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创新举措

2024-05-18

广东科技创新举措(共8篇)

篇1:广东科技创新举措

广东海关11举措支持珠三角改革发展

笔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为进一步发挥广东省内海关在加快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海关提出支持和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十一项措施,已经海关总署批复同意于5月11日正式印发广东省内海关执行.

作 者:远宁 作者单位:刊 名:大经贸英文刊名:FOREIGN BUSINESS年,卷(期):“”(6)分类号:关键词:

篇2:广东科技创新举措

浏阳市局扎实开展“与群众恳谈对话,为群众排忧解难”活动

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浏阳市局扎实开展了“与群众恳谈对话,为群众排忧解难”活动,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期待、疏导群众情绪为切入点,以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为着力点,进一步密切联系、融洽感情、凝聚民心,在警民之间形成了思想上共识、情感上共鸣、心灵上共振的可喜局面,为公安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一、全警深入群众,面对面恳谈听心声

采取个别交流与集中恳谈相结合的方式,全警深入群众。一方面制定了民警集中走访联系群众计划,以案件受害人、上访者、拆迁户、困难户为重点拟定走访名单,将走访任务一一分解到全局民警,要求局领导在内的每位机关民警到所联系的村、社区集中走访不少于15户,派出所(分局)负责干部在内的所有民警到本辖区集中走访不少于30户。9月下旬,全局民警深入各村、组、社区,一一上门上户,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恳谈对话,一是听真话,了解老百姓所思、所忧和所怨;二是听诉求,掌握老百姓的追求、需求和要求;三是听意见,听取老百姓对辖区治安状况、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意见和建议。各单位在深入走访群众的同时,1

还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召开了有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村(社区)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警民恳谈会”,主动汇报工作,开展问卷调查,接受群众测评,请代表建言献策。全局深入走访,面对面恳谈,与群众促膝谈心、深入交心、以心换心,加深了解、增进理解,访出了民意,听取了民声。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全局共走访群众12000余户,召开警民恳谈会40余次,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86条。

二、局长巡回接访,心连心交流解心结

创新举措,完善机制,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浏阳市公安局变上访为下访,于9月份分区开展局长巡回集中法律咨询和现场接访活动。活动前在浏阳日报、浏阳电视台、互联网浏阳公安门户网站等媒体提前预告,让群众广为知晓。9月20日至23日,局长赵丁山等局领导率领相关科室负责人和辖区派出所所长分别到北区的永安、西区的普迹、南区的澄潭江、东区的古港等四个中心乡镇,开展“与群众恳谈对话,为群众排忧解难”集中巡回接访活动。一是对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疑惑,现场耐心解答,积极引导、释疑解惑;二是对群众反映的实际诉求,能当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承诺限时解决,消除群众心中因处事不公、诉求无门等因素积累下来的怨气,解开群众的心结,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四天时间共接受群众法律咨询800余人次,现场解决群众实际问题60余个,向群众

免费发放了相关法律宣传资料10000余份,通过巡回集中接访活动的开展,进一步畅通了群众的诉求渠道,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部门多方联动,点对点服务解民忧

对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浏阳市局高度重视、多措并举、积极解决,能现场解决的当场落实,对现场解决有困难的问题,专题研究,制定解决措施,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点对点服务,限期答复、限期解决。属公安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相关警种密切配合解决;属公安职责范围外的问题,积极协调,多部门联动协助解决;对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活动中,该局共化解矛盾纠纷54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80余起,有针对性推出便民利民措施20余条。通过点对点服务,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融洽了警民关系。

四、各警种全力以赴,多措并举保民安

浏阳市局在开展深入走访、警民恳谈、集中接访了解民意的基础上,切实加大对社会面的防控力度,加大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案件和多发性侵财案件的打击力度,加大对社会乱源在逃人员的追捕力度,社会治安集中整治“百日会战”和“清网行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百日会战”开展至今,该局已破刑事案件353起,其中破获“黄赌毒”刑事案件62起,破获侵财案件164起;刑拘直诉232人,其中 “黄赌毒”刑事案件刑留67人,共查处“黄赌毒”行政案

篇3:台湾发展区域科技的创新举措

台湾的区域划分一般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和离岛。经2010年12月25日台湾县市合并升格后, 目前台湾共有25个县市, 其中, 北部包括7个县市、中部5个县市、南部8个县市、东部2个县市、离岛3个县。此外, 台湾的新五都为:北部的台北市、新北市, 中部的台中市, 南部的高雄市、台南市。

科学工业园区的区域布局

台湾当局在各区域设置科学工业园区, 是发展区域科技创新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台湾当局自1980年在台湾北部最先设置和成功开发新竹园区以来, 为了平衡台湾各区域的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 先后在台湾北部、南部和中部设立了新竹科学园区 (竹科) 、南部科学园区 (南科) 和中部科学园区 (中科) , 并以此三大科学工业园区科技及产业的集群发展, 分别带动和优化周边及所属区域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经过近10年的开发, 台湾这三大科学工业园区的运营发展, 相当程度上分别成为台湾北、南、中部区域科技创新态势的标杆和代表。

台湾科学工业园区通过不断发展扩大, 目前已形成新的格局 (见表1、表2) 。从发展时程看, 北部竹科的新竹园区1980年开设, 起步最早, 又于2001至2009年开设了5个科学园区;南科从1996年开发台南园区起步, 2001年又开设了高雄园区;中部科学园区 (中科) 从2003年开发台中园区起步, 又于2004—2009年开设了4个科学园区 (基地) 。从占地面积看:截至2010年12月, 台湾科学工业园区共有的13个科学园区总面积达4613公顷, 其中, 中科为1657公顷, 占35.9%, 所占面积比例最大;南科为1613公顷, 占35.0%;北部竹科土地面积1342公顷, 占29.1%。从运营业绩看:2010年台湾科学工业园区总营业额为21 551亿元新台币, 其中, 北部竹科营业额11 869亿元新台币, 占55.1%, 所占业绩份额最高;南科6059亿元新台币, 占28.1%, 中科3623亿元新台币, 占16.8%。从业绩增速看:2010年台湾科学工业园区总营业额同比增长38.7%, 其中, 中科营业额同比增长50.3%, 业绩增速最快;北部竹科增长34.3%;南科增长31.4%。

科技计划的区域创新拉动

台湾科技计划的区域考量, 是支持和平衡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引导。为了促进台湾的科技创新, 台湾官方从科技发展的各种角度设立了各种类型的科技资助计划, 对台湾各区域的科技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比如:台湾“经济部”技术处先后设立了各类科技专案计划:“学界开发产业技术计划” (一般型和在地型) 、“示范性资讯应用开发计划”、“研发服务产业推动计划”、“研发联盟先期研究计划”、“业界开发产业技术计划”、“创新科技应用与服务计划”、“鼓励国内企业在台设立研发中心计划”、“强化企业前瞻研发能力计划”和“小型企业创新研发计划 (SBIR) ”等;“经济部工业局”亦设立了相关计划:“主导性新产品开发计划”、“提升传统工业产品竞争力计划”等;“国科会”设立了“科学园区固本精进计划”等。而在台湾的部分科技计划中, 官方结合台湾各区域的发展特点, 提出相应的补助安排, 有重点地布局和发展台湾的科技创新, 例如:“学界开发产业技术计划 (一般型) ”和“科学园区固本精进计划”都有区域的考量。

注:1截至2010年12月2根据http://www.asip.org.tw信息整理

注:1截至2010年12月

来源:http://tdpa.tdp.org.tw 2010年6月

“学界开发产业技术计划 (一般型) ”的区域考量——台湾“经济部技术处”的“学界开发产业技术计划 (一般型) ”是以全额补助方式, 运用学界已累积的基础研发能量及既有的设施, 以期开发前瞻、创新性产业技术, 促成领导型产业技术的应用, 推动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该计划2010年6月推出的申请中, 除提供经费补助外, 为促使学校与产、研各界建立紧密的合作模式, 计划还要求须加入配合单位之配合款, 即配合单位应依照提案主题的领域及学校所在的区域, 按照一定比例 (见表3) 出资配合款。从该计划的配合款出资比例要求, 可以看出台湾官方政策引导各区域发展重点科技产业的意向。具体从区域本身看:台湾北部的学校在电子、信息、通讯和光电领域的提案项目, 配合款比例定为30%为最高, 其后依次则是:机械、材料与化工领域配合款比例20%, 生医、服务、设计和数位内容领域为10%;台湾中部、南部、东部和离岛区域的学校亦是在电子、信息、通讯和光电领域的提案项目配合款比例最高 (为25%) , 其后依次是:机械、材料与化工领域配合款比例15%, 生医、服务、设计和数位内容领域为8%。由此看出:电子、信息、通讯和光电四大科技领域在台湾各区域都是政策引导发展的最为重心的科技产业。再比较台湾各区域, 上述十大领域的配合款比例分别都是北部最高, 即表明目前这十大科技领域的政策引导皆以北部为相对重点的发展区域。

“科学工业园区固本精进计划”的区域考量——台湾为了避免全球金融海啸, 造成高科技厂商因为节省成本而缩减研发经费的投入, “国科会”自2009年起推动“科学工业园区固本精进计划”, 预计每年投入2亿元新台币的经费, 透过产学合作从事前瞻创新研发, 期望藉此有效留住核心技术研发人才, 维持台湾竞争优势。该计划执行期从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 共编列经费约4.5亿元新台币, 其中竹科占50%, 南科1.2亿元新台币占27%, 中科占23%, 与此同时, “国科会”还分别在清华大学、逢甲大学、成功大学成立了北部、中部、南部“固本精进计划推动办公室”。此外, 台湾科学园区管理局于2010下半年度再推出“研发精进产学合作计划”, 提供3亿元经费给竹科、南科、中科的厂商, 其中竹科还是占一半的经费比例。由此显见, “科学工业园区固本精进计划” (以及相关计划) 通过向台湾三大科学工业园区的高科技厂商定向资助, 明确考虑了区域因素, 相对均衡地促进了各区域研发能量的固本精进。

科技产业的区域重点培植

台湾三大科学园区主要科技产业的群聚发展, 是科学园区所属区域科技产业特色的重要代表。从表4看, 台湾各类科技产业大多数分别在 (北部) 竹科、南科和中科都有布局, 而通过分析三大科学园区科技产业的最新发展业绩 (表5) , 则能基本反映台湾主要科技产业在各区域的发展格局、以及各区域的产业发展特色。

注:1截至2010年12月2根据http://www.asip.org.tw信息整理

注:根据http://www.asip.org.tw信息分析整理

台湾北、南、中部三大科学园区经过先后开发, 目前, 台湾科技产业在各区域的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各区域的的科技产业集群特点亦略见一斑 (表4) 。从三大科学园区2010年科技产业的业绩看, 营业额超过百亿元新台币的主力产业分布: (北部) 竹科依次是集成电路、光电、计算机外设、通讯和精密机械, 南科和中科分别依次皆是光电、集成电路和精密机械;这些主力产业在三大科学园区的份额:集成电路产业在竹科所占比例最高 (72.1%) 、南科和中科分别只占19.2%和8.7%;光电产业在南科所占比例最高 (41.1%) 、中科第二 (29.9%) 、竹科占28.9%;精密机械产业在南科所占比例最高 (49.6%) 、竹科第二 (33.4%) 、中科占17.1%。

育成中心的区域创新联动

台湾创新育成中心的区域布局, 是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台湾创新育成中心是具有管理功能且能提供新创公司技术与商业服务的机构, 藉由提供空间、设备、商业服务、专门技术、管理上的辅导咨询等援助, 构成一个可以协助企业创业、生存与成长的整体培育环境, 它可以从政府或私人企业中获得资助, 并以大学、研发单位为技术来源, 培育新创企业成长且回馈给外在环境, 以达到促进新创公司成长、技术移转以及当地区域的经济繁荣。

自1996年台湾工研院成立第一家创新育成中心, 至2008年5月底, 台湾共设有100所创新育成中心。台湾“经济部”中小企业处将台湾育成中心依母体机构之属性分为四种类型 (说明见表6) :“政府”经营型、大学校院型、财团法人型和民间经营型。从类型分布看, 台湾100所创新育成中心中, 大学校院型占80%, 是最主力类型;“政府”经营型占11%, 财团法人型占8%, 民间经营型占1%。从区域分布看, 台湾100所创新育成中心中, 位于北部的创新育成中心占44%, 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南部占29%, 最后是中部占23%, 东部和离岛分别占3%和1% (见表7) 。从集聚地区看, 设有10个以上创新育成中心的地区有:北部的台北市、新北市, 南部的高雄市、台南市、中部的台中市, 正是台湾的新五都。

注:根据“创业创新育成月刊”2008, (38) :24-29整理

注:根据“创业创新育成月刊”2008, (38) :24-29整理

台湾创新育成中心中与区域科技及经济的结合方式, 大致有以下几个渠道:一是育成中心与公共协会合作, 可强化育成中心、进驻企业、地方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二是育成中心承接公共部门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相关计划, 结合学校既有软硬件设备及育成中心进驻企业专才, 共同辅导地方特色产业, 形成产业聚落, 加速地方经济发展;三是部分培育领域类似, 或产业链上、下游领域的育成中心相互合作, 以求用最低成本达到规模经济功效。

参考文献

[1].台湾工商时报.2010年7月15日

[2].台湾“经济部”技术处网站

篇4:广东省政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举措

一是省政协主管主办的《同舟共进》杂志,它在全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平日接触到其他省份政协的同志,他们常说,你们的《同舟共进》杂志办得很好啊,包括贾庆林主席到广东视察的时候也肯定了这份刊物。我熟悉的中央统战部的一位局长曾跟我说,每次《同舟共进》寄到中央统战部就给人抢光了,他根本看不到,但又很想看到,便希望广东省政协专门给他寄。我本人也经常关注这份杂志,它和其他一些官方所办的报刊还是很不一样,有不少探索性的文章,许多观点也很新颖,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

二是“即席发言”环节,这也是一个创新。大概在十几年前,一些委员包括我本人便提过这方面的建议,但当时可能认为时机不成熟,也怕场面太大控制不了,这一提议没能通过。但自2007年起,广东省政协在省政协大会上首创了“即席發言”环节,以后连续实行了多年,并不断完善和常态化,成为每年省政协全会的保留节目和“重头戏”,深受委员的欢迎。实践证明,这几年的“即席发言”带来的社会影响很好,而且政协委员的政治品质和素质都不错,也没说什么出格的话,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所以,我觉得创新就是要抛开陈旧的观念,大胆地迈出步子,瞻前顾后就会错失良机。

三是在2011年,由广东省政协牵头成立了广东公共外交协会。协会旨在搭建推进公共外交事业的平台,更好地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真实的广东形象,为广东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前我们对这方面重视不够,因为传统的观点认为“宣传”工作应该属于官方管辖范畴,跟老百姓没关系,但实际上我们要发展,要有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民间的公共外交力量很重要。成立广东公共外交协会,这一举措在全国范围内是领先的,2012年12月31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在北京成立,也邀请广东派人参加,我有幸前往。这说明中央很重视这个事情,希望通过政协来发挥作用,因为我们政协委员的身份多种多样,大家平日里对外交流的机会很多。另外,将广东公共外交协会挂靠到政协的组织里来,就是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民政协的理论研究,在其中发挥了很多的作用。

总的说来,这些年广东省政协的创新还是不少的,以后我们还要在这方面继续探索。

篇5:师德师风创新举措

创新举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句富有深刻哲理的话明确地告诉我们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的师德修养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影响着教育这一伟大事业的成败和兴旺。打造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风范、模范的师爱形象、高超的知识水平和精湛的教学技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万源之本。有鉴于此,近年来,我校根据《2017年师德建年活动评估方案》、《师德建设评估细则》的要求,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力度,及时反思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有力地促进教师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有序

1.对于师德建设工作,我校领导予以高度重视,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校领导班子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班子集体研究制定《师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师德考评标准与奖惩办法》,并把师德作为《教师量化考核方案》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3.成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副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其它主任级领导和各组组长为成员。整体部署师德建设工作,每项活动领导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到位。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1.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了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师工作制度》、《“六条禁令”和“七不准”》等,要求教师用《规范》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争当遵规守纪的模范、重树自己的良好形象。3.学校利用师德学习时间,学习了吴大观同志、韩国祥同志们的先进事迹,每位教师都深受感染。观看之后,学校组织了讨论,谈感想,写体会。教师们都决心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通过学习,对教师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使教师端正了教育思想,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培养、教育每一名学生。

三、丰富活动载体,开展系列活动

1.先后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学校领导作了师德建设工作的动员部署,要求每位教师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每位教师引起了高度重视,增强了参加活动的自觉性。

2.坚持“以德立校”,积极开展“我与和平同荣辱,我为和平增光辉”、“树师表形象,做高尚园丁”的师德工程,每年都评选出学校师德标兵。在教师中实施了“五师”教育工程,对全校教师从师表、师德、师道、师风、师能等方面提出如下具体要求:

(1)树师表——要求教师在师表上做到:端庄、高雅、得体、大方。(2)育师德——要求教师在师德上做到:爱生、敬业、民主、平等。(3)立师道——要求教师在师道上做到:勤奋、善诱、务实、严谨。(4)正师风——要求教师在师风上做到:求真、求实、求精、求新。(5)练师能——要求教师在师能上做到:勤练内功,强化师德素质。“五师”教育工程的实施,强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使学校形成了人人争当师德先进,个个勇创教育佳绩的良好氛围。教师们在教育岗位上无私奉献、悉心育人,他们用爱塑造爱,用心雕塑心。要求大家弘扬“敬业、奉献、钻研、协作、创新”的五种精神,自觉树立“爱校、爱生、爱教”的行业新风,努力塑造学生爱戴、家长依赖、社会赞赏的教师形象。校长崔凤华的《师魂有爱、育人无悔》、副校长赵雅智的《奋斗不止,耕耘不辍》、模范班主任姚嘉萍的《只有信任,才能换来学生的真诚》、骨干教师马玉华的《面对金钱不动心,自觉塑造教师魂》,幼儿教师王晓玲的《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等许许多多代表和平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屡屡被登载在各级报刊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3.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个平台,密切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有效促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开展。我校家长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在家长会上下发《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家长意见反馈表》,让家长从“各科教师师德师风的评价”和“家长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评价和建议”两个方面来反馈师德师风建设情况信息,并把获得的信息进行认真地梳理,及时反馈给相应教师和部门,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学质量。我们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为家长创造深入学校课堂教学,近距离感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师德师风状况,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师良好师德的养成。

4.实行以老带新,打造师德师风建设四个梯队。教育是永恒的事业,师德建设更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我校一直不间断地实施师德典型教师梯队建设:构筑起以“省级师德工作先进教师”为第一梯队;;以“地级师德工作先进教师”第二梯队;以“市级德育工作模范教师”第三梯队,以“校级十佳班主任”为第四梯队的四个师德典型教师梯队。目前,全校教师在师德评价考核中满意率在98%以上。

5.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学校师德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都定期举办师德培训和班主任师德经验交流汇报会。会上,校领导、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以当今先进的学生管理理论,并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现身说法,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传授先进、科学、成功的管理理论、实例、经验,使与会者受益匪浅。以现代化教育理念、成功的教育方法、先进的管理手段等来武装教师们的头脑。同时,鼓励、支持班主任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符合校情、班情、生情的班集体民主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蹲下身子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引进了竞争机制,体现“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给学生以空间”的教育思想。努力创建班有特色、生有特长的优秀班集体。

四、完善规章制度,增强管理效益

1.增强教育法制观念,建立健全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制定出台实施了比较详细的《教师量化考核方案》,分别从德、能、勤、绩四大方面,加强对教师的思想行为及规范执行情况的管理与检查。同时,先后实行教师家访登记制度、签到请假制度、调换课登记制度、教案作业月检制度、值日值宿记录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还制定并张贴上墙了学校各级行政管理者、各处室科组、各专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使全校上至校长下到工勤人员的工作都能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2.坚决抑制和杜绝了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做好纠风治乱工作。大力严肃查处违规行为,规范了教师的思想行为。坚决治理“三乱”(乱收费、乱办班、乱订资料)的现象;坚决杜绝教师私自有偿补课的情况;坚决查处打骂体罚学生的行为。对有失师德的教师一经接到举报,一定认真核实处理,维护人民教师的形象和尊严。每位教师还和学校及校长签订了禁止、杜绝“三乱”(乱收费、乱办班、乱订资料)的责任状。

五、发挥党群职能,强化师德监督

1.加强学校党支部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党对共青团、群团组织的核心领导,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积极吸纳进步教工靠近党团组织,保持党团员的先进性。

2.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监督、维权作用。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教职工权利、利益的代言人,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和义务,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通过以上这些具体活动的开展,我校的整体师德、师风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往期经常有个别教师不顾学校的三令五申,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而现在整个校园呈现出了一派和谐、好学、上进的氛围。

篇6:创新日常管理举措范文

——黄梅小池堤防段推进监管常态化

为深入推进堤防常态化管理,全面提升日常管理效能。黄梅县小池堤防段立足于辖区干堤管理现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管理措施监管到位,完美实现日常管理新突破。

一、创新堤防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强化全体干群管理堤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黄梅县小池堤防段,地处吴头楚尾鄂江左27KM—— KM,和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本来就纷繁复杂的堤防管理工作面临全所未有的考验。2012年6月20日,随着湖北省关于小池开放开发‚16‛条意见的实施,小池镇吹响了阔步迈向创建滨江港口中等城市的集结号。省委的超长战略,把小池这座千年古驿推向了建设长江经济带湖北东大门的前沿;但同时也把挑战放到了所有小池人的面前。而作为小池开放开发的窗口单位之一的小池堤防,更是首当其冲。一方面是堤防工作的千头万绪,另一方面是机关工作的人浮于事。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失败共生。是昂扬斗志、勇立潮头、顺势而为,还是固步自封、安于现状、裹足不前? 堤防段党委一班人,果敢地选择了前者。他们把创新管理模式作为检验干部绩效的考量的重要抓手,把责任区细化到人,强化到每一个 工作时段。与此同时,大力加强监管理力度,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管理机制。具体来说,那就是——

1.创新规范监管巡控机制。对在建项目实行动态监管和基础放线、验线等固定时段检查验收相结合,每日巡查和重点时段(基础开挖、河道清於、护坡养路)全程跟踪相结合,确保监管全覆盖和连续性。同时,全面推行规划监管项目责任制和首办责任制,将建设项目与首办管理责任人捆绑,实行一包到底,全过程监督、全过程负责,强化了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管理实效,有效杜绝了新的违法建设产生。

2.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在进一步深化堤防领导每日督查工作制的同时,建立责任区管理人员相互监督机制,河道管理执法人员全面负责本责任区域内协管员的管理考核,对协管员的履职情况、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评定,与此同时,协管员对执法人员到岗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发现未到岗或履职不到位的直接上报总段督查工作组,对查证属实的,纳入执法人员的绩效目标考核,从而有效地拓展了监督范围,强化了监督力度,提升了监督效果,促进了各网格责任区域城市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3.推行违章台帐式管理。堤防管理执法人员对发现、纠正和查处的各类违章行为详尽记录在执法日志,并于每日下午17:00时前将管理日志报送总段办公室,由办公室按照违章行为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对违章行为的历史记录进行累计,并根据统计结果客观分析堤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次日堤防管理的重点,切实增强了堤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加大对各类遗留违法建设的追溯查处力度。总段机动管理中队坚持每周二次的堤容堤貌集中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重点加大对码头仓储、重点河道、堤段护坡、堤外防护林等重点区域乱停放、乱到扔、乱张贴等‚三乱‛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解决日常管理中执法力量不足导致查处不到位的问题,始终保持严管重罚的整治态势,有效提升管理实效。截止目前,共立案查处遗留违法建设 起,涉案面积 万余平方米,罚款 万元,有力地维护了本段长江堤防的管理和建设秩序。

二、坚持堤防管理的惩防并举,大力加强全体干群的作风建设和纪律教育。

月 日,黄梅县小池堤防总段党委组织召开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会上,段纪检组长 传达了中央、省、市三级纪委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并结合我段堤防管理执法工作实际,就贯彻落实市纪委 届 次全会精神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反腐倡廉建设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民心向背,事关堤防执法事业兴衰成败和前途命运。抓好反腐倡廉建设不仅是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堤防执法事业负责,也是对全体执法干部负责。全段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投入到反腐倡廉建设中,把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作为树立堤防执法干部良好形象,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抓紧抓好。

会议强调,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加强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化的规则体系。

1.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大事项监督制度,行政效能监察制度等反腐倡廉共性制度。同时,结合堤防管理执法特点和实际,健全完善重大案件合议制度、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执法权力约束制度等反腐倡廉个性制度,构建起与城管执法相适应廉政规则体系。

2.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层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加强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的力度。段党组成员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全面抓好分管科室、大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部门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始终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担负起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职责,真正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守好自己的阵地,确保堤防各项工作的依法、高效运行和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

3.注重团结,打造和谐团队。全段上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克已奉公;牢固树立 ‚一盘棋‛思想,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克已奉公;大力倡导讲党性、讲原则、讲大局、讲友谊的良好风气,坚决 消除相互拆台、搬弄是非、说三道四等不和谐现象,着力营造团结干事、和谐共事的良好局面。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时时处处牢记责任,严于自律,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保持敢打硬仗、勇打难仗、甘打苦仗的良好形象。

三、夯实堤防管理的坚强基石,部门联动重拳出击治理顽症,全方位确保焦点问题落到实效

为深入推进长江堤防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河道行洪江堤护坡的环境,提升总段管理形象,有效解决堤防垃圾堆放和污染问题。按照湖北省黄梅县小池滨江新区的‚全面清理市城区城市‘牛皮癣’‛的指示要求。3月17日,我段牵头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召开了长江干堤‚牛皮癣‛专项整治工作会。会议对堤防‚牛皮癣‛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长江大堤‚牛皮癣‛专项整治的时间、范围、实施步骤,落实了责任主体、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我总段按照‚属地管理、辖区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整治原则,多管齐下,集中力量,全面清除长江大堤内外建(构)筑物、指示标志牌、宣传栏、树木、坡面及堤防公共设施上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的‚牛皮癣‛广告:对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1.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要按照小池滨江新区‚牛皮癣‛专项整治行动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责任区域实际,及时拟定工作方案,细化整治任务,落实整治责任,强化整治措施,扎实抓好‚牛皮癣‛整治工作。2.创新方法,保证实效。要本着‚除癣必尽‛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牛皮癣‛采取不同的清除方式,尤其是对喷涂类小广告不能用异色简单的涂抹覆盖,要用香焦水等进行清洗,对香焦水不能清除的,要用本色进行覆盖,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形成新的‚牛皮癣‛。

3.加强协调,畅通信息。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整治实效。同时,各责任单位要及时向整治办公室报送整治成效、整治行动中的典型事例、经验做法等。

4.强化督查,逗硬惩处。市城区城市‚牛皮癣‛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同时,对履职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力、治理效果甚微的责任单位,将通过市级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并报请政府按照《遂宁市城市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相关规定,从严追究责任。

5.完善制度,长效管理。各责任单位在抓好整治的同时,要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制定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建立全覆盖式的管理网络,确保城市‚牛皮癣‛得到有效控制。截止7月18日上午,我段共纠正港口码头游商占地经营、60余起,规范乱停放船舶70余船次,督促临江商家清除橱窗上宣传类小广告150余处,教育乱倾乱倒等不文明行为480余起,依法查处严重影响长江非法挖沙行为170余起,非法大堤 6 防护林200余起。堤内外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大堤环境质量有效提升。

四、高效提高堤防的服务水平,倾情优化长江堤防发展环境,助推小池滨江新区的开放开发。

1月18日,我段组织召开总段日常工作会,段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全面传达了全市项目攻坚年、投资环境年动员会和滨江新区政府会议精神。段党组书记、总段长

立足于堤防管理执法工作实际,就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行了安排部署。

1.高效履职,科学管理。紧紧围绕全市项目攻坚年和投资环境年的战略要求,以‚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企业‛为宗旨,以优化堤防环境、改善堤防形象、提升堤防品位、锻造堤防口卑为目标,大力美化、净化、序化、优化堤防环境,提高堤防管理的运行效率,从而增强小池滨江新区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提供强有力的城市环境保障。强化环境卫生监管,净化城市环境。全面履行监督检查职能,督促有关单位抓好‚门前三包‛责任的落实,定期组织开展履责情况的检查,逐步形成有效的监管制约机制。实施环保综合整治,优化人居环境。积极与环保、工商、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对现有餐饮和娱乐场所进行梳理,督促经营者落实防治措施,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依法从 7 严查处肆意扰民的违法违章行为,营造宁静、和谐、舒适的人居环境。

2.强化服务,规范执法。强化服务措施,优化服务手段,切实把关注发展、服务企业贯穿到堤防管理实际工作中,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提供良好发展软环境。一是积极拓展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以最好的服务态度,最优的服务方式,最佳的服务效果,为广大投资创业者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二是提升监管服务效能。以提高服务效率、兑现服务承诺、优化服务流程为核心内容,进一步完善限时办结制、挂牌办案、重大行政处罚案件会审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切实规范监管行为,强力整治监管中的‚慢、横、拖、吓‛和‚吃、拿、卡、要‛等问题,为企业提供最佳投资环境。

3.完善规制,夯实基础。一是建立健全督查工作制度。修订完善了《督查办法》、《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督查岗位职责、督查内容、方法和督查结果的运用,增强了督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强化督查机构,调整充实力量。在充分发挥督查科专职督查机构督查职能的同时,组建了纪律督查工作组,全面负责队容风纪、人员到岗、工作作风等纪律方面的督查,同时,组建了空档时段督查工作组,将机关各科室成员混编为五个督查工作组,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担任各督查组组长,全面 负责空档时段、双休日各项督查工作,形成了全方位、全覆盖、全时空的督查工作网络,确保了督查工作高效性、连贯性和实效性。

4.改进方法,提升水平。一是创新督查方式。坚持已经形成的有效经验和做法的同时,积极探索科学的督查方式,全面推行领导带队督查制和督查领导总负责制,采取常规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重点抽查和面上普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和跟踪督办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了督查效率。二是创新督查机制。建立健全了督查工作例会制、周通报制、上墙公示制和检查评比制,督查结果得到了充分运用,促进了各项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三是规范督查运行程序。根据不同的督查督办事项,分别明确了责任岗位和办理流程,从督查督办事项的受理、登记、领导要求、办理时限、办理结果、汇报回复等方面作出规定,确保督查督办工作不出现漏项、断链、延迟、推诿等问题,督查工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5.突出重点,提高效果。一是围绕重点工作和重大决策开展督查。对相关目标任务逐条逐项进行分解,量化相应的考核分值,实行日检查、周通报,对督查事项的完成情况严格按照《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相关规定进行加减分,对存在问题进行通报批评,督促整改,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围绕阶段性重点工作开展督查,特别是对部分职工到岗不到位的现象,及时治理。三是围绕领导批示、各类交办事项和群众关注 热点问题开展督查。全面实行‚三专五定‛工作机制(即专门领导负责、专门人员办理、专门机构督查,定事项、定职责、定要求,定时限、定回复),形成了交办、催办、调查、核实和反馈环环相扣的完整工作链条,重要事项亲自督办,确保了各项批办件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按时按质办理市长热线交办件和辖段群众来电、来函、来访等各类投诉举报509件,办结率达100%,回复满意率达99.5%,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有力地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

篇7: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举措论文

一、实验室开放的形式

根据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各实验室开放的内容与时间,可分为计划内实验开放和计划外实验开放。计划内实验开放又包括课内开放和课外预约开放2种形式;计划外实验开放包括创新课题开放、实验室和仪器见识性实验开放、网络型实验开放及转化医学实验开放4种形式。

(一)计划内实验内容开放

1.延长实验时间

针对基础医学教学需要,在正常教学时段不能满足单个实验教学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实验室开放的形式。实验室开放的内容围绕基本教学内容展开。具体表现为学生因种种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实验教学的目的,如在形态实验教学中心进行尸体解剖时,不能在学校安排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将实验课教学顺延的方式。这种开放的方式早已在各个实验教学中心予以执行,该方式对于保证实验教学课的教学质量起了较大的作用。

2.预约实验

计划内实验项目中,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及选修实验项目,在网上公布供学生选择预约,每个实验项目每学期预约开放1次,以30人为一个实验班。综合性实验有教师带教,设计性及研究创新性实验,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二)计划外实验内容开放

1.创新研究项目

创新性研究项目开放是目前基础医学各实验中心实施得最多的一种课外开放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动手能力,最大程度地让学生从实验室开放中收益[2]。依照实验经费的来源可将实验分为3种类型:①学生创新研究课题。经费来源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申请的国家级、省级及学校的大学生创新课题。②依托教师科研课题,在教师课题下做子课题项目。课题与经费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这种创新性实验要求指导教师以考核的形式选择学有余力、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开展课题。③由实验中心主持,以课题招标的形式开展的系列创新性研究实验。按照不同实验中心所开设的课程,设立以相关学科系列重大问题为依托的实验中心招标课题,课题以延续的形式开展,既可以提高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又可以拓宽实验教学中心的功能。

2.实验室和仪器见识性实验

一些大型的仪器设备如流式细胞仪,特殊的实验室如P2实验室,并不对日常实验教学开放。但是鉴于这些仪器设备对于高端科研的必要性,采取选修的方式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予以开放。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心可开放的高级仪器有:P2实验室,膜片钳,冰冻切片仪等。

3.网络型实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实验包括形态学实验如组织切片、病理标本、微生物和寄生虫标本等的观察,一些实验技术如分子生物学实验电子克隆、检测诊断技术、病原生物培养技术等,制作成视频课件连接在网络上供学生课外自学。这种网络实验的开放,既可以节约实验经费,又可以起到拓展学生实验技术知识视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作用,达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4.转化医学实验

医学基础课与临床教学脱节是一个目前在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鉴于实验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现场实践的场所与机会,可以开设结合临床仪器、实教病理为特点的转化型实验教学。例如对于机能实验学教学中心,可以开展针对临床呼吸机的观摩性试验。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可开展针对病原微生物临床病检的一系列临床观摩见识性实验。通过让学生在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早期接触临床,树立转化医学理念,可为后期乃至整个职业生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3]。

二、实验室开放的管理

1.实验中心统筹协调

实验室的开放由中心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全面统筹管理,包括实验计划统筹安排、实验教师及技术人员统筹调配、实验经费统筹使用、实验仪器统筹共享、实验场地统筹管理等。

2.指导教师负责制

创新研究课题的开放,课题查新、立题、课题设计、实施及课题总结等由指导教师全盘负责,实验中心提供实验场地及技术平台。课题研究相关资料由实验中心收集存档。

3.技术组长负责制

由相关学科实验技术组长组织实施计划内实验项目、实验室和仪器见识性实验、网络实验及转化医学实验项目的开放、项目课表上网公布、实验试剂与耗材及实验仪器等的准备和试做、实验过程中技术及仪器问题的处理等。实验完成后相关实验资料由实验中心收集存档。

三、实验室开放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够

一方面,实验室实行开放以后,由于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提出的问题较多,这就要求老师有既专又深的知识。由于大学教师的科研教学任务都比较重,因此对于计划外开展的实验,都要以牺牲业余时间为代价,才能保证开放的课题能如期完成;另一方面,实验技术人员力量也不够,主要是值班人员人手不够:实验室开放执行后,开放的时段为上午8点至晚上22点。对于正常上班时间段以外的时间,由于要维持实验室的安全和正常运转,要求有专人值班,但是在实行实验教学中心的人员定岗定编后,在正常上班时间之外比较难安排合适的值班人员,这也是实验室开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实验经费不足

由于医学实验不同于学科的实验,实验准备复杂,如实验动物、药品试剂等许多实验耗材。这些耗材需要一定的经费。所以实验经费对于实验室开放也是一个重要的必备条件。总结既往实验室开放的经验,对于学生许多较好的创新性想法,如果能获得较充足的经费支持,就能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

3.设备维护力量不够

对于医学实验而言,需要较多的特殊仪器设备,而这些设备通常情况下是需要人力来进行定期维修。对于实行实验室开放后,部分仪器设备长期处于一种消耗状态,因此,仪器的维修也应该置于实验室开放的考虑之中。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加强实验队伍培训

结合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是解决该种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建立一支高水平、稳定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是实验室开放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能够缓解师资力量匮乏的一条途径[4]。

2.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仪器操作的岗前培训,减少仪器设备的人为损坏。对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采取专业人员负责的原则,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对于见识性实验,要求专人操作讲解,从而减少对仪器的损耗。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前,要予以系统培训,在考核合格后才能使用精密、大型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3.建立实验开放基金

为了保证实验开放性课题持续性开展,针对不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特点,设立相关学科的专题性质的开放课题。课题予以一定数额的经费,采取持续性发展的方式予以开出。课题的设置要注意结合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对于基础医学而言,要注意结合临床课题,这样才能使开放的课题具有实用性。

4.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实验室开放的机制

采用勤工俭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实验室开放。这样既能补充在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又能解决实验室值班人手不够的难题。

5.增加学生参与开放性实验的动力

国内外医学教育对比研究表明,国内学生创新能力不及国外学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动力不足。弥补学生动力不足的主要方法是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开放性实验。如,修改、完善教学计划,把开放性实验内容纳入培养计划,让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学分,奖励在开放性实验中成绩突出的学生。

四、结语

篇8:物流竞争创新举措

一、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起步虽然早, 但发展却不理想。因为流通的“两条腿”一直是步行走路, 效率不高, 发展空间有限。电子商务的应用使商流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而物流却依然保持着传统的观念、步伐和运作模式, 这些都与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相符, 严重制约我国新经济的发展。表现在:

1. 物流管理分散, 整体效益差。

我国物流行业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等管理模式, 造成物流管理分散混乱, 物流资源极大浪费, 物流效率低下, 成本高昂, 严重阻碍了物流整体效益的发挥, 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2. 物流专业化程度低, 整体规划不够理想。

我国物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 产供销一体化和专业化操作程度不高, 物流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直接导致物流作业成本较高而效率较低;由于物流涉及面广、环节复杂, 整体规划程度不高, 很难制定出合理高效的物流方案, 提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整合性精益物流。

3. 物流企业规模小, 服务水平低。

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小, 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难以实现物流社会化的规模经济效益;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提供的服务水平低, 响应速度慢, 很难满足现代社会消费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

4. 物流总成本高, 竞争力低下。

一般经济发达国家的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 而我国2003年的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 比发达国家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无怪乎国外物流界将物流领域称之为“黑色大陆”或“第三利润源”。物流活动整体规划不足, 作业环节衔接不紧密, 操作不规范, 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成本升高, 直接削弱了物流竞争力, 降低了物流的整体效益。

5、物流基础设施不配套, 自动化、网络化程度低。

传统物流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 缺乏战略眼光, 自动化信息程度低。在物流各环节上仍以手工作业为主, 不能优化调度和有效配置, 对客户不能提供查询、跟踪等高效服务, 经常出现断货、响应不及时等问题, 造成物流成本高而效率低, 客户满意度差, 盈利水平低等不良结果, 严重影响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

二、物流发展的前提条件

鉴于商流与物流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 我们要给物流装上与电子商务相匹配的“风火轮”, 就必须明确以下几个前提条件:

1.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一致, 只是物流对基础设施, 尤其是机械化的设施依赖程度更高一些, 而商流对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就相对较低。所以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物流发展的基础, 也是商流发展的基础, 没有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和商流“两条腿”根本难以取得长足发展。

2. 商流与物流有着不同的地位、运动形式和规律。先有商流才有物流, 商流制约着物流, 物流服务于商流, 是商流实现的保证。因此, 在建立现代化物流体系时, 必须考虑商流的规模和特征, 并严格依照物流的运动规律进行操作。

3. 商流和物流是涉及全社会的活动, 必须有国家政府的参与和支持, 它们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行业的战略规划和长远发展都会造成关键性影响, 而这些就是物流和商流充足发展的外部条件。

三、物流竞争的创新举措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在商流中的广泛应用, 如何给物流这条“腿”也装上与“商流腿”相匹配的“风火轮”, 让“两条腿”均衡发展, 为流通领域提供快速、准确、经济、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便利化的增值性服务, 以促进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1. 转变物流管理理念, 打造供应链管理优势。

由传统物流“大而全”的思想转变为“小而精”的现代物流思想。传统物流讲究“大而全”的思想, 其实质就是“我什么都做”。这种思想最大的弊端就是我什么都做, 但做的结果都不怎么样, 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得到的却微乎其微, 最终结果是物流整体效益不佳。“小而精”的物流思想是放眼未来, 根据物流企业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战略需要, 将物流企业打造成供应链上特有的、不可或缺的专业性物流实体, 提供高质量的精益物流服务。这些“小而精”的物流实体在供应链上的相互协作和有机集成, 将会打造出一条精简高效、刚柔并济、无与伦比的供应链条, 这将成为物流竞争必胜的法宝。

2. 进行管理创新, 提供特色物流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企业信息化、网络化趋势非常明显,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更加依赖数据库和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决策, 竞争愈显得激烈。只有在管理模式上不断进行创新, 提供特色服务的物流企业才会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定制物流 (Customized Logistics) 和精益物流 (Lean Logistics) 就是实现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主要途径。定制物流是根据用户的特定要求而为其专门设计的物流服务模式, 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物流模式。精益物流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费用, 并围绕此目标而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其核心就是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较少的人力、较少的设备、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 为客户提供确实需要的东西, 保证价值流的顺畅流动。特色物流服务的宗旨就是提供“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 人精我专”的难以模仿的高质量物流服务。

3. 提高整体规划水平, 降低物流成本。

据有关资料统计, 我国物流仓库的使用率仅为40%, 公路货运的空驶率高达47%, 每年因包装、运输损坏的商品价值达人民币500亿, 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物流总体规划、设施布局、地址选取, 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水平还亟待提高。通过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模拟管理等先进技术, 提高物流系统的整体规划水平和物流资源利用率, 降低物流各环节的损耗和费用, 尽可能以最低成本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使物流真正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利润源”。

4. 重视物流服务品质, 打造知名品牌物流 (Well-known Logistics) 。

众所周知,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同样, 物流服务品质也是物流企业的生命线。物流作为一种服务性行业, 其提供的产品就是服务, 所以服务品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顾客就是上帝”体现了服务行业的真谛。在竞争激烈的物流领域, 如何吸引“上帝”, 让“上帝”关注你, 喜欢你, 关键在于你为“上帝”提供的物流服务是否优质?是否能够满足“上帝”的需求?是否超出“上帝”的期望?这就要求我们注重物流服务品质的培养, 在准时、准点、准质、准量等方面打出特色, 建造一流的物流服务品牌, 切实维护上帝利益, 让上帝永远喜欢你, 忠诚于你!

5. 铸造物流竞争力, 保持永久发展动力。

中国加入WTO以后, 国外一些知名的物流企业纷踏而至, 都想在这块“肥硕蛋糕”上, 攫取更多的“油脂和奶酪”。中国物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物流竞争中获取自己的“一勺之羹”, 就在于你能否抓住机遇, 利用自身优势, 铸造出自己特有的竞争能力, 以便与国外物流企业进行联合或抗衡, 从而保持自身蓬勃发展的永久动力。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表现在诸多方面, 例如物流服务的速度、服务的精准性、服务的及时性、服务的文化理念等等。关键是你铸造的竞争力是什么?它给你带来了什么优势?怎样才能让这些优势发挥更强大的威力?解决了这些问题,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形成了, 企业发展也有了充足的动力, 有助于企业服务特色和知名品牌的建立。

摘要:本文从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出发, 指出电子商务技术在商流中广泛应用后, 物流领域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各种问题, 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创新措施, 通过提升物流, 缩短物流与商流的差距, 促进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从而实现物流成本最低, 整体效益最优, 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长远目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定制物流,精益物流,品牌物流

参考文献

[1]卢国志董兴林编著:新编电子商务与物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张文杰: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3]吴晓波耿帅: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年

上一篇:《小泽征尔的判断》教学设计下一篇:高一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