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现象的思考

2024-05-05

“5+2=0”现象的思考(精选6篇)

篇1:“5+2=0”现象的思考

“5+2=0”现象的思考

“5+2=0”,也许初看到这样一个算式,你一定会产生怀疑。其实“5+2=0”它真实的反映了部分家庭教育的现状。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严重脱节,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了5天系统而加强性的教育,而当学生周末回到家里后,由于教育的不联系或滞后,在周末的二天里,学生又回到了没有教育的局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于是被称之为“5+2=0”现象。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深远的,但目前一个不能无视更不能否认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随意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学校在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及影响在逐渐弱化,而来自家庭、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尤其是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严重的冲击着学校的教育,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5+2=0”现象的成因 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1、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正确。学生在学校里通过教育,逐渐养成了文明行为,学会了怎样正确做人,但一回到家里,所看到的、听到的却是另一回事,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下面是幼儿园门口的一对母女对话: 母亲:宝贝,想死妈妈了,让妈妈亲亲,饿了吧,今天课间吃了什么点心呢? 女儿:我最爱吃的鱼丸。母亲:吃了几个呢? 女儿:5个。

母亲:怎么不多吃几个呢?

女儿:老师分好的,每人都是5个。母亲:分好了还剩下有吧? 女儿:还剩下几个。

母亲:为什么不叫老师再给你几个呢? „„

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小孩想让座给老人,母亲不允许,理由是“小孩子也是照顾对象”;在公园里,孩子想捡起别人乱扔的果皮放进垃圾箱里,母亲一把打落,不许捡,理由是“又不是你扔的”;孩子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了,父母教训孩子必须打回来,否则不喜欢你;父母在平时的言论中,处处流露出对房子、车子、票子等物质的渴望,教育孩子多赚钱才是唯一的有出息„„

久而久之,孩子心目中自然而然就建立起了父母亲所灌输的人生观、价值观模式。在这种家庭教育影响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阻碍。

2、放任式的管理孩子。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娱乐、应酬,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在农村有许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或是亲戚的家里,甚至有的就孩子一个在家。“老师,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要打要骂随你便。” 这是每逢开学许多农村学校的家长送孩子到学校时和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这些家长看来,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把孩子送到学校,做家长的就完成任务了。这类学生一到周末,基本是属于无人监管的状况。未成年人缺少了成年人的监管,其情况可想而知。

3、教育的关注点不同。许多家长总是会抱怨,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非常听老师的话,可到了家里简直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听话,不爱做作业,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别,是因为家长和学校的教育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校培养学生是要求全面发展的,但部分家长却过分的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味的在孩子面前强调,只要学习成绩好了就可以了,对其它方面的教育就忽视了。

4、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基本情况,望子成龙,周末不让出去玩,硬逼在家里做作业、看书,一定要考到班上前几名。学生本来在学校学习就很紧张,想回到家后好好的玩一玩,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一回来又是读书,做作业,心里就有一股无名之火,逆反心理就更强了。罗森塔尔效应表明,一定的期望可以激发孩子内在的成就动机,促使孩子更加努力向上。但是过高的期望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使孩子望而生畏,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严重的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国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教子典故。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社会上存在的人和事无时无处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灵,这种影响无孔不入、潜移默化,而且是渗透到根底骨子里的。不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不洁的社会风气。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学生原本就生活在其中,时刻接受着社会的影响。过去社会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些,主要原因一是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社会风气好些,这是根本的;二是宣传媒体不发达,舆论开放度不高,并很少报到反面的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的客观事实是:社会上出现不同程度的道德滑坡、价值观扭曲、是非颠倒、正不压邪的不正常现象。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不洁的社会风气和错误的价值取向有逐渐被整个社会所默认,并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判断标准的趋势。在这种大环境中,学校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5+2=0”现象的对策

怎样面对“5+2=0”这种现状呢?与其消极的逃避,不如从容的面对。父母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孔子曰:子不教,父之过。教育孩子不仅仅是教师、学校的责任,父母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取着重要的作用。

1、转变观念,掌握正确的育人方法

首先,父母亲要正确地看待孩子。“孩子是人,孩子是未成年人,孩子是最终要成年的人。”这是父母亲应有的孩子观,也是教育孩子的前提。这就需要做父母亲的多去学习,因此,有条件父母亲的工作之余可以学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看一些家庭教育的书报等,提高自己教育子女的水平;也可以定期参加学校的家长学校学习、家长会等,向老师,向其它有经验的家长学习。其次,为孩子设定的目标要考虑孩子的自身条件,考虑社会的需要以及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总之,只有家长转变了观念,掌握了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就可以成人成才的。

2、注意自己的行为

青少年时期,身心正处在发育阶段,思想尚未定型,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并善于模仿,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家庭和周围各种环境的影响,他们往往会不加取舍地去接受。因此父母的思想、作风、平日的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对子女的教管方式等,都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深刻的痕迹。因此父母在孩子的面前应检点自己的一言一行,尽最大可能的为孩子做出榜样,并努力为孩子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学会和孩子相处

孩子上学以后,与父母亲相处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了,只有父母亲先走近孩子,渐渐长大的孩子才不至于离父母亲太远。但现实中很大一部分父母亲为了工作、娱乐、应酬,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甚至许多父母亲长年外出打工,从而导致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因此,做父母的在周末要尽量的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保持一点童心童趣,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蹲下来”看孩子。养成耐心倾听孩子说话的习惯和修养,和孩子民主平等地讨论问题,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真实、温和、明确地说出自己对孩子的感受。这样你就会走近孩子的心,看到孩子眼里的世界。

4、引导孩子过好双休日

每个周末二天的时间,利用得当,将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小学生自制能力差,容易被一些风吹草动所吸引,而在周末老师一般会布置一定数量的家庭作业,因此父母亲要监督孩子按时保质完成家庭作业,如果一些问题不懂,可以指导,但是不能包办。完成作业以后可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农村的孩子还可以带他一起下田劳作。让其体会父母亲“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能更深刻的理解“粒粒皆辛苦”含义,增强其好好学习的动力;在共同劳作中,父母亲有机会和孩子交谈。谈家事、国事、天下事。传授人生经验,引导子女正确对待人生,教育子女成人、成才。

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理想的德育,应该是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一直存在着重学校、家庭而轻社会的误区,不少人固执地认为教育子女是老师和家长的事情。但是现在困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诸多问题恰恰不是学校和家庭教育能够解决的。比如黑网吧的存在,公共文化设施的的滞后,社会风气的不洁等。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面对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似乎是“胳膊扭不过大腿”,因而怀疑学校教育能不能发挥主导作用。我们认为,对不良影响的程度有多大,也要做恰如其分的分析,也不要过于的夸大。对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可通过学校指导和帮助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对社会中的不良影响,如果学校德育工作能做得主动些,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并充分应用其积极因素,还是可以大大的削弱它的影响。在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立体式的系统工程,只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就一定会出现“5+2=7”,甚是“5+2>7”的现象。

篇2:“5+2=0”现象的思考

风儿轻轻吹

bbs.ruiwen.com/thread-37758-1-1.html

引言:追求有效教学是每位教师的必修功课。但如今非教学因素对有效教学的影响愈演愈烈。这里,原文转帖一篇博客,期对各位同仁有所裨益。

中文摘要:“5+2=0”的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正面教育与回到社会上所接触的社会消极、负面影响互相抵消,教育效果为零!毋庸质疑,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增强自控能力,走出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逐步实现5+2>7的理想教育境界,是不容回避的话题。

关键词:5+2=0 背景 影响 调查 途径

北京市有关部门对中小学生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社会、学校、家庭三项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力排名榜上,社会教育影响力最大,远远超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尤其是社会教育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令人瞠目结舌--学生们每周5天在学校接受规范教育所学的知识,极有可能在短短的2天双休日时间内被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浊流冲刷得所剩无几!此种现象,使广大中小学教师们忧心忡忡,称之为“5+2=0”的现象。

“5+2=0”的现象很快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北京市有关部门最先提出“5+2=0”定律,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因为“5+2=0”的现象是关系到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教育的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因此一呼百应,一石激起千层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纷纷作出反应。

长春市政协专门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会议,而5+2=0

现象成为委员们的热议话题。

在专题会议上,长春市政协委员、市第九十中学西校校长张翠兰认为:产生5+2=0

现象的共性因素之一是“情感失衡”--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教育成果,而不注重学生的情感需要,致使学生心理失衡。

石家庄市团委在“两会”召开前夕专门召开“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会,专题会上,除了8位石家庄市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邀“面对面”外,团石家庄市委还邀请了20多位各界代表参加此次活动。在团市委的努力下,,石家庄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向该市“两会”提交了《关于倡导健康文明上网,帮助未成年人摆脱网瘾的建议》。

近几年来,团石家庄市委一直关注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情况,连续5年联合公安、文化、工商、教育等职能部门开展“网络阳光计划”,通过服务热线即时辅导,“心灵志愿者”结对帮扶,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依托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举办摆脱网瘾训练营,积极干预,有效帮助网瘾青少年摆脱网瘾。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范围的扩大,破解“5+2=0”的现象已经成为全国各地以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

《5+2=0 究竟谁之过》(娄底日报-01-08)认为:对中小学生几乎无孔不入的社会浊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而破解“5+2=0”现象也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前三方面主要指:一是少儿节目的播放没有产生良好的教育作用,二是越来越多的网吧成为挡不住的诱惑,三是性教育始终没有走出低调的误区;后三方面主要指:一是多角度、多层次地清理、整顿、净化文化市场,二是将封杀网吧活动落到实处,三是对中小学生进行适当而有效的性教育。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倾力搭建家庭教育平台》(浙江教育在线-12-28)认为:整天酗酒打麻将的家长也“望子成龙”,无异于痴人说梦。因为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学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大讲堂”主办方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今年在对100名未成年人的家长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一些家长自己整天酗酒打麻将,却要求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动辄棍棒相加,他们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孩子要靠打骂才能有出息。“父母大讲堂”讲师团成员王强认为:家长不要动不动就动粗,那只会在孩子心理造成阴影,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没有什么好处。孩子的教育要遵循以人为本、重视心灵的教育。

《家庭教育缺位导致5+2=0》(人民网“教育观察”2017-09-19)以及《关注学生德育工作“5+2=0”现象》(付良媛)在提出与上文相同观点之后进一步指出:网络功能利用单一让学校教育成果功亏一篑,实在令人痛心。现今中小学生对网络的利用非常单一,主要是玩游戏和聊天,而不是学习。网络的负面影响严重干扰着学校德育的正面作用,不健康网站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严重误导,必将导致学校教育的成果功亏一篑。因为在开放的信息化时代,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十分复杂,‘过把瘾就死’的游戏人生观念,无深度无理想无责任无意义的消极人生观念,金钱**、消费**的生活观念,都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精神世界产生消磨和腐蚀作用。而大众媒体、社区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同伴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都不可低估。

《石家庄各界“面对面”求解“5+2=0”》

中国青年报(2017-02-01)“中青在线”报道:近几年来,团石家庄市委一直关注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情况,不仅在全市范围内发放2万份调查问卷,并形成专题调查报告,而且连续5年联合公安、文化、工商、教育等职能部门开展“网络阳光计划”,通过“建设和谐网络文化、促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系列活动、校园网络主题教育、各类网络作品大赛等举措,帮助广大青少年结识互联网这位“良师益友”。

寒假期间,为了深入了解“5+2=0”现象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并深入探讨破解“5+2=0”现象的方法,笔者主要通过三种方法进行社会调查--

方法一:上网搜索或者去图书馆查阅,从宏观上对“5+2=0”现象进行间接了解。

从网络上进行大面积搜索,然后,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将有价值的收集起来,形成对“5+2=0”现象的全面了解,在自己脑海中形成比较清晰的轮廓。

方法二:直接走访教育系统负责人或者教育战线教育工作者。

为了准确而深入地了解“5+2=0”现象对中小学生的影响,直接走访家乡县市教育系统负责人是可取也可靠的方法。因为他们直接**全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并进行宏观调控,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知之甚详。

而深入教学第一线,直接走访中小学校领导与老师,尤其班主任老师,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他们奋战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动态最清楚,感受最深刻;不仅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而且总结过具体细致的管理经验。

方法三:走亲访友时,与亲友深入交流。

寒假期间正是春节前后,是亲戚朋友一年一度的聚会之时。亲友们一番寒暄之后,自然会谈到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对教育成功者赞叹有加,对教育失败者痛心不已。而言谈之中,无不对双休日孩子的管理感到棘手,成功者与失败者会进行贴心的交流。

篇3:“5+2=0”现象的思考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主体外因素,对策

所谓“5+2=0”效应, 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了5天的正面教育被社会或家庭对学生2天的负面教育抵消掉了。“5”指的是学生5天在校接受教育, “2”则指周末回家、走出校门接触社会, 也许就是家长的几个动作, 社会上的几个现象。

《意见》中说,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5+2=0”这一“公式”表示虽然简单而片面, 但却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已经是势在必行。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品德现状

“5+2=0”是一种社会现象, 在五年制高职学生中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着, 以本校为例, 我校实行的是寄宿制度, 执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制度, 平时五天学生接受学校的正常教育, 一到双休日, 学生可以请假回家或者外出活动。然而工作实践中发现, 学校五天的正向教育远不如校外两天负面的影响作用大, 这些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有以下现状。

(一) 知行不统一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教育学家陶行知如是说。知行统一, 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途径。五年制高职学校中, 相当多的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 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都要经过“知、情、意、行”四个阶段, 从道德认知的形成到最终道德行为的落实, 而学生却不能将课堂内的认知延伸到课堂外的行为中, 实现知行合一。

(二) 价值取向功利化

当前社会风气越来越物质化, 导致人的价值观以此为准绳, 渐趋功利化。这种大潮冲击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同样也冲击到学校, 高职学生群体首当其冲, 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以个人需求为出发点, 职业理想金钱化, 重物质轻精神, 喜享受怕付出, 贪图安逸, 得过且过。他们正在逐步远离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 人际关系冷漠, 价值取向庸俗化, 甚至社会上的一些丑陋现象正在一点点吞噬着他们纯洁的心灵。

(三) 个性倾向性消极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它决定着人的追求, 高职学生的个性倾向主要体现在他们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上, 但是因为受到一些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他们通常会形成这样的行为模式:成功需求———依靠运气和简单的任务———动机不强烈———失败——埋怨能力低任务难———动机弱化———失败。其结果是理想信念受挫, 兴趣丧失, 需求低级, 最终消极地对待学习和生活, 养成消极的个性倾向性。

二、产生“5+2=0”效应的原因分析

五年制高职学校产生“5+2=0”效应, 结合具体情况, 详细分析原因, 除了自身因素外, 还有主体外要素, 以下分别从社会、家庭和学校方面简析之。

(一) 教育的制约性效果差

由于职业教育脱离应试教育的时间不长, 科学有效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尚未完全形成, 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学校与社会的衔接不到位, 尤其是有些学校仍然延续着重智轻德的现象, 遇到一些问题只堵不疏, 使管理和教育的制约性得以弱化, 这样反而强化了学生的不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二) 家庭环境处于亚健康

有人说:“国家的命运, 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 倒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的手中。”家庭是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摇篮”, 父母是最重要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氛围风气、家人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着他们的道德品质, 一些不良现象极易使学生养成自私自卑的心理, 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 影响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三) 不良文化渗透力太强

当前社会主流思想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社会大环境中一些不良文化、不良风气还占有一定的空间。2010年7月23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提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而高职学生都处在世界观的形成期, 对新鲜事物又比较好奇, 涉世不深, 不成熟, 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和道德的评价能力较弱, 一些流行的非主流文化明显阻抑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良性审美情趣的自我构建。

三、积极探索消除负效应之对策

(一) 始终坚持学校教育的主战场

在《意见》中要求, 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学校必须努力拓展渠道, 从教育思路上下功夫, 从教育方法手段上下功夫, 从教育途径平台上下功夫, 不断深化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

(二) 不断优化家庭教育小环境

家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 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自我表率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个体发展, 家长依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和家的庭港湾作用, 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发展, 提高家庭的情感性、亲密度, 使学生能产生角色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 以家长学校为平台, 形成家校联合互动系统, 通过学习培训, 使家长教育观念得到更新和转变, 优化育人环境。

(三) 努力净化社会文化大环境

净化社会环境,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当前社会上蔓延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 消极腐败等一些丑恶现象会影响着一些认知低下、意志薄弱的高职学生, 必须采取措施, 切实加大执法力度, 保障他们的权益, 不能使之成为不良道德的“温床”, 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强化不良行为, 滋生犯罪意念。

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为主体外的责任者, 职业学校理所当然肩负着首要责任。但是, 它决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 而是包括学校、家庭等在内的全社会的事情, 只有大家协同作战, 方能出现立体式积极效应, 方能力求实现5+2≥7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叶松庆.当代未成年人的道德观问题调查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3) .

[2]廖小琴.家庭环境对成才的影响[J].人才开发, 1998, (12) .

篇4:“5+2=0”现象的思考

这门课程是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这个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基础,能够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过去偏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手段,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以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教会做人的目的。

但是,就小学中高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而言,他们不仅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其品德的形成也受着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甚至这样的制约和影响有时会胜于学校的课堂教育。我们不妨从下列实例中略见一二。

学校号召学生为本校生病的学生自愿捐款,学生在校刚听到消息时,积极性特别高,但回到家里与家长说及此事后,却遭遇一盆冷水:“捐什么捐,比咱们有钱的人多得很,让他们捐吧。”试想,有了家长这样的灌输,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若想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会遇到多么大的障碍啊!

走出校门的学生和在校内时表现不一致,在校时努力学习,遵守纪律、文明懂事。出了校门,乘公交时,与老人抢座位;和小伙伴玩耍时,满口脏话;外出旅游时,随处刻字。

在家里的表现和在学校的表现不一致。在家里是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是个不堪入目的邋遢鬼,是个一手遮天的小蛮横;在学校却表现的勤快、讲卫生、通情达理。而当老师把这些反馈给家长时,有些家长却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是老师对孩子有偏见。

除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之外,社会因素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媒体、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不良现象,都会左右着世界观刚刚形成的他们。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有时却被家长不良的影响或一些社会现象的影响抵消了。这就出现了所谓的5+2=0甚至5+2<0现象。

所以,让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共同做孩子的表率,潜移默化地影響着他们,使他们在世界观形成的初期定准位,为他们顺利成长,为他们具备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夯实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细而言之,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加强教师的表率作用,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采取有力措施制约社会不良因素对孩子的影响,会有利于杜绝《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5+2=0现象的出现。

不言而喻《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感情的熏陶上,更要能促使其转化到行动上,试想:一个智商极高的人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与社会为敌,与人民为敌,那么他所拥有和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又有何用呢?没有知识的人是次品,那么品行、道德败坏的人就是废品了。无论就学校、家庭、社会而言,出现了次品或废品都是无法弥补的,我们应该培养出德、能等诸方面均合格的优质品,这样我们才是成功的。

篇5:“5+2=0”现象的思考

督促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为了切实做好县纠风办、卫计局对我院履职尽责督促检查,确保督促检查工作取得实效,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年度县卫计局下达的卫生工作目标,着力解决单位履职不力、作风不正、行为不廉等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营造依法履职,优质高效、廉洁从政的发展环境,为全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卫生服务。

二、督促检查内容

(一)服务改善民生情况

要坚持勤政为民,创新管理,优化服务,提高行政能力。查医疗服务是否优质;医疗服务收费是否规范;预防接种服务是否合规;基本药物制度是否落实;是否严格执行药品网上采购、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规定是否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否扎实有效;妇幼保健措施是否到位;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是否落实;新农合资金管理是否严格。

(二)转变工作作风情况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委七条意见和县委六条实施细则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四风”问题是否及时纠正;是否存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问题;是否存在“为官不为”、乱作为、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是否存在上班迟到、下班早退,外出不请假、串岗聊天、上网玩游戏炒股,工作日午餐禁酒措施不落实等问题。

(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

要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格遵守《廉政准则》,是否认真履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否认真履行;是否存在违规发放津补贴和福利等问题;是否存在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购物卡等问题;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是否严格执行;是否存在有案不查、追责问责不到位、“小官巨腐”等问题。

(四)收集和解决突出问题情况

是否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是否及时解答群众政策咨询,认真解决群众举报投诉。服务群众是否存在中梗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服务群众首访责任制是否落实。

三、督促检查方式

(一)明察暗访

聘请行风致风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着力发现在履职尽责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督办问责。

(二)第三方监督

建立健全第三方监督工作机制。本院将结合实际,聘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服务对象为政风行风监督员对医院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监督。

(三)接受评议

医院将认真接受县县纠风办和县卫计局的民主评议,督促检查,努力取得优异成绩。

(四)查案追责

对活动中自查自纠不认真、搞形式、走过场的问题;对问题整改不到位、工作不扎实的问题;对群众投诉举报问题不核查、不处理、不反馈的问题;对发现问题不报不纠、不查的问题;被政风行风热线曝光的突出问题等,将严肃追究当事人、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责任。

四、督促检查工作步骤 按以下四个步骤依次推进: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底—6月中旬)

召开全院职工大会传达上级会议精神,进行活动总动员。制定活动方案,分解工作任务,组建工作机构,对外公开承诺。

(二)查找问题阶段(6月中旬—8月下旬)

对照督促检查内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和整改落实时间。组织相应活动,在门诊设立意见箱、召开职工大会让全体卫技人员公开承诺签名,在社区进行专业医师大义诊,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公开征求意见。在相关分场、生产队召开座谈会,走访了解群众对卫生的真实评价。聘请监督员评议。公布热线电话,通过以上办法来深化自查自纠工作。.

(三)整改查处阶段(8月中旬—1 1月中旬)

对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开展消号式整改,确保每一个问题均得到整改。依纪依法查处违纪违规问题,严肃实施追责问责。

(四)总结提高阶段(1 1月下旬)

对督促检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卫生工作年度任务顺利完成,推动我区卫生计生事业再上新台阶。

五、督促检查结果运用

因工作不力严重影响本单位年度考核评比结果的部门,取消其参与本院年度评先表彰的资格。

六、工作要求

(一)认识要到位。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卫生工作,既是县纠风办、县卫计局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促进全 县卫生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次良好机遇。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履职尽责督促检查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端正态度,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这次检查工作。

(二)措施要务实。在接受督促检查工作中,要成立领导小组和专班,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科学谋划;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与问题整改,做到来查先改,边查边改,力求措施扎实、主动、有效:要密切关注督促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主动协调与相关部门的关系,把督促检查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篇6:暑期社会现象观察和思考5

---“气功大师”王林如何吸引崇拜者

“气功大师”王林本来是十分低调的,但近日的马云、赵薇等人陆续拜访却使他突然火了起来。

气功,本来是一种深奥的功夫,但有些人打着气功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他们对受骗的人所说的话正好是迎合了他们某个时刻的心理,然后又表演了一些看的人所不能用自己的认知来解释的表演,由此,被骗的人就更加深信不已。然后这时,所谓的“气功大师”就能对他的那些崇拜者们呼风唤雨了。

事实上,那些表演都能用我们已知的物理知识来解释,那为什么还会有人相信呢?那是因为被骗的人都是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那也就是国家为什么那么注重教育的原因了。

而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做个成功的“气功大师”,对自身的包装也是必要的,如果没有良好的传播载体,那么管你有在好的“气功”也不会吸引到崇拜者。所以,他们会去做一些“演讲”,然后吸引群众,然后将那些已经精心设计好的骗局表演呈现在那些群众们的面前,那观众们就被骗的晕头转向了。在这之后你说你会什么,他们都会深信不疑了。

但是有些明白这些道理的人为什么还回去相信他们呢?也可能是他们对自己无法得到的一些事物的执着,相信这些人能帮助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才会盲目地相信他们,而骗子们也恰好知道他们的心理,就说自己恰好能满足他们的一些愿望,但是满足愿望并不是无偿的,他们会同时提出一些条件,就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王林并没有正当的工作却能买得起那么大的三层楼别墅了。

这些伪科学我们要睁大双眼仔细辨别,不能盲目的相信他们,更不可将自己的金钱盲目地交给他们。总而言之脚踏实地地追求自己想要的才是正确的。

上一篇:绿化工程苗木养护要求下一篇:大学生实习日志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