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港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24-04-08

茂港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精选7篇)

篇1:茂港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茂港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就成为党的建设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最近,我们对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0年11月,茂港区现共有非公有制企业280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0家,私营企业240家,从业人员2296人,党员151人,有50人以上非公企业共有10家,有3名以上党员的非公企业有7家,现在已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7个,其中建立独立党支部6个,联合党支部1个。

二、主要做法

按照中央、市、区委关于加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牢固树立“服务党员、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理念,坚持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创新工作思路,着力破解难题,加快推进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

(一)、夯实基础,把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主动权

1、领导抓,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区委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明确各级党组织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各镇(街道)党(工)委都能结合各自实

1际在区委统一领导,责任单位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下形成“四加强”工作局面,即加强领导,做好调查模底工作;加强联系,做好党建指导工作;加强服务,做好以党建促发展工作;加强总结,做好党建经验推广工作。

2、明底数,搭建非公党建服务平台。针对茂港区非公企业经营地分散、员工流动性大、情况复杂、专职党务人员少等特点,我们挑选一批熟悉企业党建工作、政策水平较高、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同志,作为党建工作指导员,明确职责,采取服务与党建同步进行,深入了解茂港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的党员现状、党员变化和企业发展情况,建立详细的工作台帐,努力做到“三明”:企业状况明、业主态度明、党员情况明,为搭建党建服务企业的平台奠定坚定基础。

3、抓重点,实施“党建红色直通车”。我们认真分析了我区10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现状,充分发挥非公党建网络作用,本着“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对于茂港区内的重点企业,实施“党建红色直通车”,区委领导亲自走访,责任单位重点跟踪,职能部门加强服务,党建指导员全程指导,全力推动重点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对于条件不成熟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如:佳和电子城、广东富贵车有限公司茂名阪田油墨等正在积极做工作,为党建工作进一步开展创造条件。

三、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对加强党的建设认识不一,心态比较复杂。从我区实际来看,大部分私营企业主认为在企业建立党组织对于企业稳定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主尤其自身不是党员的,对在企业建立党组织心存疑虑,有的认为企业资产属个人所有,建立党组织没有必要,有的怕党组织活动多,加重负担,影响生产,担心党组织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主对建立党组织缺乏理解和支持,给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好把握,不好操作。

2、党组织职能和作用不明确,党员党性意识比较淡薄。由于处于起步阶段,仍有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对其职能是什么,如何履行职能,如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不够明确,致使工作无所适从,抓不住重点。还有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主对党组织存有功利倾向和思想疑虑,人为的增强了党组织地位与职能的不确定性。作为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其心态也比较复杂。如何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把握党员的先进性标准,不少党员感到迷茫。有的党员认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活动理不直、气不壮,有的认为自己是在为“资本家”打工,不想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党员作用更是无从谈起。

3、缺乏制度规范。近年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给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带来一系列亟需研究解决的政策、制度和实践问题。而从目前的现状看,我们现有的制度笼统,且有些必要的制度尚未建立,难以适应这种日益发展变化的形势,致使党建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既难以巩固已有建设成果,又难以把党建工作继续推向前进。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切实增强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从客观上讲,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财产关系从根本上有别于公有制企业;从主观上讲,一些党组织和企业主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思路不清晰。因此,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必须首先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增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要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尤其是企业主的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同企业的生产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和重要保证。随着形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企业主会对在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表现出一定的理解和热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也会越来越受到各级党组织和有关方面的重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逐步具备,我们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抓住有利时机,创造有利条件,努力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抓紧抓好。

2、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党的工作机制,探索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但在具体实践中,党组织开展活动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改革、发

展和稳定等中心工作,切实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思想支持和组织保证。为此,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坚持党领导和尊重法律确定和保护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各项权利结合起来,既要继续发扬党的建设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则和经验,又要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创新,实事求是地确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建立党的工作机制和制度,积极探索“灵活多样、务实求效”的活动方式,而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照套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做法。要解决党组织必要的活动经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活动经费不便作出统一规定,但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渠道筹措解决:一是上级党组织或组织部门返还部分或全部党费,作为党组织的活动经费。二是通过发挥作用,赢得业主的尊重和信赖,争取业主在活动经费、场地等方面的支持。三是根据企业主的纳税数额,按一定比例由财政安排一部分活动经费。

3、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一是注重分类指导,明确各类企业党组织职责权利及管理办法。要注意区别不同类型,按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形式的不同,分别明确党组织职责与权利。对党建工作基础较好的,要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机制,推进党建工作的深化和提高;对党建工作基础薄弱,一时不能建立党组织的,要采取领导分工联系的办法或选派党建指导员的办法,进行指导帮助,不达目标不脱钩,也可通过先抓

群团,促进党建的办法,逐步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二是注重政策引导,增强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内部动力。要注意制定出台一些政策规定,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同企业的评比表彰、达标晋级、政府放贷等与企业改革发展和经济效益联系密切的工作与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业主,对设置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内部动力。同时也要注意创新一些活动载体,如设置党员先锋岗等,既可使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又可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同时也会增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的自豪感、成就感和荣誉感。三是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社会效能。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阵地,努力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和宣传搞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发展的事例,消除顾虑,形成共识。选择几家不同类型、有代表性的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党建工作联系点,积极发现、培植和树立一批党建工作先进典型,指导和推进面上工作。

篇2:茂港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于受地域、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基础薄弱、起步晚、总量不足、规模不大、质量不高,仍是制约和影响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党的工作的关键问题。带着这些问题,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工商联、总工会、乡企局等单位联合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建工作调查组,对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对39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并采取座谈了解、发放问卷的形式,对6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60名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和411名企业员工进行了重点调查。通过分析,我们对抓好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有了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对策。

一、**县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基本做法和成效

党的十六大后,县委根据经济发展的形势需要,审时度势,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作为全县党建工作需要探索、破解的重要课题,列入议事日程,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逐步发展。一是多次召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研讨会,结合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现状和发展形势,认真分析、研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路、对策,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及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党组织负责人产生方式、党组织设置、党员发展及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做出明确规定,[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为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制度保证。二是注重宏观指导。按照“逐步在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设立党组织”的工作思路及“条件成熟的及时设立党的组织,条件不成熟的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设立党的组织”的工作原则,通过召开会议、印发文件等方式,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宏观指导,强化行政推动作用。三是针对个别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人数少,党组织负责人难以物色、支部组建有困难的实际,将下岗优秀党员、退休老干部党员推荐到这些组织中就业,协助企业解决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同时开展党的工作。由于我们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三年来,先后试点建立了**环球生化厂、**金源责任有限公司、金鑫大酒店等3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再加上由集体企业改制后新成立的3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县花炮厂、三建司和**加油站),目前,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总数达6个,为继续搞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提供了可资总结和借鉴的成功范例。

二、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建设工作已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不少制约和影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

1、党组织的组建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不同步。就**县而言,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主要以建筑建材、矿产开发、食品加工、生物化工、商贸流通和服务业为主。截止目前,全县共有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法人单位1204个(不含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9780人。其中从业人员20人以下的企业1136户,20—49人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49户,从业人员50—99人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12户,从业人员10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7户。而建立党组织的仅有6户,组建率为0.5,其中,在企业职工50人以上的19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的仅4家,占21;年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7家,而建立党组织的仅有5家,占29。这种状况显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组建明显滞后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体现了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建设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

2、党员人数少,党建工作“空白点”多。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难点主要表现为“三有三无”,即有企业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活动。而“有企业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更是制约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瓶颈”。调查显示,**县非公有制企业共有员工9780人,党员158人,党员数仅占员工总数的1.6,其中,组织关系在企业的党员只有44人,另外还有114名党员组织关系挂在行政村或原工作单位。在1198户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有个别党员的40家,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仅有3家,还有1158家企业均无党员。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部分没有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发展工作处在“真空地带”。**县兴华宾馆的负责人反映,企业中不乏有人想入党,但不知道申请书往哪里递。县直有关部

门和城关工商所均关注过本企业的党建工作,但都停留在宣传号召阶段,没有实质性的举措。另外,有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发展工作也不够正常。县环球生化厂支部书记介绍,从2003年至2005年,企业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但4名同志都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企业,造成党员发展“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

3、党员素质参差不齐,党员的教

育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成份比较复杂,有农民党员、退休职工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复退军人党员,素质差异较大。受社会环境、利益关系的影响,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往往只为赚钱谋生,考虑生存发展的多,考虑党员“权利义务”的少,组织观念较弱,心态较为复杂,有的党员甚至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政治身份成为地下党员。据调查数据显示,还有3的党员在企业不愿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28的党员认为公不公开党员身份无所谓。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的用工松散,职工大多数是临时性,党员、职工流动性大,在生产饱满、经济效益好的情况下,职工一般比较稳定;当企业开工不足,停产半停产、经济效益不好的情况下,职工就会出现流动,党员也不例外。党员在企业中,无疑由企业党组织管理。但党员离厂时,势必造成党员教育管理上的空档。

4、党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党建工作质量不高。多数企业反映,非公有制企业都关注最多的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利润,因此,党组织在选择活动方式、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时往往受业主主观的限制,致使一些基本的党组织活动制度,如“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等制度流于形式,得不到落实。如城关镇三建司党支部,共有党员5名,其中,3名是项目经理、1名是公司会计,由于工作量大,承建项目多,党支部很少开展活动,党内的文件和精神一般也只通过行政会议的传达,党的工作只停留在每年按时上缴党费上。据对60名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调查显示,每月参加一次组织活动的占35,三个月参加一次的占41.7,三个月以上参加一次的占23.3。据调查,没有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中的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更困难,虽然有84的党员选择回组织关系所在地参加,但由于受工作时间和地域的影响,真正能够按时参加组织生活的很少。

5、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难发挥。非公有制企业的决策、生产经营、分配以及人、财、物等方面的支配权都掌握在业主手中,党组织更多地是履行帮助、促进、监督、协调职能。调查发现,非公有制企业特殊的管理方式、生产模式使党员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受到一定的局限,加之工作关系不稳定,劳动保障机制不健全,政治权益得不到维护,致使党员不愿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力不从心。据调查,普通员工认为企业中22的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突出,55.4的党员作用发挥一般,22.6的党员和普通员工无差别。

通过分析,我们感到,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五方面:

一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大发展的外部环境没有形成。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还处于创业初期,生产规模小,从业人员少,党员更少,相当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有党员的企业仅49家,占企业总数的4,除6家已建立外,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只有3家。

二是部分基层党委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不够重视。工作上存在畏难情绪,投放的力度也不够.没有深入研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路与对策,工作开展滞后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即抓农村党建硬,抓非公党建软;抓机关党建硬,抓非公企业软。

三是业主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认识不足。在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的今天,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尝到了党的致富政策甜头,对党有了一定的感情,或出于对党的朴素感情和信任,认为应该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因此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持积极、欢迎态度,并能支持党组织开展工作。根据调查,在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中,有9户的企业在为建立党组织做准备。但个别业主思想认识模糊,不同程度制约党建工作的开展。一是担心。对开展党建工作存有四怕心理:一怕分权,担心党组织发挥作用会削弱自己的权利;二怕争权,怕党组织团结员工与企业对着干;三怕开展党建工作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四怕开展党建工作会增加不必要的开支。二是无奈。认为共产党执政,不建党组织说不过去,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三是功利。认为建立党组织,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对外摆样子,把党组织作为急难时刻派上用场的“工具”。四是排斥。把开展党的活动与搞好生产经营对立起来,认为企业主要是抓经济,建不建党组织没有多大用场。调查表明,在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中,有19的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的意愿,有35的企业选择看情况再说。这种情况表明,半数左右的企业对建立党组织持消极和观望态度。如,永联公司的业主朱**,从做小商贩开始起家,一步步积累资产,于2000年底在**县投资办厂。他深感创业的艰辛,害怕建党组织会分散精力,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因此,对此项工作态度消极。

四是一些从业党员和普通员工对党的建设缺少认同、不够积极。我县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管理相对粗放,从业党员来自不同的区域和社会阶层,素质参差不齐,劳务关系不够稳定,还有的是属于季节工、临时工,缺少稳定的劳动保障。这些从业党员头脑中存有“打工仔”思想,认为自己靠勤劳获取报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与己无关,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有的党员感到在企业工作不稳定,也不想把组织关系转来转去。由于这些党员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在参与调查的411名普通员工中,有86.2的人只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自己的工资,68.8的人不太关注和不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34.3的人认为企业中没有必要成立党组织,11.4的人不愿入党、37.7的人认为入不入党无所谓。由于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普通员工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不足,从某种程度上看,也制约了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工作。

五是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存在着领导体制盲区。我县非公有制企业主要集中在川道乡镇,城关镇辖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就占到企业总数的94。但城关镇党委工作量大、面广,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分身乏术;县直有关部门党委由于忙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无暇顾及改制后企业的党建工作,而关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和党员发展工作的单位,如工商联、乡企局及当地工商部门等基本是各自为政,客观造成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大家都在管,都未管到位”的局面。

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对策

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既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拓宽了新领域,创造了新机遇,也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高工作质量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前,我县在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要突出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第二是企业党员人数少问题,第三是工作机制不健全问题。只有把这三个问题解决好,才能突破“瓶颈”,开拓新局面,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跨上新台阶。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不断优化党建工作环境。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二要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领导机构。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坚持以属地管理为主、行业归口管理为辅的原则。县城个体工商户和没有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规模以上商业、餐饮业、宾馆服务业等以社区、工商部门等党组织或个体协会党组织管理;由国有、集体企业转制而成立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坚持以原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管理为主;对业务性较强的经济组织,如社会力量办校,以行业归口管理为主的原则。待条件成熟后,可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委,主抓县内重点规模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提供组织领导上的保证,杜绝管理盲区。二是要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定位。非公有制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经济组织,与国有企业的本质区别在于企业资产属私人所有,与党和政府不发生经济上的归属关系。这就使企业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导致地位落不实,作用难发挥。鉴于此,必须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进行重新思考。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可以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定位为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是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起帮助、促进、监督、协调作用。三是要加强对企业主的宣传教育。要利用办培训班,开座谈会等各种方式,强化对企业主的宣传教育,做好企业主的思想工作,使其明白,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只有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导入并转化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最大资源,才能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二)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不断拓宽党建覆盖面。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哪里有非公有制企业,哪里有群众,哪里就应该有党员,有党的基层组织。当前,必须进一步加大组建工作力度,在50人以上的企业中消灭党组织空白点。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应当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党员不足3名,可就近与其他组织中的党员建立联合党支部;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一种是确定党的工作联系员,一般可由乡镇党委负责联系企业的领导干部或组织干部担任,并明确相应的职责,以促进企业党建工作;另一种是树立党群工作一体化的工作理念,先在企业中建立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通过这些组织的活动来宣传贯彻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并为组建企业党组织创造条件。要坚持“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确保质量”的原则,努力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力争使每个企业党组织都有活力。

(三)大力抓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企业党的力量。党员是构成党的基层组织的细胞,没有党员就无所谓党的组织和活动。鉴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少,党的力量薄弱的现状,当前,要把发展党员作为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在工作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就发展抓发展的方法,一是要解决发展党员的来源问题。一方面,企业要尽快完善与员工的劳务合同,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消除企业员工流动性大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做好非党员工的宣传教育工作。企业党组织要通过集中上党课、个别交流谈心等形式,把党的思想和主张灌输到他们的头脑中。并能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把党的阳光播散到企业的每个角落,以此,增强党的吸引力,使非党员工在思想上先入党,成为党员发展的后备军。二是要着眼于改善党员队伍素质结构和分布结构,突出两个重点。即重点对象是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和重点岗位、关键岗位的骨干,尤其是经营管理层人员,以提高决策管理层中党员比例,为党组织参与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打好基础;重点范围是员工20名以上,生产经营稳定的无党员企业,同时要扩大视野,积极培养发展企业中的文化素质较高的员工,为这些单位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打好基础。三是建立健全企业党员发展工作责任制和党员发展联系制度,确定工作目标,落实配套措施,力争近年内使企业发展党员工作有一个大的进展。在具体工作中,可通过建立健全群众组织的“推优”制度,广泛物色入党对象,加强教育引导,抓好学习培训,促其健康成长。特别在没有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中,可通过由乡镇党委派出的党建工作联系员具体负责联系、物色、培养、发展党员工作,杜绝出现员工想入党,却找不到组织的现象。三是要积极探索实践。要充分考虑到非公有制企业环境的特殊性,员工思想的多维性,动机行为的易变性,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要严格党员标准,遵循发展程序,通过建立健全入党前公示等预审制度和入党后跟踪教育制度,来确保新党员质量。同时,要动员那些组织关系不在企业的党员,尽快将正式或临时组织关系转到企业,为企业党组织增添力量,也杜绝了党员管理上的盲区。

(四)坚持正常的组织活动,不断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的生命在于活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应当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按照党章规定,开展经常性活动。但考虑到非公有制企业的特殊性,在活动的具体要求、内容、方式以及时间安排等方面,要注意切合实际,科学合理。要坚持组织生活与党员活动相结合,立足于提高党员素质,着力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组织开展一些工作需要、党员欢迎、业主理解的活动;坚持“业余、多样、灵活、务实”为主,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经济活动与党建活动相结合,相对集中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相结合,教育活动与娱乐活动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扩大企业党组织的影响,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篇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法理依据

(一) 加强国家经济实力

我国是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一份子, 本身就是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相互融合的场所。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一种关系, 需要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推进民主化进程, 继续扩大群众基础。同样, 非公有制经济也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保护, 以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经济建设要靠党建的扶持, 需要以共产主义为目标才有意义。相对于我国来说, 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均衡, 单方面发展会使经济发展不协调, 所以,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公有制与私有制经济共同协调发展, 才可以缓解我国当前收入与分配的问题。市场经济是具有双向性的, 我国在经济危机被政府宏观调控以后, 我国市场经济的问题就是如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地位的前提下, 将公有制与私有制经济相互融合就是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 需要从整体上对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整合, 通过党组织从上到下构建相互联系的整体,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中进行党建的基础, 也是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

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政治法理

(一) 巩固执政观念的实际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及其合法性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的。建党九十余年, 执政六十余年的中国共产党要巩固其执政地位就需要不断增强群众基础, 也不断加强党的社会影响力,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时间斗争中不断摸索和学习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而加强党的群众基础的关键是加强非公有制党的建设。当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和壮大, 从业人员也不断增强增加, 其中不乏一批优秀人才, 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通过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的党建工作, 吸收其中优秀的符合党组织要求的人才到党的队伍中来, 可以大大增强党组织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和影响力, 扩大党工作的覆盖面。反之, 如果这一领域被忽视, 对党的建设将是一项重大的损失。

(二) 填补了管理上的需要

当前, 由于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监管力度不够, 出现了一些诸如犯罪等不应该出现的现象, 造成了国家和组织的损失。因此, 应该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管, 减少并弱化管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减少彼此之间的冲突。应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大党建力度, 形成科学合理的党组织网络, 为各种声音打造一个平台, 反映呼声和意见, 将矛盾和问题处理在最小的状态。

(三) 满足了参与政治的需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国家的政治局势也越来越稳定。而在这种越来越稳定的社会格局中, 不断产生的对政治渴求的阶层也逐渐壮大, 其参加国家政治管理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相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而言, 其需要得到更多“合法”的政治权利和机会, 这样, 一方面可以参与国家的政治民主管理, 对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个人自我管理的需要。所以,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进行党建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 这样不但避免了两个不同组织的冲突, 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文化法理

(一) 扩大社会主义统一性的需要

社会主义统一性是我国得以取得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关键。但是在现阶段中, 社会主义统一性受到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及思潮的影响和冲击, 因此在新时期更应该扩大并维护社会主义统一性这条战线。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文化途径来解决。文化的包容性和渗透性具有极强的整合和重构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 相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原则是个人利益最大化, 并且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文化的发展。因此, 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大力推行党的建设, 来整合现今的党的文化和宗旨, 并整合异质文化中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部分。同时, 借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更多的人加入党组织, 以扩大我国社会主义统一性, 维护社会稳定。

(二) 整合文化的时代要求

在政治的整合中, 需要对文化层面中共同价值取向进行引导来达到共识, 以构建社会文化次序。相对于文化治理国家来说, 可以顺利地实现引导而不产生矛盾。当前,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引领一切文化的基础, 一方面要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并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至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需要不断整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应对西方文化的威胁。从这个角度来讲,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 就是在文化整合的条件下, 重新定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角色, 获得价值感和责任感。

(三) 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

文化的认可是建立在社会共同体价值的基础上的, 它将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整合到社会中, 使之具有社会性, 有利于组织和社会的稳定, 同时也减少了社会成员间相互排斥的可能。但是在非公有制经济内部, 经济价值的追寻和权利的角逐容易让组织人失去文化共同感, 出现文化分裂, 这也是许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出现文化裂痕的原因。因此, 现阶段, 在我国有必要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推行党建, 利用其文化功能招徕和吸引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群体和从业人员, 协调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谭志远]

摘要: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党建进行研究, 以适当协调扩大国有资本,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填补管理真空, 满足政治需求, 扩大统一性, 整合异质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篇4:茂港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崛起,给国民经济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使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新的经济组织中,由于其人员构成的多样性,工作形式的易动性,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导致部分党员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散放游离状态,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也产生了新的“盲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建工作落后于经济发展,党组织建设不健全,以致“经济雄厚,组织薄弱,群龙无首,党员各顾各”;二是党员由于常年脱离党的组织,党性观念淡薄;三是有些党员不愿表明自己的身份,怕参加组织生活耽误生产经营;四是党员想参加组织生活,但找不到党组织;五是优秀分子得不到正规的培养教育,造成政治上的失落感,心理上的不安定,影响积极性的发挥等等。

二、对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越来越多,分布领域越来越广,从业人员越来越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根据中组部《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精神,按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加强领导,狠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年中组部《意见》下发后,市委高度重视,切实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根据市委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从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角度出发,立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实际,齐心协力,积极稳妥地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一是建立联动机制。及时成立了由市委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系会议,统一负责领导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同时,逐级明确领导责任和工作目标,并切实抓好落实,从而形成了市委统揽全局,组织部门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合力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工作格局。二是实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情况季报制度。每季度由各区县委组织部对新建党组织情况汇总上报,督促基层党组织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稳步发展。三是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通过签定目标责任书,将经济工作和党建工作进行统一量化,明确考核标准,年终统一考核验收,较好地改变了以往个别基层党委重经济、轻党建的现象,保证了领导力量到位。四是牢固树立服务企业意识。通过转变机关作风,简化办事程序,坚持管理和服务并举,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营造宽松环境,以实际行动赢得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的信赖和支持。

二、摸清底数,积极稳妥地抓好党组织组建工作。

为全面掌握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党建工作实际情况,我部通过调查摸底,对全市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党员、党组织分布情况进行了登记造册,做到了四个清楚:即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分布、生产经营情况清楚;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情况清楚;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基本情况清楚;对非公有制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态度和意见清楚。在此基础上,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建”的原则,对企业党员人数达到名且相对稳定的,及时帮助组建党支部;对党员人数不足名的,就近与其他组织中的党员建立联合党支部,或采取属地化管理的方法将党员挂靠到所属的街道党工委或居村委会;对党员人数超过名、名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分别建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对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积极帮助建立工会等群众组织,为下一步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截止目前,全市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户非公有制企业中,已组建党组织户组建率达。

三、结合实际,选派党建指导员开展党建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党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政治领导,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全市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的意见》。要求各区县、基层党工委培训、选派一批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思想政治素质好,党性强,作风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群众工作做得好有一定的党建工作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中共正式党员深入企业,指导帮助开展党建工作,并要求党建

指导员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摸清企业情况,掌握党员人数,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做好各项党建基础工作。二是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三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发动企业党组织和党员职工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支持和促进企业的发展。四是着重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积极协助党组织

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党建指导员的选派,较好地解决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群龙无首、无所依托”的问题,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四、注重方式,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工作中,各级党组织注意引导企业党组织从实际出发,积极寻找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结合点,努力改进工作方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党的活动。如,某某东宝印务有限责任公司、青海创新集团公司、某某钢源集团、青海金塔青稞酒业集团公司等企业党组织在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同时,将工作重心放到支持和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上来,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引导监督企业依法经营,支持引导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不仅丰富了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而且使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不断得到增强。某某三田实业集团和青海万元工贸实业基地的党组织虽然组建时间不长,但党组织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从关心群众入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和推动企业的文明建设,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领导企业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得到了企业主的认可与支持。城西区个协党支部针对党员比较分散的实际,从严格组织生活入手,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着重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工作。几年来,该支部从事经营的个体户党员在照章纳税以及捐款捐物,支持公益事业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先后多次被上级党组织评为优秀党支部,多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党员。

五、加强引导,争取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针对大多企业老板只重经济效益、轻视企业党建工作的实际,各级组织部门通过走访、举办座谈会、培训班等形式,向他们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组织的地位、职能等相关知识,使他们从思想上消除了顾虑。经过教育引导,许多企业主对企业党组织在凝聚人心、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支持党建工作。如青海创新集团公司配备了专职党委书记,青海晶珠藏药集团公司、青海万元工贸实业基地等企业专门提供或修建了党员活动室,某某书城党支部落实了周四下午党团活动日。今年以来,还有余名企业主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六、拓展内涵,不断改进党员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企业党组织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党内活动,就不能囿于过去一套传统的活动方式,因此,许多企业党组织不断拓展党的活动内涵,搞活党的活动形式,提高党的活动效益。结合企业实际,顺应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灵活调整活动时间,在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繁忙之际,一般利用业余、工余时间开展党内活动。在形式上采取少开会、多交流,少集中、多分散,少灌输、多启发。同时在活动的质量上,注意精心准备活动内容,精心选择活动载体,在增强党员活动的思想性、针对性上下功夫。尤其注意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坚持把企业发展的难点作为党员发挥作用的重点,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岗位创优”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把党的作用力、影响力寓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之中,力求使党员在参与中找到自己发挥作用的位置,在参与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参与中煅炼自已,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本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实践证明,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发挥好党组织的作用,是非公有制企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重要保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一个新领域,存在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如大量的党员空白企业和仅有个别党员的企业如何开展党的工作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党组织与企业主的关系问题,如何拓展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法途径问题,如何对业主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有效监督问题,如何巩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组建率的问题,如何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与农村党建、街道社区党建有机结合的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大胆探索,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以改革的精神,积极实践,与时俱进,努力探索适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点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⒈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要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制定工作规划,研究工作措施,定期分析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建立责任制,明确区县委书记第一责任人,乡镇、街道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的职责,真正做到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分头抓。要把这项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督促检查,促进工作落实。

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进一步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沟通情况,交换意见,研究制定措施,形成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调动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具体指导。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摸清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三是不断总结经验,培育推广典型。各地、各部门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着力发现、培育和总结推广一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和行业代表性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在全市形成一个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良好氛围。

⒊坚持原则,注重实效。要从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建力度。要在准确掌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员人数、来源和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科学设置党的基层组织。本着“积极稳妥、创造条件、因企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采取就近、方便、灵活的组织设置方式,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重点解决“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上级”的问题。对条件不成熟的,先建立企业工会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总之,要坚持从企业规模、党员人数、构成差别等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党组织。

⒋分类指导,整体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类型各异,情况千差万别。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搞好分类排队,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具体指导。对党建工作基础比较好的企业党组织,要重点帮助他们总结提高,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对党建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的企业党组织,要发挥党建指导员的作用,帮助他们找准问题,分析原因,认真整改。对从国有、集体企业转制而来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指导他们继续借鉴运用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大胆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新办法。

⒌明确职责,强化效能。一是合理界定职能作用,确定党组织工作目标。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为重点,确定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职责,督促其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反映党员和职工的意见要求,加强对群团组织领导和完成上级交办任务,保障企业依法经营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利,在政策和法律范围内积极为业主排忧解难。二是建立完善党组织工作制度。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党组织与业主平等协商的通报、对话制度,交流感情,增进了解;建立党组织生活、学习等制度,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继续扎实推行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派驻党建指导员制度等,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阵地建设。要积极主动开辟活动场所,争取必需的活动经费,保证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

⒍加强教育,提高素质。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的思维方式、认识水平、生产目的、价值观念存在一定差距,加之党员来源不一,素质参差不齐,心态各不相同,使党的思想建设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要结合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高度重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思想建党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党组织的正确发展方向。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群众观点和党员标准、组织纪律、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着重解决非公有制企业特殊环境下党员组织观念淡薄、雇佣思想和拜金主义严重等问题,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思想觉悟,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⒎把握关键,配强班子。大量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能否搞好,能否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能力的强弱,素质的高低。因此,今后我们将加强对这方面的探索,高度重视选贤任能的工作。选配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首先要按《党章》的规定和必要的程序从企业内部党员中产生,如企业中暂无合适人选的,由上级党组织推荐或选派临时负责人先行开展工作,再通过培养、调剂等办法逐步解决。个体工商户比较集中的地区的党组织负责人,由当地工商所、个协党员负责人兼任。对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要赋予其与职务相适应的责任和权利。

另外,我市拟于近期召开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采取区县和党建工作突出的企业党组织会议交流的方式,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并就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全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篇5:茂港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保康县妇联

当前,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成熟壮大,我们保康县妇联依托党建带妇建,坚持有利于妇女组织和妇女作用发挥的原则,立足在党政大局、妇女工作、企业发展上找准切入点,重点从女性就业密集、党建基础扎实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入手,指导和帮助一些条件成熟的企业建立妇联组织,走出了一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全面部署和典型先行相结合的妇建之路。按照市总工会、市共青团、市妇联开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工、青、妇组建工作调研活动的要求,县妇联对妇联组织组建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对妇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妇联组织组建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措施

1、强化领导,组建网络不断延伸。县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对建立党组织但尚未建立妇女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依靠党组织加强领导和协调,按照“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分步实施,建立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推动建立妇联组织。目前,已在符合条件的13家民营企业建立妇联组织,其中就业人数达10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1家,与工会联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1家,组建巾帼创业带头人联谊会,吸纳19名女企业家、女创业带头人开展创业指导、就业培训等联谊服务活动,形成了“组织健全、覆盖广泛、开放协作、服务高效”的组织建设新格局。

2、强化措施,组建领域不断拓宽。采取“三个一批”的措施拓展妇联组织组建领域,即巩固一批,针对原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妇联组织撤消、功能弱化的实际,抓住加强企业党建的契机,积极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协调,督促其恢复妇联组织。新建一批,对一些具备成立妇联组织条件的民营企业,主动上门做工作,帮助业主提高对妇女工作的认识,促使他们建立妇联组织。联挂一批,对一些女职工人数集中又具备建立妇联组织的行业,采取联合、挂、靠等方式建立妇联组织,把妇联工作融入各个阶层的妇女群体,增强了妇联组织的影响力、感召力和渗透力。

3、搭建载体,组建成效不断凸显。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妇联组织的作用,组织广大女职工深入开展“巾帼建功”、“巾帼示范岗”、“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创新活动,配合本单位对女职工开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方面的教育,加强对女职工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了女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广大女职工在经营管理、生产一线展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靓丽风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妇联组织组建力度不够。我县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组织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从业人数达100人以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公企业屈指可数,大多数民营企业从业人数较少、规模较小,达不到成立妇联组织的要求,有的非公企业规模较大,但因为已成立工会组织,工会下设的有女职工委员会,认为没有必要再成立妇联组织;已成立妇联组织的非公企业也因受经济效益、生产成本的影响,开展活动较少,组织凝聚力不强。

2、妇联干部队伍建设不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妇联干部队伍不够稳定,已成为影响基层妇女工作的主要瓶颈之一。据调查,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中只有15%的妇联

干部较为稳定,有的企业妇联干部身兼数职,工作精力难以集中;有的企业妇联干部从事“边缘”岗位,对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等信息知之甚少,难以组织开展有效的妇女活动;有的企业妇联干部经济待遇得不到保障,仅凭对妇女工作的热爱和责任开展工作,活动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导致妇联干部流失严重,妇联组织形同虚设。

3、女职工合法权益维护不够。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女职工在生育哺乳期间,企业或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辞退女职工,但在实际工作中,妇联对企业没有真正的约束力,只有宣传、督促的权利,而企业经营者才有真正的决定权,必然导致妇女权益保护不能真正落实,这对妇联组织积极探索促进妇女权益保护的有效途径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进一步加强妇联组织组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妇联组织是党组织领导下的妇女群众组织,是妇联的基层组织。全县各级妇联要按照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基本原则,通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较为完善的妇联组织,充分发挥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团结和凝聚广大女职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坚持党建带妇建,强化妇联组织建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妇联组织要依靠党组织的领导,在国有集体企业、女企业家联谊会成员单位中率先建立妇委会等妇联组织,要针对本地经济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生产经营的主要特点及具体情况,制定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妇联组织组建工作的具体计划,指导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建立妇联组织。要在已成立妇联组织的企业建立妇女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大问题共同商讨制度、妇女组织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制度等,通过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党建带妇建工作有效开展,形成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2、坚持培训指导,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注重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妇联班子成员的培养和培训,妇委会负责人不是党员的,应当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具备条件的要及时发展入党。同时,要加强对班子成员的考核,对工作不负责任、个人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工作要求的,按程序进行调整,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妇联班子整体水平。

篇6:茂港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丹阳市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切实加强在非公有制经济群体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非公有制企业6915家,单独建立党组织的654家,联合建立党组织的25家,从业人员147609人,其中党员6914人,党员业主291人。2009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群体党员403人,占全市新发展党员的46.7%。

对非公有制经济群体

发展党员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唐宁锋

一、丹阳在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中做到三个注重

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工作,是有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上新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注重抓党组织的组建。根据非公经济组织党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分布面广的特点,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对于企业规模比较大、党员人数多的非公经济组织直接建立党支部。对于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我们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组建联合党支部。对于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先把工会、共青团组织建立起来,为建立党的组织创造条件。对于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由上一级党组织指派,待条件成熟时再进行选举。同时,在个体工商户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就近、就地建立党组织。截止目前,全市非公经济组织中建立党委16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625个,其中650个单独党组织,4个联合党组织,中共党员6914余人。基本实现了党建工作全覆盖。依托这么一个比较健全的党建工作网络,推动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

2、注重抓培养考察。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组织参加党校培训、党组织生活会、压担锻炼和岗位技能比赛等途径,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部分流动的入党积极分子,实行跟踪管理,及时做好向有关单位传递党组织考察材料等工作。建立健全与入党积极分子谈心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和发展党员“公示制”等制度,认真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的标准和程序,坚持发展党员工作“质量第一”的原则,及时把那些符合党员条件的同志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

3、注重抓制度规范。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党员,健全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员发展计划申报、发展对象公示、党员发展材料预审等制度,确保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同时,严格发展工作程序,坚持做到没有进行政治审查的不批,没有计划的不批,程序不合格的不批,没有参加集中培训的不批,未经公示的不批,手续不完备的不批。

二、目前在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发展党员工作中,我们也发现非公有制经济群体发展党员工作还存在三方面问题。

1、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覆盖面还不够。就我市来看,仅有不到10%的非公经济组织单独或联合建立了党组织。已建立党组织的企业由于有专人负责,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视程度、敏感程度以及工作力度都明显强于尚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时间一长相互之间自然就不平衡了。

2、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干部队伍“弱”。一方面,党务干部多数是兼职,缺少必要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对发展党员工作有关政策法规和具体程序了解不透,把握不准,致使发展党员工作措施乏力,工作滞后,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党务干部队伍不稳定,新手多,工作时常衔接不上,影响了发展党员工作的正常开展。

3、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培养考察难。非公经济组织员工流动性很大,很多员工在一家企业打工半年到一年,3年以上长期员工占比不高,而发展党员基本上需要2-3年时间。流动性大给企业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一方面,由于员工在不同企业间或者在同企业各部门间流动,跟踪培养所需人力、物力、精力很大。另一方面,由于员工外出多年,打个证明都比较难,函调考察更是难以着手。

三、对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的思考

上述问题如何解决,从我市的工作实践来看,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提高思想认识,营造良好氛围。一方面,要站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它摆上突出位置,注重在宣传动员上下功夫,通过宣传栏、简报、有线电视等媒介,广泛宣传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要强化非公经济组织业主的党建意识。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抓好党建工作非但不会影响生产经营,而且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使他们在时间、经费、人员配备上支持党建工作,把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营造做好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良好氛围。

2、要巩固基层组织,优化发展平台。要围绕解决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薄弱环节,扎实推进发展党员工作。首先,加快组建步伐。按照“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就组建到哪里”的原则,灵活运用“建、联、挂、靠、派、跨”等模式,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提高党组织组建率。同时,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各种党务工作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完善党的工作方式方法,使党组织的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其次,依托群团发展。要针对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低的实际,采取群团先行组建、依托群团发展的办法,对暂时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先行组建群团组织。在此基础上,健全入党“群团推优”制度,加强群团组织对入党申请人的培养考察,解决发展党员工作“源头无源”问题。第三,加强业务培训。要定期举办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业务培训班,加强对党务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特别是要通过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发挥指导员传、帮、带作用,着重在发展党员工作业务上指导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干部,使他们熟悉掌握发展党员工作的业务知识和具体要求。

篇7:茂港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 影响和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推进。

1. 思想认识滞后。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企业的最直接动机。由于对党建的投入在短期内看不到直接经济效益, 因此, 企业主普遍对于组建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顾虑重重, 有的认为党组织是与企业对立的政治力量;有的认为党组织的存在会出现“失权、分权、争权”现象;还有的认为党组织的存在会加大企业经营成本等。这使非公企业主对党建工作采取消极、漠视、不合作甚至抵制的态度, 增加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的难度和复杂性。同时, 在非公企业中工作的员工, 具有流动性强、灵活性大、劳动关系短期化的特点, 员工的政治地位与职位升迁、薪金报酬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在此环境下, 员工认为亮不亮党员身份和经济收入没有太大的关系。而相对于雇佣关系, 党组织关系的接转手续相对比较复杂, 因此, 部分员工宁愿把组织关系放在自己的口袋里, 做“口袋党员”。企业主和企业党员思想上的偏差, 导致实际工作中的迷茫, 使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困难重重。

2. 传统体制障碍。

传统理论、做法和思路给新工作开展上留下了障碍。如党章里规定的“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 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由于企业的兴办和破产都是由工商部门注册和核销, 地方党组织无法随时掌握其动态, 加上企业党员中组织关系转接不及时、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多, 影响了党员人数的统计, 因此很难准确判断企业该不该建、能不能建党组织;又如党费上交、使用、留成等问题, 党章中并没有明确规定, 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党组织自身建设因素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性打了折扣, 使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如参与决策、组织动员、保证监督、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等都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也给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3. 党组织作用定位困难。党章中规定, “非公有制经济中党

的基层组织, 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 团结凝聚职工群众, 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的义务和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 党组织在非公企业内处于什么地位, 有哪些方面的权利以及怎样在非公企业中发挥作用, 党章并没有给出现成的答案。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 在生产力的转化上是长期的和无形的, 如何正确量化党建投入与企业收益的比例关系, 尚未建立起公认的模型关系。所以, 当“非公企业成立党组织的必要性是什么”、“非公企业党组织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何在?”等问题提出时, 党务工作者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实际工作中,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常是处于“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地位:上级布置的与考核指标挂上钩的硬性任务, 就落实得具体一些, 对于没有具体指标的软任务, 存在着“就文件贯彻文件, 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尴尬, 执行时往往临时动议多, 全盘研究少。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被虚化、矮化、软化、弱化的倾向比较突出。

4. 党务工作者的水平亟待提高。

随着现代管理理念引入企业, 企业主已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了企业党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有的企业也设立了相应的机构进行这方面的建设。但是,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 企业主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财力、物力, 更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财力培养这方面的专职人才。党务工作者, 大部分都是兼职的, 要么由本企业的行政领导人兼任, 要么聘任企业外的党务工作者。而党建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理论性较强的工作, 要求党务工作者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素养。这部分党务工作者的精力、能力等方面与非公企业党务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客观上造成了党组织开展活动难、内容形式单一枯燥、党组织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2009年9月,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作出重要部署, 为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 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 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是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工作的组织依托和物质基础;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 是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主体条件和基础任务。要坚持把建立基层党支部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 千方百计扩大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工作覆盖面。在党组织的设置方式上, 不拘一格, 灵活多样, 既要严格遵照党章的规定, 又要充分考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自身的特点, 采取单独、联合、挂靠等多种组建方式, 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认真落实“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建立单独党支部;党员人数接近或超过50名的, 可建立党总支;接近或超过100名的, 可建立基层党委”等规定, 对于党员少或没有党员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则通过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或政治指导员的方式, 以及先把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立起来, 通过他们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教育和团结广大从业人员, 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并积极探索“工建铺路、团建搭桥、党建通车”的新路子。以此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 指导和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加快党组织的组建步伐。

2. 不断开拓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

(1) 围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管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方法上, 都必须自觉地围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这一主题, 使党的组织活动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统一起来。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党组织要结合企业实际, 积极配合。比如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活动;围绕企业生产开展劳动技能竞赛, 组织义务劳动;发动和号召党员在企业的重点工程和科技攻关项目中发挥表率作用;通过党员班组长和党员骨干, 抓好班组建设, 促进生产任务顺利完成;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 向员工宣传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使职工关注企业的发展并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使党员做到“平时工作看得出, 关键时刻站得出, 危急关头豁得出”, 在完成企业的急、难、险、重的任务中, 在克服企业的技术、管理难点上, 起到重要作用。同时, 党组织还应大力宣传在企业生产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 树立起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扩大党员和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 参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决策, 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服务。党组织要参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管理, 参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重大问题决策, 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出谋划策, 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比如,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进行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前, 党组织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 发动职工献计献策, 广泛听取党员和员工的意见, 尽可能掌握全方位的信息, 并通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层、决策层中的党员, 将党组织的意见渗透进去, 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决策合理化、科学化。

(3) 要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 形成工作合力。党组织要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 指导他们按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 使群团组织成为党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 工会、共青团组织有特殊的优势, 党组织必须注意充分利用和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优势, 加强与职工群众的联系, 发动他们积极、紧密地配合党组织的工作, 把党组织开展的活动与各种群众组织开展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党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党组织可通过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企业主签订集体合同并监督合同的履行, 参与劳动合同争议的调解, 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了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组织的领导, 在群团组织负责人的配备上, 可采用交叉兼职的方法, 企业党组织书记原则上兼任工会主席, 符合条件的党员团支部书记可进入党的支部委员会, 以形成合力。

3. 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应着重抓好3个环节:一是选好、配强党组负责人。党组织书记的人选, 应具备党性强、作风正, 懂业务和生产经营, 有组织领导能力和务实创新精神, 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等素质。二是注重对党组织书记的培养。加强对书记队伍的教育培训, 定期对他们进行党务知识、能力的培训, 进行现代科技知识、信息技术, 特别是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 努力提高其参与企业决策的能力。三是通过法律途径, 维护和保障党组织书记在企业中的合法权益和地位, 稳定企业党务干部队伍。

上一篇:讲看齐、转作风、树形象讨论稿下一篇:游四明山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