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心理健康辅导计划

2024-05-17

校外心理健康辅导计划(通用12篇)

篇1:校外心理健康辅导计划

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遵循未成年人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以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心理健康辅导的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思路

1、面向全体未成年人,立足于未成年人的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

2、密切与学校的联系,更好地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有机结合。

3、发挥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员的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培训。

4、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三、主要工作

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辅导站的主要工作之一,要积极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的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做好未成年人的个

别心理辅导工作,为来访的未成年人提供咨询,对他们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未成年人,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每周一到周五咨询室有咨询老师值班,每天开放时间为:

上午7:30到11:20,下午1:30到5:30。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心理健康讲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径,针对未成年人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通过讲座,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学会学习,学会交流,适应升学择业、生活、社会等。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改善学习方法,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抵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3、做好心理辅导人员工作培训

心理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十分重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不断提高心理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能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心理咨

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能够指导和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确判断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并恰当处理,能够对有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进行个别和团体辅导。

4、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利用网络、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篇2:校外心理健康辅导计划

(2012-2013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宾县第三小学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遵循未成年人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以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心理健康辅导的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思路

1、面向全体未成年人,立足于未成年人的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

2、密切与学校的联系,更好地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有机结合。

3、发挥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员的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培训。

4、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三、主要工作

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辅导站的主要工作之一,要积极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的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做好未成年人的个别心理辅导工作,为来访的未成年人提供咨询,对他们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未成年人,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每周一到周五咨询室有咨询老师值班,每天开放时间为:

上午8:30到11:30,下午1:30到5:30。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心理健康讲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径,针对未成年人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通过讲座,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学会学习,学会交流,适应升学择业、生活、社会等。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改善学习方法,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抵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3、做好心理辅导人员工作培训

心理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十分重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不断提高心理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能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能够指导和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确判断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并恰当处理,能够对有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进行个别和团体辅导。

4、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利用网络、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篇3:校外少儿钢琴辅导策略初探

少年儿童时期是心理活动非常丰富的时期,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着极强的想象力, 同时他们的自尊心也逐渐发展起来, 很容易受到伤害并产生挫败感。在实际教学中, 一些辅导机构往往不顾及少儿的心理发展规律, 出现了“填鸭”式的现象, 把成人的教学模式强加在儿童身上。这种教学成人化的倾向忽略了儿童亲身参与、亲身体验, 是造成孩子厌学情绪的罪魁祸首之一。针对种种问题, 笔者仅提以下两点前提性的建议:

一、转变教学理念, 提升教师道德素质

正确的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前提, 校外辅导机构往往会受到利益的驱使, 在利润的诱惑下不惜伤害少年儿童的心灵。在有些培训机构的“老板眼里”, 利润往往是第一位的, 而增加利润的砝码则是孩子令人称羡的成绩, 我们不难看到5、6岁的小孩弹奏高难度的钢琴曲;我们也不难看到孩子板板正正的坐在琴凳上机械的弹奏着已经毫无兴趣的旋律;我们更不难看到烈日下、寒风中等待孩子考级归来的家长们, 所有这些归根结底就是教育理念的问题。

在校外的培新机构中, 所谓的“钢琴教师”多数是在校学生, 除了积累经验, 他们也抱有功利目的, 认为只要把课上完了, “工资”到手了, 也就万事大吉了, 把钢琴教学的真正目的抛在脑后。这种不负责的想法玷污了校外音乐教育的纯洁, 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此外, 有些教师即便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但由于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的系统学习, 在教学中不会运用合适的语言引导孩子, 甚至出现打孩子的现象。

少儿钢琴教师是钢琴技能与知识的传授者, 教材与进度的掌握者, 同时也是具体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完全跟随老师的意愿, 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 教师按什么方向培养学生, 学生就按什么方向成长。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是沟通学生和教学之间的桥梁, 他们在教学中扮演着学习的向导、解决问题的模范、发动学习过程的催化剂和学生的朋友等多种角色。”从这个层面上讲, 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发展动态, 他们对儿童道德层面的影响比对成人的影响更强烈, 持续时间更深远, 因此少儿钢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以兴趣为动力, 倡导“快乐式”钢琴教学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兴趣的重要性。审视当今的社会钢琴教育, 有太多的孩子是在家长的逼迫下不情愿的走进了培训班, 这些孩子多是替父母完成心愿。笔者曾做过一个有关于孩子学习动机的调查, 其中有不少家长认为自己很喜欢音乐, 但受到当时诸多条件的限制未能实现音乐梦想, 因此把个人梦想嫁接给孩子, 寄希望于少儿。且不论这种想法或做法是否正确, 仅从孩子角度考虑, 如果孩子天生喜欢音乐、喜欢钢琴, 那么皆大欢喜;如果孩子对音乐或者对钢琴不感兴趣, 硬是把这种“子承父愿”强加给他们, 那么, 这些心理未完全发育的孩子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些家长的想法是不是有些自私呢?

在少儿钢琴教学活动中, 少儿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的自控能力和学习的持续性都不高, 而钢琴学习又是一个漫长的路程, 如果缺乏对钢琴学习的兴趣那么就容易造成学琴过程中的强制→厌倦→消极→放弃的恶性循环, 甚至可能导致少儿对音乐产生厌恶感, 这在当今的钢琴教育乃至整个音乐教育中是一个十分普便而又严重的顽症。

只有当少儿在学琴过程中感到快乐, 他们才能对钢琴产生兴趣, 只有当少儿对钢琴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 钢琴教学才可能成为一个十分愉快的活动, 这也是少儿钢琴教学取得成功必要条件。实践证明, 引导少儿健康、愉快地学习, 让他们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音乐知识和练就钢琴演奏本领是一件愉快的事, 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是激发和维持儿童学习兴趣的主要措施, 也是儿童钢琴教学的根本, 因此我们倡导“快乐式”少儿钢琴教学。

综上, 教师的理念和学生的兴趣是整个少儿钢琴教学的前提条件。少儿钢琴教学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需要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配合。同时,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奏技能和教学技能。让我们期待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快乐中学习钢琴学习音乐, 还他们一个自由翱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杨帆.浅谈儿童钢琴教学中音乐节奏能力的培养.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篇4:校外心理健康辅导计划

【关键词】团体辅导;高职英语专业;校外实训

校外实训是高职学生步入就业岗位的预演,是高职院校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陌生的工作环境、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上的困难与压力等等矛盾的凸显,使得高职校外实训期成为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高发期。由于心理问题存在隐蔽性,以及实训指导老师师资数量有限,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基本没有可能。

近年来,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可行性得到了国内越来越多的师生认可。 它是一种在团体的情境下开展的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团体辅导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积极自我的形成,增强自信心,改善学生情绪和获得情感体验方面具有有效性。但是将团体辅导方法用于高职学生校外实训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研究却甚少。为了证实团体辅导在高职校外实训期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有效性,课题组设计了本实验研究。

一、研究问题

(1)通过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团体辅导,观察实验前后学生在工作适应、生活应对、职业准备、人际关系、情感和学习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2)观察实验组学生在团体辅导后与对照组学生在工作适应、生活应对、职业准备、人际关系、情感和学习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选自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大二校外实训期的学生,其中实验组40名,对照组40名,两组学生生源、性别、专业各方面情况相当(都是来自该校的普通班),校外实训内容相同,实习指导老师相同。

三、研究过程

(1)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工作适应、生活应对、职业准备、人际关系、情感和学习方面进行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发放问卷40份,全部收回,问卷全部有效。问卷采用五级制进行评分,其中“1”代表情况非常不符合,“2”代表情况基本不符合,“3”代表情况有时符合,“4”代表情况基本符合,“5”代表情况非常符合。

(2)对实验组学生在参加校外前进行团体辅导,辅导共分六次进行,每次一小时,

(3)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校外实训开始后分别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发放问卷40份,全部收回,问卷全部有效。问卷同样采用五级制进行评分,其中“1”代表情况非常不符合,“2”代表情况基本不符合,“3”代表情况有时符合,“4”代表情况基本符合,“5”代表情况非常符合。

四、研究工具

采用2009年西南大学王卫红教授课题组编制的《高职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现状调查表》为研究工具。

五、结果与讨论

将两组四次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团体心理辅导前、后的两组数据进行了均值比较和显著性分析。

1.团体心理辅导前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状况比较

对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状况的六个方面进行均值比较和独立样本t检验,所得结果列于表1.

从上表可见,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实验组学生所有六项均值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生活适应(t=2.34, p<0.05)、工作适应(t=2.09, p<0.05)、人际关系(t=3.79, p<0.001)、学习(t=2.32, p<0.05)四方面均值得分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3.实验组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比较实验组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六方面的均值及其差异显著性,所得结果如表3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团体心理辅导对校外实训期学生的心理状况影响是明显的,辅导前后学生在生活适应、工作适应、职业准备、人际关系、学习和情感六方面均值都有提高,其中生活适应(t=4.37,p<0.001)、工作适应(t=3.51,p<0.001)、人际关系(t=3.67,p<0.001)、学习(t=2.32,p<0.05)方面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4.对照组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比较对照组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六方面的均值及其差异显著性,所得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对照组学生两组数据的变化并不明显,除了生活适应(t=2.34,p<0.05)达到显著性水平,学生在工作适应、职业准备、人际关系、学习和情感方面均值提高均不明显。

六、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校外实训期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具有有效性,对提高学生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能力作用明显,能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工作岗位,调整心态,克服困难,提高学生平衡学习和工作之间矛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继红.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西南大学,2005,硕士学位论文.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篇5:校外心理健康辅导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以优质资源和现有条件为栽,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外部发展,扩展校外教育同小学教育的广泛联系,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让全校学生充分享受到校外教育的乐趣,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工作重点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围绕市、镇校外教育活动要求,制定活动活动方案、确定活动项目与内容。

具体内容:

1、强化内涵,促进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提高。

2、活动拓展,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3、完善制度,保障校外教育持续发展。

4、统筹管理,优化育人环境。

5、把校外教育同校内教育衔接起来,把校外教育工作者同学生联系起来,把校外教育向家庭教育、向社区活动延伸。

6、加强法规政策学习宣传和校外教育的教研工作。

三、主要工作

1、传达落实市、镇会议精神。

2、校内结对子手拉手活动。

3、组建各种特长兴趣班并签订师生安全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

4、开设好“科技活动小组”,营造我校科技创新氛围。

5、开展保护环境活动,绿化校园活动环境。

6、搞好文明礼貌月活动宣传。

7、落实校外教育调研论文。

8、参加培训与考察学习活动。

9、策划筹备庆“六一”活动。

10、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和祭英烈活动。

11、举办学生“三小”作品展评活动。

12、学校庆祝教师节。

13、开展向国庆献厚礼活动。

14、举行全校师生书法大赛。

15、筹备庆元旦文艺汇演活动。

篇6:校外心理健康辅导计划

2011年,社区校外辅导站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发挥“五老”作用,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校外教育管理,为家长排扰解难,为社会安定贡献力量,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真正的做些实事,把辖区的校外辅导工作做好,做强,亦要努力办出特色。

一是结合今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暑假期间辅导站将开展一系列青少年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

1、学习和了解党的历史,即在暑假期间开设为期一个月党史学习班,组织有兴趣和有理想的青少年参加学习班,熟悉党史的同时,增强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2、重走征程缅怀先烈。四月中旬,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关工委实施,将组织辅导员和青少年们前往革命烈士陵园祭扫革命先烈,瞻仰革命圣地,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选派两名青少年代表在纪念碑下重温入团和加入少先队的誓言。

3、忆传统促发展。为追忆老一辈无产阶级先烈们当年走过的艰难征程和建党60周年以来的发展成果,要求社区中小学生搜集革命先烈们的图片和建党60周年的影画素材,汇集起来在辅导站多功能厅开展一场革命传统图片展,让我们的青少年们从中学习体会他们的精神事迹,继续发扬艰苦朴素、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我们的青少年需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也需要文化体育教育,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丰富的文娱和健康的体魄。辅导站将充分利用爱心家园综合活动中心的基础设施,开展一场室内青少年才艺展示比赛和一场室外羽毛球比赛,让大家各显其能,在大家关注的舞台上赛场上表现自己的特长,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相互激发斗志和进取心。

三是由关工委组织和社区志愿者组织共同开展“志愿先锋“活动。即让我们的广大青少年配合社区志愿者在节假日期间参与到社区志愿活动中来,并且在活动中由社区志愿者来担当青少年志愿活动综合表现的评论工作,评出表现好的青少年志愿者,同时在社区各宣传栏做好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工作,加强媒体通讯报道的宣传力度,大力营造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四是建立辅导表彰激励制度,形成长治有效的辅导站工作机制。在社区关工委年终会议上,根据全年的综合表现,表彰一批我们辅导站的专职辅导员和志愿辅导员并予以奖励,由此形成辅导站工作创先争优激励制度,进一步增强辅导站、辅导员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篇7:校外心理健康辅导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校外兴趣小组为契机,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缩小本校与兄弟学校的校外兴趣小组差距,发挥兴趣小组辅导员的特长,更好为学生服务,为学校争得荣誉。

二、培训目标

对辅导员所在的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进行培训,学习优秀学校兴趣小组的经验和做法,观看相关视频,达到合格辅导员的标准。

三、日常培训

1、岗前培训:辅导员联系相关教师共同观看视频,确定兴趣小组的活动规划,并请主管领导进行指导。

2、辅导员召集初中班班干部,进行了解有体育和绘画特长的学生,就开展的活动进行咨询,听取相关的建议。

3、观看专题片,对相关兴趣小组的活动进行学习。

4、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辅导员到外校进行参观学习观摩,吸取先进的活动组织经验。

5、每周五下午,在周末的校外兴趣小组活动开始前,进行业务培训,自我培训加上网络培训相结合,提高辅导员的业务素质。

篇8:校外心理健康辅导计划

关键词:员工辅导;人文关怀;心理辅导

引言

员工辅导计划是指建立一套实施人文关怀、开展心理疏导的工作机制,培养一支具备专业能力的辅导员队伍,以个人辅导和小组辅导为基本工作模式,以“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对员工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达到沟通企业愿景、传递文化价值、灌输组织战略,倾听员工心声、改善员工感受、引导员工行为的目的,为建设幸福南网提供支持。

一、实施员工辅导计划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推动党的建设创新,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成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在2009年中央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随着中央企业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项改革,职工观念、身份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帮助职工思想上解惑、精神上减负、心理上减压,增强职工改革承受力的任务日益繁重。”“要化解困惑疑虑,稳定心理预期,面向基层,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思想工作,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以上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跟体现了实施员工辅导计划以及做好人文关怀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二、研究实施员工辅导计划是深入推进公司企业文化转化工作的需要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战略性、系统性、长期性任务,需要系统构建,持续推进,有效管理。目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已由前阶段的文化形成、文化宣贯进入了文化转化的新阶段。文化转化的总体目标是把南网文化理念的文化基因融入管理、切入业务、植入行为,进入基层、进入班组、进入岗位。总体思路是切实做到“五个把握”,即把握这个核心,切实发挥南网文化理念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把握制度建设这个关键,切实发挥制度文化落实方略固化理念的作用;把握子文化建设这个接点,切实发挥子文化融入工作提升管理的作用;把握班组文化建设这个基点,切实发挥班组文化固本强基的作用;把握文化评价这个关口,切实发挥文化评价的目标导向作用。其中,班组文化建设是落实文化进入基层、进入班组、进入岗位的重要载体。

在实施员工辅导计划的时候,辅导员一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宣传讲解公司的战略、前景、工作理念和制度规范,直接播撒南网文化的种子;另一方面,通过与员工开展深入细致的沟通工作,对员工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员工行为,改善班组氛围,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激情,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使党群工作者的辅导者角色与职能,与班组长等各级管理者角色与职能形成合力,建设优秀的班组文化,从而实现对文化转化的有力支撑。

三、实施员工辅导计划是改善党群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效果、提高党群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需要

党群工作既是一项公共性工作,它的公共性是指它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具有广泛的公共属性。党群工作也是一项专业性工作,它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具有专业化的属性。党群工作的公共属性和专业属性共同决定了提高党群工作者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多年的实践锻炼和工作探索中,我们摸索积累了党群工作的许多成功作法和有效经验,切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实效。但是,长期以来,党群工作在依靠科学理论、建立科学制度、使用科学方法和工具的系统性、专业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形势下党群工作的实际效果,也影响了党群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核心能力的提升。员工辅导计划致力于为党群工作者提供能力发展的支持,通过建立辅导员胜任力标准,引入行为科学、心理科学领域等被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方法工具,并通过有计划针对性、持续性的培训,使辅导员掌握有关方法和工具,并通过制度规范、流程控制下的实践运用,提升党群工作在公司系统,特别是对一线基层的支持作用,提升党群工作的专业化层次和党群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以上三个方面的迫切需要,更加说明了实施员工辅导计划人文关怀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创新载体,加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工具化,是当前公司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创新途径。员工辅导计划就是我们在认真审视分析宏观形势、供电企业文化管理及企业管理现状的基础。

四、实施员工辅导计划的总体思路

员工辅导计划是指建立一套实施人文关怀、开展心理疏导的工作机制,培养一支具备专业能力的辅导员队伍,以个人辅导和小组辅导为基本工作模式,以“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对员工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达到沟通企业愿景、传递文化价值、灌输组织战略,倾听员工心声、改善员工感受、引导员工行为的目的,为建设幸福南网提供支持。

1、把实施人文关怀与开展心理疏导有机结合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价值,通过多种手段对人进行人性化的关怀。心理疏导则是从心智模式、认知结构、心理需求等方面通过专业方法、科学工具进行梳理和引导,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把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有机结合,目的是把人文关怀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人性化向度与心理疏导的关注心理问题、预防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的功能化维度紧密结合,形成员工辅导计划的两项主体内容?——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既把抽象的人文关怀具体化、实践化,又克服了心理疏导单纯的负性因素,使得员工辅导计划兼具正向关怀与负性消解功能。

2、把继承传统经验与创新工作方法有机结合

继承和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对立又统一的,有继承才有创新,有创新才能真正继承,二者必须有机结合。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有效的作法,有效吸纳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经验(如“十必谈”,“十必访”等)是研究工作的关键成功因素。另一关键成功因素就是如何创新工作方法,从内容、制度、工具上实现创新,这就意味着要借鉴世界优秀企业的作法(制度与流程),引入专业领域的工具和方法,并使之与内部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

3、把理论研究与试点实践有机结合

科学的理论是正确行动的前提,但深入透彻的理论研究也必须要通过试点实践来获取第一手的经验和资源,反过来对理论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这就要求本次研究既要打开视野,获取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最佳实践,以此形成理论体系,又要慎重、细致、深入地开展试点工作,以此检验成效,不断完善。

4、把体系建构与技术支持有机结合

员工辅导计划是一个系统项目,重点包括制度、方法、工具为主要内容的体系建构。既要关注与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工作接口与逻辑关联;又要关注本身内部结构的清晰、紧密与完整。同时,为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而不是成为空中楼阁,必须要有充分的技术支持。技术支持包含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培养与辅导过程中使用的专业工具开发两个方面。

篇9:心理健康辅导研修计划

通过学习和培训,使心理委员能理解和掌握心理辅导的一般理论和操作技能,理解和掌握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应对措施,明确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自觉开展班级心理辅导工作,观察并及时报告同学中存在的异常心理现象,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

二、培训课程及具体安排

日期和时间。课程和内容。授课教师。负责人

10月9日(周二)晚7:40—8:30。

1、心理委员开班典礼,领导讲话

2、第一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委员的设立及基本原则。学院领导、学生处领导、心理咨询室教师

10月10日(周三)晚7:40—8:30。第二讲:走出心理学的误区及心理咨询的相关内容。心理咨询室教师

10月11日(周四)晚7:40—8:30。第三讲: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与鉴别。心理咨询室教师

10月12日(周五)晚7:40—8:30。新生心理普查工作辅导。心理咨询室教师

三、参加人员:

大一各班心理委员及心理协会成员

四、培训地点:

篇10:校外辅导站

我村自成立校外辅导站以来,始终以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为动力,进一步发挥“五老”作用,组织他们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教育管理,为家长排扰解难,为社会的安定,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做实事。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青少年校外的辅导工作。

自校外辅导站开办以来,越来越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我村党总支、村委会响应上级号召,不断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勇于实践,大胆探索,逐步建立了一支由3-6名同志组成、村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村主任任常务副站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定期研究和部署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及时解决辅导站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从组织机制上保障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校外辅导的水平。

近几年,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尽量动员有奉献精神、有工作潜力的“五老”。我们通过调查了解、群众推荐、自己报名等多种渠道,聘请有责任心、有教学经验的同志组成辅导员队伍,包括退休的老教师、老校长、老干部、老画家、以及大学生村官、我村凤栖农民文化中心的本地民间表演者参加到校外教育的队伍中来。在暑期还聘请返乡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担任临时辅导员,为青少年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现代科技知识。

三、配齐软硬件,打好校外辅导站的物质基础。

一是整合现有资源,补充配齐校外辅导站的物质需求。我们利用村会议室作为校外辅导站,添置了桌橱凳;在拥有“农家书屋”近千册图书的基础上,利用我村原凤栖小学合并至镇中心小学的机会,新增儿童书籍,并进一步组织动员“五老’’、居民进行捐书赠书活动,办起了青少年图书阅览室;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的设备办起了青少年校外网络教室;与我村新建的凤栖农民文化中心结合,办起了暑期小舞台。

二是规范活动软件。我们及时制定了辅导站的工作制度、辅导内容、活动计划,每年每个季度都有总结,主要内容挂牌上墙,我们每项活动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记录,讲课有讲稿、课后有小结,各方面都有详细的记载,每个季度整理汇总,年终装订成册。

四、周密计划,不断丰富辅导站的活动内容与形式。

为了使校外辅导站真正成为青少年假日生活的乐园,接触社会的窗口和进行社会实践的熔炉,我村校外辅导站根据工作计划,结合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和活动场所的条件,开展不拘一格的教育活动,主要形式有专题讲座、网络课堂、法制宣传、作业辅导、问卷竞答、讲革命故事、图片展览、作文竞赛等,使青少年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同时,组织“五老”到每个自然村、每个生产组、每个家庭,了解青少年学生的状况,把全村范围内的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及未入学的儿童,进行登记、列表成册,全面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教育。

五、深入宣传,营造校外辅导站的活动氛围。

积极主动与家长和学校取得联系,充分向他们宣传开展校外辅导站活动的重要意义,最大可能地取得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发动“五老”人员在全村范围内展开宣传,向家长和学生宣传我们举办校外辅导站的目的、意义和我们即将开展的各项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更多的孩子在课余时间参加到我们的校外辅导站活动中来。

篇11:心理辅导计划

为了提高我校师生的心理素质,新的学期里。使学生的身体、心理都能健康发展,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较高的心理素质。所以进一步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协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纲要》精神“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健全人格,增强接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精神,健全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二、总体目标

培养他活泼、合群、乐学、自主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

三、具体工作

备好课。向课堂45分钟要成绩。

1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

2扩大宣传。

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特色。

3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长。

篇12:校外心理健康辅导计划

内驱力发展梯度创新机制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又是教师自身生命价值实现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大发展的需要。作为与学校教育互补的校外教育,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同样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这些年来,旨在促进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各种培训搞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较以往相比虽有了一定的突破,但其针对性和成效性却很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笔者觉得是校外教育辅导员专业成长缺乏内因,缺乏动力,缺乏机制激励所致。

有研究表明,在我国人数逾千万的中小学专任教师中,仅视教书为谋生职业,倦怠教学且力不能胜,岁未老而心先衰者,不在少数,校外教育同样如此。我们能经常看到这样的辅导员老师:初登教坛热情洋溢,善学乐教思进;三年五载后就停滞不前,自我效能感每况愈下。而30岁以上的教师们,教学活动的“高原期”和职业的“倦怠期”显现的就尤为明显。他们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辅导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荣誉等,想想“事业再突破一步前路漫漫”,再加上校外教育的特殊服务时段导致了家庭、孩子的牵挂等等因素,总觉得“三分三管牢就好”,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丧失了前进的动力。

辅导员是从事校外教育的生命主体,也是自身专业成长的实践主体。拥有一支持续力不断发展的高端辅导员队伍,校外活动的生命力才能蓬勃发展。辅导员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辅导员发展,才有学员的发展、校外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校外教育的管理者,我们必须思考并努力探索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才能让这支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不断获得发展、获得更快更高更强的提升!笔者认为,激起辅导员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内驱力”,才是促进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习思考,认清自身不足,才能锻炼扎实内功,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构建健全机制,才能激励教师不断攀登高峰,体验“一山还有一山高”的奋斗志趣。

一、价值引领——激发内在动机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当一个人缺乏信仰时,很可能一切的行为都是功利的!”价值思想的缺席,实际是灵魂的缺席。当一个人对教育的追求达到一心一意时,灵魂将不再流浪,思想将不再浮躁,精神将不再漂泊,行动将不再迟疑。

教育是“良心饭”。教育管理者要引领教师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磨耗中走出来,树立“对学生负责、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可让教师深入学习师德典型,感悟“奉献着才是快乐的!”“工作着才是美丽的!”可邀请一些功成名就的教育专家、名师现身说法,谈谈他们的成长过程,让教师真正领悟“甘于平凡、甘于寂寞、奋发拼搏、享受成功”。为此,笔者就以衢州涌现出的“最美老师、最美校长”的事迹学习作为切入点,邀请了“全国特别关注乡村教师奖”获得者——衢州市衢江区第四小学马建红校长作了“爱的引领”专业讲座,马校长几十年如一日,守望教育的田野,淡薄名利、勤心耕耘,她用伟岸的人格昭示着“细节决定成功”;马校长孜孜不倦,书写美丽人生,靠的就是“恒心、坚持”四字。“读书、读生活、读人”,让马校长于平凡中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最终享誉全国……教师的价值如何最大值的体现,怎样的人生才是幸福人生,辅导员们从一次次的师德引领讲座中寻找到了答案!

作为校外教育的管理者,一定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教师。要引导辅导员们正确理解教师的生命价值如何体现。重视教师精神的发展,尽力让辅导员老师认识到,教师的幸福不仅来自于家庭,更来自于课堂,来自于学员,来自于一个个丰富多采的活动实践辅导中。教育是活生生的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可以尽显风采,在为学员们不断操劳、奉献的过程中,开掘和显现生命的潜能,丰富和发展生命的智慧,释放和迸发生命的活力。

二、发展规划——燃起前进激情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有个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我们对困难和挫折的耐受力就会强很多,也更加容易成功。

大部分辅导员的教学生涯是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度过的!缺乏反思与研究,日子变成了日复一日的重复。寒来暑往,很多辅导员“磨白”了头发,而回首昨天,零碎的记忆,却未留下什么“精神财富”。迷茫的人生,还以“平平淡淡才是真”自谕。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要让教师从日复一日的教学重复中走出来,拯救自己。”因此,我们可以请一些专家指导,帮助每一名教师制定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发展规划中,要让教师认真思考这些问题:自己过去几年做了什么?有了什么进步?现在正处于什么专业发展状态?未来几年,自己想做点什么?向什么方向发展?

目前,衢州市青少年宫进入了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的初期,我们定位为发展期。青少年宫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辅导员队伍素质的提升与全面发展。为此,我们聘请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教研员、管理突出的退休知名校长等专家作为“人才助力计划”的引领者。帮助辅导员们静心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认真制定近期发展目标。并且要把为完成目标所采取的措施一一落实到位。做到期初有规划、期中有落实、期末有总结、年年有反思。很多辅导员在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时都猛然突醒,原来这些年来蹉跎了许多光阴。也有很多老师感叹:这人才助力计划实在是太好了,如果早几年就开展这样的活动,个人的专业水平发展定有突飞猛进,现在实施实在是相逢恨晚。

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借鉴推广成功经验,创造平台,营造氛围,让辅导员们静下心来细细反思自己、剖析自己,明确要“问问自己的心,到底想要些什么?”有了这样的心灵规划,教师对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就会很清楚!自己想达到一个什么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今年做什么?明年做什么?今后的5年做什么?有了发展的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有前进的激情,才能战胜自身的倦怠和惰性,才能由“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

三、学习思考——锻造扎实内功

校外教育因其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体制的局限性决定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和不均衡性。在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的一些辅导员——他们无暇学习,无心学习;他们除了辅导一次课拿一次课费之外,基本不读别的书……还振振有词:“不是不想读,而是没有时间读书。”“我是从事体力活的,读这些东西干嘛”?诚然,校外教育辅导员的工作量的确很集中,时间紧张,一天从早忙到晚。但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是挤出来的!”

“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学会教学,不断超越”。这正是一个教师活出教育生命的意义。才初中毕业的魏书生成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凭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思考”,26年中写日记60本共380万字,论文100多篇,专著10多部。安徽的薛瑞萍老师,职称仅是小高,职位连教研组长也不是,可她“享受读书享受教育享受人生”,在网上掀起了“看云”(她的网名)风暴。她发表文章100多篇,已出版著述5本,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犹如潺潺小溪,每日不断地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我一日不读书,便觉自己面目可憎”……她的这些读书经典语录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考。

“一沙一世界”。其实,我们每一个辅导员,都是一片有待发现与开垦的处女地。只要持之以恒,乐此不疲地“向内挖掘”,“学,然后才知不足”。因此,我们要让自己从各种形式的虚假应付检查中走出来,挤出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来反思。要从“伪学习”状态中走出来(很多人学习是为了应付检查,为了完成任务),让自己真正静下心来,从自己从事的工作领域出发,读好书、多读书、读全书,从而去认识自己的不足,去反省自己的行为。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从而丰厚专业底蕴,锻造扎实内功,提升专业水平。

四、机制保证——激励持续发展

内驱力是需要外力保证的,这个外力就是管理考核机制。真正想充电的辅导员更需要科学的长效的机制来激励,就好比树苗成长虽然是自己的事,但需要良好的环境。

1.营造学术至上氛围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被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称为“它是一座金矿。只要你有心,就有挖不完的金子。”探索这个学校的“强校之谜”,首先,源于它的制度支撑起一切向上的渠道,使人心勃发出所有奋进的力量。在这个学校里,地位最高的是首席教师。他们是青年教师心中的偶像,待遇也不比校领导差。其次,是各科业务骨干,他们的威信在学校里丝毫不亚于领导。在这个学校里,教师不是争着“做官”,而是比谁的学术水平高,教学质量好。近两年,已有多名中层干部“炒”了学校的“鱿鱼”,回到一线做教师。

而在其他有些学校或校外活动场所里,我们总是看到这样的一些情景:一方面,教师们高喊“没有时间读书”,一方面,却忙着“闲聊”,笼络人心。甚至有些地方,评比各类先进的时候都以选票多少为准,势必造成教师们为了一己私利,大肆拉拢人际关系。还有些教师,为了“入党”“提干”等,挖空心思,苦心钻营,这一份热情、这一份执著如果放在专业上,其成绩不可限量!

“科教兴校,人才强校”。因此,学校在引领教师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一定要创设“尊重人才、尊重学术、学术至上”的氛围。在校园里弘扬一种正气,让教师们能静下心来搞教学,搞研究,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在校园里弘扬一种风气,让教师公平竞争,合作发展。这点上,校外教育同样应该有这样的理念。

2.构建发展梯度

心理学强调要找到“最近发展区”。教师的发展也是如此,很多评上了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裹足不前,是因为觉得“正高”“特级”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诚然,“正高”“特级”是凤毛麟角!教育需要的是平凡的芸芸众师。撇开功利的角度,学校确实需要搭建台阶,让教师们有梯度可爬。

在体制允许的前提下,构建发展梯度可尝试打破传统分配考核模式的做法,尝试绩效考核“等级制”。辅导员的工资、奖金收入与他的等级成正比。按教学质量、留生率、新生增长率、家长满意率、师生获奖情况、大型比赛活动组织情况、进修培训情况等一些量化的指标规定级别,制定基本级别指标与升、降级考核标准,如要达到升级,一年里(也可以细化到每一期里)就要达到相应的量化升级的量……如若不思考、不学习,不前进,就会相应降低级别。“逼”着教师奋勇向前。真正构建起“金字塔”发展平台,每一层次的辅导员都有各自向上攀登的明确目标,每位教师的目标都是动态的,“不设限”的!让一线辅导员各方面待遇超出领导成为可能的正常的,真正打破平均主义,从而挖掘出辅导员的最大潜力,创造出教育的最大值!

3.公正激励发展

辅导员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校外教育发展与素质教育接轨的迫切需要。校外教育要快速、健康、高水平、高质量地发展,必须“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既需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的氛围,更需要进行“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机制创新。

机制创新的灵魂在于公正。要建立公正的机制,使青少年宫(活动中心)的一切工作皆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氛围中进行。“最好的防御和制胜之法是公正”,因为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对一个人的“倾斜”,势必引起所有人对你的“倾斜”。

因此,校外教育的管理在体现人文关怀同时,更要体现制度公正管理。要创新分配制度和奖惩制度,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做老好人,大家同吃大锅饭。要紧紧围绕“讲原则、讲公正、争一流、创业绩”。在业务考核上,一定要让结果与待遇挂钩,以实绩、数据、事实说话,奖金幅度大肆奖励冒尖辅导员,同时也要惩罚偷懒、不思进取之人,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多做多表扬”。在每年的评优、晋级、提干上,要坚持原则以业绩为准,杜绝辅导员们把精力花在走后门、拉关系上。在改革辅导员聘任制度,职务制度方面,要推行竟争上岗制度,各个层面(如中层干部、管理岗位等)要公平竞争、竟聘上岗。要建立起“首席教师制”“骨干教师制”“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制”等一系列教师培养制度,每一级别的教师不固定,不设限,凭实力、凭实绩评选……凡此种种机制体现了“公平竞争、劳有所得、劳有所乐”,就会激发辅导员多做事、做好事,多钻研、求发展,激发教师一门心思创事业。人才成长环境优化了,教师创新潜能激发了,校外教育也将获得大踏步的发展!

总而言之,辅导员是校外教育的“第一资源”,他们的专业发展既需要来自内心的自我发展的动力,更需要外力的影响、激促。作为教育事业的管理者与经营者,我们通过采取各种策略帮助引领辅导员找到新的生长点,在新的平台上实现突破,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实现生命历程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1

[2]上海教育.2008

上一篇:平面设计师绩效考核下一篇:二级建造师报考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