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大毕业论文答辩

2024-04-28

燕大毕业论文答辩(精选3篇)

篇1:英专生毕业论文答辩能力培养初探

一、外语实时口语交际能力的本质特征——突然性假说

突然性是交际能力的本质特征, 是语言交际中语言使用者在无准备情况下实时应答或交流信息情感的生存能力的最重要特点及决定这种能力存在的标志性的根本特征。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这种即席的、不加准备的、非计划的实时口语交际能力, 是每一位英语专业教师奋斗的终极目标。“台下四年功, 台上十分钟。”只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突然性”假说渗透给学生, 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实时口语交际能力, 才能让他们在进行答辩这一终极考核时不慌不忙, 从容应对。

二、英专生的论文答辩现状和存在问题

关于论文写作的书籍和研究成果很多, 从如何选题到布局谋篇等, 但专门研究和介绍论文答辩的资料却寥寥无几。对于没步入大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答辩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笔者自2006年起, 有幸连续十年参加了我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答辩, 任答辩秘书并详细记录了学生答辩时对答辩组成员提问的回答。通过整理过去十年英专生的毕业论文答辩记录和相关音频、视频资料, 不难发现, 学生答辩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在整体专业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英专生大多对自己论文照搬照念, 缺乏高度概括。

第二, 面对答辩组老师对论文内容的提问, 有的学生会由于太紧张而听不懂, 还有的学生虽然听懂了, 也知道答案, 却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流畅进行表达。

第三, 现在的《毕业论文》课程及教材都主要针对论文写作, 鲜少提及论文答辩。为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设计一些能够体现突然性这一交际本质特征的任务, 用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答辩技巧。

三、答辩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 “接龙”式导入法

在每节课的课前导入环节, 教师可以向班级的“思维静湖”投入一颗石子, 即话题 (topic) , 随机以某一学生为中心, 向前后左右扩散出去。如讲到《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第十课《The Richer the Poorer》, 导入时, 我就让一位学生以rich和poor造句。他说的是:“I’m not rich because my father is poor.”下一个同学就要以“my father is poor because……”开头……几经传递后, 各个方向最后一个同学要回到一句以rich和poor为关键词的句子。刚开始, 学生执行起来有些困难, 比较耗费时间, 但这种不加准备的造句练习容不得学生的思想开小差, 提神醒脑, 学生也很喜欢参与。四周32节课之后, 导入所用的时间由原来的35分钟缩短到20分钟, 说明学生对这种造句已经能较快反应, 快速应对。

(二) “难回首”式接力法

对于英语专业的精读课来说, 朗读课文是一个保留环节, 几乎节节课都少不了。当下, 有的老师习惯按照班级点名册顺序叫学生朗读, 学生甚至能预见到自己学号所对应的段落, 并提前进行准备;还有的老师喜欢按照座位次序来叫学生, 先是第一桌, 然后依次往后, 学生也可以提前准备。为了贯彻交际能力的本质特征——不加准备的突然性, 我只随机叫一名学生读第一段, 再由这个学生随机去叫下一个。每次读到段落末尾的时候, 我都能感受到其他学生在屏吸倾听谁的名字被点到。这样一来,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这种朗读接力有突然性、随机性, 有的时候又很戏剧化, 甚至会上升到两个同学的“私人恩怨”, A同学读完点了B, B同学读完又还给了A。这种时候, 教师就该适当介入了。

总体来说, 基于突然性假说设计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就是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快速反应, 培养学生的实时口语能力。根据现在使用的精读、泛读教材, 广大一线教师可以发现很多新的方法和途径, 以此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使其能够流利地与提问教师进行有内容、有目的的交际沟通, 辅以一定的答辩技巧, 让每个毕业生能不留遗憾地充分展示四年所学, 通过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1]孙长顺.关于外语交际能力的本质特征——突然性的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4) .

[2]穆诗雄主编.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07) .

篇2:对高职生毕业论文答辩问题的思考

一、高职生毕业论文答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上不够重视。

首先是学校领导和基层领导不重视毕业论文答辩。认为它是属于高层次的理论研究, 而高职生主要是技能训练, 能动手操作就行了;其次是教师们也不重视毕业论文答辩, 认为高职生的理论水平低,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只是个形式而已, 甚至有的教授认为, 应该取消高职生的毕业论文答辩, 毕业实习完了写个总结就行了;三是学生方面对毕业论文答辩不够重视, 他们以为, 实习期间主要任务是“找工作”, 因此, 有许多学生去实习单位报到以后, 就算实习结束了, 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上, 根本没有实习, 更谈不上搜集、整理资料, 写毕业论文了。他们认为, 毕业论文是“软指标”, 老师都会让他们“及格”的。因此, 在返校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 随便从报纸杂志上抄袭一篇论文, 应付差事而已, 更有甚者, 从网上直接下载一篇论文, 交给老师。所以,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 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回答教师的提问, 甚至不能简述论文的观点, 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高职生是否应该取消毕业论文答辩呢?这方面我们看一看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吧。据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哈佛男孩张肇牧》一书 (张涛编著) 介绍, 美国小学生能够写出长达20多页的论文, 题目竟然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美国的小学生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 可以研究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我们中国的高职毕业生就不能写毕业论文了吗?

最近在《意林》杂志上看到一则故事, 其内容如下, 请看以下张小姐的故事:毕业前夕, 正好有一家英国公司到我们学校招聘, 这让所有的人都提起了兴趣, 大家都决定去试一下, 因为这个机会很难得, 当时所有面试的人都集中在一个大房间里, 考官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张试卷, 上面只写了一道看起来很简单的题目:英国每年买几个高尔夫球?没有其他数据, 要求在45分钟完成。看到这个无厘头的题目, 一开始也傻了。后来仔细一想, 发现这个题目不是要答出一个确切的数字, 而是要考察一个思考的过程, 这对于一个经济系的高才生来说并不难。所谓“英国……买……”其实就是英国进口, 进口的数量与市场需求有关, 市场需求与人口有关。英国有多少人, 这个我脑子里有数, 首先我可以假设16岁到70岁之间有多少人, 然后推算出最有可能打高尔夫的30岁到45岁的有多少人。为了使这个数字精确, 我还在答题纸上如何进行抽样调查。同时我还考虑:打高尔夫的人中, 有多少人经常去打, 这些人估计一年要用多少个球, 这些数字加起来就是英国总的市场需求, 最后我写了一组数据, 并满意地交上了答卷, 一个月后, 我收到了这家公司的录取通知书。

通过以上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什么?一个大学毕业生的优势在什么地方?我们读大学期间经过思维训练和专业训练, 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 所以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 不是单纯地靠记忆数据, 而是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正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特征。社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大学生。不管各行各业, 所面对的问题多么纷繁复杂而且瞬息万变, 如果我们有系统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就可以在工作中脱颖而出。毕业论文正是对大学生系统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测试和锻炼。可见, 高职生也是大学生, 其毕业论文理应受到重视。

2、组织安排上不够重视。

首先, 时间安排不够。笔者所调查的学校中, 最多安排了两天的时间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大部分学校只用半天的时间安排毕业论文答辩。在毕业生离校期间所有的工作中, 毕业论文答辩被忽视为“可有可无”的环节, 安排的时间最少。因此只能抽出少数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实际上, 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其次, 各校教务部门也没有像对待期末考试那样, 加强巡视和检查, 而是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这就更加重了毕业论文答辩不够重视的色彩。

3、管理方法上不够重视。

首先, 毕业论文的格式没有规范的要求, 如“内容提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要不要列出, 应该怎样排列, 都没有统一的规定。其次, 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 没有记录, 如:参加答辩学生的姓名、班级、主辩教师、论文题目、主辩教师提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是怎样回答的等等, 一概没有文字记载。

由上可见, 在高职生的毕业论文答辩问题上, 从思想到行动, 从教师到学生, 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 毕业论文答辩只能在低水平上运行。

二、造成毕业论文答辩低水平运行的深层次原因

1、教学改革力度不够。

虽然近几年各高职院校也进行了某些教学改革, 比如:在日常教学中引进了“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等内容。但占据主流地位的仍然是“教师满堂灌, 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平时, 根本没有给学生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锻炼。学生遇到问题, 只会问老师, 不知道如何查询资料、整理资料, 研究资料, 得出正确的结论。由于平时没有注重这方面的锻炼和培养, 致使学生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极差, 因此, 在毕业实习中根本没有深入到实习单位去学习、调查、了解实习单位的情况, 毕业论文的写作更是无能为力了。

2、平时缺乏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训练。

专业课的学习中, 教师只教给学生“怎样做”, 至于“为什么这样做”, 教师根本不讲, 也不启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索。所以, 专业课学习中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写出论文方面的训练。即使是《应用文写作》课程, 也是只讲不练, 考试时出些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了事。

3、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实际操作, 轻视分析、总结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 各职业学院都开始重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比如, 会计教学加大了大型作业、模拟实习、上机操作的力度。但是在这些教学环节中, 只重视让学生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而忽视了分析、总结和论文的写作。笔者认为:实际操作只是学习过程中的春播, 分析、总结和论文写作才是秋天的果实。只播种不收获。是得不到胜利果实的, 也不会有真正的成效。这些年来, 实践性教学的收效不大其原因可能就在于此吧。

三、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和烟台职业学院加强高职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几点经验

1、学院高层领导重视。

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工作的重要性, 并将其视为比考试更为重要的教学环节。首先, 在答辩时间上给予保证。其次, 要求各系认真总结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经验和成果, 听取各系有关毕业论文答辩的工作汇报, 以此方法促进了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2、在日常教学中, 加强学生论文写作方面的实训。

这方面, 笔者曾经利用假期对烟台职业学院做了调查, 发现他们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在02.06会计教学中, 他们引入了研究性学习方法, 让学生做课题、做研究、写论文, 当时研究的课题有“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原因及对策”“风险投资———创造企业神话”“银企不良资产管理”“对国有股减持的看法”等等。同学们通过上网和图书馆查阅资料, 都写出了有独到见解的好文章。他们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收效很好。通过对02级高职会计四个班的跟踪调查, 他们发现, 在毕业实习中, 许多同学对《财务管理》曾研究过的课题做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并写出了毕业论文, 在答辩中表现出色。

3、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加强经验总结与交流, 加强分析及论文写作的训练。

比如, 会计专业的大型作业、模拟实习都是搜集的一个真实企业的一定时期的会计资料。我们学院不但要求学生从头至尾实际操作一遍, 还向同学们提供当时有关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的其他资料, 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这些资料, 写出财务分析报告和报表说明。并将大型作业和模拟实习中的收获和体会总结出来, 在全班进行交流, 这样会加大会计实训的力度和收获, 同时, 促进论文写作的训练。

4、加强了毕业论文及答辩记录的存档工作

首先, 学生经过以上教学环节的训练, 学会了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 他们定会自己写作毕业论文, 这对他们毕业后的持续发展很有利。这些经过学生的实际工作和总结写成的毕业论文, 全部存档保存。其次, 毕业论文答辩都有答辩记录, 这样促使教师和学生认真对待论文答辩工作, 并且职责清楚, 便于总结和提高。另外, 学院还选择写得好的毕业论文出版优秀论文集, 留档保存和提供给下一届毕业生参考, 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鸣.高职核心竞争力的界定与提升策略[J]长春, 职业技术教育, 2004, (9) .

篇3:燕大毕业论文答辩

毕业答辩是大学生本科教育阶段整个学习过程中最后一道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及应用能力的全面考核,是对学生加快知识向能力转化过程的有效检验,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对于学生圆满毕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湖南工学院毕业答辩为例,毕业论文答辩的流程分为三部分:一是陈述环节,占比30%,二是随机抽题环节,占比40%,三是答辩老师师随机提问环节,占比30%,可见专业基础必答题抽题环节在整个答辩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抽题的试题库包括了所有大学四年所学专业课,那么通过回答专业问题,能够检验学生在大学四年专业课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如今,既耗时又耗力,又浪费纸张等各种资源的手动抽题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时代进步的要求,因此,研究出一种基于计算机编程的毕业答辩自动抽题系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2 现状分析

随着电子行业的突飞猛进,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电子产品资源。例如,在高校毕业答辩、研究生入学面试等各个抽题环节中一般采用纸质化抽题,这样不仅浪费纸张、浪费碳粉,同时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所消耗电能以及微细碳粉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也不可忽视。我国仍有大部分地区实行火力发电,需要消耗煤炭,而纸张来源于树皮,这些纸张、电能的消耗都间接导致温室效应,不符合国家长期发展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例如在教育行业中,“互联网+教育”是对教育行业的一大提升,在以往的答辩过程,学生需要通过电话及短信形式得知答辩安排变化,答辩之后学生需要亲自到院系老师办公室查阅答辩成绩,本次设计的自动随机抽题系统结合最新的微信公众号技术,学生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之后,可以在答辩过程中通过微信及时得知答辩信息变更情况,以及答辩成绩公布之后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直接获取答辩成绩,免去了学生往返于院系和宿舍之间的麻烦,既节省了学生的时间,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通过微信公众号,学生在答辩环节中还可以参与投票表决互动,选出自己认为最佳答辩毕业生。在高校研究生面试、企业面试、教学知识竞赛、晚会比赛等活动中,通过使用本系统中引用的二维码技术仍然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目前虽然有些计算机爱好者[1,2,3,4]通过VBA编程代码设计了简单的随机抽题系统,但是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无法解决,导致软件无法普及使用。

(1)目前存在的简单抽题系统“开始”按钮和“停止”按钮分开布置,无法将二者结合集成为一个控制按钮功能,导致占用较多的屏幕空间,影响屏幕视觉效果。

(2)目前存在的简单随机抽题系统没有初始化功能,用户无法清空抽题记录,用户如果想要使用这些简单抽题软件,必须在不保存使用数据记录或者保存数据,软件仅能作为一次性产品使用二者选其一,限制了软件的推广使用。

(3)目前存在的简单随机抽题系统无法自动统计数据库中题目数量,必须用户自己统计好数据库题目数量后,通过修改VBA代码方式修改题目数量,限制抽题编号变化范围,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用户并不了解VBA编程,导致用户无法修改题目数量,从而限制了随机抽题系统的普及推广。

(4)目前存在的简单随机抽题系统只具有简单抽题功能,在毕业答辩以及某些晚会等需要先抽签决定顺序,再进行抽题活动环节中无法完美运行,因此也需要设计出一款能够实现抽签抽题一体化的随机抽题系统。

(5)目前存在的简单随机抽题系统并未结合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导致用户无法通过互联网快速得到关于毕业答辩等活动的最新进展[1,5]。

3 技术方案

(1)在本毕业答辩随机抽题系统中运用VBA程序代码,使其具有根据参赛选手总人数,自动设置抽签数量功能,参赛选手只需要点击“开始抽签”或“开始抽题”控制器按钮便可随机滚动生成签号或题号,点击“停止抽签”或“停止抽题”控制器按钮即可获得自己的抽签结果或题目编号。得到题目编号之后,用户点击“打开题目”控制器即可查看自己所抽取的题目。参赛选手回答题目的同时,系统自动进入120s倒计时阶段,参赛选手回答完毕题目之后可以点击“参考答案”触发控制器按钮得知自己回答正确与否,并且可以点击“继续抽题”触发控制器按钮进行下一轮抽题环节,所有题目抽取完毕之后,系统会自动弹框提醒参赛选手“题目已抽完,请点击初始化重新抽题!”。

(2)本毕业答辩抽题系统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的控制端包括初始化控制器、抽签控制器、抽题控制器、打开题目控制器、参考答案触发控制器、继续抽题触发控制器,所述的输入端为参赛人数输入显示器,所述的输出端包括警告弹窗提示显示器、系统状态输出显示器、题目总数输出显示器、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活动主题输出显示器、题目编号显示区、题目内容显示区、参考答案显示区、倒计时显示器。

初始化控制器与抽签控制器、参赛人数输入显示器、警告弹窗提示显示器、系统状态输出显示器相连接,保证抽签显示范围在总人数以内不会重复出现;初始化控制器与抽题控制器、打开题目控制器、警告弹窗提示显示器、系统状态输出显示器、题目总数输出显示器相连接,保证抽题显示范围在题库总数以内不会重复出现。打开题目控制器与参考答案触发控制器、继续抽题触发控制器、题目编号显示区、题目内容显示区、参考答案显示区、倒计时显示器相连接,保证打开题目之后能够自动开启倒计时并具有返回继续抽题功能。

4 原理分析

图2所示为本毕业答辩抽题软件实现随机抽签随机抽题功能控制的具体流程,结合图2对以下各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1)在步骤401中,初始化控制端查询当前控制按钮是否被点击激活,如果激活,同时执行步骤402、403、404、405;如果未激活,执行步骤408;

(2)在步骤402中,系统状态显示端输出用户自定义的企业文化精神“勤学务实,圆融卓越”校训;

(3)在步骤403中,系统处理器自动清空抽签记录;

(4)在步骤404中,系统处理器自动清空抽题记录;

(5)在步骤405中,系统处理器自动统计数据库中题目总数量m;

(6)在步骤406中,题目总数输出显示端等待接收初始化控制端反馈的题目总数m;

(7)在步骤407中,题目总数输出显示端输出题目总数m;

(8)在步骤408中,参赛人数输入显示端等待用户输入参赛总人数n指令;

(9)在步骤409中,抽签控制端检测当前状态是否激活,如果激活,执行步骤410,如果未激活,执行步骤415;

(10)在步骤410中,系统状态输出显示端输出“正在抽签”,开始抽签控制端随机发送一个小于n的数值到处理器;

(11)在步骤411中,处理器查询当前数值是否重复,如果重复,执行步骤409;如果不重复,执行步骤412;

(12)在步骤411中,处理器查询当前不重复次数是否大于n,如果大于n,警告弹窗提示端输出“抽签结束,请准备抽题。”;如果不大于n,执行步骤413;

(13)在步骤413中,抽签控制器执行停止抽签指令,处理器将抽取数值反馈到系统状态输出显示端;

(14)在步骤414中,系统状态输出显示端接收处理器反馈的数值,并输出“您抽的是×号签”,返回步骤409;

(15)在步骤415中,抽题控制端检测当前状态是否激活,如果激活,执行步骤416,如果未激活,执行步骤401;

(16)在步骤416中,系统状态输出显示端输出“正在抽题”,开始抽题控制端随机发送一个小于m的数值到处理器;

(17)在步骤417中,处理器查询当前数值是否重复,如果重复,执行步骤415;如果不重复,执行步骤418;

(18)在步骤418中,处理器查询当前不重复次数是否大于m,如果大于m,警告弹窗提示端输出“题目已抽完,请点击初始化重新抽题。”;如果不大于m,执行步骤419;

(19)在步骤419中,抽题控制器执行停止抽题指令,处理器将抽取数值反馈到系统状态输出显示端;

(20)在步骤420中,系统状态显示端收处理器反馈的数值,并输出“请您回答×号题”;

(21)在步骤421中,打开题目控制端接收系统状态显示端反馈的数值;

(22)在步骤422中,打开题目控制端发送当前数值题号到数据库并打开对应题目;

(23)在步骤423中,计时器自动开启120s倒计时功能;

(24)在步骤424中,参考答案触发控制端检测当前状态是否激活,如果激活,执行步骤425;如果未激活,执行步骤426;

(25)在步骤425中,输出参考答案并继续进行倒计时;

(26)在步骤426中,继续抽题触发控制端检测当前状态是否激活,如果激活,执行步骤401;如果未激活,执行步骤424。

本毕业答辩抽题软件可根据参赛选手总人数,自动设置抽签数量,参赛选手只需要点击“开始抽签”控制按钮便可随机滚动生成签号,此时系统状态输出显示器会显示“正在抽签”,点击“停止抽签”控制按钮即可获得自己的抽签结果,此时系统状态输出显示器会显示“您抽的是×号签”。参赛选手点击“开始抽题”控制按钮时便可高速滚动显示题目编号,此时系统状态输出显示器会显示“正在抽题”,参赛选手点击“停止抽题”控制按钮即可随机不重复获得一个题目编号,此时系统状态输出显示器会显示“请您回答×号题”。此时点击“打开题目”控制器即可查看自己抽取的题目,参赛选手回答题目的同时,系统自动进入120s倒计时阶段,参赛选手回答完毕题目之后可以点击“参考答案”触发控制按钮得知自己回答正确与否,并且可以点击“继续抽题”触发控制器按钮进行下一轮抽题环节,所有题目抽取完毕之后,系统会自动弹框提醒参赛选手“题目已抽完,请点击初始化重新抽题!”

5 结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次设计的毕业答辩抽题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无需用户手动统计题目总数量,通过“初始化”控制器按钮自动查询数据库题目数量,并将题目数量发送至抽题控制器,实现将抽取题目编号变化范围自动限定在题目总数量以内功能。

(2)本毕业答辩抽题软件不仅可保存用户抽题记录,还可多次循环使用,“初始化”控制器按钮可以直接向处理器发送清除指令,快速清空抽签记录以及抽题记录,从而实现下一轮的抽签与抽题功能。

(3)可以输出活动举办方的企业文化信息等,通过“初始化”控制器按钮,“系统状态输出显示器”可以输出用户自定义文字。

(4)将“开始抽签”和“停止抽签”按钮集成为一个按钮,通过Me指令监测当前抽签控制器活动窗口是否激活,如果激活控制器显示为“停止抽签”按钮,否则控制器显示“开始抽签”按钮,相比于现有的“开始抽签”和“停止抽签”控制器按钮分别独立设计而言,减少了屏幕面积占用比例,提高屏幕美感。

(5)将“开始抽题”和“停止抽题”按钮集成为一个按钮,通过Me指令监测当前抽签控制器活动窗口是否激活,如果激活控制器显示为“停止抽题”按钮,否则控制器显示“开始抽签”按钮,相比于现有的“开始抽题”和“停止抽题”控制器按钮分别独立设计而言,减少了屏幕面积占用比例,提高屏幕美感。

(6)可随时输出抽签活动状态,用户点击“开始抽签”控制器按钮时,系统状态输出显示器显示为“正在抽签”,点击“停止抽签”控制按钮之后,系统状态输出显示器显示为“您抽的是×号签”。

(7)可随时输出抽题活动状态,用户点击“开始抽题”控制器按钮时,系统状态输出显示器显示为“正在抽题”,点击“停止抽题”控制按钮之后,系统状态输出显示器显示为“请您回答×号题”。

(8)用户可以随时查阅抽签或抽题记录,系统状态输出显示端每次都会将抽到的签号及题号反馈到“已抽签号”及“已抽题目”显示器。

(9)本毕业答辩抽题系统采用PPT格式相比于传统的exe格式,具有占用空间小,无需用户安装,可在任何装有office的电脑上使用等优点,用户课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修改PPT参数及幻灯片背景等,无需单独学习即可掌握相关使用技巧。

参考文献

[1]王琳.PPT轻松实现随机抽题[J].电脑爱好者,2012(17):68-68.

[2]郜亚丽.巧用VBA编程实现PPT演示文稿的智能交互[J].办公自动化:综合版,2010(10):46-48.

[3]陈江.PPT2010编程实现随机抽题[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7):12-12.

[4]吴安洪,胡维康.在PPT中巧用VBA进行考题的抽签[J].中学时代,2013(21):211-211.

上一篇:对工会工作的几点看法下一篇:倡导网络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