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水浒传

2024-04-16

初读水浒传(共6篇)

篇1:初读水浒传

初读《论语》心得

关于阅读,我曾经听到这样一个观点:“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意思就是说,如果阅读高品位的作品,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中”,如果在“中”的层面阅读的话,我们得到的只是“下”。如果我们所读的书是在“中”或者“下”的层面,那即使我们读了不少的书,也不会有生命意义的提升。也不会有因阅读而感悟生命快乐的飞越。基于这一点,受《余丹论语心得》的影响,我逼迫自己利用假期读完了《论语》这本书。

说实在话,读完了这本书,我没有感觉自己有多大的飞跃。因为我第一遍读的时候,很多的时间都花在“校准字音,弄懂字面意思”的上。尽管如此,我还是简单的谈谈我自己一点儿小小“得”吧!

第一,增长知识。比如 “周朝的六艺教育”,以前听过“六艺”,但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读了论语之后就明白了为何说,“礼射观人品”等等。又比如,“登堂入室”我以前只是认为“堂”就是前屋,“室”就是内室。读了论语里面——“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才明白,原来登堂入室是圣人教育步步引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层次,他们分为入门,上阶,登堂,入室。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说了。

第二,了解历史。《论语》佐证了春秋时期一个阶段里的历史真实。《论语》记载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里面很大篇幅记载了孔子的言论、行为,透过这些可以看到春秋时期的孔子所处的历史环境、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尽管很大部分内容是孔子和弟子们的问答,有的是与诸侯国君、卿大夫或其他人士的问答,也有孔子弟子的一些言论,但这些足够让我们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和人文环境。

第三,汲取智慧。比如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第四,有感于“仁”。有人宣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在这部书中,主要是宣扬“仁”。“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在《论语》中有处于重要位置。简要分析一下孔子关于“仁”的思想。

例如“仁者爱人”的思想我们都很熟悉,短短四个字,我想其中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要做仁者,就应当学会关爱别人;其二,作为仁者,就要有相应的高尚品质,爱人就是最好的表现;其三,爱人,可以理解为友好的与周围的共处,这四个字无疑又是在教我们交友的方法。“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益友如纯良的美酒,愈品愈浓,和这样的人交往,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品德,去除内心的杂念,“良师益友”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会丰富自己的思想境界。此外,孔子认为能做到恭敬、宽容、诚信、聪敏、慈惠这五种品德的人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仁者了。

《论语》这样一部“大部头”的书,初读一遍,不知道自己是否算是“入门”,“上阶”?

期待着自己也能“登堂入室”!

篇2:初读水浒传

我是一个很随性的人,但有一点我很固执——喜欢藉文字来断人。我喜欢凭借看文字的感觉,来判断一个人的文化内涵;我习惯以文字,来界定一人的内在气质;我还惯从文字里,来判断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古人不是云“言为心声”吗?进入网络世界以后,我小小篡改了一下,我就像一个质检员,拿着“字为心声”这把尺子,来衡量我走进的和走进我的世界的朋友。我认真地阅读着他们的文字,感受着来自不同心灵的抒发,并以此来决定他们是可以成为博友,还是不可交,抑或是可以深交。马良,就是这样一个顺利通过尺度衡量的朋友。

我一向偏爱绿色和红色,所以我的博客以绿色为主调,养眼又爽心!那天,我无意地走进了马良的博客。说实话,吸引我的并不是他的那一大堆头衔——长安中国画院院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西安中国画院特邀画家。我这个人最懒得看的就是博客首页的“自我介绍”、“关于我”。网络世界太虚无,那些都是可以通过堆砌来虚构的,但当文字定格成诗、定格成文时,那凝固下来的气质和品格,却是一个人怎么也无法刻意掩饰和粉饰的。

点开博客页面的那刻,首先吸引我的是那满屏的中国红和那黑白色调的图标。现在这年头,敢将自己的头像做图标的人,无外乎这几种:功成名就者,行为磊落光明者,自信者,有个性者,毛头楞青者。但凡以自己头像为图标的人,又都会选择最得意的彩色相片做蓝本。可眼前,一屏耀眼的中国红一角,缀一黑白相片作图标,有个性!

我信手点开日志,浏览起来:“独守心房而不移情,抱定傲骨而不思迁。”、“依旧作我不入流俗的小块文章”、“夸张地伸了个懒腰,让筋骨从过电状态徐徐松开,拾起来坐拥被温贪婪地过着烟瘾。舒醒过后,靸上软拖去洗漱间挃饬模样,磨蹭黑牙。喂过鱼儿狗儿音哑宠物,心境恢复秩序。”“形粗容陋,不敢示人。读书无多,动辄撰文断字。嘘!知欧阳而不知(修)羞也。”好一个懒人儿,趣人儿,丑人儿!还真有个性!文字的表现力蛮强哟。一时好奇心起,我就把他的日志从第一篇一直往后点读着,看到会心处,止不住笑出了声。

这个朋友的心性到底如何?我继续在文字里寻找着答案。“绘画其实就是雅玩,精神愉悦始能玩出率意,尽显性情,过于上心就意味着失去洒脱。”瞧瞧,这就是马良《滋润堂心语》的首段;“良莠不知,只管悦了自己,随他人怎么评说。”看看,这就是马良《滋润堂花鸟册自序》的尾段;“废纸扫去千堆雪,老砚洗黑十亩湖。”读读,这是马良《丹青赋》的颔联。一个放性而行,淡泊随意,独立特性的画坛苦行者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此时,再去读他的`《粽子》“身着衣草非等闲,胸怀丹心意志粘。坐迎皓齿无惧色,直褪遮羞慰流涎。”你除了笑还是笑!你可以笑他用词有点俗,细细品咂之下,你更多的是会意地笑!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那么,生活中的马良又是一个啥人呢?笛韵斋主持贺新建的《马良速写》里有勾勒:“好面食,喜辣,狂歌,信舞”,“酒量半斤有余”,“给他认为投缘的人,他很大方,不知把‘一文不值’的画作送出去多少张。但生活中有人千金难买他的画作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好一个趣人儿!有趣!有趣!

读到这里,我这才想起要去看看他的“自我介绍”和“关于我”。细读之下,咱就实话实说,没劲!还是有点俗。可好奇心燃起来了呀,我又点开了他的相册,哎!不错!“参加希望工程,救助失学儿童,捐助公益事业”那贺主持没打诳语。“马瘦毛长”?我看呀,毛长是实,瘦?那就谈不上啰!“形粗容陋”?咱就不做评说了吧。有照片为证。哈哈!好一个“丑”人儿!画家?院长?那咱得好好读读他的画呀!我又点开了他的相册——马良中国画展馆。《老子出关图》、《相马图》、《米颠拜石图》、《神龟献瑞图》、《庄周梦蝶》、《将进酒》《钟公在此保平安》《琴瑟合奏享清闲》……呵呵呵,好家伙,那一幅一幅的画儿,都在挑逗着我的眼,检验着我的学识,轻笑着我那不成体的字。

我是一个教师,原本就不怎么懂得欣赏画的,但欣赏到这两幅画时,我还是乐了。第一幅《卖油翁》。画面上,扁担斜倚,油担并放,夸张的帽子高耸着,那夸张的油勺呀,细又长。旁边捻须闭目一油翁,微躬着上身,神情悠然地注油入芦。画面的上方则被那独特的马良体或长或短地占据着。深深浅浅的点染,绽放着墨的韵致;长长短短的勾勒,炫耀着线的意趣。墨实疏淡得法,恣睢酣畅随性,古拙之风扑面而来。好画!虽然不擅长写古体诗,我还是忍不住胡诌打油诗来,键盘高低欢跳之间,我就落下了评论:“百步穿杨啥傲气,线油入孔手熟呗。捻须闭目神悠定,浓淡干湿显淡然。”呵呵,我就这人,高兴起来就爱胡诌。我才懒管对方是啥身份,是不是名人呢。

再看第二幅《桃园三结义》:桃园三结义,这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典出小说《三国演义》。故事述说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英雄,为了干一番大业,在桃园,举酒结义、对天盟誓的故事。可你看看这画面,一无绚烂的桃花桃林,二无美酒香炉。只有三个宽袍大袖的老憨汉。就连张飞呀,那个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的猛张飞;那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的悍张飞;那个燕颔虎须,豹头环眼的彪形汉张飞;那个歇后语里“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张飞上阵——横冲直撞”、“张飞讨债-——气势汹汹”的硬汉张飞,在画面里,垂眸低首,躬身拱手,竟成了最谦恭的人。可这一点也不影响读者读到“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铮铮誓言。这构图就更别致了,关、张居右,题诗虽是左右两分,但以右为多,本应该给人右重左轻之感,可画者只在刘备的右袖上拉一笔重墨,再寥寥数笔淡墨,就将刘备的袖袍拉大拉宽,你再看看这画面,嘿!意气相投,言行相依之境,清雅内敛之韵全出!苍拙又不失柔润。读画,我读到了一个集才情与孤傲,率性与慎独,坚守与淡然于一体的粗犷汉马良!好!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要是兴奋起来呀,对方的麻烦可就跟着来了。我定会把对方的博客翻一个底朝天!没大没小,笑侃嬉闹一番;没尊没卑,胡诌乱评一气。呵呵,结果呢,那天,就这样一通胡诌之下,我恁是赚回来一个画家朋友。

故事还没完哟,还记得我的日志《观自在图》吗?——勾皴点染诠傲骨,疏密聚散逸古拙。笔随意走悦心语,兰茗扇书一卧翁。就这四句四不像的歪诗呀,我还趁机拐了人家一幅画呢!

篇3:给初读“减肥”

学生第一遍读课文总是怀着好奇心的, 最想了解的就是课文写了什么。至于作者为什么写, 怎么写的, 往往不是最早关注的。只有把课文读完了, 才能从整体上知道课文写了什么。

曹燕老师执教的《活化石》是一堂让学生觉得新鲜的课。她先板书“化石”, 让学生来说说什么是“化石”。“化石”是个很专业的术语, 学生说得不到位没有关系, 曹老师让学生看了一些化石的图片, 又用一段文字帮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化石”。然后在“化石”前板书“活”, 提出“为什么是活的化石?”这个导读问题, 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学生第一遍朗读课文前, 曹老师提出朗读的要求:把藏在课文里的活化石找出来圈一圈。可是, 朗读开始后, 学生并没有急着朗读课文, 而是不约而同地去找“活化石”、圈“活化石”了。学生把这个要求当作了第一任务, 把朗读课文当作了第二任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朗读是“动嘴”, 圈一圈是“动笔”, 这两个“动”不能同时进行;学生会觉得朗读是“过程”, 圈一圈是“结果”, 容易忽视“过程”而重视“结果”, 所以学生把朗读课文放在了一边, 急着去找“活化石”、圈“活化石”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 先让学生朗读课文, 读完后再让学生把藏在课文中的“活化石”找出来圈一圈就行了。

第一遍让学生朗读课文, 不必附带过多的任务 (要求) , 任务一多, 容易分散朗读的注意力, 扰乱学生的朗读节奏。特别是“动笔”的任务, 如标序号、圈生字、画词语、找句子、划分段落等, 完全可以放在朗读完之后。此外, 学生第一遍朗读课文时, 也不要附带过多的“思考题”, 一个就行, 学生可以边读边带着这个问题思考。如果是中高年级, 采用默读的时候, 是可以“动笔”的。

第一遍朗读课文, 也可以没有任务, 就是纯粹的朗读, 让学生没有任何“负担”地朗读。我们日常的读书看报, 一般都是没有“负担”的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 读者可以很自然地随着作者的文字了解内容, 引发感触, 带动思考。

在我们当前的第一课时公开课中, 许多教师在让学生初读课文时, 都会提出不少任务。如一位教师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 在学生初读时, 安排了如下任务: (1) 把课文读通顺,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标出难读的字词; (2) 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或一些美的词语; (3)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4) 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四项任务中, 既要读通课文, 又要标序号, 画字词, 理解词语, 还要了解大意, 学生容易手足无措, 往往无心朗读, 急着去标序号, 画词语, 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即便是课文读好了, 再来完成这些任务, 也要花不少时间, 教师往往会急不可耐地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以致这些任务匆匆过场。

给学生的初次朗读“减减肥”很有必要, 让他们沉下心来, 自由地朗读, 大声地朗读, 真正把读放在第一位。如一位教师执教《可贵的沉默》, 初读的任务很简单:认认真真地读课文, 努力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另一位教师执教《一面五星红旗》, 初读的任务也很简单: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两位教师在安排学生第一遍读课文时, 都没有附加过多的任务, 就是让学生把课文读准确了, 读通顺了, 没有其他需要“动笔”的任务。

初读课文, 特别是新鲜的课文, 要保持住学生的好奇心, 不要让“臃肿”的任务拖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也不要让“臃肿”的任务掩盖了朗读。

篇4:初读也精彩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初读也这样,要想学生读出精彩,首先需要查找原因。为此,我专门找了几节课,让他们自由诵读,很快就找出原因,原来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注意力还不太集中,在平时阅读中无意养成了“漏字”和“猜字”的习惯。初读课文,让他们读几遍,表面上看,他们是读懂了、读通顺了,实际上却是把不认识的字给读“漏”了或者读“偏”了,把读不通顺的地方也给读“通顺”了,这样自然会造就“夹生饭”。因此我向学生郑重地提出,初读课文也需要做到“三读”。

第一读,慢慢地读,读正确。初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做到不读错,不漏字,不添字,不颠倒,这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应该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慢慢地去读。然而很多教师却由于课堂结构或者精彩需要,剥夺了学生慢慢去读的权利。其实初读课文第一读,就需要慢慢地读,甚至一词一句地慢慢读,遇到“拦路虎”,学生还可以停下来,通过讨论或者查阅工具书来解决。这前提必须是学生有时间,教师有耐心。如果教师在读之前辅以要求,读之后又加以验收,也许效果会更好。

第二读,大声地读,读流畅。宋朝的朱熹认为:“凡读书……须要字字响亮,……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须要字字响亮”指的是大声诵读;“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指的是大声诵读的效果。初读需要大声诵读:一是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耳到;二是在大声诵读的过程中,原先“漏字”“猜字”以及停顿不畅乃至拗口的地方便于学生及时发现,能够及时纠正;三是便于培养学生真正的语感,毕竟没有真正的大声朗读,就不会有真正的语感;四是在大声诵读中,学生脑神经处于极度的兴奋状态,这本身就能刺激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第三读,回味地读,读出感情。回味,在一定程度上是指重复。初读课文,要想读出感情,就必须重复地读,特别是一些优美的语句段落,更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回味地去读。比如教师可以放一些轻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慢慢地吟诵;或者教师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范读;又或者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阅读。形式可以多样,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重复地读、回味地读。只有这样,初读才能读出感情,才能达到效果。■

篇5:初读有感

史 宴

我是从事幼教工作的一名普通管理者的,教育科研一直是我最薄弱的地方,正当我困惑怎样更快帮助老师和自己成长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当当网上看到《教育科研和教师成长》这本书,单单从书的名字,一下就吸引了我,关于幼儿教师科研的书籍是少之又少,虽然这是一本针对于中小学教师的书籍,但里面有许多我们幼儿教师学习的地方,我浏览了对这本书作者的简介及介绍,以下是内容:

陈大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1982年参加工作,担任过中学教师、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长、校长:

1997开始教师教育工作.曾经担任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校长,成都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副处长、科研处长(现辞去处长职务专事教师教育工作):

2001年至今受聘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专业成长。

曾获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研究课题一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出版《校本培训研究》、《新课程的故事与解读》、《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校本研修面对面》、《道德故事与师德修养》、《有效研修》等著作。在《人民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小学管理》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看到这些对陈大伟教授的简介,已经让我爱不释手,对购买这本书的欲望增强,于是乎,我义不容辞的选择它。

拿到这本书时,我先浏览了目录,主要有以下五个话题。

话题一:教育研究,我心有主。

话题二: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

话题三:规划研究行动。

话题四:脚踏实地做研究。

话题五: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

初读前言时,我被陈大伟教授对现在教师分析的状况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说现在的教师受种种因素影响,一线中小学教师纷纷涉足教育科研,但大多又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中小学教师被无效教育科研困扰的现状是我忍不住撰写《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的根本原因。这同样也是幼儿教师现状,分析的非常精辟、到位。

我不由得想到我园教师与教育教研的现状,大部分的是年轻教师,一线的教师有实践的经验,但缺乏理论知识,何谈做课题研究,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继续往下读,又发现这本书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大伟教授非常用心为了让教师更好的理解并读懂,用了《论语》方式表达。他说虽只是东施效颦,但总想见贤思齐。于是把有关“如何提高教育科研实效性”的问题汇集起来研究一番,然后用对话的文体来呈现,用讨论的方式来表达本书以两位一线教师与作者的平等对话为主线,采用了在真实情境中展开对话的方法来组织材料,突出对话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再加上书中引用的“掰洋葱”、“量体裁衣”、“照镜子”、“煮汤圆”等来自生活的实例,使得阅读的过程充满情趣,叫人欲罢难休。

越读越得劲,喜欢一本书就是没理由,书里能够把“把问题当朋友”,拟人化,变成我们容易接受,不陌生的话题,从而再以问题为出发点,展开思路、制定计划、确立研究的路线,我们就不难发现,原来,教育科研与我们的距离是那么近,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指令性任务,而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触摸、感受、并置身于其中的“幸福乐园”。只有这样,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才会有“研,然后知美”的体验与收获,教育科研的有效绩才能落到实处。

篇6:初读《艺术哲学》有感

对于我这样一个曾对文科十分抵触的不折不扣的理科生来说,“艺术” 这个词很难在我心中荡起涟漪,我也从未对它的意义进行过任何思考。它更像是“高雅” 与 “神秘” 的代名词,似乎只要人们给什么东西加上了 “的艺术” 的形容修饰,就使它变得更高雅、更有格调、更让人难以触及。至于 “什么是艺术“ 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我也未曾思考,将它留给了艺术家与艺术评论家们来解答;艺术对于之前的我来说就是他们所定义的 “艺术”,哪怕他们真的 “指鹿为马“ 我应该也不会丝毫怀疑而认为那是因为艺术的 “高深莫测” 以及 自己的 “才疏学浅“ 罢了。研读王德峰老师所著的《艺术哲学》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艺术的意义、价值进行了重新的思考与理解,以及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什么是艺术?

接下来我会谈谈读完这本书后,我收获的对艺术的理解与认识。首先我能得出的最确定的一个答案是 “什么是艺术“ 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并不是读了几本书,听了几次课就能够取理解透彻或者回答的一个问题。艺术本身是超越性的,是一直在发展的;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艺术审美与创作的实践,我们或许能够发展出趋近于艺术真实的一些方面的理解,这当然是不够的,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能收获许多不可言喻的美好,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

艺术是很难的也是抽象的,于是我选择从更具体的、在我们生活中能接触得到的 “艺术作品” 入手;尝试从其中得以一瞥艺术的真容。“艺术作品” 是艺术实践的产物,是艺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具象体现,那么艺术作品是什么,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艺术品都是人实践活动的产物,也就是具有书中所说 “作品存在” 的存在方式。在溪边捡起一块精美无比玉石;我们惊叹其美丽,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我们称它是自然的瑰宝但我们绝不会将它认为是一件艺术品。而一块大理石,在经过雕塑艺术家的创作之后,就能作为一件雕塑艺术品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人作为创作主体的参与,因此我得到了判定艺术品以及艺术的第一个必要条件:人的参与。

那么是只要有人的参与的过程所得到的产物就能进艺术品的行列呢?当然不是,艺术品必须具有物性存在这一特性;书中将其更通俗地解释为 “能被人感知的“。比如科学定理,数学公式这些也都是人参与创造的产物,但它们当然不能被归于艺术;它们不能被人所感知,而只是作为特定条件下的存在的一些逻辑关系。

艺术品除了需有人的参与以及物性存在的特性,还要存在特定的形式。虽然形式不是艺术的核心,我们也相信艺术的创作是一个 “自由” 的过程;但也没有艺术是能够完全脱离形式而存在的。我们不会认为一个孩童在白纸上的胡乱涂画是艺术品,我们能够轻松辨别噪声和音乐、白话与文学作品。每一个类别的艺术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特定形式,音乐考虑旋律、节奏、调式、音色;古诗考虑韵脚、平仄、意象;绘画考虑布局、颜色、线条、笔触等等。只有在这些各种各样的形式之中,我们才能最感受到一件艺术品给我们带来的最直接、简单、诚挚的美 —— 作品的“形式美“。

具备以上特性的人的产物应当可以被称为一件工艺品,但工艺品并非艺术品;它们之间有着最本质、最难以跨越的鸿沟,而这其中就是我理解艺术的真谛。这里我想引用房龙在其《人类的艺术》一书中的一段话:“天才是精湛的技巧+别的什么东西。‘别的什么东西’何所指,我们一时还搞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我是非常清楚的,一旦我听到或看到了上面,我就能马上认出,那就是 ‘别的什么东西’。这神秘、特殊又让人难以描述的东西之中蕴含着艺术的真理、艺术的内在美,可以说它是让艺术成为艺术的点睛之笔。而我认为它就是书中所说,艺术创作者通过艺术构建的 “生存世界”;我们艺术审美的关键就是进入艺术中的 “生存世界” 中去自由地观照、感受其中的真理与美。

我们可能没办法清楚的说明 “生存世界”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当你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若有幸能够进入其中时,你会为它的真切而感动。艺术中的 “生存世界” 是由艺术创作者所创造的,但它不只是艺术家自己的功劳;它还属于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的历史与审美经验。“生存世界” 的创造需要艺术家对自己世界深刻的认识与观照,认真观照后有所思有所感,以及创作时真切诚挚的情感流露。当我们进入了艺术家所构建的 “生存世界”,我们就挣脱了现实生活中情感的束缚,不再受情感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影响而能够对“生存世界”进行自由地静观,使我们的生存情感最强烈的显现出来并获得最真实的生存体验。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人物的悲惨经历,我们必然会感到痛苦不堪而承受不住甚至崩溃。同样我们也能在 “生存世界” 中真切地体验到人物的痛苦,可是我们却并不觉得难以承受,反而从中获得了愉悦的感受。这就是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受其影响,而能够自由地感受其中的生存情感。

艺术的目的与意义

由上面对 “什么是艺术“ 这一问题的讨论,我想延伸到自己对艺术的目的与意义的理解上。这里我从观赏者和创作者两个角度来进行阐述。首先作为观赏者,我们去欣赏艺术不应是为了修饰我们自己,让自己显得 “有文化”。人们可能会说欣赏艺术能给我们带来快乐,难道艺术仅是像其他娱乐项目一样给我们带来趣味与愉悦的一个活动吗?我认为,艺术固然是能给人带来快乐愉悦的,但这种快乐与一顿美食、一个游戏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有所不同,它有着不一样的深度与强度。它源于我们对艺术中 “生存世界” 最真切的观照以及我们情感最自由的共鸣,我们所有对艺术的体验与感受都上升了到对人类的生存真理的感受与体会。就像书中所说,艺术是有自律性的,他不能被还原为其他精神活动及其价值,它作为真理的原始发生;而我们是为了人的生存的真理而艺术。

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艺术的意义与目的又是什么呢?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艺术品的诞生是伴随着其他功利性与实用性的目的的。比如我们现在认定的最早的艺术品——史前人类的壁画就被考古认定是一种巫术仪式的产物,文艺复兴时期很多艺术品为宗教文化的传播而服务,艺术也曾作为巩固政权的一种方式;历史上艺术创作曾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媒介不可否认,但这不应是是它真正原本的意义。那艺术对于创作艺术的艺术家们更根本的意义是什么呢,我很认同书中所说的一个观点——“艺术教人学会观看”。之前我说,艺术家创作艺术的精髓在于构建一个“生存世界”,而要构建一个“世界”谈何容易,这定需要艺术家对于那个“生存世界”细致入微的观察与认识;不只是靠眼睛,也不只靠艺术家们的感官,还靠书中所说的“性灵——人类心智的最高能力”。对 “生存世界” 的观看只是第一步,用艺术去表达则是第二步;艺术家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对 “生存世界“ 的体会与所有感性的认知,在艺术品中融合自己的 ”生存情感“。这两点相结合我认为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毕业生个人的发展规划下一篇:冬天应该怎么保养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