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咨询工作要求

2024-05-18

社区心理咨询工作要求(精选9篇)

篇1:社区心理咨询工作要求

社区心理咨询工作要求

1、应设立社区心理咨询室,并悬挂“社区心理咨询室”标识牌;

2、社区心理咨询师应有相关资质,并有资质复印件留存;

3、要有具体的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管理制度、咨询室守则,并上墙;

4、咨询室环境应优雅、整洁,并按要求摆放好桌椅,来访者椅子和咨询员椅子不能正对面摆放;最好配有饮水机、纸杯等;

5、咨询室应有咨询记录本,并按要求完整填写记录;

6、咨询室应配有带锁的文件柜,钥匙由专人保管,文件柜内可放置心理咨询专业、科普读物、咨询档案、咨询活动记录资料等;

7、每年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不少于4次,要有活动记录,如:活动通知、活动计划、活动小结、活动照片等。

篇2:社区心理咨询工作要求

工作日志是对每天工作情况的记录和总结。

工作内容包括每天工作中所做的事,即当天所做的工作内容。

走访宣讲要填写当日宣传的政策法规及事项内容。提 示:

1、工作日志每日填写一次。

2、在“工作内容”要填写当日工作有关的各项工作内容。如:入户情况、为居民办理的事项、解决的困难,上报的材料、参加的会议、组织的活动等。记录自己为居民办理的事项、解决的困难、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3、社区的重要活动要记录在工作日志中。

4、记录自己受到上级表彰、表扬情况,被通报事件。

5、记录各级领导深入社区,检查指导自己工作情况。

6、记录自己补休及缺勤(病、事假)情况。

7、“走访宣讲”要填写宣传的政策法规及事项内容。

8、节假日、公休日如正常休息可跳过当天日期。建议:如一天的工作内容比较单一,写成不同类别的日志,入户日志、服务日志、会议日志等,以突出当天的工作主题。(如:一天工作以入户为主可写成民情日记)

工作日志填写说明

工作日志是对每天工作情况的记录和总结。

工作内容包括每天工作中所做的事,即当天所做的工作内容。

走访宣讲要填写当日宣传的政策法规及事项内容。提 示:

1、工作日志每日填写一次。

2、在“工作内容”要填写当日工作有关的各项工作内容。如:入户情况、为居民办理的事项、解决的困难,上报的材料、参加的会议、组织的活动等。记录自己为居民办理的事项、解决的困难、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3、社区的重要活动要记录在工作日志中。

4、记录自己受到上级表彰、表扬情况,被通报事件。

5、记录各级领导深入社区,检查指导自己工作情况。

6、记录自己补休及缺勤(病、事假)情况。

7、“走访宣讲”要填写宣传的政策法规及事项内容。

篇3:社区心理咨询工作要求

一、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能概述

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责是由社区警务战略对社区民警的角色要求所决定的。社区警务是存在于警方和社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警方与社区通过警务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社区警务要求社区民警以社区为工作基点, 参与社区生活;社区公民则通过一定的方式, 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工作。透过社区警务的科学内涵和战略核心, 可以看出社区民警主要有以下职责: (1) 收集掌握社区情报信息。收集掌握社区情报信息, 是指社区民警对反应社区治安管理及其治安情况变化规律的消息、情报、资料、数据进行收集掌握、传输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2) 强化社区安全防范。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目的是预防犯罪, 确保社区安全。社区民警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这个目标进行, 在工作中着力于防范, 充分发动群众和利用社会资源维护社会治安, 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大力提高社区的安全防范控制能力, 以确保社区治安秩序稳定。 (3) 宣传与教育。社区民警还肩负着向社区居民宣传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 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的职责。这里的宣传和教育, 不再是单向传输并由群众被动接受的宣传教育。而是社区民警通过采取一系列手段和措施, 动员和组织社区成员参加社区治安防范工作, 提高社区居民对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路线的理解, 确保群众思想的统一, 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同时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 (4) 服务群众。社区警务的基本思想要求社区民警要强化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 要同社区民众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和警民鱼水关系, 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为社区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安全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二、社区民警的角色分析

社区民警既不是原户籍警外勤民警的变称, 也不是治安警与户籍警的简单叠加, 而是在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新形势下, 以社区安全为主、以为民服务为先、以治本为己任的全新的警种称谓。其他警种所涉及的业务范围相对单一, 而社区民警则有着很大不同, 社区民警以社区为工作平台, 以社区的厂矿、机关、居民为工作对象, 既要立足犯罪预防, 还要搞好社区服务。这就要求他们一方面要及时控制犯罪苗头, 保证社区治安状况稳定, 另一方面又要立足基层, 服务群众, 把守好社会的重要窗口, 改善和密切警民关系,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依靠社会力量预防和减少犯罪是社区警务战略的一项基本原则。社区蕴涵着丰富的治安资源, 但必须有人去组织、指导和开发利用, 如果离开了一支强有力的社区警察队伍, 社区警务的整体机制就无法启动, 社区警力的作用也就不复存在。社区警务策略中对社区民警角色定位的特殊之处在于增进社区民警与社区内群众接触的机会, 让警察与社区居民间能互相了解、相互体谅, 培养彼此间对社区的归属感, 进而通过群众自发性参与民警的工作及活动, 达到协助及监督的目的, 利用社区内资源共同来解决社区内的问题、提升社区治安, 进而让群众对民警更有信任感, 增加警察执行工作的责任感与热忱, 促进警民双方真正的合作。

三、多管齐下, 提升社区民警工作技能

从实际出发, 向素质要警力, 培养社区民警的整体工作能力,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提高社区民警的思想觉悟, 加深社区民警对社区警务战略的理解。

思想状况的正确、成熟与否决定着社区民警能否很好的完成社区警务战略赋予的任务和职责。因此, 要通过开展政治学习、参加党组织生活、听先进人物报告会等多种形式, 组织民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廉政勤政建设, 使民警牢记并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 以讲座、电视电话会议为主要形式, 组织专家、学者、公安院校的老师向民警讲授社区警务战略的相关知识, 使社区民警真正理解社区警务的精神内涵, 纠正实践中存在的错误思想, 并通过学习优秀社区的先进经验, 丰富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

2. 建立完善社区民警的培训机制, 开展岗位大练兵。

要建立社区民警的培训制度。对民警进行培训, 使之了解辖区的职能。全面熟悉辖区情况。顺利开展辖区实有人口管理、情报信息基础工作、安全防范工作、治安管理工作和群众服务工作, 及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继续开展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成人教育和培训, 提高在职警察的知识水平, 优化其知识结构, 防止社区民警的知识及思想老化;总结先进社区的经验, 大力推广;开展岗位练兵大比武, 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 抓典型, 树标兵, 促进民警业务素质的提高, 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3. 对社区民警的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和解决矛盾的能力进行专项培养。

实施社区警务要求社区民警需要深入基层, 运用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开展警察公关, 与各界人士广交朋友, 作群众的贴心人。因此, 要大力培养社区民警的交际能力, 加强民警对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方面的技巧学习。可以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案例, 以情景再现、汇报表演等直观的形式, 向广大社区民警教授在处理与社区居民关系以及调节邻里纠纷等方面的知识。达到提升警察形象, 密切警民关系的目的。

4. 实行监督机制, 强化内外监督。

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是赢得群众拥护的基础。建立健全一整套的监督管理机制, 有利于从客观上控制不良风气的滋长, 促进警察队伍的廉政建设, 提高民警的素质。一方面, 社区民警要自觉广泛的接受外部监督;另一方面, 严格内部监督机制。同时, 实行社区警务公开制度, 凡是与社区群众和社区各方面有关的问题, 只要不涉及警务机密, 都要采取多种方式予以公开, 要自觉接受群众对社区警务的监督。不断改善服务, 完善形象。

5. 完善竞争机制, 建立合理的社区警务激励机制。

社区民警的选拔应推行竞争上岗。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 对社区民警试行聘用制, 增强民警的危机感、责任感。在社区警务模式下, 派出所的领导者应尽量使用弹性投机, 给社区民警以自主发挥的余地。对于那些完全可以由社区民警自主完成的工作任务, 派出所领导应大胆放权, 让社区民警独立去完成, 使社区民警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增强其对自身工作价值的认识, 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建立以考核社区民警工作实效为主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引入激励机制, 如通过提高福利待遇、立功授奖等多种激励方式激发民警的内在潜能。

四、总结

“天下安危, 公安系于一半。”作为社区警务建设的主力军, 社区民警的角色定位和自身素质不仅决定着社区警务战略的前景和未来, 更决定着我党政权的稳定, 国家的长治久安。社区民警要找准自己的角色,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技能, 扎实深入基层, 牢固确立“为民、爱民、亲民、安民”的理念, 坚持“客户”导向原则, 立足本职,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真心实意地为社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在群众中树立起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 解决存在的问题, 继续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的发展, 在新的世纪开创公安工作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熊一新, 王太元.最新社区警务工作指南[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3:274-289.

[2]张兆端.社区警务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社区化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315-326.

[3]杨玉海, 葛志山, 刘知音.社区警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265-273.

[4]李忠信.中国社区警务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9:354-363.

[5]张兆端, 张建明, 杨瑞清.社区警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210-214.

篇4:社区心理咨询工作要求

【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社区戒毒;应用研究

1.戒毒治疗中实施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依据和优势

1.1理论依据

心理分析治疗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主要是探讨个人在发展的过程中适应各种冲突的历程,从心理层面分析造成现在行为的原因。在心理分析团体中,可以为团体成员提供一种重新体验早年家庭关系的气氛,从而促使其深藏在潜意识里的东西浮至意识层面,强化自我使行为更符合现实,最终通过对个体人格结构的修正、学习新的行为而重建人格。

1.2团体心理咨询的优势

(1)团体心理咨询感染力强,影响广泛。

(2)团体心理咨询效率高,省时省力。

(3)团体心理咨询效果容易巩固。

(4)团体心理咨询特别适用于需要改善人际关系的人。这些优势都是可以弥补以往在戒毒康复治疗中的缺陷。

2.团体心理咨询的戒毒治疗理念

2.1戒毒人员的治疗理念

我国传统的戒毒模式中,认为吸毒人员是一群违法者,而在团体心理咨询中认为吸毒人员是毒品的受害者,是一群身心发生紊乱的病人,他们的每一个人都有强烈的戒毒动机,都愿意找到在社会、家庭中的正常位置,都渴望改变成一个正常生活中的人,他们也都需要得到帮助、信任和理解,来实现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2.2吸毒人员家庭的治疗理念

吸毒人员的家庭是他们最大最主要的支持系统,家庭的结构状况和关心支持程度,一方面将直接影响到戒毒人员的戒毒效果,对预防复吸将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另一面现在有许多的家庭在戒毒方面缺乏知识,很难与戒毒人员在戒毒方面进行探讨,有时还适得其反。团体咨询将戒毒家庭引入一个团体后,可以在团体中学习所想了解的知识,改变对吸毒人員的看法,相互交换不同家庭对帮助吸毒成员的不同经验,同时让他们体会到与人沟通的重要性,让他们感受到接受和理解是一个人的情感需要,并将这些经验和体会延伸到自己生活中,实现到自己家庭中的戒毒人员身上,从而使戒毒人员获得来自家庭的支持力量。同时团体咨询本身也具有治疗的功能,来修复一些存有危机的戒毒家庭,优化戒毒家庭的结构,真正实现家庭在戒毒康复治疗中的功能。

3.团体心理咨询在社区戒毒中的实践

3.1对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街道和黑龙江省大庆市的社区戒毒人员。纳入对象本社区吸毒人员, 自愿参加团体心理咨询,scl-90量表提示人际关系、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无明显异常者。符合条件的对象共40人, 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 人。两组对象的性别、年龄、吸毒时间、家庭结构、收人情况、scl-90各因子分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2方法

第一次“相识”

(1)相互介绍、认识,了解大家在社区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形成团体向心力。

(2)讨论咨询目标, 在团体咨询中的期望。

(3)形成团体心理咨询契约, 不要迟到缺席、活动过程中彼此尊重、活动内容对外保密、活动组员不私下联系。

第二次“我的生活事件”

(1)讨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顺心的事。

(2)在社区生活中有哪些困难。

(3)如果遇到烦恼我们应如何应对。

第三次“情绪调控 ”

(1)识别情绪与接纳情绪。

(2)当我们遇到坏情绪或者困难的时候一般怎么做。

(3)哪些做法有效, 哪些做法无效。

(4)总结归纳有效应对情绪问题的方法。

第四次“参观极地馆—增强康复信心

在极地馆参观过程中领悟“ 帝企精神” , 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仍然不屈不饶的繁衍生息, 增强戒毒康复信心。

第五次“健康工作、生活的开端

(1)探讨寻找工作的期望与困难。

(2)理性思考哪些工作适合自己。

(3)挖掘自我优势和长处:勤劳、坚持、精神信念等。

(4)提供。就职信息。

第六次“ 面试”

(1)探讨就职面试的时候遇到让你最头痛的问题是什么。

(2)激发团体一起思考如何应对。

(3)禁毒社工提供就职面试信息。

第七次“ 榜样的力量”

邀请已成功戒断。毒瘾并致力于社区的戒毒人员, 介绍戒毒经验与应对困难的方法, 提供给社区戒毒人员以榜样和努力目标。

第八次“ 收获经验、展望未来”

(1)总结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的历程。

(2)讨论对于未来的期望与计划。

(3)毕业仪式:为优秀学员颁发奖品。

3.3心理测量及评价工具

3.3.1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eale,SAS)

由Zung 1971年编制,SAS共20个项目, 我国常模总粗分(原始分) 均值为(29.78±10.07分, 自评总粗分的分界值为40 分, 标准总分为50分, 主要用于评定焦虑症状出现的频度和强度, 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3.3.2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eale,SDS)

由Zung1971年编制,SAS共20个项目, 我国常模总粗分(原始分) 均值为(33.46±8.55)分, 自评总粗分的分界值为41分, 标准总分为(41.85±10.57)分, 主要用于评定抑郁症状出现的频度和强度, 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团体咨询前后分别进行SAS,SDS量表的评估。每次活动后,(除参观和电影)发放反馈表, 对本次课程的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效果、老师的水平4个方面共8个问题进行打分, 计算平均“ 满意度” 。

4.结果与讨论

(1)团体心理咨询为社区戒毒人员所接受。社区戒毒人员对于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形式较易于接受, 对于各次咨询活动的满意率均在80%以上。且满意度随着活动的开展逐步提升, 其中团体成员对于工作、面试的主题较为关心, 这间接表明团体心理咨询提升了团体成员的就业动力。

(2)团体心理咨询对降低戒毒人员焦虑情绪有较好的效果团体心理咨询开展前, 干预组与对照组在焦虑、抑郁、就业动力领域中均无差异。

5.问题及分析

(1)成员投入程度缓慢,在团体咨询开始时,部分成员由于对团体心理咨询的不了解,持着怀疑的态度来参加活动,导致在做游戏时表现出漫不经心的神态,游戏的分享不主动,紧张情绪不能一下子放松下来。

(2)在一些自我认识、自我探索练习过程当中,大多认为造成自己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吸毒,而不愿接受在人格上的缺陷,因此越往深层次探索焦虑感越强,甚至愤怒的情绪,出现了阻抗,妨碍了训练进程。

6.团体心理咨询在戒毒治疗的前景规划

(1)加大对团体心理咨询的宣传力度,扩大团体心理咨询在戒毒治疗中影响,充分发挥团体心理咨询的优势,把团体心理咨询当作一种主要戒毒与康复治疗手段之一,来帮助更多的戒毒人员修复心灵,树立戒除毒瘾的信心,成功回归社会,重获新生。

(2)在戒毒人员中开展广泛的心理问题调查,将所调查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别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咨询方案,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形成一整套有效的团体心理咨询模式,让不同类型问题的戒毒人员都能够得到帮助。

篇5:社区民警角色分析与工作技能要求

卿淑攀

内容摘要:社区警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警务理论,涉及对警察的本质和警务工作的目标,以及警察与社会、警察与公众等一系列问题的定位和思考。因此,社区民警在社区警务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文件精神,再结合目前的社区警务工作的实际,确定了社区民警的主要职责包括: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也对社区民警的工作技能作了要求。

关键词:社区警务 社区民警 角色分析 工作技能

一、社区民警的角色分析(一)社区的含义分析

2006年9月,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由此拉开了社区警务改革的序幕。

社区是社会的构成单位,社区警务就是以社区即社会的治安需求为导向,开展警务工作。社区警务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警察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减少犯罪;依靠社会的公众力量遏制犯罪;以防为主,先发制敌;以小治安累积大治安。这些方面都要求社区民警在社区警务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最终引导社会治安整体、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而社区警务作为新的警务工作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与社会隔离的封闭型警务模式,强调警务工作重心向社区延伸,与社区公众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共同负担起维护社区治安的责任。同样也要求社区民警走入社区,发现和了解社区的治安问题,带领、指导、支持社区群众性和社会性治安防范组织,建立于社区警务工作相适应的警务运行机制。

(二)社区民警的角色分析

社区民警在社区警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毕竟社区警务是一种新型的警务理论体系,广大人民群众要彻底了解和理解了社区民警在社区警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社区民警在社区警务中的重要身份之后才能有效的配合社区民警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这里,我们从社区民警的概念以及社区民警的职责中对社区民警进行一定的了解。

所谓社区民警是指在社区警务战略中,具体承担社区治安管理、安全防范以及社区服务等职责的民警。

社区民警既不是原户籍外勤民警的变称,也不是治安警和户籍警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新形势下,以社区安全为主、以为民服务为先、以维护治安为己任的一种全新的警种的称谓。

社区民警和其他的警种一样,都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强制力置,但从其具体的业务工作内容和范围来看,社区民警又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警种。社区民警的日常工作涉及治安、刑侦、内保、消防、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因此要求社区民警通晓个方面的公安业务,善于做群众工作,成为一警多能的多面手,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1)社区百姓热心的服务者

在社区警务工作中,服务百姓既是社区民警的职责,也是做好社区警务工作的一种策略。服务群众不是一种单向的行为,在点点滴滴付出的过程中,是为社区民警日后顺利开展社区工作积聚无形的资源和力量。例如,石灰桥社区内有不少年迈多病、行动不便的老人,在走访中,社区民警小沈偶然间得知了这些老人们的一桩心事:因2007年1月1日起全市将统一使用市民卡代替西湖医保卡,未制作二代证就无法办理市民卡,因此这些行动不便而一直没有办理二代证的老人们开始担心日后的求医看病。得知此情况后,小沈立即与社区干部进行了商量,决定将这些老人接到派出所统一拍照制证。只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好事,却体现了社区民警的重要角色。

(2)社区和谐环境的维护者

社区家居治安环境的好坏与否,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更与社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社区环境的好坏与否更是社区民警的职责,社区民警必须维护好社区的治安环境,保证社区居民和谐相处。(3)社区纠纷矛盾的化解者

邻里纠纷是社区中的常事,但处理不好往往引发不必要的治安甚至刑事案件。对此,社区民警必须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演好纠纷矛盾化解者这一角色,成功地处理邻里纠纷矛盾。如,养狗是现代都市人的一种生活时尚,然而因养狗引起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某社区就有两户原本关系和睦的居民因为小狗撒尿而发生了口角、动了手。面对新情况,社区民警小沈立即与社区协商推出了“阳光养狗”计划:社区为每一名养狗户进行了登记,同时送上一条犬绳,并与他们签订了包括定时定点溜狗、发生纠纷的解决方案等内容的协议。通过一系列的工作,社区宠物狗的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后未发生一起因养狗引起的邻里纠纷。

(4)社会化宣传的宣传者

为了维护社区良好的治安环境,保证社区居民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社区民警必须努力扮演好这个角色,构建社会化“大宣传”格局,密切警民关系。宣传的重点主要集中在:①可防性案件宣传。重点宣传入室盗窃、抢劫、打架斗殴等多发性犯罪给广大人民群众带了的危害,传授社区居民相应的防范手段和措施。②安全管理宣传。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讲授治安、交通、禁毒、消防等方面的安全防范知识,提高群众的自防、协防意识和能力。③法律知识宣传。向广大人民群众宣讲法律常识,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号召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维护社区治安,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浙江省某市某社区就是因为做好了社会化宣传,所以该社区几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打架斗殴事件,没有出现一次盗窃、抢劫现象。这是社区民警在社区警务中取得的良好成绩。

(5)交通和消防安全的维持者

交通事故对于居民区内的威胁或许不是太大,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社区民警作为社区的负责民警,应当要定期的与交警到社区里面做好社区交通安全宣传,提高社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有效的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样不仅能维持社区内的交通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通以外的发生,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当然,这些角色只是社区民警所充当的角色中的一些,社区民警和其他警种一样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而存在的。但是,社区民警却又不同于其他的警种。现在我们就通过社区民警的具体职责和一些素质要求对社区民警的特殊性进行分析。

(三)社区民警的角色定位

社区(驻村)民警的角色定位也确实与原先责任区警务中责任区民警的角色定位有许多相同之处。特别是在两者的表现形式上。由于受派出所本身职能的 制约。要想发生太大的变化是不可能的。其次,社区(驻村)警务更是一种警务战略,其基本观念是要通过社区警务这种模式。密切公安机关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宣传和教育社区群众。使其能认识到社区本身 对于社区治安所应承担责任。从而改变以前那种单纯由公安机关承包治安责任的工作思路由公安 机关社区共同承担社区治安的责任。不仅可以形成公安机关和社区在社区治安问题上的默契。而且也将大大增加社区治安的力量资源,增强对社违法犯罪的防控能力。在这一点上,原来的责任区警务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可以说社区警务 中社区民警的角色定位与责任区警务中民警的角色 定位还是基本相同的,原来责任区民警所干的事情。现在社区民警仍然得干。所不同的是,社区民警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社区治安防范资源的挖掘上,让社区自身也承担起其在治安方面应负的责任,依法作出处理的治安环境才会更加和谐。

二、社区民警的工作技能要求 “国家安危,公安系与一半”,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而群众工作则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就是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区民警处在直接面对群众的最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尤其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在此过程中,一名合格的社区民警必须首先要相当明确自身的职责,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做好群众工作,社区民警是社区警务的主要实践者。其素质的 高低直接影响到社区警务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社区警务工作的成败。因此,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就成了深入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做好社区民警的基本技能要求。而要做好社区工作,首先要十分明了自身的主要职责,才能全心全意的投身到工作中,掌握工作技能,做好群众工作。

(一)、社区民警的主要职责

社区和驻村民警是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治安管理和群众工作的主要力量,其主要任务是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这五项职责既是社区民警在新时期的工作任务,又是社区警务战略目标的要求,也是社区民警必须具备的技能要求。

1.开展群众工作。社区民警要强化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与社区公众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在社区警务活动中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群众满意为工作第一要务。

2.掌握社情民意。掌握社情民意,是指社区民警对反映社区治安管理及其治安情况变化规律的消息、情报、资料、数据进行收集、掌握、传输、使用的全过程。社区民警要及时收集、上报一些关于社会治安的各类信息,切实掌握社情民意,维持社区治安秩序。

3.管理实有人口。社区民警要加强人口登记和人口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准确的登记社区实有人口,了解基本情况,方便“对症下药”,更好的管理社区。4.组织安全防范。大家都知道警察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减少犯罪,打击和惩罚是必要的,而通过预防措施遏制和减少犯罪则应是警察工作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所以组织安全防范能够提高社区的安全防范控制力,以确保社区治安秩序的稳定。

5.维护治安秩序。社区民警要全面掌握社区公共复杂场所的一般性违法行为以及其他严重违法犯罪的情况,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维护社区的治安秩序。正因为社区民警所担当的职责相对于其他警种更加繁重更加具体,所以对社区民警的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也更加严格和具体。前面已经提到社区是社会的构成单位,多个小社区的安定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所以社区便是社会的基础。而派出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基础,社区警务又是派出所工作的基础,而社区民警是做好公安基础工作中坚力量,民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安工作乃至党委政府形象。所以,社区民警的素质的高低很重要。

(二)、社区民警的素质要求

1.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2.良好职业道德素质。3.优秀的业务素质。4.良好的心理、身体素质。5.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一名社区民警不仅具有应具备严谨的思想作风、创新的勇气、求实的态度、扎实的功底,同时要培养勤工作的作风,必须做到“四勤”:(1)勤于思考学习,做社区治安动态的“知晓人”。(2)勤于宣传教育,做社区治安防范的“牵头人”。(3)勤于记录,建好各种基础台账,做社区警务的“明白人”在日常工作中要勤于记录。(4)勤于联系群众,做社区群众的“贴心人”。

(三)、社区民警的工作技能要求

良好的素质是工作技能的要求,娴熟的工作技能是良好素质的表现,因此只有熟练掌握职责与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更好的掌握工作技能要求,才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其具体体现:(1)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社区民警处于最基层的基础工作,对于维护治安秩序与预防和控制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就不会发现安全隐患,进而防止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2)具有较强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社区民警面对的都是群众工作,权利来自群众,利益给予群众,面对各种各样的群众,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意见,与群众打成一片,切实了解群众的需要,与群众进行必要的沟通是社区民警必备的技能要求。

(3)具备较强的公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作为人民群众最贴近的社区民警,为了更好的处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问题就必须具备优秀的业务素质: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熟悉社区警务工作所需的法律、法规;精通治安管理业务;了解与社区警务有关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此外,还应具备独立工作、组织协调、宣传教育等社区警务必须的工作能力。

(4)要有专业的自我防卫技能与敢于牺牲的精神。“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社区民警工作在公安工作的最前线,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稳定的心理,熟练的擒拿格斗技术,敢于搏斗的精神,才能适应各种艰苦的环境和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治安问题,更好的为人民服务。(5)要有宣传与号召能力。对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治安秩序问题和违法犯罪问题,要能号召群众及早预防与控制,要能有积极应对的对策和解决措施,尽可能使人民的损失减到最小。(6)具备分析各种事态及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社区民警具有维护社区安全的职能,预防与控制违法犯罪事其必须的工作,对于各种事情的发展与紧急事件的发生,社区民警要在第一时间把事情控制好,为以后的处理做好准备和提供条件。总之,群众工作能力只有在群众工作中才能不断升华,每个社区民警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勤动脑筋,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善于总结,群众工作能力就 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2)(3)(4)

杨玉海、葛志山、刘知音主编:《社区警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冯文光主编《社区警务实用教程》,中国警察出版社2005年旧版 李雪冰主编:《治安秩序管理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篇6:社区心理咨询工作要求

一.工作分工

王刚: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各居委会工作人员分工健康档案慢性病随访微机

录入的验收及健康教育工作。庄亚军:太平居委会(国道以南,南马路以北,沙河路以东到公务员小区)

中山路西居委会(国道以南,中山路以西,博彦路以东,南马路以北)

王任托:太平居委会(南马路以南,四校以东到饲养场)

李晖:中山路西居委会(博彦路以东,南马路以南,中山路以西,中山瓦厂北)

站南街居委会

董茸茸:大众路居委会

董雅丹:大众路居委会(酒厂小区),影院街居委会

杨莹:人民北路居委会

李建荣:中山路东居委会

吕慧平:水泥厂居委会

金荣:友好居委会

徐胜莉:西园西居委会,全胜东,西居委会

杨五旺:负责察镇范围内所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工作。

二.工作职责

各居委会工作人员负责本人所管辖范围内的工作职责。

1.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花名的建立。电子档案的录入。及装档

案盒。

2.慢性病的登记,慢性病报告卡的填写及网络直报,慢性病的季度随访及随访

记录的记载。

3.辖区内60岁以上居民花名的建立。

三.工作要求

建档随访必须亲自登门入户。档案填写必须字迹清晰工整不得缺项。所有社区

工作人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努力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篇7:社区心理咨询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积极推进心理咨询服务进社区、学校,大力宣传各种科普性心理知识,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病人,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疏导和治疗,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帮助社区、学校青少年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树立科学全面的身心健康观;

(二)提高社区、学校青少年注重身心健康的意识;

(三)帮助社区、学校青少年掌握基本的情绪心理调适方法;

(四)优化社区、学校青少年的生存环境,创建良好的心理氛围;

(五)为建立全市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预警的网络服务体系打下基础;

(六)营造有利于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环境,使社区、学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实施步骤

(一)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

1、举行活动启动式,推动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活动。组织心理学专家和社区、学校青少年举行“关注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启动式,让心理健康知识走进社区、走进学校。

2、选择试点,示范带动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根据条件,选择1-3个场地较为优越、居民素质较高、社区、学校干部积极性较强的社区、学校,开展试点工作。设置较为温馨的谈话室和倾诉室,针对青少年及相关群体,通过各种形式的专业化服务,为心理健康进社区、学校活动起示范带动作用。

(二)建立心理健康工作室,设置心理服务热线 在社区、学校建立 “心理健康服务室”,设置心理健康热线,心理咨询专家定期提供服务,为心理健康进社区、学校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发挥社区骨干、学校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志愿者的作用,及时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建立健全心理登记、记录制度,建立预警机制,配合“___青少年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营造宽松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环境。 青少年心理健康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普及活动

1、定期面向社区、学校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社区、学校青少年接受比较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懂得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

2、面向社区骨干、学校心理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业培训。选择有较高素养的社区骨干、学校心理辅导员,举办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的定期培训班,使他们能够真正掌握一些鉴别心理问题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能力,协助心理健康服务室开展工作,提高社区、学校的自我服务水平,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网,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经常化、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

3、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借助节日、纪念日等大型活动日,动员组织心理健康志愿者,利用社区、学校科普画廊等阵地,通过制作展板、分发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让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到社区、学校的各个家庭。

4、“__青少年服务中心”心理咨询专家定期轮换承担社区、学校的心理服务工作,就青少年存在的学习压力、异性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青春期问题、心理行为障碍等问题,同前来咨询的家长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帮助家长、孩子勇敢面对存在的问题,提高识别、判断心理健康的知识和能力。 5、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一对一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保证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开展。 青少年心理健康

四、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保证活动健康有序开展。以“__青少年服务中心”为主导,积极争取区文明办、社区、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将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纳入社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

篇8: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现状探析

关键词:社区心理,服务机制,心理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同时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会使人们产生各种心理压力,如果不能正确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就可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后果。从制造福建南平校园惨案的郑民生,到湖北随州一夜夺走8条人命的熊振林,无不经历了心理失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社区如能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就可能避免极端暴力事件的发生。因此,如何在社区构建有效的心理服务工作相关机制,促进社区居民健康心理的整体提升,成为社区心理服务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而严峻的课题。

一、社区心理服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社区心理服务队伍严重不足

据报道,在美国的人口中,每1000人中就有1名心理咨询师,而据心理专家统计,我国14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和心理障碍的患者多达1600多万,1.8亿青少年中受到情绪和环境等各种压力困扰的就达到3000万人。来自国际心理治疗大会的数字也指出,中国大概有3.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与高达3.9亿心理咨询的强烈需求非常不相称的就是,经过正规、专业心理机构培训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数量非常匮乏,国内仅有16000多名,每100万人口约有8.8个心理咨询工作者在进行心理服务。而现实情况是,这些心理服务工作者大都在院校、医院、企事业机关和研究机构工作,为社区进行心理服务的人员更少之又少。因此,社区群众出现的心理危机就很难被发现,更不用说进行有效心理干预了。

2、社区群众对心理服务工作普遍存在不认同感

近年来,社区心理服务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社区群众对心理工作从不认识到有意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但人们对心理服务工作真正能解决什么问题还存在着诸多的疑问,因此,心理服务工作者在社区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测查时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如一些人认为有心理问题就离有病不远了;一些人认为心理咨询一次就会解决心理问题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直接导致社区群众对心理服务工作普遍都有不认同的感觉,甚至个别人认为心理服务工作就是变着法的骗人而已。

3、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还不够高

在对某一社区心理工作人员的相关问卷调查中发现,有61.55%的心理服务人员对心理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38.45%的人员则不太明确所掌握的心理知识,甚至对如何在社区开展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工作的程序都不清楚,更别说发现社区有心理问题的人员、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工作了。据权威社区心理杂志调查显示,目前,社区中从事心理服务的人员65.1%都是半路出家,这些人员中既有从事其他工作的社区人员的兼任,也有由其他专业的人员经过短期培训、自学等方式速成而来,都没有进行过正规、系统的心理常识的学习,所掌握的心理知识还不足以达到能帮助他人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水平。

二、构建社区心理服务工作模式的探讨

社区心理服务工作头绪很多,纷繁复杂,而且直接面对受众人群开展工作,一旦有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就要求心理服务人员必须当场处置,临危干预,这为心理服务工作者高效工作增大了强度。为此,笔者认为,应在社区完善、系统的心理服务工作机制的构建,有效增强心理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提高社区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1、加大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

(1)改善社区心理工作人员发展的人文环境。有效的社区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形成,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要经常以监察者和指导者身份,对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目标、标准、原则的落实加以控制,重点在给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人员指明发展的方向,为社区心理服务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解决社区心理服务缺乏人员、知识、技术、场所和待遇等问题,如从政府层面上提供给社区心理服务人员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从而提升他们的工作水平和职业的荣誉感和价值感。

(2)倡导借鉴发达国家的心理服务工作模式。如在美国,社区心理服务机构由政府出资成立相应的董事会,吸引专业心理服务人员进行管理,强调以家庭为中心、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附近综合性医院为辅助的心理服务模式,此形式社区居民参与程度非常高。在英国,社区心理服务人员与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是一种合同关系,他们的收入取决于注册居民的数量、工作年限和从事预防保健的工作量等,通过这种形式来加强社区心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政府可以通过派出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搜集相关信息资料等方式,对西方国家的心理服务工作模式进行研究,取长补短,在政策层面上丰富和完善我国社区心理服务体系。

2、加强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正向引导教育

(1)直接消除社区居民心理认识上的误区。社区心理服务机警可以直接联系当地心理专业院校,邀请心理专家或资深学者定期或不定期走进社区,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讲座,以及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心理服务误区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向社区居民介绍简单、易行的心理危机干预、心理自我保健的方法,集中解答群众共同关心和存在的心理疑问,让他们近距离的接受心理健康的教育,从而使社区心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服务工作,满足居民心理需求。社区心理服务机构可利用板报、画廊、手抄纸等形式,图文并茂地介绍和宣传心理学的基本常识和心理危机自我处置的基本方法。还可以采用电视、广播、局域网等多种媒体宣传模式,加大对心理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丰富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知识的视野,帮助人民群众提高心理基本素质,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心理问题的存在,准确识别心理危机的发生,摒弃以前人们对心理问题与精神问题划等号的的错误认识,即使出现心理问题也能首先进行自我调整,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心理服务机构进行心理求助。

3、提高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专业素质能力

从事社区心理服务的人员除了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外,还应该接受过系统的相关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培训,掌握基本的心理服务知识和方法,这些理论知识是心理服务实践的必备基础。心理服务人员还应有一定的心理咨询和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经验,在实践中才能更好的磨练自己的心理服务技术和发现心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这是从事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前提。此外,相关部门要重视对社区心理工作的督导和管理,加强心理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学习和培养,加强与地方心理专业院校的合作和交流,形成社区心理骨干——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社区心理专家为一体的社区心理服务网络。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和危机干预的能力。

篇9:社区护士的素质要求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63-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在逐步地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步威胁人民的健康。为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也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蓬勃开展起来。社区护理工作也随之发展起来,并以其旺盛的生命为社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及时综合的卫生保健护理服务。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社区护理在我国各地不同形式开展起来。由于社区护理是是卫生服务的组成部分,主要也依托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但我国社区护理仍处于发展阶段,在组织.管理上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社区护理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民群众健康的一门综合性性很强的学科。它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我目标。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生理,疾病预防为主等全方面的优质服务。就必须要有全面的健康教育知识,专业的护理理论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交流能力,有不断加强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精神,熟练掌握现代话信息应有知识,要有高度的自主性和密切的配合作风,同心协力树立整体观念,技术上相互搭配。对每一位服务对象都要认真负责,慎之又慎,尽职尽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职业伦理道德规范做好各项工作。道德素质是实施社区护理的先决条件。

1社区护士素质要求 :

1.1职业道德:

社区护士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使自己充分具备与“深入社会,广泛接触群众”这一新特点相适应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素质,用自己言行赢得社会群众认可和支持。目前社区护士单独执行任务,这就要求社区护士必须要有更强的自律精神,坚持职业道德标准,在无人监督是工作一样认真负责,做到一丝不苟。

必须热爱自己的护理工作和奉献精神,以人为本,时刻关心患者,要做到对患者及时观察病情和准确处置。也是实现自我保护的关键。

1.2身心素质:

社区护士应具备现代护理心理理念,尊重病人生命,权利、尊严、 明确关心照顾他们是每个护士应进的义务和职责。从大局出发,牢固确立“微笑服务让病人满意,亲情护理”使病人健康的思想,保持健康的心理,旺盛的精力、健全的体魄是社区护士不可缺少的身体条件。社区护士工作地点对象、任务和目标与临床护理有所不同。它所涉及范围领域已远远超出传统护理概念,这就要求社区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和困难,挫折时能理智处理。

1.3专业知识素质: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体质和服务内涵的客观要求,社区护士在卫生服务中要扮演多种角色,除必须具备丰富护理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临床医学知识及边缘学科知识等。社区护理服务要求护士是“全科护士”既能从事临床护理,又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预防学,做到医学知识要“懂 ”护理知识要“精”、相关至少要“晓”。社区护理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公共卫生学及护理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主要在社区内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为,衣服我需要为向导。来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康复工作,并提高相关的护理服务,要有系统的医学基础和臨床知识,是做好社区服务的必备基础。社区护士只有全面掌握内、外、妇、儿等专业患者的临床护理知识,才能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社区护理的特殊知识。社区护理主要在社区内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等工作。工作范围较广,社区护士要扮演多种角色,还要学习一些特殊学科 ,如流行病学、预防医学、人文社会学、法律、医疗保险、心理学、健康教育学等。既能从事临床又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防疫工作。

2.综合能力分析:

(1)临床护理能力:能力是知识,技能和态度是外在行为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否胜任相应工作的重要条件。在临床上,患者接受心电图、B超、X线及各种电子治疗仪等检查时,在社区不是分工太细,经常是一个护士要单独处理很多的事情,因此社区护士要不断学习各种护理知识,做到能够独立评估、诊断、处理个体、家庭以及社区的健康问题,使只具备独立工作能力。(2)沟他协调能力:社区护士的工作,就是和不同人群、不同部门打交道,为了提高整个社区人群的健康,社区护士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和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的交流,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发现问题要及时有效的解决,保证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他们期望护士能有更多的时间和他们交流,听他们倾诉,使之觉得自己有一种被尊敬的感觉,被当做一个人来看。看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社区的护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组织管理能力:社区护士作为健康的倡导者、教育者和咨询者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一些促进社区保健的有关活动,在开展这些活动前,社区护士必须做出周密的计划,在时间安排、人员组织、资金筹备、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才能,争取达到预期的目标。(4)健康宣育和康复训练能力,健康宣教能力是社区护理

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护士要清楚,准确无误地给病人讲解必要的健康知识,改变其对健康的态度和行为,帮助人们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很多病人出院后,回到社区进行康复治疗,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所以社区护士要掌握一定的康复训练能力,能够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5)应急处理的能力,由于社区护理服务人群的复杂性、社区护士在工作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如突发的创伤,火灾、中毒等意外时间和其他急珍抢救。因此,社区护士在平时工作中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遇事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挽救生命.(6)预防能力:社区护士经常要走家窜户,为没个家庭提供各种护理服务,因此护士工作的人身安全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搂腰条件,必须要学会自我防护的能力,此外,由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特殊性,社区护理比一与昂护理具有更大的医疗纠纷风险,所以社区护士外出服务,一定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敏捷 的思维。工作中要沉着冷静,坦然应对,明确职责权限,要尊重服务对象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察觉有危险时,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自我防护。(7)学习提升能力:我国社区护理起步晚,很多方面还有待一步研究和完善,为此,社区护士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要掌握并学会将社区不同居民的信息资料输入电脑,随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系统综合性的服务,尽量提升护士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满足人群的服务需要。要求社区护士成为“全科护士”熟练掌握各种专科好了技能,及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技能。社区护士将面对各种服务对象,只有具有了综合护理能力,才能胜任社区护理工作,满足社区各类人群的需要。

2.1实际操做能力:

社区护士常常直接提供护理服务,要得到服务对象的信任,具有熟练,准确专业技巧至关重要,专业技术除熟练操作外还包括有能力全面评价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需要。

2.2人际沟通和写协作力:

由于社区护士常常在团体环境在工作,离不开人际交往,要获得各种信息的工作中,达到社区人人参与卫生保健,就必须掌握一定沟通技巧,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是实现社区护理目标的前提。

2.3健康宣教能力:

健康宣教是社区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护士要能够清楚准确无误地教给人们必要的知识,,改变其对健康的态度,帮助人们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同时还要能够教会非正式的护理人员掌握必要的护理技术。利用不同的宣教方法增强其趣味性。

2.4科研与运用科技的能力:

上一篇:项目推介会方案下一篇:小学作文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