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效果评价系统sms

2024-05-05

实施效果评价系统sms(精选8篇)

篇1:实施效果评价系统sms

杭州集控软件:浙江ERP企业系统实施效果的评价

如何确立ERP系统目标

----那么,ERP系统应用如何确立目标呢?总体上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根植于IT系统规划----企业应有一个长期的IT战略规划,ERP系统作为I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企业的长期规划,是长期规划的手段和保证。ERP的目标源于IT系统规划,是评价ERP系统成败的基本标准。因此,应依据IT系统规划,明确ERP系统的实施范围和实施内容。明确ERP能解决什么问题----ERP的概念在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共同努力下,已是广为人知。但对那些准备上ERP的企业来说,仅仅知道一些概念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高层领导应对ERP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领会ERP的先进管理思想,要知道ERP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能作什么?为了找到答案,企业领导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同时也可以请咨询公司进行培训。做好两份报告----这两份报告分别是需求分析报告和投资效益分析报告。在企业长期IT规划的指导下,结合ERP系统的核心管理理念,企业应做好ERP的需求分析和投资效益分析。从经验表明,企业在未接触ERP系统的情况下,要做好这些分析有一定难度,因此,一般通过专业咨询顾问的协助来完成。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功能需求分析----一般由咨询顾问协助企业做好业务调查,确定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在总体目标下,根据企业目前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及财务状况,确定阶段性的目标。

(2)管理层讯息需求分析----现代企业间竞争不仅要求企业管理者随时理解企业内部的信息,更需要及时地掌握整个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信息。咨询顾问在协助企业做需求分析时,要不断沟通,使管理层对信息的需求明朗化,并由此选择相应的软件。

(3)流程需求分析----ERP系统实现了对企业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管理,其应用与企业业务流程紧密关联。为了保证ERP系统应用成功并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必须首先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4)收益与成本的权衡----合理估算ERP应用的收益与成本,尤其对于ERP系统应用过程中的隐含成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如何评价ERP实施效果

----ERP系统实施完后,企业高层领导都希望知道:系统实施的结果如何?事前制定的目标实现了没有?在大的方面,ERP应用是否成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衡量:

1系统运行集成化:这是ERP应用成功在技术解决方案方面最基本的表现。ERP系统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供应链”的管理。软件的应用将跨越多个部门甚至多个企业,为了达到预期设定的应用目标,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统能够运行起来,实现集成化应用,建立企业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一般来说,ERP系统仅在财务部门应用只能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改善应收帐款和资金管理;仅在销售部门应用只能加强和改善营销管理;仅在库存管理部门应用只能帮助掌握存货信息;在生产部门应用只能辅助制定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只有集成一体化运行起来才有可能达到:----降低库存,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控制经营风险;----控制产品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 减少坏帐、呆帐金额等。

2业务流程合理化:这是ERP应用成功在改善管理效率方面的表现。ERP应用成功的前提是必须对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因此,ERP应用成功也即意味着企业业务处理流程趋于合理化,并实现了ERP应用以下几个最终目标:企业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企业面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大大加快; 客户满意度显著改善。

3绩效监控动态化:ERP的应用将为企业提供丰富的管理信息,如何用好这些信息并在企业管理和决策过程中真正起到作用是衡量ERP应用成功的另一个标志。在ERP系统完全投入实际运行后,企业应根据管理需要,利用ERP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设计出一套动态监控管理绩效变化的报表体系,以期即时反馈和纠正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一般是在ERP系统实施完成后由管理咨询公司的专业咨询顾问帮助企业设计完成。企业未能利用ERP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建立起自己的绩效监控系统,将意味着ERP系统应用没有完全成功。

4管理改善持续化:随着ERP系统的应用和企业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企业管理水平将会明显提高。为了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改善程度,可以依据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的企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过程本身并不是目的,为企业建立一个今后可以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管理不断改善的机制才是真正目的。这也是ERP应用成功的一个经常不被人们重视的标志。

----从评价上来看,国际最著名的是Oliver Wight 的ABCD 考评表,这个考评表列出了ERP实施成功的标准,即企业实施ERP所想要达到的目标。另外,对于企业来说,以上的目标的达到并不是要么0分,要么100分的境况,而是某个中间状况。鉴于此种情况,企业领导总希望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以判断这个项目实施的好坏程度。本文下面述及的评价方法基于Oliver Wight 的ABCD 考评表,又结合了我国的一些实际情况,以供借鉴。

----对于成绩的评定。

总成绩的计算公式:----总成绩=项目1的得分×权重1+项目2的得分×权重2+„ „ 〕

(1)追求卓越的决心----高层管理者和整个公司应有这样的决心:通过采用有效的计划和控制基数,提供单一的一套业务数据为组织中所有成员所使用。这些数据代表着可行的计划进度安排,并为经营管理企业的人们所信任和使用。

(2)营销计划----有一个实际运作的营销计划编制流程,以便维护一个支持客户需求和经营计划的、现实可行的、当前正在执行的营销计划。这个业务流程包括一个由第一把手主持的正规的每月例会和覆盖足以有效安排各种资源的计划水平期。

(3)财务计划、报告和考核----有一套单一的数据为作业系统内所有的职能部门使用,其中还提供了为财务计划、报告和考核所用的源数据。

(4)“如果......会怎样”模拟----“如果......会怎样”模拟是用来评价多个可供选择的作业计划或编制物料、人、设备、财务等的应变计划。

(5)明确责任指标的预测流程----应有一个业务流程来预测所有预期需求,提供足够明细和足够时间延展的预测数据,以便支持经营计划、营销计划、主生产计划。必须评估预测的准确度,以便不断地改进这一过程。

(6)销售计划----应有一个正规的销售计划的编制流程,以代替促销员负责提出和执行的销售计划。销售计划和预测之间出现的差异需要进行协调。

(7)集成的客户定单输入和承诺----客户定单输入和承诺与主生产计划及数据库集成起来。有一机制来匹配陆续收到和预测的定单及处理中止的需求。

(8)主生产计划----对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流程应进行不间断的管理,以便确保在计划的稳定性和应变能力之间的平衡。主生产计划应与依据营销计划编制的生产大纲一致。

(9)物料计划和控制----有一个物料计划的编制流程以维护一个实际可行的进度计划,有一个物料控制流程以便在制造进度、调度表、供应商进度和/或看板机制之间相互沟通优先级(轻重缓急)。

(10)供应商计划和控制----一个供应商计划和进度编制流程可提供关键项目在足够计划水平期内的可见性。

(11)能力计划和控制----有一个能力计划的编制流程,使用粗能力计划,并且若条件许可,使用详细能力计划,可在额定产出的计划能力和能力需求之间进行平衡。能力控制流程用来评估和管理工程的产出及作业排队。

(12)客户服务----已明确了使客户满意的及时交货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考核业绩。

(13)销售计划业绩----对已经确认的销售计划有执行效果的责任指标和考核方法以及共同确认目标。

(14)生产大纲业绩----已经确立了生产大纲执行效果的责任指标和考核方法及共同确认目标。生产大纲的执行效果要在月度计划±2%误差内,经高层管理者授权做出的月中变更情况可作为例外情况处理。

(15)主生产计划业绩----已经确立了主生产计划执行效果的责任指标、考核方法和共同确认目标。主生产计划的执行效果要在原计划的95%~100%之间。

(16)制造进度计划业绩----已经确立了制造进度计划执行效果的责任指标、考核方法和共同确认目标。制造进度计划的执行效果要在原计划的95%~100%之间。

(17)供应商交货业绩----已经确立供应商交货执行效果的责任指标、考核方法和共同确认目标。供应商交货的执行效果要在原计划的95%~100%之间。

(18)物料清单结构和准确度----计划和控制流程需要借助于正确的物料清单结构、准确的物料消耗定额,和与物料清单(配方、食谱)相关数据的集成,物料清单的准确度要在98%~100%之间。

(19)库存记录准确度----有一实际运作的库存控制流程,提供准确的库存、存货、在制品库存数据。在盘点误差不超过规定的范围内,所有项目的库存记录与实际盘点结果相匹配的程度要在95%以上。

(20)工艺路线的准确度----当工艺路线投入使用时,有一个实际运作的开发和维护流程来提供准确的工艺信息。工艺准确度要求在95%~100%之间。

(21)教育和培训----有一个实际运作的有效的教育和培训流程,使所有的实际业务人员可关注在经营和客户需求机器的改进上,目标包括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应变能力、队伍稳定性和适应未来需要。

(22)DRP分销资源计划当条件具备时,分销资源计划用于管理分销过程的物料供应。分销资源计划的信息用于营销计划、主生产计划、供应商进度计划、运输计划和发运进度计划。

杭州集控软件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400-002-3266

公司网站:

篇2:实施效果评价系统sms

本文将从中国民航建立SMS的必要性、SMS的总体框架,以及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SMS系统进行探讨,希望对大家开展这项工作有所帮助。

一、建立安全管理系统(SMS)的必要性 1.当前中国民航的安全状况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最新统计,2004年,我国航空公司定期航班完成的总周转量为240.76亿吨公里,比2003年增长了36%,在全世界的排名由2003年的第5位跃升至第3位,超过了航空强国日本(224.3亿吨公里)和英国(222.6亿吨公里)。排在前两位的美国和德国完成的运输总转量分别为1449.59亿吨公里和246.8亿吨公里。

上述统计尚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2004年,香港完成的航空运输总周转量为129.39亿吨公里,比前一年增长了26%;澳门为3.19亿吨公里,增幅高达61%。如将港、澳数据包括在内,中国将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统计数据还显示:2004年,我国国际航线完成的运输总周转量为88亿吨公里,比2003年增长了41%,在世界的排名由前一年的第12位上升至第10位。如将港澳份额包括在内,我国国际航空运输量已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

按客货运输分类,我国客运完成1 762.68亿客公里,年增41%,在世界排名由前一年的第5位跃升至第3位,仅次于美国(11 634.69亿客公里)和英国(1 827,36亿客公里);货运完成81亿吨公里,年增28%,在世界排名由前一年的第6位升至第3位,仅次于美国(375亿吨公里)和日本(89亿吨公里)。我国香港完成69亿吨公里,其中国际货运完成53亿吨公里,年增30%,世界排名由前一年的第10上升至第8位。

国际民航组织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2004年是世界民航发展最快的年份之一,同2003年相比,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平均增幅达13%。2004年,世界航空运输企业定期航班载运的旅客人数为18.87亿人。我国民航在连续多年稳步高幅度增长的情况下,2004年取得了高达36%的增幅,不仅在我国民航发展史上少见,在世界上也是罕见。在国际民航组织提供的统计数据的近100个国家中,达到或超过30%的国家只有8个。

1994~2003年,中国民航运输飞行重大事故率为0.62次/百万飞行小时;2000—2003年,中国民航运输飞行重大事故率为0.44次/百万飞行小时,比上世纪90年代下降了69%。

根据“十六大”制定的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在20年内翻两翻的发展目标,预计未来15年,我国航空运输平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0%左右,继续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及其他运输方式的增长速度。按照这一发展速度和近10年运输飞行平均重大事故率推算,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中国民航将分别发生重大运输飞行事故2次、4次和6次。这个安全状况是广大乘客和公众无法接受的,所以,随着航空业的飞速增长,必须降低事故发生率。

2.回顾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的演变

中国民航安全管理方式、方法的变化过程可分成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年以前,约40年的经验管理阶段,基本是经验型+行政命令型管理。第二阶段:1990—2000年的10年,即逐渐规范化的管理阶段。其中,前5年是行政命令+规章+经验;后5年是规章十行政命令十经验。

第三阶段:2000—2004年,以航空安全管理为龙头,以各职能部门的行业管理为基础,以运行合格审定、规范化基础管理和安全评估为契机,以持续监察为手段,以信息化管理为工具,引导企业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在此阶段,取得了一定效果,创造了中国民航连续运输安全飞行516万小时,928天的纪录。但是,必须看到,尽管我们在安全管理上有所进步,在设施设备以及技术上有所改进,人员培训、资金投入以及人为因素研究方面也下了很大力量,有所成效。但为什么安全形势总是时好时坏,难以把握;较为严重的人为责任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首先是在组织管理方面出现了问题。为此,必须从组织上和安全管理系统上采取措施,借鉴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手段,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加以解决。

近些年,国际民航组织和许多民航发达国家都越来越重视从系统安全管理上考虑如何提高航空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降低事故率。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是建立SMS的先驱国家,且加拿大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将SMS写人民航规章总体要求的国家,得到了ICAO的充分肯定。ICAO也计划在各成员国中推广使用。

国际民航组织航行局局长WilliamR.Voss先生在2005年9月19~22日,开罗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就SMS进行了专题发言。他提到按照目前国际平均事故率不变计算,到2015年,全世界要发生41起机毁人亡的大型运输机事故,如果将事故率降低50%,2015年,全世界也将发生21起大型运输机的机毁人亡事故。同时,全世界还普遍存在合格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在安全审计时发现,23%的成员国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安全生产,航空运输量增长过快等问题,降低事故率是大势所趋。

国际民航组织即将在2005年10月出台SMS手册框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安全管理介绍,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和安全大纲;第二部分是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的定义、安全管理的基础、风险管理、信息报告、安全调查、安全分析与研究、安全业绩监控和应急反应程序。第三部分是SMS,包括建立SMS、安全评价、安全审计和SMS的实施。第四部分是SMS的应用,包括航空器运行、空管、机场和航空维修相关的SMS应用。

为顺应世界民航航空安全管理发展的潮流,探求在民航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事故率的安全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系统,5月份,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派人对加拿大民航“安全管理系统”(SMS)进行了学习考察,并于6月在北京举办了由总局领导、地区管理局局长和主管安全的副局长、总局有关司局、直属院校领导参加的安全管理系统高级培训班;之后,在昆明举办了培训班,各地区管理局、各航空公司、机场等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的领导和骨干接受了培训。在借鉴加拿大运输部民航局开发的$MS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中国民航安全发展的状况,研究开发出适应中国民航快速发展新形势,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系统”——CSMS。主要目的是在强化政府监督企业的同时,督促企业建立一套自我审核、自我监督、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的机制,建立全行业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SMS的总体框架介绍 1.SMS是什么

SMS是安全管理理念的一次更新和飞跃,在加拿大的实践证明: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向零事故挑战的安全管理办法。SMS是什么?加拿大有关SMS总体介绍这本参考资料是这样定义的:一个系统的、清晰的和全面的安全风险管理过程,综合了运行、技术系统、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面向与航空营运有关的所有机构、人员和活动,最终实现安全运行和符合民航局方规章要求。像所有的管理系统一样,安全管理系统包括目标设定、计划和绩效评估。安全管理具有4P特征(理念、政策、程序、实践)。

理念——安全管理始于管理的理念:认识到安全隐患始终存在,要制定安全的目标,明确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

政策——明确如何实现安全:明确责任、权力和义务;在制定单位工作程序和组织结构时,将安全目标分解到运行中的各个方面,研究掌握安全工作所必需的技术和知识。

程序——管理者让从业人员贯彻落实政策的方法:给全体员工明确的工作职责和目标;有计划、组织和控制方法保证目标的实现;有监控和评估安全状况及工作进展的方法。

实践——工作中实际发生了什么:遵循设计良好、有效的程序;避免因走捷径而影响安全性;当发现涉及安全问题的事件时,须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防范。

概括起来说,SMS的核心是通过主动的管理而不是被动地符合规章要求来改进航空安全。将安全控制过程融人到每个员工的具体工作过程中,每个部门的每个雇员对单位的安全水平都有贡献和影响,主要是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来收集信息,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通过完善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安全政策来根本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

2.SMS的理论基础

SMS最基本的理论是Reason理论,前题是人会犯错误的,事故是由多种因素组合产生的,人只是导致事故发生环节中的最后一环。我们不能用改变人的方法来预防事故,只有当我们真正找到事故隐患后才能预防事故,通过风险控制的办法来阻止事故链的形成,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风险的控制应当是安全生产的全程控制,包括事前的主动控制、事中的持续监督控制和事后的被动控制。

3.先进的安全文化

SMS的成功有赖于先进的安全文化。那么先进的安全文化是什么?是一种信息畅通的文化:人们知道自己从事的工作中所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员工在工作中始终能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一种公正的文化:必须理解差错,但故意违规却是不可容忍的;员工懂得并认可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一种报告的文化:鼓励人们报告不安全事件,有关安全问题被报告后,须对其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整改。一种学习的文化:鼓励人们提高并应用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来强化组织安全;管理者应不断为员工提供安全方面的新知识和新情况;将安全报告反馈给员工,.使每人都能从中吸取教训。

4.实施SMS的益处

从传统意义上讲,安全是为了避免损失。许多组织因为重大事故而破产,这是关于安全重要性的最有力的佐证,但事故带来损失只是问题的一部分。研究表明:安全与效益紧密相连,安全以降低损失和提高生产力的方式获得效益。实施SMS就是为组织提供一种能力,使安全隐患在变成事故以前,对它们进行预测并找到问题所在。SMS同样还能为管理者提供有效处置事故及事故征候的能力,利用通过分析得来的有价值的教训,改善安全和提高效益。所以说,SMS不仅会降低企业的损失,还能提高其生产力和效益,它主要通过风险的闭环控制与管理来实现。

加拿大AirTransat航空公司是第一家在加拿大实施SMS的航空公司,实施SMS后,每月降低72%的非正常运行费用(每个月节约1百万加元),员工的凝聚力和运行安全意识大大提高,事故征候次数减少。实施SMS带来的这些益处,使加拿大将在其他行业如核工业、化工业等推广SMS成为必然。

5.SMS与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不同点

实行SMS并不意味着将对整个行业增加额外的规章管理和安全监督工作。传统的飞行安全管理依赖并独立于运行管理的飞行安全官员(或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监管,他们须向公司总经理或首席运行官报告安全问题。实际上,安全官员或安全管理部门并没有权力为改善安全而采取相应措施。安全官员或安全管理部门工作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他们说服管理者采取相应行动的能力。

SMS的基本理念要求安全的责任和义务归属于组织内部的管理。正如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者对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负责一样,他们对安全负主要责任。这一理念已经融人加拿大运输部民用航空条例CARS中。新条例要求:航空企事业单位确定其“安全责任执行官”。一般由组织中能实施财务和人事权力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同时他也是执照持有者。如果一个组织持有不止一种执照(如一份航空营运人执照和一个获批准的维修执照),这种情况下也只有一个安全责任执行官。SMS是要确保权力与义务并存。

6.SMS的内容

SMS包含六大音肜/-(Component组件)、17个要素(elements),其主要内容是:安全政策;实施计划以及跟踪评估计划实施的办法;确定风险的程序和风险管理办法;评定人员培训情况及是否满足岗位要求的程序;主动的内部风险(包括事故和事故征候)报告程序,及其制定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件重复发生的程序;SMS实施过程中的文档记录,根据个人职责,明确每个人在SMS项目中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对SMS实施情况进行安全审计和评价;其他有关民航规章中规定的对SMS的要求。以上内容可以概括为安全管理计划、文档、安全审计(包括主动和被动审计)、培训、质量保证和应急预案。

7.SMS的实施阶段

加拿大SMS实施分四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初始审定阶段。在公布SMS规章后90天内,要求申请人向加拿大运输部提供符合性文件,在文件中明确组织中的责任人和实施SMS的负责人,还要包含单位对实施SMS系统的承诺。完成符合性文件后,应进行差异分析(单位现有系统与加拿大民航条例SMS要求之间的差异),并制定项目计划,向主任监察员明确表明单位实施SMS的计划。第二阶段(通常1年):合格证持有人必须向加拿大运输部表明其具有安全管理计划(包括所有要素);安全监督的下列要素(被动过程、调查与分析、风险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相关的文件政策和程序。第三阶段(通常1年):合格证持有人必须表明其具有安全监督中的主动过程要素,包括相应的文件政策、程序和人员培训。第四阶段(通常1年):合格证持有人必须表明其具有运行质量保证体系、良好的应急程序以及相应的文件政策、程序和人员培训。

加拿大运输部对每一阶段SMS实施的情况进行评估,为此制定了《安全管理系统评估指南》,评估人员可使用该指南对SMS的六大部分的17个要素对照标准打分(1—5分),3分表示满足规章最低要求。

三、建立中国民航SMS的设想

篇3:实施效果评价系统sms

卫生部于2012年2月2日公布《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 (试行) 》, 推动实现居民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一卡通”的实施进程。2009年国务院公布新医改方案, 加快医疗卫生系统建设。方案明确指出: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 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 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广“一卡通”使用, 能够方便参保人员就医, 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 提升城市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水平, 探索银行与医院合作方案。

全国各地不同级别的医院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 努力打造数字医院, 但由于各大医院就诊费用结算笔数多且款项往来频繁, 医院结算流程与实际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一是患者就诊流程繁琐, 对“一卡通”的依赖性增强;二是“一卡通”缺乏通用性, 各医院患者信息不能共享。综上所述, 患者买卡、缴费仍是当前就诊不可避免的环节, 存在的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2 医疗“一卡通”的功能及特点

医疗“一卡通”是指为就诊患者办理包含病人基本信息和预交金信息的磁卡或IC卡, “一卡通”能够关联医院应用系统各个模块, 持卡人只需在医院办理“一卡通”就可以享受挂号、就诊、检查、治疗、缴费、取药、保管电子病历、打印导诊单等一系列服务, 从而有效提高门诊服务效率, 最大限度地缩短病人就医和等候时间。因此, 医疗“一卡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系统可保障数据的安全、可靠;卡遗失后, 通过合法身份证明, 可补发新卡;对已挂失或其他原因不能再使用的卡, 禁止在医院流通。

(2) 建立患者健康档案, 可存储患者历次就诊情况、家族史、过敏史等内容, 方便医生快速、全面掌握患者的病历资料, 提高诊疗质量。

(3) 患者可对卡进行充值、消费及查询, 加快收费速度;保证患者信息的私密性;可自定义多种会员消费模式;双向审核, 避免差错, 便于公开监督。

3 医疗“一卡通”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了更好地开展医疗“一卡通”的评价, 必须确定评价指标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的先决条件。建立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综合性原则; (2) 指导性原则; (3) 可行性原则; (4) 相关性原则。

对于信息系统的评价应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 对信息系统经济效益的评价;第二, 对信息系统本身价值的评价;第三, 对信息系统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一般来讲, 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医疗“一卡通”系统。

(1) 系统费用:系统采购费用、实施费用、用户培训费用、系统维护费用。

(2) 系统效益:节省的人员工资、增加的效益、业务的改进、决策准确度、提高知名度、市场份额增长。

(3) 系统价值:功能设计的合理性、领导认可度、用户满意度、系统利用率、界面友好性。

(4) 系统性能:可靠性、安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扩充性。

上述4个方面20项指标从一般意义来说基本包括了信息系统的各个方面, 充分体现了指标体系设置的4项原则, 并且指标之间的充分互异性避免了交叉意义存在的可能。

4 医疗“一卡通”实施效果评价方法的选择

对医疗“一卡通”系统进行评价是指对“一卡通”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估计、检查、分析和评审, 以求确定其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 并对其实施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 因各医院实际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模式有所不同, 应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指标及权重的适时调整也是必要的。

医疗“一卡通”系统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 是与患者更进一步接触的信息化应用产品, 其使用的过程和感受能直接反映患者对医院就医流程的满意度, 是体现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方面, 因此, 对医疗“一卡通”系统进行评价可借鉴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及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的相关方法。

对医疗“一卡通”系统进行评价涉及多个不同指标, 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可将多维评价综合, 形成一个可以比较的结果。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总结的综合评价方法如表1所示。

5 讨论

信息系统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对医疗“一卡通”系统的有效评价是很有必要的, 能使决策部门、开发者和用户正确地了解系统的实施效果, 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改进, 以优化医疗“一卡通”系统管理, 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分析还不够深入, 还可继续探索针对具有医疗机构规模的医疗“一卡通”系统的评价理论和方法, 更好地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仲秋雁, 陆牡丹.企业信息系统评价的复杂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4 (1) :67-69.

[2]郑凌.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J].情报探索, 2009 (1) :28-30.

[3]邱均平, 张荣.信息系统评价举证分析及指标体系的分立与整合[J].评价与预测, 2004 (5) :17-19.

[4]姚贵宾, 李静, 欧崇阳.医院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现状与发展趋势[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 15 (12) :1149-1150.

篇4:实施分组护理的效果及评价

【关键词】 分组护理;护理质量;护患关系;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6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04-02

护理质量控制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内容,其内容涉及到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我科所在的病区是一个病情复杂、护理项目繁琐以及周转速度比较快的内分泌科,再加上人力资源存在一定不足,导致经常出现铃声呼叫次数多和护士人员到位不及时的现象,有碍护理质量的提高。从2010年3月底开始,我医院开始实施分组护理责任制,执行该制度2年时间以来,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总结经验,不仅严格了管理的流程,而且实现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室有护士18名,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24.2±1.6)岁;从职称来看:有主管护师3名,护师2名,护士13名;床位45张,可加床位最大数15张。

1.2 实施方法

1.2.1 病人分组 将我科室病区的45张固定床位划分为六组,每组负责7个左右的病人,另外,需要增添床位由各小组的护士视情况而定。

1.2.2 护士分组 护士按照病床的顺序同样分为六组,以护士的职称和工龄均匀分配为主要的划分原则,负责所管病人的全部护理和健康宣传相关工作。另外,每组各挑选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且责任性强的护理人员2名为该组的责任护士;设办公护士1名,主要负责处理医嘱、病人出入院接送以及相关仪器的检查和整理工作;治疗班护士上午下午各2名,主要负责取配药、巡视以及更换消毒用品等;夜班护士2名,主要负责病人的夜间管理。

1.2.3 改善护理工作模式 首先,缩短晨会大交班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刻钟内完成;将配药输液提前于治疗前进行,并要求争取在每天的9:30之前结束此项工作;科学配备治疗车的物品箱,分类配置临床护理所需的物品,为主管护士给所管病人做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腾出时间。

1.2.4 设置护理巡视卡制度 要求护理小组把对病房的巡查纳入到各组的职责中去,在病房悬挂巡视卡片,护士长严格监督,护理人员定时签名、统一回收、定期保存备案。通过实施巡视卡制度,不仅可按护理级别对病人进行巡视,而且还增加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和沟通的时间。

1.2.5 建立护理效果监察系统 在科室设置1名监察员,负责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标准和要求的制定,及时发现和提出存在的问题,在晨会进行讨论并确立整改措施。另外还执行奖惩制度,根据监察的结果进行星级护士评选。

2 结果

2.1 呼铃次数和应铃到位时间的比较 对目前我科室的呼叫铃声次数以及护士应铃到位的时间进行1周时间的测试,将测试的结果与实施分组前的数据进行对比,详见表1。

由表1可知,实施分组护理后,病员每天的呼铃次数明显减少,护士应铃到位的时间大为缩短,前后数据比较具显著统计学差异。

2.2 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详见表2。

由表2可知,实施分组护理后,患者对我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分组前后的满意度数据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实施分组护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理念。实施分组护理更能让护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并从本职岗位出发,增强主动意识,提高工作方式的创造性和工作效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护理人员不足的局限,可增进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间的沟通,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

3.2 实施分组护理可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通过科学配置治疗车的物品箱、分类管理临床护理备品、设置护理巡视卡制度以及护理效果监察制度等方法的实施,可提高护理人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了呼铃次数和护士应铃到位时间,同时,护理人员获得了更多巡视病人和了解病情的时间,可及时满足患者多方面需求,获得患者的认可,使其更能配合医院的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总之,患者的满意度就是护理质量最好的标尺。

3.3 实施分组护理激发了护理人员自我实现的理想。实施分组护理不仅让患者得以实惠,而且同样可让护理人员受益。一方面在新管理模式带来压力的情况下,被动机械的执行变为了主动寻找工作,极大地提高和锻炼了护士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增强护患沟通的情况下,依据对患者的调查情况进行星级护士评选,在自觉成绩被肯定的同时也激发了护士实现自我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苏英君.分组护理责任制的建立与实施[J].吉林医学,2005,11(26):1171-1172.

[2] 骆秀梅.实施分组护理的效果评估[J].南方护理学报,2005,2(12):85-86.

篇5:实施效果评价系统sms

医疗安全的核心和目的首先是患者安全[1],目前,全球每年有数千万人因各种原因接受手术治疗,而其中每10人中就有1人遭遇过医疗差错[2]。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1995年至2008年回顾的5 632件危险事件中,“手术部位错误”占13.2%,高居榜首[3]。因此,有效开展手术安全核查,杜绝错误手术的发生,是全球需共同探讨的问题。为此,中国医院协会(CAN)修订与完善形成了《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国家卫生部中心质量委员会也颁布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细则,意在保障手术安全,我院自2010年01月起,在学习上述目标和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实施安全核查流程及内容,并分析具体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实施 1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1 宣传与培训 组织手术相关人员认真学习《2009患者安全目标》,领会其重要性,讲解手术核查表的使用方法,手术室积极配合,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积极参与,人员多,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此项工作。1.2 核查责任人及职责 手术患者的安全核对是一项多部门、多人员、多环节的复杂过程,涉及到手术患者、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每一个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不同时期的核对[4]。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对其进行的任何医疗操作前,都必须进行核对[5]。1.3 手术安全核查内容

1.3.1 患者核查 核查患者的姓名、性别、科室、住院号、床号、年龄、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部位标记、药物过敏史、皮肤情况,检查报告、知情同意书、手腕或脚腕佩戴标识带。

1.3.2 手术中核查 由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洗手护士共同完成:(1)手术开始前共同清点所有物品、关闭体腔前第二次清点、关闭体腔后第三次清点,手术结束皮肤缝 合后再次清点;(2)手术标本的核对,准确无误地填写标签,并核对病理送检申请单,洗手护士做好标本固定及登记本的填写和签名,巡回护士再次确认并签名;(3)术中核对植入物合格证、条形码。

1.3.3 仪器设备核查 手术所需各种仪器设备建立使用登记本,巡回护士使用后

及时填写运行状况,除能正常操作外还应有预见性地提出该设备是否需要检修和维护。2.手术安全核查流程

2.1

护士自行核查流程和内容

国外资料显示护士开始通过手持PC/scanner„Specifically代码扫描、视觉确认执行双重检查[6]。

2.1.1

术前访视第一次核查

术前1日下午巡回护士访视,了解患者身份(科别、床号,病案号,姓名,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与标识,必要检查结果,交叉配血情况,有无特殊感染,过敏史及手术史等。

2.1.2 病房与手术室交接时第二次核查,术日晨按照手术通知单、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与病房护士交接核对,患者意识清醒、有回答能力者由患者自己说明身份,意思不清、无回答能力者和婴幼儿通过腕带识别,并由其合法亲属确认。无误后手术室护士、病房护士在交接记录单上签字。

2.1.3

手术间的第3次核查,手术室门口醒目处悬挂择期手术提示板[7],写明当天每例手术的手术间、姓名、诊断、手术名称、器械、巡回护士;手术间醒目处同样放置手术提示板,接患者的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核查相应内容,意思不清者或婴幼儿身份以腕带识别。

2.2

手术团队的“三方五次”核查流程和内容

2.2.1

麻醉实施前

麻醉医师主持并负责按手术安全核查表内容核查患者身份(同术前护士访视核查内容)、手术名称、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静脉通道、术前备血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感染性疾病筛查结果、体内值入物,影像学资料等。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核查并签字。

2.2.2

摆放体位前

巡回护士主持,三方共同核查手术部位标识,尤其双侧器官有左右之分的单侧手术、两个以上部位的手术。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共同负责术中所用器械、敷料等情况核查,并及时完成清点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住院号、科别、床号、姓名、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器械和敷料数目的清点核对、核查者签名等。

2.2.3

手术开始前

切皮前暂停片刻(Time Out),手术医师主持并负责核查患者

身份、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标识,确认风险预警等,确保患者、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正确;手术室护士核查手术物品准备情况并报告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核查结果由三方共同确认签字。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2.2.4

手术结束关闭体腔前

手术医师宣布实施手术的名称,放置引流情况;巡回和器械护士在关闭体腔前后共同清查核查术中所用器械、敷料等,将结果报告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及时完成清点记录。手术清点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手术室存档,一份入病历。若有疑义即请放射科摄X线片协助核查。

2.2.5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手术室护士主持并负责核查患者身份、实际手术名称,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监测仪器线路,确认患者去向等。结果由三方共同确认。2.3

手术安全核查的细节管理

2.3.1

用药和输血安全

肝素、胰岛素、化疗药、需做皮试的药物、麻醉用药、生压药、10%氯化钾、高渗电解质溶液等分类存放,并在放置部位有明显标识,给药时严格两人查对;手术台上用药时,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共同查对,查对时必须读出药物名称、剂量、有效期、皮试结果及使用剂量,无误后用无菌注射器抽毕放置在台上,并做好标识备用,巡回护士准确记录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及时间。术中患者因病情需要须输血时,首先要检查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等信息是否准确,与病历上的信息是否吻合,然后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袋有无裂痕,保证血液在有效期之内,在输血前,需两人再次核对信息无误后方可输注,血输注完毕后,血袋要保留24小时,以备做必要检验时用。并在输血申请单相应位置签字。2.3.2

标本保管和送检

手术标本是无可替代性的,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的第一诊断,是金指标[8]。随着医院手术量的日益增加,一般一个手术间要安排多台手术,如不加强核查,标本管理不当会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困难,给患者带来严重损失。严格执行标本保管送检制度,落实“一对一,双签字、三完整”措施,即:术后巡回护士将标本交给主管医师,送标本和接标本人员双方签字,病理检查申请单、病理标本登记本和病理标本标签三单内容填写完整无误。

2.3.3

手术用物清点

落实手术用物“四清点三清楚”制度,即“术前、关闭体

腔前、关闭体腔后、术毕”四次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并当面点清、当场记录、复述核对记录数目,做到“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第二助手”三方清楚无误,杜绝物品遗留在体腔内;并加强内镜器械附件、体腔手术使用的带纱布的风险防范。

2.3.4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脱管、压疮

手术室定人定期检修接送患者的平车、手术床、熟识协助患者上床,床旁守护,转运患者途中加床档。术前患者上厕所时护送患者并要求穿防滑鞋。移动患者前专人查看、整理各管路,移动患者时全员协调一致,移动患者后三方共同核查各管路是否安全、通畅、固定牢固等。术前评估患者皮肤、术中合理固定患者体位,注意观察和护理受压皮肤,搬动患者时动作轻、准、稳。术中正确使用和管理电刀,避免电刀烫伤事件。

2.3.5

特殊情况下的有效沟通核查

急救时的口头医嘱、重要检验报告必须复读。信息的发出方清晰发出信息,禁用缩写,统一药物剂量单位,要求接受信息方确认并复述内容,将接到的电话或口头信息即刻记录在纸上,然后复读记录内容由信息发出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正式记录。

3.效果评价

为了评价患者安全目标落实情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了实施效果。A、杜绝患者身份识别错误; B、用药和输血安全无误; C、有效沟通、正确执行医嘱; D、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术式正确; E、物品清点准确无误; F、手术标本保管和送检安全; G、手术清点记录及时无误; H、减少患者跌倒和坠床危险; I、避免压管、脱管、折管危险; J、杜绝患者压疮和烫伤事件。

其中A~E项目标落实率为100%,其它项目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目标落实率为97~99.5%。

3.1

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核对制度,任何环节的问题都可导致严重的医疗护理缺陷。从环节上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保证病人安全。大量研究显示,手术团队

之间缺乏信息交流或沟通不足是导致错误手术的危险因素之一[9]。2001年,美国Meir医疗电心进行了一项与围手术期病人安全相关的多因素、跨部门的干预性研究。此研究发现的重大差错内容包括:病人错误、病人病历夹或病历夹中的病历错误、无知情同意书或知情同意书错误,无识别腕带或错误的识别腕、无识别标签或错误的识别标签、未标记手术部位或手术部位标记错误等[10]。为此,我院“手术安全核对表”的实施,弥补了系统缺陷,明确了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共同核对的职责,使手术团队的信息交流或沟通得到有利保障。在以往的工作模式中,手术医生在病房核对病人,麻醉医生在术前探视时核对病人,巡回护士在接病人时再次核对,程序繁琐,病人容易产生厌烦、怀疑的态度,不愿与护士交流,有失核对的真实性。手术安全核对表的实施,减少了核对次数,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核对更加有效和准确。3.2 患者手术安全得到保障

倡导手术安全核查,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旨在通过团队或者成员间的协作和鼓励将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发挥到极致,突显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关爱主题,保障手术安全。通过实施护士自行核查和手术团队的“三方五次”核查流程,患者手术安全得到了保障。例如:5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核查时曾发现一例患者情况与手术通知单不符,找主管医师询问,证实为术前临时调床但未改写手术通知单,医生更正手术通知单并通知麻醉医师,避免了一起差错;另外一例为护士术日晨与病房进行手术交接核查时发现有误,发现是自行从靠门的床位换到了靠窗的床位,经手术室护士、病房护士、主管医师三方核查无误后接患者入手术室。正是由于严格落实各环节核查流程和内容,及时发现并避免了错误发生,才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为了从根源上杜绝此类隐患,医务处规定手术通知单送交手术室后不得随意调床,必须调换时需经外科主任和麻醉科主任、手术室护士长协商,同意后由外科主任用红笔改写手术通知单并签字。病房加强管理,向患者解释随意换床的风险,使患者自觉遵守病房管理制度,主动参与手术安全核查。以后再未发生类似隐患。通过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团队逐渐认识到保障患者安全需要每个人的充分重视、不折不扣的按照流程实施核查措施。3.3

相关科室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表的认知程度

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表认知度较高[11]。一些医院相继推行WH O

规范的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推行的同时更多的工作由手术室护理人员来引导,组织、实施,这样就存在着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对此项工作认知度低,而误认为这是手术室护理工作内容。在实施过程中不改变以往工作习惯只是复制文件造成实施效果不佳,从而不能达到效果。3.4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3.4.1 手术医师不能及时参与麻醉前核对:以前我院手术医师往往在麻醉接近完成时才进入手术室,不能及时参与麻醉前核对。为督促手术医师准时到达手术室参与麻醉前核对,我院规定由手术室记录手术医师进入手术室时间,医务处定期到手术室督查,迟到者给予相应处罚。

3.4.2

未严格按流程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试行之初,相关手术人员未充分认识手术安全核查表的重要性,不按流程口头核对,由麻醉医师自行填写表格,使此项工作流于形式。对此我院采取如下措施: ①业务副院长不定期亲自到手术室指导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监督其按流程严格进行,使此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行。

②医务处定期到手术室督查此项工作的落实,对认真执行的科室及个人在全院提出表扬,对未认真执行者给予相应的处罚,使手术相关人员逐渐养成习惯,认真执行核对。

③以国内连续发生两起手术左右不分的医疗事故为例,在全院外科系统展开讨论,医务处参加各个科室的讨论,引导科室重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促进制度的有效落实。

3.5

手术安全核查的细节管理尚需加强

在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手术标本管理、清点记录、避免压管、折管和脱管危险等方面尚需加强细节管理。工作中的任何一个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在很多细节上的失控和忽视造成的[12]。例如,我们曾发现因实习生代为填写手术标本标签发生错误,病理科及时发现并由手术人员核对后及时纠正。标本送检“双签字、三完整”措施的落实可以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也提醒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临床带教过程中也要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二例脓胸患者术前带引流管,搬动患者上手术床时发现引流管受压,一例,全麻醉苏醒期躁动致使转运途中拔除引流管。另外我们还发现一例手术清点记录的出室时间与手术医

师的手术小结记录不符,原因是准备出手术室患者情况有变,又观察了30分钟,而手术小结记录的是准备出室的时间。这提醒我们必须注意按照实际时间填写并核对记录,强调多处记录统一和遵循事后记录原则。

篇6:实施效果评价系统sms

华亭公路管理段安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华亭公路管理段实施安保工程前后,通过时公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危害程度等进行比较,突显了实施安保工程的`重要性,对安保工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安保工程的实施和养护提出建议.

作 者:穆国平作者单位:平凉公路总段华亭公路管理段,甘肃,平凉,744100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3)分类号:U4关键词:华亭公路管理段 安保工程 效果评价

篇7:实施效果评价系统sms

【摘要】目的:研究PICC专科护理门诊实施的效果及价值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00例需要进行PICC护理的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PICC维护,试验组实施在PICC专科护理门诊进行PICC维护。其中对照?M900例,试验组900例。护理过程中,比较两组患者在复诊例数、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相比与对照组,试验组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减少,满意度大大提高,且PICC置管患者的复诊率得到提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符合统计学标准。结论: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实施有利于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减少了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给予患者更加良好的服务,促进了专科护理的发展。

【关键词】PICC;专科护理;门诊;价值评价;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71-01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目前已经被应用到临床医学中[1]。它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安全性能高、应用范围广、护理效率高的置管技术,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是医院对于护理工作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使得患者置管过程中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对于PICC置管复诊率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发展,减少置管失败的发生率[2]。且对于后续直观的维护也起到了有利的作用,增强了护士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了PICC护理效果与护理质量。关于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实施,应当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我院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就诊在PICC病房的患者90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患者的年龄情况为:3-80岁,平均年龄在(4658±697)岁,男451例,女449例,男女比例为1:1。安排900例PICC置管患者在PICC专科护理门诊完成护理工作的进行,选取这900例患者为试验组,年龄范围在4-79岁,平均年龄在(4421±839)岁。其中对照组置管患者所属科室情况为:妇科299例,神经内科43例,血液科358例,其他科室200例;观察组患者妇科311例,神经内科42例,血液科345例,其他科室10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在年龄、性别、所属科室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成立PICC专科护理小组安排专业的PICC专科护理护士,成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小组,包括组长1名,副组长2名,护士5名,小组成员共8名成员。且组长均为PICC专科护理护士长,副组长为从事PICC护理护龄5年以上的专业护士,护士均为PICC专职护士。

122PICC专科护理门诊具体范畴PICC专科护理门诊时间为工作日全天24h,双休日安排4名值班护士,且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网站,开通网上挂号服务,安排值班人员线上解答服务,且网站上公布门诊电话,有专门人员24h接通咨询电话。且门诊包括提供PICC置管服务、维护、并发症减少等一系列服务措施。门诊安排急救绿色通道,为急诊患者提供便捷服务

13观测指标统计分析两组置管患者复诊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制作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PICC置管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x检验,计数资料(%)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情况数据如下表所示:

22对照组置管患者复诊率为8498%,试验组患者9698%,试验组复诊率高于对照组。

3讨论

本文主要研究PICC专科护理门诊实施对于我院护理工作的影响,相比于传统的PICC置管术,PICC专科护理门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专业性、有效性[3]。我院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降低了我院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复诊率,这是患者对于我院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认可,同时,患者对于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推动了我院护理事业的发展[4]。

PICC专科护理门诊对于血管较细的患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不必要的医学药品的浪费。而且PICC护理网站的开设,也为咨询PICC置管的人群提供了便利,增强了患者对PICC专科护理知识的了解。PICC专科护理门诊内通过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专业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在大量的实践基础条件下,我院根据专业知识及护理经验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推动护理工作的发展,顺应医学发展[5]。但是,针对本次PICC专科护理门诊开设的研究,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仍然有不足之处。因此,我院还应当加强对专科护理门诊的研究,对于PICC专科护理护士的培养,与护理技术共同进步,追求更加完美的护理方式,使得患者无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开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丽雅.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建设实践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9):13575

[2]叶雪霞,张嘉丽,杨静.专科护理门诊在PICC置管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6):115-116

[3]任道琼.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S1):141-142

[4]李静,田丽,郝莉.PICC专科护理门诊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08):79-81

篇8:实施效果评价系统sms

随着经济市场的快速变化和需求的多样化, 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日趋加剧, 企业面临着复杂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企业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和发展潜力, 更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因此,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作为会计信息化的最高阶段, 有效地整合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 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提高了效率, 实现资源共享与决策支持, 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目前, 我国许多企业开始实施了ERP, 但是当中有许多企业以失败而告终, 是因为ERP系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实施过程具有不确定性, 耗费时间长, 且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 怎样才能客观、准确、全面地评价ERP系统的应用效果成为了大批学者的研究对象。

本文根据ERP系统的主要评价指标, 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的模型对ERP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一、ERP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ERP系统使用者不同、承担责任不同, 因此对企业ERP实施的效果评价要从多角度、多指标来考虑, 这样可以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ERP系统的实施是个复杂的项目, 对于ERP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就要与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等相关经济指标融合进来, 更好地帮助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改进、提高和创新。

作为衡量和评价ERP实施效果的标尺, 评价指标应具备全面性、可操作性、创新性、可测性及可比性等特点, 结合这些特点及针对目前我国企业ERP应用现状, 从运营管理和应用价值两个方面建立ERP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表1)

二、BP神经网络的原理

(一) 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

BP (Back Propagation) 神经网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神经网络, 包括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三层, 它是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两个学习过程组成, 正反两个过程反复进行, 并调整各层间的连接权值, 使误差信号不断减少, 直到误差达到预先指定的精度为止。BP神经网络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二) BP神经网络的算法流程。

BP算法实质是求取误差函数的最小值问题。这种算法采用非线性规划中的梯度下降方法, 按误差函数的负梯度方向修改权系数。具体流程如下:

1、设置初始权值:给各连接权值分别赋一个区间 (-1, 1) 之间的随机数, 并设定学习速率和误差目标。

2、输入一个样本X, 以及对应期望输出Y。

3、求出隐含层、输出层各单位输出以及误差。

4、如果误差小于误差目标, 训练结束。

5、球误差精度, 修改权值, 跳到2, 重新计算实际输出和误差, 直至误差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6、训练结束。

三、BP神经网络在ERP系统实施效果评价中的应用实践

本文的研究借助Matlab系统工具箱对BP神经网络进行仿真分析。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ERP应用效果评价按如下步骤:

1、根据上述建立的评价指标确定评价因素。

2、评价结果的确定。本文拟将企业ERP实施效果分为四个等级:优、良、中、低, 通过专家打分方式确定各指标的等级评判标准, 采用0~10分制:9~10分为优、8分为良、5~8分为中、0~5分为低。

3、样本数据选取。选取企业日常运营中记录下来并存入数据库的实际数据进行刷选, 从中选取样本数据, 并将样本数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训练数据;另一部分用于检验数据。

4、训练网络。用经过处理的数据训练网络, 直至实际输出结果与期望结果之间的误差小于指定的误差时, 训练完成;否则, 继续训练。

5、ERP实施效果评价。将检验指标数据样本输入此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进行效果的评价与检验, 看评价结果是否与专家打分的结果接近。

四、结束语

借助于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和容错性强等特点, 建立企业ERP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可操作性强, 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不仅提高了ERP实施成功率, 还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摘要: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和容错性强等特点, 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ERP系统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不仅可以提高ERP系统实施成功率, 而且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ERP,BP神经网络,ERP实施评价

参考文献

[1]汪嘉杨.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方法[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4.19.1.

[2]Mackay D J C1Bayesian interpolation1Neural Computation, 1992.4.

[3]http://baike.haosou.com/doc/5444399.html.网页资源.

上一篇:网格化营销考核办法下一篇:五年级学生读《城南旧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