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实中学课程改革

2024-04-16

效实中学课程改革(通用7篇)

篇1:效实中学课程改革

效实中学蒋淇老师《听听那冷雨》

课堂实录(二)执教者:宁波特级教师带徒学员效实中学蒋淇老师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学生齐读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导入

老师: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概括了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时无忧无虑,闲听风雨;中年时为生计所迫,愁听风雨;晚年时老境凄凉,悲欢到天明.余光中先生一生在台湾,香港,美国等地漂泊,本文就是他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听雨的感受(自然引出课题“听听那冷雨” 检查预习: 老师:课文除了写听雨外,还写了什么 生答:看雨,嗅雨,论雨.形成板书:听 观 雨 论 嗅

老师要求学生明确段落.老师:第五段第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各位同学找到一段有关雨的议论性文字(第二段)生齐读第二段,老师提问:这段文字论了雨的什么(问题的指向似乎不太明确,我以为还是问“这段文字作者写了什么”合适.)生:雨的形象.师:水是无形的,雨是有形的.这会让大家想到些什么呢(教师提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师的文学功底甚为深厚,古典诗词随口而出.确实,老师本人的修养就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师:嗅雨嗅到了什么

生:闻到了薄荷味,泥土味.师:这是雨带给作者自然的美感.师:文章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观雨(“体现”了观雨 问题指向不够明确.课后楮树荣老师也提到了这一点)生:略.师:这些句子写出了雨的韵味.分析听雨部分,学生听课文录音(5-11节)思考:作者何时何地分别听出写什么 作者听到了哪些现实中的雨声 他想到了什么

生1,大陆秋天听雨——听出了凄清,凄凉,凄楚,凄迷.作者想起了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想起了竹楼听雨.生2,二十年前岛上听雨,听到了黄梅雨,七月台风雨;雷雨,暴雨;西北雨.作者由春雨绵绵写到秋雨潇潇,雨在变化,可作者的情不变.作者还想到了江南的雨.生3,如今公寓听雨,听到了雨打在瓦上的声音.作者想到历史的记忆,黑白的默片.师:作者笔下客观的景中融入主观的情感,情与听,视,触觉融合在了一起.重点分析几个句子屏幕展示)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游子之情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亡宋之痛,家国之痛

王禹偁的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文人之趣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故园之思(因为江南是自古文人精神的避难所)5,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 现实之忧

(这个教学环节还是充分体现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出作者的情思.但我个人以为,这里老师的引领过多了.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老师在引领了一段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方法自主地去学习,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把拐杖扶到底.我想,如果后几句的理解让学生也用四字短语,同样的结构自主概括,答案可能会更丰富多彩些.然后可以拿这些答案与老师的做比较,可能学生的创造性和好胜心会更好地激发出来.当然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的情况不可能太了解,采取这种方法,让学生受到一些熏陶和感染,也很不错了.)四,简介作者

余光中之所以在听雨时会想起这些,这跟他的人生经历,阅历有关,让我们走近余光中.(有了前面对文本的分析和对文本情感的把握,在介绍作者,想来正是学生心中所期待的.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他经历了哪些事 为什么在作品中会有如此丰富复杂的情感 这样的作者介绍就不会是应景之作,而是水到渠成了.)五,分析思雨部分(第12节)男生读,女生思: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思念(生答略)有一同学提到了苔藓,老师追问:苔藓这意象有何象征意义 ——心底的一种厚重的思考.地理空间上的隔离,心灵空间上的隔阂造就了这样的一种心理.师:雨为什么是冷的感觉 ——乡愁

老师补充:余光中谈乡愁: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中国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乡愁就有了中国文化的整个背景.思雨其实是作者的寻根,文化的寻根,雨也便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论雨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依恋和向往.(这个环节更让我们看到了蒋老师的语文修养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学技巧.如果本文的教学只停留在对一般的乡愁的分析上,就难免失于偏颇.而蒋老师及时适时的补充,让学生,也让初次接触教材的听课老师对文章的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文化乡愁的主题也就自然得以显现了.)观雨时作者想到了宋化的韵味和中国传统文化;听雨时作者的所思所想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和思念.师:这种乡愁不单单是余光中的,请看古今文人的乡愁诗: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乡愁是一株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汪国真《跨越自己》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曲,总在没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席慕容《乡愁》

六,课堂小结:文化乡愁是永恒的话题,让我们在罗大佑谱曲演唱的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堂.(悠悠而又深情的歌声让课堂又一次充满了文化的气息.不过,歌声节奏缓慢,所花的时间可能有些长.)

篇2:效实中学课程改革

一、指导思想:

根据校委会的统一部署,我校的工作方向由外在品位的打造转向内在品质的塑造。为了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决定全面推行量化管理,并在教学教研方面开展创“优秀学科组”和创“优秀学科教师”的活动,实施品牌学科战略和名师工程,努力将我校建成鄂东南一流名校。

二、实施原则:

为了便于量化,本方案力求合理简明、易于操作。

三、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为学科组和教师个人,同时各个年级教师的.考核结果直接计入本年级的总分,作为考核年级组教学教研工作的依据。我校学科组共分为13个,即:初中语文组、高中语文组、初中数学组、高中数学组、初中英语组、高中英语组、政治组、物理组、化学组、历史组、生物组、地理组、体艺组;年级组分为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和复读部七个单位。

四、评选办法:

1、优秀学科教师评选:在教科室的组织下,由各学科组根据学校量化方案,在教学、教研方面按7:3的比例,每学期算出各位教师的个人得分,总分达到96分以上或名列前茅的为优秀学科教师后选人,然后再按规定比例将优秀教师名单和相关材料上报到教科室。优秀学科教师比例为:优秀学科组20%左右,非优秀学科组10%左右,特殊情况按学校分配的比例评选。

2、优秀学科组的评选:教科室和教务室每学期根据量化细则算出各组的人平得分,再根据各组人平分的高低及各组完成教务室、教科室布置任务情况的综合得分,按30%的比例评出前几名为优秀学科组。各学科组的基本人数以实际任课人数为准。

五、量化内容:

分为教学和教研两部分总分各120分。教学部分以教务室量化得分为准,按70%计入总分;教研部分量化得分以下两类评分方法为准,按30%计入相关个人和单位的总分,具体是:

(一)、常规教学考评细则:常规教学的考评主要从备、教、批、考四方面着手,由教务室组织核算教师的得分情况。

1、备课(20分):按照各科备课课时量标准,完成备课时数的得15分,未完成的得0分;备课被评优的得5分,一般的得0分。

2、上课(10分):学科组组织随堂听课活动,并对授课教师进行公正评价和打分。凡被评为优秀的教师得10分,其他教师得5分。

3、作业批改(10分):按照作业量标准,完成作业量的得10分,未完成的得0分。

4、考绩(80分):把教学进步奖中教师的得分进行排名,年级第一名得80分,后面的每递减1个名次减1分。

说明:各教师常规教学四项内容的考评积分,按70%计算“两项”评优积分。

(二)、教科研评分细则:含教师个人、学科组和年级组三项,由教科室负责组织统计。

1、教科研成果:教师个人、学科组

计分说明:

A、教科研成果和活动分别以80分和40分为封顶分;

B、教师个人得分全额分别计入所在的学科组和年级组,然后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学科组和年级组得分:

学科组①得分=本组总分÷本组人数×60%

年级组①得分=年级总分÷年级人数×60%

C、讲课(说课)获奖和学生竞赛获奖,只区分最高奖和非最高奖两个等级。

六、相关待遇:

1、学科组组长享受岗位津贴,180元/月。优秀学科组长除可获得学校奖励外,还可以连任。

2、优秀学科教师除在晋升晋级时优先外,还可享受优教课时津贴等。(标准另定)

七、附加说明:

篇3:效实中学课程改革

目前,各个学校都在严格执行“三项规定”、“五个严格”,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相比以前,化学课时少了许多,化学老师纷纷感到课时不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专家也提出了新形势下提高化学教学效益的策略:走减“负”增“效”之路,减课不减效,减量不减质,在课堂教学中要着眼“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那么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减“负”增“效”,“教什么”呢?

现行的《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中获得科学方法。教师应改变以往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承,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更加强调科学方法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其中,科学方法是科学认识活动的途径、手段和方法,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就能更快地获得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同时科学方法一旦内化为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就能促进智能发展。与科学知识相比,科学方法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更普遍的适用性和更广泛的迁移性,对素质的提高具有更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学化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新教材内容,进行化学科学方法教育,从而实现减“负”增“效”。

然而,目前初中化学科学方法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科学方法教育还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教师没有把科学方法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第二,科学方法教育的功能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为此,我对科学方法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究,试图从“教什么”角度探究初中化学课堂减“负”增“效”之路。

2. 科学方法教育的理论建构

科学方法作为化学认知活动的中介,是连接化学现象与化学知识的纽带,在化学理论的发展中起着桥梁作用。也就是说,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必须通过科学方法的参与,才有可能上升为知识形态。不仅如此,化学理论的应用,同样需要科学方法的参与。应把方法视为知识的脉络,按照科学方法所展示的路子,去组织教材,安排教学。基于此,我提出以科学方法教育为中心的化学教学理论,其表述形式为如下的化学知能结构图:

3. 科学方法教育的主要内容

依据《化学课程标准》,把其中隐藏的主要科学方法明朗化、显性化,从而提出科学方法教育的主要内容。

3.1 化学模型方法。

化学模型方法是在已获得的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理想化的思维方式对化学事物进行扼要、近似、形象的摹写,进而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抽象方法。例如科学家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先后提出的“西瓜式”、“行星式”、“电子云式”等原子模型,从而不断深化了对原子结构本质的认识。

3.2 类比法。

类比是指从两类研究对象在某些属性的相似而推论它们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借助于原有知识迁移到新问题上,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推出未知的结论,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在“分子”一节中,可以利用“酒精与水混合”和“石子与沙混合”两个过程产生的“混合后总体积都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这一相似现象,引导学生类比推出“物质都是由许多小微粒构成的、微粒间存在空隙”的结论,从而为引出分子的概念打下基础。

3.3 化学假说方法。

化学假说方法是根据已知的化学原理和化学事实,对未知的化学现象及其规律性所作出一种假定性说明的思维方法。其结果表现为是一种尚待检验的化学陈述。例如化学家拉瓦锡根据氧气与燃烧现象相互联系的事实,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

3.4 归纳法。

归纳法是指可以从一些具体的事例中归纳概括出一般的结论或原理,这一方法在初中化学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教材中大多数内容都是采用归纳法编排的,许多重要的结论如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和酸、碱、盐的通性等,都是运用此法得出的。

教材中还涉及到其它科学方法,在此不一一列举。

4. 科学方法教育的功能

4.1 获取功能。

掌握科学方法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掌握科学方法,才能快捷地获取化学知识。同样,借助科学方法,可使教学活动顺利地进行。根据上图,把这种路径表示为:化学现象→科学方法→化学知识。比如学生对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获取,就适用于此路径。

4.2 建构功能。

科学方法是化学知识的脉络,是化学知识的神经。它具有把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并形成结构的功能。根据上图,把这种路径表示为:科学方法与上、下、左、右四个邻区都发生联系,它纵横交错,贯穿于整个知识领域之中,使不同知识相互联系并形成知识结构。通过科学方法,客观存在的化学知识结构才能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识结构。学生通过对化学新知识的加工、组装、简化,记忆、系统化重建及应用环节,把原有的认知结构演变为更加清晰、牢固的新的认知结构。所以,学生如果没有学会通过科学方法把大量的化学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编织成一个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的结构或网络,就无法不断接收、容纳新的信息。

4.3 培养功能。

科学方法还是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桥梁。根据上图,把这种路径表示为:化学知识→科学方法→延伸应用。只有把学习过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与科学方法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并加以应用,通过一定量的科学方法训练,形成借助于科学方法获取化学知识的心理定势,才能用科学方法迅速地抓住问题的要害,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5. 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

化学教学不仅仅是要使学生知道这些科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这些科学方法,进而使学生掌握并生成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在不同的情境中自觉正确地采用不同的科学方法研究问题。

5.1 充分挖掘教材,汲取其中所反映的科学方法。

中学化学教材中蕴含着许多科学方法,但并未直接出现科学方法的名称,而是通过选择适宜的知识载体,结合某些知识的形成和获得过程来体现和渗透。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努力钻研教材,从每章、每节教材中提炼出相应的科学方法,并选择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适宜教学内容。如: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可以通过课题讨论和边讲边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元素周期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再如:许多意义相近或相反的化学概念,就应采用对比方法教学:像分子与原子、原子与元素、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等意义相近,而像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溶解与结晶等概念意义恰好相反。只要能深入钻研教材,就会发现教材中无处不包含着科学方法的应用。

5.2 创设合理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科学方法得到训练。

合理问题情景的创设,能引发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对结论迫切追求的欲望,引导学生探求化学问题的解决途径,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类比法、归纳法、假说法、模型法等方法去解决问题。

5.3 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特别是生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一个逐步、缓慢的过程。

初中化学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计划地逐步引导,以使学生生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能将其迁移到陌生的情境中。由于科学方法并不由学科的知识内容直接表达,而往往隐藏在知识的背后,因此科学方法既不易学习,又不易掌握。所以,化学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按照科学方法所展示的路子去组织教材,安排教学进程,即把方法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这样的教学,把科学方法体现在知识的认知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模式推进教学,让学生了解、经历这一过程。学生可以真正领略到科学方法和化学知识的内涵,有利于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总之,科学方法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途径,贯穿于整个知识领域之中,使不同知识相互联系形成知识结构;科学方法的参与,使客观存在的化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科学方法的掌握,使学生能很快地解决实际问题。化学教师应进行科学方法教育,逐步渗透科学方法,把这种方法意识长期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学生就会逐渐熟悉并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摘要:科学方法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途径, 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以科学方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例:科学方法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又能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益。因此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从而达到减“负”增“效”之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方法教育,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徐艳国.论科学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研究, 1990.9.

[2]廖正衡.略论化学思维方法.化学教育, 1996.1.

[3]姜龙祥.在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中学物理教与学, 2006.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

篇4:多重练习,学有成效

一、夯实基础,让学生勤练、精练、善练

首先是巩固练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

1.归类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搜集、归类、整理、积累。例如:①古今异义的积累。可以把古今异义的“妻子”、“交通”、“宫”、“虫”、“文章”等归在一起,然后做整体记忆。②通假字的积累。文言文中通假字很多,可以分册把所学的通假字整理在一起,记起来很方便。③ 一词多义的积累。一词多义的现象,几乎每篇文章中都有,归类后,通过比较,学生更能掌握词义,弄懂词语的用法。④文言句式的积累。如判断句式、反问句式等的归类。

2.达标练习。学完一篇新课文后,要让学生学会及时复习,并做些练习,达到巩固和掌握的目的。首先是创新练习。主要是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试着出一些题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可以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扩写或改写,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其次是品评练习。学习文言文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的鉴赏,对诗文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进行探讨,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赏析诗文的语言美、景色美、情感美等,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教会学生对不同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鉴赏品味,寻找美点。

二、创新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1.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始,创造发明的起点。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要善于回答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

2.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语法的表达方式和习惯上存在着差别,课堂上学生很依赖老师讲,疏于思考,以致许多学生面对一篇文言课文,什么问题也提不出来,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理解了,学懂了。为此教师一方面要积极鼓励,耐心细致地启发、诱导,另一方面要导之以法,例如可以指导学生先从小的具体的或较为容易的方面入手,既要求同思维,更要求异思维等。

3.遵循教学民主原则。课堂上,要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思考,激发其想象力,寓教于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

4.互换角色,增加乐趣。教师不妨试着互换师生角色,改变“每天都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单调场景,将一些自读文言课文交给学生去讲,给平淡的课堂增添一点别样的味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前帮助设计教学方案,课后进行点评、补充。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把以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还可以让学习过程变得耳目一新,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把精彩的导入、灵活的诵读形式和多重的练习方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里,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真正感受到文言文的乐趣。

篇5:科学掌握学情提高课堂效度

所谓学情, 指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发展水平、学生的思维能力、年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学习的需要等。特级教师靳家彦说过:顺应学情, 是教育的生命线。一个在A班上得很成功的教学设计, 拿到B班去上, 未必能上出同样的效果, 因为两个班学情不同。一课两案、一课多案, 不仅仅因为文本的多元性, 更因为学情的差异性。了解学情、掌握学情, 是课堂高效的前提和基础。

1、课前———调查摸底, 从有疑处释疑

问题是教学的起点。根据阅读视野、阅读能力的不同, 学生在预习新课时, 会提出若干不能解决的、希望了解的问题。教学从学生有疑处入手、从学生渴求处入手, 方能点燃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反之, 只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 去猜想学生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继而施之以自认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其结果必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执教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 课前我请学生预习并思考本文的线索, 结果有80%的学生认为线索是“白杨树”, 15%的学生认为线索是“白杨树的不平凡”, 仅5%的学生认为线索是“礼赞白杨树”。这三个答案显示出学生对散文有“以物为线索”“以情感为线索”的基本认知, 但其对“线索”概念的本质认知是模糊、不准确的。这一学情让我明确了教学设计的起点和重点。我在课上出示了三种答案, 并请学生比较争辩, 什么是文章的“珠”, 什么是文章的“线”。在分析碰撞中我们统一了意见:“礼赞白杨树”有一线串珠的作用, 它才是文章的“线索”。至此, 学生对“线索”有了清晰的界定和认识。

2、课上———把握动态, 从细节处优化

不顾课堂实际、按“脚本”演绎的课堂是生硬的、呆板的, 动态生成的课堂才是理想的、成功的课堂。执教者需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推断学生对知识点、能力点的掌握情况, 因而惟有敏锐地捕捉住课堂生成、适时地进行课堂检测, 方能科学有效推进课堂进程。

(1) 捕捉生成, 精彩推进。苏教版语文教参把“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中的“上”解作“长到”, 把“入”解作“映入”。课上我请学生解释“上”和“入”, 一个平时不怎么举手的同学认为“上”可释为“爬上”, “入”可释为“进入”, 这里有拟人化的色彩。我一听, 顿觉该生的解释很有理, 于是抓住这一课堂契机, 请其他学生比较教参注解和该生注解的差异。面对权威注解, 同学们丝毫不“买帐”。一生说:“苔痕见文人雅士聚集, 也想参与到这场景中来, 于是伸长他的脖子, 伸长、再伸长, 这是一个动态之景, 解释为‘长到’则显示不出这种动态之美。”一生说:“当客人已散, 作者抚弄琴弦、手捧佛经, 一人、一琴、一书, 空明澄净, 此时眼前所见苔痕与竹帘, 仿佛是一位忠实的听众、一个熟识的挚友, 他们是主动来与作者为伴的, 因而这里的‘上’和‘入’的解释带有主动性比较好。”我深深佩服, 学生的解释是烂漫的、想象是丰富的, 站在生本阅读的角度, 我同意学生的解读。当然, 这不是从文言解释的角度, 而是从文本解读的角度出发。解读两个词, 牵动所有学生的心, 理解整篇文章的意, 这不正是我们矢志追求的教学理想吗?

(2) 课堂检测, 巩固推进。老师们习惯在上课伊始进行预习检测, 以疏通字词、整体感知, 有效推动下一环节的学习;也尝试在课尾进行总结检测, 通过学生之口, 汇总一课所学, 给课堂一个圆满的收束。就文体看, 老师们对文言文的学习更注重课中检测, 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进行“开火车式”或抢答式检测;就教学环节看, “拓展训练”板块是课堂检测的变式, 换种情境考学生的迁移能力。其实, 课堂检测的时机和形式都是灵活的, 只有关注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形成的课才是一堂好课、一堂有质量的课。特级教师郭志明在上《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时, 通过用对联的形式拟标题来考查学生对情节的把握与认识, 文章第一部分, 郭老师给出上下联:遭挫折张蔡练兵, 窥曹营周瑜定计。第二部分, 郭老师给出下联:盗假书蒋干回营, 请学生对上联。第三部分, 请学生拟上下联, 最后拟定的答案是:杀张蔡曹操失算, 除二患周瑜得计。这一设计既检测了学生的预习, 又唤起了课堂注意力、温习了对联常识, 对联的拟成就是对课堂高效的最大证明。

篇6:效实中学课程改革

一、以生为本激发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英语是一门需要花费工夫才能学好的学科, 而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上舍得花功夫, 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旦产生了兴趣, 学生就会主动学习英语, 即使遇到困难, 也不会放弃。激发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兴趣可以通过课堂导入进行, 如在讲课前设计好讲课步骤, 这样学生在上英语课时注意力就会集中, 不会轻易走神。而一旦让他们感觉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因此, 在设计讲课步骤时, 要避免枯燥的说教, 要巧妙地用生动的语言来调剂英语学习的气氛, 让学生知道学好英语对将来的前途大有帮助, 自然也就不会放松英语学习了。

二、师生互动建立融洽关系,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要想让学生围着教师的思维转, 就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这样, 在教与学之间就会形成有效的互动, 使得教学的有效性能顺利实施。为此, 教师就必须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 摸清他们的思维规律, 做到在教学上有的放矢。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阶段, 他们自我意识强烈, 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 并以此而感到自豪。为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 对学生尤其是英语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 在他们有进步时, 要及时给予表扬, 使得他们在内心里感觉到自己也能学好英语。比如: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出现困难时, 教师不要指责学生不用心, 而是需要耐心地给予一点提示, 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 使得他们能在一种轻松的氛围里激发出英语学习的灵感。尤其在后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 哪怕他回答出现了错误, 但只要敢于开口说英语, 就要给予表扬, 并鼓励他大胆地顺着自己的思维说下去, 如可以说“You are very clever!”、“Well done!”或“You are excellent!”。教师的表扬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而对于英语这样的语言科目的学习, 激励作用所起的效应是无法估量的。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 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的, 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 也应该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在批改作业时, 除了修订学生所出现的语法错误之外, 要注意给予正面鼓励。如对以前不怎么认真的学生, 可以写上:“If you are more careful, you are sure to become an excellent student!”对书写潦草的学生, 可以写上:“If you insist on practicing handwriting for a time, your handwriting can be improved a lot.”对杜宇学生来说, 只要看到这样的鼓励语, 他们的内心是会受到触动的。这样, 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 学生也不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三、因地制宜结合学生水平, 保证有效的知识掌握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 就是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在实际讲课中的效果不如想象的那么好。对于这种局面, 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其实, 在进行英语备课时, 应该考虑在上课时会出现一些意外场面。因此, 教师要有心理准备来应对这些意外。有了这种心理准备, 教师就能够在出现和备课方案不一样的局面时, 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这样不但不会降低学习难度, 还会让教学状况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所以, 在进行英语备课时,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 预备多种方案或者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备课时, 要把实际状况和教学难度通盘考虑, 不可不顾学生的实际, 只照顾一部分学生, 造成学生之间出现反差, 影响学生成绩和学习兴趣, 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在每次讲授新的知识点时, 要留出一点时间温习过去的知识, 这样, 学生就能主动地把前后知识点衔接起来, 在脑海里建立起英语学习的体系。比如在教授“独立主格结构”时, 应复习一下分词作原因状语的用法, 然后再开始学习“独立主格结构”的用法。例如:

(1) 因为他病了, 所以昨天他没来。Being ill, he didn’t come yesterday. (用法:分词短语作原因状语。) =As he was ill, he didn’t come yesterday.

说明:当从句中的主语和主句中的主语一致时, 可以删掉从句的连词和主语, 并把从句的谓语动词改为分词或分词短语。

(2) 因为今天是星期天, 所以我们没有上课。It being Sunday today, we have no classes. (用法:独立主格结构作原因状语。) =As it is Sunday today, we have no classes.说明:当从句中的主语和主句中的主语不一致时, 可以删掉从句的连词, 从句的主语使用人称代词的主格, 并把从句的谓语动词改为分词或分词短语。

这样的温习方法, 不但会消除学生的陌生感, 也方便他们最快地掌握新知识。

四、小组合作注重学生参与, 着力增强教学实效性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上, 尤其重视学生在教学上的参与, 重视的是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但在实际教学当中, 由于学生数量多、班级规模大, 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和结构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教师不加分别地用一种模式来进行教学, 那么就无法解决在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教师在设计教案时, 只能顾及一部分学生, 并对这类学生进行教学设计。这样, 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 因为对路, 所以能取得明显的进步, 而另一部分学生就会因为跟不上进度而掉队。那么, 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个有效的办法, 就是把学生根据不同的水平进行分组, 让学生相互学习, 在互动的气氛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以便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

英语学习是一门反复训练才能达到目标的科目, 许多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出来的, 而是通过学生的自觉、反复训练才能掌握的。因此, 小组学习可以让学生全面地进行说学训练, 提高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 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篇7:在平实中打造精彩

一、在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中感受精彩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 诗意的语文不再是一种奢望, 形象性、情感性已成为教学的显著特征。教师重视学习情景的创设与再造, 使学生学习语文时“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阅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画面, 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还原成色彩斑斓的生活图景;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 学生美读课文, 读得入情入境, 兴味盎然。一堂堂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正在我们的身边悄然生成。

1.感受教师精湛的语言艺术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艺术的语言、情感的语言、示范的语言, 激情燃烧是语文课堂永恒的魅力。因此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情感, 形象生动, 具有言辞美;抑扬顿挫, 节奏鲜明, 具有旋律美;幽默诙谐, 妙趣横生, 具有情趣美。在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语文课上, 我们常常感觉学生真是神了, 妙语连珠, 会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或开怀大笑。出现这样的场面, 我想:这跟薛老师精湛的语言艺术分不开的, 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是轻松的、快乐的, 教师的语言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2.感受文本背后的鲜活画面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 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是焕发出无穷的魅力。利用电教设备, 能把枯燥乏味、抽象空洞的内容融于有声有色的直观教学之中, 生动逼真的画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起来就会格外投入。如我在教《奇异的植物世界》这篇课文时, 由于学生生活在平原地带, 周围所看到的都是一些极其普通的植物, 缺乏生活积累, 对文中介绍的“哈哈树、带电花、醉草、蜡烛树、捕蝇草”等没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我从网络中搜集了相关的图片, 制成了幻灯。课前我先让学生一起认识了会走路的树, 会吃人的树, 白鹭花等奇异的植物, 接着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看看课文中介绍了哪些奇异的植物, 各有什么特点, 用笔做上记号。学生兴致勃勃地读完了, 我让学生起来说说看到了哪些植物, 分别有什么特点。课堂上, 我一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句子感受这种植物的奇异, 一边我用多媒体出示该景物的图片, “啊!真是太有趣了!太奇怪了!”在学生的一片赞叹声中, 再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 学生既领略了自然界中植物的奇异, 也领悟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练传神。如此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 课堂气氛也就显得异常活跃。

3.感受课堂上响起的美妙旋律

音乐与文学之亲缘关系渊源已久。文学作品和音乐都是一种艺术。在教学中适当引入音乐, 创设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随其喜而喜, 随其悲而悲, 随其怒而愤, 随其虑而忧, 从而进入角色, 达到入情入境之效。

如我们听一位老师教学《月光启蒙》一课时, 她在引导学生自由诵读文中的歌谣之后, 问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做做文中的小男孩, 听听妈妈唱的这些歌谣呢?”接着老师让学生闭上眼, 静静地聆听那甜甜的歌谣———轻轻的, 像三月的和风, 如小溪的流水……学生都沉浸在那芳香的音韵里。这一环节教学, 课文和音乐、歌谣相结合, 课文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和歌谣, 音乐和歌谣感染着学生的情感, 这样让学生先初步感知, 再紧扣文本语言, 最后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在课堂上娓娓道来, 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在互动的课堂对话中捕捉精彩

1.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点燃

在高效的师生互动关系中, 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学生的高级伙伴, 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切不可一锤定音。在学生的思维产生分歧的时候, 教师只能适时的启发、点拨, 课堂上的问题应由学生自主解决。

火花在这样不断地碰撞过程中被点燃, 学生的语言获得了发展, 认识得到了提升, 情感受到了熏陶, 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智慧碰撞的阵地。

2.让真情的光芒在课堂上闪耀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应重视情感教育, 这一方面是由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的;另一方面实施情感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动情, 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情感因素, 用生动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用感人的事例去教育学生, 用优美的意境去熏陶学生, 用充沛的激情去打动学生。只有这样才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 才能使语文课堂达到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境界。

语文是不能没有感动的。学生美好的情感被调动起来, 才能推动他们关怀社会, 关爱他人;才能成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我们的语文课上, 老师们总是努力用教师独有的真情来触动和震撼学生的心灵, 让他们学会感动, 让真情的光芒在课堂上闪耀。

三、弹性预设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 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因此一节语文课的动态与走向, 不是教师完全所能掌控的, 它包含了足够多的未知与可能。正如叶澜先生说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所以我们的课堂预设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富于弹性的。

这样的课堂被赋予了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挑战性、发展性和生成性, 在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中,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

上一篇:营管部行政许可事项操作规程下一篇:旗级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