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哥(一)故事梗概

2024-05-06

赡养哥(一)故事梗概(精选3篇)

篇1:赡养哥(一)故事梗概

【身边的故事】感动网民的甘肃“赡养哥”——西和农民工姜旭东收留供养流浪老人的故事

2011-09-15 00:09:00 来源: 甘肃日报(兰州)

他是一名在宁波打工的普通的甘肃农民,他先后将3位素不相识的孤寡老人领回家供养。10多年来,他用一颗赤子之心,把赡养在家的孤寡老人当亲生父母一样看待。他的故事感动了宁波,他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赡养哥”,他名字叫姜旭东。

9月5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姜旭东,并赶往姜旭东老家西和县何坝镇大池村,记录下了藏在大山深处的感人故事。

“大妈,如果你信任我,跟我回家,我来养你。”

1997年7月,19岁的姜旭东前往新疆打工。在兰州火车站转车时,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站在他面前,伸出了手。

“大妈,因为没钱,我这才出去打工。如果以后有了钱,一定给你。”8岁丧母、家境贫寒的姜旭东对老人作出了承诺。

两年后,回家途中的姜旭东在兰州火车站又看到了这位老人。再次看到乞讨的老人,姜旭东心里一阵酸楚。他把老人带到附近的面馆,请她吃了一碗热乎乎的面条。这位名叫苟清顺的老人给姜旭东讲了自己的身世:老人家在礼县,无儿无女,丈夫多年前因病去世,生活无着的她选择了外出流浪。

听完老人的诉说,姜旭东更是充满了同情,加上两年前他答应要帮这位老人。他觉得不能再让老人受罪,起码要让老人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我家在西和,咱们是邻县,大妈,如果你信任我,跟我回家,我来养你。”姜旭东对老人说。

听到这句话,老人有点难以置信,她将信将疑地随着姜旭东上了回家的火车。从天水火车站出来,转乘汽车到了西和县,姜旭东有了顾虑:父亲是否会同意?村里人会怎么看?

姜旭东决定在县城找一家招待所,先让老人住下,然后回去和家人商量。不出意料,父亲听到姜旭东的想法后大发雷霆,连稍有文化的叔叔也不同意,亲朋乡邻也纷纷反对。

姜旭东一边给父亲做思想工作,一边抽空到县城里照看老人。就这样,过了

一周,父亲理解了儿子的爱心举动,同意先把老人领回家。“一起回家吧。”面对姜旭东的真诚邀请,老人嗫嚅着双唇,眼眶里满是泪水。

到今年,67岁的苟清顺老人在姜旭东家已经生活了12个年头。

“大叔,您要吃什么尽管点,今天我来掏钱”

2001年12月,姜旭东从杭州打工返乡,途经西安火车站转车。

在车站附近一家面馆,正准备吃饭的姜旭东看到,一位灰头土面、胡子拉碴的老汉向店主乞讨。店主不但恶语相向,还将老人推倒在门外。看到老人哆嗦的样子,姜旭东上前扶起老汉,并把他拉到饭桌前,对老人说:“大叔,您要吃什么尽管点,今天我来掏钱。”老汉是聋哑人,看到姜旭东的举动,激动地咿咿呀呀比划着表示感谢。

饭后,姜旭东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带老人上火车。姜旭东立即跑到售票大厅,给老汉买了张与自己同一趟车的票。

到了天水,老汉跟姜旭东一起下了车。姜旭东不忍把老人独自留下,“带回去住几天再说,反正家里已经有两个老人,再多一个也无妨”。

就这样,没跟家人商量,姜旭东又领了一个老人回家。

他们回到家的第二天,姜旭东的儿子出生了,这个不宽裕的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

姜旭东对老人比划着说,“如果你愿意,就留下来吧,有我们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吃的。”老人激动得手口并用,表达着他的感激之情。

2002年初,为照顾父亲和两位老人,还有坐月子的妻子,姜旭东没有外出打工,他选择在村子附近的一家采矿场当厨师。

在他出入矿场大门的时候,蜷缩在门口的一位老汉引起了姜旭东注意。老汉所谓的“家”两块石头,几片大树叶;刮风下雨,老汉紧紧抱成一团缩在里面。姜旭东见老人可怜,每天中午,就把矿工们剩余的饭菜给老人送去。

2个月后,姜旭东患上了阑尾炎,需要回去做手术。一个月后姜旭东出院了,他决定辞去矿场的工作。

在收拾好行李,走出大门时,姜旭东又看到了蜷缩着的老人。“如果我就这样走了,他肯定活不了多久。”姜旭东又一次决定,把老人带回家。

“既然我们是一家人,我就会养你们一辈子”

先后来到姜旭东家中的三位老人,见到姜旭东一家待他们客客气气,心里不免有些不安。“放心吧,既然我们是一家人,我就会养你们一辈子”。姜旭东的一番话,解了老人们的心结。

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吃一锅饭,姜旭东夫妇和老人们相处得很融洽。或许是总想对这对夫妇回报点什么,老人们也不愿老是闲着,时常相伴着,在姜旭东家的田地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家里老人多了,开销大了。四位老人做了一个决定,共同留守老家,互相照顾,让姜旭东夫妇外出打工赚钱,改善生活。

2006年春节过后,姜旭东和妻子到宁波务工。

姜旭东时时挂念着老家的几位老人,基本上每半年都要去邮局汇钱,1000元、2000元、3000元,姜旭东已经记不清汇过多少钱。

“姜旭东经常给我们买衣服寄来,一人一套,家里的老人谁都有。”姜旭东的父亲说起儿子的孝顺一脸自豪。

已在姜旭东家生活10多年的苟清顺说:“姜旭东对我就像对亲生母亲一样,能遇到姜旭东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其实,在宁波务工多年的姜旭东,生活很简朴,并不富裕,现在和妻子租住着一间7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我们年轻,能吃苦就会挣到钱,老人们都上了年纪,生活上不能亏待。”姜旭东说。

2008年农历三月十五,是姜旭东父亲59岁的生日。姜旭东特意请假回老家给父亲过生日。姜旭东为父亲和其他3位老人购买了许多礼物。

因为其他老人的生日不详,姜旭东建议把父亲出生的日子农历三月十五,作为全体老人的生日。

在2008年的“5·12”地震中,大池村也受到影响,姜旭东听到消息后,赶忙回到老家,用他打工的积蓄,为老人们盖了5间新房。

遗憾的是,房子还没盖好,三位孤寡老人中最后一位被领养的老人赵国其,因为突发性心脏衰竭过世。

老人的过世,让姜旭东感到,要珍惜、善待每一位老人。

去年冬天,姜旭东回到老家,对老家做了一番装修,新添了一些家具和电器,并特意安装了电话,方便老人和他联系。

“赡养哥”感动宁波市民

姜旭东的故事经宁波多家媒体报道后,感动了宁波市民,网友们还给他起了个很时尚的名字“赡养哥”。

网友“宁波爱心天使”留言说:“姜旭东的行动很感人,原以为这样的情节只有在电影剧本里才看得到。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而且能坚持至今,的确是很不容易,他不是作秀,只是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

网友“人在天涯”说:“当前,老年人因精神空虚造成的问题很多,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需要进一步关照。姜旭东不仅仅解决几位老人的生计问题,他的行为已经超越物质层面,让老年人有了一个归属感。姜旭东的善举,感动的不仅仅是宁波人。”

一位宁波诗人看到姜旭东的故事后,在一首《爱在高原》的诗中写道:“姜旭东,你真的好幸福,你将传统美德痴痴地守望,你的善举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你的事迹感动宁波这个地方,你的真情掀起了东海的巨浪,你的故事温暖着整个浙江,你用行动诠释一个主题大爱无疆。”

“姜旭东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尊老爱老典型,丰富了我们的德育教学案例,单从这一点讲,我就要好好感谢他。”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一位老师说。

姜旭东的爱心故事在宁波传开后,到姜旭东的蜗居看望他和妻子的市民络绎不绝,一些社区开展了关爱老人为主题的公益活动,一些单位号召员工走进街道结对帮扶孤寡老人,一些热心的市民还准备到姜旭东的老家探望老人,一些学校还邀请姜旭东去做“敬老爱老”为主题的报告。

面对荣誉,姜旭东很平静,他说:“我做的不是什么大事,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想给流浪的孤寡老人们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姜旭东,这位贫困山村的农民凭借大爱,用并不宽裕的物质条件和浓浓的真情,让陌生的孤寡老人有了一个温暖的晚年。他的举动感动着社会,他的爱心温暖着人心。

篇2:赡养哥(一)故事梗概

[案例]张老汉育有两子,张甲与张乙。十年前张老汉与两子就赡养问题达成协议:张老汉免除张甲的赡养义务,由张乙负责赡养;张老汉的财产由张乙一人所有,张甲放弃继承。十年来,父子三人相安无事。后来,张乙投资失败,生活艰难,无力赡养张老汉。张老汉便要求张甲履行赡养义务,张甲认为协议中已免除其赡养义务,且张老汉将所有财产赠与张乙,理应由张乙继续赡养。张甲的理由是否成立?

[分析]赡养是被赡养人与赡养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被赡养人有请求赡养人赡养的权利,赡养人有履行赡养的义务。与其他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一样,被赡养人有权放弃行使权利,免除赡养人义务。10年前,张老汉放弃请求张甲赡养的权利,免除张甲的赡养义务,该行为是张老汉真实的意思表示,合法有效。

10年以后,张老汉提出要求张甲履行赡养义务,似乎有违约之嫌,对张甲也似乎不公平,因为张甲并未得到张老汉的任何财产。不过情况并非如此。首先,赡养关系是法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权利人可以放弃自身权利,但法定义务并不能任意免除。被赡养人放弃赡养请求权,免除赡养人义务,是出于减免赡养义务人负担,一旦被赡养人请求,赡养义务人必须继续履行赡养义务。其次,赡养关系以特定的身份关系为基础,与财产分配无任何关系。我国婚姻法明文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只要存在法律上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子女就必须履行赡养义务。财产分得的多寡不是决定子女应尽多少赡养义务的标准。父母可以自由处分自己的财产,即使父母未给子女一分一厘,子女仍要履行赡养义务。

篇3:赡养哥(一)故事梗概

http:///2010年11月18日 07:49人民网

调查称超9成“80后”无法赡养父母一半以上还需父母资助

记者进行了随机调查,一位参加工作5年的80后对记者说,“尽管已经参加工作很长时间,但是消费压力很大,没有任何积蓄,目前根本无法赡养父母。”随后,记者又相继采访了多个80后,在受访群体中,99%都确定自己无法赡养自己的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此外,一位已为人父母的50后对记者说到,对80后无法赡养50后表示十分的理解,并且表示并没有指望自己的孩子赡养自己,他们更加希望帮助子女的生活过的好一些。

青年焦虑父母养老问题仅6.9%的人愿把父母送到养老院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互动百科网,对1612人(其中独生子女占40.1%)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58.3%的人选择让父母住在同一个小区或者附近,就近照顾;43.5%的人愿意跟父母住在一起,亲自照顾;24.8%的人表示父母在异地居住,定期去探望;7%的人选择由社区配备生活指导员,定期照顾老人;仅有6.9%的人愿意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等机构。受访者中,“80后”占57.3%,“70后”占28.1%;已婚者占53.4%,未婚的占46.2%。

陕西80后网友晒赡养账单六成人没钱照顾老人

近日,陕西省“80后”网友再晒赡养老人账单,以中等数额计算,西安一个“80后”家庭每年赡养老人需要花费2.72万元,咸阳和宝鸡每年均需花费1.74万元,延安2.28万元,汉中1.38万元。网友表示,这一账单的数额似乎有些大,涉及到的项目也未必都能做到,但都是子女赡养老人应该花的钱。日前,记者在网上以简短问卷的形式调查了120余名“80后”网友,发现只有四成“80后”能坚持每月给家里寄钱;四成“80后”的收入可以基本满足自己的生活,但没有多余的能力照顾父母;二成“80后”还需要家里不时“贴补”;九成网友表示对父母有愧疚之情。

现实个案:白领月入过万养父母仍有压力

上一篇:临床医学生个人总结下一篇: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