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管理办法

2024-05-06

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管理办法(共4篇)

篇1: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管理办法

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管理办法

【标题】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颁布日期】2003-3-5

【实施日期】2003-4-1

【文号】沪科(2003)第075号

【题注】为了进一步鼓励上海的科技人员更多地围绕国家战略目标承担科研任务,上海市科委制订了《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组织有关科技人员按要求及时申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计划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凡获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科技计划等资助的研究开发项目(以下简称国家重要科技项目),均可申请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资助。

第二条 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计划对上一年度和当年度到款的国家重要科技项目进行匹配。市科委负责匹配资金项目的经费预算、审批以及监督验收。匹配资金的具体操作管理,由市科委有关处室负责。

第二章申请对象与申报材料

第三条 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地方资金匹配比例原则上为国家重要科技项目资助经费的10%。国家有特殊要求的,另行确定匹配比例。为鼓励上海的科技人员更多地领衔国家重要科技项目,并支持做好项目协调管理工作,其领衔项目划拨沪外地区的子课题部分,按其相应经费的2%予以匹配。

第四条 申请单位在同一项目第一次申请时,须提供如下材料一份:

(一)打印的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匹配资金项目申请表。

(二)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国家重要科技项目批文、合同书或计划任务书的复印件。若为子课题,需附主课题合同书或计划任务书的复印件。

(三)项目拨款通知单或相关拨款文件复印件、到款凭证复印件。子课题承担单位或合作参与单位,接受总项目承担单位的拨款,应要求总项目承担单位提供拨款通知单或证明文件,若无法取得,则应提供拨款单位与到款单位间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合同、协议等)。

第五条 申请单位在同一项目第二次及以后申请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计划支持时,须提供如下材料一份:

(一)打印的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匹配资金项目申请表。

(二)项目拨款通知单或相关拨款文件复印件、到款凭证复印件。

第三章申请时间与报批程序

第六条 市科委每年4月份和9月份受理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计划项目的申请。

第七条 报批程序为:国家重要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将有关材料报市科委相关业务处室,由市科委相关业务处室核定、汇总后由发展计划处、条件财务处审核。

第四章 项目管理

第八条 匹配资金与国家重要科技项目支持经费同步按比例下达。

第九条 匹配资金的使用必须遵守本市相关行政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专款专用。

第十条 项目责任人和项目依托单位需在向国家资助部门递交项目进展工作报告及经费使用报告的同时,向市科委递交上述报告。

第十一条 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计划资助项目验收与国家重要科技项目资助部门对项目的验收同步进行。验收通过后由相关业务处室将有关验收材料审核后存档。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本管理办法由市科委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十二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2: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管理办法

为了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持续增强上海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鼓励上海市科技人员更多地围绕国家“十一·五”战略目标承担科研任务,凡获得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科技计划等资助的研究开发项目,均可以申请上海市地方匹配资助。本次匹配资金申报受理时间4月1日—5月20日止,匹配工作依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管理办法和填报说明(见附件)进行,请各单位组织有关科技人员按要求及时申报。

受理地点:北京东路668号东楼301室

联系电话:53080900转186 53086939

联系人:胡赛珠 张臻亮

在线受理: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申报

填报说明

一、863计划项目首次匹配应提供如下材料

(一)申请表——在线打印的国家科技部项目上海市匹配资金项目申请表;

(二)立项批文——科学技术部立项批文及立项课题名单附表;

(三)经费通知——科学技术部经费预算通知。子课题承担单位还应同时提供总课题承担单位开据的拨款证明文件;

(四)银行凭证——上一或当到款的银行凭证。若同一张银行凭证为多个项目经费之和时,应提供各项目经费明细表;若经费中有划拨协作单位时,应提供经费合作协议和银行转帐凭证;

(五)合同书——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任务合同书,若为子课题,应同时提供主课题任务合同书。

二、973计划项目首次匹配应提供如下材料

(一)申请表——在线打印的国家科技部项目上海市匹配资金项目申请表;

(二)立项批文——科学技术部立项批文及立项课题名单附表;

(三)经费通知——科学技术部关于项目经费预算通知。子课题承担单位还应同时提供总课题承担单位开据的拨款证明文件;

(四)银行凭证——上一或当到款的银行凭证。若同一张银行凭证为多个项目经费之和时,应提供各项目经费明细表;若经费中有划拨协作单位时,应提供经费合作协议和银行转帐凭证;

(五)合同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计划任务书,若为子课题,应同时提供主课题计划任务书。

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次匹配应提供如下材料

(一)申请表——在线打印的国家科技部项目上海市匹配资金项目申请表;

(二)立项批文——科学技术部立项批文和归口部委的立项通知;

(三)经费通知——科学技术部及有关归口部委关于项目经费的通知。子课题承担单位还应同时提供总课题承担单位开据的拨款证明文件;

(四)银行凭证——上一或当到款的银行凭证。若同一张银行凭证为多个项目经费总和时,应提供各项目经费明细表;若经费中有划拨协作单位时,应提供经费合作协议和银行转帐凭证;

(五)合同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书。

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首次匹配时应提供如下材料

(一)申请表——在线打印的国家科技部项目上海市匹配资金项目申请表;

(二)立项批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通知及批准意见表;

(三)经费通知——项目通知单(国库直接支付)。子课题承担单位还应同时提供总课题承担单位开据的拨款证明文件;

(四)银行凭证——上一或当到款的银行凭证。若同一张银行凭证为多个项目经费总和时,应提供各项目经费明细表;若经费中有划拨协作单位时,应提供经费合作协议和银行转帐凭证;

篇3: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管理办法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力水平的影响,地方高校整体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亟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为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设立了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实验室建设项目,支持地方高校的重点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并实施了三年一期编制建设规划,持续增加专项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1]。

2 专项资金投入

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下,2010~2012年我校共有22个项目获批中央与地方专项资金6 100万元。其中,8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6个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项目,6个科研平台与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2个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其中,省级重点学科项目有:发展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细胞生物学,理论物理,中国古代史,地理学实验室建设,物理化学实验室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实验平台项目有:大学生基本技能平台,艺术实验教学平台,文科实验教学平台,辽宁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生物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数字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创新实践中心;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项目有:辽宁省“新型材料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科研平台,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辽宁省“生物活性分子筛选技术平台”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旅游业本科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光电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体系项目有:校园网基础设施及数字化校园项目,数字图书,档案信息资源和共享平台项目(见表1)。

从表1分析可看出,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的建设项目在规划期内资金投入2011年比2012年增加60%。项目范围从3个类别扩增至4个类别,项目数逐年增加。重点学科和教学实验平台项目每年都保持相对稳定,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项目逐年得到加强,这说明国家和政府部门非常注重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省级重点学科、教学实验、科研实验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

3 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22个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估发现,由于投入专项资金数额大,涉及学校各个方面,致使专项资金的管理相对比较复杂,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投入方向有待扩展

由于学校在发展中对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类项目的重视,加之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项目获批概率高的特点,使得其规模有盲目扩大的倾向,而学校现有的规模又难以支撑其发展,不能形成有限目标重点突破。而在教学平台和公共平台建设方面,由于大众化的引领,地方高校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办学规模,且受限于经费的不足,使得教学实验设施仍然存在着设备缺乏、设施简陋、实验室用房不达标等问题[2,3]。

3.2 顶层设计不够科学

形成高质量的规划项目,需要科学论证,且实施后能够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由于规划项目上报时间紧等因素的影响,一是整体规划项目质量不高,未从学校特色办学和内涵发展方面对规划项目进行充分论证;二是具体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单位对规划项目建设内容与论证材料、指导思想与预期目标符合度较低。同时,由于专项资金管理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明晰,主管负责人多头领导,加剧了相关职能部门的推诿扯皮,致使监督机能弱化、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3.3 配套资金不到位

项目的执行需要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一是支持项目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改造;二是支持项目持续发展经费的配套,如大型仪器设备维护费等。目前,在项目执行中,由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落实或落实不及时,导致项目建设无法按照规划的标准完成现象较为普遍[4,5]。

3.4 项目论证不充分

对专项资金项目要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估,重点包括项目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的包容度、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的论证充分性、目标的完成程度及经费使用的规范性上。在执行中发现规划与实施方案的包容性低,说明项目的论证较差。在制定政府采购文件和招标文件时出现上报文件不合格,不但影响采购效率,而且反映出对设备的调研与论证不全面等问题。在评价时,还有出现项目目标存在严重偏离现象,如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这些都是对项目论证不充分所至[6]。

4 专项资金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4.1 体制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管校长及相应职能部门领导、学校审计、财务、资产部门的领导。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规划的顶层设计及计划的实施。在实施具体项目时,项目单位成立以学院院长为组长的项目实施小组,完成项目论证、计划制定、采购验收及效益评价等。

4.2 制度保障

根据《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在细则中,要从职责、管理体制、立项管理、考核与追踪问效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规定。同时,制定专项项目的相应管理制度,如“项目负责人管理制度”“项目跟踪检查管理制度”“项目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评价办法”等,使专项资金项目的建设、管理、运行有章可循。

4.3 队伍保障

组织建项目建设团队,明确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团队构成方面,要有学科专家、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和仪器设备技术专家、实验室建设专家。实施项目负责人制度,责任明确,努力保证项目建设与实施的顺利完成。

4.4 机制保障

约束机制。严把预算关,严格控制仪器设备更新,优先考虑补充,整体考虑新购置的原则编制项目预算,杜绝与项目无关设备进入预算。加强大型仪器设备论证,严格审批,以保证项目建成后效益的有效发挥。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采取管、办分离的原则,开展政府采购工作,做到公开、公正、透明、规范。

跟踪机制。对资金使用实施“跟踪问效”,明确责任,验证和考核预算分配目标的完成情况,有利于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执行专项资金项目应在校监察处、财务处、资产处等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对项目的规划、论证、计划、实施方案、政府采购、招投标、合同签订、验收及结算等环节实行全程追踪问效,确保监督到位,顺利执行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激励机制。对获批项目进行基础设施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对绩效评估成绩优秀的单位在下一规划期内给予项目申报重点支持。同时,项目单位在获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等将给予奖励。

绩效机制。制定《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检查和绩效考评办法》,构建绩效观指导下的新型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和提高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从项目规划和总结、技术管理、绩效管理、追踪问效及未来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考核与评价,制定具体的检查和绩效考评标准,实施专家评估打分的办法进行评价,采取跟踪项目三年机制,考核项目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对项目进行跟踪检查与考核,不仅全面掌握项目的运行状态,而且为今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供可靠依据[7,8,9]。

问责机制。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明确专项资金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责任。对申报项目弄虚作假、骗取中央专项资金;截留、挤占、挪用中央专项资金;资金使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项目绩效评价情况差,有关方面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

5 专项资金项目取得的成效

5.1 改善了教学科研实验条件

2010~2012年,学校利用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完成了22个建设项目,新增仪器设备6 000余万元,购置了质谱仪、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单晶X-射线衍射仪、128导联GES300MR脑电设备等大型设备。新增实验室和实训基地49个,面积5 316平方米。近三年来,学校获批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获批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和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5.2 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为我校省级重点学科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项目实施后,学校努力将学科建设成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三位一体的基地,造就一支知识层次高、合作意识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队伍,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学校成功引进长江学者1名及其科研团队,1个重点学科获批辽宁省一流学科计划立项,1个学科获批辽宁省学科提升计划立项,11个学科获批辽宁省特色突出计划立项,新增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5.3 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专项资金投入后,实验教学条件的根本改善,为“学、研、产”结合和专业发展创设了平台,从而直接促进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0]。4个专业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专业获批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1个专业获批辽宁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强化教育实践环节”示范项目。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了学校课程内涵建设。我校获批省级精品视频开放建设课程8门。获国家规划教材1部,省级规划教材2部,在全国各出版社正式出版教材37部,2门课程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课程通过教育部审查,以“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形式在“爱课程”网站正式上线。

5.4 提高培养人才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学校以专项资金建设项目为契机,构建了大学生基本技能实验教学平台、文科实验教学平台、艺术实验教学平台,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创新[11,12]。通过专项资金项目的建设,新增设计性实验数114个、综合性122个、创新型42个、改进实验数36个。以2013年为例,有172项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结题。其中,实验室开放项目80项,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66项、本科生自主科研立项项目26项。学生完成研究论文(调查报告)1 010篇,公开发表论文68篇。获批国家级大学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7项,获批辽宁省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40项。

6 结束语

篇4: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管理办法

【关键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北京市某区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的补助资金。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则是落实此项惠民政策的有力保障。各级政府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 合理确定各项服务补助标准,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数量、质量,在绩效考核后安排和拨付资金。虽然财政和卫生部门在资金的管理、项目实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也存在着项目成本测算不科学、会计核算不严谨、财务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因此必须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保障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一、北京市某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现状

1.经费来源

公共卫生资金来源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承担对全国居民健康危害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的防治经费,以及对一些特定卫生问题、特定地区和特定人群的公共卫生费用;二是市级资金,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承担不同比例的公共卫生费用;三是区县政府资金,主要用于负担部分公共卫生人员的工资和运行经费。2014年国家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原30元提高至35元。主要用于部分项目覆盖人群、服务类别、服务内容的调整。北京市某区由于经济实力较强,2014年补助标准为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辖区补助标准人均8元,购买服务运行模式辖区补助标准人均45元,按照辖区人口374.5万人计算,补助金额为10825.20万元。全部资金来源于区县政府资金。

2.成本补偿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种补偿方式,一种以项目耗材消耗作为成本测算依据进行补偿,一种以收费价格作为成本测算依据进行补偿。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财政部门已负担了全部人员费用和机构运行的公用定额支出,所以采用仅给付耗材成本的补偿方式;购买服务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财政不完全负担人员及公用定额支出,所以采用购买服务的补偿方式,以《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98版)为依据测算补偿金额。根据11项国家基本卫生服务项目的43个服务内容分别进行计算。

3.经费分配

卫生部门通过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内部考核与外部考核;综合考核与专业考核相结合进行“12+1”频次的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经费。2014年国家基本共公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分配包含两个部分内容:

(1)根据工作当量分配

根据工作当量分配金额占前三位的项目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这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在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居民对相应服务项目的认知程度以及项目在医生的日常工作中便于开展都有不分重要的关系。排名最后的为中医藥健康管理,该项目为2013年国家新增项目。统一项目服务标准、成本测算、信息系统升级对该项目工作的年度开展都有所影响。

①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出现非均等化的现象。该模式的分配不能完全体现工作的完成情况。第一,该模式受成本补偿因素的影响较大,成本补偿高的项目在分配金额中所占比例也高。第二,由于有些工作的开展没有耗材支出,故在分配中没有体现。第三,部分农村地区受拆迁的影响,随着服务人口的减少服务当量的提供也相应减少。

②购买服务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出现非均等化的现象更加严重。第一,该模式的资金分配基本能够体现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第二,由于该模式的财政投入与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存在差距,仍然存在绩效收入与业务收入挂钩的现象,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更愿意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第三,领导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是影响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2)根据考核结果分配

卫生部门综合日常考核(30%)及年终考核(70%)成绩进行年终奖励分配。这一方式避免了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考核前突击完成工作,不能实现工作常态管理的问题。不同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终奖励明细表,如表1所示。奖励分为优秀(≥95分)、良好( ≥ 85分且<95分)、及格( ≥ 80分且<85分)和不及格( <80分)四个档次。连续两年考核不及格将退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补偿不科学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是一种成本性补偿资金,资金量的多少与提供服务量的多少是相一致的。以北京市98年制定的医疗收费价格作为成本补偿的依据,已严重背离了现在的市场规律,不能科学的反应提供服务的价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补偿应包含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公用经费三部分,缺一不可。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區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许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由于没有耗材支出故没有得到相应公用支出补偿。同时也会给财政部门造成错觉,认为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只需要物资消耗,从而影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偿政策的制定。

2.项目管理不规范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按照项目管理规范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层层分解指标,整合项目资源,落实具体任务,从而使目标人群真正受益。项目工作开展只重表面形式,服务虚化,未形成日常管理机制,总是在年底绩效考核前突击完成任务。作为项目管理重要一环的资金管理也没有真正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3.经费拨付不及时

资金的及时、足额拨付,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财政部门每年项目经费拨付要在年终绩效考核后,经费拨付进度与日常工作开展出现脱节现象。造成财务核算不能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同时在各级政府部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检查时,都需要重新进行数据调整,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

4.会计核算不严谨

在人员支出方面,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后仍列支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无关的各类津贴、补贴;在耗材支出方面,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耗材支出与实际规范化管理人群使用量存在明显差异;在公用支出方面,摊销不合理,没有制定科学的分摊比例。单项资金支出公用金额较大,无法判断支出与项目的相关性。

5.财务监管不到位

在项目资金管理中,财务管理角色被弱化,许多单位把项目资金管理当作是业务部门的工作,把财务管理完全隔离在业务管理之外,造成了财务管理在项目中处于从属地位,无法发挥财务决策、监督、控制职能。

6.社会效果不明显

社区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知晓率不高,即使已享受了其中的某项免费服务项目,但也未能与国家为促进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联系起来,大部分居民并不清楚自己应享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标准。

三、对策建议

1.科学测算成本,保障补偿机制

卫生部门每年应结合覆盖人群、服务类别、服务内容的调整,对每一个项目动作当量值进行调整,同时对每当量值所消耗的人力成本、公用支出以及耗材支出根据最新的人事工资政策和物价指数的调整进行精细化的测算,以确保成本补偿的科学性。做到“与时俱进”,并及时将测算结果反馈至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便于各项工作开展。同时通过科学的成本测算,对财政部门制定更加有利于公共卫生事业体系发展的补偿机制提供准确的依据。

2.规范项目管理,强化资金引导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辖区人口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的达标率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的公共卫生服务计划,分解到部门和个人,落实责任制。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日常管理机制,将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使项目管理常态化。充分发挥资金的杠杆调节作用,对于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重点工作以及全区的亮点工作适当提高当量值,通过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考核机制奖优罚劣,最终使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3.加快拨款速度,提高资金效率

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采取“先预拨、后结算”或“季度预拨”等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尤其是对实行零余额账户管理的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减少拨款中间环节,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以确保各项目工作按进度开展,按进度结算。同时便于财务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4.规范会计核算,提供精准信息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对项目设置明细账核算, 做到项目资金来源清楚,去向明确, 使用明白,及时提供精准的会计信息, 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截留和挪用。不得支出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无关的各种津贴、补贴;耗材支出应符合项目管理人群的要求;公用支出应采用阶梯分摊法,首先根据工作当量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支出中分摊,第二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当量值所占比例进行二次分摊,保证公用支出与项目的相关性;严格按照基层医疗卫生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通过耗材支出、公用支出、人员支出分层次的会计核算,使经费使用在财务报表上有一个完整的,更贴近于实际工作的呈现。

5.强化财务监管,确保全程控制

财务人员要将财务管理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和控制。树立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管理地位,不能只是承担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工作,还应了解具体的业务规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资金管理的全过程。根据业务进度合理安排资金支付,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努力做到事前积极参与、事中监督到位、事后及时结算。

6.加大政策宣传,提高参与意识

卫生部门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微博等渠道;通过健康教育讲座、上门面对面随访、义诊、发放各种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社区居民知晓并熟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服务内容和免费政策,促使广大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参与,自觉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让全区居民都能充分地、平等地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的关怀。

参考文献:

[1]陈文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3(20).

[2]姜颖颖.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模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雷丽琴.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商场现代化,2010(3).

[4]于梅,于润吉.对财政专项资金执行进度太慢的分析和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8(1).

[5]王永新,郑凤春,刘妍苏,王敏,于润吉.规范公共卫生项目经费管理行为提高补助资金使用效益[C].中国卫生经济,2014(9).

上一篇:红河州工商局认真学习贯彻下一篇:初中会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