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代理意见

2024-04-19

被害人代理意见(通用10篇)

篇1:被害人代理意见

尴尬的刑事案件被害人代理人

某省省会城市中院刑事审判庭一审案件。承办法官看到律师交来的委托书和出庭函,直接表示从未见过什么“被害人刑事部分诉讼代理人”。问及全刑庭上下若干法官,包括庭长在内,仅有寥寥两三人听说过“被害人刑事部分诉讼代理人”之说,而仅有一人知道该身份与“被害人附带民事部分诉讼代理人”之间的程序区别。在看了刑事代理人代理意见后,这仅有的一人,居然质疑刑事代理人是否有权利提出和公诉机关不同的代理意见。具体故事如下:

首先,递交授权委托书时,为了明确律师的权利,准备了两份授权委托书,一份是作为被害人代理人就刑事部分发表意见,一份是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代理人就民事赔偿部分发表意见。但法官却明确表示不收被害人代理人的授权,只接受附带民事诉讼的授权,并要求律师将所函上的刑事代理部分划掉,并告知刑事部分由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即可,代理人仅就民事赔偿部分发表意见。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当律师递交材料后要求复印卷宗材料时,法官明确表示,不能许可,因为该法院内部有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代理人不能查阅卷宗。当提律师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九条规定:“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了解案情。其他诉讼代理人经人民法院准许,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有关材料,了解案情。需要收集、调取与本案有关的材料的,可以参照本解释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的规定执行。” 时,该法官明确表示,被害人代理人查阅卷宗没有这个先例。

当然这并非个案,现行刑事诉讼法虽以“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这类名称,囊括表述了“被害人刑事部分诉讼代理人”的诉讼身份,但其诉讼地位、诉讼权利描述过于简化,更多的是将其权利地位的描述收并于被害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代理人的权利当中。在考虑被告人对辩护人的法律需求的同时,并未充分考虑到被害人对刑事代理人的法律需求,亦未充分考虑到刑事代理人在整个诉讼程序中的特殊性。所以,被害人刑事部分诉讼代理人,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诉讼身份,并以一种极为特殊的方式,行使着极为特殊的诉讼权利。在刑诉法修改之际,加之现今社会日趋复杂的社会矛盾,刑事被害人的代理权限,应得到彻底的唤醒,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2:被害人代理意见

()__律刑第_号

____(以下简称甲方)经与____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乙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指派_____、_____律师(以下简称承办律师)担任____案件____的一审()、二审()诉讼代理人。

二、代理权限:

1、一般诉讼代理()

2、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自行和解,提起上诉、反诉()。

三、承办律师必须认真负责,依法维护甲方合法权益,如因不能出庭,乙方应指定其他律师接替,并于事前征得甲方同意。

四、甲方必须真实地向承办律师叙述案情,提供有关本案证据。乙方接受委托后,发现甲方捏造事实,弄虚作假,有权终止代理,所收费用不予退还。

五、根据《____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规定,甲乙双方商定以下列方式收费:

1、按件收费:甲方向乙方支付律师费人民币(大写)___元。

2、计时收费:甲方向乙方支付律师费人民币(大写)___元。(每小时___元,共计__小时)

六、如一方要求变更合同条款,需再行协议。

七、本合同自乙方支付律师费之日起生效至本案审理终结(判决、调解、案件和解及撤销诉讼)终止。

甲方:______(签章)

乙方:__律师事务所(章)

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码:

篇3:被害人代理意见

司法机关的告知对于刑事被害人来说非常重要, 被害人在司法实践中的权利也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忽视。被害人无从及时知晓诉讼的进展, 无法影响案件的审查和判断, 除了在侦查阶段提供证言, 几乎被司法机关所遗忘。这种现象理应加以改变。在刑事审前阶段, 侦查、检察机关长期存在不告知被害人鉴定意见、不告知逮捕理由等现象, 侵害了被害人的知情权。被害人的知情权, 是指对于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刑罚执行机关决定的重大事项, 被害人有获得通知的权利。知情权对被害人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在当今国际法上, 知情权已经被视为一项基本人权; 在国内法上, 许多国家或地区试图或者已经将其上升为一项宪法性权利。被害人的知情权是其他一切诉讼参与权的基础, 只有把一系列重大情况让被害人知晓, 被害人才可能在诉讼中发挥作用, 也才有可能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相反, 如果司法机关单方面作出一切决定, 被害人对程序的进展却无从知晓, 那么其权利就根本难以维护, 诉讼的公开性、民主性亦荡然无存。因此, 有必要规范司法机关的告知义务, 细化其告知规则并落到实处, 从而保护刑事被害人在审前程序中的知情权利。

二、告知刑事被害人鉴定意见制度的法律内涵

鉴定意见作为一种法定的证据类型, 已经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地使用。告知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是侦查机关的法定义务。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指的是经过专门机构进行鉴定后形成的对专门性问题的鉴定意见, 经侦查机关审查核实后, 要作为证据使用的鉴定意见。告知被害人鉴定意见的制度集中体现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6 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 试行) 》第253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43 条至246 条, 还有《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23 条, 这一制度的重点有四个。

( 一) 被害人有对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知晓的权利。

( 二) 被害人有申请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权利。

( 三) 关于告知的内容, 原《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曾规定告知的鉴定意见仅限于结论部分, 鉴定过程等不予告知。现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 试行) 》删除了上述规定, 但没有进一步明确告知被害人鉴定意见的具体内容。

( 四) 关于侦查机关不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侦查机关应当告知而未予告知, 表明取得该项证据的程序属于违法, 会导致鉴定意见被程序性排除, 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告知被害人鉴定意见, 体现了对被害人诉讼主体地位的尊重, 是对被害人在侦查阶段知情权的重要保障, 意义重大。然而上述告知制度同时也有亟待完善之处: 一是侦查机关告知的时限没有规定; 二是告知的方式也不明确; 三是告知的内容仅限于结论部分, 满足不了被害人更多的知情需求; 四是救济制度也有待充实。

三、鉴定意见告知制度的意义与实践问题分析

一方面, 鉴定意见告知制度保障了刑事被害人的知情权和异议权。如果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不告知被害人, 无疑会影响被害人对鉴定意见的全面了解。比如身体受犯罪行为伤害的被害人, 如果不知晓法医活体伤情鉴定的意见, 就无法判断鉴定的伤情是否与实际伤情一致, 鉴定意见是否客观无疑。被害人的异议权更为重要, 实践中, 被害人的死因或者犯罪嫌疑人的精神病鉴定经鉴定确证后, 常常引发被害人及其家属的不满引起重新鉴定。在轰动全国的湖南黄某案中, 因被害人家属对鉴定结论不满, 且数次鉴定的意见存在着明显矛盾, 先后启动过六七次的司法鉴定。在朱某华杀人案中, 朱某华经鉴定以精神障碍为由为释放, 被害人家属严重质疑, 申请重新鉴定 ( 但因承担不起巨额的重新鉴定费用, 未果) 。被害人的反馈意见, 尤其是与鉴定意见相反的部分, 可以促使侦查人员考量鉴定意见证据的真实性、可信程度以及关联性的大小, 慎重求证鉴定意见的正当性, 从而消除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以及社会公众对案件处理过程公正性和处理结果正当性的质疑。

四、鉴定意见告知制度的细化规则

为了将刑事被害人的知情权落到实处, 在侦查阶段有必要完善鉴定意见告知制度, 进一步细化鉴定意见的告知规定, 笔者拟提出六点建议。

( 一) 关于告知的责任主体和告知对象

告知的责任人员应当是负责处理该案的鉴定意见证据材料的具体侦查办案人员。2012 年《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 试行) 》第253 条区分两种情况设定告知对象是比较科学的。不过笔者认为, 在被害人有诉讼行为能力的案件中, 办案人员也可以告知其近亲属和诉讼代理人, 但如果被害人明确表示反对的, 则不应告知。

( 二) 关于告知的范围

依据1998 年《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05 条的规定, 侦查机关只需告知被害人鉴定的结论部分, 而对鉴定的过程、鉴定人的情况则付之阙如, 鉴定的程序缺乏公开性与透明性, 导致鉴定的公信力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因当事人及其家属对鉴定结论不满而引发的上诉、上访甚或公共事件不断增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2012 年修订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 试行) 》删除了这项规定。笔者认为, 不仅鉴定结论应予告知, 告知范围还应当扩大到鉴定人的资格等基本情况、鉴定过程以及鉴定人对鉴定意见之论证过程、鉴定人之间的不同意见等。俄罗斯的《刑事诉讼法典》第198 条第2 项规定, 被害人有权了解鉴定意见和关于制定司法鉴定的决定, 以及申请鉴定人回避, 笔者认为值得借鉴。目前我国的刑事司法鉴定绝大部分是在公安、检察机关内部进行的, 即所谓的“自侦自鉴”, 很容易导致鉴定权的滥用。扩大鉴定意见的告知范围不仅是当事人知情权的需要, 也是提升司法鉴定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 三) 关于告知的方式

为保障被害人知情权以及异议权 ( 申请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的权利) 的实现, 同时为了督促侦查人员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告知的方式应当以书面形式为主, 口头说明为辅。由侦查人员向被害人送达盖有侦查机关印章的《鉴定意见告知书》, 并将告知过程制作专门笔录, 由侦查人员和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诉讼代理人签字确认。以法律文书的形式履行告知义务具有规范性的优点, 能有效避免操作上的随意性。然而, 通知书和鉴定意见书虽然形式规范, 用语上却也呈现出过于专业, 不易理解的特点。如此, 告知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尤其在被害人的法律素养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因此, 鉴定意见书应当使用被害人容易理解的语言, 对鉴定事项给出合理的阐释, 增强鉴定意见的说理性。除了“主动告知”以外, 若被害人对鉴定意见内容有疑问或者对异议权等权利或鉴定费用承担等义务不明了时, 侦查人员应当耐心解释, 即“被动性告知”, 不能拒绝回答或敷衍了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请求查阅鉴定意见时, 侦查人员应尽量为其查阅、摘抄、复制提供方便, 不应限制查阅的时间和次数, 同时还应做好查阅笔录, 由侦查人员和查阅人签字。

( 四) 关于告知的期限

鉴定结论的迟延通知可能影响被害人异议权的及时行使, 实践中, 鉴定意见作出一、两个月后才通知当事人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样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由于鉴定结论告知过晚, 不少被害人质疑侦查人员办案的公正性而向检察院提出申诉, 司法权威因此受损。刑事诉讼法中没有对告知鉴定意见的期限做出规定, 考虑到各地侦办条件存在差异, 笔者建议可以在司法解释中做出补充规定, 侦查机关应当在收到鉴定意见后五个工作日内告知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 以便督促侦查机关积极履行告知义务。

( 五) 不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侦查人员不在规定期限内向被害人告知鉴定意见的, 被害人可以向侦查机关要求查阅鉴定意见, 仍不履行告知义务的, 被害人可以向侦查机关的负责人提出查阅申请, 侦查机关负责人应当指令办案人员履行告知义务, 并对办案人员给予纪律处分。侦查人员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履行告知义务, 被害人也未申请查阅鉴定意见的, 侦查人员的不作为视为程序性违法行为, 该鉴定意见被认定为不具有证据能力, 不能作为移送案件、撤销案件、提起公诉的依据。

( 六) 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的程序

为了使被害人的异议权落到实处, 笔者拟提出以下程序规则。被害人在知悉鉴定意见后, 认为需要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 应当在七日内向侦查机关提出申请。申请可以是书面形式, 也可以是口头形式, 口头提出的, 办案人员应当制作成申请笔录, 由办案人员和被害人签字确认。侦查人员收到申请后, 认为申请理由合理, 按照一般公众的认知水平和逻辑推理可形成对鉴定材料、鉴定人员、鉴定程序、鉴定方法、鉴定意见与案件事实的因果关系的合理怀疑时, 应当在两日内将被害人的申请提交给侦查机关负责人审查审批, 同时, 应将已经提交情况口头告知被害人, 或者将退回申请的理由向被害人做出书面说明。侦查人员在两日内未予答复或申请人对退回申请不服的, 可以向侦查机关负责人申请复查 ( 书面或口头均可) , 侦查机关负责人应当在三日内给予书面答复。侦查机关负责人应当在接到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的申请后七日内做出批准与否的决定并书面答复申请人。申请未获批准, 或者侦查机关在收到被害人申请后七日内未作出任何明确答复的, 被害人有权向该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或者直接向同级人民法院申请司法审查。复议或审查机关应在七日内做出是否允许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的书面裁定。

五、告知刑事被害人不批捕的理由之重要意义

对于不批捕理由告知制度, 刑事诉讼法第88 条仅规定检察机关要告知公安机关不批准逮捕理由, 而对是否要告知被害人未并无规定。司法实践中, 经常遇到被害人因为不明白检察机关不批捕的具体理由而产生抗法心理, 不停纠缠办案人员或者到控告申诉部门、侦查监督部门上访, 给办案人员和相关业务部门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负担。笔者认为, 检察机关向被害人告知不逮捕理由是很有必要的。

( 一) 有利于维护刑事被害人的知情权

被害人的知情权在刑事立案阶段的要求之一就是能及时知悉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实际情况。实践中有些案件不批捕并不是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的, 而是人为因素干扰形成的结果。虽然检察机关作出不批捕决定后, 公安机关有复议和复核的权利, 但是两家机关互相配合行使司法职能, 彼此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职业共同利益, 因此实践中由公安机关真正启动监督程序的并不多见。被害人行使申诉权启动监督程序, 就将检察机关的执法办案置于其监督之下, 这必然会增强检察人员办案的责任心和公正执法的意识。

( 二) 有利于增加司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司法实践中, 有的案件确实是由于事实或证据等方面的原因, 不符合批捕条件, 检察机关不批捕有法有据, 并不是偏袒犯罪嫌疑人, 但是被害人并不知情, 心生猜疑, 认为犯罪嫌疑人与司法机关之间存在私下交易, 觉得司法不公, 产生不信任感。将不捕理由主动告知被害人, 释法明理, 告知被害人不批准逮捕只是强制措施的适用后果, 并不是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 就能消除偏见与隔阂, 并缓和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矛盾。

( 三) 有利于消除误会, 减少缠讼缠访现象

不批准逮捕案件被害人信访案件占据基层检察院涉检信访案件总数一定的比例。有统计数据显示, 2014 年广州某区检察院作出不批捕决定460 件, 其中不捕案件被害人信访案件就有15 件。被害人为什么要缠讼缠访? 经梳理分析, 原因主要有: 第一, 受传统严打刑事政策的观念影响, 部分被害人误认为不捕就是放纵犯罪, 或者有“只要放人就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误解。第二, 作为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主体, 被害人对实施了侵害行为的犯罪嫌疑人有使其受到法律惩罚的强烈的心理需求, 因此他们对不批捕行为也表现出了较大的抵触情绪。同时, 他们对处于非监禁状态下的犯罪嫌疑人下可能对自己不利心生恐俱, 引发自我保护欲望, 所有这些因素都推动被害人去申诉上访, 只要结果不如人意, 他们就会继续申诉上访。因此, 将不批准逮捕理由及时告知被害人, 能够避免或减少盲目的上访缠诉, 从而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办案社会效果和维护社会稳定。

六、告知不批捕理由时应当把握的要素

告知被害人不批捕理由时应当遵循依法告知、以理服人、化解矛盾的原则, 以求达到听者信服的效果, 在告知时需要把握好三个要素。第一, 准确运用法律, 清楚阐明法理, 结合案件事实具体摆明犯罪嫌疑人不适合采用逮捕强制措施的原因。告知应有针对性, 需强调放人不等于不追究刑事责任, 并告知后续的诉讼进程。第二, 对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细致地解释, 消除其对逮捕工作的误会, 增强司法运作的透明度, 缓和其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冲突。讲解时不套用生硬难懂的专业术语, 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最后, 在方式上也要根据被害人的情绪、身体等状况灵活把握。如上门告知, 或者告知被害人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或诉讼代理人, 以增加被害人对检察工作的亲切感和信任感。

参考文献

[1]孙立智.完善司法公开制度, 保障公民知情权[J].人民论坛, 2015 (1) .

[3]兰跃军.刑事被害人人权保障机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3.6.

篇4:被害人法律意见书

山东____律师事务所受_1_父亲_2_的委托,指派我做为犯罪嫌疑人_1_嫌非法拘禁罪、强奸罪的辩护人。我依法查阅了本案卷宗,会见并听取了犯罪嫌疑人_1_对案件的陈述,为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根据案件事实及相关法律,现提出以下几点法律意见,供贵院参考:

一、就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的关系而言:

犯罪嫌疑人_1_和被害人_3_原系男女朋友关系,经公安机关询问查实,_1_和_3_二人于9月开始谈恋爱确立男女朋友关系,2月_3_提出分手,在恋爱期间,二人多次发生性关系,由此可见,_1_和_3_二人是有较深感情基础的。_1_个人供述其虽与_3_分手,但仍然放不下_3_,从分手到案发前,_3_也仍与_1_保持联系,关系仍比较密切,但让_1_所不能接受的是,在如此短的时间(仅约两个月)内,_3_居然和他人确立恋爱关系,也因此,二人产生争执,并酿成了本案中所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从事实和感情上讲,犯罪嫌疑人_1_对被害人_3_造成的伤害是有感情原因的,不同于一般的非法拘禁和强奸行为,量刑时,应当将此事实作为从轻、减轻的量刑情节考虑在内。

二、就本案所涉非法拘禁罪和强奸罪的量刑而言:

犯罪嫌疑人_1_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但辩护人认为,两罪罪名虽然成立,但在量刑时应当定位在两罪的最低量刑幅度内,因为:1、对于非法拘禁行为,因自204月17日约23时_1_与_3_开始发生性关系至性行为结束后,二人即睡觉休息直至醒来_1_将_3_送回_3_单位,这在本案卷宗中是有所体现的,所以,非法拘禁的时间应从4月17日18时计算至当日23时,总计约五小时,时间较短,建议量刑时不判处有期徒刑,而选择拘役、管制刑罚方式,或适用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刑罚时间也宜从短;2、对于强奸行为,_1_在意图与_3_发生性关系时,并未采取暴力手段也没有采用其它过激行为方式,而是通过劝慰的开导方式让_3_同意与其进行性行为,_3_虽不情愿与_1_进行性行为,但她并没有表现出极度的反抗情绪,应属于“半推半就”的认同,经公安机关及贵院询问查实并由_1_供述,二人进行性行为时,_1_先前并没有戴安全套,但在其射精前,及时戴上安全套,从根本上保证了_3_不会再受到更多的伤害,也确实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由此可见,_1_对_3_是有所爱护的,建议量刑时以三年有期徒刑为起刑点,且不宜过高。故辩护人万望贵院能够充分考虑本案的特殊事实情况并依法谨慎对犯罪嫌疑人提起量刑建议。

三、就犯罪嫌疑人态度而言:

本案犯罪嫌疑人_1_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接受公安机关及贵院询问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认罪、悔罪态度诚恳,意识到了自己的罪过,表达了深深的忏悔之意,并得到了被害人_3_的谅解,_1_的主观恶性及造成的社会危害结果都较小,同时,_1_本人也极为希望司法机关能够对其依法从轻处罚。

综上所述,犯罪嫌疑人_1_涉嫌非法拘禁罪、强奸罪依法应从轻处罚,建议两罪并罚处三年至三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强奸罪)及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非法拘禁罪,刑罚期限从短为宜)。

以上法律意见,恳请贵院参考并采纳!

辩护人:山东____律师事务所

刘龙

篇5:被害人代理意见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尊敬的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各位委员:

颇受地方群众严重关注,令人毛骨悚然的竹溪县【2011】王松恶性故意杀人案,贵院于2011年11月30日在竹溪县人民法院公开依法开庭审理了本案,关注此案的人民群众及两被害人家属参加了旁听,因为本案案情重大,当庭没有宣判。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检察院出庭履行法律职责的检察员当庭发表公诉词认为:

一、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因恋爱不成,在公共场所公然持械杀人,致使蔡艳当场死亡,受害人陈宏被杀伤。其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应依法从重从严惩处;

二、否认被告人具有自首情节。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出庭检察员代表市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发表的公诉意见通常都是在对案件进行周密细致的基础上经过审慎研究后提出的意见,具有较高的水准及权威性,故该公诉意见也得到了前来参加旁听的地方群众们的一致好评和充分肯定。

本案从一审的庭审情况来看,被告人王松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做为王松故意杀人一案中被害人蔡艳的家属,在经我们反复、慎重、认真斟酌后,现将我们被害人家属的量刑意见向贵院提交,希望贵院在对此案量刑时能充分考虑被害人家属的意见。

我们认为,王松故意杀人的行为,手段十分残忍、性质十分恶劣,王

松的行为对被害人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精神损失和难以挽回物质损失,在此我们向法院郑重提出:要求对王松处以死刑立即执行的量刑请求,对于民事赔偿,鉴予王松家属至今仍没有充分赔偿的意思表示,我们除王松家属已支付的三万元丧葬费外,从现在起,我们对于王松家属任何以期获得从轻处罚王松的赔偿,我们一概不再接受。并对王松家属的行为表示愤怒,请贵院在量刑时能够考虑我们被害者家属的内心感受。

一、王松的辩护人提出王松具有自首情节的辩护意见不成立。

1、王松没有自首的行为及主观意识。王松因疑心同案被害人陈宏打电话报警,持刀追杀陈宏,将陈宏杀伤。追杀陈宏时,王松边追杀边说“不准打电话报警”,刘玉春被王松威胁不敢打电话报警(见证人刘玉春证言及陈宏证言)。以上事实充分说明王松怕承担责任,担心被警察抓捕,更加不可能在事发后去主动到看守所投案自守。

2、王松实施杀人的犯罪行为后,没有在杀人现场等候,没有打电话报警投案,没有向公安机关及近在眼前的派出所方向行动,而是慌不择路的往远离人流的山上逃跑。在发现前方被看守所堵住道路,无处可逃时,又对看守所工作员谎称“有人追杀自已”,以此谎言试图逃脱(见看守所唐杨林证言)。以上事实证明,王松是在逃跑时误入看守所,绝不是前往看守所投案自首。

3、被告人王松并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当庭,公诉人问王松到看守所后第一名话说的是什么?王松答“我杀人了,我投案自首。”这与庭审查明的“王松称有人追杀自已”的事实不符。王松当庭对其杀死被害人蔡艳过程的描述是“没有扎到蔡艳身上,扎到地上,尖刀扎弯了,钢管砸

转了...我看到地上有血,我就投案自守....后来拿了一个砖头砸了一砖头。”王松所做上述供述与当庭查清的“其用事先准备好的不锈钢尖刀先向蔡艳腹部捅去,蔡艳用手捂着腹部逃了约5-6米,王松追去去对蔡的头部乱捅,蔡倒地后,王松举刀在蔡的颈部捅了一刀,右面部捅了一刀,并在身上随意的乱捅,中间见陈宏在打电话,冲过去对陈宏颈部捅了一刀,后又返回拾起水泥砖块对在地上抽搐的蔡艳头部砸了三下,然后再用右脚在蔡的腹部踢了5-6脚,之后才离开”事实严重不符,王松在交待其犯罪行为时,有意避重就轻,隐瞒其恶劣的犯罪情节,并谎称其是到看守所投案自守,由此可见,被告人王松只是一味地为自己推脱罪责,并未如实交代,因此被告人王松不存在自首情形。

被告人王松及其辩护人当庭所谓的“自首”并不存在,其提出存在自首情节是为了逃避法律严惩所采取的自保措施。况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八条第三款之规定:虽然具有自首或者立功情节,但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犯罪后果特别严重、被告人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或者在犯罪前即为规避法律、逃避处罚而准备自首、立功的,可以不从宽处罚。对于王松这样目的性较强的自辩行为,我们认为不能让王松逃避法律的严惩。

二、王松的杀人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在当地影响极为恶劣,应当依法严惩,从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1、被告人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大。

自古以来,都是好男不和女斗。王松只因被害人蔡艳不同意同其保持恋爱关系,就采取极端的方式极残忍的手段杀死处于弱势群体的少女,特

别还是一位刚刚走出校门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少女,且其又仅仅因为担心陈宏打电话是报警,便不计后果的用刀将其杀伤,足以体现了本案情节恶劣,体现被告人的主观恶性极深和人身危险性大和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对这样的犯罪,当然应当从严、从重处罚。

2、手段特别残忍

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样,被告人对自已追求不到的自已爱慕的少女,持刀对蔡艳头、面、颈部共捅近30多刀,直至刀尖都被捅弯,刀刀致命呀,何况30多刀?在蔡艳已被其杀死后,其担心蔡艳不死,再用钢管、水泥砖对蔡艳面部、头部重击,致使蔡艳死后又面目全非。被告人王松是多么的丧心病狂,不计后果,其杀人手段令人发指。这一切足见被告人的手段是多么的残忍!

3、后果特别严重。

被告人王松实施杀人行为的时间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是在公共场所,在众目睽睽之下持械公然进行的杀人行为。被告人将尖刀一刀一刀的捅向被害人,众目睽睽之下连持捅了三十多刀呀!本案在当地影响极为恶劣,也给被害人家属以后在当地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被告人的行为,不但造成被害人死亡,而且给被害人家属造成心理上无法挥去的阴影,人们的议论到现在还没有终止,包括今天的被害人家属在内,整个当地人、社会人都在拭目以待,关注这起恶性杀人案件的最终结果。另一被害人陈宏,在被王松杀伤后,因其亲眼见到王松杀人的手段之残忍,怕其报复,其至今不敢提出赔偿请求。足见王松的行为在当地的影响之巨大,后果之严重!

4、被告人的行为给被害人造成巨大伤害。

被害人蔡艳是其父母唯一的一个孩子,其父母蔡承明、江大菊含辛茹苦的供应蔡艳读书,将其人生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这唯一的孩子身上。然而,其刚刚将其培养成人,在蔡艳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其唯一的女儿却被王松以其如此残忍的手段杀死,做为死者的父母,情何以堪?且蔡承明、江大菊均已没有再生育的能力,其失去至亲的后半生又何以维系?蔡承明、江大菊失去的不仅仅是女儿,他们失去的是全部的人生希望,失去的是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失去的是后半生的依靠!也许,在蔡承明、江大菊脸上曾经出现过的笑容再也不会出现,其寄托在女儿身上的即将成为现实的梦想也只能在梦中重现!

被害人蔡艳与人无冤无仇,却遭遇如此横祸,令我们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现蔡艳之母因为蔡艳逝去的原因已经出现精神混乱的症状。蔡艳之父现在也几近精神崩溃,这对一个即将步入晚年的老人是怎样一种无情的打击。被害人所遭受的精神、物质损失是难用金钱来衡量的,而作为王松的父母在知道其子的所作所为后,对被害人家属的冷漠,深深的再次伤透了被害人家属已经破碎的身心。

5、王松对被害人蔡艳犯有强奸罪。证人陈宏的证言显示,在此之前,王松假借约会之名,将蔡艳骗至其家中将蔡艳强奸,其行为已构成强奸罪。

根据以上所述,按照《最高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七条“对于包括故意杀人罪在内的严重暴力犯罪,要作为严惩的重点,依法从重处罚”的规定,被告人犯罪的情节特别恶劣、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害性重大、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且归案后又不如实认罪,又对被害人犯有强奸罪,应当依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三、王松事后的悔罪态度,只能作为量刑的酌定情节予以考虑,但均不能抵销、改变王松的犯罪手段残忍、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影响十分重大、罪行后果极其严重的的性质,而且被告人王松及其家人致今对被害人家属连道歉都没有表示过,更莫谈对其赔偿损失。足见其毫无悔改之意。

综上所述,我们被害人家属认为法律不应被王松这样用心恶毒的人利用,处以死刑立即执行,方才体现我国法律的威慑性和惩罚性,才能让我们被害人家属心里得到慰藉,才能使蔡艳的灵魂得到安息。为彰显法律的尊严和司法的公正,恳请法院依法予以严惩符合现行法律准则,且不违背法治精神,对确保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和稳定地方生产生活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相信我们被害人家属的这一合理、合法的请求定能得到贵院的支持!我们期待着正义的枪声早日响起!为实现正义,本案除此判决,别无另径!

此致

湖北省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

被害人家属:

篇6:排除妨碍代理意见

审判长、审判员:

原告×××诉被告×××排除妨害纠纷一案,我们作为原告的代理人参加了开庭审理,现根据庭审针对本案争议焦点发表如下代理意见:

一、原告向法庭出示的证据《房屋租赁合同》应当作为定案依据。

2011年9月1日,原告与×××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明确约定×号商铺租赁期限为五年,自2011年11月1日起至2016年10月30日止。被告针对原告向法庭出示的《房屋租赁合同》原件的真实性提出异议,认为原告出示的该证据系伪造,租期应为二年,被告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理由如下;

1、×××于2011年9月1日将同一地段商铺批量出租,合同所采用的内容格式及五年租赁期限都是一致的,原告提供×、×、×号三份《房屋租赁合同》足以证明上述事实。

2、原告承租涉案商铺后于2012年7月4日申请设立××××××店,在工商机关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复印自原告向法庭提供的《房屋租赁合同》,备案合同经工商机关登记工作人员与原件核对后才予以备案的。

3、《房屋租赁合同》骑缝处骑缝章的不完整是×××工作人员工作上的失误造成的,而非原告的原因,被告将×××的过失行为推定为原告故意为之是荒谬的,被告主张原告在被告办理产权证书即2013年11月后变造了房屋租赁合同,既被工商机关的备案合同所否决,被告也没有提供证据证明该项主张。

二、原告已履行《房屋租赁合同》义务,不构成违约。原告与×××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后,原告按时向××× 交清租金,现已按五年期租期第二年递增10%的约定缴纳,2011年交2012年租金12505元,2012年交2013年租金13755.5元,因2014年租期未满租金暂未交齐,原告不存在违约,合同应该继续履行。

三、基于《房屋租赁合同》中原告享有的权利,原告有权排除被告的妨害。

涉案商铺所有权发生变动后,原租赁合同与房屋买受人之间继续有效。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租赁房屋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承租人请求房屋受让人继续履行原租赁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被告在2013年11月份办理产权转移登记后,被告作为新的房屋所有人与原告产生租赁法律关系,原、被告受《房屋租赁合同》的约束,被告办理商铺产权转移登记后才能向原告主张权利,而不是2012年5月份商品房买卖合同成立时。

综上所述,本案房屋租赁合同真实有效,合同生效后,原告依约履行了义务,被告向×××购买涉案商铺,并于2013年11月份办理产权转移登记,被告作为新所有人应当继续履行合同,不得妨碍原告经营商铺行为。因此,原告所主张的诉讼请求合同依据和法律依据明确,被告妨害行为事实清楚确凿,其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请求贵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告代理人:××××××

篇7:代理意见

审判长:

我本人受本案被上诉人的委托担任其诉讼代理人,现代理人本着一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提出如下代理意见,望合议庭给予采信:

第一、房子为夫妻共同财产,不是家庭共同财产

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父母没用一居生活,分居居住,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在查干花居住期间是与上诉人的父母换房居住。

第二、财政分开

1、上诉人与被上诉人购买楼房的银行贷款,一直是由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偿还的,其上诉人父母并没有进行偿还,并且被上诉人有汇款凭证可以证实。

2、上诉人与被上诉人购买楼房时,向林喜波借款4万元,并不是由上诉人、被上诉人及上诉人父母共同偿还的。偿还此笔欠款是被上诉人用工资款和奖金偿还的,且林喜波可以证明这一事实。

3、被上诉人每月给上诉人父母帮照顾孩子的花销,并且被上诉人将自家阁楼的出租钱给了上诉人父母,用以抵顶欠其父母用来买楼房的欠款。以上均有证人可以证明这一事实。

第三、房屋价值应维持一审法院认定的价值

《民事诉讼法》第15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当事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二审人民法院只审理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及有关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对上诉人未提出异议的原审裁判所认定的事实的权利义务,一般不予审查。本案中一审被上诉人不知道房屋的价值,又没有提出对房屋现价值进行鉴定。故一审法院采信原告提出的房屋价值,是正确的,应予维持。

第四、程序合法

上诉人与被上诉人购买的楼房,上诉人父母并没有出资,买房时是向其父母借的钱。故此楼房不是家庭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不用分家析产,原判程序是合法的。

综上,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二审法院应维持原审判决。

代理人:

篇8:补充代理意见

关于原告袁X诉被告重庆XX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劳务公司”)、中国建筑XXXX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X局”)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我们接受原告袁X之委托,担任原告的诉讼代理人,现围绕本案争议焦点发表如下补充代理意见:

根据合议庭总结,本案争议焦点有二,即(1)被告中建X局与原告袁X之间是否存在租赁合同关系;(2)被告中建X局就涉案合同系承担连带责任还是承担承租方的违约责任。

第一,关于被告中建X局与原告之间是否存在租赁合同关系的问题

(一)被告中建X局系涉案《租赁合同》的签章一方。

被告中建X局自认系应原告袁X方要求签章,且《租赁合同》抬头“乙方(承租方)”处与尾部加盖有中建X局昆明翠海雅筑总承包项目部印章。

被告中建X局既然认可其在合同上加盖印章的真实性,作为一个大型且有多年建筑经验的企业,其应当知道其在合同承租方处加盖印章的法律后果。

(二)关于被告中建X局在《租赁合同》上签章的法律后果,我们认为应结合涉案项目“昆明市西山区翠海雅筑”的施工信息、本案证据材料综合分析。

1、经庭审查明,被告中建X局系“昆明市西山区翠海雅筑”项目的总承包方,经被告中建X局举证及自认,被告重庆劳务公司系该项目的“劳务分包方”。

(1)《租赁合同》第一条约定,“根据乙方(承租方)需要建设昆明市西山区翠海雅筑项目……”,而该项目恰恰为被告中建X局所承建。

(2)被告中建X局与重庆劳务公司之间的“内部劳务分包”关系(我们认为,其实质更接近非法转包)与本案并无关系。而实际上,恰恰在两被告建立非法转包关系后,共同向原告方租赁建筑周转材料。此在建筑行业并不少见。

2、从本案的证据材料来看,两被告系以共同承租人之身份与原告签订的《租赁合同》。

(1)被告中建X局在《租赁合同》中加盖印章的位置有二:

①抬头的“乙方(承租方)”处,即明确表示为其法律地位为承租人。

②尾部加盖于接近“承租人”处,被告重庆劳务公司印章上方。对于此点,我们认为,即使在涉案纠纷中有担保人,亦应为签章在下方(上方为“承租人”,下方为“担保人”)的被告重庆劳务公司。

而实际上,《租赁合同》虽然设置的担保人,但被告中建X局与被告重庆劳务公司均未在担保方处加盖印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亦为两被告均为“承租人”。

(2)从证据的相互印证来看,被告中建X局对刘X签字的收发货单的真实性予以认可,而在此经被告中建X局认可的收发货单中,明确记载的“承租单位”为中建X局昆明翠海雅筑总承包项目部与重庆劳务公司。

故,从证据的相互印证来看,《租赁合同》与收发货单相互印证,清晰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即两被告为《租赁合同》项下的共同承租人。

(三)从《租赁合同》签订及履行的过程来看,再次印证,被告中建X局系《租赁合同》项下的承租人之一。

1、被告中建X局系翠海雅筑项目工程的总承包单位,并为此设立项目部。

2、《租赁合同》的签订地系在被告中建X局项目部,且庭审中被告中建X局亦认可其在《租赁合同》加盖项目部印章的真实性。

3、租赁合同履行过程中,所涉发收货单与结算单的“承租单位”处均载明有被告中建X局项目部的名称。

4、租赁物确实用于昆明翠海雅筑项目。

综上,被告中建X局承建“昆明市西山区翠海雅筑项目”;被告中建X局作为昆明翠海雅筑总承包方与原告袁X在其设立的项目部签订租赁合同;《租赁合同》抬头“乙方(承租方)”处与尾部加盖有中建X局昆明翠海雅筑总承包项目部印章;被告中建X局认可的发收货单明确记载的“承租单位”为中建X局昆明翠海雅筑总承包项目部;租赁物实际使用于被告中建X局承建的“昆明市西山区翠海雅筑项目”工程上的事实。以上足以认定被告中建X局系《租赁合同》的承租人。

(四)被告中建X局的抗辩理由不成立。

1、抗辩没有合同或法律依据。

(1)《租赁合同》上并未设置“见证人”,被告中建X局辩称其在《租赁合同》上签章仅为见证方,无合同依据。

(2)劳务分包合同系两被告之间的内部法律关系,而且本质上讲,被告重庆劳务公司与中建X局系非法转包的关系,为法律所禁止。被告中建X局以一个实质为违法转包的内部关系,对抗原告诉请,其抗辩理由显然不应得到人民法院支持。

2、被告中建X局之抗辩理由存在明显的自相矛盾。

被告中建X局认可应原告袁X要求加盖印章,并认可刘X签字的发收货单的真实性(该部分收发货单明确载明被告中建X局为“承租单位”之一),同时又辩称对被告重庆劳务公司与原告袁X的租赁合同事宜不知情/与其无关,其本身明显自相矛盾。

第二,关于被告中建X局是否应就涉案合同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

我们认为,如上所述,被告中建X局系《租赁合同》的承租方之一,应依法承担承租人之责任,而非连带责任。

(一)原被告下载《租赁合同》,作为双方签约文本。尽管该合同文本中载明有担保条款,但根据证据反映的原被告真实意思,并未实际设定担保人。两被告签章亦均非作为担保人,而是承租人。

对此理由,详见上述。

(二)结合本案《租赁合同》与发收货单,明确反映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即中建X局为承租人之一。

上述事实与庭审查明的租赁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相互印证,被告中建X局作为租赁合同承租人之一,应当与被告重庆劳务公司共同承担承租人之责任。

以上意见,恳请合议庭予以充分考虑。

代理人:蒋律师、孙律师

篇9:代理意见

河南天时达律师事务所接受刘某某的委托,指派我担任张某某诉刘某某债务纠纷案件的代理人。接受委托之后,我认真了解了案情,在经过法庭调查之后,现对案件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依法谈如下代理意见:

一、关于该案的性质。

简单来看,该案不过是一个借款纠纷案件,手续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借款和欠款字样,被告还能有什么话说呢?但是如果仔细了解了法庭缜密调查的内容之后,我们会明白这样一个事实:20**年6月1日之前,原告张某某是租赁被告刘某某的房屋进行的饭店经营,原告每月向被告缴纳3000元房租,被告刘某某由于丈夫意外死亡,生活较为困难。这些事实清楚了之后,我们就不难了解所谓的借款真相了,该借款只是原告预付的房屋租金,最起码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将近六个月,原告依然在使用被告的房屋经营,应该缴纳的租金已经冲抵了18000元借款,而且还会继续冲抵,原告怎么还能按照28000元的借款数额向人民法院起诉呢?另一个事实也已经查清楚了:被告出租给原告的房屋是租赁许昌七里店社区的,原告在20**年6月之前和被告协商要直接对准七里店社区承租房屋,原被告关于此事进行了多次协商,初步商定的转让费是原告付给被告五万八千元,由于各种原因,最后该转让协议没有经过双方签字,转让没有生效。这个原因也能清楚的解释原告为什么会借款给被告四万八千元(两个案件合计),原告是基于同情被告遭遇和想要接受转让的原因向被告提前支付了租金和转让费,转让成功冲抵转让费,转让不成功是预付房租。

二、关于原告的辩解是否成立问题。

原告辩解称,从20**年6月1日起,原告已经与许昌七里店社区签订了租赁合同,其直接向一组缴纳了房租,不应该再给被告房租,所以被告不能主张房租抵消。()那么,原告的辩解是否有法律依据呢?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的“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的“租赁期间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租赁期限为不定期。”依照这些规定,被告至今还租赁着七里店社区的房屋,原告使用房屋没有权利不交租金,七里店社区也没有权利和原告订立租赁合同。

综合以上意见,代理律师认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本案这样清楚的事实面前,原告的诉讼存在依据不充分,数额不准确的`原因,故请求人民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以上意见,请合议庭在合议时充分予以考虑,做出公正裁决。

篇10:代理协议法律意见书

欢迎来到聘才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阅读!代理协议法律意见书

某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景德镇分行:

贵行乐平支行按照行领导意见,希望本律师就关于中国某某某银行拟与某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景德镇分行签订《信贷业务委托代理协议》和《保证合同》(下称“代理协议”、“保证合同”)提出修改并发表相关法律意见,经过对代理协议、保证合同的仔细研究,本律师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特提供如下法律意见书:

1、中国某某某银行的《信贷业务委托代理协议》格式文本一份;

2、中国某某某银行的《保证合同》格式文本一份;

3、贵行总行的《保证合同》格式文本一份。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

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4、银监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5、《某某银行担保业务管理办法》

1、“代理协议”各方当事人都具有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贵行属于金融分支机构,中国某某某银行总行更是没有问题。但“保证合同”当事人资格却存在问题,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人需要法人,那么就应该由贵行总行成为保证人,当然如果在贵行取得授权且在授权范围内而贷款人即中国某某某银行又同意则主体资格成立。

2、本律师认为,上述两份格式文本应该是中国某某某银行自己制定的,这样的文本肯定是对其是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权益而作为出发点的。代理协议这一块如果贵行签订还不会有很大问题,该协议主要还是针对借款人,如果代理人能够尽到最大的谨慎和注意义务且对某些条款适当修改是可以签订的。主要条款修改意见是:⑴、前言部分的第2点应该明确代理行是直接与中国某某某银行或者是其授权的分支机构签约以及以后的联系工作的事项。如果签约后,代理行必须既与中国某某某银行又得与其授权的分支机构沟通,这就加大了代理行的工作成本。将此条后面加上“除签约时外,本协议所指‘贷款人’即为该授权的分支机构。”⑵、将第十条最后一句话删除,因为要在贷款发放后,代理人确保借款人按照约定使用贷款很难做到。⑶、第十三第第4款的后面加上“这些复印件均应标注与原件核对无误并加盖公章。”⑷、第三十四条第三行中的第二个“借款人”应改为“贷款人。”⑸、第三十六条对代理行的利益有损害,如果贷款人单方转让权利且不事先征得代理行同意,这给代理行前期工作造成的损失谁承担,应该改为“贷款人在将本协议项下的权利转让给其他方时,应该在妥善处理好与代理行相关事宜后进行。”⑹、第四十条中的法院管辖应该改为“向贷款人的授权分支机构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这样可以节约所有当事人的司法成本。

3、关于保证合同,本律师认为,本合同贵行不能签订,理由如下:⑴、该保证合同格式文本与贵行总行拟定的格式保证文本中的约定对保证人责任的严厉程度要大得多,贵行的保证合同区区只有八条,而中国某某某银行拟定的保证合同则洋洋洒洒三十六条之多,尤其是其中一些条款是非常霸气的,如第二条中的“保证人承诺,其在本合同项下的担保责任不因借款合同项下的贷款的多次循环使用而减少”、第八条中的“本合同所设立的担保独立于贷款人就被担保债务所取得的任何其他担保,即使被担保债务之上存在其他物的担保,……贷款人行使本合同项下权利前无需首先执行其持有的任何其他担保。也无需首先采取其他救济措施。”、第十条中的第五款“保证人在此确认,其完全知悉其在本合同项下所担保的借款合同项下的贷款是可以由借款人循环使用的。”、第十七条中的“保证人与贷款人在此特别约定,如果贷款人就被担保债务持有任何其他担保,保证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要求贷款人首先行使其他担保。”上面这些条款说明了保证人既不得干涉借款人的循环使用贷款,也还得自愿让贷款人规避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中有物保一定要先行执行物保的法律规定,总之将保证人的手脚捆绑得死死的。还有如第二十一条“对于在本合同项下保证期间,贷款人允许借款人转让借款合同项下全部或者部分债务时,保证人在此对该等转让予以明确同意,保证人将继续承担其在本合同项下的担保责任”,这就是说借款人转让债务,保证人也不得干涉,那么新的借款人在你保证人一无所知的情况还得承担保证责任,这明显是不公平公正的条款。再如第三十一条“在本合同项下,保证人应当全额支付其应付的任何款项,不得提出任何抵销主张,也不得附带任何条件”,这种明显违反合同法抵销规定也这样约定,不是很牛又是什么。最后看看相关文件送达的约定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贷款人对保证人的)通知、要求或文件,如以专人送递,在交付后即被视为送达;如以挂号信方式发送,在挂号信寄出三(3)天后即被视为送达;如以电传或图文传真发送,在发送方终端收到确认信号即被视为送达;但保证人发给贷款人的通知、要求或文件,则需要贷款人在实际收到后方视为送达”,这样的表述就极不对等,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签订这样的合同还有什么意义。⑵、贵行为上市的商业银行,如果签订这样的保证合同,任何贷款人都是很高兴的,借款人只要稍微违约,保证人就得承担责任,债权人而且无须采取其他措施,执行金融机构来是很方便的,从本律师多年执业经历来看,有些司法官员心目中就是认为“银行有的是钱”。大家都知道,抵押做担保是最好的担保,而银行作保证则是最好的保证。⑶、从代理协议上很多内容还是空白的情况下,而某公司作为借款人就已经在协议上签字盖章来看,该公司的借款心情是多么的迫切,这也从另一角度反映,借款人对借款合同条款中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的认识是很淡漠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所谓的。如果贵行这样一个上市公司作保证人,贷款人对借款人即便其是如何行为不端,也不用担心贷款的风险。可是如果贵行不是为一个信用度极高的借款人去担保而签订保证合同,完全可以肯定,担保的风险则是百分之百存在的。贵行收取的区区一些代理费用是完全不可能为担保所要付出的巨大责任所买单的(要知道贷款数额可是几千万啊)。⑷、贵行总行XX年12月30日发布的《某某银行担保业务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担保业务”是指我行应申请人的要求,以担保函、担保承诺函、备用信用证等形式为债务人履行约定义务提供担保,并按规定向申请人收取手续费和相关费用的业务。并不包括本意见书中所说的保证担保。综上所述,本律师建议贵行签订这样的保证合同应该慎之又慎,最好是不签订,如果确实需要签订,建议使用贵行总行的保证合同格式文本,以最大限度减少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本律师主要依据本意见书第二条中所列举的法律法规,从维护贵行金融安全的角度就“代理协议”一些内容进行了一些修改和对“保证合同”阐明了本律师作为从事金融法律事务多年的专业人士有感而发的一些认识,本法律意见书只作为本常年法律顾问履行职责的工作成果呈报给贵行,供贵行领导决策时的一个参考,除此不为任何作用。

上一篇:浅谈坐看云起时的人生态度下一篇:晒秋的景象作文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