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命题说明三年级

2024-05-05

语文命题说明三年级(精选6篇)

篇1:语文命题说明三年级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命题说明

测试时间:80分钟

基本要求:用钢笔或签字笔作答。题型结构:

一、积累与运用(共37分)

1.认读

2.书写

3.背诵填空

4.句子练习

附加题为课外阅读,10分,不计入总分。

二、阅读(30分)三、三、习作(2题选答1题30分)

1.命题作文。

2.看图作文。

卷面分为3分:书写规范、端庄、整洁4分,书写一般2分,书写差0—1分 命题范围:

第一部分 拼音 生字

一、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记住容易读错的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认识生字表

(一)的200个生字,会写生字表

(二)的200个生字。

三、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熟练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懂得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适当的查字典方法。

四、能辨析本册出现的多音字,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并能 1 给它们组词。

五、能使用硬笔(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六、书写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爱写汉字,爱护书写工具。

第二部分 词 语

一、识记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能用生字组词。

二、掌握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要求能读会写;能整体记住“读读记记”部分的词语,能填空。

三、积累本册出现的成语和四字词语,能适当运用。

四、能积累本册出现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能辨析同义词,正确使用词语。

五、学习正确使用“的、地、得”“着、了、过”。

六、能理解本册生词的意思,学习用查工具书、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释词语。

第三部分 句子

一、能用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语造句。说话要完整。

二、学习抓住句子主干扩句或缩句。

三、感知句子的基本构成,能修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矛盾、用词不当、不合逻辑、指代不明、重复罗嗦等简单的语病。

四、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能较熟练运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双引号六种标点符号,认识顿号、分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并尝试正确运用。

五、能正确使用常用的关联词语,并能用常用的关联词语造句。

如:任凭„„也„„ 非„„不可!无论„„也„„ 如果„„就„„ 因为„„所以„„ 即使„„也„„ 不但„„而且„„ 只有„„才„„ 即„„又„„ 只要„„就„„ 一„„就„„ 虽然„„但„„ 不是„„而是„„ 不仅„„还„„

六、能判断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几种常见的修辞句式,能运用比喻、拟人写话。

七、积累本册出现的名言好句。

第四部分 阅读

一、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如13课《白鹅》中“引吭大叫”指鹅伸着脖子敞开喉咙大 3 叫;15课《猫》中“古怪”的意思是指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在课文中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等。

四、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五、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本学期背诵的古诗、诗歌不少于七首,包括《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过故人庄》、语文园地二的花名歌谣、园地三的《雨中的树林》等。

七、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本册要求能背诵8篇精读课文的指定部分,包括《观潮》的三、四自然段、《爬山虎的脚》的全文,以及《鸟的天堂》《白鹅》《猫》《颐和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飞向蓝天的恐龙》等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八、喜欢阅读,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第五部分 口语交际

一、乐于与人交际。能流利地用普通话交谈。说话讲究文明礼貌,尊重对方,注意说话的对象和场合。

二、说话语句连贯,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较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三、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四、听别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对方意思,并能简要转述。

第六部分 综合性学习

一、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采访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共同讨论。本册要求收集有关童话和“成长故事”的资料。

二、能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开展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活动及有关“成长故事”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三、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乐于展示活动成果,大胆表达,能用各种方式较清楚地展示汇报活动成果和体会。

五、在家庭生活、学校活动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七部分习作

一、爱写乐写,通过习作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和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三、学习写信,格式规范,能用简短的书信进行交流。

四、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纪实作文要求内容真实具体,感情真挚;想象作文要敢于想象。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五、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六、本册要求写习作8次,小练笔4次。附:

生字表

(一)罩 屹 鼎 沸 贯 崩 恢 2 穆 玛 涓 滔 脉 卉 罕 3 茫 桨 律 榕 隙 耀 暇 抛 4 檀 盈 凶 庙 惚 5 腊 浑 豚 6 均 匀 茎 柄 蛟 7 宅 蔽 弃 慎 择 穴 搜 8 谧 振 枉 浩 资 召 源 9 溢 允 喧 添 训 酷 颊 拆 10彼 锹 杈 诧 麦 务 11伐

12拽 茸 副 怜 魔 杖 13颈 厉 吭 吠 苟 倘 脾 供 14腔 掂 涟 漪 虑 属 宰 15乖 凭 职 痒 淘 辟 勃 16怨 抗 侮 绩 凄 慈 辛 17崇 峻 嘉 峪 瞭 屯 垒 魄 18颐 耸 阁 舫 眺 堤 态 19誉 瞰 统 率 征 靡 魁 搏 20鹤 孟 陵 辞 唯 21谴 惰 俗 协 序 绰 伏 22凋 苞 袭 怀 旷 暂 躯 胞 23遭 悯 咛 咐 啕

25崛 帝 范 巡 嚷 惩 铿 锵 26荐 删 词 洽 昏 晖 楷 27漱 惬 码 驳 逻 辑 28昧 寞 睦 析 患 匪 逾 29赖 耕 潜 舶 哲 30仓 储 烹 盗 综 判 31钝 凌 仅 绘 吨 敏 捷

32例 筛 辐 汰 肴 尿 碱(共200个字)

生字表

(二)潮 称 盐 笼 罩 蒙 薄 雾 昂 沸 贯 旧 恢 3 灿 烂 竿 茫 桨 规 律 支 株 缝 隙 耀 梢 寂 5 莫 腊 浑 疑 虎 占 铺 均 匀 叠 茎 柄 触 痕 逐 7 宅 蔽 弃 毫 遇 择 址 穴 掘 搜 倾 扒 抛 9 溢 允 墙 牌 添 训 覆 凝 辣 酷 愉 拆 11融 剩 伐 煤

13颈 郑 厉 剧 餐 倘 饮 侍 脾 蹲 供 邻 15性 格 凭 贪 职 痒 稿 踩 梅 蛇 跌 撞 辟 17崇 旋 嘉 砖 隔 屯 堡 垒 仗 扶 智 慧 魄 18殿 廊 柱 栽 筑 阁 朱 堤 雕 狮 态 20孟 浩 陵 辞 唯 舍 君

21洪 暴 猛 涨 裤 懒 稳 俗 衡 序 伏 22峡 桂 移 湾 彼 袭 余 怀 旷 暂 胞 脉 25帝 义 伯 租 振 范 闯 凡 巡 嚷 妇 惩 26篇 荐 翻 帘 页 删 词 燥 握 洽 昏 厅 糊 29改 程 赖 耕 驾 幻 潜 核 控 联 哲 归

31恐 凶 笨 鸽 仅 顿 描 绘 吨 盈 敏 捷 崭(共200个字)

附:

重点掌握多音字

号hào(记号)háo(风号浪吼)

恶 â(凶恶)wù(可恶)称chēng(号称)chân(匀称)几 jī(几乎)jǐ(几个)笼lǒng(笼罩)lïng(鸡笼)乘shâng(千乘)chãng(乘法)涨zhǎng(涨潮)zhàng(涨大)干gān(干净)gàn(树干)缝fâng(缝隙)fãng(裁缝)好hǎo(好事)hào(好奇)卷juàn(试卷)juǎn(漫天卷地)应 yīng(应该)yìng(应接不暇)铺pū(铺路)pù(店铺)供 gōng(供养)gîng(供品)当dàng(勾当)dāng(当天)兴xìng(高兴)xīng(兴奋)

舍shě(舍得)shâ(宿舍)

禁jīn(情不自禁)jìn(禁止)空kîng(空隙)kōng(空旷)数shǔ(不可计数)shù(数学)角jiǎo(直角)juã(净角)模mú(模样)mï(模范)

重chïng(重叠)zhîng(重要)佛fï(佛祖)fú(仿佛)奔bēn(奔走)bân(投奔)

喝hē(喝水)hâ(喝彩)

了 le(好了)liǎo(没完没了)给jǐ(给予)gěi(送给)行xíng(天马行空)hǎng(银行)率shuài(率领)lǜ(概率)似shì(似的)sì(似乎)降jiàng(下降)xiáng(投降)间jian(时间)jian(间隔)颤chàn(颤动)zhàn(寒颤)处chǔ(处于)chù(处境)冠guàn(冠军)guān(鸡冠花)调tiáo(调整)diào(调动)闷mēn(闷热)mân(闷雷滚动)屏píng(屏幕)bǐng(屏息)转zhuàn(转圈)zhuǎn(转弯)应 yīng(应该)yìng(呼应)难nán(困难)nàn(灾难)蒙mâng(蒙蒙细雨)měng(蒙古)mēng(蒙人)薄bï(薄雾)báo(薄饼)bî(薄荷)恶 ě(恶心)â(凶恶)wù(可恶)

折 shã(枝折花落)zhē(折腾)zhã(打折)着zháo(着急)zhe(走着)zhuï(着落)差 chā(差别)chà(差不多)chāi(出差)cī(参差不齐)的 de(我的)dí(的确)dì(目的)

强 qiáng(强大)jiàng(倔强)qiǎng(勉强)和 hã(和平)huî(和弄)huï(和面)hâ(和唱)

词语复习

1.词语盘点

第一单元 读读写写

宽阔 薄雾 笼罩 沸腾 奔腾 依旧 恢复 灿烂 竹竿 规律 缝隙 照耀 树梢 静寂 白茫茫 若隐若现 昂首东望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 漫天卷地 读读记记

颤动 霎时 反差 花卉 涨潮 榕树 镇静 梨黄 紫檀色 百合色 葡萄灰 茄子紫 金灿灿 笑盈盈 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不容置疑 神秘莫测 神来之笔 千姿百态

人迹罕至 应接不暇 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滔滔江水 郁郁苍苍 恍恍惚惚

第二单元 读读写写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触角 痕迹 逐渐 休想 住宅 隐蔽 隐藏 选择 住址 洞穴 柔弱 搜索 倾斜平坦 扒土 宽敞 引人注意 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读读记记

蛟龙 慎重 宁静 静谧 豪放 无聊 偶然 崭新 漂移 轻易 资料 证据 鼓舞 考证 起源 召开 假说 震动

坐卧不宁 消磨时光 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第三单元 读读写写

洋溢 允许 围墙 隆冬 孤独 训斥 覆盖 凝视 冷酷 愉快 拆除 剩下 伐木

告示牌 火辣辣 煤油灯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草翠花开 读读记记

脸颊 彼此 铁锹 树杈 诧异 麦子 义务 木匠 木偶 表情 愣住 拽住 温柔 撒谎 魔杖 笑嘻嘻 兴冲冲 毛茸茸 枯枝败叶 勤勤恳恳 蹦蹦跳跳 可怜巴巴 第四单元 读读写写

高傲 郑重 京剧 滋味 倘若 侍候 脾气 责备 邻近性格 任凭 贪玩 尽职

稿纸 梅花 跌倒 开辟 局促不安 毫不相让 一日三餐 从容不迫 扬长而去

空空如也 供养不周 不胜其烦 架子十足 屏息凝视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读读记记

狂吠 攀谈 泥泞 腔调 掂量 涟漪 属于 主宰 淘气 反抗 欺侮 成绩 凄惨 慈爱 辛苦 引吭大叫 慢条斯理 自由自在 生气勃勃 如怨如诉 趁其不备 第五单元 读读写写

盘旋 城砖 城墙 屯兵 堡垒 打仗 呼应 肩膀 智慧 凝结 长廊 柱子 建筑

宫殿 葱郁 掩映 朱红 堤岸 雕刻 狮子佛香阁 气魄雄伟 金碧辉煌 神清气爽 隐隐约约 姿态不一 读读记记

陡峭 耸立 画舫 远眺 鸟瞰 统率 端详 匀称 配合 雕塑 气概 嘉峪关 颐和园 崇山峻岭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身材魁梧 神态自若 久经沙场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跃跃欲试 若有所思 殊死拼搏 第六单元 读读写写

间隔 懒惰 俗语平衡 联结 跨越 海峡 桂树 苍白 红润 移植 幸运 台湾 袭击 期待 空旷 暂停 山洪暴发 清波漾漾 理所当然 谈何容易平安无事 突如其来 骨肉同胞 血脉亲情

读读记记

谴责 凋零 厉害 怜悯 叮咛 嘱咐 怀抱 悲哀 湿润 喜悦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号啕大哭 恍然大悟

第七单元 读读写写

伯父 模范 巡警 吵嚷 惩处 抱负 胸怀 喝彩 推荐 眼帘 删掉 规范 燥热 融洽 黄昏 客厅 帝国主义 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风和日丽 耀武扬威 得意扬扬 振兴中华 读读记记

驱使 崛起 余晖 蕴含 洗漱 惬意 反驳 逻辑 冒昧 疏远 采访 寂寞 分析

飘飘然 铿锵有力 筋疲力尽 电话号码 形单影只 和睦相处 患难与共 受益匪浅 年少气盛 年逾古稀

第八单元 读读写写

改观 程度 依赖 寄托 幻想 洞察 联系 恐龙 凶猛 鸽子 描绘 轻盈 敏捷

因特网 原子核 哲学家 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 农耕社会 腾云驾雾 程控电话 归根到底 欣喜若狂 形态各异

读读记记

数据 轻松 悦耳 仓库 储存 示范 烹调 烹炒 预约 综合 判断 提供 迟钝

例如 筛选 辐射 淘汰 盐碱 糖尿病 远洋船舶 用武之地 美味佳肴 2.近义词

屹立—矗立 霎时—刹那 依旧—照旧 颤动—颤抖 逐渐—渐渐 犹如—好像 舒服—舒适 牢固—坚固 空隙—间隙 均匀—平均 出名—有名 隐蔽—遮蔽 慎重—谨慎 挖掘—发掘 简单—简明 搜索—搜查 喧闹—吵闹 允许—许可 训斥—斥责 凝视—注视 荒凉—荒寂 孤独—孤单 寒冷—酷寒 朋友—好友 融化—消融 看守—看护 严厉—严肃 譬如—比如 从容—镇静 侍侯—侍奉 高傲—傲慢 古怪—奇怪 呼唤—呼喊 勇敢—勇猛 温柔—温和 尽职—负责 唯独—唯一 谴责—斥责 协调—调和平衡—平稳 沉着—镇静 如同—犹如 诸生—诸位 胸怀—胸襟 期待—期望 蕴含—包含 燥热—炎热 推荐—引荐 发明—发现 大概—可能 幻想—梦幻 依赖—依靠 不可计数—数不胜数 应接不暇—目不暇接 随遇而安—入乡随俗 局促不安—忐忑不安 变化多端—千变万化 生气勃勃—生机勃勃

理所当然—理所应当 得意扬扬—神气十足 3.反义词

宽阔—狭窄 沸腾—平静 光明—黑暗 静寂—吵闹 茂盛—枯萎 弯曲—笔直 牢固—薄弱 均匀—不等 仔细—粗心 舒服—难受 慎重—轻率 粗糙—光滑 柔弱—刚强 干燥—湿润 漂亮—丑陋 喧闹—寂静 荒凉—繁华 允许—禁止 朋友—敌人 融化—凝固 寒冷—炎热 奢侈—简朴 敏捷—迟钝 偶然—必然 从容—慌张 老实—狡猾 温柔—粗暴 天真—世故 古怪—正常 懒惰—勤劳 满意—不满 大概—确切

美好—丑陋 谴责—赞许 轻快—沉稳 苍白—红润 凋零—绽放 沉着—慌张 热闹—冷清 清楚—模糊 温柔—冷酷 透露—保密 质朴—浮华 增添—减少 依赖—独立 风号浪吼—风平浪静 人声鼎沸—万簌俱寂 一丝不苟—粗心大意 局促不安—心安理得 生气勃勃—死气沉沉 理所当然—岂有此理 左顾右盼—目不斜视 出乎意料—意料之中 风平浪静—风号怒吼 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4.叠词

ABB型。例如:白花花、亮晶晶、水汪汪„„ AABB型。例如:重重叠叠、密密麻麻、舒舒服服„„ ABAB型。例如:商量商量、收拾收拾、整理整理„„ AABC型。例如:空空如也、默默无闻、闷闷不乐„„ ABAC型。例如:不知不觉、无忧无虑、一举一动„„ 5.4字词及成语

若隐若现 昂首东望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 漫天卷地 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不容置疑 神秘莫测 神来之笔 千姿百态 人迹罕至 应接不暇 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滔滔江水 郁郁苍苍 恍恍惚惚 引人注意 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坐卧不宁 消磨时光 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草翠花开 枯枝败叶 勤勤恳恳 蹦蹦跳跳 可怜巴巴 局促不安 毫不相让 一日三餐 从容不迫 扬长而去 空空如也 供养不周 不胜其烦 架子十足 屏息凝视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引吭大叫 慢条斯理 自由自在 生气勃勃 如怨如诉 趁其不备 气魄雄伟 金碧辉煌 神清气爽

隐隐约约 姿态不一 崇山峻岭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身材魁梧 神态自若 久经沙场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跃跃欲试 若有所思 殊死拼搏 山洪暴发 清波漾漾 理所当然 谈何容易平安无事 突如其来 骨肉同胞 血脉亲情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号啕大哭 恍然大悟 帝国主义 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风和日丽 耀武扬威 得意扬扬 振兴中华 铿锵有力 筋疲力尽 电话号码 形单影只 和睦相处 患难与共 受益匪浅 年少气盛 年逾古稀 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 农耕社会 腾云驾雾 程控电话 归根到底 欣喜若狂 形态各异 远洋船舶 用武之地 美味佳肴 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 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 笨鸟先飞 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日积月累

一单元(对联)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3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二单元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三单元(现代诗)雨中的森林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四单元(词语)

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 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 笨鸟先飞 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五单元(风景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六单元(古诗)

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七单元(古文名句)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八单元(名人名言)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阿 费尔斯曼)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课文中的句子训练

第一单元

根据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如《观潮》一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词语。第二单元

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1)《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文,理解“静谧、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飞渡重洋”词语的意思

(2)《蟋蟀的住宅》一文,理解“随遇而安”一词的意思 第四单元

1.体会语言的幽默或其它风格,体会语言中包含的感情色彩(1)如“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如 16 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等字句,从表面来看,似乎是贬义,但作者抑中有扬,实际上深深表达了对所描述动物的喜爱之情。(2)体会下列句子里加括号词语的作用,并仿写。①(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②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③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第六单元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依依惜别,孤独,惆怅。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真挚,情深义厚。第七单元

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理解、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第八单元

认识并体会设问句的作用。

①设问句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②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读写训练

第一单元

1.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给文章进行分段:《观潮》一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时间顺序,可分作三段。

2.抓住文章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内容。

3.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火烧云》一文中对云彩变化的描写。

4.习作:描述一处自然景观。第二单元

1.体会文章表达出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文中的描述和整体把握,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如《爬山虎的脚》一文,表达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把握文章的结构,找出中心句或关键句子,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1)《蟋蟀的住宅》一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2)《蟋蟀的住宅》一文,它(蟋蟀)的住宅为什么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3.习作:写观察日记。第三单元

1.把握文章的主旨,找出主旨句。

(1)《巨人的花园》一文,通过描写想象中的奇异画面,表达了“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幸福是什么》一文的主旨是:“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2.理解并体会心理描写:《小木偶的故事》一文,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3.口语交际与写作:续编故事。

如《小木偶的故事》一文,根据自己想象,给故事编写结尾。4.文学常识——童话。

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 18 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5.习作:写童话。第四单元

1.找出文中的中心句,体会其作用。

(1)《白鹅》一文,中心句为首段的“好一个高傲的动物”。(2)《猫》一文,中心句是“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3)作用:提纲挈领,描写的中心。

2.学习观察与表达的方法,真实、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如《白鹅》《白公鹅》《猫》里描写动物的方法。3.体会并归纳作者对所描述事物的思想感情。

(1)《白鹅》一文,生动、幽默地描述了白鹅的姿态,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万物的喜爱之情;

(2)《猫》一文,作者描绘了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猫的特别喜爱之情;

(3)《母鸡》一文,作者写了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表现了对动物的赞叹之情。4.习作:写一小动物。第五单元

1.体会并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如《颐和园》一文,长廊、佛香阁、昆明湖等景物的特点不同,作者的描写方法也不同。

2.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找出相关语句以证实。如《颐和园》一文,按照空间顺序描写。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按时间先后顺序写。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3.口语交际:保护文物。4.习作:导游词。第六单元

1.初步理解送别诗。

2.习作:看图作文,或者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清楚事情经过;表达真情实感。第七单元

1.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知道各种修改符号的使用方式。2.结合《乌塔》一文,感悟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4.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5.习作:写读后感。第八单元

1.体会《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2.以《电脑住宅》为例,学习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3.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做到条理清晰、语言精练。4.口语交际与习作:21世纪科技发展使自己所产生的奇思妙想。

篇2:语文命题说明三年级

二年级上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命题说明

一、命题范围:

包括拼音、识字、写字、词、句、标点、积累、语言现象与规律、阅读、写话。

二、命题的原则:

1、课程标准是命题的主要依据。试题、试卷的编制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其内容、范围、深度不得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

2、必须保证试卷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做到试题题型与考试内容一致,试卷容量与知识覆盖面相当,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兼顾。

3、试题力求体现教学重点,难易适当,不出偏题、怪题。鉴于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试题量不宜太多。

三、命题目标:

1、突出试题的基础性,注重以字词为主。

2、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系进行测试。

3、从读、写、说的方式,全面测试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试卷结构与出题意图:

1、时间与分值: 测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值:100分

2、题型设制与意图: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相信大家一定有不少的收获,今天就来展示一下吧。请记住:认真书写,卷面整洁才能得100分,加油啊!

(1)认真拼读每组拼音,相信你一定能写出词语来。(10分)这道题旨在考察教学

教学

学生的拼读能力和对精读课文要求会写的字词的掌握。

(2)请你用“√”标出正确的读音。(6分)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读准字音的能力。

(3)组词。(8分)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同音字与形近字的辨别能力。(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二个四字词语。(8分)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文中的成语掌握情况。

(5)我会按要求查字典。(5分)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是否会用用部首、音序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6)照样子写词语。(6分)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对AABB、ABAC句式的运用能力。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词。(9分)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动词、量词、反义词的运用能力。

(8)我会照样写句子。(6分)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转换不同句型的能力。(9)我会填标点。(3分)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标点符号。

(10)想一想、背一背,把句子填写完整。(9分)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课文背诵情况。

(11)快乐阅读(8分)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12)看图写话(12分)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写话中能把看到的写下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五、命题思想;教学

教学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语文课标倡导的一个科学理念。小学生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对考试非常恐惧。我们尽力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和谐的试卷氛围,缓解学生紧张情绪,让学生轻装上阵,快乐考试。

小学生活泼好动,一成不变的题目形式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厌倦。因此,试卷的题型尽量丰富多变,读一读、写一写等形式都出现,以不断刺激学生,增加答卷的快乐,启迪学生心智。

篇3:语文命题说明三年级

一.知识运用题

这部分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能力, 有利于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共设5个小题。

第1题为汉语拼音辨读题。16个加点的字均源于7~9年级各册语文教材中课下注释和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 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特别是多音字、形似字和容易读错的字的辨别。

第2题是错别字辨认题。16个词语均源于7~9年级各册语文教材中课下注释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所列的词语,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识记汉字及词语。

第3题为成语运用题。所选4个成语都源自教材, 意在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正确灵活运用。

以上三道小题整体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侧重考查考生对常用汉字和词语 (成语) 的掌握情况。

第4题为信息提取题。考点来自教材8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材料来自《恩施日报》。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中, 要求学生掌握新闻的要素和结构。设题的目的, 是考查考生依据新闻基本常识阅读消息后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第5题为仿写题。新课标要求师生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该题要求考生顺着文意续写句子, 是考查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文化积累题

这部分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的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运用和名著阅读、对联拟写情况。共设2个小题。

第6题为古诗文名句默写题 (4分) 。诗文名句来源于教材, 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语言文化积累, 继承古代文化的精髓, 并把古代精髓内化为个人素质及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7题为名著导读和对联题 (2分) 。将对联和名著导读整合在一起命题, 考点来自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上册, 要求考生依据所提供的情节和上联对出下联, 目的在于考查考生是否阅读应该阅读的名著, 是否会对对联。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是课程目标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以上两题的设置, 有利于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阅读理解题

阅读理解分为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 选取了一篇课内文言文、一篇课外散文、一篇课外说明文共三篇文章来命题。选文有如下特点:一是考查完整的篇目, 无阅读障碍;二是文言文为课内必背篇目, 现代文为精短时文;三是选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有知识性、教育性、启迪性。

文言文阅读材料《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来源于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孟子〉两章》, 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这是一篇短小的议论文, 开篇提出中心论点, 然后用多种论证方法, 阐明了“人和”的重要性。选文设题的目的是让考生在了解孟子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 以及他在修身、交友等方面的见解等基础上, 让考生再次走进文本, 透彻理解文意, 领会孟子思想中的精髓, 传承民族文化, 体会民本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共设4个小题。

第8题要求考生借助语境理解重要实词的含义, 考查对文言文必备篇目的文言积累。

第9题要求考生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对重点句子进行深入理解, 翻译成现代文。

第10题要求考生结合文本内容, 理解议论文的要素, 辨别论证方法。

第11题是一道理解感悟题。链接材料取材于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 与本文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 都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要求考生找出观点的相同之处, 并说出从中获得的启示。

散文《温总理打给母亲的电话》选自2010年《意林》第10期 (有删改)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 描述了温总理在母亲的教育引导下, 念天下苍生和母亲安康的几件小事, 表现了他的孝心和忠诚。读这篇散文可引导学生感恩母亲并推己及人, 感念天下苍生。共设6个小题。设题意旨是: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体会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能联系作品作出自己的评价,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第12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通读课文, 在筛选文本信息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主要内容, 用一句话进行提炼归纳, 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

第13题考查考生在把握文本内容的同时, 理解概括具体事件的能力。

第14题是理解插叙的用意。考查考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之上, 理解叙事性文章插叙部分的用意 (作用) 。

第15题是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考查考生在整体感知文本信息的基础上,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

第16题主要引导考生体会人物复杂心理, 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17题是一道开放性阅读评价题。设题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为学生留出了拓展空间, 旨在让考生根据内容表达自己的心得, 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关注了考生对亲情的体验。

《植物“气象员”》根据《百科知识》2010年5月B版删改而成。这是一篇介绍植物能预报天气的说明文, 主要采用举例说明法, 语言通俗易懂、准确生动。选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意义在于引导学生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了解植物能预报天气的生活常识, 考查说明文阅读能力。共设5个小题。

第18题考查考生对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的把握。要求考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去完成。

第19题是关于说明文结构和顺序的题目。考查考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说明文的结构和顺序。

第20题是一道关于说明方法的题目。考查考生理解说明方法及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的能力。

第21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又关涉拟题能力。

第22题要求结合文章内容揣摩标题妙处。考查考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特点的把握, 又考查拟题能力。

整个阅读板块的选文和拟题紧密联系考生的生活学习实际, 密切关注考生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 符合考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 有助于引领考生超常发挥与健康成长。

四.审美体验题

这一部分共选了两首诗歌。文质兼美, 难易适度, 具有启发性, 有利于考生在欣赏中解答考题。古代诗歌《送友人》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 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送别诗名篇, 抒发了依依惜别的真情。共设2个小题。

第23题是一道描述题。考查考生联想想象、理解描述诗句的能力。

第24题是一道分析题。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诗歌内涵的基础上, 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引领学生个性解读、赏析美点。

现代诗歌《春芽》选自2009年2月2日的《人民日报》。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 描绘了春芽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蓬勃生长、装点大地的情景, 想象新奇美妙, 巧用修辞, 简笔勾勒, 语言形象。共设2个小题。

第25题要求考生根据诗歌具体内容, 理解诗歌描绘的情景和蕴含的情感。

第26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情景语言的基础上, 赏析诗句, 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

五.语文实践题

语文实践题考查考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重点关注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试题材料源自2010年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恩施民族文化》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背起行囊走四方”等。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语文考试资源综合起来, 旨在拓展学生视野,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旅游景区, 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 命题考查的目标是语文实践能力。共设4个小题。

第27题列举州内两个旅游景区, 看似不是考语文, 但评分标准明确规定景区名称中有错别字的不给分, 这就是考语文了。

第28题是一道语言表述题。意在引领考生关注生活, 用写广告词的形式宣传推介家乡美景, 增强了考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第29题是口语交际题。意在引导考生将自己所感受到的景点魅力用导游词的形式表述出来, 并以此感染他人, 共同获得美的享受。

第30题是建言献策题。意在引导考生学会高位思考, 为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言献策。

六.创意表达题

设置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各一个, 供考生择善而作。两题都没有审题障碍, 贴近全州各地各类初中毕业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 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便于考生真情表达, 创意表达, 展示个性, 放飞心灵。

命题作文“细微之处见真情”, 让考生在做真人的基础之上, 学会细致入微的观察生活, 表达真情。

材料作文, 是以“90后”的典型事例为材料, 其材料令人信服。“90后”的聪明能干、自立自强、懂得感恩、勇于担当正是新时期广大学子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这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深远的。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这套试题是基于以上语文教学的目标, 针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考查, 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希望本套试卷能够引导广大语文教师教会学生学习语文,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4:语文命题说明三年级

三份新课标高考试卷分析

各考点题型、题量及赋分

与2007年卷比较:

从考点来看,语言文字应用题除山东卷仍保持不变外,广东卷和宁夏卷均有所减少;古代诗文阅读除广东卷仍保持不变外,山东卷和宁夏卷均有所增加;现代文阅读(含必做题和选做题)除山东卷有所减少外,广东卷和宁夏卷均有所增加。

山东卷在选做题(即现代文大阅读题)的赋分上少了3分,加在了翻译题2分、默写题1分中;广东卷的选做题少了6分,语言文字应用主观题少了3分,这9分加到了社科文阅读2道主观题上;宁夏卷(2007年用全国二卷)语言文字应用客观题少了2题6分,语言文字应用主观题少了1分,这7分加在了翻译1分、古诗鉴赏3分、选做题3分上。

从整体情况来看,减少语言文字应用题及赋分,尤其是减少语言文字应用的客观题,增加阅读的主观题分值,应是新课程高考的大势所趋。

试卷结构

山东卷的结构仍然是全国高考卷的老套路,分为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共七道大题。山东卷的一点突破是将现代文阅读即选做题和语言运用题对调,这样的对调反而显得不伦不类。

广东卷的结构呈现一片新气象,一是不分卷,并减少了一道大题,开始了大题量减少的破冰之旅。二是将社科文阅读与古诗文阅读对调,使现代文阅读形成一个完整的板块。这六大题的顺序是:一、语言文字应用;二、古诗文阅读,其中包括选择题,断句,翻译,诗歌鉴赏和默写;三、社科文阅读,其中包括双选题,单选题,并增加了简答题;四、选做题;五、语言表达题;六、作文题。

宁夏卷的结构变化最大,打破了传统的Ⅰ、Ⅱ卷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类,将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大卷,分类清晰,符合母语及母语教学的实际,具有科学性;将阅读题分为必考题和选做题,指向明确。虽然将成语及语病判断放在表达题中,有分类不当之嫌,但总体瑕不掩瑜。第Ⅰ卷必考题的顺序是:社科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其中包括文言文单项选择题,翻译,诗歌鉴赏和默写。选考题分为两大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第Ⅱ卷为:语言文字运用题(其中包括成语运用和语病判断),简答题和作文题。

试卷题量

宁夏卷在2007全国卷(Ⅱ)的基础上实际减少了两道大题;在需考生作答的题量上又走上了减少题量的破冰之旅,减少了一道小题,只有20题。山东和广东卷均保持2006年的题量。

在试卷题号的编排上,山东卷将选做题的题号均编为19-22题,这样使学生审题更清晰,也使阅卷更省事,不至于造成混淆。

笔者认为理想的新课程高考题量应该在20题以下,减少题量,让考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思考,答好每一道题。同时,选做题应编相同的题号,方便答卷纸设计和学生答题。

选做题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2007年语文高考大纲》)提出:“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新课程高考下的三份试卷都设计了“选做题”,“选做题”只体现在现代文阅读上,而现代文阅读体现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两类文本的选择阅读上。

文学类文本阅读,山东卷和广东卷一如既往地分别选择了散文《灯火的温情》和《泥泞》,散文文本文质兼美,情理交融,蕴含丰富,意蕴深刻;宁夏卷则大胆地选择了古典白话长篇小说《水浒传》节选,虽然语言与现代文稍有距离,但对学生来讲,总体难度不大,并且阅读的趣味要浓。

实用类文本——新闻、访谈、传记,注意到文本的本质特征,并尽量富有文学色彩,但整体来看,这几类文本难度均不大。

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选材,除了宁夏卷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节选和传记《叶圣陶在四川》的难度相当外,山东卷与广东卷的散文文本和新闻《梦碎雅典》、访谈录《访钢琴演奏家傅聪》文本相比,难度明显要高,在阅读中所付出的智力是不相称的。

从设题的难易度来看,山东卷的两类文本阅读的设题均属于考查“鉴赏评价”能力,难度相当,但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仍有一问是属于识记的。而广东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设题注重考查“分析综合”的能力,散文阅读的设题注重考查“鉴赏评价”的能力,实用类文本阅读比散文文本阅读设题的难度要低。宁夏卷除了双选题难度相当外,实用类文本的题目难度明显要低于文学类文本的题目。

选做题两类文本的选材、能力考查的角度、设题的难易度等对命题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命题者来说,也应该考虑得更周全些,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让考生存有侥幸心理。

探究题

2007年三份新课程高考卷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探究题的设计。《2007年语文高考大纲》明确指出:“探究: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并将探究这一能力层级的考查放在“选考内容”中。

下面是三省高考卷中的探究题及赋分一览表:

三省在探究题的命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赋分来看,宁夏卷的8分差强人意,山东卷的5分很明显不能让学生展开手脚,尤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2问5分,对评卷者是一种考验。

文学类文本阅读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有三个方面: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三省的命题很显然各有侧重,山东卷侧重于“有创意的解读”,广东卷侧重于“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宁夏卷侧重于探讨“民族心理”。

实用类文本阅读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也有三个方面: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三省的命题也各有侧重,山东卷侧重于“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广东卷侧重于“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而宁夏卷侧重于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三份新课程高考卷,只有宁夏卷在题干上明确标明“探究”的字样,贴上了标签。笔者认为还是不贴标签为好,因为对于考生来讲,每一个题目的回答都是在进行一种探究,是在和文本、试卷命制者、阅卷者进行对话。

六道探究题的题干设计,均具有以下特点:紧扣文本,指向明确,要求清晰,注重考生的自我解读,突出考生的主体感受。虽然有的题目的设计还不尽如人意,如宁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就比较浅,要求也不明确,是否只要写出人物身份、性格和心理就可得满分?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就不是探究题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学生首先要对题干进行“探究”,而答案仍然处于概括的层面,但宁夏卷整体命题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有人曾极端地提出,探究题如果放到考试中,就不是探究题了,因为,探究的价值在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在结果。但在现行社会诚信评价系统还不完善的当下,通过老师或命题者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出结论,并自圆其说,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它要求我们全体老师和命题专家的共同努力。同时,探究题的分值应在10分以上,否则就不能体现出“过程”,也就失去了探究的价值。

总之,新课标下的三份高考题,无论是试卷结构、试题量、赋分,还是选做题、探究题的设计等,都作了有意义的探索。笔者认为,宁夏卷虽然还需进一步优化,但应该成为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标杆。

2008年新课程高考命题愿景

说到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关系,“如果高考这一关能通过,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成功。现在大部分教师还是希望高考能为课程改革服务的,希望继续沿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往前走,因为新课程确实为语文的教与学带来了质的变化。”王士荣先生的这句话说出了一线教师的心声,符合客观现实。而“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早已成为约定俗成。因此,如果只有课程改革,而没有相应的考试制度改革措施相配套,课程改革的目标将大打折扣。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颠覆性的改革,原有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已经被打破,以至于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不对教师进行“洗脑”式的培训。在“实践中的教育教学活动陷入困境,教学实践者由充满信心和憧憬变得迷惘、困惑”的当下,如果高考仍然是以“稳”为中心,落后于课程改革的步伐,那么教师的热情就会慢慢减退,课堂教学定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创造适合教育的儿童”,而考试的指导思想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高考的目的是要“选拔”,那么能否在“选拔”和“创造”中找到一个切合点?笔者认为完全有可能,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命题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因此笔者要对2008年的高考展望一下愿景。

试卷结构要优化

试卷结构是命题指导思想的体现,关乎高中教师及考生对高考改革、课程改革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改变传统考试结构,老师们就会觉得高考还没有变样,就看不到选修课程的价值,对教学也会有负面影响。今年的新课标考纲对现代文大阅读作为选考内容进行处置,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应该说变了样,三份高考试卷也忠实地履行了考纲的规定,但山东卷仍然是全国卷的翻版,对新课程推进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进一步减少选择题,增加主观试题,这是试卷整体结构优化的关键。减少选择题,并不是说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词语(包括成语)、病句、语言连贯等等不重要,现实的情况是:多年来考语言知识及运用,学生这方面的认知水平并不差,而一到写作文,就不会运用。举例而言,让考生判断成语中的错别字,他们能从一百个成语里面把写错的字全找出来,可是却无法在考试作文中正确地用一两个精彩的成语!在强调高考“能力立意”的今天,还抱住选择题且一成不变,就让人匪夷所思了。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不需要考察,字音完全可以采用普通话测试的方式(在普通话测试日臻成熟的今天,可以把入学需要的等级放低一些,如C甲甚或是C乙,而且这样可能更实用);今年已把字形题放到作文中,那么为什么就不能把词语、病句、语句连贯等也放到作文中去呢?

在选择题的赋分上,上海卷一直走在前列,2006年是16分,而2007年增加到18分(其中,2006年以后均有一道双选题,为6分),从中也可见上海卷命题组人员面对的压力及对压力的妥协。今年的宁夏卷已经减少到9题29分(其中双选题一题,为5分),总算有了进步。同时,选择题的编排也要跟上海卷学习,不一定要集中。科技论文的阅读不一定选用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可以用简答题的形式进行,今年的广东卷就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文言文的考查要学习上海卷,不能总是选择题和翻译题,对文言实词、文本内容理解的考查,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简答。

减少选择题,不代表非得保持原有的题量,试卷的总题量也要同时减少,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同时也能为探究题提供增加分值的空间。

理想的新课程高考卷的结构是宁夏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两大部分,让语文教学更切合语文自身的规律。当然,如果将语言应用的两道单项选择题再改为一道语言应用简答题或直接加到探究题中,将更加科学。因为语言文字重在应用而非正误判断,“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也不可能在正误判断中得以形成。同时更能体现高考“能力立意”的原则。

试题命制要理性

普通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也是语文“习得”的规律,包含着“思维”的本质。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那么高考也应突出对思维的考查,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要突出思维品质的考查,命题中就要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阅读材料的选择除文质兼美之外,也可适当选择一点瑕瑜互见的文段。文学鉴赏无需局限在考察理解性阅读的层面上,应探索如何从多角度进行有创意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是的,在这样一个不断变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一个学了12年语文的高中毕业生竟然毫无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他的素质能合格吗?

而且,也只有突出对语文学习规律的考查,突出对思维的考查,才能让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更理性,才能避免题海战术,才能让学生静下心来读点东西,思考点东西,发现、创新点东西,形成真正的语文素养。

探究试题要典范

本次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关注学生的“学”,达到“学会学习”,也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虽然“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在考试中的体现就是探究性试题)是学习的两种必要的方式,它们互为补充,共同作用于“语文素养”的提高,但是研究性学习旨在“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如果到高中,还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那么“学会学习”将成为一句空话。“教育的着力点必须由文化承传转向激发创新,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如何“激发创新”?探究是必由之路。

三份新课程高考试卷,均在探究题上进行了“探究”,但从整体来看,综合性不高,思维的含量低下,“感受体验”的内容没变,典范性较差。在探究题的设计上,各地的高考试题均进行了探索,有的题比较典范。如:2005年上海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二)第18题:将第⑩段与下面一段文字作比较。你认为哪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这道试题,带有较强的探究色彩,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发展创新思维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对脱离文本、空谈感受的课堂教学不啻是一针清醒剂。

选修考查要公平

开设选修课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也不仅仅在于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的学生有选择权,这是关乎民主建设的大事,因为越是民主的社会,公民的选择权就越高;自主意识也就越强。如果高考命题有所偏颇的话,将会使选修课程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

其实,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发展打基础。如果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自主选择权的基础上,无论学校开设哪一模块的选修课程,都可以让学生达到课标规定的标准,实现课程目标。但是,“如果语文高考对于选修课程考的不是学生是否爬到了山顶,而考学生走的是哪条路,或者是怎么走的,我觉得这种导向是极其危险的”,我认为郑国民先生的这句话并不是耸人听闻,今年三份新课标高考试题的命题已经透露出这一倾向。

为此,决不能让选修课的考查在选材、命题上有难易之分,让学生在两种文本的选择中无所适从,学非所用;考试时,在两难选择中耽误了时间;考过后为自己的选择后悔,对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产生怀疑。

试卷功能要转变

不可否认,高考首要的功能是选拔,但更不可否认的是,语文是伴随一个人终身的学科,而且是任何一门其他学科都无法替代的,不管考生能否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也不管考生将来走上何种岗位。为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因此,高考命题绝不能让学生有一种高考考完了,语文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想法,而是要“让考试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一个情绪高涨的学习过程,从而能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终身学习语文的欲望”,“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如何发挥高考语文试卷的“激发功能”?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在考试中感到,自己的阅读积累起到了作用,平时的思考有了用武之地,在考试和现实、现实和语文之间找到了平衡点,高中语文在将来可以用到,而不是如一双敝屣,扔掉也毫不可惜。

对于语文高考,笔者的最大愿望是:不让那些12年不读书,或读书而不思考,或仅读一些高考复习资料的考生在高考中占到便宜;让那些“平时学得扎实,做得认真,临到考试总不会差到哪里”的考生在高考中不吃亏。

2008年高三语文教学的几点设想

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进行到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什么是“语文实践”?就是老老实实地“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就是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资源和实践机会,让学生看、听、说、读、写、用,让学生认认真真地积累、感悟、思考、碰撞,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境界,在表达中感受成功,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反过来说,就是反对过早地进行字音、字形、词语、病句等等的专项训练,反对将文章按考点进行肢解训练。以现代文为例,学生不能把文章读懂,对文章模模糊糊,不管是何种解题技巧,也不管解题技巧如何纯熟,答题也只能云里雾里,让人摸不着边际。作文如果没有对现实的思考,没有大量的阅读思考的鉴赏底蕴,任何写作技法也只能是雕虫小技,文章永远不会大气。

让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

沉闷,是高三课堂的通病;“你讲我听,你传我受”,是高三课堂的现状。一进入高三,学生似乎成了深受奴隶主压迫的农奴,弓腰埋首,不敢发表看法,也不需要发表看法,一切都在名正言顺地进行着。无须思考,无须交流。究其原因,是我们太急功近利,是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这就是捷径。其实,我们都搞错了。我们总认为一节课要解决许多问题,那样才能让学生收获更多,而事实恰恰相反。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这当然要花时间,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不懂的地方很可能就是命题的点——当然这篇文章不要事先把题目给学生——给了,学生的思维立即进入答题思维,答题思维和正常的阅读思维是背道而驰的。当学生都能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地去探究,课堂也才能真正地打破沉闷的局面。

让选修课成为提高“语文素养”的抓手。

《2007年语文高考大纲》将选修课程的考查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对此,高三语文教学就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针对一种文本,把选修课开好开足。让学生对一种文本的特点非常熟悉,让学生由不同的路径登上同一座山——提高语文素养,这样才能不致于让学生在考试时在两种文本中犹豫,从而为学生赢得宝贵的考试时间,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新课程,新课标,新考纲,给人新的希望,愿我们的语文能真正回归本真,愿语文高考能做催化剂,不做阻燃剂。

篇5:语文命题说明三年级

一、教具名称:花钟

二、教具制作人单位、姓名: 三 制作材料

卡纸、黑色发卡两枚、打印有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图片各一张。

四、教具的特点及用途

1、特点:该作品色彩明艳,美观大方,演示方便,效果直观,制作简单易行,材料多用废弃物,方便利用,且有利于环保。

2、用途:用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花钟》一文课文内容演示,通过演示,将文中九种的花的颜色、姿态以及开放时间形成一一对应,用于解释课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五、制作方法

1、用卡片做成两个个直径约为40cm的圆形;

2、用卡片剪好十二个颜色,大小相同的花瓣,把花瓣贴在圆形卡片外围;

3、将两个圆形钟面背面用双面胶粘贴在一起;

4、把打印好各种花的图片贴在钟面相对应的时刻位置上。

六、使用方法

1、说花名认识花:在讲解第一自然段时,学生说花名,老师依次出示花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花的颜色、姿态。这个环节设置让学生对比较抽象的花儿有了具体形象的感知。

2、理解句子、仿写花的开放:花的开放可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写样式,有的写姿态,有的写性情,让学生仿照作者的说法说说课外搜来的叶花蝴蝶、仙人球花、凤凰花、美人蕉这种花在几点是如何开放的。这个环节设计突破了课文的重点、难点,让学生感悟了文中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渗透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篇6:语文命题说明三年级

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

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

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

[引用]: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例如《太阳》中: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作假设]:例如《太阳》中:“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霜雨露,没有草木野兽,自然也不会有人。”这就强调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请你指出以下句子各用什么说明方法:

1、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5、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英国有200具。()

6、假如大气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7、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

8、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9、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10、他吓得直哆嗦,就好像看见了鬼一样。()

11、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12、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13、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14、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15、学校教室面积有35平方米,有我家的客厅两个大。()

16、学校墙面上有许多闪光石,远远看去,就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很漂亮。()

17、太平洋所占的面积差不多等于其它三个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四倍。()

18、大礼堂顶上藏着比北京新扩建的长安街路面还要宽的十二榀钢屋架。()

上一篇:有关榕树的作文说明文下一篇:表扬学生的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