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英美文化

2024-04-19

习语英美文化(精选8篇)

篇1:习语英美文化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研究

英语习语向来被看作是英语词汇中最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其精练、短小、幽默、风趣且富于哲理性的特征而广泛地被英、美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并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报刊、杂志以及电视广播媒体之中。作为传承、记载文化与语言的基本工具之一,它在英、美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习语的产生与存在是受孕育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制约,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民族所特有的民俗民风等文化信息,所以习语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认识习语的过程中如果抛开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孤立地看待习语的存在与含义,往往会觉得它在文章或语言中的含义晦涩难懂,从而影响对其传达信息的接受。

一、语言、习语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本身属于文化范畴,它的基本构造单位是词,并且通过词来记载并反映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条件下、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产生、发展的文化内容。概括地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它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被传承、传达、记载、反映出来。它是语言、文字承载的内容,是语言、文字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没有文化,就不存在语言,反过来,没有语言文字的承载与传承,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无论从广义上讲还是从狭义上讲,都不难看出语言属于文化的范畴。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可避免地时时刻刻反映该文化的特点。

习语就是语言使用者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短语或短句。英语习语是在英、美传统文化土壤中形成并被历代传承下来的英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幽默、风趣的笔调来记载、传承、反映、考证,甚至可以重现英、美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民族价值观、世界观、民俗民风、宗教、民族心理文化等)。由于它的产生受特定的地域文化色彩的限制,且蕴涵有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对于习语的认识往往不能只从其各个组成部分来推断。例如,习语Pandora’sbox字面含义是“潘多拉的盒子”,实际意义是“灾祸之源”;Castsheep’

seyestosomeone不是“向某人投羊眼”,而是“向某人递秋波”。

由以上词组看出,尽管对习语中的每个词词义人们都非常熟悉,但是如果单单从字面的简单叠加来理解习语的深层含义或真正的引申含义却是走不通的,甚至会与原意相去甚远、大相径庭。

二、习语的特征

习语是英语词汇中最活跃且富于趣味性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口语中使用率较高的语言部分。它的使用既幽默又风趣,从而为使语言、文章增辉添色。它包括成语、歇后语、谚语等。习语反映出文化对语言的巨大影响,习语是人的智慧的表现。它的特征是:完整性、习用性和定型性。

(一)习语的完整性。

习语的完整性是指习语作为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来运用的特性。虽然,习语的形式有词、词组、短语、句子,但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即词与词之间是紧密联系且不可分割,也不能被孤立地分开、截取使用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习语的含义.并不是简单的各个词义的叠加。如,be/feelundertheweather(感觉不舒服/生病);killtwobirdswithonestone(一石两鸟);

beatgeneration(迷惘的一代);onthecarpet(受训斥)。所以在认

识使用习语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其完整性,避免望文生义和断章取义。

(二)习语的习用性。

习语的习用性是指习语广泛地被英、美国家人民所沿用,且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的特征。如,pourcatsanddogs(倾盆大雨),billandcoo(说情话),afriendinneedisa friendindeed(患难见真交),thelion’sshare(最大的份额)。虽

然有些习语已经成为陈词滥曲,有些也失去了它们存在的特定的文化氛围,但是由于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一个特有的含义,至今仍得到人们的普遍使用。

(三)习语的定型性。

习语的定型性又称为习语的固定性,与中国汉语的成语一样,它的词、形式、结构都是固定的,不能被更改、替换。即

使是同义词,或者说替换后从其它角度讲是合法的也不行。例如,不能把

raincatsanddogs(倾盆大雨)改成rainsdogsandcats或rainacatandadog等形式。也就是说习语中的任何一

个组成部分都是固定,不容更改与替换的,否则会出现词不达意或与原义相去甚远、大相径庭,甚至啼笑皆非的结果。例如,outofquestion(毫不疑问)与outofthequestion(不可能)等。但是习语的影响有时是非常大的,在实际生活当中,为了增强文章或者语言的幽默与趣味性,人们又常常创造一些来自于习语又有别于习语的仿化习语。

如,afriendinneedisafriendtobeavoided(处于危险中的朋友是为众人所躲避的朋友)来自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患难见真交)。

三、习语的来源

英、美国家是以基督教文化、希伯来文化为基础背景文化的国家,在这样的文化背景条件下生成的习语在很大程度上也富含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追其根源看习语它主要来源于:文学名著(其中以莎士比亚作品及其他英、美文学名著居多)、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古典寓言故事、历史事件、名人轶事、风尚习俗、体育娱乐、航海狩猎、农业、日常生活、动物习性等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习语之所以难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本身具有浓郁的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色彩。透过英、美国家的传统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地理文化环境、民俗民风即习语的来源与出处,来认识和学习习语是突破习语学习的关键所在。

(一)文学名著。

在众多的脍炙人口的西方文学名著被人们所欣赏、称赞的同时,名著中一些能引起人们共鸣的部分中的经典词语与短语、句子逐渐被定型下来演化成为具有特定内涵从而可以独立来运用。例如,manFriday出自《鲁滨逊漂流记》,现指“忠仆,得力助

手”,pondofflesh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的名句,意思是合情但悖于情理的要求。

(二)圣经故事。

上帝造人的传说是西方人固有的观念,就如同中国女娲

精辟的定型短语或短句。英语习语是在英、美传统文化土壤中形成并被历代传承下来的英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幽默、风趣的笔调来记载、传承、反映、考证,甚至可以重现英、美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民族价值观、世界观、民俗民风、宗教、民族心理文化等)。由于它的产生受特定的地域文化色彩的限制,且蕴涵有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对于习语的认识往往不能只从其各个组成部分来推断。例如,习语Pandora’sbox字面含义是“潘多拉的盒子”,实际意义是“灾祸之源”;Castsheep’

seyestosomeone不是“向某人投羊眼”,而是“向某人递秋波”。

由以上词组看出,尽管对习语中的每个词词义人们都非常熟悉,但是如果单单从字面的简单叠加来理解习语的深层含义或真正的引申含义却是走不通的,甚至会与原意相去甚远、大相径庭。

观念等。

1、价值观念。“个人主义”是西方国家一贯崇尚的价值观

念,他们重视并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认为人自身的价值是至高无上、不容侵犯的,不容任何其它外来的因素以任何方式干涉或阻挠个人的发展。

2、民族所特有的喜好和禁忌。从习语的内涵的角度观察

英、美民族所特有的喜好、禁忌等知识也是非常显见的。从习语aswiseasowls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对于猫头鹰所特有的喜爱程度。在西方国家猫头鹰被看作是智慧睿智的一种动物,在引进的英、美卡通片中猫头鹰常常是以行为稳健、举止慎重、德高望重且受人尊敬的带着眼镜的老学究的形象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从而显现出西方人士对于在中国这一因为叫声难听而被认为是不祥之物,进而产生厌恶感的动物所有的完全相反的观念。

每个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他们的忌讳也是有差别的。英、美国家人民因受其特有的文化背景的影响,通过习语表现出它特有的民族禁忌。如:在西方,人们非常忌讳13这个数 字,从人们熟悉的圣经故事中,我们知道Judas’skiss(元凶),是犹大出卖了耶稣,他是最后的晚餐中的第13个人,因此,在西方国家饭店没有第13层、第13号房间,请客避免请13个人。从本质上讲,所有的禁忌都反映出人民期望平安、好运、消灾免难的文化心理特色。

3、教育观念。习语cutmother’sapronstrings(摆脱对母亲的依赖),向我们展现的是西方传统的教育观念的一个侧面,西方人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我动手的能力;对孩子的管教,很少用“棍棒式”,而是多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让孩子较早地接触社会,而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这时也强烈要求独立。

(三)宗教哲学。

习语“inone’selement”

(在适当或满意的环境中),这里蕴涵着英国中世纪的哲学观点。中世纪的哲学家认为:土(earth)、风(air)、水(water)、火(fire)是构成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四大要素

(thefourelements),每种生物都与这四大要素之一有关,它们是生活场所和生活环境所不可缺少的。Intheseventhheaven(在极乐世界)是有宗教含义的习语,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中的天有九层,而伊斯兰信徒认为天有七层,七层是最高的地

方,上帝与天使住在那里。Godthefather(上帝圣父),基督教相信上帝只有一个,但包括三个位格(persons)godthefather(上帝圣父),godtheson(上帝圣子),godtheHolyghost(上帝圣灵)。

另外,在认识英、美习语的同时,还可以考证英、美历史民族文化中各民族特定时期的服饰文化艺术:havesomethingup/inone’ssleeve(留了一手、留有锦囊妙计)记载了15世

纪的服饰内容(15世纪是西方服饰史中哥特式服装盛行的时代,服装宽大、奢侈,服装上没有口袋,人们可以把文字写袖口上以免忘记),giveupone’sloins(准备旅行),loin是古代男子的腰衣,古时犹太人穿的衣服比较宽松,外出旅行或干活时总要在腰间系上一根带子,故此词语比喻准备旅行。而大量的外来习语则显示了英、美文化在发展与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于外界环

境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特征。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习语是在英、美国家的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条件下产生并延续下来的,它本身是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记载、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反映其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内涵,是考证历史文化的一个基石,并且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富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02

[2]汪榕培.英语词汇探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蒋坚松,黄振定.语言与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0

[4]刘新桂,王国富.英国成语典故大辞典[Z].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5]谢建平.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J].中国翻译,2001(5)

篇2:习语英美文化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

美车哲学教授H.p.Grice在他的Meaning一书中把话语的意义分为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两种。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这就是Grice的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理论的基础。那么,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语文章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根据我们的观察,英汉习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是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由此出发,本文提出了英汉习语文化意义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要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所反是非曲直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

“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mot

learn m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3、宗教信仰方面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4、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棗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从瞿秋白的“等同概念”,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篇3:英美文化与英语习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透过语言反映的是各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和丰富多样的文化现象, 而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 集中体现着各个民族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人文历史等。

广义的习语包括成语、比喻性词组、谚语、俚语、俗语、典故、惯用语、歇后语等, 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常用的英语习语有4 000多个, 它们或含蓄、幽默, 或严肃、典雅, 不仅言简意赅, 而且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 反映了英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二、英语习语对地理环境的反映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它所处的具体的地理环境, 每种文化都因其地域、气候、环境的特点而具有不同的特征。英国是一个岛国, 四周环海, 航海业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英语中衍生出大量与航海有关的习语。如:all at sea (不知所措) , between devil and blue sea (在魔鬼和海洋之间选择, 进退维谷) , hoist one’s colors (升起旗帜, 宣布观点) , on the rocks (在岩石中触礁) , see how the land lies (观察形势) , cast an anchor to the windward (把锚抛在向风处, 未雨绸缪) , raise the wind (找风, 筹钱) , in deep water (陷入严重困境) , in low water (搁浅) , to keep one’s head over water (把头保持在水面上不下沉) 。

英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渔业资源, 捕鱼业在英国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英语中有不少习语与“fish”有关。例如:big fish (大亨) , cool fish (厚脸皮的人) , fresh fish (新囚犯) , dull fish (枯燥无味的人) , loose fish (放荡的人) , poor fish (愚蠢易欺的人) ,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处在陌生的环境中, 不自在) , drink like a fish (像鱼儿那样喝水, 牛饮) , Teach fish to swim (教鱼儿游泳, 班门弄斧) , The great fish eat up the small (大鱼吃小鱼) , 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one’s net (捞到网里都是鱼) 。

三、英语习语产生于宗教信仰

英美人普遍信仰基督教, 认为上帝是世上一切事物的缔造者, 是神圣不可亵渎的, 做礼拜、读《圣经》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作为基督教的教义, 《圣经》对英美人的思想和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其中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形成了大量的习语。例如: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金钱是万恶之源) , Judas’s kiss (犹大之吻) , an eye for an eye (以眼还眼) , the apple of one’s eye (掌上明珠) , forbidden fruit (禁果) , clean hands (清白) , not know from Adam (根本不认识) , good Samaritan (仁慈心善的人) , the salt of the earth (社会中坚) ,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 (区分好人和坏人) , a word in season (及时忠告) 。基督教徒相信世上有天堂和地狱, 天堂是人人向往的美好归宿, 地狱则是滋生恶魔的邪恶场所, 这种宗教思想也体现在习语中。天国共有七层, 第七层是天神所在的极乐世界, 故be in seventh heaven表示“非常快乐”。另外还有很多例子:bear one’s cross (背负十字架) , go to hell (下地狱) , beat the hell out of someone (狠揍某人) , 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 (说曹操, 曹操到) 。

四、英语习语来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

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在英美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很多英语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了其中的典故。例如:Pandora’s box (灾难根源) , Sphinx’s riddle (难解之谜) , Helen of Troy (红颜祸水) , wooden horse (颠覆阴谋) , the touch of Midas (点石成金) , Achilles’hell (致命弱点) , cut the Gordian knot (快刀斩乱麻) , an apple of discord (争斗之源) , Penelope’s web (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 swan song (最后杰作) , under the rose (秘密的) 等。

五、英语习语折射出的风俗习惯

英语习语与英美人的风俗习惯紧密相关。面包是英国人的主食, 而且随着早期的英国移民带到世界各地, 特别是北美洲和大洋洲等地的英语国家, 在此基础上就产生了很多和“bread”相关的习语。例如:bread and butter (谋生之道) , earn one’s bread (挣自己的面包) , bread earner (赚钱养家的人) , Don’t quarrel with your bread and butter (不要砸了自己的饭碗) , take the bread out of someone’s mouth (抢某人饭碗) 。

英美人还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归纳出很多习语, 例如:Cut the coat according to the cloth (看布裁衣) ,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 As busy as bee (整日忙碌的人) , Cast sheep’s eyes (送媚眼) , Snake in the grass (狡猾的人) , Big cheese (大人物) , Chew the fat (侃大山) , No money, no honey (没钱就没爱情) , have jam on it (好上加好) , bird of passage (漂泊不定的人) , hotpotato (难题) 等等。

六、英语习语隐含的历史背景

英语习语中隐含着很多历史背景, 下面举两个例子:

公元前49年, 罗马执政庞贝和元老院共谋进攻恺撒, 当时恺撒的领地和意大利本部交界处有条小河Rubicon, 恺撒不顾一切, 悍然率领军队渡过此河与庞贝决战。在渡河时他说“The die is cast.”骰子已经掷下, 表明义无反顾。过了河, 他还烧毁了渡船 (burn the boats) , 逼得士兵毫无退路, 只好勇往直前, 打败了敌人。就是这样一段历史故事, 在英语中留下了几个常见的习语:cross the Rubicon (渡过鲁比肯河) 喻意决定冒重大危险, 采取断然行动;burn one’s boats (烧掉自己的船) 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The die is cast. (骰子已经掷下) 预示着事情已经决定, 再也不能改变。

罗马人征服对英语习语产生很大影响, 有些与“Rome”有关的习语广为流传, 例如:

(1)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2)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大道通罗马)

(3)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

七、寓言中包含的英语习语

寓言因为故事短小又包含一定的哲理与启示, 容易广为流传。以《伊索寓言》为例, 其中包括的习语非常生动形象: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 ,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杀鸡取卵) , cry wolf (发出假警报) , sour grapes (酸葡萄, 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 , a dog in the manger (占着有用的东西不用的人) , blow hot and cold (朝三暮四) , the lion’s share (最大的份额) ,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 (慢而稳, 赛必胜) , naked truth (赤裸裸的真理, 故事讲的是真理与谎言一起洗澡, 谎言穿上真理的衣离开, 真理宁愿裸着身体也不愿穿谎言的衣服) 。

摘要:英语习语是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了英美国家在地理环境、历史风貌、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色, 对英美文化有传承、记载、反映的作用, 在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中应用广泛, 展现出独特的语言特色。了解英语习语的来源以及文化内涵, 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使用英语进行自如的交流。

关键词:英美文化,英语习语,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3]庄和诚.英语习语探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4]龙敬.浅析英语习语中的文化内容[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 (8) .

[5]盛荣杰.英语习语的表征、来源看其对西方文化内涵的反映[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 (6) .

[6]杨芳.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8) .

[7]肖东光.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 2006 (6) .

[8]邵颖.从英语习语看英美文化[J].探索者, 2011 (9) .

篇4:基于英语习语的英美文化研究

【关键词】英语习语 英美文化

英语习语历来被视为英语语言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因其富有哲理性、短小精炼、风趣幽默的特征被英美人民广泛接受并且运用于报刊杂志、广播媒体与日常生活中。英语习语是记载与传承语言、文化的基本工具,在英美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从另一方面而言,英语习语的出现与存在是特殊的文化背景或社会环境所制约,折射出特定历史、民族与地域独特的民俗民风,因此英语习语本身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一、英语习语特征

习语在英语口语中的使用率非常高,风趣幽默的意义为文章、语言增辉添色,主要包括谚语、歇后语与成语等。因英语习语一般是大众口耳相传,约定俗成且相沿已久的短句或者定性词组,所以这种语言形式特点区别于一般的语言形式。

(一)民族性

英语习语和英美国家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价值观念与心理状态直接相关,它可以明确反映出英美国家特有的文化特色。表现之一为比喻意义相似或者相同,但是所比喻的事物却完全不同,表现之二为相同的比喻形象,不尽相同或者完全不同的比喻意义[1]。

(二)完整性

完整性主要是指将英语习语当做一个完整语义进行运用。虽然习语形式包括短语、词组、句子与词,但其组成部分不可分割,运用时不可将其分开或截取使用。

(三)民间性

英语习语的创作者多数为猎人、农民、士兵、水手与家庭主妇等,英国四面环海,所以英语习语多与捕鱼或者航海有关。山区人主要以狩猎为生,所以部分习语使用与延伸和他们相关。

(四)习用性

习用性主要是指英语习语被人们广泛沿用,具有一定社会基础,生命力强大。

(五)定型性

定型性也称为固定性,与汉语成语相同,英语习语的结构、形式与词都固定,不能随意替换与更改,同义词也不可以,即使在其他角度而言替换后的习语是合法的,这种做法也不被允许。

二、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间的关系

从习语出处与来源方面来看,习语来自英美国家独特的民族背景,例如地理文化、历史地貌、自然环境、民俗风情、民族文化、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等,它在此种特定文化背景中产生,受其影响,而且又集中记载并且反应这种文化内容特性,表现出英美民族多元化内容与民族文化。虽然有些习语已经丧失其特定文化背景,但是透过这些习语,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清晰的探寻到销声匿迹或者距今遥远的民族文化,这就是习语具有的记载历史与传承历史的作用[2]。

(一)英语习语体现在风俗习惯与社会生活中

风俗习惯代表了一个地域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习语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部分自然离不开风俗习惯。西方人非常爱狗,多数西方人玩狗或者养狗,以狗为友,因此他们对狗饱含的喜爱之情就会通过习语有所表现,例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day(人皆有得意时)、a clever dog(聪明人)、lucky dog(幸运儿)。这些习语在英美文化中家喻户晓。作为英美人们非常热衷的消遣娱乐与体育竞技的项目之一Horse- race(赛马),被用来比喻“政治竞选”。美国1996年总统大选的时候,Nancy Gibbs作为一名资深记者曾经对大选进展的具体情况多次进行撰文报道,《时代周刊》称其目光敏锐。赛马过程中,赌马人掌握到的确切内部消息越多,赢的几率也就越大,间接或者直接的消息来源途径丰富多样。从马主以及驯马人那里获取的straight tip一般最为可靠,因此straight tip渐渐被认为是“可靠消息”。

(二)英语习语和宗教哲学之间的关系

习语中的“in one s element”一句中蕴含中世纪英国的哲学观点,哲学家通常人物,构成宇宙中所有物质的要素为土(earth)、风(air)、水(water)、火(fire),他们是生活环境与生活场所中必不可少的。东方国家认为,天有九层,但是伊斯兰教则说天分七层,最高的七层上居住着天使与上帝,所以In the seventh heaven是具有一定宗教含义的习语。

(三)英语习语体现在神话寓言中

神话传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而形成的一种故事情节,例如,Midas touch这一神话故事与我国的点石成金之术含义异曲同工。to rain cats and dogs的意思為倾盆大雨,多数初学者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下雨会与猫和狗联系在一起呢?这是因为在神话故事中人们认为猫对天气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当猫出现异常反应时,水手们往往会说“The cat has a gale of wind in her tail.”,在猫的异常活动中水手们预感到有风暴来临,所以,猫象征着“滂沱大雨”。另外,还有一位名叫Odin的神仙,长官战争、农业、诗文与智慧,身边经常带着狗,将其当做刮风信号。所以,狗也象征着强风,强风伴有大雨,就会人们所说的倾盆大雨了。

结束语:

英语习语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中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富有深刻的人们性,因此,英语仿若是色彩斑斓的一幅画卷,向人们展示出英美民族的历史背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与经济生活,清晰的映照出一种文化与一个民族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姜子昌.从英语习惯用语看英美文化发展[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12(04):40-41.

篇5:英汉动物习语之文化探析

英汉动物习语之文化探析

动物习语在英汉语中有广泛的应用,英汉语中的文化异同之处也同样反映在其丰富的动物习语中.文章对英汉动物习语中蕴涵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全面地比较,归纳出其中的.异同,并探讨了它们产生的根源.最后强调:英语学习者应重视英汉动物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并在跨文化交际中灵活运用.

作 者:周燕宇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基础部,湖南怀化,418008刊 名: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MEDICAL UNIVERSITY年,卷(期):200810(2)分类号:H31关键词:英汉语 动物习语 文化 比较

篇6:习语英美文化

摘 要:在英美文学的发展进程中,两个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化及历史的差异性,促使文学评论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语言是一个民族得以立足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本民族文化及灵魂相互结合的产物,英语语言中自然融入了英国与美国的文化,两者之间相互统一与协调,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英美文学评论及文学作品中。

本文主要介绍英美文化存在的差异,并针对其在英美文学评论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篇7:习语英美文化

关键词:英美国家;文化差异;文学评论;产生影响

作者简介:张燕霞,女,汉族,1968年2月生人,河北省无极县人,大学本科,硕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

文学是艺术与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艺术领域中具有鲜明的特色,文学评论是文学发展的直接产物,也是一种充分体现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艺术价值及人文内涵的表达方式,能够提高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认知及理解能力,但文学评论与民族意识及人们思维方式息息相关,故文学评论本身便具有差异性及特殊性。针对英美文化领域而言,文学评论受到英美文化差异的影响较大,对英美文化中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深入研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化评论的影响,能够最大程度上推动英美文学评论的发展。

一、英美文化存在的差异分析

(一)语言发音的差异

英语,是英国与美国人民的主要使用语言,对于英国人而言,英语作为母语,在语言发音方面与美国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英国人发音时强调字正腔圆,发音特别清楚,停顿之处较少,反之美国人发音时主张能够省略多少便省略多少,能一句带过便一句带过[1]。一般来说,英国式英语比美国式英语听觉上更为舒服。

(二)语言环境的差异

导致英国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语言环境的不同。因英国人在处世方面具有严谨性,在思维逻辑与文化理解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且很难被外界因素改变,同时英国文化存在单一性,接受先进文化的能力较弱;反之美国人追求创新,很少受到传统文化因素的阻碍,美国文化具有多元性与包容性,能够充分汲取国外文化。

二、分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文学评论是文学及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英美文化的逐渐发展,文学评论层出不穷,关于英美文学评论的研究也愈来愈多。受到英美不同社会意识的影响,文学评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如下:

(一)英美文学评论中语言差异的影响

语言作为文化的表现工具之一,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与生存的根本。受到语言差异及各种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评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当语言接受一定程度的加工与再创造后,文学作品便会产生出不同的社会影响力与文化内涵,从而形成文化差异。英语在受到历史的影响后,成为全世界人民的通用语言,一方面推动着世界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与文化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发挥自身的巨大优势,即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浓厚的历史感,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文学评论的顺利开展。英国文学评论的主要特点为:保守性、中规中矩性。原因有:英国人思维及个性与美国人相比带有保守性,低调又不张扬,这点为文学评论的特色之一。除此之外,英语作为社会发展过程的产物,且作为英国的母语,人们对其的尊重与敬仰也能极大地影响到文学评论。反之对于美国人而言,历史上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在英语使用方面受到了英国人的影响,但美国的发展历史中没有经历过封建时期,是直接由奴隶制转变为资本主义,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使得美国历史与文化缺乏了沉淀,故美国文学评论的使用语言具有先进性与创新性的特点,常带有夸张语气,缺少了英国人的保守性,同时非常直接与大胆[2]。

(二)英美文学评论中文化内涵差异的影响

从英国文学评论方面来说,评论语言主要存在继承与摒弃之间,英国人思维的固守性,促使了英国国家的发展水平较为缓慢,英国文学评论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不论是带有宗教色彩或者是现代诙谐色彩的文学评论手法,都展现了英国文学评论领域渴望突破自我与探索新兴评论方式。反之从美国文学评论方面来说,其文学评论发展方向与美国文学趋同,同样作为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但没有历史厚重感,缺乏深层次的含义,而且缺少了历史文化的积淀,难以在世界文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这些情况都与美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历史文化密切相联。因美国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使了美国文学评论语言上的直接与大胆,加之受到印第安土著及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响,文学评论的角度更为灵活与全方面,能够取长避短,故美国文学评论在世界文学领域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3]。

结束语:

篇8:透过习语的学习了解英美文化

英语习语与这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体育娱乐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习语的学习能帮助我们比较深刻地了解其相关的文化背景, 从而加以合理运用。现从英语习语和英美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体育娱乐等方面的联系来看它的意思。

实际上, 在英语习语中, 有很多的习语和汉语的意思差不多, 仅从字面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意思。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done (良好的开端, 成功的一半) , A llroadslead to R om e (条条道路通罗马) , like an ant on a hotpan (像热锅上的蚂蚁) , There is no sm oke withoutfire (无风不起浪) , A ctions speak louderthan words (行动胜于语言) , A bad thing neverdies (坏事遗臭万年) , 等等, 在此不一一列举。对于这一部分习语, 教师不必花过多时间予以解释。

但是, 也有很多的习语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 是在本土的文化土壤中形成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但从字面上很难看出它们的真正含义。这个时候, 我们需要挖掘它的历史渊源以更好地掌握其意思并且加以合理运用。这一部分的学习应该是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详细教授的内容。比如: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灾祸之源;Bury one’shead in the sand把某人的头埋在沙子里, 采取逃避态度;m eetone’swaterloo遭遇滑铁卢、败走麦城、遭遇惨败;allatsea (茫然若失) , the lion’sshare (最大的份额) , between deviland blue sea (进退维谷) 。

(1) 与历史发展有关的一些习语。如:worth one’s salt乍一看, 字面意思是值得、某人的盐。可是究竟深层含义是什么呢?这跟历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古罗马帝国, 军队的士兵的军饷中就有盐, 那时候的盐是很宝贵的, 后来不发盐, 改发购盐卷, 称之为salarium, 这个词我们是不是有些眼熟呢?是的, 就是现在我们使用的salary (薪水) , salt作为工资的意思在习语中就保留了下来, 所以我们说某人值得给他的那份薪水, 就表示他是一个称职的雇员。有了对这层意思的了解, 那么相关的一些习语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如:earn one’s salt (自食其力) , be faithfulto one’s salt (忠于自己的职位) 。再如:在我们高中英语课本中出现的pipe ofpeace (和平烟袋) , 要了解这个习语的意思就必须了解北美印第安人的习惯, 他们用旱烟烟袋来招待外来的朋友以示友好, 还有如果在当地两人之间有摩擦, 殴斗之后两人轮流吸一支烟袋表示和解, 重归于好。现在我们当然不会再用烟袋来表示和平, 但是这种习俗保留在习语里流传下来, 用来表示“和好, 和解”。

(2)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如:Judas’kiss (犹大之吻) (出卖朋友之人, 元凶) 。圣经中的故事, 耶稣十二使徒之一的加略人犹大, 以30块银币出卖了耶稣, 并与犹太教祭司长约下暗号:“我与谁亲嘴, 谁就是耶稣。”读过《圣经》里的这段描写之后可以看出, 犹大之吻用以说明一个背叛朋友而又假装十分亲热的叛徒嘴脸, 比喻可耻的叛卖、变节行为。还有, 因为犹大是最后的晚餐中的第13个人, 因此在西方国家, 13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 没有13号房, 13层饭店等。再如:我们高中课本中出现的习语:feetof clay (泥足、致命的弱点) 。这一习语出自《圣经·旧约》, 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 (N ebuchadnezzar) 梦到一泥足巨人, 头是金的, 胸臂是银的, 腹股是铜的, 被飞来的一块巨石砸碎了脚, 整个巨人顿时瓦解, 现多用来指“伟人不为人知的弱点或致命的弱点”。

(3) 与地理环境相关的习语。我们都知道, 大不列颠是一个岛屿国家, 渔业和航海业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有很多习语是关于航海和垂钓的。如:all atsea, 指船在海上出事, 失去了航向, 随风漂流, 船上的人不知身处何方。现在这一习语的意思为:茫然不知所措。还有:to sail underfalse colours (欺世盗名, 冒充欺骗的行为) 。每条船在出航时都会挂一面旗帜, 英语里把这面旗帜叫做colours, 船旗用来表示船只的国籍或所属的公司。这一航海惯例为英语留下了好几条习语:nailone’scoloursto the m ast (表示高举旗帜, 决不投降) , with flying colours (表示成功) , A big fish in a sm allpond (小池塘里的大鱼) , 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矮子中的巨人。另外, 我们知道大不列颠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天气多变, 下雨是家常便饭, 所以也会看到很多关于天气的习语。如:Itneverrains, butit pours (不下雨则罢, 一下就倾盆大雨) , 它有类似汉语中“祸不单行”的意思。

(4) 与文学作品有关的习语。one’spound offlesh, 这出自大家都很熟悉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 其故事情节在这就不赘述, 表示的意思就是:合法但不合理的要求。还有我们高中课本中出现的Catch 22, 出自美国小说家海勒的《第22条军规》, 故事发生在1944年的意大利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有个叫Y ossarian的军官千方百计想离开战场, 他找到了军医, 希望医生能出具证明说明他身体状况不允许驾驶飞机。医生说, 想不飞行, 除非你疯了, 我才能出证明;但是如果你疯了, 你就会不断飞行。装疯的Y ossarian脑子可是一点都不疯, 这是一个悖论, catch-22, 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对战争对飞行的恐惧, 除非他死掉。这个习语用来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 表示人们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或者是一件事陷入了死循环, 或者跌进逻辑陷阱, 等等。

(5) 风俗习惯相关的习语:to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比如:Since he has letthe catoutofthe bag, Im ay as welltellhim allabout it.这个习语要追溯到1760年了, 那时人们通常在当地的市场买菜。农民和商人们在那里会出售肉类和家禽, 通常都是些活的动物。在节日盛宴上, 乳猪是很受欢迎的食物。由于乳猪会乱动, 当顾客挑选好并结账后, 商人为了运送方便就把猪塞进一个帆布口袋 (poke) 里递给顾客。然而, 市场上的许多交易并不光明磊落, 奸商有时会利用顾客一时走神, 把一只流浪猫冒充乳猪放进袋子里。没有经验的人, 没看清楚就会买回去, 回到家“把猫从袋子里拿出来” (letthe catoutofthe bag) , 才发现这个骗局。而老练的人把布袋打开, 骗局就戳穿了。所以, 这条习语常用来比喻:泄露秘密;其他的还有:a featherin one’scap, 意为“值得骄傲、引以为豪的事情”。因为美洲印第安人在战斗中每杀死一个敌人, 便在自己的帽子上插一支羽毛, 作为一种荣誉的标志。

另外, 还有与体育相关的一些习语, 如:down and out (倒下出局——拳击) , neck and neck (不分先后, 并驾齐驱———赛马) , follow suit (跟出同花色的牌, 照样子做———桥牌)

上一篇:激进的人生没有失败诗歌下一篇:继承革命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