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晚会会场细则最终

2024-04-23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晚会会场细则最终(共2篇)

篇1: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晚会会场细则最终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晚会会场安排一览表 上午8点45分于丁家桥生活区门口乘坐校车,统一前往江浦。请负责节目的部长通知本部演员同时到场乘车前往!

通知丁家桥观众前往江浦校区观看晚会的时间是下午6点在丁家桥生活区校车停靠点乘坐校车前往江浦。9点厚学楼返回。李远跟车。

所有负责各项活动的同学也负责撤下、收回等所有本人负责的收尾活动,做事有头有尾,善始善终!谢谢各位的配合!辛苦各位啦!

篇2: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晚会会场细则最终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对策

0 引言

大学毕业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面对我国近几年房价的持续上涨,实现住房安居越来越难。而大学毕业生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加之就业形势严峻,和收入水平的增长缓慢,使绝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住房问题。

1 研究意义

首先住房问题是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生存问题,解决好这一困难,可以使他们更好的适应新角色、新岗位,尽快的融入社会。其次许多城市的住房价格接近天价,使得大学毕业生购房成为不可能的事,而这将造成人才的流动不畅,阻碍城市的发展。再次随着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的数量也是居高不下,房价的不断上涨与大学毕业生工资的不乐观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住房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所以解决好他们的住房问题,是保民生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2 南京市大学毕业生住房现状及问题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南京大学毕业生的住房状况,本文发布了问卷调查。共有550位留南京的大学毕业生参加了此次调查。因为房价在2006年后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许多毕业5年以上的大学生,由于对住房的刚性需求等因素,在房价进入新一轮上涨期时已购买了住房,而工作不久又赶上房价快速增长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压力才是最大的。所以我们将调查范围设在毕业5年内的大学毕业生,调查分析内容如下:

2.1 调查对象的学历依次所占的比例为:博士6%、硕士25%、本科48%及大专21%。

2.2 住房方式比例:租房45.9%、购房29.4%及单位房或与父母同住25.7%。

2.3 月租金占月收入的比重及对应人数比例(见表1)。由表1可知在选择租房的南京毕业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比例的大学生,他们的月租金占到月收入的四五成。

2.4 已购房者资金来源分布(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选择购房的毕业生的资金来源,主要方式是首付父母资助按揭自负,而全部由父母负担的比重也达到了27.3%,全自己负担的比重最少。

综上,留南京的大学毕业生中租房的比重最高,其中租房的群体中,有大半的毕业生将四到五成的工资用于租房,除去基本的生活费,工资所剩无几,更不用谈购房了。而租房并不是长久发展之计,最终的选择还是买房。在调查的购房群体中,大部分的资金来源都是靠父母,自己很难全部承担购房的费用。因此,住房问题已经成为留南京大学毕业生的沉重负担。

3 住房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造成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住房保障制度上存在的缺陷,使得现有的制度无法保障到大学毕业生这个群体。另一个方面,大学毕业生对住房有刚性的需求,而商品房价格过高,使得大学毕业生无力承担。

3.1 住房保障制度的缺陷

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形成了以面向低收入者为主的廉租住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保障制度,以及面向中等收入阶层的限价房制度。大学毕业生的收入相比低收入人群略高,因此享受不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保障,同时限价商品房制度存在的种种限制,也使得大学毕业生很难购买到。

3.1.1 廉租房保障范围狭窄,无法惠及大学毕业生

廉租房是政府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因此廉租房所保障的对象主要是城镇低保的家庭,而大学毕业生并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

3.1.2 经济适用房难以购买

经济适用房是以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为销售对象,通过配售的方式微利供应给普通标准住房的一种住房政策。而保障政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审核不严格,高收入者可以购买多套经济适用房,使其成为了一种投资手法。再者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房源不足,使得毕业大学生难以购买到经济适用房。

3.1.3 限价商品房购买条件的限制

限价商品房限定购买人群为本市户口,而大学毕业生群体具有流动性,使得该群体难以符合这一要求。同时限价商品房的定价采用“比周边普通商品房价格低10%-15%”的原则,所以随着商品房价格的攀升,限价商品房的价格也会走高,使得大部分毕业大学生难以承受。

3.2 大学毕业生购房问题分析

据调查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年龄大都处于适婚的阶段,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并不会因为房价的上涨而下降。房价收入比是衡量房价承受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或城市的住宅均价与居民平均年收入的比值。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房价收入比是:发达国家1.8-5.5,发展中国家4-6。依据南京市2006-2010年统计年鉴,可以得出南京近五年的房价收入比为(见表2)。

4 大学毕业生住房保障对策研究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刚毕业的时候收入处于中低阶层,而随着工作能力和职位的提升,收入也会不断的增加,进入中高收入阶层,因此他们需要的是阶段性的帮助,不能采用单一的住房保障方式。

4.1 建立青年公寓

首先,青年公寓不以营利为目的,以政府财政预算为主,由开发商承建,产权属于政府,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管理和出租,租金根据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合理制定,应低于市场价格,并在3至5年内逐年增加,最终不超过市场价格。资金来源可以在政府资金主导的前提下,整合社会资源进行多渠道筹资,减轻财政的压力,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其次,统筹考虑青年公寓的选址、户型、设施,以及物业。按城市的规模,分散选择大学生就业相对集中处建设,位置可以相对偏些,降低项目的成本,但交通尽可能便捷,降低交通成本。户型设置应相对灵活且小些,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居住需求。配套设施以公共配套为主,可以相对简洁,只需满足年轻人的基本需要即可。物业管理可以引入大学校园寝室的管理模式,提供最基本的保安、保洁等服务即可。

再次,从循环使用的理念出发,制定科学的准入与退出机制。毕业生要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经资格审定后,符合入住条件者方可租赁。入住后,逐年对入住者的收入进行审核,如果收入增长到已不符合入住条件时,应限期退租。如超期不退租,应以市场价或超出市场价收取房租,保证房源。

4.2 借鉴共享产权式经济适用房模式

为了实现“住者有其屋”,大学毕业生在购买住房时,可以考虑与政府共同拥有产权的模式,即毕业生与政府各按一定的比例共同支付购买住房。政府拥有三成或五成的产权,买房者在t年后可申请购买政府持有的产权,也可出让自己的产权给政府或与政府共同转让给第三方。当买房者申请购买政府持有的产权时,如果t在规定期限p内,可按原供应价格结算;如超过期限,则应按照届时的市场价来评估;如果买房者出让持有产权,则政府有优先购买的权利,如政府不回购,则可将房屋产权整体上市交易,政府和买房者按产权的比例来分配增值的收益。具体的流程如下(见图2)。

4.3 转变住房观念及加大政策支持

首先大学毕业生在住房消费上,应明确自己的定位,树立“住房梯次消费观念”,不要盲目的追求高消费住房。消费的形式也可以随着自己收入的增加由租房再到买房的转变。

其次在大学毕业生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中,政府应监督和评估政策的实施,使房地产行业良性的发展。同时可以通过政策激励手段来激发开发商参与大学毕业生住房保障体系构建的积极性。通过立法的方式来限制住房的面积结构,优化供给比例。依靠政府支持,充分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尽快的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体制,构建大学毕业生住房保障体系,才能有效解决该群体的住房问题。

5 结论

大学毕业生是发展经济、创造价值的主力军,该群体的住房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而大学毕业生的住房保障制度和该群体的购房能力都存在问题,是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住房难的主要方面。因此引入青年公寓和共享式经济适用房的理念,转变住房观念,提倡梯次消费,并依靠政府的支持,力求解决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问题。

参考文献

[1]汪光焘,刘志峰等.住房、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专题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杨朵朵,马万里.杭州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调查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04).

[3]吴晓.立足于求租群体的南京住房租赁市场探查[J].东南大学学报,2008,(03).

上一篇:生活的滋味作文400字下一篇:余杭区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