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服务的新模式

2024-05-13

人力资源服务的新模式(通用6篇)

篇1:人力资源服务的新模式

人力资源服务的新模式

eHR正成为一种日益发展的趋势,这是在面临削减成本、提高效率和改进员工服务模式的愿望而作出的选择。

eHR的基本技术

无纸化的环境是技术时代的一个梦想,也是许多公司越来越意识到的一个真实世界。以前是由员工福利手册和公告栏提供各种信息及通告新的变化,现在已被网站和内部计算机网络

所替代。备忘录和可粘贴便笺,现已被集中式呼叫中心的电话集成软件代替。“轻松时代”正变得更轻松、更快捷、更精确。呼叫中心下班在家时,会出现许多有关福利的疑问和事务处理。什么样的健康计划为最优?我累积的假期有多少天?我是否记得更改我的地址?公司的呼叫中心是最明智的选择,它可以每周7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

希望询问人力资源问题的员工可以接通呼叫中心,进入一个经常是由交互式声音应答(IVR)和计算机电话控制的系统。通过使用电话屏,他们可以获得一系列的菜单选项,输入ID号,获得进入客户服务代表(CSR)的路径。通过使用计算机电话技术,客户服务代表可以得到显示在计算机屏幕的员工档案和数据。

个案管理和知识库软件更扩展了呼叫中心的功能。在一段时间之后,计算机可以跟踪某一员工的个案纪录,向客户服务代表提供以往的呼叫、询问和处理事务的信息。当数据和政策有变化时,软件立即更新整个知识库。在处理随后发生的呼叫时,客户服务代表可以立即了解这些变化,精确地回答员工的问题。

局域网公司内部网或局域网经常与呼叫中心一起密切协作。使员工能持续访问储存的相关知识。一些员工会访问内部网,查看401(k)计划的情况,或登记修改个人的信息,如结婚、育子、寻找公司内部招聘信息,或申请新的职位。

更先进的技术

在eHR的前沿阵地,已有一些技术进步得到运用,但还有一些技术处于设计开发阶段。

应用程序的融合转换HTML码的互联网浏览器作用很大,只使用一种资源就可以浏览各种多媒体文档―D―D不论是文本文件、绘图文件、声音或影音文件,还是实时传送的多种形式的组合。

对于通过公司内部网进行联系以及运用多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的人力资源部门,应用程序融合在允许对政策、流程、活动和事务处理进行访问时,不必集中于某一个使用中的程序。比如说,可运用一种被称为平台适配器组合的辅助程序,与某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相融合,使通过多个服务器和平台进行的数据库访问更为顺畅。这一融合既节约了资金又提高了灵活性。

互联网电话随着利用T-1和DSL线路进行办公室与住宅连接的不断普及,对于辅助电话线和拔号连接的需求将消失。这些新连接不仅使连接速度加快,而且也消除了占用一条电话线的内在压力或紧迫感。不管通过何种连接,员工可以通过一部未与公司局域网直接连接的计算机连接上公司局域网。通过互联网电话、计算机的TCP/IP连接的现场声音流,计算机或电话旁的员工就有机会通过扬声器或电话与客户服务代表交谈。如果增设小型廉价、置于显示器上方的摄像头,就可以与客户服务代表开可视会议。

为了浏览方便,一些局域网通过类似万维网的超链接网页发布福利程序包、公司手册和新的招聘信息。有些网址在链接的每一页的一角都含有一个帮助按钮。单击这个按钮就可以通过屏幕上的影像和声音自动连接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就会展示和告知员工如何使用操作软件,就某一福利问题或其他事务处理对员工进行指导。

人工智能(AI)

一些公司的计算机系统已经使用了智能应用软件。它在接收员工递交到内部网的问题之后,将句子的结构拆减成关键词,然后在知识库中挖掘出相关回答。

尽管还未实际运用,但创造一个虚拟的现实呼叫中心的技术现在已经存在,由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在人工智能(AI)计算机的帮助之下营运。不再是通过电话与看不见的客户服务代表交谈。

篇2:人力资源服务的新模式

随着公司向全国及至世界范围的持续扩张,人力资源部门的服务模式也正在演变,技术则为这种变化发展添加了动力。eHR,即电子人力资源,就是这样一种新模式。先进的软件配上高速的硬件,再与处于服务中心的专业化人员融为一体,构成了eHR的基础:一个为人力资源服务的技术网络。这一网络使得向员工提供更高水准的服务成为可能。

eHR正成为一种日益发展的趋势,这是在面临削减成本、提高效率和改进员工服务模式的愿望而作出的选择。通过授权员工进行自助服务、外协及服务共享,人力资源部门正日益从琐碎的行政事务中解脱,从而扮演起一个战略性的角色―D―D这一角色所关注的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人才。

eHR的基本技术

无纸化的环境是技术时代的一个梦想,也是许多公司越来越意识到的一个真实世界。以前是由员工福利手册和公告栏提供各种信息及通告新的变化,现在已被网站和内部计算机网络所替代。备忘录和可粘贴便笺,现已被集中式呼叫中心的电话集成软件代替。“轻松时代”正变得更轻松、更快捷、更精确。

呼叫中心下班在家时,会出现许多有关福利的疑问和事务处理。什么样的健康计划为最优?我累积的假期有多少天?我是否记得更改我的地址?公司的呼叫中心是最明智的选择,它可以每周7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

希望询问人力资源问题的员工可以接通呼叫中心,进入一个经常是由交互式声音应答(IVR)和计算机电话控制的系统。通过使用电话屏,他们可以获得一系列的菜单选项,输入ID号,获得进入客户服务代表(CSR)的路径。通过使用计算机电话技术,客户服务代表可以得到显示在计算机屏幕的员工档案和数据。

个案管理和知识库软件更扩展了呼叫中心的功能。在一段时间之后,计算机可以跟踪某一员工的个案纪录,向客户服务代表提供以往的呼叫、询问和处理事务的信息。当数据和政策有变化时,软件立即更新整个知识库。在处理随后发生的呼叫时,客户服务代表可以立即了解这些变化,精确地回答员工的问题。

局域网公司内部网或局域网经常与呼叫中心一起密切协作。许多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应用程序系统,使员工能持续访问储存的相关知识。

例如,MCI WorldCom就为员工提供了持续访问互联网、查看福利信息和其他与工作有关信息的路径。公开问卷调查显示,大约98%的员工通过互联网界面修改和更新福利信息。MCI WorldCom有一个通过交互式声音应答系统和人力资源代表加以完善的呼叫中心,它能够帮助回答问题和处理事务。

局域网也可以称得上是公司的脉搏。一些员工会访问内部网,查看401(k)计划的情况,或登记修改个人的信息,如结婚、育子、寻找公司内部招聘信息,或申请新的职位。

更先进的技术

我们每天都在超越自我。在eHR的前沿阵地,已有一些技术进步得到运用,但还有一些技术处于设计开发阶段。

应用程序的融合转换HTML码的互联网浏览器作用很大,只使用一种资源就可以浏览各种多媒体文档―D―D不论是文本文件、绘图文件、声音或影音文件,还是实时传送的多种形式的组合。但是单一媒介的应用程序与可完成多项任务的信息处理系统相比,表现出许多局限性。

对于通过公司内部网进行联系以及运用多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的人力资源部门,应用程序融合在允许对政策、流程、活动和事务处理进行访问时,不必集中于某一个使用中的程序。比如说,可运用一种被称为平台适配器组合的辅助程序,与某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相融合,使通过多个服务器和平台进行的数据库访问更为顺畅。这一融合既节约了资金又提高了灵活性。

互联网电话随着利用T-1和DSL线路进行办公室与住宅连接的不断普及,对于辅助电话线和拔号连接的需求将消失。这些新连接不仅使连接速度加快,而且也消除了占用一条电话线的内在压力或紧迫感。

不管通过何种连接,员工可以通过一部未与公司局域网直接连接的计算机连接上公司局域网。通过互联网电话、计算机的TCP/IP连接的现场声音流,计算机或电话旁的员工就有机会通过扬声器或电话与客户服务代表交谈。如果增设小型廉价、置于显示器上方的摄像头,就可以与客户服务代表开可视会议。

为了浏览方便,一些局域网通过类似万维网的超链接网页发布福利程序包、公司手册和新的招聘信息。有些网址在链接的每一页的一角都含有一个帮助按钮。单击这个按钮就可以通过屏幕上的影像和声音自动连接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就会展示和告知员工如何使用操作软件,就某一福利问题或其他事务处理对员工进行指导。

人工智能(AI)

计算机现在的智力高得可以击败我们最好的棋手,而且他们的智力还在见长。一些公司的计算机系统已经使用了智能应用软件。它在接收员工递交到内部网的问题之后,将句子的结构拆减成关键词,然后在知识库中挖掘出相关回答。IBM正在开发这样一种过滤系统,对员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自动作出回答。

篇3:均等化:档案资源服务的新视角

一、当前推进档案资源服务均等化的现实问题

1.档案资源配置不足。档案资源配置是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档案资源一般是遵循档案形成规律,按照资源内在联系的原则进行配置的,这虽然体现了档案资源组织的管理模式,但其形式单一、专业性强的缺点却暴露无疑;即便进行数字化管理,建立原始的档案数据库,也只不过是将手工管理形成的档案数据反馈到电子数据的组织中去,实质是一种手工管理电子化的“翻本”,这仅实现了档案资源的初次配置,与服务均等化需要二次、三次配置的要求相去甚远,导致服务均等化先天不足。

2.现有的分类体系不符合利用者习惯。档案资源分类是服务均等化的前提。分类的目的在于把同类资源集中在一起便于保管和利用。当前绝大多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分类体系力求将同类档案资源集中统一管理。这虽然有利于档案资源的保管,但是这种分类体系过于强调专业化,没有分析利用者习惯(如工作内容、兴趣需求、潜在需要等)、没有从利用者需求出发,与利用者习惯差异大,无法满足利用者对档案资源普遍需求而导致用户难以接受。

3.档案检索服务适应用户需求能力差。检索利用是服务均等化的目的。通过关键词、专业著录词或多项词组合等检索利用是现有大部分档案检索服务的共同模式,对用户而言,这种检索服务不仅具有同一性特点而且对用户提出必须熟悉档案专业数据的组织架构,才能获取所需档案信息的要求,否则面对海量资源用户很难准确表达需求,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因此服务均等化必须考虑公众个人所处的信息环境,即用户需要什么信息,能为用户提供什么信息,只有做到差异化、小众化服务才能真正改变档案检索服务适应用户需求能力差这一痼疾。

二、档案资源服务均等化的驱动力

1.政策制度层面。2008 年5 月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在档案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中再次强调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把涉及公民权利和义务信息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同时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做好信息公开工作。这从制度上有利的推动了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和健全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的“三个体系”的形成和确立则是推动档案资源服务均等化的实践观照和逻辑体认[1]55。《当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的出台,从完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加强三个体系建设和对档案工作支持保障力度等方面部署做好档案工作,这同时可视为推动档案资源服务均等化的实际行动指南。

2.技术手段层面。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数字化等信息技术,紧紧围绕公众的需要,科学整合开发档案资源,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做到档案资源服务由注重技术手段向注重服务转变;由注重拥有资源向注重资源整合与应用转变;由注重档案馆提高自身效率向注重服务社会与兼顾管理转变;由技术简单应用向高层次应用转变,最大限度满足利用者需求,才能真正推动档案资源服务均等化。

3.知识服务层面。档案知识服务的特征是服务需求知识化、服务来源知识化、服务产品知识化和服务价值增值化;知识服务促使档案管理人员由保管员变成知识提供者,由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到建立档案知识库。因此推动档案资源服务均等化就是要做好知识服务,以用户为中心,树立实时、主动、超前服务的理念;知识服务团队提供集成的信息、知识资源;采用网络化、智能化的服务手段引导用户从海量信息中获取知识。

4.公众需求层面。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并确保全体公众能够均享无社会差别、无城乡差别、无地域差别、无身份歧视的公共服务。目前公众对档案资源服务均等化的需求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档案管理者能够对资源统筹安排,公平配置,努力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到便民利民;另一方面是公众能够公开、自由的获取资源,缩小信息鸿沟、减弱信息不对称现象,共享档案资源。

四、推进档案资源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基于对档案资源服务均等化面临的现实困难和驱动力的分析,笔者认为以“便利”为导向,科学整合、公平配置资源;以服务民生为中心,走平民化路线;以信息技术手段助推档案资源服务均等化;提供传统利用和档案知识服务相辅相成的服务模式,这是推进档案资源服务均等化的有效策略。

1.以“便利”为导向,科学整合、公平配置档案资源。以“便利”为导向,科学整合,实现档案资源利用的便利性,提高服务效率是服务均等化的核心和主旨。科学整合资源一方面要求把社会各方面形成的档案都建好、管好、用好,消灭档案工作空白,确保档案资源的真实、完整、全面、系统,拓宽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为公众提供完整、系统的档案凭据;另一方面要求做好档案安全保密体系,强化制度、环境、技术、人员、保密等五道防线,在档案资源的安全上努力做到“零风险”,最大限度减少和防范档案资源的自然、人为损失。科学整合资源的关键在于做好统筹规划,建立以服务公众为中心,公平、公正、自由获取信息的档案资源配置机制,打破部门和条块分割,协同管理,以档案资源横向配置与纵向配置同步、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配置相结合,资源配置的数量与质量并重为原则制定配置计划,做到公平配置资源。

2.以服务民生为中心,走平民化路线。平民化是指档案资源面向社会、关注大众、贴近生活、服务民生的性质或状态,平民化与均等化高度契合。随着社会发展,民生档案越来越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利用价值越来越大,以服务民生为中心,树立均等化理念,走平民化路线,把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信息及时整理、鉴定出来,优先提供利用,更好地维护公众的利益。实践中,以服务民生为中心就是要把民生所想、所需作为档案资源服务工作方向,强化档案部门就是服务部门,档案人员就是服务人员的理念,大力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不断优化馆藏,有效整合各类民生档案资源,使馆藏档案更加贴近公众,通过开拓服务区域、优化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能够为公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翔实的服务[2]。树立均等化理念,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等方面思考,摒弃陈旧滞后的思维方式,顺应社会需求,让公众成为档案资源服务均等化的主体。利用主流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做好民生档案舆论宣传工作,走平民化路线,让公众在享受民生档案服务中,认识民生档案的作用、实现民生档案价值。

3.以信息技术手段助推档案资源服务均等化。信息技术环境中档案资源服务更具有广泛性、开放性、及时性、全面性、方便性等特点,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等的广泛运用,为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技术手段支持。采用在线检索服务、通过电子邮件、留言簿传递信息的交互服务、信息服务机构网上联合服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检索利用服务等给公众均等化利用档案资源带来了方便。如深圳市档案局利用官方网站、移动门户等,为公众提供馆藏档案查阅利用、广东跨馆查阅利用。以广东跨馆查阅利用为例,该系统是一个面向公众的开放档案和政府信息公开的服务平台,包括了广东省档案馆和珠三角地区共11 个成员馆,现有开放档案和政府公开文件目录数据93 万条,该系统实现了成员馆之间开放档案信息和政府公开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了跨地域跨馆查阅、出证一条龙服务,大大方便了公众。

4. 提供传统利用和档案知识服务相辅相成的服务模式。推进档案资源服务均等化,采用传统利用和档案知识服务相辅相成的模式是既满足人性化又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的必然选择。以人为本,公众是档案资源的共有者和利用服务的享受者,他们拥有与机关团体、专家学者平等的利用权利这体现了人性化的需求;当前社会转型中,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公众已渐渐形成不同的群体,他们的利用需求大都带有各自的群体色彩,区分不同群体、不同个人的利用需求,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形式,这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因而在做好传统利用时应做到被动服务与主动服务、原件查阅与二次开发、“请进来”与“走出去”、实体服务与虚拟服务、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的统一[3];提供档案知识服务时将档案视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从档案收集到知识积累、从档案整理到知识组织、从档案鉴定到知识评价、从档案服务到知识服务的创新与拓展以满足用户对档案信息、知识的满足[4]。

参考文献

[1]聂云霞.基于公共档案馆视角的档案信息服务均等化探析[J].档案学通讯,2011(1).

[2]刘宝峰.做好民生档案工作要强化4种意识[N].中国档案报,2014-8-22(2).

[3]乔健.档案馆平民化论纲.[2013-9-26].http://www.idangan.com/Literature_info.asp?id=509.

篇4:人力资源服务的新模式

关键词:图书馆 资源发现服务 大数据 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50.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3-0132-03

随着信息数据的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及信息搜索引擎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组成形式、类型和数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发展与变化为读者的多途径、多空间获得与发现所需的信息资源提供了方便与可能。然而,丰富多样的资源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却也因为不同的信息资源在组织结构、资源分布和访问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给读者的资源利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图书馆也一直通过利用技术,如建设门户网站与数据库、提供OPAC检索与全文链接等,来努力实现对数字资源的最大程度整合,但这些以通过资源名称检索和链接来揭示资源存在的服务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使得用户在社会信息活动中需要信息资源时想到的信息获取途径往往是利用谷歌、百度、搜狐等一站式搜索引擎和Google Scholar、SCIRUS、INFOMINE等学术搜索引擎,使得图书馆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也使得不少商家看到了其中存在的巨大商业价值。于是,在元数据检索、关联检索等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一些一站式资源发现系统应运而生,如Primo、EBSCO Discovery Service(EDS)、Encore等,OCLC也推出了自己的一站式知识资源发现与服务系统Worldcat Local,这些系统通过类似Google的简单检索框,采用统一路径以实现对图书馆各种资源的发现和获取。

1 从资源整合到资源发现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图书馆快速的完成了自动化、网络化管理系统建设。但随着各类数字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所占比重的升高,传统的OPAC等查询检索系统不能对丰富的数字资源、网络资源、OA资源进行一站式检索的弊端进一步显现,为了为读者提供统一的资源一站式检索接口,图书馆将追求的目光开始转向了更深层次的资源整合方向,图书馆界掀起了一股大到国家共享工程项目,小到每个图书馆的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机构知识库、文献数字化建设的资源整合热潮,但由于建设时期、开发平台、建设标准等方面的差异,致使这些资源的联合统一检索无法轻易实现,如何实现资源数据的收割、获取、融合与展现,成为了资源进一步整合的攻克方向。

数据关联整合、实时跨库检索和元数据集中索引检索是图书馆界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式。数据关联整合通过检索词准确定位资源,如通过作者、主题词等找出密切相关联的资源[1];实时跨库检索是在对各异构分布资源平台、数据和协议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XML标准数据格式和Open URL、ODL、OAI等标准通用检索协议,借助计算机强大的实时处理能力,将读者的查询请求即时构造成各数据源特定的检索表达式,同时并行分发给各分布异构数据源,经各数据源实时检索处理后,将检索结果聚合、去重、排序整合后,统一呈现给读者[2];元数据集中索引检索是在分析各个分布式异构数据库的元数据特性基础上,参照元数据国际标准规范,构建新的元数据体系,再通过数据映射、抽取等技术手段,对各数据源的元数据进行收集、收割,经查重、聚合、修正等数据规范化加工后,集中存储到中心元数据仓储中,实现对所有异构资源的元数据分类聚合与统一,最终建立一个单一的元数据集中式索引[3]。

这些多种更深层次的资源整合技术的出现,让图书馆的资源整合走向了深入,向着资源语义化等方向发展,但在实际的整合中,数据的关联整合须建立在规范的数据描述基础上,而目前对数据的规范描述特别是科学数据的规范描述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标准,OCLC等机构间的规范标准也相差较多;实时跨库检索尽管实现了对异构资源库的实时并发检索,但却因为受限于数据库的协议标准、访问方式和网络联通状况等因素,随着外部数据源的逐渐增多,整合难度随之加大,容易出现整合检索进程缓慢与中断现象;元数据集中索引的整合检索需要数据提供商许可才可采集、索引元数据,如果数据提供商不许可则完全不能整合。可以看出,每一种资源整合技术都展现出了自己颇具优势的一面,如关联整合展现出了在提高检索深度方面的巨大优势,但对目前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进行全部的关联整合还不现实。因此,如何集成多种技术,进而为读者提供既有资源整合、又能实现资源发现的检索成为了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下一个课题。Primo等资源发现系统就是实现了跨库检索与元数据集中检索的功能集中与融合,这些资源发现系统对用户的检索请求都是从跨库检索与元数据集中索引两个层面进行检索,最后经去重整合后统一展现给用户,巧妙的利用了两大整合技术的优势,提升了用户的检索体验,满足了读者一站式资源检索需求,实现了从资源整合到资源发现的图书馆资源服务转变。

2 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的实现与实践

资源发现服务主要是通过资源发现系统来实现的,工作原理是系统提供商通过与出版社等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对海量的、来自异构资源的元数据和部分对象数据,采用分析、抽取等手段进行预收集,并将这些数据按映射转换规则转换为标准的格式,纳入到元数据标准体系中, 形成一个预聚合的元数据联合索引库,在本地或者远程中心平台提供统一的搜索服务[4-5]。自2009年Proquest旗下的Serials Solution公司推出第一款网络级资源发现系统Summon以来,短短几年间,越来越多的资源发现系统陆续发布,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也进行了引进和应用。据2009年一项针对美国ARL(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的100所高校图书馆成员使用新一代资源发现系统情况的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高校成员馆采用了新一代资源发现界面[6]。另一项调查也显示,仅在2010年引进Summon、Primo、Worldcat Local与Encore四大主要资源发现系统的图书馆就有1270家, 累计安装达2875家[7]。我国的图书馆特别是一些高校图书馆也陆续开始了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的引进与应用,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引进了Summon系统[8], 清华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中科院高能所图书馆、农科院图书馆、中国社科院图书馆引进了Primo系统[9-10]。

nlc202309022347

3 资源发现服务的研究关注点

尽管国内外一些图书馆已成功的应用资源发现系统,但对大多数图书馆来说,资源发现系统还是一个较为新鲜的事物。一方面,引进资源发现系统的图书馆数量非常有限,且主要集中在高校。另一方面,我国还没有一款自主开发的资源发现系统,对其的学术研究也还不深入。现有的研究主题从对资源发现系统的介绍与比较、系统的发展趋势、系统的产生场景与需求等较为宏观浅层的研究深化到了发现系统的算法优化设计、基于DOM中间件技术的资源发现模式等涉及系统算法设计优化、平台开发创新的较深层面,但由于研究群体较为单薄,研究成果有限,资源发现服务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3.1 资源发现服务的需求与场景分析

以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为代表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大量科学数据的产生而到来,图书馆用户特别是其中的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将随之发生变化,为满足这些用户信息需求的嵌入式学科服务也正在进一步深化与转变,基于结构复杂、类型多样、数量巨大的大数据相关业务也逐渐成为支撑这些服务开展的基础与保障,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抓取、数据语义化等大数据技术去实现不同用户、不同场景、不同需求的信息需求是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服务保障。对资源发现服务来说,如何从这些存在差异的场景、需求中去发现用户的差异需求,进而提高可以解决用户问题的信息知识,都值得关注和研究。

3.2 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的选择

目前,图书馆应用的资源发现系统主要是Summon、Primo、Worldcat Local与Encore等,这些资源发现系统在资源的检索原理、元数据获取方式、服务模式等基本相同,但在数据来源与数据量、功能与服务、定价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随着图书馆对资源发现服务的重视,将有越来越多的资源发现系统会投入市场,如何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服务系统的选择资源发现服务系统,将变得越来越困难,资源发现系统的选择对图书馆来说是一个难题。对我国的图书馆来说,还需考虑到汉化的情况。如何根据自身的服务特征、存在场景与用户需求,进而得出最优的选择方案无疑将是未来资源发现服务的另一大关注点。

3.3 资源发现服务的接口与标准化

目前市场上的发现系统主要由以色列、美国等国的公司或OCLC等组织研发,对于国际元数据收录较多、中文元数据收录较少,如全球图书馆行业的领军机构OCLC推出的Worldcat Local以强大的Worldcat为基础, 提供了全世界近2万个图书馆的馆藏纸质资源和部分数字资源的信息共17亿条[11],但其中收录的中文元数据资源却只有国家图书馆2010年上传的230万条中文资源数据[12]。因此,在我国图书馆的引进和应用系统时,如何实现对用户需求最大的中文元数据覆盖收录与自己馆藏资源的覆盖收录都会是系统选择中的一大考虑因素。资源发现系统规范标准的缺失使得市场上的系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除以上中文资源欠缺之外,资源发现系统的元数据访问获取方式、服务功能等都也存在差异,在实践应用中,为了与现有的资源数据、服务平台等无缝、安全对接,如,馆藏资源和系统覆盖资源的外部访问和调用;通过资源调用接口特定的资源内容、格式、使用数量和频度等权限信息,保护资源提供者的资源在可控范围内被合法和安全利用范围内;等等。将有越来越多的开放接口API被开发和应用,系统开发的标准化研究也会日益被重视。

4 结语

近几年兴起的资源发现服务系统自推出以来,国内外图书馆的快速引进与应用说明了其存在的价值与竞争力,但目前从其发展的系统数量较少且无中文系统、研究文献不足、应用还不普遍等现状都可以看出,资源发现服务将是未来图书馆延伸服务、科学研究的增长点。对其的关注点也还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系统的本身服务以及文中所述的接口与标准化等方面,还可能随着科学研究第四科学研究范式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对用户个体场景的分析等都可能是需要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的研究只是关于资源发现服务的一个初步探索。

参考文献:

[1]熊拥军.数据挖掘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D].长沙:中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2005.

[2]李晓莹.图书馆异构数据库检索系统功能分析[J].情报杂志,2007,(2):134-136.

[3]严武军,马小燕.高校数字图书馆元数据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1):168-170.

[4]聂华.发现服务——通向深度整合与便捷获取的路径[C].2011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暨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四川成都,2011.

[5]包凌,蒋颖.图书馆统一资源发现系统的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2,(5):67-72.

[6]韩志萍.美国图书馆界新一代资源发现前端的兴起及应用—兼议对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J].图书馆管理,2009,(30):55-62.

[7]Breeding Marshall.The new frontier[J].Library Journal, 2011,136(6):24-34.

[8]北京大学启用Serials Solutions Summon发现服务[EB/OL].[2012-12-10].http://www.serialssolutions.com/news/serials-solutions-peking-university-summon-simplified.

[9]Prim资源发现与获取系统案例[EB/OL].[2012-12-10].http://www.exlibris.com.cn/support/casestudy.Html.

[10]项英,李向军.高校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系统应用研究[J].情报科学, 2012,(11):1682-1685.

[11]孙杨.OCLCWorldcat local发展综述[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5):46-54.

[12]国家图书馆加入OCLC WorldCat资源共享网络[EB/OL].[2011-07-19].http://www.ccnt.gov.cn/xxfb/xwzx/whxw/201004/t20100429_78833.html.

篇5:人力资源服务的新模式

喀旗第十六届金融理论研讨会论文

一、创新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新的形势下,创新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对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村快速发展意义重大。①有利于培育良好的农村金融市场。近年来,随着各级对“三农”工作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三农”的进展在逐步加快,服务“三农”的领域在不断拓展,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但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信用环境不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有序、有效的竞争等,这些问题都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中国农村的分散性特征决定了农村金融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金融发展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又决定了农村金需求是多方面且不断变化的,因此任何一个金融机构都不可能仅靠自己的力量满足农村金融的需求。创新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构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培养竞争性金融服务主体,可以进一步激发农村金融市场活力。②有利于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些年来,我国农业农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在去年,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 年稳定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 元大关;农民工就业快速回升,工资水平有所增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科教文卫保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民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其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继续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③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自从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条件起,截至2009 年底我国已设立村镇银行148 家,根据规划,到2011 年我国需发展村镇银行约2100 家。这一发展趋势预示着新型农村银行机构将成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的主体。创新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建立竞争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仅有利于涉农中小企业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有利于农民满足生产性贷款,而且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农村“贷款难”问题。构建起既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既有大银行机构,又有中小型金融机构;既有城市金融机构,又有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体系,可以从范围和广度上逐步实现对农村的全覆盖。达到有效解决农村、农业发展进程中对金融制度及其产品和服务需求的目标。

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与存在问题

①传统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作用进一步增强。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为代表的传统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全力支持农村、农业发展,作用发挥得越来越明显。经过改革,农业发展银行已经形成了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和新农村建设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中间业务为补充的多方位、宽领域的支农格局。农业银行作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三农”的信贷支持,强化“三农”金融产品的研发等方面,其力度明显加强。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深化,服务“三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信用社功能的不断完善,有效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蓬勃发展。国家相关金融机构管理部门制定措施,促进了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农业保险机构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相关允许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并通过以奖代补,定向费用补贴,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等优惠政策,拓宽了资金回流农村服务“三农”的渠道,提高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相关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措施,加速了农业保障长效机制的建立,提高了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农业保险的益处和作用逐渐为农民群众所接受,并受到大家的广泛欢迎,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增强了农业和农村发展抵御风险的能力。③农村金融服务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农村资金外流现象比较严重。众多农民工外出务工,劳务输出带来的收入相当一部分以储蓄的形式存入各类农村金融机构,比如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而这部分资金却以不同的形式流入县城,或者是城市。同时,农村资金还通过非正式的渠道大量流出农村并流向城市。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总量的比重远不足10%,而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超过了10%。这种形势加剧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压力。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截至2009 年,全国尚有近3000 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8000 多个乡镇仅有一个银行网点,金融服务缺乏的乡镇占乡镇总数的三成以上。同时,农户借贷需求很难得到及时、有效满足,金融的经济“血液”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探讨

篇6:人力资源服务的新模式

一、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标志着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一些先富起来的地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体制下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以及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等,其产业结构面临着优化升级的巨大压力。与此同时,由于整个区域中的产业基础、资本积累、人力结构、对外经贸关系等均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加速条件,未来时期整个区域的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将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宁波市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开始进入高度工业化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接近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借鉴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这一时期宁波市整个区域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处于加速阶段,人力资本结构属于技术密集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力资本结构配置不当,经济社会发展中容易出现“瓶颈”。要想克服这种不必要的“瓶颈”现象,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转换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而要实现这种发展模式的成功转换,前提条件是要大力深化教育体制、教育结构的改革,以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实现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只有成功地推进了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才有可能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的发展。

那么,如何促进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理论上,所谓教育结构指的是教育系统中诸要素之间已经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例关系,它关系到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类型、规格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关系到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质量。产业结构则是指在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产业组成类型、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等,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基于此,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是指教育的层次结构、能级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人才素质结构与相关产业的组成类型、发展水平以及技术经济需要相适应。以高等教育为例,通过优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能级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人才素质结构,注重培养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可以有效地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注入新的发展要素和内生变量,从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进程。

就目前而言,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整个区域教育,尤其是地方性高等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树立“服务型”的办学理念,构建服务型的教育体系,按市场需求进行办学定位,主动面向劳动力市场,认真调研劳动力市场的现状,科学预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促进其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能级结构以及人才素质结构的优化。在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架构下,地方性高等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以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理念,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中心。围绕着这个中心,地方性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特别注意培养发明家、企业家、高新技术人才、企业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师、高级设计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营养师等各类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服务型教育体系要求实现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从而使整个区域的教育体系与区域社会的科技创新、经济建设、文化繁荣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紧密结合,通过积极承担地方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争取为区域社会作出重大贡献。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应把学校的发展融入区域社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实现更快、更高、更好的发展。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构建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结构发展相衔接,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教育体系。在这种服务型的教育体系下,区域教育通过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为区域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知识和服务支撑。

二、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被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20世纪90年代,我国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运动,大批原属于中央部委的院校下放给地方管理。据教育部的相关统计,截至206月28日,全国共有公立普通高校1683所,其中教育部及其他部委所属院校不过100余所,地方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地方院校,首先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和管理,且能够较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院校。因此,地方院校必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力量。

作为一种新的区域教育发展理念,服务型教育体系在我国的提出,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有着普遍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高等教育必须首先立足于服务地方。在这方面,美国的赠地学院、州立大学,日本的短期大学,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等都是成功的范例。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世界范围内又出现了所谓的“都市大学”(metropolitan university)、“相互合作大学”(interactive university)和“合作伙伴大学”(partnership university)等新型高校。这些新型高校抛弃了传统大学“以自我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他人为中心”,以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心。实践证明,这些高校合理的办学定位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也为高校自身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市场空间。

众所周知,在我国由于学校办学定位不合理,升格攀比之风盛行,严重影响了区域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我国区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导致原本很明确的“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目的失落。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地方教育的发展必须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中心,以适应地方产业结构的需要为根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如果迷失了这个战略方向,缺乏服务型的办学理念,地方学校的办学定位就会出问题,区域教育的发展就可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脱离,最终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面临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大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与传统学术性大学的发展道路不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性高等学校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最直接的服务。

三、立足教育制度创新,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教育的发展在于制度的创新。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心城市办大学”,到90年代民办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以及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无不是教育体制和机制创新的结果。尽管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教育领域的改革无论是在观念层面还是在制度架构上,都还显得十分艰难,还跟不上社会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这一状况直接影响了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甚至还影响了其他领域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同样处在重要的转轨时期,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观念以及体制、机制等因素仍然存在。反映在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发展模式等方面,即由于无视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新变化,严重脱离学生、企业、政府和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导致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两张皮”的现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发展模式上作出重大变革,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适应经济规律的要求,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加快教育自身发展,实现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之间的对接互动。

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提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特别在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教育发展模式上开展了大胆探索,实现了重大创新。

第一,理念创新。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既是一个理念,又是一个模式,还是一条有效途径。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就是高等教育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它给予高等教育一个全新的视角,即“跳出教育来看教育,跳出教育来发展教育”。在这一视角下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功能与价值,结果发现传统高等教育的逻辑是“以我为中心”,事实告诉我们,这一逻辑非但没有进一步巩固高等教育“自我”,反而使高等教育越来越远离经济社会,越来越走向社会的边缘。服务型教育体系为当前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理念,这就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在这一发展理念指导下,高等教育将更加主动参与经济社会事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由此高等教育必将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从而使高等教育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功能和价值。服务型教育体系也是一部分经济“先发”、高等教育“后发”地区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增强教育服务经济能力的一条有效路径。因为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是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而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是实践服务型教育体系理念的必由之路。

第二,制度创新。先进的理念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前提。服务型教育体系需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超越传统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制度。通常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是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的,专业与学科是高校实现社会功能的组织细胞。学科按知识进行分类,是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载体。专业依托学科而设,又面向社会需要,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进一步分析可见,专业的人才培养功能和学科的知识创新功能,又是通过课程、研究等活动具体实现的。因此课程、研究是构成专业和学科的主要要素。然而,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高校内部专业与学科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出现了严重分离。这一状况的直接后果是,高等院校内部出现“无政府状态”,并使高校难以形成合力。这种分离又使日益变动的社会需求,难以迅速地反映到专业、学科中来,并进一步反映到课程和研究等活动中去,使高等教育失去了适应社会需要的灵活性。所以,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关键在于,创新高等教育专业、学科制度,打破传统的专业、学科分离的制度构架,建立以学科为依托,以专业为载体,以产学研合作为重要途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平台。为此,宁波市提出建设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作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这是积极探索高等教育专业、学科制度改革的重要实践。正如《宁波市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管理条例》中明确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资源共享和特色办学的原则,以学生就业、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课程建设和项目研究为载体,深化改革,加强建设,重在办出特色。”

第三,资源环境创新。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没有良好的资源环境,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制度设计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资源环境的核心是要解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问题。传统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基于单位所有的封闭配置模式,这种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和资源浪费。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重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对于服务型教育体系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开放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是指最大限度地开放现有教育资源为社会服务,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为教育服务。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资源环境制度,就是要实现上述“两个最大限度”的资源配置模式。比如,在《宁波市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管理条例》中,我们提出设立一个基础管理委员会,由政府、企业、学校、专家等各方面代表构成,从组织制度上保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又如在《关于建设四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实施意见》中,我们提出数字图书馆不是一个实体,也不是一个机构,而是一个网络或者说社会平台,应通过联合全市图书馆,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图书信息资源为地方经济服务。此外,我们还通过建立高效的政府信息服务平台,如高等教育产学研网站和设立教育服务经济贡献奖,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所有这些措施的目的,都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开放教育资源,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起支持服务型教育体系的资源环境。

参考文献:

[1]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与转型的途径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设计概论知识重点下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小书架》优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