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上册 彩墨游戏(一) 1教案 人美版

2024-04-19

三年级美术上册 彩墨游戏(一) 1教案 人美版(共13篇)

篇1:三年级美术上册 彩墨游戏(一) 1教案 人美版

彩墨游戏

(一)【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彩墨与宣纸的特性,体验彩墨画的乐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充分的艺术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带领学生根据现象去发现,根据问题去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简单知识,通过名家名画的欣赏,感受彩墨画的艺术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彩墨画是绘画形式之一,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绘画用具。2.游戏中感受,进行简单彩墨画笔法的基本练习。

3.使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特点,感受其乐趣,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教学难点】

笔上水分的多少与不同的变化。【教具】

课本、有关资料图片 【学具】 课本、国画用具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组织学生认识用具:毛笔、颜色、墨、生宣纸。

引导学生用毛笔蘸上不同的颜色和墨在图画纸上画两笔,同样方法在生宣纸上画两笔。

爱心

用心

专心 1

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知:

观察、分析不同纸上的不同变化,初步了解生宣纸的特点。

讨论:在两种纸上的不同效果说明生宣纸比普通图画纸的吸水力强…… 组织游戏活动:随意动手画一幅画。

在随意中产生意外效果和偶然现象,体验彩墨的基本特征。带领学生体验几种墨色变画: 教师演示:干湿变化、浓淡变化。找一找你的画中的这两种现象。欣赏课本中的作品,分析技法。放映课件,组织学生观看。

讨论:什么是中国画?艺术家是怎样做画的?说出几位画家的名字。

四、归纳总结:

黑乎乎的墨在宣纸上会变戏法,毛笔上多一些水就出现淡墨的效果,少一些水就是浓墨的效果,彩墨合用就更好看了。

五、作品创作:

请学生模仿一位国画画家画一幅彩墨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为主。)

六、课后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洁课桌及卫生。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 【作业设计】

模仿一位国画画家画一幅彩墨画。

爱心

用心

专心 2

篇2:三年级美术上册 彩墨游戏(一) 1教案 人美版

(二)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二课时 教材分析:

《彩墨游戏

(二)》是人美版新教材国画系列的第二课时,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一些简单的技法,并在游戏中感受国画的笔墨趣味,打破中国画传统的表现形式,在游戏中让儿童的天性得以充分的展现,注重儿童的心理特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观。通过本课学习,感受彩墨画的艺术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艺术情感。

课堂中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在游戏中去发现、在发现中去探讨、在探讨中去实践”三个环节,教师巧妙引导,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的技法。应会:在游戏中感受、体验彩墨画的基本方法。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特点,感受彩墨画的乐趣,在彩墨游戏中发现彩墨的技法,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艺术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并能运用一些特殊的技法,恰当地表现出生活中的有趣的画面。

难点:在游戏中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简单的中国画技法恰当地表现生活中有趣的情景。教学材料:

教具:图片、课件、文房四宝、范作„„ 学具:图片、文房四宝„„ 教学过程:

一、探索研究——游戏的方法(横空出世)

1.演示讲解中国画传统技法:没骨法、点法、染法、勾勒法„„ 2.示范创新手法:如用萝卜印、手指画„„ 3.启发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其它的方法。

4.出示生活中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

教学意图: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运用国画中简单的技法,以及一些有趣的手段,来表现生活中的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来体验、来发现,培养学生主动建构,并将国画的知识技法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中。

二、观察比较——游戏的不同(七十二变)1.复习:在《彩墨游戏

(一)》中,我们了解了哪些国画的知识与技法?(中锋、侧峰、墨分五色„„)2.比较《彩墨游戏

(一)》和《彩墨游戏

(二)》的区别?(内容、方法、手段„„)

3.出示课题: 彩墨游戏

(二)教学意图:通过比较《彩墨游戏

(一)》和《彩墨游戏

(二)》,不仅可以复习旧知,而且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了解《彩墨游戏

(二)》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三、欣赏感受——游戏的艺术(火焰金睛)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趣的图片。2.欣赏生动有趣的彩墨画。

教学意图: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欣赏生动有趣的彩墨画作品,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点燃学生创作的火花,感受彩墨画的艺术美感。

四、创作体验——游戏的乐趣(西天取经)

1.提出作业要求:选择喜欢的工具,运用恰当的方法,创作表现生活中有趣的物象,形成一幅有趣的画面。

2.学生体验游戏,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教学意图:用自己喜欢的工具,用学过的方法恰当地表现一幅生活中有趣的画面,让他们在游戏中张扬自己的个性。教师的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大胆地实践和创新,随时发现,随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五、展评延伸——游戏的升华(修成正果)1.谈谈游戏创作的体会。

2.延伸:A、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生活。B、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篇3:三年级美术上册 彩墨游戏(一) 1教案 人美版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 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摸球盒、转盘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生死签》

很久以前, 有一个犯人被带到国王面前处死。这个国王喜欢抽签, 而且盒子里只有两张签, 一张是“生”, 一张是“死”, 抽到“生”就可以获救, 抽到“死”就会被杀死。请问, 如果这个犯人只抽一张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 请问, 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吗?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通过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步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可能性

可能 (不一定) 一定不可能

二、合作探究, 亲身体验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 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 介绍学具, 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 每个小组依次分得一个纸箱 (每个纸箱放置球的情况如下: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第一个纸箱全部放白球, 第二个纸箱全部放黄球, 第三个纸箱放3个白球、5个黄球, 第四个纸箱放3个黄球、5个白球。第五个纸箱不放黑球) 。

(2) 介绍摸球规则:每个小组共摸球20次, 每次摸出1个球, 记录下其颜色后, 放回纸箱后, 再进行第二轮摸球。

(3) 操作体验, 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游戏并记录摸球情况。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定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初步感受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联系。

(4) 汇报各组的摸球情况:第一组摸到的球全部是白球;第二组摸到的全是黄球;第三组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第四组摸到白球的次数多;第五组没有摸到黑球。

(5) 质疑:为什么每组摸球的情况不一样呢?

(6)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猜想。

(7)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第一个纸箱放的全是白球, 所以一定摸到白球;第二个纸箱放的全是黄球, 所以一定摸到黄球;第三、四个纸箱放有2种球, 所以可能摸到黄球, 也可能摸到白球;第五个纸箱没有放黑球, 所以不可能摸到黑球。

三、验证猜想, 异中求同

(1) 让各个小组打开纸箱, 看看纸箱放球情况是否符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

(2) 延伸:如果第五组的同学一定要摸到黑球, 该怎么办?

如果要让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怎么办?

设计意图:异中求同, 验证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直接关系, 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

四、实际应用

(1) 试一试:1) 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 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 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2) 让学生再次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 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街头转奖的骗局) 。

(课本85页练一练)

(2) 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 分别摸一个球, 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出示课件】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 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 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 (冬天会下雪) , 内陆地区, 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 (学生回答) , 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亚热带气候, 冬天不太冷, 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 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 说一说活动。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五、全课小结

篇4:三年级美术上册 彩墨游戏(一) 1教案 人美版

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彩墨与宣纸的特性,体验彩墨画的乐趣,并进行简单的技法练习。让学生在充分的艺术实践中发挥主动性。鉴于上学期学生已接触过一堂彩墨游戏课了,对彩墨画的绘画形式有了一些了解,对彩墨画的表现方法有了一些经验。因此,我将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认识绘画语言——点、线、面,学习用简单的技法进行表现,在彩墨游戏中去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从而感受和体会中国画特有的魅力。

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学佚始,我就在实践感知环节增加了自主探究与互助学习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充分的艺术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带领学生根据现象去发现,根据问题去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互助能力。这里,信息技术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学生提出疑惑,学生利用实物投影演示技法,教师总结演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技法,这正是学生所热切盼望的,加强了师生间对基本技法运用的交流。多彩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如“美丽的花纹,神奇的彩墨”,画家和优秀学生作品的展示等,让学生在观察研究中发现基本技法,开阔学生眼界,启迪思维,感受彩墨画的艺术魅力,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最后作品展评、拓展时,通过让学生参与评价活动,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画中用了哪些技法,并说说自己在画中最得意的表现是哪部分,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技法,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毛笔在宣纸上偶然产生的精彩效果,形成与自己作品间的对话,学习用美术语言评价作品。由于是一堂带着游戏性质的课,重在让学生得到一个彩墨的体验,能够悟出点什么来。通过这堂课的练习,让学生都得到了锻炼与愉快的体验。不足之处,绘画语言的介绍和作品欣赏环节在全课教学设计中比重过多,还可精简,将时间补充到自主探究和演示环节,增加用笔用色用墨的技法探究和教师范画,丰富学生游戏表现的技法,让学生在玩中发现,在玩中学习,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充分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

篇5:三年级美术上册 彩墨游戏(一) 1教案 人美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初步尝试应用拼贴画的基本方法进行创作。

2.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

3.学习应用适当的工具、运用造型创作和色彩搭配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和大胆想象与丰富的色彩相结合来完成创作。教学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各种纸材或其它好造型的材质。

2.教学器材:电脑、实物投影、录音机。

3.教学课件:美术课程实验教材教学配套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音乐导入:《雨花石》

师问:你们知道歌中唱的是什么吗?

小结:小小的石头有一个美丽的愿望,想要铺成一条五彩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愿望啊!板书课题:五彩路

二、讲授新课

1.学生联想:

师问:什么是五彩路

学生:说出想象中的五彩路

2.启发学生回忆:见到过的路。

3.欣赏生活中的路。

课件演示:各种各样的路,引导学生观察。

4.启发学生联想。

把这些生活中的路变成五彩路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形容。

5.欣赏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天上、地下、水中的五彩路,扩展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想象。

6.学生设计。

小组同学讨论,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用哪种方法设计什么样的路。

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演示剪、撕、卷和粘贴的方法。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学生分成大组合作完成作业。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夸张表现。

启发形状大小搭配,色彩搭配。

可以制作成立体效果。

四、展评作业

将各给作品悬挂展示,由小组同学介绍创意。

五、课后延伸

篇6:三年级美术上册 彩墨游戏(一) 1教案 人美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偶戏,了解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组成部分,由此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

2.欣赏偶戏图片,了解偶戏的种类。

3.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并自编偶戏故事,进行偶戏表演,激发学生喜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偶戏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魂宝及偶戏的种类。教学难点:制作偶戏人物并利用偶戏人物表演。课前准备:

教具:偶戏作品图片及偶戏人物范作 学具:疲旧布料、手套、剪刀、胶水、彩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你们喜欢看偶戏吗? 2.你知道偶戏是怎衫动起来的吗? 3.请一学生上台说出或表演出来。

4.师小结: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魂宝。板书:《偶戏》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作品:《木偶戏演出图》(1)这些人在看什么?(2)上面的木偶是怎么动起来的?(3)还有什么办法使木偶人也能动起来? 2.出示示范作品:(1)提线偶(2)扙头偶(3)布袋偶(4)皮影

师:你有办法让它们动起来吗?(请学生表演)3.我们玩的这些木偶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名称吗?(请学生翻开课本填空)4.师出示学生的创作作品:

(1)这些木偶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怎样才能让它们动起来呢?(3)你能把它放在一起编成一个故事吗? 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1)讨论喜欢的童话故事

(2)用带来的材料怎样制作故事人物?(3)怎样去表演?

三、作业练习: 与小组同学选一个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跟据内客制作一组布袋偶。

篇7:三年级美术上册 彩墨游戏(一) 1教案 人美版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是制定整个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 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 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运作。

1. 总目标

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1) 知识与技能: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 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 过程与方法: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激发创造精神, 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完善人格。

根据美术课程总目标, 《百变团花》的教学目标有如下几个。知识与技能: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 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剪团花及装饰教室,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及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制作出呈放射状的剪纸过程的学习, 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情。

2. 分目标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对“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提出了这样的分目标: (1) 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 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 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 根据意图选择材料, 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 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 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 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 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 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根据以上要求, 《百变团花》一课的分目标为:

通过欣赏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通过动手制作团花,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及合作能力;通过用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团花, 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知的过程, 是身心发展的过程, 即由不知到知、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历程。教学过程是为教学目标而存在的,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美术课堂有效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一步步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 教学目标就像一只握着拳头的手, 教学过程就是一点点地打开、掰开手指头的过程, 这样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这就是有效的教学过程。《百变团花》这一课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过程实现。

1. 看的过程艺术

教师讲述团花的历史及部分作品。 (出示课件)

(1) 说说这两个团花有什么图案?人们剪这幅团花时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寒梅报春寓意吉祥喜庆, 五只蝙蝠象征五福, 我们称它为“梅开五福”, 寓意新年的祝福。 (用于春节, 寓意福到了)

利用莲花、鱼的谐音和图形组成“连年有余”的吉祥图案称为“年年有余”, 寓意富裕有余的美好生活。

(2) 老师这里还有两张团花, 大家仔细观察上面的图案, 猜一猜它们是用在什么地方的? (出示图案:喜字团花———用于婚嫁, 福禄寿喜———用于生日祝寿)

(3) 同学们, 团花真漂亮, 你们可千万别小看这些团花,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有很多用途呢!可把团花用在哪儿? (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团花,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拓展学生的视野, 了解民间团花的历史和文化。这个环节主要想让知道什么, 看什么, 泛泛地看不行, 而是需要围绕目标来看, 它美在哪里, 并注重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提升。

2. 做的过程艺术

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 你这团花的边缘轮廓很特别, 是怎么剪的?

(2) 谁知道剪掉的是团花中的什么部分?

(3) 你会剪圆形的团花吗?

(4) 分散成了碎纸片了, 是什么原因?

(5) 请剪得好的学生示范 (步骤:折—画—剪)

(6) 在设计镂空的部分时, 大小和团花的整体比例要适度, 否则不好看。另外, 镂空部分的花纹只要画出一半, 剪好打开后就是一个连续的完整的镂空的花纹了。

设计意图: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 能够再学到新的方法, 这部分也是最重要的, 探究方法一定要到位, 一定要亲身经历, 亲手制作才能得出方法———折、画、剪。

3. 悟的过程艺术

(1) 教师提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大花篮, 想在里面装上美丽的花, 你们可要认真剪, 漂亮的花才能放进我的篮子里。

(2) 提示:折纸时, 捏住中心点角对折;剪纸时, 选择三种以上的花纹;打开时, 要慢速轻轻打开。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 剪出没学过的花纹,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学生自由粘贴时, 教师提醒注意色彩搭配及粘贴均匀。

设计意图:欣赏作品, 体会剪纸给大家带来的欢乐气氛。学生通过艺术作品, 感受到创作的快乐, 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课程标准中对“有效教学方法”的概括是这样的: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信息资源、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练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精心谋划和设计, 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1.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思想观点和发展学生思维活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百变团花》导入:“今天, 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想看吗?一张正方形的纸把它剪三下, 让它变个样子, 你们相信吗?那可要睁大眼睛看好了。来, 你们帮我数‘1、2、3’, 瞧, 漂亮吧!哈哈, 你们上当啦, 这不是魔术, 只是一种剪纸方式。它把剪纸和折纸结合在一起, 剪出漂亮的图案。对了, 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百变团花》。”

设计意图:在40分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讲解一定不要超过15分钟, 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动手操作, 去感悟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2. 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展示各种实物、教具, 或进行示范性实验, 或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 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对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百变团花》教学过程片段。

教师发放准备好的团花作品。

师:这些团花是如何制作的?团花身上的花纹有哪些是你们认识的?

设计意图:通过成型的作品, 学生沟通交流实践学习方式,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并掌握折、画、剪等制作方法, 知道毛毛纹、月牙纹、柳叶纹、圆点、燕尾纹、瓜子点等, 在欣赏的同时教师进行演示和示范, 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启发学生想象, 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 谈话法

谈话法也称“问答法”“提问法”, 是指教师通过口头提问的形式,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判断、推理, 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百变团花》教学过程片段。

师:谁知道剪掉的是团花中的什么部分?

生:剪掉的是不要的, 空的部分我们叫它镂空。

师:你会剪圆形的团花吗?

生:折的次数越多就越圆。

师:分散成了碎纸片了, 是什么原因?

生:剪的时候, 上下左右不能剪到头。

设计意图:在做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很重要的, 不要急于得出结论, 要让学生亲自在做中学、在做中发现。

四、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所谓教学评价, 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 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 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 通过系统地搜集有关教学的信息, 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上的判断。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 评价时机

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始时, 对学生的课前准备进行评价, 具有积极的导向功能;在美术创作教学过程中把握评价时机, 从学生是否对美术学习有兴趣、能否对材料展开想象、能否利用材料进行充分表达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来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 注重评价的层次性, 特别要重视合作学习中的评价;评价活动要体现全员性、鼓励性, 切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2. 评价方式

(1) 自评。自己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只有当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以及对达到的目的程度负起责任时, 他才是真正的学习, 才会对自己的学习真正地负责。自我评价确立了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2) 组评。小组内相互评价, 亦指“互评”, 是指互相评价和反馈, 针对别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或肯定, 或否定, 或作补充, 并陈述出自己的理由。在评价过程中, 由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相互接触、交流, 能够看到他人的长处, 同时也能注意到自己的不足, 有利于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3) 师评。师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 美术课堂评价应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的, 教师的评价的目的不是分等级, 而是促进发展, 运用“如果你这样做会更好、更漂亮”等激励性的语言很重要。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乐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3. 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指出应用设计学习领域的评价要点为:

(1) 理解设计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2) 有意识地运用形式原理进行设计和制作。

(3) 在设计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创意。

(4) 知道单独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

(5) 利用材料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

(6) 运用设计知识, 评述自己和同学的设计作品。

(7) 熟练、安全地使用工具。

篇8:三年级美术上册 彩墨游戏(一) 1教案 人美版

【教学内容】 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以“爬升玩具”为主题,利用身边的硬纸筒、塑料瓶、彩色纸和剪子、胶水进行爬升玩具的创造、设计和制作,并利用挂起的绳子进行游戏,使玩具升起来。【教学目标】

1.了解爬升玩具的制作方法。2.进行爬升玩具的创作和设计。

3.感受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制作的乐趣,提高学生选择材料、色彩进行创作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制作的精美、实用。【教具】

课本、爬升玩具、硬纸筒、塑料瓶、彩色纸和剪子、胶水 【学具】

课本、硬纸筒、塑料瓶、彩色纸和剪子、胶水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课件展示几种“飞”的玩具。研究飞起来的原理。继续研究课本中爬升玩具是怎样升起来的?

(体验玩具的乐趣,并研究其原理。培养学生的探究科学的精神。)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知:

爱心

用心

专心 1

想一想什么会飞?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爬升玩具? 学生进行畅想讨论。课件展示,启发构思:

想一想,可以利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爬升玩具呢?

小组分析爬升玩具实物:想一想怎样巧妙利用材料来制作一个漂亮有趣的爬升玩具? 教师出示爬升玩具,小组分析:这些爬升玩具利用了什么形状的材料制作的?你还能想出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说一说,什么可以制作成形象的爬升玩具?你们有更好的创意吗? 可以利用哪些制作方法来制作一个漂亮的爬升玩具? 教师进行简单示范制作。

比一比哪个小组研究出来的爬升玩具制作方法又快又好。

四、作品创作:

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有趣的爬升玩具。学生创作。3.教师巡回辅导。【作业设计】

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有趣的爬升玩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以“爬升玩具”为主题,利用身边的硬纸筒、塑料瓶、彩色纸和剪子、胶水进行爬升玩具的创造、设计和制作,并利用挂起的绳子进行游戏,使玩具升起来。【教学目标】

1.了解爬升玩具的制作方法。2.进行爬升玩具的创作和设计。

3.感受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制作的乐趣,提高学生选择材料、色彩进行创作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制作的精美、实用。

爱心

用心

专心 2

【教具】

课本、爬升玩具、硬纸筒、塑料瓶、彩色纸和剪子、胶水 【学具】

课本、硬纸筒、塑料瓶、彩色纸和剪子、胶水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将自己准备的东西准备好。

出示有关玩具,提高学生欣赏能力,让学生观察这些作品的特点,增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出课题

三、作品创作:

教师引导学生将上一课时未完成的作品进一步补充完整。

学生进行创作时可能会出现想象不够丰富,作品容易出现雷同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个训练环节,以竞赛的方式,就某一创新鼓励学生比赛说出设计内容。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品展示:

1.全班进行飞行旅程的游戏,请同学展示作品的同时介绍设计构思。

五、课后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洁课桌及卫生。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 【作业设计】

继续补充完善爬升玩具作品。

爱心

用心

篇9:三年级美术上册 彩墨游戏(一) 1教案 人美版

教材分析

艺术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一定只通过绘画这一种方法。《快乐的人》属于一节“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生活中的线材多种多样,电线、铁丝、铜线、毛线„„本课教材中呈现的作品适宜学生制作,又易于保存,辅以柔软的皱纹纸缠绕,刚柔相济,动静相宜。尝试新颖有趣的造型方法,不墨守成规,而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自由地去表现人物活动姿态,正是本课设课的目的所在。艺术表现的形象多种多样,不一定只通过绘画这一表现形式,仔细观察周围,你会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进行造型表现。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造型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

应会: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收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学习材料

各种线材、钳子、皱纹之、毛线„„ 学情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种过渡阶段,需要教师在各个方面进行渗透,激起他们对美术的热爱!从而爱好美术学习!教学过程

一、做做快乐

1.听《健康歌》,师生共同律动。2.感受:手舞足蹈。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研究主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看看快乐

1.动作小,但快乐。(休闲)2.动作大,但不快乐。(竞技)3.作大,又快乐。(舞蹈)

教学意图:感受各种不同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步创作打下基础。

三、研究快乐

1.简介动感雕塑。要求:工具材料:铁丝

2.线造型步骤:a概括:骨式人物。b夸张 :头、躯干、四肢 3.教师演示:缠绕、盘、拽„„

教学意图:分析结合示范,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四、快乐制作

1.提出作业要求:每人用线材至少制作一个快乐的人,注意安全和卫生。2.学生制作。

3.教师辅导:启发学生引用装饰的方法。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快乐展示 1.展示作品。

2.线材作品的其他材料。3.生活中的装饰与美化。4.快乐的格言:

“快乐,是精神和肉体的朝气,是希望的信念,是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信心,是一切都该如此的信心。”——果戈理

篇10:三年级美术上册 彩墨游戏(一) 1教案 人美版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对“明度”一词有较准确的了解。

情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

能力:能够识别基本颜色的明度变化。能用水粉工具及明度变化表现一幅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色彩的明度变化,体验色彩的美感。

难点:用水粉或其他美术用具表现一张明度变化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

作品、水粉用具、水杯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色彩知识:三原色、三间色以及色相的知识。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了解研究色彩的明度。板书课题:色彩的明度

教学意图: 回顾旧知识。

二、明确明度定义:

1.引导学生理解名词,色彩的明度:色彩的明度是指的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如果我们用黑与白的眼光看世界,就会发现色彩是有深有浅的,浅的是指色彩明度高,深的是指色彩明度低。

教学意图: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明度知识。

三、探究学习

1.出示三杯不同蓝色的水。2.让学生讨论三杯有什么不同? 哪一杯的明度高?哪一杯的明度低?(启发谈话:哪一个浅,哪一个深?)

3.师生合作调色练习:将一种色彩调出不同的明度。选择一种颜色,通过加黑或者加白画几个色阶,使颜色有明度的变化。

教学意图: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色彩的明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了解明度变化这一现象。在操作中体会明度的变化。

4.欣赏图片,体验不同明度的色彩带来的视觉感受。5.让学生举例生活中不同明度的色彩。教学意图:

让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理解知识。

四、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表现一张有明度变化的作品,表现出名度变化的美感。2.学生绘画创作,教师指导。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五、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2.拓展:你认为明度的变化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吗? 教学意图:

篇11:三年级美术上册 彩墨游戏(一) 1教案 人美版

教学课题:小学美术 三年级上册《面具》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设计应用结合的内容。面具历史久远,世界各地都有其独特的面具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地域种族差异,风格迥异的面具争奇斗艳。学生通过欣赏和制作面具,不但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还可以了解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与艺术。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面具的由来,藏戏面具、斯里兰卡面具及其他国家的面具的艺术特点。能力目标:利用卡纸等材料,运用粘贴、剪折等手法,加以夸张、变形来制作面具,并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情感目标:体会到古代人的艺术造诣,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难点:如何巧妙的设计造型。课时:40分钟

教具:多媒体电脑、PPT课件、面具范例 学具准备: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故事:《面具的由来》 二 引出课题:

大家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对,面具,这是老师自己制作的,大家想不想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面具》的奥秘。三 讲授新课: 面具文化历史久远,他来源于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首先,我们先来探索面具的历史。课件。

关于面具诡异的说法有很多,课下大家可以查阅资料,我们相互分享。2 欣赏图片。

观察这个人物头上戴的面具像什么?

他是我国藏戏中的人物形象,藏戏是什么样子?请看视频。(讲解:藏戏是藏族地区的戏曲,以歌舞形式展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艺术,面具夸张、粗犷。)了解藏戏之后我们再来欣赏一些藏戏面具。

从造型上分析一下藏戏面具的造型特点。

师引生答,从脸型、眼睛、嘴巴、耳朵、头饰等方面描述。观察的很仔细,理解的很到位。

4除了享誉世界的藏戏面具,热带国家斯里兰卡的面具也是驰名中外,一年级学头饰的时候,我们了解到热带国家的人,头饰上插满了---羽毛。那他们的面具会有什么特点呢? 对头饰进行重点分析。

面具周围有眼镜蛇、动物羽毛、植物花朵、火苗等。比较这两种面具,造型上有哪几部分组成?分别有什么特点呢?通过这个表格,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板书:脸型

五官

造型

装饰

鲜艳、对比强烈。

颜色

了解面具的主要构成之后,我们再来欣赏一些面具。6 课件:中国其他地区、非洲、韩国、欧洲等地

看来,不同地域的面具风格不尽相同,也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7 欣赏了这么多面具,哪位同学总结出面具的制作步骤?分享。

学生一边回答,课件展示。

看板书,加上“装饰”

了解步骤,就可以制作了,我们先一起制作一个(师示范)

先选择脸型

再选择五官 夸张怪异

添加头饰

最后装饰 剪 贴 画等 或者面部用黑色勾线笔简单的装饰(大家在制作过程中,把老师刚才用画的部分,可以选择性的用剪贴的方式呈现,使我们的作品更丰富)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了吧,不着急,我们先来欣赏优秀的学生面具,加以借鉴。作业制作:

小组分组 谁制作脸型 谁制作五官 谁制作头饰

作品点评:

优秀的学习,不足的帮助改正。结束语:

篇12:三年级美术上册 彩墨游戏(一) 1教案 人美版

题用彩墨画鸟学情分析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过水墨画,通过这个内容的再学习加深学生对水墨画特性的掌握程度并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材分析本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一节国画创作。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创作中体会彩墨与宣纸的特性,了解简单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大胆运用彩墨进行创作,对中国画的工具、技法有进一步认识。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彩墨画,对中国花鸟画有初步认识。学会基本的运笔、用墨的方法,用彩墨创作出一幅表现鸟的作品。通过本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的情感;时安排一时题用彩墨画鸟

授时间329-330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彩墨画,对中国花鸟画有初步认识。学会基本的运笔、用墨的方法,用彩墨创作出一幅表现鸟的作品。通过本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习简单的彩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创新积累,创作彩墨画。笔墨水分为的控制及鸟的姿态造型处理。

教学准备图片,水墨画工具,宣纸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看看了解大自然中的鸟:

二、欣赏感受艺术作品中的鸟:

三、探讨实践运用彩墨表现鸟:

四、展示交流我们笔下画的鸟1前收集鸟的图片。2了解鸟的形态特征。如猫头鹰的爪子、仙鹤的腿、天鹅的脚蹼、翠鸟的嘴……鸟类的生活习性造就了它们的身体结构不相同。1欣赏大师笔下的鸟。画家是怎样用彩墨表现鹦鹉的?2欣赏小朋友笔下的鸟。寻找与大师的不同之处。1教师演示运用彩墨画鸟。小表现鸟的特点及绘画步骤:a铅笔勾画鸟的现状。(身体成卵形)b刻画细部:头、眼睛、翅膀、脚爪……添画周围环境:如树枝、石头2作用要求:运用彩墨画的表现方法,创作一幅表现鸟的作品,并添加适当的环境。要求:动态美、有创意、墨色好、创意佳3学生实践,教师辅导。1展示作品。2评价:动态美、有创意、墨色好、创意佳3谈谈体会。交流收集的图片,通过观察图片认识鸟的外型特点通过欣赏各种鸟的绘画作品,了解别人怎么表现鸟的,受到艺术启发观看老师用水墨画的方式表现鸟的题材,尤其注意水分多少和颜色调配的运用准备一下开始画画尝试绘画创作一幅鸟的彩墨画。主动展示作品,互相点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收集资料的习惯,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鸟类的形象特点,为创作打下造型基础。分析运笔、用墨的技巧感受笔墨变化对创作的作用,提高学生对笔墨技巧的认识。对作品进行评述,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通过教师演示绘画步骤,让学生了解绘画方法,对学生的创作起铺垫作用。通过堂评价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肯定,激发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板书:

用彩墨画鸟

篇13: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运用纸,采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现大树。初步培养学生造型能力,表达能力。

重点:学习以色彩、形状、线条的造型方法制作大树并介绍自己。难点:自我介绍及感受的发表,树干的制作,树叶的粘贴布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看一看树叶,以增加他们对树叶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画树叶的兴趣。

2、让学生谈谈树叶的各种形状。

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从学生的回答中作适当的补充和描述,以激发学生观察树叶和画好树叶的兴趣》 二,授新

A树叶的表现方法:长的 圆的 心形 半圆 椭圆 五角形 水滴 没有齿的 有齿的等

B色彩的表现方法——绿色、大红、黄色、橙色等

3、教师示范:画树干,树干,上细下粗,向天空方向生长。画树叶。

4、欣赏课本中的插图,从郁郁葱葱的景色中,使学生理解叶与干的相互依存关系,叶在树枝上。

5、树的周围你可以在添加什么,让画面更有趣。指导学生通过相互介绍,相互合作更加热爱集体》 三,布置作业,学生练习,巡回指导

四、小结 老师希望你们跟这棵大树一样,能茁壮成长。跟同学友好相处。

教学板书:课题《让大家认识我》

树叶形状 长的 圆的 心形 半圆 椭圆 五角形 色彩 绿色、大红、黄色、橙色 树干 上细下粗,向天空方向生长

教学反思:

第二课 看谁涂的更好看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认识至少8种颜色的名称,初步了解不同的绘画材料及其不同的画面效果。体会色彩的魅力,绘画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色彩名称,了解不同绘画材料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8种以上的颜色自由组合进行创作。教学过程一:导入

猜迷:身上穿着彩色衣,没事躺在盒子里,美术课上学会用,画出什么都美丽.(油画棒,水彩笔)二 授新

1、教师出示两张图形,出示两种材料水彩笔和油画棒。

提问:小朋友们知道这两种材料的名称和绘画特点吗?

油画棒的风格是粗犷有力,而水彩笔的风格是柔和匀净。

2、观察自己的色彩工具,让每个色系从浅到深排列。

3、为什么要给彩笔娃娃穿上漂亮的花衣裳?(认识颜色,保护手不被弄脏)

4、对着书上8支彩笔娃娃,找出它们的颜色。

5、用你喜欢的色彩,画出好看的线条,大小不同的点。涂色块。

6、师示范,怎么图色块。

三、作业

选用8种以上颜色自由组合,运用点线面等不同方法,以水彩笔为主完成一幅美丽的画。学生绘画,教师巡回辅导。

四 小结 今天我们尝试用谁擦边画画,希望今后同学们能继续探究绘画技法,认识更多的色彩,创作出更优秀的绘画作品。

教学板书:课题《看谁涂得更好看》

8种以上颜色:红色 黄色 蓝色 绿色 橙色 黑色 白色 粉红色 天蓝色 深绿色 草绿色

材质区别:油画棒粗犷有力,水彩笔柔和匀净。

教学反思:

第三课 圆的世界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运用圆形概括表现生活中的物象。培养观察、想象力和用圆形进行造型的表现能力。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并感受生活中的圆形之美。重点:通过回忆、联想,发现生活中能用圆形概括的物象,学习用图形大胆的表现。

难点:如何借助圆形表现物象特征。教学准备:教师,吹泡泡用的工具。

组织教学:是否带齐了美术工具,每组比赛,看看那组带得最整齐。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一名同学玩吹泡泡的游戏。大大小小的泡泡飞起来,同学们特别高兴。

师提问:吹泡泡大家都很喜欢玩,我们用什么形状可以概括这些泡泡?

老师与学生一起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表现泡泡。大大小小、前前后后、上上下下的圆圆的泡泡,真是圆的世界。板书:圆的世界 二:授新

1:看到这么多圆形,你还能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用彩色粉笔把黑板上的圆改变成大西瓜。

2:欣赏图片。思考书中的问题。

师总结:不管是自然界中的地球、花朵、还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热气球、盘子、飞碟、球类都可以用圆形来概括。

3:同学再互相说一说,除了我们刚刚说的这些,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圆形概括。

4:师示范:球类的物体, 5:欣赏涂色方法,欣赏书中的学生的作品,三:作业

1:看看能把大小不同的圆组合得更加有趣。

2:构图饱满,(画面,一定要有大大的圆,东西不要画多,几件就行了,用几个圆把画面大部分画满,其它小的空白,用各种装饰把它填满。)涂色均匀。

课后小结:要组织有意组织,必要时让学生复述一遍老师的要求,使学生对所要完成的作业清楚明白

教学板书: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篮球 足球 泡泡 太阳 月亮 盘子 飞碟 地球

画面要求:构图饱满

教学反思:

第四课 各种各样的形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能用形的分解方法,发现和了解生活中的物象可以用不同的形状概括,初步掌握观察和概括的基本方法。能用形的组合方法,学习运用剪、撕、卷的方法,利用各种各样的形状表现自己喜欢的物体。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

了解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可以概括生活中的物象,学习用形的组合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教学难点:剪、撕、卷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彩色纸做的形状,示范拼图用的半圆和三角形,磁铁、学生用的 白纸

学生:彩色纸、剪刀、(强调用圆头的剪刀)胶棒。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借款我们学习了用圆形来作画,今天圆形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朋友。你认识它们吗?

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教具,让学生观看并快速说出形状的名称: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

二:授新

1:半圆形和三角形两个好朋友参加了超级变变变活动,看!它们组合在一起变成了什么?(冰淇淋、鱼、帆船)

2::指导学生看美术课本,分析生活中各种物体的外观是什么形状。

小组活动:说说图片中的物体分别用什么形状组成。

3:老师展示生活中的物体。学生快速用基本形状概括教师展示的物体。如,书包。文具盒。铅笔,凳子等。注意,让学生思考平面形状,不用加入透视。

4:知道学生欣赏书中的学生优秀作品,并回答问题:小朋友的作品利用了哪些基本型?表现的是什么?(在学生分析中提示,宁多勿少,构图饱满,色彩的搭配。注意各种形状的大小)二:作业

用剪、撕、卷的方法,将纸变成不同的形状,进行有趣的组合,粘贴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再次强调宁多勿少,构图饱满,色彩的搭配。注意各种形状的大小)三:评价

形象逼真、漂亮。制作整洁、牢固。

教学板书:课题《各种各样的形》

方法: 剪 撕 卷

画面要求 : 色彩对比强烈 颜色丰富 构图饱满,主题鲜明

教学反思:

第五课 画汽车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浅显的汽车相关知识,通过对汽车外形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形特征,并用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外形新颖的汽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汽车的功能及外形特点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表现造型新颖、外形特征突出的汽车 教学准备 学生:玩具汽车 水彩笔 油画棒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今天带了玩具汽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的是什么车吗?(2~3个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车,其它学生观察)板书 《画汽车》 二 :授新

1:利用学生带来的玩具汽车和图片。了解汽车的外形特点。观察分析汽车的外形特点

A: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种类的汽车。B:各有什么不同的本领?

C:从外形看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汽车都有车身、车轮)

D:可以用什么形状来概括? 2: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品。你喜欢那副作品?为什么?

那幅作品中的汽车与街上看到的不同,有自己的创意?

3:师示范 选择学生带来的一辆玩具车,用形状分析法画出。强调画大。先从车轮画起,控制好车轮之间的距离和大小,后画车身。画完车后,加上有趣的背景,让画面更丰富。三:作业

发挥你的想象力,画一辆用各种形状组合而成的汽车。

(要求,能力弱的把主体物画大,能力强的学生表现出新颖、生动的画面)

四: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画面是否丰满,汽车特点是否突出。作画是否认真。

教学板书:课题《画汽车》

要求:主体物画大,表现出新颖、生动的画面

教学反思:

第六课 漂亮的建筑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建筑的含义,通过对比经典建筑的图片,初步感受建筑的形状与色彩特征,了解建筑的不同用途,应用画、撕、剪、贴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各种形状组合表现漂亮的建筑。培养学生对建筑的热爱。教学重点

了解建筑的形状、色彩特征和不同用途

教学难点:大胆展开想象,应用画、撕、剪、贴的方法。以各种形状组合装饰,表现漂亮的建筑。

课前准备:教师:祈年殿的拼摆形状,剪刀,白纸,彩色纸,学生,彩色纸,胶棒,剪刀,废旧挂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授新

1:书第16页,观察描述祈年殿。

A坐落在北京的天坛公园,古代,皇帝每年要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B你能给大家介绍这个建筑吗?(提示从上倒下的顺序)

提示三层蓝色的圆顶,圆顶的下面有红色的长方形的门窗,上面还画

这花纹,大殿四周白色的栏杆。2:请学生拼摆组合祈年殿

(提示,建筑其实就是由几个简单的基本形组成)3:欣赏书中第17页的建筑。4:欣赏书中作品,学习创作方法。

A:屋顶有很多黑色三角形,谁知道用什么方法制做最快,将纸多次折叠,再剪,能快速制作出多个同样的形状。B:学生做的什么建筑,各部分用了什么形状? C背景的颜色能和背景一样吗?为什么?

不能,选择同样的颜色,建筑就看不清楚了,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各个部分搭配在一起,不能看不清楚。三:作业

将彩纸或其它纸任意撕、剪、粘贴、或添画,完成一副有特点,美观的建筑画。

四:交流。学生互相点评喜欢的学生作品。(建筑的用途。外形。色彩)

教学板书:课题《漂亮的建筑》 方法 : 撕、剪、粘贴、或添画

要求:画面构图饱满,色彩对比强烈 颜色丰富 主题鲜明新颖 教学反思:

第七课 美丽的天空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有关天空的基本知识和古老而美丽的传说,以及欣赏图片和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对天空的联想,尝试用种纸、剪刀、固体胶等多种工具和材料,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的表现出来,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色。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教学重点:感受天空的美,初步了解天空的知识和神话,观察天空色彩的变法,根据自己对天空的认识想象,运用衬托的方法,把自己心中美丽的天空表现出来。

2、教学难点:作业的新颖和富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心中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呢?你们会在天空中看到什么呀?(白云、小鸟、太阳、月亮„„„„)(思路拓展:天兵天将,各种行星,各种自然现象„„„„)2:你觉得天空是什么颜色呢?

天空能变化多种颜色,朝阳天空橙红,夕阳天空紫红,阴天天空灰暗,晴天天空蔚蓝。雨后,天空还可能出现七色彩虹。3:出示课题“美丽的天空”

二:授新

1、欣赏画家名作

这是俄罗期画家康定斯基所画的《蓝天》,他是一个抽象画家,他喜欢用各种奇怪的形状和强烈的色彩,去表达他对生活的不同感受。在他的心中,天空是什么样的。天空中那些五彩缤纷的图形像什么? 美丽,神奇,充满想象的。有的像小动物,有的像奇异的植物 2:天空是美丽充满神秘色彩的,我们国家就有很多有关天空的古老神话传说,你知道哪些?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牛郎织女、女娲补天。欣赏学生作品,巩固制作方法

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它是怎样表现美丽的天空的?你有没有更好的想法。

你心中的美丽天空是什么样子呢?小组讨论

5、教师示范

用的是绘画和粘贴相结合的方法,表现拟人的太阳、月亮、星星、(太阳像个小姑娘,月亮像圣诞老人)提示对比色色彩搭配。

五、创作实践,布置作业

1、布置内容:用绘画或剪贴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天空。

六、课堂展示

让学生说说自己作品中美丽的天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七、课后拓展

通过这节课你对天空有什么新的认识?今后应如何保护美丽的天空?

教学板书:课题《美丽的天空》

白云、小鸟、太阳、月亮 思路拓展:天兵天将,各种行星,各种自然现象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牛郎织女、女娲补天 方法:用绘画或剪贴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天空。教学反思:

第八课 花点心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点心文化的种类和制作方法,选用的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学习用揉、搓、压、捏的方法进行点心的立体造型。

2、运用色彩搭配、花纹装饰等知识美化点心,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细心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

4、初步感受点心文化中的美,开阔视野,热爱生活。教学重点:

花点心的制作步骤与方法。用漂亮的花纹装饰点心。教学难点:

造型美观,设计有新意。教学准备:

师:《花点心》课件、彩色胶泥和工具等课程资源。生:彩色胶泥和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吃过哪些又漂亮又好吃的东西。美食是一种文化,它能带来美的享受。

出示课题:《花点心》

二、授新

了解点心文化,欣赏花点心

1、师:看看这些花点心是什么形状的?圆柱、正方形、球体等

2、师:请大家找找书中有几个圆形的花点心? 同样是圆形,装饰花色却千变万化。

3、师:瞧,这些花点心是多层的漂亮吗?

4、师:下面这些花点心上装饰了很多小动物和如果你认识他就请大声叫出它的名字。

5、聪明小师傅---探究点心制作材料及技法

师:点心师傅做的点心用的是面粉、鸡蛋、奶油等,我们今天用的材料是彩泥。

方法: 揉、压、捏、卷、搓

6、(出示一团泥),谁能把它变成心形?请学生上来试一试,(团一团,压一压)现在这块饼干够漂亮吗?(不够不漂亮)

7、你能把它变得漂亮起来吗?有什么好办法?(添加上漂亮的图案、花纹)

8、(出示爱心形状的模具并示范印刻)有时候可爱的模具也能帮我们的忙。看,一个漂亮的爱心图案很快就做成了。提示(还可以用尺子等工具)

师:小朋友们的方法真好,漂亮的花点心一下子就做成了,你能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吗?

三、作业

能干小师傅--学生制作

师:在开始动手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 1不要把橡皮泥做得花点心放到嘴里吃。2如果橡皮泥不小心掉到地上,要马上捡起来。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金牌面点师”评选活动

学生展示自己的点心,并介绍,学生投票评选。

教学板书:课题《花点心》

要求:造型美观,设计有新意,运用色彩搭配、花纹装饰等知识美化点心,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法

方法;揉、压、捏、卷、搓 教学反思:

第九课 有趣的勺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勺子的外形、尺寸、材质、装饰与用途的关系,设计一个实用、有趣的勺子。通过勺子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美观实用的设计意识,培养学生乐于观察身边用品的习惯,体会设计活动为生活带来方便,感受设计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勺子的外形、尺寸、材质、装饰与用途的关系、进行设计、教学难点:勺子的设计新颖、美观、实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导入

欣赏书中勺子,连连线。出示课题:有趣的勺子

二、授新

1:同学们看图片想想,勺子由哪几部分组成? 勺柄与勺体

2:古人用勺柄与勺体组合成勺形,在勺体中间添加一笔符号,表示舀取之意。七八千年前,人们吃的主要是谷子加水煮粥,热烫的粥不方便直接用手抓,于是人们随手捡来兽骨,贝壳,取食舀粥。随着社会进步,勺子变得实用又精致,形状各种变化,方便人民的各种需求。3:现在我们再看看刚刚的连线。

分析汤勺勺体大而且深,盛取量大,餐勺小巧,接近舍形,方便我们吃饭。金属的勺子导热快,舀热腾腾的粥容易烫到我们的嘴,陶

瓷勺子就不会容易烫着 总结,勺子的形状,大小,材料与他们的用途有着密切关系。4:思考书上的问题。

5:除了书上的勺子,我们生活中还有会“藏”的勺子,婴儿用的勺子,等等........6:老师要请大家帮忙,老师每次做饭都会把盐放多了,有没有同学设计一个老师专用的勺子,能方便老师解决盐放多的问题。会“计量”的勺子。

7:示范。画的时候,先画勺体再画勺柄,示范,勺体从上面看,从侧面看的画法,再装饰它 三:作业

设计一个你喜欢的勺子。四:拓展

像同学介绍你的勺子,说说它的用途,尺寸,材质。教学板书 课题《有趣的勺子》

要求:勺子的设计新颖、美观、实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勺子的形状,大小,材料与他们的用途有着密切关系。

教学反思;

第10课 剪剪撕撕贴贴画画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利用各种纸材,通过剪、撕、贴、画的方法,大胆想象,创造一幅作品。初步学习深浅对比的知识,突出画面的主体形象。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学会运用深浅底色反衬的方法,突出画面中的主体形象,使画面更加鲜明。教学难点:作品进行合理的想象添画。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撕剪纸作品等图片。

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纸材,并准备好尖刀、胶棒、油画棒、彩色笔等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组织教学

二、授新

1、教师用很随意的方法撕出纸张的造型,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由一张外形很随意的纸张,想象出不同的东西,如果它距离自己想象中的物品有差距,还可以用彩笔进行添加。教师请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添加。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教师给予鼓励的语言。

2、欣赏马蒂斯的作品

作品白色的马车在玫瑰红与黑色的衬托下非常醒目。这匹马似乎奔跑在柔和舒缓的音乐里,自由、轻松。周围跳动的图案像是树林中飘落的叶子,又像马车疾驰而过的飞花。增添了画面的动感,深浅的对比,更突出了主体,让人觉得生动、活泼、可爱。

3、欣赏学生作品,还运用了什么材料。

三、作业

1学习大师的深浅对比配色方法。选出你喜欢的两种深浅对比明显的纸材,进行创作。

2也可以拿出一张你喜欢的色纸,闭着眼睛(避免大脑严格受到现时中图形的影响)随意撕出一种图形。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随意撕出的纸片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多连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小结: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本次活动的感受。

教学板书:课题《剪剪撕撕贴贴画画》

运用深浅底色反衬的方法,主体形象突出,画面鲜明。教学反思:

十一课 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人类探索飞行的历史知识,通过对飞机的欣赏,让同学认识各种各样的飞机,感受飞机形状美、颜色美、花纹美,学习折飞机与装饰飞机。鼓励学生在自己折纸飞机上创新(图案、色彩、标志、折法上的不同)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和依图样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同学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识图折出飞机,和依图样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难点:装饰得新颖和折法上的变化 课前准备:废旧杂志,装饰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自古以来,人们就梦想像鸟一样在蓝天飞翔,中国古代的神仙,外国的小天使,中外神话故事中的嫦娥,孙悟空、女巫、飞马,无处不寄托着人类渴望飞到天上,了解和认识天空的愿望。直到100多年前,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发动机的载人飞机,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人类航空。人类从航空,再到太空。我国的杨利伟在2003年成为中国首个飞入太空的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来飞天的梦想

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折飞机。

出示课题: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二授新

1、看图学折法。先试着自己动手折一折、提示:A先确定用纸,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B研究步骤图,了解是正折峰线还是反折谷线。C确定纸的正反面后开始按图折出。

2:教师示范三种折法,(装饰,并提示飞机的结构,机头尖尖,翅膀,左右对称。)

3、我们要进行一个小小设计师评比:发明奖、美化奖。

4、把你做好的飞机写上名字,放飞到蓝天中„„

三、小朋友们到操场把飞机飞上蓝天很开心,很快乐!(提示学生要把飞机捡回来,不能玩完了就不管了,要保持校园的干净整洁)

教学板书:课题《让我的飞机飞上蓝天》

发明奖、美化奖。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 卡通明星总动员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到卡通的造型,色彩与真实生活中的物象相比,是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

在交流学习中认识更多的卡通形象,能认识10个以上卡通明星的名字。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2~3个卡通形象的形与色,以及他们的小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到卡通的造型,色彩与真实生活中的物象相比,是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卡通形象的特点及评述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一个师傅三徒弟》。板书《卡通明星总动员》 2学生会唱的一起唱。3听到这首歌,大家想到了谁。二.教授新课:

1、谁能给大家形容下,现实中猪的外貌是什么样的?

(胖胖的身体,两只大耳朵,大肚子,小眼睛,长鼻子......)

2、猪八戒什么样呢?

(胖胖的身体,两只大耳朵,大肚子,小眼睛,长鼻子......还多了

衣服,帽子,钉耙,像人一样站着。肚子大的更大,眼睛小的更小)师总结:原来动画片的明星是根据生活中真实的形象变化而来的。颜色更漂亮了,形象更可爱了,动作更生动了。

3.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喜欢的卡通明星或认识的卡通明星。(比一比谁说的多)

4请愿意同学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到台上来模仿一下,让下面猜猜是什么形象

三、小结:小朋友,让我们用心去发现、描绘生活中的美,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功。

教学板书:课题《卡通明星总动员》

猪八戒:胖胖的身体,两只大耳朵,大肚子,小眼睛,长鼻子 衣服,帽子,钉耙,像人一样站着。肚子大的更大,眼睛小的更小 动漫形象:夸张 形象生动 可爱 颜色鲜艳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 穿串链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学会或创造一两种串链的方法,尝试不同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韵律美,了解生活中很多材料可以变废为宝,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增强创新意识。

重点:将物品进行有规律的搭配,体验串链活动带来的设计乐趣。难点:尝试不同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韵律美

材料:商店卖的小珠子,各种空心小管(废旧笔芯或吸管)扣子,自己制作的橡皮泥小球,小星星,未干的玉米粒。每人约40粒,针,穿的线,(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选择线,得穿得过去)放在密封的小瓶子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试一试摆一摆,将带来的材料筛选,哪些材料适合制作。

二、授新

1: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串链?大家先试着摆一摆,看看谁摆得有规律,又漂亮。

2:提示,长短是否合理、3:示范,穿针,打结的方法。

4:学生实践,可按书上做,也可自己尝试。要点:拼摆规律,穿法合理,打结正确。

三:小结

从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串链的规律、制作的精美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板书:课题《穿串联》

找规律 尝试不同的排列组合 注意长短 穿针打结的方法

教学反思:

第十四课 多彩的拉花

学情分析

一、教学目标 :

初步感受纸的弹性与伸缩性能,了解拉花的制作方法,能大胆的创作,把绘画和手工结合起来。体会环境与艺术作品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美化环境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美化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感受纸制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 :剪刀的使用与控制,拉花的不同表现,折叠后拉花展开的技巧以及有规律的组合体现出拉花的次序美。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同学们,请拿出你们的废旧杂志纸,试着剪出一个最大的圆圈,比比谁的最大。

师示范,把一张纸变成一个拉花的圆形。

一张纸,经过重复的折叠或剪,能让有各种神奇的变化。

2、出示课题:《美丽的拉花》

二、授新

1我们过年过节庆祝时候用的拉花,就是一张纸剪出来的。教师: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拉花的制作方法。

教师小结:拉花的几种基本做法,关键是如何折叠纸张,如何剪开。3教师:想一想拉花可以装饰哪些环境?拉花的制作方法还有哪些? 4拉花剪短后该怎么办?为什么会断?怎样可以做的更好? 5欣赏艺术作品

教师出示学生作品,比一比,说一说作品色异同之处,谁的最好。6欣赏学生及教师优秀作品,启发学生创作思维

三、作业 要求:

教师:学生分组创做一件拉花作品,并把作品与校园环境结合起来,看那个同学的手法最新颖,作品最漂亮。教学板书:课题《多彩的拉花》

教学反思

第十五课 神奇的小厨师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特性,运用各种材料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重点:观察食物美食的形与色,启发想象,运用各种材料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难点 :运用适当的材料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一、组织教学

教师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

二、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1、教师: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

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名字的寓意。

2、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3、回忆并讲一讲与事物相关的故事传说。

三、进入角色,思考探索

1、欣赏手工食品的形色摆放的美感。

2、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学习探索如何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去制作各式美食。

3、引导思考:你可以用一张牛皮纸制作什么“食品”

4、师生总结制作“食品”的方法:(1)根据材料来决定要制作的食物。(2)根据想好的食物来选择制作材料。

5、小组分工合作,开始进行制作“食品”的活动。

四、明确主题,交流合作

1、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活动。

五、展示表演,自评互评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神气的小厨师”表演,针对各小组的食品的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色、事物拼盘的摆放是否美观?是否有创意? 教学板书:课题《神奇的小厨师》

教学反思:

第十六课 大家一起画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媒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集体作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分析多种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合作画一幅有美感的大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放一首《音乐与小鸟》

师:听到这首乐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我们把这首乐曲联想到的画出来好吗?

二、授新

1、师示范,在黑板上画两只不同姿态的小鸟,看,小鸟飞来了。谁还能再黑板上画出刚才这段音乐的其它形象。

2、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添加自己听音乐联想到的形象,3、教师在同学画的基础上进一步添上丰富的内容,使画面中的物象有大小,高低的变化。更完整。

4、我们给这幅画取个好听的名字。森林狂想。

5、这幅画是我们用粉笔合作完成的,其实我们还有很多不同的工具可以来合作完成画画,看书第38~39页,这些同学都这么样作画,在

哪里?用什么工具? 三:作业

今天我们合作画一幅大画,同桌合作完成。

四、评价

1、组织学生参观各组作品。

2、小组代表讲画的故事。并进行自评。

五、课后拓展:

回家后参考书上其他绘画形式,进一步尝试其他绘画形式。教学板书:课题《大家一起画》 教学反思:

第十七课 谁画的鱼最大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作画,画一条充满画面的大鱼,培养学生大胆创作的习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鱼的美,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用所学知识画一条充满画面的大鱼。运用多种形状,变化的花纹和漂亮的色彩完成作品。教学难点

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把鱼画大画漂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猜看好吗?

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折扇,没脚也没手,能在水中游

2、问:你们猜猜它是谁啊?(学生齐答:鱼。)

3、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和鱼交个朋友。(板书:鱼儿游游)

二、新授新课:

1、欣赏农民画《戏鱼》。

师:这条鱼与自然界中的鱼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鱼=鱼身+鱼鰭+鱼嘴+鱼眼+鱼鳞

对现实中的鱼进行的夸张,颜色更丰富,用了多种形状和变化的花纹进行装饰。

2、那条鱼最大:展示几幅表现大鱼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哪幅画的鱼最大。(充满画面可以使鱼变大)

3、示范

A装饰鱼,添加环境。

B作品中找出一条最小的鱼。让大家思考把小鱼变成大鱼。如:在小鱼边加上一个很小的潜水员,或在边上画一些更小的鱼。

三、作业:画一条大鱼,比一比谁的鱼最大。(外形,花纹,衬托物,色彩)

四、评价:展示优秀作品 教学板书:课题《谁画的鱼最大》

鱼=鱼身+鱼鰭+鱼嘴+鱼眼+鱼鳞

装饰、添加环境,外形,花纹,衬托物,色彩 教学反思:

第十八课 妈妈和孩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接触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感受美术的多样性。通过欣赏认识艺术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作品展开联想,发表对作品的看法。通过欣赏妈妈和孩子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感受世间母爱的伟大。重点:

观察艺术作品中妈妈对孩子爱的不同表达方式,使小朋友认识到妈妈的爱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难点:

让小朋友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

1、自由欣赏书上的作品,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妈妈是我们最熟悉的人,你能唱几首有关妈妈的歌吗?

3、选择书中农民画《母与子》、油画《洗澡》、素描《母亲保护她的女儿》、木雕《欢乐柱》几幅 作品中对妈妈脸部的局部描写,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思考,都是表现妈妈,为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一张脸?

4、认识作品的表现方法(色彩、造型、材质),你最喜欢哪种形式?

说一说理由。

5、找一找这几幅作品中描绘的情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过吗?在什么时候?仔细想一想,你当时的感受,说一说艺术家表现得好不好?为什么?

6、几幅作品中,妈妈不一样的表情代表了不一样的心情,大家一起猜一猜,每位妈妈心里在想 什么?听老师读一读作品旁的文字介绍,说一说你都喜欢哪位妈妈?

7、这么多艺术家描绘、塑造了妈妈的形象,你认为哪件作品最能体现妈妈对孩子的爱?哪件作 品最有意义(有趣)?哪件作品最漂亮?哪件作品表现的妈妈最像你的妈妈?为什么?

8、请小朋友展示自己小时候和妈妈的照片,仔细看看照片中妈妈的眼睛、表情、动作,与同学 说一说,自己的妈妈哪儿最美?(包括:外貌,语言声音,动作等)

9、欣赏书上的作品,假如你是某一幅作品中的孩子,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你会对妈妈说什么?

10、艺术家们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来表现妈妈对孩子的爱,你还能说出平时妈妈怎样爱你吗? 给大家讲一讲妈妈爱你的一件小事。

11、生活在妈妈的爱中,我们感到很幸福,我们怎样爱妈妈,也让妈妈幸福呢?请小朋友分组讨 论,看谁的办法最好?

12、画一幅你和妈妈在一起的画,送给妈妈。

13、在课本中选一件最喜爱的作品,回家讲给妈妈听,告诉妈妈“我爱您”。

教学板书:课题《妈妈和孩子》

上一篇:三个寓言故事 3个经典寓言故事下一篇:师市信息中心机房服务器托管协议 2011 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