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教案

2024-05-08

葡萄糖教案(通用8篇)

篇1:葡萄糖教案

第一节 葡萄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葡萄糖的制法和用途.了解果糖的性质和它在结构上跟葡萄糖的差别

科学方法: 引导和启发和实验验证的方法.重点、难点;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什么是糖? 哪些物质属于糖?

[学生讨论]

[讲解] 糖类在以前叫做碳水化合物, 曾经用一个通式来表示: cn(h2o)m;

因为在最初发现的糖类都是有c、h、o三种元素组成,并且

分子中的h原子和o原子的个数比恰好是2:1.当时就误认为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现在还一直在沿用这种叫法,通式并不反映结构: h和o 并不是以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的.通式的应用是有限度的: 鼠李糖 c6h12o5 甲醛 乙酸 乳酸等

[设问] 如何给糖类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

[板书] 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板书] 糖的分类: 单糖 低聚糖 多糖

[过渡] 在单糖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葡萄糖 果糖 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下面我们有重点的学习葡萄糖以及简单了解其它单糖.[板书] 一.葡萄糖

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 溶于水 不及蔗糖甜(葡萄汁 甜味水果 蜂蜜)

分子式 c6h12o6(180)最简式: ch2o(30)

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2oh(choh)4cho 或 cho(choh)4ch2oh

化学性质: 还原反应:

银镜反应:

ch2oh(choh)4ch +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 2ag + h2o + 3nh3

与新制cu(oh)2作用

ch2oh-(choh)4-cho + 2cu(oh)2 ==ch2oh-(choh)4-cooh+ cu2o + h2o

与氧气反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酯化反应: 与乙酸、乙酸酐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

[指导] 让学生学会写复杂的反应方程式.制法: 淀粉催化(硫酸)水解

催化剂

(c6h10o5)n + nh2o ===== nc6h12o6

用途:

营养物质: c6h12o6(s)+ 6o2(g)=====6co2(g)+ 6h2o(l)+ 2804kj

医疗 糖果 制镜和热水瓶胆镀银

二.果糖

分子式: c6h12o6(与葡萄糖同分异构)式量180存在水果 蜂蜜 比蔗糖甜纯净的果糖是白色晶体,通常是粘稠的液体,易溶于水.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o-ch2oh(多羟基酮)化学性质: 可以发生银镜反应!【随堂检测】 [小结]

篇2:葡萄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葡萄糖的物理性质和重要化学性质——还原性。2.了解葡萄糖对人体的重要性及其他重要用途。3.常识性介绍葡萄糖的制法。

4.通过葡萄糖开链型结构简式的推导,进一步认识性质反映结构,根据性质实验推测物质结构的化学思想方法。教学过程

【讲述】能源是当代全人类面临的几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之一。我们已经学习过三种最重要的化石能源(矿物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另一类跟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温饱息息相关的三种最重要的生物能源或人体能源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我们现在开始学习和研究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的一种有机物——糖类的一些基础知识。

[评注:从学生已学习过的化石能源入手,引出生物能源,使学生树立能源意识。从旧知引入新知也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板书】糖类

【讲述】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知道的带糖字的物质。(尽可能让学生举例,如白糖、红糖、蜜糖、糖果、葡萄糖。)

(先对同学举出的糖,从纯净物、混合物的角度加以区分,并思考它们是不是属于化学中的糖类。)

带糖字的物质如葡萄糖、果糖、蔗糖(展示样品)属于糖类,不带糖字的物质,如淀粉、纤维素(展示淀粉、棉花、滤纸等样品)也属于糖类,而且是很重要的糖类。它们的化学内涵我们将分别学习。糖类习惯上叫碳水化合物。为什么这样称呼呢?(可让同学顾名思义地猜测。)因为化学家最初发现的糖类化合物都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而且其中氢和氧的原子数之比跟水的组成相同。于是,误认为糖类是碳的水化物,并用通式Cn(H2O)m表示。人类的认识总是不断发展的。后来发现,有些糖如鼠李糖(C6H12O5)、脱氧核糖(C5H10O4)等化合物分子中的氢和氧的原子数的比不是2∶1。许多分子式符合Cn(H2O)m通式的化合物,例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乳酸(C3H6O3),却不属于糖类。可见,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并不确切,但因沿用已久,目前还在使用,只是已失去它的原意。

糖类一般分为单糖(最简单的糖)、低聚糖和多糖三类。糖通常按天然来源命名。例如,葡萄糖从葡萄汁中提取而得名,由甘蔗汁提取的糖叫蔗糖,由水果汁提取的糖叫果糖。我们首先研究最重要的单糖——葡萄糖。【板书】

一、葡萄糖 1.葡萄糖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葡萄糖样品

(请一位同学通过观察和实验,描述葡萄糖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味道,在水中和无水乙醇中的溶解性,并适当地跟果糖、白糖对比。注意表述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葡萄糖是白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而难溶于乙醇。从甜味看,果糖>蔗糖>葡萄糖

【讲述】葡萄糖是有机物,为什么易溶于水而难溶于乙醇呢?这跟葡萄糖的分子结构有关。

【板书】2.葡萄糖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讨论】通过下列事实推导葡萄糖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出示小黑板)

(1)把葡萄糖和镁粉按适当比例混合加热,得到黑色炭粉、白色的氧化镁粉末和氢气。

(2)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其中含碳40%,含氢6.7%,含氧53.3%。

(3)lmol葡萄糖能跟5mol乙酸酐[(CH3CO)2O]相互完全反应,生成lmol五乙酸葡萄糖酯和5mol乙酸。

(4)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跟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时得到红色沉淀。

(5)葡萄糖用钠汞齐还原后得到正己六醇。(要求:①从每一事实中得出一个结论。②综合以上各实验,得出整体结论。③写出事实(3)、(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先个人思考,再相互讨论。)

(抽同学回答,由其他同学作出评价,或进行补充、纠正。)师:根据哪些事实推出葡萄糖的分子式?

生:事实(1)说明,葡萄糖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根据事实(2),l分子葡萄糖中含碳原子(180×40%)/12=6个,含H原子(180×6.7%)/1=12个,含氧原子(180×53.3%)/16=6个。所以,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计算思路可以多种多样。)师:再根据哪些事实推出葡萄糖的结构简式?试写出它的结构简式。

生:事实(3)说明1个葡萄糖分子里有5个羟基。事实(4)说明,葡萄糖分子里含有醛基。事实(5)说明,葡萄糖分子有直链结构,5个羟基分别连接在5个碳原子上。(插问:5个羟基为什么分别连在5个碳原于上?让学生思考回答后指出:两个羟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一般是不稳定的,易脱去一分子水而变成碳基。)综合分析,葡萄糖的结构简式是

【板书】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2OH(CHOH)4CHO 师:写结构简式必须符合价键规则。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跟其他原子通常形成4个共价键,这一点十分重要。

从葡萄糖的结构简式看出,它是一种多羟基醛。糖类从结构上看,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例如果糖),或者是能水解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例如淀粉)。

葡萄糖易溶于水,难溶于纯乙醇,这跟分子的极性有关。上述推导表明,实验方法是研究物质性质和结构的基本方法。性质反映结构,可以由物质的性质推测物质的可能结构。

[评注:根据实验事实,由计算和逻辑推理推导葡萄糖的结构式,再根据葡萄糖的结构推测它的性质。这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结构的重要方法,也是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要抓住这一方法。] 师:上述事实反映葡萄糖有哪些重要化学性质? 生:(还原性、酯化反应。归结到官能团的特性。)【板书】3.葡萄糖的还原性

【复习】回忆乙醛的银镜反应和还原氢氧化铜的实验。银镜反应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要求答出:①银氨溶液的配制:在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边加边振荡试管,至最初出现的沉淀刚好消失为止。②试管必须十分洁净。③反应在碱性环境中进行。)

【阅读】教材上有关葡萄糖银镜反应和还原氢氧化铜的演示实验部分。

【实验】抽两位同学上讲台,分别演示这两个实验。另抽两位同学板书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CH2OH(CHOH)4CHO+2[Ag(NH3)2]++2OH-→ CH2OH(CHOH)4COOH+2Ag↓+H2O+4NH3(2)CH2OH(CHOH)4CHO+2Cu(OH)2→ CH2OH(CHOH)4COOH+ Cu2O↓+2H2O 【讨论】让其他同学对实验操作和化学方程式书写予以评价。【板书】4.葡萄糖的重要性和用途

【讲述】葡萄糖的银镜反应长期应用于制作镜子、热水瓶胆和保温杯胆的镀银工艺。

葡萄糖对人体及其活动至关重要,它是人体所需能量(包括维持体温的热量)的主要来源。人饥饿时或剧烈运动后,有时心里发慌,喝一杯葡萄糖水能很快定心安神。因为喝进的葡萄糖可以较快地升高已降低的血糖(即葡萄糖)水平,使它恢复正常值。病人手术后或进食困难的病人,需要注射葡萄糖营养剂或葡萄糖生理盐水。丧失体内自我调节血糖水平的人会得糖尿病(血糖水平过高,使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血糖水平大致是个常数,过高、过低都危害健康。【思考】联系生物学的有关知识,葡萄糖在人体内释放能量的化学原理是什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讲述】葡萄糖在体内释放能量的化学原理,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跟血红蛋白输送的氧气发生放热反应。C6H12O6(s)+6O2(g)→6CO2(g)+6H2O(l)+2804kJ 在体内,这一反应是逐步缓慢进行的。葡萄糖放出的能量,既能维持体温,又使多余的葡萄糖变成新的贮能物质,其中之一是脂肪。葡萄糖还可用作生产维生素C、味精和葡萄糖酸钙(一种抗皮肤过敏药剂)的原料。印染和制革工业还可用它作还原剂。【板书】5.葡萄糖的制取

【讲述】葡萄糖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除葡萄和血液外,植物的根、茎、叶、花中都或多或少含有它。在蜂蜜里,人和动物的淋巴液、脊髓液里也都含有葡萄糖。葡萄糖的需求量很大,天然葡萄糖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那么,工业上是怎样制取葡萄糖的呢? 工业上通常用淀粉催化水解法制取葡萄糖。

过去采用硫酸等无机酸作催化剂,需在加压下进行,不但生产成本高,而且效率较低,质量也不很高。受人体内淀粉水解的启示,现在采用生物催化水解法(酶水解法)制取,成本降低了,效率和质量却大大提高。所以,生物模拟法是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向。后面我们将学习其他重要的糖类,请做好预习。

【作业】怎样检验某人是否患有糖尿病?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方案。

(课本习题略。)教学说明 略 专家评注

篇3:葡萄糖教案

目标是教学的纲, 纲举目张, 要突出教案“三要素”:1.内容, “教什么”;2.方法, “怎样教”;3.效果, “教的预期”。优质教案需将“三要素”作出一个框架安排, 便于教学的步骤实施、策略选择、方法组合、课件运用等整体把握。

例:窦桂梅的“教学目标”:1.通过虚拟的情境, 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 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等字, 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

3.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 在整体感悟课文的过程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窦桂梅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运用具体的、可测评的专业术语, 提纲挈领地突出了教案 “三要素”:第二目标指向“教什么”, 感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识记“最、坡”等7个生字, 感悟“梯田”“山坡”等5个词语及句子, “整体感悟课文”,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第一、三目标指向“怎样教”的问题, “通过虚拟的情境, 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 “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 第一目标明确“教的预期效果”是: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优质教案的目标设计, 要清晰具体, 一目了然。

二、导入设计, 体现导语“三功能”

好的教案导语, 要体现三种功能:一是激励功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诱导功能, 以旧知引新知;三是洞悉功能, 了解学生。下面以体现激励功能的导语为例。

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 (板书:好地方) , 想去吗?要想去, 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 课文会告诉你。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做到正确流利, 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 (板书生字带出来的词语:最喜爱、山坡、梯田修在、留着、味道、茂密) 这样, 为下一步借助词语定位联想生字做铺垫, 注意指导第二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

3.采用猜字、定位联想等游戏识字, 重点指导“最”的结构和最后一笔, 同时趁热打铁指导书写。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 七八月有沙果、蜜桃, 到九十月份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 (以上环节从兴趣入手, 总体上把握全文, 认识生字)

窦桂梅老师设计的导语“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 想去吗?”带有极大的诱惑力,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是用以前学过的拼音知识来阅读新课文, 解决生字新词。她把“了解学生”放在了导语的重要位置, 做足了钻研教材、查阅资料、选择教具和了解学情等一系列未雨绸缪的教学准备工作。她在导语中都“了解学生”什么呢? (1) 了解思想感情:“要想去, 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 课文会告诉你。”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2) 了解阅读能力:“做到正确流利”; (3) 了解朗读能力:“检查朗读情况”; (4) 了解思维能力:“借助词语定位联想生字”; (5) 了解理解能力:“第二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 (6) 了解独立识字能力:“采用猜字、定位联想等游戏识字”; (7) 了解学生的信息采编能力:“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

优质教案的导语是一种“火力侦察”, 旨在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最近发展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对文本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学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学生言语天性、个性的甄别, 搞清楚每一个学生言语潜能的优势所在, 才能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编写优质教案,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 拓宽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 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真正的能手。” (苏霍姆林斯基语)

三、新课设计, 凸显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优质教案总是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在中国教育学会2014年工作会议上,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郑富芝司长介绍, 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初步提出核心素养包括品德与能力两个部分, 品德包括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三个部分;能力包括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三个部分。窦桂梅老师在新课设计的“体验”这个教学环节, 凸显了学生发展的哪些核心素养呢? (详见◇标示的条目)

◇培养学生阅读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设计

1.通过刚才的了解, 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 五月有杏子, 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 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 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 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 好不好?说去就去, 快把书打开。

2.葡萄沟到了, 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 (学生读文后, 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的教学设计

3.赶快登上山坡, 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得怎样? (学生可能会说枝叶, 也可能会说葡萄, 可以按顺序学习)

(1) 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

(2) 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像什么? (教师用手势表演, 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 教师只画了一个凉棚, 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 (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 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赶快钻进去, 感觉如何? (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 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教学设计

4.快抬头看, 透过茂密的枝叶,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读书上的句子, 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1) 用图片让孩子到指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 比较葡萄颜色的不同, 让孩子把图片“挂”在葡萄架下 (教师已经画出茂密的葡萄架)

(2) 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 在比较中体悟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光”中发现)

(3) 实物演示“一大串”, 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 数量这么多, 颜色这么多, 种类这么多, 而且水灵灵的, 像一个个玛瑙, 晶莹剔透, 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培养学生自主发展、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教学设计

5.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 老师扮演新疆老乡, 谁愿意到前面表演?

看, 新疆老乡来了! (教师戴上新疆帽, 微笑着走来)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设计

6.小朋友, 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知道就让学生介绍, 不知道就由教师介绍:维吾尔就是联合协作的意思。我们新疆还有哈萨克、回族、汉族等民族, 不同的民族联合协作, 团结向上) 大家对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 (训练学生口语交际时, 有意指黑板的画面, 适当鼓励引导学生用上刚才学习的好词佳句)

◇培养学生个人品德修养的教学设计

7.“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 是怎么个吃法?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体会这个词语)

8.我们新疆老乡能歌善舞, 让你们把葡萄吃个够, 还要跟我们跳舞。 (师生共同跳新疆舞, 教师送给学生小新疆帽)

◇培养学生社会关爱品德的教学设计

9.请送给老乡一句话, 哪怕是一个词也好。 (在表演和口语交际训练的同时, 让学生感悟老乡的热情好客) 56个民族, 56朵花, 56 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嘛。 (板书:热情好客)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 赶快夸夸他们吧!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设计

10.是呀, 我们新疆人就是热情好客, 你们就要离开葡萄园, 还想不想亲眼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我再给你们放一段录像。 (让学生把“看”到的说出来, 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 进行形象思维训练。整体感悟这段)

◇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设计

11.同学们, 刚才我们背诵了这段课文, 我们学语言更重要的目的是用语言。这段话就是很好的导游词。谁愿意当导游, 用书上的语言介绍葡萄沟的葡萄?注意向别人介绍葡萄沟, 不能光背诵这段话, 还要想想开头和结尾怎么说, 还要注意态度亲切, 礼貌和蔼。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教学设计

12.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不可。想想阴房是什么样的? (发散思维, 让学生想象) 还有个问题要大家去弄清楚: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培养学生丰富课程资源能力的教学设计

13.观察、品尝葡萄干, 之后发表意见。 (教师板书:色鲜味甜)

窦桂梅老师在“体验”设计中蕴含的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不是讲出来的, 而是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习得的。

优质教案要关注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中的哪些方面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在“前言”中就指出,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在其两大核心能力的麾下统领着五个支柱能力:一是识字写字能力, 包括独立识字能力;书写技能;认读和拼读的能力;运用汉字的能力;用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二是阅读能力, 包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语感能力、整体把握的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潜能;独立阅读的能力;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三是写作能力, 包括独立写作的能力;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感染力;语言说服力;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四是口语交际能力, 包括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五是语文实践能力, 包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课标列出的能力共有58种之多。学生的基本能力总是和他们完成一定的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 优质教案要为学生展示各种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

四、操作设计, 要利于学生把“文本”转化为“作品”

好的教案, 总是把学生的操作实施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因此, 操作层面的设计, 要努力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把“文本”转化为“作品”。当代文艺理论认为, “文本”和“作品”是有区别的。作家创造出来的只是“文本”, 而经读者阅读参与创造而完成的才是“作品”。新课程改革以来, 把教科书称作“文本”是有道理的。窦桂梅老师的操作设计,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阅读教科书的活动中去, 读写有机结合, “文本”才从真正意义上变成了“作品”。

1.看出来, 同学们就要离开葡萄沟了, 有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 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动动笔, 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 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 又是个性化阅读的训练) 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 句号改成叹号)

2.旅游到此结束, 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教案撰写, 要彰显教师独特的个性

撰写优质教案, 需要理念创新、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彰显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性魅力。 如窦桂梅老师的“自评”。

本课教学是在学习新课标、感悟新课标基础上设计的。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1.情感。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 语文技能, 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在语文课堂里, 孩子对待语文学习, 不应是被动的学, 旁观者似的学, 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 生命成长的过程, 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 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 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 教师要充满激情, 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

2.交际。交际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必需。语文的性质之一就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性要处处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渠道。这堂课里首先做到了教师和学生语言的融合, 教师的语言是谈话式的, 不是问答式的、生硬的, 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其次创设了各种情境进行交流, 把以往的语言积累和本课的语言学习加以运用和创造。

3.感悟。感悟的过程是理解和发现的过程。教师要适当的搀扶和点化, 让孩子的“感”和“悟”都有个过程。感悟不是告诉, 而是激励、唤醒、刺激、探究、体验。首先从整体上感悟, 没有把课文肢解, 逐段分析讲解, 而是以导游的身份走进去, 再走出来。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特点, 采用演示、表演节目、画图、朗读、比较, 即看、读、听、想、吃、唱、演等手段让孩子感悟词语、句子、意境。也许给了孩子“感悟”这个支点, 孩子就能撬起语文这个地球。

窦桂梅老师的这一段“自评”启迪我们:撰写优质教案, 教师要有独特的教学思想和风格。有的教师一字不落地使用特级教师的教案, 反而效果差, 就是不懂得教师具有各自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也不懂得区分文本的“能指”结构和“所指”结构。所谓“能指”意为对文本的改造、变动和创造;所谓“所指”意为现成的、无需改变的文本。巴尔特的言下之意是:非结构的文本不是理想的文本, 仅是“所指”的结构, 也不是理想的教学文本;理想的教学文本必须经过调整、扩充、重组, 以形成“能指”的结构。皮亚杰指出:“结构是一个由种种转换规律组成的‘体系’。”所以, 对文本, “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 它必须是“独一无二”的, 没有相同的, 没有可以相比的。这就是教师之所以需要编写独创性较强的教案的理由所在。

总之, 优质教案追求的是卓越、新颖, 具有独创性。优质教案是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播下的种子, 是科学的教学思路绽放的花朵, 是独特的教学艺术结下的丰硕成果。没有教师匠心独运的教案创作, 就没有风格独异的教学创新, 也就没有生动活泼的学生“众创空间”, 所谓的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有创意的表达就无从实现。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教师:言语生命意识的传递者[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2006 (10) .

[2]刘文立.布封及其名句“风格即人”[J].外国文学研究》, 1979 (01) .

[3]宋其蕤.论教师的教学风格[J].教育导刊, 1993 (5) .

篇4:葡萄糖的另类应用

1.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用50%葡萄糖注射液经鼓室灌注加压冲洗咽鼓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0例,结果17例痊愈。其机理是50%葡萄糖注射液为高渗液,可增加局部渗透压而使组织脱水,从而使咽鼓管及鼓室的水肿消退;管腔变大,有利引流。

2.治疗颈部囊状水瘤

用50%葡萄糖注射液囊内注射治疗颈部囊状水瘤3例,效果满意,经22个月随访未见复发。

3.治疗鼻出血

用50%葡萄糖注射液0.5-1毫升注入鼻阈后治疗鼻中隔出血70例,获得满意效果。

4.治疗急性肠道感染

高渗葡萄糖可提高血浆渗透压,促进组织液向血液回流,减少消化液分泌,使肠蠕动减慢,腹泻减轻。有研究者观察80例急性肠道感染者,40例用本药40毫克加地塞米松10毫克静脉注射,配合氟哌酸口服,有效率达90%,与静脉滴注丁胺卡那霉素疗效相当。

5.治疗宫外孕

高渗糖可使组织细胞因脱水而缩小,胚胎组织因之发生变性并被排出输卵管外,使局部压力降低,宫外孕不适感减轻,患者安全地结束宫外孕。用法:以双腔子宫造影导管将20毫升高渗糖缓慢注入子宫腔内,术后口服抗生素3天。用药4小时后腹痛开始缓解,48-72小时完全消失。

6.促进宫口扩张

有人曾观察415例妊娠12-16周要求中止妊娠者,以本品40亳升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子宫内注射,8-12小时后行钳刮术,宫口扩张满意率达98.3%。具有手术出血少,时间短,术后无并发症,正常月经恢复快等优点。

7.治疗内痔

在肛门镜下以本品于内痔黏膜下注射,每次注药剂量不超过12毫升,多发者分批多次注射,2-3天后可再注射,每疗程5次,个别病人结束第一疗程后间隔7-10天可行第二疗程。共治疗120例病人,结果115例获临床治愈,5例症状缓解或好转。

8.促进切口愈合

对会阴切口裂开的病人用本药20毫升加胰岛素2单位,冲洗残腔,余5毫升向切口周围组织浸注。通过实践认为高渗糖可通过抑制细菌生长、防止肉芽水肿、刺激肉芽生长而加速切口愈合。

9.治疗创口溃疡

新近发现,本药可使创口病变的水肿组织脱水消肿,具有营养创口作用,从而促进病变组织迅速再生修复。方法为,对反复溃烂的老化伤口常规清洗后,清除坏死组织和苍白肉芽,将20毫升高渗糖加庆大霉素4-8万单位浸于无菌敷料上覆盖创口,外加凡士林纱布以保持伤口湿润,之后包扎,隔日换药1次,8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内可全部治愈。

10.治疗肥厚性鼻炎

患者取坐位,经黏膜表面麻醉后取本品2-4毫升,于下鼻甲前端刺入,沿下鼻甲游离黏膜下进针到鼻甲后端,将药液注入。1次药量每侧面不超过2毫升,每周1次,连用4次。结果126例治愈90例,显效16例。治疗机理可能是本药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栓塞,从而达到消除渗出和水肿的目的。

11.治疗静脉炎

曾有154例静脉炎患者用本品5亳升加维生素B12注射液15微克,用略大于病变部位的纱布湿敷于局部,5天为1个疗程,每日1次,有效率53.9%,优于目前通用的硫酸镁温敷疗法。这是由于本药的高渗作用减轻炎性物质渗出,缓解局部肿胀;维生素B12可营养神经,且具有镇静作用。

篇5:葡萄沟教案

余彩英

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3: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4、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

一、激励

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二、体验

1、初读课文。了解葡萄沟在哪里?

2、认识盛产的水果。

3、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4、、理解茂密,指导朗读。

5、人生葡萄、理解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感悟朗读。

6、老师扮演角色,师生口语交际。

7、了解晾房,观察、品尝葡萄干。

三、升华

1、看出来,同学们参观游览的真心。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就要离开葡萄沟了,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

是个”句号改成叹号)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2、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余彩英

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3:运用采访、角色朗读、导游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4、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

一、激励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领你们到葡萄沟玩一玩。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葡萄沟、好地方),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下面我们亲自到葡萄沟去一趟,看看谁在那里玩得痛快、收获最大。

做个有心人,请你仔细欣赏这儿的风光。(视频)

欣赏完了风光,看看文中是怎样写葡萄沟的。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2、课文读完了。说说葡萄沟在哪儿?(课件出示)西游记,火焰山

3、咱们聊聊新疆有哪些水果?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沙果、蜜桃,到九十月份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

二、体验

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

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1)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1)用图片,让孩子到前面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并让孩子“挂”在葡萄架下(教师已经画出茂密的葡萄架)(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3)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通过读我们感受到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为什么长得这么好?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聪明能干)看看他们还有哪些特点?

(热情好客)

5、看,新疆老乡来了!(教师戴上新疆帽,微笑着走来)(1)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的真可爱,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教师介绍:维吾尔就是团结合作的意思,我们新疆还有哈萨克,回族,汉族,这些民族团结合作向上。对我们新疆的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训练学生口语交际时,有意指黑板的画面,适当鼓励引导学生用上刚才学习的好词佳句)(2)“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是怎么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体会悟这个词)(4)请送给老乡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6、是呀,我们新疆人就是热情好客,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想想阴房是什么样。“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读课文,看视频),9、观察、品尝葡萄干。(让学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根据学生的感悟板书:色鲜味甜)

三、升华

1、看出来,同学们参观游览的真心。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就要离开葡萄沟了,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动动笔,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感悟、交际的训练)

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 是个”句号改成叹号)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篇6:《好吃的葡萄》教案

1、在看看讲讲中,了解小狗吃葡萄的整个故事情节,懂得吃东西不能太快,要慢慢吃的道理。

2、在观察理解中,知道小狗“吐、跳、翻跟头”等图符的意思,并愿意大胆的用语言或非语言进行表达和表现。

活动准备:

大屏幕、多媒体课件、话筒,图片三张

活动过程:

一、激趣

教师:最近,我们认识了许多水果,那么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幼儿泛讲)教师:(出示大屏幕上的小狗形象)有一个动物朋友,它也很喜欢吃水果,看看它是谁?我们跟小狗打个招呼吧,小狗你好!(打招呼)小狗特别喜欢吃一种水果,你们来猜一猜可能是什么水果?

教师:(出示大屏幕:葡萄)这是什么水果?

二、说说讲讲

教师:小狗很喜欢吃葡萄,一天,狗妈妈给小狗买来很多葡萄。小狗啊呜啊呜大口地吃着,越吃越开心。可就在这个时候……(话外音:哎呀,不好了,呜呜呜,我把葡萄核吃到肚子里去了。呜呜呜……)教师:发生什么事了?小狗为什么哭呀?

小狗怎么会把葡萄核吃到肚子里去的呢?(动作体验)现在葡萄核吃到肚子去了会怎么样?这可怎么办?

过渡:教师:刚才你们想了那么多好办法,真聪明,不知道我们的小狗会想什么办法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三、自主阅读图片

幼儿自由阅读三张图片。

(阅读后)教师:刚才你们看到小狗用了什么办法?(小狗跳、吐、翻跟头)教师:从哪里看出来小狗在吐、跳、翻跟头?(同步)小狗为什么要张大嘴巴吐啊吐?

小狗为什么要用力地跳啊跳?

小狗为什么要使劲地翻跟头?

小结:是呀,小狗张大嘴巴吐啊吐,可是葡萄核没有吐出来,小狗用力地跳啊跳,可是葡萄核没有跳出来,小狗使劲地翻跟头,可是葡萄核还是没有掉出来。(师生共同讲述)教师:这个时候,小狗怎么了?

(话外音:小狗:呜呜呜,妈妈、快来帮帮我,呜呜呜,妈妈、快来帮帮我,……)教师:妈妈会想什么办法呢?

教师:葡萄核拉出来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葡萄核拉出来了,妈妈会对小狗说什么?

妈妈还对小狗说:“以后吃东西要慢慢吃,不能太快了”。

教师:喜欢这个故事吗?我们一起再来看一遍吧。

篇7:写意葡萄教案

一、5分钟自我介绍

二、10分钟导入:小朋友们,你们以前学过国画吗? 那么你们知道国画都需要哪些工具吗?好,那我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画画的工具: 笔:狼毫、羊毫、白云; 墨:松烟、油烟; 纸:生宣、熟宣; 砚:研墨的石头; 颜色:有十几种或更多,主要的三原色是,朱红、藤黄、花青。

三、20分钟试笔: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墨加入水之后有几种颜色吗?那你们就用手中的笔来试一下!

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老师示范,逐一让学生领会。)

四、10分钟用笔。.好,学完了墨的五种颜色,那我们就再来来学一学,毛笔的用法。中锋、侧锋

五、15分钟葡萄画法:好了,小朋友们,那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葡萄该怎么画!(边讲边示范,学生跟着画)。绘画过程:(老师进行示范)注意画面布局。(1)讲解什么是藏锋 露锋。

藏锋:笔锋从内部开始起笔 露锋:笔尖在外面起笔(2)找出颜色“曙红”“墨”“花青”。

(3)白云笔润水调曙红和花青。用中锋两笔勾出葡萄的一半,在将笔压下去勾出另一半,留出高光点。

(4)重复以上动作,将葡萄错落有致的放在一起,要有遮有挡、有疏有密。(5)一组葡萄画完后,用小笔蘸浓墨勾 葡萄柄。

六、10分钟画葡萄叶 绘画过程(!)叶瓣有五个。用稍大白云调淡墨,笔尖沾重墨,侧锋用笔,可先画中间的叶瓣,再画两边四瓣

(2)重复以上动作,画时考虑叶子的近大远小虚实变化

(有时间画藤)

七、15将叶子和葡萄合起画出

八、5分钟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学生自评、互评。

篇8:葡萄糖教案

关键词:葡萄糖口服液,葡萄糖,含量测定,碘量法

1 概述

葡萄糖又称右旋糖或血糖都属于醇醛类, 是人们所俗称单糖[1,2]。葡萄糖的分子结构是19世纪德国化学家费歇尔测定的。现代医学和病理学长期临床研究表明, 糖尿病、肾病、视网膜和神经系统的并发症与人体内长期糖份累积有着密切的关系[3,4,5,6]。制造葡萄糖盐水口服液、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医药。葡萄糖口服液是一种能增加人体能量, 促进体力恢复, 有解毒利尿作用的营养物质, 通常用于血糖过低、补充体液、尿毒症等, 是医院临床不可缺少的一种药剂[7]。因此, 建立快速、简便的葡萄糖测定方法对医用化学和食品分析豆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关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一般生产部门对葡萄糖口服液的中间质量控制测定主要有旋光法, 该方法操作简便、迅速、便于计算, 但在实验过程中, 存在量取、稀释、热压灭菌容易时葡萄糖分解, 具有很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 使旋光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误差偏大。因此, 采用碘量法直接测定葡萄糖口服液的含量, 结果实验准确度高, 更适用于药厂及制剂车间进行药物分析[8,9]。

根据葡萄糖分子含有醛基 (-CHO) 结构, 具有还原性, 易溶于水, 因此, 需进行以下原理的实验:

过量的I2在OH-条件下加入葡萄糖溶液中, I2与OH-作用可以生成IO-, 而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能够定量地被IO-氧化为葡萄糖酸, 反应如下:

在酸性条件下过量的未与葡萄糖作用的IO-在碱性介质中进一步歧化为IO3-和I-, 它们在酸化时又反应生成I2:

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得I2:

根据所加入的I2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和滴定所消耗的Na2S2O3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 以及上述所反映的各个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 便可以计算出葡萄糖的含量。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容量瓶;

K2Cr2O7 (AR, ) 、Na2S2O3·5H2O (AR) 、I2 (AR) 、KI (s) 、KI溶液 (AR) 、淀粉、Na2CO3 (s) 、HC溶液、Na OH、葡萄糖口服液、蒸馏水。

2.2 实验过程

2.2.1 配制250m L 0.1mol/L Na2S2O3溶液

称取一定量的Na2S2O3·5H2O, 溶解于适量新沸水冷却后的水中, 加入约0.05g Na2CO3, 配成250m L溶液, 放于棕色瓶中。放置1~2周后再进行标定, 遮光保存。

2.2.2 配制150m L 0.05mol/L I2溶液

称取预先已研磨好的2g I2置于小烧杯中, 加入4g KI及几毫升水, 搅拌后使I2全部溶解, 稀释后配成150m L溶液, 放于棕色瓶中, 置遮光处放置。

2.2.3 硫代硫酸钠和碘标准溶液的标定

Na2S2O3溶液的标定:用移液管吸取25m L的K2Cr2O7标准溶液于250m L的锥形瓶中, 加5.0m L6mol/L HCl, 加入1g KI。摇匀后盖上表面皿, 于遮光处放置5min后用100m L水稀释, 接着用Na2S2O3溶液滴至浅黄绿色后加入2m L淀粉指示剂, 继续滴至使溶液蓝色消失并变为绿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3次, 计算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

2.2.4 I2溶液的标定

用酸式滴定管放出25m L待标定的I2溶液置于250m L的锥形瓶中加50m L水, 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时, 加入2m L淀粉指示剂, 继续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 即为终点。平行测定3次, 计算I2标准溶液的浓度。

2.2.5 葡萄糖口服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5%葡萄糖试样准确稀释100倍, 摇匀后用移液管吸取该试样25m L及250m L锥形瓶中, 由酸式滴定管准确加入25m L I2标准溶液。在摇动下缓缓滴加1.0mol/L Na OH溶液, 直至溶液变成浅黄色。盖上表面皿, 放置15min, 使之反应完全。用少量水冲洗表面皿和锥形瓶内壁, 然后加入2m L HCI, 立即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再加入2m L淀粉指示剂,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既为终点。平行测定3次, 计算试样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和相对平均偏差。

3 结果

标定Na2S2O3溶液的数据及数据处理见表1;标定I2溶液的数据及数据处理见表2;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数据及数据处理见表3。

4 结语

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口服液的含量, 该法简便易行, 样品取样少, 结果准确度高, 适合于生产厂家和医院质检部门对葡萄糖口服液中葡萄糖口服液含量的快速测定, 更适用于药厂及制剂室进行药物分析, 可为临床药理学服务, 提供更有效的实验数据, 便于临床观察试验。

参考文献

[1]孔凡贞, 连素敏, 莫宗琪.门冬氨酸钾镁葡萄糖口服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测定[J].实用医药杂志, 2007, 18 (8) :142-145.

[2]孙积辉.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53-55.

[3]周亚樵, 林培华.定量测定葡萄糖方法的研究[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0, 36 (9) :415-417.

[4]郑师坚.葡萄糖口服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J].海峡药学, 1997, 6 (4) :27-29.

[5]鲁争.折光法测定葡萄糖口服液的含量[J].中国医疗前沿, 2007, 12 (8) :211-214.

[6]李洁, 郭毅.碘量法测定门冬氨酸钾镁葡萄糖口服液的含量[J].河南省药品检验所, 2003, 25 (3) :18-20.

[7]蒋秉坤.临床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52.

[8]周娟, 陈滋青, 胡军.葡萄糖测定方法比较研究[J].工业微生物, 1999, 29 (4) :34-36.

上一篇:委托报关合同样本下一篇:建党90周年活动策划09级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