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的名言

2024-04-16

阿瑟·米勒的名言(通用7篇)

篇1:阿瑟·米勒的名言

阿瑟·米勒的名言

1、当一个时代的基本幻觉疲惫的时候,可以说这个时代也就结束了。——阿瑟·米勒

2、比夫,和女孩子谈话你得留神,和女孩子讲话,别许愿,千万别许愿,为什么?我告诉你,因为女孩子,你跟她说什么她都信。——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

3、我一向是坚持不虚度一生的`,可是一回来我就懂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虚度一生。——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

4、没人能理解我,即使有,不是奇迹就是误解。——阿瑟·米勒

篇2:阿瑟·米勒的名言

阿瑟.米勒

阿瑟.米勒出生于曼哈顿北部,在纽约布鲁克林区(林肯高中)受到了良好教育。米勒十三岁时,其父所经营的一家外衣制造厂宣告破产,次年证券市场濒临崩溃。其后全家搬迁到布鲁克林的贫民区,很多评论家认为米勒的此次搬迁激发了他的创作才能。从事两年的低贱工作后,米勒于1934年前往密歇根大学深造。大

二、大三期间,连续获得Avery Hopwood创作奖,大四时,其剧本荣获二等奖。1938年获得密歇根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他的第一部剧作《吉星高照的人》在百老汇上演四场后就宣告闭幕,可谓彻底失败。他的第二部剧作《全是我的儿子》(1947)深受观众青睐,该剧上演了328场,并获得纽约戏剧评论奖。此剧讲述一位制造劣质军需用品的不法商人,最终导致他儿子在二战中死去的故事。剧情夸张、伤感,但也深刻反映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道德社会究竟代表着什么?个人的失败应该由个人承担或确立个人的正直标准。《推销员之死》(1949)被公认为他的代表作,上演742场,并一举获得纽约戏剧评论奖、托尼奖、普利策戏剧奖。该剧确立了他在战后美国戏剧上的地位,使他成为美国主要的代言人之一。该剧刻画了一个现代普通人的悲剧,主人公威利.洛曼代表着所有想要发财的美国人。他梦想着他和他的两个儿子都能受人欢迎并在物质方面取得成功。《推销员之死》包含了不同的风格,既有现实主义传统,又有明显的表现主义色彩,因此观众既能对剧中主人公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的社会悲剧产生共鸣,又能将其视作一项心理方面的研究。虽说《推销员之死》是米勒最受欢迎的剧作,但《炼狱》(1953)中“巫师”的再次上演,被公认为其不朽之作。议员约瑟夫.麦卡锡曾称某些美国人为共产主义颠覆分子(左翼分子),并冠以他们“巫师”的称号。剧中主人公与巫师的共同点是不容忽视的,米勒很自然地将十七世纪与自己所处的年代进行了类比。《桥头眺望》(1955)再次以因违背自身社会价值而痛苦挣扎,备受折磨的人为题材。主人公Eddie Carbone,是一位爱上自己女儿的码头工人,由于一非法移民向其女儿求爱而与之发生争执,最终Eddie将其告发,并要求警察将其逮捕,此事还涉及到他的一些曾是共产主义的朋友。1956年,米勒与玛丽琳.梦露结婚后不久,便受到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传讯。他承认出席了共产党会议但拒绝说出其他与会者。次年,被判“藐视国会罪”,直到1958年经上诉才撤销原判。米勒与梦露的婚姻随之告急,最终于1961年宣布离婚。第二年,梦露便与世长辞。《堕落之后》(1964)直接大肆鼓吹发动冷战来反对共产主义。同《桥头眺望》一样,《堕落之后》也通过叙述者来讲述整个故事。这样的处理技巧在米勒的一些作品中也有体现,这也更有利于指引观众注意到他剧中所传达的信息。评论家们对米勒的后期剧作褒贬不一,除了《代价》(1968)。这一剧作以结构严谨而深受好评,讲述了两兄弟因寻求自身生命的意义以及家族史而厮杀的故事。《创世纪及其它》(1972)是根据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改编的喜剧,该剧和描述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美国钟》(1980)以及The Ride Down Mt.Morgan(1992)一样并没有激起人们的兴趣,虽说后者在英国深受好评。《碎玻璃》(1994)作为百老汇最新上演的新米勒剧,最终因为题材老套,以米勒一贯夸张、伤感的风格对大屠杀的黯淡描述而失败。1957年,米勒出版其《戏剧全集》,并在1981年出版第二卷,后者包括米勒的电影剧本《不合时宜的人》(1961)。该剧是一部有关克拉克.盖博和梦露的影片。1945年,米勒出版了《焦点》,这是一部有关反闪米特主义的小说。他的短篇小说包括《我不再需要你》(1967)、《平凡的女孩儿,生命及其他故事集》(1995)。他的纪实文学作品包括几部穿插了他妻子英格.克拉斯照片的游记:《在俄国》(1969)、《在乡间》(1977)以及《中国偶遇》(1979)。1984年,他写了一部有关中国出版他最著名剧本的回忆录,《推销员在北京》(1984),1987年,米勒出版了他的回忆录,《时间弯道:生命》。

篇3:阿瑟·米勒的名言

一、情态系统

情态是指在交际过程中, 讲话者对自己所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做出的判断, 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 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它是介于肯定和否定之间的中间成分, 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和判断。

情态表达被赋予了高、中、低不同的值, 作为实现情态的重要因素—限定性情态动词也根据它所表达的意义强度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各限定性情态动词的高低值:

高值:must ought to need has to

中值:will would shall should is to

低值:may might can could

二、情态系统分析

我们选取戏剧开头Willy和Linda的对话为例进行分析, 由于戏剧中的情态意义主要通过限定性情态动词来体现, 我们选取对话中的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数据分析, 然后再进行对比研究。此处是Willy回到家中, 向妻子Linda说明今天发生的事以及自己觉得恍惚发生的事, 以及Linda表现出的担心并安慰丈夫。

通过该表我们可以看出, Linda在与丈夫的对话中使用中值的情态动词的比例比较高, 占有53.4%, 而Willy在与妻子的对话中很明显中值和低值占的比例比较高, 而且两者的比例极其接近, 分别是46.2%和46.1%。通常来讲, 在日常交际中, 权势占主导地位也就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一方将会在话语中使用较高的情态值, 表现的是自己的权利不容撼动。相反, 具有较低社会地位的话语参与者往往在话语中使用较低的情态值, 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和敬畏。而通过我们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夫妻双方之间还是比较互相尊重的因为并没有使用过多的高值词汇, 妻子使用了三次高值词汇其中有两次都是劝慰丈夫, 要求其休息, 也体现了妻子对丈夫无微不至的关心。而从丈夫使用的中低值词汇中可以看出, 丈夫对妻子的尊重, 并没用用丈夫的身份压制妻子, 而与此同时, 低值词汇占的大比例也说明了丈夫近期的精神状态并不是很好, 会出现精神恍惚的现象, 也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段对话中, 妻子与丈夫的话语中多次用到了will, 而will经常用来指可以预见的、有计划的未来, 而不是单纯的将来。在这个意义上, 它是情态的而非真正的时间上的将来。作为情态动词, 当will与第一人称连用时, 表示说话人的意图、意愿、义务或坚持。Willy在使用will时是为了陈述自己的计划并表现出态度的坚决。如LINDA:Why don’t you tell those things to Howard, dear?WILLY (encouraged) :I will, I definitely will.Is there any cheese?LINDA:I’ll make you a sandwich, 体现了丈夫的这一目的, 而Linda使用will则表示真的是要给丈夫做三明治的。当will与第二人称连用时, 则体现了说话人要求听话人所承担的某种义务。如在Linda的句子“I think if he finds himself, then you’ll both be happier and not fight any more”中, 我们可以看出妻子是要求并且希望丈夫和儿子之间可以更加愉快地相处的。

Have to是一种高值情态动词, 表达一种祈使语气, 表现了妻子对丈夫身体的关切, 要求其去休息, 这种要求不容商量。Could是一个低值的情态动词, 表现的是个人具备的一种能力, 但是其以否定形式出现, 则由低值变成了高值, 表示绝对不可能。如, I couldn’t make it.I just couldn’t make it, Linda.I suddenly couldn’t drive any more。这一部分中Willy用了三个否定词变现出自己当时开不了车的那种无奈, 从而体现了他无法改变当时状态的无可奈何。

三、总结

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 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发展的结果。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 人们彼此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又为这一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本文利用了系统功能中的情态系统分析了戏剧《推销员之死》开篇部分, 从而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分析文学作品, 这样用切实的数据来分析一篇戏剧更能具有科学性。

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中, 韩礼德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以及语篇功能。其中人际功能主要由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体现。阿瑟·米勒是美国最杰出的戏剧大师之一, 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 《推销员之死》是米勒于1949年写的揭露美国梦瑕疵的一本书, 本文将利用情态系统来对戏剧《推销员之死》进行分析。

关键词:系统功能,情态系统,《推销员之死》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n Arnold, 1985/1994.

[2]Halliday, M.A..K.&Matthiessen, C.M.I.M.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M].London:Continuum, 1999.

[3]Martin, J, R.&P.R.R.White,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05.

[4]苗兴伟.英语的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J].山东外语教学, 2007 (02) .

[5]何宜芮.对小说《红字》中人物角色的分析——从人际功能中的情态系统谈起[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2) :75-79.

[6]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修订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7]苗兴伟.人际意义与语篇的建构[J].山东外语教学, 2004 (01) .

[8]赵培, 李长忠.小说语言情态的人际意义解读——以《简·爱》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01) :43-44+77.

[9]郑窕娜.从人际功能的情态系统角度分析《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关系[J].咸宁学院学报, 2010 (04) :57-58.

篇4:阿瑟.米勒告别人生舞台

在蜚声美国剧坛之前,阿瑟·米勒曾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的滋味。米勒1915年出生于一个没落的犹太商人之家,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做些零工赚钱,点滴积累起来的钱使他得以到密执安大学新闻系读书,后转入英文系,开始创作剧本,但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947年,其社会道德剧本《全是我的儿子》一举获得成功,初步奠定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真正使他在美国剧坛持久立足的是1949年首次搬上舞台的《推销员之死》。这一“现代美国悲剧”轰动了美国戏剧界,创下了连演742场的记录,奠定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并为他一举赢得了三项大奖:“普利策戏剧奖”、“纽约戏剧评论界奖”和美国舞台成就最高奖项“托尼戏剧音乐奖”。

主人公威利·洛曼做了一辈子的推销员。兢兢业业的他虽然尽心竭力地做着本职工作,却由于工作不利遭到老板解雇,“成功”的梦想破灭了,事业已经山穷水尽,威利步入了人生的低谷。他一度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们却让他伤心透顶。大儿子比夫曾是他的骄傲。中学时,比夫是校橄榄球队的队长,倍受同龄人崇拜,在纽约最著名的球场参加过全市锦标赛,有三家大学争着让他到自己学校,但是,比夫却因为数学不及格连中学都没毕业。自此,他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到处游荡,至今无一份固定工作。二儿子哈利则四处拈花惹草,吹牛混世。一家人只有妻子林达理解、关心和体贴他,时时给他一丝活下去的勇气。工作和生活的双层重压使他身心疲惫、精神恍惚,眼前时常出现幻觉,仿佛十年前故去的富翁哥哥就在他身边,时时和他对话,他的精神总是处于不正常的亢奋状态。父亲对儿子的失望和儿子对父亲反常举止的指责使父子开始激烈争吵,林达在极度痛苦中不得不告诉儿子们:威利每月都向朋友借钱假装工资拿回家里;他几次故意把车开向河里企图自杀,还在煤气灶下另接一根橡皮管。受到震撼的儿子们良心发现,试图振作起来安慰父亲。第二天,威利去找老板,企图用自己一辈子对公司的奉献精神打动老板给自己一份固定工作和薪金,老板断然拒绝了他每个星期40美元的最低请求。比夫去找过去的老板借钱出无功而返。哈利在请父亲吃饭时又勾引一个女人,抛下了父亲。回家后,父亲和儿子几乎大打出手,盛怒之下,比夫拿出橡皮管揭穿父亲,自己却情不自禁痛哭流涕。猛然间,威利欣喜若狂地意识到儿子依然爱着自己,他义无反顾地断然将自己酝酿已久的计划付诸了实施:制造一起撞车事故,给儿子留下大笔保险金。事态炎凉,他生前的商界朋友没有一人参加他的葬礼,他没能像生前希望的那样永远活在朋友心中,最后一个梦想也破灭了。

故事仅仅发生在24小时之内,米勒却运用倒叙的手法展示了威利的一生事业生涯。在生命的最后的一天,他时刻在寻找着自身和儿子失败的答案,思索中,他总是把哥哥本作为衡量自身成就和行为的标准。本是美国西进运动的先驱,17岁迈进西部的原始森林、21岁即成为大富翁,他是实现美国梦的原型,集先驱者的冒险精神和勇敢、坚毅于一身。而威利与本截相反,他梦想“成功”,却又又不愿冒险。当年,本曾邀他一起去西部,他却举棋不定。恍惚中,他仍然感觉到本在劝说自己到西部发展,林达却一直设法阻止他,最后,林达战胜了本,威利决定留在东部城市,但他又不安于过平淡的生活,“成功”的梦想一直在遥远的地方频频向他招手。他涉世之初之所以选择做推销员,是因为他认为这一职业能给他带来巨大的成功感,像他的一个前辈,在80岁高龄还能去二、三十个城市,死时几百人都来参加他的葬礼,“一连好几个月火车上都是一片伤心景象。”工作并非如他所愿,“成功”迟迟没有到来,而且,由于上了年纪,推销不利,又遭到了解聘的下场,“梦”破灭了。希望寄托到了儿子身上,比夫中学没能毕业的事实给了他致命的打击。事实上,“比夫梦”破灭的症结却在自己身上。在波士顿一家旅馆,比夫撞见父亲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一度属于母亲的丝袜套在了其他女人腿上,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轰然倒地,比夫自此失去了对未来的幻想,并自甘堕落。威利承受着双重梦想破灭的双重痛苦,他恍惚、梦呓,生活在幻觉世界中,清醒带来的只是失败感。

剧作中,米勒精心地将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手法结合起来。舞台上,时空界限被彻底打破,灯光的切换表现着时空的转移,甚至不同的时空同时出现,整个舞台梦幻般变换不定。米勒取消了假想中的墙壁,“现实”场景里的人循规蹈矩,“过去”场景里的人物则穿越墙壁自由行动。威利潜意识中的哥哥本随时随地在舞台上出现,打断“现实”人物的对话,牵引他们的思路,这样,威利不停地以内心独白和自言自语的方式与代表着自己分裂意识的本进行交流,宣泄着内心的苦闷与压抑。通过这种表现主义手法,威利头脑中的活动成功地展现在舞台上,观众了解到人物的过去、现在和梦的开始、破灭,意识到了主人公在家庭和事业中的尴尬处境。

继《推销员之死》之后,1953年在百老汇上演的米勒另一力作《炼狱》,进一步巩固了他在美国剧坛的地位。该剧作取材于1692年清教统治时期发生在马萨诸塞州的驱巫案,影射和讽刺了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在反共狂潮中的兴风作浪及其所造成的血雨腥风和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的局面。

篇5:麦克阿瑟名言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著名军事家,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他和父亲阿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同时获得荣誉勋章的父子。麦克阿瑟是美国陆海空三军中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也是美国将军中唯一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人。麦克阿瑟被美国国民称之为“一代老兵”,麦克阿瑟是美国最年轻的准将、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其三个“最年轻”的经历堪称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

篇6:阿瑟·米勒的名言

一、情态系统

情态是指在交际过程中, 讲话者对自己所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做出的判断, 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 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它是介于肯定和否定之间的中间成分, 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和判断。

情态表达被赋予了高、中、低不同的值, 作为实现情态的重要因素——限定性情态动词也根据它所表达的意义强度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各限定性情态动词的高低值:

高值:must ought to need has to

中值:will would shall should is to

低值:may might can could

二、情态系统分析

我们选取戏剧开头Willy和Linda的对话为例进行分析, 由于戏剧中的情态意义主要通过限定性情态动词来体现, 我们选取对话中的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数据分析, 然后再进行对比研究。此处是Willy回到家中, 向妻子Linda说明今天发生的事和自己觉得恍惚发生的事, 以及Linda表现出的担心并安慰丈夫。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 Linda在与丈夫的对话中使用中值的情态动词的比例比较高, 占有53.4%, 而Willy在与妻子的对话中很明显中值和低值占的比例比较高, 而且两者的比例及其接近, 分别是46.2%和46.1%。通常来讲, 在日常交际中, 权势占主导地位也就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一方将会在话语中使用较高的情态值, 表现的是自己的权利不容撼动。相反, 具有较低社会地位的话语参与者往往在话语中使用较低的情态值, 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和敬畏。而通过我们的分析, 可以看出夫妻双方之间还是比较互相尊重的, 因为并没有使用过多的高值词汇, 妻子使用了三次高值词汇, 其中有两次都是劝慰丈夫, 要求其休息, 也体现了妻子对丈夫无微不至的关心。而从丈夫使用的中低值词汇中可以看出, 丈夫对妻子的尊重, 并没有用丈夫的身份压制妻子, 而与此同时, 低值词汇占的大比例也说明了丈夫近期的精神状态并不是很好, 会出现精神恍惚的现象, 也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段对话中, 妻子与丈夫的话语中多次用到了will, 而will经常用来指可以预见的、有计划的未来, 而不是单纯的将来。在这个意义上, 它是情态的而非真正的时间上的将来。作为情态动词, 当will与第一人称连用时, 表示说话人的意图、意愿、义务或坚持。Willy在使用will时是为了陈述自己的计划并表现出态度的坚决。如LINDA:Why don’t you tell those things to Howard, dear?WILLY (encouraged) :I will, I definitely will.Is there any cheese?LINDA:I’ll make you a sandwich.其中就体现了丈夫的这一目的, 而Linda使用will则表示真的是要给丈夫做三明治的。当will与第二人称连用时, 则体现了说话人要求听话人所承担的某种义务。如在Linda的句子I think if he finds himself, then you’ll both be happier and not fight any more.中, 我们可以看出妻子是要求并且希望丈夫和儿子之间可以更加愉快相处的。

Have to是一种高值情态动词, 表达一种祈使语气, 表现了妻子对丈夫身体的关切, 要求其去休息, 这种要求不容商量。Could是一个低值的情态动词, 表现的是个人具备的一种能力, 但是其以否定形式出现, 则由低值变成了高值, 表示不绝对不可能。在例“I couldn’t make it.I just couldn’t make it, Linda.I suddenly couldn’t drive any more.”这一部分中Willy用了三个否定词变现出自己当时开不了车的那种无奈, 从而体现了他无法改变当时状态的无可奈何。

三、总结

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 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发展的结果。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 人们彼此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又为这一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本文利用了系统功能中的情态系统分析了戏剧《推销员之死》开篇部分, 从而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分析文学作品, 这样用切实的数据来分析一篇戏剧更能具有科学性, 在评价意义理论中实现了弱化与凸显话语意义、引发作者态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苗兴伟.英语的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J].山东外语教学, 2007 (02) .

[2]何宜芮.对小说《红字》中人物角色的分析——从人际功能中的情态系统谈起[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2) :75-79.

篇7:阿瑟.米勒访谈录

阿:我写剧本的方式就好像鸟儿回到家歇息,这是一种希腊方式。记忆在这样一种形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美国几乎找不到过去的影子,戏剧的形式更像是电影。而在电影里,我们很少问及一个人物的过去。

历史,对于人们来说,是最神秘的。我曾经试着思考人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我生长的年代没有希特勒,也没有大萧条,我将会是什么样子?

我这样问是因为当我回首过去我总是意识到:我们这一代已经被历史扭曲。在这个国家,不论我们做什么,我们总是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快。这个国家也是走向深渊路上的先锋。我们可以做的好或做的坏,但我们总是第一个。

在美国,一桩最大的出口不是钢铁,也不是货物,而是文化。美国从文化出口获得的钱要多于其他东西。那就意味着我们是那些创造岁月的人,是坏也罢,是好也罢。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困惑比其他任何人少,只能说明我们做事的方式稍微现代一点。但最根本的,需要予以关注的事情在哪里都一样。

问:你认为悲剧场景中的生活是我们所谈论的美国状况的另一种描述方式吗?写作的目的是加速人们心中的悲剧感吗?

阿:20世纪有一位批评家曾说过:在美国没有悲剧性的创作。这个批评家说我们有太多的机会去逃避现实而不是去承受。

奥尼尔写过一封信,说如果那都是真的,那么对于美国和美国人的性格是一种诅咒式的诬蔑,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对生活的意义已经没了渴望。

“我们非常满足于从一处漂流到另一处,做一些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奥尼尔说。我们很难创造悲剧,这是事实,但是,我们却要创造最著名的悲剧,原因就是我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善于幻想。

我们也许是唯一真正在尝试写悲剧的国家。如果我们只能懂得如何组织,使用,表现悲剧,我们也会有力量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活着?一切都有什么意义?这些都是最著名的悲剧问题。面对它们,你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胆量。你要有疯子般的勇气。悲剧不与小心谨慎的文化一起;它和疯癫的文化一起,就像我们的一样。

我不认为每个人都是孤立的,而文学,剧院做的工作加起来也只是为了艺术家的快乐和把人们从现实的世界中转移开来。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无法逃避,应该思考政治,思考社会的原因。

我讨厌提及这样一个事实:当战争发生的时候,价值观的问题才会凸显出来。如果一个士兵背叛了,我们不会为他的不顾一切的行为而争论。我们不是第一个走到这一步的文明,但我希望这只是一个很短的旅行。

问:你在纽约市的犹太区长大。但当读你的戏剧的时候,我发现关于犹太人的内容很少。你是否做出过明确的决定:即不以犹太人方式写到你的家庭,你对这种涉及又抱什么态度呢?

阿:我写的第一部戏剧是关于我的家庭。不管批评家们说了些什么,这种带有自传性的因素在之后被抛弃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样的东西,当我在世界各地有了越来越多的经历之后,我发现几乎没有理由因为他们的伦理背景将他们区分开来。在《全是我的儿子》、《推销员之死》等戏剧里,我不认为如果他们是天主教徒,新教徒,他们会有什么区别。

在过去的30年里,我曾经公开地讨论犹太人的问题。在所有人物性格中,我最喜欢的是《代价》里,一个家具交易商,一个犹太人。

几年前,我曾在埃及摔伤了脚踝,所以不能自由的到处乱逛。我们的船沿着尼罗河一会儿停在这里,一会停在那里。我可以坐在船上和当地的人谈话。有一天,在很远的地方,我就看见一个人飞奔过来,一个男子骑在马背上,穿着制服。他跳下马很急切地冲到我面前,说:“您是米勒先生吗?”我说:“是的。”他又说:“我是尼罗河这一带的警察局局长,我想问你一些问题。”我说:“好。”他说:“写戏剧很难吗?”我说:“是的,为什么问这个?你想写剧本吗?”他又说:“你知道我们刚刚在我们的杂志上刊登了《代价》。”我说:“《代价》在警察杂志上?”他说:“剧本中有一个警察。剧本中的警察和我们这些现实中的警察几乎是一样的。”

你问我为什么没有犹太人?我想,应该是有的,里面有许多种人。

我的问题是我不能把自己与现在的宗教连为一体。我一直认为在我和上帝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沟通。我不需要特意的去安慰他;我们相互之间用眼神交流。

问:你能谈谈中国版的《推销员之死》吗?我们总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谈论戏剧,给予美国人在成功与失败之间的两难境地以戏剧的形式。就好像问题都出自美国。但是中国人怎么谈论戏剧呢?

阿:在中国,对《推销员之死》的反响的唯一不同就是他们认为威利·洛曼这个人物形象应该是一个女人。在中国,是母亲将子女送入社会,并且告诉他们将要完成的东西。但是除了这一点,反响可以说完全一样。

我认为我们总是把生活中一些表面的现象作为根本的东西,比如说礼节。举个例子,在中国即使和父亲很亲也不会称呼其为pal。在法国接受类似不正式的做法也有一定困难。但是《推销员之死》却是由一个法国著名演员出演,并风靡整个国家。

我们在语言和表达事物的方式上有着差别,但我们表达的东西从根本上讲是相同的:生活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不知所措。我们用我们的生命去学会如何生活: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何抚养小孩子。解决关于正义的问题,如何实现正义而不成为一个独裁者。

问:你的整个一生被20世纪的一些事情所扭曲,而且在你的作品中,你经常会提到绝望和一种感觉:生活是失败。你有什么信仰吗?在绝望中,你从哪里找到力量让你继续你的写作?

阿:为了写出悲伤的戏剧,我必须学会为一些事情快乐。在给《纽约时报》写一篇书评时我意识到我们总是试图向所有的人诠释一样的东西。痛苦的章节让我们充满幻想,这些幻想制造出绝望。真理让希望变成可能。当我看见真理,我就会变的充满希望,力量油然而生。

伟大的戏剧有幻想,有现实,有信仰,也有信仰的缺席。但是在这个国家没有信仰你也能够处理的很好。你必须相信股市可以赚钱。除此之外,我们不需要走任何极端。

上一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哲理故事下一篇:树高尚师德,做育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