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2024-04-18

对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建议(精选6篇)

篇1:对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对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河凤桥派出所

李福林

随着公安机关“三项建设”的推进,派出所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需要,因此,加强推进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分析当前派出所民警执法的缺点出发,加强培育民派出所警执法素质完善统一规范化执法体系,加强执法监督,特别是加强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下面是本人对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 实行政治建警,树立执法规范化意识

切实解决民警的执法规范化认识问题,用正确的理念指导实践,树立执法规范化意识。通过深入持久的学习教育,让民警真正明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性问题,打牢“以人为本”和“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为民,即执法为民,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过人民警察与其他警察的本质特征,是人民警察始终不愈的价值追求。从内心深处树立起依法办案、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的思想观念,自觉地将执法规范化意识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体现在每一起案件的办理中。执法过程中坚持宽严相济,当宽则宽、该严则严、罚当其罪,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立,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执法过程中要讲求执法策略。不能态度生硬、方法简单、方式粗暴,否则即使证据再确凿、使用法律再准确、法定程序再严格,也难以取得好的社会效果。要严防因执法问题影响稳定,公安机关执法活动很容易成为矛盾集中的爆发点、不满情绪的宣泄点、舆论炒作的聚焦点,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当时的环境、执法条件、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等,融法、理、情于一体,坚决防止因执法活动不规范而引发、激化矛盾。二 完善执法规范制度

上级公安机关针对派出所民警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的各个执法环节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完善执法规范制度。一是针对受理立案、采取或变更强制措施、处罚审批、取保候审、释放和治安处罚审批等关键环节,设置严格把关程序,健全案件审核把关制度,加强案件源头控制。努力把民警的每一项执法行为都纳入制度、规范的有效约束之中,杜绝执法随意性。二是要完善执法执法档案制度,及时完善电子执法档案,对各类案件卷中建立电子档案。三是要建立执法流程控制体系,充分运用执法信息化手段,将执法标准、执法流程加以固化,实现网上流转、网上考核。实现对派出所民警办案的实时控制。

三 实行素质建警,提升全警执法队伍素质

实行素质强警,打造一支能战斗的执法队伍。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政法队伍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专门力量,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面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政法队伍的成绩要充分肯定但对突出问题,也务必抓紧解决”要强化集中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对民警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民警的法律法规和业务工作水平,彻底解决少数民警素质偏低、执法水平不高的问题。要大力开展全警法律练兵大比武。四 实行文化育警

要打造一支健康高雅的执法队伍。要重视警营文化建设,落实派出所的健身房和娱乐房,在队伍中开展读书和有益的文化活动,实行文化育警,是让广大民警培养健康文明的兴趣爱好,保持高雅的精神追求,使民警们8小时之外不再流连于茶楼酒馆和歌厅舞厅,以文化的力量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关心民警的家庭生活,加强对派出所民警家属的照顾,可以建立长久的关爱执法民警生活的工作制度,所领导要按时对派出所民警家属进行走访关心。

五 实行执法不规范责任追究制度

要实行执法流程的考评制度,强化执法不规范责任追究制度,特别是执法易出问题的关键环节及实体问题的考评力度,一要逗硬执法不规范行为惩罚制度,针对派出所民警违反法律规定、法定程序、法定时限、违背办案基本要求等执法不规范行为,订立严格明确的惩罚措施,为各类重大不规范行为划定禁区。二是通过对各类重大执法不规范行为进行梳理,如对群众报警求助态度冷漠问题,与民争利、乱收费、乱罚款问题等进行集中整治,对发生严重执法不规范问题的民警甚至执法领导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坚决杜绝执法不规范、不公正等问题的发生。三是将执法能力考核考试结果和民警晋级晋职挂钩,对长时间达不到执法能力最低标准要求的,原则上要调离执法岗位,直至调离公安队伍。

六 完善执法规范化监督机制

强化执法主体内部执法监督和外部执法监督,一是加强上级公安机关对派出所的执法监督,不要让督察只是一种形式,切实落实执法行为的撤销、变更行为,保证行政复议快捷有效,二是加强派出所内部民警的监督,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比如对执法队伍进行分队,让各队之间形成竞争、比拼,并要硬奖惩制度,形成严密的执法机制,构筑内部坚固、有力的执法监督防线。三是加强纪检、政工部门对派出所民警的督察,对重大或复杂的执法违纪案件进行调查、处理。四是加强外部执法监督,特别是加强群众和舆论监督,推行阳光执法,完善执法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比如在公示栏上公布执法个人执法个人质量情况,让群众进行民主投票选举“规范化执法民警”、“优秀人民警察”,并对其进行奖励,以此在公安队伍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综上所述,派出所作为公安工作的前沿阵地、窗口单位,执法规范化建设时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提提高执法效率的终于搜途径,是密切警民关系、取得群众支持的必由之路。

篇2:对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 2009-10-10 9:18:00 阅读次数: 231 次网友跟帖 0 条

公安派出所作为基层执法机关,代表国家权力的行使,与人民众接触最直接,最能体现执法机关的形象。在当前因执法不当引发群众性事件频发的环境下如何做好公安派出所的执法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一热点问题。公安派出所执法问题已经成为最常见的话题。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道出执政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厉害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依靠的是人民战争。由此可见群众的力量不可忽视。在新形式下如何依靠群众重塑公安机关形象已经纳入日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法律理念逐渐增强,法律意识逐渐提高,这就给公安派出所执法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公正、公开、公平文明执法也随着被提升到一个重要高度,切实端正基层公安派出所的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八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近年来,公安局机关出台不少相关的规定,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强化对基层公安派出所规范工作的督导。公安派出所如何适应形式的发展,做好执法工作,值得深思考虑。

一、当前公安派出所执法工作存在着的主要问题

公安派出所作为基层依法治国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兼任着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三个环节,因此,派出所工作必须立足于“法制”,立足于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体系。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其执法工作的基本要求。能否真正适用法律武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击违法犯罪分子,是派出所执法的核心问题。但现实问题是,目前公安派出所执法工作体系不能健全,虽然大多数民警已经意识到规范执法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长期养成的冷、硬、横的工作作风和薄弱的法律知识,造成其不能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实际问题,因而使执法问题日益凸显。

1、民警法制理念有所增强,但远不及社会发展的速度。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发展,法律教育的普及,一方面百姓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另一方面部分民警存在自负的心里,学习积极性不高,工作拘泥于惯性,不吸取新知识、新理念,而造成法律应用不娴熟,公正执法观念不强,二者的鲜明对比必然产生执法问题。而个别民警极端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则易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使公安机关形象严重受损。有的基层派出所对人民群众的报警求助,态度强硬,推脱敷衍,漠不关心。这就形成了派出所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社会舆论。在处理违法犯罪案件时,部分民警因办案力度不大,证据意识不强,取证不及时,应用新技术、信息化建设等新型工作方式水平不高,造成了取证难、破案更难。而长期养成的重口供轻证据的破案机制,使民警忽视

了正当执法的重要性,致使刑讯逼供现象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执法的公正性。

2、民警法律水平有所提高,但知识掌纹不全面,重实体而轻程序。公安派出所民警大多不是科班出身,虽然近年来执法教育工作不断加强,但仍然缺乏灵活运用法律武器的能力。一方面固有的工作方式方法根深蒂固,虽然大部分民警都知道规范执法的重要性,但由于法律根基不牢,对违法犯罪分子处理的尺度就把握不准,忽轻忽重。二是重实体,轻成程序。注意实体法、轻视程序法是目前我国刑法体系的现状,这在公安派出所工作中主要体现在注重违法犯罪体系嫌疑人打击结果。不重视办案过程,变相剥夺当事人的申辩、复议、聘请律师等合法权利,对当事人财物违法扣押,随意处置。重实体轻程序的工作方法侵害了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也滋生了执法不公的行为。

3、执法随意性。一些民警自我意识强,不愿听取当事人申辩,更有甚者认为当事人的申辩就是认罪态度不好,而加重处罚;由于民警法制意识不强,执法随意性大,该拘捕的却不拘捕,不该处罚的瞎处罚,不应取保的乱取保,严重的扰乱了公安派出所的公正执法体系。

二、执法不当的原因

1、传统特权思想严重,一些基层民警以管理者自居,改变了公安机关执法为民的初衷,把办案与利益挂钩,有利争,无利推,淡忘了人民警察的宗旨,无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2、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一些民警沉溺于人际交往,不注重知识积累和个人素质提高,法制管理意识淡薄,对执法不公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3、监督机制不健全,各级单位对执法监督机制不到位,从而形成小事藏、大事托,不出乱子不算事的思想,执法监督奖惩措施形同虚设,助长了不当执法的风气。

三、改变基层公安派出所执法工作现状的建议

1、强化领导派出所干部法制意识

在政治学观念中,公安派出所是作为国家管理人民的基层工具,是典型的国家机器,因而也衍生了公安机关执法权就是一种专政权的思维。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安派出所的职能已由管理部门向服务部门转变。近年来上级机关开展干部作风年、科学发展观、基层基础建设年,民警大走访等一系列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改变工作作风,强化执法为民意识。执法为民首先体现在执法上,而执法不公又如何取信于民,执法为民四个字就变为空谈。维护国家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派出所的职责所在。当群众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当社会治安受到犯罪分子的破坏时,派出所是否及时有效地行使执法权,保护人民,维护稳定,这才是人民关心的问题。基层派出所的执法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执法工作,首先要加强领导的法制理念。主导着全所工作的发展方向,只有领导干部树立坚定的法制理念,为法制工作的提高组织上保证,才能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执法观,才能确保整个执法工作规范、有序、公正。同时,必须树立法律的崇高地位,法大于人、法高于权,任何人

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作为执法者的人民警察就更应如此,如果派出所不能公正执法,那么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将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2、建立内部监督机制

基层派出所执法不当行为频发的原因之一就是监督机制不健全,对基层派出所执法工作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广泛提倡阳光办公、透明化执法首先应用在基层派出所身上。

基层派出所关首先要加强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对执法工作的监督要分阶段、分部门,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督导。分阶段就是要在一个案件处理过程中,按照前、中、后三个阶段全程监督。“前”是指受案监督,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该受理的要及时受理,不得推托,该立案的一定要立案,不该立案的不得乱立案。“中”是指在案件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执法,不但要注重实体法的打击作用,更要兼顾程序法的公正作用。对于案件的处理时限、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以及法律文书的制作要及时监督。要保障当事人申辩、复议的权力。严格处理时限,该取保的取保、该释放的释放,不得随意超期羁押、严刑逼供。“后”是指要对百姓满意度监督回访,对案件处理结果要得到公众认可。群众反响大的案件要及时回查,对因执法不公而造成的冤假错案的办案人员一定要追求责任。

3、健全长效考评机制

执法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持之以恒才是关键。这就要健全考评机制,实现长效机制。近年来,上级公安机关不断推行新政策、新方法加快队伍正规化建设,执法规范考核应当尽快计入考核范围。科学公正的考评是推动派出所提高执法水平的法宝,各级公安机关应尽快建立考评机制,健全民警个人执法质量档案,严格按照执法质量考评工作规定和实施办法,定期对民警工作进行考核通报,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优、选先的重要参考。

同时,要建立奖惩机制。对执法工作好,质量高的民警应当激励奖赏,而对于执法工作落后,质量差的一定要处罚。这一点应当高度重视,不能把奖惩当成口头禅。如果奖惩措施不到位,那就造成民警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心态,无法调动民警工作的积极性,执法工作也只能停留在只推不动的状态。

4、建立普法工作机制

篇3:对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消防执法,消防监督,规范化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以来,在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消防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检查、考评和调研掌握的情况看,贵州省消防执法规范化水平、执法整体质量都有了较大进步,但与消防执法公正、严格、文明、高效的总要求、与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还有一些差距。因此,找准当前消防执法的薄弱环节,剖析不规范执法的原因,探索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始终是各级消防机构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 消防执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该说,绝大多数消防机构和广大消防监督员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遏制较大以上火灾发生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消防执法队伍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但执法指导思想不端正、有法不全面依从、不严格按程序执法、队伍责任心不强、个人办案能力不足、不能抵制利益诱惑等问题仍需不断克服和改进。

(1)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利。

不规范的执法行为会在感情上给当事人带来伤害,从而损害公众安全利益,影响消防机构的公信力。所有的消防监督人员都知道,违法违纪是要承担行政和法律后果的。但是,仍有少数执法人员缺少平等、公正的执法意识,以管人者自居,对群众的态度不和善;有的对群众咨询、办事、求助,还存在脸难看、话难听和作风拖拉的情形;有的办“人情案”,吃拿卡要,甚至向企业索要“赞助费”和“辛苦费”,利用手中的职权徇私舞弊。如2011年8月,江西省某消防支队刘某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60余万元,被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和降职降衔处分。

(2)执法不符合法规规定。

各级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无一例外地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自觉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但工作中执法违法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一是不按规定程序立案、调查、告知、裁决、执行等;二是违法主体界定不清,如把工程、场所、个体工商户当成单位处罚;三是超越法定权限行使职权,越权许可、审批,造成“乱收费、乱罚款”;四是证据意识差,不按照法定程序收集、保全证据;五是对自由裁量权的种类、数额、情节、方式、时限把握不准,或者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定性、专属性、合法性、特定性和自主选择性理解不透;六是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漏洞百出。

(3)执法指导思想不端正。

规范执法行为可以减少行政裁量错误,保证实体法实施和实体正义。但由于部分消防执法人员服务人民的观念不强,有的违背执法伦理和职业道德,热衷于“政绩”工程,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的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存在执法利己思想;有的借执法之机,索贿受贿,贪赃枉法;有的工作态度冷漠,工作方法简单,主责承办人、审批人程序和效率意识差。如2011年6月,浙江省某消防支队黄某利用职务之便,先后非法收受他人钱物折合人民币共计85万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3 a。

(4)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

个别消防监督员缺少基本的主人翁意识,如消防监督检查不认真、不全面,有的甚至监督检查记录都不如实填写,集体议案、法律审核走过场;有的不按《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系统地现场抽样检查、功能测试和综合评定,造成先天性火灾隐患;有的消防监督管理系统运用不自觉,存在重点单位、建筑信息录入不全面、不及时,网上执法档案不健全等问题;有的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应酬上,防火业务学习、钻研少,消防法律、标准理解不透彻,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不高,极大地影响了消防工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2 执法不规范原因分析

(1)依法行政意识较差。

少数消防监督员在思想上和工作上仍存在盲区和误区,源于权力缺位、越位、滥用所形成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仍然存在,难以适应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科学管理的要求。

(2)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而且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具有动态性、隐蔽性和反复性的特征,执法工作具有社会性、程序性、严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样的形势对消防监督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截止2012年9月底,贵州省9个支队、93个大队,共有近600名消防监督员。其中,大专学历人员占28.3%,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65.8%;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占60.8%,但防火在岗高级工程师仅为1.3%、工程师20.3%、助理工程师44.3%。从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需求和维护执法公正的愿望看,消防监督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执法规范化水平不高是一个重要因素。

(3)法律素养操守不够。

执法为民的思想不牢固,服务人民的观念不强,廉洁执法意识淡薄,执法不严格、不公平、不规范;公仆意识差,没有真正明白“我是谁、为了谁、服务谁”这一执法的根本问题,没有把服务民生、促进民和、保障民安作为执法工作的落脚点,没有把人民群众对执法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是损害消防执法形象的又一致因。

(4)监督技术装备利用率低。

警力、经费、装备与人员素质一样,从客观上制约着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省有单位(场所)近100万个,50户以上木质结构、集中连片的大村寨有6 183个,消防安全管理任务繁重;各消防支(大)队直接参加执法的消防监督员不足13.0%,每年还有部分新上岗人员;全省1 600余个派出所,一人所、二人所、三人所占24.1%;消防监督技术装备配备率不高、利用率较低,防火业务经费有限是制约要素。

(5)遵纪守法教育不力。

目前,每年消防部队按要求开展的消防主题活动、专项教育活动并不少,但内容清新、形式新颖、针对性强、实效性好的却不多,加之行政干预多、领导表率差、机关指导不力等,守法、用法教育的质量大打折扣。至此,保障消防执法依法运行的机制尚未健全,执纪、守法和实干的消防监督员得不到彰显,内部执法监督成为摆设、外部监督跟不上、执法过错责任追究难呈现,这些都是执法规范化的“短板”。

3 推进消防执法规范化的主要措施

(1)以岗位自学为重,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是要切实重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公安机关核心价值观和消防职业道德教育,使所有消防监督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依法行政、公平正义”的理念,从思想上、行动上强化宗旨、法治和责任意识,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执法质量的重要标准,把消防执法规范化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让执法人员保持忠于人民和法律的政治本色;二是以“大学习、大培训、大竞赛”为载体,努力营造学习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防火业务的良好氛围,使全体消防监督员以学习为荣,以不懂法、不用法为耻,始终把热爱消防、研习业务作为工作的第一需要,在立足自学中增才干、长本事、彰正气。

(2)建立健全消防监督员考核评价机制。

目前,各级消防机构警力少、任务重、责任大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为提高消防执法规范化水平,必须把消防监督员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一要根据不同职责,制定包括德、能、勤、绩、廉等在内的考核指标,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结合岗位目标细化、量化考核的基本标准、业务标准和层级标准,解决“一把尺子”量长短的问题;二要采取“素质考评、绩效评估、社会测评、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考核,进行岗位专业笔试、模拟执法和绩效分析,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执法人员,营造创优争先的环境;三要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把消防监督员考核结果、案卷评查状况、执法质量考评成绩与消防监督员选拔、调整、岗位轮换、职务提拔、专业技术等级晋升等直接挂钩,用评价机制保证执法人员依法履职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3)抓信息化促进消防执法行为规范化。

一是根据公安部消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的要求,针对当前消防执法存在的问题,修改、完善消防执法质量考评办法,继续实施日常和年度执法质量考评,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及时通报不规范执法行为,以增强消防支(大)队自我纠错、自我完善和自我改进的能力;二是针对每个执法环节,建立消防执法责任、执法制约、执法考评、执法监督机制,用好消防监督管理系统,实行消防安全检查、火灾事故调查、消防审核验收、备案抽查承办、法核、审批、法律文书制作等网上运行,进行消防执法动态监管;三是对消防执法各个层面进行跟踪指导,最大限度地防止执法不严、不公、不廉和不作为情况的发生;四是按照工作量合理配置警力,增加一线警力,加大执法经费投入力度,配齐各消防支(大)队消防监督技术装备,督促执法人员熟练运用装备,注重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提升消防执法工作的科技含量。

(4)落实责任制以保证消防执法质量提高。

充分发挥制度的基础性作用,是解决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治本之策。一是要端正执法思想,纯洁执法队伍,简化审批手续,保护单位安全发展;二是要推行“阳光执法”,公开消防行政许可项目、范围、依据、程序、时限、审批流程和审批结果,公布举报投诉消防违法行为和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电话和电子信箱,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和均等的服务;三是要明确各级各类人员消防执法的职责权限,如执法链条上行政主管、执法部门、技术复核人、法律审核人、主责承办人的执法责任需要逐一明确并落到实处。凡因消防执法责任制不落实、消防监督检查不到位、火灾隐患督促整改走过场等造成火灾的,一律倒查相关责任人,以警示、教育和增强所有执法人员的敬业、责任和忧患意识。

(5)合理划分自由裁量等次,防止执法权滥用。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机关在执法时,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自主确定给予与违法行为造成的社会危害相当的行政管理行为。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止行政裁量权的滥用。一是准确理解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内涵,梳理细化消防行政处罚适用量裁条款,制定出台《行政处罚裁量参考标准》,明确处罚幅度、时限、情节的认定和处罚种类的选择,建立合法、合理、便于操作的处罚阶次,利用好“消防监督管理系统”,促进行政处罚行为规范;二是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消防行政处罚的调查、检查、听证、审核、批准程序和按期办结等具体规定;三是坚持消防执法集体议案制度,消防监督员调查终结,其调查结果务必经过法制部门或法制人员的审核,由防火监督部门主管审查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四是严格落实告知制度,在做出消防行政处罚决定前要将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依法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和听证权告知当事人,并报上级消防机构备案,以利于检查、监督和责任倒查。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手册第二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篇4:对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规范;派出所;消防监督执法;思考

公安派出所处于公安机关的最基层、最末端,与辖区企业、群众都有广泛接触,具有点多面广、情况清、底数明的优势,可以有效解决消防监督警力不足、辖区不熟悉等问题。因此,规范派出所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对于对于改进和加强消防监督工作,防止消防安全失控漏管、提高社会面抵御火灾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派出所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现状及原因分析

1.1消防执法主体意识淡化

部分派出所民警没有真正意识到法律赋予的消防监管职责,消防执法主体的认知度不高,还停留在消防工作就是消防部门的事情,错误地将自身承擔的消防监督检查职责当作是对公安消防机构的一项“义务”,可有可无,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一些派出所民警即使检查,也多走过场、敷衍了事,从而导致基层派出所消防监督没有落到实处,制约了派出所消防监督执法的开展。

1.2消防监督业务水平低下

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随着社会和消防工作的发展,对消防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即使在消防部门,一名监督员也要经过专业学习、长期实践才能胜任。而目前公安派出所民警基本上仅参加过一些公安消防部门举办的短期培训,普遍缺乏必要的消防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规范知识。

1.3派出所民警流动性较大

一些有一定经验的民警因工作调动不再负责消防工作,新调换的民警对消防业务又要从头学起,影响了派出所消防管理业务水平的提高,导致发生民警开展消防检查时看不出火灾隐患、提不出整改方案、开不出法律文书的“三不”现象。

1.4麻痹大意畏难情绪较重

一些职能部门对派出所出具的消防法律文书等文件不予采信,造成派出所对于消防管理有责无权,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公安派出所对消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一些重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发生后,辖区派出所往往受到问责,也造成一些派出所领导和民警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认为如果负责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责任重了、压力大了,特别是火灾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一旦出事可能还要追究责任,造成对消防工作信心不足、干劲不大,一定程度上对派出所消防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造成影响。

2加强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几点建议

2.1增强执法主体认知度

一方面要加强消防法律法规、派出所消防工作职责的学习和宣贯,让民警认识到消防监督工作是法律赋予的工作职责,逐步改变民警对公安派出所实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观臆断和思想误区,促使民警以对消防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消防部门要主动向公安局领导汇报、交流沟通,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工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公安工作的总体目标,做到与其他公安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形成“全警动员、多警联动、责任明确”的工作新机制。

2.2建立本级消防监督队伍

消防监督协管员队伍已经成为消防监督工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支队伍目前仍然处于逐步探索和不断发展的阶段,尽快让这支队伍成熟是提升派出所消防监督效能的必要手段,重点就在于提高队伍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两个方面:稳定性指将地方编制消防人员纳入国家公务人员、事业编制人员体制范围,使地方编制消防人员能够真正将消防工作作为终生职业,而非踏入社会的临时性过渡踏板;规范性指赋予消防监督协管员执法权限,打破“协管”的概念,做到依法监督、依法行政,避免无证监督、越权执法的情况发生。

2.3加强消防监督业务指导

民警的消防监督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工作的实效。加强民警消防监督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基础工作。消防部门在加强业务培训的同时,要加强对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业务的指导。业务指导的形式,可以定期进行专项业务指导,也可以采取派出所民警与消防监督员进行跟班作业,或者建立消防监督员与派出所民警固定联系制度等,还可以与派出所民警组织联合检查,进行手把手地实地指导。同时,公安消防大队要充分利用好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法律文书和执法案件档案备案制度,加强对备案法律文书和案件档案的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

2.4强化工作绩效考评机制

主管公安机关要强化考核机制,将公安派出所履行消防监督检查职责情况纳入派出所等级评定和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内容,按照《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和目标管理体系,定期进行考核,并将考评情况与奖惩挂钩。要明确基层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目标,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监督考核制、责任追究制,做到责任明确;同时,完善责任、权力、利益相统一和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工作责任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充分发挥纪委、督察、治安、消防等有关业务部门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基层派出所履行消防监督工作检查、指导、考核,形成整体合力,不断推动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和规范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10.

[2]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手册.北京:群众出版社,2012.06.

篇5:对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近几年来,为贯彻落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消防执法部门在履行职责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不少成功经验。但是,由于公安工作自身的特殊性和外部监督的局限性,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公安队伍中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公安机关职能的正常发挥,而且有碍于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和执法形象。肇源大队执法工作无论是思想认识、工作力度,还是组织建设和自我完善方面,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

肇源大队在执法工作中主要存在的执法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内在因素——消防科执法人员自身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法律文书填制不规范。由于某种原因,相当部分法律文书填写不完整、不规范、随意变更,甚至发生错误,致使当事人对大队执法人员进行投诉。

2、违法行为取证不充分。大队执法人员在执法工作中证据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对部分违法行为的认定缺乏证据、认定违法行为所依据的证据不符合法定要求、对事故事实认定所依据的证据不够确凿充分、所提取的证据未依法固定或证据不符合法定证据规则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证据的法定效力,进而影响到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3、执法当中程序不到位。大队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询问笔录未按规定制作,法律文书未依法送达,违反规定进行调解等程序瑕疵依然存在,直接影响了执法质量。

4、群众工作处理不到位。有些大队执法人员在思想根源上没能真正从管理型转为服务型,还是以管人者自居,不讲究执法方式和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引发警民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执法实践中,由于部分大队执法人员的执法方式简单、执法态度生硬甚至粗暴,不愿做、不懂做、不会做群众工作,导致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不理解、抵制、甚至抗拒执法现象时有存在,有时甚至本是公正、合法的执法行为却造成不良影响。

(二)外部因素——执法环境变化给执法工作带来的一些问题。

1、法与情的矛盾和片面强调服务于经济建设干预正常执法与严格执法的矛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是众所周知的,然后在实践当中就可能存在偏差了。发展经济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为了发展经济,而要求正常执法活动让位于经济建设,以牺牲安全、法律尊严与秩序的代价来“促进”经济发展,这是片面的、错误的。这一问题带来的其他社会效应还体现在:造成其他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不满、怨恨,从而对肇源大队执法工作的权威性产生质疑,产生对立情绪,引发极端事件。

2、肇源大队执法行为法律法规不完善、存在缺陷或可操作性差或者难以执行,在不同程度上对执法工作造成了影响。

3、对大队执法人员执法工作考评体系不科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工作的开展。如部分地方还存在下达纠违指标的情况。另一方面,目前信访法律制度中的部分规定存在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给大队执法人员执法带来了巨大压力。大队执法人员在开展正常执法工作之外,还必须处理当事人信访事项中与执法工作没有直接联系,甚至信访人提出的违法要求,影响了大队执法人员正常的执法工作。

为扎实推进肇源大队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提出一下几点解决执法行为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执法水平。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执法的正确性与权威性,提高执法水平的关键是要建立长效学习教育培训机制。应当强调大队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应当有较强的针对性,能解决实际执法中出现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而不是仅仅对法条作表面上的解释。应当通过及时收集大队执法人员在执法中普遍存在的执法问题、通过对执法争议问题开展探讨等多种形式,着力解决实际执法问题,逐步提高大队执法人员执法能力。

(二)加强解放思想大讨论,转变执法理念。执法理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从思想上解决执法宗旨问题,使大队执法人员在执法中除了牢固树立严格执法、依法执法观念外,还要正确理解、应用“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执法方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融法、理、情于一体。大队执法人员都要做到“三懂五会”,特别要做好群众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合法的范围内,收到最好的执法效果,实现社会效应与执法效果的统一,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三)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完善法律体系。法律的科学性和完善程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规范执法的基础与保证。为解决因

法律不完善、可操作性差而对执法工作产生的影响,主要应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对基层执法的指导工作。对基层在执法中的困惑,及时以批复、口头答复等形式加强指导。对无权答复的事项,及时以请示方式向上级有权部门反映。二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方式,对因法律不完善导致的执法问题作出规定,确保全省执法的统一性与规范性。三是积极开展法制调研工作,对执法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解决的意见与建议。

(四)加强科学合理利用,强化科技力量。以科技手段固定证据,可以减少与当事人的行政争议,也能使执法过程更加规范统一。在执法方面,科技强警要强调为大队执法人员逐步配备有利于固定证据的相关装备,如录音笔、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这些对认定违法事实,保护大队执法人员合法权益,维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执法权威至关重要。

(五)加强与党委政府联系,改善执法环境。执法环境改善重点是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对公安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便理顺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责的执法工作体制,可以避免公安一家唱“独角戏”的局面,使执法工作能得到顺利有效地开展。二是取得政府的理解,正确处理好服务经济建设大局与严格文明执法的关系。应多以政府名义出台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利益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平衡、兼顾好各类交通参与者的通行权,尽量避免因社会地位不同、经济水平不同而适用或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三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执法各项工作。

篇6:对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2012-04-05 17:25:10

来源:双湖网

为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增强民警的法制意识。2012年1月以来,顾里木图派出所以“整改执法突出问题,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目标为主线,在强力整改重点执法突出问题的同时,始终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结合执法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接出警、办案程序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切实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一是首问首接责任制、主办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制度的贯彻落实。结合我所接处警工作中存在的执法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了相关规定,特别是对不作为、慢作为引发投诉举报或者形成涉法信访案件的,坚决进行执法过错追究,开展责任倒查,使接处警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二是执法监督责任化。通过强化执法责任制和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建设,严格落实每案必监督,有责必追究等制度,有效提高执法监督质量和效益。同时,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把执法责任量化、细化,分解到每个岗位,落实到每名民警,确保执法监督见实效。

三是执法监督具体化。通过强化具体监督措施,有效避免执法突出问题的发生。在案件查办过程中,我所严格执行承办人提出意见、法制员审核、所领导审批、案件集体议案四级审核把关制度;在伤害案件办理、涉案财物管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案件办理等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薄弱环节,我所制定了一系列执法规范性文书,进一步明确办案程序,细化执法标准。特别是针对因伤害案件办理和涉案财物管理不规范引发信访案件的问题都进行了详细规定,对因伤害案件办理不作为、慢作为和涉案财物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引发信访案件的,坚决追究责任,主办领导承担连带责任。

四是执法监督群众化。我所以“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为有效载体,深入辖区开展“开门评警、执法评议”活动,办案民警定期回访案件当事人,及时了解当事人内心动态,广泛征求对派出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效提升辖区群众的满意率和执法透明度,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上一篇: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讲座5则范文下一篇:幼儿园3月份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