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2024-04-24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办法(试行)(精选8篇)

篇1: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中国人民大学等十五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批复》(教高厅[2000]8号)和《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 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教高厅)[2000]10号)的文件精神,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进展,稳定教学秩序,严格教学管 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特制定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办法。

一、入学、注册

第一条

经西安交通大学批准并且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备案的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负责当地的招生宣传和学生的报名注册工作。

第二条

由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招生办对入学测试的通过者进行复审和资格验证,合格者持录取通知书及有关证件到当地学习中心办理正式入学注册手续,并由学习中心发给西安交通大学统一印制的远程教育学生证。

第三条

新生因故不能按时报到入学者,须向当地校外学习中心办理请假手续。开学两周后无故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有正当理由不能按时入学者,经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批准,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第四条

新生入学后,凡发现不符合招生条件者,或采用不正当手段入学者,取消其学籍。

第五条

各学习中心按西安交通大学的统一格式和要求建立完整的学生学籍档案。学籍档案采用计算机和文字档案两种方式管理,作为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查询、检查、审核学生毕业资格的依据。

第六条

学生注册时应足额缴纳本学年所选课程学费,学生入学第一学期为集体选课,若前一学期每门课程成绩达70分以上者,下一学期可以自主修教学计划外的1-2门课程。

第七条

学生学习期间,每学年应按时到所属学习中心办理注册手续,超过两个月无故未注册者,则取消其学籍。

二、成绩考核

第八条

学生的成绩考核包括学业和品行两方面。学业方面:按学校教学计划规定,考核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成绩;品行方面: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及在学习和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评定。

第九条

学生必须参加所选修课程的考试或考查。

课程考试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及格以上取得该门课程学分。考查课的成绩及毕业成绩可按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级评分。

远程教育课程考试成绩由卷面成绩、平时成绩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成绩组成。期末课程卷面成绩满分为70分,平时(含大作业)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成绩满分为30分。

学生所选修的课程若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可有两次重考机会,第一次重考申请应于下学期开学前二周内提出;若重考还未及格,毕业前可再申请一次重考。重考合 格,成绩只记载为60分或及格。如学生三次考试还未通过,个别有特殊原因者,需经学习中心与奥鹏严格审核后填报申请表,经网院严格审核后特批方可增加一次 考试。所有考试均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

第十条

毕业论文的成绩考核采取等级评分制,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取得及格(含及格)以上者,方可获得学分。

第十一条

学生缓考、旷考和考试作弊的处理办法:①学生因病或其它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课程考试时,须在课程考试前出具县级以上医院病假证明或单位(居委会)事假证明,向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奥鹏的学员向奥鹏校外远程学习中心)请假,并备案给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被批准的缓考课程,同样具有三次重考 机会。②未经请假或请假未被批准而不参加考试者,以旷考论。凡旷考者,必须做出书面检查,由学生本人提交重考申请,经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批准,方可 参加重考。

第十二条

各学习中心必须统一执行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变更时,由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另行通知。

第十三条

各学习中心应及时将学生成绩存入其学籍档案。课程考核结束后,由西安交通大学在现代远程教育网站上公布成绩。各学习中心可书面通知学生,学生也可上网查询。

第十四条

严格执行《现代远程教育考场规则》和《现代远程教育考试违纪舞弊处理细则》。

第十五条

学生成绩记录及获得的相应学分在注册入学后六年内有效。

三、毕业、结业和肄业

第十六条

学生在2-6年内修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包括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考核合格,并通过全国网络教育统考或符合教育部网考委规定的免考条 件,思想品德鉴定符合要求,准予毕业。达到毕业标准的学生由西安交通大学统一颁发加注网络教育字样的毕业证书;符合授予学士学位条件者,经西安交通大学学 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学士学位。

第十七条

学生在读期间凡因违反校纪校规受处分者,在未解除处分以前,毕业时不发给毕业证书,在解除处分后,经批准方可颁发毕业证书。

第十八条

学生本人须妥善保管毕业证书,如有遗失,应由本人出具证明,经西安交通大学批准后,可办理学历证明,但不能补发毕业证书。

第十九条

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或在规定学习期限内未修满规定的学分,即总课程学分的90%者只发给结业证书。

第二十条

学生中途因各种原因退学者(开除学籍者除外),如已修满总课程学分的60%,可发给肄业证明。若未修满60%的学分,可发给写实性部分课程进修结业证明。

四、学籍变动

第二十一条

各学习中心应在开学一个月内将学籍及变动情况报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远程部备案。

第二十二条

学生因各种原因需要转学习中心时,应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可在西安交通大

学所属学习中心范围内变动。经转出和转入学习中心同意后,报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备案,方可办理学籍变动手续。未修课程学费按转入学习中心标准计算。

第二十三条

学生因各种原因申请退学时,应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填写退学申请表。经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最终批准后可办理退学手续。

第二十四条

学生因发生转学习中心、学年未注册等学籍变动时,其原学号保留不变;因退学等原因的空缺学号不得由其它学生顶替。

第二十五条

退费,按陕西省教育厅关于高等院校学费退费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纪律与奖惩

第二十六条

远程教育学生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遵守西安交通大学及各校外学习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十七条

各学习中心应教育学生继承西安交大 “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

第二十八条

西安交通大学将在远程教育学生中定期评选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并给予一定奖励。

第二十九条

对于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由各校外学习中心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须报西安交通大学审批,给予纪律处分。纪律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籍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六项。

第三十条

有下列妨害网络正常运行行为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①恶意传播系统漏洞知识或病毒,教唆、攻击、入侵网站系统者;②私自提供网络服务,发展网络用 户,为他人提供网络接口者;③盗用IP地址或邮件地址者;④使用非法手段窃取他人口令、密码、盗用他人帐号入侵系统,攻击政府、组织网站者;⑤在网上散布 反动的、不健康的言论、图像者。

第三十一条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生,对自己在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上的行为负有全部法律责任,网络系统的记录可能成为违法的证据。

六、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7年1月起开始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负责解释。

篇2: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各区、县(市)委组织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远程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根据中央、省、市委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哈尔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

2010年6月2日

哈尔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

教育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下简称远程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远程教育管理的目标任务:

(一)建设上下贯通的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远程教育管理工作体系;

(二)建立一支过硬的教学、技术和管理队伍;

(三)制定远程教育规划和管理办法,完善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教学模式、管理系统、考核评估体系,逐步建立起职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远程教育工作机制。

第三条 远程教育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动远程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四条 各级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是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本地远程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县(区)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远程办)是远程教育工作的 办事机构,负责本地远程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乡(镇)设立远程教育管理站,对所属村级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具有管理权。

第五条 市、县(区)远程办职责:

(一)制定本地远程教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协调本地技术保障部门搞好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服务工作,保证终端接收站点的正常运行;

(三)负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规划、整合、开发、审定、上报工作;

(四)负责远程教育管理队伍、教学辅导队伍、技术保障队伍建设,搞好业务培训;

(五)制定远程教育教学计划,负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指导、督查、考核以及评估等工作,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六)加强对本地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及时掌握情况,总结经验,培树典型,推进远程教育工作的深入进展;

(七)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第六条 乡镇远程教育管理站职责:

(一)根据上级要求,制定实施本乡镇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二)负责本乡镇远程教育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

(三)负责本乡镇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维护,保证远程教育站点正常运行;

(四)负责本乡镇、村级远程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搞好业务培训;

(五)负责本乡镇远程教育工作的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和反馈;

(六)完成上级下达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第七条 村级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职责:

(一)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制定本村远程教育学习计划;

(二)负责本村终端接收站点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确保设备安全;

(三)根据上级要求和本村实际,组织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收看远程教育节目,组织座谈讨论,做好记录,并配合搞好教学辅导活动;

(四)负责本村远程教育工作的信息收集和反馈,发现典型,提供课件制作线索;

(五)完成上级下达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

第八条 各级远程教育管理机构要明确责任,加强管理。乡镇党委书记是本地远程教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村党组织负责人是本村站点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发挥好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作用。

第三章 管理队伍

第九条 乡镇远程教育管理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站长由乡镇党委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兼任。

第十条 村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配备1名管理员,原则上组织系统自建站点应由村“两委”成员兼任,也可以由热心远程教育事业、文化程度较高、责任心强的党员担任;村校共建站点管理员由所在学校教师兼任。

第十一条 建立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各级远程教育管理机构,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制定培训计划,做好教学管理、技术服务和教学辅导队伍人员的培训工作。

第十二条 终端接收站点管理员必须经县(区)远程办统一培训考核,取得岗位资格证书后上岗。乡(镇)、村站点管理员的选配、调整需经县(区)远程教育管理机构批准,并报市远程教育管理机构备案,站点管理员调离岗位,必须及时进行补充。

第十三条 基层站点管理人员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设备管护、现场组织、学习记录、信息收集反馈等工作。

第十四条 建立行政村接收站点管理员经济补贴制度,具体补贴标准由县(区)结合实际确定,费用由县(区)财政列支。

第四章 设备管理

第十五条 村级远程教育设备是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的专用设备,组织部门建设的站点,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有管理权、使用权,所有权归属为组织部门;村校共建站点,所有权归属为教育系统,所在村有使用权、协助管理权。严禁任何单位及个人以任何理由挪用、外借、转让、买卖、抵押、侵占或损毁。对违反规定的,视情节轻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十六条 组织部门设立的村级终端站点,原则上必须设置在村级活动室或村党支部办公室; 如无活动室、办公室或现有场地不具备开展远程教育条件的,经县(区)远程教育管理机构同意,可以暂时设置在党员家,召开全村党员大会,经投票确定站点安装地点并形成会议记录,全体党员签字,会议记录原件交县(区)级远程教育管理机构存档备案,复印件由村留存;积极推进村级活动场所 与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同步建设,新建村活动场所应预留远程教育活动地点,新建、改建后村活动场所具备设点要求时,原设置在党员家的终端站点应立即迁回。

第十七条 各级党组织层层签订《远程教育设备管理责任书》,落实管理责任。乡镇(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党办主任)是本辖区远程教育设备管理使用的责任人,村终端接收站点管理员是本村远程教育设备管理使用的责任人。

第十八条 站点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建立设备运行和维修、维护工作档案,保证设备安全、可靠、有效运行。管理员工作变动时,必须将远程教育所有设备完整地向党组织移交。

第十九条 远程教育站点需配备足够数量的桌椅,满足党员学习和群众收看需要。场所变迁时,在县(区)远程教育管理机构和乡(镇)远程教育管理站共同监督下办理,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第二十条 各级远程教育管理机构要认真落实设备的安全供电、防雷、防火、防潮、防盗、防尘等措施。

第二十一条 不允许假借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之名,开办“隐性黑网吧”或开展与远程教育无关的经营活动。不允许在站点设备上安装与远程教育无关的软件、游戏、操作系统等,严禁播放非法和不健康的音、视频内容。遇到非法信号干扰,立即关机,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做到不传播、不扩散。

第二十二条 对损坏或报废的设备、器材,需要办理报损、报废手续并及时更新。乡村站点设备自然损坏的,须经县(区)远程教育管理机构查验确认,并协调更新,不得擅自处理。属于人为因素造成设备损坏的,当事人要承担责任,赔偿损失。

第五章 教学组织管理

第二十三条 市、县(区)远程教育管理机构根据远程教育教学大纲和中央和省教学计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教学计划,并组织开展学习活动。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科普知识、农村卫生、文化体育、典型经验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

第二十四条 终端接收站点根据上级统一规划和要求,制定播放计划,并以宣传栏、黑板报、村广播等形式,公告节目内容,方便党员干部群众收看。

第二十五条 乡村两级要把开展远程教育和班子集中学习、村党支部 “三会一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村级后备干部、科技示范户和致富群众,利用晚上、双休日和寒暑假,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室内学习与专家现场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示范基地实践相结合等形式开展教育学习活动。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要保证每月不少于1次、全年学习时间不少于48个小时。站点对群众开放日每周不少于1天。每次集中学习后要及时组织讨论、交流,并认真做好记录。

第二十六条 各级远程教育管理机构根据党员干部的学习实际,组织远程教育教学辅导队伍,深入基层开展教学辅导活动,采取专家答疑、现场示范、专题讲座等形式,解答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教学效果。

第二十七条 各基层站点要结合本地的农业特色,依托村党支 部、专业合作社等,建设1-2处能够指导当地农业生产、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的学用基地,大规模开展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使之成为远程教育学用成果的孵化基地和群众致富的生产基地。

第二十八条 县(区)远程教育管理机构要按照省市的统一安排,充分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在青年农民党员中普及农业职业技术中等学历教育,解决农民党员队伍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带头发展和带领群众共同发展能力不强问题。

第二十九条 市、县(区)远程教育管理机构负责对本地远程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完善,宣传推广基层好的管理经验。

第六章 考核与奖惩

第三十条 市委组织部负责对各县(区)远程教育工作的考核,列入基层组织建设考核内容。县(区)委组织部负责对乡镇远程教育工作的综合考核。

第三十一条 对各级远程教育管理机构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组织领导、规章制度、教学管理、设备运行、课件制作、学习效果和各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等情况。考核采取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结果每年公布一次。

第三十二条 根据考核结果,对先进集体和个人分别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对违章违纪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远程教育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哈尔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篇3: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1.1 江苏现代学徒制的产生背景

江苏省高职教育办学规模与办学能力位于全国前列,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目前江苏省高职教育产业结构服务布局合理, 区域市场对接良好, 涌现出一大批高标准、示范性、高质量、迅猛发展的高职院校。

但是江苏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瓶颈”和“软肋”。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层次“低端化”, 学生进入企业从事的岗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差距太大, 校企合作敷于表面;另一方面江苏高职院校纷纷搭建了校内实训平台, 但是实训室的建设要求与企业真实环境不符,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完全适应企业的需求。

针对江苏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本文提出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企业、行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 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毕业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生教育对接, 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实现企业与学校、师傅与教师、学历与证书以及学徒与学生的四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1.2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涵

2012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2013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提出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2015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提出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 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 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 工学交替、实岗育人, 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 现代学徒制关键核心要素比较:

其核心特点有:

1) 产教结合的培训方式

企业中的实践与职业教育中的理论学习密切结合。

2) 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向培训机构、雇佣企业提供补助和培训经费, 学徒在培训机构接受免费的脱产学习, 在企业实习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

3) 强大的法律保障

国外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国家, 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培训法, 对学徒、企业与培训机构做出法律约束, 奠定了学徒制的法律地位, 使其得到顺畅发展。

2 现代学徒制实施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

2.1 双主体办学机制的建立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是江苏省高职院校办学方向和特色的重要体现, 是江苏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双主体办学是实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的重要前提, 它是由学校出资、企业注资、共建专业、共育人才的校企合作方式, 即逐步实现由企业需求定招生计划、由职业标准定课程内容、由技能要求定教学方式、由学习者能力定就业岗位和薪酬待遇的企业全程参与的模式。充分利用第三方机构力量, 共同签署联合人才培养协议, 建立双主体办学模式。

2.2 双导师培养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机制建立

现代学徒制注重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培养学生为基本途径,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以及企业与学校双重考核标准。在企业实践的教学过程之中加入双导师制度的工作思想, 对于工作的理念创新和政策的完善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借助与第三方服务机构, 搭建双导师体系。因此, 还应当加强对双导师制度影响之下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机制建设, 加强对企业实践教学的深入研究, 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双导师制定的全面实施。

2.3 评估考核机制的建立

现代学徒制对学生评估考核机制基于企业工作过程, 考核的主体主要有企业师傅与学校双方, 学生对企业文化、行业发展的领悟能力, 对工作流程的熟知, 是现代学徒制评估机制的核心。建立以目标考核和学生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学习评价体系, 针对性和发展性评价相协调的学习评价, 是现代学徒制搭建评估考核机制的基石, 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 建立评估考核机制。

2.4 双证书制度的建设

现代学徒制实行“双证书”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 制度, 在教学中引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接。企业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 支持职业院校建立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制度, 专业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岗位实践每两年不少于两个月。同时, 支持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招生与招工方案, 落实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校企双主体育人责任、校企双导师制度。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师聘任、管理与培养, 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 弹性学制或学分制等。

3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徒制试行改革实践

3.1 确定学徒岗位与岗位等级

依据《物流岗位能力标准》来确定学徒的岗位及岗位等级, 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基于大量高端企业调研与合作, 依据国际通行的物流职业资历架构设计的《物流岗位能力标准》可以真实反映企业岗位设置及能力需求, 确定物流管理专业岗位以及岗位的等级。

3.2 寻找合作企业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经和德邦物流、中远物流、亚马逊 (昆山) 仓储中心等数十家企业均有战略合作。目前,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已经和德邦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制定了《物流岗位能力标准》的调研及制定, 企业依据其发展规划和人才储备的战略要求, 确定与其合作。同时企业对我院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调研, 并与我院确定了合作的意向。

3.3 确定双主体办学机制

我院借助于第三方物流服务机构, 与企业、学院、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共同签订校企双方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就业岗位内容, 使校企双方形成责任和利益共同体, 从而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即“双主体”办学机制。

3.4 学生面试与企业说明会

德邦物流有限公司进校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宣讲, 主要介绍德邦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产品和服务、技术、未来发展规划、人才发展战略、岗位需求以及个人在企业的职业晋升方面等内容。学生可以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 校企双方负责解答。有意参加“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的学生可以递交简历准备参加相关考核。企业和学院共同组成考察组对学生进行笔试、技能考试和面试结果, 公示入选名单。

3.5 组建学徒制班级, 并签订培养协议

通过考察, 第一届学徒制班级遴选17名学生组建班级, 学徒对应不同的岗位, 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 企业和学生签署“现代学徒制培养”协议即委托培养协议, 确定学生的“准员工”身份。协议明确企业和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包括相关的奖罚办法、顶岗实习期企业提供学生的薪资和毕业后学生的服务期、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等。该协议有学生、德邦物流、学生家长共同签署。

3.6 组建师资队伍

德邦物流、我院、第三方物流服务机构共同组建“现代学徒制”师资团队, 企业师资团队的构成为:三分之一专职培训师, 负责学徒在企业的认知、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训。三分之二岗位师傅, 对学徒岗位认知、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对接。三分之二为专业“双师型”教师。负责学徒的专业培训, 三分之一负责公共课、基础课等培训。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教学顾问支持, 对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考核评价等进行全程支持。

3.7 校企共建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德邦物流企业岗位需求、岗位标准进行现场调研, 共同制定了“现代学徒制”学徒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内容和培训内容符合企业需求。

3.8 校内外教学环境支持系统建设

根据《物流岗位职业能力标准》确定学徒培养方案, 建设适用于企业用人需求的教学内容。侧重在职业素养、专业理论、专业基础、专业技能、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建设, 搭建师傅、院校教师、学徒能实时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和学习环境, 解决企业师傅时间精力有限的问题, 有效利用院校的实训环境、信息化教学环境, 提升学徒在学校的技能培训效果。

3.9 质量监督与评估体系构建

构建院校、企业、第三方服务方共同参与以提升学徒制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 评估小组结合平台提供的学习记录、技能训练结果、期中考核结果、期末考核结果, 企业师傅提供学徒实践报告, 院校提供学徒课程报告, 评估学徒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

4 江苏省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建议

4.1 建立良好的政策引导环境

政府部门搭建企业和院校连接的桥梁, 鼓励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 引导典型高职院校先行试点现代学徒制, 根据学院试行的经验, 进行总结并推广。

4.2 营造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环境

政府、学校以及其他部门要充分营造有利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整体环境氛围, 通过共同制定相关制度, 形成法定文本, 明确学校、企业、行业组织、学生的责任、权利、义务, 共同促进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政府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 学院应该紧贴企业需求, 将企业职业能力要求搬到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来。

4.3 重视第三方服务机构重要作用

第三方服务机构拥有雄厚的技术支持和企业资源, 充分利用第三机构, 有利于解决企业冷、学生冷、学院热、师傅冷、教师冷、政府热等一系列问题, 可以挖掘优势资源, 发挥专长, 补足学院资源匮乏的问题, 起到很好的第三方桥梁作用。同时有利于企业、学校对学生培养过程的客观评价与质量控制。

4.4 引导校企合作内涵发展之路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之一, 各级政府与行业机构应给予高职院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加强企业接纳学徒制员工的政策制度建设, 加大对企业资金或者税收减免政策, 以校企合作为基本途径, 促进院校自主办学、第三方机构参加质量监控与评价、政府政策与制度保障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德荣, 马红伟.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改革的启示[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1 (9) .

[2]徐徐.英国现代学徒制和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比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7 (6) .

[3]王振洪.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8) .

篇4: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工作,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以县为主、学校实施”的管理体制和网络管理方式。

省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本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工作,发布相关规定,负责建立全省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系统,汇集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籍信息。

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本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籍,制定指导县(市、区)工作的意见,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汇集并向省教育行政部门上报本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籍信息。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籍,制定具体办法,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汇集并向州(市)教育行政部门上报本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籍信息。

第四条 学校是学籍管理的基本单位,负责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各个环节的具体管理工作,负责建立本校学生学籍,并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及时、准确、规范、全面地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上报学籍信息。

学校校长是义务教育学籍管理的主要责任人。

第二章 入 学

第五条 本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即一年级至九年级。其中,一至六年级为小学年级,六年级为小学毕业年级;七至九年级为初中年级,九年级为初中毕业年级。

第六条 本省义务教育学校每年秋季招收一年级、七年级新生。

本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招生实行以学生户籍地和居住地相结合的办法,免试就近或相对就近入学的制度。

本省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招生范围和办法招生。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保证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保证六年级学生全部升入七年级继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第七条 凡居住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的入学年龄以当年8月31日达到的实足年龄为准。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经县(市、区)人民政府决定,入学年龄可推迟到7周岁。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年龄,可适当放宽,具体年龄由州(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禁止小学提前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儿童入学。

第八条 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招生,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或测试。

第九条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模和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等情况,合理确定公办学校招生范围并每年向社会公布,确保本行政区域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或相对就近、免试入学。

第十条 新学年开始前,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以适当方式,及时向一年级和七年级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发放《云南省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见附件一)。入学通知书发放及之前的报名、登记等工作,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做出具体安排。

第十一条 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做好招收新生的各项工作。

第十二条 一年级和七年级新生,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一)本省户籍且在户籍地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户口证明和入学通知书,按时到入学通知书指定的学校为适龄儿童、少年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二)非居住地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身份证明、居住证明、户口证明到居住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入学,领取入学通知书,按时到指定的学校为适龄儿童、少年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三)外国籍学生入学,应当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具有接收外国籍学生资格的学校,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接收外国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为其建立义务教育学籍。

(四)适龄儿童、少年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可以自愿选择民办学校入学就读。

(五)革命烈士、残疾军人和现役军人的子女入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其他入学事宜按照国家、省和各地有关规定执行。

(六)适龄儿童、少年因故不能按时注册入学,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向学校提出延期办理入学手续的申请。逾期1个月不办理入学手续的,除不可抗力因素外,按《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新生入学注册后,学校(含民办学校)应当按照学生学籍网络管理有关规定,在网络管理系统中为一年级学生建立教育档案和学籍,为七年级学生建立学籍。

第十四条 教育档案和学籍中与居民身份相关的内容确需更改的,由学生和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已经变更内容的户口册和其他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核实和办理变更手续。

学生学籍号一经编定,不得变更(转学、休学除外),直至小学或初中学段结束。各类表册均应以学籍号为序。

学校应当按照学籍号随机编排教学班,禁止学校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第三章 缓 学

第十五條 适龄儿童因故不能按时入学、需要延缓入学时间的,应当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因健康原因需要延缓入学时间的,必须附具县(市、区)以上医疗机构检查结论的证明。

缓学期限原则上为一个学年。缓学期满仍不能入学的,应当重新提出书面申请、出具证明、办理继续缓学的相关手续;能入学的,应当按时办理入学手续。

第四章 转学

第十六条学生不得随意转学。但因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调动、部队换防、人才引进、居住地迁移、进城就业务工或因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在原就读学校就读者,准予转学。

第十七条本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转学手续,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填写《云南省中小学学生转学申请表》(见附件二),向转入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与转入学生户籍地或居住地就近或相对就近的原则,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就读;

(二)经转入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同意,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到转出学校提出转学申请;

(三)转出学校同意之后,上报转出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同时在学籍管理网络系统转出该学生学籍;

(四)转出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之后,在学籍管理网络系统转出该学生学籍;

(五)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云南省中小学学生转学申请表》到转入学校办理相关手续。转入学校、转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在网络管理系统中办理接收手续。

第十八条 学生转学,不得变更就读年级。毕业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准转学。

学生转学原则上在学期结束和新学期开学时办理相关手续。

学校严格按照“学籍随人走”的原则,不得接收未经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转入的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用“试读”形式拖延办理相关手续。

学生转学后的学籍应当及时变更,确保其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

第十九条 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胁迫或诱导学生转学。

第五章 休学和复学

第二十条 学生因身体状况或其他特殊原因,无法坚持正常学习的,准予休学。

申请休学必须由学生本人和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共同提出,出具有效证明,由学校批准。学生休学情况,学校应当及时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生休学后的学籍应当及时在网络管理系统中变更。

除健康原因外,毕业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准休学。

因健康原因休学的,必须出具县(市、区)以上医疗机构检查结论的证明。

学生休学期限原则上为一个学年。休学期满仍不能如期复学的,必须办理继续休学的手续。

第二十一条 休学期满后,学生应当持休学证明和医疗单位出具的健康证明书或其他有效证明,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

学生休学期间,学校应当为其保留学籍。学生复学后,由学校安排到相应班级学习。学生复学后的学籍应当及时在网络管理系统中变更。

第二十二条 学校不得拒收18周岁以下、未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学籍被保留的学生、户籍所在地学生,包括被司法机关不予起诉、免予刑事处罚或宣告缓刑以及解除收容教养或服刑期满而需要复学的学生。

第六章 升级和跳级

第二十三条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年限教育,学生每学年结束后自然升入下一个年级。

第二十四条 学生全面发展、学业成绩特别优异、达到相应高年级水平的,由学生本人和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共同提出申请,经学校全面考核,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跳级升入相应的高年级学习。跳级学生毕业时视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第七章 评 价

第二十五条 本省义务教育一至六年级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科成绩考评制度。一至六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办法,参照本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和指标体系执行;学科成绩考评,以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及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用考试或考查方式,由学校组织实施。一至六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科成绩考评结果在本省范围内同等有效。

第二十六条 本省义务教育七至九年级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具体办法按照省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执行。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本省范围内同等有效。

第八章 奖励与处分

第二十七条 奖励和处分应当坚持奖励为主、处分为辅的原则。处分应当在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的基础上进行。

第二十八条 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或某些方面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予以表彰和奖励,并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育档案。

第二十九条 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又屢教不改的学生,可以视其情节轻重,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处分。

处分为警告的,期限不超过2个月;处分为严重警告的,期限不能超过一个学期。学生改正或有进步表现,应当及时撤销处分。

处分为记过的,必须向学生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书面陈述具体原因和依据。学生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学校申请复议;对学校做出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提出申诉。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做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为最终结论。

第三十条 处分为警告和严重警告的,不得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育档案。

处分为记过的,经过半年教育,确有悔改表现者,经师生评议,学校批准,可撤销其记过处分。处分撤销后,应及时将处分记录从学生教育档案中撤出。受记过处分的学生,在其毕业时尚未撤销处分者,应将其处分决定记入综合素质评价和教育档案。

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劝退、开除学生。

第九章 毕业、结业、肄业

第三十一条 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经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区分下列不同情形,颁发本省统一内容和样式的《云南省义务教育证书》(见附件三):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的,颁发标注“毕业”字样的《云南省义务教育证书》;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合格或有一科以上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不合格的,颁发标注“结业”字样的《云南省义务教育证书》;

(三)学生未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且年满18周岁的,颁发标注“肄业”字样的《云南省义务教育证书》。

《云南省义务教育证书》由州、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招标印制,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订购和验印,学校颁发。

第十章学籍信息管理与规范

第三十二条本省义务教育学生统一建立教育档案。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教育档案和学籍管理制度,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采集学生相关信息,为学生建立教育档案和学籍,学生教育档案和学籍应永久保存。

义务教育学生毕业、结业、肄业、被宣告死亡或者失踪的,其教育档案及学籍档案应当予以记载。

第三十三条学生教育档案和学籍管理采用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的网络管理系统。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编定州(市)和县(市、区)主管单位代码,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编定学校代码。主管单位代码、学校代码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因行政区划调整等原因需要增减主管单位代码、学校代码的,需及时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学校合并的,学生教育档案和学生学籍移交并入的学校管理。学校撤销的,学生教育档案和学生学籍移交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管理。

第三十四条学生学籍是发放《云南省义务教育证书》和办理转学、休学、复学等手续的依据。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需要配置学生学籍管理设备设施,按照省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建立健全学生学籍管理电子档案,并安排专人负责学生学籍管理工作。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州(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实施意见,并报省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办法和州(市)实施意见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 特殊教育学校(班)和职业初中(班)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参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2年7月5日起施行。《云南省颁发义务教育证书办法(试行)》(云教普字〔1993〕第004号)、《云南省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缓学、免学、停学管理办法》(云教普字〔1993〕第005号)同时废止。

篇5: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为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对我校本、专科生考勤实施办法规定如下:

第一条学生必须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和学校统一安排的一切活动。学生上课、早操、实验、实习、军训、毕业设计等均实行考勤制度,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请假,凡未经请假而缺席者一律以旷课论。

第二条学生考勤采取全面考核与随机抽查两种办法进行:

1、班委轮流负责每天考勤,同学违纪情况按实际课时及时登记,并经上课教师签字确认。

2、上课教师每学期应至少进行5次抽查(一般选在迟到或缺勤人数较多时,早退1次按迟到1次折算,旷课1学时按迟到二次折算)。5次点名中,3次迟到者,平时成绩扣5分;4次迟到者,平时成绩扣10分;5次迟 到者,平时成绩为零。

3、教学单位或继续教育处不定期进行随机抽查。

第三条学生请假的批假权限为班主任一天(8学时);所属教学单位(科)的负责人一周;继续教育处两周,主管院领导两周以上。各班请事假人数原则上须控制在学生数的15%以内。

第四条除公假可直接由继续教育处批准外课及一节课以上请假(包括病、事假)都须由学生本人填写请假二联单;并详细注明起止时间经批准后再将“二联单”分别交班长和科办公室,至此批准方能生效。

第五条因病住院或短期病休的学生必须持医院证明办理请假手续。如所请病、事假到期后,又因急病不能及时到校者,必须凭当地乡、县(市)医院证明于返校当日按要求补办请假手续,否则以旷课论处。

第六条在全面考核和随机抽查过程中,有以下情

形之一的,以旷课论处:

1.事先未请假而事后补假者(急事者事后由本人或班干办理请假手续的除外)。

2.无“二联单”或手续不符合规定者。

3.对请假在外,因不可抗拒力或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而在障碍排除当天未补办延假手续者。

4.弄虚作假者。

第七条学生请假“二联单”统一由教学单位派人员到继续教育处所属科室领取,各教学单位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学生的考勤工作,及时掌握迟到、早退、旷课、缺课情况。班长应将全班考勤于每周五下午送教学单位及科办公室,而教学单位及科办公室于每周一公布上周考勤统计表,并于每月五号前将上月学生考勤统计表抄报继续教育处综合科。教师应将因点名迟到而取消考试资格者名单于期末考试前报学生所在教学单位和继续教育处备案。

第八条对学生考勤违纪情况的行政处罚按《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继续教育学生违纪处分管理办法》执行。一学期考勤违纪总计超过迟到10次者(含早退、旷课折算次数),取消评奖评优资格。教学系或继续教育处不定期随机抽查情况与考勤班委日常考勤上报不符,其不符部分责令考勤班委承担;一学期内不符次数比例超过25%者,取消该班评选优良学风班的资格。

第九条各教学单位有关人员和任课教师要认真做好考勤的有关工作,并对在考勤工作中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和帮助。对考勤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和教师应给予表彰;对考勤不负责及弄虚作假者应给予批 评教育或必要的处分。

第十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试行,未尽事宜由学生工作处和继续教育处负责解释。

篇6: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发布日期】2000-11-27 【生效日期】2000-11-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大学

科技园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科委)、教育厅(教委),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各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单位: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加强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指导和管理,推动我国大学科技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研究制定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试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办法》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加速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

科技部、教育部将根据这一试行办法,于明年一季度首先对15个试点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评估,对其中进展较好的正式授予国家大学科技园称号。请各试点单位抓紧准备《评估申请报告》,经所在地省级科技、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一式十份,于2001年1月底前报送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附件: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试行办法

二000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附件: 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大学科技园持续发展,做好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学科技园是指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为依托,把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优势相结合,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服务的机构。它应成为技术创新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第三条 科技部、教育部负责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归口管理,并成立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具体组织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认定和考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推进本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并负责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组织申报和日常指导与管理工作。

第二章 申报、评估与授牌程序

第五条 通过自我评价,认为基本具备条件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建的大学科技园,可以申报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第六条 申报国家大学科技园应认真填写《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估申请报告》(详见附件一),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协调落实相关支持措施后,在每年2月份共同行文将《申请报告》一式十份报送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原则上可申报一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第七条 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收到申请报告后,组织专家组根据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估指标(详见附件二)对提出申请的大学科技园进行评估。

第八条 指导委员会根据专家组评估意见进一步审核,提出建议名单并报科技部、教育部共同批准后,对批准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授予“国家大学科技园”标牌,并列入国家相应计划予以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标牌由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制作。

第九条 凡申请评估的单位经国家评估未予批准的,原则上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第三章 管理与考核

第十条 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统计年报制度。各国家大学科技园应在每年二月将上科技园建设进展报告和统计报表报送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教育行政部门,抄报全国大学科技园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一条 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动态评估制度。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依据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估指标,每二年进行一次评估。

第十二条 根据评估意见,经指导委员会审定,科技部、教育部对成绩优秀的大学科技园子以表彰;对发展不良、管理不善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责令其限期整顿。经整顿无效者,取消其国家大学科技园资格。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教育行政部门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和细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科技部、教育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一: 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估申请报告(封面样式)

×××国家大学科技园

所在地:

申请单位:

主管部门:

负责人:

电 话: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电话:

电子信箱:

申请日期:.

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估申请报告

(编制大纲)

一、在建大学科技园基本概况(地点、孵化场地、商业计划、市场策划、信息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功能,风险投融资能力。已进驻有能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工商注册、财税、法律等服务、具有一定商誉的中介服务机构和投融资机构情况)

二、大学科技园依托的大学或大学群体的科技实力(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科技产业发展情况)

三、依托大学领导对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重视程度(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激励高校科技人员与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和切实措施、效果)

四、地方政府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提供的环境条件(用地、基建、通讯等基础设施及金融、财税等配套优惠政策、管理指导作用)

五、在建大学科技园管理体制(机构设置、领导班子和运行机制)

六、大学科技园业务方向和发展规划

七、国际合作及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情况

八、在建大学科技园绩效(在孵企业和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与研发机构、企业性质、年技工贸总收入、利税、就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附件二: 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估指标

一、依托大学条件和政策措施

1.学校资源对科技园开放度

2.对师生兼职创业的激励政策措施

3.科研开发基地、纵向科研项目及经费情况

4.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及专利数量

5.科技产业规模及收益

6.其他

二、地方政府的政策和措施

1.组织领导体制建立健全情况

2.对科技园的财税扶持政策

3,用地、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支持情况

4.资金投入情况

5.其他

三、科技园规划和建设

1.发展规划的科学合理性

2.园区建筑面积

3.管理机构与运行机制

4.信息、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程度

5.其他

四、科技园创业环境

1.现有孵化场地面积

2.风险投融资能力

3.工程类研究开发机构数

4.商务、市场、会计、法律等中介服务能力

5.其他

五、科技园发展绩效

1.在孵科技企业数

2.孵化育成企业数

3.园内企业技工贸总收入

4.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专利数

5.科技园自身收益

6.其他

指标编制的原则说明:1.体现导向性。引导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成为技术创新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聚集和培育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基地。2.突出重点,指标少而精。3.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4.动静结合。既评价发展现状,也评价建设和发展速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改指标,以适应国家大学科技园不同发展阶段的 目标要求。5.体现分类指导。用统一指标评价,根据需要分类公布评价结果。

篇7: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关于本科生撰写学士论文的规定》及教育部2000年8号文件《关于对中国人民大学等十五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批复》中第二条和第四条的规定,为组织好毕业论文写作工作,规范毕业论文的写作程序和要求,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毕业论文的基本规定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学制期限内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毕业论文课程通过后方可申请毕业。

毕业论文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占6学分。学生需要在规定的学制范围内完成论文写作,即专升本为5年,高起本为8年。本科层次学生必须按照教学计划选够规定的学分后,方可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成绩在及格(60分)以上(含60分)方可毕业;毕业论文写作成绩在良好及以上可以有资格申请学士学位。

二、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及相关规定

专升本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五学期;高起本安排在入学后的第十学期。每次论文写作周期(从选题到成绩发布)约为120天。毕业论文课程以学生选课交费作为开始课程学习的标志。选课交费后,如学生写作成绩未通过或无故不提交作业的,毕业论文写作成绩记为不通过,必须重新学习毕业论文课程。

三、毕业论文写作程序

(一)准备阶段

本科(含专升本、高起本)学生应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选够规定的学分,方可申请毕业论文写作。学生应在最后一学期对毕业论文课程进行选课并交纳学费,未按时选课或选课后未按时交纳学费的学生不能进行毕业论文写作。

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更好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程序及要求,学院专门制作了《经管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供学生学习。

(二)选题、审批阶段

1、选题(包括提交)

第 1 页

在毕业论文写作开始前,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学习的平台,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操作。选题时,学生应根据学院提供的论文选题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毕业论文写作题目,论文选题只允许提交一次。

2、选题结果

论文指导教师将综合考虑学生选题志愿和学生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学生的论文题目。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在论文指导老师许可的情况下,允许学生在同一研究方向内修改原来的论文题目,但对于未经论文指导老师批准而擅自修改或更换题目的毕业论文,论文指导老师有权评判为不及格。

(三)写作阶段

毕业论文写作包括提交开题报告、初稿、终稿三个阶段。学生须按照每个阶段的写作要求以及时间安排,通过学习的平台进行提交。每个阶段结束后,指导教师将对学生论文进行评阅,学生可通过学习的平台查看教师反馈意见,并进行论文修改和撰写。

a)开题报告

学生在选题之后,须根据学院提供的开题报告模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开题报告,并在学习的平台内提交。论文指导教师审核开题报告并反馈指导意见。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开题报告者视同放弃本次毕业论文写作,该次论文写作成绩不及格。

b)初稿写作

学生需结合指导教师的开题报告反馈意见修订论文写作方向和主要观点,并进行初稿写作,在规定时间内上传初稿至学习的平台。

c)终稿提交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充实、完善,最后形成终稿(具体写作要求请参照《附录一 经管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论文终稿提交截止后,系统将自动关闭,任何学生不能再对论文进行修改。如学生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终稿,则将初稿视为终稿。

(四)毕业论文写作成绩评定阶段

学生终稿提交后,论文指导教师将对论文进行终审并评定成绩。学生可于学院规定的期限内进入学习的平台查询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成绩。论文成绩采取百分制,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毕业论文成绩标准请参照《附录二 经管专业毕业论文评定成绩参考标准》)。

(五)答辩阶段

1、论文答辩要求

第 2 页

毕业论文写作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可以有资格申请学士学位,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按时参加由学院统一组织的毕业论文答辩。按规定应参加答辩但无故缺席答辩的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记为零分。

2、答辩组织

论文答辩的组织和实施由学院统一安排。学院按专业及各专业论文写作人数成立若干答辩小组,每个论文答辩小组由3位教师组成,答辩小组教师原则上不应包括被答辩人的指导教师。

3、答辩形式和要求

答辩形式分为现场答辩与远程视频答辩两种,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不超过15分钟(答辩具体要求请参照《附录三 经管专业论文答辩须知》。

学生在答辩结束后,必须按照答辩组教师的修订意见进行论文修订,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最终稿电子版通过所在学习中心统一提交至学院。

(六)毕业论文总评成绩公布阶段

答辩结束后,答辩组教师将依据学生的答辩情况判定答辩成绩和评语。论文答辩成绩不合格,则毕业论文总评成绩不合格。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根据论文写作成绩和答辩成绩(两者之间取低值的原则)确定论文总评成绩.不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毕业论文总评成绩以毕业论文写作成绩为准。学生可于学院规定期限内进入学习的平台查询毕业论文总评成绩。

四、毕业论文重新写作

如毕业论文写作成绩不及格,学生可在学制期限内申请重新学习毕业论文课程;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如毕业论文总评成绩不及格或成绩及格但未达到良好,有且仅有一次毕业论文重新写作的机会。

如学生因某种原因而重新学习毕业论文课程,之前写作过程中已经取得的各阶段成绩不带入下一次毕业论文写作中,学生须重新完成教学要求的各项学习任务。

五、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说明

(一)指导教师选聘

指导教师全部由学院统一聘任。

指导教师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未评定职称的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应具有两年以上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

(二)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学生选题;

第 3 页

2)向学生讲清选题的意义,对论文写作提出明确要求; 3)向学生介绍参考书目,进行文献检索指导; 4)审查、指导学生拟订的论文提纲(实验设计方案);

5)通过专门的论文平台,辅助邮件等沟通方式,对论文撰写进行指导,指导总次数不低于3次;指导要注重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6)对所指导的论文提出评阅意见,写出评语初稿,给出评定成绩。

六、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2年9月 本管理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归属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第 4 页

附录一:经管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

2、作者,指导教师。

3、摘要: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图、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4、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摘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为了便于读者选读和检索文献。关键词是能反映文章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有现实意义的比较重要的词汇,避免把关键词写成了句子、短语。毕业论文的关键词一般为3-5个。

5、目录要求:目录中所列标题不超过三级,层次要清晰,且与正文标题一致,包括中文摘要、引言、正文、结论、注释、参考文献、附录(非必须)、致谢词(非必须)等。

6、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7、论文正文: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正文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学位论文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可就全篇顺序编号,也可分章依序编号。其标注形式应便于区别,如图

1、图2.1;表

2、表3.2;附注1);文献「4」;式(5)等。其中图、表等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表号)置于图下(表上)。

8、结论: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可以在结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9、注释:注释是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尾注形式,用带圈数字表示序号,如注①、注②等。

10、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应不少于6篇。参考文献只能引用公开出版的书、刊及学位论文。内部资料、产品或公司简介等读者无法查找的非正式出版物不得引用。

11、附录(非必须):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包括放在正文内过

第 5 页

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毕业论文排版要求

(一)字数要求

毕业论文要求字数不少于5000字,正文前必须附有内容摘要。

(二)字体要求:

(1)论文题目:宋体三号字居中,可加黑。

(2)提纲及正文:宋体五号字两端对齐,段落首行空两字,段落间不允许空行,段落标题除可以加黑加阴影外,不得再使用其它任何样式;单倍行距,段落间距都为零;不得对整篇文章使用表格嵌套;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任何背景色。(3)参考文献、注释:宋体五号字。

(三)页码要求

从论文正文开始设置页码,将正文设置为第1页,页码在页末居中设置。

(四)排版顺序

毕业论文定稿应使用学院统一规定的毕业论文模板,并按封面、原创承诺书、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致谢词等的顺序进行编辑排版,定稿前不需使用学院提供的模板。

(五)毕业论文正文段落层次划分标准(参考):

一、(用于论文小标题)

(一)(用于重要段落的划分)1.(用于要点的排列)(1)(用于特征的排列)①(用于分特征的排列)

对所引用的他人观点、资料、数据等须做注释,清楚地注明作者、著作或刊物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等。引用其它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如引用网站资料,应列明作者、发表时间和网址。注释统一采用尾注形式。

(六)参考文献(参考)

参考文献也应列明,一般不少于6本,应包括作者、著作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参考文献的内容必须与论文内容紧密相关。注释规格为:

第 6 页

(著作)作者:《书名》,XX出版社,XXXX年,XX年版,第XX页。(论文)作者:《论文题目》,《杂志名称》XXXX年第X期,第XX页。(论文)作者:《论文题目》,网页链接地址。参考文献规格为:

(著作)作者:《书名》,XX出版社,XXXX年,XX年版。(论文)作者:《论文题目》,《杂志名称》XXXX年第X期。(论文)作者:《论文题目》,网页链接地址。

以上格式仅供参考,请学员认真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修改论文。

第 7 页

附录二:经管专业毕业论文评定成绩参考标准

优秀(90—100分)1.全面出色地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提出的内容和各项要求,立论和研究方案正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独立工作能力较强,毕业论文有独到之处。2.毕业论文内容正确,概念清楚,条理分明,结构严谨,论述充分。3.书写格式规范,符合技术用语要求。图样绘制正确规范,清晰整洁。良好(75—89分)1.全面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提出的内容和各项要求,立论和研究方案正确,考虑问题较全面,能理论联系实际,较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

2.毕业论文内容正确,概念清楚,条理分明,论述较充分。3.书写格式规范,符合技术用语要求。图样绘制正确,清晰整洁。及格(60—74分)1.基本上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提出的内容和要求,立论和研究方案基本正确。在教师指导下,尚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毕业论文内容基本正确,有一定的分析论证,书写基本符合技术用语要求,图样绘制无明显错误。不及格(60分以下)1.不能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提出的内容和要求,立论和研究方案有严重错误。2.毕业论文错误较多,论述不清。

3.抄袭他人文章、成果、书籍者(篇幅占三分之一以上或基本观点、论据为抄袭者)。

第 8 页

附录三:经管专业论文答辩须知

凡需要答辩的学生必须按照要求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形式参加论文答辩。答辩形式分为现场答辩与远程视频答辩两种。

一、论文答辩安排

学生需根据学习中心老师的通知,按要求到学习中心参加现场答辩或远程视频答辩。请答辩学生注意在学习的平台“个人档案”中更新自己的最新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号、常用邮箱、通信地址等重要信息,并注意查收学院发送的短信、邮件或公告等消息。

二、论文答辩流程

专家答辩小组对论文作者逐个进行答辩。论文答辩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等候期间):学生根据自己的论文内容准备进行论文陈述。

2、陈述阶段(现场答辩约10分钟;远程视频答辩约5分钟):学生就论文的目的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本人的创新性等方面进行扼要阐述。

3、提问阶段(约10分钟):答辩老师根据学生的陈述提出与论文相关的问题,一般不超过三个,学生需即时回答(不提供准备时间)。

三、论文答辩成绩

1、论文答辩成绩由答辩组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给予评定。

2、学院学术委员会将根据学生的论文写作成绩和答辩成绩确定论文总评成绩。

3、学生须独立完成论文和论文答辩。如有抄袭、代写、代答辩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毕业论文成绩直接判定为不及格,取消申请学士学位的机会。

四、注意事项

1、学生不需要准备PPT演示文稿。

2、学生在答辩过程中不允许携带除纸质毕业论文以外的任何参考资料。

3、参加答辩的学生不得向答辩组老师询问答辩成绩。否则按违纪处理。

篇8: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 (以下简称“核心场”) 是开展全国生猪联合育种的主体。为规范核心场管理, 根据《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2009-2020) 》 (农办牧[200955号)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2009-2020) 》实施方案 (农办牧[2010]10号) ,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要求, 核心场与联系专家共同制定本场种猪选育方案和育种工作实施计划, 并报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下简称“办公室”) 备案, 办公室设在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

第三条核心场要系统开展种猪登记、种猪性能测定、种猪育种值估计和选种选配等育种基础性工作, 技术档案完整、准确。

(一) 按照《种猪登记技术规范》 (NY/T820-2004) 要求进行种猪登记。

(二) 核心群每窝纯繁后代至少有1公、2母开展完整的生产性能测定 (体重达100kg) , 有条件的实施全群测定;年测定种猪2000头以上。

(三) 按照种猪生产流程, 每周将相关育种数据及时上传至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 包括配种、分娩等繁殖性能记录, 生长性能测定记录, 种猪选留淘汰记录等。

(四) 核心场性能测定记录、选种选配记录等原始技术档案应与电子记录相应, 上传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的数据与场内生产记录相一致。

第四条按照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及实施方案的要求, 参与建立场间遗传联系工作。

(一) 自建或参与建立相对独立的种公猪站, 基础设施设备符合种猪精液生产要求。

(二) 按照场间遗传交流计划, 为其他场提供指定的遗传交流公猪精液, 并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料。

(三) 按照场间遗传交流计划, 选配其他场的种公猪或精液。

(四) 协助采集核心群种猪DNA样品。

第五条核心场于每年1月15日前将上年度育种工作总结报送办公室。主要内容包括:

(一) 群体结构与数量;

(二) 种猪育种进展情况;

(三)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情况;

(四) 跨场间遗传交流计划执行情况;

(五) 场内技术人员情况, 开展技术培训与种猪推广情况;

(六) 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和建议。

第六条核心场实行专家联系制, 由办公室委派一名联系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核心场应积极配合联系专家工作, 并为联系专家提供必要的现场工作条件。

第七条核心场变更单位名称、地址、生产经营范围, 停业、转产等, 应当时及时报办公室备案。

第八条核心场可经授权使用“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标识, 用于种猪生产、销售和宣传推广。

第九条优先享受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相关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 优先使用遗传交流优秀公猪精液。

第十条有维护本场自主知识产权的权利, 包括种猪产品、育种方案、原始材料与数据、科技成果等。

第十一条在农业部畜牧业司指导下, 全国畜牧总站负责具体组织管理、监督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 专家组负责核心场的技术服务与指导。

第十二条省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会同联系专家, 共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核心场的技术指导工作。

第十三条办公室不定期检查核心场工作, 包括场内育种条件、数据交流、遗传交换计划执行情况等。

第十四条有下列行为的, 取消核心场资格:

(一) 在种猪登记、性能测定、种猪遗传交流过程中出现严重过失或人为造假情节的;

(二) 不按时提交育种数据及年度育种工作总结, 情节严重的;

(三) 变更单位名称、地址、生产经营范围, 未在办公室备案的;

(四) 不履行本办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事项, 情节严重的。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全国畜牧总站负责解释。

上一篇:目送读后感800字初中下一篇:推广活动策划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