环境保护的关键。因此要多加强员工的环保知识培训,使每位员工熟知自己工作岗位可能会给环境造成什么样的污染,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增强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将有毒、有害、污染环境的物质排放降到最低限度。

8.积极配合政府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

政府环保部门是环保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机构,它对企业的环保工作行驶监督、检查、指导和支持的职能,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其与政府环保部门的关系,尤其是正确对待政府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不但不能采取任何手段影响政府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还要积极配合。政府环保部门对国家相关政策理解的较深入,在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助于企业正确认识、(下转第83页)(上接第62页)理解国家政策,并通过问题整改,符合环保要求。 [科]

【参考文献】

[1]王睿.浅谈新形势下强化基层环保执法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2).

[2]应志媚.环境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第005版),温州日报,2006,11.11.

篇5:化工厂如何做好环保工作

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水环境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而环境问题又是关乎人类生存环境的大问题。如何做到增产不增污,确保厂里创效益的同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和空气环境,是每个化工厂必须放在首位的问题,我们厂也毫不例外。

厂里出台的《环保管理条例》,对各级人员的环保责任、污染事故报告程序、三废综合管理、文明厂区管理、环境监测及指标控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切实做到“谁污染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有效地调动了全员重视环保、参与环保、整治环保的积极性。在环保设施运行方面,各系统做好设备备案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三同时”制度办事,立足最新的处理工艺,新项目的建设投产,细化、分解环保指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保效益共赢。

环保工作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亦是我们厂的头等大事。从整治“跑、冒、滴、漏、脏、乱、差”入手,始终坚持“整治现场、内治公害、保护职工健康,治理污染、外治公害、造福子孙后代”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要始终贯彻执行ISO9002标准的程序文件中的规定,做到事事有记录、有检查,成立全厂工艺、质量、环保三级管理网络,每个生产工段都要有一套污水预处理装置。与此同时,将环保管理入经济责任制考核,把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与经济指标挂钩考核。使企业的环保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定量化管理。企业在新改扩建项目时始终坚持做到“三同时”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审批验收制度。对总排、二氧化硫排放、生产厂区噪音、排污口等多个项目进行治理,力求通过市、县环保局组织的达标验收。采用具有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新工艺、新设备,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COD、铅、悬浮物、粉尘)的产生。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通过局部改造等措施,把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员工的生产和工作环境改善了,工作干劲自然就会提高,工作积极性也会更高了,生产销售节节攀升,促进企业经济建设的大发展。

说得再好,没有执行自然是不行。环保标准提高,执行一定要跟上。否则环保要求越高,造成的生产成本差异越大,就越会有人铤而走险。如果执行再跟不上的话,那些注重环保的企业就没有竞争力了,从而会导致大家都只做表面文章,实际上偷排偷放。

篇6: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环保工作

XXX环保局

内容提示:如何让环保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做好本职工作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县环保局局长靳凤桐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环保工作,进行了探讨、分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论证讲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环保部门要充分理解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的深刻内涵,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破解环保工作难题;用生态文明来思考、审视、校正发展方向,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确保服务大局保增长、调整结构惠民生,使环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此,本文特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环保工作作如下探讨: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指导

党的十七大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处理新形势下各种矛盾、做好各项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环保部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内涵,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能

力。城建环资工作大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其工作的好坏,对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密切相关。同时,城建环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法律性强,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矛盾比较集中的领域,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量力而行和超前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等,都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统筹兼顾,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执政。这就决定了它与科学发展观的联系更为直接和紧密。因此,做好环保部门城建环资工作,尤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指导,从思想上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筹发展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监督和支持政府及其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取得新的成绩,达到新的高度。

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阵地开展环境教育

我国历来重视环境教育工作,确立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指导思想,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各渠道环境教育体系。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抓好中小学环境基础教育,将环境保护内容渗透到课

程中,并根据各学习阶段的特点开展课外环保活动,以增进环保科技知识;要充分利用党校、行政学院、各级党委中心学习组等增设环保课,把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的内容纳入学习计划;要建立长效环保学习机制,聘请专家、学者、教授传授环保知识、政策法规知识,以提高环保系统干部职工、企业法人、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环保专业素质、执法水平、决策能力。

三、推进污染减排,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支撑

污染减排是一个硬性指标,完成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大局。只有完成污染减排任务,才能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一个充足的环境空间。

(一)要落实减排责任制。节能减排是一场硬仗,要打赢这场硬仗,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关键要看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执行力。把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建立层层落实的减排责任制,千方百计完成各项减排任务。要抓紧建立和完善污染减排四大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三是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四是完善减排应急预警体系。

(二)要控旧管新防反弹。一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二是加强“三同时”管理,严把项目验收关。三是强化重点治污工程建设和运营监管,切实发挥污染治理效益。

(三)要营造氛围促减排。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继续深入开

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污染减排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使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

四、将环保工作真正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说到金融危机,是金融方面某个环节链条的断裂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可当我们追溯到金融危机真正爆发前,则是发达国家对地球资源的抢夺过程。2008年的石油价格战,粮食价格战等等,将生物能源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新能源成为了08年9月份以后一个时髦的词汇,略有一点新能源概念的股票被炒作得一飞冲天,老百姓初步从金融危机的课程中了解了可持续性理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009年三月份以来,国家在出台的四万亿投资项目中,明确了新能源发展的方向和对新能源产业扶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仅仅的半年时间,全国各地新能源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到处都是,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想想,一个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缺乏技术支撑的国家,这项产业的快速布局,在前期多晶硅产业本身就过剩的不利条件下,这样的所谓可持续性发展是可怕的,这样过剩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也是非常让人担心的。或许两年以后,并不是因为产业方向导致的环保问题,而是过剩的产业项目导致的变相竞争、企业倒闭,最终的工业垃圾引发的环保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环保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不是产业过剩发展,一个好的产业、一个好的项目以及一个好的政策,都是在量的范围内才有效和可行的,如果量变的过度肯定会引发质变的发生。这不得不让我想到了04年的禽流感和09年的猪流感,因为鸡肉价格的上涨带来了养鸡业的全面发展,不到一年时间就全面饱和了,再加上04年的禽流感,让养鸡业全面陷入困难,老百姓到处推销自己环保的鸡群,可是因为末端需求的减弱,导致那一年很多养殖户亏本,甚至破产。同样,08年的CPI指数带动了猪肉价格的高歌猛进,在09年因为甲型HIN1流感(猪流感)而劳命伤财了一批养猪专业户,那些刚刚从房地产泡沫中获得新生的房地产老总因为相信猪肉价格战不败神话,08年匆匆进入这一产业,09年败得溃不成军。这些可以说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血的教训,这些教训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一个产业有其周期,有其发展的规模,当我们人为地打破这两条规律,那就是一场风暴,席卷整个产业的风暴。

篇7:企业如何做好环保工作

中小企业如何做好招聘工作?2011All rights reserved.清华大学领导力 管理培训 企业培训

版权所有.京ICP备:05030782号

站长统计

篇8:企业如何做好环保工作

由于各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 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可以遵循, 更多的管理工作都处于一种探索的阶段, 从而不可避免的带来工作上的失误和遗憾;同时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它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往往“安全第一”只是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一种附属和补救措施, 正是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和管理体制带来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的被动性, 给实验室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困难。

一、高校实验室组成要素和安全环保的关系

1. 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环境包括实验室外环境和内环境。实验室的建设, 要充分考虑实验室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群的影响, 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分析和调查, 开展必要的安全环保评价;同时还要考虑实验室内环境的建设, 包括消防系统、排污系统、安全指示和照明系统及安全识别系统。

2. 人

实验室活动的主体是人, 只有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人自发的去保护自我, 实验室安全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广大教学和科研工作者, 可能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或学者, 但并不一定就是实验室环境的安全专家, 他们的实验习惯和实验方法也在影响着学生;而广大教师也应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 不断深化安全理念, 传授学生安全思想, 大力宣传安全文化建设, 做到“人人懂安全, 人人讲安全”。

3. 仪器设备

广大教学和科研工作者, 在申报购置仪器设备时, 应做到充分调研, 充分考虑所购置的仪器设备是否存在对周边环境和人群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以及配备必需的安全防护器具, 以及仪器设备报废后如何正确处置, 特别是安全防护器具, 在仪器设备的购置中应包含实验室环境的改造和必要的安全防护器具, 以免为日后的实验室管理留下安全隐患, 以及留下“经费真空”, 造成仪器设备购置后, “无人”为安全“埋单”, 给学校的良性发展带来负担。

4. 管理

实验室应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架构和安全管理网络, 全面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制, 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层层落实的管理制度[2], 避免任何管理环节出现“盲区”;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响应预案和措施。

二、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是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真正体现

实验室环境是人、机和环境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验教师、学生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接触到各种试剂、药品、机械和仪器设备。在实验过程中, 化学反应可产生多种气体、烟雾以及具有易燃、易爆、剧毒和腐蚀性的有害物质, 仪器设备在运行中也会产生诸如光、电、热、射线、高压气体、高压电、高频和各种电磁辐射等危害[3]。而人在实验室环境中一切实验活动的最根本要求和出发点就是“安全”, 一切实验活动都必须在安全这个框架内进行, 保证和体现人权价值, 满足人性安全感的基本需要, 离开或偏离安全这根主线去发展, 就如同“走钢丝绳”, 稍一偏离, 就无法挽回。实验室的存在既要保护实验室中的人、机和环境, 也要保护全社会共同拥有的环境和生态资源, 同时, 实验室安全管理也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实验室建设要开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尊重科学规律, 客服主观经验, 扎扎实实的发展, 应该说安全要素在实验室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实验室的安全环保不达标、不合格, 就不能允许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开展。

三、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同步地位

实验室安全环保作为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同步因素, 应自始至终伴随实验室的发展而发展, 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 都要充分考虑到安全环保因素。我国神舟载人航天工程, 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这项工程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就是“可靠性”, 反复不断的提高“可靠性”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保证飞船和航天员的全过程安全, 从飞船的起飞、入轨、在轨到飞船返回等, 任意环节都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也正是因为有了我国广大科研工作者对航天安全的苛刻要求, 我国神舟载人航天工程才取得了的伟大成就。而就在我们的身边, 很多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 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考虑, 人为地割裂了安全环保这个同步要素, 片面的强调“人”的高层次和“机器”的先进性;或者出于成本考虑, 在安全建设方面的投入常常是能省就省, 能砍就砍, 保证仪器设备的购置优先, 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亡羊补牢”, 这就造成了实验室建设的不完整性和统一性, 从而带来了不安全因素, 或后期改造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困难和浪费。

四、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实验室不是公共建筑, 每一个实验室的使用功能要求都有其唯一性, 都有其不同于其他建筑物、其他实验室的特点[4], 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房间、几个人或几台设备。作为实验室安全环保的管理部门, 应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 全面介入实验室建设全过程, 要求并协助实验室人员围绕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通盘考虑, 做好有关论证评估, 将实验室安全环保作为实验室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避免顾此失彼。

1. 工程建设

实验室建筑属于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每一个实验室根据其自身的专业特点, 对建筑安装工程都有特殊的工艺要求。在工程设计、施工或改造之前, 必须进行充分的方案论证和调查研究, 避免走弯路,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4]。为此, 在进行实验室工程项目建设前, 需要实验室的专业教师、消防安全人员、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与规划建设部门共同联动, 共同参与论证, 对通用型实验室应从建筑物楼板承重、门窗开启方向和高度、普通用电及功率、三相电及功率、上下水等问题进行评估和确认;对特殊类的如辐射类实验室, 还要充分考虑辐射安全, 对实验室外环境和内环境的辐射影响, 做好环境评价工作, 在墙体、楼层板之间考虑防护及防护等级, 并对发生辐射事故而采取的应急救援, 对隔离区、楼梯、楼道和紧急疏散通道都要有充分的考虑, 避免边建边改或刚建成就改等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 在工程设计时, 还要对实验室运行进行支撑保障的如放射源源库、化学药品暂存室以及化学性废弃物暂存室等辅助用房一并考虑, 避免房屋资源配置后, 缺少辅助用房, 影响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实验室内部建设

在实验室工程建设或改造结束后, 将面临内部建设阶段, 其中主要因素是仪器设备和实验环境。

(1) 仪器设备包括仪器设备的立项、购置、安装、调试、验收。其中在立项阶段, 教师必须对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安全环保评估, 对生产厂家的资质情况、仪器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安全风险和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充分调研,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及需配备的如护目镜、铅衣等防护的用品和紧急喷淋、洗眼设备、急救箱等工具, 并以此形成预算, 报经费审批部门。

(2)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是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实验安全环保制度以及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放置在明显地方, 方便实验人员查看;同时按照实验室安全视觉识别系统规范要求, 设置如实验室安全信息卡、警示线等各种安全环境警示标识, 可以对实验室中的人员进行日常的安全文化宣传, 培养安全意识和安全氛围, 促使实验室人员对实验室安全隐患高度重视, 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 防患于未然。

3. 实验人员队伍建设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数是由于实验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 因此实验人员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实验前的岗位培训, 做到能够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能够掌握应急情况下的安全处置和自救办法, 个别岗位的实验人员还应参加地方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的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辐射环境工作人员资格培训, 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进入实验室。

4. 实验室的后期处置

实验室由于房屋使用性质或用途发生变更时, 例如取消该实验室, 在搬运或拆迁过程中, 也应注意考虑相关的安全环保要素, 对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质等对人体和环境能够造成重大伤害的, 要充分考虑如何进行安全合法的处置, 不能无人管理, “扬长而去”, 更不能冒失地自行处置。

五、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要素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长远效应

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 应伴随着安全环保工作而建设。安全环保建设的投入在实验室建设中也必须占有相应的比重, 这种投入产生的效果并不会像教学科研成果表现的那样显著, 或者说可能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回报, 但我们却不能主观的认为可以忽略安全环保方面的投入, 试想为一间化学实验室配备的紧急淋浴装置, 有可能一直到实验室取消时也不会使用一次, 但它的存在价值就在于当危险一旦来临时, 可以挽救实验人员的生命和健康, 从长远角度思考, 这就是它价值的最大体现。

综上所述, 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是实验室建设的一个有机整体, 是实验室建设的组成要素。我们应看到在实验室建设的全过程中, 必须同步、平行的进行实验室安全环保建设, 避免人为地进行割裂, 从而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实处, 构建和谐的校园和社会环境, 保护人类共同拥有的生态环境。

摘要:高校实验室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其中安全环保因素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必须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同步论证、同步建设、同步实施。本文通过围绕实验室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 就如何结合安全环保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从而将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安全环保,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夏永林, 叶超.构建实验室安全体系, 保障教学科研的良性运行[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 2006, 12 (23) :135-136.

[2]孙晓霞, 赵光烈, 殷宏斌.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 2010, 27 (7) :179-181.

[3]张友杰, 曹飞.构建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初探[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 2006, 23 (7) :110-112.

上一篇:保持苹果不变色的妙招的作文下一篇:导医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