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2024-04-27

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精选9篇)

篇1: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1. 人生是美好的,又是短暂的。有的人生寂寞,有的人生多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所有时光前行。

2. 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

3. 人生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是它的高低,而在于灵秀;人生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是它的大小,而在于及时。

4. 曾经在某一个瞬间,我们以为自己长大了,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和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在生活的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其实我们从未长大还不懂得爱和被爱。

5. 没有人有耐心听你讲完自己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要说;没有人喜欢听你抱怨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痛;世人多半寂寞,这世界愿意倾听,习惯沉默的人,难得几个。——我再也不想对别人提起自己的过往,那些挣扎在梦魇中的寂寞,荒芜,还是交给时间,慢慢淡漠。

6. 可以一个人唱歌,一个人喝咖啡,一个人涂鸦,一个人旅行,一个人逛大街,一个人在雨中漫步,一个人听音乐,一个人自言自语,一个人发呆,一个人跳舞,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翻杂志……只有爱,是自己一个人做不到的。

7. 不要一味地羡慕人家的绝活与绝招,通过恒久的努力,你也完全可以拥有。因为,把一个简单的动作练到出神入化,就是绝招;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炉火纯青,就是绝活。

8. 不后悔,木已成舟,悔恨无益处,要心平气和地处理遗留问题。

9. 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实地去学好本领。

10. 不计较别人的评价,没有一幅画是不被别人评价的,没有一个人是不被别人议论的。

篇2: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1、思想消极,行为懒惰,昏昏欲睡,碌碌无为,接受无聊、无趣、琐碎、颓废,对平庸者来说,平庸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2、岁岁年年,时光犹如一位客气又无情的友人在你面前微笑地走过,让你痛苦着、坚强着、奋斗着、失望着、伤感着、希望着。如是一个真实的生命,在眼泪中豁达;如是一回平凡的人生,在阳光下丰满。

3、腰缠万贯也可平凡一生,农野村夫也可平庸一世。平凡或者平庸,与财产无关,与职业无关,与身份无关,与地位无关,有关的,只是活着的态度和思维的高度。

4、一切问题,最终都是时间问题。一切烦恼,其实都是自寻烦恼。

5、智者求超脱,古时的智者就已明悉不幸的根源,在于那厌倦的前身即是欲望。若要超脱,除非死,或者除非是像死一般活着。

6、种花养鸟,读书下棋,上班下班,与世无争,接受平静、平淡、安稳、安逸,对平凡者来说,平凡是一种人生态度。

7、思想简单,儿童就欢乐多多;欲求简单,老人就快乐多多;处世简单,生活就幸福多多。铸就成功的本源是追求和找到事物的本真,深刻思想的本质是从复杂回归到简单。爱因斯坦研究了十年相对论,最终只是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了深奥的理论。

8、简单出精英,简单生快乐,简单产实效。简单的活着,善良、率直、坦荡,把平凡的日子变得有情趣,把苦难的光阴变得甜美珍贵,把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活泼,把烦琐的事情变得简单干练,去品位人生的韵味,享受人生的乐趣。

9、路上的寻求势必将自己置于不安逸,它不是走马观花,不是游山玩水;它摒弃了坐在书房里的自得和修闲,却有着直观现实,直面生命,让脚步和身心融入自然智慧的豪壮。既可不失时机地感受生命旅途的劳顿和艰辛,又能亲历笔力难及的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这样的人生状态,在内心深处产生的巨大而强有力的生命震荡,自然蕴藏着势不可挡的大智慧。

10、没有什么美好可以定格。没有什么黑暗可以永远。没有什么错误可以让历史低头。一切过往,都是时间的玩偶。原谅吧,自己的,别人的,历史的,现在的。

11、每当欲望来时,人自会有一股贪、馋、倔、拗的怪异大力。既达既成既毕,接着来的是熟、烂、腻、烦,要抛开,非割绝不可,宁愿什么都没有。

12、和自己相处,就是让我们静静坐下来,卸下负担,抚慰心灵,清楚自己身在何处、心往何方。

13、简单,是事物的本源,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永恒的魅力。简单,不是简陋,不是懒人的托词与固执,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任凭闹事熙熙攘攘,任凭诱惑纷纷扰忧,都会恬然淡定卓然独处。

14、年华的味道,浓淡相宜。读一段历史,静静地缅怀。散发的墨香,掬一缕放在心田。轮回中的你我,从哪里走来,说不清的纠葛,慢慢转身离开,那些焦急的`味道,在时光里愈走愈淡。

15、年年岁岁,平凡的轮回,犹如这美好的绿色。心在平静里,简单,真实,自在,空心。

16、人生如寄,一切都将过去,没有人能在岁月的苍穹里划一道不灭的痕迹。不管你是意气风发,还是平淡落寞,都将被搜罗在历史的尘埃中。流云过千山,本就一场梦幻。

16.你不需要每一次都吵赢. 同意你不同意的.

17.找人一起哭. 它比独自啜泣更加疗愈

18.对上帝生气没有关系. 他受得了.

19.退休存款从你的第一张薪水条开始.

20.讲到巧克力, 抗拒只是徒劳无功.

21.和你的过去和解, 所以它不会搞砸你的当下

22.让你的孩子看到你哭没有关系

23.别拿自己的人生和他人做比较. 你根本不清楚他们的人生是怎么一回事.

24.如果一段亲密关系要偷偷摸摸, 你根本不应该涉入.

25.一眨眼的功夫什么都会变. 但是别担心: 上帝从来不眨眼.

26.深吸一口气. 它会安定你的脑.

27.没用, 不美, 或不喜悦的东西都丢掉.

28.没让你死的,真的会让你更坚强..

29.重拾快乐童年永不嫌晚. 但这第二次只能靠自己不靠人.

30..当关乎追求你生命的所爱, 不要把不要当答案

31.点蜡烛, 用好的床单, 穿上炫丽的内衣.. 不要特殊场合才用. 今天就是特别的一天.

32.准备要周全, 然后随遇而安.

33..现在就离经叛道. 不要一把年纪了才开始穿上紫色

34.最重要的性器官是脑袋.

35.除了你, 没有人在主宰你的快乐.

36.把所谓的不幸用这一句话把它表框起来 “五年后, 这还重要吗?”

37.永远选择生活.

38.原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39.别人怎么看你.不干你的事.

40.时间会痊愈几乎每一件事. 要给时间. 时间.

41.无论情况多好或多坏, 它都会变的.

42.不要那么认真的看待自己. 没有人会这样看待你的.

43.相信奇迹.

44.上帝爱你是因为祂就是这样, 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或是没做什么.

45.不要稽查人生. 现在就呈现和做最大的发挥

46.变老了- 打败另一种选项 - 死得早..

47.你的孩子只有一个童年

48.最后真正最重要的是你爱过

49.每一天都出门. 奇迹正在四处等着.

篇3:让青春少些懵懂让人生早些觉悟

为落实这一意见和规范, 2014年5月21日, 我校举行了一场名为“十四岁, 我已长大”的青春仪式, 活动包括新团员佩戴团徽、学生合唱、球操表演、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致辞、校长讲话等环节。这是我校首次举行十四岁青春仪式, 在我市也是首创。活动中青少年学生畅谈心声, 歌唱青春, 接受教育, 以小主人公的身份和姿态登台亮相, 迈开了走向青春的重要一步。

一、知书达理并重, 教育两手抓、两手硬

应试教育使学生只能接受书本知识灌输, 没有社会知识感悟;只有题海战术演练, 没有实践能力锻炼;只有课堂黑板教育, 没有窗外人生教育。学校教育重智育, 轻德育, 讲知识不讲道理, 这种教育培养的学生带有先天的缺陷, 知书而不达理, 也不明礼, 与我们的育人导向和培养目标不相符。

不只为考试升学教育, 也为学生生存发展、更好地融入社会而教育, 是我校绿色教育质量观的一个重要理念。为使学生达理明礼, 学校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蒙真》, 本书的指导思想是“育德”重于“塑才”。全书分习惯与责任两部分, 旨在指导学生在良好的习惯中培养美德, 在责任属性中培养有益于社会的公民。习惯部分包含安全、健康、诚信、勤学、守纪、友爱、勤劳、节俭、礼仪九个章节。责任部分设置了对自己负责, 学会求知;对家庭负责, 学会孝敬;对他人负责, 学会关心;对集体负责, 学会合作;对自然负责, 学会呵护;对社会负责, 学会报答六个部分。

我们将《蒙真》校本教材引入课堂, 专人讲、专题讲, 讲做人的基本道理、基本要求, 同时结合《弟子规》等国学教材, 多维度、多形式、多方面充实青少年学生的成人教育, 为他们的心智发育补充有益的元素, 使成人与成才步调一致, 相得益彰。

二、知行合一并行, 避免说一套、做一套

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 帮助学生立志立愿并不难, 而是难在让学生把想法变成行动, 把愿望变成现实。学生只有将德育知识落实到行动上, 知行合一, 才算真正见效。

为了更好地确立绿色教育质量观, 学校不断寻找知行合一的落脚点, 以常规教育树立行为规范。包括一日一常规, 文以载道, 教书育人;一周一话题, 集中学习国旗下的讲话, 有学校领导讲话, 有教师讲话, 也有学生演讲, 讲事实, 摆道理;一月一主题, 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集中剖析化解。通过法制宣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方式春风化雨、细心呵护, 学生的辨别力、免疫力、抗挫力日益增强, 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变得愈发亲和, 班风、校风更加和谐。

1. 以习惯养成突出教育重点

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人生,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师以《蒙真》校本教材为脚本, 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 对学生进行系列教育, 尤其是对独生子女易产生的自我、依赖、怯懦、逆反等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行为矫正。实现从点滴小事做起, 在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过程中扎实推进青少年学生优秀品德的养成。

2. 以行为表现检验知行成效

知易行难, 行重于言。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树立“达理明礼, 行为优先”的重要观念, 不是看学生知道了多少, 道理讲得如何头头是道, 而是看他们有没有把认知进行消化吸收, 内化到行为上。因此我们把文明的行为习惯养成作为教育的重点, 重实践、重参与、重表现, 让学生的行为优劣看得见、摸得着、有记载、能考核、有奖惩。对有较大改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鼓励, 将表现良好的学生树为文明标兵, 创建做好事、做好人的良好育人氛围。

三、校内校外并优, 变双面人为一面人

绿色教育质量观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 品质良好, 懂文明、讲礼貌。然而我们发现, 一些学生在校内温文尔雅, 对老师有礼貌, 对同学和善宽容, 但在家里对长辈蛮横无理, 到社会上更是像脱缰的野马一样, 桀骜不驯。学校的达理明礼教育如何才能促进学生在校内校外都有较好的表现呢?

1. 家校交流, 形成同化教育力量

作为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 首先要与家长加强沟通, 掌握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 包括家庭结构, 父母职业,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和学习环境, 学生在家的表现,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和教养方式等。其次, 向家长推荐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书刊, 通过家长会、家庭访问、家长学校、学校活动等途径,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使家长们认识到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 也要关注孩子的思想品德, 消除教育的盲区, 形成家校合力的同化教育力量。

2. 校社沟通, 构筑校外教育阵地

学校应与村委会、派出所、社区等社会机构建立联动机制, 让学校教育走出学校大门, 既释放教育的正能量, 又借助社会的综合力量, 放大学校教育的影响力。我们与派出所、司法所社会五老人员形成联动机制, 聘请他们担任学校的义务监督员, 深入网吧等公共场所, 了解收集学生在校外的表现情况, 力图多方配合, 减少监管的空白点。

篇4:海清:人生的自我觉悟

本来以为跟已经是熟女的海清聊天,得准备些颇具人生哲理的命题,探讨下人生的真谛。但开场的话题,便颠覆了记者对海清的印象,聊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海清俨然像个大孩子,学昆曲,压身板累了会跑去跟妈妈求救,跟着电视剧服装助理逛遍所有的服装市场完全不会累,8岁因为能通宵拍戏兴奋得一晚上瞪着一双圆溜溜的眼。显然,海清徒有一副熟女的脸而已。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在南京白下区中华路洪武路口的甘家大院里,小时候,海清常常看着妈妈,外公唱昆曲。妈妈是南京著名的戏曲甘家后人,每逢祭祖,甘熙先生诞辰,院子里都会热闹非凡,在台上外公演着老夫人,妈妈演着宫女,二外公拉着二胡。海清也有过学唱戏的日子,8岁那年,每周末都要到四外公家里。学嗓子、练步伐、练小身段、压腿,跟着老师咿咿呀呀地唱着。不过这些,对于那时候的海清来说,是让她感到懊恼的事情。院子里的孩子还在唱戏,院子外的孩子已经穿上了芭蕾舞鞋,拉着小提琴了,那些也是海清所向往的,最后海清还是说动了妈妈,让她去学跳舞。那就是海清所处的年代,外来的东西,让这里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西洋事物的冲击,给那些年的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未来,被那个年代的孩子们所向往着。而关于传承,在那个年代,往往是年轻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他们都渴望着追逐自己脚下的梦想,渴望着走一条与父辈不一样的路。

而当一个人慢慢长大了,就能读懂一些年幼时所不理解的事情,如果没有那一年的昆曲的学习,也没有今天骄傲地告诉别人自己是甘家后人的海清。只是让海清最为遗憾的是,自己没有学到外公的书法和山水画。小时候,外公在案上画山水,海清在边上磨墨,外公说海清很有画画天分,会把画好的画挂在海清睡觉的床头,那一面墙,全都是外公的山水画。夏天的时候,风一吹那些画就会飘起来。海清能闻到飘来一阵阵的墨香味道。

忙于学跳舞的海清,一直没有机会学到外公的画,而那些墨香也随着外公的去世消失在海清的生活中,不复存在。大概也是那一年,海清也明白了为什么外公会说,“作为甘家大院的后人,无论未来做些什么,也得有昆曲的底子。”因为那是作为一个戏曲世家的骄傲。

“流浪汉”的快乐时光

当然海清也很谢谢妈妈,让她选择了自己想走的路。海清说自己小时候喜欢上表演,是从喜欢剧组的生活开始的,海清的剧组生活应该要从她7岁算起。对于海清来说,这是和普通孩子校园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在海清眼里,剧组的人就像一群流浪汉,飘离于常规的生活轨迹。“那时候电视剧还没那么长,就分上下集,花一个月的时间来拍,不用上课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确实是件很让人兴奋的事情,而且还不用睡觉。我记得我第一次熬夜,把我兴奋坏了,剧务说今天要熬夜,准备了好多咖啡,才八岁的我问为啥要喝咖啡呢?他们说熬夜啊,晚上都会困。老师还跟我说,你小不能喝,我说我不用喝,我整夜都睁着个大眼睛。”

说起儿时的剧组生活,海清似乎一下回到了那些快乐的时光,“别人都会说剧组怎么苦,我可能比较幸运,拍戏在我最早的记忆里是很快乐的,也是因为这样,所以我喜欢上了表演。”后来海清从舞蹈学院毕业工作后,报考电影学院,在电影学院学习,再到后来的拍戏,海清都没有忘记那些快乐的时光,一直微笑着看这一路的风景。

世界的纯粹来自内心

现在在电影学院教室里,黄磊老师还常常会跟班上的同学说,“你们看下海清,她现在这么红,是有原因的,因为她在学校的时候非常的努力,排小品都排到吐血了。”提到这一段的时候,海清笑着澄清,自己真没吐血,只有晕倒过。更调侃自己是因为心疼学费,所以才跟小品较起劲来。事实上,海清在电影学院的时候,并没想过自己的未来,红或不红,只是她始终记得黄磊老师在开学的时候,跟台下24位学生说的一番话,“将来你有可能会红可能不红,但日子你一定要过,你一定要过开心的日子,过值得的日子,不能为了名誉而活,因为名誉是过眼云烟,人到终老的时候,到死的时候,名誉是不会随着你带到坟墓里的。”那些话就像一把刻刀,刻到了海清的骨子里。也影响了海清后来在演艺生涯中的许多决定。在电影学院的期间海清接到的戏很少,几乎没有拍戏。直到毕业后拍了《玉观音》,陆续有角色来找她,却被海清拒绝了,“那段时间对我来说,其实挺痛苦的,很多人来找我演骄横跋扈的大小姐,当时接了,我可以立刻解决经济问题,但我可能也就被框住了。”海清在那以后的五年里选择一些其他角色的尝试,只为了坚持自己所想,“《玉观音》后我有个坚定的想法,我最艰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现在有戏拍我得好好地去拍戏,为将来着想,于是我就接了一些戏,未必是特别火,但角色有一些变化,我也做了一些尝试。我想,在年轻的时候尝试,一定比将来红了以后尝试要容易得多很多,回头想那五年其实是在磨练我的性格,磨练我的演技,也是我自己在实践中增长知识的一个非常好的过程。”

海清证明了自己的抉择是正确的,2007年《双面胶》让人们注意到海清。也许没看过海清演戏的人会觉得,她普通,并不惊艳。在这个乱花渐入迷人眼的演艺圈,如果她随波逐流,也许早已淹没在人海中。海清自嘲是个“守规矩”的孩子,只懂得用自己的办法一步一步地前进。生活是自己的,让别人记住一个演员,最好的方式是演好一个角色。而这一点,海清办到了。

这次与海清的对话,是以海清跟记者道歉开始的,道歉的原因只因为推迟了一天采访。当海清喊出素未谋面的记者的名字时,记者的嘴巴差点没变成O型。海清说生活中的自己,总有太多不好意思的时候,每天要做些什么,都会用拿小本子记下来,免得耽误了对方。现在海清每年的产量都是一到两部,她说自己确定要演一个角色会考虑很多,得很慎重。这些年,人们看海清的眼光似乎有些不同,面对外面的种种,海清说自己还是很纯粹的,无论是当年拍完《双面胶》后宣传都不做就撤了“不靠谱”的海清;还是去拍话剧每回都能坐到了终点站“有点二”的海清;抑或那个2012年大大年三十晚,为了是否接《北京遇上西雅图》里的角色,跟导演通电话聊去了一整顿年夜饭时间的演员海清;或者说夏天到了,要多点时间陪陪儿子的海清;都是同一个海清。“一个人只要她足够简单,那自然一切的事情都会变得纯粹。”

nlc202309041213

对话海清

P=Phoenix Lifestyle

让角色长在身上

P: 朋友一般都是怎么评价海清?

海清:他们都会觉得我比较“二”。我会选择性遗忘。我跟你说一个段子,我那时候跟刘若英在香港排话剧,排话剧的那个地方叫牛棚,我住跑马地,每天要坐车坐到铜锣湾再从铜锣湾坐小巴到牛棚,那辆车最后一站是黄大仙,下午的阳光特别好,我经常一坐到车上就睡着了,醒来就是最后黄大仙总站到了,我就又得坐回去。第二天连排的时候我都这样,然后他们就急了,一看我没到过了十几分钟就给我打电话,说你是不是又坐到黄大仙了?我说还差一站就到了(笑)。包括他们说我最著名的段子就是刘若英他们里边在排练,我就买了好多吃的跟大家一起吃,吃着吃着突然把脸给一拉,说了句,“你们排练小点声,太吵了,我们这边说啥都听不见。”导演当场就崩溃了。

P:有的人上台或在镜头前会特别紧张,你应该另外一种,特别不紧张的是吗?

海清:除非我有杂念,一般来说我不紧张。我是在镜头前比在镜头后要松弛得多的人,在镜头后就不一样了,很多事情会不好意思说。

P:镜头前做的是别人,镜头后就要做回自己吗?

海清:对,在镜头前我可以把那些想法啊,小心思,那些我平时生活里不敢实现的东西,用角色的外衣套起来,然后用我自己的灵魂装进去,我很享受这种过程。

P:做过这么多角色,会有让自己融入这个角色,更像角色的诀窍吗?

海清:角色有很多种,有些角色可能会把她往自己身上拉,这只是一个初级的阶段,到一定的阶段我们是要放弃自我,完全去适应角色,过程不一样。有的角色天生对她你就有办法,你捕捉她的味道,感触她你会非常敏感,甚至你知道你某一个朋友跟她非常像,你直接把那个朋友拉来就演,就等于你演你朋友,这个角色就成立了。还有很多的情况,未必有这么幸运,可能我们在前期剧本里,在角色创作的时候就不停地要找到她,去适应她,去把自己的东西消除掉,让角色的东西长在自己身上。在拍戏的时候,可能有的人一个星期找到角色,有的人戏拍到一半找到角色,有的人甚至拍完都没有找到角色。

P:在片场,演员充当的角色是什么?

海清:其实演员表演就是完成两个任务,一个完成导演风格定向,一个完成角色定向,我会跟导演提出很多我的想法,决定权在导演,因为这个不光是现场的表演,还有后期的剪辑什么的,而且有的效果不是现场说了算,现场的表演未必是最准确的衡量标准,可能还要在后期剪辑台上的东西,就是说表演只是占了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可能是很一大部份,但不是绝对。

表达角色&认识自己

P:海清完成事情的方式是怎么样的?

海清:可能我在生活里面不太会去找捷径。因为我经常发现最好的方法就是按部就班地做事,规矩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东西你可能按照规矩办,会是最好,最简单的方式。当然有些事情是有捷径的,思维是有捷径的。但真正办起事来,我觉得规矩还是最好的方法。

P: 需要很有计划性吗?

海清:像我到现在我身上依然会随身带一个本,把我一天要做的事情记下来,有的时候我也会记在备忘录里边,碰到一些好的东西,我觉得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就是把它记下来。今天他们说了一部片子,我就老老实实记下来,回去看。我还得让秘书不停地提醒我,因为我很怕迟到,我基本上都会早到一点。

P:你觉得这些年你自己最大的变化会是什么?

海清:我觉得最大的是一个自我认知的成长。我们在演戏的时候虽然是在表达别人,在感受别人,但是我们通过了解角色的时候,通过自己对于一个角色创作的过程中,对自己更加了解。看世界清楚不是很难,看自我清楚可能更加不易一些,自我认知的越清楚,那这个人我认为他是更加接近成功的人,也是活得更加通透的人,所以其实最难的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探寻,而是对内在世界的挖掘。

P:所以了解自己还是需要更长的时间?

海清:自我了解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只有鲜少的人能够对自我认识比较准确,这是圣人,大部分人做不到。

篇5:智慧觉悟人生感悟句子

2、人只有丢弃了那些身外之物,才会获得心灵的空间。丢弃世俗杂念,你会心地明朗;丢弃功名利禄,你会轻松自如;丢弃怨恨屈辱,你会坚强坦荡。还有许许多多的爱恨情仇,都已过去,都已结束,何不把它们统统丢弃。

3、在一个人情淡漠的城市,我们曾经的那份火热早已被无情淹没。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事,让你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丑恶,但你又无话可说,仅有的天真也只有选择了沉默。

4、如果不能忘记,那就让它成为回忆!如果你还在情感的世界里挣扎,那么,请走出那方狭隘的空间,试着接受阳光的爱抚吧!

5、散落在生活里的小小梦想,如同一粒粒小小珍珠,点缀着无限风景。平淡人生,常怀梦想,是幸福的源泉。梦想里存着期望与希望,含着愿望与热望,披风戴雨也不觉辛苦,历尽千辛也觉得甘愿。

6、虽然我们的梦想有大有小,不尽相同,也许您喜欢新屋,我喜欢新书,她喜欢花草满屋,而他喜欢周游世界。什么样的梦都好,那是一个美好的方向,预示一个不同以往的未来。

7、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机体逐渐老化,新陈代谢及内分泌功能不断减弱,思维、记忆、理解等各种能力均有降低,但“阅历丰富”的大脑贮存的“往日信息”却根深蒂固,遇到某种刺激极易触景生情,往事在脑海中不断涌现。

8、有时候,我们明明在笑的时候却想哭,在想哭的时候却又哭不出来。找一个肩膀依靠,被一个人拥抱,也是一种奢望。那一刻,你多么希望那个曾经在你面前对你好的有点讨厌的人下一秒出现,那个曾被你辜负的人会出现在你暮然回首的那一刻。

9、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一个故事,结局还没有出来,但是不是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结局,有的故事有头无尾。谢谢爱过我以及爱我的每一个人,感谢在这故事中有过你们的存在!

10、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给生活贴上梦想的标签,那些普通的日子就升华了,平淡的时光染上华丽的色彩,点石成金,就是这么回事。

11、累了,难过了,就蹲下来,给自己一个拥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同情你,怜悯你。你哭了,眼泪是你自己的;你痛了,没有人能体会到。那么你只有流着泪去微笑。

12、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对人对事的包容,接纳,海涵和尊重。宽容是一种博大的精神,是比海洋和天空更宽广的胸襟。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精神的成熟和心灵的丰盈。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是释怀别人,也是善待自己。宽容是一种大度的表现,能包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可化解人世间的恩恩怨怨。宽容是一种思想的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

13、宽容其实是一种心态,一种不苛求,不极端,不任性的健康心理。在生活中,能得到别人宽容的人是幸福的,能宽容别人的人是高尚的。宽容多了,朋友也多了,烦恼也就少了。宽容一点,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14、宽容就是以常人的心态去面对周围发生的不正常的事,这些事中可能有别人错误,失误,甚至有意的伤害。如果采取不宽容的方式,其结果可能就是争端。宽容可能失去利益,面子,甚至人的尊严,直到一段时间之后才会让人明白你的宽容。宽容就是要有宽阔的胸怀。

15、怀旧是寻找一种安慰。所以,尤其是在危机之下或社会动荡时代,怀旧能给人以舒适、亲切等正性情感,成为人内心的庇护所。

16、当心灵的包袱钳制了我的心时,飞翔便成了一个虚幻的泡影,最多有只有梦想在空中轻眠。要飞得更高,行得更远,首先必须卸下包袱,让心灵减肥,灵魂的翅膀才会让你遨游于空,遨游于世。

17、成功,永远都不止有虚荣名利这件外衣,它还有一双能让心灵飞翔的翅膀。关于成功的附加很多,是我们主动推远了成功的距离。以为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快乐。

18、不是每个故事都有结局,如果非要按一个结局的话,那么所谓的故事并没有永远的结局。即使有了结局也不意味着幸福,有时候,不知道比知道好。幸福的人永远懂得怎么装傻,刻意不去刨根问底,他知道了解地越多越不幸福。

19、把心事藏得海一样深,就为不要在情感海洋里迷失自己。用幽默,化解别人的真情告白,有点痛苦却是不得已。挥挥衣袖,既然不能带走那就让它随风飘去,让时间冲淡一切吧!

篇6:古人觉悟人生之励志名言

2) 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7)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9)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10)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4)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5)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7)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8)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9)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篇7: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圣经妙义,至大至简,奥妙无穷。

由王敬之老师编写的《觉悟人生,从头说起――中华文化和圣经妙义问答》现开始网络订购。

此书的繁体字版已于由全球总会布道部东亚宗教中心在台湾出版发行,本文即为一位读者阅读之后的所得所想,现与各位读者分享。

该书的简体版正面向国内读者推出,如欲订购请至文末留言。

感谢主,使我有机会拜读王敬之老师的新着《觉悟人生――从头说起》五本系列丛书。对于爱书之人,乃是以书为友,以书为食。得到一本好书,犹如得到宝贝一样珍惜,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阅读其中作者从独特角度所作的阐述,让人不时有茅塞顿开的感受,回味起来,意犹未尽!以下我从四点来谈下读完《觉悟人生――从头说起》系列丛书的整体感受。

一、独特角度,带来独特而新颖的见解;

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渊源方面的着述,在当今印刷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大书店和图书馆有关这方面的书籍真是数不胜数,就本人读过的相关书籍中,能够把中国古代文化渊源剖析清楚,追根究底的着述真是寥寥无几。大多书籍或述一己之见,强调一点;或者只是轻描淡写,泛泛而谈。当读《觉悟人生――从头说起》系类丛书的时候,作者从圣经独特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化渊源娓娓道来,实在是新颖而妙不可言。

二、深入文化,找到福音切入点;

从生活在中国文化氛围中的一名基督徒的角度来看,此系列丛书乃是向本国人介绍耶稣,传扬福音的很好材料。回顾起来,基督教在中国传扬的范围和速度都不是很乐观。不能够和佛教一日同语,相提并论。佛教之所以在中国的文化和老百姓的生活中扎根,就是因能够找到契机而深入人心。基督教的福音需要广传而深入人心,也需在中国的文化和生活中找到契机,而这套系列丛书,可以说让我们看到一个接触中国人文化层面的传福音的绝佳途径。

三、简明扼要,以问答形式深入浅出;

本系列丛书不像其他论述中国文化的书籍,读起来咬文嚼字,晦涩难懂或感单调沉闷,读几页就没有兴趣继续读下去。本系列丛书以答问的方式,让读者对许多问题一目了然,容易把握大纲主线,便于记忆,应用于日常生活。这是这套系类丛书相对本类书籍优越的地方。

四、督促实行,强调学行相当;

本系列丛书还有一个特点,作者在每课之后都有““静思人生”的问题,借以让读者去就所学的进行反思;之后留有两页为“学有所思,思有所行”的空白页,供读者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及计划要付诸应用在生活中的感悟记录下来,以督促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有切实的提高。其中可看到作者对读者的关怀之情,作者是希望本书能带给读者的生活以实际的帮助。

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一下这套丛书。本系列丛书共五本,每一本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引导读者循序渐进。给我印象和感受最深的是第一篇《细数家珍》的内容,很多是有关古圣先贤对上帝敬拜的渊源之考究,让我们身处多元化的今日,理清思路,回归真正的信仰敬拜。

第一篇《细数家珍》标题新颖,让人感到温暖,如同与自己的家人见面聊天一样,又有一种身为家人而述家珍的自豪。

本篇一共有六课,作者藉着六课的内容来带领读者进入中国文化的源头,一起探索并发现中国文化中的珍宝。

透过第一篇的内容,作者带领每位读者回顾中华文化,让我们惊喜的看到,原来我们的祖先有着优秀的传统,对宇宙人生有着深刻的认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优美的天道逐渐变得模糊,时至今日,更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令有心人心忧。但是,古人所敬拜的那位仁慈的皇天上帝,并没有撇下中华儿女不管,上帝早已为k永恒的大道妥善安排了一切。

紧接着,作者在第二篇《天下奇书》中,用六课的内容向读者详细地讲述了上帝如何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保存k的至圣之道。

第三篇《奇异恩典》,作者着重描述善恶之争如何在天上发起,一直持续到地上,上帝为了显明撒旦的真实面目,就借创造和救赎来在全宇宙面前真实见证撒旦的不义,甚至,上帝为了挽救必死的人类,屡屡藉先知发出启示,并最终自己亲自道成肉身,体尝人间冷暖,最后,自愿将命舍去,而换取将亡之人。藉着在十字架上的死,上帝的救赎计划生效并打开通往永生的道路,为每一位在罪恶之中受创伤、痛苦挣扎的生灵带来光明。

道成肉身乃是一个极大的奥秘,我们无法完全体会皇天上帝对区区小民的怜爱之情。然而,上帝的旨意不但是来到凡间为我们受死,更重要的是要让善恶斗争的真相大白于宇宙间。而且,k要藉着三次的降临,最终将人类失去的伊甸园带回人间,和人重新居住在一起,永不分离。当罪恶的始作俑者及其党羽被执行审判之后,上帝的新妇新耶路撒冷从天而降,大地焕然一新,已改变的蒙赎之人将永远和上帝在一起。正如圣经最后一卷书,启示录所说的:“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那个时候,我们渴望的大同世界将会实现,整个宇宙都被上帝的爱所充满,所有被造的生灵都要向上帝发出欢呼和赞美。

第四篇《走向新生》,作者再次强调了上帝的律法及与生命更新之间的关系。人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耶稣基督的一生就见证了这句话。k说“上帝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因你的律法在我心里。”(诗40:8)所以,人想要从罪恶的捆锁中得以释放,就必须借助耶稣基督的恩典之力相助。在律法的光照下自省悔悟,看到自身的恶与罪,愿意选择耶稣的替罪及按照生命之律生活,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得以更新改变,成为一个新造的人。不但是外在的改变,而是洗心革面的内心改变。这样的改变需要我们对上帝有足够的信心。信心让我们在基督里不断的前进,以至于长大成人,满有基督的身量。

圣经中不但告诉我们有关生命的重大问题。还详细的告诉我们如何度一个健康幸福的生活。藉着遵行圣经中的健康自然律,让我们的身体能够保持健康。并且在上帝的`话语中,谦卑自己,以耶稣为榜样,时刻仰望,至终必会越来越像主耶稣!

在最后一篇,第五篇《回归家园》,作者带领我们寻找并发现人类的真正家园。我们的未来是在外星球上建立新的生活吗?面对千疮百孔的地球,我们的未来在哪里?何处是我们的家园?作者带领我们从起初上帝给我们设立的伊甸园开始,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始祖们昔日生活的地方,以及今日伊甸园在哪里,我们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重新踏上回乡的道路,并最终在家园中与天父团圆。正作为漫漫归乡路,几多坎坷几多愁!

上帝为了让我们不致忘记我们在地上是寄居的客旅,就设下安息日这个永久的家庭纪念日来提醒我们,让我们在这个看似繁花似锦的世界中,记起天父对我们回家的召唤。并且,这一神圣的安息日在将来的家园中,仍要使我们团聚在上帝的面前。

在踏上回乡的道途中,上帝用种种的预言和异象的实现,提醒我们快到达目的地了。天上的日月星兆,地上邦国的征战和饥荒、瘟疫、地震、海啸等肆虐,一切的征兆表明耶稣基督快来接我们回家团聚了!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一切在身边发生的时候,要提醒我们,敬虔度日,努力救灵。因为我们现今得救,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历代大有信心的先贤们都在盼望着这激动人心的一刻的实现。

人在地上的愿望有时会有落空,但那信实的上帝,从不说谎,并且在他没有难成的事。纵然回家的道路艰难崎岖,但那位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已经站在家门口在伸着双臂等待我们的归回了。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旅途的疲倦,忧伤,愁苦就要永远地过去了。撒旦,那罪的始作俑者及其党羽将被上帝的刑罚所除灭,宇宙中再也没有罪恶的影响了。天上人间大团圆实现了,众生灵都在上帝的爱中,全宇宙跳动着一个和谐的脉搏,宣扬上帝就是爱!

最后,细心的作者还特别为初触圣经的读者,预备了一课如何研读圣经的好方法,让每一位寻求永生之道的人,都能够从谜团中走出来,进入上帝的话语中去。

这套《觉悟人生――从头说起》系类丛书,非常适合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有文化的人来研读,也可以作为传福音的参考资料,非常好。愿主祝福这一系列丛书,能够为读者指点迷津,带领读者就近生命之泉,并得以学以致用,引归真神上帝。

(原文有删节)

篇8: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关键词:教师,人生价值,教育,三爱

时光匆匆, 弹指一挥间, 我从心怀忐忑地第一次登上三尺讲台, 走到现在, 已经是第十一个年头了。时间虽不算很长, 却完成了我人生角色的蜕变。还记得最初走进石外这片让我向往的红楼时, 强校长在面试时问我:“你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喜欢这个职业, 教师是伟大的, 知识渊博, 爱生奉献, 用自己的努力放飞希望。”当时在座的领导都笑了。现在回想起来, 大家可能是在笑我对教师职业不假思索的赞美, 也可能是在感叹我的年少与单纯。是啊, 在我真正成为石外的一名教师以后, 在工作的磨炼中, 我深深体会到教师是伟大的, 也是平凡的, 每天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小测, 工作是在日复一日中重复。但在这种重复的忙碌中, 我是快乐的, 因为我找准了我的人生坐标, 我们教师的价值就是融入在平平淡淡的教学工作中, 体现在点点滴滴的育人小事中。如果每个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好自己的价值, 那么, 无数个平凡就铸成了伟大, 无数个普通就铸成了非常!

一、爱教育———用坚定的信念找准人生坐标

教育的过程, 应该就是爱的过程, 因为爱心是教育的灵魂, 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如果我们能够奉献自己的爱心, 我们就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润物无声, 这样, 我们才能获得教育的成功。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不仅是在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 坚定踏实地走出自己的每一步。我们在初中阶段虽然只陪着学生走过短短的三年, 但我们要为他们未来的几十年负责。我们不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起点, 但要努力改变其发展的轨迹;我们不能增加他们的生命长度, 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地拓展他们生命的宽度。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为师之人, 要用坚定的信念找准人生坐标。

二、爱学校———用先进理念和资源提升自我

记得有人对我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佛祖论禅时曾问弟子“:一滴水放在哪里才会永不干涸?”小小的一滴水很快就会消失不见, 怎么可能永不干涸呢?佛祖笑曰“:投入海中。”听完这则故事, 我心中很是感慨, 一滴水只有在浩瀚的海洋里才会永存, 聚少成多, 激起汹涌的浪花。同样, 一个人只有投身于集体, 才会借助集体的智慧, 不断锤炼提高, 使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理想的程度。

我骄傲, 因为我是一名石外人;我自豪, 我的学校有着先进的理念和团结的教师团队。在这样雄厚的资源支持下, 我的育人理念、教学观念不断转变和提高,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我工作的十年里, 我曾参加国家级课题研究, 在省、市、区各种优质课、教学设计评比中多次获奖。对此, 我心中充满感激, 是学校先进的理念转变了我的教学思想, 才能使我的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具备了竞争的实力, 是学校团结的教师团队给了我雄厚的专业技术支持, 大家不辞辛苦地听我一遍遍的试讲, 一次次的集思广益, 帮我进行修改完善, 才能使我面对各种激烈的教学比赛时, 内心充满自信和底气。因此, 我暗下决心, 努力提升和磨炼自己, 使自己在锻炼中前进和提高, 同时也要继续坚持石外的育人理念, 在我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中积极探索, 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爱学生———用爱心与奉献成就美丽人生

“老师, 记得多含几片, 嗓子才能快点好!”看着压在金嗓子药盒下的小纸条, 声音嘶哑的我幸福得眼圈红了。“老师, 希望你的宝宝早日康复!”刚把发烧的孩子送到医院赶回来上课的我, 一踏进教室, 就收到学生满满的祝福, 看着一双双充满真诚的眼睛, 我找到了人生的美丽与感动。“老师, 你别生气了, 我知道, 我错了, 以后会改。”短短的几句话, 只有我知道从这个叛逆的男孩口中说出来是多么的难得与不容易!我们教师的价值就是融入在平平淡淡的教学工作中, 然而我们的幸福也融入在这点点滴滴的小事中。

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年是鲜活而灵动的, 也是状况不断的。每当一时的挫败让我没有方向而缺乏热情时, 身旁优秀教师的无私奉献总是不断影响着我, 我一直问自己,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这样耐心, 这样坚持, 这样奋不顾身, 这样忘我投入?我想现在或许我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答案就是:发自内心地去爱学生, 这样你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现在, 我也是一个活泼男孩的妈妈了, 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都深有体会, 自己的孩子无论多么顽皮, 他依然是我们掌心的宝。身为教师, 就是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用自己的爱子之心去爱自己的学生。

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 爱学生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 还要讲究方式方法。爱学生, 首先要了解学生, 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不仅要观察他们的表情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 而且要窥探他们心灵的奥秘, 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 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爱学生, 一定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要爱所有的学生, 不但要爱聪明、活泼、可爱的学生, 更要关爱学困生、特殊学生。特别是对毛病较多的学生, 更要亲近他们, 了解他们, 热忱地关怀、帮助他们, 挖掘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 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爱学生, 关键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下才会学会自尊自爱, 学会做人。总之, 爱心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如果我们能够奉献自己的爱心, 我们就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润物无声。

篇9:竭力奉献 多彩人生

萧兴华于1937年4月11日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桥出生。他父亲萧品铮当过老师、小学校长,1964年去世。萧兴华对笔者说,在亲人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母亲。

萧兴华的母亲叫李尊姜,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贤德妇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她对人都是和和气气,说话细声细语。但是她十分坚强,在各种困苦与磨难面前,都能平静对待。她一辈子都很照顾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萧兴华的奶奶去世早,长嫂赛娘,她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比萧兴华大不了几岁的叔叔们。2000年9月18日,86岁的李尊姜去世前对萧兴华留下遗嘱说,她去世后,先别告诉在北京的萧兴华的姨妈和婶婶,说她们年纪都大了,等丧事办完了再通知一下就可以了。就连在萍乡工作的她的亲生儿子、萧兴华的弟弟萧国华都不要来京了,因为他在她“生病时来京照顾我了,尽了孝了,再来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你们自己好好过日子才是正经”。

萧兴华对母亲非常孝敬。母亲生病时,他背着母亲从没有电梯的五层楼的家上上下下。用轮椅推母亲到校园散步。香港的一位企业家看到他对母亲这样孝敬,与他成了好朋友。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师。母亲为萧兴华树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样。

萧兴华曾在赤山小学、萍乡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1958年还是北师大学生时,他就参加了筹建北师大天文系的工作。1960年他在北师大物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建的天文系任教师,不久就担任了天文系实验室主任。这一年北师大天文系开始招生,一下子就招来了72个学生,第二年就要开天体物理实验课。可是当时系里除了有一台天文望远镜外,其他设备几乎都是空白。而且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不可能拨款来购买设备。为此,萧兴华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跑旧仪器市场去找仪器零件。他克服各种困难,与几个年轻教师一起自制一些原理性的设备,终于开出了8个实验。

1968年渤海大地震时,萧兴华跑到了地震现场,与北京天文台研究人员一起组成了“223地震研究小组”(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在1953年2月23日视察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而取名),开展用天文方法预报地震的研究。在那个大搞阶级斗争的年代,他们偷偷地阅读中外有关资料,提出了地球自转极移变化与地质结构相关引发地震的理论。他们创造了一套用天文手段预报地震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23小组曾一度很有名气,因而参加了全国第一次地震大会,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他们的理论观点与李四光一致。在一次研讨会上。他们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有人提出了问题,李四光亲自为他们进行解答。这引起参加研讨会的其他人员对他们刮目相看。唐山大地震后,萧兴华被借到国家地震局工作,担任了分析研究室天文气象分析小组组长,还到中南海向纪登奎、吴德等中央领导汇报过地震工作。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北师大天文系党总支书记王桂筠的一再要求下,地震局才让萧兴华回到北师大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当时,由于学校停办多年,许多科研资料都不齐全。为了开展类星体研究。萧兴华和其他两位老师查找资料,住在实验室里,连家也不回。他组织一个类星体研讨会,资料全部公开,大家一起研究、利用这些资料。一个暑假下来,参会人员一共发表了7篇论文。这件事多年后仍得到好评。

1983年以来,萧兴华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天文学部分、《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的天文学哲学分支学科宇宙学部分撰写了不少条目。1983年2月7日,他还到人民大会堂出席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组织部联合召开的青年领导干部和中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他单独或与人一起发表了有关天体物理、天文地震方面的论文20多篇,出版教材和译著5本。他和另一研究人员合作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普通天文物理学》获教育部二等奖,再版多次。1991年,萧兴华等主编的《天体学概论》(著作)荣获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颁发的优秀论文证书。他与李宗伟合写的《改革基础课,出教材出人才》荣获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1997年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他们两人合写的《天体物理学》还获得教育部2002年二等奖。他还与另外两位研究人员合作研究发明了“带电励磁桥的永磁发电机”“电磁永磁联合励磁发电机”和“平面型径向电枢线槽轴向磁场永磁电机”,并在2001年先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1985年,萧兴华担任了北师大自然科学处副处长,主管北师大的科研工作。1986年,国家教委在北京举办了高等学校第一次科技市场交流会,北师大在会上签订的合同金额达到1400多万元。当年国家教委科技司成立中国高等学校科技联合开发中心,萧兴华被调到科技司开发中心任副主任。教委开发中心的成立,在当时是一件大事。召开成立大会时。时任国家经委主任朱镕基、国家科委副主任郭树言、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谢光等都前来祝贺。萧兴华说,在开发中心工作的这段时间,是他最高兴的时间。虽然在当时的环境下有种种不同的观点。带来了种种压力,但他们十分努力地坚持着,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创造了五种工作模式:一、联合高校技术优势。如高校有18个传感器系列的研究,倡导建立一个联合会、相应办一个杂志、建一个国家级实验室,以便使这种优势组合起来。二、将高校的成果与产业联合。如利用大连理工大学的一种钢铁材料、北京科技大学的斜横砸技术在马鞍山钢铁厂实现生产。三、高校与地方结合。如将高校的一些技术引进到北京昌平,与乡镇企业结合。四、引进消化外国的先进技术。当时打算在苏州建一个基地来消化“一点对多点”的通信系统,最后就是在蛇口建一个窗口,以便与香港接轨(当时香港尚未回归)。虽然最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心还是停办了,但这些准备工作为后来国家教委建立产学研结合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nlc202309021913

北京中关村地区是我国最大、也是世界少有的智力密集区。为了探索在中国条件下发展类似美国硅谷的“技术模式”,在改革开放精神的鼓舞下,中关村地区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1987年年底,被称为“电子一条街”的中关村地区已蜚声海内外。然而对这样一种新生事物,当时也有各种各样的议论。为此,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组织联合调查组,于1987年底至1988年2月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进行调查。萧兴华参加了这一调查组,并且是调查报告的起草人之一。调查组的调查报告肯定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成就,总结了它的基本经验和意义,还提出了促进电子一条街继续发展的建议。这一报告奠定了我国建立科技开发区的基础。萧兴华为自己能参加这样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而感到高兴。

1994年后,萧兴华参加了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的工作,先后担任科促会中小企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和科促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的职能包括组织国内外专家举行国际会议、研讨中国的科技产业如何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探讨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途径,以及组织有关科技方面的咨询、会展、交流、鉴定、合作等。在这一组织里,萧兴华主要负责能源、环境保护等科技促进工作。他不顾自己70多岁的高龄积极认真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就在我访问他的前一天,他还在青岛主持一个科技研讨会。在我与他交谈时,还不时有人打来电话与他商讨科促会的事宜。

萧兴华爱好广泛。他擅长雕塑、书画。近年来,他在朋友贾书晟指导下又开始对甲骨文做研究。

他性格开朗,做事认真刻苦,也拿得起放得下。他说,有一副佛教对联让他受益匪浅。对联日:“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见了便作作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他对对联的断句是: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见了便作,作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他对上联的解释是:一个人活着应该有智慧,而智慧是“生于觉”的,即只有有了觉悟才可能产生真正的智慧。怎样才能觉悟呢?这就是要我们了解“自在”,了解客观存在,即了解宇宙的本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如果没有一个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是很难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的,而人生观是决定价值取向的。这个认识永远不会完结。所以有了第一个“生”和第二个“生”,还要不断认识下去,要以“无生”来对待。所以“生生还是无生”。至于下联,萧兴华认为说的是:过去时不可得,未来时不可得,要抓紧每一点“现在”,生命链条是由每一个“现在”的点组成的。对事要去“见”,而且不是浮皮潦草的见,是要“见了”,即有深刻的了解,而见了之后便要去行动,即“见了便作”。“作”不能马马虎虎,一定要精进,要达到“作了”。从生命长河来说,每一步只不过一瞬间而已,可从人生来说每走一步都是宝贵的,只有将每一步都抓紧,才能真正走好你的人生。“作了”,下一步就是“放下”,放下是一种超越,只有拿起来了,才谈得上放下,只有没有贪心没有私心的人,才会有真正的放下。如果真能做到第一个“了”和第二个“了”,必然会“了了有何不了”。

萧兴华就是这样处理他的一切的。

责编 木艮

上一篇:弧长与扇形面积说课稿下一篇:高二旋律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