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的调查研究5则范文

2024-05-06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的调查研究5则范文(通用8篇)

篇1: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的调查研究5则范文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前言

中国传统音乐,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产生了拥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从定义里可知,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人民运用民族固有方法及形式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谷底啊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地,学堂乐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统音乐。另外,中国传统音乐分为四类,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度曲;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伊期兰教音乐、萨满教及其它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导迎及巡幸乐、宴乐。

但在现代的浪潮中,中国传统音乐仿佛渐渐被淹没了,尤其是在新时代,年轻人新的思想以及流行音乐的盛行,导致其氛围远远好于传统音乐,甚至说很少接触,另外,在教育方面,就中国现在的应试教育方式,更注定了学生在学习传统音乐的时候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对于中国是一种危险,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会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因此,为了更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做了问卷调查以及分析,以便将来改善中国传统音乐的氛围与环境改善做出些帮助。

调查方式:

以问卷形式,在各大学进行宣传并收集

调查对象:

100名各大学在校大学生

问卷:

1.性别: 女(56%)男(44%)

2.年级:大一(4%)大二(75%)大三(12%)大四(9%)

3.你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是?

A挺了解(7%)B一般,略为了解(61%)C基本上,不怎么了解(32%)D完全不了解(0)

4.在你心目中,传统音乐是怎样的?

A很吸引人的一种音乐(58%)B与西洋乐差不多(25%)C很无聊的(4%)D无法引起我的兴趣(13%)

5.你了解的民族乐器有几种?

A0(10%)B1~3(25%)C4~7(19%)D8种以上(46%)

6.相对西洋乐器,你会选择民族乐器吗?

A不会(33%)B会(67%)

7.一下几个民族乐器,你对哪个感兴趣?(多选)

琵琶(12%)竹笛(15%)二胡(23%)古筝(31%)扬琴(8%)古琴(12%)

8.你会选择了解民族音乐的选修课吗?

A会,我有些兴趣(58%)B不会,无聊死(3%)C看情况,在选不到合意的时候,会勉强选它(39%)

9.你觉得中国的民族音乐氛围如何?

A挺好的,经常会在周围听到(29%)B比较少听到,大多是在过节才听到(58%)C相当的沉,周围都没人去听(13%)

10.戏曲也是中国的传统音乐的一种,你对它的态度是?

A不错,挺吸引我的(32%)B很沉闷,很少听(29%)C那只是老人才听的东西(19%)D其它(20%)

11.假如村里有学习唱戏的兴趣班,你会去学吗?

A会,多学些东西(48%)B不会,不喜欢它(42%)C再无聊也不会想去学它(10%)

12.在舞蹈方面,你觉得民族舞如何?

A很好看,动作优美(71%)B一般,也不算差(23%)C太难看了,不喜欢(0)D其它(6%)

13.要学习舞蹈的话,你会选择民族舞吗?

A会,我一直都很想学(48%)B不会,我比较喜欢现代的(29%)C其它(23%)

14.你对民族歌曲的态度如何?

A挺好听的,有很强的中国气息(55%)B一般,不大注意了解(42%)C好难听,不喜欢(0)D其它(3%)

15.你觉得传统音乐在中国受欢迎吗?

A那肯定啦,自己国家的精髓(26%)B一般,年轻人不大喜欢(68%)C很冷清,不怎么受欢迎(6%)D其它(0)

分析:

在收集到的问卷中,数据可能代表性还不够强,主要是其大部分的被调查人都为大二年级的,造成一定的偏差,但在男女方面比例比较均匀。以下分析,是以收到的问卷为主进行,代表的是被调查人的思想。

从总体来说,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仍具有一定的认同感与肯定感,过半的同学都于我们中国的音乐文化具有一些了解,并且相当地肯定它的地位,但仍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同学,对中国音乐不怎么地了解,说明中国传统音乐在未来的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人群也许会不断地增加,引起更大的问题,因此,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上绝不能再忽视,要更认真地对待这个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在对传统音乐的学习上,大家依然有很大的兴趣,不仅是在民族器乐的学习上,还有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在被调查的人当中,有67%的同学会选择民族乐器来学习,这个数据超出了我的想象,因为,就我生活的周围,学习民乐的同学并不多,相反地,更多地是对西洋乐有很大的兴趣,像钢琴、吉他等,通过这次调查,让我看到了我不知道的事情,说明,民乐在大学生当中也是相当地受欢迎,并反映了中国民乐在大学生中的认同感是相当的高,那么剩下的就是教育上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度的问题了,学校如何发展学生的兴趣?如何进行培养?如何给中国民乐的带来学习浪潮?而社会更应考虑,如何把民乐的氛围热起来?

尽管民乐收到大学生不错的认同感,但在被调查的人当中,71%的同学都感觉中华民族音乐的氛围较为冷清,大多都是在过节的时候才听的较多,其他时间,都是以流行音乐为主,而我觉得,听到民族音乐的时间都是在过春节时,那时外面的商店、电视广告、节目都是些喜庆的民乐,这时的气氛较好,但相对过去10年,这种气氛也已经大减了不少。因此,在氛围的营造方面急需国家、社会的帮助。

在戏曲方面,它的调查结果就不尽人意,喜欢听的同学比较少,但却有接近一半的同学,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会去进行唱戏的学习,相反地就有52%的同学不喜欢这种音乐。戏曲这种音乐,从内容上来看,中国戏曲特别强调抒情、传神、整体美,从形式方面来看,中国戏曲在表演方式上讲究四功五法。所谓四功,就是唱、做、念、打四种表现方法:五法是指手

法、眼法、身法、发法(头发)、步法,它不像话剧那样,可以让每个演员根据自己对剧情的体会,根据实际生活和塑造人物的需要设计自己的动作,中国戏曲具有相对的固定性,而且,它的唱词以慢唱为主。在新时代,在流行音乐、摇滚等对比下,就不为年轻人所喜爱了,因此,戏曲要在新时代中继续传承、发展下去,就需要一些创新的改革,在不改变其核心的前提下进行改造,改造为更易为喜欢的形式。

在民族舞蹈与歌曲方面,受到学生挺高的认同感,而且有71%的同学都喜欢并欣赏民族舞蹈,或许是因为从过去到现在,大家接受的舞蹈与歌曲都比较多,就如过去的所有的晚会,都以舞蹈、歌曲等形式进行,学生接触得较多,因此,学生的认同感就越高。这就说明,在平常的生活、学生中多接触,令学生对事物的认同感会形成正比的影响,接触多了,就会更认同,那么学校就是一个很好的接触点,学生从小学踏入学习大门后,过后的十多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学校就是学生兴趣、思维的出发点与培养点,因此,要改变的话,首先要改善学校的氛围,另外,社会也要给予力量。

最后,到了一个核心的问题,传统音乐在中国的欢迎度,有68%的学生认为它不受年轻人喜欢,6%的同学觉得在中国很冷清,这就更严重地说明,中国传统音乐急需关注,需要整个国家、社会的改造。

调查结论:

1.中国传统音乐的氛围急需关注,2.中国民乐仍受大学生们的青睐,3.戏曲在未来需要一定改革与变化,4.中国传统音乐在中国的欢迎度比较低

结语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沉淀下来的重要的一种文化,需要我们把它传承、发扬下去,尽管未来的路布满艰辛,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心,把中国传统音乐更好地发扬下去。

篇2: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的调查研究5则范文

随着我国走向世界,中国的文化领域既对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批评继承,也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请问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认为大学生需要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吗?*

A.需要B.不需要

3.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吗?

A.感兴趣B.不感兴趣

C.看哪个方面_____________(你感兴趣的那个方面)

4.你觉得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多少?*

A.了解很多B.了解很少C.了解一点

5.你了解以下哪些中国传统文化?*

(多选)

传统节日,如:元旦,春节……

传统文学,如:中国四大名著……

传统艺术(国粹),如:四川变面……

传统习俗,如:元宵节吃汤圆或元宵……

传统思想,如:儒家文化思想……

6.你喜欢过哪些中国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外国的节日?*

A.中国的B.外国的C.都喜欢

8.你通过哪种途径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多选)

上网调查

课堂知识

长辈教授

参加一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

传媒的宣传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平时更多阅读中国传统文作品学还是外国文学作品?*

A.中国传统文学作品

B.外国传统文学作品

C.两者的阅读量差不多

10.你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在的社会里发展状况如何?*

A.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发展得很好

B.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发展得不好

C.不清楚

11.你觉得当代大学生有义务、有责任去保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

12.你会参加一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吗?*

A.没兴趣参加

B.视情况而定,有时间、有能力的话才参加

C.会积极、主动参加

13.你觉得哪些活动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知道中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吗?*

A.知道,并且比较了解

B.知道,但不是很了解

C.不知道

15.如果学校开设相关的兴趣班你会参加吗?

A.会B.不会

16.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你最认同的是?(多选)(把字体标记成红色即可)古文诗歌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射覆酒令歇后语传统节日

17.你担心中国传统文化会出现断层现象吗?

A.担心B.不担心

18.你是否有深入了解过某种传统文化?

A.有_________(请说明)

B.没有

篇3: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的调查研究5则范文

关键词:中国西部,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

全球化进程虽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传播,但也带来了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的碰撞。选择个课题,是为了了解、引导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一、研究现状和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定义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国内外关于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的研究很多,对此我们总结了几篇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姜丹、邱琳认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体上偏向于认同,但认同度并不高,“利益”成为他们衡量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唯一标尺。黄尚文提出中国的文化要想发展,关键在于创造。他们主要从文化的改造升级方面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的角度进行研究,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问卷分析

课题组承担了贵州省教育厅创新创业项目“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研究”。课题组对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情况进行调研,调研问题11个,涉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细分内容的认同、现代发展、未来展望等方面。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820份,有效问卷810份,下面将对问卷进行简要分析:

1. 对文学作品的认同

古典文学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对古典文学认同程度的高低,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的高低。在“你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著作吗”问题的回答中,喜欢中国古典文学著作的达77%,不喜欢的占23%,喜欢某些的占42%。这说明中国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著作的整体认同度比较高。从喜欢某些的占42%可以看到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在某些具体的领域内是相对较高的。

2. 对传统节日的认同

中秋节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爱家和爱国情结的重要表达形式。数据显示,无论放不放假都期待过传统节日的西部高校大学生有67.2%,不期待和偶尔期待过节的占32.8%。说明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同度较高。

3. 对儒家思想的认同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在“你认为‘三纲八目’在当今社会的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中有价值吗?”问题中,认为有价值的占60%,认为没有价值的占4%,介于两者之间的占36%,如表1所示。在多元文化自由发展融合的今天,儒家文化能达到60%的认同度,也是相当可观的,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影响是深远、广泛、持久的。

4. 对中外文化的比较

近年来外国文化在中国盛行,许多外国动漫、节日等受中国人民喜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冲击。在“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你更喜欢哪一个?”的回答中,调查的数据显示如表2,喜欢中国文化的学生占31%,喜欢外国文化的占5%,而都不喜欢的只占1%。喜欢中国文化的西部高校大学生比例高于喜欢外国文化。但近一步的数据分析会发现都喜欢和各喜欢一部分的占63%,也就是说有63%的学生喜欢西方文化的全部或部分,此比例已相当高。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对中国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正逐渐增强,开始有慢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的趋势。

5.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展望

西部高校大学生是未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受多方面的影响。在问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时,持很乐观态度的占61%,持无所谓态度的有13%。这说明大部分的西部高校大学生内心深处是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也说明我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大,但仍需加强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三、现状概括

通过问卷统计,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 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程度高

多元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峻挑战。此种背景下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依然较高,西部高校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仍然保持接纳和乐观的态度。

2. 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儒、道、释的认同度依次降低

调研结果表明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度占到60%、对道教文化的认同度占到57%、佛教文化的认同度占56%。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主流思想文化,更是统治了中国社会几千年,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文化,认同度相对较高。佛家和道家的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认同度不算高。对儒、道、释传统思想的认同度依次降低,这基本准确反映出了儒、道、释三家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基本格局。这种格局延续至今,仍然影响着西部高校大学生。

3. 对本民族文化认同度不高,民族文化发展面临巨大危机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汉族和少数民族同样都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保持得越来越少,有些已经完全消失了。很多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受到严重的影响,少数民族的文化正在面临着被淡化甚至是灭绝的灾难。西方文化的相对新颖,导致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越来越少,使得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逐渐降低。

四、原因分析

中国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的认同度存在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

1. 三教并存,以儒为主格局的形成发展

儒、道、释三家并存格局的形成,是中国传统文化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重要体现。儒家文化思想的包容性使得佛家和道家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形成了“三教家并存,以儒为主”的基本格局,这种格局延续至今就造成西部高校大学生对儒、道、释认同度依次降低的情况。

2. 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虽然被称为优秀文化的经典,其中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幼敬长等品德至今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作用也随着西方价值观念的渗入而逐渐消减。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影响了西部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对中国部分传统文化的不自信。

五、改进措施

为了有效解决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度不高的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中国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脱离了社会实践,传统文化就不能与时俱进,必然导致落后。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发展,就必须扎根于社会实践活动中,文化传承者就必须要将理论付诸于社会实践。只有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真正的与时俱进,文化传承者才能真正的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2. 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提高西部高校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国家文化安全指“国家内的文化安全”,即主权国家的主流价值体系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意识形态、语言符号系统、宗教信仰等等主要文化要素,确保主权国家享有充分完整的文化主权,并在人民群众中间保持一种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但是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其价值观念,对其他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文化侵蚀,对被文化侵蚀的国家来说,绝对是个灾难。目前,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化正在以各种形式进入到我国的日常生活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从国家文化安全领域加强我国西部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西部高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3. 传统文化要实现新常态下的革新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于创新驱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实现新常态下的革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同经济新常态发展潮流结合起来。利用消费的需求带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大力发展适应新常态发展的绿色文化产业,国家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投入或者积极引导企业对中国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投资,通过经济投资驱动带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新常态的中国传统文化实现革新的重要机遇。

参考文献

[1]姜丹,邱琳.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探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13-15.

[2]黄尚文.论梵净山特色佛教文化建设的方法及其理论和现实依据[J].铜仁学院学报,2011,04:1-4+11.

[3]岳文典.公共外交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4.

[4]蒲晓斌.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现状及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58-59+70.

[5]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J].史学研究,2002,(1).

[6]李明亮,卜春江.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76-177.

[7]刘莉.国家文化安全视域下的大学生文化教育[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03:60-63.

篇4: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的调查研究5则范文

王旭

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厚重底蕴及深邃内涵,是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传承使命。 本文通过实证调研,从认知现状、评价态度及原因三方面剖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传统音乐观,并为如何在普通高校进行传统音乐教育提供些许建议。

大学生 传统音乐 认知 普通高校审美教育

注:本文系2015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高校审美教育内涵研究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2015lslktziwx-1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维系中华民族内在情感因素的精神纽带和思想基础,是中国人民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今天,整个社会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愈来愈高,各高等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及开展相关活动也日渐丰富。中国传统音乐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音乐中的“母语”,对音乐母语的理解及掌握,是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传承使命。在呼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知情况如何呢?本文就此问题开展了实证调研,选取了大连地区6所高校的学生为调研对象①,共发放问卷615份,回收有效问卷600份。 以下将根据调研结果对大学生的传统音乐观进行剖析。

首先,我们对大学生掌握传统音乐知识的程度进行了考量。我们选择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10位著名音乐家,请参与测试的学生多项选择他们所知晓的音乐家名字,经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表1表明,有60%的学生知道伯牙,17%的学生知道李延年,10%的学生知道蔡琰……可以看到,大学生对这些音乐家的名字非常不熟悉。 其中,魏良辅是首批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代表作“昆曲”的始祖,是中国历史文化上非常重要的人物,竟然只有1.7%的学生知道他的名字。

我们又选择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10首名曲,请参与测试的学生多项选择他们所知晓的乐曲名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10首乐曲中,只有5首的名称被半数以上的学生所知晓。为了进一步验证学生对这些名曲的了解程度,即从“音乐”的角度来考察学生听到这些乐曲是否知道它们是什么,我们将上述曲目打乱顺序,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乐曲录音,请学生听后再选择曲名。 结果是,除了《二泉映月》和《彩云追月》两首乐曲,分别有7.5%和5.8%的学生在听过录音后能够做出正确选择, 了解其余八首乐曲者寥寥无几——当代大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程度实在令人堪忧。

与大学生对传统音乐不甚了解的情况相对比的是,他们对传统音乐的态度及评价总体来说是正面的。

调查显示,只有5%的学生不喜欢传统音乐,77%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传统音乐,还有18%的学生表示对传统音乐没有感觉。

在回答“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态度”一题中,选择“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有一定了解”的最多,占75%;“是非常宝贵的人文遗产,须深入学习”占23%;也就是说,对传统音乐持有正面态度的占总数的98%。“没必要学习和了解,已经过时了”只占2%。 说明,大学生都比较关心传统音乐的生存和发展情况,具有较强民族荣誉感与责任感。

为了了解在当前的社会音乐环境下,大学生对传统音乐所持的态度,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如果你有机会学习一件乐器,你会选择什么”一题。 乐器是音乐的载体,人们对某种乐器的亲睐与喜好,往往会影响他对该类音乐的判断与选择。该题给出了多种中西方乐器,这些乐器是中西方音乐中比较重要或目前被人较为熟知、社会上较为流行的乐器。 调查结果如下:

表3

上述的调查似乎反映了一种矛盾,绝大部分学生喜欢传统音乐(77%),并且认为应该了解传统音乐(98%),而却不愿意学习传统音乐(乐器)(64%)。 也就是说,大学生从主观上是认可传统音乐的,但如果客观上给他们提供更多选择,也就是说在目前的音乐环境下,他们就更倾向于非传统音乐,即西方音乐的学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有二。一是近代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往往让人先入为主地认为“西方化”更先进、更文明,这无形中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文中曾写道:“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不要怕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都应该充分收受。 ”②胡适的这段话,代表了“五四”时期以及“五四”后相当长时间内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一种态度,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问题上仍然存在这样偏颇。二是历经一个多世纪的西方文化的输入,以西方音乐体制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培养的是“西方音乐的耳朵”,导致很多人的审美观发生改变,已经无法领略传统音乐的美,难以成为传统音乐的受众群体。

大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那么,大学生有限的关于传统音乐的知识都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呢?为此,我们在调查问卷上设计了一道多项选择题:“你获得中国传统音乐知识的途径是什么?”

表4

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校教育,本应成为传播传统音乐的主体,却并没有发挥主导作用,没有在学生的音乐学习中担当重要角色;学生通过兴趣班、亲人或朋友的传授、阅读以及各种媒体获得关于传统音乐的知识,均是自发式的行为,缺乏系统有序的引导。

接下来的调查结果,恰好证实了我们以上的推论。 在“你认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不甚了解的原因”一题中,选择最多的是“没有渠道获得相关知识”,占45%;其次是“传统音乐太深奥,搞不懂”,占37%;选择“传统音乐不好听,难以引发兴趣”的占18%;选择“已经是过时的东西,没必要学习和了解”的只占3%;还有12%的学生,表达了更加深入的看法,如:“被流行音乐熏陶过多, 无法静心欣赏传统音乐”、“生活中接触的多为外国乐曲,导致我们的音乐审美西化”、“从小到大的应试教育体系没培养出对传统音乐的兴趣”、“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过窄且宣传工作不接地气,让大学生对传统音乐有误解”、“没太多机会接触传统音乐”等等。而以上原因,无论是“没有渠道获得相关知识”,还是“传统音乐太深奥”,或是“传统音乐不好听,难以引发兴趣”,以及其他诸种原因,都充分说明了学校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的缺失,是导致学生对传统音乐普遍忽视及无法成为受众的根源所在。

音乐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及智慧结晶;音乐教育在传承文化、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及功用;高校审美教育应让每名大学生都有机会学习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掌握音乐“母语”,能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美,领悟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精神和内在神韵,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厚重底蕴及深邃内涵,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及自豪感。 由于历史及时代的原因,造成传统音乐教育缺失的局面。但多年来的关注及呼吁,传统音乐在教育大环境中的地位正在逐渐转变,如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确立中国传统音乐主体地位的理念基本达成了共识:以传统音乐教育为议题的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不断举行,对传统音乐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各音乐专业院校及综合(师范)大学音乐院系的硕士、博士授权单位均设置了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相关专著及教材不断涌现,对传统音乐教育起到极大促进作用等等③,还有学者提出了“让中国传统音乐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主旋律’”④的展望及目标。 从教育部制定的《艺术课程标准》中也可看出国家层面对中小学阶段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视:2001年,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小学生应“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热爱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⑤。2011年《艺术课程标准》又明确提出:“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 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诗、歌、舞、画为一体的‘乐教’传统,促进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⑥。 但是,在大学教育阶段,高校审美教育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缺少相关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安排。 而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习得与传承,是高校培养具有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文化视野的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精神构建的现实要求,还是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更好获得学理价值的时代要求。由此,本文对普通高校审美教育提供以下建议:

首先,高校要开设传统音乐相关课程,如《中国古典音乐鉴赏》、《中国民族音乐》等,没有条件的学校,至少要在《音乐鉴赏》、《大学音乐》等课程中安排传统音乐的教学内容,且要占有较高比例。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很多任教于高校的音乐教师,本身就对传统音乐有相当的距离感,所具有的相关知识及教学能力也极其有限,即使开设这样的课程,其效果也不能保证;还有些教师为了保证选课人数,迎合学生喜好,更愿意开设一些较为流行的、学生感兴趣的课程。 因此,改变大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现状,教师要从我做起。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在课程中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如安排一些教唱民歌或名曲主题的环节,给课堂增加一些感性教学,使感性教学与理论讲授结合,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将教学与艺术活动相结合。 结合的方式可以有多种: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如学校团委),定期聘请传统音乐艺术家或艺术团体进行讲座、举行音乐会等;结合校园艺术节、音乐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将艺术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鼓励学生观摩当地音乐家协会、歌舞团、民族乐团、京剧院等机构部门组织的活动,从而深化课堂教学,等等。

总之,面向全体大学生做好传承与弘扬传统音乐文化艺术,培养学生具有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亟需在高校审美教育中得到重视。

注释:

① 六所高校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医科大学。

② 选自《胡适文选》,长安出版社,2014年

③ 见《音乐艺术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思考》,樊祖荫,音乐探索,2013.3

④ 见《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周景春,集美大学学报,2014.4

⑤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⑥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胡适文选[M].长安出版社,2014.

[2]樊祖荫.音乐艺术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音乐探索,2013(3).

[3]周景春.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J].集美大学学报,2014(4).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5: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的调查研究5则范文

一、传统音乐素材在教材中的量与质问题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致认为在中学音乐教材种添加更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材料就可以解决现代中学生对传统音乐不认同的现状了,但实际上,中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认同度照样每况愈下,甚至于成反比的趋势。[2]如果回顾一下中学音乐教材的建设情况,这个怪现象就不言自明了。

从当时两个代表性的教材当可以看出这两个时期的编写理念除了重视新创歌曲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改变。两者数据列表对比如下:

从学堂乐歌开始,我国才有了正式出版的学校音乐课教材。1904年,曾志忞编写的《教育唱歌集》堪称开中国近现代的音乐教材建设先河之作,如果把它作为中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木教材,至今己经整整一个世纪有余了。在这一百年里,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不同时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特点。在改革之前,我国基本上是沿袭学堂乐歌的教学模式发展,教材中使用的歌曲主要是以外来曲调填词的方式创作的,配套的乐理部分自然是同时被引进我国的五线谱、简谱。改革开放以后到90年代之前,中小学音乐课本中采用的歌曲传统音乐的量有所增加,但是以当时新创歌曲为主,除依照西方作曲方法制作的作品之外多为民歌曲调或民歌中主要元素的衍生作品,表现为传统“新音乐”的特征。音乐理论和教学方法仍然是以西方舶来的简谱和五线谱为对象。

1988年的音乐教学大纲规定了学习传统音乐作品的数量和教学时数,并且还在技能训练部分增添了民歌和戏曲的曲词。这标志着传统音乐在中学教材编写视野里得到了最新的评价和体现。接下来1992年颁发的中小学音乐教材教学大纲格式规定乡土音乐教材比例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占20%;到1995年的第三届国民音乐教学研讨会上甚至把“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作为了主题。但是在当时的教材里并没有被有效体现。到了新世纪突出了音乐课程的文化价值。首先,2000年的中小学音乐大纲淡化了音乐教学的技能目标,不再把“学生具有认识和独立的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次,2001年的课程标准”充分肯定了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在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价值”一项中提到倍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学生们通过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传统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最后,从新教材的结构安排来看,两套新教材都呈现出新的构筑。课本均以单元的人文主题来结构,体现了音乐课程的文化传承价值。

从以上教材建设的回顾和各时期教学内容的比例对比,可以看出现行的中学教材在传统音乐的所占比重上无疑是逐步增加的,但学生对传统音乐认同占3%这个事实说明,其原因并不仅仅是“学校的基础音乐教育中极少采用传统民间音乐的素材”这么简单,而是另有原因。从现有教材来看乐理知识和教学模式的仍然是全盘西化的,它代替了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甚至世界所有传统音乐理论,这一方面导致了传统音乐教学理论根基的丧失;一方面从价值取向上产生了一种重“西”轻“中”、以‘西”否‘中”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对于还没有足够自主判断能力的中学生才是最具危害性的。这就是导致了我们年轻一代对传统音乐感受力、理解力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时至今日,虽然传统音乐的教学内容比重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但从现行教材的内容设置上仍然未能摆脱这种价值观念的枷锁。只有当这种重视“量的增加”而不是在“质”上下功夫的思想有了转变之后,教材建设才算获得了新生。

二、教材建设与传统音乐精髓的遮蔽问题

根据新标准,两套新编的音乐教材在增加我国传统传统音乐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选编了一些世界传统音乐作为教材的内容。但是这种借助教材建设重建进行中学生传统音乐认同重建是否就是有效的呢?

现在教材选用的专题往往只注意某种音乐的共性,而忽视了特定音乐的个性。如人教版音乐第九册有“西北放歌”这样一个章节,在性格、风格问题上,给整个西北地域的音乐贴上固定的标签“流畅、粗旷” (这虽然有时是必要的) ,其实就西北音乐,怎能用这两个词就可以概括?我们常说新疆热情、西藏明快、内蒙舒展、江浙温蓄、广西缠绵、东北豪爽、广东日语化、,而实际上很多地区为多传统杂居,山区交通不便,一个传统的音乐性格与风格不可能取代另一传统的音乐性格与风格来成为“唯一”。因此,强调他们的某一共性往往遮蔽了该类音乐的精髓所在,实际在这样的地区,“多性格”才是其性格,“多风格”才是其风格。[3]

从深层精神上看,我们对于中国音乐乃至整个中国艺术极富个性的美学特色,如含蓄美、韵味美、意境美,以少胜多、以小见大、以有限见无限等,没有给于足够的实质性的关注。它们是中国音乐、中国艺术的灵魂,失去它们,谈不上中国艺术精神。像教材选用的《太阳出来喜洋洋》、《绣荷包》、《茉莉花》、《蝴蝶泉边》等民歌,以及器乐曲《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中所蕴含和昭示的堪称传统音乐精髓的东西,在今天对中学生来说成了“不感兴趣”的东西。究其原因,就是它们被那讲究科学共性的“知识传授”“对错判断”“技术高于一切”的非魂灵式音乐教育深深掩埋起来之故。[4]

因此,教材建设中尽管增加了传统音乐的份额,但选用具体教学内容时候以共性代替个性或以个性代替共性的现象依然存在,这造成了对我国传统音乐精髓的遮蔽。学生们不能从中获得关于中国音乐实质的理性升华和感性体验,所以就感到传统音乐不好理解,因此越来越不能接受传统音乐,造成了其对传统音乐的应该有的认同的缺失。

三、自我实践中的认同回归

如上所述,中学生的传统音乐认同之症结所在,既不是现有教材中传统音乐素材的量不够多,也不是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时代不同步,而是从我国有第一本教材开始就选择了走全盘西化的路线,简谱和五线谱为理论基础的西方教学理念和模式强势打断了我国传统音乐教学的理论基础,造成了我国传统音乐成为无土之木、无源之水的尴尬境界。更具危害的是,由此形成的重“西”轻“中”的盲目崇拜思想,它直接是我国的中学生不能更好的定位传统音乐,所以造成了传统音乐认同程度严重缺失的现状。由于这个现象的形成原因是历史选择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想一蹴而就,而要循序渐进进行。

笔者认为,从中学生自身的音乐实践抓起是解决之本。首先,需要培养学生自主进行音乐实践的兴趣。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以现有教材的音乐结构为范本,提倡学生利用互联网检索相关信息来补充书本知识的不足;第二步,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不必恪守书本中对于音乐的既定的标签式解释,对于学生的个人观点予以保留。第三步,最好能结成互助性学习小组,一方面提高信息检索的速度,一方面可以使交流更有成效,还可以使学生们发现音乐的多释性。[5]

然后,通过现有教材提供的音乐体系和传统音乐体系知识(这需要老师基本此类知识储备)全方位的对比,引导建立学生建立“文化相对论”的观点,进而自觉地抵制教材中西方音乐理论至上的不良价值观。教师应该时刻指出教材中以西方理论体系为主的历史成因,帮助学生建立西方理论体系仅仅是一种帮助我们认识音乐的工具的一种而不是全部。就像他们学习英语一样,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用来更好和外面的世界交流的工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我国的教育部门结合本地特色购置必须的音乐教学设备和乐器,特别是传统性比较强的乐器。让学生们在接触演奏传统乐器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对传统音乐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教育部门还要有意识在音乐活动频繁的区域建立音乐教育实习基地,请一线的民间音乐家给学生讲述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文化风俗等。

以上三个方面中前两个方面,重在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把握,在执行上都不需要太大的经济投入,也容易取得成效。第三个方面尽管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但是如果得以实施可以一劳永逸,并且其实际意义也并不仅限于传统音乐教育,同时可以是素质教育的保证。因此,如果能认真实践以上三个方面是可以让中学生对传统音乐慢慢地认同的。“路漫漫兮,其修远……”现代中学生的传统音乐认同的回归也将是一条漫长的过程,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的……

参考文献

[1]韦希.由一节音乐课引出的调查报告[J].中国音乐教育, 2005, (01) :24—26.

[2]张谦.从“一元论”到“多元论”——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发展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中国音乐教育, 2004, (08) :7—9.

[3]许小民.被遮蔽了的中国音乐之艺术个性——对我国教育现状的忧思[J].艺术教育, 2006, (04) :16-17.

[4]韩勇.中小学音乐教材中传统化内容简析[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6, (07) :9—10.

篇6: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的调查研究5则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经典文学;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拥有光辉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实载体,认同传统文化就是认同我们的民族精神。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呢?

一、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钱理群先生曾说:“学校教育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人类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华正凝聚于其中。阅读经典可以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占据了精神的制高点。这对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发展意义绝对不可低估,而且可能与流行的快餐读物的阅读形成了一种张力。这对学生的健全发展也是绝对必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而经典文学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实载体。经典文学传播深藏着文化基因的承续,传统文化凭借着经典文学的传播对国人的民族心理认同、民族行为价值取向等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导向作用,尽管这种作用是潜在的、润物细无声的,但其影响力决不可小觑,我们对经典文学应给予充分重视。可是我们的中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倾向又如何呢?调查显示:许多中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诗词这些优秀文化瑰宝不甚感兴趣;被称为我们的“民族魂”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也乏人问津,更有甚者,公然宣称鲁迅是“中学生公敌”。而学生感兴趣的是像言情、武侠、卡通漫画等这一类的“时尚文字”。 我们不反对学生读此类文字,但如果学生的阅读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那么,这种阅读的质量是不是有些低呢?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怎么培养呢?学生的文化底蕴又从哪里来呢?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任务迫切地摆在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如何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呢?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努力做学者型教师,同时又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在经典中注入现代气息,不要让学生觉得乏味。这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于教授的《<论语>心得》赢得观众的认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她自身夺人耳目的知识和素质。于丹老师必然经历了一个艰辛异常的知识积累和储备过程,同时经过自我人生的提炼和升华,终于羽化成蝶。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都能像于丹这样厚积薄发,在课堂上娓娓道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容不迫,那么先贤智慧的甘露一定会浸润学生的心灵。其次,教师作好推荐工作。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很繁重的,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让学生有选择的读书,推荐给学生一些经典作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仔细读,或者大略了解。最后,多开展读书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读某部作品时作好读书笔记,安排时间让他们交流一下阅读的体会,这样既硬性的规定了学生必须去读经典作品,不然交流什么呢?在交流的同时,学生可能通过其他同学的介绍对其中的某部作品又产生了阅读的兴趣。比如,有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了他所阅读的《左传》,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极大兴趣,很多同学决定也要读一读这部作品。这比任何强制措施都有效。而且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在学生中间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学生自然不甘居人后,这样就促使他们去读经典作品了。

二、让学生爱上我们的传统节日

近年来,西方外来外来文化如潮水般涌来,对传统的民族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现在很多的中学生,对本国一些传统节日像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知之甚少,或者即使知道,也没有什么兴趣。而对一些洋节日,像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等却能如数家珍,乐在其中。2005年11月24日,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韩国江陵端午祭被列入“世界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韩国“抢”了我们端午节的事情,让国人一下子清醒了很多,如何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问题,紧迫而真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实际上,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节日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所以,漠视传统节日就是漠视民族文化。2006年5月25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要很好地保护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让学生爱上我们的传统节日。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提到端午节自然会想到大诗人屈原,提到重阳节自然会想到王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名句,提到中秋节就会想到嫦娥奔月和吴刚折桂的美丽神话……由此可见,传统节日和我们的语文课密不可分,语文课堂也自然成为了保护传统节日的一个重要的阵地。

如何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爱上我们的传统节日呢?首先,从理论上要让学生对这些节日有所了解,知道每个节日的来历,知道每个节日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故事。比如提到端午节,应该让学生知道端午节的来历,知道屈原;提到重阳节要知道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以及这些习俗的来历……以此强化学生的过节意识。其次,多安排活动。比如重阳节,可以组织学生登高、赏菊花;清明节可以组织学生植树、踏青等等。让孩子陶醉于传统节日的乐趣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达到传承传统文化,以此来防止文化“断层”。最后,在每个节日到来之时,可以布置一些研究性学习的任务。比如端午节,让学生课下搜集关于这个节日的诗句,拿到课上一起交流,集思广益,全面了解古人的端午情怀。重阳节可以安排学生赏菊花的同时,感受一下陶渊明当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或者组织学生登高的时候事先找一些古人“登高而赋”的诗句,了解文人雅士们为什么喜欢登高赋诗。

篇7: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的调查研究5则范文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新疆的长治久安事关我们国家的安全和统一大局, 且与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息息相关。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尤其是新疆高校的大学生, 他们是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生力军, 了解和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以下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简称“中华文化”) 。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新疆医科大学2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生源地新疆籍学生占87%) 。 其中男性103人, 占总人数的51.5%, 女性97人, 占总人数的48.5%, 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从民族角度看, 汉族同学所占比例较大, 占总人数的72.5%, 少数民族学生占27.5%, 其中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 本调查涉及我校13个以上的专业, 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大学二、三年级, 占92%, 大学二年级学生114人参与问卷调查, 占57%, 大学三级学生70人, 占35%。

本次研究主要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 问卷采用五分制, 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收回问卷200份, 其中198份问卷有效。本研究旨在调查新疆医科大学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 试题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为五分制调查量表, 第三部分为开放性试题。问卷调查的所有数据是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开放性试题通过整理、研究分析, 对问卷主体部分具有辅助参考的作用。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对中华文化的态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可见国家对传统文化非常重视。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 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关乎民族的振兴和文化的传承。 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直接关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我们要更重视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下面分别从我校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态度, 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及具体内容的了解, 对中华文化深入了解学习的意愿三方面进行调查。 统计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从表1可以看出,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我校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 像粮食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63.6%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有义务、有责任保护、弘扬中华文化, 89.9%的学生能够认识到大学生在传承中华文化中承担的重要责任。

从表2可以看出, 94.4%的大学生能够认可中华文化既渗透于我们的思想观念中, 又融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是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统一。 但只有58.6%的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具体内容, 39.4%的学生误认为中华文化就是汉民族文化, 对中华文化与汉民族文化关系认识不清。在提到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及经典著作、戏剧艺术、核心思想时, 超过一半的学生并不了解。

从表3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的意愿非常强烈, 希望开设更多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课程, 学习和阅读更多中华文化经典著作。同时希望将体现中华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 传统活动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二) 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认识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中华文化蕴含着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天下为公的责任意识、自强不息的追求精神及儒家思想的精髓, 其中儒家优秀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儒家是粮食店”, 可见儒家思想像粮食一样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本组试题主要针对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国家兴亡的责任担当、自强不息的追求精神、忧国忧民的危机意识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具体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 94.9%的大学生认同自己的国民身份, 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大多数学生拥有爱国之志、报国之心, 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国家兴亡中所承担的责任。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 79.8的学生能够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上下求索的精神得到72.7%的学生的认同, 88.4%的学生认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由此可见, 大多数学生对中华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非常认同的。 在提到儒家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慎独”和“自省”时, 89.4%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非常欠缺这一点。

(三) 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识及身体力行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传承下来的优秀道德遗产, 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精神力量。 本调查从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同及将传统美德付诸行动等方面进行调查。 统计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 86.9%的学生认为中华文化对自己道德方面影响最大, 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同度非常高, 并且能够将这些美德融入日常生活中。98%的学生能够做到尊老爱幼, 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 95.5%的同学主动帮助父母承担家务, 87.9%的学生懂得知恩图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诚信守则有92.9%的同学认同, 且有89.4%的同学在学校中可以做到诚实守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已逐渐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并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处事。

三、结语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是我们最浓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大学生在传承中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问卷统计结果看, 我校大学生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具有很强的责任心, 他们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意愿非常强, 愿意阅读更多的中华文化经典著作。与此相对, 我校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具体内涵并不是非常了解, 尤其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儒释道不甚了解, 对我国的国粹京剧认知程度不高。总体来说, 我校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认同感, 但还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唐晓燕.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缺失与提升.湖南社会科学, 2010 (6) .

[2]王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启示.青春岁月, 2014 (22) .

[3]覃雪源, 付开镜.当代大学生对儒家优秀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4) .

[4]龙玉红, 段涛涛.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民考民维吾尔族大学生为例.新疆社会科学, 2012 (6) .

篇8: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的调查研究5则范文

[摘要]大学生是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继承者。本文通过对西部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研究,指出西部高校大学生认知的现状,并根据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增强西部高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促进和谐校园和社会主义新型社会关系的建立。

[关键词]中国西部 大学生 传统文化 认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87

引言

随着多元文化的日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导致中国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偏低。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今天,作为中国西部地区传统文化发展的继承者,加强中国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西部高校大学生对西部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堪忧。

一、研究现状和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的每一代人,直到今天,对中国人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俗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高校是文化传承的场所,大学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研究中国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研究很多,在此仅举以下例子作为代表。李芳芳通过调查得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并不高,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宫丽艳通过引用国内关于传统文化的著作得出:国内不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模糊,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严重缺乏。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并不高。前人的研究主要是从全国范围内来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的,针对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很少,并且所提出的解决措施不具体,因此,本研究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问卷分析

课题组承担了贵州省教育厅创新创业业项目“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研究”。认知是认同的基础,课题组首先对西部传统文化认知情况进行调研,调研问题10个,涉及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字、传统美德、儒家思想文化和传统宗教等方面。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820份,有效问卷810份,下面对问卷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各种表现形式的了解性认知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园林建筑、节日习俗等。对中国传统文化各种表现形式的了解与否,能反映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初步认知状况。如在“你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哪些方面吗?(可多选)”问题中,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得最多的是节日习俗(98%)、语言文字(93%)和饮食服饰(84%)。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西部高校大学生的比例只有39%,全面认知度偏低,而且进一步分析发现,他们对传统文化中表层的文化内容认知度很高(节日习俗98%、语言文字93%、饮食服饰84%),而对深层次的文化内容认知度不高(思想道德67%、宗教文化72%),对传统文化中较专业的文化内容认知度也不高(诗词歌赋72%、园林建筑63%)。

(二)对文字的认知

文字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汉字是中国通用的唯一交际工具,唯其如此,它是中国文化的脊梁。文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主要用汉字书写,汉字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形成了很多字体,包括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隶书等。对传统汉字字体的了解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在对问题“你知道传统汉字字体包括哪些吗?(可多选)”的回答中,知道中国汉字字体大概分类的占59%的比例,将新宋体和微软雅黑认为是传统汉字字体的分别占比31%和10%。由此可见,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汉字的字体了解不全面,不系统。进而反映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不全面不系统。

(三)对传统美德的认知

传统美德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中遗传下来的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对传统美德的认知情况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善的部分的认知,在问题“你知道传统美德包括哪些吗?(可多选)”回答中,如表3,西部高校部分大学生将好逸恶劳、见死不救作为传统美德的分别占29%、9%,把一些社会病态的习惯错误的判断为传统美德。由此可见,西部高校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中善的部分认知模糊。

(四)对儒家思想的认知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内容,了解了儒家思想文化便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三纲八目”又是儒家文化的总纲,因此“三纲八目”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从表4可以看出,能够了解“三纲、八目”七条以上的的占62%,一点都不知道和了解较少的分别占比9%、19%,这与中国近代以来儒家文化的地位下降有很大的关联性。

(五)对传统宗教的认知

传统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有其独特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表5表明,84%的人能认识到道教是本土宗教,61%的人认为儒教是中国传统宗教,78%的人认为佛教是我国的传统宗教,这说明西部高校大学生对我国传统宗教的辨别力不强,对中国传统宗教的历史知识欠缺。这与当今外国宗教传播力量不断涌入,在中国迅速发展壮大,使西部高校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模棱两可。

三、现状概括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初步分析可以发现,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如下:

(一)总体认知程度偏低

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偏低,在主观上很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对传统文化全面认知度偏低。而且西部高校大学生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不强,才会出现对中国传统文化总体认知程度偏低的情况。

(二)对浅层次的传统文化认知度高

西部高校大学生对浅层次的传统文化认知度高,对深层次的传统文化认知度低,对专业性较强的传统文化认知度也低。对语言文字、节日习俗、饮食服饰这三方面浅层文化内容的认知度比较高,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比较贴近的内容。反之,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于诗词歌赋、园林建筑等中国深层次的传统文化认知度较低,深层文化专业性比较强,学生接触较少,导致其相对于语言文字、節日习俗来说认知度偏低。

(三)对中国传统宗教认知度低且存在偏差

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宗教的认知度偏低,并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中国本土的纯正宗教只有道教。佛教在汉朝时从印度传人,对中国影响深远,导致许多学生错认为佛教是中国传统宗教,这是一个历史知识问题。也显示出西部高校大学生对宗教认知度不高,辨别能力低。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近代迅猛传人中国,特别是基督教发展迅速,新中国建国初期,信奉基督教的只有40万人左右,但是近年来大约有7000万人。这些国外宗教的发展,混淆了西部高校部分大学生的判断,使他们认为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国外宗教是中国本土传统宗教。

四、原因分析

在多元文化日益融合的现代社会,人们身处其中的是一个多元文化环境,特别是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主流的多元文化环境。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丧失了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地位,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与此相适应。归纳起来,影响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缺乏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

教育部门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在大中小学的日常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但不是专门进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学习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西部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中浅层次的文化认知度高,对深层次的文化认知度低。

(二)深层次文化专业性太强.需要专业人研究

教育部门对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并进行大力宣传,但是广泛宣传的文化都是一些浅层次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宣传深层次的优秀文化。这主要是因为深层次的传统优秀文化专业性太强,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研究,加之大学生的能力有限,从而影响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三)语言文字的障碍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主要以文言文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存下来,但并没有被充分地运用在现代生活中。随着白话文的推广使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载体的文言文离我们越来越远,要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需要对文言文系统的学习,西部高校大部分大学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训练,所以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障碍。我国民族众多,语言文字繁杂,各民族语言成为各民族的母语,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交际的工具。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除本民族以外的其他人很难掌握,并且有很多少数民族没有统一的文字,只能通过长辈言传身教,长此以往,该民族的文化可能会出现失真以致灭绝。

上一篇:保密措施和管理制度下一篇:四年级的暑假作文:美丽的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