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语文教案

2024-05-01

《瀑布》语文教案(精选9篇)

篇1:《瀑布》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在朗读中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2.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及比喻句的练习。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比喻句。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把第一节课认写的生字卡片读一读。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风和日丽,我们一起去爬山,好不好?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青山绿树之中(实物投影:青山绿水的照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评析:一方面为了激发兴趣,一方面为了给讲“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做好铺垫。]

2.快听(课件放万座青山重叠的静止图片,播瀑布的声音)是什么声音?(生猜)

[板书:瀑布]边板书“瀑”边引导学生观察“瀑”字的书写笔顺。

3.让我们在默读中走进课文,边读边想象:这个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第一小节)

1.回答这个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美)

2.再来听听瀑布的声音,你来读读下面的两句话。(生自由读)

课件:好像浪涌上岸滩,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风吹过松林。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3.哪个说得更准确?

4.在课件上再添上:还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自由说)

5.就听这声音,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瀑布。(生自由说)

6.能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

7.师生对读:还没看见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背诵)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语:瀑布就在不远,想看吗?我也想,我累得走不动了,你们去看,待会儿告诉我瀑布什么样?(引导读2、3小节)

[学生可以随便汇报2或3小节中的任意一个。]

(第二小节)

1.瀑布什么样?

2.课件出示句子: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3.快用你的语言形容一下,我特别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生自由说)

4.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如:白银说的是什么?)(生互相解答)

5.课件:(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读读,你感觉到了什么?读出来。

6.课件: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你又有了什么感受?比读。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课件:瀑布图片)

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这一段。(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你觉得他像白银,还像什么?

这是从哪儿看的.情景(从正面看的)[板书:正面。帮助识记]

过渡句:瀑布还是什么样的呢?(读第三节)

1.质疑:你有什么不太明白的问题吗?

(如:“珍珠的屏”什么样?等)

2.“屏”指的是什么?联系你生活中见到的事物,你觉得__________像“珍珠的屏”。(如:下雨时,屋檐流下的水像珍珠的屏。)

3.这段里你还喜欢哪一句?

生读,师出课件:时时吹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4.你们喜欢吗?也来读一读。

5.男女生对读:男生读:时时吹来一阵风,女生读: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6.你们读的真美,让我们来看看这人间仙境吧!

(课件:如烟、如雾的珍珠瀑布)

老师配乐介绍词:你看那清水从高高的崖口奔涌而下,在青山的衬托下似玉带、似白银、似银丝从天上悬垂下来,那姿态宛如圣洁的仙女,宛如一串串银白的珍珠。冲下来的水流在下边溅起无数水汽,随风飘舞,时常还能见到缤纷的彩虹。

7.面对美景,你想说什么?(生自由说,最好说出“伟大”)

8.出课件: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你想读哪句话?(引导生读出感叹的语气)

9.这是从瀑布脚下仰望瀑布,(板书:仰望,引导背诵)

(引发联想)

(1)同学们,假如我们现在就站在瀑布脚下,你能看到什么?

(如:看到下面清清的水,水里五颜六色的沙石……)

(2)你能感觉到什么?

(如:感觉到小水珠洒在我的脸上,凉丝丝的,非常舒畅、高兴等)

(3)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配着音乐,欣赏着美景,来歌颂它吧!

(齐背《瀑布》)

用诗来赞美她真是:(生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课外拓展

同学们,我知道你们还收集了许多有关瀑布的资料,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四、总结

你们喜欢瀑布这一大自然的美景吗?可你们知道吗?现在由于地下水匮乏,许多的瀑布都开始了断流,要想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看到这一美景有什么好办法?我还没想明白,你有什么好建议?

篇2:《瀑布》语文教案

能联系整首诗展开想象,了解诗中内容,理解诗句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数:2

第 1 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诗中内容,初步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过程:

一、从《望庐山瀑布》导入课文的学习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记得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这样一首诗《望庐山瀑布》,知道的同学一起吟诵。(师生一起吟诵)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了庐山瀑布怎样的气势?

3、今天我们要学习叶圣陶老先生写的关于瀑布的一篇文章,在叶老笔下的瀑布又是什么样呢?打开书第九课,自由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全文、把握全文。

1、听老师读思考:作者观察瀑布的地方有什么变化?在不同的地方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自己读课文,试着口头填写下表。

三、指导字词的学习。

四、作业

1、读熟课文。

2、自主抄写字词。

第 2 课时

教学要求:能联系整首诗展开想象,了解诗中内容,理解诗句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品读析句,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以师生对读的形式交流。(教师读观察点,学生读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1、通过我们刚才读课文,你觉得瀑布怎么样?(雄伟 壮丽……)

2、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瀑布雄伟 壮丽?再读课文,批 画 勾 注

3、交流,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指导朗读。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1)想象一下,浪涌岸滩,风吹松林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把自己的想象读出来

(2)“浪涌岸滩”是怎样的情形呢?谁见过,给大家说一说。“涌”可以换一个什么词?(翻滚 奔腾……)

(3)比较着读读下面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好像浪涌上岸滩,又像风吹过松林。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在对比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描摹浪涌岸滩,风吹松林的声音,体会瀑布的雄伟壮丽。

(4)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读出不同的感受。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趁着一道白银。

(1)“一道白银”指的是什么呢?(瀑布)为什么把瀑布比喻成一道白银呢?

(2)看录象,把诗变成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

(3)出示句子: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趁着一道白银。读出自己的感受。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1)珍珠的屏指的是什么?(仰望瀑布,看到的瀑布像珍珠的屏)

(2)看录象,理解珍珠的屏。

(3)把看到的读出来。

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1)想象“如烟,如雾,如尘”的感觉,把想象到的读出来。

4、朗读全文,感受瀑布的声势磅礴,色彩艳丽,形状奇特的美景。

三、作业

1、摘抄

篇3:《大瀑布的葬礼》教案设计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用心感受瀑布原来的雄伟和今日的枯竭, 激发学生的情感, 产生保护环境的紧迫感, 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

教学准备:

制作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 播放大瀑布的课件。

师:今天同学们看到的是世界著名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板书:大瀑布) , 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那雄伟磅礴的气势, 飞流直下的伟大奇观, 惊心动魄的壮观景象曾让世界各地的游人陶醉不已, 流连忘返。也一定会把你深深震撼。我们一同来欣赏。

2. 学生欣赏课件。

3. (欣赏完毕) 此时此刻, 假如你正站在瀑布脚下最想说什么呢?学生发言。

4.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

其实本文作者曾和我们一样被塞特凯达斯瀑布那雄奇的景观所震撼, 不由自主拿起笔来写下了一段赞美的文字。下面我们一同来品读。

5. 指导朗读。

这段文字让你来读, 你认为要读出大瀑布的什么气势?

生:读出瀑布的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雄伟壮观, 震耳欲聋。生朗读。

过渡:你们读得真好, 我真想身临其境去感受瀑布的美, 聆听瀑布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可是你们知道吗?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雄奇的景观, 竟然在逐渐消失。我们现在只能去参加它的葬礼了。 (生表示惊讶, 师板书:的葬礼)

6. 引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提问。

学生可能会问:怎么会有大瀑布的葬礼呢?为什么要给大瀑布举行葬礼?谁给大瀑布举行葬礼呢?等等。

师归纳问题:同学们提的问题太有价值了, 非常了不起。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问题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 深入探究

1. 自学课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看能回答自己提出的哪些问题。

师巡视指导:找到答案的可拿笔批画出来。

师:有的同学已是信心百倍准备回答问题, 有的同学则在凝神苦思。那么现在让我们集思广益, 小组合作学习, 看能否解决所有问题。

2. 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 解决第一个问题。

(1) 同学们都已出色完成了任务。现在让我们来交流学习结果。谁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现状最为关注 (举手) 好, 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2) 好, 在读这段文字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大瀑布现在的样子。

放课件, 师配旁白:今天, 我们再到塞特凯达斯瀑布, 已是满目疮痍, 再看不见昔日雄奇的气势, 再听不见昔日震耳的水声, 像生命垂危的老人, 形容枯槁, 奄奄一息。

(3) 同学们, 看到这儿, 你心情怎样?站起来说一说。

生:伤心、难过、悲痛、想流泪。

(4) 学生带着上述感情朗读有关段落。

(5) 师生一起带着悲伤的心情朗读这段文字。 (配上音乐)

(2) 第二个问题。

(1) 过渡:大瀑布的满目疮痍奄奄一息让所有爱它的人为之心痛, 那么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谁解决了这个问题。

(2) 学生读有关的内容。总结:因为上游建起了水电站, 水源大减;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 浪费水资源;沿河两岸森林被乱砍滥伐, 水土大量流失。

(3) 大瀑布的枯竭让人痛心疾首, 扼腕叹息,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 再朗读课文, 要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 感动同伴, 感动老师。同桌互读, 指名读。

(4) 由于人为的破坏, 难道正在消失的仅仅是一条大瀑布吗?课件出示有关人类破坏生存环境的画面, 并让学生说说感受。

(3) 学习“葬礼”, 深化主题。

过渡:是啊,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 大瀑布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这么大变化, 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 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 令人震惊, 为了让这些悲剧不再重演, 让大瀑布重新充满活力, 巴西总统为瀑布举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特殊的葬礼。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一定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震撼了许多人的心灵。

(1) 自由默读, 边读边想象葬礼的全过程。

(2) 让我们回到1986年9月为瀑布举行葬礼的这一天, 在这神圣的仪式上, 面对着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假如你就是菲格雷特总统, 你会怎样饱含深情地演讲?

(3) 学生写简要的提纲。

(4) 请同学扮演菲格雷特总统, 表演在葬礼上的演讲。

师: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 回忆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给巴西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骄傲与欢乐。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 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板书:保护地球)

(4) 同学们, 让我们带着对地球的无比热爱之情, 让我们带着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起来朗读这段文字 (放音乐)

(三) 总结全文

总结:是啊,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永远温馨美丽, 永远生机盎然。让我们一起来呼唤: (课件出示) 回来吧, 雄伟壮观的瀑布, 回来吧, 属于我们的蓝天、白云、溪水、花草……我们绝不会再伤害你们。

(四) 拓展练习

1. 现在, “环保”这一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环境保护迫在眉睫。课下搜集与环保有关的事件, 设计一张环保知识宣传报。

篇4:《瀑布》语文教案

一、“瀑布的流动”——感知形象美

文章一开始就写到:“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一简短巧妙的开头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读者迫不及待地去阅读下文,探寻作者停下脚步的缘由。接下来展现的是一场动感迷人的审美大宴,紫色的藤萝宛如瀑布,从空中垂下,深深浅浅的紫泛着点点银光,正是美的吸引,让作者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美总是蕴藏在一定的形象之中,并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作者笔下的紫色藤萝先将学生带进审美的情境之中,唤起学生经验世界中关于藤萝的印象,初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审美化的表象。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审美情境之中,切实感受到藤萝的形象美。

所谓美文美读,散文的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捕捉文中关于紫藤萝的点点滴滴的印象,整体感知文本的内容,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正音正字,为文本的理解扫除障碍。然后让学生重点朗读文中描写藤萝繁盛的语句,体会紫藤萝美在哪里,它有什么美的特征,让藤萝这个景物的形象之美更加明晰起来。紫藤萝美在深深浅浅的紫(第2节),美在活泼热闹(第3—6节),美在淡淡的芳香(第8节),这些一般学生都能够感知到,教师需要点拨出作者实际上从花色、花形和花香三个角度展现了景物的美,这种美给人的感觉有所不同,“紫色沉淀、泛着银光”是热烈沉静的美,“宛如瀑布、船舱鼓鼓”是繁盛充盈的美,“淡紫香气、梦幻笼罩”是朦胧梦幻的美,那么朗读也要读出不同层次的美。

如果学生对紫藤萝之美的感知力有所欠缺,教师可提供恰当的图片辅助美的感知,如展现紫藤萝紫色沉淀、宛如瀑布的情景,表现藤萝像船舱一样鼓鼓的形状。图片具有直观形象性,能够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成具体可感的视觉图像,强化学生对紫藤萝的美的印象。

审美感知还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宗璞笔下的藤萝花之所以那么美丽迷人,笔者认为是因为这种美不是静态的,它是流动和变化着的,颜色在流动,芳香在流动,就连花儿的形状也像笑容一样在似动非动。让学生想象紫藤萝像瀑布一样的流动,想象阳光的挑逗,想象色彩的变幻,想象推挤的热闹,想象氤氲的芳香,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这种美的景象,学生或多或少会获得审美的体验。

二、“文字的灵动”——品析语言美

在文学作品中,美的形象总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语言文字本身也构成了审美的对象。

宗璞的语言文字造诣很高,“她的散文讲究语言美,她追求语言的概括力和表现力,长于以极其精炼、形象、隽永的文字写人绘景,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带学生沉入文本,品析语言文字,不仅可以积累表达技巧,还可以从形式层面把握文章之美。

那么宗璞是用怎样的语言去表现紫藤萝的美丽的呢?她不仅用了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还用了精当的修辞手法。字词如“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中的“挑逗”,把紫藤萝写活了,花儿浅淡部分在阳光的照射下本是被动地泛着银光,可作者却说花儿与阳光互相挑逗,写出了花儿的活泼可爱。又如“推”“挤”“笑”和“嚷”将花儿拟人化,这些动作写出了藤萝的生机与活力,就像小伙伴在一起熙熙攘攘,热闹却无朱自清笔下争春的吵闹。修辞上如将藤萝上跳跃的阳光比喻为迸溅的水花,更呈现出“瀑布”的灵动。又如“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嗅觉的感受诉诸于视觉,更加具体可感,藤萝是深深浅浅的紫,似乎香气也被晕染了似的弥漫在“我”周围。

语言的品味还是要运用朗读的法子。如读藤萝推推嚷嚷那段,就要让学生读出那个精神劲儿。让学生自己化为一朵朵藤萝花,想象着尽情释放美丽,并欢快地向世界宣告:“我在开花!”初中的孩子不乏青春活力,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他们的活力,并做些朗读的指导,比如重音要落在关键的动词上面,读“我在开花”的时候语调要高昂,语速要明快。又如读紫藤萝的香气那段时,得随着文字的流动,闭上眼睛感受香气的流动,仿佛紫色的香气梦幻般地笼罩着自己。

宗璞的文字是灵动的,就像流动的紫藤萝瀑布一样,潺潺流入人的心底。带着学生品味文章隽永活泼的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将前面获得的审美表象落定下来,进而渐渐上升到理性的审美层次。

三、“生命的律动”——领悟哲思美

对景物和语言的审美观照只是表层的审美感知与鉴赏,如果要获得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必须关注文中的审美主体,包括作者的情感意志和经验经历。

梳理审美主体即文中作者的行为和心理发现,“我”在赏花、忆花和悟花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有情感的流变。一开始是驻足观赏,从“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可以看出作者邂逅繁茂藤萝的惊喜与赞叹,顿觉生命的蓬勃与美好;接着紫藤萝瀑布流进了“我”的心里,带走作者心中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焦虑和悲痛,让她收获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然后十多年前家门外的大藤萝从“我”的记忆深处浮现出来,那株藤萝全然不是作者现在看到的模样,它花朵稀落,孤苦伶仃,因为和生活腐化扯上什么关系而被果树替代,其中透露着作者的遗憾和惋惜;最后“我”看到如此繁密的紫藤萝,赞叹生命的蓬勃顽强,心中生发出希望,不觉加快了脚步。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耐人寻味的,也是引人深思的,这是教师教学本文的难点所在。作者对生命的顽强和蓬勃的喜悦还是相对容易理解,但是怎样解释作者的“焦虑和悲痛”,以及花和人的“不幸”呢?作者为何花费笔力去描写十年前那株“命途多舛”的藤萝呢?此时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搭建支架,补充作者和背景的介绍,以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这篇文章写于拨乱反正的1982年,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于是写成此文。

可见,作者的焦虑和悲痛与小弟的病患有关。作者曾在《哭小弟》中说:“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绠,纸上一片模糊。”[2]此句正应了本文中所提到的“焦虑和悲痛”。现在,作者把它写出来了,只是,写得那么含蓄,“生死谜、手足情”寥寥六个字,蕴含了多少悲痛复杂的情绪!

此外,作者回忆的那株藤萝为何遭遇“迫害”呢?一株藤萝能和生活腐化有什么联系?读来有些戏谑,但在文革年代,养花和赏花是资产阶级的情调,资产阶级的东西是万万碰不得的,一株花都有这般遭遇,何况是人呢?宗璞的笔法含蓄委婉,引人深思。

通过背景的介绍和问题的引导,让学生步步深入,在共同的思考与探讨之中,理解人与花的不幸,挖掘文章背后的深层意蕴,此时的审美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上升。但是,作者的悲痛又是怎样化解的呢?此处又是一个审美理解的难点。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谈到审美与移情,移情包括观念联想上的移情和内模仿意义上的移情,前者是由人及物的“外射”和“移注”[3],后者是由物及人的感应,两者最后都会达到一种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本文中紫藤萝瀑布两次流入作者的心里,给予他生命的动力,审美对象的蓬勃生命感染到了审美主体,让他产生共鸣,并获得积极的生命意识,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移情的作用。人和花儿的命运很相似,花儿虽遭摧残却生命不息,人遭受挫折仍要顽强生存,从花到人再到花,是主体与对象的对话过程,是心境与物境的融合过程。正是在这样的审美境界中,作者悟出了生命的真谛: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个体的生命只是生命长河中的一部分,正是无数个渺小卑微的个体生命汇成了生命的长河,生命的河流虽有曲折,但是永远奔腾不息。审美也是一种认识活动,给学生适当引入一些审美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的例子让学生试着去理解审美活动,有助于深化对文章的认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生态度。

至此,学生不仅从文章中感受到了紫藤萝瀑布的流动之美,还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灵动之美,亦领悟到了生命的律动之美。为了巩固课堂的学习效果,不妨让学生对照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比较两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写一篇小论文,培养学生审美分析和比较的能力,这也是一种审美创造的尝试。

从《紫藤萝瀑布》纵观整个语文审美教育的过程,从初步的审美感知,到基本的审美鉴赏,再到最后的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实际上是一个由表及里的探究过程,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反映了人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紫藤萝瀑布》作为一篇散文,本身具有“景——情——理”这样一个逻辑层次,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与处理也要考虑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写得怎么样这三个层次,感觉、知觉、情感和认识这些心理要素也处于不同的层次,人的认知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这要求语文审美教育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要符合教材选文的个性特点,要符合教学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语文审美教育是一个连续开放的体系,不仅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而且还要贯穿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整个生命发展过程之中。

另外,语文审美教育不仅要遵循基本的认知和逻辑层次,还要遵循一定的价值层次,因为语文美育和语文智育、语文德育总是相伴而行。认识紫藤萝的形状、颜色和芬芳是一个求真的过程;汲取生命的蓬勃力量,呵护生命的尊严,释放自然的天性,是一个求善的过程;在求真和求善的过程中获得感官和心灵的审美体验,享受审美的愉悦,建立审美的意识,提高审美的能力,是一个求美的过程,反过来又促进对真和善的捕捉与理解。

当然,语文审美教育必须以语言为本体,这也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最基本层次。语文课毕竟不是艺术课和思想政治课,任何脱离语文本体的语文审美教育无疑是空中楼阁,这也是每一位语文教育者应该牢记的。

注释:

[1]张雅东:《宗璞散文的艺术魅力与特质》,理论观察,2010年,第2期,第142页。

[2]宗璞:《红豆》,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页。

[3]朱光潜:《谈美书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篇5:三年级语文《瀑布》教案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三个生字。理解生字在古诗中的意思。

3.理解古诗诗意,抓住重点字词想象古诗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体会诗中比喻的恰当优美,尝试发挥想象描绘瀑布,并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字词品析诗句,体会比喻在诗中的作用。仿、用语言,展开想象写话。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往来应答感诗韵。

1.和老师一起背背诗吧,我背上句,大家背下句。“迟日江山丽,”“天门中断楚江开,

”这些都是写景的诗歌名篇。看看学过的课文怎么样。“景色秀丽的庐山,”

2.庐山的美不仅在那千姿百态的云雾上,还以壮观或秀美的瀑布闻名于世。今天,我们就通过李白的诗去领略一下庐山瀑布的美吧。

二、自读自悟会诗意。

1.自由读古诗。比比谁能读得字字准确、清楚响亮、读出节奏。相机出示生字、词语,正音。(片1:紫、尺、疑、瀑布、银河、九天)有谁见过瀑布?关于银河了解什么?辅以图片增进了解。(切)

2.指名读古诗。正音,通过看手势读出古诗节奏。齐读。

3.边读边想,古诗写了些什么?带给你什么感受?指名读、说。相机归纳读古诗的方法。

三、品读古诗入诗境。

1.指读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望瀑布怎么会写到香炉呢?引出《题西林壁》庐山秀峰林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片2:苏轼诗句)香炉峰就是其中之一。由“生”字,你想到什么?指名说。看来,一个“生”就把香炉峰描绘成一个仙境,把云雾写活了。总结抓住诗句中的重点字词边读边想象可更好的领略诗境。

2.在云雾缭绕间、在青山之中,挂着一条瀑布。那是种怎样的景象?齐读第二句。同样是远看,刘禹锡眼中的洞庭是怎样的?引背《望洞庭》“遥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片3:刘禹锡诗句、洞庭湖图)当远远看去,壮观的景象多半变小变可爱了。李白远远看去,看到什么?(切)解:川。指名口述一二句诗意意描述景象。

3.这么美的风景让人忍不住靠近,诗人走近了瀑布,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什么?(片4:瀑布)引读后两句。指说。

4.瀑布不是银河,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联想?读读诗句,看能不能从中捕捉到诗人灵感的火花。指名说,引导通过重点字词把握瀑布的特点,比喻之贴切。(水势急、落差大、洁白)(片5:瀑布、诗句)多形式练读。字理解:疑。(片6:字理字形图)师范写。板书字义。

5.难怪诗人会怀疑那瀑布是从九天倾泻下的银河。若是你站在瀑布前,会联想到什么?出示:那飞流直下的瀑布像。(片7:句式)简译杨维祯古诗。指说。

6.庐山的瀑布果然名不虚传。(片8:瀑布图、乐)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景色,和诗人一起感受它的美吧。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背诵古诗。

四、课堂练笔抒诗情。

1.如果走近了,你会听到怎样的声响?再近些,会触摸到怎样的瀑布水?引出短文。(片8:散文片断)

2.出示小练笔要求(片9):

a.用自己的话把诗人李白看到的景象描述出来。

b.发挥想象,描绘瀑布美景。提示:可从形、声、色多方面描绘,恰当地运用比喻,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

篇6:语文教案-紫藤萝瀑布

教学建议

一、课文思想主旨

给作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磨难,就连家门外的紫藤萝花,也随之遭难。在作者心情沉重不得排解的时候,作者在花前“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不由得停住”表现了作者被花吸引被花感动的心情。紫藤萝花也曾随人世变迁受苦受难,但是苦难过去,它马上恢复了生机,“在笑”“嚷嚷”,“我在开花!”表现了花儿生命的喜悦。这种喜悦感染了作者,“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使作者从“生死”的思虑、“手足”的悲伤中解脱出来,超越个人的苦痛,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体会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道理。可以说紫藤萝花启示作者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二、文章的脉络

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自己的主旨。而这三部分又各有层次:看花按花瀑、花穗、花朵来写,越写越见花的活泼热闹、生机勃勃;忆花先写我浸在“花朵的光辉”中,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次写花所受的苦难,最后以花历尽劫难又焕发生机作结,回应前文;思花则由以上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作者发挥出色的想象力,在本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细腻传神地描绘紫藤萝花。描写花瀑,“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仿佛“在不停地生长”,以“瀑”为喻,从总体形象上赞美花繁花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以“欢笑”“挑逗”将花瀑拟人化,仿佛盛装的少女在欢歌笑语,突出花的情趣。

写花穗时,更是全用拟人,“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好像肩并肩手挽手的孩子们在嬉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更显得花儿们天真烂漫童稚可掬,突出它们生命盎然勃发。

写花朵时,比喻和拟人交替使用,用“帆”“舱”绘花朵的外形;用“忍俊不禁”拟花朵的情态,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

另外,作者还运用通感、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写花瀑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向人的心底”,表现出自己观花赏花时心情趋于宁静平和的细微感受;用“浅紫色”来描绘花香,把味觉转化为视觉,把飘逸无形的东西变得清晰可见,仿佛把花香定格在眼前,让人感到亲切。

作者用过去紫藤萝花的衰颓零落和现在花繁枝茂相比,并从中感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道理。

四、含蓄地表达感情

作者出身学者世家,本人又是作家,对感情的渲泻很注意尺度分寸,不可能表现得慷慨激昂大悲大喜。即使对过去家庭所受的苦难折磨,她也只是淡淡地以紫藤萝花花朵的“稀落”到“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作喻,表达自己的感受;对那时思想的荒谬,也以“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讽讥一下,没有声色俱厉的批判。对于小弟的病症,更是不着一笔,用“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带过自己悲伤欲绝的感情。但是作者这样含蓄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并不是感情不深沉不真挚。作者的出身、性格、教养使她能节制、含蓄,而这种感情上的节制,使她能理性地深刻地洞察到生命的本质。

五、想象新颖,内涵丰富

作者发挥自己出色的想象力,营造出许多新奇生动的意象,把紫藤萝花的生命力形象化,如写“花舱”装满生命的“酒酿”,张满了“帆”,在闪光的“河流”中“航行”。上面所说的运用各种比喻拟人的手法,也突出地体现了作者独特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对于紫藤萝花的描绘,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写花瀑“不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不停地生长”,既表现了花繁花盛,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写花朵儿“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既突出花的勃勃生机,也表现了生命的喜悦之情。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些,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找出来加以体味。

教学建议

1.学习这篇文章,要从作者由花的盛衰感悟出的人生哲理着眼。可以和《短文两篇》作对比阅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生命的思想。

2.这篇文章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很有特点,可以让学生多做些语言方面的体味。

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审美眼力

精美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是作者审美心理过程的产物。借助美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39页)培养和历练学生的审美服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语文教师还必须谙熟美学和美育的基本原理,了解审美能力的结构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让我们还是从一篇短小的美文说起吧。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开篇首句是“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句话明白地告诉读者作者的审美注意开始了。继尔,作者仔细观看了这一架茂盛的藤萝和每一穗盛开的藤萝花,这是审美观察过程。在观察中形成了“瀑布”和“帆船”的意象,并且寄予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情感。而后,审美联想使作者回忆起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稀疏的藤萝,从而扩展了时空境界。接着,作者从藤萝的衰败和茂盛的变化中又进一步悟出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哲理。这就是审美理想的升华。最后,作者在美好的藤萝面前,摒弃了“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之后,情感得到了净化,在一片光辉和芳香中“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显然也是一种审美动作意识的苏醒。

简要的说明是为了提示;在这篇美文中蕴含有多种审美心理因素和完整的审美心理过程。如果教师能够自觉地从审美的角度给学生一些必要的知识和训练,那么,阅读教学也必然会以它强大的生命力,使学生感到日有新知,月有异进。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和情感体验,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2.能力目标

(1)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抒发感情。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2)体会作者含蓄地表达感情,从而提高自身文学鉴赏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

1.教材内容的分析

文章集文学性与抒情

篇7:紫藤萝瀑布语文教案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①迸溅②琼()浆③忍俊不禁()④仙露琼()浆

⑤伫()立⑥酒酿()⑦伶仃()⑧盘虬()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忍俊不禁:

②伶仃:

二、理解探究

1、请学生思考:依行文顺序,说说这5个语段的描写内容是什么?

2、宗璞以极为精细的工笔,为我们绘写藤萝花独具美韵的风貌,以至那色泽、那神采、那气味都鲜明可感,画出你最欣赏的佳句,按照“我欣赏的佳句是,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这样写的好处在于”的句式说话。

三、合作释疑

3、请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联系背景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4、从哪个语句能够捕捉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它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5、文章从“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开篇而以“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收墨,除首尾衔接、结构严密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在内涵意脉上又有什么联系呢?

四、课内精读

1、按原文填空:

这里春红已,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的、的藤萝,花朵儿一串着一串,一朵着一朵,彼此着着,好不活泼热闹!

2、先根据意思填词,然后用该词造句:

⑴忍不住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遗恨,不称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②但花朵从来都稀落

③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

④好像在试探什么

⑤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

A、③②④①⑤B、②③①⑤④

C、③②⑤④①D、②③①④⑤

五、拓展延伸

《雪花赞》

①穿过阴沉沉的云层,柳絮般的雪花被朔风裹挟着,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漫天是飞舞的雪花,遍地是晶莹的积雪。这时,倘若你有兴趣出去走几步,那么你的头上、肩上准能披上一块绣满了雪花的洁白纱巾,你的眼前会自然地涌现“忽如一夜春风来,”的银装素裹的美景。一股赞美之情会油然而生,真美啊,雪花!

②雪花是那样的洁白,她是白的精灵!她是纯洁的,容不得半点肮脏的东西。人们常用“琼花碎玉,冰肌玉骨”来形容她的纯和美,这可一点也不过分。

③自然,和那雍容的牡丹,清雅的水仙,火红的石榴花相比,雪花的美自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雪花却有自己的风格。她做出了贡献,从不居功,从不炫耀,她从高空中落下来,使尽全部力量去杀死病菌害虫,悄悄地充当庄稼的“卫士”,太阳升起后,她又无声地融化了,渗进了土地,滋润着花草树木,哺育着庄稼的幼苗,催促着春姑娘的到来。

④雪花是纯洁的,朴实的,又是坚毅的、无私的。

⑤当第一片雪花落在地上时,她马上就融化了,但接着第二片、第三片……一片接着一片,前赴后继,大地终于被雪花的毅力折服了。一片雪花的厚度只能用微米计算,那么一寸积雪该包含多少片雪花呢?算出来恐怕是个惊人的数目,正因为难以计算的雪花不断降落下来,才装扮出一个银色的新世界。

⑥雪花,你是美丽的花,你是品质高尚的花。纯洁、朴实、坚毅、无私,是雪花的品质,也是中国人民的品质啊!当我赞美雪花的时候,我自然想起了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祖国文明的人民比雪花更美、更高尚。

1、解释下面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银装素裹: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前赴后继: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3、文中画线的“悄悄”与“无声”,如果分别改用“勇敢”与“迅速”,好不好?为什么?

4、A、第①段横线上应填“”,该句出自唐朝诗人写的。

B、请再写出你知道的与雪有关的诗句两条,可以多写。

⑴,。

⑵,。

5、能揭示本文中心的一句是()

A、雪花是纯洁的、朴实的,又是坚毅的、无私的。

B、雪花,你是美丽的花,你是品质高尚的花。

C、她(雪花)做出了贡献,从不居功,从不炫耀。

D、创造了祖国文明的人民比雪花更美、更高尚。

答案第4课紫藤萝瀑布

一、基础知识

①迸(bèng)溅②琼(qióng)浆③忍俊不禁(jīn)。()

④仙露琼(qióng)浆⑤伫(zhù)立⑥酒酿(niàng)

⑦伶仃(dīng)⑧盘虬(qiú)

2、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瘦弱。

二、理解探究

1、教师点拨、明确:依次描写了花瀑、花穗和花朵。

2、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从总体形象上赞美花繁花盛,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⑵“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挑逗”:逗引、招惹之意,在语境中是贬词褒用。以“欢笑”“挑逗”将花瀑拟人化,仿佛盛装的少女在欢歌笑语,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⑶“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用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童稚般的欢乐,描绘神态,突出它们生命的盎然勃发,让人感觉花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嬉闹。

⑷“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舱”比喻花朵的外形,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且用“忍俊不禁”拟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更显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三、合作释疑

3、明确:“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本文是一篇睹物释怀、借景抒情的散文。与紫藤萝盛开的意象形成强烈反差的处于特定时期的作者的悲痛郁闷心情。“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花瀑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中缓缓流过”写赏花时,将“眼前花、心中事”自然融合在一起。紫藤萝瀑布在心上流过,实为作者在心灵中感受花瀑的精神内涵。手足情,其中手足比喻兄弟,这里即指小她三岁身患绝症、生命垂危的弟弟。这句正所谓释怀,释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眼前繁花如瀑洋溢着鲜活生命的紫藤萝将作者笼罩在宁静与喜悦中,心灵因之震撼,意绪因之振作。遭受过苦痛,才会更加珍视生活的浪花。

4、“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常会遇到坎坷,就像花一样。紫藤萝启示作者由个体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理性思索,感悟到生命的途径是曲折的但生命的存在却是美好和永恒的。行文至此,紫藤萝已不再是纯自然生物,而是一个隐喻、一个象征,象征生命的再生,象征心灵之花的重放,象征时代的更迭,象征美的不灭……。作者的礼赞,是对生命活力的呼唤,是人生在历史沧桑中解脱重负的心灵搏动。表达出作者振奋精神阔步前行的昂扬状态。

5、“停住了脚步”是因为被紫藤萝繁茂旺盛所吸引,起笔突兀,引人入胜。“加快了脚步”是因为与如水繁花的内在沟通后,被生命活力所催促,首尾圆合、意脉流贯。用“浅紫色”来描绘花香,把味觉转化为视觉,把飘逸无形的东西变得清晰可见,仿佛把花香定格,让人感到亲切。

四、课内精读

1、谢闪光盛开挨接推挤

2、忍俊不禁遗憾笼罩(选句略)

3、C

五、拓展延伸

1、⑴指大地被雪覆盖、如同穿着一件洁白的衣衫。

⑵指前面雪花落下融化,后面的又紧跟着落下。

2、抒情承上启下

3、不好,用“悄悄”“无声”更能与前文的“不居功,不炫耀”照应,更能表现雪花无私奉献的精神。

4、A、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略

篇8:瀑布

瀑布里好像藏着一个个小小的精灵,在里面尽情地舞蹈。我们向瀑布走去,那里的风特别大,在人群中疯狂地跳动,好像要把你拖上天去。到了离瀑布还有几米远时,突然又刮来了一阵风,把那些掉队的水珠洒到我们脸上。开始我们一惊,然后都笑了,那些水珠凉凉的,洒在脸上舒服极了!到了瀑布底下,那调皮的水更是抓住机会不放,把它那双湿淋淋的手打在我们脸上,弄得我们闭着眼睛笑了一会儿。我们走出了这场调皮可爱的“恶作剧”。虽然衣服全湿了,可我们还是笑嘻嘻地留下了一个个纪念,拍下了一张张照片,然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苗寨真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特别是这里的瀑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指导教师:申雄英)

领队攻略:

世界上最著名的三个大瀑布: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尼亚加拉瀑布,非洲赞比西河上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南美洲阿根廷同巴西的界河伊瓜苏河下游的伊瓜苏瀑布。

摄影发烧友:

篇9:《瀑布》语文教案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兴趣;形象;直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5-01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09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说明了,在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差异,重视合作探究等新型教学方式的使用。因此,语文新课程改革将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应用于语文教学中,能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将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现代教育技术导入《黄果树瀑布》,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指出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对于学生而言,其最好的老师便是兴趣,学生的兴趣能够让其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索,使学生的潜能更好地发掘出来。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学生学习兴趣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但是,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本身就可以有效刺激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官系统,从而更好地运用媒体,能够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在教学《黄果树瀑布》时,课前教师说要带领学生去游览黄果树瀑布,并用大屏幕播放黄果树瀑布视频。视频中详细介绍了黄果树瀑布所处的位置和其壮观情况,说到了黄果树这个地方,河床突然中断,其奔腾的河水自高处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两三里就能听到雷鸣般的声响,震天动地,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它素以“雄伟、壮观”而名扬四海,瀑布激起的水珠,可飞溅到一百多米高,如云漫雾绕,漫天飘洒,色彩变化多端。看到这些,学生兴趣越来越浓,为学习本课打好了基础。

二、现代教育技术让《黄果树瀑布》变得更加形象直观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说:“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在《黄果树瀑布》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这一优势,能够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也能将那些具体的事物抽象化,从而让教师教得更加轻松,学生学得也更加轻松。在学习中,读了“那悬挂在高原上的大瀑布,犹如一只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巨手,从高处向我合拢过来,它抚摸我,亲近我,拍打我,刺激我,使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呼吸着水声,呼吸着潮湿。我感受着我的生命在巨大的水声中的惊恐、疼痛;在潮湿中的寒冷、收缩。越走越近,我看见水柱像庞贝城在火山中毁灭时的大教堂的圆柱那样崩裂,轰隆倒塌,栽倒在水里,把水砸出了大坑。水在变形,在死亡,在合成,在毁灭,在诞生……”后,为了让学生感受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情景,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我播放了黄果树瀑布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欣赏。视频展示的图像、动画、声响效果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撞击,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对“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一句,有了深刻的理解。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让《黄果树瀑布》变得更加形象直观。

三、现代教育技术让《黄果树瀑布》教学再现真实场景,课堂效果好

在学习《黄果树瀑布》:“它提供的东西不是什么形而上的雄伟、壮丽,而是声音。它放射的声波令我的耳膜鼓了起来,我和其进行了接触的建立,越靠近,我的生命和其接触的越多。它先是侵入我的耳朵,然后灌满了我的耳朵,最后,是震耳欲聋”时,我播放视频,真实再现了黄果树瀑布场景,让学生边看边感悟瀑布的“声音”。“我和它立即建立了一种陌生的接触。我越接近它,我的生命和它的肌肤相触的面积就越扩大。”可以说,黄果树瀑布已经与作者的生命建立了一种联系。这样,课堂就会收到好的效果。黄果树瀑布是一篇写景的散文,然而对于学生来讲,却缺乏直观性的感受。由于没有生活上的情感沉淀,学生往往对于文中的相关声音变化与形态变化难以理解,进而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通过媒体手段,让学生在阅读以及欣赏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黄果树瀑布的壮观美,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文章,开阔眼界。

四、现代教育技术加大了《黄果树瀑布》教学的信息量

语文学习必须要广泛阅读,多方涉猎,这一点凭借现代教育技术则完全可以做到。教学《黄果树瀑布》时,教师可以进行有效拓展,以丰富教学的信息量。学完本课,可以让学生当导游,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播放一些图片及视频,如黄果树瀑布高68米,加上瀑上瀑6米,总高74米,宽81米,夏秋洪水暴涨,冬春水小,是我国最大的瀑布,并且黄果树瀑布在世界上也非常有名。在1982年11月时,黄果树瀑布经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被列入到了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中。

总之,通过《黄果树瀑布》的教学,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中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现实生活中,到黄果树瀑布景区进行游览,可以更为充分地描绘黄果树瀑布本身的壮观,讴歌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进而陶冶人的情操。在课本教学过程中,只有借助多方面的信息交流,才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紧紧抓住解题重点,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最终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香芸.抓词句研读重阅读实践——《黄果树瀑布》教学尝试[J].小学语文教学, 2011(14).

[2] 马琳丽.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与运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3] 李梅花.情境在创设中再现,情感在联想中陶冶——《黄果树瀑布》教学感悟[J].中国校外教育,2014(5).

[4] 张东兴.静下心来教孩子学会阅读——陈世凯老师《黄果树瀑布》教学片段剖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9(2).

上一篇:2018年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下一篇:《影响力》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