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教学的四大科目

2024-04-08

佛法教学的四大科目(精选2篇)

篇1:佛法教学的四大科目

佛法教学的四大科目

佛法里面,佛、菩萨、阿罗汉、诸天护法,这些菩萨像、天神像,无量无边;每一尊名号,每一个塑像,都代表深远的教学意趣,而非神明,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大乘佛法的修学有四个科目,这是主要的科目。四个科目可以同时学,可以分开一个一个学;这是《华严经》上所说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圆融”是四个科目同时学习;”“行布”是四个科目一个一个来学习。这四大科目就是四大菩萨代表的:第一是地藏菩萨、第二是观音菩萨、第三是文殊菩萨、第四是普贤菩萨。我们中国有四大名山供奉着四大菩萨,他是代表大乘四个主要的学科。次第不能够颠倒的,它有一定的顺序。

①孝敬

地藏,地是大地,我们人不能离开地,离开地面不能生存了,我们生活所需仰赖大地,我们吃的五谷杂粮,是地上生的;我们穿的衣服这些纤维织成的,也是大地长成的;我们所需要用的,乃至于金银财宝,所有一切都是大地供应的。大地含藏无尽的宝藏给我们受用,佛取这个意思;把我们的心比作大地,我们的真心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无量的功德,一切的无量都在我们心地里面圆圆满满的具足了。

所以六祖大师当年证道的时候(也就是开悟,明心见性的时候),向他的老师五祖忍大师提出他的心得报告,这在《坛经》上有记载。他说“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具足”就是没有一样欠缺的,样样都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大,恒河沙世界;小,微尘毛孔,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禅家讲“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佛法是心法,让我们明心见性。禅家叫明心见性,净土宗叫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家的明心见性,两个宗派用的名词不相同,教下叫大开圆解。诸位要知道,不管它是怎么说都是说的一桩事情,这个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知道之后才晓得佛家所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就真正理解,真正地认识了;不致于生起误会,甚至于无谓的毁谤。学禅的人毁谤修净土的,修净土的人毁谤学禅的,这都是造很重的罪业。禅宗乃至于密宗都是佛传下来的,你毁谤它,就是毁谤三宝,这个就犯戒。菩萨戒里头“自赞毁他”,自己赞叹自己,诽谤别人,这是重戒。在梵网戒里面是轻戒;在瑜伽戒本里面是重戒,是列在第一条重戒,这个是绝对不许可的。就好像一个大学一样,大学里面有许许多多科系,我学我这个科系特别赞叹,不同科系的人我都毁谤他,这个可以吗?这个不可以呀!所以要认清楚佛家的宗派法门,就像学校的科系、院系不相同是一样的道理,任何一个科系都能够圆满成佛,只是他所修行的方法、手段不相同;方向、目标是不变的,这是大家要好好的记住,要认识清楚。不要一面学佛,一面在毁谤三宝,你所修的功德跟你造的罪业抵消掉,甚至于还抵不过;我们修的功德少,造的罪业太重,抵不过!抵不过,将来的果报都在三途,这非常可怕。往往自己造极重之罪,自己并不觉得,并不知道;知道你就不会造了。

那么应该用什么态度对不同的宗派法门呢?要赞叹。你看看《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菩萨,每一个人修学的法门不一样。善财童子去参访,这一些善知识接见,对于自己修学的法门非常谦虚,都赞叹别人,都是说我自己善根浅薄,能力薄弱,我只知道修学这一个法门,我比不上他们那一些大菩萨们,他们智慧、德能都超过我。这是自己谦虚,赞叹别人,尤其是在不同的道场参学。佛门有一句俗话说:“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大家互相赞叹,佛法就兴旺了。彼此互相毁谤,这个不但是不能兴佛法,实在是灭佛法,让社会大众对佛法猜疑,对于佛法轻视,甚至于对佛法不敢接触。甲毁谤乙,乙毁谤甲,旁边的人在那里听到,我到底学哪一个好呢?这一想,你们都不是好东西,算了,我都不学了。这是破坏众生的法身慧命,造这个重业,往往自己不知道。

一九七七年,香港大屿山宝莲寺的圣一法师,曾请我到他的道场跟同修们讲开示。他的道场是禅宗道场,每一天都还坐香参禅,有四十多个人,完全是男众。我这一生当中所看到颇具规模,是我看到第一个禅宗道场,我对他非常尊敬,非常佩服。我是一个修净土,念阿弥陀佛的,我到他那个道场去如果赞叹念佛好,参禅恐怕没有把握;如果我要是这样说法,那就破坏人家道场,那就造业了。俗话常讲“宁动千江水,莫扰道人心”,我们到那个地方去,是要赞叹人的,是要礼赞的。所以我在他那个道场,不但是在讲台上说话,就是私下谈话,我对于净土念佛法门是一字不提;偏赞禅宗,赞叹他的道场,赞叹他的老师。这是圣一法师领导的,我们是外面来的客人,对他的师父这一赞叹,他们自己的同修信心就增长了——我这个老师不错啊!修行成就实在没有别的,就是对老师的恭敬心——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赞叹这个道场,他觉得这个道场是真正修行的道场,自己叹为稀有,信心增长,信心坚固,领导的老师是真正的善知识,这才帮助他们成就。别人道场请我们去讲开示,要知道这种态度,绝对不能说自己。当然我这样赞叹,也有人来问我,他说: “法师,禅这么好,你为什么念佛呢?”

我就告诉他:“我的根性很劣,不如你们,我参禅不能成就,念佛能带业往生,我就很满意了。”

他们听了也欢喜。所以许许多多道场愿意请我去讲开示!为什么呢?我绝对不会去破坏他们的道场,绝对不会去抬高我修学的法门。

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师也许很多人都认识,他在新加坡二十七年了,他老人家修的是弥勒净土,我修的是弥陀净土,不一样啊!他求生兜率内院,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到新加坡,这位老人来找我了,找我到他的道场上去结结法缘,跟大家讲讲开示。那么我去了也一样,我知道他修弥勒净土,我这个弥陀净土,一字不提,偏赞弥勒净土;弥勒净土的东西我看得很少,说什么呢?我过去读《华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最后参访的是弥勒菩萨弥勒楼阁。所以我就用华严教义特别赞叹弥勒菩萨,希望同修们认真地跟老法师学习,接受老法师的教导,依教奉行,这样才有成就啊!他们在那里修了二十多年的弥勒净土了,我们决定不能说那个法门不好,那个法门不容易成就,这是大忌讳。那么现在有一些少数的年轻的法师,不明了这个道理,往往到一个道场,他没有顾忌,偏赞自己所修行的;不顾这个道场,这些同修们他们过去学的是什么,修的是什么,往往使听众听了之后,信心动摇,无所适从,这就是过失,这就错了。这是说到参学必须要知道的礼节,必须要晓得僧赞僧,道场兴旺,佛法兴旺,是我们四众同修每个人都有这个责任。

②慈悲

地藏菩萨所表的是孝亲尊师,所以一部《地藏经》就是佛门的《孝经》,我们从这个地方学起。无论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都是从孝亲尊师做起。然后把孝亲尊师扩大,能够孝顺一切众生,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法门了,观音菩萨大慈大悲。诸位要晓得一个不孝亲、不尊师的,绝对没有慈悲心,所以慈悲心是从孝敬升华、扩展,这样拓开来的,这个是自行化他的动力,这两位菩萨代表的这个。我们知道世间人能够勤奋地工作,不断地在精进,什么力量在推动呢?我想大家都知道,不外乎名利呀!有名有利,他拼命工作,假如没有名利可得,你今天还会去工作吗?像中国大陆在过去,他们那个社会没有名利,我们在外面听到的,所谓“工作也是三十六块,不工作也是三十六块”,所以大家怠工、懒惰。为什么呢?不愿意做了。我们台湾同胞为什么每天这样精进努力,不断地在工作?你一分工作就有一分报酬,十分工作就有十分报酬,所以不断拼命的努力去做。那么佛法没有报酬的,也没有名,也没有利,什么都没有,那这个自行化他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给诸位说——就是孝敬、慈悲。这个力量是从内发的,不是从外面刺激来的;世间人的努力,是外面环境刺激的,你才会动啊!不刺激就不动了。

③智慧

佛法是内发的,我们要尽孝,要修敬;我们要慈悲一切、怜悯一切、救护一切众生,这一个大愿力在推动我们永远地在精进不懈,这是一个大力量。但是慈悲一定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不可以感情用事。所以佛门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但是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个话对照起来看好像非常矛盾!其实它有道理的,就是慈悲、方便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那就是祸害,就是下流;如果是以智慧为基础,那是真实的功德。因此文殊师利菩萨,他代表的是大智慧,圆满的智慧,绝对不是迷惑颠倒,感情用事。

④实践

最后一位菩萨——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代表实践。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我们穿衣吃饭、待人接物,对事对人对物,都能够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在生活上,这叫做普贤菩萨。这个是大乘佛法修学的四个大科目——孝敬、慈悲、智慧、实践。诸位想想佛教里哪来的迷信,真正是叫我们破迷开悟啊!然后才能得到离苦得乐。苦从哪里来的? 从迷来的。乐从哪里来的? 从悟来的。

觉悟就乐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统统清楚,统统明了,自然就快乐了。你能够掌握这个现实,你能够自在地运用这个现实,支配这个现实;而不是被环境所支配,被环境约束。被环境支配,这个人很痛苦啊!自己有能力支配环境,支配自己生活,样样作得了主宰,他怎么不幸福,怎么不快乐呢?关键就在迷、悟啊!这个是四大菩萨代表修学的四个纲领。这些话还都是叫我们真正地认识佛法。佛法里面内容太多了,说之不尽,只举这几个例子来说。

篇2:佛法教学的四大科目

注意事项:靠边停车考试中要求,注意观察车右后方交通动态,随后学员需开启右转向灯并保持常亮,再行靠边。

操作方法:

1、听到“靠边停车”指令后,第一反应首先是开启右转向灯(3秒以上),然后通过右后视镜观察右后方交通情况,判断有无靠边停车的位置;同时还要看前方有没有车辆,有时候很多考试车辆都在排队,要提前减速;

2、通过适当踩下刹车,将车辆降到合适的速度,如果没有把握就减挡;

3、选择好停车地点后,接着向右打方向盘,此时方向盘转动的角度不宜过大,等到车头中间即将与马路边缘线重合了,立即向左回方向,此时方向盘转动幅度可以稍微大一点;

4、等到车身即将与马路边缘重合了(这里要强调是“即将”,因为平行后再采取制动措施车身又会歪斜),可以看车窗是否和边缘线平行,缓缓踩下离合器和刹车,就平稳停车了。

二、科目三难点之加减档

行车过程中档位要根据车速来变换。

加速加挡:踩油门,在松油门的同时离合踩到底,松油门踩离合必须衔接好,油门松开时立刻踩下离合器,挂挡,慢松离合器的同时踩油门。

减速减挡:轻踩刹车,将速度降到规定范围,离合踩到底,挂挡,慢松离合。需要着重强调的一点是:加档必须逐级加档,不可越级,而减速降档却可以越级降档,具体该换到几档需要根据车速来匹配。

换挡口诀是:先右再左,马上动手,左抬右下跷跷板。

三、科目三难点之直线行驶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直线行驶是保持车辆的直线行驶,而不是方向盘不动。

考试过程中,大部分车都会出现跑偏现象,这就需要学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学会微调方向盘。

考生应养成良好驾驶习惯,双手三九点握住方向盘,胳膊放松,不能紧张的死抓方向盘,这样动作才会更流畅。

方向盘和钟表盘是一样的!

进入直线行驶之前,提前做好准备,把车调正。能看多远就看多远,可以更好的判断车道走势,看得越远车走的越直。

在行驶中可以通过车前盖左侧棱线对着左车道线来发现有没有偏离(可以余光或瞟一眼),当发现车子跑偏时,可以朝车跑偏的反方向微调一点点,只要不超过5度就没问题。

四、科目三难点之心态

考前多练习,基础操作掌握扎实,这样上考场时才不会紧张。

其实,路考核心就是心态,心情过于紧张,就算技术再好,也会出现操作失误。所以,既然上了考场,就不要再想考试过关的问题,全心全意专注于考试项目上,力求每个项目都能操作到位!

上一篇:石鼓乡卫生院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下一篇:七夕节联谊会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