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工作总结

2024-04-23

八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工作总结(共14篇)

篇1:八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总结

马底驿九年一贯制学校 全凤霞

一、工作情况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培养创造性人才,《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提出:构建由“学科和活动”组成的课程体系。我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教科研兴校,积极投入到科技文体活动中来。在短短的时间里,研究性学习活动实验成果可喜。大部分学生科学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得到了煅炼。

二、主要工作措施

综观一学期来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深切体会到:在研究性教育教学中,要抓好学科课和研究性学习的整合,通过多种渠道,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现就本学科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认真学习、提高认识,2、制定实验措施。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是课程体系的一大改革。初期许多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作用以及它与学科课程、课外活动的关系并不明确。鉴于此,我校研究性学习科教师认真学习《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

要》,并从电脑网上搜集相关活动课资料、论文,供老师们借鉴学习。从直观上升到对活动课程理性的认识,认识到活动课程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场所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大家转变了观念,统一了思想。

为了使实验工作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我科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1)、制定每学期活动总计划;(2)、确定实验对象,坚持人人参与的原则,要求全级全员参加;(3)、对参加实验的教师提出“四有”:有计划,有教案,有活动记载,有成果。

3、深入研究,4、进行课堂教学探索。

研究性学习,没有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如何搞好这项活动,搞出特色,这是我们探索研究的重点。在实验初期,大家总感觉到在教学中经常有意无意出现一些学科课程化的做法,如:教师讲的过多,教师演示操作多,强调活动结果多。这违背了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获得能力。

三、研究成果。

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开展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虽然经过实验与研究,我们取得一些成果,但这仅仅是迈出第一步。今后,我们将把研究实验作为重点,开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新局面。

2012年1月

篇2:八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具备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和经验。经过几年的学校生活,学生已经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同时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两极分化现象开始出现。由于种种原因,英语教学中学生学得比较被动,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较少;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轻情感、态度的培养的现象也较为严重。

二、教学目标要求:

1、把教材内容按其原貌活化于课堂内外,围绕教材但不限于教材,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师生共同投入,彼此协商、互相交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英语这个交际工具。

2、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独立自主、主动求索、勇于面对困难甚至挫折的精神和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践、归纳等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进行“再实践——再认识”活动。

4、巩固和扩展所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5、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探索真理的习惯,培养独立的人格。

6、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文化素养:可以进行有效、高效的信息利用;可以对信息进行关键性评价;可以准确地运用各种信息,并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学会利用网络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探究的课题:

转换教师角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1、教师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平等合作,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

2、在课堂教学中,以开放性、综合性问题为线索,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善于思考,发现问题要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3、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会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概括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的结论。

4、教师在学习的组织和指导中,应渗透启发性、激励性理念。教师对学生的研习活动应多肯定、赞赏、鼓励,消除他们的种种顾虑,使他们大胆质疑,敢于创新。要尊重学生的研习成果,不要随意否定和贬损学生的观点和结论,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篇3:八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工作总结

学生进入八年级以后, 已经完成入门阶段的“启蒙”英语学习;冀教版英语课程又在难度、广度、深度上发生了令学生应接不暇的变化, 其词汇量大, 语言点多, 信息量广, 坡度陡, 课文内容与农村学生的活动空间和生活经验距离很大;进入八年级的新生, 他们在生理及思维上又属于最活跃的发展阶段, 此阶段的学生情绪不稳定, 兴趣和热情一旦消失, 对事物就会表现出一种反感的情绪……诸多因素, 使他们很容易形成“逆反”情绪。下面是笔者采取的一些措施, 敬请各位同仁提出指导意见。

一、从源头上遏制“八年级现象”的蔓延, 首先要有“扶着”他们走一程的耐心

在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有大批的学生尽管在英语学习上处于弱势, 显得一筹莫展, 可是, 他们有许多“闪光点”值得老师及同学们为他们喝彩。为了鼓舞同学的士气, 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给他们自由会谈的时间和空间, 根据记忆遵循“初次识记—遗忘—再识记—再遗忘—最后巩固记忆”的过程, 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 如比较法, 联想法, 群体记忆法等, 并把方法教学贯彻于每一个40分钟之中。我决定从最基础的音标教学做起, 决心用心去“扶”他们走一段路程。

二、正视“八年级现象”, 因势利导, 教给学生一些自主的方法, 这一步叫“引着走”

“教是为了不教。”要想让学生自主, 就得培养他们起码的自己能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发现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乡下学生, 单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都是“拦路虎”, 因此, 我在课程进度非常紧迫的情况下, 抽出时间来, 专门教授国际音标以及如何利用自己熟悉的汉语拼音结合音标去背记单词, 最好能读其“音”想起“形”, 逐步摆脱“炒豆子”的机械记忆法。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有了一点自主能力的学生, 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也会提高许多。

三、善于利用学生的“叛逆”活跃心理, 大胆采取“放开走”的策略

我认为, 掌握课堂就要掌握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适当地在课堂上应用各种现代媒体和直观手段, 创设高雅的课堂艺术, 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索, 使学生保持和发展旺盛的求知欲望;交替使用“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启发式”和“直观教学法”, 让学生品尝乐趣, 改革传统的“满堂灌”。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 掌握好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 灵活调整课堂环节, 我想是衡量课堂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学生经过“扶着走”和“引着走”的历程, 我接着采取“放开走”的做法。尽可能地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 让他们自己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遇到该讲解的知识尽可能言简意赅, 点到为止。如在讲解现在完成时和过去时的区别时, 我先写两个例句: (1) We bought a computer last week. (2) We have written an article for three years.让学生对比后说出有什么不同。学生七嘴八舌, 他们很容易发现, 这两个句子的标志词不一样。我因势利导说这两种时态尽管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 而一般过去时往往有典型的时间状语, 如yesterday, last month, this morning等, 现在完成时则有专门的标志词, 如since 1985, for two years, ever, never等。这样在具体的例句中, 学生会总结出这两种时态的结构, 这样效果就会好一些。

四、在适当的时候, 放开学生, 让他们尽可能地“飞”起来

站得高, 自然会看得远。因此, 我尽量在课前给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让有个性有才能的优生去张扬个性。除此之外, 还应不断改进教学, 适当调整, 灵活整合新教材;调动学生耳听、眼看、动脑、动手, 培养学生自辩、自治、自理、自学能力, 发展智力、情意, 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把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作大事。常教常新, 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能力;教唱英文歌曲, 举办英文黑板报, 指导学生写小作文, 让学生开阔视野, 体验成功。只有让学生参与活动, 取得最大程度的输入和内化, 才能在潜意识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之, 只要我们群策群力, 正视“八年级现象”, 希望就会从地平线升起。

摘要:文章分析了乡村初级英语教学中所出现的“八年级现象”之根源, 阐述了笔者自己在教学中消除“八年级现象”的做法, 从“扶着走”“引着走”“放开走”、让优生“飞”着走等途径中, 使农村初级英语教学的希望从地平线升起, 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

篇4:八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工作总结

关键词:数学学习;学困生;学习兴趣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发现很多学生在八年级之后就很难把数学这门学科学好。随着年级的提高,数学的学习难度也越来越大,对于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农村教学条件有限,学困生现象严重,在留守儿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初中数学不像小学数学那么浅显易懂,不用多做思考就能得出答案。初中数学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还需要学生去透彻理解,然后灵活地进行解题。尤其是九年级的学生即将进行中考,数学学习成绩对于学生是否能进入好的高中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善学困生的学习问题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数学学困生背景分析

大部分的学困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由于生活的压力孩子不能跟随父母一起到打工的所在地学习,只能和祖父母留在农村上学。由于长期处于留守的状态,缺乏父母对自己的爱护与教导,而祖父母的文化程度也不高,导致留守儿童学习困难。

1.监护人无暇管教

这种学生一般家庭生活条件差,在学习之余还要帮家里干农活,或者洗衣做饭,更别说让祖父母来督促孩子学习了。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和教育都没有得到关注,学习兴趣也会渐渐磨灭,只期待快快长大来负担起家庭的重担。

2.溺爱型的隔代教育

这种学生父母不在家,由爷爷奶奶照看孩子,而由于是隔代,爷爷奶奶心疼孙子。在各个方面都给予最好的关爱,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想让孩子受累,让孩子吃好,玩好。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孩子变得骄纵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宠坏了的孩子更加不会去想着用功学习了。

二、数学学困生的现状

1.课堂积极性不高,依赖性强,缺乏数学学习兴趣

八九年级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容易被外界的事务所影响。对于学习往往无法集中注意力,再而因为缺乏父母的爱护,性格也会孤僻,自觉性也会变差。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也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

2.学习不认真,课后作业无法完成或者抄袭

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没有认真学习知识,对于家庭作业就会觉得很难。就导致自己无法完成作业,或者干脆抄袭其他同学的作者来完成任务。这样的一种情形只会导致学生自己的学习成绩越来越退步。

三、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1.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传统教学

从传统教学来看,教师往往追求的是学生的做题能力,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忽略了数学的学习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是枯燥无味的,使学困生更加感到头疼厌烦。教学观念的改变,要求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让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可以服务于生活。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程来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主动地去参与到学习中来。

2.利用情境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辅助教学的,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学习。利用情境引出教师所要讲解的知识点,让学生融入情境去学习,学生既能参与又能观察其特点,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3.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不愿意自己思考问题。当发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学习,带领学生去分析问题,一边引导一边让学生自己说出思路,最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大胆向教师提问,在不断提问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懂得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4.开设学困生的专门课堂

学困生基础知识较差,难免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在开学之初,可以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让他们在基础上面多加练习,让学生不再受到挫折,而对自己产生信心,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且有获取成功的机会。

5.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

留守学生是因为缺乏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而产生的自卑或者胆怯心里,有话不知道去哪里诉说,学习困难也不能和家里的祖父母交流。因此,教师要给学困生多一些关心,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给予情感上的帮助。

在教师的不断努力上,一定能够让学困生从困境中走出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礼顿.农村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与转化方法[J].考试周刊,2011(22).

[2]郝小兰.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探研[J].新课程导学,2016(2).

[3]苏建超.让迟开的花开得也灿烂:浅议学困生的转化问题[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2).

篇5:八年级学习总结

1.专心听讲。课上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眼睛要盯着老师的嘴;看老师表情;耳朵听老师讲课的声音;头脑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保持一致。

2. 抓住关键。一般老师上课分成几个大步骤:开始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接着引入新课,进行分析、论证、推理。启发引导同学们理解掌握新课的内容,最后还要概括小结一下。

上课时要能抓住本节课知识内容上的关键和学科特点上的关键。知识内容上的关键因学科及具体内容而异。一般而言,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关系式是关键,当老师讲到这些关键地方,你一定要特别注意,紧抓不放。

3.理清思路。指自己的思路不但要跟着老师走,而且要把知识发展思路及教师引导思路理清楚。

4.当堂弄懂。一堂新课,总要介绍一些新概念、新关系、新技巧、新方法。那么,课堂上就要搞清楚每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数理化生中的公式、法则、定理、定律要知道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以及如何变形和运用。对政史地文中的原则、要点、方法要当堂理解和记忆。对英语中的新词、句型、语法关系要及时熟记和掌握,当堂任务当堂完成,尽量不留尾巴,不增加课后负担。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当堂懂呢?

一是课堂上始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在理解过程中出现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的地方,应争取在老师允许下提出问题。当场把它弄懂。如果课堂上不允许停下来解答你的问题,这时的思路就不要停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应该暂时跨过去,继续听老师分析讲解下面的内容,等下课后再去请教老师,把课上“卡壳”的地方弄懂。

二是当老师、同学讲到某个问题对自己有启发时,或某个问题不懂、或有什么好的想法时,可在纸上或书上简要地记上几笔或画个符号,留待课后重点解决,防止关键地方或有价值的地方漏掉。

三、及时整理理解消化,有的同学课上听得很好,可能还有好的想法,但过几天就忘了,这就说明一部分同学忽略或不重视课后整理、理解消化这一环节。按照正常学习程序,下课后,应把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复习整理、理解消化吸收。具体地说,应做好下面四件事: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和看参考书。 1.尝试回忆

就是独立地把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回想一遍,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地去动脑筋。象过电影一样,在头脑里“重映”上课时的一幕又一幕,理解、消化一个又一个关键问题。

尝试回忆的好处:一是可以检查当天听课的效果。二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培养爱动脑筋的习惯。三是能提高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进行尝试回忆?

第一,回忆预习的经过。问问自己预习时不懂的地方现在懂了没有。

第二,回忆上课的经过。自己懂的部分老师是怎么讲的,自己理解与教师讲的是否一致?自己不懂的部分老师又是怎么讲的,关键的地方老师又是如何启发、引导点拨的?为什么自己预习时弄不懂,老师比自己高明在什么地方?

第三,回忆刚学的知识,是否真正理解,知识点是否衔接?尤其是理科内容,新知识是如何从旧知识推导或引入的,思路是否贯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哪些联系?

回忆时,可以边回忆边对照课本和笔记,也可以先全部回忆一遍,把回忆不起来或理解不透的地方记下来,一起看书、查笔记,或请教别人把它弄通弄懂。

篇6:八年级学习总结

(2)要认真做好复习笔记。

在复习中同学们经过艰苦的思考获得了完整而系统的知识,应当珍惜这个学习成果。及时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有了复习笔记,就可以使下次的复习建立在这次复习的基础上,不必再从头开始了。有了复习笔记,时常看看可以起到提纲携领、强化记忆的作用,通过做复习笔记,把厚厚的一本书变成了“薄薄”的几页纸,变成自己 “编织”成的“知识之网”。笔记要具有自己的特长。凡自己认为掌握得好的可以从略,认为掌握不好的则要详细些,可以说笔记是自己劳动的结晶,知识的精华,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备考时用起来,可以使自己迅速回到曾经到过的最高水平;使自己迅速地抓住知识的全局,优秀生在考前往往只翻一下复习笔记就行了,考前很轻松,这种轻松是平时紧张劳动换取的。

(3)要在尝试回忆中进行。

复习中,遇到问题不要急于看书或问人,要先自己想。这对于集中注意力,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好处。

4)要适当地看题、做题。

先把过去做的有关习题温习一下,先回忆解题思路,在这个基础上再适当做点题,目的是检查复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选题要围绕复习的中心来选,通过做综合题来推动知识的完整化和系统化,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复习总结过后,还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调整。中学这个“黄金时代”,对每个学生来讲都是极宝贵的。每个学生都应当使自己的学习沿着勤奋、科学、高效的道路前进。这样才能为今后的事业打下雄厚的基础。要想做到这一点,要善于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包括学习目的、态度、方法、计划等)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

篇7:八年级学习总结

数学:由于数学的成绩还算是比较好,所以在数学方面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骄傲和心浮气躁,上课时因为老师讲的大多数是基础内容,注意力也不能总集中到课堂上来。还有就是在做作业方面,竟然养成了做作业用计算器的坏习惯,一定要改过来。还有便是上学期立志要做完作业就检查,最后因为作业太多不得不作罢。唉,尽量在下学期争取实施吧。

物理:在物理出的问题跟数学差不多,主要是多多少少有些自负,不同的是,上物理课,我是十分专心地听讲(毕竟物理课是很有意思的)但在物理方面的理解能力还是不够的,因此考试(特别是在实验题上)总多多少少有些失分,看来还是要再多多做练习才行,掌握经验。

政治和历史:这两科的成绩自从初二以来便不是很理想,大多数是在选择题上失的分。这就说明,我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不是很到位,上课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听讲。还有一点便是我平时由于太懒,总不想去整理错题,因此导致了这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悲惨的成绩。在文科的学习上还是要比较勤奋才行。要是平时还有时间的话,也应多多找些练习(特别是选择题)来做才行。

最后,便是我从网上抄来的复习方法

坚强不屈的毅力、切实可行的自信心和循序渐进的处事方法是取得中考成功的必要条件。坚强的毅力必须从复习阶段的小事做起,听好每一节复习课,做好每一道练习题,答好每一份测试题,总结好每一个知识点;从抓好每一个复习阶段情绪变化做起,前进了戒骄,失败了戒躁,从始至终一个劲头下来,那复习中的困难对你来说就微不足道了。自信心就是要求你在复习中不管遇到什么“惊涛骇浪”都能做到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最后的胜利非我莫属,也许在复习阶段的每次测试中即便是屡战屡败,也不能给自己无情地下判决书、不相信自己还能成功,仍要挺起腰杆屡败屡战,从实践中找到自信。在复习阶段条理性十分重要,订好计划,按计划复习更是良好的心理因素的反映,这就要求同学在复习时,不要轻易地原谅自己,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计划要做到的事必须按规定的去做完,时间上不能拖拉,质量上还要做得比计划的更完美,否则复习生活就会杂乱无章,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复习工作失败。

重视复习策略

篇8:八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工作总结

关键词:八年级,听说教学,分层设计

一、引言

在语言学习中, 听是思维接受语言的感官表现, 说则是思维表达的感官表现, 它是大脑与外界交流的基本表现形式。听、说两者的结合就是对听力理解的表达, 它是听者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交际的过程, 也是听者根据已有的经验或背景创造性地表达出来的过程。但无论是听还是说, 都需要大脑的主动参与。因此, 听说是最能锻炼大脑动用外语进行思维的训练方式。语言既是思维表现的形态, 又是思维赖以进行的工具。所以, 在英语学习中, 重视听说, 无论从思维的表现形态, 还是从思维赖以进行来看, 都是重要的一环。

在初中英语语言学习中, 听、说是学生获得基本语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听说课则是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课型。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中每个单元Section A的1a-1e和Section B的1a-2d通常都是听说课型。通过听说, 学生可以学习语言结构、扩充词汇、表达思想等, 为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二、听说教学课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来自重庆各个区县参加国培的52名老师和对自己所在学校老师关于听说课教学的访谈式调查以及对自己平时教学方式的总结, 可以看到:对八年级教材中听力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师大多采取了以下三种做法:

第一, 在重点校和一些重点班,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一般都具有听说课的三个环节:pre-listening, while-listening, post-listening。在听前环节中, 教师通常会以旧知识引出下文或引起学生兴趣;在听中环节中, 教师会放两遍录音, 第一遍做书上听力练习, 第二遍检查;在听后环节中, 教师会让学生读听力材料, 回家背诵。

第二, 在中等学校或普通班, 教师省略掉了听前和听后环节, 注重听中环节的教学, 有些教师让学生听两三遍教材, 做书上听力练习, 然后读教材后检查。

第三, 在一些农村中学, 由于听力是学生们的难点, 所以, 教师会采取先看书、后听力, 读懂后再听录音。这实际上把听力课上成了阅读理解课, 对学生的听力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从调查结果来看, 不管学校和班级整体情况怎样, 目前重庆的绝大部分教师在八年级进行听说教学时, 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作法, 没有做到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提高。当然, 这种教学肯定严重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致使优生在课堂上学得散漫, “学困生”却在“困进”的怪圈中愈陷愈深, 无力自拔。

从教师本身的情况来分析, 造成这种“一刀切”教学方法的原因有两点:第一, 七年级是起始年级,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对学生的教法上都采用一致性原则, 即对所有学生使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随着学生学习进程的渐渐深入, 尤其是八年级也是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上出现较大分化的时候, 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并未做出相应的改变, 仍然沿用七年级的教学方法, 肯定会使优生上课缺乏积极性, “学困生”想积极参与又无从参与的状况。第二,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没有从学生出发, 没有对教材进行足够理解, 没有认真思考新课标要求, 教学活动单一, 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要从教材入手, 进行听说教学活动的分层设计

教师要创设有效的听力教学课堂, 必须从教材入手。从八年级开始, 教材的听力材料逐渐有了一定的难度, 尤其是每个单元的Section B, 有的对话内容较长, 也出现了词汇表中没有的生词或词组, 这给学生听和理解听力材料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阻碍了听的效果。比如“Go for it”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的Section B, 第三单元的内容是用比较级的语法形式谈论两个人的比较, 对话内容长达14人次的交替说话, 共24句话。这段对话里有三个短语:in any way, I’d say, be a lot like, 虽然没有生词, 但是在之前在教材上没有看到这三个短语的用法, 因此会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理解上的障碍。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教材, 在听前的活动中设计出有关这三个词的教学活动, 降低学生听力难度;或者教师在之前一定要教给学生有关听的策略, 比如抓关键词等。

Section B通常由该单元的问题情境构成, 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相对于语言知识的学习, 英语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再比如Go for it!八年级上第八单元的Section B, 第八单元是谈论做奶酪三明治的过程, 它的重点在于关注描述做事的过程, 用上可以表示序列的副词。听力教材内容本身所涉及的词和动词短语都在Section A中比较熟悉了, 但是学生需要的是在听的过程中在头脑里形成做这件事的整个经过, 听后能将其回忆复述出来。这样的英语思维能力的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有一定困难, 教师应该多放一两遍录音, 让学生反复熟悉, 然后引导学生一步步描述整个过程。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 英语信息输入的主要渠道就是教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许多教师通常采用听教材内容、根据教材要求完成听力活动的方式来完成听说课的教学, 单一的课堂活动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统一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标准更不能适合大多数学生。《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出:“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 对教材内容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教材限于版面或其他原因, 不能设计更多的活动。程晓棠、孙晓慧著的《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中谈到:教师在教材取舍和调整中采取的几种常见做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扩展教学内容活动步骤等。教师一定要在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符合学情的听说教学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获得成功。

四、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的分层设计理念及原则

(一)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分层设计的理念

1. 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 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其潜能。总之, 他认为教学的本质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运用到了课堂导入中, 强调课堂导入应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来设计教学方式, 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发现人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 并且认为, 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数学和语文 (主要是读和写) 两方面的发展, 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我们在此更强调发展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

(二)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分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 因材施教原则

所谓因材施教, 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 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我们的教学活动分层设计就是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

2. 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强调的是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自身的真实性、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和学生情感的真实性, 使教学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去真实地体验、感受和运用语言, 达到听有所得、学以致用的目的。

3. 兴趣性原则

兴趣性原则是指教师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灵活的教学技巧、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激情等来最大限度地增加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输入优先原则

在语言学习中, 大脑必须先获得大量的语言信息积累才能掌握这种语言。对于英语来说, 学生要有足够的语言输入, 通过听觉和视觉大量感知语言材料, 通过多看、多听、多读来接触和理解语言材料的意义、形式结构和交际功能。所以, 教师要先在扩大英语语言输入、扩展听力材料输入、拓展语篇输入等方面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让学生通过大脑把语言材料及其相关语境记下, 再通过运用来掌握语言。

5. 交际性原则

交际性原则是强调英语语言在真实环境中的运用, 这是我们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

五、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的分层设计应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版) 》 (以下简称《课标》) 要求教师在听说训练过程中改进方法, 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 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水平, 掌握学生的阶段性心理特点, 把握群体的共性、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关注学习的发展性, 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那么, 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分层设计时, 教师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学情, 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 为学习者设计教学, 优化教学过程, 选择适合本班情况的分层教学活动, 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 然后再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教学活动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Pre-listening (听前) , While-listening (听中) , Post-listening (听后) 。

(一) Pre-listening

在Pre-listening中, 根据图片或老师提问, 使学生对即将听到的内容进行思考、预测、讨论, 学生也可根据话题展开说的活动, 教师也可作背景知识介绍等。听前活动或以旧知识带动学生兴趣, 或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或起到降低听力难度的作用。

(二) While-listening

在While-listening中, 根据学情设计除教材提供的更多的教学活动, 使教学活动形成阶梯性的递进发展, 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前面提到, 中国学生的英语信息主要来自教材, 所以, 对教材本身的深层次认识、解析、运用是非常关键的。在听力教学活动过程中, 对教材中听力材料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对教材中播放听力材料的处理有以下方式:听并了解文中大意、听文中细节、听并检查完成任务情况、听并模仿语音语调等。“不少学生能基本听懂听力材料的大意, 但对细节的记忆较差, 教师应在听力教学中加强训练学生边听边记录的习惯, 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或细节词, 特别是有关的人名、地名、时间或数字等。 (朱萍、苏晨杰2013) ”对听力材料的处理有以下方式:将对话改为文段或由文段改为对话、表演听力内容、复述、改写、背诵等。

(三) Post-listening

Christine C.M.Goh认为, “Post-listening activities should be an extension of communicative outcomes and listening materials.They have several aims which can be achieved concurrently or separately.” (听后活动应当是交际结果和听力教材的延伸。他们有几个可以同时或单独实现的目标。) 在Post-listening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做情境表演, 强化情境下的语言运用;可以进行分析和讨论,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结合教材听力内容做更多相关内容的听力文章、阅读文章或写作练习;还可根据教学内容, 将听说课延伸为听说带词汇的教学、听说带语法的教学、听说带阅读的教学等。

六、以Go for it八年级 (上) 第十单元的Sec-tion B为例, 进行听说教学活动的分层设计

Unit 10 Section B是该单元的第三课时, 现仅就听说部分进行活动设计。

学情分析:重庆复旦中学是一个市级重点中学, 笔者所教的六班在年级是一个优班, 但是学生听说能力和知识水平发展很不均衡。对教材中Section B的内容有65%左右的学生能听一遍后做正确, 25%左右的学生需要听两遍, 10%左右的学生听了两遍后也不能完全做正确。学生在学Section B前已经能对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 也能较好地运用。这一节课是要通过熟知的条件状语从句引导学生对一件事的后果进行假设性的讨论。

(一)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

1. Ss who are in the first level are able to answer the questions“What will you do if...”and find ou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listening materials.

2. Ss who are in the second level are able tocatch some more details of the conversations and express their opinions.

3. Ss who are in the third level are able to debate freely and be interested in the beautiful essay.

笔者希望通过这节课, 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中获得发展。

(二) Procedures

1. Pre-listening

Michael, an American boy, is good at basketball.Let’s meet him.Turn to P76.Ss talk about the picture.Guess what they are talking.Ss predicate the context of the listening, write down some verb phrases and number them.

学生根据图片对1b的内容进行预测, 降低听力难度。 (一层次)

2. While-listening

Activity 1:Try to listen to the tape, write down the v.phrases of the context.

Activity 2:Listen to it again, try to write down more phrases, and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who said it?

Check the answers.On the PPT, there are some v.phrases:be happy, go to college, be famous,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make a lot of money, get an education.Read the phrases.

Activity 3:Listen to it the third time, do 1c, complete the sentences.And then tell us what Michael/agent/his father/his mother said.

Check the answers.

Activity 4:Listen, and read it after the tape.Pay attention to the tone and pronunciation.

对于学生来说, 听力教材只听一遍是不够的, 所以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每一遍的听中关注每一个活动。 (这部分的活动中第一和第四属于一层次, 第四层次要听录音跟读, 并注意语音语调, 这是很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 学生应该多跟读原音, 模仿语音、语调。第二、三活动属于二层次。笔者希望每个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反复听, 达到熟悉、掌握听力内容并达到以后能自然地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际的目的。)

3. Post-listening

Think about what opinion you agree with.Some Ss agree with Michael and the agent.Ss agree with his parents.Let’s debate about“Should Michael join the basketball club?”

Divide the whole class into two groups.One group is for the opinion.The other group is against the opinion.

Find your friends, 4 of you will be a group.Write down your opinions on the poster.

Next, show your poster and express your opinions in class.After class, put the posters on the wall.

这个辩论赛的听后活动是对听力教材的一个延伸, 但并非是将活动设计得很难。差点的学生可以根据书上内容进行回答, 好点的同学也有自由畅谈、发挥的空间。学生各有各的观点, 作为老师, 我认为没必要引导学生去认可某种观点;有自己的看法并能说出理由就很好了, 这就已经表明孩子在成长。

Today we use“if”adverbial clause to express what could be happens and what’s the result.Not only for it, but we can use it in a beautiful essay.It’s for Michael Jackson.它不仅是给MJ的赞歌, 也会激励更多生者向MJ一样经历痛苦却成为顶天立地的人。让学生听录音, 欣赏美文, 让他们在美丽的文字间体会那一丝感动。

这节听说课教学活动的分层设计, 使得全班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来, 从听到说, 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 都能获得快乐。

七、结束语

在英语听说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通过听说教学过程的层次化使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 并逐渐使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接近。听前、听中、听后三个阶段教学活动的分层设计实施, 将会更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会让更多学生对英语产生持续兴趣, 也会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在生活实际中运用英语。教师要准确把握听说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使听力教学不断得到优化, 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程晓堂, 孙晓慧.2013.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朱萍, 苏晨杰.2013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篇9:八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工作总结

【关键词】物理教学 学习兴趣 课本 实验 教学方法

一、八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八年级学生大多在14岁左右,正值青春期,生理上和心理上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学生对任何陌生事物都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各种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好学好问并富有幻想。但是他们高昂的学习热情往往是短暂的,对任何事情都只具有“三分钟热度”,缺乏毅力。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致使他们面对困难,面对失败、面对冷落时,极易崩溃,耐挫性较差。

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学生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人在物理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有效利用课本,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教材版面设计图文并茂,内容更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涉及我们的生活、社会、科技等方方面面。例如为了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教师设计了“STS”栏目,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既有趣又有用;新增的“科学世界”栏目介绍了纳米科学技术、时间“放大镜”等,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科学视野;教师在讲到“运动的描述”时,课本上给出了宇航员在舱外工作的照片、猎豹急驰如风的图画,以及空中加油机正在加油的图片等;在讲到阻力问题时,介绍了小轿车、气垫船等;在各章前专设一页,印有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图片,如我国最新设计制造的“飞豹”式战斗机、过山车、大型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等。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喜欢实验,特别喜欢自己亲手做实验。满足学生这种迫切需要的心理,同样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目标,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特点,以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效运用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为了使实验探究更深入一层,更进一步,教师成立了学生专题探究实验小组,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

(三)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习兴趣

虽然物理实验生动有趣,但物理原理和计算却枯燥乏味。为了巩固物理实验培养起来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对抗赛法、听题判断法和物理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对抗赛法为例,比如每学完一章,教师事先拟订好题目写在投影片上,布置学生课下准备,课上或组与组之间,或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对抗赛。教师打出投影片之后,看谁答得又快又准确,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参与激烈的竞赛和角逐,学生的那股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反复做题、讲题所无法达到的。它既能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又能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使学生的应变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牢固。

(四)开展第二课堂科技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开展第二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而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必定会遇到一些问题,他们自然会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会提出更多相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反过来会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物理科学的欲望,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如笔者在八年级开展了科技制作比赛,让学生到图书室、网上查找有关内容,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分组完成制作。这些具有生活实践意义的学习内容,是学生所关心的,也是他们所感兴趣的,并能推动学生采取行动。这种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

(五)用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的信心和意志

所谓成功,即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或获得了预期的结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和好评。因此,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一次好成绩,教师的一句表扬和赞赏,或者是一种信任的目光,都会给他们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兴奋不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篇10:八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工作总结

第一单元

1,我读

2,咏“雪”与历代文人

第二单元

3,我谈“人文景观”给人的熏陶

4,由“秦俑”谈雕塑之美

5,小议“秦俑”的.价值

第三单元

6,新闻报导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第四单元

7,读鲁迅杂文之我见

8,小议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第五单元

9,柳宗元与他的“山水游记”

10,咏“泰山”与历代文人

11,我谈“泰山”的象征意义

第六单元

12,我谈读书、求知的意义和乐趣

13,梁启超与〈〈饮冰室〉〉

第七单元

14,小说中的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篇11:八年级英语学习总结

语法在初中多背句子和词汇的用法各种形态。考点老师都会讲到,多背句子培养语感。

听力方面一方面要总结听力中的关键词汇,注意个别是陷阱;另一方面多听多练,第一遍听,第二遍看原文听,比较第一遍注意第一遍听不懂或理解错的地方,第三遍抛开原文听,或许还可以有第四遍尝试自己去读。听力难一是语速快二是语音怪,克服难关就多听多读多练。

终于到最痛苦也最轻松的写作啦,准备一个记录本,将朗朗上口的谚语和名言等好词好句记下来,背下几个模板,这样写作的时候像搭积木,而且亮眼。

当然还有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笔记可以记在书上或记录本上,老师讲的都是考点哦,课下更要复习。

篇12:八年级各科学习方法总结

八年级各科学习方法总结

语文;就是多看东西,背古诗,文学常识,但是作文就是多写,多积累,多看

数学;首先是先把定理什么的背下来,然后就最好做点题,不需要多,只需要广,做到你觉得这一种题都会了就好了

物理;做分析,学浮力压强的时候注意不会的时候就画个受力分析图,那样非常有用

政治;会学很多法,记住名称就好了,我刚上完初2,老师说政治题很好答,答题的时候别管会不会,多答,老师说只要沾点边就会给点分,不答亏.

历史;看历史书后那个表,有哪年发生的哪件事,按时间排列,记住就好了,有些事你需要记住对中国或者对什么有什么影响

生物,把书上的几个实验记住,然后再背几个现象的发生原因,如;长颈鹿为什么脖子会进化的越来越长?

英语;作文和阅读与完型,其他的都是课上的知识,作文需要买一本范文,比如中考的范文,然后按题目写一遍,对照范文看看自己哪些地方不足,总结下来,还得总结下怎么写能得高分,有时候你得结合老师的口味才可以.阅读和完型重要的是多背词,要不很多词你都不认识,光靠猜是不行的,还有就是得买本8年级的练习册,我推荐八年级英语完型填空广西教育出版社的阅读就用锦囊妙解吧,觉得简单的话就用红对钩的, 八年级英语课外阅读理解与完型填空,语文出版社的

地理;把气候类型,山脉,新疆的那块,港澳台的那几块弄好就OK了.多搜搜这几年你们那里的考题,看看他们都考什么,不要盲目的去整理.

分配时间;不知道你上不上课,反正快而有质量的完成作业是肯定的,但是建议你把每次考试,作业上的错题都改到一个本上,一门学科一本,这样有利于你归纳总结,发现自己哪方面薄弱,及时查漏补缺. 时间的话,先集中时间把作业写完了,然后1-5,1天复习一科,周末归纳总结一周的知识(错题)

八年级学生怎么提高成绩

课前预习

初二同学想要提高成绩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每天上课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的课程,这

样初二同学可以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把不理解的知识点重点听一下,不会的就抓紧找老师问,

学习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

上课认真听讲

根据实验表明,认真听老师讲十分钟比自己课下学一个小时都要有用。所以初二同学在上课一定

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因为老师讲课讲的比较系统,所以好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都会指出来的,

所以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可以帮助初二同学提高成绩。

适当的做些课外题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会讲很多题型,但也不会每一种类型的题都讲了,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初二同学自己自觉的去做一些课外题了,但是切记做题时不要贪多,做一道题要弄懂一道题,这样对初二同学提高成绩也会有帮助。

学习效率

初二同学想要提高成绩,那么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具体如下:

1、初二学生想要提高效率一定要学会安排时间,初二会新增一门物理科目,科目在逐渐增加,学生们的负担也在家中,所以初二学生们一定要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规划。

2、在学习中,很多初二同学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是很多人的成绩还是提高不上来,那么很有可能就是没有顽强的毅力坚持。在很多时候,我们知道了如何学习,但却没有坚持学习。所以,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学习贵在坚持。只有坚持住才可以提高成绩。

初二同学在想办法提高成绩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外兴趣班要精简,初二同学只选择一门特别好的特别爱好的兴趣可以继续进行学习,减少心理上的负担以及以免分散学习精力。

二、学校要求不带手机回学校,初二同学就必须配合学校的要求,上学严禁使用手机,平时因为一些外出活动了能需要配备,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但回到家里一定要把手机离开小孩子,不能用手机上网聊天之类的。

三、习惯中午休息,因为只有良好的休息习惯,作息习惯才可以在上课的时候更集中精力听老师上课,对于上课的内容才会记得更牢固,而且对初二同学的身体生长也是很有帮助。

很多初中生到了初二会遇到一个瓶颈,感觉不知道应该如何学习。很多初二同学也会出现成绩下滑、知识点记不牢等情况都属于常见情况。初二同学只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得到提升成绩的目的。

八年级学生厌学怎么办

1、察觉到孩子开始厌学这一点的时候,就要及时和孩子的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校期间是否发生的不寻常的事情,是否和别的孩子起了冲突或者别的,被老师谈话或者批评了。

2、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注意语气不要太强烈,或者是质问孩子。如果可以确定问题出现的原因,就可以尝试着开导孩子,但也不要寄希望于一次谈话就能解决。

3、如果问题仍旧得不到缓解,可以给孩子两天时间,带着孩子,散散心,给他一个情绪转变的机会。等孩子自己想明白了,问题也就变得简单了,可能只要一个台阶,孩子就会放下这件事情。

4、等孩子心情平稳了,解决问题的源头,如果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及时见面沟通解决,如果是外界因素也要想办法缓和,解决。

5、孩子的忘性还是很大的,只要作为家长的我们积极为孩子协调,相信他们能很快度过这个阶段。

篇13:八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工作总结

数学是我们学习过程当中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学好数学这门学科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学习数学,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最重要的是学习数字思维,那种逻辑性强的理性思维,这是一个人整个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数学的教学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趋于社会利益的追逐,孩子从小就被送到各种补习班、奥数班,学习成绩不好,考试分数不高,就会挨一顿责骂,每天都在应付无用的考试题。这样的情况往往造成一种现象,许多孩子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严重的排斥,在学校的学习更是过于放松、任性。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的中学生都表示对数学的学习没有兴趣,只要一学习数学就会心情厌烦、焦躁,他们普遍反应数学的学习枯燥乏味,把数学作为最讨厌的学科。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当学生很乐意地去学习时,学习效率是很高的,学习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往往都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的,被逼着去学习的,往往结果很不理想,产生的效果是相反的。让学生乐意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把学习数学当成是一件快乐而又感兴趣的事来做,是我们作为老师想要的结果。

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创新,新课程的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新课改的实施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充分发挥我们的教学能力,为了顺应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才能把教学能力真切地体现到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快乐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我们重新提出了“快乐教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快乐教学方法的内涵与必要性

“快乐教学方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它是一种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以人为主体的科学认识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爱上学习、快乐的学习。快乐教学方法是以发展教学的“三维目标”为中心,充分发挥想象利用教材中固有的知识体系来加以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愿望,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这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我们快乐教学的方向是使学生愉快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起来这是采取快乐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采用的手段是乐教乐学,营造活泼生动的学习局面。

让学生接受教育就是让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充分吸取前人创造出的文化成果。在学校这么一个教学大环境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知识,让学生学好知识。但是目前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数学教学处在一个枯燥无味的环境当中,停滞不前。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模式。而快乐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所以说“快乐教学法”的实施是很有必要的。

三、快乐教学方法的实施措施

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首先,教师需要有饱满的热情,这会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极大的影响,教师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要带领他们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在讲课前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教学的独特魅力,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济等学生感兴趣的方面进行链接,这样就会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先进的现代设备仪器,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要改掉“我讲你听”的传统上课模式,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当“老师”给其他学生讲解,老师在旁边做适当的指导。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见解,提出哪里不会。也可以让学生先自行讨论,会的同学给不会的同学讲解,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重点的强调。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参与,而且还会适当地接受刺激,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心想学习好了还可以给别人讲,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提高自信心。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品尝了参与的快乐,学习兴趣也进一步提高了。

篇14:初中八年级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词汇教学 语法教学 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由此可见,英语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点问题。下面我们就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开展教学实践与研究。

一、八年级英语词汇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现在很多老师与学生认为在学习语法知识与进行阅读训练的时候会学到很多英语词汇;或者很多老师把英语词汇的教学与其他教学活动相孤立,使得八年级的学生忽视对英语词汇的学习。这就导致很多学生的词汇量不能达到及格线,影响其他方面的学习。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知识,因此,对英语词汇进行教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老师会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英语单词,这其实是一种比较低效且耗时的教学方法。为了规避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利用“词源”进行教学。“词源”教学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个单词的来源及发展过程讲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个单词的背景文化学习。比如,muse一词,希腊人觉得舞蹈、历史、史诗等艺术在古时候是由不同的缪斯掌管的,因此muse现在代表着“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老师还可以采用“构词法”进行词汇教学,在这种教学活动中,老师要讲述前缀与后缀的常见方式,并对其进行分类,让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猜测词义,以此学习单词。比如,常见的前缀有“in-”,“dis-”等,常见的后缀有“-tion”,“-ment”等。单词的教学方法非常多,老师应该综合各种方法,合理、科学地使用它们进行英语单词教学。

二、八年级英语语法的教学

要让八年级的初中生真正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必要的语法知识。现在,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语法知识的重要性,并且会花费大量的课时在语法教学上,忽视语法与其他方面的联结。这就导致八年级学生无法很好地运用学到的语法知识。因此,老师应该改变这种教学方法,把语法教学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在学习时态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举出实际的例子。比如学生可以用过去时态描述昨天他们做了什么、学了什么,用现在进行时的时态来描述现在他们正在做什么,以及用将来时态描述他们明天准备做什么。另外,老师可以利用背诵歌词、讲故事的方式教授语法知识。学生普遍反映,他们喜欢这种方式的教学,在课堂上他们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且记忆效果非常强。

三、八年级英语阅读的教学

英语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英语阅读理解在整个英语考试中占有的分值较大,因此,提高八年级英语阅读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叙事文等多种文体,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文体帮助学生制定不同的写作策略。比如在议论文中,老师要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到论点,因为阅读理解题型的考查主要是对论点的考查。然后老师要对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讲解,阅读方法有默读、朗读、跳读、细读等,老师应该明确不同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老师还要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避免学生出现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理解差异等。比如,中国人喜欢喝茶,茶可以分为绿茶、红茶,西方人对红茶译为“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阅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工作,老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掌握不同的阅读策略。

四、八年级英语写作的教学

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相对比较高层次的学习。写作在中考中的分值比较大,因此如何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成为一个主要的教学任务。八年级的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差,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词汇、语法、语篇等方面的问题,老师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

老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抓好学生的基本功,遵循由简到难的客观规律。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可以把写作与阅读结合起来。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典的名言警句或者谚语,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另外,阅读文章中会包含很多基本句型,学生通过阅读也可以学习句型应该如何应用。基本句型有:SV(主+谓),SVP(主+系+表),SVO(主+谓+宾),SVOO(主+谓+间宾+直宾),SVOC(主+谓+宾+宾补)。《英语写作》说道:“You ought to read very carefully. Not only very carefully, but also aloud, and that again and again till you know the passage by heart and write it as if it were your own.”由此可见,阅读对写作非常重要。

总之,八年级的英语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与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综合提升英语听说读写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白人立,马秋武.英语词汇学习指导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做策划的基本要求下一篇:用因此造句