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2024-04-14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精选14篇)

篇1: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所谓的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下乡包括: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科技下乡包括: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信息下乡,开展科普活动;卫生下乡包括:医务人员下乡,扶持乡村卫生组织,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发展。

三下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7月份,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7月15日,13科二的20位筒子们拿着自己的重重的行李,兴高采烈地开始我们为期7天的三下乡之旅,汽车即将到达惠州XX中学,XX我们来了!!在这7天时间里面,科二的孩子们可以说有了一个很罕见的相处的机会,大家一起坐着聊天,一起打球,一起在办公室备课看玩笑,在这里有太多的一起,这么多的童鞋在一起,仿佛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刚刚来到XX,周围的村民居民不经意对我们流露了好奇的表情,因为也许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大家穿着一样的衣服,除了校服。同样的,我们也对接下来的7天充满无比的期待。第一天是我们的团队培训,也算是师生的见面会,第一次见到同学们感觉他们还是比较拘束的,特别是女孩子比较腼腆,但随着我们一波又一波的游戏,这时候我才发现,因为我们慢慢的靠近,大家都放开了好多。感觉初一的你们都好单纯活泼也。只要各位老师真正付出,我们坚信有一天你们会开始依赖老师们的存在。

之前在学校的时间,老师们都已经积极地展开自己的工作,一改再改,教学方法几经修改,不断的试讲,如何自我介绍,如何切入主题,如何制造感情起伏让同学们提高听课的兴趣。即使真正到了仞图中学,我们依然根据之前听课的情况修改教案和教学思路,力求寻找最适合同学们的教学方法。

身兼支教组和调研组,其中调研是我最主要的日常工作,但我们都尽量抽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听课。一起玩耍。调研组的伙伴,天天派问卷,做采访,采集土壤做实验。顶着烈日,留着汗水,低声下气礼貌待人,厚着脸皮做采访,还好当地人比较朴实,所以我们的调研工作还是能够按时完成任务。接下来,还要经过7天的实验,一系列的调研报告,我们的任务才算是完成。

最后的一天是我们的文艺汇演,之前经过一晚有一晚的排练节目,一次又一次的挑选节目,各项高大上的节目终于可以搬上舞台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最后的温情视频里,我们和着“你们是我们的星光”,我想,这应该真的是我们要分离的时候,虽然大家都会伤心,都会怀念过去了的时光,但我们依然相信,暂时的离别时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缘分是会让我们再一次走在一起的。下一站,未来的你们。

篇2: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在张易镇上马泉小学校长李学和该村王老师的带领和帮助下,我们调查了该社区的留守儿童和农村的现状,根据该社区的实际情况我们服务小分队在该社区举行了一天的党的政策、法律知识、孝敬父母、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的宣传和调查。另外,我们队员积极帮当地农民朋友收割小麦、帮农拉水浇菜。同时,进行了“进村入户活动问卷调查”(该问卷主要是新农村问卷、留守儿童调查问卷,你对父母知多少问卷调查)。此外,我们寻访该社区和聆听孙子媳妇孝敬百岁老人的感人事迹,聆听该山区一个当了50多年的老党员,谈50年来,党的政策在农村落实和农村的变化,以及怎样当好一名共产党员。使他们感受到了我们大学青年志愿者是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今后必不可少的希望,也肯定了我们在其中的重大作用。特别是在为他们宣传孝敬父母,关爱留守儿童和问卷调查期间,在这过程中所经历的历历目目,至今仍像发生在昨天。

在帮农民朋友们收割小麦时,看到那一张张土色的脸庞,那一双双龟裂的布满老茧的大手时,我才知道,农民的辛苦。当地对农业科技知识的认识还不够,农业种植结构较单一。我想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是口号,而是势在必行的大事;当看到农村基层建设的艰辛时,我才知道自己能上大学的来自不易,我也将更加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西部,让西部人民摆脱贫困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在对当地农民朋友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了当地农民朋友当前以及今后面临的具体问题:当地农民的土地大部分已经退耕还林,他们收人主要来源于林草补贴、自己打工,但农民朋友知识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更没有什么专业特长,只能靠自己的体力去干简单的粗活。每家农民一年净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这个数字还是可观的。可是农民拿着这些钱并不是很开心,接下来钱就要向外支付了。到了年底每年必不可少的是给家里孩子增几件新衣服,那黑白电视机用了好几十年了也该换了等方面的一般家用品。剩下的要全部给孩子来年的学费、生活费。要是万一家里有个人生病,恐怕不借钱是看不好了。这借来借去,家里就欠债了,以后的每年得节约,少吃几顿好饭,少穿几件新衣服,还了钱,才能松口气。农民收入除去支出,剩下的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万一找不到工作干就更没有办法,借了钱总得要还,孩子上高中和大学读书开支最厉害,要赶上了某些乱收费的学校,农民更是苦不堪言。要想农民真正的富起来,靠自己的双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国家政策的正确领导,国家政策整天在喊减轻人民负担,减来减去农民还是被压的喘不过气。政策关键要落实。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现在对我们这些大学生就业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样农民收人减少而支出不会有多大变化,农民负担将会更重。部分没有土地的农民就业问题不能处理好,对我国的快速发展也可能是一个较大的障碍。

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和国家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的常言道:铁不炼不成钢,玉不琢不成器。尤其大多农村青年夫妇一方外出务工或双双外出务工,是一些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留守儿童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一次次打击。使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凸现。农村的孝敬父母的氛围并不是很浓,尤其是婆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现,这是因为代际之间的经历不同,尤其是思想观念上的不同。小孩子的感恩意识淡薄。作为当代大学生,不去体验生活,不去了解农村、了解社会,不与社会相溶,便不是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使我认识了农村,认识了社会,同时也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肩上的使命,更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我将以新的心态,更加努力的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必要的准备。如果我不参加此次活动,也许,我用一生也无法体会.

“三下乡”活动已经结束,两天的下乡生活相对于人生而言,也许并不算长,但对我们参加“三下乡”的全体队员来说,这紧有的两天时间却是大学生活中最绚丽、最深刻的一章。它区别于我们任何一次曾经参加过的活动,它不仅锻炼了自己还服务了农村。这两天中,我们来回于学校与乡镇之间,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克服高温奔波在乡村,虽然感觉很辛苦,但是从中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力,得到了让我一辈子受用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本次“三下乡”尤其队从小生长在城市里,对农村的印象也只局限于电视、报纸上的模糊的概念,对于“真正的农村是什么样,现在的农村发展的怎么样了”这样的问题毫无概念。今年这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了他们一个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的平台,中国有9亿农民,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关心农民,贴近农民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意识。

篇3: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三下乡

我们的团队在该过程中充分做好前提准备, 深入了解当地情况, 全面了解, 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我团队志愿者在陈老师的带领下, 共同进行了七个重要活动:“祖国花朵”——幼儿园支教;“温暖人间”——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 ;“缅怀先烈”——烈士陵园献花;“药都之行”——参观药材市场;“企业风采”——参观药厂;“善行中国”——对话“中国好人”。同时, 我们联系当地团委, 并且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我们的队伍由团委的12名学生组成, 是挺拔矫健的热血青年, 执着而冷静, 勇敢而们是意气风发的时代骄子, 自信而真诚, 团结而自强。我们团结在团队之中, 独立于团队之间。

一、祖国花朵

我分队于4日上午到达安国市第二幼儿园。安国市第二幼儿园位于安国市旧药市三街先后在近几年内进行扩建, 改造, 增添设备, 该园总投资已达40万元, 使该园的硬件设施有了整体改观, 为幼儿创设出了便利、安全、具有现代气息的保教环境。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与园长交谈后, 园长便带我们参观校园, 并把我们逐个安排在各个教室, 用我们准备好的资料进行教学, 本班的班主任也与我们的学生交流班内孩子们的情况, 我们提前准备好的授课内容有诗歌, 绘画, 手语, 舞蹈, 唱歌等课程。家长陆续把孩子送来学校, 我们也和班主任一起接待陆续来的家长和孩子, 九点正式上课, 上课后, 孩子们做了简单的活动操后, 小手背后, 认真听讲, 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感染着我们, 活泼的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授课完毕后, 园长亲切的与我们合影, 询问接下来的安排。

二、温暖人间

紧接着我们继续去社区慰问孤寡老人。安国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 是集光荣院、敬老院、福利院、优抚医院、干休所五位一体的省级标准化服务中心。

福利院的孩子们因已到受教育的年龄, 为了让孩子们有较好的学习环境, 安国市民政局将联系当地教育部门, 为孩子们寻找学校和托幼所供孩子们就读, 并安排专车专人负责接送。安国市民政局还聘用王子昌的闺女和儿媳到中心做护工, 由于这些孩子都是残疾儿童, 民政服务中心为每个孩子建立健康档案, 定期为孩子们进行体检, 做好疾病预防。

我们把慰问品分别分发给了孩子和老人, 给孩子买了笔, 本和棒棒糖, 养老院里, 其中住在光荣楼的94岁的老人是烈士家属, 家人为国现身, 但祖国没有忘了她, 在养老院又重新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 当我们把营养品给老人的时候, 老人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跟老人聊天时了解到他们每天的生活起居的详情。希望广大社会人士还能多帮助他们。

三、缅怀先烈

抗战时期作为红色堡垒的高业村在1945年建成的革命烈士陵园, 当时全村干部群众为保卫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革命干部, 抗击日寇, 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抗战胜利后, 冀中地区烈士陵园选址在革命觉悟较高的高业村。据当地村民李树坤老先生回忆, 当时革命陵园建筑高大雄伟, 每逢清明佳节, 当时县委、县直机关、各学校都列队前来瞻仰和祭扫, 高业村在当时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村民们也为此感到光荣和自豪。

我们到达烈士陵园后, 老奶奶同意献花, 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上了台阶, 映于眼帘的是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 观看了院子两面墙壁上的革命烈士的事迹, 让我们懂得了, 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要珍视现在的美好生活。

四、实践药都

由于安国中药材市场发展历史悠久, 在交易功能之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中药材种植, 加工和经销的产业链条, 是一个综合性的中药材中心河北安国东方药城是国家认定的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 被评为全国百强市场第2名, 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中心交易大厅是东方药城集中交易场所, 另外还有精品交易厅, 针对政府重点扶植的本地企业。此外近年来安国政府又投资兴建了一个新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国际中药商贸中心。新交易中心将集中交易, 仓储, 运输, 信息交流, 外贸和其他相关职能一起。

五、企业风采

安国新隆中药材有限公司是由日本新和物产株式会社和香港隆泰贸易行共同兴办的外商独资企业 . 公司现设国际贸易部和国内贸易部 . 公司负责人知道我们是暑期实践的大学生, 带我们参观了药厂, 各种设施, 和药材, 从未见过。这次的药都实践活动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负责人给我们讲了公司主要生产的产品, 主要的消费人群, 让我们受益匪浅。

六、善行中国

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 经济的快速发展, 道德缺失的弊端显露无疑, 本次活动的最后一项我们采访了“中国好人”——王子昌, , “安国好人”王子昌, 一位退休农技员, 是“2011年度保定十大爱心人物”之一。从1994年开始, 他先后收养了16个残疾孩子, 王子昌像对亲生孩子一样, 给他们治病, 16个小生命, 和王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但又似乎血脉相连难以隔断。他们老两口宁肯自己吃苦受累, 让孩子们享受到家的温暖。如今, 在安国市民政局的帮助下, 把孩子们安排在福利院。

篇4: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志愿服务队的到来受到商河县教育局、商河特殊教育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在欢迎仪式上,徐冬号召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珍惜机会、服务社会、增长见识、提升自我。随后,服务队代表学院向商河特教学校的孩子们捐赠了生活与学习用品。参加活动的师生在商河县教育局、商河特教學校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特教学校残障儿童的康复设施、设备,并对本次活动进行现场调研。

伴随着此次机电系商河特殊教育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学院2014年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启动。本次活动积极响应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团省委、省教育厅等部门的号召,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以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紧紧围绕“为祖国勤学修德 以实践明辨笃实”的活动主题,坚持让广大青年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着力探索覆盖面广、实效性强的实践育人新机制。

篇5: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割草确实很辛苦,通过劳动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农民的不容易,在割草的时候大叔的女儿也跟我们一起,她,瘦瘦的高高的,衣服脏脏的,说她下学期上初一了,虽然年龄不大,却什么都会,你干活时候叫我割草的时候镰刀怎么使比较顺手,割草效率比较高,她用熟练的手法把割的草都捆了起来,让我不经有些吃惊。是的,农民孩子的第一课就是劳动,他们从小劳作,对他们来说这些事是生活中的必然。从小到大,没有抱怨,这就是生活。

第二天我们去了xx县城,通过宣传法律,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人们还是法律观念薄弱,对法律没有那么重视,也不了解,现在是法治社会,我们一定要多宣传法律,让人们了解法,也让人们多关注大城小事,防止上当受骗,做一个懂法的人,为我们的法治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这一次的下乡活动无疑激励着我,作为乡村的孩子,我自从小自立更生,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人不可以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做一个精神独立的人,做一个人穷志不短的人。

篇6: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今年的暑假,对于我来说注定会有不平凡的记忆,因为我荣幸地加入了我们学院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大学生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团。我们的目的地就是城口县修齐镇,大巴山中的一个贫困地区。

我们深夜踏上北上的火车,带着重重的行李,向着我们期盼的方向出发。火车上,大家都兴奋得难以入眠,有的在准备支教教案,有的在设计文艺汇报演出的节目,有的聊起了天。在凌晨四五点,我们到达了万源,简单的吃了点面然后又驱车前往城口县。汽车在雨后的山路上蜿蜒爬行,途中还遇到了个小插曲:连夜的大雨致使山体滑坡,我们被困在山路上达两个小时,进退不得。经过工作人员的抢修,最后终于通行了,看着沿路大大小小的落石,我们心中不免有一丝的不安,但是这丝毫没有动摇我们社会实践的决心。经过漫长的旅程与再次转车,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大家带着极大的疲惫来到住处,还未有一点点休息,大家就开始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因为团队成员都知道这次机会来之不易,所以没有一个人怠慢。

篇7: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时隔一年,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管理学系学生组成的佛山社会实践队再次启航,前往佛山市禅城区南庄开展新一轮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中,佛山社会实践队员们采取“调研为主,支教为辅”的方式,开展一个全新的主题进行研究——深入调研佛山市专业技术创新对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影响,通过调研与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也向社会展示我国目前创新创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同时,队员们还进行义教活动,接近群众阶层,为当地农村服务,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支持鼓励创业事业发展,同时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国家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设立了多个镇专业技术创新试点,而佛山市则被设立为拥有镇专业技术创新试点的城市之一。

纵观现状,佛山市不断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并且聚集了相关技术专业人才,为实现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同时,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号召,当地创新产业在反复实践中不断进步,取得初步成功。

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政策也鼓励与支持了不少当地群众积极创业,加快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正因如此,我们前往佛山市展开第二次调研活动,进行一系列的深入调研。

而本次调研活动围绕以下三个点展开:

(1)分析佛山市作为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

(2)分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一政策对群众创业观念的改变;

(3)探讨佛山市的企业经过创新转型后的发展方向及生产方式的改变。

佛山社会实践队着重于第一二点进行深入调研,同时,通过三个方面的综合研究,了解技术创新试点对佛山市创新型经济发展及企业升级转型的推动作用,以及群众对“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的响应。

在7月17日到7月23日为期七天的调研实践中,队员们通过实地采访,问卷调查,多渠道收集资料(询问当地居民、相关新闻报导)等方式,对当地创新型企业、传统型企业进行调研考察,向创业者及群众调查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了解与看法,还走访了当地已搬迁旧工厂及新建厂区。

总体而言,队员们的调研主要为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佛山市政府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广及落实情况;

(2)佛山市技术创新企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情况的联系;

(3)技术创新产业的发展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广对群众创业观念的指引作用。

通过短短一星期的实地调研,队员们收获颇多,并作出以下总结:

首先是针对大学生创业的问题——

(1)要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社会经验以及各类资源的积累,多接触各种项目,拥有准确的个人定位后才更适合去创业,才能更好地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大学生创业团队可以享受政府各方面给予的补贴,然而,政府的政策仅仅起了推到作用,但这并不是影响创业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创业,亦或打工,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个人价值;

(3)在创业前期准备中,大学生应该对当地政策,行业竞争与公司规模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创业项目的市场份额,市场走向与未来发展更要有深入的规划。

(4)在创业过程中,团队还应该克服产品成果展示的困难,无论是虚拟性如互联网应用,或实业性产品,都应该要有自己拿得出手的团队产品,才能够在当今竞争的激潮中逆流而上。

(5)可喜可贺的是,在本次调研活动中,佛山社会实践队成功地为新华学院争取到更多的实习岗位,其中包括佛山新媒体产业园科之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创业文化中心广东创业小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需要各方面人才,新华学院大三,大四应届实习生与毕业生可向公司呈递个人简介,通过筛选与培训后,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其次是针对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问题——

(1)公司应该注重员工创新思维的培养与锻炼,鼓励员工脑洞大开,进行多方面创意创新,实行专利津贴制度;

(2)要在运营中寻找并积累合适的客源与合作伙伴,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在科技、文化、技术等方面相互借鉴;

(3)传统产业应该改善以往单一的运营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调整产业链,实现产业转型;

(4)要密切注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一切生产为消费者而生。

在进行调研的同时,队员们也在南庄镇展开义教活动。这次回归,他们不仅怀着初心,更是带着全新的知识回来进行义教。随着南庄镇的经济发展,不少外来工及其子女安居于此,每到假期,父母外出打工之时,幼小的孩子便留守家中。

因此,我们围绕“创新课堂,幸福启航”的主题,通过开展旅游地理,手工刺绣,体育游戏等趣味学堂的方式,在教导孩子们知识的同时,给予孩子们关心关爱。当然,在义教的同时,我们也慢慢融入小朋友天真的活力圈之中,逐渐感受小朋友单纯的思维,拉近彼此的距离。

篇8: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下到农村。 2004 年8 月, 中央16 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文件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近几年来, 伴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投入, 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生活情况、农村精神风貌等各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 农村的青年人流动性增大, 常驻青年人突减, 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增多, 部分农村基本覆盖信息化, 日常文化生活匮乏等新现象凸显。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如不对传统的“三下乡”形式加以创新, 紧跟时代步伐, 就无法真正成为服务社会和培养学生的一个有效载体。

1 目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凸显出的问题

1997 年5 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等部委联合下发 《关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 至今已逾15 年。 经过15 年的探索与发展, 大学生“三下乡” 活动已经成为国家科教文卫等职能部门服务广大农民、服务基层的重要品牌[2]。 目前,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按专业特长分类, 可以分为科技宣教类、文化文艺类、卫生保健类。 近年来, 还有一类综合卫生与文化的人文关怀类, 比如关爱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就属于这一类。 按实践内容分类, 可以分为宣传调查型、设计维护型、帮助生产型、表演展出型、支教授课型。按实践时间分类, 最少的有3 天, 最长的有1 个多月。 按实践人数分类, 一般至少5 人为一队, 人数也可达到50 人以上。

通过以上的分类, 就构成了现在各种形式的暑期实践活动。 尽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也作出了一定成绩,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不足, 正视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认识不到位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论在大学生素质拓展, 专业能力提高, 对国情的了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有的高校还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给予相应的学分, 然而这种重视提高不了大学生对其正确认识。暑期“三下乡”的参与面不广, 个别院系在选拔实践队员的时候缺少足够的思想教育, 选拔过程简单宽松, 有个别服务意识不强, 个人素质不高, 觉得社会实践新鲜好玩。 还有的参加动机不纯, 为了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 有的实践队大学生, 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任务, 为了“下乡”而“下乡”。 在集市摆几张桌子, 横幅一拉, 向来往的群众发宣传单, 对前来咨询的群众泛泛而谈, 摆摊时间1 小时左右就打道回府。 领略乡镇美景美食, 购买特产反倒成为实践队员们的主要“工作”。 这样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实践队, 不仅影响到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还会损害到高校的名誉, 受到当地政府或单位的排斥。

1.2 项目策划有误区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实践活动主题、形式的确定、组队, 对组员进行思想动员, 作初步计划等。尽管每个实践队在出发前都会制定相应的计划, 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但是很多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调研, 教师对于前期的方案指导不足, 学生筹备时也没有深入了解实践地的实际需要。很多的实践队存在一个误区, 想方设法筹备更多的实践项目, 这些项目有些华而不实, 没考虑到是否适合实践对象, 实践对象是否又需要这些项目, 最终造成实践成效不佳, 大学生成就感低下。

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 许多高校都是派辅导员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造成在实践过程中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 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 带队老师力不从心。个别老师责任心不强, 难以给学生很好的指导, 影响了实践效果。特别是有些带队老师经验不足, 造成实践活动不顺利。

1.3 实践经费难筹措

高校团委每年都有专门的学生社会实践经费预算, 每个高校划拨的经费相差很大, “三下乡”社会实践经费与学术研究、 技能提升等经费相比比例还是偏小, 申请额外划拨经费难上加难。有些高校这部分经费十分紧张, 具体承担实践组织工作的院系部门, 在制定实践队的活动时间、参与人数、实践项目时往往受到实践经费的限制, 导致实践效果打折。

1.4 实践效果短期化

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社会实践基地, 每年的“三下乡” 实践活动中, 并没有连续地选择社会实践基地, 流动性比较大。部分高校院系领导遵循的是哪里方便, 就去哪里的原则, 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 使得社会实践基地成为空牌, 浪费人力、物力。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稳定性与长效性机制, 也使得实践活动无法制定长期目标, 浮于形式。

2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思路

2.1 端正认识, 注重专业指导

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发动者, 作为具体承办实践活动的院系, 必须积极动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 让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明确社会实践并不是一次单纯的体验生活, 一趟旅游。应该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能特长, 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锻炼自己运用知识能力的同时, 围绕实践主题为当地群众服务。让学生在出发前有使命感, 参与时有光荣感, 归来时有成就感。

大学生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队成员名额有限, 基本从各级学生会、社团、班委中选出。只有突破身份、专业、年级等因素的限制, 组建自愿为主, 或返乡大学生群体的实践队, 才能够大大地提高实践主动性。

各院系要组织好实践队员的培训工作。 围绕实践队的主题和活动项目要求, 可以聘请多名专业老师集中指导, 也可聘请校外专家指导。规模较小的院系可以形成联合实践队, 加强院系之间、高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 开展更丰富的实践活动。要紧紧抓住实践地政府当年的主要工作, 将实践项目贴近地方发展, 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 拓宽思路, 涉及到例如环保、水利、法律、农业、电力等行政部门, 可以寻求他们的指导或申请组成联合实践队, 通过地方、企业出资协办的方式筹集实践经费, 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与赞助, 推动社会实践更好开展。

2.2 因地制宜, 服务与实践并重

不同实践队各有特色, 实践项目与时间也各有不同。 实践队在设计实践项目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自身特长, 结合当地特点开展实践活动。例如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系与信息系联合实践队发挥专业特长, 深入乡镇村开展义务维修, 并为文化氛围浓厚的尤溪县管前镇九曲村献上文艺晚会;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实践队深入尤溪县西城镇凤元村、秀村、七尺村、文峰村等地, 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水渠、排洪沟、河堤等农田水利设施, 开展了测量河道落差, 河道防洪排洪功能检验等活动;福州大学实践队深入乡村,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活动;福建省中医药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尤溪县八字桥乡, 调研全县重点中药实验基地发展状况。这些实践队开展的实践项目因地制宜, 需求与供给相适应, 使实践活动具有很好的成效, 得到当地政府积极的支持。

2.3 合理筹划, 花“小钱”做“大事”

实践时间的制定, 依赖高校划拨的实践经费, 当地政府或单位对实践队的支持情况而定, 时间过短, 学生实践效果不佳, 对当地的服务不够。进行合理的经费、时间预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最短保证在一周左右为宜。 实践队住宿一般是安排在学校宿舍或者政府宿舍, 当当地无法承担时, 就要居住宾馆, 这对许多实践队来说, 是费用最高的一项。社会实践最大的花费无非是在住宿费与日常饮食上, 经费不多的实践队, 要尽可能与当地沟通, 得到支持。 也可以采取自己买菜煮饭的方式, 这种自食其力的方式不仅增进了大学生们之间的交流, 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4 精选实践基地, 制定长效机制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让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接地气、察民情。 高校在选定社会实践基地时, 要根据学校专业特色以及能够开展的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 签订责任书。 实行双赢原则、就近原则, 把社会实践与思想教育结合, 与专业学习结合, 精心组织。实践基地要能承担大学生相关专业社会实践的需求, 融合教学、科研、生产、育人为一体。在向实践基地提供物质支持的同时, 积极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化, 让大学生受到更好的锻炼, 地方与单位取得更好的效益。加强校地联系, 制定长效性的保障机制让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不应是临时性的实践活动, 要保证活动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将“三下乡”变为“常下乡”。

2.5 设计实践成效考核制度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队成员的表现情况, 要纳入日常的教学安排并给与相应成绩, 纳入评先评优的考核指标, 作为入党的考核依据。实践队指导教师的指导成效, 也将作为职务 (称) 晋升、年终考核的重要条件;同时加强对学院的考核力度, 把社会实践开展情况作为学院学生工作考评的重要指标, 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3]。

将“订单”式的社会实践引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去, 形成高校出学生, 基层单位出岗位的模式, 服务基层, 服务三农。 提前给与大学生进入社会实践的机会, 了解单位或企业运行模式, 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道路。

3 结束语

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促进了大学生成长成才, 培养了大学生更强的实践能力, 为大学生今后走入社会做好了铺垫。 作为实践教育的组织者, 我们要紧密跟随当今社会发展形势, 结合高校自身优势,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努力使实践活动具有长效性与稳定性, 发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最大作用,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倩.浅谈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的建设[J].科教文汇, 2007 (09) :20-21.

[2]王锐琴, 刘芳芳, 苏建国.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再思考[J].中国产业, 2011 (2) :65-66.

篇9: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关键词高校教师 社会实践 活动机制

一、高校教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意义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教师了解社会、明晰责任,增长才干、进一步教书育人奉献社会的重要渠道。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与自我学习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提高教师实践经验的目标,实现高校教师全面发展的目的。新世纪的高校教师肩负着培育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我们必须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全面综合教育,使广大高校教师可以成为对国家和社会的完美园丁。

二、 “三下乡”社会实践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社会支持力度欠缺。

暑期社会实践是一项走向社会的活动,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很难实现,需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关注与支持。然而,在高校与社会的接触中,很多单位疲于对本单位工作的处理,无暇顾及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这一于己无关的事,很多学校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错误观念。很多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依靠老师人际关系,使社会实践成为老师的一种负担。

当前,一些走在前沿的高校虽然已经把暑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中,但是还是存在着个别高校不重视暑期社会实践,把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高校教师第二课堂活动来抓。很多高校对于暑期社会实践的配套经费不及时,资金无法满足社会实践开支,致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大缩水,搞起形式主义。

(二)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科技性、趣味性。

虽然团中央每年根据社会热点,突出重点确定一些主题,但是各高校在社会实践开展中,很难完全与自身结合,大多数高校依然认为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青年教师个别行为,因而很难控制高校青年教师所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所涉及的方向,除高校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可以贯彻实施团中央精神,个人暑期社会实践很难联系社会热点,且形式大都局限在参观、调查、访谈等。从而造成暑期社会实践效果不理想,缺乏创新性。

高校团委组建的暑期社会实践团虽然可以紧密围绕团中央文件精神开展活动,但是基本上以团委青年老师为主,缺乏专业技术支持,形成了送知识下乡高校教师自己并不精通的现象。没有真正的把文化科技卫生送下乡,且活动每年形式基本相同,参与者存在厌倦情绪。

(三)高校教师缺乏意识教育,对社会实践必要性认识不足。

如今大部分高校注重高校教师的文化课教育,忽视对高校教师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把知识停留在纯理论上,对高校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缺乏一个测评标准,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对高校教师社会实践工作采取放任不管的方式予以对待。大部分高校教师也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却忽视了社会实践这堂必修课,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如高校教师处理事情的能力匮乏,人际关系处理不够妥当。

三、对暑期社会实践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对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

暑期社会实践是走向社会的活动,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无法完成。政府领导必须重视起来,将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放入地区发展规划中,积极配合高校开展活动,为暑期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让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有效的在社会上开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各高校更应该将暑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发展纲要,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在人力物力上予以支持,抓好关系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提升高校教师就业、创业能力,加大对科技的重视。

鼓励高校教师选准项目,根据地方需求,将创业项目带出校门、带进企业、带向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结合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借助暑期实践平台,拓展高校教师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组织高校教师深入见习基地,展开见习实习、挂职锻炼等活动,引导高校教师进一步了解就业形势,把握就业方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同时,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课程设置,了解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找出差距,认清不足,以此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鼓励将社会实践与高校教师的专业学习、科研立项和科技创新项目等相结合,支持高校教师带科研课题到农村、下基层、入企业、进社区,开展实地社会调查研究,增加实践的学术、科研含量,提升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要鼓励高校教师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支持专业教师吸收并带领高校教师进行科研课题建设。

(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强高校教师意识教育,提高高校教师主观能动性。

坚持一体化分层次教育思路,有的放矢地安排不同年级高校教师参加不同项目活动。对于没有接触到专业课的低年级高校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考察,志愿服务活动,高年级高校教师可以开展社会调查,科技文化服务活动。如此安排更具人性化,更具合理性。

完善教师社会实践考评体系,纳入教师综合素质测评,通过创新学分等形式激励高校教师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中来,对于出色完成暑期社会实践任务的高校教师采取认定创新学分的策略予以肯定。大力倡导高校教师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加大表彰力度,对优秀调研报告、成果编印成集,树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典型,隐射全体高校教师。

参考文献:

篇10: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为贯彻习总书记五四青年节系列讲话精神以及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要求,展现当代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7月4日至7月10日,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团委学生会和思源社一同来到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清水乡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开展了有与当地政府人员座谈、走访当地老党员活动中心以及当地大学生村官、去当地养老院服务、参观当地水稻、蓝莓科技种植示范基地与灵山旅游开发项目地址等一系列活动。

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们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也不断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感触深刻、收获很大。

用心学习用爱践行

七月五日上午,我们在清水乡乡政府老党员活动中心与清水乡老党支部成员一起聊天座谈。清水乡老党支部共有18位老党员,他们当中大多数党龄都超过30年,其中老党支部书记曹绍友爷爷有46年的党龄。据曹绍友爷爷介绍,清水乡老党支部主要有三个服务职能,一是老党支部成立的老年人体育协会在每个周末都会组织清水乡老年群体到乡政府来锻炼健身,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二是老党支部每年都会走访两个行政自然村,为乡政府作出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材料支持;三是老党支部每年也会走访一个学校,主要考察学校的卫生设施以及关爱贫困学生。除此之外,每个月的18号是老党支部的学习日,在这一天,老党员们会一起开展政策、党章等理论学习,保持共产党员思想的先进性。在座谈会上,我们得知老党支部书记曹绍友爷爷以及老党员曾祥明爷爷是江西农业大学的前身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毕业的,我们倍感喜悦与荣幸,他们都向我们讲述了他们当年学习、工作的场景并勉励我们学习好专业知识,努力成为一位国之栋梁。相比现在,我们倍感幸运。他们大多数老爷爷在退休之前都是扎根基层,一心一意服务于我国的基层农村事业,一直到退休时才向党申请回到家乡,但回到家乡后,他们没有停止奉献的步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们就是以这样的信念与决心在老年之时继续发光发热,用他们的话讲,“我们要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老党员,我们用心向您学习。

走进村官 走进“三农”

在七月六日,我们在清水乡工会吕副主席的带领下,来到了清水乡水稻高产示范田以及蓝莓种植基地,而这些活动正好与我们三下乡队员的专业密切相关,我们也是当一次专业实践活动。在水稻高产示范田,吕副主席向我们介绍了该地水稻种植的品种以及种植作业方式等基础信息,我们农田水利专业学生问了关于该示范田的排水系统以及水稻的需水量问题,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则对该示范田的土地平整与规划相关问题更感兴趣,队员们虚心请教,都想借助这一难得的机会解决自己心中存在已久的课题疑问,我们的吕副主席也耐心、详实的给大家依依解答,用他所知道了解的知识尽力为我们答疑解惑,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而在后面的蓝莓基地,大家心中都充满激动与好奇,激动的是这是难得的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蓝莓树与没有采摘的蓝莓,而好奇则又是大家都想了解蓝莓树的生长方式与蓝莓树怎样产出蓝莓果的。据吕副主席介绍,这个蓝莓基地是吉林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来清水乡投资建设的,基地用于蓝莓的科学研究以及商业种植,我们走进蓝莓园,仔细观察蓝莓树的特征与不同时期种植的蓝莓生长情况,虽然我们大家了解学到的专业知识不多,但这也是给我们大家开眼界、丰富课外知识。

勿忘国耻 脚踏实地

篇11: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来到綦江县三江镇黄荆村已经4天了,在热情的村民配合下,我们每天忙碌而充实着的生活着。三下乡的活动已经接近尾声,在这几天的生活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在政府的响应和支持下,一个农村由贫穷转变成美丽富饶的艰辛与不易。

綦江县位于重庆市南部,毗邻贵州。三江街道地处綦江县中央,黄荆村是渝黔、渝湘交通汇合地。黄荆村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的人占大部分,只余有小部分剩余劳动力,其余为老弱孤幼留守人员。昔日黄荆村人多地少,土壤贫瘠,水源缺乏,生态状况很差,村民除农业耕种外,大多靠外出打工为生,没有一个可以支撑经济的产业,人均年收入在4000元左右,2010年2月,按照市、县农村危房改造的精神,黄荆村337户农房被列入巴渝新居建设范围。中共綦江县委三江街道工委与2月8日召开农村危旧房改造动员会,部署巴渝新居建设工作。经过8个月的努力,337户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圆满完成。

在我们来到黄荆村的第一天,就是被这样的改造后美丽的巴渝新居所吸引。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让我们也与黄荆村民们的心更加的贴近了起来,在黄荆村公共服务中心——儿童爱心家园中,我们与19位农村留守儿童度过了一段了愉快的时光。一进教室,就看见小朋友们端正的坐在课桌前,非常规矩,美丽的大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刚开始都还有点害羞,在做了一次小游戏后,就敞开了心扉与我们开始玩耍起来。在活动过程中,我发觉在坐的小朋友并没有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失去童真的心灵。他们都还保留这乐观、向上、积极的性格。

这说明,在三江街道的关怀下孩子们得身心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活动的最后,小朋友用笔在纸上写下了他们的愿望和感想。“感谢哥哥姐姐们对我们的关爱”、“我希望能和爸爸妈妈天天生活在一起”、“我希望长大能考上好的大学回报祖国,回报社会”。。、、、这些幼稚的文字深深的打动了我,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让这些孩子们全方位发展,心灵得到了良好的熏陶,我们的祖国还能不越开越强的大吗?

篇12:暑期三下乡活动活动心得体会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今天上午西南大学三进三同暑期实践活动在左权小分队的参与下顺利展开。上午8点我们从左权县城出发,11点到达目的地麻田镇责成村。三进三同暑期实践活动不仅是服务农村,回报家乡,更重要的是为同学们提供了锻炼自己的机会,使同学们能更好的认识社会,正确定位自己,找到自己的差距,做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活动主要在下午进行开来,我们拜访了当地的领导,在与领导的交谈中,我们体会到的是他们浓浓的热情和对我们活动的肯定和支持,同时更让我们感到肩头责。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孩子。生孩子干什么?放牛。当然这里的孩子当然比他觉悟高的多,希望有朝一日走出大山,回报家乡。这还是值得我们欣慰的。

今天是到这里的第一天,但是我感受到的是这里需要我们,我唯一的希望是能留下点什么给这些孩子,同时也希望自己能从中得到锻炼。今天的一天我伴着复杂的心情入睡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上午9点钟我们开始了自己的支教活动。教育兴邦,教育对每个人来说都有重要的作用。正如一位领导的发言:学习也许不是你们的唯一出路,但是学习确实是你们走出大山,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同时对于我们,虽然是考上了大学,但是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重大,我们仍然又能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在支教活动中,先有几名同学分别讲述了学习的方法,特别是趣味数学、英文歌曲的教授都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也许我们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的方法必定是适合我们自身的,所以最重要的方法不是将我们的方法灌输给他们,而是他们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晚上我们走访农户,对白天的辅导进行了询问,征求他们的意见,同时努力找到适合的方法,为他们打开一片新的天地。支教的过程是比较累的,但是它确确实实的锻炼了我们,使我们看到了自己与实实在在的教师的差别。同时也由衷的希望孩子们能真正的听懂了我们所说的,为他们自身的成才之路铺一条属于他们的道路。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今天我们主要做的还是给同学们作业的辅导,每个人负责两三个同学,开始了进一步的辅导。如果不是切身的体会。真的,我想每个人都无法体会那一份的艰辛,教师需要的是耐心、信心、责任心与爱心的有机结合,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将一份真挚的情倾注在其中。

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想起来那些为自己的成长奉献着自己的教师。我们的村子也很贫穷,读书时连课外书都买不起,是我的语文老师经常带一些书给我们,那些情节仿佛历历在目。那是用爱筑成的长跑,开启着我们走向知识海洋的大门。

教师需要的最重要的莫过于爱心与耐心,可能一遍遍、一次次的重复着一道题,可孩子们还是无法理解。也许对你们来说一道再简单不过的题,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需要一步步的攀登。

经过简短的两天的辅导,我深刻的知道我们无法带给孩子们很多,但是我们竭尽自己的所能帮助着他们。当他们亲切的称呼我们大姐姐、大哥哥,询问着各种问题时,我们看到的是那份纯正与信任。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两天的支教活动带着不舍结束了。今天我们和农人们一起来到农田劳作,一会的兴奋劲就全没了。因为有的人来自城市,可能没有下过地,甚至无法分清谷子和杂草,特别是一种叫糅草的东西,它与谷子苗几乎长的一模一样。先是教我们怎么分清楚作物(谷子)和杂草,然后教授如何快速准确出去杂草;在阿姨的精心帮助与训练下,我们终于能够分得清谷子和草了,一种小小的兴奋在每个人心中激荡。

下午的时候我们还和农户一起撒化肥,不能离玉米太近,会烧死玉米;不能离玉米太远,就不上劲。在阿姨的耐心解说下我们开始了自己的劳动。烈日下,渗透在额头的是汗滴,留在我们心中的是许许多多的农业知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化肥存在过量滥用的问题,关于这方面问题,我们与农人们进行了解说,并为他们讲述了许多的农业知识。

一天的劳作是辛苦的,同时也使我们更深的理解到劳动的不容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前我们对农民特别是农民工兄弟有不同的看法,通过这次劳动,我们更加要珍爱劳动,尊重农民。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今天上午还是进行下地劳动,劳动是最光荣的。在劳动中我们少去了很多娇弱,使我们得到了真正的成长。珍惜劳动,珍视劳动。平等对待各行各业,这便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流过汗,实践过,才知什么是真正的劳动。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下午我们主要是去看孤寡老人,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陪他们聊天,使他们在孤独中有所慰藉。老年人一直是社会的一大问题,需要我们关注。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作为社会的一员,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要肩负起社会的责任,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时间是短暂的,他们为我们讲述战争的故事,讲述左权将军的传奇事迹;我们为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看社会的发展。其乐融融,不时传出了欢声笑语。

在短暂的相处中,我们看到的是农人的质朴醇厚,老人背后的辛酸故事和对当今幸福生活的欣慰之情。老人是这个社会的最可爱的人,他们是以本活书,将奋斗的历史呈现。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更加的关心老人,善待我们身边的老人,他们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左权,作为抗战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今天,我们真的很荣幸,走进八路军总部,走进左权将军,追寻革命先烈,缅怀革命烈士。

在八路军总部,解说员的动情讲解,刺刀、枪支以及抗战的日常用品,一幅幅生动的抗战画面将我们带回了战争的风云岁月,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场面,左权将军奋笔疾书的场景不仅呈现在眼前。同学们随着解说员的讲解时而紧张时而微笑时而惊叹的表情,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于抗战烈士,我们尊重、缅怀,更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做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篇1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1 徐州铜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

徐州铜山县位于江苏省西部,是苏、鲁、皖三省结合部。该地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文化积淀底蕴厚重。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在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中,发现徐州铜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总共有十五类。其中重点有民间文学、民间信仰、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戏剧。

1.1 民间文学

铜山县历史漫长而曲折,文化发展繁荣庞杂,留下了包罗万象的民间文学遗产。民间文学类分布于全县各个乡镇,所占比例较大,但不被年轻人掌握,有些已濒临灭绝。民间文学主要以民间传说为代表,多以记叙向善、勤劳、智慧歌颂为主要内容,怀有深厚感情表达出独特的审美观点和真实技艺。在徐州曾流传着一个有关紫金山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座小山西面的村子里有户姓祖的人家,饲养了一头小毛驴。小毛驴个头不大,干起活来却非常有劲,毛驴还有个怪脾气,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干完活之后都要到山顶上打个滚,围着山头转圈。主人给小毛驴拴上再结实的缰绳,它也总能挣断。毛驴在山头转圈时,主人牵也牵不走,拉也拉不回,转够了它就会自己回家。天长日久,主人干脆不给它栓缰绳了。有一天,主人因喝酒喝多了,等酒醒后已到了三更天,起来一看毛驴还没回来。主人慌忙到山上去寻找。来到山顶一看,啊!山头裂了一个大口子,走近朝里一瞧,咦!山缝里金光闪闪,原来小毛驴正在拉金磨呢!主人在惊奇的时候,只听呼的一声巨响。裂缝没有了,小毛驴也不见了,金磨也不知去向。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座山称为紫金山。

铜山民歌是民间口头文学的精粹,是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歌涉及到风土人情、生产劳动、生活娱乐、历史地理等各个方面,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和传颂。

1.2 民间雕塑

铜山县民间艺术主要有汉王石刻、黄集面塑、石雕等,尤以汉王石刻为代表。汉王石刻继承了汉代文化的风格(汉文化是徐州最著名最富特色的文化遗产),将文化与雕刻作品融为一体,表现了中华民族石刻艺术的内涵,被列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铜山面塑,经过7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塑为主,着色为辅,色彩艳丽,风格朴实简练的特点。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面塑艺术再度受到冲击,其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加上销量甚微,很多从艺人员纷纷弃艺从商,年轻人也不愿从事面塑艺术,导致面塑艺人越来越少。

目前,铜山县从事民间艺术创作的爱好者近万余人,各类协会也相继成立,但在县文化馆参加的各类艺人却很少。

1.3 民间音乐舞蹈

铜山民间舞蹈音乐种类繁多,经几千年的世代传承,已经形成了具有较强地域性的独特风格,体现出铜山人民的阳刚与正义,同时也体现了浓烈的乡土气息。通过这些歌舞的世代传承,会使铜山人牢记历史,奋发图强,从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1.4 民间戏曲

铜山县民间戏曲主要有梆子戏、丁丁腔、柳琴、吕剧、花鼓、文明戏等,其中的梆子戏、丁丁腔非常受群众的喜爱,至今仍分布活跃在市区和各个乡镇。丁丁腔,唱腔优美、高亢、委婉,犹如山间流水自然流畅,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间气息,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曾多次在省文化部门汇报演出均获好评,但至今未能专区筹建丁丁腔剧团,仍以业余演出活动为主。该戏曲的唱腔难学,主要通过口口相传,现已处于失传状态。

2 当前徐州铜山县非遗保护面临的现实问题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中断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依附于其传承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传承人的消失或中断无疑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许多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一旦消亡,这种无形的文化也将随之消亡,尤其是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文化遗产。

2.2 政府相关部门职能的缺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与支持,政府部门缺乏保护意识以及职责不到位,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无声中逐渐流失。只有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保护工作才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非物质文化遗产挽救与保护工作才能有序进行。

2.3 缺少稳定的经费支持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持,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的挽救和必要的保护,而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然而,无论是哪级政府,到目前止都没有设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经费,使该项工作启动难、开展难、深入难。丁丁腔这一徐州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就因为有限的资金而束缚了手脚,失去了进行舞台展示、传承、发展的机会。特别是近年来,市场经济意识在群众心目中越来越强,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支撑,群众配合保护工作也难以得到真正落实。

2.4 社会民众保护意识淡薄

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倘若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无论多么美好的设想,都只能是政府官员与非遗资源持有人的一厢情愿。然而,目前,大多数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太少。民众保护非遗的自觉性和自发性相对薄弱。

3 徐州铜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思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分支,是人类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教科书,也是一座城市的品牌,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徐州铜山县非物质遗产保护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3.1 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保护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消失即不可能再生,稍有不慎,带给我们的将是不可挽回之痛。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注重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与发展,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应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也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努力在全市范围内营造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和社会氛围。与此同时,广大青少年也要主动增进对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观念与认识,走出课堂,走近民间动态文化。培养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感情,主动承担起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在走向群众,群众也积极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产生双向互动时,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3.2 设立专项经费提供资金保障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持,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的挽救和必要的保护。设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实行专款专用,是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措施。这一方面对于个人拥有某项技艺的传承人可以直接将补助资金发放拥有者,激发他们的保护、传承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传承人的生机和延续。

3.3 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对传承人的保护。对年老体弱、掌握特殊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代表性传承人命名的工作,有计划的对代表性传承人提供资助,鼓励并支持其进行带徒授艺的传习活动。同时,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象征,也是一个城市的独特文化风貌的体现。徐州铜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主要有柳琴戏、梆子戏、丁丁腔、汉王石刻以及民间礼节伏羊节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民间,有深厚的民众基础,直接体现徐州市的精神与文化,是徐州铜山县人民智慧的结晶。大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对铜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调研,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增强社会凝聚力、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14: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

关键词:美好乡村建设;旅游经济;“三农”问题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会长期存在下去。“三农”问题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直是改革的中心问题。而乡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郑重宣布: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显现。近年来,中国旅游经济在不断发展,而乡村旅游经济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多赢之举。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共中央的三农政策,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坚持为改革发展大局服务。为此,在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的倡导下,我们学生群体组建小分队下乡调研,在实践中更好的了解如何更好地发展旅游经济及建设美好乡村。

一、焦村镇调研概况

1.郭村美好乡村调研。7月13日,我们来到了郭村村(焦村镇省级美好乡村试点地区),在小组成员进行各家各户走访及考察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近几年郭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利民工程,修建排污系统,统一处理公共垃圾,安装路灯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政府对基层的重视。然而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医疗条件几基础设施配置条件低下;污水处理系统虽已修建但并不完善等。

2.奇瑞自驾游基地、双龙潭旅游经济调研。兴建中的奇瑞黄山营地作为焦村镇本年度吸收吸引旅游资源的重点组成部分之一,规划有近400个房车营位和帐篷露营地,建成以后在黄山算是有了真正的“驴友之家”。目前尚在处在建设开发之中,但初步规模已经形成,农家乐、房车、古民居等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场所发展完善,奇瑞特色旅游前景可观。随后我们小组成员冒着炎阳与酷暑徒步前往旅游经济调研区―双龙潭。

3.陈村村香菇基地调研。7月15日,为了赶上菇农们采菇,实践小分队一行凌晨五点就赶往陈村村香菇基地进行实践体验。成员们在负责人带领下参观香菇采摘,向菇农询问了解香菇的生长过程、种植材料、采摘要点等等,深入蔬菜大棚体验农民的艰辛劳作。在参观过程中,我们有幸遇到了当地新闻工作者汤老,他对我们的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表示十分支持,并对我们进行了视频采访,希望可以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

4.总结座谈会。此次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得到了黄山区团委、焦村镇政府的大力支持,13日中午,黄山区团委俞晓学长、焦村镇政府孙光旭学长、焦村镇林业站陶涛学长同我们全组成员开展了一次“答疑解惑”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中,小组队员就这几天实践调研提出问题 ,学长们从焦村镇的实际出发一一耐心地为我们答疑解难。我们小组成员依次就焦村发展问题向学长们提出了建议。学长强调同学们要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并表示希望同学们发扬吃苦耐劳精神,鼓励同学们到基层锻炼学习,践行大别山道路精神、争做“四有”安农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焦村镇美好乡村建设及旅游经济发展意见整合

1.焦村镇郭村美好乡村建设意见整合

(1)农村医疗问题。郭村医疗水平低下,配套设施建设落后。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工程,医疗问题亟需解决。

(2)信息宣传途径不够通畅。村中与村民有关的消息不能及时传达到各村民了解,没有专门的广播站,也没有负责联络村民的专门工作人员,村民对村子里发生的与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事大都不知情,宣传力度不足。

(3)村民基层自治制度不够完善。村民集中会议过少,不便于村民向政府民生部门反映自身诉求或建议,沟通渠道过少甚至不畅。村民表示希望各村民组组长发挥作用,能将他们面临的问题反映给政府部门。

(4)经济不发达。村民反映的宣传力度问题究其根源还是资金不足,无法聘请专门人员负责宣传。村里的寺庙没人看守也是由于资金缺乏。村民表示,虽然现在日子好过多了,然而农村经济还是不发达。郭村人民在家能从事的工作只是采茶,种芝麻之类的农活,然而这些农作物市价太低,所赚的钱无法支撑日常开支,这也导致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谋生。郭村目前正致力于打造“古村落”这一特色品牌,尽可能保护好其古建筑,发展旅游业不失为一个留住年轻劳动力,发展当地经济的良策,可适当借鉴宏村的经验。

(5)精神文明建设。村民关心的根本问题在于民生工程,但对于文化精神文明的追求也是在不断发展。村民们对于每晚的“广场舞”村民表示很有意义,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丰富了文化生活。不过通过调研了解,广场舞比较适合四五十岁中老年人,而郭村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大多数,所以满足他们的精神文明建设相当有必要,可通过戏曲表演等方式来满足年老人需求。

2.焦村镇旅游经济发展意见整合。黄山西大门入口处黄山区焦村镇,自古就是进出黄山的主要通道,史称“太平西乡”和“龙源”,旅游开发潜力极大。但由于开发有限,游客大部分都是当地居民前去纳凉避暑,极少有外来游客。与此同时存在的劣势主要在于宣传力度问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西大门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只有当地居民广泛熟知,外地游客知之甚少,且交通不发达,没有专门的班车到双龙潭及奇瑞自驾游基地,再之奇瑞基地的娱乐设施不完善,尚未竣工,并无太多游客前往。焦村镇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开发网络平台,同时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并针对其优美的田园风光开发自驾游和农家乐,建成交通、观光、娱乐、疗养等特色旅游服务基地,力争建成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

在目睹了黄山区、焦村镇政府为发展当地经济所做出的努力: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尽职尽责为当地谋划与实际相结合的政策,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切切实实造福当地百姓,我们相信在政府的扶持和当地居民的努力下,焦村镇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三、结语

上一篇:活著读后感下一篇:走人生路的初三作文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