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书目

2024-05-05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书目(精选14篇)

篇1: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书目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全国最早的体育科系之一,60年来,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依靠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学科优势,先后有杨钟秀、杨瑞雪、程国庆、林笑峰等一批国内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在我院任教,涌现了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理论思想及相关科研成果,为新中国的体育教育带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84年起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先后建立起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1992年,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发展学科。获得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东北地区最早建立体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学校。,被评为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是东北地区最早出是到现在为止唯一的1个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设全部4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3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等4个体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及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包括体育教育训练原理与方法、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育教学训练管理理论与方法、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等4个主要研究方向。本专业研究旨在运用现代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与相关学科相交叉,进一步揭示体育运动的`教学、训练中的控制规律,为体育科学化教学、训练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尤其在冰雪运动、篮球和田径等传统项目教学训练原理与方法上拥有一系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本专业具有稳定的科研方向和高层次科研梯队,重视对外学术交流,长期与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国家体育科研院校系所进行课题合作研究。近年来本专业研究硕果累累,并成为东北师范大学重点建设和特色发展专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包括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健康原理与方法、体育发展史、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等5个主要研究方向。本专业是我院在国内最早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本专业依托东北师范大学在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生物学、史学、文化学等综合学科优势,旨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教学与训练的心理规律、学生体质健康原理与方法、体育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开展研究。在学院领导和老一辈专家学者的培养下,近年来本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拥有12名博士学位教师。本专业未来重点将集中于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领域,将在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训练原理与方法等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特色研究。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主要包括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和体育保健学等研究方向。本专业旨在密切联系体育教学与训练实践,积极开展基础性实验研究工作。本专业具有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学术队伍,拥有国内先进的实验室及实验设备,专业实验室面积达98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合计800万元,并长期承担国家体育总局的冰雪运动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研究,已完成通过两项部级鉴定。近年来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专业已拥有特色的科研方向,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

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包括中华武术发展史养生与太极拳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武术教学、训练原理与方法等4个研究方向。本专业重点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开发与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等课题。本专业目前拥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一支较强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近年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级以上的科研课题,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体系,是学院重点建设学科之一。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包括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体操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篮球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排球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和速滑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等5个研究方向。本专业是教育学一级学科的下设专业,是学院较早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之一。旨在研究学校体育中课程、教学相关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在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与已完成和正在进行多项课题合作研究。目前专业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形成一支较合理的学术梯队,未来将重点开展与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相关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

联系人:覃晓红 联系电话:85099598

篇2: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书目

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物理学(师范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电路与系统、核技术及应用、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和光学8个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物理学一级学科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具有博士授予权。学院设有紫外光发射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建)、理论物理研究所、辐射技术研究所、静电技术研究所、先进光电子功能材料研究中心、应用电子技术研究所和物理学科教育研究所;承办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物理实验》杂志。

学院现有教职工107人,专任教师66人,博士生导师11人,教授18人,副教授25人,讲师18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学院在读本科生6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3.4%,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7%,40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47% 。

物理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配备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藏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学院现有实验室面积4170平方米,实验设备价值余万元,拥有包括脉冲激光沉积系统、微区拉曼光谱仪等在内的一批先进实验设备。学院资料室藏书3万余册,拥有包括世界权威性杂志在内的中外文期刊500余种,供全院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使用。

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尤为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理论功底扎实、实验动手能力突出的优秀毕业生,其中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以61届毕业生陆家曦和84届毕业生中科院院士孙昌璞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在科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学院学术氛围浓厚,学术交流频繁,聘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邹广田院士、汪尔康院士、孙昌璞院士等著名学者为客座教授。近年来,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5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其它省级奖励20余项。学院在教学研究方面成果显著,撰写出版了一批优秀教材;获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和教学仪器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多位教师获得宝钢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

篇3: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书目

从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来看,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因此, 有必要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通过对泉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多年来的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经验总结, 对学院设计的专业能力实践课程的调查研究和相关问题的分析, 在把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实践课程的建设提出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泉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大三、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法, 问卷调查法, 对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进行调查分析。共发放调查问卷171份, 回收165份, 回收率达96.5%, 其中有效问卷160份, 有效率达93.6%。

2 结果与分析

2.1 泉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对专业实践课程认知情况

根据泉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安排在第3-7学期。表3-1显示被调查对象中"非常了解""比较了解"所占比例为58.7%, 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而在"一般"选项中, 大四占的比例为35.6%, 大三占的比例为31%, 所占的比例较大, 数据说明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了解不全面, 不了解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产生了一定偏差。

为了进一步了解体育专业学生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真实了解程度, 而设计了相关的问题问卷。如: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目标、专业社会实践报告的主要方式、专业社会实践报告的分布时间段、专业素质实践课程的要求等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数据表所示。

注:此题为多选题

体育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目标是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素质能力、让专业学生具备创业与就业的能力, 课程要求学生要交假期专业实践报告和取得专业等级证书。表2和3显示体育专业学生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目标不明确, 大部分专业学生只是一般的了解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目标。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也处于不理解状态, 表3中选项"报告+证书"中, 数据说明对课程真正了解的仅占18.7%, 大四有20.5%, 而大三只有17.2%的学生知道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具体要求。

学生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认识只存在于表面, 而对于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内容形式和目标不明确, 没有深入了解。关于学生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不了解这一问题, 学校应该开设一些讲座, 对学生进行指导, 使学生真正了解课程, 明确课程目标。学校加强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教学的重视, 将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要求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2 泉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课程基本状况分析

(1) 泉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组织形式

泉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是以学生提交假期专业素质能力实践的报告和取得专业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来完成。假期专业素质能力实践是个人在假期中进行专业的实践或调查, 以个人提交调研报告、实践过程记录及总结报告、论文、作品、课件等成果。而取得专业等级证书组织形式是由学院组织, 报名, 进行培训, 通过理论与技能实践的考试取得证书。

表3-4显示假期专业实践主要以集体的形式为主, 比例占79.4%, "个人"选项中比例占20.6%, 比例较小。而假期专业素质能力实践报告的要求是学生个人提交调研报告、实践过程记录及总结报告等成果为主要的方式, 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要求不了解。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专业素质能力实践和社会实践、学院开设相关课程一样, 因为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和学院开设相关课程的时间是一致的, 大部分学生把专业素质能力实践和社会实践、学院开设相关课程相混, 误以为专业实践课程的方式和社会实践的方式是一样的。为了能更好的开展体育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 学院应该加强学生对体育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引导和解析, 提高学生对体育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了解, 使体育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能更好的发展。

(2) 泉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专业实践课程构成和评定方法情况

根据培养方案的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评定方法是学生选择2项自主开展实践活动, 每项1学分, 共2学分。其中取得二级裁判证书, 二级运动员证书, 二级社会指导员证书为必选, 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 作为取得学分的考核依据 (占1学分) 。学生应从方案中要求的项目中选择1项开展实践, 以提交调研报告、实践过程记录及总结报告、论文、作品、课件等成果, 经过课程组教师评定合格后取得另1学分。

表5显示大四学生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设置是否必要的调查中, 学生选择"必要"的约占86.3%, 学生选择"无所谓"的约占11%, 学生选择"不必要"的约占5%。而大三学生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设置是否必要的调查中, 学生选择"必要"的约占59.8%, 学生选择"无所谓"的约占33.3%, 学生选择"不必要"的约占6.9%。如表5结果显示:大三年级对课程设置"无所谓"和"不必要"的比例为40.2%, 占的比例大, 说明对专业素质实践课程还不是很了解, 不知道该课程的重要性, 其中原因是大三年级还没有进入实习阶段, 不知道实践课程对今后的就业、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表5显示大四学生对体育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相对重视的, 而大三学生的态度令人担忧, 对专业素质实践课程比较不在乎或不重视, 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产生一种无所谓的心理。因此有必要增加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理论指导或相关的学术讲座, 帮助学生深入的进行了解。

表6显示大四学生对体育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评价满意程度比较高, 而大三有一小部分学生, 对专业素质实践课程表示不满意, 根据访谈了解, 影响课程评价主要因素是实践与培训机会少、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积极性不高等原因。这些因素会影响学院对体育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建设与完善。

表7显示专业素质能力课程的评定方法, 学生赞同的比例为72.2%和69.4%, 但是有27.4%和31%的大四和大三学生觉得课程的评定方法不妥当。经回访得知, 对课程评定不妥当的原因是由于等级证书的开设数量少, 实践机会少, 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因素。因此有必要增加等级证书的数量, 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实用的能力;改进实践课程的建设, 促进实践课程的完善, 使学生明确实践课程的目标和作用。

2.3 影响泉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效果因素分析

为了分析影响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效果因素, 根据文献资料, 列出若干个影响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效果因素。通过调查数据结果的分析, 发现影响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效果因素如下:

(1) 学生积极性不高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影响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积极性不高的因素居第一位, 所占比例为55%。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的盛行, 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在宿舍玩游戏, 而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 忽略了专业素质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2) 对实践目标不明确

专业素质能力实践目标也是影响专业素质能力课程的主要因素之一, 普遍存在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目标不明确的, 对实践目标不了解, 其的占比例为43.1%, 在主要因素中排在第二位。且现在有部分学生感觉专业素质能力课程的设置可有可无, 甚至产生一种无所谓的心理状态。

(3) 不重视专业实践

学生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不重视也是影响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所占比例为30%。随着社会快速发展,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 所以, 学生要提高实践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能力, 为自己的就业和创业提高保障。

(4) 课程设置不合理

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完善, 可以更好的为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提供保障。因此, 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生在完成课程的过程中就会遇到的障碍, 成为影响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所占比例为44.4%, 位居第三位。

(5) 教学实践严重缺乏

调查发现, 教学实践严重缺乏是影响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效果开展因素之一, 所占比例为29.4%。教学实践严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制约了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发展。

(6) 教学设施和设备不足、图书资料不足、师资力量较弱、专业相关学术讲座较少

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开展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支持, 图书资料的完善, 师资力量和相关专业学士讲座的引导, 这样才可以使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这也是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开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 学生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认识度较高, 但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认识不全面, 了解程度不够, 真正了解的人数不多, 都只是对实践课程表面认识;而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培养目标也不明确, 影响了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效果。

(2) 学生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这是影响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主要因素。

(3) 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直接影响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开展。而专业实践项目缺乏, 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学院开设的专业等级裁判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存在数量少, 安排培训较晚等不足。

(二) 建议

(1) 加强对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的认识, 使学生明确专业素质能力实践目标

(2) 调高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3) 改善和完善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 增加教学实践基地

(4) 加大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投入, 图书资料的完善

(5) 合理安排相关学术讲座, 增加师资力量的建设

(6) 增加培训机会, 开设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 以泉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课程为主要内容, 探索泉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实践课程在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体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定位。主要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专业实践课程的认识、假期专业实践报告、取得专业等级证书等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通过分析, 揭示其中的问题所在, 为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和专业实践课程的设计, 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专业,专业实践,课程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建, 黄爱峰, 吴旭东.体育教师教育管理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曲宗湖.大学生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黄汉升, 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 2004, 24 (3) :51.

[4]徐长臣.浅论本科体育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J].科技探索, 2013, 394.

[5]孙金波, 贺明津.体育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发展对策[J].滨州学院学报, 2010, 6:26.

[6]韩凤月.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9, 5 (29) :115-124.

篇4: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书目

【关键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分析;参加体育活动

1.引言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对体育锻炼环境的要求、锻炼的时间和次数等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法展,并影响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大学生正处在从学校向社会的转折阶段,正处在从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转折阶段。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根据学科性质分类的三组学生共162名(男生)为样本进行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查阅大量与论文相关的期刊、硕博论文、书籍、以及报纸杂志。从中分析汇总出相关内容资料,这些文献资料为本人撰写论文提供了大量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遵循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关问卷设计的要求,通过咨询专家反复修改后,设计了“廊坊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的问卷并向已分的三组学院随机发放。其他学院(非体育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62份。收回155份,无效问卷5份,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为92.59%。

2.2.4 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数理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3.结果与分析

3.1廊坊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动机的情况分析

对体育锻炼的动机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大多都是排解学习压力,文科类学生比理科类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促进社会交往,比理科同学高出4个百分点。因美学院和文理科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动机的差异较大,表现在60%的学生是为了促进社会交往才参与体育活动的。大学生活泼开朗,通过体育参与他们可以与各学院的同学交流,结交新朋友,增加社会交往。有20%的文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只是为了健身,他们应该认识到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功能的认识。了解动机对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具有积极意义。

3.2学生不参与或参加体育活动少的原因分析

文科学生因为对体育本身不感兴趣不参与体育活动的占到了50%,比理科类学生高14%,比音乐美术类学生高20%,体育运动兴趣是个体积极地探究参与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过程,是培养终身体育的关键部分。理科学生因为课余时间少不参与体育活动的占到了44%,这与他们大量的课业负担有关。音美学院有46%的学生对学校的场地设施不满意,可见学校的场地设施不完善使得学生对体育的满意度大打折扣。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体育的教育,让他们了解体育,从而自觉得投身到体育活动中。

3.3大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

每周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理科类学生比文科类低8%。而文理科学生不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分别比音美学院学生高出12%和4%。其中的原因是文理科学生,学习压力相对偏大,大部分同学面临各种考试,无暇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

3.4廊坊师范学院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持续时间的情况分析

非体育专业学生每次参与体育活动持续的时间普遍都能达到30分钟以上,表现在理科学生有49%的学生活动持续时间在30到60分钟。18%在60分钟以上。文科学生参与活动持续时间相对理科生少,表现在50%的学生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下。音美学生活动在30分钟以下的占到了45%,比文科生低5%。体育活动30分钟以上才可以都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理科学生大都符合我国体育人口的要求。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往往除了体育课,和阳光体育外基本不参与体育活动。缺乏必要的体育知识引导,实际参与情况不容乐观。长期的应试教育和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促使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上,从而忽视了掌握体育知识和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4.1.2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基本上以跑步,球类等为主的一些传统项目,从对学生访谈的情况看,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音美专业学生大都为了娱乐身心,而文科一般是为了增强体质,理科同学更倾向于排解压力,体育强身健体和促进社会交往的功能被理科类学生所忽视忽视。

4.2建议

4.2.1 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培养他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认识到体育的价值,最终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

4.2.2 充分发挥学生联合会、社团和单项体育协会的作用,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如体育文化节、体育知识抢答赛、对抗赛等。

4.2.3 学校应充分发挥现有学校体育设施,吸引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有组织地免费开放体育场馆等。

【参考文献】

[1]杨文轩,杨霆.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陈宁.全民健身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3]卢元镇.体育社会学.北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冯西桥.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赵鹏宇.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J].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篇5: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书目

单位代码:10242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大成街1号 邮政编码:150008

联系部门:哈尔滨体育学院招生办

电话:0451-82708156(传真)

E-mail:wang-hai-liang@163.com 网址:www.hrbipe.edu.cn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代码、名称招生人数初 试 科 目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01.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02.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

03.竞技体育管理

04.体育产业经营管理

05.滑雪旅游

7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611体育基本理论及体育管理学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

01.体育保健学

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612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解剖学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01.冬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理论与实践

02.速度滑冰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3.滑雪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4.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5.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6.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7.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8.艺术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9.健美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10.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613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

各学科专业参考书目录

专业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出版社及版次作者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基本理论

及体育管理学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版周西宽主编《实用体育管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版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人体科学运动生理学

及运动解剖学

《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版全国体院通用教材《运动解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第二版全国体院通用教材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生理学

及运动训练学

篇6: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书目

《运动生理学》:邓树勋 王健 乔德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体育综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全国联考考试大纲及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复试体育基础理论应用《体育概论》:杨文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动解剖学》:李世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武术概论》:邱丕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体育科研方法》:黄汉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7: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书目

山东大学体育学院2011年硕士生招生参考书目

山东大学2012年起不再提供参考书目,请参照2011年。

663体育专业基础综合:《体育概论》(第一版),杨文轩、杨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学校体育学》(第一版),潘绍伟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体育心理学》,季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篇8: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书目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分两个项群,十个舞种。每个舞种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风格。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作。2010年广州亚运会体育舞蹈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体育舞蹈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锻炼性、社交性、群众性、竞技性上面。体育舞蹈是一项非常有锻炼价值的普及性的运动,它所具备的舞蹈的特性使得它有健美形体的功能。而体育舞蹈要求的两人配合也是其社交性的体现。目前,在高等院校中也在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体育舞蹈为大学生的文娱生活增添了乐趣,同时更加为校园体育文化的蓬勃发展起到添彩的作用。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舞蹈教学配备等情况

2.1.1 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舞蹈课师资情况

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具有一定资历的指导者,这样才能使教与学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从事非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的教师中无一人是从该专业毕业的,基本都是经过短期学习后从事该项目的教学工作。体育舞蹈的技术特点较为细腻,没有经过体育舞蹈专门性的长期学习,在技能的传授上对于学习或锻炼者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那么,从事过体育舞蹈专门性学习的教育工作者是开展该课程所必须的。

2.1.2 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场地情况

通过访谈获悉,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的体育舞蹈课程没有专业舞蹈房,大多是根据情况选用篮球场、体操馆、羽毛球馆甚至是室外,场地基本选用的是塑胶地和水泥地,其摩擦力较大,是非常不利于学习和练习的。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舞蹈课的必要基础,木质地板或复合型地板是相对而言十分必要的。

2.1.3 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体育舞蹈放音设备、服装情况

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的放音设备都是手提式录音机,那么根据以上场馆的情况可想而知,音质和音量相对较差和较小,对于课堂教学和学习氛围而言,具有一定的影响;非体育专业参与体育舞蹈学习的学生在服装上均是穿着休闲装等体育课程的运动鞋和运动服,通过访谈获悉,教师虽然对体育舞蹈课程的服装有所讲解和要求,但是由于场地、学习氛围等情况,他们并不愿意投资去购买专门的体育舞蹈鞋和服装,认为没有必要。

3 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舞蹈课开展现状调查

3.1 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舞蹈课开设内容

体育舞蹈当中的分类多种多样,可以让不同需求的学生自主选择,但是在实际开课情况中,由于教师数量、水平的限制,学校开设的体育舞蹈种类比较单一,通常情况下只有交谊舞。学时的数量也不足,一个学期三十多个学时不够学生学习基本舞步和培养身体表现力从目前湖州师院的体育舞蹈教学看来,学校将伦巴或华尔兹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芭蕾形体训练并没有被体育舞蹈教师所采用,使得体育舞蹈的学习有所偏失。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也是教师自己选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搭配教材[1]。

3.2 湖州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情况

3.2.1 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选课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在原因,动机源于需要[1],了解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动机,对体育舞蹈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由表2可知,有89%的学生为了兴趣才去参加选修,有11%的学生是为了学分采取参加选修。因为自己的爱好与兴趣而去参与体育舞蹈的学生在上课时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与探索,为了学分而去参与体育舞蹈的学生更多的只是在偏向于完成学业任务。

除了兴趣之外,学生们对体育舞蹈其他方面的要求则是学生能持续学习体育舞蹈的主要原因。从上表看出,30%的学生选择体育舞蹈作为选修课把它当做是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的生理功能素质的运动,将体育舞蹈当做锻炼身体的有效方式来看待,这也是体育舞蹈的生理功能之一。

35%的学生认为体育舞蹈有助于改善人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说是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因为,在体育舞蹈的练习过程中,人的注意力会被音乐所吸引,从而转移了注意力,能让其他部分紧张的机体得到放松和休息,在放松的心态下进行运动,促进人形成积极的心态。同时,克服技术上的难题,也能挖掘学生探索、钻研的精神。

另外35%的学生认为体育舞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体育舞蹈是一种群体性互动的相运动,体育舞蹈的练习就是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部分的学生是想通过体育舞蹈这种简单、有效、有趣的交流方式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的

3.2.2 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舞蹈的学习情况

3.2.2.1 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体育舞蹈的掌握情况

通过访谈后获悉,在所被调查的100名学生中,能熟练掌握体育舞蹈基本技术的占21%。基本能掌握的占68%。表示无法掌握的占11%。可以看出,虽然能掌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9%,但考虑到目前学校开展的体育舞蹈课程的难度还是偏低,没有涉及高难度的舞蹈动作。所以,有11%的人无法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也可以看出目前学校在体育舞蹈的教学上有所不足

3.2.2.2 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学习后身体素质提高情况

从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课程的情况来看,体育舞蹈课程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舞蹈技术和身体能力得到提升,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舞蹈动作练习模仿。而且,除了生理上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体育舞蹈在文化素养、气质风度、陶冶情操方面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在这方面,因为课时少,课程安排当中的练习密度不够,学生在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效果并不是很显著。

3.2.3 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体育舞蹈课认知情况

在对体育舞蹈课的35名学生进行问谈后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不知道体育舞蹈是什么项目。有14名学生认为体育舞蹈就是交谊舞,13名学生认为体育舞蹈是很多种舞蹈的总称,但不知道到底是哪些舞蹈,而有8名学生完全对体育舞蹈没有概念。从结果可知,大部分的学生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来学习体育舞蹈的。

3.3 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体育舞蹈开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师资较为缺乏

教师不仅应具备严谨的职业操守,专业的技术技能亦是胜任并更好的在课堂上传播技能的必要。因此,应该引进体育舞蹈专项毕业并具有一定运动等级的体育舞蹈专门性人才,这样才能多元化的开展体育舞蹈中的各项内容,才能为体育舞蹈课程在湖州师范学院更优更快的发展提供前提。

3.3.2 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设施不够

体育舞蹈课程的场地最好是光滑的地板,这样才方便于脚下技术动作的教学与练习,才能更好的掌握技术要领。因此,应逐步根据教学要求而改善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为教学质量、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提供契机。

3.3.3 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参与体育舞蹈的的大学生对该项目认识不足

教师应该在理论上加大体育舞蹈相关信息的传播,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舞蹈,从而使更多的男生加入到该项目当中,此外,从服饰上应该加以要求和解释,使大学生了解到穿专门的服饰更加有助于体会技术动作及便于教师发现错误动作,技能逐步的完善是大学生保持锻炼兴趣的重要因素。

4 小结

师资力量: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体育舞蹈教授技巧;场地设施:学校的体育舞蹈场地设施是最大的问题。没有专门的体育舞蹈练习房,作为代替的篮球馆和体操房也不具备正常上课的要求。部分的学生对设施情况不满意,影响了体育误舞蹈课程的开展;教材内容:教材的内容偏简单化和偏老化,时代感较差,没有完备的教材和大纲作为教学内容依据,不能很好的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美.重庆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31-50.

[2]汪军.体育舞蹈与健身[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S1)145-148.

[3]丁婧.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0-21 26-28 32-34.

[4]余积红.上海市部分高校体育舞蹈课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18-36.

篇9: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书目

关键词:大学生;锻炼态度;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对大学生锻炼态度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问题,进而提出改正措施。锻炼态度直接影响人们的锻炼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正确的锻炼态度,让学生对锻炼有新的认知,从而促进学生自主锻炼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名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查阅学院图书馆的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背景和参考资料。

(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采用毛荣建(2003)编制的《体育锻炼态度量表》,包括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主观标准等八个维度。该模型概括了以往社会心理学中态度-行为的定性论述和实验研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的发放时间为2014年4月初,共发放问卷200份,总共回收200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

(3)数理统计法。收集、整理实地调查获得的资料,采用Windows Excel、SPASS11.5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 >0.05为差异不具有显著性,0.01<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

二、结果与分析

1.湖州师范学院公体大学生不同性别的锻炼态度比较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男女生的锻炼态度的平均分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P=0.002<0.01)。这说明男女生对于锻炼得态度普遍还是积极的,只是男生相对于女生来说会表现得更明显些。在八个维度中,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主观标准的性别之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的性别之间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均为(P=0<0.01),行为控制感的性别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4<0.05)。不难看出态度、认知都是思维上的,而习惯、体验等是属于行动上的。可以得出,男女生在锻炼态度的认知上基本相同,但在实际行动上男生的积极性要明显高于女生。这有可能是因为:(1)男生在性格上要比女生好动些,喜欢运动;(2)在锻炼时遇到困难,女生会因为怕苦,比较容易选择放弃;(3)女生锻炼往往是因为其他因素,而男生是因为本身喜欢等。

2.湖州师范学院公体大学生不同专业的锻炼态度比较分析

对于不同专业的锻炼态度调查发现,文理科学生的锻炼态度的平均分差异存在显著性(P=0.045<0.05)。这就表明专业性质的不同可能会导致锻炼态度的差异。在八个维度中,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意向、主观标准的专业之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行为习惯和情感体验的专业差异具有显著性,而行为控制感的专业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8<0.01)。同样的,文理科学生在锻炼态度的认知方面不具有差异性,而在行为的控制上存在的高度显著性差异。文理科学生在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上存在差异。

3.湖州师范学院公体大学生是否愿意一个人锻炼的态度比较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是否愿意一个人锻炼的平均分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P=0<0.01)。这就清楚地说明了愿意一个人进行锻炼的在锻炼态度上属于积极性较高的,自主性也较强。在八个维度中,除了行为认知和主观标准的差异具有显著性之外,其他的六个维度,包括了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的差异都存在着高度的显著性。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湖州师范学院公体大学生的性别和专业之间的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主观标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的差异具有显著性。这与男女生,文理科的一些本质差别有很大关系。普遍存在着男生的锻炼态度要高于女生,理科学生的锻炼态度要高于文科学生的情况。

(2)对湖州师范学院公体大学生在是否愿意一人锻炼的锻炼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这就说明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为,我们要更加注重态度的培养,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和自主锻炼的习惯。

2.建议

(1)注重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多地开设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学生可以更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项目,从而培养学习乐趣,形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2)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养成正确的锻炼态度,丰富课余生活,做到学习与锻炼两者合理安排。

(3)学校要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基本身体素质进行考核。

(4)课余时间运动场地免费开放,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锻炼。

参考文献:

[1]毛荣建.青少年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篇10: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书目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考试科目(代码)参考书目02 经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020204金融学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12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资)吴树青等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2 经济学同上同上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 经济学同上同上020206国际贸易学02 经济学同上同上020207 劳动经济学02 经济学同上同上020208统计学 08 工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08 工学同上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08 工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1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第二版)杨文士,焦叔斌,张雁,李晓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徐国华、张德、赵平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08 工程硕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同上085240物流工程(专业学位)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811管理学原理12 管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同上10 管理科学与工程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11管理学原理12 管理学同上同上120201会计学12 管理学同上同上120202 企业管理12 管理学同上同上120203旅游管理12 管理学同上同上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1251工商管理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5100工商管理(专业学位)②204英语二 ③-无 ④-无

本目录若与教育部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教育部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由学校研招办负责解释。

篇11: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书目

院系、专业、研究方向拟招人数考试科目010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初试复试080701工程热物理

新能源的.转化与利用

02. 分布式能源与微网系统

03. 两相流动传热与测试技术

04. 低品位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

05.光伏物理与应用技术

06.纳米材料与物理

31 (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规模数作相应调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1工程热力学或

802传热学或

803工程流体力学

(801、802、803任选一科)

锅炉原理

汽轮机原理

080702热能工程

燃料燃烧与高效利用技术

火电厂污染物控制理论与应用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大型火电机组节能技术

现代发电技术与机组安全运行

06.大型发电机组热电联供技术

31 (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规模数作相应调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1工程热力学或

802传热学或

803工程流体力学

(801、802、803任选一科)

锅炉原理

汽轮机原理

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

01.动力机械优化设计与寿命可靠性分析

02.现代动力循环与技术

03.新能源装备与技术

04.机械设计与先进测量技术

05.动力设备与计算力学

15 (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规模数作相应调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1工程热力学或

802传热学或

803工程流体力学

(801、802、803任选一科)

锅炉原理

汽轮机原理

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

应用电化学

电厂化学

材料化学

环境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47 (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规模数作相应调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0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无机化学

或有机化学

或分析化学

020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080801电机与电器

电机驱动与检测

电器控制与应用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智能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电厂先进控制与优化运行

06. 电能变换与控制的原理和应用

17 (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规模数作相应调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0电路

自控原理

或 微机原理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规划与分析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

电力系统优化运行

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

05. 新能源与智能电网

72 (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规模数作相应调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0电路

电气工程基础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1. 柔性输电技术

02. 电能质量

03. 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电力电子技术

04. 新型电能变换技术

05. 电力传动系统

06. 高压变频技术

30 (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规模数作相应调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0电路

电力电子030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01. 电能质量优化与节能技术

02. 现代电磁测量技术与智能仪表

03. 电气设备状态监测技术

04. 电力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05. 电力通信网络技术

电力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

07. 嵌入式技术及其应用

17 (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规模数作相应调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0电路

01-03方向: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或 电气工程基础

04-07方向: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或 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

篇12: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书目

一、学院概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地处风景宜人的著名旅游城市秦皇岛,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东眺山海关,西望北戴河,自然与人文环境俱佳,为理想的求学成才之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41年,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

学校现有秦皇岛、昌黎、开发区、欧美学院四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00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馆藏图书文献140余万册;现有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8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00余人。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及硕士研究生24000人。

学院设有生命科技学院、教育系、园艺园林系、化学系、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体育系、数理系、计算机系、食品工程系、工商管理学院、财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建筑系、动物科学系,以及继续教育学院、欧美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学部、研究生部20个教学单位,共47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农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八个学科门类。其中四个学科(果树学、作物遗传育种、应用化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校设有教育部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2个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职业教育、功能材料、凝聚态物理和野生植物资源等10个研究所。学校还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关系。学校与美国特洛伊大学合作建立了“特洛伊大学孔子学校”。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条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业务要求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生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等学力者不能跨专业报考,且在复试时须加试2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由硕士点确定。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入学考试

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阶段进行。初试科目4门(职业技术教育学为3门),其中政治、外语、数学二、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由教育部命题,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为全国联考,其他科目由学校自主命题。报名及考试时间由教育部确定;考试地点由报名点确定;复试包括面试和笔试,复试科目、时间、地点请及时留意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研究生部网页上的通知。

四、说明

本招生简章所列各专业招生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五、联系办法及通讯地址

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360号,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研究生部 邮政编码:066004

联系人:沈老师,于老师,张老师

电话:0335-8069821,0335-8069831,0335-2039375 Email:ssb2039375@163.com

详情请访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研究生部网址:../../col484/col490/1?colid=490

初 试 科 目

系所专业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01园艺园林系090201果树学10①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

③ 314数学(农)或315 化 学(农)

④ 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①②全国统考;③④联考研究方向: 01果树遗传育种 02果树栽培生理 03果树种质资源 04设施园艺(果树) 05观赏园艺(果树) 102农学系090102作物遗传育种12①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

③ 314数学(农)或315 化 学(农)

④ 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①②全国统考;③④全国联考研究方向: 01植物遗传资源研究与利用 02植物分子生物学 03作物育种目标性状遗传与改良 103化学系081704应用化学12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④ 801有机化学或802无机化学 ①②③全国统考;④自命题研究方向: 01功能分子材料 02天然产物化学 03食品化学与工艺学104教育系、职教研究所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16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①②③全国统考研究方向: 01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02职业教育经济管理学 0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4就业指导 05教育技术

初 试 参 考 书

篇13: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书目

教育实习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实习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中心环节, 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学习, 了解教育改革动态, 学习中小学体育教育、训练的内容、特点和经验, 从而巩固和提高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1 淮阴师范学院学生教育实习现状分析

1.1 实习的时间安排

淮阴师范学院10级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时间为7周, 把教育实习工作安排在第七学期前7周, 一可以避开学生就业高峰期;二可以避开所在学校升学冲刺期, 各项活动便于开展。

1.2 体育教育实习的组织形式

关于体育教育实习的形式, 有不同的划分标准。目前高校采用较多的是集中与分散实习的两种方法, 淮阴师范学院体育教育实习形式较单一, 以集中教育实习为主, 由带队教师带领学生回到生源地实习, 便于毕业生后找工作。

1.3 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

扎实的师范生教学技能是教师教育专业适应工作岗位的前提, 也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 切实做好教育实习工作, 学院安排了为期两周的教育见习的工作, 见习内容有校内听课、校外看课、校外教师讲座、师范生技能等等。无故缺席考核者, 以不及格记成绩。虽然学校拥有具体的教育见习计划, 但是实施效果并不显著。校内听课学生只花了两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 校外听课学校也只安排了一次, 选择的学校也并不是很理想。

1.4 实习评价

体育教育实习评价是对整个体育教育实习工作的总结。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教育实习评价, 不仅仅要评定学生的教育实习成绩, 也要评定教育实习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优良评价方法有利于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影响淮阴师范学院10级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因素分析

2.1 学校决策者 (领导) 对教育实习效果的影响

学校分管教育教学实习的决策者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实习形式的确定、实习带队教师队伍的组建、实习培训、实习基地的选择等问题的抉择中, 领导起着决定作用。决策者会根据社会的需要及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与之相应的教育实习计划。这就体现了学校层面教育实习工作决策者 (即领导) 对教育实习工作的重要影响。

2.2 教育实习监督者 (带队老师) 对教育实习效果的影响

实习活动开展有学校带队老师在实习过程中不定期的进行干预, 即对实习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相结合。同时学校派监督小组不仅要监督、检查学生的教育实习, 按照规章制度检查指导, 也要对教育实习的管理者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保障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淮阴师范学院成立了检查监督小组, 对10级教育实习情况进行检查。

2.3 指导老师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是实习生的实际实习效果的决定因素, 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知识水平、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实习的态度都直接影响着实习生, 并且实习生认为实习中学的指导教师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对实习生的态度是实习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 实习指导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对实习基地的选择。

2.4 实习生

学生是整个教育实习工作的主体, 他们是影响整个教育实习工作成绩的重要因素。实习生对教育实习重要性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他对教育实习活动的兴趣及态度, 而学生是否端正教育实习态度是决定教育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实习教学过程困扰着实习生, 几乎每个实习生都选择了“大学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实际衔接不够”和“自己实践教育教学的能力需要提高”说明大学课程改革仍滞后于中小学课程改革, 我院应更加重视对体育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学校学生对自己的认同度低, 不遵守课堂纪律”对今后体育教育实习的实习生如何上好课, 如何处理与中小学生的沟通提出了新的课题。

2.5 实习成绩的评价

虽然淮阴师范学院制定了体育教育实习成绩评估综合量表, 但是在实际评分过程中老师并没有做到“有法必依”。大部分学生认为现在的评价方式不能客观的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实习指导老师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评分, 都是为了照顾实习生把分数打的很高, 还有些是实习生自己打分, 后指导老师签字。至于带队老师如何评分大家都不是很清楚, 最后会评选出优秀实习生, 大家也都不知道是怎么样评分标准。实习生对带队老师的评价在学生实习成绩评价之前, 也碍于面子, 因此实习生不能客观的对带队教师做出评价。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淮阴师范学院10级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采用一次性的集中实习形式, 实习时间稍偏短。从实习生自身情况来看, 对教育实习的认识不够, 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少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导致实习时表现出来的实习生的体育专业基础素质薄弱, 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责任感较差。有一小部分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目前对于实习生成绩的评定, 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随意性特点, 有失客观和公平, 影响实习生的积极性;另外对实习带队教师工作进行评价的体系体系不够完善。学校在实习前对学生师范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 缺少教学方法、教态、口语表达理论与实践的学习。

3.2 实习时间的合理安排

建立“时间分散式”的全程教育实习新模式。通过加强对学生的系统教育, 培养学生的实习意识;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的教学工作能力, 在整个四年的学习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3 选择多种实习形式共存, 避免单一化

集中实习有利于高师院校对教育实习的管理、控制, 集中性地完成教育实习的任务。但是却不利于学生找工作。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地域特点认真选择实习形式, 可以采用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委托实习和定岗实习等形式相结合, 避免单一化, 以求教育实习达到最好的效果, 帮助学生就业。

3.4 实习过程的内容安排要合理

实习生在实习学校安排的实习内容可以使实习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提高了实习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但是体育理论课教学、指导课外活动和其他学科教学工作开展的相对较少。高校应与实习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 丰富实习内容,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5 加强实习指导老师的培训和管理

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责任重大, 为了确保实习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应该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和管理一系列制度。

3.6 完善实习评价体系, 建立客观的统一评价标准

为了改变教育实习中成绩评定的随意性, 使实习成绩公平、公正和公开, 提高成绩的可靠性, 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实习生实习成绩评价体系和高校实习带队教师工作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单影.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白清华.河北省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习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9.

[3]刘春萍.长春市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4]金晓明.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 2005.

[5]陈曙.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篇14: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书目

关键词:湖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运动队运动员;意志品质

1 前言

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不断提高,运动技能与现代科技技术相结合,战术水平日趋接近,使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越来越接近,运动竞争愈发激烈。运动员不仅仅需要运动技术、战术和自身身体素质,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在心理素质中,意志品质占有重要的作用。意志品质是意志的具体表现,主要为自觉性、独立性、果断性和坚韧性[1]。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水平,在比赛过程中,意志品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运动员必须要具备更强的意志。因此,对湖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运动队运动员意志品质的调查分析,有助于为运动队训练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湖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运动队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运动员40人,女运动员60人。

2.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性别的体育专业运动队运动员信念确认度的比较分析

对不同性别的运动员信念确认度进行调查研究。结论为不同性别的湖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运动员运动员信念确认度差异具有显著性(t=2.398,P=0.018< 0.05)。且男运动员优于女运动员。

3.2不同年龄的体育专业运动队运动员目标清晰度的比较分析

不同年龄包括19到24岁,并对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不同年龄的体育专业运动队运动员目标清晰度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F=3.288>3.31,所以P=0.009<0.05),可多重比较。结果表明23岁运动员与其他年龄相比目标清晰度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3.3不同训练年限的体育专业运动队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分析

训练年限包括1年,2-3年,4-5年,5年以上及10年以上。其结论为不同训练年限的湖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运动队运动员意志品质没有显著差异性(自觉性P=0.879>0.05,独立性P=0170<0.05,果断性P=0.191>0.05,坚韧性P=0.649>0.05)。

3.4不同训练项目的体育专业运动队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分析

训练项目为田径、羽毛球、健美操、空手道等。不同训练项目的湖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运动队运动员意志品质没有显著差异性(自觉性P=0.211>0.05,独立性P=0614<0.05,果断性P=0.591>0.05,坚韧性P=0.247>0.05。

3.5不同所属学院的体育专业运动队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分析

运动员来自多个学院,以体育学院为主。不同所属学院的湖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运动员运动员意志品质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自觉性t=-0.622,P>0.05,独立性t=0.109,P>0.05,果断性t=0.640,P>0.05,坚韧性t=-1.122,P>0.05)。

3.6不同参加最大赛事级别的体育专业运动队运动员意志品质的状况

3.6.1不同参加最大赛事级别的体育专业运动队运动员困难承受度的比较分析

不同的参加最大赛事级别包括:无,院级县级市级,省级与国家级。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得出结论为不同的参加最大赛事级别的体育专业运动队运动员困难承受度有显著性差异(F=2.952>2.70,所以P<0.05),可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发现参加最大赛事级别为省级的运动员与参加赛事级别为其他级别的运动员苦难承受度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认为:1)比赛中锻炼了意志品质,面对困难更加坚定,这是比赛对其运动员的刺激。2)参加省级赛事,说明运动员实力较强,但压力也越大。比赛中克服困难,困难承受度得到提高。3)参加国家级比赛,运动员水平相当高。但容易虚荣心膨胀,过于重视输赢。训练时容易松懈,困难承受度减弱。

3.6.2不同参加最大赛事级别的体育专业运动队运动员顽强性的状况

不同的参加最大赛事级别研究,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得出结论为不同的参加最大赛事级别的体育专业运动队运动员顽强性有显著性差异(F=2.952>2.70,所以P<0.05)。可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参加最大赛事级别为省级的运动员与其他级别的运动员顽强性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原因是:1)赛前集训更需要更强的意志品质。2)参赛级别高,训练量则越高,意志品质也越高。3)参加国家级比赛的运动员顽强性不及参加省赛的运动员,主要是容易虚荣心膨胀,导致部分运动员更容易出现训练偷懒的现象。

4 结论

4.1不同训练年限、训练项目、所属学院的湖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运动队运动员意志品质无显著差异性。

4.2不同性别、年龄、不同参加最大赛事级别的湖州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运动员运动员意志品质差异具有显著性。

4.3男女運动员信念确认度不同,男运动员优于女运动员。男运动员在体力上要优于女运动员,能更快的适应训练。

4.4运动员随着年龄增长目标清晰度则越高。面临毕业的运动员自觉性较差。

4.5参加省级赛事运动员较参加其他级别赛事运动员困难承受度强。运动队对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的训练较少。

4.6参加省级赛事运动员较参加其他级别赛事运动员更具顽强性。参赛级别越高,运动员更具顽强性。但国家级运动员顽强性反而不及省级运动员。

参考文献

[1]梁承谋,付全,于晶.BTL-YZ-1高级运动员意志量表的研制[C].北京心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0

[2]孙学川,等.运动员毅力品质定量评定方法-拐点法[J].成都体院学报,1988(3):35-37

[3] 李靖,等.不同项目运动员一般意志品质的量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1(8):21-23

[4] 于晶,崔野.田径运动员不同运动水平、不同性别之间的意志品质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6):761-763

上一篇:九年级物理第16章学案下一篇:优秀政协提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