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的栖霞散文

2024-05-03

碧水蓝天的栖霞散文(精选6篇)

篇1:碧水蓝天的栖霞散文

碧水蓝天的栖霞散文

如果没有离开家乡的那段日子,也许体会不出家乡山山水水的妩媚;如果不曾感受过异乡天空的阴霾混浊,也许会浑然不觉家乡的空气是如此清新怡人;如果没有登上千佛山企图看到“齐烟九点”胜景的失落,或许至今我依然对家乡的蔚蓝的晴空熟视无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像千千万万个离乡求学的年轻学子一样,背起行囊,满怀激情,奔赴近千里之外日思夜想的大学殿堂。心中曾无数次描绘过自己将要求学的地方,在那儿,不仅有会给予我知识营养的博学师长,还会有绿树映衬着红花的美丽校园,更有省城应有的车水马龙的热闹繁华……这些,都没让我失望,但当安顿下来,当平凡的求学生活一天天的开始,我,对省城的好感在慢慢消失。炎夏酷暑难挨的季节,常常得半夜起来抢水——因城市人口的激增、工业的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生活与工业用水使地下水位猛降,我的宿舍在四楼,水的压力不足常常断水,只好熬到半夜去等着接别人不用水时偶尔上来的那点水。那是我们美丽的泉城啊,居然出现了“趵突泉不突,大明湖不明”的惨剧,原来泉水突突的景观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工自来水管在水中装模作样地“趵突”!在那些个水贵如油的日子里,我越发怀念家乡那潺潺流过村头的澄清的小河,怀念小时候夏日中午用小筲在村里提取清凉甘甜井水的岁月。更让人不爽的是,济南的天空永远是雾蒙蒙的,是那种懒洋洋、死沉沉的感觉,空中永远是昏黄不清,即使天上有着大太阳!更可恨的是,在济南的冬天里,每个人的鼻孔总是黑黑的,让满天飞扬的煤烟熏得,而我们那时正是十八九岁很要好的年龄啊!记得一次放假回到家乡,我到姐姐任教的学校玩,姐姐所在的学校在城郊的一个半坡上,夜晚和姐姐一起出去散步,无意中我抬头仰望星空,忽然发现,家乡的天空竟然是那么的湛蓝,星星也似乎离人近了许多,仿佛伸手可及!不由想起前人的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啊,家乡的空气清新,所以才会让我有“天蓝星近人”的感觉啊!

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我慢慢明白:济南的天不晴是城市化发展的恶果,工业的飞速发展是双刃剑,一方面给经济注入了活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工业生产未经处理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又污染了人类的生存家园。在济南读书的四年里,一方面我思念家乡的碧水蓝天,另一方面又心中不无悲哀的想到:家乡的青山绿水之所以尚存,从另一个角度讲,是我的家乡还贫穷落后,经济不够发达之因啊!

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着微薄之力。我渴望家乡早一天摆脱贫穷与落后,但又担心工业的发展、城市的膨胀会掠走我们清新宜人的空气,会浑浊我们的碧蓝无尘的苍空,会恶臭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这决不是杞人忧天!我们的泉城不是曾经被刘凤诰赞作“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吗?不是曾经在刘鹗笔下是“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吗?不是曾经让老舍先生誉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吗?但我读书时感受的却是……

转眼间,工作已有22年了,从乡下的高中到城郊的初中,我惊喜地发现,栖霞的百姓的钱袋子在越来越鼓,而栖霞的天空依然碧蓝如洗,栖霞的空气依然沁人心脾。这到底是何因呢?我开始陷入沉思。经历如电影镜头一幕幕回放——

我目睹了:污染严重的厂子不管能创造多大利润都被关转并停,政府斥巨资建造污水处理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昔日接纳着污浊黑水的白洋河在日渐澄清、河边绿草如茵;长春湖里鱼虾肥美、湖畔白鹭纷飞;门楼水库两岸桃红柳绿,水质甘甜。这,不仅保护了栖霞人的生活环境,还为烟台人民提供了优质水源。而且政府统一规划工业园区,大型环保性产业在不断兴起。

我看到了:栖霞人高瞻远瞩,创意“感恩农业”之理念,将中国栖霞苹果艺术节在京隆重推出,极大提高了“栖霞苹果”这一品牌的知名度,推动了苹果产业的发展。达到以栖霞的特色优势苹果为切入点,实施“文化兴市”之战略,并且自起连续举办了八届苹果艺术节,以节搭台,服务“三农”,推介城市,招商引资。

我听到:决策者倡导旅游产业,旅游景点在不断开发:温泉度假、道家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自然风光、果园采摘六大旅游品牌进一步建设,“苹果、美酒,庄园、书院,奇石、根艺,运动、温泉”八大旅游内涵进一步提升,栖霞正在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一步步迈进。

我获悉:“中国作家苹果园”举行揭牌仪式,市委市府创造性地提出“出让苹果冠名权”的方法,让这些著名作家在栖霞拥有自己的苹果园,吸引他们定期或不定期地前来创作、休闲、娱乐,从而更好地了解栖霞、宣传栖霞、推介栖霞,全面突破苹果旅游业,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我得知:唐山硼上风车林立,呼呼飞转,充分利用了我市是一个风能资源大市的优势,不断生产出环保型资源,让栖霞人更走近“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而且还专门成立了风能电力学校,为栖霞的未来培养专门人才。

……

“生态立市”的战略实施,让我欣赏到了:十八盘原始森林浩瀚的绿意,那遮天蔽日的.浓荫,比曾经到过的五岳独尊的泰山的胜景——“柏洞”有过之而无不及;牙山春意盎然的日子里,那漫山遍野火红的野杜鹃仿佛朝霞烧透了一望无际的蓝天;秋日硕果累累的树下,红彤彤的苹果映红了果农灿烂的笑脸……长春湖里,不知名字的水鸟舞姿翩翩,这些珍贵的候鸟也知“择良水而栖”,从遥远的异乡来到好客的栖霞人身边。

是栖霞人的环保意识、创新思路,让栖霞特色的“山水城市”在日益崛起。

如今,崮山、牙山、艾山……山山绿树浓荫,鲜花怒放;乌龙河、白洋河、长春湖……水水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相信:在聪慧勤劳的栖霞人的手中,一个“生态之水、洁净之水、水在城中、山水相连”的独具特色的“灵动”山城将傲然屹立在胶东屋脊!

昔日,丘处机西行归来,感触颇深,曾对家乡父老说过:“走遍天下,不如栖霞”。今天,我也想对他乡的同胞说:安居乐业,请来栖霞!因为栖霞的碧水蓝天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生存空间!

我爱你,碧水蓝天的栖霞!更爱你,创造出这一神奇美丽城市的栖霞人!

---(草于-05-05)

篇2:碧水蓝天的栖霞散文

威海是古时的威海卫,北洋水军的基地,甲午战争的见证,美丽的海滨花园城市,花满街,树成荫,宁静、整洁的市容环境,使这里成为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幸运的是我曾两次到过威海,有暇到几处富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逛了逛。两次光顾威海,对这座海滨花园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丽洁净威海城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端的一座海滨小城,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美丽和洁净。

六年前的初秋,我到威海参加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业务培训会。初到威海,行走在宽敞的街道上,清新明丽的街景,略带咸味的潮湿空气,给我一种走入“世外桃源”的新奇和刺激。千里之行的颠簸与疲惫,早已被海滨小城的魅力驱赶得无影无踪。

海是威海的灵魂,海是一定要看的。入住的明月湾宾馆位于环海路北侧,跨过宽敞、整洁的环海路,用不了几分钟就来到了海岸。威海的海岸线全是公园化的精心打造,一簇簇,一丛丛,百花争艳的花圃;一处处大理石铺设的文化广场;一尊尊凸现海滨城韵的雕塑……公园景观随处可见,漫步在海岸公园真是惬意无限。闲逛够了,沿着湿漉漉带着星星点点海草的海岸石阶下行,来到黑褐色布满白色贝壳的礁石堆上,低头看着脚下飞溅的浪花,听着盘旋头顶的海鸥的鸣叫,心潮澎湃;举目眺望,海天相接,水天一线的奇妙景观,看远处海面上浮动的几叶小舟,一种闲适、舒意的美感涌上心头。海鸥斜掠的身影,使广阔无垠的海面增添了几许活力和生趣。温柔的风轻拂海面,海水泛着涟漪,涌着碎波,那是大海迷人的笑脸;“哗……哗……”涛声阵阵,那是大海优美的歌声。美丽的威海岸,呈给我们的是一幅壮观的大海美景图!

山是威海的风骨,山是一定要赏的。威海没有过高的山,威海的山多秀丽而无峻峰,环顾四周根本看不到高山峻岭的威武景观。山海相连,赋予了威海的山无限的灵性,满眼的浓郁使原本干涩的土石增添了无尽的生机。当惊涛拍岸、鸥鹭翻飞的时候,眼前的山景,在白色和绿色背景的映衬下,似梦如幻,让人流连忘返。

街是威海的标志,街是一定要逛的。山青水碧,彰显威海的魅力。宽敞洁净的街道,同样是威海的魅力所在。在我的眼中,红瓦绿树的城市风情更有着无限的光华和潜质。行走在宽敞整洁的街道上,别样的风情让我惊叹不一。随处可见的小别墅造型的垃圾箱,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有人向内投放果皮纸屑,还真以为是一种街景雕塑。绿化整齐的绿化带,时常出现一些不守规矩的植物侧翼旁出。或是一株榆树,或是一株别的什么与绿化不一的树木。这种顺其自然的特意保留,既起到了绿化、美化的作用,也是自然保护的一种举措。整洁的街道,看不到一位提着编织袋随时清理垃圾的清洁工,旅游城市市民的素质高,爱护环境卫生意识强,乱丢乱放现象不严重,清洁工只要清晨集中清扫一次,就能保持一天的洁净。

美丽洁净的威海城,中国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的美誉当之无愧。

乘坐海艇游大海

威海国际海水浴场位于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个天然海水浴场,一年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浴场海岸线全长二千八百余米,东有麻枷山,西有烟墩山,遥相呼应,有万亩松林带环绕,沙滩面积为十万平方米,沙质柔细,海水清澈,滩坡平缓,可同时容纳四五万名游客,点缀于海岸边的花草、石雕、五色彩棚,更显风光绮丽,构成了一幅山、海、林、人于一体的美丽图画。

海水浴场不仅是下海洗浴游乐的场所,而且游乐园、水上世界等沙滩游乐设施一应俱全,快艇、游船、摩托艇等水上游乐项目,更是诱人蠢蠢欲试。

游览海水浴场,是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业务培训会临时安排的一项户外活动,我们没有提前做好下海洗浴的准备。来到海浴场,只是坐在松软的细沙滩上,近观穿着花花绿绿的游客海中戏水;远看飞驶的摩托艇引擎着七彩飘伞海上飞行。海水浴场观赏了一番,我们莱芜一起来参会的几位,有人提议乘坐快艇海上游玩一下。于是,我们穿上了橘红色救生衣,登上了八人座的快艇,在专业快艇乘务人员的陪伴下,驶向大海的怀抱。

初次乘坐快艇,尽管有专业人士保护,尽管穿了救生衣,尽管有熟悉的面孔一起说笑,心里依然是怯怯的,尤其是远离了海岸,在蔚蓝的海面上,快艇被海浪击打着一起一落,一颗悬着的心就要掉下来的似的。渐渐地,一股凉飕飕的海气袭来,我禁不住打了一个寒战,下意识地回首翘望海滩,哪里还有海滩,四周分明全是碧绿的大海,只是快艇划过后激起了一条白色的浪花线。大海的胸廓多么宽广,此时我算是领教了。

十几分钟的海上飞驶,究竟驶出海岸多远,无从知晓,乘坐快艇游大海,尽管是惊险刺激,也是惬意无限。提心吊胆地海上转一遭,也算是弥补了海水浴场没有下海戏水的遗憾吧。

道教祥地圣水观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业务培训会期间,专程组织参会人员游览了荣成圣水观。游览圣水观那天,天气有点奇妙。我们从威海乘车出发不久,天下起了瓢泼大雨,到了景点竟然雨过天晴,等到我们游览完所有景点,乘车返回的途中又下起了大雨,雨水顺着车窗玻璃往下淌,透过玻璃向外望一片模糊,错失了一路风景。

圣水观位于荣城最长的山脉伟德山脉的西部阳面,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全真派发祥地之一。全真七子之一的王玉阳曾在这里演习道法,是圣水观的开山师祖。

圣水观门楼端庄大气,楼高十余米,宽近三十米,门额上书“圣水观”三个大字,门楼整体水泥仿古砌筑,楼上彩旗迎风猎猎,十分气派。

我们走进观门,迎面是一水池,池东倚山,池西为道。沿着池西的道路北上,一座全是山石砌筑的观呈现眼前,门额上亦书“圣水观”三个字,此观建制虽小,然其朴趣却大胜先前所见的门楼。观前有碑刻数块,上书王玉阳传及重修记事数篇。再往里走,有两条道,一偏一正,偏者西行而上,正者直通“百鸟园”。我们沿着正直的道路来到百鸟园,百鸟园是用铁丝网全封闭起来的一巨型“笼”,“笼”中又有大小不一的小笼子,散养或笼养着上百种鸟类,故称“百鸟园”。百鸟园的入园门,门帘十分奇异,是用铁链子做成的,如此奇特的门帘,为的是既方便游客出入,又防止飞鸟逸出。百鸟园堪称是鸟的世界,既有常见的孔雀、山鸡、野鸭等,也有不常见的天鹅、鸵鸟、火鸡等,品类约有数十种,“百鸟”之名乃徒有虚名,不曾容有百种鸟类。

我们走出百鸟园,沿着台阶向上,苍松翠柏杂植路侧,我们一路穿行,观赏了玉虚观、涌金泉、修真洞府等名胜古迹。从修真洞府斜行向上,登上了一方型大理石铺就的云台。站在云台上凭栏而望,向上可见凌空之阁宇,向下可见来路之树木掩映。举目远眺,但见郁郁葱葱的林木覆于山上,虚无飘渺的云雾覆于林木之上,蜿蜒的.登山路犹如一道飘带,翩翩远去,隐于不可知处,此时的天地便像具有生命一般,刹那间变得鲜活起来。“要得山之神需有云雾,更要远观。”一句古老的话语,在此得到了灵验。

我们在云台上远眺观景一番后,继续上行,一条长廊由远及近,长廊为雕梁画栋的仿古长廊,廊门石坊上刻有“荣城伟德将军碑廊”八个溢彩流光的大字。第一座碑是中央军委副主席、长迟浩田上将手书的“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八个大字,其后庄重地矗立着荣成藉一百三十位将军或担任过副军级以上职务者的手迹传碑。长廊以山势而曲折,而升高,青石台阶,黑瓦掩顶,两排红柱牵长廊,与青山碧空相映成辉。荣城伟德将军碑廊,是伟德山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是中国革命史诗的一个缩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座示范基地。我们漫步在长廊中,一种无形的力量倾注全身,精神大振。

我们走出长廊,便来到了圣水观的最高景点——万寿塔。万寿塔造型别致,呈四棱状,十几米高,塔内墙壁上悬挂着二十多万枚领袖像章,大大小小,圆圆方方,一应俱全,让我们大开了眼界。走出万寿塔,我们向南沿台阶而下,一溜儿共有九个亭子,号称“圣水金鼎九龙亭”。圣水金鼎九龙亭以鼎为模,雕建成亭,九亭中展示了荣成籍,身在异国他乡的企业家的丰功伟绩,以及荣成藉居港、澳、台同胞旅居美、日、韩国的爱国华侨,情系故乡之眷恋情怀。走出圣水金鼎九龙亭中的最后一座亭子,有两条下山的路供我们自由选择,一条是滑道,一条是石阶。坐滑道下山既可以尽情体验速冲的刺激,也可以免除劳筋损骨之苦,但需要另行交费。我们选择了沿石阶步行下山,一路欢声笑语,很快就到了圣水观招待所。

我们在圣水观招待所广场卖旅游纪念品的地摊前小驻,随便挑选了几件富有几年意义的旅游品,下行到百鸟园西侧的小道,沿小道走出圣水观门楼,完成了愉快的圣水观之游。

甲午故地刘公岛

初识刘公岛是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上,那时我还是一个青涩少年。后来,观看了电影《甲午风云》,刘公岛的名字,就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时隐时现,挥之不去,并逐渐滋生了一种亲身探寻这座神秘小岛的愿望。

幸运的是我曾两次登上刘公岛。第一次是在六年前参加莱芜市第五次人口普查业务培训会期间,会议举办方专程安排参会人员参观了威海的几处景点,其一就有刘公岛。

刘公岛位于威海湾口,距市区旅游码头约两海里,乘旅游船二十分钟即可到达。刘公岛上风光旖旎,景色迷人。从刘公岛上看威海市区,高楼鳞次栉比,湛蓝的大海一望无垠,山上郁郁葱葱的绿树,沁人心脾的花儿,纤尘不染。在刘公岛上看那青山、大海、美景,使人情不自禁地抒发感慨:多么壮丽的山河啊!走近北洋海军提督署,更是叫人感慨万千。北洋海军提督署正面大门上方,悬挂着李鸿章亲笔题写的“海军公所”匾额。站在那里,我仿佛听到了惊天动地的隆隆炮声,仿佛看到了甲午风云的滚滚硝烟。

一个上午的岛上浏览,我们走着看着,看着想着,耳畔始终响着那威震四方的号角,眼前不时飘过一阵阵那漫天席地的硝烟。仿佛穿越历史的长河,重新回到了甲午之年的渤海湾,历史悲壮的一幕幕重又在眼前层层浮现,令人心潮澎湃。“堂堂一个大清王朝竟然不敢与日本水师对抗而甘愿丧权辱国!难道这就是所谓当时历史的局限?”对于刘公岛的这段甲午历史,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倘若当时的大清王朝敢于同仇敌忾拼死一战,官民一心同仇敌忾,全力以赴保家卫国的话,那北洋水师片甲不留而沉于海底的壮举也可慰籍,那些铁血男儿满腔爱国热情的热血也不会白流!遗憾的是历史不是如此!

时隔六年,我有幸再一次到威海,参加山东省农业厅举办的农村财务管理业务培训。培训班结束后,再次踏上了驶向刘公岛的游轮。这次浏览刘公岛感慨更深。七年时间,刘公岛竟然奇迹般出现了一座“刘公岛博览园”。刘公岛博览园是一处融刘公岛悠久历史与丰厚文化于一身,集高新技术与精湛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景点。博览园共分“刘公文化区”、“海岛历史区”、“休闲娱乐区”三大区,生动地向游人展现出了刘公岛的每一段历史,每一个典故,每一则传说。缘于五年前,我曾浏览过刘公岛,对刘公岛不再陌生。浏览刘公岛博览园,却让我叹为观止,我感叹刘公岛人的英明远见。一个现代化建设工程,几乎复制了刘公岛的所有景点,涵盖了所有刘公文化。如此一来,游人来刘公岛,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浏览一下刘公岛博览园,也就不枉来刘公岛一回了。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到刘公岛各大景点转一转,收获自然会更大。

进入刘公岛博览园,迎面而来的是中华海坛,这座看起来颇为大气的建筑,散发着一股浓重的传统文化气息。与古代帝王用于祭祀的天坛、地坛有所不同,中华海坛是历代沿海诸候、渔人拜祭海神龙王、祈求风洞雨顺,海上平安的地方。它采用传统的天圆地方建筑风格,海坛正面,雕刻了五十六条巨龙,象征着中华五十六个民族血脉相连,也象征着博大精深的海文化与刘公文化。海坛正中伫立着一根巨大的“定海神针”,据说定海神针是齐天大圣使用的金箍棒。其实定海神针最早出自三国时期的《三国成记》,盘古氏生于天地混沌中,其后开天辟地,一万八千年后死去,死后他的一个牙齿化作神针,传说曾被大禹用于治水,后来就成了东海龙宫的定海之物。

刘公岛博览园西北矗立的别致建筑是望海楼。站在楼中临风远眺,四周的美景尽收眼底。这座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唐朝。女皇武则天大规模派兵东征时,前来“察巡东隅海疆”的登州刺史,为了博得女皇的欢心,斥巨资在近海大造行宫离苑,望海楼便是其中之一。遗憾的是世人瞩目的望海楼,女皇并没有登临过。在沉寂了数百年的时光后,于明代永乐四年,毁于倭寇的一把大火。如今看到的望海楼是遗址上复制品。

刘公岛博览园众多景点中,最具看点的是中华海坛下方的地下展馆。漫步展馆,我仿佛亲眼看到了那一场硝烟弥漫的黄海大战。史迹照片、景观沙盘、战舰模型、影视无缝拼接技术、电脑互动动感平台;大型宣教影片《甲午海魂》;模拟实海战场景的战舰……将游客带回到了一八九四年,带回到了那个枪林弹雨,血流成河的刘公岛……

篇3:打造基层政治生态的蓝天碧水

“镇干部工作室”解民烦心事

“遇上烦心事,咱就去村里‘镇干部工作室’唠唠,还真管用!”日前,万寿镇百子村村民陈汉传看到新建农民安置小区平整一新的街道和规范、标准的给排水管网,怎么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前不久,在百子村“镇干部工作室”里,老陈向驻村干部陈杏建反映实施征地拆迁集中安置点后,新建的农民小区街道迟迟没有平整,给排水管网布局也不尽合理,影响了小区住户的出行和日常生活。经实地了解后,陈杏建在第一时间向镇政府作了反映,使百子村集中安置点小区道路及排水管网问题得到了及时、合理解决。

为了加强和改进镇干部作风,促进突出问题妥善解决,万寿镇在全镇4个村、1个社区设立了“镇干部工作室”,让群众有固定场所和渠道反映情况和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驻村干部当场拿出处理意见,并建立了处理问题的台账,一般问题限一周内解决,应该解决但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列出时间表,承诺限期解决。反映的诉求没有法规和政策支持的,汇总情况后逐级上报。

该镇“镇干部工作室”自建立以来,已接待群众“说事”380多人次,收到群众意见、建议105条;受理群众要求办理事项63件,已直接办理59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7件,成功率达97.8%。

“无访镇村”促和谐

前不久,万寿镇政府会议室,一场由于修建乌桥提水站头引发的村民纠纷,在镇纪委、群工办、水利站调解下,最终达成了解决的方案。

忠孝村有座乌桥提水站头,是乌桥、河坝、九里3个村民组250多户村民共用的自建提水站。该站因年久失修,提水功能严重退化。2013年春夏之交,按照“谁收益、谁出资”的原则,村里动员3个村民组的群众筹资修建站头。但由于近几年水源、水路发生了变化,加之各村民组都陆续扩挖了不少当家塘,靠近提水口、取水方便的河坝,九里村民组的100多户村民不愿分摊修站费用,这样一来,计划修建站头的费用就无法到位。3个村民组对筹资的意见不一,村民们将问题反映到了镇上。

“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多为群众着想,谁也不愿跑大老远去上访,绝大多数矛盾纠纷都能在镇村化解。”在万寿镇群众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吴九云语重心长地说。为了尽快平息这场民间纠纷,镇纪委、群工办、水利站、综治办等镇直单位经过多次走访动员,召集3个村民组的群众代表摆事实、讲道理,进行一系列耐心调解、沟通,科学合理地调整筹资比例,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水路远、用水量大的村民多一点;水路短、提水方便的少出一点;已不需要从老站头提水的村民发扬风格,自愿捐一点;缺口部分镇村出一点。“四个一点”的解决方案,最终三方消除了误会和隔阂,及时平息了一起群访事件。

化矛盾纠纷于无形,息访息讼在镇村,这是万寿镇开展创建“无访镇村”活动取得的宝贵经验。自2012年,万寿镇被天长市纪委、市群工部列为“无访镇村”建设的试点以来,积极融合镇纪委、监察室、群工办、司法所等各方力量和资源,综合运用党纪条规、法律法规、经济调节、行政管理、道德约束、村社自治等手段,逐步形成息访、少访,最终实现“无访”的社会环境。

2012年至今,万寿镇没有发生一起到市里上访、群访事件,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重大疑难纠纷不出镇”。

“党员说事日”,说出了新气象

7月7日上午,笔者参加了万寿镇忠孝村的党员“说事日”。

“付综治值班夜餐费21.80元,付村公务用车费48.12元,付村办公通讯费55.54元,付提水站头值班方便面6袋15.20元,付看望困难党员慰问品300元;收农民小区垃圾处理费320元,收上半年鱼塘水面承包款2.85万元……”这是该村7月份的党员“说事日”最后一项议程,由文书钱正山通报6月份村里财务收支“流水账”。

在万寿镇忠孝村,每个月的7日,是村里党员固定的“说事日”,31位党员都会自觉地来到村党组织活动室,共同商讨村里的党务、村务等问题。这就是忠孝村坚持5年多的党员“说事日”制度。

万寿镇党委副书记张玉勤介绍说,“说事日”的内容主要是: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上级会议、文件精神;听取村“两委”上月工作汇报;通报账务情况;对村民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讨论研究确定当前重大村务;组织党员收看远程教育节目等。

由党员“说事日”集体研究制定的可行性方案,实施时都是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例如,在引进生猪和山羊高床养殖项目时,由于投资及技术难度大等原因,起先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对此,村党支部在党员“说事日”上,组织大家研究讨论补贴标准、奖励政策等方案,多次带领党员和村民代表到养殖业发达的乡镇取经,并建立销售与技术合作关系。村干部带头办起了养殖场,实施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据了解,忠孝村的“党员说事日”制度,早在两年前就在全镇基层组织推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这一制度更加切合实际,发挥了民主兴村的功效。

“有了‘村监委’, 咱很放心”

在万寿镇汊河村高邮湖边上的王庄村民组,笔者看见10多个工人正将倒在村道砂石路基上的混凝土铺平、压实。现场,有一位中年汉子拿着钢卷尺和纸笔,一会儿查看施工情况,一会儿量一量混凝土厚度,还不时跑到混凝土搅拌机旁,检查水泥标号和投放量。

“看个啥嘛,不用量的,绝对有18.5公分厚,王老兄,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一位施工师傅说。

“光咱放心咋行,还得让村里大伙儿都放心,所以还得量一量,看一看。”说着,男子查看钢卷尺的度量,并认真地记录着。这人就是汊河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王志远。

“村民集资修路,咱就要对大家负责,不管是水泥、砂石的比例,还是混凝土的厚度,都要监督好,让村里的老少爷们放心。”自该村汊河至王庄的村组路建设筹划、施工以来,王志远就没有歇过脚,他经常到施工现场查查这看看那,可认真仔细了。

在汊王路建设筹备会上,“村监会”不仅认真倾听群众的想法,同时还要对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等会议进行监督,检查会议程序是否规范,是否真正体现民意。“村监委”在核定集资金额时,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意见和建议。

“当初,核算汊王路的修建资金为26.86万元。但‘村监委’提出,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预算外的情况,如果工程已开工,再次集资难度很大,所以预算按28.60万元收取,多退少补。”汊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庆奇回忆说,“村监委”的这个建议得到了村民代表的一致赞同,随后便付诸实施。

“有了‘村监委’,大事小事他们替代咱‘盯着’,村里所有事务都公开透亮,咱很放心!”村民徐庆红不无感慨地对笔者说。

“村务晒上网,真是透明又及时!”

“在合肥上大学时,我每周六晚上都要上网瞅一眼村里的村务情况,村务晒上网,真是透明又及时!” 7月21日,笔者来到万寿镇张安村,提起村务上网,该村在合肥工业大学读书的董仁义一脸兴奋。

“张鸿翔,因下地耕地摔伤,肘部骨折,给予其新农合治疗医药费用补偿公示……”笔者打开“万寿镇阳光村务网”点击百子村的网页,看到村民张鸿翔医药费用的公示数目。“网上公开的都是村里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但村民很关心,都想知道。”万寿镇百子村支部书记王春生介绍。

“万寿阳光村务网”是2012年11月开通的,内容涉及重大村务、村级党务、“三资”管理、惠农资金发放等15个方面,一些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事项也设立专栏挂在网上接受群众监督。如村里在建民生项目,村官基本报酬、奖励工资等,群众对公开内容有异议的,可通过网站民意信箱进行反映。

目前,万寿镇4个村、1个社区的村务全部上网。在市纪委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对“万寿镇阳光村务网”进行多次修改和完善,在网页版块设计上更加突出条理化、简易化、人性化,努力让农民群众看得明白、都会操作。在江苏昆山打工的汊河村村民代表、村监委成员李业才高兴地说:“在网上就能参与监督村级各项事务,太方便了。”

(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市纪委、万寿镇纪委)

篇4:我的蓝天碧水梦高中作文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春游。

满怀着兴奋与期待,我们出发了。刚一出门,就发现天空黄黄的,太阳公公也不知道躲到哪儿去了。走着走着,就感觉胸口很闷,头晕晕的。天空中飘的不知是泥土还是灰尘,远处的东西都模模糊糊的看不清,路上的汽车都开着灯。天空灰暗,空气潮湿,一阵风吹来,路边的河水泛出阵阵的腥臭味,我高兴的心情一下子消失地无影无踪。

我问妈妈:“妈,今天这天气怎么了?”妈妈叹了一口气说:“又是一个雾霾天!”“雾霾?什么是雾霾?”“像今天这样的天气就是雾霾天。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地保护环境,导致环境快速恶化,以至于空气中都弥漫着细菌,所以出门一定要记得戴口罩。”妈妈边说边拿出随身携带的口罩让全家人戴上。“这样的天气,我们还是不去春游了,回家老老实实呆着吧!”爸爸失望地说。就这样,一次高兴的春游计划泡汤了!我失望极了!我只想大声说:“还我蓝天碧水!”

十年后。

我已是一名高二的学生。早晨,在清脆的小鸟叫声中,我从睡梦中醒来,打开窗户,春风扑面而来,太阳公公已向我露出了微笑。早饭后,我骑上自己的太阳能环保电动车向学校奔去。又走到了那条曾经臭气熏天的小河边,如今清澈的河水轻轻流淌,柳枝随风轻盈摇曳,燕子叽叽喳喳,孩子尽情嬉笑玩耍……

篇5:保护碧水蓝天总结

本次演讲比赛是以“保护碧水蓝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比赛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环保意识,教育他们向不文明行为宣战,从小就爱护环境、自觉保护家乡良好的自然风光,为建设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这次演讲比赛由七年四班王梓森和八年一班李元昊同学共同主持,教体局的三位领导和老师担任评委,每校选派一名参赛选手参加。参加比赛的学生,都是经过各个学校老师们的精心选拔推荐上来的优秀选手。比赛中,各位参赛选手在场上的表现都很出色。他们个个口齿清晰,精神饱满,仪表端庄大方表情亲切自然,语言表达自然流畅,激情昂扬。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才能和热情,演讲的内容观点鲜明,立意深刻,紧扣本次活动的主题,富有号召力及教育意义。

历时一个下午的比赛终于有了结果: 一等奖: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

张洪力 二等奖: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

李泽芃

三等奖: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附属学校高中部

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附属学校初中部 这次演讲比赛不仅锻炼了选手们的能力,展示了他们的才华,更重要的是使得我们广大的同学受到了“保护碧水蓝天”的思想上的熏陶。

最后新区教体局焦慧主任为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演讲比赛圆满结束。

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

篇6:碧水蓝天-环保征文

我的家乡在安丘,那里,天总是很蓝;真是“空中焰若烧蓝天,万里滑静无纤烟”啊。水也很清,用“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我的家乡不止天蓝水清,空气也比较清新,每天它都会透亮的和雨后一样清新,鸟儿为它放声歌唱,当你不开心时,一天的烦心事便会抛到脑后。

放学,走到回家的小路上,抬头望向天空,太阳懒洋洋地爬在山坡上,与会洒在大地上,给大地披上一件金色的披风,很是威武。

当你转头看向太阳旁边的云,那些云被烧得通红,犹如火烧云般好看。如果你幸运地话,你会看到由太阳光折射出来的五颜六色的光线落到云朵上,甚是美丽。

现在,随着家乡的日益繁华,那些日子已然成为了不朽的历史。代替他们的是灰蒙蒙的天空和空空荡荡的污水。以前,从来都不知道有雾霾存在是什么感觉,但现在却生活在雾霾之中,人们出行不得不戴上口罩来减少雾霾对自己的伤害。碧水蓝天仿佛被瞬间融化了一般,消失得让人心寒。我怀念以前的生活:没有雾霾,只有清晰的空气;没有灰蒙蒙般的天空,只有湛蓝无比的天空;没有空空荡荡的污水,只有清澈见底的绿水。我怀念那些鸟语花香;那些青林翠竹,那些重岩叠嶂。

绿色,是自然的象征,是充满活力的颜色,是需要我们维护的家园。我爱那绿绿的河流,她细心呵护这怀中的各种生灵,孕育着生命承载的希望;我也爱那碧绿的树木,他们给小鸟们一个温馨的家,给人们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它们是我们清新空气的一道重要屏障;我还爱那缕缕的小草,它们 给动物提供食物,舍己为人。

上一篇:安海中学校友总会成立大会主持词下一篇:财政干部演讲稿:平凡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