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成功阻止电话诈骗的案例

2024-05-13

银行成功阻止电话诈骗的案例(共3篇)

篇1:银行成功阻止电话诈骗的案例

银行成功阻止电话诈骗的案例

节前,一名老年黄姓客户来到银行办理汇款业务,网点柜员小肖受理了该笔业务,按照银行规定程序询问客户是否认识收款人,这笔资金汇过去的用途,并且告知客户临近年底电信诈骗案时有发生,客户要提高警惕等提醒话语。在询问的过程中小肖发现该客户说词含糊,声称接到来自亲戚的电话,要将一笔5000元的现金汇给第三方,但第三方黄姓男子之前并不结识,碍于情面,无奈只能汇给对方,此时小肖立即加强了警惕性,再次询问客户知否认识该名亲戚,对方手机号是否为熟悉号码,并警惕客户该笔汇款的风险性较大,黄姓客户听了以后开始有些犹豫和疑惑,声称电话号码并不熟悉,但肯定是自己所结识的某位亲戚,并执意要求柜员小肖为他办理该笔业务。小肖将此情况第一时间上报营业经理。营业经理在仔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发现了数个疑点,由于是电话联系,客户无法确认是否是亲戚本人,只是认得声音听上去像,先报了名字,对方也没有否认;同时对于该笔汇款的用途,对方也没有详细说明,只是表示急需。鉴于此,营业经理对客户进行了进一步的劝导,建议客户先通过熟悉号码与该名亲戚取得联系,确认该笔汇款的用途以及安全性再定夺是否办理该笔业务。黄姓客户欣然接受该提议,并第一时间通过熟悉号码与亲戚取得联系,在得知其亲戚并没有致电过本人以后,黄姓客户终于及时醒悟,终止了汇款手续。客户在离开时也对银行专业负责的工作态度表示了高度的赞许。

案例分析及启示

以上案例中的电信诈骗案件在岁末年初的节点上尤为猖獗,作为一名银行的一线员工,要时刻提高警觉,避免客户蒙受不必要的损失。所以,银行平日一直非常重视开展防诈骗活动,也着重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一、加强柜面提示,切实做好防范工作。银行全体员工对诈骗案件有着高度的警觉性,多次成功阻止诈骗案件的发生。平日里,银行也积极开展防诈骗知识的培训,要求员工在日常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做好汇款、网银等业务办理前的提示工作,切实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防止各类诈骗案件的发生、二、加强大堂巡视,密切关注客户。银行在日常的营业过程中,十分注重大堂的巡视工作,网点工作人员能密切关注客户的神情和举动,一旦发现有行为异常的客户便及时上前询问,并积极了解情况,防患于未然。

篇2:银行成功阻止电话诈骗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一位老年客户来到网点柜台办理了一张银行卡,并将旧卡中的钱全部转入到新卡中。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有人给客户打来电话,客户接通电话后询问柜员可否办理网银开户,客户的异常行为引起了柜员的警觉,柜员问他是不是自己需要办理,本人会不会使用。客户的电话一直处于通话状态,嘴上说是儿子要他办的,一只手又指向自己背的包,此时柜员怀疑客户接的是一通诈骗电话,柜员很肯定的告诉客户我行对客户办理网上银行的相关规定,网上银行必须本人办本人使用,特别是老年客户,要自己会使用电脑,懂得网上银行的相关操作。柜员叫来大堂值班经理示意客户正在接诈骗电话,客户的表情越来越紧张,手已经开始发抖了。客户一边接着电话一边往门外走去,由于担心客户会被诈骗分子骗至柜员机进行转帐汇款,大堂值班经理便叫来大堂经理关注此客户,大堂经理发给客户一则防范诈骗的安全折页。客户出门一会儿又返回银行大厅,将电话放到坐椅上,人离开电话有五米远的距离,但电话一直未挂掉。大堂值班经理和大堂经理立即上前寻问客户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客户要我们和他小声地交谈,不要对方听到我们的谈话。经过和客户的交谈后才了解到对方自称是公安局的,正在查一个案子,必须按对方的要求办,否则会进行抓捕。客户已将自己家的所有信息都告诉了对方,并把帐户密码都改成了身份证前六位。客户一直害怕对方的抓捕,不敢挂掉对方电话,网点一男性柜员经过客户同意后与对方通了电话,叫对方不要再打电话过来。客户听了大家的一翻解释后,释然了许多,随后将密码进行了更改。

二、案例分析

(一)不法分子选择诈骗的对象:一般为防范意识比较薄弱的老年人,老年群体大多不懂网上银行的操作风险。

(二)在电话诈骗正在进行时,员工的细心观察,对规章制度的认真执行,才有效成功地防止了这起电话诈骗案件的发生,未造成客户的损失,也防止了诈骗分子将风险转移给银行。

(三)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既提高了客户对工商银行服务的满意度,客户放心的将钱都转入了我网点。

三、案例启示

(一)抓好案防教育、强化案防意识。定期组织员工开展业务培训和风险案例的学习教育,特别是电子银行诈骗,提高员工识别诈骗案件的能力。

(二)银行应通过多渠道向客户宣传电话诈骗的案例,提高客户的识别和防范能力。以客户资金安全为出发点,进而提高客户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和我行的社会形象。

篇3:银行成功阻止电话诈骗的案例

关于银行阻止汇款诈骗的伦理分析

2014年12月23日,工行某支行又成功阻截了一起汇款诈骗。那天中午12点左右,一名70多岁左右的大伯和其老伴在某支行贵宾窗口办理支取累计2万元的定期存单,并同邮局取出的3万元现金一并转到活期存折的业务。柜员小孙在为其办理业务期间发现两位老人神色异常,遂仔细询问支取原因。当大妈提到接到上海公安电话这几个字时,柜员即判断客户可能遭到诈骗,立即停止业务。旁边理财室客户经理听到柜员对客户的劝阻话语后,立即来到柜台前。大伯用发颤的双手让客户经理看对方打来的电话号码,是021开头的固定电话,并悄悄说:“不要告诉别人,我接到上海公安局电话说我涉及一个洗钱案,涉案金额250万,还给我发来了逮捕令。我吓都吓死了,12点前不弄好就要来抓我了。”客户经理立即安抚两位老人,并将窗口防诈骗的警方告示告知客户,从打来的外地电话号码、事情不得告诉别人、当事人没有犯错等方面劝导两位老人。其老伴有点意识过来是诈骗,大伯还是执迷不悟,并且对银行员工说:“你帮我汇款就行了,要不然被抓起来,你负责啊,叫你们领导来。”,并坚持要柜员给他汇款。待公安人员赶到后,向大伯一一戳穿了大伯拿来的这份逮捕令的漏洞,这时大伯才醒悟过来自己上了当。由于及时堵截了这起冒充公安机关的诈骗事件,为客户挽回了5万余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此类案例,一些客户被骗后,到银行网点进行汇款,银行柜面员工发现异常后,通过劝说阻止客户汇款,被各种不理解,甚至被投诉、被骂,当然大部分情况下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客户被劝明白,理解银行员工的苦心,防止了资金的损失。但是银行员工在处理这类事件时,过程往往会很痛苦,会碰到很多问题:一是骗子太狡猾,而且客户有时说话有隐瞒,所以银行员工也只能发现一部分诈骗案例;二是银行员工发现可疑后,也只能采用拖延、劝说等办法阻止客户汇款,但是没有权利强制要求不能汇款;三是被银行员工劝说后,表明上平息了,但有些客户仍旧采取到别的地方去继续汇款;四是当客户不理解银行员工的行为后,觉得银行员工没有权利来管这个事情,采用比较激烈的语言,甚至在网点大吵大闹。既然阻止诈骗有这么多困难,那么银行员工到底要不要管这个事,答案是肯定的,银行作为一家金融机构,本身是有社会责任的,有维护社会和谐的责任,不过手段可以更先进一些。比如:一是充分利用营业网点的LED显示屏、宣传海报等平台,全方位、多渠道做好对客户的风险提示工作,让客户及时了解、熟悉各种常见的、新型的诈骗方式,提升客户的安全意识是第一位;二是加强员工防范意识,一线柜员要切实加强对诈骗汇款的防范意识,特别在客户办理汇款时,要做到“一问、二看、一核对”,提醒客户,确保客户资金安全;三是利用技术手段,比如骗子的账户全部入黑名单,禁止汇入资金等等。

上一篇:作者:韩美旎 我的同学下一篇:韶关农产品销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