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有感(诗)

2024-05-06

人到中年有感(诗)(共18篇)

篇1:人到中年有感(诗)

人到中年有感(诗)

《看淡有益》 卢灿勇 人生名利趋繁华,当奋之时追求爬。功成名就应自重,让位年轻接力恰。

上老下小压力大,工作繁复乱序中。理应看淡名和利,自当无关一身轻。

年教师节 2016

篇2:人到中年有感(诗)

交穷敬富都有用,朋友路多不受风

君子能忍才为美,计较小人路不通。

行善积德有福人,坏事做尽终有报。

人生交往要留神,真心言尽要当心。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山高路远知马力,日久天长见人心。

人生一世德为本,父母亲情最当真。

夫妻情谊如何处,最是考验其中人。

生子生女又怎样,重男轻女不可信。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间新人赶旧人。

一生积蓄如山高,死去也是一身轻。

名利争夺一念间,受苦受累百来年。

人生如梦一朝醒,已是垂垂老头翁。

篇3:人到中年有感(诗)

自然是一庙堂, 那里活的柱石

不时地传出模糊隐约的语音——

人穿过象征的森林从那里经行,

树林望着他, 投以熟稔的凝视。

正如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合并,

归入一个幽黑而渊深的和谐——

广大有如光明, 浩漫有如黑夜——

香味, 颜色和声音都互相呼应。

有的香味新鲜如儿童的肌肤,

柔和有如洞箫, 翠绿有如草场,

——别的香味呢, 腐烂, 轩昂而丰富,

具有着无极限的品物的扩张,

如琥珀香、麝香、安息香、篆烟香,

那样歌唱性灵和官感的欢狂。

(戴望舒译)

这首诗集中阐发了象征主义的世界观。它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神秘

诗中把自然比喻成一座庙堂, 庙堂即意味着它是神秘的。故而里面的柱石是“活”的, 它能发出“模糊隐约的语音”。这也许是它呼吸的声音, 抑或是它脉搏跳动的声音。仿佛还可以感觉到它的蠕动。当人从森林里穿过, “树林望着他, 投以熟稔的凝视”。这里, 柱石、树林都是有性灵的, 它们能发音, 能凝视, 似乎长了嘴巴和眼睛。柱石和树林只是自然的两种生命形式, 可知自然万物都是有性灵的, 因而说它“幽黑而渊深”。

凭借经验, 柱石是不会发出语音的, 树林是不会凝视的。这是耳朵和眼睛告诉我们的。因此可以说, 声音不都是靠耳朵听见的, 图画不都是靠眼睛看见的。这种听不见的声音和看不见的图画, 是要靠“感应”获得的, 是人与自然的感应, 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应和”。

二、通感

依诗中描述, “香味, 颜色和声音都互相呼应”, 也就是嗅觉、视觉和听觉互相呼应。那么鼻子、眼睛和耳朵之间的功能也就可以相互转化, 各个感觉器官之间可以互通和交流, 称之为“通感”。与其说它是手法, 不如说它是现象。所以“香味”可以“新鲜如儿童的肌肤”, “柔和有如洞箫”, “翠绿有如草场”。也就是香味是有触觉、听觉、视觉美的。触觉、听觉、视觉只是发现这种美的不同角度而已, 就如同从不同的小孔去看铁盒子里的一颗钻石。而要描述这颗钻石, 就可以分别从触觉、听觉、视觉等不同角度入手。就好比要赞美一朵花, 可以选择诗歌、音乐或是绘画一样。对象不变, 手段不同而已。

凭借经验, 香味是触不到的, 听不到的, 看不到的。这是皮肤、耳朵和眼睛告诉我们的。因此可以说, 香味不都是靠鼻子去闻的。这种闻不到的香味, 是要靠“感应”获得的, 是人与自然的感应, 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应和”。

三、互化

按诗中描述, 香味不只有新鲜的、柔和的, 而且还有腐烂的、轩昂的。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香味。前者固然是香味, 可腐烂怎么能算是香味呢?可是细想一下, 如果没有腐烂的, 哪里见出新鲜的?没有轩昂的, 哪里见出柔和的?况且新鲜的迟早要变成腐烂的, 柔和的迟早要变成轩昂的。两者相反相成, 相互转化。也就是说, 两者站在相反的位置互相“应和”。

凭借经验, 新鲜的, 我们称之为香;腐烂的, 我们称之为臭。新鲜的, 我们爱闻;腐烂的, 我们不爱闻。这是鼻子告诉我们的。所以说, 香味不都是靠鼻子去闻的, 比如腐烂的香味。腐烂之所以有香味, 是人与自然的“感应”, 是感应化臭为香。不妨再扩大一点, 丑与美也是相互“应和”, 是感应化丑为美。

四、发现

这首诗启示我们, 有的声音不是靠耳朵去听的, 有的图画不是靠眼睛去看的, 有的香味不是靠鼻子去闻的;甚至腐烂的可以是馨香的, 丑陋的可以是美丽的。那么, 就是说我们的耳朵、眼睛、鼻子的功能是有限的, 甚至会欺骗我们。那么, 要想去听到耳朵听不见的声音, 去看到眼睛看不见的图画, 去闻到鼻子闻不到的香味, 要想获得假象后的真实, 我们就必须去“感应”, 也就是去与自然“应和”。我们不妨称之为“发现”。这种发现, 不是靠肉体来完成, 而是靠精神去实现。所谓诗, 就是“忽然的发现”。读诗的好处, 就是佩戴上“发现的眼睛”。诗人率先睁开“发现的眼镜”, 实现由肉体束缚到精神自由的升华。读者紧随其后, 完成对肉体的超脱, 获得灵魂超度的快感。这就是诗的意义。这就是诗人的贡献。诗与非诗的区别不在形式上, 而在发现上。诗与歌是有区别的, 诗更注重内容, 歌更注重形式。徒具形式的假诗歌, 不仅是小丑, 而且是犯罪。精神的造假远比物质的造假可怕。诗是严肃的, 它不是文字游戏, 它是“幽黑而渊深”的宇宙的“应和”。

参考文献

[1][法]波德莱尔.恶之花[M].钱春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篇4:读袁国平诗《无题》有感

这种精神在袁国平抗战期间写过的一首《无题》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十载辛酸斗兵戎,愧我吴下旧阿蒙。

半壁河山沉血海,满地干戈抖沙虫。

北伐长征人犹在,千伤万死鬼亦雄。

弹丸挣扎鱼龙变,地覆天翻见大同。

袁国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一直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历经烽火,其中的艰险、磨难又岂是“十载辛酸”所尽能包含的。他在枪林弹雨中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革命领导人,特别是,他的政治工作才能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在致电项英时写道:“袁政治开展,经验亦多。”袁国平为人谦虚,他身兼要职,却在诗中以昔日吴下阿蒙自谦。

自卢沟桥事变,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中国半壁河山沦于日军的铁蹄之下。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奋勇抗战,谱写了血与火的壮丽篇章。相传周穆王南征时,一军尽化(牺牲),军官变为猿鹤,士兵变为沙虫,作者以此比喻战死沙场的士兵。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家,无论斗争形势多么复杂严峻,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袁国平对党和革命事业都充满了必胜的壮志豪情,与战友们都能同甘共苦,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鬼亦雄”语出屈原《国殇》“魂魄毅兮为鬼雄”,意为即便身死魂魄也是鬼中的英雄,这是何等的慷慨悲壮!这与其说是袁国平本人的心灵写照,不如说是他们那一辈人的精神体现。陈毅曾在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下自虑“不得脱”时,写出“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悲壮诗句;叶挺在谈判无果长期遭受国民党囚禁的情况下,发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升腾,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的誓言……

袁国平在诗中还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和对中国未来的畅想。他把气焰嚣张的日本称之为弹丸小国,认为敌暂时的得势只不过是一种垂死前的挣扎,并用“鲤鱼跳龙门”的神话故事来比喻将来中国的巨变。诗人的畅想已被我们今天的现实所证明。

袁国平同志虽然英年壮烈牺牲,但他留下来的文字以及矢志不移、乐观向上的精神,将激励后辈在革命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责任编辑 祝新汉)

篇5:人到中年有感(诗)

读小弟诗有感

作者:吕温朝代:唐 忆吾未冠赏年华,二十年间在咄嗟。

篇6:读海子诗有感

作者 | 冯燕

“……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这是海子抒情短诗《日记》中的小节,每每读来,总有想落泪的感觉,诗中透着无尽的悲凉与寂寞,实在无法想象,这样一位有着纯情与幻想,有着异于常人的奇思异想,有着特殊敏感的感受力,可誉为天才的诗人,居然在风华正茂时选择早夭,让人甚是惋惜,这个忧伤至死的诗人!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出生在安徽怀宁,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留下数量繁多的诗歌,其中有100多首极为精粹的短诗,读来令人觉得美不胜收,《北方的森林》、《七月不远----给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活在珍贵的人间》、《幸福的一日-----致秋天的花揪树》、《两座村庄》、《给母亲》、《秋天的祖国》、《十四行诗,玫瑰花园》等等,题材辽阔,奇致纯美,洋溢着大地本质的清新悠远。他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性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他的作品有一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

初读海子的诗,是收录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写于海子卧轨自杀前两个月。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诗人想象中的尘世,一切都那样新鲜可爱,充满生机与活力,字里行间透出积极、昂扬的情感,整首诗乍看是以淳朴、欢快的方式发出对世人的真诚祝愿。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充满诗意的田园牧歌式的尘世生活:实在却不乏闲适,清苦却不乏浪漫。如果主人公真的可以在这幅图景的感召下走出封闭,摆脱孤独,那么的确可以算作“一个幸福的人”了。但是这一切憧憬却被“从明天起”限制住了,“从明天起”意味着“今天”的不如意、不幸福,今天的孤独、暗淡,注定无法融入尘世的幸福生活。

虽然诗人在诗中想象着尘世的幸福生活,并用平白、温暖的话语表达了对每一个人的真挚祝福,但我分明感到在那份坦诚的语气中隐含的忧伤。联想两个月后诗人的自杀,内心总会涌现一份悲凉。

海子在《麦地》中这样写“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由此可见单薄的海子内心承担如斯大的忧伤。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一幕黑夜里的孤独,一处戈壁滩的荒凉,一个人的悲音不绝。除了死亡般的空寂,没有任何可以言说的东西。海子内心的寂寞是何等的巨大,这简直就是生命的黑洞,吞噬着海子内心的一切,人生百味在这里不停地流失,连握住一滴眼泪的力量都没有,在强大的自然与人类整体的愚昧面前,我一无所有,发不出任何声音,这便是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姐姐,这样一个无限温暖的称谓,诗人内心极度渴望,呼唤着。这是唯一能替诗人抵挡无边无际寒冷的,但这仅仅是一个模糊的词汇……

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西川曾回顾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海子在献身诗歌事业的同时是以牺牲尘世的日常生活为代价的。

无可讳言,海子是独特的。他的诗歌,充满浪漫、敏感、纤细,甚至能让人产生怜惜的痛感。海子无疑是很让人同情的,他是可怜的,追求幸福到了死亡的绝路,活着的时候不被理解,甚至被当做神经病,曾有人评论他的作品“思维混乱,语言苍白,不值一读”,这种评价深深打击了他脆弱的心灵。

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海子,喜欢他的诗,他的诗把我们带入一个质朴、单纯的世界: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在这里,一切浮华退却,给我们的是一个清新自然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不需要我们去修饰,他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震撼,是心灵的洗涤。在他的笔下,流动的是最真实的清水,发出的是最诚挚的呐喊。

篇7:读李白诗有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向命运挑战,不屈服,乐观向上。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誉为“诗仙”生性浪漫旷达,豪放不羁。

李白的许多诗都充分表现了他非凡的抱负及奔放的热情。他希望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日,也曾被朝廷召去供奉翰林,但因反权贵和腐败,而遭到排挤。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当他的思想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中的艰难。离筵上瞻望程,只觉得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篇8:人到中年有感(诗)

一、了解作者, 掌握背景

了解作者, 掌握背景是准确理解古代诗词的重要前提。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分组讨论、相互交流等方式, 使学生知道张继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屡试未能金榜题名而忧郁难平, 在坐船经过江苏省苏州市西郊的枫桥时, 晚上难以入眠, 触景生情, 终于写下了名噪大江南北的动人诗篇《枫桥夜泊》, 一夜之间声名雀起。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诗意和作者的心境, 进而让学生明白作者巧妙地将“落月”、“乌啼”、“渔火”、“钟声”等具有代表性、象征性的景物同自己忧愤不得志的心境结合在一起。这一动一静的画面映衬, 体现了作者凄凉、孤寂的内心世界, 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更深刻。

二、营造氛围, 渲染意境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意境, 我多次让学生看图想象, 有位学生这样描述:“伴着清冽的月光和潺潺的流水声, ‘我’坐在小船里, 耳边传来萧瑟的秋风和乌鸦划破寒夜孤寂的叫声, 怎能不叫人忧伤呢?”还有位学生很有感触地说:“诗人的心情和江面上的景色一一对应, 达到了情中有景, 景中有情的艺术效果, 真是情景交融啊!”我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 再引导学生看江面上星星点点的渔船和灯火, 在凛冽的寒风中摇曳着, 让学生体会仕途坎坷的诗人所具有“剪不断, 理还乱,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悲怆感。让学生翻看书中的画面去想象, 这时候我再不失时机地出示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句, 很容易让学生进入角色, 走进诗人复杂多变的情感世界, 领悟诗的意境。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 我引导学生注意语调的轻重缓急, 情感的波澜起伏的变化。如“霜”字拖长而读, “愁”要读重些, “寒山寺”这三个字要拉长, “到”要读出无奈。同时, 我还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以加深学生对诗境的感悟。

三、音乐激发, 情感共鸣

通过前面对写作背景的介绍和对诗意境的分析, 学生对这首诗会有一定的印象和理解。这时, 让学生再反复读、重点读、重点诵, 诗的节奏感、诗的韵律、诗的意境就会慢慢浮现在学生的面前。读着诗句, 想象着作者当时的处境, 字里行间流露出忧郁, 难以排遣的苦闷与无奈, 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理解诗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内涵。此时, 我再播放阿炳的《二泉映月》, 那如泣如诉, 如梦如幻的曲调和诗的意境相得益彰, 让学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让诗的情感在学生心中酝酿、升华……我看到有的学生眼圈发红, 有的学生脸色忧郁, 有的学生吟着诗句哽咽了。

四、拓展思维, 学会赏析

为了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我选择了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这首词作为阅读材料:“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在诵读的基础上, 我让学生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同时, 我还给予中肯的评价和小结, 进而结合这首词再分析《枫桥夜泊》中的诗句,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来初步掌握赏析古代诗词的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 我深深地感悟到, 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用心捕捉思维的火花, 感受文学的魅力, 语文教学就会充满欢笑和乐趣。

篇9:周作人《冬夜有感》诗浅析

“椿寿”一词源自《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后世借椿比寿和祈寿的词语很多,如“松椿比寿”、“椿寿”、“椿年”、“椿岁”、“椿龄”等。周椿寿虽名椿寿,但是不幸早夭:戊戌年(1898年)才6岁时即病亡。周作人的《冬夜有感》诗就是为悼念亡弟而作,诗句如下:

空庭寂寞伴青灯,倍觉凄其感不胜。

犹忆当年丹桂下,凭栏听唱一颗星。

《冬夜有感》是周作人现存最早的诗,写诗时才13岁。一位13岁的少年写诗悼念他6岁的亡弟,是很让人感慨的。

诗的前两句写亡弟给作者带来的寂寞和悲伤。弟弟的离去让庭空落,人寂寞,倍觉凄凉,不胜感伤。后两句自然想起和弟弟当年在丹桂树下做游戏、唱儿歌的情景,那一定是快乐的,美好的。如今斯人已逝,好景不再,怎能不“倍觉凄其感不胜”呢?整首诗写现实的悲和往昔的乐,对比鲜明,而以乐衬悲,愈显其悲。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是感情充沛,跌宕起伏,颇为感人。其语言朴实流畅,用词造句颇能构成意境,渲染气氛。特别是最后两句,把兄弟俩的情谊、乐趣充分表现出来了,而且带有民俗色彩和乡土气息。

关于儿歌《一颗星》,周作人另有一诗道及,其《儿童杂事诗·丙之七·歌谣》云:“夏夜星光特地明,儿歌啁哳剧堪听。爬墙虎蚁寻常有,踏杀绵羊出事情。”其自注云:“儿歌《一颗星》最通行,前后趁韵,接续而成。绝无情理,而转换迅速,深惬童心。末曰虎蚁会爬墙,踏杀两只大绵羊。末句有各种异说,此为其雅驯者也。”《越谚》卷上孺歌之谚正有《一颗星》,其歌词为:“一颗星,隔棂灯。两颗星,加油明。油瓶漏,好炒豆。炒得三颗乌焦豆,拨隔壁妈妈搽癞头。癞头臭,加乌豆。乌豆香,加辣姜。辣姜辣,加水獭。水獭尾巴长,加姨娘。姨娘耳朵聋,加裁缝。裁缝手脚慢,加只雁。雁会飞,加只鸡。鸡会啼,加虎蚁。虎蚁会爬墙,踏杀两只大绵羊。”末句有多种异文,如可以说成“肏得小老鼠喊娘”,的确不雅驯。钟叔河先生在《周作人丰子恺儿童杂事诗图笺释》(中华书局1999年版)中分析说:“儿童们在‘虎蚁会爬墙’之下接唱‘踏杀两只大绵羊’,还算是‘寻常有’的游戏,若是居然唱出‘肏得’怎样怎样,那就会‘出事情’也就是遭斥责了。”(第234页)

儿歌《一颗星》在越中小儿那里最为流行,深惬童心。周氏兄弟也是常常“听唱一颗星”的,所以周作人在《冬夜有感》这首悼念之作中只选择了这件童年趣事来表达对小弟的怀念,成年后的周作人仍然难以忘记儿时听唱的《一颗星》,所以他专门在《儿童杂事诗》丙编《儿童生活诗补》中补写了上面这首《歌谣》,记述了在那星光特别明亮的夏夜,儿童们歌唱《一颗星》时的情景:声音清脆流畅,繁杂细碎,颇堪听闻;内容互不连贯,绝无情理,随韵接续,趁韵而成,只有最后一句可雅可俗,既可以“寻常有”,也可以“出事情”,有选择,有刺激,颇为奇妙,能点燃孩子们的激情,增加童年的乐趣。周作人对《一颗星》是熟知的,他的诗和注都是很准确和精彩的。

周作人不仅记述了《一颗星》,还对《一颗星》进行了文学和民俗学层面的研究。他在《儿童文学小论·儿歌之研究》中认为《一颗星》等儿歌是“抉择歌(counting out song),但已失其意义而为寻常游戏者……其歌词率隐晦难喻,大抵趁韵而成。”“盖儿歌重在音节,多随韵接合,义不相贯,如《一颗星》,及‘天里一颗星树里一只鹰’、‘夹雨夹雪冻杀老鳖’等皆然。儿童闻之,但就一二名物,涉想成趣,自感愉悦,不求会通,童谣难解,多以此故。唯本于古代礼俗,流传及今者,则可以民俗学梳理,得其本意耳。”(转引自《周作人丰子恺儿童杂事诗图笺释》第235页)

儿歌《一颗星》给周作人留下的记忆和感受是深刻的,所以他在诗文中多次记述和探讨了这首越中童谣;而一起听唱《一颗星》却只活到6岁的小弟留给他的记忆和感情同样是深刻的,因此周作人为他写下了平生第一首诗。而这第一首诗竟然是首悼亡之诗,这是至可哀痛的。成年之后的周作人还是难以忘记小弟的病故,有时会在文中提起。如1925年4月22日雨夜,在《若子的病》一文中,周作人由爱女若子的作品和疾病想到了小弟周椿寿:“我读了这篇小文,不禁忽然想起六岁时死亡的四弟椿寿,他于得急性肺炎的前两三天,也是固执地向着佣妇追问天上的情形,我自己知道这都是迷信,却不能禁止我脊梁上不发生冰冷的奇感。”这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周椿寿的病情和死亡前的情形,同时也能感受到周作人对亲人的疾病和夭折的沉痛心情。若子在1929年15岁时也不幸病故,周作人在11月26日夜送殡回来后又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若子的死》,发出了“吁!可伤已”的哀叹。

的确,周作人《冬夜有感》诗和其他诗文让我们想到了“椿寿”的祈寿与短命、名字的吉祥与人生的无常、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让我们感叹;而作者对亡者的哀悼和对兄弟、父女亲情的珍惜,又让我们感动。

周作人13岁时写下的他现存最早的诗《冬夜有感》,既显示出作者早熟的才艺,也透露出作者创作的兴趣和对文风的选择。周作人后来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对隽永文风的追求似乎在作者人生刚刚起步和文学创作刚刚起始之时即已崭露头角了。

作者: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六安)副教授,文学博士

篇10:木兰诗有感

为了有更深刻的体会,我去看了电影《花木兰》,果然它比诗给我带来的心灵震撼要强烈得多.一个正值妙龄的少女,能够有如此大的勇气为了重病的父亲,踏上那没有尽头的征途.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中只用了这区区二十个字写尽了木兰十二年的杀敌之状,但是这背后又有多少悲凉凄惨的画面.我们应该能够想象得到,在战场上看着自己平时要好的兄弟,一个个从身边倒下去,她的心里有多少的酸水和痛苦的挣扎.木兰毕竟是个女子,毕竟是替父从军,这十二年里,她逃避过,也放弃过,可是,她有着比男子更加坚强的内心,是内心深处的声音,让她一次又一次振作.有多少个夜晚,她偷偷的躲在被窝里无助的哭泣,可是没有人懂得她的痛苦.没有一个士兵知道,他们口口声声叫得“花将军”竟是一个既脆弱,又坚强的女子,在他们眼里木兰是个智勇双全,英勇善战,无比坚强,待人和善的好将军,所以在战场上所有人都会义无反顾的去保全她,也正是这个原因,让木兰看清了战场上的生离死别,用自己无限的智慧和勇敢去保卫身边的人和自己的国家

篇11:读木兰诗有感

学习了《花木兰》这篇文章和观看了这部电影,花木兰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给我的感觉就是孝顺,因为她为了父亲做出了许多女孩子不能够做到的举动——替父亲出征;她给我的感觉是坚强,一般女孩子做的活都比较轻,而花木兰呢?替父亲出征,还要掩饰自己,只为给花家争光,在训练时非常认真,非常努力,历经磨难。出征时又非常的勇敢、机灵;她给我的感觉还是柔弱的,因为虽然花木兰做出了很不一般的举动,意志很坚强,但不管怎么说她还是一个女子,她也会织布,会很贴心的给父母倒水喝,在出征回来后还是像其他女子那样,需要父母的关怀和爱,需要保护。

花木兰这一形象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不为别的,只是因为花木兰那可贵的精神品质,她有顽强的毅力,能够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敢前进,而我总会因为生活中的小困难就被打败了,所以我要向花木兰学习!

花木兰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篇12:读木兰诗有感

读完《木兰诗》,我知道了这篇文章通过木兰男扮女装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耳朵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的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现在有好多人都将这故事拍成电影,千古流传。

文章虽然讲的是英雄的故事,但刚开始也是很悲哀的。因为木兰的爸爸没有儿子,木兰也没有长子,她只好带兵奔赴疆场,为爸爸出征。木兰作为一个少女离开了亲人,到远处投入战场,投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她与一群男子同吃共住,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累,却干出与男人一样的成绩,然而谁又知道她是个柔弱的女子。终于,几年后,木兰回乡了,但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的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乡。她回来后,她的亲朋好友们都来看望她,她是多么高兴。是十二年来,没有知道她的性别,多难啊。当伙伴们又来看她,他们都惊呆了,在一起十二年了,却不知道木兰是个女子,过去一起打仗,都不知道她是女子,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都不知道她是女子。

篇13:人到中年有感(诗)

一、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大胆尝试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 成为了体现新课程精神、引领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综合性学习”是对语文课本的补充、拓展与整合, 为教师和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学习空间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很多教师开始致力于对“综合性学习”的探索。靳老师执教的《李白诗十首》一课, 是实施小学低年级“综合性学习”的大胆尝试, 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请看靳老师的教学设计:课前, 先由师生共同搜集十首李白的诗, 这十首诗中有学生学过的, 也有没学过的。然后, 他在课上组织学生复习、学习、了解这些诗。一节课的时间里,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效率很高。

从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角度, 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1.“综合性学习”主题的确定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综合性学习”主题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综合性学习”的策略能否顺利实施。现在有些教师设计的“综合性学习”不是选题过大难以完成, 就是选题脱离实际难以实施, 我们应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上确定“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李白诗十首》这节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学习内容涉及到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 但是这些知识都存在于学生能涉及到的学习资源中, 师生只需花费较少的精力就可以搜集到学习材料。此外, 这节课涉及到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靳老师用这样一个很好的办法, 将这些学习内容整合在了一起, 使学生在一节课上学习了一个诗人的多部作品。这样的教学赋予“综合性学习”以新鲜感。

在学生的生活中有许多有价值的“综合性学习”的资源, 我们要善于用慧眼去发现, 去提炼。显然, 这比单纯追求选题的“新”与“大”要难得多。

2. 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师生的自主性。

主题确定为“李白诗十首”, 那么到底是哪十首呢?谁搜集呢?靳老师的做法是师生共同搜集, 搜集的这十首诗是《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独坐敬亭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秋浦歌》《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和《峨眉山月歌》。这种搜集学习材料的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体现了师生选择学习内容的自主性。

3.“综合性学习”的操作应简单、实用。

“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不应单纯追求形式的新奇, 而应尽量朴素、简单、实用。在《李白诗十首》一课的教学中, 靳老师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古诗, 了解刚刚知道的古诗, 还兴致勃勃地指导学生学习新首。师生在质朴、自然的交流中完成了“综合性学习”, 增进了学生对李白诗歌的了解, 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朴实、平易、简单、实用, 既是教学的高难度, 也是教学的高境界。

二、对古诗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过去古诗教学就是读读、讲讲、背背、写写, 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 会读、会背、会默写这首诗就算学过了, 谈不到体会诗的意境, 更不用说创造性地学习了。多少年来, 这几乎成为了固定的套路。

儿童善于展开奇特的想象, 善于展开丰富的联想, 他们的感受深刻、丰富、鲜明, 有时甚至超过成人。在古诗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儿童思维的特点,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丰富诗意, 让他们在自己创造的诗意中尽情飞翔。在《李白诗十首》一课的教学中, 靳老师带领学生重点学习了《古朗月行》一诗。他突破了原有的古诗教学套路, 使学生对诗的理解更加深入。对这首诗靳老师是怎样教的呢?

1. 朗读、理解、表演、想象综合运用。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神仙住的地方我们称之为“仙境”。那么假如“仙境”里有一面镜子, 我们又叫它什么呢?

生:“又疑瑶台镜”。

师:这个“疑”是什么意思?

生:怀疑。

生:不敢肯定。

生:拿不定主意。

生:我觉得是半信半疑的意思。

师:这个“疑”字在这里我们不把它解释为“怀疑”, 当“以为”讲。因为联系前文“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所以又“以为”它是———

生: (齐) 瑶台镜。

师:瑶台镜飞到哪里去了呢?

生:飞上青云端了。

师:好极了!全体同学起立, 表演一下瑶台镜是怎么飞上去的。 (生表演飞的动作)

师:“青云端”是什么意思?

生: (齐) 深蓝色的天空。

师:“云端”是指天上、云里。作者以为瑶台里的镜子飞到青云端去了。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读一读。

生: (齐)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师:请你想象一下月亮是什么样子, 然后表演, 动作越有创意越好。 (生边读诗边做动作)

在这个片段中, 靳老师将朗读、理解、表演、想象整合在一起, 学生已经不是单纯地朗读、理解诗句了, 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想象, 去创作, 这就便于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表现力来丰富诗歌的内容, 将诗的内容融入到心里。

2. 鼓励学生大胆创造, 丰富诗的意境。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现在, 你们在课本的空白处画一个圆圆的月亮, 画大点儿, 想象在这个“月宫”里有什么美好的事物, 然后在里面画出来, 好吗?

(生画月亮, 师巡视。)

师:你画的是什么呀?

生:我在画小白兔捣药。

生:我在画仙人。

生:我在画吴刚, 他在看着桂树。

师:对, 吴刚不允许别人砍桂树。他还有一个本领, 他能把桂树的花做成桂花糕, 做成人们特别爱喝的桂花酒。你们在“月宫”里面画了广寒宫、吴刚、桂花树、小玉兔、神仙, 还画了好多房子, 你们的想象比李白还丰富。

“你们的想象比李白还丰富”是靳老师对学生天真、稚嫩而又无拘无束想象的鼓励。靳老师就是这样, 鼓励学生想象, 鼓励学生创造。因此, 在他的课上, 学生往往有出人意料的表现。让学生通过想象去创造诗的意境, 这在古诗教学中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尝试。“月宫”是什么样的?“月宫”里有什么?“月宫”里面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靳老师放手让学生去自由想象、创造。在全身心地感受诗境的过程中, 一首古诗也就在学生的心灵扎下了根。

篇14:读木兰诗有感

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木兰的国家受到外敌侵略,最高统治者可汗要大量征兵,征兵的名册一卷一卷,卷卷上有木兰父亲的名字,父亲年老体弱,木兰又没有哥哥,所以她决定替父去从军。木兰乔装改扮成英俊少年,她骑着骏马奔赴战场,跨过一道道关口,越过一座座高山,跃马飞奔,驰骋沙场。在那战争的年月里,北方的寒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射木兰身上的铠甲,她一心只想着杀敌,好早日回归故乡。木兰英勇作战,经受了多年的战争考验,终于打败了敌人胜利归来。

可汗给木兰记了大功,封她为尚书郎,但是木兰不慕功名,不图富贵,她回答说:“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读完这个故事,我对木兰佩服的五体投地,她敢于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冲破男尊女卑的罗网,乔装改扮,代父从军,英勇杀敌,屡建功勋,之后又放弃一切荣华富贵,回到自己的故乡,这一切不都证明了男子能做到的事情女子也能做到,而且做的很出色。

我想起往日里,奶奶从不让我干农活,认为我是女孩子力气小,干不了。就说那次摘茶叶吧,她把哥哥、弟弟都带去了,就是让我待在家里。说我一个女孩子家细皮嫩肉的,摘茶叶时万一被草划伤,被虫子咬伤那多不好。奶奶硬不让我去,没办法,我只好使出杀手锏,“奶奶您让我去吧!回来后我给你捶背、按摩?”奶奶经不住我百般哀求,只好答应了。摘茶叶时,我不怕被草划,被虫蛟,双手不停地摘,哥哥和弟弟休息时,我也没有停下来,结果我比哥哥、弟弟摘的还要多,我骄傲地看了他们一眼,心想:“哼哼,谁说女子不如男!”

篇15:读木兰诗有感

暑假里,我读了《花木兰》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花木兰生于北魏年间,那时,北魏连年打仗,朝廷四处征召士兵。木兰想到父亲年龄太大,弟弟年龄太小,不忍也不能让他们上前线,可是,如果家里没人应征,谁来报效朝廷?于是,孝顺的木兰想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她虽然是女子,但和男子比起来,也一点不差,甚至比男子更坚强、勇猛。战场上十几年过去了,木兰随军南征北战,建立了无数战功,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读了《花木兰》的故事后,我不由而然升起了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我们要向花木兰学习,学习她为了父亲女扮男装从军的精神,学习她对父母的孝顺。当然,我们现在不需要代父从军了,我想,现在的我们只要认真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父母干些利索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就是在孝顺父母。但就是这些看似简单的事,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花木兰的勇敢也是我们要学习的。虽然现在我们不要面对战争,但是,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要像花木兰那样勇敢面对,决不能屈服、害怕,要向花木兰学习,做个强者!可是,我们有些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常常以自己是女生为借口,逃避困难,好像总觉得自己不如男生?为什么要这样想呢?“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是女生,但她不是比男生做得更好吗?我的女同学们,不要自己给自己找借口了,向花木兰学习,勇敢、坚强,争取做当代的花木兰吧!

篇16:阅读木兰诗有感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成为一段佳话,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巾帼英雄成为女中豪杰,人中大丈夫!从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到到八十年代的中国保尔张海迪,真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当代青年张海迪9岁时高位截瘫,多病缠身,每行一断路都要洒下比别人多的汗水,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代价,然而她并没有被病魔所吓倒,而是向命运所挑战,每天坚持在家里自学,而且坚持学习各国语言,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而且还翻译了许多英文、日文版的`文学著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她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她凭着自己的毅力战胜困难的信心都达到了常人难以办到的事情。她以“人残志不残”的信心创造了生命的辉煌,成为了生活中的强者,谁说女子不如男?

篇17:人到中年有感(诗)

特级教师严丽萍在执教《四季的脚步》时, 她和孩子们一起穿行在四季里, 进行的是一场洋溢着言语智慧和生命激情的精神之旅, 具有典范的儿童诗教学的学习价值。

一、抑扬顿挫, 念出童诗的味道

整堂课严老师采用孩子们感兴趣的“解密”行动来贯穿。课伊始, 严老师让孩子们自由地轻轻初读, 再放声地朗读, 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朗读儿童诗的第一个秘密———“可以轻一点儿读, 也可以重一点儿读”。这样巧妙地用轻、重两次朗读, 使得孩子们和《四季的脚步》开始亲热熟悉起来, 也初步了解了诗歌的内容, 感受到了诗歌不一般的节奏和美妙的韵味。接下来, 是一节一节地朗读, 这又是一个寻找朗读密码的过程。这个过程, 有展示, 有交流, 更有欢声笑语, 一种叫“幸福”的味道在朗读和言谈中悄悄弥漫。严老师凭借着自身的真诚情怀和高超的驾驭能力, 让孩子们把诗歌读得有滋有味。抑扬顿挫、依情用气和快慢相间的朗读, 呈现了这首儿童诗应有的情致和韵味。

由此让我感受到童诗的生命在“读”。“读”得到位, 童诗就“活”了, “朗朗上口”方能“甜甜上心”。虽然严老师是朗读的高手, 但她不轻易出手, 先让孩子们尽情地展示, 然后, 孩子们读得不够味了, 她的范读就登场了。“刷刷“”刷刷”, 先让自己这片“落叶”“唱起歌儿来”, 继而, 孩子们的齐读便似无数片落叶在秋风中温柔歌唱, 凌空舞蹈。那溪水的“丁冬”声, 金蝉的“知了”声, 北风的“呼呼”声, 在她的引读下, 同样美妙如斯。孩子们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显然和诗中描绘的场景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似乎解释是多余的, 那一份童真童趣也就自然地流淌了出来, 且让你觉得童诗里的所有东西都是有旺盛的生命力的。浸润在孩子们的诵读中, 我闻到了儿童诗的味道, 梦幻、关爱、欢笑、温情、善良、美丽……

二、关注文本, 坚守儿童的立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 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 是世界的发现者。”确实, 儿童在本义上就是发现者和探索者。教师就应该坚守本义, 引导并促进儿童去探索和发现。

严老师在课堂上交给了孩子们一把把探索的金钥匙, 孩子们拿着这些钥匙就能够打开文本的箱子, 找到他们需要的各种宝贝。严老师交给学生的其中一把钥匙就是“关注文本, 聚焦表达”。课中, 她神秘兮兮地对她的天使们说:“请把你发现的藏在这首诗里的词语的秘密表达出来。”

这些古灵精怪的“天使”拿着这把闪闪发亮的钥匙, 寻找到了无数言语表达的珍宝, 令人惊奇。

如, 孩子们瞬间就发现了“丁冬, 丁冬”等四个象声词, 严老师马上追问:那么, 你们在大自然中还听到过哪些声音?于是, 各种各样可爱的有趣的奇妙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 教室瞬间成了空气清新、令人神往的森林、绿地、池塘……大树的笑声、雷公公的哭声此起彼伏。

又如, 学生自主觅得了8个神奇的“悄悄”, 严老师又追问:为什么用8个“悄悄”?孩子们马上说, 是不知不觉中来的。她又问:那什么地方也可以用上“悄悄地”?当孩子们的回答只停留在四个季节上时, 整个身心无时不在倾听、无时不在琢磨孩子言说的严老师立即要求:能不能跳出季节说说?比如说新年的脚步……当然, 学生们马上回应:我们的生日也是悄悄地来的;我们的暑假也是悄悄地来的。反应极其敏锐的严老师随后看似温婉实则严格地要求:请用上诗的语言说说这些话好吗?这当然难不倒学生们:暑假的脚步悄悄地走来, 端午节的脚步悄悄地走来……最后, 严老师得意洋洋地追加一句“:五一”劳动节的脚步笑着悄悄地走远了。学生们大笑起来, 因为上课时“五一”刚过。

对于文本解读, 教师是最容易患成人化的毛病, 这样往往触动不了儿童的兴奋点, 所以在童诗教学中必须坚守儿童立场, 才能与学生的立场无痕对接。严老师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上, 而是凭借诗歌内容引导学生们, 一步步地揣摩各种独特语言现象中所蕴含的表达方法, 让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场”和“生命场”, 达到了“言”“意”的自然共生。

三、凭言语智慧, 传导童诗的韵味

那天, 一听完课, 我就在笔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老师要有属于自己的课堂语言, 家常、随机、灵动、自由、真实、直率, 一切围绕着孩子的生成, 他 (她) 的眼里除了孩子还是孩子。

确实, 严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生成的课堂之所以如此生机勃勃, 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和她言语具有的审美性不无关系。一句话, 童诗需要用诗的语言来对话, 来交流, 来传导童诗特有的韵味。教师如果没有诗的语言修养, 教学童诗也就难了。

具体来说, 应当注意三个方面:

1.语气亲切, 饱含爱抚, 富有音乐美。严老师吐词清晰、声音悦耳、语调温和, 她的话总是使学生如沐春风, 得到良好的听觉享受。严老师爱孩子, 熟悉了解孩子, 知道怎样的语音语调能触动孩子细腻的心思, 温暖孩子渴望的心灵。她对声音的轻重、长短、抑扬、虚实、缓急、续断等手法的综合运用所形成的艺术效果, 使她的语言具有一种奇妙的音乐美, 也使得她本身像一个巨大的磁场, 牢牢地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

2.轻松活泼, 妙趣横生, 富有智慧美。教师的教风洒脱, 思维敏捷, 言语诙谐有趣, 课堂气氛也就宽松活跃。严老师善于抓住各种机会, 机智地设置幽默语境, 寓教于趣, 让学生在笑声中学“语”习“文”。当她问孩子们写夏天的一节诗歌应该怎么读时, 一个孩子说:“有点轻有点重地读。”多么真实而又充满童稚的单单属于孩子会有的语言!严老师连忙跟上她的“爱抚”:你这是最高明的朗读, 抑扬顿挫, 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孩子甜甜地笑了。于是, 师生开始了“又轻又重”的朗读, 快乐而又充满韵味。最后, 她还不忘补上一句:你们已经学会“有点轻有点重”地朗读了, 真了不起!

篇18:读吕岩《牧童》诗有感

你看哟!这多么美好!

但童年时光好像会飞似的,匆匆而过,显得短暂,让人想抓也抓不住,想留也留不了,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它也匆匆地从我的笔尖溜过,我抬头看着画上的“牧童”,倒是他还摆着 POSE ,一成不变,还是那样悠悠在在,不仅令我微笑。

身处童年的快乐少年们,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好好珍惜每一分时光,记住每一刻童年尾巴上的爬满的日子,像一只小蚂蚁似的,储藏童年乐趣,使自己的记忆宝库永远光彩。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人到中年有感(诗)】相关文章:

人到中年诗04-14

人到中年的情感散文05-24

人到中年,我心悠然诗歌04-11

谌容《人到中年》内容摘要04-20

也谈人到中年散文05-03

写人到中年的经典句子05-08

学诗有感七绝04-30

中年人生05-18

青、中年05-14

中年危机范文05-18

上一篇:弘扬西柏坡精神范文下一篇:高二父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